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6: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篇1

[关键词]学前儿童 艺术教育 审美心理 课程实施

一、审美及审美艺术的教育价值

我们引进相关学科的理论,对审美艺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审美艺术活动的价值、审美艺术教育的性质和功能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我们认为,艺术教育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价值表现在:

1.为完满型人格的塑造打基础。这是因为艺术审美连着情感是心灵的活动,而心灵是没有时空限制的,它可以自由驰骋,可以把眼前和未来、有限和无限、理智和情感、物质和精神加以协调和沟通。审美艺术中所培养的对外部世界的整体反映能力是造就完满人格的基础训练。如果能在教育中坚持艺术与体、智、德教育相结合,使教育中的“社会性”、“科学性”和“审美性”相结合,使儿童的行为不但为了实用,而且可以拉开距离欣赏,使行为不但接受“善”和“真”的被动控制,而且获得“美”的自动调节,就能为完美人格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2.有助于全脑功能的开发。据研究,任何一种艺术活动都是大脑两半球协同作用的结果。在艺术教育中,坚持艺术形象布局的审美特征和具有细腻丰富的情感内容相结合,坚持直觉整体的信息加工和理性领悟相结合,使左右脑不同的工作方式和艺术作品中不同的结构要素相互作用,将有助于促进以右脑功能为主的全脑功能的开发。

3.有助于一般智慧和创造力的发展。艺术活动中所发展起来的直觉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对逻辑思维起互补作用。

4.有助于发展儿童的艺术兴趣和艺术天赋,使童年获得更多的欢乐。同时,儿童知觉过程的整体性、直觉性、记忆的具体形象性、思维想象的独特性、情感的易感染性和弥散性等心理特点都使得他们特别喜欢艺术活动。但是,艺术智慧的发展不同于一般智慧的发展,它并不一定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缺乏恰当的教育,早期的艺术潜能会随着儿童逻辑思维的发展、认识世界方式和学习任务的改变而削弱和消失,因此,成人在儿童2~12岁之间这一艺术潜能发展的黄金时期向儿童进行良好的艺术教育,是顺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可以使脑的潜能不失时机地得到发展。

二、学前儿童审美心理的发展特点及其培育方法

本研究综合了在美术心理、音乐心理和文学心理等方面的已有研究成果,并结合自己的实践,发现1岁以内的婴儿就能对外界事物的某些审美特征产生知觉选择,如鲜艳的色彩、动听的旋律、有节奏的儿歌都会引起婴儿的定向,这是审美心理发展的基础,也是进行审美艺术教育的基础。儿童审美心理与非审美心理一样都包括知、情、意三个系统,它是审美及艺术欣赏和创造的心理基础。有关审美和艺术心理的研究成果表明,审美主体的知、情、意系统与审美艺术客体的相互作用中,起关键作用的心理功能有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理解、审美想象和审美意志(创造行为),它们贯穿于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的全过程。然而,审美心理活动和非审美心理活动在目的、方式、结果等方面都是既有相似又有区别的,反应了两种不同的反映世界的方式。在科学工作中,感知、想象、理解、发现、思考客体的目的是为了弄清客观事物本来的面貌及其发展规律,为解释、利用、改造、创新提供依据,应该是求实、求真的。

审美活动中对客观的反映是情感的、想象的、变形的,甚至是虚幻的。以月亮这一实体为例,科学家告诉我们它是围绕地球转的不发光的星体,月亮光是太阳照在月球表面的反射光,夜晚月朗星稀是因为无云等。而审美时,则把月亮当作审美对象,当作寄托感情和想象的对象,所以就会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的思乡之情融入客体之中,就会有“嫦娥奔月”虚幻想象。这都是审美主体的感受、想象、移情所至。因此,审美过程是主体对客体的形象、色彩、音响、韵律、节奏、流动感、和谐、秩序等情感表现性感知,感受到生命的运动,产生激情和想象,情绪情感能在映象中得到体现。如果我们把审美的结果当作科学的认识,必然会陷入荒唐。我们参考有关资料和研究经验,归纳出以下培育方法,成为指导我们实践的依据。

1.积累非审美的认识经验、实用经验、社会交往经验和情绪经验,丰富现实性表象,为感知的定向(在对象中有熟悉的成分更能引起注意)、为理解和想象的进行、为情感的产生提供丰富的源泉。

2.师生共同创设审美艺术化的环境。可以选择贴近生活的题材进行艺术创作,用创作成品布置环境,也可以把生活常规提升为艺术的表达方式。

篇2

1、促进大脑开发:创意绘画创作过程中,右脑主控对物体轮廓的描绘,左脑主控对物体细节的处理。3-8岁儿童正处于大脑发育快速期,恰当的艺术训练对大脑适宜刺激,有助于大脑发育。

2、促进幼儿感觉统合:感觉统合失调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与认知,创意绘画创作引导孩子从视觉、听觉、嗅觉、运动感觉渠道观察物体,进行创作,从而促进感觉统和。

3、促进幼儿需要发展:良好的语言发展能使儿童成为有效率的问题解决者,艺术创作过程是孩子与自我对话的历程,有助于他们的学习与生活适应。

篇3

1、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2、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对有艺术天赋的幼儿发展艺术潜能;

3、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创造的快乐;

篇4

关键词:儿童美术教学 民间艺术

一直以来,民间艺术都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它展现出在我国长期的历史文化发展中的民族文化和生活的特色,是人民思想智慧的结晶。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开始追求新兴的事物和理念,民间艺术的发展已经开始减缓甚至停滞不前,更有甚者,有些特色的民间艺术已经日渐消亡。如何保护我国特色的民间艺术,使其得以生存和发展,更好地和现代美术教学相结合,是一个值得探讨和深思的课题。

