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理论与方法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6: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物保护理论与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物保护理论与方法

篇1

关键词:石质文物保护;遗产监测;病害肌理;环境研究;保护材料

近年来,世界各地的石质文物保护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如何科学有效的保护石质文物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石质文物的保护是包括文物现状调查、病害机理研究、环境监测分析、保护材料研制、保护修复操作、保护档案建设、美学价值讨论等内容的系统工作,是一个由考古、艺术、物理、化学,生物、环境、地质等多学科分工与合作的过程。多年来,中国在石质文物保护与修复方面做了大量的保护研究工作,同时也与国外建立了广泛联系,并组织国内外专家针对石质文物的保护联合开展了多项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2015年6月13~14日,2015中国石质文物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大足隆重举行。旨在展示石质文物保护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与成果,也为与会专家学者提供一个探讨和交流石质文物保护研究的平台。本次会议的研讨范围包括:石质文物保护原则、理念的探讨,遗产监测与保护策略,诊断分析方法在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保护材料、技术、方法应用研究等。会议共收到论文53篇,来自我国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石窟保护研究机构以及意大利、英国、日本、叙利亚、以色列等国家、地区的69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38人在大会做了专题发言。研讨会期间,与会的各位专家、代表多角度、深层次对石质文物的研究、保护和利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对石质文物保护技术研究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与利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坚守保护理念,积极探讨遗产监测问题

在我国文物保护事业从文物保护逐渐转变为文化遗产保护后,对保护理念的认识日益深化,文化价值的保护得到更多关注,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原则得到进一步的实践。基于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指向,与我国类型多样的文化遗产实际更加适合。对于石质文物的价值多样性和病害复杂性,如何理解其真实性,如何权衡、体现其价值,如何兼顾历史价值和修复干预的稳定性,如何平衡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宗教价值,皆是石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次会议的发言和讨论也体现了这些特点。

詹长法以《现代文物修复的思考--以千手观音造像保护修复为例》为题从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保护修复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现代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与传统艺术品修缮在理念和方式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但同时在实践中两者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意大利文物保护修复理论家布兰迪认为修复首先是对对象的价值的认识和判断,并让其得以传承的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思考。孙华的《摩崖石刻保护建筑设计理念初探》总结了文化遗产保护学界先前在石窟寺及石刻保护性建筑设计和实践的得失,从地表防渗、通风防潮、遮阳避雨、崖壁减负、建筑形体、环境协调,以及保护性建筑的可逆性等方面对摩崖石刻保护性建筑的设计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奚三彩的《杭州龚隹育墓石刻文物抢救性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对早期文物本体上的水泥填补和使用铁钉的铆接等取舍问题进行思考,并指出在不对环境风貌有较大扰动的情况下,在摩崖石刻外部修建保护性建筑及设施是保护石刻的有效方式。张晓彤的《修者其责观者其权决定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效果因素的探讨》就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效果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同时又从一个修复者的角度和一个普通观者的角度,探讨开展专业修复活动时自身的困惑与反思,浅析“舆情”差异的原因和背景。

目前,在文化遗产本体和关联环境要素类型多、范围广、影响因素复杂的条件下,遗产监测要体现更好的针对性、适用性和有效性,需要在认清突出普遍价值和遗产保护管理中的关键问题,梳理监测指标、明确工作重点等方面开展细致的工作,以便更好的服务于遗产保护,实现监测的意义。同时使遗产监测有助于对世界遗产本身及相关的保护政策与技术的认识不断深化,不断完善。

在本次学术交流中,意大利Heleni Porfyriou(海伦尼・博尔菲里昂)以《世界遗产地和历史中心的监测――意大利的贡献》为题介绍了欧洲最初从有形的角度保护历史遗址到后来的监测保护措施和政策,基于意大利在遗产城市进行的监测实践和经历,一是评估世界遗产地的监控情况和世界遗产的现状;二是ICVBC制定了“保护地”方案来评估游客对历史中心造成的影响。郭璇的《世界遗产监测指标体系建构初探以大足石刻为例》介绍了大足石刻世界遗产监测指标体系研究的部分成果,尝试构建大足石刻世界遗产地的监测指标体系,探讨了这一指标体系对于石窟类遗产地的适用性和地域特殊性。叙利亚Maya Hassan(玛雅・哈桑)的《沿海石质遗产地气候变化的保护策略》指出在其绝大多数文化遗址中,古叙利亚文明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对石质材料的运用;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石质遗产正面临气候变化的威胁,需建立一个可持续、有成长和扩展空间的防线,从而制定一个针对叙利亚海岸考古学区域的保护策略。

二、加强病害机理研究,促进检测分析水平提高

多学科结合研究与现代科技手段的介入,已在文物保护的方案制定、操作实施、研究评估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微观分析与表观现象的结合研究、劣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关联性研究、干预手段与材料的评估方法和综合体系的完善,对文物本体保护至关重要。参加本次会议学者在会上交流了各自在这些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

意大利Fabio Fratini(法比欧・弗拉蒂尼)以《建筑石材的损坏》为题指出物理蚀变的过程会导致石材分裂成不同大小的碎片,但其化学和矿物学成分不会发生改变;化学蚀变会给石材带来巨大的改变,使矿物在溶剂中完全溶解,氧化元素发生颜色上的改变进而生成氢氧化物,元素溶液化形成黏土矿物和不溶残渣等,为此,关注石质艺术品材料的损坏过程尤为重要,有助于选择最恰当的修复手段来延缓石材损坏现象。李黎的《承德凝灰岩文物的劣化机理及保护材料筛选研究》以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凝灰岩质文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凝灰岩的微观分析认为,凝灰岩岩样中伊利石/蒙脱石混层(I/S)是凝灰岩劣化的物质基础,流纹构造和微节理是凝灰岩劣化的结构基础;通过劣化模拟试验证实了水和结晶膨胀性盐是凝灰岩发生风化破坏的外界条件。根据病害类型及成因筛选出了修复保护材料,为承德凝灰岩质文物的保护工作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同时也可作为我国凝灰岩质文物的保护加固参考。

意大利Loredana Luvidi(罗娜丹娜・拉维迪)以《大型不可移动文物的可持续诊断方法通过快速和更为先进的技术进行比较》为题针对文物本体受损原因,强调如何将制定保护计划的可持续诊断方法应用于大型不可移动文物。张兵峰的《梵天寺经幢岩石病害分析检测研究》通过对经幢石灰岩岩性特征鉴定、岩石吸水性能实验、化学成份分析及其几种主要病害样品分析检验出发,分析其岩石劣化机理和表层风化病害产生的原因,为经幢文物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意大利Maria PerlaColombini(玛利亚・佩尔拉・科隆比尼)的《高等亚洲古代造像彩绘和工艺修复仪器分析》,通过多项分析技术得出的有关颜料和粘结剂的数据,呈现累积的样本,讨论古代亚洲画家使用的彩绘技艺,首次对古代亚洲雕塑的彩绘材料和技艺提出独到的见解。严绍军的《宜昌三游洞渗水病害机理分析和防治对策研究》指出为研究三游洞渗水病害机理,进行了三游洞水文地质勘察和岩溶调查,采取岩、土、水样进行室内试验,分析了岩石的物质成分和微观结构,查明了三游洞景区的地下水类型和埋藏条件,研究了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的规律,建立了水文地质模型,评价了地下水对摩崖题刻的危害,提出了渗水病害防治对策。

三、重视环境质量研究,扩大信息技术应用

本次会议中的环境研究交流内容均不局限于单纯气候因素的分析评价,而是体现了文物本体病害与环境影响对应关系的探讨。研究方法和动态监测数据分析的重要性,以及环境研究结果为预防性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有效支撑等趋势,在代表的发言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三维扫描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及文物信息精确留存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会议中得到了广泛关注。

清华大学张彭义以《环境因素对千手观音造像保护的影响研究》为题从大足千手观音所处的气象和空气质量的监测,大气颗粒物、雨/雾水成分分析,造像表面成分分析等研究表明,千手观音造像所在的微环境高湿度、凝结水多发且酸性颗粒物污染严重,需要及早对千手观音造像开展预防性保护。黄继忠的《石窟岩体水分循环研究》根据石窟山体的宏观环境和包气带空隙特征,从水分循环的角度研究了大气降水、空气中的水汽在气候因子驱动下的循环转化规律。说明云冈石窟所在山体含有一定量的空气,确实与外界存在密切的水汽交换关系。

吴育华以《三维之下觐观音――三维扫描在大足石刻千手观音保护修复中的应用》为题指出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因雕凿结构复杂且存在多种病害,使得其空间形态异常复杂,如何准确获取其空间信息并应用于保护修复工作具有一定挑战性。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因精度高、安全性高和效率高被应用于千手观音保护修复工程,应用实践表明,三维扫描成果为现场实际形态修复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且在千手观音的科技考古、形态监测与数字展示等方面应用具有广阔前景。日本TANIMOTO Chikaosa(谷本亲伯)的《石质文物保护中电阻率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介绍了电阻率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及其在石质文物保护中应用的必要性,与传统的文物保护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易于扩充,测量准确等特点。刁常宇的《融合激光三维扫描与多图像三维重建技术的石质文物数字化方法》总结出激光三维扫描和多图像三维重建的优势可以结合应用,实现最高精度形状细节和最高精度纹理细节的文物数字化。

四、研发保护材料应用,增强文物安全因素

本次研讨会中,国内外的学者们也带来了在保护材料应用领域新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到材料应用更加注重对文物本体的最小影响,对材料自身的稳定性以及特定环境下的耐候性的考虑也是本次学术会议的亮点。学术交流中,学者们对具体实例讲解让大家看到修复的实施和专项技术的应用更加规范、系统,文物保护科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文物保护修复的过程即是研究的过程,同时也是修复和研究同步的课题,这对促进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体系的完善具有更高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西安交大和玲的《透气性POSS基聚合物保护砂岩的研究》以POSS为起点,分别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酯异丁基聚倍半硅氧烷(MA-POSS)为单体,获得用于保护岩石的POSS封端共聚物(简称P1)和刚柔兼具的共聚物(简称P2);分别研究了这两种材料在溶液中的组装胶束、膜表面动态吸水性与热机械性能等,并在此基础上对两种不同孔隙度的砂岩进行保护效果评估;结果表明:P1和P2有望作为有效的砂岩保护材料。戴仕炳的《石质建成遗产表皮材料学监测技术体系研究》结合我国及德国最新的研究成果,提出我国石质文化遗产表皮材料学检测技术体系,为石质建成遗产日常维护及保护修复提供依据。蒋德强的《潮湿环境下风化砂岩加固材料的研制》采用改性醋酸纤维素材料为主要黏结剂,并结合能够与基体中残留的水分发生化学反应的有机硅单体,制备出了一种能够在潮湿环境下正常挥发干燥,不用去除基体中的水分,同时具有一定透气透水性的溶剂型风化砂岩加固材料,有效地解决了潮湿环境下风化砂岩的加固问题。所研制的潮湿环境下风化砂岩加固材料,已成功地应用于大足千手观音造像的砂岩加固。

篇2

[关键词]书画文物;特殊性;保护原则;保护环境

一、书画文物的特殊性

古代书画文物主要是由颜料、宣纸、绢绫、帛等特殊的有机材料构成,所以其既忌受潮又忌过分干燥,时间久了还容易受虫子侵噬。如果文物保管员不精心的去呵护,没有采取正确的保存方法,就会出现人为的保存不当而造成书画文物的画面老化、生霉、破损,使其失去应有的文物价值。书画文物因为本身材料的特殊性,相对于其他材质诸如金箔、陶瓷、青铜等文物的保管就显得更为困难,所以如何更好地保管书画文物、最大限度地实现文物自身价值以及延长其文物寿命,就是对文物保管人员提出的一项极高要求和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作者认为,为了更好地保护古代书画文物的收藏价值、历史价值和科研价值,使中华璀璨的文化源远流长,给书画文物创造适宜的、稳定的保管环境和采用科学、适当的保管方法,尽可能降低自然因素和认为因素造成的破坏是目前文物工作人员保护古代书画文物的重要途径。

二、书画文物的保护原则

(一)保持书画文物历史原貌

保护文物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保护文物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以及艺术价值,使中华名族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璀璨文化发扬光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修复馆藏文物,不得改变馆藏文物的原状;复制、拍摄、拓印馆藏文物,不得对馆藏文物造成损害”。这个维护、修复馆藏文物不改变馆藏文物历史原貌的原则我认为应该更加适用于保护馆藏书画文物。我国的书画艺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民族艺术,这一特色的民族艺术瑰宝与我国社会的发展、民族欣赏习惯和传统的学术思想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每一件书画艺术作品都是作者在当时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对当时社会思想认识感触通过书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真实写照,是当时作者所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工艺水平的真实具体反映。所以,书画文物和其他历史文物一样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历史文化的遗存,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故笔者认为在修复和保护书画历史文物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护文物历史的原貌,反对书画文物修复过程中的过分“接笔”工序,因为此种程序虽然是对书画残缺部分的重新修复,但是毕竟后勾绘的部分不是出自原来作者之手,表面看起来是完整的,实际上这种完整是虚假的,是给观赏者一种善意的欺骗,再说这种“接笔”如果不得法,就会使画面发生变化,改变画面原有的神韵,不能更好地展现原有书画文物的真实、整体风格。

