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描述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6: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汉语言文学专业描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语言;使用技巧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使用与意境分析的特点
(一)汉语言文学的目的性特点
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旨在强化学生的沟通技巧,并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站在更加专业的角度欣赏文学作品,从而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弘扬与发展。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学生能够通过语言应用技巧的练习,促进自身语言把握与分析能力的提升。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体特性
就现阶段情况来看,参与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学生通常为文科生,这部分学生均对汉语言文学抱有极大兴趣。
在各高校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开展,重点针对文科专业的学生,对理科生并无硬性要求。由此看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主体,完全是可以确定的。文科生在学习过程中,探析汉语言文学蕴藏的内涵其实是比较得心应手的,这是由于他们本身具有良好的文科基础,对字词句以及语法修辞等方面的推敲有显著的优势。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交际性
作为人类用于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随着交流经验的积累,人们的思维、思想等均将发生巨大改变。与此同时,人们对于某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并通过语言的沟通与交流,表达情感,将汉语言的魅力传承下去。如此一来,汉语言文学会使更多的人受到感染,愿意从不同的途径去发现、探索汉语言文学的内涵与意义,共同促使汉语言文学日益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二、汉语言文学中所呈现的意境
(一)意境的起源与作用
在古代,诗人为使整首歌更具特色,通常会借助各种语言来营造一种气氛,使读者浮想联翩,这种气氛便是意境。据了解,我国诗文主要通过一些诗句或词语来营造意境,作者当下想要表达何种情感,想要透过诗词传达何种思想,便会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营造意境。诗人所营造的意境,多半源于生活,是诗人通过观察与探索,再运用恰当的字词句加以描述,并通过感悟,使诗歌的整体情感得以升华。语言运用越精妙,表达的清感便会越真切,读者也会更加身临其境。
(二)意境烘托中心思想
将意境带入诗歌中,不但能够提升整首诗的美感,还能从侧面烘托作者想表达的内心情感,使整首诗变得更加鲜活、生动。我国自古以来,便有以诗言志一说,许多著名作家均透过文章来刻画自己,表达凌云壮志,如杜甫、李白等。他们往往用诗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思乡之愁,感慨怀才不遇,或者来表达豁达,开辟仕途之路。一些作品通常会通过意境的描述,使内心情感更为深刻,烘托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意境构建的常见问题
意境的构建在文学作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构建意境时,学生往往会出现以下两方面问题,分别“有境无意”和“有意无境”。有境无意指的是文章中虽然自带意境,且美感度高,但却华而无实,并没有表露出真情实感,过于空洞。有意无境则是指过于抒发自身情感,忽视了对情境的设置。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作者本身经验积累不够,缺乏丰富的实践支撑。
三、汉语言文学语言意境的应用
(一)增加阅读量
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积累大量的文学知识。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流传下来的经典名篇众多,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文化本质也不相同,要想更好地驾驭语言意境,还需要增加阅读量,熟练掌握文学作品的内涵及作品创造的时代背景。在阅读的过程中,还要通过创作的时代背景,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感悟作者想要表达的一种情境,从而能更好地运用语言意境。
(二)掌握语言规律
由于我国的人口较多,地域分布广泛,少数民族及各个地方的方言都独具特色。在众多语言中,普通话是最通用的,但并不是所有地区都在使用普通话,因为不同地区的人对语言的掌握程度不同。如南方人很难分清卷舌,会不自觉地将一些读音弄混,而北方人对卷舌的敏感度较低。所以,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对北方人来说也很不容易。在学习汉语言文学时,就是为了在实际应用语言的过程中,分析出语言的规律,正确运用语言,进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逐渐总结出一些语言规律。
(三)意境源于生活,并不断创新
我国的诗文中,一般是通过一些诗句或一些词语来营造意境,不同的作者由于想要表达的感情不同,就会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营造意境,这往往是因人而异的。而意境往往源于生活,是诗人通过日常的生活进行观察,运用普通的事物来营造诗歌氛围,通过自己的感悟,体验诗歌的美感,进入作者创造的艺术境界。而营造意境,不仅能使美感体验更加深刻,还会使诗歌中描绘的实物更加真实,甚至会具有更大的感染力,使诗中所要表达的感情更加真切,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四)背诵经典文学作品
众所周知,一门语言的掌握。离不开词汇量、语句语法的积累。背诵经典汉语言文学作品,势必会强化其语言运用能力。作为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诸多经典名著得以流芳百世,完全可以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背诵,加深对汉语言文学作品中,语言使用与意境分析的影响,通过深刻记忆,便能在自己笔书写过程中引经据典,加深文章深度,提升文章层次,使笔下的文章更具生命力。
四、结语
汉语言文学中的语言使用与意境分析,是学习、鉴赏汉语言文学作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务必要引导学生发展主观积极性,从而更为透彻地掌握语言应用于意境分析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史怡乐.论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J].青年文学家,2015,09:140-141.
[2]熊丹.语言在汉语言文学中的应用意境[J].剑南文学(上半月),2015,04:33-34.
篇2
关键词:教育模式 汉语言文学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7.114
1 专业定位――明确培养目标,确立培养规格
黑龙江财经学院是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形成了文理渗透、经管为主,商科特色鲜明的专业群。在这样大的背景下,就要求我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不能同于一表二表综合性学校的同类学科,同时又要符合财经学院的办学特点。因此在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我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结合我院财经学科为主的办学特点,在人才的培养上,摒弃了传统的“专才型”,转而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本专业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技术性、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以夯实基础知识、培养综合能力为出发点,我专业力图做到一方面强化人文基础课程,强调文学修养和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注重应用型基本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具备相应的计算机使用和处理的能力、外语交流和使用的能力,并具备基本的高级文秘操作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
2 专业定序――课程体系合理设置
2013年,我专业对人才培养办案进行新的改革。对课程设置的调整以“夯实基础,拓宽知识,强化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激发潜能”为原则,努力形成“注重通识教育,强化学科基础;形成方向优势,发展兴趣特长;培养职业素养,增强实践能力”,构建“宽基础、多方向、重发展、适应多种岗位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2.1 课程结构追求科学有序
在课程设置上,要使学生所受到的教育是科学的、循序渐进的。专业课程结构其设置顺序安排先专业基础、核心课后专业选修、方向课,先基础后理论,先现、当代后古代,先国内后国外。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涵盖了语言、文学、写作、文艺理论四大门类的主要课程。在专业方向课上,我专业开设高级文秘和对外汉语两个方向,每个方向5门课程,根据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向学生开设方向课,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就业口径。
2.2 课程设置追求特色和实用
为适应目前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现状,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的指向是对应用能力的培养。新版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专业对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开设、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重组与优化,调整教学中心,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向以能力为中心,培养有人文底蕴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课程体系设计突出了文学、语言、写作课程的同时,还特别重视技能型课程的设置。市场上需要什么样的文科人才,我们就设置相应的课程。在保留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培养风格的基础上,依托我校的财经发展特色,通过儒商文化、申论、文学作品赏析等专业选修课的开设,拓展专业口径;通过专业方向课开设,进行就业方向的挖掘,以更清晰、具体、针对性的描述出专业培养方向,逐步形成一种高级文秘的专业方向。
3 专业实践――强化应用技能
3.1 继续坚持写作能力的培养
具备较强的写作功底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安身立命之本,因此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主要特色。我专业开设了写作系列课,坚持写作能力培养贯穿四年,通过基础写作、应用文写作、新闻写作、文学写作、学术论文写作的开设,在进行理论课的同时,加大授课过程中的实践环节,从多角度提高学生的写作实践能力。通过几年的积累,我专业整理了学生创作的文学作品,前后编撰成书《新绿》、《青苹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并做到真正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3.2 强化第二课堂及实训、实习环节
为增加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开设第二课堂并强化实训、实习的环节。我们设置了演讲与朗诵比赛、征文比赛、书法大赛、打字大赛、企业新闻会模拟等多个第二课堂。在理论课的配合下,我专业设有读书报告写作实训、文学写作实训、企业文化实训、办公自动化实训、专业实习等。这些能很好地和专业相联系,锻炼学生的参与、设计、动手等多种能力,同时也为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重视职业应用技能训练
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上应与社会职业技能鉴定接轨,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创业、就业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职业定位及职业规划、创业基础、创业实战及培训、就业指导、专业实习等课程及实践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参加社会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和考试,取得如秘书职业资格证书、编辑记者资格证、人力资源师资格证等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使更多的学生可以获取更为宽阔的就业途径,为学生顺利就业“添砖加瓦”。
我专业在人才培养上,一直不断摸索,力争要突破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的培养单纯的学术型人才的模式,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途径等多个方面进行重新定位和优化组合,加强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力图使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向应用型人才实现成功转换。
参考文献:
[1]刘祥文.财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6).