一、民间艺术在儿童美术教学中应用的重大意义

1.引进民间艺术,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

民间艺术来源于民间,民族生活和文化是其扎根的肥沃土壤。千百年来,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民间艺术已经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形成,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体现了民间艺术的独特,比如贴画、剪纸、皮影、手工艺、陶瓷等,它们都是从作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美术创作影子的艺术结晶。民间艺术的千奇百态、千变万化给了美术学习者很多学习的素材,更多创作的灵感,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

2.引进民间艺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创作灵感

由于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仅仅是教师讲解,学生根据想象或一些模版作画。这样严重地脱离了实际,没有很好的社会实践,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做出的作品呆板而没有深意。而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正好满足了学生对新奇事物的追求,让他们产生深入了解的欲望,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地去学习。各种各样的民间艺术又给了学生很大的想象空间,可以让学生创造出更多的作品。所以,让学生走进民间,不仅能让学生对新奇事物产生学习兴趣,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灵感。

3.引进民间艺术,提高学生美术素质

学习美术,儿童应该有良好的美术素质和人文素养,才能够展现出美术优美的一面。引进民间艺术,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文化,喜欢上中华文化的深邃和优美。在接触民间艺术时,学生可以发现很多容易被忽略的事物,提高审美能力。用底蕴丰厚的中华文化滋养儿童的心灵,使儿童的美术素质和人文素质逐渐提高。

二、民间艺术在儿童美术教学中开发与运用的途径

1.学生走进民间,提高兴趣,激发创作灵感

民间艺术诞生于民间,是劳动人民生产和生活创作的结晶,和人们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以,学习美术,学生应该经常到民间去,这样可以深入地了解民间生活的文化,创作出和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的作品。民间艺术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和感染力,让学生走进民间,接触民间艺术,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厚和优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儿童学习美术往往会三分钟热度,孩子们过于“被形式化”,往往他们做几分钟画后就会扔下画笔,不想再做。学生所处的环境不同,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也会不同。教学者可以带领学生去体验民间的节日,参与到民俗活动中,比如参加民间的端午节、春节等,还可以去感受少数民族特有的节日,比如火把节、泼水节等,引导学生发现节日里最具特色的事物,激发他们绘画的兴趣。让学生走进民间,不但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使得生活成为他们学习的大课堂,还让他们感受到了美术的魅力,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结合民间艺术开展儿童美术教学

虽然儿童走进民间学习有很大的好处,但是由于一些条件的限制,课堂教学还是占大部分的,那么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取得在野外学习同样的效果呢?教学者可以将民间艺术“请”进课堂。比如可以把剪纸艺术与美术教学结合到一起,民间剪纸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之一,可以将剪纸艺术中的“镂空”和“黑影”两种手法与少儿剪纸结合,小朋友在原有的剪纸图形上可以剪出更多的图形,比如小动物、蔬菜、瓜果和建筑等。还可以将手工艺制作者请到课堂,让学生观察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了解制作方法。这样学生可以体验自己亲手制作工艺品,比直接买来的工艺品更有意义,以后的生活中还会更加珍惜手工制作产品。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还让学生学到了一些技巧,将来到社会上还可能有用武之地。教师还可以做一些要求,让学生自己收集一些相关的民间美术资料,这样学生在了解民间美术资料的同时,还了解了民间美术的发展、创作方法和特点等。

3.积累丰富素材,感受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的种类数不胜数,形式也千变万化。让学生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相比单纯的美术技巧,可以学习到更多生活上的东西,积累丰富的素材,也感受到了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用浓重的民间文化影响学生的心理,更利于学生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教学者可以引导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体验民间美术,发现民间生活中具有特色的事物,如传统的活动像踩高跷、皮影戏、木偶戏等,还有传统的物品,比如对联、贴画、剪纸等。随时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下民间艺术,比如在旅游中,学生可以用相机记录下一些雕梁画栋、石刻砖雕的建筑,古老的煤油灯、纺车等生活用品,传统的染坊和画舫,热闹的灯笼坊和风筝坊等。让孩子们在旅游中探寻古老的民间艺术资源,更好地学习民间艺术。

参考文献:

[1] 吴宏杰.民间艺术在儿童美术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J].科学咨询,2009(4).

[2] 杨胜岩.为有源头活水来—论民间艺术走进美术课堂[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0(15).

[3] 张文静.儿童美术教学中的素质培养[J].智育广角.

篇5

关键词:学前儿童文学;幼儿教育;教育改革;意义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299-01

引言

学龄前儿童是教育群体中最特殊的群体,他们寄存着祖国未来的希望,家长也不想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如何对该群体的教育形式成为各种教育机构亟待解决的难题。学前儿童的意识以及智力都是一个处于正在打基础的过程,过分地输入知识会让其疲惫不堪,如果只进行简单的教育明显对其智力发育造成了阻碍。所以通过学前儿童文学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模式成为了现今十分具有时代意义的改革形势。

1学前儿童文学特点及其地位

学前儿童文学与普通的儿童文学并不相同,其是该文学中最有特色的部分。学前儿童文学隶属于幼儿读物,有许多表现形式,主要包含图画、文字、语言三种形式。传统意义上的幼儿教育,是成人通过诵读儿歌、童话、故事来完成的,即学前儿童文学保持着听赏传统的语言形式进行幼儿教育。当然,学前儿童文学的本质是文学,是语言艺术,所以文字浅显、情节单纯、结构轻巧、篇幅短小是现代学前儿童文学的显著特点。此外,图画也是学前儿童文学的表现形式之一,它可以形象直观地诉诸幼儿的感官,为幼儿所理解和接受。正是这种略有不同的文学性特征让其浅显易懂且更易深入孩子的内心,启发孩子的同时让学前儿童获得十分重要的意义。