(二)传统方法和现代科学相结合

多少年来,我们的祖先对文物的保护方法就一直在探索着,现在许多古代能够流传至今的宝贵文物得以保存下来,就能够说明古代的传统保护技术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借鉴并学习的。我国古代的文献就有不少关于书画文物许多有价值的保护记载,譬如:唐朝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宋朝米芾的《画史》、元朝周密的《齐东野语》,这些传统书画文物保护有价值的记载,作为文物工作人员的我们更应该认真、详尽的学习并系统的总结经验,把古人优秀的文化成果传承进而发扬光大,让古代传统的书画文物保护技术重放光彩。现在国际上把保护文物工作作为一种正式的职业提出来的是1950年国际博物馆藏品保护协会的成立,20世纪60年代,国际间就文物保护加强了联系,文物保护的实践和理论已经逐渐成为国际化的问题,世界各国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得文物保护有了较好地保护条件。书画文物的保护方法,我作为文物保管人员,从这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和所学的文物保护理论来看,还是应该坚持传统的文物保护方法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形式。

三、书画文物的保护环境

书画文物的收藏保护环境受温度、湿度、空气污染、灰尘、光线、昆虫、微生物等诸多因素影响。文物库房环境的温度、湿度与文物纸张、丝织品、颜料、墨色以及印章的耐久性有着密切的关系,通常库房保管书画文物最适宜的温度是14―18℃,最适宜的相对湿度是50―60%。书画文物应该在密闭的收藏箱柜内存放,再在收藏箱内的底部、四边、上部覆盖上多层宣纸,用这些宣纸把书画包裹在中间起到吸湿的作用。如果发现这些宣纸潮湿了,在晴天拿出晾晒,干燥以后再放入收藏箱内,这样周而复始地去进行保护,使书画文物能起到延年益寿,不损害书画实际文物价值的作用。如果物品长时间的置于太阳光的照射下,会使物体的表面变质、改变颜色从而使书画失去光亮的色泽,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空调、电器会使空间的湿度和温度产生较大的变化,对书画的老龄化程度和平整度造成极大的破坏,故为了减少光线对书画文物的造成的危害,最有效的防护措施就是减少光线对书画文物的的照射时间和避免太阳光和紫外线的直接照射。另外,良好的空气环境对馆藏书画文物的保护工作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问题也不容忽视,空气中含有的灰尘和各种有害气体不仅影响着古代书画文物的保护工作,还影响着文物保管人员的健康,因为许多灰尘落到字面上使书画的颜色变灰、失去光泽,影响到书画的整体感官效果和艺术价值,同时也是微生物寄生与繁殖的掩护场所,许多书画的霉烂、腐朽与空气中灰尘的传播有着直接关系。所以,对保护书画文物的场所进行不定时的除尘、消毒是对文物保管人员提出的一项具体工作要求。

总之,馆藏书画文物的保护工作是一项艰巨而有意义的工作,它要求文物保管人员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馆藏书画文物的保护措施更加完善、保护水平更加提高。

参考文献:

[1]书画文物的保护,故宫博物院,王红梅,2010

篇3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名城保护规划;保护规划体系

Abstract:Conservation planning of historic city has been the core of historic city protection system. In practice it has been established conservation planning theory and technical standards on protection levels and objects, principles and methods. Thirty years of urban conservation experience proves that urban conservation planning is a whole level work, conservation planning is not only to protect the urban heritage on "crossed" planning, more importantly to protect the urban heritage through the "off-line" urban planning control, which requires a whole conservation planning system at all levels to suppor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protection concept through to all aspects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this is where the essence of conservation planning.

Key words:historic city ; urban conservation ; conservation planning system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08-13(5)

1 把握名城保护规划的真正内涵

对于保护规划的必要性早在名城保护制度创立开始就格外强调。1982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名城时就明确指出:“各有关省、市、自治区的城建部门和文物、文化部门应即组织力量,对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名城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保护规划”。对于什么是名城保护规划,1983年《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指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就是以保护城市地区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其环境为重点的专项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93年全国名城保护工作襄樊会议上名城保护的内容被总结为“保护文物古迹及历史地段,保护和延续古城风貌特色,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2005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对名城保护规划的定义是:“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协调保护与建设发展为目的,以确定保护的原则、内容和重点,划定保护范围,提出保护措施为主要内容的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专项规划。”2008年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内容主要也是针对保护规划与实施做出具体规定,可见保护规划在名城保护中具有重要的主导作用。

然而,名城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不可移动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动态性。城市是一个不断发展、更新的有机体,始终处于新陈代谢过程中,一成不变是绝不可能的。对于名城而言,保护不会也不可能是全部,除了保护,如何保留、改造、更新以适应新的城市发展需要,是名城保护必须面临的问题。遗产保护的必要性与城市发展的必然性,使名城保护的内容与方法不仅要包含对遗产自身保存与维护问题,同时还包括对遗产所处城乡环境的变化与发展的控制与引导问题,两者同样重要[1]。名城保护规划不仅是一种针对历史遗存的技术措施和方法,而且是通过各种方法使一定规模的城市环境保持整体的和谐关系,是涉及城市发展的整体性、全局性问题。“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规划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城市历史保护不仅意味着文物古迹或历史地段的保护,而且还包括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结构中各种积极因素的保护与利用”[2]。因此,名城保护要从城市全局和整体发展来做好保护和规划工作,名城保护的理念要贯穿到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的各个层面,这才是保护规划的要义所在。

同时,名城保护规划也不是指纯粹的规划编制过程,完整而有效的保护规划应该包括从规划研究、编制,到规划实施、管理的每个过程。正如周干峙院士所指出,“名城保护工作不仅仅是保几个区、几条街、几幢房的问题。它实质上是对名城整体工作的一个全面的认识问题和工作的综合反映,它涉及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方方面面。”[3]

2 三十年名城保护规划的体系演进

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本身就是名城保护的重要实践,名城保护规划的发展历程反映了名城保护理念与方法的演进,从1980年代开始大致在各个年代呈现出不同的主要特征:

2.1 1980年代的探索期

1982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名城名单的同时就下文要求编制名城保护规划。针对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刚刚起步,1983年,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下发《关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工作的几点意见》,对名城保护规划的概念、规划编制与审批等做出规定。1986年,《国务院批转建设部、文化部关于请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的报告的通知》中明确保护规划要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按《城市规划条例》(1984)规定的程序上报审批,名城保护规划的内容是“要保护文物古迹及具有历史传统特色的街区,保护城市的传统格局和风貌,保护传统的文化、艺术、民族风情的精华和著名的传统产品”。这三个规范性文件的内容对1980年代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作用,尽管尚未形成明确的体系,但是就保护对象而言,涵盖了文物古迹、古建筑或建筑群连片地段和街区、城市传统格局和风貌、遗址、山川水系、传统文化等较为全面的内容,尤其是强调对城市历史的研究与现状的调查,根据名城自身的特点去探索保护规划的重点。

1980年代名城保护规划在体系上虽然没有建立统一的编制标准,但是大部分的名城保护规划都能围绕名城特色,抓住保护的重点,为以后的名城保护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西安保护规划提出保护旧城完整格局,显示唐城宏大规模,保护周、秦、汉唐城市遗址;苏州提出“全面保护古城风貌”以及在古城西侧开辟新区的总体建设布局;昆明保护规划既有市域范围内对滇池的保护,也有城区范围内点线面的保护;延安保护规划对革命纪念地实行分级保护;平遥保护规划提出对古城实行全面整体的保护,全城划定三个级别的保护范围。这些早期名城保护规划的内容与方法,在此后保护规划的修编制定中都得以延续。

1980年代名城保护规划的重点是解决保护对象的问题。保护规划基础研究扎实,对城市特色与历史文化价值定位准确,规划重点突出。但是在保护层次方面,文物古迹是保护的重点,历史街区还没有作为一个明确的保护层次出现。在规划实施方面,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条件所限,全面实施保护规划的现实条件并不成熟,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践对规划编制的反馈和检验,使保护规划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理想化和局限性。在规划体系方面,整个城市规划体系尚处在不成熟阶段,保护规划也不例外,上与城市总体规划,下与详细建设规划都缺乏有效的衔接。

2.2 1990年代的成形期

1993年全国名城保护工作襄樊会议明确了名城保护的内容,即“保护文物古迹及历史地段,保护和延续古城风貌特色,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1994年在国务院颁布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之后,建设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规范名城保护规划编制与审定。在历史城区普遍遭受建设性破坏的背景下,历史街区保护的重要性开始被认识。1997年,建设部转发《黄山市屯溪老街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指出历史文化保护区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这一完整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层次,也是我国名城保护工作的重点之一。因此,名城保护规划的内容开始形成三个层次的框架,名城保护规划编制逐步规范化。

这一时期,北京名城保护规划明确提出三个层次的保护体系,并对北京旧城整体格局与风貌保护提出十大方面措施;武汉名城保护规划是严格按照建设部要求进行编制的范例,规划内容覆盖面全,分为城市整体、城区、市域三个层面,每个层面明确各自的保护对象与措施;洛阳名城保护规划针对地上地下文物丰富的特点,提出建立展示体系来揭示名城历史文化内涵,为遗产保护展示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上海针对近代遗产丰富的现状,主要抓住优秀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这两个重点。

1990年代名城保护规划的重点是解决保护方法的问题。在明确了名城保护的三个层次之后,其所对应的保护方法也是不同的。对于文物保护单位,要遵循“不改变原状”的原则,保存历史的原貌和真迹。对于历史文化保护区,要采取保护与整治的方式,保护真实的历史遗存,整体的历史风貌,维持和提升原有功能。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保护城市中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更要保护和延续古城的格局和历史风貌,以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城市传统文化。

随着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不断完善,详细规划开始在名城保护中承担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历史城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修建性详细规划等新规划类型的出现,完善了名城保护规划体系,弥补了名城保护规划停留在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的不足。但是,这些详细规划在编制中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控规中与保护相关的指标体系,保护整治规划中建筑的分类与措施等核心问题在各地的规划实践中不尽相同。此外,计算机制图尚未完全普及,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规划编制的准确性和操作性。

2.3 2000年以后深化期

2000年之后,名城保护规划编制与执行进一步制度化。2003年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将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的保护纳入法律范畴。2005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出台,对名城保护规划的体系,保护范围与措施,保护内容与重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范,成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的唯一技术标准。

针对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管理的要求,建设部相继出台了《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2002)、《城市紫线管理办法》(2003)、《关于加强对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规划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2004)、《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指标体系》(200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标准》(2010)、《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14)等部门规章和文件,将名城保护作为重要的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之一。

2007年新的《城乡规划法》修订颁布,其中明文规定“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内容应当作为城市(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旧城区的改建应当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风貌”。

2008年,国务院颁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由于其主要内容都是围绕保护规划的编制、审定、实施等,保护条例本身就是名城保护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与标准。按照保护条例的要求,2012年12月,住建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成为保护规划编制最为权威的规范要求。

2000年以后,名城保护规划的显著特点是保护体系的不断深化完善,并呈现出全面、分层、分级的特征。随着城乡规划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城市遗产保护对象的不断拓展,名城保护规划已经从城市总体规划层面以历史城区为主的专项规划演变为各类保护对象、各个规划层面、各项保管层级的保护规划体系。如南京名城保护规划在市域、主城、老城三个层面,分别构建了从物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内容框架,以及划分了法定保护、登录保护、规划控制这三个等级的分级控制体系。苏州名城保护规划在市域、市区、中心城区、历史城区等若干层面确定不同的名城保护对象。上海将名城保护规划具体落实到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和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确立了与行政区划等级一致的名城名镇名村的城乡保护管理体系。在规划类型上,保护规划有名城名镇名村的总体层面的保护规划,历史城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古镇古村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文物古迹的保护规划等。在保护内容上,包括文物古迹、历史街区、历史村镇等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统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风景名胜、历史景观、山川形胜等自然遗产。在保护级别上,在国家、省、市县的法定保护层级中也不断出现规划控制的非法定级别。

30多年来,名城保护规划总的发展趋势是从简单到系统,从没有体例到逐步规范,随着规划编制的不断发展,保护对象的不断拓展,保护体制的不断完善,名城保护规划在各个层面形成相互支撑的保护规划体系。但是,当名城保护规划朝着“全面系统、分层分级”的方向发展,如何在复杂的保护规划体系中突出名城特色和保护重点依然是值得反思的问题。同时,名城保护规划最终要放在保护实践中加以检验才具有真正意义。