[2]阮畅.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以提高综合能力为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
[3]靳瑾.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3,(4).
篇3
论文摘要:我国各个高等学校专业设立中,设立最多、设立时间最长,同时又是学校专业组成中必不可少的专业之一便是汉语言文学。它具有众多的优势,例如基础实力雄厚、就业范围较为广泛、社会各个行业对其需求比较稳定,等等。但是,在信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科学教育事业与经济文化也在飞速向前发展,这都在渐渐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及人才战略观念,更对传统的人文类专业造成巨大的冲击。
作为历史久远的传统类专业之一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早在“五四”时期便已确立其基本内涵,而其专业中的课程系统组成是在20世纪中叶左右,在借鉴前苏联模式的基础上确定的。在时代的限制下,汉语言文学的人才培育方式发展为知识性的,其能力培育仅仅是知识传播下的衍生品,能力本质并不是其目的。如今社会迫切需要专业性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专业人员对于汉语言文学类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说,展现自身能力及才华的主要方式就是写作,这也是社会各界对此类专业毕业生的最基础性的要求。从当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状况来看,他们的主要工作类型有:语文教育、文化宣传推广、新闻类工作、秘书、行政管理等,这些工作都要求相关从事人员具备较高的写作能力。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时期要进行语言及文学基础知识的扎实积累,同时还要进行文学气质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审美观念与创新思想的培育,这都是为毕业生踏上社会赢得欢迎所做的备战工作。所以,要从当前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所要具备的能力培育出发,针对其课程系统与培育方式进行相关的改进以及结构性的调整,整体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以此形成自身特有优势,不仅顺应实际需求,同时也是顺应时势潮流。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具有的教育特色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的职业定位是比较模糊的,它不像建筑工程学、会计学以及医学类专业那样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因此难以与应用型直接相提并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的人文类学科,不仅承载展现人文精神风貌的重任,还承载着发扬和提高全民整体语言文化素质的重任。它的主要内容是对中外优秀文化及其遗产的学习与传承,其核心内容是关心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意义与价值,即对人类、国家、民族、集体、个人与自身的一种认知和社会责任。因此,其专业教育的特色在于其培育出的毕业生主要就职于人事的相关工作,对专业生人文素质的培育比较重视;教育非直接体现于应用方面,而是从对社会人文观念及精神文明择取的影响上加以体现;不注重直接创造出的、可以进行计算的经济收益,而是注重对无法以数值计算的社会收益的创造,等等。目前,在社会不断进步以及就业形势逐渐严峻的情况下,教育的实用性逐渐成为教育的追求目标。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来讲,进行适当变革是很有必要的,在坚持传统的同时,积极与社会需要接轨。
二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比普修课课程安排,专修课的上课时间明显太少,导致对专业的深度学习出现不足;其次,教育教学方式中存有的问题,实践类课程安排较少,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不强。
考核体制与考核形式方面的问题。部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研究及掌握不足,但是都能够顺利获得相关学分以及通过最终毕业考核,这其实是对专业考核体制与专业考核形式存在缺陷的一种展现。例如:部分试卷考核的只是一些简单的专业概念,等等。同时,试卷决定课程最终成功的观念使得学生们只关心考试的最终结果,而忽略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
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的热爱程度不足的问题。对自身所学专业的认知不足,缺少对优秀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光荣感及使命感,同时自身专业素养还有待提升。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可采取的措施
1专业教学借助实用性理念来指导
在《中国大学生》这本杂志中,该专业的就业方向被描述为各类的编辑职务、教师、文案策划工作人员以及文秘等。然而,现实中,这个领域的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多为新闻出版社、政府工作机关、企业公司以及科研机构,还有部分人从事了新兴的产业,诸如房地产、律师、金融外贸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的就业面是非常广泛的,但是此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往往面临着有关专业的竞争压力,比如像新闻、公共管理、广告、文秘等专业。
2优化课程,增加学生专业知识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量多且杂,包含了诸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以及现当代文学等十几门课程,为了使汉语言专业具有更好的竞争力,我们应当从三方面对课程进行优化:(1)课程内容精简化,要随着本领域的发展步伐,将最新的知识体系以及分析方法注入每门课程中。(2)核心内容凸显化,每门课程的结构都必须优化,学科基础的建立应根据此学科当前的发展来确定。(3)课程内容体系突出化,将各课程中的内容进行整合,使交叉重复现象最大限度地消除。
3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为了满足就业的需求,必须提高专业的应用性,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增加其专业应用性。应该在“读”、“写”、“说”这三个领域下功夫,这三方面的技能必须得到强化。此专业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实用性教学工作:现代各种类型问题的写作能力、古今各种问题类型的阅读能力、信息的调研能力、语言的教学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课程体系必须得到良好的设置,教学内容也应丰富化,最好是能够形成某些应用模块来辅助专业课程的教学。只有这样,学生的这五个方面的能力才能加强,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一个专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人才。
4要始终围绕着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
结合开放式的人才教育培养目标,教育教学中后续课程与该课程的衔接工作应得到我们的重视。比如,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都有某些相同的文字,我们应该对此部分知识进行整合梳理,让重复度降到最低。安排课程内容的教学工作,不必追求过深,只要“够用”“必须”即可。要结合本专业的最新动态精选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度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于教学资源的选取问题,学校应根据课程改革以及教学大纲的需求,优化选择各种不同的教材。一方面要选择使用频繁的教材,满足语文教师的各种新需求以及现代教育的新挑战;另一方面要选择足够量的参考教材作为后备资源。这样一来,诸如教学标准的制定、教学大纲的实施、课程体系的确立、教学辅导的夯实、教学资源评价以及数字化工作才能得到有效的开展。我们要借助网络,稳步有序地组织有关的教学辅助资料以及与本课程有关的教材档案体系。
四专业教育要具有创新的理念作为指导
我们进行创新就要做到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创新以及教学思维的创新,各自的具体内容如下。
1教学内容创新要突破专业限制
该专业的毕业生虽然拥有着一个广阔的就业面,然而因为专业针对性不强,其就业工作往往受到其他专业学生的强力冲击。因此,本专业的教学工作不能仅仅考虑文学和语言本身,而应该适当地结合就业现状和学科的发展历史推陈出新,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其实说白了,像广告、公共管理、文秘以及新闻专业,其实就是在汉语言文学这个领域经过创新发展起来的。由此可见,在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前提下,我们还应该突破传统的限制,不断改革创新,让汉语言文学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诸如新闻传播、教育教学工作、社区文化管理、公关和文秘、广告文秘等,都可以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个应用模块,借助各个模块的学校教育,学生可以获得宝贵的从业能力和动手能力。
