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媒介素养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6: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互联网媒介素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当年看到这样的说法,我们或许还会觉得这位美国人有些危言耸听。但是,当今天中国互联网网民规模达到六亿,中国激活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占全球保有量的四分之一,互联网已经成为支撑社会运行的基础设施,网络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际,我们不能不重新审视尼葛洛庞蒂20年前的断言所具有的洞察力。
今天,影响信息传播形态与模式改变的三大技术已经显现:
一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它拓展着信息传播的自由时空,使得人类的信息交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得以实现。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国手机上网的规模已达5亿。信息传播的物理通道已经发生了结构性改变。
二是智能便携终端的发展,它提供了网络信息技术多元社会应用的个人平台。市场调研机构的调查显示,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的社会渗透率达到55%。在各种智能便携终端上运行的各种各样的应用程序,使人的多元社会需求不断延伸、得以满足。
三是云计算服务的发展,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云计算服务正在推进着人类的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服务共享,在满足多元社会需求的同时,提高着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
这三大技术正在改变信息交流的模式与样态,重新塑造着信息的获取方式、使用方式、创造方式和经营方式,进而使得社会生活的运行、社会关系的营造、社会结构的演进都在发生重大改变。
互联网已经把每个人都浸透在信息结成的社会关联之中,整个社会的运行已经被信息传播的强大作用维系,人的多元社会需要正在通过信息传播的全新模式得以实现。
当信息的获取、传播、使用和创造已经成为人们为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必须从事的基础性社会活动之际,信息能力就已经成为每个人必须拥有的基础社会活动能力之一。
20世纪前叶,西方新闻学者提出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是基于传媒业对公众的影响日益加大,面对公众实现信息权利和维护自身权益可能面临的障碍,为提高公众的信息能力而生发的建设性思考。
时至今日,诸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都已经把媒介素养教育列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计了相关的教育课程和训练环节。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也已经制定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政策,推进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
在中国社会特定的演进过程中,媒体信息传播长期以来具有强大的从上到下的单向传播的属性,社会公众在信息传播实践中长时间处于被动位置。在这样的信息传播环境中,公民媒介素养教育就很难被视为人的发展所必须拥有的能力,不能作为推进社会文明进程需要进行的规划与设计。
直到中国改革开放推动的社会变革和互联网技术的社会普及应用重合在一个历史时空之间,整个社会才有可能获得新的认知转机。
我国新闻传播学者从20世纪后期开始关注媒介素养教育。自那时以来,各界人士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对中国媒介素养教育表示了关注。近些年来,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学界同仁对公民媒介素养教育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并以各种方式关注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路径与方法,探索其实现的可能性。
北京、广州、浙江等地的青少年工作机构和青少年教育机构正在以不同的方式深入探索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中国少年儿童出版总社、南方报业集团等媒体机构也坚持开展着对中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积极探索。北京市和广州市已经把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列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专项课题。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媒介素养》教育读本作为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十二五”课题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青少年成长教育研究中心的重点课题,已经在2013年下半年面世。
然而遗憾的是,至今为止,中国仍然没有把公民媒介素养教育列入社会发展的规划设计。在国家教育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都没有安排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和程序。公民媒介素养教育,在中国的社会运行中还是一个空白。
这样一个重要的国民教育内容的缺失,致使社会在互联网信息传播造成的社会运行环境中获得全新发展动力的同时,也面临着种种困惑。国民媒介素养教育的空白与现代传播技术支撑的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之间,难免形成种种的错位和冲突,信息传播深刻作用下的社会运行过程也难免呈现出各种问题与缺陷。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首先遇到的是信息总量的剧增、全球信息的互联、综合信息的提供。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如何辨识信息,如何选择信息,已经成为人们面对的不同程度的专业困惑。
随着网络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专业技术工具和专业技术应用也被千姿百态地创造出来。如何选择和应用这些工具,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实现自身的发展追求,已经成为人们面对的不同领域的专业问题。
当互联网信息技术广泛深入到社会运行的各种领域、各个时段,社会生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与进步之时,各种侵害公民权利、损伤公共利益、践踏伦理道德乃至各种违法犯罪的行为也在借助互联网技术平台表现出前所未见的新特点、新形态。如何防范网络侵害、维护自身安全,保护自身权益,优化信息环境,已经成为人们面对的不同级别的专业挑战。
在经典的媒介素养的认知体系中,媒介素养主要是指人们面对大众媒体传播的各种信息时需要具有的各项能力,主要包括:对信息的选择能力,对信息的理解能力、对信息的质疑能力、对信息的评估能力、信息的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对信息的回应能力。
这些认知至今仍然闪耀着社会责任意识的光辉。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公民媒介素养教育的外延和内涵正在突破原有认知的边界,涵括着更加丰富、更加深刻的内容。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我们看到信息传播已经呈现出人类信息传播史上未曾有过的景观。
首先,公民个体信息的公共传播平台开始普及,公民媒体的时代到来了。今天,任何手持一部连接互联网手机的网民,都拥有了进行公共信息传播的全程技术平台。公共信息的传播已经不是职业媒体的专业活动,而正在成为全民参与的社会活动。社会公众正在日益演进成为全方位信息提供的主体力量。
其次,信息的网状传播结构形成,信息传播影响力的立体效应呈现。网络技术正在把每个人进行公共传播的能量开掘出来,这种个体信息单元的传播能量经由互联网连接形成的超越时空局限的网络结构急剧放大,形成裂变式效应。今天在公民个人的微传播平台之上,已经完成着个人的信息集散、个人的公共对话、个人的社会关系经营。互联网已经提供了把个体信息单元的传播能量无限扩散的立体通道。
第三,整个网络信息传播正在推进着新的社会关联结构的形成。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正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时段。人们开始在互联网上超越时空位置和文化背景进行着新的社会关系的编织,利用网络技术从事着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网络空间正在与现实空间日益融合,社会的发展进程在互联网技术的渗透与作用之下正在呈现出全新的运行特点与演进规律。
第四,超大规模的网络协作开启了人类的全新创造模式。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不仅为基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信息创造架设了传输平台,更重要是提供了强大的信息集成结构。基于个体生命的创造而形成的网际协作蕴藏着无限潜能。当无限的个体生命的创造元素聚集到具有社会共识价值的公共创造过程之中的时候,这个创造过程就赢得了无限发展的可能性。这一趋势将使社会更大程度上获得来自每个社会成员的智慧推动,整个社会的智慧创造领域正在极大拓展,智慧创造总量正在极大增加,智慧创造过程正在极大提速。
在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环境中,人的社会生活在不断突破着传统的形式与边界,每个人不仅通过多元渠道获取信息,满足自身的多元需求,而且通过各种技术平台进行着各式的信息创造,直接参与社会信息系统的建构;每个人不仅从事着内容丰富的信息交互活动,而且营造着信息传播所支撑的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在这样的环境中,信息能力已经直接关系到人的需求的满足、人的潜能的开发、人的价值的实现。
互联网时代的公民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利用网络数字技术,获取信息、辨识信息、传播信息和创造信息的能力。
它应该包括:了解信息传播的基础知识,掌握网络信息传播的技术工具,拥有促进自身发展和贡献社会的信息收集能力、信息辨识能力、信息生产能力、信息传播能力。
在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环境中,媒介素养应该成为今天社会成员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体系和基础社会活动能力。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设计公民媒介素养教育的环节,人们只是依靠自身的感知与体验进行信息活动,这种信息活动就难免呈现出盲目和无序,以至使公民个人和整个社会陷入各种各样的误区,不仅个人可能在信息活动中支付各种各样的代价,社会的信息传播和信息应用场域也难免出现与理性目标相背离的综合症状。
公民媒介素养教育在当今中国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紧迫性。从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的国家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到,青少年是中国网民的主流群体。30岁以下的互联网网民占到网民总数的54%。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中大多数人置于人生的学习时期,置于人生成长的时期,置于为未来构建知识基础和工作能力的人生的重要阶段。
