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培养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6: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型人才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企业培养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innovative talents from the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raining methods, and analyses the current enterprise innovation talented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enterprise training creative talents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培育创新型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保障,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活跃主体,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理应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探索出一条卓有成效的、适合企业实际的培训之路。
1 创新型人才的概念和特征
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像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点。拥有可贵的创新品质、坚韧的创新意志、敏锐的创新观察、超前的创新思维、丰富的创新知识以及拥有科学的创新实践。
2 企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
企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社会为桥梁。
2.1 立足企业需求自己培养
企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仅靠教育培养是不够的,创新型人才要有的不仅是理论的支撑,还必须有深入实践,具备能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文凭转化为水平的实践能力。企业大量的工作岗位与新的技术装备为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舞台。因此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企业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这就要求一要领导重视,形成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共识和合力;二要形成机制,为人才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质提供空间和机会;三要紧密结合岗位需要,抓好实践锻炼。
2.2 借助专业机构委托培养
专业机构相对于企业来讲,专业人才多、专业特点明显、优势突出,在人才培养上已经形成了自己成熟的培养模式和道路,有丰富的经验可以借循。与科研院所、地方专业科研机构等专业团体签订协议的方式,委托专业机构培养人才。
2.3面向社会招贤纳才引进培养
同地方相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既有专业性,更显通用性、兼容性,在社会中既包容有众多企业迫切需要的专业人才,又有大量的人才闲置。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专业人才,稍加培训就可以充实到企业中来,既节约了成本,实现企业与地方的人才互补,又解决了企业对人才的迫切需要。
3 当前企业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含义认识不充分
创新人才必须从源头抓起,而企业员工培训则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源头。目前,很多企业的员工培训存在着重技能培训、轻知识和态度培养等问题。员工培训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目的在于让员工用掌握的技术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实现企业现在和将来的经济目标。而企业的重技能培训,恰恰忽视了益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层面及态度层面的培养。技能培训可在短期内实现企业利润目标,而知识、态度却要靠长期的不间断培养、教育才能实现企业长远的战略目标;同时,技能培训在培训过程中的急功近利行为极大地制约了员工们的想象力、判断力,从而扼杀了员工们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抑制了员工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企业不能只将技能、知识、态度的培训视为单纯意义上的培训,而要通过技能的掌握、知识的运用、态度的端正来激发和培养企业员工的自信心、毅力、勤奋、胆识、责任感、不怕挫折等,这些都与员工们的创新精神紧密相关。因此,培训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是创新人才培养点的前移。
3.2 缺乏创新人才培养的系统规划
人才培养是一系统工程。目前,很多企业对人才培养有一定盲目性和随意性,培养对象缺乏针对性,这也是培训投资失败的主要原因。培训需求分析是企业培训管理系统的首要环节,它决定了培训目标的准确与否,进而影响到能否设计和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的培训项目和培训对象,因此对培训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进行有效、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就会造成企业培训的目标不准确、缺乏针对性,不仅导致人力资本投资失败,更使得企业无法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
3.3 缺乏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持续投入
创新人才培养是在培训基础上的一种长期投资。长期的、持续性的高投入的人力资本投资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保障。如果企业管理者不能在培训项目上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时间支持,在培训内容促进工作中的应用及成果转化方面不能给予财力支持,不仅企业员工不能受益,还将导致企业人才流失,从而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3.4 缺乏创新人才培养转移的环境
人才必须要有发挥创新潜能的环境,才能长期为企业所用。培训者在获得技能、知识、思维等理念上的进步之后,要巩固培训效果,激发创新意识,就必须进行实践。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有效且持续地将所学到的技能、知识运用到生产、管理、研发等各项工作中。因此,培训完成后企业必须要给员工一个促进创新成果转化的平台既成果转移环境,以激励员工学以致用。如果忽视培训后期的培训效果考核监督和人才选拔,不给予人才施展才能、智慧的平台以及成果转移的环境,将使真正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感到失望,最终导致“为他人做嫁衣”的结局。
4应对策略
4.1正确理解培训的深层含义
企业现在和将来目标的实现以及绩效提升,皆来自于企业员工良好的行为动机,而实企业员工的知识程度、岗位技能水平、工作态度决定了动机的健康与否。所以,人力资源在企业中能够发挥作用完全取决于知识、技能,态度的培养,三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企业在实施培训项目和培训内容上,不但要对员工进行业务知识和岗位技能上的培训,更要从源头上就要对员工进行创新能力的长期培养,包括企业文化的传承、诚信教育、团队精神以及增强凝聚力等。只有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培养才能激发员工自身的创新意识,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4.2建立完善的培训系统
员工培训是系统工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要使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产生收益,获取由员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各种能力所带来的绩效,就需要完善已有的培训体系,使之成为一套科学、有效、发挥作用的系统。而确定企业员工培训需求分析是这一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企业要从组织需求、工作需求、员工需求三方面分析,最大程度地满足企业、员工在各自不同发展阶段内各自不同的培训需求,帮助员工完成职业生涯规划,如此才能实现企业现在和将来的经营目标。
4.3 加大培训力度,增加培训投资
企业绩效的提高要依靠人才,人才是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只有通过培训员工的基本技能、知识水平才能获取企业所必要的具有创新意识人才。因此,管理者应把培训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战略投资。人才培养不是短期就能奏效的,但其对企业的壮大和可持续发展却至关重要,企业管理者应从战略的高度对员工培训给予充分的支持。
4.4 提供良好的培训成果转移环境
重视培训转移,提高培训有效性,增加培训投资,扩大人才收益是目前企业亟待解决的重点课题。企业衡量培训目的达到与否的指标是看经过科学、系统、针对性强的培训项目启动后,受训员工是否把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工作当中发挥作用,这种作用在工作中是否被长期保持。培训转移环境是企业获得培训投资收益的主要途径。为了使企业环境更有利于培训投资成果收益的转化,首先,企业应该努力向学习型组织转变,在学习型组织中,全体员工都有学习、培训、创造与共享的理念,有适应外界环境与内部组织机构变革的能力;其次,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和人才选拔、聘用、考评机制,调动企业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以保证培训的有效性;再次,企业管理者要为受训员工制订执行计划,鼓励受训员工运用所学知识创新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产品,按照计划实践培训所学内容。
5结束语
篇2
伴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发现,各种多功能的新型产品孕育而生,这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也推动了整个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在新的国际形势下,这就亟需培养创新型材料类研究人才对新型材料及产品继续深入研究并推广应用。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型人才建设中担任着更重要的使命。作为培养材料专业人才的学院,更需要培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强的创新能力、活跃的创新型思维等的专业人才去满足国家及社会需求。本文结合安徽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多年来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及经验,分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材料类创新型研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创新型材料专业人才培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创新性思维不活跃、创新意识不强。创新性能力的培养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作为人口大国,国家有限的教学资源催化了教学优质资源之间的竞争,闭卷考试入学和就业还是重要的教学评价体系,这样就不可避免重书本、重知识、重分数等,而弱化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尽管“素质教育”已提倡了多年,但是“应试教育”在教育体系还是占有一定的主导地位。在目前的教育状况及环境下,中国教育培养的学生习惯听老师的,认为书本上讲的、权威说的都是正确的,他们就死记硬背这些理论,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这样就行”、“为什么那样就不可行”等问题,学生思维不活跃,没有创新的动力,缺乏创新的意识,更不会对“权威”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样就缺少了锻炼的机会,学生的创造能力基本上处于被压抑的状态。