3 厘清名城保护三个层次及反思

名城保护的层次问题非常重要,当下普遍的问题就是错位的保护与建设,比如把本该对待新区的建设方式,用到历史城区导致大拆大建;把本该对待历史城区的有机更新方式,用到了历史街区导致拆旧建新;把本该对待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模式,用到了文物古迹导致毁真造假。

名城保护体系有三个重要的保护层次,即文物古迹、历史地段、历史城区,它们所对应的法定概念就是“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历史文化名城”,这样的划分是因为不同的保护层次对应不同的保护方法,这是中国名城保护工作30年的经验总结,是解决保护与城市发展矛盾的有效途径。[4]

3.1 第一个层次是文物古迹

文物古迹主要包括古建筑、古墓葬、古文化遗址、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具有价值的不可移动实物遗存,由县级以上政府公布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就是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关于文物古迹的修缮,遵守“不改变原状”的原则,核心在于真实全面的保护文物有价值的“历史信息”。申报国家名城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求城市建成区内保存有较为丰富、完好的文物保护单位、登记不可移动文物与历史建筑。

国家名城保护制度的产生与文物保护有着天然的联系,1980年代初全国政协通过广泛调查研究向国务院提出把历史城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的意见,就是为使文物古迹保护与城市规划建设密切配合,相得益彰。然而文物古迹“保”易“控”难,名城中对文物本体保护尚能基本保障,但是文物保护范围之外的建设控制地带却常常处于建设“失控”状态,造成文物古迹周边视觉的污染、尺度的失调、安全的隐患等等破坏行为,而现行《文物保护法》规定的50万元最高限额的行政处罚根本制止不了破坏性开发建设的利益冲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正是文物保护管理的尴尬所在。

历史建筑是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新增的保护对象,在类型与方法上可以归为文物古迹一类。历史建筑在法定概念上是由地方政府公布保护的非文物类建筑,因此,历史建筑的保护应该有别于“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要求,强调“保用结合,永续利用”,由此带来历史建筑的保护方法也应该更加多样。历史建筑是“文物保护单位”的有益补充,对建筑遗产的广泛保护、多样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

3.2 第二个层次是历史地段

历史地段主要指能较完整的体现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地区,包括城市历史街区、历史村镇、建筑群等。历史街区和历史村镇之所以属于这个保护层次,就是因为它们的特点和保护方法接近。

长期以来名城保护工作的重心落在了历史街区保护上,使历史街区成为名城保护实践的主战场。历史街区保护必须坚持正确的理念,这也是历史街区保护的基本经验。一是要保护真实的历史遗存,延续真实的城市记忆,这是作为城市遗产的基本要求。街区内反映典型历史风貌的建筑和环境要有丰富的历史信息,这是不可复制的。二是要保护完整的历史风貌,强调街区内建筑与环境的整体融合性,并非强调建筑单体的独特性,而作为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历史街区整体上又具有明显区别与其他区域的历史场所感和社区归属感,这是历史街区的特色与价值所在,是不可替代的。三是要保持永续的街区活力,城市遗产的主要特征在于其动态性,历史街区不仅记载着过去,也承载着未来,保护街区、复兴街区,使其成为当代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街区永续发展的动力所在。

对历史街区而言,实施积极的保护永远是第一位的。现实中历史街区物质环境的破败正是长期以来被过度忽视的结果,不能因为历史街区保护的复杂性而放弃对其应有的维护,历史街区既然作为名城保护的重要层次,就要体现出重点保护的地位,对动态的城市遗产而言,消极的留存就是破坏。

历史街区的保护更不能操之过急,急于求成。历史街区的特色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保护历史就要对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予以敬畏,要一朝一夕恢复上百年的历史风貌必然是做表面文章,焚琴煮鹤。实践证明,急功近利的做法都是昙花一现、不可持续,成功的街区保护本身需要经历时间的磨练。因此,历史街区的保护注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积极践行,审慎渐进。

3.3 第三个层次是历史城区

历史城区是体现名城历史文化价值的核心区域,是感知城市文化特色与氛围最直接的、最重要、最全面的部分。同时,它也是有生命的有机体,有数以万计的人在这里生活和工作。所以历史城区的发展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历史城区重在整体保护,有机更新,其内涵就是包括了保护与更新、控制与引导。

30多年来历史城区一直是名城保护的最大盲点,历史城区在1980年代节节失守,在1990年代处处失控,到2000年以后多数已经面目全非,名存实亡。2008年出台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关于“保护措施”的第一条赫然就是“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整体保护”,但是历史城区整体保护不只是一句时髦的口号,要深刻认识整体保护的内涵不易,要全面付诸实践行动更难。

历史城区的“失守”不仅有认识上的问题,也有规划方法上的问题。从表面上看,保护文物古迹、历史街区,以及历史城区整体格局与风貌是个点线面结合的保护体系,但是最后主要落在文物古迹与历史街区的保护范围上,所谓历史城区整体格局与风貌,也主要体现在诸如道路格局、城河城墙、河道水系、城市轴线、城市地标、建筑风貌等“点线”控制要素上。这样的规划方法由于从一开始就忽略了“整面”的保护与控制,抓“点”放“面”,其结果是文物古迹与历史街区的保护线划到哪儿,线外的拆除改造就跟到哪。2007年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先生在全国“两会”上提及北京的“规划性破坏”质疑的就是这样一种规划情况,“在古城内划出若干片历史文化保护区,随后便在保护区之外大拆大建,文保区基本都成了孤岛。”[5]所谓历史城区面积的大小根本不是放弃整体保护的借口,诸多世界遗产城市的历史城区范围都在几十平方公里,整体保护贵在保全,“面”不全则“城”不善。

4 建立名城保护的规划控制体系

实践证明,仅有名城保护规划是不够的,要建立一整套保护规划体系,将名城保护的要求贯彻到城市规划的各个层面,即在整体层面予以统筹协调,在局部层面予以空间落实。名城保护的规划体系涵盖了从总体规划层面的名城保护规划、名城保护发展战略规划,到详细规划层面的历史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历史地段保护与整治规划,以及文物专项保护规划等(图1)。

一是总体规划层面的名城保护规划。除了划定各个层面的城市遗产的保护范围外,更为重要的是要从城市遗产保护的角度影响和反馈总体规划,即依靠总体规划的统筹协调作用,从整体层面来解决名城保护的问题,包括城市功能定位、发展方向、用地布局、产业调整、交通组织、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措施。

二是历史城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历史城区的整体保护就是要将保护与控制要求具体落实到每一个街坊地块,如苏州、泉州、常熟等古城的建筑风貌与高度的有效控制,就是得益于较早运用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规划管理的长效手段。

三是修建性详细规划层面的历史地段保护规划。对历史街区、历史村镇的保护就要将保护与整治要求落实到每一个建筑,整体保护建筑及其空间环境,坚持渐进改善的保护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景慧,阮仪三,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27.

[2]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8.

[3]周干峙.城市化与历史文化名城[J].城市规划,2002(4).

篇4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保护体系;三亚崖城

Abstract:The authors try to set up a hierarchical framework of the conservation plan of historical town, which contains five levels-“administrative area of town, historic town area, conservation area, officially protected monuments and sites together with historic building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is framework, which has certain value for setting up a standard of the conservation plan of historic towns, meets the need of comprehensive conservation of all kinds of the heritages in historic towns.

Key words:historical town;conservation plan;conservation framework;Yacheng Town of Sanya

中图分类号:TU0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06-68(5)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3年起,住建部与国家文物局陆续评选并公布了四批共143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108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级文化名镇名村已达529个,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契机。但同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严重滞后 。虽然2008年4月由国务院正式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下文简称《条例》)明确规定了名镇、名村所属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保护规划的责任与义务,并规范了保护规划中的部分核心问题,但由于缺少明确的编制办法标准,名镇名村保护规划至今仍只能参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及文物保护相关规范进行。

无论是《条例》为代表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中,还是相关规划研究中,名镇名村保护往往同时提出,似乎二者在保护方法上具有完全的一致性。但事实上,对于历史文化名镇,由于其在城镇规模、功能复杂性、城镇化发展对保护的压力、遗产分布的广泛性和片段化倾向等方面与历史文化名村有着显著区别 ,决定了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相较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将呈现出更加复杂的特点,如何科学合理的探寻其保护规划的编制方法更成为当前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重要课题。而科学的建立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分层次保护体系,使之既能满足当前遗产保护先进理念指导下对名镇范围内各类遗产全面保护的要求、又能使名镇保护规划与镇其它规划实现良好对接,更是成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编制方法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2009年,笔者参与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进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办法》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管理办法》编研工作,并结合三亚崖城等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规划研究,对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分层次保护体系的建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

1对现有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层次的分析

我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脱胎于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之后经过多年的探索,其编制方法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缺乏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建立的极为明确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三个层次的保护体系 ,现行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1.1重古镇区,轻整个镇域

历史文化名镇既有按行政边界划分出的镇域范围,又有历史文化资源相对集中的老镇区。还有围绕历史镇区周边,并逐渐在之后的历史时期发展起来的历史文化村落或历史地段。从这方面来讲,名镇与名村不同,名村一般规模小,遗产集聚度高,多在老村,保护范围的划定也集中在老村范围,但名镇就很有可能会有分布于古镇区以内以及古镇区之外的保护范围存在。现行保护规划多重点关注古镇区(即历史文化资源较为集中的中心区),而对整个镇域层面的若干保护要素――如镇域范围的山水格局、文化景致、传统聚落等,则缺乏详尽的保护措施。如2006年完成的《上海朱家角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以及2005年完成的《湖南里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等。

1.2重保护区及文物保护单位,轻历史建筑

众所周知,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核心内容即是通过保护区划的划定和保护措施的制定,实现对历史文化名镇核心遗产的保护,因此大部分的保护规划对于保护区层面的保护控制及管理措施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文物保护单位,名镇保护规划也多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要求予以落实。而对于历史建筑这个层面,则重视程度不够,尤其对于历史建筑的档案建立及保护措施的确定,在保护规划中极少提到。很多保护规划甚至没有建立历史建筑档案。如:《多伦县多伦诺尔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及《云南剑川县沙溪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等。

关于这点,仇保兴副部长曾指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首先要摸清家底,明确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内历史建筑、历史环境要素、历史街巷的基本信息,把这些内容在整个村镇空间层次上都列为保护的内容,建立历史建筑档案,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同保护范围、不同类型建筑的保护整治措施。”①

1.3重物质空间,轻文化空间

多数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足够的重视,但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文化空间的保护则缺乏具体详实的调查研究,尤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及传承的文化空间重视程度不够。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使我国的传统文化生存环境发生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受到巨大的压力,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承载传统文化的文化空间或是已经不存在,或是沦为其它功能。

以《广西昭平县黄姚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为例,在保护规划中对古镇有较高价值的宗祠文化、诗联文化、牌匾文化及抗战文化都做了归纳,并希望能继承和发扬下去,但是对于这些传统文化的文化空间却没有加以详细地分析,更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化空间如何结合、如何加以保护的措施。

2建立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分层次保护体系的思路

建立科学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保护体系,必须从名镇保护规划的属性和主要目标入手。

2008年开始施行的《城乡规划法》确定了与城市规划体系一致的镇规划体系,《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则明确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规划期限应当与镇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相一致。基于以上法律法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办法(专家审议稿)》中对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属性定义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是镇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可与镇总体规划一同编制,也可单独编制。单独编制时,保护规划应遵循总体规划的要求和原则,如与总体规划发生冲突,应对总体规划提出必要的调整建议”。因此,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在规划范围上理应与镇总规保持一致,即镇域行政区划范围。

按照《条例》第二十一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整体保护,保持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的要求,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在镇域范围内主要应做好遗产普查、价值评估、山水环境、文化景观、历史聚落保护等宏观保护控制工作。

我国有些历史文化名镇,历史上行政级别很高,曾作为州府等地区行政、经济、文化中心存在,其历史价值与遗存丰富程度很可能与有些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类似。另外一个与名城类似的特点是,今天很多名镇的建设现状是依托原有老镇区发展新镇区、形成新老镇区并存的状态,当然其遗产集中地和其价值的集中体现往往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老镇区。因此在保护方法上,我们不能像名村保护那样,直接进入类似“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的“核心保护区与建控地带形成的保护范围”层次,而应该借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中“历史城区”的概念,将历史文化名镇中能体现其历史发展过程或某一发展时期风貌、历史范围清楚、格局和风貌保存较为完整的需要保护控制的地区――涵盖一般通称的古镇区和老镇区――定义为“历史镇区”。历史镇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历史格局、功能结构、传统风貌、历史街巷、历史水系、社会构成等方面,其突出特征是整体性与完整性,因此,保护规划在该层次上需要通过控制人口、疏解功能、保护风貌、严控高度、改善设施等规划措施对其进行整体保护与控制。