一个国家的青少年是否拥有信息认知能力、使用能力、创造能力,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发展,而且影响着未来社会的命运。
今天,国家需要在理性主导之下进行国民媒介素养教育的规划设计。
首先,需要在国家义务教育阶段开设媒介素养教育、信息素养教育的课程,让孩子们从小知晓媒介知识,信息知识、传播知识,帮助他们拥有获取信息、辨识信息、使用信息的基础能力。从中国网民的学历结构上看,高中中专技校文化水平以下的网民占到网民总数的79.8%,其中小学和初中文化水平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47.5%。这个庞大的群体今天几乎被涵盖在国家基础教育的范围内。
此外,需要在国家高等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各个级次设立媒介素养教育、信息素养教育的环节。今天接受高等教育和各种专业教育的群体是构成未来社会中坚生产力的预备群体。这个群体不仅需要知晓信息传播的一般性知识,也需要知道信息传播在满足人的发展需求中的作用与方法,不仅需要知晓信息传播在各个专业领域的应用技术与途径,也需要知晓公共信息传播的社会责任、伦理规范、道德准则和法律约束。
从更广大的社会需求范围看,媒介素养教育应该覆盖全民,根据社会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群体获取信息、评估信息、组织信息、诠释信息、使用信息、交流信息和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需求,提供媒介素养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的资源,设置媒介素养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的程序,提升整个民族的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赢得来自全体人民的信息能量。
链接
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当前“媒介素养”在我国还处于“陌生概念”的状况下,如何逐步推广是重要的课题。
提出媒介素养教育是基于世界传媒与教育界广为认同的理念:
1、媒介信息是对现实的再架构;
2、媒介能够决定人们对现实的认识;
3、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纳是有条件的;
4、媒介信息拥有商业内涵;
5、媒介信息包含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6、媒介信息拥有社会和政治意义;
篇2
制定法律是重要手段
在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中,更多条款涉及的是对网络内容的管制,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一条所规定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通信、计算机网络等方式提供前款规定的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及其信息。
网络技术使各种信息得以自由流动,儿童成为网络信息的消费者;某些特定信息可能对儿童的成长产生负面作川,但对此类特定信息的拦截又可能损害其他群体信息获取的权利。法律的强制性与刚性使得保障成年人权利与维护禾成年人权益不易协调,这让我们意识到法律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重要性但不具唯一性。
技术管理是辅助手段
1.拦截有害内容。我国在有害内容拦截力‘面采取的相应措施,并没有针对未成年人。而此策略在国外已经实施并取得一定的成效:2014年7月英国“公开权利组织”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他们渊查了超过10万家网站,发现被网络服务提供商过滤器屏蔽的网站数量约为1.9万,包括黄色、暴力等不适宜儿童访问的网站。
在我国,针对未成年人群体进行内容的拦截,需要对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进行政策方面的制约。有害内容的拦截或将促使我国政府、相关机构与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合作。
2.安装过滤软件。过滤软件可以自动过滤黄色等不良信息、控制上网时间、管理聊天交友、管理电脑游戏等功能。如“绿坝-花季护航”是由我国政府出资购买,供社会免费下载和使用的一款保护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汁算机终端过滤软件。但是这款软件还没有普及,许多家长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安装过滤软件的必要性。
由此可见,技术手段的实施虽然成效快、灵活度高,但是仍然需要利益牵涉方的支持。目前我国政府虽然单方面推出了过滤软件,但是并没有充分集结社会各方力量宣传推广。
3.实行内容分级制。内容分级制需要商业内容提供商根据内容分级标准对生产的内容进行分级,凡是不适宜未成年人的内容都需要在后台进行控制。借鉴国外经验,涉及到手机等移动设备的移动运营商需要在未成年人购买设备时进行年龄的核实。凡是不满l8周岁的购买用户,商业内容提供商都需要遵守内容分级标准对其内容进行管制。而电脑设备不能够像手机一样在购买过程中即可确定身份,未成年人处于隐性的使用状态。这需要在互联网的相关领域比如电脑游戏、社交网站实行身份验证,政府与互联网管理机构在这一领域担负着重要的责任。
2014年11月26日,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召集50多家移动客户端、APP工场签署《北京市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公众信息服务自律公约》和《承诺书》,大力整治APP乱象,我国的网络空间治理正朝着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
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需要社会各界重视
要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关键在于网民媒介素养的提高。随着新一代的不断成长,他们将是未来互联网环境的营造者。接受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增强他们的网络信息辨析能力,加强网络信息怀疑精神以及道德素养。
媒介素养教育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这能够为教育的实施提供强大的政策保障,但政府需要扮演的不是控制者的角色而是宏观主导、微观放手的协调者的角色。
在政府部门以外,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如针对学校,可以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针对商业团体,可以设立教育部资质认证,将媒介素养教育商业化;社会慈善机构可以向家长等社会分散群体提供免费的网络素养咨询和培训。
篇3
一、移动互联网络的发展与家庭场域的重构
根据2016年1月的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达90.1%。数字表明手机移动网络已经成为我国网民最主要的媒介使用形式。人们通过移动互联网络满足日常工作生活各种需求,“从基础的娱乐沟通、信息查询,到商务交易、网络金融,再到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移动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潜移默化的改变着移动网民的日常生活”①。移动互联网络的普及加剧了公共空间对私人空间的挤占,家庭场域空间作为最重要的私人空间随之发生重构,在特定时空领域蜕变为媒介中枢。调查数据显示,城市家庭居民在自己的住所时移动互联网的使用频率最高,其中在卧室的接触率高达26%,在客厅的接触率为22.6%②。作为移动互联网络时代新兴的媒介中枢,家庭场域的媒介使用频率激增,移动互联网络的频繁使用割裂了家庭成员间的亲密关系,卧室和客厅的媒介争夺成就了疏远的陪伴,家庭场域的关系网络组成和作用方式发生了质的改变。随着家庭场域的重构,以家庭场域为载体的家庭教育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发展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
二、移动互联网络时代家庭教育的变化趋势
(一)家庭教育中教与受的角色不断转换。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中,家长作为权威性的存在,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着知识、规范和技能传授者的角色,而孩子则因为年龄、身份、阅历、经济等方面的弱势,更多扮演着受传者的角色。而在移动互联网络时代,分享取代了单向度的教授。谁更擅长应用电子产品和移动社交网络获取信息,谁就扮演教授者的角色。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中,教和受的角色不再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媒介接触行为和信息的占有量决定某个时刻的教受关系,某个新知的分享权。
(二)家庭教育的内容趋于碎片化。传统家庭场域中,教育一般采用家长面对面教授的方式,完成内容的整体传达。而在移动互联网络时代,原本单一的信息源变得复杂,浩繁的移动网络应用工具带来信息的洪流,这些信息一方面丰富了家庭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却加深了信息的碎片化和无序性。批判的接受媒介信息、整合碎片化信息无疑需要完整的知识体系、缜密的思维和精准判断力,而家庭中符合这一标准的受教育者寥寥无几。调查数据显示③,我国网民有75.1%年龄在10-29岁,10岁以下低龄群体占到了2.9%,学历层次集中在中等教育程度,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弱势加深了家庭教育信息内容甄别和整合的难度。
(三)家庭教育的媒介实现多元化。传统家庭场域中教育的媒介主要是面对面人际传播。而在移动互联网络时代,手机、平板、网络电视等多元化网络终端成为家庭教育的惯用媒介。家长可以通过移动网络终端获取信息,同时通过QQ、微信等即时通信媒介与孩子、教师和专家沟通,而孩子可以通过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站社区等媒介接触行为自行从他人处获取信息。家庭教育媒介的多元化拓宽了知识的来源,但同时也削弱了信息的拔罐,一些恶意传播的信息会导致孩子行为的失范,对人生观、价值观、行为规范、知识结构的养成都是致命的伤害。
三、移动互联网络时代家庭教育巨变的应对策略
(一)提高家庭教育参与者的媒介素养。提高家庭教育中教受双方的媒介素养不外乎两个渠道,一是培养教受双方使用媒介的能力,二是培养教受双方批判的接受媒介信息的思维。具体而言,就是提高硬件配备,普及移动网络终端,提升手机等移动网络载体的使用效率,推广网络应用工具软件,使家长和孩子保持同样的媒介接触习惯和媒介使用习惯。同时,培养家长和孩子批判思维,提高媒介接触和使用的主动性,有选择性的接触有用信息,提升对信息的判断力和洞察力。
(二)加强对网络内容生产商的监管。自行生产内容的网络平台,要加大对网络内容生产商的把关力度,通过网友上传产生内容的平台,要加强对网友上传内容的把关力度,一些知名度高的兴趣知识共享类社区,如知乎、B站、果壳网等,应提高驻站答手的水平,保障内容输出的质量。
(三)重视在线教育,发展高质量的网络课程。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网民使用在线教育应用的达到11014万人,占网民总数的16%,④在线教育大有可为。一方面,大力发展适合家庭场域登陆的网校和MOOC课堂,推动家庭教育通过在线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连接;另一方面,将微课和翻转课堂带入家庭教育体系,在家长、教师和学生间建立起以移动网络为载体的新的关系链条。
注释
①中国互联网中心(2016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报告》(第37次),39-40.