2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着极强的文学底蕴,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坚实的东方文化底蕴,还要有深厚的汉语感情。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能力与自身关于东方文化的亲和力以及自己推陈出新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一方面,教师要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具有极强的意识以及新颖的教育教学思路,他们不仅要潜心实验、乐于探索,还要不断地开拓进取。要一改以往的那种文化传声筒的角色,通过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针对某些社会问题(例如新媒体传播方式、博客等)可以为我所用,将其带到课堂之上供学生思考。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培养自己的思维创新能力。他们要利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创新,用新观点、新思想不断地激励学生,学生在巨大的感召力之下也会感同身受,进行探索、发现、分析、思考、创新。虽然,根据专业特点,此专业的教师大都不讷于言,然而,他们必须要以实际行动,言行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善于思考的能力。
总之,新课堂不仅饶有趣味充斥着人文气息,而且还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它让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工作做到了最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新课堂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为了精神栖息的最佳港湾,培育新型思维的一方沃土,更成为师生人生历程的一次洗礼。如今的我,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还不能实现如此完美的教学目标,但只要我站在了神圣的三尺讲台之上,我就要孜孜不倦、竭我所能地工作。学生是我国的未来,我们在进行中文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贯彻实施上面提到的问题,学生实际掌握的语文知识丰富了,学生的汉语言体系自然就完善了,只要这样,中华文化才能不断地流淌,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地传承和弘扬。
篇4
关键词:全球化;汉语言文学;发展
随着《舌尖上的中国》、《我是演说家》、《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等诸多语言类节目的热播,全国上下都掀起了一股语言文化热潮,汉语言文字汇集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焕发新的生机,它可以绘形、绘色,它亦可以至刚、至柔,通过灵动自由的线条和疏密相称的布局来表达个人思想内涵它的结构、造型、丰富寓意,每一项都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探讨。诚然近年来汉语言文化受到各方面的冲击使得我们在前进的途中有些迷茫,但是全球化背景之下,随着我们自身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借助各种媒体手段,终会令汉语言文化再次大放异彩。
1汉语言文化受到的外部冲击
决定我们人生几个重要节点的大型考试包括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试等等都把英语列为了一项必考科目,家长们为了我们的学习也是费尽心机,从小就开始给我们选择双语幼儿园,小学就开始接收各类辅导,中学都是觉得语文从小就会可以放一放,英语学习却一刻不得松懈,进入大学之后,我们要通过英语四级、六级的检测,甚至更多的人选择了雅思、托福、GRE……从我们出生开始,咿呀学语知道的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可是漫漫求学路上却要我们一再放弃钟爱的方块字,去研究那26个字母的多样化组合,学校的大环境对汉语言文化的冲击已经显而易见。再来看一下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现在家长们聚在一起除了讨论房子、车子之外,讨论最多的大概就是孩子了,你的孩子大学学得什么专业啊?机电一体化,好专业有前景!你的孩子参加工作了吗?信息工程师,薪资很满意!从进入高中之后,专业和就业似乎就绑住了这个学生的未来,他需要考虑以后的专业选择,更需要考虑未来的就业和择业,甚至连结婚和在哪定居都需要考虑在内,却唯独没有考虑这个学生喜欢什么专业,为什么汉语言文化专业就不再考虑范围之内,为什么学完这个专业就只能当个文员,阅读和写作带给我的乐趣又该何去何从,社会这个大环境也把汉语言文化置于冷门。中国自古以来都是文化大国,但是我们的文化更多时候宣扬的是含蓄、内敛,以及时,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全盘否定和对西方思想的过分崇拜,导致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文化信仰缺失,因此我们任由那些所谓的强国他们趾高气昂的对我们进行各方面的打压,我们学习外国的语言,学习外国的工业,学习外国的技术,可以说很长的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思想里面都有一些不自信在作祟,因此,我们学会之后更不可以忘记我们自己的文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于中华文化,我们就要无条件庇护;对于外来文化,就要全部摒弃革除。想要实现“中国梦”,关键在于文化的自强与独立,而文化的复兴,关键在于拥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和海纳百川的气魄。是否能够辩证的看待中华文化,舍弃其中不合乎时代要求的落后因素,是否能够敞开胸怀,包容并学习具有不同观点的外来文化,是汉语能否与时俱进的重要原因。只有真正做到取与舍、扬与弃相结合,才能实现所提出的“活文学”的愿望。
2全球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化专业展新颜
2.1主流媒体对于汉语言文字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进入高中之后学业越来越紧张了,我可以看电视的时间几乎没有了,但是有几个节目在妈妈看的时候还是把我吸引了过去,《舌尖上的中国》先不说里面的食物经过编导人员的拍摄和演绎之后有多么诱人,妈妈那时候常常去超市买零食,说看电视看得肚子饿,我就很奇怪看电视需要这么费神吗?一天我在书房写作业,单是听到解说员那生动的描述就把我吸引了过去,如果说文字有魔力的话,我想这就是了。很多人大半夜不睡觉在那里观看纪录片,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所在。后来看《我是演说家》清华大学的梁植老师说了一段话触动了我“今年《舌尖II》在中国热播,然后我发现一个特别神奇的现象。很多美国主流媒体包括《华尔街日报》在内,在它的门户网站上面刊登文章抨击《舌尖上的中国II》说,这是中国用记录片的方式输出他们的政治理想和抱负。”梁植老师所做的总结也非常精彩“现在是一个新媒体的时代,语言的力量越来越强大”,“语言是文化战争中最基本的武器”,“我相信只要我们一起运用语言的力量,一起用这份最坚实的力量守护我们身下文化的土地。我们一定可以,迎来那个我们共同期待的更美好的中国的梦”。
2.2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越来越广泛:
随着主流媒体的广泛宣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近年来也出现了很大改观。而且本身汉语言文学专业所要学习的内容非常广泛,有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史,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典文献学,文学文本解读,文学理论,文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近代文学,民间文学,比较文学,外国文学,美学,写作,文艺心理学,文学批评,自然科学基础等,此外除了这些专业课之外,普通话水平测试和英语的四六级各项能力也必须合格,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所能从事的就业范围就非常之广泛。除了教师,作家,编辑,记者,文秘这些行业之外,现在电视台、电台、网站等媒体也向汉语言专业人才敞开了大门,播音主持、策划、翻译等等很多对汉语言的要求高的职位也都接纳优秀人才。此外,近年来国际上也掀起了“汉语热”,有很多外国朋友都来到中国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我们的汉语言文学都在以势不可挡的魅力席卷整个世界。古文在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也悄然回暖。随着《甄嬛传》等古装大剧的热播,现在网络上有很多古文言妙趣横生,“问君何不随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全球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定当引领新风尚。
参考文献
篇5