《条例》中还明确要求历史文化名镇应划定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对保护范围内建设活动进行了严格限制――包括“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但是,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除外”等极为严厉的条款。这显示出立法者坚决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最集中存留地的决心。因此,保护规划应科学、合理的划定核心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它们应当涵盖历史文化名镇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最集中的地区,在该区片内,保护规划应以风貌严格保护为基本原则,详细确定每处建筑的分类保护与整治措施、建筑高度、风貌等的控制要求。

对名镇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的文物及历史建筑是重要的单体保护要素,保护规划应对二者进行详细调查、价值评估,并确定保护措施。尤其是对于之前关注不够的历史建筑,应加强历史建筑档案的建档工作,作为保护规划重要的基础资料之一。

以上四个层次从“宏观―中观―微观”建立了历史文化名镇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成为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保护规划理应将其纳入保护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两大类 ,由于传统文化表现方式主要属文化部门分管,保护规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侧重于文化空间的保护、还原与利用。

基于以上研究思路,笔者结合三亚市崖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案例,对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分层次保护体系进行了较为系统和细致的研究。

3崖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层次与内容

崖城镇是海南省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镇,位于三亚市西部。全镇总面积约349.79平方公里,近10万人口,是汉、黎等民族聚居的地方。崖城镇拥有两千年建制史,曾为八朝州郡治所,1954年三亚建市前是县政府所在地,历史上曾长时间作为海南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崖城自然、文化资源丰富,镇域内拥有南山、大小洞天2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崖城学宫、崖州故城、官沟及广济桥、迎旺塔、天涯海角石刻、小洞天石刻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盛德堂、何秉礼故居等1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5月31日,崖城镇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崖城镇成为海南省首批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率先填补了海南省此项空白。

面临着“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和三亚创建“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的重要契机,作为三亚城市发源地和文化遗产最重要聚集地的崖城必将承担起发扬传统文化、提升文化旅游的重要职能,原有崖城镇总规已与这一要求极不相称。2008年8月,笔者所在的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始同时承担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编制和镇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

由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属于镇总规的专项规划,崖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规划范围与崖城镇总规一致,为崖城镇域范围,面积约349.79平方公里。重点工作范围――即划定历史镇区、保护范围的研究范围――为总体规划中确定的规划区范围,约68平方公里。本次保护规划建立的分层次保护体系如下:

3.1镇域层面

该层面的工作主要包括对崖城镇域文化遗产的普查,确定镇域范围内保护要素,构建镇域文化遗产网络,明确镇域山、河、港、城、村、文物古迹、地下文物埋藏点、历史建筑等的保护措施。在对镇域遗产全面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历史镇区范围(图1)。

3.2历史镇区层面

历史镇区,即通常意义上的崖城老镇区,是古崖州历史最为重要的环境及空间载体,也是崖州古城的所在位置。由于崖城主要现存历史文化遗存以清代、民国时期为主,而此时崖州古城的发展已越过城墙内范围,在宁远河北呈现连绵发展态势,因此,本次规划将宁远河北、以崖州古城为中心的连绵发展区划定为历史镇区。

在该层面,保护规划对崖州古城轮廓、山水格局、街巷格局、人文景致、河湖水系、高度控制等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对人口、用地、交通、市政基础设施、防灾等提出规划措施,确保历史镇区在严格保护其文化遗产和价值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图2)。

3.3保护范围与风貌保护区层面

由于崖城历史镇区周边还拥有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水南村,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和传统建筑风貌保存较好的保平村,以及展现崖城地区的骑楼特色及入海口风光的保港历史地段,它们同属于本次总规修编中确定的规划区范围,其中也存有大量的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因此,本次保护规划在该范围内进行建筑质量、年代、高度、风貌普查,并以此为依据划定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风貌保护区和环境协调区。

崖城历史镇区划定的保护区包含:两片核心保护范围(含镇海门外核心保护范围,日坊核心保护范围)、三片风貌保护区(崖州古城风貌保护区、官塘村风貌保护区、起晨坊风貌保护区)及一片建设控制地带;

历史镇区保护范围包括:水南古村核心保护范围(水南三村核心保护范围)及两片建设控制地带;保平古村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及环境协调区;保港两片核心保护范围(含保港北区核心保护范围、保港南区核心保护范围)及一片建设控制地带。

保护规划对划定的保护范围内的建筑划分为不同的保护类别,提出保护与整治措施,并对不同区划内建设行为提出规划管控措施、明确管理权限,为下一步编制保护范围内指导实施的详细规划提供依据。

3.4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建筑层面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主要包括对崖城镇域范围内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立档案,科学划定文物保护范围,并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在崖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中,一方面加强对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大港的地下文物埋藏点的保护,另一方面结合保护规划和文物主管部门意见,对尚未划定保护范围的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保护范围。

保护规划还按照《条例》要求,将具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等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崖城镇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物确定为历史建筑,建议政府适时予以公布。对历史镇区、水南村、保平村和保港范围内的历史建筑建立历史建筑档案,并针对每处历史建筑提出具体保护措施。

3.5非物质文化遗产层面

保护规划对崖城镇域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普查,并进行详细的价值评估。在此基础上,规划以文化空间为纽带,将传统文化表现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展示结合起来,恢复必要的文化空间、将传统活动还原到举行活动的特定场所,让老字号返回到传统街巷中,实现“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图3)。

4结语

通过崖城的规划研究实践,我们尝试构建了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分层次的保护体系。它涵盖镇域、历史镇区、保护范围、文物保护单位与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五个不同层次,每个层次针对的保护对象与保护措施侧重点各不相同,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体系。这套体系明显不同于历史文化名村,而更类似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方法。在宏观上实现了在规划范围、内容上与镇总规的衔接,在中观、微观层面为下一个层次的名镇历史镇区、保护范围的详细规划以及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的详细规划与修缮设计提供了指导和良好的对接可能性,并尝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落实在物质空间上,希望能够对于推动我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编制方法的研究与规范起到借鉴参考的作用。

注释

①仇保兴在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授牌仪式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研讨会上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参考文献

[1] 赵勇,高朝暄,李国庆,王广河.历史文化名镇规划编制内容与方法研究――以河北省蔚县代王城历史文化名镇为例[J]. 南方建筑,2009(4).

[2] 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8.

[3] 王景慧.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层次[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1年会论文集,2001.

[4] 孙继伟,徐洁.都市水乡朱家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5] 赵中枢,王川,张键,等.里耶镇总体规划及历史文化名镇[J].城市规划通讯,2004(11).

篇5

[关键词]老城区;保护;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114

城市是人类历史的产物,文化的载体。老城区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它既保存了某个历史阶段的城市生活区域格局,又保存着城市发展的历史信息,最能反映城市的特色和风貌,是不用文字记载的历史的浓缩,是悠久传统的活的见证。因此,保护老城区,就是保存城市的记忆,延续城市的历史,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

1.老城区保护发展的原则

强调传统与现代城市空间协调发展,在保护与更新中突出老城区的历史文化特色并与现代城市生活紧密相连,已经成为老城区发展的一种基本模式。伴随老城区保护的理论与实践,老城区保护理念不断成熟与完善,并形成了老城区的原则。

1.1原真性

对于老城区来讲,要从尊重历史、延续历史、传递历史的角度出发,保护老城区原生的、真实的历史面貌,保护他所遗存的全部历史信息,还其历史本来面目。历史街区应该是城市或地区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保存最为完整、最有特色的地区,其原有的传统生活方式的保存度应该是该地区最高的。

1.2整体性

要把老城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对待,包括人类活动、建筑物、空间结构及周围环境。要尽量保持自身组织成分和结构的完整,及其与所在环境的和谐完整。另外,对老城区的保护不仅保护物质形态,还要保护居民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等非物质形态。

1.3可读性

能够从老城区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上辨识、解读出它的历史年轮、演变规律,尤其是内在的精神蕴涵。这就要承认不同时期留下的痕迹,不能按照后人的想法去抹杀它。大片拆迁和大片重建,不符合可读性的原则。老城区的历史风貌是有价值的,如果改变了,无论新的景观多漂亮,其价值就没有了。

2.对老城区的保护与发展,要突出城市特征,强调地区的独特风格

城市对历史街区的再开发,从经济角度来说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能否吸引到世界知名公司的投资和一流人才加盟使城市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获胜的关键。要使城市更具吸引力,就是要城市某个地区具有鲜明特征和独特风格的规划。在充满不确定因素和变化因素的时代,只有城市固有的特征才是永久的。任何规划都有其主题,历史街区保护也要突出其主题。以新加坡历史保护规划为例,新加坡成立专门的课题研究小组研究地区的特征主题,最后将特征规划分为四个专题:美丽老街、城市村庄、南部山脊、山坡村庄和淳朴海岸来研究其十五个地区的独特性,以据此来规划保护范围,提出应采取的措施。历史保护街区一般都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从经济角度衡量,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建造高楼大厦远比保留历史街区的低矮房屋更具有经济意义,但是它们所蕴藏的回忆和共同情感,却是构建一个城市归属感的必要条件,一旦失去将是无法取代的。

3.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保护与利用兼顾,文化与经济并存

西方国家曾经走过的弯路告诉我们,那种以开发商为主导的大规模改造,一般都会导致经济利益至上、公众利益被忽视、割断城市历史文脉、损害城市文化价值等消极后果。市场经济规律决定了开发商的根本目的是获得最大的投资利润和回报,自然倾向选择现代住区模式,通过提高土地开发强度、降低开发成本和提高售价等手段,甚至牺牲保护的原则求得短期的经济效益。为此,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制定政策、法律法规,对市场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同时改变以往既是历史遗产的投资主体又是实施主体的单一角色,通过与开发商合作,寻求利益的共同点,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老城区保护的关键在于政府作为与科学观念。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从国家和人民长远利益出发的一种维护法制和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公益性活动,因而是政府的职责所在;而房地产开发行为则多是商业性的、短视的以获得利润为前提,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与冲突。对此,必须明确政府职责,树立科学发展观,协调文化保护、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关系,坚持和贯彻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保护好老城区。

逐渐认识到老城区生存与发展的经济基础,探索在保护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利用老城区各种资源、发挥老城区职能、调整内部产业的途径以实现老城区的经济复兴,从而恢复老城区的内部发展动力以支撑物质、文化的保护。逐渐认识到老城区也是城市生活的重要场所,老城区的保护既是城市文化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

4.适当分流住户,改造生活环境,保护文物,保护老城区格局

老城区内的住户过度拥挤,影响着居民生活水平和居住条件的改善,因此,要适当分流住户。但是不能大量外迁移民使其变成一个专供旅游的游玩景点。由于文化旅游是人们为了了解对方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而发生的旅行活动,如果没有居民继续在这里居住,老城区就会失去活力,游客也会失去对老城区的兴趣和好奇。因此,在老城区保护的过程中应该维持其原来的功能,注重保护老城区生活的连续性,保护其文化和社会网络关系。国内有不少老城区为了发展旅游等产业,将老街区的原有居民大量迁出,房屋出租、过度商业化,外来从商人员大量涌入,严重破坏了老城区的原态生活意象,造成老城区价值的弱化和退化,

老城区既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又要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在保护的前提下,既要注重将老建筑修旧如故,留下城市凝固的记忆,又要积极改善老城区的基础设施和外部环境,对建筑内部进行必要的现代化改造,以提高城区内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居民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只有这样,老城区才能在居民的支持下得到真正的保护,保护才有真正意义。

文物古迹是老城区的基础。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要划定保护范围,并根据实际需要划出建设控制地带,作出相应的管理规定,在文物保护范围内,一般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当前,对文物的建设性破坏主要表现在对文物环境的破坏上。所以,文物保护单位周遭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要认真研究文物在历史上的功能定位、设计成就、环境特色,认识原来的历史环境,以保存历史环境为前提,科学地加以划定。

老城区格局是老城区物质空间构成的宏观体现,是其组成要素和风貌特色在宏观整体上的反映。老城区空间格局保护是整体空间环境保护的核心,也是保护中继承和延续的关键所在。老城区格局保护的难度很大。首先是因为所涉及的范围广,不容易把握;其次是因为经济发展常常会强烈而迅速地改变城市格局,如果无意识,在很短的时间里老城区就会变得面目全非。所以,城市发展都必须正视老城区的历史文化结构和整体环境。

5.注重发挥专家作用,公众参与,积极有效的保护性开发

老城区保护与更新是一项具有高度技术性的系统工程,保护对象与保护方式的确定以及更新规划的制定都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背景。正因为如此,以法国的“国家建筑师”制度为代表,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发挥相关领域专家的作用,赋予专家团队以较大的责任和权限。我国可以考虑借鉴日本的“审议会”模式,成立由建筑、文物保护、城市规划、历史研究等领域的专家组成的“老城区风貌保护审议会”,赋予其在确定保护对象(区域及建筑单体)和保护方式等方面的权威地位,使老城区的保护与更新工作在科学和理性的指导下进行。