教学评价体系单一、监管职能部门缺失。现在的众多高校,学业评价基本上“重闭卷考试、轻考查”。尽管现在高校也设置了一些选修课、实习课及学生实验等,然而由于缺乏一定监管,这些评价有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甚至一些教学职能单位或老师对这些课程认识不够,浮于形式,没有真正地督促、监督学生做到位,因此,这样恶性循环,这些课程的设置就成了“鸡肋”,既浪费了国家资源,又浪费了教师和学生宝贵的时间。
创新型材料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
优化课程体系,增强学生参与。在明确材料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任务和要求的情况下,增加实践教学的课程比重。例如,《材料化学基础》是我们安徽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教材为浙江大学陈林根主编的《工程化学基础》。由于传统考核机制的限制,上课时间基本上还是采用“教师满堂灌、学生全堂听”的授教模式,教师自由度低,这种被动式的授教模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有些学生在课堂上看课外书、听音乐、玩手机甚至睡觉。如果能增加教师的调控课堂的自由度,可把一些知识点从“教师教、学生听”模式变为“学生自己搜系整理资料、学生自己讲、学生自己学”模式,这样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引入前沿科研内容,以科研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实验兴趣。鼓励教师把一些前沿的科研研究成果引入课堂,摒弃一些陈旧老化内容。例如,我们选用的一些教材已经被出版很多年,教学内容严重老化陈旧,一些选用讲授的仪器设备甚至是六七十年代的产品。为学生构建与教师多次沟通的桥梁,鼓励学生多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多创设一些创新创业训练竞赛,并采用“学分制”记录学生成果,把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验与学生升学、就业挂钩,完善奖励激励机制,把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把学生从“单纯地学习理论知识”转化为“边学习理论知识,边增强自己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过程。多年来,我们安徽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每年都设置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SRTP项目、挑战杯等竞赛,鼓励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对第一作者的学生进行奖励,并记录创新学分,经过多年实践,发现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创新实验的热情。
增强国内甚至国际高校之间联合办学。国内及国际高校之间联合办学有助于学生优质教育资源之间的相互渗透及融合。近年来,由于资金、人员、考核机制等的限制,国内大学之间,尤其国内大学与国外大学之间的交流还极其有限,每年只有很少数的一些人才有机会走出去,这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没有交流就没有发展,有限的学习信息渠道遮挡了学生的学习视野,贫乏的知识关闭了学生创造的源泉。多年来,安徽工业大学也与美国、英国、韩国、土耳其等国家的多所高校建立密切交流合作关系,每年都有一批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对学校创新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增强校企合作办学。材料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是材料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指标。认识生产实习、实验教学等实践教学与课堂理论教学都是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它们相互依托、相辅相成,其主要任务是夯实理论知识、培养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创新精神[6]。我们学院近几年出台了一些政策,鼓励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引入企业导师,让企业一些董事长或经理和校内教师一块指导、培养学生,同时,学生也被派到马钢、宝钢和十七冶等企业进行生产实习,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基金项目:本文感谢安徽省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13jyxm065)和安徽工业大学2014校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4jy05)的对本论文的支持。
篇3
关键词:发展;创新型;人才培养;继续教育
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面推进,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助力国家发展。基于各单位发展的实际来看,若想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着必要性。当今社会技术与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稳态发展”形式被打破,已经进入市场浪潮,急需人才力量的支撑。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从创新型人才的内涵进行解读,此类人才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力、创新精神,也是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当今社会的发展,多数人才抱有求稳的态度,对于岗位创新不够重视。而单位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市场竞争不断增强,尤其是生产制造型单位需要技术人员的支撑,反观人员队伍,创新型人才匮乏。基于此,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着必要性。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1.人才储备不足
各单位人才架构较为稳定,可以描述为层次递进,老技术骨干“退役”后,年轻人才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加之市场人才竞争的影响,使得部分人才流失,出现技术人才断层。除此之外,受到人才招收机制等的影响,多单位人才储备不足,创新型技术人才稀缺,使得单位发展,受到极大的影响[1]。
2.人才培养缺乏目的性
大型国有企业或者上市企业较为注重人才的培养,构建了系统的培养体系,制定了完善的培训计划,实行优胜劣汰制度,为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某些单位人才培养,存在形式化问题,缺乏中长期目标,人才缺少进修机会与平台,难以及时更新技术与理念。加之人才培养投入不足,创新型人才急缺,缺少高层次人才,使得单位的科研工作与生产制造工作等,受到了极大的阻碍[2]。
3.创新空间不够
这里所讲述的创新空间指的是:单位为创新型人才的发展与创新研究所提供的支持。单位的发展单依靠某个创新型人才是不够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创新型人才,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重点是人才队伍的建设。基于此,要注重营造创新氛围,为人才提供创新发展平台,使其能够拥有更多的动力。就各单位发展实际来看,受到诸多牵绊,使得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均受到影响,是各单位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切断“羁绊”是管理人员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策略
1.增加人才储备
培养创新型人才,首要任务是增加人才储备,以解决现有的技术骨干与创新型人才断层问题,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湖南某单位为了优化人才结构,满足单位发展的人才需求,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20名,坚持面向社会的原则,公开引进人才,采取考试考察、择优录用的方式,组织相关人员负责各项工作,按照图1所示程序开展。同时在单位内部选拔技术骨干,以调动现有人才的创新积极性,为现有人员提供发展机会,打破层级制度的限制,采取绩效评价的方式,以人才的岗位创新与成效作为评价指标,为其提供发展平台,以激发人才的创新意识,通过完善发展机制,为现有人才提供创新动力。除此之外,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管理干部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将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作为发展战略目标,全面的规划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方向,以此避免无效人才的创新。
2.制定针对性培养计划
从实际情况来说,全面开展创新型人才,有着较大的难度,而且极易造成形式化。基于此,在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时,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结合单位发展战略目标,基于单位发展最需要的人才,进行人才培养,保证人才培养计划和单位发展战略始终保持一致。完成培养计划制定后,需要具体落实并且进行验证,以及时发现人才培养计划所存在的问题。相关负责人在制定培养计划时,要避免随意设计,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同时需要完善人才晋升机制,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基础,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力量是关键。基于此,需要合理的调整用人机制,充分的考虑提前退休、人才选拔等因素,结合实际需要,进行人才培养,为人员提供发展空间是最为必要的,是激发创新型人才创新意识的最大动力。除此之外,还需要创新培养方式,针对技术骨干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可以充分的发挥优秀技术骨干的力量,采取技术帮带的形式,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树立榜样带头作用,以调动其它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优化人员架构,促使梯队能够顺理成章,适应单位发展需求。
3.扩大创新空间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扩展创新空间,营造创新氛围。首先,要强化管理人员的创新人才培养意识,采取系列措施,提升创新型人才的执行力,提高人员的岗位创新能力。其次,组织创新大赛。竞争是激发人员创新能力与意识的最佳办法,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结合单位发展战略目标,组织同岗位或者部门人员,开展岗位创新大赛,将创新常态化,以调动人员的紧张情绪,重视自身的作用,积极的探索高效工作的方法,消除人员求稳思想,使其能够参与到竞争中来,以形成全员创新的模式。最后,需要完善激励机制。合理的激励方案,能够增强职工的创新观念,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接受技能与知识的培养,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培养是创新型人才运用的基础,需要做好扎实的培养工作,在培养人才时要做好人才保留,为其提供创新发展的平台,使其才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奉献自身的力量,进而推动单位的创新发展。
四、结束语
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现存的问题,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逐个击破。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需要常态化、长期化,更新单位干部的人才管理观念,完善人才管理机制,为人才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以激发人才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朱怡璇.事业单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11,(9):117.