②喻国明、李慧娟.《家庭场域的数字化重构――关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生活空间的功能异化研究》.[J]现代传播,2016(3).
篇4
1涵化理论分析:为什么需要媒介素养教育
上世纪20年代开始,电影对于社会与个人的不良影响,在社会各界引起了一定的关注,随着50年代电视媒体的迅速发展,电视媒介效果被广泛研究,并出现了许多有效的研究成果。其中,涵化理论就为早期的媒介素养教育奠定了强力的理论基础。在涵化理论出现前,有限效应理论与最大效应理论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有限效应理论指出,媒体传播信息的效应是有限的,只会引起表层的改变。最大效应理论指出,媒体传播的信息效应是十分巨大的,能够在社会各界造成重大的变化。按照有限效应理论,媒体对于群众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小的,那么就没有必要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而按照最大效应理论,媒体对于群众产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群众在媒体面前完全没有任何主动性,群众对于媒体的依赖,使得媒介素养教育很难发挥出较大的作用。而涵化理论与上面两种理论不同,这种理论指出,媒体会对人类的认知产生中长期的影响,这种影响具备潜移默化的特征,换句话说,媒体是人类行为、信仰、认知、观念塑造的重要力量,对于现实世界的构造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长期接触媒体的群众,会将媒体传播的信息不知不觉地转化为认知结构的一部分,使得自身对社会的认识与媒体传播的信息更加相似。这样就能够得知,媒体信息是构成人类认知结构的主要来源,如果接触到较多的媒体信息,这些媒体信息很可能取代个人的认知与理念,从而影响群众对社会的真实看法,也就是所谓的涵化过程。葛伯纳在研究中发现,长时间观看暴力电视节目的人,会逐渐失去对暴力的受害者的同情性,甚至觉得只有暴力才能让生活更有乐趣,这些人最终会变得冷酷、自私,很难与其他人愉快相处。这说明,媒体传播的负面信息,可能导致人变得冷酷、麻木。涵化理论更加注重媒体对人类认知的长中期影响,这与认知心理学的理念有很大的相似性。媒介素养教育的关键,就是从小开始,在可塑性较强、心智未全面发展的儿童或少年时期,就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目前,媒体在独立学院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因而媒介素质教育对独立学院学生的认知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涵化理论的掌握,能够了解到媒体是如何影响独立学院学生的认知形成过程的,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策略,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新媒体正在撞击独立学院学生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互联网、电视等多种新媒体形式。在这些新媒体出现的同时,也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独立学院学生处于复杂的信息时代,面临着新媒体前所未有的“轰炸”,新媒体不仅对他们所处的社会、家庭与学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还改变了他们个人的生活习惯与兴趣爱好。在各种媒体中,独立学院学生接触最多的属于电视了。实际上,从儿童时代开始,他们就能够在电视上看懂一些低幼节目,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能够理解电视中播放的部分内容。在独立学院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会观看大量的电视节目。因此,电视已经逐渐取代父母,成为他们的学前启蒙教师与亲密伙伴。在独立学院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电视改变了他们掌握知识、获取信息、认识社会的方式,尤其在这个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年代,孩子们一起玩耍的机会不断减少,电视逐渐成为了孩子们的伙伴,陪伴他们度过了漫长的假期。同时,电视还对他们的生活观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得他们在吃、穿、用上都追求时尚、流行,对于电视节目中行为的模仿也不在少数。根据一份对独立学院学生的调查报告,长时间观看电视节目可能导致他们的攻击上升65%,价值观下降42%,对“性”的兴趣上升58%。目前,独立学院学生与父母的接触机会越来越少,而在观看电视的时间却在不断增加,如何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对于独立学院学生来说,互联网的流行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控制不当,很可能带来严重的负面效果。独立学院学生沉迷网络、为与网友见面离家出走、观看网上黄等多种现象已经十分普及,使得很多家长为之痛心。互联网除了这些明显的不利影响外,对于独立学院学生的成长还有其他的影响。互联网的普及,带动了新媒体多元化的进程,使得学生的价值判断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互联网带来的消费方式变化,使得独立学院学生在消费上更加注重个性化,但是过于关注个性化可能降低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传统媒体由于层层严格把关,具备良好的社会维系能力,然而互联网媒体信息的自由化使其缺乏权威性,如果独立学院学生仅仅通过互联网形成对社会的认知,在他们心中就难以形成社会的权威性。这就会对独立学院学生价值判断与社会传承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当前,新媒体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新媒体过于迎合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带动社会需求的作用较弱,这种现象会使得独立学院学生获取的信息相对肤浅,形成缺乏逻辑性的知识结构。新媒体“傻瓜化”的特征,使得独立学院学生的行动更加缺乏思考。此外,新媒体过分注重专业化,而没有充分发挥出社会现实问题的传播效果,使得独立学院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对社会的发展缺乏必要的关注。在这个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传媒环境仍然不容乐观,既然无法为独立学院学生提供良好的传媒环境,也无法限制独立学院学生对媒体工具的使用,那么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增强他们解读、分辨信息的能力,而只有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不断提升独立学院学生的媒介素养,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二、结语
篇5
随着市场经济的增长与信息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发展自我、发展经济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于社会各界信息也越来越关注。作为信息传播最有力的工具,电影、电视、广播、报纸等多种媒体,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向社会各界传播着大量信息。同时,媒体中也存在大量的消极因素,对社会各界产生了较大的冲击。独立学院学生正处于信息饥渴的状态,面对媒体传播的信息,通常只是被动的接受,而分辨与判断的能力较弱。因此,如何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提升独立学院学生分辨信息的能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
一媒介素养教育概述
从表面上看,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关于媒介素养的教育,但是这种理解还不够彻底。虽然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发展了四十多年,但是对于媒介与教育这两个词的看法,不同国家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看法。
1973年,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联合国给出了相关定义: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对当代信息传播媒介的教学与研究,涉及到独特的知识范围,与利用媒体达到教育的目的是有所差异的。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仍然没能统一起来。早起的批判性观看技能、视觉意识、视觉传播、电视素养、图像素养、屏幕素养等,都与媒介素养有着很大的关联。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出现,媒介素养牵涉到的范围被不断拓展,不但包含信息的评估与判断能力,还包含了信息的传播与创造能力。
当前,我国比较流行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定义为,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广大群众媒介素养的教育,可以划分为4个方面:①掌握如何充分利用媒介获得自身的发展;②掌握信息传播的技巧与理论知识;③对媒介信息的价值与意义进行准确的判断与分辨;④掌握媒介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媒介。媒介素养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让群众不会由于媒介信息的传播而成为媒介的奴隶,而是让群众充分利用媒介获得自身发展的动力。
二独立学院学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1传媒产业的发展状况
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我国的媒体市场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对于广大群众来说,媒体传播的内容更具多样性,一切为群众服务的宗旨已经被超越,甚至发展成无条件满足群众要求的特征。媒体在经营与传播方面也体现出更加商业化的特点,版面与内容显著增加。此外,业外资本也逐渐进军媒体行业。