老城区保护过程中,付出代价最大的是住地居民,他们的生活可能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根本改善。但由于受益的是整个城市,使得保护更具意义。从长远发展看,老城区的保护有利于城市的持久发展,也有利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所以,要正确引导居民从整个社会的角度,从长远的角度,而不是仅从自身的眼前利益来看待老城区保护。老城区保护会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要鼓励公众参与,合理分担,引导居民在迫切追求自身局部利益达到最优化的同时配合城市的整体利益,做好老城区的保护工作。

老城区的保护与开发可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对老城区单纯保护、维持现状并不能充分体现其应有价值,良好的保护能够给老城区开发注入新的活力,而开发能够提高老城区本身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促进老城区的保护,展现老城区文化内涵。有效的保护性开发不仅能以文物养文物,而且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利于推动老城区的可持续发展。

老城区的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文物保护、环境整治、产业调整、居民安置等诸多问题。对它的保护和更新不是靠哪个部门、某个团体、单种专业就能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政府各个部门、社会各种团体、多种专业、当地居民共同配合,才能最终实现的。随着对老城区价值的深入认识,老城区的保护已经不仅仅被视为一种社会责任,而是现代城市更新中实现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为此,必须深入了解老城区发展的历史脉络,积极探索科学而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努力把老城区保护好、建设好、发展好,使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县级博物馆;藏品管理;突出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基层县级博物馆藏品质量与数量有了很大提升。博物馆藏品的增加,一方面在研究地区历史与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起到传统文化的宣传作用。但是在藏品管理实际过程中,由于受到技g制约、管理人员水平问题以及管理制度缺乏等问题影响,造成了一定的管理问题。为此博物馆管理者根据问题的主要原因,开展了针对性对策研究,为县级博物馆藏品管理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1 当前博物馆藏品管理存在突出问题

1.1 藏品保护技术依然有待提高

藏品管理不善将会造成文物损坏、遗失等重大问题的出现,继而造成文物管理重大事故的出现。在研究中我们发现,造成藏品管理不善的基本原因是其保护技术依然有待提高。这种技术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监控技术盲点问题。博物馆藏品保持环境、安全等问题监控技术的提高,是保证其保存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措施。但是在实际的监控过程中,部分监控盲点的存在使得藏品保存工作受到了一定影响。这种盲点问题是因为两方面问题造成的。一方面人为设计盲点,既监控设计中因人为设置不善造成的监控盲点,另一方面为技术盲点,既因为设备设计质量问题造成的监控盲点。第二,藏品保存环境控制技术能力不足。文物藏品保存中,对于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要求较高。但是在研究者对县级博物馆文物展示区与库房实地检测中发现,由于受到技术缺陷影响其藏品保存环境中的控制技术不足,造成了藏品保护质量的下降。

1.2 藏品管理人员工作水平较低

在县级博物馆时间调研中我们发现,由于管理者工作水平较多造成的藏品管理问题,对于博物馆日常工作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如下:第一,对文物藏品造成破坏。文物藏品是博物管理藏品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实践工作中,因保管人员缺乏文保专业知识或疏忽大意造成,进而对文物造成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第二,技术能力缺陷。新型藏品保护技术的应用,是确保藏品管理质量提升的重要方法。但是由于部分博物馆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技术能力(如专业应用软件的操作能力等),无法使用适应新型控制技术,进而影响藏品保护技术优势发挥是当前博物馆藏品保护中遇到的重要难点问题。

1.3 藏品管理过程缺乏制度制约

在博物馆管理中,管理制度的缺失造成了藏品管理质量的降低。管理制度缺失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以下两方面问题出现的。一方面县级博物馆管理者由于长期受到事业管理体制影响,缺乏经济责任制制度管理理念,进而造成管理者制度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博物管理工作的特殊性,进而造成其制度建设中缺乏参考依据,影响了制度建设的约束力。正是由于这种制度约束力的降低,造成了县级博物馆藏品管理中管理力度降低、责任制难以落实等多种问题的出现。如藏品管理实践中,由于现有制度中对部分管理责任为制定明确的责任岗位与人员,进而造成管理事故无法进行有效处理与责任追查的问题,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管理事故。

2 藏品管理问题应对策略研究

2.1 引进数字化信息技术,提高藏品管理技术水平

第一,采用数字化监控技术提高监控质量。数字化监控技术较之传统系统,具有监控视频清晰、灵敏度高以及监控死角小等技术性优势。如红外线监控设备的应用,在藏品夜间与消防监控中都起到了良好的技术支持作用。第二,利用自动化处理技术提高环境控制精度。数字自动化控制技术与人工管理技术比较,其对环境控制的精度、反应效率更加准确高效,进而更好的提高了藏品保护质量。同时自动化管理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很好地避免因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对藏品的二次伤害。如利用自动控制主机将恒温空调、排风除湿系统进行一体化控制操作,即可很好地提高藏品环境质量。第三,保证整体化控制管理模式的运行。藏品保护不仅是单一的控制过程,而是环境、人员、设备整体控制的过程。因此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确保了藏品保护中整体管理模式的开展。如数字化一体监控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协调各类监控设备开展藏品管理监控工作。同时,对监控中发现的问题数据,监控中央处理设备可以根据程序设计流程做好问题分析、预警警报以及对空气质量、消防设备等保护性设备进行控制,确保问题处理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2.2 开展实践性职业培训,培养合格的藏品保护队伍

对博物馆现有就业人员以及新入职员工开展实践性职业培训,培养出具有藏品保护理论与实践能力的藏品保护队伍,是当前县级博物馆人力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队伍培养中,其工作内容包括了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已就业人员的技术培养。对于博物馆已就业工作而言,职业培训的重点应集中在新型文保技术以及相关理论技术的培养中。如加强对已就业人员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培训,进而提高其数字化文保设备的控制质量与效率,就是当前博物馆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是新入职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对于博物馆新入职员工而言,其文保理论与相关技术知识水平较高,但是其文保实践能力的缺乏却是其管理工作中遇到主要问题。为此管理者可以采用工作经验分享、职业技能培训等不同模式,对新入职员工开展职业能力培训(如文物修复实操培训、环境控制设备操作培训等),提高其藏品保护实践工作能力。同时在职业培训中,管理者针对基层博物馆管理经验较少的劣势,可以派遣工作人员管理规范的省、市等大馆开展实践学习,提高其实践工作能力。

2.3 以藏品保护质量为目标,建立严格的藏品保护制度

在县级博物馆藏品保护管理制度建设中,包括了一目标、两核心、三控制的建设内容。一目标就是围绕藏品保护质量提升为目标,开展制度建设工作。这是博物馆藏品保护工作必须达成的工作目标,也是管理制度制定中心内容。两核心就是确保以藏品管理责任制度与保护过程全程监控制度为核心,在藏品管理过程中搭建起全面有效的管理制度体系,是管理者可以确实起到有效的管理作用。而制度管理的内容则包括了对藏品保护环境、工作流程以及展示过程的控制中,保障管理工作落实到文保工作实践中。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藏品保护管理制度建设必须与博物馆实际情况结合开展,提高制度建设的可操作性与控制质量。如县级博物馆在展示管理制度中,必须结合当地民族与民俗习俗忌讳特点制定制度内容,确保藏品展示中不出现类似问题,影响博物馆展示与整体工作的进行。

3 结语

县级博物馆文物藏品保护的开展,是其管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为此博物馆管理人员结合实践工作中遇到的技术不足、管理人员水平问题以及制度缺陷三点主要问题,开展了实践性应对措施研究,利用技术与管理结合的实践性工作方法提高藏品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古城;控规;道路技术指标

【abstract】:The road of the ancient city is one of the elements of the ancient city protection. Its plays a profound role of shaping the ancient city street image and the overall outlook.The road features in the old city and urban roads in the other area have lots of differences. This article discussed how to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cient city road in the regulatory plan,and tried to explore the technical indicators to adapt to the ancient city road.

【Keyword】:The ancient city; regulatory plan; road technical indicators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先后经历了文物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三个层次。目前,指导古城建设的规划多为历史文化街区规划,但历史文化街区规划的覆盖面较小。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覆盖面虽大,但缺乏具体的可感知性,对古城的保护较为笼统。不仅不能直接指导古城的建设,还缺乏法律效力。因此控制性详细规划仍然是用于直接指导、管理古城土地使用、建筑建造的手段。较与城市其他地区,古城控规的的编制要复杂的多,侧重的内容也有所不同,本文主要针对古城控规中的道路相关技术指标进行阐述、研究。

在古城中,由于其规划的特殊性,部分控规中的强制指标未必是地块中最重要的控制内容,如建筑后退红线,停车指标等。同样,根据保护规划的具体相关要求,需要增加新的强制性指标,如历史文化街区的控制要求、历史街巷控制要求等。应借助控规编制中的规划管理规定,对古城道路进行整体、灵活的管理。在古城控规的道路技术指标中,减少其不必要的技术指标,增加保护空间、风貌等相关指标。

控规中道路技术指标解析

控制性详细规划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是伴随着现代化的城市建设而引入我国的。控规中所涉及的道路相关技术指标,是为了引导、控制现代化的城市街道而设计的。而现代化的城市街道是以承载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汽车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城市市政设施的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道路的形式。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涉及的道路相关的控制技术指标分为规定性控制指标和引导性控制指标。其中规定性控制指标包括建筑后退道路红线,地块出入口方位、数量和允许开口路段;引导性控制指标包括建筑形体、色彩、风格等城市设计内容。主要用于重点地段、文物保护区、历史街区、特色街道,城市公园以及其他城市开敞空间。除了以上技术指标,还有一些涉及到图则内容的道路技术指标。

以图1-1、图1-2为例,解释控规中的道路相关技术指标。

道路中心线:道路中心线用来区分不同方向的车道,一般画在马路正中,好像一条隔离带,把马路隔成两个方向。

路缘石线: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分界线。

道路红线: 城市道路及居住区内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道路红线后退线: 地块内建筑物垂直投影外轮廓线必须后退于地块边界的距离限值。

转弯半径:又称道路平曲线半径,指道路

平面线形中路线转向处圆曲线的半径。

转角半径:在平面交叉口处为保证右转车辆能按一定速度顺利转弯,将转角处缘石做成圆曲线的半径。

禁止开口路段: 地块周边不准直接向城市道路开设机动车出入口的路段。

2.古城街道的价值及构成要素

古城的街道是构成古城风貌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是古城市民生活的重要场所。古城丰富的路网,便利的交通,给步行者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古城道路两侧的历史建筑也展示了古城悠久的历史文化。古城深厚的历史沉淀也汇聚于市民的街道生活里。在古城的大街小巷中随处可见的各种生活场景在人文和地域民风的衬托下,更加鲜活感人。对古城街道的保护,不仅要保护其物质形态,更要保护街道中丰富多彩的生活。

古城历史悠久,其兴盛时期大部分是在步行时代或马车时代。古城的道路也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慢慢积淀下来的,保留了鲜明的步行时代、马车时代的道路特征。在对古城街道的实际走访中可以看到,古城的道路和现代城市道路是具有很大差异的。在平面线形上大部分古城道路曲曲折折,不具备现代城市道路平直的特征。此外,具有现代城市城市道路特征的道路红线、路缘石线、建筑后退红线大多也不能体现在古城的道路中。

以古城道路的物质性要素着手来分析古城的道路的特征。它的物质性要素包括:路面铺装、道路和建筑的过渡带(通常是建筑入口处的台阶),两侧的建筑立面、屋顶挑出的部分。

古城道路的路面部分,大多为一块板,由车辆和行人共同使用。路面的铺装材料也能透露出历史的讯息,采用道路历史沿用下来的砖石材料,摒弃新的、现代化气息的材料。古城的道路承担着收集雨水的职能,路面标高低于地块标高,这个高差由建筑入口的台阶来联系。古城道路两侧建筑的台阶伸向古城道路,台阶和道路不具有明显的分界线。这就说明,古城道路和两侧建筑结合的非常紧密。街道两侧建筑的立面是限定街道空间的主体。一般来说,人在街道中行走、交谈、休憩都会与平行面对的侧界面发生关系,侧界面是人们所熟悉的界面。通常是由街巷两侧的建筑立面展现出他的性格特征,如墙体、门窗、店铺组合等。它决定了道路空间的总体基调,是道路宽度的直接反应。若古城街道的两侧的建筑是木建筑,则木建筑屋顶挑出的部分不仅进一步限定了街道的空间,而且起着保护木建筑不被雨水淋湿的作用。挑出的屋顶的垂直投影轮廓线,将整个建筑包在了里面,有时将建筑的台阶和部分道路也包在了里面。在地形图上我们测量得到的道路宽度是两侧屋顶之间的距离,而非道路的实际宽度。 建筑群的坡屋顶对街巷景观的影响也很重要。从街巷向天空望去时,坡屋顶使人产生一种视野逐渐扩展的舒畅感觉,也就是说屋顶的坡度延长了建筑物的墙面,从而对它所构成的街巷空间产生了影响,或者说、屋顶的轮廓影响了景观效果。屋顶对街巷景观的影响受两方面的影响:屋顶坡度越陡影响越强烈,房屋越高影响越弱,直至消失。