幼儿文学是一种较为全面综合的艺术形式,它综合了文学、音乐、美术、戏剧、游戏等多种艺术因素而成为幼儿艺术教育中运用广泛而普遍的形式,它具有特殊的表现形式以及艺术内涵,而且作为一种独特的美学,既能让孩子得到情感的感染和陶冶,也是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精神补给品,这就有利于孩子得到完整的情感体验和独特的思维能力,让孩子有更好的情感表达的渠道和方式。同时,幼儿文学能提高孩子的创造力和创造欲望,对其创造力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因此,我们强调重视对幼儿进行早期的幼儿文学教育,实际是重视幼儿的全面发展。

2学前儿童文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意义

2.1增长知识同时使得其对于文学等方面的兴趣增加。

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表明其相对于普通教育方式和文学都具有明显的趣味性,孩子可以从枯燥的学习中摆脱出来通过音乐、绘画等形式更深刻的了解文学意义和内涵。同时学前儿童文学蕴含了一定的生活常识等,能让孩子在学习的同时了解生活经验,寓教于乐的最佳表达方式。

2.2有利于扩展儿童的思维方式,增加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文学作品是语言艺术的高级表达形式,其文字简练并且涉及面广泛,学前儿童初期可能会觉得晦涩难懂,但是通过教育的改革模式和逐渐的发展,儿童的思维方式会在天马行空的文学作品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表达,这跟电影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长期的训练和大量的阅读都会开阔儿童的视野,同时在其平常的生活中也会有所凸显。

2.3培养其社会意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前儿童作为受保护的群体,家长和学校都极力避免孩子与社会的过多接触,所以,儿童极少有可能接触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学前儿童文学通过一种形象的、生动的、现实的表达形式让儿童了解到社会的方面,例如生活经验与人交往的技巧等,这均是即将踏入小学等初等教育的学前儿童最需要了解的。只有培养其这方面的知识,才能让孩子更好的面对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艰险。同时,学前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等基本上都具有值得学习的品质,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增加了生活经验,同时对于塑造学前儿童的人格和品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道德意义。

3将学前儿童文学应用在幼儿教育中的方法分析

3.1幼儿教育教师综合利用多种表达形式,生动形象的传播内容。

相比于传统的口述型表达模式,教师利用图书、图片等形式会从心理让学前儿童更容易接受,并且不会造成其枯燥乏味等消极情绪的产生。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匮乏,生理、心理经验都较为缺乏,所以通过图片等较为通俗易懂的表现方式更能让孩子将其归为自己的逻辑范围,更能让孩子了解困难的逻辑、文字、含义等。例如,幼儿园小班主要是教孩子们认识大自然的事物,讲到春这种抽象事物的时候就需要综合运用图片或者音频视频等表达方式。课本写到"春--冰雪化,燕子叫,大地绿,春天到"虽然带有描述仍旧比较抽象不容易让孩子进行理解,通过图片可以展示燕子是什么,冰雪化的样子又是什么,春天最重要的则是大地绿了只有给学生展现大地的模样,生机盎然的样子才能使其形成一种较为具体的画面感,这种画面感便是通过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了解学前文学的途径。对于孩子俩说这种教授方式更有利于开拓学前儿童的思维能力和联想能力,对今后的教育更有时代性的意义。

3.2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科技产品寓教于乐。

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渲染文学作品的意境。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幼儿来说,仅靠语言文字的表达难以对其进行充分、全面地理解。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幼儿创造一场视听盛宴,从而增加文学作品中的视听场景设计,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幼儿全面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而且增强了幼儿的情感感知能力和体验能力。

结论:因为学前儿童文学区别于传统普通的文学,其形式的多样性和表达的新颖性都能体现出其的独特的意义。当今时代,孩子的智力发育越来越超前,这种学前文学教育用一种轻松的方式将复杂难懂的文学作品用一种更利于孩子接受的思维模式进行传达,这是教育的革新也是当今进行学前教育的首要思考的模式。虽然,这种教育模式已经逐渐深入学前儿童的生活并且被老师等运用,只是如何更好地发挥该模式的作用仍旧是今后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任继敏.重视幼儿文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平台构建作用[J].浙江师大学报,2011.3.

篇6

【关键词】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37-01

学前教育行业是近几年的热门行业,伴随着这一行业的蓬勃发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也越来越被社会、学校和家长们重视,接踵而来的是一些少儿美术兴趣班、少儿画室的开办,足以可见人们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视性。这也赋予了学前儿童美术教师更高的要求,既要有丰富的艺术理论知识,又要细心地把握儿童的特点及成长规律,以科学的教育手段贯穿学前教育的全过程,真正让学前儿童在艺术创作中激发艺术潜能和天赋,促进智力的发展。因此,学前美术课堂教学在学前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每位教师对儿童艺术创作的指导以及儿童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了解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帮助学前儿童认识和提高审美意识

学前儿童对任何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有独特的想象力,我们要客观了解他们的这些身心特点。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激发他们的想象空间,让他们在无拘无束和大胆创新中创意造型,将他们看到和感受到的丰富奇特的生活世界转化为色彩绚丽、造型生动的美术世界,不断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培养他们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抓好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

学前儿童的美术课程无外乎简笔画课、手工制作课、美术欣赏课等,上好这些课就需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搞好课堂教学过程。