目前,我国居民每天平均花5个小时的时间在媒体上,其中,上网10分钟,广播半个小时,杂志半个小时,书籍50分钟,报纸一个小时,电视2个小时。能够看出,媒体已经成为广大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媒体的发展速度不断提升,也凸显出许多负面的影响。在一段时间内,媒体所占有的市场份额是受到限制的,因而出现了许多恶性竞争。在这个复杂的信息环境下,如何对媒体传播的信息进行科学的分辨与吸收,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
2涵化理论分析:为什么需要媒介素养教育
上世纪20年代开始,电影对于社会与个人的不良影响,在社会各界引起了一定的关注,随着50年代电视媒体的迅速发展,电视媒介效果被广泛研究,并出现了许多有效的研究成果。其中,涵化理论就为早期的媒介素养教育奠定了强力的理论基础。 在涵化理论出现前,有限效应理论与最大效应理论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有限效应理论指出,媒体传播信息的效应是有限的,只会引起表层的改变。最大效应理论指出,媒体传播的信息效应是十分巨大的,能够在社会各界造成重大的变化。按照有限效应理论,媒体对于群众产生的影n向是非常小的,那么就没有必要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而按照最大效应理论,媒体对于群众产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群众在媒体面前完全没有任何主动性,群众对于媒体的依赖,使得媒介素养教育很难发挥出较大的作用。
而涵化理论与上面两种理论不同,这种理论指出,媒体会对人类的认知产生中长期的影响,这种影响具备潜移默化的特征,换句话说,媒体是人类行为、信仰、认知、观念塑造的重要力量,对于现实世界的构造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长期接触媒体的群众,会将媒体传播的信息不知不觉地转化为认知结构的一部分,使得自身对社会的认识与媒体传播的信息更加相似。
这样就能够得知,媒体信息是构成人类认知结构的主要来源,如果接触到较多的媒体信息,这些媒体信息很可能取代个人的认知与理念,从而影响群众对社会的真实看法,也就是所谓的涵化过程。葛伯纳在研究中发现,长时间观看暴力电视节目的人,会逐渐失去对暴力的受害者的同情性,甚至觉得只有暴力才能让生活更有乐趣,这些人最终会变得冷酷、自私,很难与其他人愉快相处。这说明,媒体传播的负面信息,可能导致人变得冷酷、麻木。
涵化理论更加注重媒体对人类认知的长中期影响,这与认知心理学的理念有很大的相似性。媒介素养教育的关键,就是从小开始,在可塑性较强、心智未全面发展的儿童或少年时期,就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目前,媒体在独立学院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因而媒介素质教育对独立学院学生的认知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涵化理论的掌握,能够了解到媒体是如何影响独立学院学生的认知形成过程的,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策略,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3新媒体正在撞击独立学院学生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互联网、电视等多种新媒体形式。在这些新媒体出现的同时,也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独立学院学生处于复杂的信息时代,面临着新媒体前所未有的“轰炸”,新媒体不仅对他们所处的社会、家庭与学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还改变了他们个人的生活习惯与兴趣爱好。
在各种媒体中,独立学院学生接触最多的属于电视了。实际上,从儿童时代开始,他们就能够在电视上看懂一些低幼节目,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能够理解电视中播放的部分内容。在独立学院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会观看大量的电视节目。因此,电视已经逐渐取代父母,成为他们的学前启蒙教师与亲密伙伴。在独立学院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电视改变了他们掌握知识、获取信息、认识社会的方式,尤其在这个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年代,孩子们一起玩耍的机会不断减少,电视逐渐成为了孩子们的伙伴,陪伴他们度过了漫长的假期。同时,电视还对他们的生活观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得他们在吃、穿、用上都追求时尚、流行,对于电视节目中行为的模仿也不在少数。
根据一份对独立学院学生的调查报告,长时间观看电视节目可能导致他们的攻击性行为上升65%,价值观下降42%,对“性”的兴趣上升58%。目前,独立学院学生与父母的接触机会越来越少,而在观看电视的时间却在不断增加,如何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 对于独立学院学生来说,互联网的流行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控制不当,很可能带来严重的负面效果。独立学院学生沉迷网络、为与网友见面离家出走、观看网上黄等多种现象已经十分普及,使得很多家长为之痛心。
互联网除了这些明显的不利影响外,对于独立学院学生的成长还有其他的影响。互联网的普及,带动了新媒体多元化的进程,使得学生的价值判断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互联网带来的消费方式变化,使得独立学院学生在消费上更加注重个性化,但是过于关注个性化可能降低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传统媒体由于层层严格把关,具备良好的社会维系能力,然而互联网媒体信息的自由化使其缺乏权威性,如果独立学院学生仅仅通过互联网形成对社会的认知,在他们心中就难以形成社会的权威性。这就会对独立学院学生价值判断与社会传承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当前,新媒体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新媒体过于迎合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带动社会需求的作用较弱,这种现象会使得独立学院学生获取的信息相对肤浅,形成缺乏逻辑性的知识结构。新媒体“傻瓜化”的特征,使得独立学院学生的行动更加缺乏思考。此外,新媒体过分注重专业化,而没有充分发挥出社会现实问题的传播效果,使得独立学院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对社会的发展缺乏必要的关注。
篇6
1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
1.1内在联系
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媒介已经发展成了信息的一种载体,是信息的一种新表达方式。近些年,学校课程不断推陈出新,信息素养教育也随之调整变化,改变了以前仅主要关注信息本身并只注重信息的加工处理的方式,慢慢转向了重视信息文化建设。现阶段提出的信息素养已经包含了媒介素养意识,是一种“综合性”素养概念。
1.2二者之间的差别
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的差别首先在于教育进行方式。比较国内外两者的发展道路情况可知,信息素养应用范围较窄,主要应用在图书馆信息技术及图书馆信息资源知识使用方面,被关注的领域还是集中在教育和图书馆信息处理方面。其次世界各国的教育理念及实践意识存在差别,媒介素养的实施情况也不尽相同。比如现阶段欧美国家媒介素养采用的主要传播方式是综合性的,主要进行批判性思维的方式、方法和技巧教育,并教导个体怎样利用媒体介质进行自我展现及进行创造性思维,在媒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社会进行交流沟通,从而提升自己进而做到改变社会不良信息的传播,是一种实行个体民主化的手段和方式。我国的媒介素养以媒介独特的思考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在保持媒介批判性思维的前提下,社会各界都应重视提倡媒介素养意识。
2媒介融合背景下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新变化
2.1内涵新解读
目前,比较公认的是shelly的说法,他认为信息素养能力有内在和外显之别。并提出内在能力是能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的能力,是一种对所需要的信息有独特的分析、加工、处理并有效合理利用的能力;外显能力是一种把获得的已经过加工处理后的信息用自己独特恰当的方法表达给别人,并能指导帮助告知别人信息的来源及获得的方式,以方便别人检索]。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外显能力是信息素养教育的关键所在,是需要特别进行关注并提倡培养的能力。目前,最实用有效的培训主要有文献信息资源的检索培训、信息数据库使用讲座、信息资源组织加工培训等,但是这些培训往往重点关注的是信息资源的检索与使用,没有重视信息的重新组织与分析信息知识内部之间的关联,忽略了信息的内在关系。要想高效快速获取有用的信息,必须首先辨别出媒介的真假。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传播意识,即不但要知道信息资源传递的方式方法及其对社会获取信息个体的影响,还要明确各种各样的媒介所传播的信息资源的内容真假、真正含义及其对社会教育界的影响。
2.2资源获取新渠道
纵观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储存方式,从古到今主要有甲骨文、装订纸及磁带胶卷、DVD等,从中可以看出,图书馆信息资源收藏采用的主要是纸质媒介和电子信息媒介综合产物。图书馆用户利用多媒体的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学校图书馆需要考虑在新生教育培训时进行一定程度地实用性、操作性教育,社会图书馆可以考虑每年在固定时间给用户开展普及性讲座,介绍图书馆媒介信息资源的种类和使用方式,讲解多媒体室的使用方法及技巧,同时还要给个别用户普及多媒体媒介信息资源产品的作用、使用价值、性能特点及利用技巧,帮助用户了解多媒体媒介信息资源在图书馆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导用户合理有效地使用多媒体媒介资源,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2.3教育方式新变化