篇4
【关键词】民办三本院校 创新型人才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8-0024-02
一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创新人才数量与质量的竞争上。因此,当今世界各国在高等教育中都十分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大学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责无旁贷的承担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并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
所谓创新型人才,我国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但纵观各家之言,创新型人才至少需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1)健全的人格;(2)健康的身体;(3)扎实的知识基础;(4)广阔的知识领域;(5)创新意识与思维;(6)与他人协调合作的能力;(7)较强的动手能力。
民办三本院校的创立相对于一、二本院校来说,相对较晚,普遍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教学经验比不上主办院校,生源质量差的现象。因此,为了增强自身竞争力,向社会输出更多有用的人才,民办三本院校更应该进一步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强有力保障机制。
二 民办三本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1.思想认识制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民办三本院校首先着眼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更注重于学校办学层次的提升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因此,这些院校可能过于注重眼前发展与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创新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给学校带来的长远利益。其次,与国家重点院校相比,民办三本院校办学较晚,在办学资源、学科建设水平、师资力量等方面都与国家重点院校存在巨大差别,这很难吸引高级创新人才的到来,也在与国家重点院校的竞争中失去了优势。
2.教育模式制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长期的工程。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是“填鸭式”的应试教育。即使近几年喊出了素质教育的口号,然而在高考大背景下,中小学仍以应试教育为主。这种教育模式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容易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应试”人才,而非当前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3.制度体系制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我国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教育起步较晚,制度体系还不健全。具体反映在以下两方面:(1)保障体系。表现在创新教育投资与条件建设、教育质量等方面仍有很大的不足。要开展创新型教育,需要大量的专项资金去保障师资力量的壮大、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但就现在各地高校的情况而言,经费仍然是捉襟见肘,缺口很大。(2)人才评价体系。目前,各高校对学生是否掌握了专业知识的考察,只是通过考试、结课论文等方法。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部分学生通过死记硬背、作弊等手段应对考试,通过网上抄袭、复制粘贴别人论文来应对自己的结课论文。这样不仅不利于考察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且更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师资力量制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教师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然而对于民办三本院校来说,创新型教育师资力量的引进较困难。在高级创新人才引进方面,与国家重点院校相比,民办三本院校明显处于劣势。一方面是薪资待遇不如国家重点院校,使高级人才不愿降低身价留下;另一方面,民办三本院校很难提供一个完善、成熟的科研平台以及优质的创新学术氛围,这也很难吸引高级创新人才留下。最后,民办三本院校现有的师资力量参差不齐,奋斗在一线的教师虽有精英骨干,但也缺少高级创新型教师。
三 民办三本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路径
1.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民办三本院校要紧跟时展的步伐,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在办学思想上,要把“创新”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并将此理念融入到教学思想中,以人为本,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要加强与国家重点院校的交流合作,取长补短。虽然我国的创新教育开展较晚,但已有很多高校逐渐对此重视起来,不仅开设“创造学”课程,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成立很多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然而三本院校在这方面起步较晚,以笔者所在的南方学院为例,至今还没有将“创造学”纳入学生的课程体系,也没有良好的氛围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民办三本院校要积极向国家重点院校取经,汲取经验。甚至可在某些领域与这些院校开展良性竞争,在竞争中提升自己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能力。
2.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首先,开设专门的“创造学”课程,利用传统课堂向学生介绍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理论知识,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将创造性思维融合到专业教育与公共教育中,运用创新思维开发新的教学手段,提高大学生对创新教育、创造性思维的兴趣与认知。再次,可以尝试创办培养
创新型专门人才的实验班,制订具有创造性特色的课程,丰富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模式。
3.创建良好的学校氛围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除了要更新观念、改变教育模式外,学校的文化氛围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每所院校特定的文化氛围对其成员的熏陶和感染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强烈、持久的。尤其对于民办三本院校来说,由于其起步较晚,文化底蕴本就不如国家重点院校,因此在创建校园文化氛围上更要下大力气,使其具有独特的精神和品格,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做出自己的贡献。
4.突出实践能力的锻炼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径。当今社会需要的就是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所谓实践环节,就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领域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专业知识转变为专业技能的关键阶段,也是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必经之路。具体针对民办三本院校来说,要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就要加强综合实训课程的建设,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要在实践中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实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创新型个性的发展。
除上述方法外,还需要建立创新能力导向的课程考核体系,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创新型人才实验基地等,以便继续推进民办三本院校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云海、王宇航.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2):54~58
篇5
Vocational College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Inquiry
ZHENG Xiaoyan
(Guangdong Industry Technical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300)
Abstract The new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building an innovative country is an important way to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nd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to achieve this strategic objective and the specific work embodies the basic guarantee. Building an innovative country,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to become the driving force of society have previous row. All along, the vocational community colleges are important training base, are responsible for transporting a variety of senior technical personnel for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important mission. It can be said,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is one of the urgent tasks fac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the current innovative vocational talents training, and put forward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目前,社会上普遍形成了这样一种认识,即高职院校主要目标是培养从事一线生产活动的技术性工人,他们只需要按照设计图纸和加工方案操作即可,无需强调创新能力培养。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人与机器设备不同,他们是有自己思想和想法的个体生命,现代社会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只有不断提高社会劳动者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才能够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如果人才培养缺乏创新教育内容,那么高职教育无异于给机器输入程序,而不是培养有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的人才。因此,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1 ?{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和中职学校有所不同,其主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从事一线生产、管理、服务的高级技术性人才。可以说,高职院校大大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同时对学生的创造性、实践性以及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对其来说既有必然性,也具有必要性。
(1)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适应现代社会竞争和发展的迫切要求。知识经济时代是知识创新、创造、传播和利用的时代,其中创新占据着很大的比重,并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创新能力不仅包含技术创新,也包含知识创新,创新能力强弱直接影响到一国综合竞争力,决定一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随着全球科技飞速发展和进步,科技化时代对于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大力培养创新人才,不断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才能够赢得长期生存发展空间和机遇。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应对竞争和挑战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2)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推手。高职院校是社会重要人才培养基地,为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后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体制等逐渐无法适应现代人才需要。主要表现为:教育观念保守,学科专业设置不合理,教学教材内容落后,偏重理论知识灌输、创新教育缺失等,这种教育环境显然无法培养出具有创造意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彻底地改变这种错误的教育观念,坚持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用科学、现代化的思想作指导,在学科设置、课程设计、教育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转变,这样才能够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形势的创新型人才。总之,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推动现代社会正常运行的根本保证,也是高职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推手。