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改革的重要措施。那么,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呢?教师应当充分掌握理论知识教育方法以及实践性知识教育方法,并且将两者充分结合。然而,在现实教育中,我国不少教师在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理论和实践的分离。尽管目前在教师教育过程中,我们经常能够听到“乡村支教”、“边远地区实习”、“参与社会实践”等各种教育形式,但这些形式为仅仅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和实践时间,却不是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最佳手段,脱离了二者相互整合的中心观念。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一)优化课程设置是基本保障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具体要求实施的实践性知识应当通过专业性的实践课程加以实施。由此可见,优化原始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性课程部分是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互整合的基本保障。
1.必修课程实施的优化
必修课程的设置对整体教学内容做出了界定、对教学方式及模式也明确了方向。因此,课程设置的优化首先要做的就是必修课程内容和结构的优化。要想真正突出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则必须从以往的必修课程模式入手。汉语言文学内容应以完成相关汉语言文学相关的课程为主,辅以特色教学方案,从而实现专业教学实施。最终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及主观评价作为总体评估手段。
2.选修课程构建的系列化
选修课程的构建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优势、不足或者兴趣选择相应的课程,不属于强制掌握内容。这类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必修课程所体现的强制性、被动性学习等不足。选修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它与必修课程的结合是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二者相得益彰。讲座、报告、座谈等互动式的立体课程都可以直接体现出选修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程的构建和优化,我们注重两个要点。首先,我们构建的课程应当要以扩大学生对国内外教育认识的视野为主要目的;其次,选修课程的构建和优化还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加强实践性课程的开发
我们通过理论知识的传授及实践技能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因此,在课堂上我们注重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同时结合说课、试讲、实习等实践机会反复训练教学艺术和能力。
1.扎实组织的说课训练
说课作为一种教学、教研改革的手段,不同于备课和课堂教学,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说课强调的是教师把教学设计的过程和设计的内容以及板书等具体细节描述出来。说课能力是直接体现课堂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对于教师的培养应重点培养其编写说课稿的能力,并且鼓励他们发挥创新性的说课方式。同时,还要多组织说课强化训练以及说课竞赛,用以提高整体说课水平。
2.针对性强的教育实践
实习是“准教师”逐渐步入教学工作的一个过渡期,这个过渡期是实习教师发挥已储备的专业技能一个重要时期。它能体现出实习教师在校期间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掌握程度,能体现其在所处教学岗位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势。针对性强的教育实践有利于实习教师及时总结自己或别人在教学工作中的成败得失,顺利完成由“准教师”到“教师”角色的转变。例如,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可以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去参加实习教师的公开课,并进行点评。课后,学生也可以主动与这些老教师进行请教学习。通过这有意义的互动,年轻实习教师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育实践的真谛就是在于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发现自身教学方式中存在的不足,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从而提升自身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营造汉语言文学教育教学的良好氛围
教学能力的强化与提高是一项体系工程,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鉴于此种情况,师资培训机构有必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营造良好的氛围,以有利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强化与提高。师资培训机构需要加强宣传引导、完善相应机制,为汉语言文学教学实践提供可靠的保障。专业课老师需要较高的自律性,对于实践性课程进行言传身教。老师不但要在教学组织过程中联系素质教学的观念,大量采取启迪式、议论式、争论式等方式,而且要利用其高雅的情操、严厉的教学、为教学工作的奉献精神等潜移默化地感染同学。这不但让同学们在专业课研习中获益,而且也让同学们在悄无声息中得到感化,对同学们品格的养成以及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起到显著的效果。
四、结语
篇6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 写作能力 教学资源 多媒体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设置最多、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更是高等院校专业构建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专业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基础牢固 厚重、就业适应面宽、社会需求量相对固定等传统优势。但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快速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固有的教 育和人才观念,冲击着这个传统人文专业的命运。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专业,专业的基本内涵早在“五四”时代就初步确立,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是20世纪50、60年代通 过借鉴苏联模式确立的。时代的局限使其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知识性的,能力培养只是知识传授的衍生物,能力本身不是他的目的。而当今社会对有突出专业能力 的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极其迫切。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而言,写作能力是最能彭显本专业人才优势的素质之一,也是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从 已有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主要从事语文教学、文化的普及和推广、新闻出版、文秘及行政管理等工作,这些工作都对写作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大学期间 应该让学生积累扎实的语言文学功底,培养文学气质,审美品位和创意思维,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为踏上社会作好充分准备,使毕业生因适应面广而受到欢迎。 因此,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进行结构性调整和改造,选择从目前社会对本专业人才所需的写作能力的培养入手,全面提升本专业人才适应经济社 会发展的能力,从而形成自身鲜明的特色,是既切合实际又顺应时势的。
一、 目前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存在问题,与普修课课时相比,专修课课时明显不够,使得在专业的深度挖掘上存在不足;还有授课的形式问题,实践课学时少,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不足。
2.考核制度和形式并不规范,一些学生专业知识的研究深度不够,却都能顺利得到学分并毕业,这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考核制度 和形式存在缺陷和纰漏。比如,一些试卷考察的都是一些现成的概念性的知识。并且一长试卷就决定这门课的成功,这就使得学生只关注最后的考试而忽视整个教学 的过程。
3.学生并不热爱本专业,认同感不强,认识的深度不够,缺乏对传承伟大文化遗产的使命的光荣感,而且专业文化素质不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应采取的措施
1.紧扣目标,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根据开放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们特别注重该课程和后续课程的街接,如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中都有文字、词 汇内容、我们梳理有关知识内容,尽量避免重复现象。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以“必须”“够用”为度,为学生语言感知为基础,结合语言研究新成果,注重提高学 生对语言的敏感度,精选教学内容,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课程改革的需要,通过优化选择的方式,使用不同类型的教材。选用比较实用的教材,为适应现代教育对 语文教师的新要求,还应选择大量的参考教材和资料,用于充实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教学大纲、教学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辅导、学习评价等教学资源的 建设及数字化工作。通过网络,逐步建立起本门课程的教材建设档案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教学辅助资料。