近些年,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大多数信息用户已经由被动地接受网络传播的信息资源变为自觉主动地进行信息传播,甚至有些还成了信息的制造者。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用户不但能共建共享信息资源,还能利用社会化书签传播丰富的信息知识。以现代的网络博客为例,它不但是信息资源也是网络平台,博客的制作及传播都需要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传播各式各样新信息的同时也在帮助用户积极主动利用、辨识并批评不良信息资源,即在培养人们信息素养能力。
3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新策略
3.1大力发展在线信息素养教学方式
充分利用物联网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新时代人们合理高效利用“第三世界”学习场所的必备技能。在这种环境下,大力发展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方式显得特别重要。图书馆应积极主动使用多媒体媒介资源和互联网信息技术中独特的教育信息理念,帮助和指导用户整合从第一世界中学到的经验案例和从第二世界中掌握的语言文字信息资源,使学生能自主地、创新地、积极地发挥自己的特长,这将是媒介融合背景下教育教学模式的一大进步。
3.2多种服务方式促进信息素养培育
学校图书馆是学生获取丰富多样的信息知识的重要来源,因此图书馆应充分考虑利用多种服务方式促进信息素养的培养,积极主动地采取合理有效的服务方式将其所珍藏的信息资源及网络资源推送给广大读者,使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和不断传播。图书馆应建设信息资源导航服务系统,保障导航信息资源的实用性、知识性,信息导航要以服务所有读者用户、教育教学及师生科研为目的。信息资源导航服务系统主要有学科资源和其他资源之分。例如,学科信息导航服务系统主要有学科信息数据库、学科专业杂志、教材资源、网络信息、专业论坛等,可为师生提供全方位的学科资源。其他信息导航服务系统是为师生专业知识之外的需求服务的,主要有网络书籍、求职信息、政府论坛、网络新闻等。
3.3改革信息素养教学环境
学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是教学设备及环境,现代物联网信息技术下,信息素养教育需要有网络在线信息教育教学技术和资源条件支持,才能发挥其优势。因此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要积极主动摸索符合现代化的课程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式、教育教学评估评价体系、校际间学术交流方式等,最终使师生融入多媒介融合下的现代信息化教与学的氛围中。学校要积极利用各种条件为用户探索新的图书馆信息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并努力把课堂教学由原来的书本教育过渡到网络化的、智能化、图像化、数字化的电子教程上来,教学方式也要有所突破,改变原来教师一人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使教与学变成自主化、多样化、多选择化及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4媒介融合背景下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服务平台
4.1平台架构
媒介融合背景下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服务平台架构主要由应用层、网络层、物理层组成,此系统结构能高效利用多种多样的信息资源和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服务系统的长期稳定、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支持。
4.1.1物理层。设备主要为分布式文件系统、云存储及服务终端设备、信息资源数据库等,是整个系统最基础的硬件保障,作用是把上面两层的信息真正地融入整个系统各个机构及组织的云服务系统里。
4.1.2网络层。主要是创建、存储及管理最上层使用的所有信息资源和技术,主要包含多媒体课程、课件库、课堂录像、题库、案例库等存储大量的系统数据资源。读者不能操作网络层,网络层的访问操作是由最上层的应用层中的平台工作者进行的。
4.1.3应用层。应用层是整个服务系统的最高层级,是实现系统功能的重要部分,为读者提供各式各样的个性化需求服务。
4.2平台功能
信息素养平台的主要功能分为以下四方面。①用户明确其自身信息需求,选择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出处。②用户必须掌握信息检索识别手段工具。③提供用户评价信息真伪的能力,并选中自己所需的知识。④存储所需信息并能与别人沟通交流实现对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在综合组织信息的前提下,创新性利用信息资源。
4.3平台服务模式
信息素养教育服务平台的工作模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自主式课程学习。用户只需登录系统,就可以进行系统化学习,还可以自测检验所学知识。②信息素养网络知识库。用户登录网络平台进入知识数据库进行查询,便可找到相关知识点,然后学习掌握即可解决问题。③在线课堂。在线课堂主要有在线讲座和在线文检课。
5结语
篇7
第三方数据从指标设计、抽样策略到呈现,方法多样,不一而足。委托方、媒体和受众的参与,以及众多第三方机构的涌现及相互竞争,极大地增加了这一传播过程的复杂性,激发了公众对第三方数据背后存在的操作空间的隐忧和“阴谋论”想象。可以说,“第三方数据”的公信力问题是与生俱来的。而公信力对于提供这样的数据的机构或者公司而言,则是生死攸关的问题。
与学术研究或管理决策对数据的使用不同,许多第三方数据之争往往同传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当数据作为业绩、市场、效益的佐证,为委托方获取公关传播中的优势时,这一传播过程难免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而不断抽离和杂糅数据本身所蕴含的信息和语境。如果说学术领域并不鲜见的数据造假仅仅发生在学术共同体内的知识生产和传播过程中;从传播的角度而言,生产第三方数据的咨询机构,传播和诠释第三方数据的媒介(往往也是委托方),以及解读数据的公众都将不可避免地影响着第三方数据的有效性和可信度,以及其可能产生的各种舆论效果。
咨询机构的能力和诚信,媒介从业者和委托方的诚信和素养,以及公众的素养左右了这一传播过程。任何传播参与者能力、诚信和素养的缺失,都会给商业利益带来可乘之机,伤害“第三方数据”应有的客观性。而这些能力、诚信和素养问题集中体现在对互联网数据本身的获取、应用和理解之上。
商业利益:屁股决定脑袋
与传统的社会调查或市场调查相同的是,互联网数据的应用始终包含数据的获取和解读两个环节。在整个数据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如何保证数据获取方法的信度和效度,是第三方数据最重要却也是最脆弱的部分;而不同类型的互联网数据及其获取方法,其信度、效度也各不相同。目前常见的互联网第三方数据可以分为三类:旨在获取网络用户态度和情感信息的网络调查数据,旨在客观监测用户网络使用行为的监测数据,以及对网络用户可能消费的网络内容的挖掘数据。其中,网络调查可看作是传统社会调查方法的线上延续,以了解用户的态度、认知等主观心理;而后二者则着重从用户的浏览行为和内容生产、消费行为人手,自下而上的对用户行为进行客观描述和总结。这三类数据及其获取方法,在信度、效度上可能存在问题是各不相同的,其遭到误用和误读的可能性,既有相似之处也各有特殊性。
从社会科学的方法论角度而言,量化数据往往是为了归纳各种经过操作化定义的概念在特定总体中的一般情况。无论是网民的态度,还是特定网站的受欢迎程度,其背后的方法论意涵仍然是对研究者感兴趣的现象进行概念化和操作化,并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测量以获得具有代表性且可信的数据。实际上,第三方数据之争的背后往往是人们过于关注经过归纳的数据对抽象概念的反映也就是结论,而忽视方法论层面的数据获取的过程和其中的各种推断逻辑的合理性。
无论是针对用户的态度还是行为,数据总是同各种概念以及其具体的算法和指标联系在一起的,而这往往是最容易引发争论之处。流量、活跃用户、用户群、独立用户,亦或是页面浏览量、视频浏览量、有效浏览量……无论是北京奥运四大门户自封冠军,还是世界杯优酷和酷6的流量之争,都或多或少涉及到这些名称各异、具体定义也并无公认标准的多样化指标。一些常见的概念常常可以有多种操作化定义,各个监测机构之间有时各取所需加以采用,相互之间在同一名称下实际上遵循并不完全对应的操作定义,导致名义上类似的项目的测量,其实际结果并不具有可比性。例如“流行程度”这一概念,既可以用页面浏览量来测量,也可以用独立用户数来反映,因为“流行程度”这一概念本身足够抽象,提供了不同的理解空间。委托方往往倾向于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指标,而媒体、受众则容易忽视指标本身的含义而刻板地将其同相对抽象的概念联系起来――无论是出于利益还是认知省力,人们都可能倾向于对数据反映的概念进行泛化或不当地比较,而忽视指标是否真的能够完全反映这些概念。这是基于概念的不同定义而出现的算法问题。
具体而言,不同机构在提供所谓的第三方数据时,对一些具有重要社会意涵的概念的测量往往过于简单化,或者泛化,看似指标林立,却常常难以深入揭示数据背后的现象和规律。另一方面,海量数据的挖掘也面临诸多问题,而目前大多数第三方数据提供机构往往以牺牲有效性作为降低算法复杂性之代价。例如,关于一个网站的影响力,往往作化为浏览量、独立用户数目等。这些指标当然能够从不同侧面反映出网站的受欢迎程度,但显然,还不足以完整的反映一个网站的影响力,因为同样的浏览量下,浏览者人口特征的差异,以及平均驻留时间等,都应该在网站影响力的测量中加以考虑。这种指标设计上的缺陷,有时也同目前第三方咨询机构本身的定位有关。目前绝大部分的咨询机构或多或少都定位于市场调查,其关注的指标也有限地集中在反映网站流量或关键词频等相关方面。
然而,流量和词频显然不能揭示全部的互联网现象,这些概念本身也常常在不同情境中需要进行调整。与之对应的,更丰富的用户浏览行为,传播行为,以及其创制的内容的差异性,却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当然,从技术上言,这也部分地受制于目前基于服务器日志,页面嵌入代码,或在线问卷调查方法本身的局限性。加上指标设计的细节往往不受媒介、受众重视,使得一些机构在监测报告时,对数据的获取方法的交代语焉不详,让人无从判断其数据结果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亟待加强公信力
同时,抽样方法始终是制约第三方数据代表性的重要因素。在线调查的代表性问题固然由来已久,围绕其上的关注点或讨论焦点有两个:一是样本对网民总体的代表性问题;二是调查样本即使对网民总体有代表性,但仍然无法保证对公众有代表性。在实际的网络调查中,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基于方便样本进行总结归纳甚至推广结果的调查比比皆是,而理论上言,这样的调查结果的外部效度都是有问题的,是无法加以推广到样本以外的群体的。而对于服务器日志或页面嵌入代码而言,尽管可以借助数据挖掘而一定程度上避免抽样,但其所涉及的总体往往很有限――例如 2008年北京奥运四大门户争封“冠军”事件中,某些门户所引用的尼尔森数据并未涉及搜狐,因为当时尼尔森并未获得搜狐授权嵌入页面代码。换言之,使用日志和页码嵌入代码这两种数据收集方法,本身决定了其数据来源必然是局部的、有某种系统偏向性的。然而,媒介、委托人和受众却往往容易忽视数据所代表的总体具体是什么,样本怎样获得,以及是否具有代表性。