3.古城道路技术指标的调整思路

(1)引入古城保护的分区理念,不同级别的地区的道路控制技术指标应当有所不同

古城历经沧桑,保存至现在,已经于其兴盛时期的面貌有个很大的不同。对现有的文物古迹据其本身价值和环境的特点,一般设置绝对保护区及建设控制区两个等级,对有重要价值或对环境要求十分严格的文物古迹可加划环境协调区三个等级。根据不同的保护等级,提出不同的保护要求,制定适合本区的道路技术指标。

(2)道路技术指标的制定应与古城建筑的保护相协调。

古城道路两侧的建筑限定出了古城街道的空间。对古城街巷空间、尺度、风貌的保护必然涉及到街道两侧的建筑。对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方式的确定是根据建筑的质量、风貌和层数以不同地段的要求而进行的,分为保护、保留、改善、整饬和更新五个类别。

保护:指文保、控保建筑和古建民居。它们的外观除了修缮复原外,一般不做改造。

保留:指对现状质量较好的旧建筑或近几年新建的但风貌能与街坊相协调的建筑,对这些建筑基本不做改动调整,继续使用。

改善:指对有一定保存价值、传统风貌较好,但建筑质量稍差,平面使用不适宜等的旧建筑,可允许其内部进行修缮更新以提高居住条件,建筑外观基本保持做法,只作极少改造。

整饬:对一些建筑质量尚好,但建筑形式与古城风貌不相协调的,因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又难以马上拆除的建筑,可对其外观加以整饬暂时保留。

更新:指无保留价值的危旧住宅,予以拆除,重新规划设计,使之适应新的用途,但建筑的形式、比例应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区分古城街道两侧的建筑类别,结合对两侧建筑的处理方式,提出对古城道路的规划设计依据。并与街道空间的技术指标相融合。

(3)道路技术指标的制定应便于古城的规划管理

在控规道路技术指标中,固定方式的固定规定的显得僵化而脱离实际。摒弃不适应古城道路的道路技术指标,提出与古城道路建设管理相协调的道路技术指标。

4.古城道路技术指标的规划建议

在古城控规中,由于其规划控制的特殊性,部分控规中的道路常规指标未必是重要的控制内容,如建筑后退线、路缘石线等。同样根据保护规划的具体相关要求,需要增加新的控制性指标,如历史文街道的风貌、尺度等控制要求,并和道路相关指标进行结合。

(1)不同分区的道路技术指标,应不同

核心保护区中的道路技术指标

绝对保护区内,所有的建筑本身与环境均要安文物保护法的要求进行保护,不允许随意告便原有状况、面貌及环境。如需进行必要的修缮,应在专家指导下按原样修复,做到“修旧如旧”,并严格按审核手续进行。绝对保护区内现有影响文物原有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必须坚决拆除,并且保证满足消防要求。

取消传统的道路技术指标——路缘石线、道路后退红线、转弯半径,转角半径和。路缘石线是现代城市道路中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平面分界线,取消路缘石线的设置也就意味着对古城道路结构的保护。路缘石线的取消,也就带走了转角半径存在的合理性。道路后退红线是控制城市沿街立面、提供用地的道路交通缓冲的技术手段之一。但在这一地区,道路的边界和建筑的边界含糊不清,非常暧昧,道路后退红线的设置也就没有了意义,故也将其取消。古城中这一地区的道路,是严禁扩宽、改线的,故转弯半径的设置也不存在合理性。

为进一步保护街巷空间、传统风貌,将引导性指标与控制性指标相结合。增设沿街保护界面线,保护道路的历史风貌及空间尺度。若沿街有需要拆除的建筑物,构筑物,并规定新建建筑的沿街界面位置、高度、屋顶形式。

调整后的道路技术控制指标,如图所示。

建设控制地带中的道路控制技术指标

建设控制区是指,指为了保护文物本身的完整和安全所必须的控制的周围地段,即在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即绝对保护区)以外划一道保护范围、一般视现状建筑、街区布局等具体情况而定。用以控制文物古迹周围的环境,使这里的建设活动不对文物古迹造成干扰,一般是控制建筑的高度、体量、形式、色彩。

建设控制区内的道路要求是,尽可能的与核心区的道路形态、尺度、风貌相一致,相关技术指标相一致。

城市协调发展区的道路控制技术指标

环境协调区是指,对有重要价值或对环境要求十分严格的文物古迹,在其建设控制区的可再划一道界限,并对这里的环境提出进一步的控制要求,以求得保护对象与现代建筑空间的合理的空间与景观过渡。

作为城市重要公共空间和交通载体的道路,也承担着这个过渡功能。一般古城均在协调发展区或者更开辟环形道路并设置停车场,减少机动车进入古城的数量,并为交通转化提供方便。围绕环形道路设置深入古城的支路。这一片区的路带有核心保护区道路和现代城市道路的双重特征。

在这一地区,引入“贴线率”和“街墙立面线”这两个指标,贴现率是指由多个建筑的立面构成的街墙立面至少应该跨及所在街区长度的百分比,即临路建筑物的连续及底层建筑物的退让程度,是建筑物的长度和临街红线长度的比值,这个比值越高,沿街面看上去越齐整。反之,道路的连续性、围合感则会降低。“街墙立面线”是指主要街道由建筑立面线构成的街道立面线。这些构成街墙立面线的建筑沿人行道布置.确定了城市开放空间的界限。墙立面线的确立,更能模仿出古城道路曲曲折折的形态。

(2)不同功能的道路指标应有所不同

古城内道路按社会功能可分为商业性道路、生活性的道路、 游览性道路、交通性道路、综合性道路。在实际情况中往往几种功能同时体现在一条道路上。

商业性的街巷:由两侧线形分布的铺面组合而成,作坊或店铺的后面或上面就是住宅,店铺既是工作场所,也是生活场所的延展。

生活性的道路:由两侧线形分布的居住单元组合而成,多为相对的门与门之间的巷道。

游览性道路:有着良好的景观的街道,或者将若干景点联系起来的街道。

交通性的道路:多位于建筑山墙或围墙之间,呈狭窄的线形空间。

综合性的道路: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呈现出多种功能的揉杂,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展现其中。

通过控制道路两侧的建筑立面特征,来体现道路的功能。这些道路的控制指标多体现在引导性指标中。

(3)不同时期建设的道路指标应有所不同

古城中某些个别的道路,大多是古城中的主干路,由于近代以来的城市建设,已经改建成具有现代道路特征的道路。这种道路不搞一刀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成若干路段,分别处理。对于风貌已丧失,但对城市肌理的构成及城市特色的塑造具有恢复意义的街巷。规划策略是按街巷尺度、环境及建筑高度、色彩与风貌的规划控制引导进行建设,逐步整治、改建或拆除街区内不符合规划控制要求的建(构)筑物,以院落为单位保护和修缮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旧宅舍。对于风貌尚有、走向未变,尺度等却已经改变、正逐步转化为现代化的街道,规划策略是不得进行整街段建设、修缮和整治活动,只能进行零星的建设、修缮和整治,街巷尺度、街巷两侧第一层面建筑(包括保护、保留历史建筑)的容量、高度、退界及建筑形式、色彩要符合规划控制要求。

5.结语

随着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提升,涉及到古城各个层面的规划也会进一步深化完善。古城道路的设计方法亦会改变。这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密切相关。古城控规中的道路技术指标,应该在完善街巷使用功能,保护街巷尺度、风貌的基础上,审慎进行、保留弹性,尽量使古城道路中的技术指标更加符合古城的保护要求。

参考文献:

阮仪三,王景慧,王林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夏南凯,《控制性详细规划》[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周俭 , 张恺 .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建筑分类与保护措施 [J]. 城市规划,2001

杜茜.《古城街巷空间的保护与更新研究——以扬州市仁丰里为例》.南京林业大学,2010

篇8

关键词:历史建筑;保护;建筑信息模型

中图分类号:TU2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10-0090-02

1 我国历史建筑保护发展与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各类建设活动迭起,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飞速推进。历史建筑作为一种文化旅游资源的载体越来越被广泛的发掘。对于城市、地区及国家而言,它也日益成为一个经济来源。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复古、仿古风之后,开始逐渐发展到对历史建筑进行维修和保护。保护历史建筑使得城市的优秀历史和文化在弘扬社会文明、丰富城市内涵中发挥独特作用。保护城市历史建筑对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研究国家和民族地域性特征,研究政治、社会、经济、思想、文化、艺术、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史,均有重要意义。然而,出于交通、居住、商业等多方面的需求必将引发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和城市建设活动,引发城市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这给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城市向大型化、现代化、经济化方向发展,历史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正日益遭到侵蚀。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既是学术界要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各级政府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从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的研究领域来看,发达国家由于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开展的较早。国内历史建筑保护工作起步到建立相对来说比较晚,遗产保护概念、立法、现代保护理论技术、保护专业等从无到有并逐步深入成熟,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世界遗产保护事业的进行,我国建筑遗产保护取得巨大进步。1930年产生了中国关于古建筑保护的最初的法律《古物保存法》。1980年专门了《关于加强历史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并批转了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古建筑和文物古迹保护管理的报告》。我国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正在逐步开展,同时很多历史城市与建筑保护工程都有评估工作做为先导。

然而,目前各地的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信息,大多数仍停留在纸质文档,或者是单个计算机的电子文档,这些电子文档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的数据库。个别地方开展了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历史建筑的虚拟复原,如西安的大明宫复原工程,也需要形成统一的规范的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各地的建筑规划设计施工部门已经开始采用建筑信息模型,这些建筑信息模型多是针对一个建筑的具体操作。一些单位如大型设计院已经将本单位的建筑信息模型在内部联网,但是这种联网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的数据库或数据仓库,无法在统一的指标体系下在海量信息中自动搜集到相关的信息。

历史建筑价值包括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使用价值、环境价值、保护价值,需要科学的评估;历史建筑保护的先进技术包括虚拟复原技术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历史建筑保护的材料选购、价格计算,也需要数据分析;历史建筑的分类、寿命分析预测,也需要运用数学模型。这些分析工作需要强大的分析工具,因此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急需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

2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概况与应用

与其它专业相比,建筑学专业由于专业的特殊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水平相对较为落后,设计工作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和经验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日益复杂化,单纯以经验、直觉和灵感等传统建筑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需要引入科学理论研究建筑设计和方法,引入各种计算机分析技术对建筑作出客观、正确和符合实际的评价。

20世纪八十年代,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简称CAD)技术的应用,给建筑行业带来了一场革命。它让设计师们摆脱了制图板的束缚,使传统的纸质图纸电子化,为设计的增添和修改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不过,CAD技术只是一种二维图形数据处理方式,虽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出图效率,但是在后续阶段的再利用方面并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nng,简称BIM)技术产生并发展起来。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的建筑数字技术,这个模型包含了建筑所有信息的综合数据库,可以管理建筑生命周期的全部信息。其对于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提高决策速度与准确性、降低成本、提高生产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价值优势。美国国家建筑科学协会(Americ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Building Sciences,简称NIBS)给出BIM在实用中的定义:建筑信息模型是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建立存储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所有物理和功能特性的计算机模型,便于业主和经营者利用信息进行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的维护。

BIM是一个基于3D的面向应用对象的工程数据库技术,包含了设计意图、项目资料、建造信息、设计管理数据等可视化信息。设计师运用BIM技术进行设计的过程,其实就是建造一个真实建筑的过程。这个虚拟的建筑模型其实是一个包含了建筑物从规划到设计、施工、运营、改造、拆除等全生命周期所有信息的综合大型数据库。

建筑信息模型为历史建筑保护项目提供从最初概念设计开始到整个生命周期里做出任何决策的可靠共享信息资源,使得历史建筑的管理和开发工作进入量化、科学化和法制化轨道。建筑信息模型将这些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献发展为数字资源库,使得规划设计、文物保护和相关管理部门能够及时掌握各种能反映现状的动态资料,并将此作为管理部门保护和管理的依据。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运用到日常的历史建筑管理和维护中,能够将历史建筑各方面的资料和信息整合起来,有助于这些数据的收集、整理、更新、检索、维护和交流,避免这些资料和信息因为分属不同部门而难以共享,同时可以避免有关的纸质书面资料因年代久远而破坏、遗失。同时,在前项工作的基础上,对历史建筑进行客观、公正、适时的追踪评估,建立历史建筑开发的监测和激励机制,保证历史建筑保护的有效性,并及时发现旅游开发带来的危害。

3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历史建筑资源管理

历史建筑保护研究需要着眼于拓宽视野,从历史建筑的生态观、历史文化观、法制观和经济价值观等方面,从更广阔长远的视角挖掘当今的城市建设中历史建筑的价值并提出相应保护对策。这种保护模式是系统的过程,其模式与方法研究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历史建筑所蕴含的各种价值,提高现代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建筑生命周期管理以及建筑信息模型的提出,为实现历史建筑保护建设项目全生命期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从根本上解决历史建筑保护项目建设各阶段的信息断层和使用维护阶段的信息流失问题。