(3)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核心内容,创新必须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随着学科之间不断交叉渗透,社会工作岗位对人才复合学科知识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传统高等教育思想影响下,高校人才培养过度强调理论知识灌输,造成理论教学大于实践教学的局面,忽视了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毕业生“高分低能”问题十分突出,逐渐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形势。高职院校主要目标是培养一线技术实用型人才,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以致用,激活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实际操作能力。高职院校开展创新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毕业生适应就业岗位的能力,在为社会输送“抢手”人才的同时,实现自身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1)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创新教育氛围。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要在高职院校内营造浓厚的创新教育氛围,让全体师生“处处感受创新”。要在图书馆、教室、食堂、宿舍、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开展创新宣传和教育,培育浓厚的创新校园文化,通过利用环境感染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精神。 具体到实际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媒介,在校园内开展创新宣传活动,将创新精神、要求和思想传递到每位师生,让师生感受到创新的力量以及重要性;教师要身先示范,做好创新教育的“实践者”与“推动者”,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启发性、灵活性、开放性教学思想和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视野,教会学生如何创新和创造;高职院校还可以争取地方政府支持,通过建设科技园、创新基地等方式,与其他高校共建创新教学基地和创新人才孵化器,不断夯实创新型人才培养硬件基础。总之,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来不断地强化创新教育,只有在让学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才能够不断促进创新教学的实现。
(2)建立和实行创新激励机制。创新要持之以恒的投入和付出才能够收到效果,才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必须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创新激励机制,让每位师生都能够感受到创新带来的成就感和认同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创新学习和实践当中去,最终实现创新良性循环发展,不断增强学院整体创新能力。就目前的高职院校教学来说,学生普遍缺乏成就感和认同感,他们难以突破自己,对创新活动更是缺乏自信,因此创新激励对他们来说尤为珍贵和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动脑、主动思考,鼓励创新,同时要对新奇思想和看法给予宽容态度;在实训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敢于动手尝试,敢于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思路来解决实际问题,对不同做法给予尊重和包容;在创新竞赛中,要善于采用激励手段和政策,提高学生参与“小发明”、“小创造”积极性。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科学创新示范和榜样,为学生创新提供“助燃剂”,激发创新热情,开启创新大门。只有坚持不懈的引导、持之以恒的帮助,才能够让创新“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
(3)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夯实创新教育人力资源基础。人才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要想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首先要培养出一批富于创新、敢于实践的教师人才,只有如此才能够为人才的培养提供基础和后盾。因此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首先,要摒弃传统选人用人观念,要在坚持现有人才招聘方案基础上,不断创新人才引进模式,要将企业技术人才引入到高校课堂内,不断丰富和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比如社会科研院所、企业事业单位有丰富的技术人才,他们是行业内权威专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为高职学生开展实训活动提供指导;二是组织教师深入到企业生产一线,切身参与和感受实际生产活动,不断充实其专业实践经验,提高理论联系实践水平,以达到“双师型”教师要求和标准。
(4)继续推进教学改革,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传统教育以单向灌输为主,带有浓厚的强制性、服从性色彩,容易让学生产生过度依赖性、盲从性和惯性思维,从而剥夺其学习自主性和个性。这种“一刀切”教学管理模式、“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给我们输送的是“机器人”,大大地挫伤了学生的意志和学习热情,使得他们严重缺乏创造力、灵活性和活力。因此,高职院校要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制定高职创新教育发展规划和战略,尝试不同教学模式, 不断引导学生强化创新意识和能力训练;以主动代替被动,促使学生主动创新、主动创新,把创新精神与学习结合起来;同时要以创新方向为目标,引导学生时时创新、锐意进取。要实行弹性教学制度、教学课程模块化、教学内容开放化、教学方法灵活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学生学习自主化、教学效果评估多元化,主动实训实践教学,致力于提升实际操作能力,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要逐渐将传统知识灌输式教育模式向创新教育转变,营造民主、自由、和谐的教学环境,不断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养成创新习惯和思维,逐步完善新人格。
(5)加快创新团队建设,充实创新人才储备。创新实践团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土壤和微环境。课程教学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少之又少,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锻炼需要。高职院校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全力支持和指导学生,帮助他们逐渐形成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团队是指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成立社团开展创新实践活动。高职院校可以建立两种创新团队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一是以课程为导向建立创新应用团队;二是依托职业能力竞赛平台成立创新技能竞赛团队。例如机械加工专业学生,可以结合课程内容成立机械设计创新团队、新型模具设计团队等;还可以根据企业技术应用和发展趋势,成立机械自动化设计大赛、数控模型建模大赛等,通过发动学生积极参与不断锻炼其创新能力。
3 结束语
篇6
【关键词】 创新型 人才培养 探析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要有一大批符合创新型国家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来承担起这份重任。《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2012年,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把大学生培养成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的创新型人才,不仅涉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过程的变革,而且涉及课程要素和教学要素的改革,更涉及制约培养目标和过程及课程、教学、学生管理要素的整体突破[1]。创新人才结构应该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创新的知识储备、创新技能六个方面要素。高校的学生工作,应该打破传统的说教,应以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项目为抓手,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德智体美相互促进,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1 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
高素质人才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不仅需要良好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需要对社会需求的体察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更需要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能脱离专业教育而孤立地进行,而应该与专业教育进行深度融合,在专业教育的同时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促进专业教育。
一是教育内容的融合。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内容融入到专业教育教学渠道的教学计划设置、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等环节,在专业教育的同时,注重大学生思想品质、意志力、协作能力、交际能力和事业心等方面的培养,陶冶情操,培育科学精神,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牢牢把握人生正确航向,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
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个人的行为、观念、风格、价值取向、人格修养、隐形知识等均在更深层次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观念及价值判断的形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在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教师自身思想品德修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建立一支思想政治理论水平高,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强的专业教师队伍。
2 社团建设促进专业能力提升
面对创新型国家建设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建立紧跟时代特色、满足大学生需求的新兴社团,大力扶持影响力大的精品社团品牌化、特色化[3]。学生社团建设以学生为主体,专业教师为指导,紧密结合专业,通过完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探索精神及训练科学思维的学生活动项目,对大学生进行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训练。积极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围绕教学课堂主阵地,拓展大学生成才教育的空间。结合专业领域前沿问题开展各类学术讲座和科技学术研究项目,组织开展科技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形成结构合理、类型多样、专业性强、充满活力、健康向上的学生社团发展格局。激发学生个体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专业化、个性化发展[4]。从学校层面上要健全社团组织机构,加强管理,注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5],更好地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服务。
3 竞赛活动为专业建设服务
竞赛活动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手段。创新竞赛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素质,有利于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拼搏精神等非智力素质的提高,同时也对学校的教学具有检验、反馈作用。高等学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竞赛活动,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创新竞赛活动。积极开展国家、省、校、院、系五级大学生竞赛活动,在竞赛项目的设计上,要突出时代性、专业性、创新性的特点,培育校内具有专业特色的品牌竞赛项目,逐步扩大竞赛的参与率,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加竞赛的机会。以竞赛活动促进大学生对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以竞赛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4 学校文化建设营造创新教育氛围
培育健康、积极的大学校园文化、校园学术氛围,能够促进相互启发和良性竞争的优秀学风形成。影响人的成长与发展有遗传、环境、教育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四个因素,其中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至关重要。我国社会文化、学校文化、课堂文化建设方面普遍缺乏创新精神,高等学校要把培育创新文化作为基础工程,着力营造追求真理、自由探索的学术氛围,培养创新所需要的科学精神、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6]。通过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月、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成果展、学生论坛、名家讲座等活动营造创新教育的文化氛围。以自主创新、先进高尚的文化培育学生、塑造学生,使继承、创造、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每位学生的思想里。
参考文献:
[1]周兴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要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求是理论网.2011年6月15日.