首先,在上简笔画课时,针对学前儿童思维的不连贯性,作为教师应该耐心告诉他们一些简单道理和自然规律,反复引导他们认识绘画中线的重要性。让他们通过大量练习,在想象中加深印象。在简笔画课堂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讲故事或者听儿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把它创作成画。在这个过程中,儿童通过教师的引导,积极思索,丰富了想象的内容,把头脑中想象的画面表现在作品中的同时,激发了他们创作力和活跃的思维能力。这将为他们今后学习美术学科及其他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其次,在上手工制作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多动脑,多动手,这样手脑并用,对儿童的智力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泥塑课上捏小兔子时,教师引导儿童分析小兔子的结构组成部分,并讲解和演示制作步骤,再让儿童自己动手制作。学生制作出来的小兔子各种各样,教师再次让学生观察,找出自己制作过程中的不足,不断改进。在掌握了制作要领后,教师再启发他们进行创意设计,经过儿童的积极思考后,各种各样的小兔子便相继诞生,这一过程,大大提高了儿童的动手动脑能力,训练了他们的发散思维。在这样的手工课上,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儿童的思维,使儿童的作品体现其自身对生活世界的认知和审美情趣。所以对于儿童的作品,教师应给予充分肯定,保持原创性,切不可随意改动。

再次,在美术欣赏课上,教师可以展示相关的美术作品,也可以通过画册图片、影像、电子照片这样的现代教育手段来刺激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这种生动丰富的资料,让学生欣赏,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辅助讲解这些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深刻意义,使学生从欣赏中开发想象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当然,教师在这几种教学活动中,还应遵循“寓教育乐”原则,毕竟,在学前儿童教育中,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因此,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一个分支,必须体现这一原则。

综上所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生命重在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儿童大胆地想象创造,让儿童用自己喜欢的美术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认知,充分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以及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可见,创造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核心内容,需要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讨和完善,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做好儿童的引路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教育人才的辈出,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一定会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金波.婴儿与幼儿――两个大世界[J].大众健康,2011(6).

[2]蒋勋.艺术概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7).

[3]郭亦勤.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4]张娜.学前教育课程模式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5]吴丽芳.中国学前儿童美术课程百年发展的回顾与反思[J].集美大学学报,2009(4).

篇7

关键词:学前儿童;美术教育;问题;对策

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现状及问题

1.教育目标方面,强调“技能”学习的儿童美术教育仍然占主流地位

过分强调绘画技能的教学,缺乏对儿童情感的关注。当今社会,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由于家长和社会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不够完善,很多家长就以儿童作品的好坏来评价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成败。这就迫使幼儿园不得不教授更多的技能技巧,以此来获得好的作品,呈现所谓的“优秀作品”来吸引家长的眼球。但是,那些看似优秀的作品却失去了孩子本身的童趣。学前儿童对美术有一种自然的需要,儿童在创作的过程中可以尽情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内心的情感,享受其中的喜悦,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同时,儿童的很多心理活动或者心理问题都可以从绘画中反映出来。但是,很多教师却没有注意到儿童内心真正的想法。

2.教育内容方面,绘画内容过于刻板,强调模仿和再现

教师的选材常常不能考虑到儿童的兴趣点,很多都是让儿童按照教师画的或者是画册上的样本来临摹。经常都是教师做一个示范,然后所有儿童画的画基本上都和教师的大同小异。这样做以后就出现了一个现象:在同一个幼儿园、同一个班集体里,甚至是在同一个画展里,从各式各样的作品中都能够看到很多模式化的形象。这样做不仅束缚了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还使儿童的思维僵化,导致他们失去了探索学习的兴趣和能力,阻碍了他们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虽然现在的美术教育相比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大多时候,教师还是会给出几个示范,然后教儿童自由按照这个主题画画,结果常常是孩子们画出来的画基本上都是教师给的几个范例中的一个或者是几个的简单组合,很少有自己创新的东西。换句话来说,这样的教育也只是教师多给了儿童选择的空间而已,还是没有真正达到让儿童自由表现自我的目标。

3.教育过程方面,儿童的主体地位没能得到足够尊重

在美术教育的课堂上,教师过分强调纪律,强调统一,限制了儿童自由发展的空间。教师总是怕课堂纪律不好,总要求孩子们要统一行动,同时开始画画,同时停止画画,没有考虑到不同儿童之间的差异性,缺乏个性化的教育手段。如:有的儿童刚刚有新想法正动笔要画的时候,教师一声令下马上要他们停止动笔,把手放桌上。这个时候要是他坚持画自己的东西,大多会招来教师的批评,说他不听话,不是好孩子。如果要做好孩子,他就必须放弃他的想法。在很多美术作品制作的过程中,缺乏儿童之间的交流和分享,即使分享也只是因为教具不够才相互分享教具,儿童很少能和同伴分享想法,因为教师要求大家要保持安静,自己画自己的,自己做自己的。

4.教育评价方面,成人对于儿童艺术活动的重视往往源于某种短效的功利性

家长的功利心表现为,培养孩子的一门特长,方便以后找工作;参加中、高考加分,可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等。所以他们不顾孩子审美经验的获得和审美素质的培养,而让孩子早出作品,快出作品,出好作品。家长常常只以是否出现好作品为标准来评价美术教育的成败。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忽视了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孩子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而且在对孩子的作品进行评价时,常常是以成人的标准来进行评价。常常以画得像不像来评价一幅画的好坏,而忽略了孩子在画中所表现出的创意和感情。

二、相应的对策

1.重新认识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处理好当前需要和长远发展的关系,促进儿童身心的可持续发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一般目的是培养学前儿童的健全人格和审美素质。同时,由于学前儿童主要是发展大肌肉运动,小肌肉运动能力没有发展成熟,受身体发展的限制,对其的美术教育应该重点放在打基础上,重点在于培养儿童对美术的兴趣,让儿童喜欢并乐于参与美术活动。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儿童愿意、乐意参加某项活动,才能够在活动中获得最好的发展。我们主张审美先行,而审美能力的提高必定会带来表现技法上的进步,待孩子的身体条件发展充分以后,再对其进行更多更系统的技能教育,这样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家长和教师应该学会等待,不要急于就成。追求快出作品,以作品来评价美术教育的好坏,这种急功近利的心理对儿童的长远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要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因此,幼儿园应该加强和家长的沟通,把正确的美术教育理念传授给家长,让家长正确认识美术教育的作用和规律,积极配合教师为更好地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而努力。