实际上,这些影响第三方数据结果的各种因素,不仅涉及到第三方数据机构的调研能力,更涉及相关咨询机构和委托方的社会责任和行业诚信问题。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有效、透明的防范机制,无论是在概念化和操作化,还是在抽样、统计环节,都为各种形式的“作弊”或数据操纵提供了空间。而对于委托方而言,数据一旦购买到手,大多成为公关文案的材料,尤其是那些握有门户网站或可以方便的以软新闻的形式的委托方。委托方完全可以从利己的角度,选择所谓的第三方数据咨询机构,并对后者的监测过程和结果通过暗示或明示施加压力,让数据朝着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呈现。这无疑是对第三方数据公司的专业操守和公信力的考验。
除了数据的生产可能有问题,受众作为传播过程的终端,作为数据的消费者,其实也有一个素养问题,包括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对于统计数据本身而言,前文提到的概念化、操作化、测量、总体、样本、代表性问题,以及对统计、概率的理解,都属于科学素养或职业素养的范畴,首先需要得到受众和媒介从业人员的重视。而对于受众而言,媒介素养更多地体现在其能否有效识别出媒介内容背后的说服动机,并能够理性地解读作为媒介内容的数据。实际上大部分互联网第三方数据在呈现时早已经过了整个传播过程的层层筛选,受众很难了解到数据背后的真实细节,因此保持对数据本身和传播意图的敏感性是有益的。例如,关于如何看待在线民意调查的结果及相关报道,一个有基本素养的读者,其会对测量概念的有效性、数据的代表性保持敏感和警觉,而非不加拷问的照单全收。受众和媒介从业人员素养的提高,反过来将鞭策第三方数据咨询机构提高数据质量,重视其数据和品牌的公信力。
斩断利益链条
第三方数据之争不仅是数据本身的问题,第三方数据本身就注定其与利益和传播相勾连,因而纷争乱象背后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或是单纯的传播过程;而体现在利益群体,数据生产者,委托方,消费者,受众等多方参与下的复杂动态之中。因此,单纯地从某个方面加以改善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象。乱象背后实际上是市场机制、文化心理和政策本身的运行和博弈。尽管如此,作为新近才广受关注的领域,无论是对咨询机构,还是媒介、受众或委托方,互联网数据咨询本身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首先是需要提升第三方数据本身的质量,这涉及对更为复杂多样的互联网数据的分析能力,对海量数据的处理能力,指标的设计和质量控制能力等。目前常见的互联网第三方数据的深度还十分有限,大多集中在流量分析或简单的关键词舆情分析等。实际上,这都远不能解释日益复杂的互联网现象――尤其是随着Web2.0以来社会网络、人际传播、在线自组织、在线集体行动的兴起和涌现,互联网不仅作为现实社会的镜像,它更日益成为现实社会自然延伸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便是市场调研领域,也日益从单纯分析用户的兴趣,开始转入对线上社会网络、口碑传播等结合多元数据的分析中。无论是对用户的识别、分析用户自创内容还是研究其社会网络、传播网络都亟待新的、更有洞见的分析方法――这些正是目前第三方数据的薄弱之处。与此同时,如何更有效率的处理海量数据,并从看似“有限”的数据中获得更丰富的知识,既需要技术层面的努力,显然也更需要理论提炼能力和社会学的想象力。
篇8
关键词:西部公民新闻;发展不平衡;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9-0036-02
一、引 言
“媒介即讯息”理论认为,“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1]”伴随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即时通信、网络社区、博客、播客等通过普通民众而非专业新闻从业人员自发传播信息的形式开创了公民新闻时代,而微博、公民新闻网等又将公民新闻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但是,当新的传播技术产生并试图普及时,面临最严峻也是最现实的问题就是经济水平的制约,大众媒介无一例外。对于西部地区来说,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带来社会信息流通量的增大,网民数量急剧增加,社会大众的学习机会也得以提高。然而,机会并非同等地降临于大众个体,经济水平制约人们对于新媒体的接触和使用,使得东、西部公民新闻传播出现了不平衡的现象。
二、西部公民新闻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2011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中心了《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报告指出,目前国家互联网使用率整体不均衡,各地区互联网发展差异依旧明显,西部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较低,其中四川、贵州、、广西等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远远低于东部地区。这一差异,不仅体现在网民数量和互联网使用率上,还体现在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媒体环境差别上,不论数量还是传播效果,都无法与东部地区相提并论。本文以中国公民新闻网为例,通过对该网站2011年11月至12月公民新闻的内容分析,试图剖析西部公民新闻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发现:
(一)西部地区公民新闻有一定发展,但数量少,层次良莠不齐,内容以负面报道居多
本次抽样显示,11月西北地区公民新闻共计14条。其中,政法新闻5条,社会新闻5条,经济新闻2条,文教卫生新闻2条[2]。可见,公民新闻基本上集中于当前矛盾比较突出的政治、社会方面,尽管有报道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比如《甘肃:58个县农村中小学生获营养膳食补助》、《宁夏启动编纂填补史学研究领域空白》等,但多为报道当前政治、社会不公平以及当前所凸显的食品安全等焦点问题,像《黑作坊用井水灌出“纯净水”》、《延安市交通局副局长薛评上任一年换了4辆车》等10条新闻。同时,14条新闻的报道手法、写作角度、采写深度等都展现出了良莠不齐的特点。
另外,文本中对政府和社会相关部门的批评意见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我国网民尤其是微博等公民新闻媒体的网民,以青年用户居多,往往因为生活压力大,容易做出冲动表达,也因此出现了“一上微博,感觉天都快要塌了;下了微博,感觉身边一切都还行”的说法,不过,这些批评绝大多数都出自好意,目的是希望引起政府重视,尽快解决问题。
(二)相比东部地区,西部公民新闻发展存在一定差距
在传统媒体中,新闻的需要采访、撰写、审查、等环节,延缓了新闻信息的及时传递。相反,微博等公民新闻传播手段的简短、及时、便捷和多样化、同步化,使得信息的传递无限接近零反应,并且实现了“人人都是记者”,打通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的界限的微博,成为人们及时传播信息和进行沟通的新宠。
数据显示,从2011年11月15日至12月14日之间30天的新闻中,公民新闻共计65条,其中,全国性新闻21条,西部地区新闻18条,东部地区26条,同时,西部地区公民新闻普遍原创性不高,并且报道手法、采写能力总体相对低于东部。由此可见,西部地区公民新闻在数量、质量上都不及东部地区。
可以说,中国西部就像是一个先天营养不良的婴儿,不论在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发展、信息传播发展等各方面,总是要比东部地区迟到一步、落后一截。就连网络这个可以克服空间和时间限制的新兴媒介,在西部地区的发展也未能逃脱同样的命运[3]。
三、对策探析:重视西部新媒体发展,提高公民新闻传播的数量和质量
新媒体毕竟是开放、低成本传播的平台,任何个人、组织甚至国家都能运用它传播自己的声音。面对激烈的媒体竞争,西部地区公民新闻传播如何才能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本文试图从国家、社会、大众传媒和公民记者四个角度来探索新媒体环境下西部公民新闻的发展策略。
(一)国家开发:借西部大开发之东风发展西部社会经济文化
媒介的产生和发展受制于整个社会系统。西部地区欠发达的社会经济条件致使西部地区媒介水平相对落后,也限制了西部人思想意识的提升,导致公民新闻发展滞后。但是,西部大开发为西部发展带来了机遇。经济发展必然推动媒介的发展,从而缩小东、西部的信息差距。当前,社会已进入信息社会,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的开发和使用。媒介作为社会主要信息系统,对社会各个方面的渗透也更加深入。对于相对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来说,发展西部地区媒介传播对于推动西部地区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社会开发: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增强人人都是记者的意识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等各方面实力得以发展,这具体表现在全体公民的受教育面扩大,文化水平和媒体接触程度不断提高等方面。因此,在西部既定的社会条件中发展公民新闻,提高全体公民的媒介素养是关键。
篇9
【摘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上集多种传统媒体的优势于一身,具有传播速度实时性、信息内容海量性、信息形态多媒体性、信息检索便利性、传播过程交互性、传播范围全球性等特点。人们似乎认为,利用几乎无所不能的新媒体能够缩小知识鸿沟,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并不能弥补经济地位高者和经济地位低者之间的“知识鸿沟”,反而使这一鸿沟有扩大的趋势。
关键词 新媒体 知沟 表现
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知沟”理论假说———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递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在新媒体时代,“知沟”有哪些表现形式,会有哪些变化呢?