[2]潘爱军.陈凤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华章,2011(10).
[3]陆士桢.把大学生社团建设成青年成长团体.中国教育报,2009年10月22日第4版.
[4]岳瑞凤.谈创业教育视角下的高校专业社团建设[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5):92-95.
篇7
【关键词】创新型外语人才 创新能力 创新素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标志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将是其创造力,而确定一个国家整体创造力大小的是其创新人才的数量、质量与结构。创新能力是各类人才都应具备的本质特征,是对人才的更高要求。随着国际间交流日益增多,国际化创新型外语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在高校大力开展教育创新,培养创新外语人才,是应对时代挑战、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选择,也是当代国际教育改革的共同追求与核心目标。
一、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内涵
1.创新人才。创新人才从广义上来说,不仅指那些事实上已经为社会做出了创造性贡献的人,而且还应该包括那些具备创造性素质、可能为社会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甚至应该包括那些还不具备某一领域的创造性素质但具备比较好的创造性潜能的人(黄振定、黄艳春,2013)。创新人才是具有创造性思维加创造性人格的人才。林崇德(2009)把创造性人格概括为五个方面的特点及其表现:(1)健康的情感,包括情感的程度、性质及其理智感;(2)坚强的意志,即意志的目的性、坚持性(毅力)、果断性和自制力;(3)积极的个性意识倾向,特别是兴趣、动机和理想;(4)刚毅的性格,特别是性格的态度特征,例如勤奋;(5)良好的习惯。此外,陈新仁、许钧(2003)提出创新人才主要由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个性、创新品质构成。
综上所述,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其核心就是创新潜能的开发。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开发人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而且要特别关注创造性人格的训练。把学生培养成具备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个性和创新品质的高水平人才。
2.创新型外语人才。文秋芳(2002)指出创新型外语人才应该是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英语人才。也就是说,创新型英语人才首先是合格的英语人才,然后必须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还要融入创新素质。创新素质包括三个部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康大伟(2013)认为高校创新型外语人才应具有良好的语言基本功,较强的外语和汉语应用能力,这是外语专业人才首要的业务素质,没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国际化创新型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创新型外语人才要有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这要求外语专业人才涉猎各方面的知识,掌握金融、保险、通讯、医疗、农业、贸易、新闻等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国际视野。唐燕玲(2008)指出创新型英语人才的内涵和素质结构应为: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技能,程度较高的综合化的知识结构,较高发展水平的智能,较鲜明的人格个性,较强的创新能力。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与自身的知识、智力、和人格个性等要素相关联。
概言之,创新型外语人才指具有创新能力的外语人才。这种人才首先是合格的英语人才,应达到英语人才的一般规格,同时,还应具有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和素质结构。创新型外语人才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素质: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创新型的人格和创新能力,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其中,知识是指高度综合化的知识结构,即广博的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精深而前沿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方法论;人格个性是指个性化色彩鲜明的人格与品质,如强烈的创新动机、情感、意志、个性、社会责任感及人文精神等非智力因素;能力是指全面发展的智力、高度发达的思维能力及其纯熟的实践能力(如实验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知识是形成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创新人格是一个人获取知识和形成能力的保证,创新能力是由一个人的知识、智能、人格和个性等因素构成的能力。
二、高校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途径
1.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外语类专业不仅要开设语言类课程,还应有其他如翻译、商务、新闻、法律、金融、文化、道德等课程,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自己对未来的规划选修其他相关课程,体现个性化教学,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和研究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仲伟合,2014)。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外语学院提出实施国际化全人教育,注重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外语人才,在课程设置上更具有弹性化、灵活性和多元化。
本科英语专业实施两个阶段的教学,每个阶段均应有其各自侧重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第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通识教育和英语专业技能培养及创新精神和人格形成阶段。课程应包括:英语听力、英语会话、英语阅读、综合英语、英语写作、英语语法、英语演讲、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里健康教育、大学语文、大学体育、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本原理概论、中国文化概论、第二外语等。本阶段结束时学生的基础英语水平应达到专业四级。第二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阶段。课程应包括:高级英语、英语写作、英语视听说、英语国家概况、旅游英语、商务英语、汉英翻译、英汉翻译、英语口译、科技英语翻译、商务英语翻译、应用文体翻译、翻译赏析、同声传译、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概论、电子商务、就业指导课、跨文化交际、国际贸易实务、文献检索与利用、国际金融等。学生毕业时英语水平应达到专业八级。这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虽有所侧重,但却是整个培养过程互为依存的组成部分,两个阶段的紧密结合是培养创新外语人才的根本保证。
实践证明通过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英语基本功扎实,而且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在各种演讲比赛、写作大赛和翻译竞赛中表现出色。
2.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关键(谢力,常丽娟,2013.7)。首先,外语学院需要多引进以英语为母语的高水平的外教,由他们来担任一些涉及到西方思维模式课程,如:英语会话、英文写作、跨文化交际等,营造真实的外语交际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够用英语和地道的外国人交流,而且更重要的是能感受到中西思维模式碰撞,中西文化交融,从而打开思路,推动心智,激发灵活思维。其次,必须改善现有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建设起一支高水平的、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的教师队伍。引进人才是迅速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和教师知识结构的重要途径:可以设法引进一批既有其他专业知识又能熟练驾驭外语的人才,也可以从其他专业聘请教师承担外语相关课程的教学。另外,还可通过内部培养。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通过多种渠道,采取不同措施,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1)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高校攻读高一级学位。(2)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进修或访学。(3)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国内外学术会议。(4)扎扎实实搞好内部培训,2012年以来,我们选聘本院留美博士贾莉教授对38位青年教师分两批进行了为期半年的专业培训。(5)邀请知名专家讲学。邀请了南京大学杨治中教授、北京大学二级教授胡庚申教授、信息工程大学王德军教授等知名专家来学院作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专题报告。
3.创造较多的实践机会。外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然而,目前高校外语人才的培养与企业的需要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脱节的状况,高校的这种封闭式人才培养模式也使得高校外语学科发展的前景变得愈加黯淡,改变这种状况,高校必须树立起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必须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及本校学生的实际状况,寻求与企业之间合作的途径。另外,课下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赛事,演讲比赛、翻译竞赛、口译竞赛等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能力,合作能力等。还可以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国际文化节,中外学生联谊会等。与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利用该基地使外语专业的学生可以到基地体验真实的职业生活,从中获得大量的、有价值的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经验,在该基地实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尽量利用自己的所学来完成工作任务,并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能力与完成工作任务间的差距,然后有针对性的加以修正和弥补。