2.以人为本,重视兴趣

教师在选材方面一定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兴趣点为准,选择大多数儿童感兴趣的主题。同时,选题还要贴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按照低控制原则(低控制原则是指在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时,要创设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尽量少以成人的权威或规范束缚学前儿童的艺术活动,让他们自由、充分地体验和表达),教师应该给学前儿童充分的选择机会,使他们能尽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命题,使他们对美术充满好感。最好把命题画和自由画相结合,既关照学前儿童生活中大的主题,又关注学前儿童个人生活中的小愿望。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艺术活动本来就应该是轻松愉快的。儿童只有在精神放松和愉悦的状态下,才能真实地把自己的感受通过绘画表现出来。如果在儿童绘画的过程中,教师过多地干预,过多地强调整齐和统一,过多地对儿童不一致的行为进行责难和训斥,把教学秩序看得至高无上。这样会使得儿童处于纪律的“高压”之下,一举一动都小心谨慎,又怎么能获得好的发展呢?

4.注意对作品的评价方式

首先,教师应该改变对儿童美术教育的评价方式,不要只以作品的好坏来评价一个儿童能力的高低,要积极维护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保护好他们对美术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对学前儿童的作品应该多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尊重他们情感和表现上的差异性,鼓励其对自己的作品作出语言表述,让他们多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其次,教师应该和家长多沟通,把家长对美术教育的传统评价方式改正过来,使家长对美术教育的认识和教师趋于一致。只有正确地认识美术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屠美如.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赵俊婷.学前美术教育的现状和研究[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篇8

(一)各校专业课程名称不统一。

各高职高专课程设置时其课程名称不统一。以“三学”为例,关于学前儿童心理的课程,就有幼儿心理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等三种名称。关于学前儿童保育的课程,有学前卫生学、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学前儿童卫生学等三种名称。课程名称的不统一将导致其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不统一。

(二)课程设置仍以“三学”、“五大领域”为核心。

从上面的表一和表二可以明显看出,无论是专门的师范高等学校还是高职学校,都以“三学”和“五大领域”为其主要课程。“三学”指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五大领域”课程的设置时,有的学校直接以“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命名,有的进行分解,分为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就五大领域课程,还出现了重复设置的现象,比如达州职业技术学院,既有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又有各领域的教学法课程。

(三)艺术技能课仍占据了大量课时。

对于学前教育学生而言,艺术类课程是其工作必备之一。从上表可以看出,一些学校关于艺术技能课的设置偏重。比如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就设置了声乐、钢琴、儿童歌曲弹唱、少儿舞蹈表演、儿童画创作、手工等课程。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设置了乐理、视唱练耳、声乐、舞蹈、钢琴、弹唱与即兴伴奏、美术基础、儿童画、手工制作等课程。

(四)人文素质课程设置不足。

从上面二表可以看出,各校对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课程明显不足。就专门举办师范教育的三所学校而言,也凸显出了该问题。阿坝师专只开设了中外幼儿教育史、四川幼专就开设了幼儿文学、大学语文,川北幼专就开设了幼儿文学。高职院校也一样有此问题,从主干课程可以看出其人文素质课不足甚至缺乏。

(五)专业发展类课程不足。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对于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性要求也不断提高。《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对老师应具备的专业态度、知识与能力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但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人,而且要掌握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策略与方法,掌握观察、谈话、记录等了解幼儿的基本方法,从现有的设置来看,很少有这方面的课程设置。

(六)保育类课程不足。

学前教育是提倡保教结合的教育,而且是以保育为主的教育,因此幼儿教师应具备保育知识和能力,但从课程设置来看,大多数学校开设的保育类的课程或为学前卫生学、或为儿童营养学、或为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仅阿坝师专同时开设了学前卫生学与幼儿营养学,这完全不能满足学前教育中对于保育知识与技能的要求。

二、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的原因

(一)学校教育观念落后。

从四川省的各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学校的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对学前教育的本质缺乏充分的认知和理解,还停留在培养技能型的教师层面上。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的学前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而不是一个只会艺术技能的教师,这样的教师的能力将不能完全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这要求各举办学前教育专业的学校应该改变其办学理念,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师。

(二)学校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大多数学校都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从事幼儿教育、管理、保育等相关工作。没有具体定位于农村还是城市,就笼统地进行课程设置。

(三)缺乏调查研究,闭门造车。

一些学校由于财力、人力等原因,在进行课程设置时未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仅仅通过查阅其他院校的课程设置就参照进行,新升格的学校在初期也不知如何办大专教育,因此就盲目模仿其他大专院校的课程设置,闭门造车现象较为突出。

三、解决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的对策

(一)各院校应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的基础,各校应该开展大量地调查研究,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再根据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进行课程设置。

(二)各校开展联合研究,统一课程名称。

课程院校设置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确定非常重要。各高职高专院校应该联合开展课程设置专题研讨会,首先规范课程名称,课程名称的确定可以确定课程内容,这样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平衡课程比例,减少艺术技能课程,加大人文素质课程与保育类课程

从现有课程设置来看,课程设置比例不恰当。因此应该平衡课程设置比例,减少艺术技能课程,加大人文素质课程与保育类课程,通过人文素质课程开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将有利于学生进入职业生涯时能很好应对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学生具备充足的保育类知识与能力也是必须的,当工作中遇到紧急事件时学生能沉着应对。

(四)开设环境创设课程。

篇9

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起着不可取代的积极作用,通过各类音乐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积极思维能力、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一)有助于学前儿童身心的发展