2.构建网络实践平台,创新写作教学与训练。写作类课程(包括基础写作、应用文写作等)是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所以传统写作类课程的教学向来十 分重视实践环节的设计与训练。但是,写作能力的提高,写作技艺的熟谙,仅靠有限的课堂联系及课后作业则又很难达到理想目的。而且,对于在新环境下成长的一 代学生而言,传统教学模式几乎有着难以弥补的先天后先。有签于此,在写作类课程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创立网上培训基地和写作时间平台,极大地丰富了教学 资源和教学手段,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培养了一定规模的写作队伍,形成了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转贴于
首先,网络传播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独特优势,他的无边界、超媒体、跨时空、高速度、交互性、数字化的特点,为其成为写作实践活动的良好平台提供了得天地厚的条件。
2.1网络传播可以跨越地域、边界的限制方便地进行全球性的传播,这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学生写作的欲望,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文字真真切切地 与别人、与更多的人发生关联,同样,自己也可以轻松地分享到精彩纷呈的“外面的世界”;同时,互联网以超媒体、超文本的方式组织各种信息,“白纸黑字”的 线性文本结构在网络平台上完全可以变成网状的多媒体和超文本结构。这种“超文本结构”大大拓展了学生们的创作表现空间和个性表达空间,他们在网上实践平台 所实现的自由与独创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此外,网络的实时传播、瞬时传播和及时传播的特点,也使传统媒体望尘莫及。而且网络平台实际上是一个自由而无 限的虚拟空间,它在传递各种信息的时间上和容量上是可以不受限制的。这些特有的优势都使网上写作实践平台最大程度地吸聚了学生写作资源,最大程度地释放了 学生的写作能量,实现了对传统课堂教学的超越。
2.2网络传播的广泛普及,给受众的地位和作用带来了根本性变化,这也改变了网上写作平台作者与读者的传统角色。在传统的大众传播过程中,受 众总是被动地接受大众传媒传递的信息,不能同传媒主体进行平等的交流,更没有条件主动发表声音。而网络写作实践平台则从根本上改变了读者(写作者)的这种 被动地位和角色,使他们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平等独立性和亲历参与性。这让学生们开始主动收集材料,进行精心地取舍、分析和加工,并开始对自己的描述、解释和 评论加以尊重,而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是为了应付作业而练笔写作。同时,网络实践平台对个性化的保护与对交互性的支持,使得每一个学生作者和读者都可以充分地 表达自我,在较少受到外界因素干扰、保留完整内心的前提下力求凸显个性,并尽量做到有效地与他人进行交流。相比传统教学模式中练习只为交给老师评阅、作业 只能由老师批改,学生自己则很少获得相互间的评判、交流的状况,网络平台无疑也最大化地实现了教学相长的教育规律的科学要求。对于有着强烈个性化色彩和互 动性要求的写作行为而言,这种平台就显得尤为可贵。
2.3充分利用网络在线资源,强化读写互动关系。互联网是一个有着海量资源的巨大的信息数据库,有随时可以获得的优质信息,也有通过传统方式 难以找到的信息。对于写作而言。互联网已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有效辅助工具,尤其是网络在线阅读,更是裂。阅读是写作的准备和前提,不但可以从中提取成熟的 写作技巧和优秀的文化精神,而且还可以把自己的写作感悟、写作范式重新投放到各种鲜活具体的写作流程中加以验测和比较。而在互联网环境下,这种验测和比较 行为就会更加便捷和直接。所以,在网络化环境下,就要求我们更加充分地利用网络在线资源,把阅读论与写作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融通起来,正确把握理论、阅读 与写作三者的互动关系,使学生认识并努力将写作与科学的思维方式、生活的哲学感悟、深厚的文化涵养、非智力情感因素、敏感的语体把握、自觉的文体意识、艺 术的审美趣味、电脑的知识技能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灵活地在阅读活动和写作小组的交流活动中学习别人的写作经验。
3.优化教学方法。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学科本身的性质、学生能力形成的发展规律,决定了这门课程有着明显的技能性。所以在遵循启发式教学 原则的同时,采用基本的教学方法——训练学习法。采用“举例子——发掘问题——引导解决——总结并上升到理论——实践训练”的引导式教学方法。通过司空见 惯的表层的言语实例的分析,挖掘出深层的一般性的语言规律。并通过实践训练达到培养学生研究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一最终目的。应针对学生基础比较差的实 际,不强求知识全面性和体系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加强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同时,本着吸收借鉴、推出新的精神改革现用的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内 容中采用以下不同的教学方法:
3.1参与式教学。一改传统的填鸭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主动、平等地参与学习活动以及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尽量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之中,变被动听讲为主动思索。
篇7
作为哲学专业的二级学科,美学本身的哲学情愫不可置疑,且不说其命名者鲍姆嘉通在命名时就是赋予这一学科以哲学应有的学科内涵,其研究目的和学科宗旨都是与哲学紧密相连,就是后来在美学上颇有造诣的美学家如康德、黑格尔、克罗齐、海德格尔等等也都是哲学界的大儒,美学从属于哲学这无论从学科体系的关联度抑或学科自身的文化特征和价值内涵都无可厚非。美学以感性为研究对象恰好弥补了哲学领域对感性研究缺失的遗憾,因而美学遂成为整个哲学领域最富感性特征的学科。但事实情况并非如此。美学衍生于西方,因美学置身于哲学领域,西方学者尽管在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上都毫无例外地以感性为唯一答案,但其学科研究的方法论上这些学者又回归到自己所熟知的西方哲学中,以理性思辨的方式来应对美学研究,把感性的认识排除在哲学的研究范畴之外,认为只有理性认识而非感性认识才能更接近真理。美的本质问题便成为延展这一矛盾症结的最突出表现。简单梳理一下西方美学史,不难看出美的本质问题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美学家,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康德、黑格尔,从克罗齐到海德格尔,美是什么成为这些美学家探寻美学圣殿不得不首先敲开的第一道门。带着这一根源性的症结,中国的美学研究者接受了西方美学中对这一问题的困惑与思辨,吕荧、高尔泰所倡导的“主观派”,蔡仪所代表的“客观派”,朱光潜所代表的“主客观统一派”以及李泽厚所倡导的“社会性与客观性统一派”都是对美的本质质问的本土化翻版。康德所描绘的“对于美的欣赏的愉快是唯一无利害关系的和自由的愉快”[1]在诸多的哲学化的理性思辨中杳无踪影,而中国传统的文化土壤以及民众的审美接受心理与这一学科西方化的专业属性恰又难以契合,进而造成了美学学科属性的模糊,美学成为穿梭于诸多晦涩、抽象概念和术语之间的文化游戏。美学自身的哲学属性与其应用的专业体系之间并非十分协调。如前所述,美学进入国内后首先是作为建筑学系的课程而设置的,即使在今天看来,哲学系开始美学专业或者美学课相对于中文系或艺术系而言也少得多,固不说哲学系本科专业设置中本无美学一说,就是作为二级学科的研究生专业,全国设置的学位点也数量有限,而比起哲学系本源化的根正苗红的美学课程而言,中文系、艺术系乃至其他学系所开设的美学课程要普泛而且哲学味弱化得多。如果采用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的划分标准,哲学系开设的美学课程应属于“自上而下的美学”,中文系、艺术系等设置的美学课程自然可以划入“自下而上的美学”之列。“自上而下”意味着从美学的本源入手,探讨美的本质、意义乃至形而上等问题自为这一类美学本身的应用之义,“自下而上”的美学则不然,它更侧重于从日常的审美经验、审美心理出发来进行美学问题的探讨,这与当下所倡导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不谋而合,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进而窥视整个美学体系的本质意义。然而因为美学学科的多重属糅并济,再加上历史上对这一学科课程体系缺乏清晰的界定,因而当下的美学教学通常采取“一锅烩”的教学策略,陷入二律背反的教学窘境中不可自拔。
2课程整合:美学课程教学的属性归类与学科界定