4.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李天欣,2014)。学习者掌握一定数量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固然重要,但是基于这些知识进行反思和批判,并提出新的假设和观点更为重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无论在阅读训练中、在写作教学中、还是在其他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各种批判性认知技能和情感倾向。无论在课前的备课中、课堂讲课中还是课后的辅导答疑中,教师要有批判性思维意识,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贯穿于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
首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教育学生明白,印在书本上内容的不完全都是真理。我们读的文章有的是事实,而有一部分是作者的判断和观点,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提出问题,做出假设,通过论证,质疑作者的观点,提出自己新的观点。因此,老师不应该只提出简单的学生用肯定和否定就能回答的问题,要提出不同层次和不同方式的问题,要让学生通过说理、举证来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其次,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讨论或辩论活动,引导学生首先指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要从几方面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要说理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找到的解决办法令人信服,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总之,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循序渐进,不是一蹴而就的。高校应根据本校条件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系统有效的研究,确立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中,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自己对未来的规划选修其他相关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出更多的适合社会发展的创新型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康大伟.浅谈河南高校创新型外语人才高地建设[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65-66.
[2]黄振定,黄艳春.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刍议[J].外语教学,2013(1):61-64.
[3]李天欣.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陕西教育高教,2014(8):12-14.
[4]林崇德.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5]唐燕玲.论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与综合英语教学改革[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8):30-33.
[6]文秋芳.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国外外语教学,2002(4):12-17.
[7]谢力,常丽娟.高校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3(7):132-133.
篇8
在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努力做好观念和机制创新,加强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紧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互联系。我国农业高校的高等教育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关系紧密。目前,农业高校科研教学管理机制尚不完善,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因此,如何通过推进农业高校的科教融合,探索科教协同模式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科学研究真正融入高等农业教育,不断提高农科本科生培养质量与科技创新能力,是我国农业高校所面临的关键任务。
一、科教协同是农科创新本科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一)农科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善于发现新问题、分析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人才[1]。创新型人才是中国综合国力与竞争力的集中体现,“钱学森之问”就指出要将创新型人才发展作为关乎国家强大与民族振兴的根本大计。“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是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农业创新型人才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建设与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性资源,农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是我国农业高校高等教育肩负的重要使命。
(二)科教协同育人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大学已经成为教学和科研中心,高校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科研型特征明显。但随着高校科学研究职能的不断强化,大学人才培养的地位有所下降,出现教学与科研失衡的现象[2]。这一现象体现了教育发展的阶段特性,不同地域、不同高校、不同时期表现形式均有不同。教学与科研的一体化是现代大学的根本,科研与教学的相互融合与协同创新是现代大学制度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的本质特征,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要回归到科教融合协同育人这一模式。因此,农业高校要积极探索自身办学优势与特色,采取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职能定位,推进科教协同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办学质量与水平。
(三)国内外科教协同育人理论与经验启示19世纪初期,洪堡就在德国柏林大学提出将科研与教学相统一,柏林大学将科学研究作为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采用“教学与科研统一性”的原则,开创科教协同大学模式的先河;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Cech指出:“研究型大学给学生最有震撼的教育并非来自课堂上课,而是让本科生进入研究实验室”[3]。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第一任主任麦克斯韦创立了系统的教学与科研结合制度,在这一将教学孕育于科学研究思想的引导下,1874—1989年间卡文迪许实验室先后培养出2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大学自1955年中科院成立学部以来,始终坚持科教融合,自20世纪50年代,先后培养了70多名院士。从国内外已有理论与经验来看,科教协同育人对于当前的高等教育发展,提升创新能力培养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农业高校推进科教协同的利弊分析
为了解当前我国农业高校构建科教协同育人模式的现实基础,本文选取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及华中农业大学为对象,从师生结构、专业组成、学科建设、科研与教学平台建设以及科研经费等方面进行统计,统计数据来源与相关农业高校门户网站与年报,截至时间为2014年11月。其中,涉农本科专业统计涵盖农业科学、生命科学以及与农业相关专业,主要包括:农学、植保、资环、园艺、动医、动科、生科、食品、农经、农机等相关专业;国家级教学平台包括: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包括: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经费统计为纵向到账经费,统计时间截至2013年12月31日。
(一)农科高校推进科教协同专业优势明显我国农业高校专业特征明显,主要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特色,科研方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目标以涉农领域为中心,相对统一,彼此连贯,联系紧密。以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及华中农业大学4所高校为例,涉农专业分别占到各高校专业总数的47.7%、52.5%、46%、54.5%(表1)。这表明农业高校在专业方面具有先天的特征与优势,专业资源相对集中,既有利于学校科教协同育人的体系构建,又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资源整合,可以说农业高校已经具备了构建科研教学协同育人模式的先决条件。
(二)农科高校推进科教协同具备基础资源优势科教协同模式的构建基础是要求科研工作对教学工作创造条件,提供支撑,彼此融合。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分别拥有国家重点学科数分别为12、7、7、8,具备了依托高层次学科指导高水平教学的基础条件。4所高校均建有一定数量的国家级教学平台与科研平台,这为整合科研、教学资源加强人才培养提供了平台基础。同时,4所高校2013年度科研到账经费分别为9.7、5.36、3.5、4.78亿元,当年平均科技经费为5.83亿,这为我国农业高校推进科教协同体系模式的创建提供了资金保障,经济条件也已基本具备。
(三)农科高校推进科教协同受师生群体结构制约教师是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开展的主体,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与科研的参与者,因此,教师与学生的群体特点是影响高校推进科教协同的另一重要因素。统计数据显示,4所农业高校的师生比分别为1∶7.4、1∶10.9、1∶12.9、1∶12.9,平均师生比为1∶11。从统计结果来看,以上高校教师数量相对较少,学生群体数量大,师生比值小,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与学生的比值更低。目前,这种现象在我国农业高校普遍存在。教师是落实科教协同育人模式的重要纽带与推动者,因此,教师面对学生群体的大小,高水平师资与学生接触机会的多少,都将制约着科教协同育人体系建设进程与农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效。