1.音乐教育可促进幼儿的德育发展音乐通过鲜明的音乐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让幼儿在感受音乐形象的同时,认识生活,认识自然,陶冶情操,培养幼儿多方面的优良品质。从诸多的音乐活动(歌曲、歌表演、音乐游戏)中,使幼儿接受了品德和情感的教育,培养了爱祖国、爱师长、爱集体、爱劳动、互助互爱、关心他人,有礼貌、守纪律、讲卫生等多方面的优良品质和生活习惯。2.音乐教育可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成长生理学家和医学家研究证明,音乐可以引起幼儿血液循环加速和呼吸的变化。优美的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兴奋的感觉,带给幼儿活泼开心的氛围。当幼儿听到节奏感极强的音乐后,会不由自主的手舞足蹈,促进了血液的流动循环。长期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音乐游戏、表演、歌曲、舞蹈、音乐体操等),幼儿手脚的协调性会得到很大地发展,促进了大脑的发育,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幼儿的各项活动中,有必要配有相应的音乐以达到不同的效果。

(二)有助于促进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1.促进学前儿童记忆力的发展在音乐活动中为了再现老师教学内容,儿童要集中注意力观察老师的示范,记住歌词、曲调、动作或者配器方案;为了能准确开始演唱或演奏,儿童要努力记住歌曲或乐曲的前奏;为了使身体动作符合音乐的情感和结构,儿童要注意倾听和记住与动作有关的音乐的特点等。这一切都将有助于儿童记忆力的发展。2.促进学前儿童想象、联想能力的发展音乐活动离不开想象与联想,而想象又是学前儿童从音乐活动中获得快乐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过程,实质上是对音乐的感受和所导致的想像力的一种延展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在幼儿的脑子里,形成无穷的形象画面。培养学幼儿的音乐思维能力,并以此为基础,激发幼儿对生活、对周围一切事物的敏锐的洞察力。如创造性律动便是一项需要丰富想象力的活动。当儿童随着音乐表演时,他们常常会自觉地将音乐与自己的生活经验交融,既而陶醉于充满乐趣的想象活动之中。假如让儿童跟随《玩具兵进行曲》进行律动,我们便会惊喜地发现孩子们能创造出诸如坚强有力的变形金刚、有趣的小木偶、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等玩具形象,而这些生动有趣的玩具形象正是儿童凭借其生活联想和艺术想象而创造出来的。3.促进学前儿童感知能力的发展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活动主要是通过听觉器官来进行的。因此音乐认识活动首先就建立在听觉感知的基础上。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为幼儿提供参与音乐活动的机会,并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他们集中注意力进行听觉探究,使幼儿听辨声音的能力和自觉性得到提高。声音无处不在,让儿童亲自去感受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如钟表声、脚步声、风声、雨声、动物的叫声等,感知并结合节奏体验二拍、三拍、四拍音乐的不同,并配合身体动作来表现,让幼儿感知威武、雄壮有力的音乐,舒缓、轻柔的音乐和圆舞曲等不同的风格。

(三)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学前儿童语言发展

一首好的歌曲往往又同样是一首好的诗歌,幼儿在大量接触优秀歌曲和有节奏的诗歌朗诵的过程中,不仅积累了音乐词汇,而且扩大了词汇的积累,增加了对文学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如果教师在叫幼儿唱歌时,能坚持正确的咬字吐字,对儿童养成口齿清楚的语言表达习惯有帮助。此外,语言与音乐同样具有高低、强弱、快慢、音乐变化等表情因素,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有许多机会促进幼儿认识这些表情因素,这对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是有益的。

二、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现状

目前,学前教育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音乐教育仍是学前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一)教学设施不足

音乐教学设施是制约音乐教育成败的关键之一。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农村幼儿园主要办园方式是由乡镇、村小学主导开办的,私人个体开办的方式也越来越多。但由于经费有限,多数幼儿园没有专用的音乐教室,没有开展音乐活动所需的乐器、音像资料及音响设备等,甚至一些私人幼儿园的桌椅都不符合学前儿童音乐活动时正确姿势的要求。

(二)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1.学历情况在对福建永安县幼儿园的调查中发现,该地区农村幼儿园的音乐课老师0-2人的占86%,3-5人的占10%,6-10人的占1%,未选择的占3%。师资匮乏,教学水平低下。而且幼儿园的学历情况差异较大,小学、初中学历的老师约占20%;高中及幼师学历老师约占65%;大专学历老师15%。数据表明,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整体学历明显偏低。2.专业技能幼儿园忽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配备专业音乐类教师的学校很少,兼任音乐教师的居多,音乐教学的能力相对较弱。只是完成教学任务,会唱几首歌,教一两个简单的幼儿舞蹈。

(三)活动形式过于单一,课时安排岑差不齐

1.歌舞表演活动成为音乐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在大多数幼儿园,音乐活动形式单一,跳舞、唱歌,这似乎是一个共识。简单的几个肢体动作,简单的几个音阶音符,不足以扛起素质教育的大梁。2.音乐课程设置不合理一是音乐课安排没有遵从幼儿心理特征,课程体制僵化;二是音乐课经常被其他活动或语文、数学等“主课”挤占。这样就很难保质保量完成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活动。

(四)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存在较大问题

教师拿到一首歌曲总想着快点把它教给孩子们,总以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来传授,很少考虑培养学前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音乐课堂变成了童声大合唱。无论是说话、唱歌、打节奏、舞蹈等,都是不断地练习、练习、再练习,机械地进行着训练,一味的让孩子们来模仿。虽然通过大量的模仿练习能使学前儿童牢固地掌握知识,但这些牢固的思维模式很难被学前儿童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五)音乐教育中缺少创造性的能力培养