由于美学与哲学的亲缘关系,国内的学院美学一直注重其本身的哲学思辨性,美学教学通常也以美学知识的传授为主体。诚然,国内高校开设美学课程的基本目标还是相当明确的,美学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成为能够懂得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和欣赏美的人。”[2]但实际情况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与学生审美观的培养与提高很难达到有效链接,抽象甚至晦涩的美学理论其接受的前提就是接受者要具备起码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理论驾驭水平,而这对缺乏哲学理论背景的多数学生而言几乎难以成为现实。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年复一年的理论阐释早已将美学枯燥的理论体系衍化为一种毫无实用价值的教学“布道”,由此引发的美学“不美”遂成为众多美学课程教学者异口同声的共同呼声。于此,美学课程教学“因材施教”,摒弃传统上“一锅烩”的教学模式,分而治之,弱化美学学科的哲学属性成为变革这一教学瓶颈的关键所在。从当前开设美学课程的常态设置来看,哲学、汉语言文学和艺术学成为美学课程的主打阵地。哲学是美学课程的孕育摇篮,因而在哲学系设置美学课无疑是最具本源性的学科取向。哲学系设置的美学课程所面对的是具有较强哲学理论功底、理性思维较强的学生,因而无论是对美本质的探讨抑或那些颇富思辨性、哲理性的美学问题都可能成为这些学生日常关注的教学命题。当然,尽管在哲学系,美学也是分而论之的,对哲学专业的本科生以及哲学的二级学科中国哲学、外国哲学、哲学等研究生专业而言,美学课也就是专业内的普选课程,其教学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只不过是这些专业的学生由于具备了较强的哲学功底和哲学思维能力,对美学课程中抽象的概念术语要比其他专业容易接受一些。哲学系还设立美学专业,这是哲学专业的二级学科,只有研究生才开设这一专业,这是系统学习美学知识,培养具有深厚美学理论功底和较高审美能力的专业,在这一专业设置中,美学被进一步细化,中国美学、西方美学、比较美学都成为这一专业所涉猎的对象。任何美学学科的基础性理论问题和颇具时代前瞻性的问题都是这一专业学生日常探讨的知识目标。美本质等困扰诸多中外美学大师的理论问题便成为这些哲学专业美学学习者的首要研究对象。而这一类美学姑且可以称之为哲学美学,以哲学美学为教学研究对象自然构成美学教学的第一种模式。美学教学的第二种模式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的美学课程教学形态。作为汉语言文学本科阶段的必修课程,汉语言文学开设美学课程在当下教学语境中几成常态,同时也是开设该门课程最为广泛的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开设的美学课程与哲学专业的美学课程既有共同性更有差异性,共同性在于,两种美学课程体系的本源是一致 的,其最终目的也是一致的,都是提高接受者的审美能力和研判水平。但两者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汉语言文学专业以语言文学作为研究和教学对象,中国文学注重的多是形象思维,较少西方文化的抽象观念,因而探讨文学本身的发展规律和审美内涵多是从形象化、感悟式的语言描述入手,极少抽象的概括性的理论阐释,即使像《文心雕龙》这样的鸿篇巨制,其语言呈现的形象性也大为可观。于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美学课同样要遵循这一专业的课程共性,以具象的文学作品为考察对象,探讨这些文学形态衍生、发展的审美维度。另外,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美学课程其先修课程是文学概论,文学概论是对文学现象以及文学发展规律的本质化概括,已具相当的理论色彩,而美学则是承继文学概论,进一步对文学现象以及文学衍化规律的审美观照,在审美发生规律和文学活动的自身意义、审美经验的构成与文学创作心理机制、审美体验与文学价值诉求等方面构建对话与桥梁,而这些审美观照都是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以及文学现象为研究蓝本,不需更不必深化为艰深乃至晦涩的抽象理论去加以阐释。因而采用哲学专业的美学课程教学手法来建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美学教学,其教学的路径和方向都是错误的,而这恰是当前美学课程普泛性的教学现状,也是诸多学生厌倦美学课的最终缘由所在。大学美学课程教学的第三种模式是艺术学开设的美学教学形态。如果说清政府首度引入美学课程并将其设置于建筑学系是当时教学体例的混乱使然,那么,今天诸多艺术学将美学课程列为基础课程却是该课程本身对艺术专业具备的重要指导意义。宗白华曾经指出:“美学研究不能脱离艺术,不能脱离艺术的创造和欣赏,不能脱离‘看’和‘听’。”[3]尽管哲学美学也是将艺术作为美学的研究对象,丹纳的《艺术哲学》事实上就是一部美学着作,康德、黑格尔等一代美学大师对艺术多有真知灼见,但这些美学着作中的艺术更呈现出一种形而上的理论形态,与当下的艺术专业注重那种操作性、实用性的艺术形态不可比拟。因此,在艺术专业开设美学课程,其主要目的就是对艺术类实践课程教学提供一套审美参照体系和评判准则,它是艺术实践学科的提炼与深化,同时也是美学理论在艺术实践中的自我检测与自我修正。当下艺术类美学教学依据专业的变化也发生了重要变迁,单纯的美学让位于《绘画美学》、《音乐美学》、《设计美学》、《建筑美学》、《舞蹈美学》以及《服装美学》等等更为细化的学科,这些细化的美学课程无论是教材编写抑或课堂教学和课程评价都很难回归于本源性的哲学美学学科体系中,美学在这诸多的艺术形态的课程教学中完成了从抽象到形象,从理论到实践,从形上之道到形下之器的华丽转身,几百年前鲍姆嘉通所冠名的美学由此完成了最富现实意义的身份蜕变。
篇8
一、问题的提出:文学素质培养为何弱化
以培养适应新的社会需求人才为目标,当前大学的文科教育普遍进行了定位的调整,即由原来的培养专业化、理论型人才的目标向培养综合型、应用型人才方向倾斜。适当淡化专业教育,增强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成为当前文科课程改革的普遍趋势。然而,在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一些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及时关注和探讨。其中比较突出的矛盾是:淡化专业意识,势必削弱专业素质的培养。从专业教育层面看,就业导向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落实于课程设置改革,就不得不增加大量公共课和通识课,专业课课时被迫大大压缩。此外,在当今大学教育体制规范下,已经出现一种普遍现象,就是从事某种专业的教学与研究者,往往受制于专业领域的额定任务———比如具体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在全力完成这些任务时却往往忽视这个专业本身的性质、特色、发展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性质与特色固然包含了很多内容,但最基本的文学性和文学特色却在所谓的知识体系建构中日趋模糊和淡化;文学教育也在所谓的学术化、标准化、量化的教学要求、教学评估、教学管理等制度下丧失了个性。多年前,就有一些教授、学者对大学文学教育和文学本身的实际状况表示担忧:“文学教育在文学之上,建立了一套顽固、强大的阐释体系。它刻板、教条、贫乏、单一,它把我们与文学的联系隔开了,它取代了文学,在我们这个精神已经极度匮乏的社会里发挥着使其更为匮乏的作用。”[1](P14)“在学术的合唱中,文学被日益显得有学识的知识分子再一次抛弃、再一次出卖了;对学术的欢呼巩固了对文学的遗忘、巩固了对中国现代文学精神的隔膜。”[2](P5)这些批评的声音应当引起大学文科教育与改革的关注。从专业学习层面看,近二十年的社会现实与文化环境发生了剧变,在经济大潮的全面冲击和影响下,在就业压力和应试教育机制的制约下,普遍的社会心理与价值观中,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色彩越来越浓厚。一方面,优秀的高考生几乎全部挤向那些就业前景好的金融、电子、管理等热门专业,许多进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往往不是出于对此专业的热爱而是出于无奈,在专业素质上严重的先天不足。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化的趋利风气,使当下文学艺术过度追求娱乐化、快餐化,经典文学的影响力却在日趋弱化。这些环境影响必然使文学专业学习很难达到理想目标。同时,毕业后的出路问题也迫使学生在本科四年内要付出主要精力去考外语、计算机、普通话等各类等级证书,而专业课学习反而变得无足轻重,似乎没有什么实用意义。固然,在当前大学文科教育重新定位、全面进行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我们既不能因循守旧,也不能对社会的发展变化与需要漠不关心,而应积极探索培养新型人才的教育策略和实践途径,努力使教学改革获得显著成效。大学文科教育始终不能轻视更不能放弃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就是要通过文学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实现这一目的。文学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生成、人格培养、心灵滋润、素质提升等能够产生深刻且深远的作用与影响,也直接关系着我们未来民族精神的建构与传承。因此,当下需要反思的是:我们的专业教育有没有远离文学教育?我们当今培养的学生,其文学专业素质究竟如何?虽然他们可能学到了许多前沿性的知识或可操作性技能,甚至也实现了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求学目的,但他们是否拥有对文学本真的热爱或兴趣?他们是否能够对文学产生来自个性经验和审美主体的感动与感悟?难说。如果说文学专业的学生不具备文学的写作能力尚可归因于社会阅历及生活体验的欠缺,但是文学阅读能力与文学审美能力的匮乏就是文学专业教育的失误了。
二、领悟“文学阅读境界”,培养学生独立的审美主体