(四)农科高校推进科教协同的其他制约因素现行大学排行榜以科研成就作为衡量大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农业高校过分强调科研产出现象也普遍存在,科研经费、科技论文、发明专利和科技获奖作为评价教师水平的标准,教学评价标准份额不高。教师偏重项目获取与研究,存在“一流教授搞科研,二三流教授搞教学”的奇怪现象,教授承担本科教学任务虚而不实。课堂教学内容与研究内容脱节,科研方向与教学内容不一致,教师“为科研而科研”的现象普遍存在,课堂教学草草应付的现象屡见不鲜[4]。
三、科教协同推进农科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发挥专业特色,科学设计科教协同模式我国农业高校具有明显的专业特征,学科优势显著、专业相对集中、学缘结构合理是农业高校相对综合性大学推进科教协同育人具备的先天优势与现实基础。要综合分析自身优势与特色,着力建设具有专业特色,依托科教协同的农科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以提高教育质量,强化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在学校层面,依托农科特色这一背景,加强科教协同体系下的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设计;二是推进不同农科专业科研、教学资源的交叉融合,实现全校科教协同资源一体化;三是加强院系间联动,结合自身特色与优势,在学校总框架下,制定科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
(二)推进科教平台共建,实现优势资源共享科教协同的推进需要打通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各种障碍,实现人才、信息、技术、资金、平台在教学与科研过程中的互动和共享。目前,我国农业高校已经建设完成一批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与教学平台,拥有了推进科教平台共建的条件基础;获资数以亿计的科研经费,具备了资源共享的经济基础。因此,农业高校应该在科研与教学平台使用方面,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以及省部级各类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支持其科研实践与熟悉、学习各类仪器设备的使用,借此来扩充已有教学平台的条件资源。将先进的仪器设备、研究中心、科研基地、合作企业等资源应用于本科生的教学之中,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
(三)构建“科研—教学”型教师团队,切实提高育人质量构建有利于科教协同模式下的农科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解决高水平教师数量不足是关键。一是制定师资引进规划,有针对性的加强科研、教学亟需型和紧缺型的师资引进,既改变师生比低的现状,又加强了教学体系的全面性;二是加强制度牵引,根据教师的知识结构、学识水平及科研能力等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安排教师上课,提高院士、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以及学科带头人在本科生课程中的授课比例,确保教学质量;三是加强教学培训,通过授课培训、组织竞赛、经验交流等形式,提高青年教师与专业科研人员的授课能力。因此,结合农业高校特点,努力将科研人才培养为教学名师,构建“科研—教学”一体化的教师队伍,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创新能力培养水平的关键。
(四)科研引领教学,加强紧贴前沿的课程体系建设科教协同的农科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本质上是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明确科研在大学发展中的引领地位与作用,在科研过程中提高教育能力与水平,因此,亟需紧贴科技前沿,更新教学课程内容,实现科研内容与教学内容的零对接。在理论课程方面,农业高校应充分依托学科资源,紧贴科技前沿,按课程类别划分课程群,成立课程建设专家组,根据科技的最新进展,及时调整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建立教研结合的长效机制;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应打通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推行“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模式,重视农科人才培养的创新性与连贯性,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实践教学方面,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健全和完善本科生科研训练体系,将最新的科研成果与进展应用到实践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篇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会计人才数量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其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在会计人才供给方面,从数量上看,我国各大高校所提供的毕业生的数量是足够的,但从质量上看,现有会计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较弱,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当前,以记账为主要工作内容的传统会计人才己经相对过剩,而市场所需要的复合创新型人才却相当缺乏。复合创新型人才一方面需要具有广泛的会计理论和财务管理专业知识,而另一方面在知识结构和学科能力上又各有侧重。这意味着高校会计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面临着巨大挑战。为此,如何针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培养更具创新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的新型会计人才己成为我国各大高校会计学专业所面对的重要问题。
二、现有培养模式的缺陷
在我国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考评体系方面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培养目标过于短视。目前,大部分高校仍将会计人才定位于以记账为主的专才型人才。在这种定位下,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就成为了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这种目标将会诱导学生以通过期末考试并最终顺利毕业为学习目标。而相应的教学课程在设置上就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能力尤其是现有环境下所必须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种目标定位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也许考试成绩很好,但在面对复杂多样的经济活动时难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缺乏应对经济环境变化的能力。(2)教学内容缺乏创新。从教学内容看,我国高校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还是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专才型人才,教学内容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进行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理论课程体系,另一类是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实践课程体系。但无论哪类课程,都仍未摆脱传统知识体系的制约,教学框架被局限在一个较狭窄的领域内,限制了学生知识面与视野的拓展。其次,部分专业课程缺乏前瞻性和实用性的内容,甚至存在当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发生变化后所采用的教科书却未及时更新的现象,这就会导致学生毕业后发现所学知识与实务工作脱节。此外,在实践操作方面,虽然很多高校设置了相关课程,但课程内容往往只是对实务的简单模拟,且在授课过程中只是简单介绍各操作步骤,而并未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何要这样操作,以及如果具体情况发生变化后该如何应对。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不仅会导致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视野狭窄,在实践操作能力方面也有所欠缺。(3)教学模式单调呆板。目前,在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以教师单方面灌输专业知识而学生被动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有主导地位。对于学生来说,记忆教师所灌输的内容成为主要学习目标,而对知识的进一步思考与探索却往往会被忽视。由于会计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教师的教学方式又较单一,很容易使课堂变得枯燥。目前虽然大部分高校的会计专业都顺应教育部要求实施课程改革,增加了实验教学或实务模拟等课程,但从总体上看,大部分高校的教学方法仍显单调、呆板,很少采用案例教学法、问题讨论法等启发式教学方法。由于受到本科生专业水平与会计专业特点的限制,大部分会计专业本科教学所采用的案例就是简化的会计业务题,仅要求做出相应业务的分录或者进行简单的计算,而很少对相关业务的合理性以及可能存在的多种处理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这种简化的案例由于存在唯一的标准答案,缺乏讨论与拓展空间,因此难以引起学生进一步思考的兴趣。(4)考评体系落后。由于目前大部分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被定位在学习与掌握专业知识,所以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考核仍然使用期末笔试的成绩作为主要评价依据。虽然最终的总评成绩会纳入平时作业、小组讨论等的评分,但在总评成绩中占的比重较小。这种考评体系往往会诱导学生甚至是教师将大量的时间精力花在对理论知识的记忆而非运用与思考上,从而忽视了对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三、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途径
目前,经济环境不断变化,会计行业也在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往往需要会计人员不但具有深厚的会计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还能根据行业需求不断自我更新现有知识并将新知识与现有资源进行整合,能适应社会及行业发展的变化,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本行业及相关领域。在此环境下,对会计人才培养的模式应该从知识传授型转为能力培养型。