3.1基于云服务体系的建筑信息模型系统

实际中建筑信息模型中的指数测评都是同时针对多个对象进行的,每个对象的属性更加复杂和多样,而且多数信息是图像信息,因此需要建立更为复杂的数学模型,需要运用更为高效的数据分析软件。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大众参与的计算模式,其计算资源(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交互能力)是动态、可伸缩、且被虚拟化的,以服务的方式提供。这种新型的计算资源组织、分配和使用模式,有利于合理配置计算资源并提高其利用率,实现绿色计算。

3.2基于多维数据分析的云服务平台

基于云服务体系的建筑信息模型系统需要大量的数据分析,需要功能强大的、能根据需要及时更新的、实现集群计算的动态数据分析软件。基于多维数据分析的建筑信息管理平台BIM数据的存储与访问是实现面向历史建筑生命期工程信息管理的底层数据支持。然而由于BIM模型的复杂性,使其计算机实现十分困难,成为了推动基于BIM的信息集成和管理的障碍。这就提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科技问题,即适应数据仓库下的多维数据集如何用数学模型和算法的多维矩阵表达。建立在多维数据模型基础上的BIM数据仓库与进行数据分析和查询的联机分析处理,使用户直观地理解、分析数据,最终能多角度、多侧面地观察数据,深入地了解包含在数据中的信息、内涵。数据仓库和联机分析处理是建立在多维数据模型基础上的,这种模型是以数据立方体的形式展现数据。

4 基于多维数据的建筑信息模型系统实现

基于云服务系统平台的物理基础,将以网络中心为支撑;并制定一定的资源共享规则,将武汉市近代建筑保护规划设计与施工等相关部门的历史建筑信息模型子系统连接入我们的云服务系统,汇集在统一的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基于这个平台能够开展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并实现部分信息的查询与交互。具体能够为用户提供如下功能:

1)提供历史建筑环境数据,了解武汉近代历史建筑分布情况;

2)显示历史建筑的相关数据,特别是其现状影响信息,包括平、立、剖面。通过虚拟建造、信息化建模实现建筑的可视化和信息数据的可查询化,能够根据建筑数据的各种属性,对其进行统计和分析;

3)辅助具体建设项目的计算,包括材料选择、结构优化、方案优化和决策;

4)建立武汉近代历史建筑价值的专家评判体系,并统计辅助保护规划;

5)构建针对武汉近代历史建筑保护的相关海量数据的集快速采集、存储、计算和分析的云计算服务体系,构建和配置联网云服务平台。

其中历史建筑测评系统的数据涉及到不同时间段多个专家的多个样本,因此我们采用数据仓库来存储这些从日常运行数据库中分离出来,分散的数据。其多维数据库技术提供上钻和下钻功能,易于投影转换,使用方便;且可以有效地根据不同的需要增加不同的指标,又可以方便快捷地对事实数据进行分析。

因此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多种学科理论和方法,利用跨学科优势对城市建筑学、文化学进行完善与补充。从根本上解决历史建筑保护项目建设各阶段的信息断层和使用维护阶段的信息流失问题。实现历史建筑保护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具体内容包括:

1)设计具有广泛性的时空观架构下的历史建筑保护的模式和方法,增进人们对城市历史建筑潜在价值的认识。并综合应用建筑信息模型、信息标准以及信息集成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BIM构建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为-实现武汉近代历史建筑信息交换、共享和集成化管理提供理论、方法、技术和平台。

2)建筑信息模型的历史建筑保护的数据涉及到多个指标的不同时间的多个样本,因此可以设计开发面向多对象的基于多维数据分析的数学建模与动态数据分析软件,采用数据仓库来存储这些从历史建筑的日常运行数据库中分离出来,分散的数据。其多维数据库技术可以有效地根据不同的需要增加不同的指标,又可以方便快捷地对历史建筑的事实数据进行分析。

3)发展基于云计算服务架构的信息快速采集、存储、计算和分析技术。实现历史建筑信息海量基础数据的存储。

篇9

关键词:陈炉;历史文化名镇;空间形态;可持续发展

1、陈炉古镇概况

陈炉镇位于铜川市印台区东南部 ,镇区距印台区政府33公里,地处印台区、区和富平县的交界处。陈炉因陶瓷而兴起,始建于金、元时期,距今已近千余年的历史,后于明末建镇。并由“陶炉陈列”而得名,从陶瓷瓷质分析属耀州窑体系。1986年正式建镇,属铜川市管辖。

陈炉镇区地处丘陵高处,“其山自麓至巅,皆为陶场。土人燃火炼器,弥野皆明,每值春秋,远眺之,莹莹然一鳖山也”。窑炉、窑居建筑顺环形马蹄陡坡山谷而建造,镇区建设与环境形成特色。镇四面高地分布四个堡子。据《同官县志.民国志.建置沿革志》记载:陈炉镇“设考所始,相传黄堡镇陶业废后,居民以陶于此。村长五里有奇,居民沿崖以瓷砖瓷洞而居,上下左右,叠层密如蜂房”。选择镇周围高地先后建有四个易守难攻的堡子:南堡子,西堡子,北堡子,永兴堡,以防范残军匪患的抢劫侵扰,躲避战乱。堡子因地形地势和经济能力而不同,围绕内院四周夯土筑窑,外用砖砌筑,各堡子被先后拆除,拆墙砖建当时镇小学,医院,戏楼,供销社,政府办公等建筑。四各堡子得遗址保存程度不同,夯土依稀可辨,老人们都还能清楚描述步子的形象,格局有清晰记忆。

陈炉镇因陶炉陈列而得名,镇中心距陶厂南北3里,东西延绵5里,炉火杂尘,彻夜明朗,素有炉山不夜之称,被列为同关八景之一。在历史上,陈炉镇的陶业、商贸也比较繁荣,曾有号九瓷行的传说,与记载仅陶瓷贸易商行曾在一个时期就多达29家,创造了封建时代工业史上不可多得的繁荣景象,如今的陈炉镇继续继承着原始制作工艺的遗风,仍然保持着手工拉坯记忆的传统,陶工们居住的陶砖窑洞,是历史上所记载的陶腹、陶穴、依山排布层叠,密如蜂房,古朴典雅,冬暖夏凉,罐罐墙逼逼皆是,瓷路纵横交错,千百年遗存的古遗址,历历在目。废弃的瓷瓦片堆积如山,叙说着制陶工业的历史悠久,陈炉镇的陶瓷文化是华夏瓷图历史文化的缩写。

陈炉镇的陶瓷文化创造三个世界之最,一是陶瓷烧造历史长达1400多年,炉火不断,创造了世界同一地方有文字记载的陶瓷烧造时间之最,可以说陈炉镇陶瓷史是中国陶瓷历史文化的缩影;二是陶瓷生产工艺,依然保留手工技艺,这在世界范围内也属最为原始,是古陶瓷的活化石、活标本;三是陈炉镇的居民建筑保留了尚古之风,即用生产的陶瓷物片构成生活环境,这在目前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陈炉陶瓷古窑址被列为国家第六批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其烧造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耀州窑陈炉窑址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炉镇被国家文化厅命名为民间艺术“陶瓷之乡”。陈炉镇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列为第四批陕西省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的保护、开发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现状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功能结构需调整

镇区内各项用地混杂,新建学校、医院、供销社等建筑风貌与古镇传统风貌不符,对古镇保护影响较大,城镇功能需进行调整,与古镇风貌不协调的建筑应予以拆除或进行改造。

2.2基础设施亟待完善

镇区缺乏集中供水设施;有近一半道路为土质路面,降雨时影响居民出行;排水系统缺乏统一规划,雨污合流;环卫设施缺乏,生活垃圾已不同程度污染镇区内沟道,受地形条件影响,镇区内主干道路不成体系;电力线路均为架空线路,对古镇景观视廊形成严重干扰。

2.3绿化美化不足,绿地景观不成系统,镇容镇貌缺少吸引力。

2.4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

体育活动场地缺乏,缺少公共休憩、集会场地;沿路形成集贸市场,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城镇商贸的需要。

3、城镇空间形态整合与优化策略

3.1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耀州窑是宋代北方著名瓷窑之一,陈炉窑是耀州窑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作为耀州窑一脉单传的制造基地,加强文物遗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陈炉镇是陕西省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因此,“保护”应成为陈炉城镇发展的第一要务,而且应贯彻到城镇发展的各个方面。

3.2调整城镇空间布局

根据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要求,以“新旧分置”的思路为指导,拉大城镇骨架,远期在双碑村周边形成陈炉新镇区,现状镇区远期将马科、北沟、立地坡、上店等村庄纳入,形成以古镇保护和旅游服务为主的耀瓷文化旅游景区。

3.3培育新的产业体系

远期镇域内形成五大产业区:镇域西部依托双碑村设置陶瓷建材工业小区;镇域西北部形成煤炭工业基地;镇域北部形成林果业生产基地;镇域东部沿上店、立地坡等村庄周边形成陶瓷原料基地;现状镇区围绕文物保护和旅游服务开发形成特色旅游景区。

3.4打造古镇旅游品牌

开发陈炉旅游产业和产品,对印台区乃至铜川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改善老镇区环境品质,完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体系,以大旅游的眼光和战略思维,抓住县域重点镇建设的有利时机,以旅游业为龙头,努力打造陈炉文化旅游品牌,带动和促进镇域经济的发展,使陈炉这块古陶瓷的“活化石”真正活起来,成为印台乃至铜川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4、新的城镇形态构架

4.1城镇发展方向影响因素

通过对镇区建设用地条件的分析,现状镇区范围内已无可供城镇发展的建设用地,因此城镇远期发展势必形成组团式布局,即在现状镇区选择合适用地形成新的城镇组团。规划在选择镇区建设用地发展方向时,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综合进行分析:

■有利于古镇风貌的保护

■与现状镇区间距不宜超过5公里;

■与现状镇区间有主干道路相连;

■用地条件良好,适宜建设用地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

■符合镇域产业布局要求

■有利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最好结合现状村庄设置

4.2城镇发展方向选择方案比较

根据对现状镇区周边地形的实际踏勘,规划在初期形成3种用地选择方案:

方案一:南北拓展;新增马科、北沟两个居住组团,远期城镇形成“一心两翼”格局,现状镇区内商贸等部分公共服务设施及工业用地可向两侧组团内疏解。

方案二:向东侧拓展;沿宜上公路两侧拓展城镇用地,与新兴村现状居住用地连成一线,新拓展用地呈带状布局。

方案三:在西塬形成独立组团;依托双碑村设置综合组团,远期城镇形成东西两大片区。

结论:通过对3个方案综合比较,规划认为方案三优势明显,即用地条件良好,城镇发展空间较大;结合陶瓷工业区布局,有利于产业与城镇建设的互动;可最大程度疏解现状镇区职能,有利于古镇保护及旅游服务产业发展;与铜川市区距离较近,同时又位于主要过境公路沿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成本低,且已有一定基础。因此,规划城镇用地发展方向选择在双碑村周边形成新的镇区,并将马科、北沟、立地坡、上店等村纳入镇区范围统筹考虑。

4.3城镇空间形态及功能结构

通过加强对古镇文物保护单位、整体风貌及传统文化格局的完整保护,逐步疏解现状镇区商贸、行政职能,拉大城镇骨架,构建县域次中心城镇格局,形成“新旧分置,一心多组团”的城镇布局形态。

老镇区:近期加强道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完善,将中学、医院迁往新镇区,对现状医院用地进行改造,结合现状中心广场形成旅游服务中心;远期逐步将镇政府迁往新镇区,将马科、北沟两村纳入镇区建设范围,并依托古镇旅游开发建设南北两侧两大旅游服务组团,进一步对老镇区的环境、景观、旅游服务设施等进行改造完善,同时将老镇区东侧的立地坡、上店两村纳入镇区建设范围,形成两个特色旅游组团,打造陶瓷文化旅游景区。

新镇区:近期新建中学、体育场、农业科技服务站、医院、集贸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对现状双碑村、那坡村村民建设用地进行整合改造,远期将宜上公路改线,沿镇区通过,加强塬边坡地的生态绿化,形成以行政商贸和旅游服务为主的耀瓷文化旅游景区附属片区。

5、结语

根据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要求,以“新旧分置”的思路为指导,拉大城镇骨架;注重对区域旅游体系的梳理,构架“黄立上陈”的耀州窑文化旅游体系;科学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通过方案比选,整合与优化陈炉古镇城镇空间形态,使城镇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赵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12

篇10

关键词:日本;园林史;概况;动向

中图分类号:TU-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7-50(4)