长期以来,某些带有偏见的论断———比如文学创作靠天赋、勤奋和生活积累,大学培养不出作家等,不仅在文学界有着似乎很充分的证实,而且在文科大学教育中也形成毋需明说的暗示。不错,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来的不可能都是文学家,许多优秀的诗人、作家的确不是大学培养出来的。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文学的感悟能力、审美能力,特别是文学的创作能力也不是直接迅速地教之即会的。文学教育不可能像教数学定理和公式那样,立竿见影地使学生可以用定理公式去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如果按照以上逻辑推断,否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功能与教育意义,则是极为错误极为无知的。无论是否上过大学,任何一个文学家或具备较高文学修养的人,在其成长的历程中,都必有对他产生深远影响的文学启蒙或文学教育。我们应该让所有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都能够真正懂得:文学给予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受益终身的。作为文学教育者,首先应该自觉匡正文学教育偏见,抵制消极的隐性逻辑影响,以热爱文学的真诚感染学生,引领他们走进文学阅读和文学感悟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独立自由的审美主体。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借名家词章意蕴比况人生(求学、成事)的三种境界,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3](P41)我们可以通过文学教育帮助学生实现文学素质的养成,也应该是逐渐抵达三境界的过程。让文学阅读和文学感悟进入较高的境界,必须要有“独上高楼”的独立自由的审美主体人格。但不幸的是,我们的学生都是应试教育的产品,应试教育已经十分严重地限定、规范了文学阅读的目的与方法,名著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支离破碎。空洞、教条、模式化的阐释话语在中小学阶段就已经养成。
在大学文学专业课学习中,学生普遍是被动阅读作品,之后又在作业或考试中被动地评价作品。不少学生在评析作品时,习惯性地总要联系实际发议论、表态度;对于艺术形象的评析则像是给人做思想鉴定,或者照搬文学史与文学理论的权威化定论,或者生吞活剥地引用西方一些理论批评术语。当前文学批评与研究中的某些浮躁之气已经渗透到大学教育中。多数学生对文学缺乏纯真的喜爱与兴趣,他们对原创作品中鲜活独特的生命意识、感悟、体验、智慧,丰富深邃的社会观照、人性洞察,以及文学创作中迸发出的灵感、浪漫情怀和想象等自然也缺乏审美的感受力。针对目前文科学生文学素养的先天不足,笔者认为不宜完全从教学要求出发,按照教学大纲既定的内容逐章逐节地灌输文学史或文学理论知识,而是应该首先引领学生走进真正的文学世界———由那些个性、气质、风格卓然不群的作家们所创造出的包罗万象、广阔迷人的文学宇宙,感受领悟文学深邃丰富的蕴涵。那么,在文学史或文学理论的教学过程中,虽然要注重学术与理论层面的深入,但不能因此脱离我们个人的审美主体感悟和经验,文学史是由个体的作家作品构成的,而每一位作家、每一部作品都是鲜活的生命,我们阅读他们,首先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呼唤,怎能先以无生命的标尺去度量、评断呢?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在讲授1950—1970年代教学内容时存在较大困境,学生对这一时期的文学不感兴趣,不愿意读作品;而学术界也已有诸多的否定声音,认为那时期的文学都是极度政治化的宣传品,毫无文学价值可言。作为学术争鸣,有其探讨的理由和意义。但是,我们不能以不够客观,甚至带有偏见的判断和评断建构我们的当代文学史。笔者在讲授这段文学史时,就特别注意通过一些史料文献的介绍,使学生充分了解那个时期文学的历史语境和生态条件。频发的政治批判运动对文学艺术横加干扰甚至肆意摧残都是铁的事实,高度组织化、行政化的文艺机构也行使着管束、限制文艺创作自由的种种权力。虽然,那个时期作家们主体思想被政治所钳制,他们很多时候只能充当政治传声筒而不能发出个人的声音;文学艺术在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规范下,很大程度上概念化、公式化了。但是,需要特别提醒学生,不要因此简单化地全盘否定、拒绝那一时期的优秀文学,那些堪称“红色经典”的优秀作家与作品,正如批评家张炯先生所言:“它们确有很高的文学性和审美性,相当深刻地反映了特定时代的历史风貌和民族精神,开拓了前人没有写过的题材、主题,塑造了前人不曾刻画过的人民英雄的形象,创造了不少新的文学形式和风格”,“每个时代的文学都是不可重复的”[4](P1)。
因此,“望断天涯路”———寻找每个时代那“不可重复”的文学风景和文学生命,正是文学史必有的使命感,也是文学精神传承的根本目的与意义。我们在当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真正走进每一特定时代去认识那些优秀作家———那些对文学理想有着真挚深厚的钟情和热爱,对美的境界忘情沉醉并执著追寻的作家们,他们对自身所处时代的敏感感应,对历史、现实、未来的洞察或幻想,对个人所经历的或丰富或坎坷的人生况味,以及由生活体验与人生况味中凝聚、升华的思想和情愫……当这一切付诸饱含心血的创作,便是他们物质生命向精神生命的转化。因此,文学史中的“作家作品”不应是教学强加给学生的“名词解释”,而应是“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灵魂呼唤和美的执著探寻。比如,柳青的《创业史》所反映的是合作化运动历程,虽然作者立场鲜明地表现了社会主义伟大革命的时代政治主题,但我们不能简单断定它就是时代政治的传声筒。作品以宏大叙事展现了历史的纵深质貌和现实的广阔生活画卷,因而获得厚重的史诗品格。而梁三老汉这一成功的艺术典型,更是柳青十几年扎根农村,从真实、深厚的体验与情感中孕育铸造的血肉丰满的生命,这一生命也就是作者“众里寻他千百度”的灵魂遇合,由此赋予《创业史》不朽的艺术生命。再比如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如果按照文学史教科书的引导,视其为干预生活的反官僚小说进行评说,我们何以能体味时年22岁的青年王蒙“独上高楼”的人生憧憬以及激情和迷惘交织浸染的青春成长体验?主人公林震是怀抱理想、单纯热忱的青年人,对“知音”赵慧文产生了朦胧的情感,而赵慧文是被生活压抑的已婚女性,小说中有一段叙述林震在赵慧文家里做客的情景———赵慧文进屋后先去吻蓝色小床上熟睡的孩子,林震则小心地问:“他父亲不会来吗?”而不是说“你丈夫不会来吗?”或者“孩子的爸爸不会来吗?”这里微妙地暗示了林震对赵慧文已经有丈夫这一事实的抵抗心理,而且那个熟睡的小孩也成为有潜在敌意的第三者“他”。林震敏感地注意到卧室“墙壁因为空无一物而显得过分洁白”,“窗台上的花瓶傻气地张着口”……他细微地体察到女主人公不幸福的婚姻。而赵慧文因为林震的到来,往日的疲倦与悒郁不见了,变得十分活泼可爱,她煮了一锅荸荠,“端着一个长柄的小锅,跳着进来,像一个梳着三只辫子的小姑娘。”当林震告别时,“夜已经深了,纯净的天空上布满了畏怯的小星星……林震站在门外,赵慧文站在门里,她的眼睛在黑暗中闪光,她说:‘下次来的时候,墙上就有画了。’……林震用力呼吸着春夜的清香之气,一股温暖的泉水在心头涌了上来。”[5](P104-107)这些细腻又生动的描述,散发着独特迷人的青春文学芬芳,非常动人地传达出年轻的生命在早春季节对理想和爱情产生的心灵悸动。而新时期之后更为成熟深刻的王蒙再也写不出这么清纯灵动的情境了,只有在他二十岁出头时,在20世纪50年代激情燃烧的岁月才写得如此真切传神。可见,我们一旦避免囿于成见,就能够引领学生进入文学阅读与文学审美的较高境界,帮助他们逐渐确立独立自由的审美主体人格。
三、探微“文学创作境界”,丰富学生审美经验
在“文学阅读境界”里逐渐确立独立自由的审美主体人格,只是为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奠定了必要的基础,若要进一步丰富并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还需要带动学生在文学专业课教学所营造的浓厚的文学情结中,去探微“文学创作境界”———那独特的精神创造活动怎样由萌生到丰富再到升华的奇妙过程。这个过程同样经历了王国维所描述的三境界。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三境界里感同身受,就必然可以获得更高一层的文学领悟力和审美经验。
当然,激励学生积极尝试文学创作,从自身的创作实践中去探寻文学的“山重水复”与“柳暗花明”也是文学教育的重任之一。但是事实上,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文学创作实践活动是缺失的或者是非常有限的,仅仅依靠写作课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热情与文学写作能力也存在着诸多困难和局限。因此,笔者认为,所有文学类专业课虽然没有“教授、指导学生文学写作”这一规定性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但都应该责无旁贷地以另一种途径实现带动学生进入“文学创作境界”、丰富并提升学生的审美经验及文学素养的终极目的。通过文学专业课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鼓励他们拓展阅读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献或史料,比如优秀的作家传记、日记、书信、随笔、回忆录、访谈录、创作谈等,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走进现代文学真实的历史语境,更好地理解特定时期的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亦可使学生间接体验、感受他人(尤其是经典作家)的“文学创作境界”。像《新文学史料》这样的刊物中就可以找到非常丰富珍贵的史料,那些鲜为人知却又极富传奇色彩的文人往事、文坛佳话、创作轶闻等在许多知名老作家的日记、书信、回忆录中得到鲜活生动的再现,还有那些泛黄的老照片、历经沧桑的作家手迹、遗稿等等,似乎复活了被历史尘封的文学史,既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亲切感又唤醒了一种幽深久远的文学想象。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感知作家创作境界的变化,从而对当代文学的艺术探索或审美形态嬗变内因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也可以引导学生去追踪当代作家的创作及心路历程。近几年有多位当代作家自觉反思、解构甚至否定他们新时期之初的代表作———那些写进文学史已成为标志性的作品。比如北岛之于《回答》,梁小斌之于《中国,我的钥匙丢了》,刘心武之于《班主任》等,都有了自我批评的声音。此外像张贤亮《我的菩提树》之于《绿化树》,张洁的《无字》之于《爱,是不能忘记的》等,也可视为颠覆性的自我重写。这些现象和信息折射出他们对“新启蒙时代”的整体性反思,揭示了文学发展中丰富的内在变化。同时,作家们文学意识与审美倾向的变化,也是经过漫长的“众里寻他千百度”之后,创作境界抵达到一个新的“灯火阑珊处”的发现与归属。
篇9
二:有敏捷的房产销售应变能力,有较强的抗压能力!