1.树立正确的培养目标。在新经济环境中,我国高校对会计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定位目标应当充分考虑经济环境和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具有前瞻性。随着经济环境和会计行业的不断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端会计人才将会成为市场的主要需求对象。因此,必须创新高校的教育模式,加大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满足市场的需要,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当前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这是因为:首先,会计是为经济服务的,会计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作相应调整,即使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并记忆了大量会计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方法,但随着会计准则的调整,所学的理论知识无法满足工作中的需要,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具有根据新环境、新业务来选择、寻找、并自学新知识的能力;其次,由于现实中的业务情况千变万化,而准则难以详细地全面覆盖各种具体业务情况,因此会计人员需要具有能扩展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只有当会计人员具备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他们才能不断地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更新,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
2.充实培养内容。首先,应该对会计专业毕业生面向的用人单位开展深入调查,分析各类用人单位中各岗位类型的主要工作职责与任务,分析完成各项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根据会计人才的市场需求创新和转变教学模式。其次,根据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情况,分析传统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探寻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调整现有的人才培养计划,充实人才培养内容。第三,根据调整后的培养计划,汇总出会计工作中典型的工作任务,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情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工作过程为框架,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开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材。第四,及时对知识体系进行更新,在教学中及时根据经济业务的变化引入新知识,在讲解会计操作时,应结合新的业务进行介绍并增加一些新的经济情况,使教学内容更适应时代的发展,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
3.创新教学模式。由于会计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为了适应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应该在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应该将以理论灌输为核心的传统会计人才教学模式改为以理论学习、实践操作与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此外,当学生己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后,可以尝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导向,以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案例分析以及实务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这将有助于学生自学、自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以教师为主体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充分应用各种方式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积极思考与探索去获取新知识并与原有知识体系相融合,从而促使学生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和促进个性健康发展。此外,高校应通过建设会计模拟实验室模拟各种真实会计业务,还可以建立校外的会计实践基地,让学生在毕业之前就能有机会了解接触真实的会计业务,这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其对会计的感性认识和领悟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其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
4.改良考评体系。首先,改变现有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的考评体系,增加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重。传统的考评模式往往会导致学生平时不努力,期末考前临时突击背书,而考试后忘得一干二净,这种考评模式下,学生不注重平时课后对知识的消化理解,在下一堂课讲授新知识时无法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掌握。如果能增加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重,会促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花在平时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上。其次,可以采用除传统笔试以外多种不同的期末考试形式,例如大型的案例讨论与分析、课程论文等形式,这有助于促使学生改变传统模式下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加强从实务角度对知识进行理解与运用。
篇10
关键词:动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233—01
一、动画专业背景
中国目前的动画产业市场并非十分理想,动画产业还处在发展中,随着中国动画产业化进程的推进,由于市场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迫切,于是就催生出了动画教育的扩张。在沉默了50年之后,动画教育彻底爆发了。中国动画产业正在不断发展,动画专业创新型人才相当紧缺,所以动画专业创新型的人才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二、动画专业现状
(一)顺应学校动画教育的发展
目前,中国动画产业人才缺口甚大。据调查,我国动画从业人员的缺口将近数百万,正因为有了相当大的人才缺口,很多相关院校相继行动。其实很多涉及动画教育学校的开办都都是仓促建立起来的。这种情况下,随着动画教育的不断推进,接踵而至的问题也很多。首先是院校教学质量问题:当前我国动画教育还处于摸索阶段,各大院校大规模地进行招生,怎样保证院校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真正效果,我们应当足够重视。其次是院校动画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就开办动画专业的院校,绝大多数动画教学历史不长,在师资队伍、教材、教学设备以及课程的设置等方面还不够完善,还不能迅速适应动画生产,培养出的人才与实际工作的需求有很大的差距。
(二)部分职业院校偏离方向及功利主义色彩浓厚
动画专业目前的现状为:国内动画创新型人才的紧缺,部分院校一味按市场需求来办学,把教育作为经营手段,强调教育的经济性。专业课程方案进行浓缩加工设置,追求大而全的效果,导致专业特色不够突出,学生对企业工作岗位的需求还有一定距离。应对能力不强。学校盲目对市场就业需求大的专业课程进行开设,追求片面的“以就业为导向”,部分院校盲目跟进,导致院校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矛盾。造成此种现象的最根本原因就是:院校教育在动画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上方向的迷失。
三、解决方法
(一)动画专业课程体系需要完善
学生要就业,首先就要了解市场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社会经济与科技在不断发展,各种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也在快速更新,相继而言,企业对劳动者的素质相当重视,并提出甚高的要求,劳动者不仅仅要掌握本岗位的工作技能,而且还应当具备相关行业的知识技能,并具有自我开拓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怎样使学生发现并掌握不同的工作中存在的共同之处,并转化成为自身专业技能成为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将这种需求作为高等院校专业课程设置的重要依据,来进行有效的专业课程设置,因此,积极推进高等院校对动画设计专业的课程改革,研究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使院校的教学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培养出更多满足社会岗位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是十分必要的。
(二)院校相互交流以及与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需要完善
教育本身其实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对学生的就业就显得至关重要。由于我国职业院校动画专业课程的设置也各不一样,在专业设置上,特色还不够突出,这主要是因为各院校之间缺乏交流,校与校之间还处在一个较低的层面,而且学校和许多企业的合作也停留在一般交流上,所以企业没有给学校提供技术支持,学校只能期望把毕业生送到企业去进行实习,种种现象导致动画专业教育的封闭特征突出,这些现状在限制着动画专业在教育领域的纵深发展。而动画设计与制作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制作过程分为多个流程和步骤,一般的院校动画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很难胜任动画设计工作,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对动画制作的过程只存在了解阶段。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技能与市场上真正的动画制作环节有所脱节。在这种环境下,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加强校与校交流,校与企业合作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创新性人才至关重要。
四、结束语
教育与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教育课程只有主动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才具有生命力。
基于课程设置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针对职业岗位与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其课程的内容将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统一,将就业所需的能力更具体化,更具有综合性和扩展性,给学生足够的发挥以及想象空间,有助于其能力的深化。更重视学生内在潜力和情感的发展与变化,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这一目标统一。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