音乐教学过程需要创新,但教师们限于自身素质的制约,不能通过创造性地去引导学前儿童创造性地学,不能设计一套适合儿童的教学方案来促进儿童创造性的培养。这些固定的音乐教育模式禁锢了老师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忽略了学前儿童自身所具有的音乐天性,阻碍了学前儿童创造力的发挥。

三、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各幼儿园对教学设施的投入

1.加大政府监督力度一是加强对农村幼儿园建设的指导和监督,制定具体的政策文件,规范办园的相关手续、证件及办园条件,保证办园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二是督促其在对学前儿童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对音乐教育的投入和引导,设立音乐教育专项经费。并且添置儿童学习音乐时必要的音乐器材,努力改善音乐教育条件,保障音乐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严格把关各幼儿园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其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上来。2.加强设施建设,提高教师待遇一是要提高自身素质,转变落后观念,不能只为获得最大利润而忽视了音乐教育的投入。要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对塑造儿童人格的重要性,其发展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整个幼儿园教育的发展水平。二是为学前儿童开辟一个足够开展音乐游戏的活动场所,在空间上使儿童更加的自由,让他们能过在轻松愉快的艺术氛围中进行音乐活动的学习和创造。合理分配每个班级的人数,配置钢琴或者电子琴,环境设计要富有艺术性,室内墙壁上可以挂置关于音乐的图片或者音乐家画像,拓宽渠道聘用专职音乐教师。三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改善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努力提高工资待遇。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尽量缩小与本地公办教师工资的差距,这样才能招聘到高素质的儿童教师,增强教师的上进心和积极性,使她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前儿童的音乐教学当中。

(二)抓好音乐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教师业务素质、思想觉悟、事业心、责任感如何,将直接影响未来学前儿童教育事业的质量,因此必须抓好音乐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有的幼儿园尚没有自行组织培训的条件,可以采取园外培训方式和学历提升等途径。我校已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旨在全方位提高幼儿教师教学水平,着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打造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幼儿教师人才队伍,幼儿园可以组织或个人自行参加学习培训。根据幼儿教师的实际需求,为教师安排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利用当地文化馆或音乐中心,定期举办音乐欣赏会,广泛地欣赏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增加知识面,提高音乐专业水平。

(三)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安排课时教学

合理安排音乐课时及其教学内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那么作为音乐教育者就应当充分重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首先在音乐课时间的安排上要遵循规律,不应拘泥于教学思维的模式化,不应把进行音乐课的时间点安排的过于集中和固定。一星期五个课时日,可根据学前儿童灵活好动、不受约束的特点,以及课堂教学儿童情绪的兴奋与低落,适时调整教学科目,随机插入音乐学习活动,寓教于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教师不能随便占用或取消儿童们的音乐课活动,要充分尊重学前儿童学习音乐的权利。其次还要合理安排每节课时所要进行的内容。儿童由于年龄小,自我认知能力较差,师生对话,交流感情是他们学习音乐的前提。儿童熟悉音乐活动材料,老师要引导儿童分析音乐活动材料的风格,发挥儿童的创作力,表现的内容等,并调动儿童的表现力,用身体动作表达他们所体会到得音乐材料。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教育活动,实现教学方法的改变

采用积极的方法,努力做到通过渗透日常生活而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不再通过单纯的重复去掌握知识,而是通过解决各种各样有趣的、有意义的课题来掌握知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从语言和音乐的律动因素中,将知识性、趣味性、情境性和活动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音乐教学活动生动活泼。总的来说“音乐有法亦无法,贵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去创造,贵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去妙用”,让儿童以更大的热情与兴趣和音乐教学活动互动起来,以丰富他们的个性空间。

(五)成为幼儿创作能力的培养者

每一位教师都应重视幼儿音乐教育,力争把每一节音乐课上好,寓教于乐,寓教于玩,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并轻松愉快地健康成长。一是营造音乐活动所需的最佳环境。为了充分发挥创作能力,学前儿童在从事音乐活动时要有合适的环境,有条理、有动感的布置一些五线谱、音符等,除了音乐学习时间,还可以在休息、吃法、课外活动等合适的时间播放适合学前儿童欣赏的歌曲或音乐电影等,同时音乐教师还要营造自由宽松的气氛,鼓励个人特色和思维独立,欣赏儿童的创造性。二是课堂学习活动要有创造性。要培养学前儿童的创新能力,那么就得开展各种创造性课堂活动。音乐教师在组织音乐活动时,一定要让儿童“动”起来,在教师的引导下,让他们自己唱、跳、奏、想,自己自由表达情感、旋律和歌词,并为常见的儿童歌曲创作新的歌词和新的身体动作等。在活动中儿童接触的音乐材料要适合他们的年龄阶段,能够有助于他们理解和接受,这样的创造性活动才能更有利于激发学前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理念;实施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2-0023-03

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实施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仔细对比《指南》和2001年9月颁布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艺术领域的内容之后不难发现,与《纲要》相比,《指南》中艺术领域的内容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变化。“感受与表现并重”就是其中一个最为突出的变化,它为我们明确树立起一种并不陌生,但却常常被忽视的儿童艺术教育理念。

一、《指南》中“感受与表现并重”的儿童艺术教育理念

在《纲要》中,艺术领域的目标表述为: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仔细分析上述目标就会发现,尽管其中也包含了感受、欣赏、表现、创造等艺术方面的要求,但是,这些词汇却并没有被单独提出来。

而《指南》中的艺术领域目标表述则不同。在《指南》中,艺术领域被明确地分为两个子领域:(一)感受与欣赏;(二)表现与创造。在“感受与欣赏”这个子领域中有两个目标:1.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2.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在“表现与创造”这个子领域中也有两个目标:1.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2.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