一、新媒体时代的“知沟”表现
1、高学历者与普通大众之间的“知沟”
与普通大众相比,高学历者对信息具有更高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样的信息被不同的受众接收所产生的价值不同,并且,高学历者和普通大众选择和接收的信息也有所不同,新媒体信息的海量性使得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加,使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兴趣影响他们的信息选择,也使得高学历者和普通大众所接触的信息类型和内容产生较大差异。
另一方面,文化程度高的群体经济收益也相对较高,对新媒体的投入也更多,更具有信息优势,可以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文化教育上,并由此就形成了良性循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学历者将比现在获得更多的信息优势,而普通大众则越来越难以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
2、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知沟”
我国城乡之间的差别由来已久。新农村建设虽使得农村的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但与城市经济水平相比差异较大。城市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在获取信息上具有优势,与此同时,信息畅通更促进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城乡“知沟”明显。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目前城乡互联网普及率仍存在较大差距,到2012 年底,城镇居民中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约六成,而农村地区目前只有23.7%。
农村的经济状况决定了它在传播中的地位。从传播内容来看,无论是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还是新媒体,其传播内容主要关于城市。目前,省级电视台只有一半开设了对农栏目。在全国各类电视台中,开办农村栏目的电视台只占1 %。新媒体领域,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的热点新闻也多与城市有关。
3、贫、富国之间的“知沟”
全球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带来了全球传播的空前发展。在信息时代,传播能力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实力雄厚,国民文化水平较高,而处于劣势的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和西方国家的差距有逐渐拉大的趋向。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富有国”和“信息贫困国”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2013 年发表的《宽带网状况》报告,冰岛、挪威和荷兰分别以95%、94%和92.3%的高互联网普及率位居榜单的前三甲;欧洲的互联网普及率居全球之首,高达75%,美洲紧随其后为61%,而非洲的互联网普及率则仅为16%,与前两者相差很大。并且,在全球11 亿尚未连接互联网的家庭中,90%位于发展中国家。国际电信联盟估计,到2014年,世界网民人数将达到27 亿,相当于世界人口的39%。但同时,互联网的使用情况依旧不平衡,发展中国家仍然只有31%的人口使用互联网,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将达到77%。
不仅如此,“信息富有国” 凭借着已有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和资本优势,控制和垄断着当今世界的信息生产和流通,造成了世界信息单向流通的不平衡结构,即从工业先进和新闻娱乐业发达的国家向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输送。并且,“信息富有国” 并不是客观、公正地传播信息,而是有自己的一套价值体系,这些国家不仅借此来维护自己现存的支配地位和利益,而且以此来影响和控制其它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
二、新媒体时代“知沟”产生的原因
1、经济因素
“知沟”的产生,从本质上来看,是经不平衡现象在传播中的反映。经济收入状况的优劣直接影响媒介的普及和使用,对新媒体而言这点更是突出。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相比,新媒体的使用成本高,对互联网而言,首先需要承担硬件和软件费用,其次还需承担通信接入费用和流量费用;对手机媒体而言,首先需要智能手机,其次需要购买每月的流量套餐以及付费应用等,这些费用将很多人拦在了新媒体之外。而高昂的成本也把许多经济贫困者拒在信息门外,使得经济贫困者变为了信息贫困者,而有经济条件接触新媒体的人则成了信息富有者,两者之间就产生了信息鸿沟。
2、个体受教育程度
受教育程度直接决定了个体已有的知识存储量,影响着个体对信息的认识和理解,知识存储量高的个体对新信息的接收度和理解度都高于知识存储量低的个体,因而也能更好的使用信息,创造价值。与此同时,受教育程度的高低还会导致传播技能的差异,这在新媒体领域表现的更为突出,以互联网为例,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相比,互联网对使用者的检索能力、辨别能力、理解能力等专业技术操作能力要求更高,这些必然导致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利用新媒体所获得的知识的不同。
3、动机与兴趣
相比传统大众传播媒介,新媒体的确为大众提供了更为平等和公正的平台,普通个体不仅是受传者也可以是传播者。通过互联网或手机,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普通大众的知晓权、传播权和传媒接近权都得到了更好的实现。可正因为如此,网络的使用越来越个性化,个体的动机和兴趣得以发挥愈发重要的影响。
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不同的动机和需求造成了用户在获得信息和利用信息方面的“知沟”。如前所述,新媒体传播具有传播实时性、信息内容海量性、传播范围全球性等特点,受众主动性得到增强,个体才是媒介接触内容的决定者。受众个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动机选择媒介内容,不同受众使用媒介所获得的信息的数量和种类差异很大,并不是所有用户都获得了知识,也并不是所有用户都恰当的使用了新媒介。根据2013 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络游戏网民规模达到3.45 亿,网络文学网民数为2.48 亿,网络视频网民达到3.89 亿,并且这些娱乐应用的用户数量每年都以一定的比率增长。对部分人而言,电脑或手机就是聊天工具和游戏机。
4、传播技能
除了经济壁垒,新媒体传播还存在技术壁垒。从表面来看,新媒体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传播符号和手段于一体,似乎更利于使用者接收和理解,但其实不然。虽然简单的开关机、检索信息、阅读新闻、观看视频、社交聊天是很容易做到的事,但是,如何在海量信息中准确高效的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并且有效的利用这些信息则需要较高的新媒体专业知识和文化存储。传播技能高的人能够利用他们已有的专业技术来准确辨别各类信息和知识,并且因为已积累了相关的知识,他们更加容易接受新信息和技术,且有更强烈的主动获取知识的需求;而传播技能较低的人则难以利用新媒介来高效便捷的获取知识,只能被淹没在“拷贝的洪水”中。
三、新媒体时代“知沟”的扩大
1、个体媒介接触的差异
随着新媒体的普及,新媒体的使用成本逐渐降低,经济收入较低的阶层也逐渐得以使用新媒体。然而,由于受教育程度、社会交往、文化素养、兴趣爱好的差异,不同受众的媒介使用动机和方式也有所不同,对信息的选择、理解和应用也不同,这些主观因素也使得“数字鸿沟”进一步扩大。并且,在新媒体时代,受众的知晓权、传播权和传媒接近权都得到了更好的实现,使得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受众,有了平等获取信息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使受众的兴趣爱好、已有知识存储量等认知性因素在“知沟”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2、新媒体特性的影响
新媒体信息的特性也是导致“知沟”不断扩大的原因之一。首先,新媒体信息具有海量性,根据日本学者清水几太郎“拷贝支配”的观点,人们不可能与大多数“实物”保持实际接触,要了解世界只能通过传媒提供的二手信息———“拷贝”,人们将“拷贝”作为“实物”的代替物,传媒的大量生产使得人们每时每刻都处在“拷贝”的洪水中。这一现象在新媒体时代更为突出,琐碎的各类信息充斥着人们的感官,没有信息选择与辨别能力的受众只能被淹没于“拷贝”的洪水中。
其次,新媒体信息的碎片化。通过新媒体人们可以了解到各类信息,但信息纷繁复杂、十分琐碎并且大多没有真正的意义,而是充斥着各种笑话、励志话语、琐事,这种快餐式的信息消费模式更加难以让普通受众从中获得知识,更不用说理解或应用知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所形成的的虚拟化的外部环境更是混淆了普通大众的试听,使他们深陷无意义信息的“陷阱”。
参考文献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②辜秋菊,《网络传播中的“知沟”成因探析》[J].《新闻界》,2006(4)
③刘蕊,《以新的视角解读网络传播中的知沟现象》[J].《时代教育》,2011(4)
④程军祥,《网络传播中的“知沟”理论再探》[J].《新闻知识》,2008(12)
⑤田俐,《网络传播对“知沟”的影响》[J].《新闻爱好者》,2009(5)
⑥王冠,《数字传播时代“知沟”问题解析》[D].北京印刷学院,2012
⑦吕凯文,《信息化时代“知沟”的主要表现及其政治意味》[J].《郑州大学学报》,2001(3)
⑧李晓燕,《网络传播下的“知沟”理论探析》[J].《安徽文学》,2008(4)
⑨孟思奇,《探析“知沟”理论在信息时代的新发展》[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
篇10
在创新融合、万物互联的“互联网+”时代,信息资源的产生、传播与加工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也对信息素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组织和信息服务机构,需明确信息素养教育目标,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用户的信息需求差异,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和各类信息服务,探索有效的信息素养教育实现路径,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信息化人才的需求。
1 “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概述
1.1 信息素养教育的概念