历史园林的保护这个课题,在国际上一直在探讨。佛罗伦萨中,谈到历史园林与古建筑的区别。历史园林是可更新的,它始终反映了自然季节的荣枯变化与造园师们力求不变的意愿间的平衡。是“活着的纪念物”。历史园林的保护具有特殊性。如何认定历史园林的历史真实性是园林保护时首先遇到的课题。园林的哪些要素是具有历史价值,需要继承的,这些要素的具体内容,形式又是怎么样的,如何去继承?园林史的研究是认定园林历史价值,制定园林保护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本文对日本园林史的研究概况和动向进行整理,特别对近年新出现的园林史研究的理论的理解,探讨这些理论对于园林保护新思路的探索具有现实意义。

1 传统园林史的研究

日本园林史的研究多姿多彩,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大致可分为“文献派”和“样式派”两大流派。有对园林通史的研究,也有以各个时代园林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早期园林巨匠的园林史书也早已出版。如日本造园史研究的泰斗重森三玲(1896-1975年),在战前基本完成了《日本庭园史图鉴》(『日本庭園史図鑑)(全二十六卷),是其最著名之作品。战后又进行增补,改定《日本庭庭园史图鉴》,完成了《日本庭园史大系》(『日本庭園史大系)(全三十五卷)。另一位园林研究家森蕴(1905-?),著有《平安时代庭园的研究》(『平安時代庭園の研究),《中世庭园文化史》(『中世庭園文化史),《日本庭园》(『日本の庭園)等众多理论作品。这两位园林史研究泰斗的园林史研究态度一直影响着以后的日本园林史的研究,对战后园林观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森蕴和重森三玲在园林史研究上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人有着各自的园林观。森蕴对江户时代初期建造的京都郊区的桂离宫的回游式园林给以高度评价,重森三玲则对室町时代产生的枯山水园林给予高度的赞赏。前者崇尚的是王朝的典雅风格,后者则以禅宗的抽象概念为园林的理想模式。这种园林史的研究方法对战后日本的园林观影响深远,形成了战后两种不同的园林观。一种是视京都的寺院园林,特别是以禅宗的寺院园林为代表的石庭,枯山水的艺术风格为造园的最高境界的园林观。而另一种则是推崇充满王室风格的茶庭,石庭与池泉相结合的回游式园林。这两种理论一直在园林史界占支配地位。

虽然这两位学者有着不同的园林史研究的态度和不同的园林理想,但是在有一点上却是一致的。他们都认为这个江户地区的园林是“堕落”的。日本各个时代的造园中心都在作为政治和文化中心的京都。到了江户时代,政治中心转移到江户,即今天的东京。森蕴在《日本庭园》 “江户时代的初期园林的发展依旧是以京都为中心”。但是江户时代的中期以后造园活动日渐转移到了江户地区。日本形成了以江户为中心的大名园林。森蕴和重森三玲认为这个时期的园林,流行大的池庭,各个藩主争相扩大园林规模,为了显示自己的势力的强大,并不是为了追求高度的艺术性。日本的园林史界对于江户时代园林的评价一直遵从这两位学者的论说。

这种园林史研究的基本的态度是将园林和绘画,雕刻等艺术作品一样作为视觉观赏的对象来对待。对园林的评价是园林的设计意图,样式等作为评价标准。这种评价标准将园林作为一种单个的艺术创作来评价,而忽视了产生它的文化背景和环境条件。无疑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基于这种认识,战后的园林史界一直对于以京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园林给予高度评价,不论是寺院园林或是皇家园林。而对江户时代中期以后发展起来的江户的大名园林的评价却是很低的。

2 建筑家对园林的研究

日本近代的建筑家们对园林的研究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他们对园林有独到的理解,积极地追究园林与建筑之间的关系。不局限于传统园林研究方法,开始大胆尝试从功能性,空间性的角度对园林进行研究的可能性。

古宇田实(1879~1965年)被认为是最早开始对园林进行研究的日本建筑家。他因翻译英国人弗莱切尔的《建筑史》(『建築史)而为人熟悉。他和日本园林研究界有着密切的接触,着力研究建筑与园林的关系。代表作有《与建筑关系深厚的庭园》(『建築と関係深き庭園)。继古宇田实之后,大江新太郎(1876~1935年),保冈胜也(1877~1942年)等建筑家也致力于园林的研究。

建筑家的园林研究进入到另一发展期阶段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吉田铁郎(1984~1956年)和堀口捨己(1895~1984年)。吉田铁郎在《日本的庭园》(『日本の庭園)一书中对桂离宫着重介绍,他认为桂离宫是“建筑与园林”高度和谐的作品,其建筑是日本传统建筑的典范。这种从建筑与园林的关系角度对园林进行研究和评价研究方法,不同于传统的园林史的研究。但是,这种研究依旧侧重于追究园林的视觉效果,并以此作为评价园林的标准。在这一点上来说,并没有突破传统园林史的研究。

作为日本寺院建筑史的研究,堀口捨己首次着眼于茶室的空间结构,展开研究。这种研究方法不同于传统的园林史的研究,不是从样式史或者技术史的角度来着手,而是从“空间构成”这一新的视点,将研究园林和建筑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研究。这种从空间的角度对园林的研究,超越了传统的园林史的研究方式,取得了划时代的成果。

3 近年园林史研究的新的动向

3.1 对江户地区的大名园林的重新评价

近年日本的园林史界出现了以江户地区的大名园林为对象的研究。代表人物是园林史学家白幡洋三郎。森蕴在《日本庭园》一书中讲到,江户时代是日本园林的第三个黄金期。因为江户时代初期出现的京都地区的桂离宫等园林。他对江户时代的园林的评价仍然是以京都的园林为中心的。而白幡洋三郎则对一反园林史界一致成见,高度评价了江户地区的大名园林。

首先他提出一直以来受到较高评价的京都郊外的别墅园林和江户地区的大名园林,产生于相同的时代,有着相类似的园林形式,相同的时代精神,审美情趣。京都桂离宫的诞生和大名园林的产生有着紧密的联系。另外,他强调大名园林不仅可观,可游,而且可以在园内开展饮茶等其它众多的娱乐活动。是当时贵族阶层的重要社交场所。这些园林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很符合近代社会对功能性的要求。另外,从园林景观上来说,他认为江户的大名园林壮观宏大,明快和开阔的景观,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3.2 园林发展阶段的划分

白幡洋三郎在《造园的美,造园的心》(『庭園の美、造園の心)一书中,特别提到了田中正大对于日本园林的变迁史的总结。田中正大在《日本的庭园》(『日本の庭園)一书中,指出从日本的园林变迁史可以总结出日本造园的两种态度。一种是“遵从于自然”的态度,一种是“造型自然”的态度。以这种大的划分来看待日本园林的变迁,可以发现这两种造园的态度在造园史上互相交替。十一世纪以后的寝殿造园林的造园是“遵从于自然”的态度。之后受禅宗文化及其自然观的影响,在造园中出现了“造型自然”的态度。十四世纪末的西芳寺的园林就是出现在这个时代的初期。从十五世纪的中期的东山文化时期开始,又是“遵从于自然”的时代,一直持续到十六世纪的后半期。从桃山时代到江户时代之间是“造型自然”的时代,十七世纪中期开始又成为“遵从于自然”的时代。

白幡洋三郎认为田中正大这种园林史的划分方法,站在造园者的角度,以对待自然的态度,并借助政治时期划分园林的各个发展时期。这种做法,和一直以来园林史界将园林仅仅作为视觉享受的艺术品来评价是完全不同的,是对日本的园林的进行重新评价的一种尝试。

在此基础上,白幡洋三郎站在了园林使用者的立场,对园林史的发展进行了说明。他认为,园林的史可以划分为使用者和园林的关系,可以分为积极的进入园林,使用园林的时代,和在远处眺望,观赏的园林的时代。也就是“游兴”“观照”的两种态度。奈良时代的园林,如古诗里所咏唱的,是“观照”的园林。从平安时代到镰仓时代的寝殿造园林主要用作于举办典礼和酒宴,是以“游兴”为主的园林。室町时代的枯山水园林以“观照”为主,江户时代的回游式园林是用于接待来访的将军或者作为酒宴的场所的“游兴”园林。从明治时代至今,园林主要将作为视觉艺术,以“观照”的态度占主流。“游兴”和“观照”的态度在园林史上又是互相交织的。没有一个时代的园林是只具备单纯的“游兴”或“观照”的功能的。只是哪一种功能更具主导地位。总的来看,日本的造园动机的主流是“游兴”。奈良时代的园林是“观照”的园林,但是也具有举办曲水宴这样的功能。明治,大正时期的园林也作为社交的场所被使用。总的来说,他认为日本园林的主流应该是具有实用功能的,是“游兴”的空间。而不是像美术作品那样仅仅是用作观赏的视觉艺术品。

3.3 园林史与城市史研究相结合

同时近年来,还出现了将园林史的研究和城市史的研究相结合的新的研究动向。比如小野良平,他提出历史园林的历史价值不仅是艺术上的价值。城市是历史园林存在的环境,园林的历史必须和其所在城市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讨论。这一历史本身也是评价园林价值的一条重要依据。历史园林根据城市的历史特性,其存在,分布显示出不同的特征。像江户这个城市,武士们拥有大规模的宅第,附属这些宅第的园林具有的特点一是规模大,二是分布范围广,零散。园林的存在也对所在城市的历史产生影响。这种互相影响的关系既是城市的历史,也是园林史研究的重要课题。

4 园林史研究的新动向对于园林保护思路的探索的意义

4.1 从文化财园林的保护到历史园林的保护

根据日本于1950年制定的《文化财保护法》,历史园林被归为史迹和名胜一类,被作为文物加以保护。据统计,其中国家级的园林基本上都属于名胜一类。吉川需指出,所谓名胜是指“景色美丽”的,和诸如富士山这些自然风景地属于同一个系列的。因此园林的保护工作,不同于其他文物的保护,维持其自然性,艺术性是园林保护的重要课题。一直以来园林的保护都是围绕《文化财保护法》,以文物保护的原则展开的。这一时期的历史园林也被称作“名胜园林”或“文化财园林”,园林保护是博物馆式的冷冻式保存。

1996年日本《文化财保护法》经过修改,加入了文物登录制度。旨在赠加文物的新功能,促进文物的利用。这一法律虽然是以古建筑为对象开始实施的,对园林的保护还是产生了影响。特别是近年由于国家将一些开放园林的经营,维护的职责委托给地方的公共团体,实行独立核算,一直以来名胜园林的管理方式受到了质疑。对于园林的保护的思路的新的探讨开始了。2000年在日本冈山举行的“世界名园大会”。会上日、中、韩3国代表经过讨论,发表了《岗山宣言》。历史园林的概念也被正式提出。这个概念超出了一直以来的名胜园林或者文化财园林的概念。历史园林的概念认定园林不仅仅认是文化资源,而且是某个地区所特有的环境资源,是居民的共同财产,在保护其历史真实性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利用加以保护,并构筑园林与现代城市的新型关系。

4.2 园林史研究的新视点与历史园林的当代价值

传统的园林史研究将园林仅仅作为用于视觉观赏的艺术品,这种理论研究的态度和“名胜园林”或“文化财园林”的博物馆式冷冻保存的园林保护理论是相一致的。

而近年来出现园林史研究的新视点,为通过利用来保护的思路提供了理论基础。白幡洋三郎等人的园林史研究不仅着眼于园林的物,同时着眼于园林的利用者,以及他们在园林内的活动。提出园林是具有实用性的综合艺术作品,园林的艺术性和实用性都体现了园林的历史价值。在继承历史园林艺术性的同时,如何在现代社会继承和发扬园林所具有的实用功能是园林保护的面对的新课题。比如像大名园林这样的曾经具有社交功能的园林,在现代城市中可以继续作为居民交流的场所来利用。

同时园林史和城市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为将历史园林作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资源这一观点,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这些研究可以看到,一直以来历史园林并不是独立于城市人居环境的个体的文物。在城市发展史中,园林自身一直也处于变迁之中,并且往往和城市的生活,生产活动保持着某种联系,具有某种城市功能。在当代城市建设中,也不应将园林隔离在城市生活之外。如何将历史园林这一宝贵空间作为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资源,并让城市居民参与到历史园林的保护中来,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近年来园林史研究的新动向,是以对历史园林保护的新思路的探讨为大背景的。通过这些研究,对历史园林的历史价值的认识不再局限于园林个体所具有的美学价值。从园林个体的功能性,或者在城市人居环境中所具功能性的角度重新理解历史园林,为历史园林保护的理论和实践都开拓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白幡洋三郎.大名庭園[M].东京:讲谈社,1997.

[2] 森蕴.日本の庭園[M].東京:吉川弘文馆,1964.

[3] 吉田铁郎.建築家·吉田鉄郎の『日本の庭園[M].东京:鹿岛出版会,2005.

[4] 白幡洋三郎.庭園の美·造園の心:ヨーロッパと日本[M].东京:日本放送出版协会,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