可以说,《指南》中艺术领域目标表述上的变化,突出体现了“感受与表现并重”的儿童艺术教育理念。笔者认为,这一儿童艺术教育理念的确立对于当前我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实践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从理论上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内容应包括欣赏和创作两大部分,二者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一样互为支撑、互相补充,从而使儿童在艺术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然而,在实践中,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却呈现出创作一枝独秀的局面。以幼儿园美术教育为例,我国城乡的绝大多数幼儿园只开展绘画、手工等创作活动,而很少开展甚至从不开展美术欣赏活动。即使有些幼儿园实施了美术欣赏活动,其状况也是不容乐观的,存在着诸多背离美术欣赏教育规律的做法,如将美术欣赏等同于科学认识活动,或者讲些与作品有关的趣闻轶事,或者把欣赏等同于读历史、讲故事,而忽视了色彩、线条、造型和构图等美术自身的独特意味。

实际上,与创作活动相比,感受与欣赏活动更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因为不论是对于人类总体来说,还是对于每一个学前儿童个体而言,从事艺术欣赏活动的机会和能力都要远远大于进行艺术创作活动的机会和能力。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专门从事艺术创作一直都是少数人的“专利”,而绝大多数人参与艺术活动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就是进行欣赏活动。可以肯定地说,大多数儿童未来都不会成为艺术家和表演者,但他们必然都要接触到艺术,而且艺术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接触和谈论艺术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正如当代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所说,不管一个人的艺术能力有多大,他欣赏艺术的能力总是高于其从事艺术创作的能力。所有没有生理缺陷的健康儿童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与艺术品对话,参与到艺术欣赏活动中来。

总之,《指南》将艺术领域明确地分为两个子领域实际上就是要让学前儿童的艺术教育同归其本义,确立“感受与表现并重”的儿童艺术教育理念,提醒教育者在提升儿童艺术表现力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对儿童艺术感受力的培养。形象地说,就是要让儿童艺术教育真正拥有鸟之双翼、车之双轮,从而促进儿童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落实《指南》艺术教育理念的一个有效路径――欣赏与创作结合

在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若想将“感受与表现并重”的儿童艺术教育理念落到实处,一个有效的路径就是将艺术欣赏活动与艺术创作活动相结合。欣赏与创作的有机结合既可以兼顾对儿童艺术感受力和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同时,也有助于破解广大幼儿园一线教师在艺术教育中面临的两难境地。

台湾学者陈武镇对美术教育的两难境地曾有过形象的比喻,他说:“美术教育是一把双面的刀刃,教得多了,学生极易成为教学内容与教师偏好的奴隶,难以挣脱,有幸挣脱,亦已身受伤害;教得少了,期待自然开花结果,却常见学生为技巧不足的挫折感所苦,学习的过程空有刺激而没有收获。”其实,这种两难的境地不仅表现在美术教育,也存在于各个门类的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之中。当我们深入幼儿园时,就会发现不少幼儿教师都认为自己面临一种两难的选择:既不敢教授儿童艺术技能,害怕影响了儿童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又害怕儿童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缺少自我表现时所必需的技能技巧。对此,一些幼儿教师觉得无所适从,不知应如何在两难的境地中加以抉择。可以说,这既是幼儿园一线教师的难题,同时也是其理解和落实《指南》精神时普遍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

与其他领域相比,艺术领域有其自身的诸多特殊之处。其中一个独特之处就是艺术表现需要必要的技能技巧,这是一个确确实实必须面对的现实。以美术活动为例,儿童需要学会使用笔、纸、颜料、墨汁等工具材料,换言之,儿童需要学习掌握如何将这些工具材料转变为表现“媒介”的技能技巧,这就是美术活动的一个独特之处。对此,“本质论”美术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当代美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艾斯纳曾明确表达过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美术的表现不是堆积颜料或粘土,而是要使用它、控制它,并且要知道何时以及如何利用制作过程里所发生的偶然效果;表现乃是把材料转变为媒介,假如转变的过程受到阻遏,那么这种转变就不可能发生;至于如何把颜料、粘土等材料变为表现的媒介,这就需要通过学习来掌握必要的技能技巧。

在艺术领域的学习中,人们常常通过模仿这种方式进行艺术技能的学习。那么,儿童是否可以不通过模仿学习而自然地形成某种技能技巧呢?对此,我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尹少淳在其著作《美术及其教育》中指出:这是一种显得过于理想化的观点。他认为,任何发展都必须在借鉴和吸取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在这一过程中,模仿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即使教师不干预或不指导,儿童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模仿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儿童的模仿和学习就带有极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也就是说,儿童的艺术学离不开模仿,不是有意识、有选择地模仿,就是盲目、随机地模仿。因此,尹少淳提出,教师应尽可能多地提供模仿的对象,以扩大儿童的选择范围和机会。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欣赏活动应与创作活动结合进行。这样既可以兼顾对儿童艺术感受力与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同时又有利于扩大儿童的选择范围和机会,让儿童进行个性化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化的模仿学习。必须明确的是,这样的模仿学习绝非那种严重模式化的、千人一面的模仿学习,而是建立在丰富表象和自由选择基础之上的模仿学习,它既有助于儿童学习掌握艺术知识与表现技能,又有助于促进儿童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因此,可以说,欣赏与创作结合也是帮助广大幼儿园一线教师破解两难境地的一个有效路径。

如果教师在组织绘画、手工等创作活动时,能够结合欣赏一些优秀的中外美术作品,或者在开展美术欣赏活动时,能够引导儿童尝试使用作品中的一些形式要素进行绘画或手手工创作,那么,欣赏与创作的有机结合必然会使儿童获得更加丰富多样的表象,并在自己的创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学习艺术作品中的某些艺术表现手法。长此以往,必将促进儿童感受力、表现力、艺术技能与创造力等诸多方面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