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背景下提出的新概念,也是对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1989年,美国ALA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在其的报告中将信息素养解释为是能够识别、检索、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1998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提出了信息素养与学生学习相关的标准,包括信息技术、社会责任等,进一步丰富了信息素养的内涵[1]。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素养理念得到不断延伸,涉及信息伦理、技能、思想等多方面的内容。“互联网+”时代以智能化、泛在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为人们提供丰富信息资源的同时,也要求人们具备与之相应的信息素养,具备信息获取、交流与利用能力,而信息素养教育可以培养个体的信息意识及信息技能。
1.2 “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特征
“互联网+”时代促进了不同行业的融合,增加了信息资源的类型与数量,也使信息资源的构成与传播方式更加复杂,面对繁杂的信息人们往往无法有效识别、分析和利用,这就要求人们提升信息素养。高校图书馆在提供信息服务的同时,也担负着信息素养教育的职能。“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不再只是通过课堂学习、讲座等形式使用户获得信息知识,还可以利用各类数据挖掘与信息管理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的在线信息素养教育服务。同时,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对象更加多元化,不仅有高校师生和科研人员,还有在其他行业融合链上的网络用户,进一步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
1.3 “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新变化
国务院在2015年的“互联网+”行动计划中提出加大智力建设力度,通过整合智力资源和联合培训的方式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为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新思路。高校图书馆也改变了传统的讲座、选修课等教学模式,变为利用已有资源和基础设施,以智力建设的方式拓展教育途径。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让信息用户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利用各种多媒体工具主动获取资源,甚至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者[2],很多信息用户不仅可以利用博客等网络平台制作和编译信息,同时对不良信息也有一定的辨别能力。高校图书馆在开展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用户的独立思考研究及问题处理能力,注重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即时性,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2 “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主体目标
2.1 培养用户的信息意识
“互联网+”时代用户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才能提高对信息检索、识别和利用的兴趣,才能适应信息环境下的新变化。因此,培养信息意?R是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不同学科背景、不同职业的用户获取的信息存在差异,并且信息资源是动态变化的,只有在学习、工作中不断补充新知识,才能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引导用户认识信息素养教育的意义,向其灌输信息资源理念,树立信息就是效益的价值观[3],并根据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宣传培训方式,提升用户对信息的敏感度,提高其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提高用户的信息技能
随着信息传播载体的日益多元化,移动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取及传递信息的主要渠道。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需要引进各种现代化设施及构建基于移动网络的开放式信息服务平台,为用户了解信息环境的结构及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递提供便利;举办信息检索专题讲座、信息知识培训等活动,指导用户掌握各类信息技术,使其熟悉在线信息检索的常见工具和基本渠道,提高其准确检索、识别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帮助用户了解不同学科信息之间的差异,掌握特殊信息资源(如知识专利、技术报告、教学文稿等)的检索技巧。
2.3 增强用户的信息利用能力
高校图书馆只有通过信息素养教育全面提高用户的信息利用能力,才能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信息利用能力包括信息处理、交流、组织及评价能力等,高校图书馆应根据用户的需求目标、文化背景等差异,向其介绍不同格式、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的检索方法,使其准确地使用信息检索工具获得信息;提高用户对信息资源的评价能力,使其能够批判性地利用各类信息,结合信息组织的逻辑知识体系,在信息检索过程中开展自我评价,掌握信息查找、加工的线性过程,并对检索的每一步决策进行客观描述,掌握信息检索过程中的策略转换方法,实现对信息资源的高效吸收利用[4]。
3 “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实现路径
3.1 营造良好的信息素养教育环境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信息服务中心,应该坚持用户本位理念,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激发用户的学习积极性。“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可以引进各种先进技术,制定合理的信息素养教育规划,开设包括讲座、网络课程在内的形式多样的教育课程;在教学实践环节,针对不同学科与不同层次的用户需求,制定不同的信息素养教育标准;做好教育资源整合及评价工作,不同专业的教师各司其职,通过合作式学习提高用户利用信息资源的兴趣,指导其掌握正确的信息获取技能。在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图书馆员应与教学人员及相关机构密切配合,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为用户创造协作学习环境(见图1)。
3.2 利用新媒介开展移动在线教育
移动电视、智能手机等新媒介工具的应用,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提供了便捷,方便其开展移动在线信息素养教育[5]。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采用在线信息交流的方式,了解用户对信息素养教育的需求,为用户提供文献检索、资源导航等相关服务,提高其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也可以采用构建移动图书馆的方式,使用户利用手机可以随时访问图书馆资源,快速获取与信息素养教育相关的内容;或者综合应用PowerPoint、视频等多媒体技术,由图书馆员与教师联合制作教学课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开通学科博客,由学科馆员为用户提供在线信息咨询服务,并且及时学术讲座、课程通知等信息,不但发挥了信息素养教育功能,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用户关注。
3.3 开展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
高校图书馆员与教师合作,将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将信息知识嵌入用户的专业课程学习中。这种方式可以使图书馆员近距离接触课堂,并且参与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图书馆员的交流了解用户需求,完善对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另外,图书馆员可以借助移动终端设备、互联网平台等提供信息素养教育服务,利用QQ、微信等平台与用户进行交互,通过发表日志、分享信息以及设计公共主页等方式,主动为用户提供信息素养教育资料,帮助其解决如何利用信息资源的问题。如:长江大学图书馆通过建立QQ群吸引用户加入信息咨询服务,主动为其解答有关信息资源检索、数据库使用等方面的问题,提高了信息素养教育效果。
4 “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网络平台建设
高校图书馆结合互联网技术和信息知识体系,建设由信息资源层、功能模块、技术支持、用户界面构成的信息素养教育网络平台,不仅可以实现对图书馆的技术、服务、专业人员的高效整合,全面提高信息素养教育的效率,还可以推进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见图2)。
4.1 信息资源
网络平台中的信息资源是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其中包括馆藏资源、专业学科资源、精品课程资源等[6]。信息资源有视频、图片、纸质文档等形式,均可以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方便用户了解信息检索与处理方法,达到信息素养教育的目的。信息资源的内容有学术资源、课程资源、技能培训资源等,其中学术资源及课程资源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在线检索功能免费获取,这些资源对拓宽用户视野,提高其信息素养大有裨益;技能培训资源主要是与信息检索、加工、评价相关的内容,如数据库使用指南、馆际文献互借方法等。
4.2 技术支持
信息素养教育网络平台的技术支持层主要应用JSP(Java Server Pages)、JDBC(Java Data Base Connectivity)等技术将信息资源融入系统各个结构,保障网络平台的有序运作。其中JDBC技术能够统一数据库存储格式,采用网络中间服务器调用数据信息,无须引入数据驱动程序,保持了不同类型数据库的独立性;JSP引擎帮助设计者开发动态网页,通过嵌入Java网页代码和编译字节码执行指令[7]。用户向平台发出请求指令后,系统首先根据网页配置文件调用JSP页面,然后再对请求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和访问平台信息资源库,在筛选整合信息的基础上获得??化结果,最后以HTTP协议的方式将结果返回用户界面。
4.3 功能模块
信息素养教育网络平台的核心功能模块有信息源选择、检索技术、课程管理等,可以提供丰富的文本编辑界面,方便教师编辑、上传和管理课程内容,全面分析用户信息需求,指导用户选择适合的课程资源,帮助用户掌握必要的信息检索利用技术。如:信息源选择模块为用户提供了信息导航、学科门户、搜索引擎等常规工具,方便用户灵活变换检索方式,学会准确辨别信息,提高对信息资源的识别及评价能力,从而实现对信息资源的创造性利用。在各功能模块的具体设计中,高校图书馆可以加入在线测试、单元小结等栏目,方便用户对教学内容进行客观评价,最终达到提升个人信息素养的目的。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互联网营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