三:对销售有着极强的爱好!喜欢销售,爱上销售带来的乐趣!
四:掌握了销售的技巧和洞悉房产的政策!
五:有耐心去面对销售的烦琐工作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 全职 到岗时间: 随时 月薪要求: 面议 求职状态: 意向岗位: 营销-销售销售代表 意向行业: 房地产开发 工作地区: 贵州省贵阳市 其他要求: 希望有一个好的平台,有一个能够长期发展的空间与平台!
找一份能当事业来做的工作,工作的苦累无所谓!
教育 学历 学校名称 专业 时间范围 专业描述 大专 江西省旅游商贸学校 汉语言文学 2004年8月-2007年7月 专业研究中国的汉语文学! 培训 培训机构: 深圳市房地产协会委员会 培训地点: 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路赛格科技园 获得证书: 深圳市房地产执业资格证书 培训描述: 主要讲述房地产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房地产的销售技巧,销售流程与销售方案! 语言 外语语种 掌握程度 英语 一般 工作经验 2008年7月-2011年6月 :深圳市世嘉行投资置业有限公司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 房地产开发 所在部门: 销售部 担任职务: 销售主任 工作描述: 一:2008年11月在深圳宝安区龙华《龙泽榕园》的新盘销售!
二:2009年05月在深圳龙岗区《锦峰森林》的新盘销售!
三:2009年10月在深圳宝安区《碧湾雅园》的新盘销售!
五:2012年7月在深圳南山区蛇口〈老街新寓〉的二手翻新房的销售!等多个项目的销售!
离职原因: 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 技能专长 一:能吃苦耐劳,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有敏捷的房产销售应变能力,有较强的抗压能力!
三:对销售有着极强的爱好!喜欢销售,爱上销售带来的乐趣!
四:掌握了销售的技巧和洞悉房产的政策!
篇10
阿错于1969年出生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程章村的普通牧民家庭,那里是一个海拔3500多米半农半牧的高原山村。阿错本名泽仁彭错,意为长生如意,阿错是简称,后来成为他的正式名字。阿错从小学习民间雕塑,活佛赐予他艺名意西微萨,意为智慧光明,所以又叫做意西微萨・阿错。有人说他的人生与他的名字“名副其实”,既智慧,又光明。阿错5岁时,父亲就让他背着书包进了自己当民办教师的山村小学堂,成为他的启蒙老师。阿错一进入学校,便对书本知识表现出如饥似渴的浓厚兴趣。不管什么书,抱住就不松手,而且过目不忘。六七岁时,他就能有声有色地在田间为歇息的村民们讲书本上的故事。
父亲任教的家乡小学非常简陋,只能上到二年级,之后就要到离家一天路程的公社(乡)小学读书。从此,不到8岁的小阿错,就离开家乡离开父母,开始了曲折、优秀甚至是有些奇特的求学路。
阿错和著名语言学家邢公畹先生(中)、曾晓渝先生在一起。
小阿错在班上虽然年龄最小、个子最矮,但他的成绩却是最好的,每次考试都是第一。9岁上小学四年级的他,试着提前报考中学,不想在许多应届生都落榜的情况下,他顺利地考进了县中学。然而,当父亲送他到学校后,发现儿子的身高还不及食堂打饭的窗口。而中学离家有一整天的路程,不可能走读,没办法,父亲只有将小阿错又领回了家。第二年,阿错又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再上县城初中。
他的大学是从偏僻乡村小学读出来的
1982年7月,阿错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自治州首府的康定师范学校,4年后又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毕业后,他被分到一个当时还不通公路、离县城需要徒步4天路程的乡村小学教书。阿错任教的地方,在深山峡谷,人烟稀少。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艰苦程度用三言两语很难描述清楚。但是,艰苦的环境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清贫的生活可以使人奋发向上。更何况,神秘的雪域高原是养育勤劳、智慧藏民族的摇篮,朴实善良的藏民是无数优秀后生的良师益友。阿错生活在清贫艰苦,然而却淳厚温暖的同胞关怀之中,生活充满了乐趣和意义。
历代的藏族精英才子,无不重视广泛知识的学习,往往都是集诗文书画音乐医学乃至各种工巧技艺于一身。阿错深受先祖余风的熏陶,在教学之余,也广泛学习哲学、文学创作、绘画雕塑、器乐演奏,以及裁缝、木工、石匠和电器修理等等种种知识技艺。他的泥塑作品《本教师祖登巴西绕像》、《四臂观音像》、《文殊菩萨像》等被请进了佛寺庄严之堂;他在松枝光和煤油灯下写出的小说、散文和诗歌在《文学》、《四川文学》、《贡嘎山》等报刊上发表。甘孜作家协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名单上很快有了阿错的名字;阿错还经常为家乡和工作地的乡亲义务修理收音机、录音机,甚至缝制衣裳等等。为了知识更新和继续深造,阿错参加了国家举办的自学考试。每一次考试,从乡村小学到州府康定,他要先步行翻山越岭4天、然后搭拖拉机一天、再转乘汽车一天,仅来回徒步行走得都得八天时间。四年如一日,最后他取得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学位,成为一名在山村里读出来的大学生。
有人计算了一下,阿错徒步赶考的路程竟然有了5000多里。1995年《四川日报》以《阿错徒步赶考2600公里》为题报道这一消息。徒步赶考5000里,这也令他十分自豪:这个距离正好是从他家乡到拉萨朝圣的来回路程,那感觉就像是真正徒步朝圣了拉萨一样,感觉自己的意志在某种程度上接受并通过了一种考验。
然而,在阿错的记忆里,这段日子最令他感动和难忘的是,同事们对他的支持、质朴善良的乡亲对他心灵的感染和熏陶、家人对他的关怀和期望,以及赶考途中借宿给他的老乡们,还有独自穿越雪山、草原、峡谷、密林时从大自然中获得的体悟和感动。1994年,阿错从乡村调进县委从事宣传工作。工作的需要让他承担起从未接触过的电视新闻报道,阿错又很快熟悉了影视拍摄和编辑工作,一个人独立承担编剧、采访、摄影、解说词撰写与后期编辑制作工作。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他不但采写了大量的新闻报道,还独立创作了极富特色的电视专题片:《自强不息雅曲卡人》、《程章是一座山》、《春风化雨甘露来》、《雅江县贫困乡调查纪实》等。这些专题片陆续在县里播出,有两部还在地区电视台播出。这一切为所在单位赢得了省州有关部门的嘉奖,同时也为他五花八门的爱好和作品增添了新的内容。
不畏劳苦才能有丰厚回报
藏族有句谚语:只有付出房屋大的辛劳,才有希望得到桃仁大的收获。马克思说得更精辟: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援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l997年对阿错来说,是有特殊意义的一年。这个走路走出来的大学生,终于第一次真正走进入大学的殿堂:到西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进修经济哲学课程。阿错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一年的进修时间里,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他还自学了日语。阿错的自学进度神速,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开始一点都不懂日语的阿错居然通过了全国硕士生入学公共外语统考。
进修一年后的阿错,参加了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考,打算以此来检验一年的学习。结果,本科学习汉语文专业的阿错,跨专业报考,竟然以哲学专业考生第一名的成绩被西南师范大学录为“计划内统招”硕士研究生。其成绩不仅在所报专业是第一名,在整个各地报考西南师大的近千名考生中,也是屈指可数。从深山走出来的阿错,轻而易举地挤过了堪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研究生入学考试。
由哲学硕士到语言学博士
两年后,阿错以优异的学习和科研成果提前一年获得硕士学位。当年数百名毕业研究生中,只有3名是提前毕业,而阿错是其中唯一的文科类提前毕业生。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他不但在哲学专业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而且在语言学研究、文学创作等方面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西南师大导师们的指导下,写出了36000字的语言学论文《语言自然接触下的“克里奥耳语”》,后发表在国家核心期刊《语言研究》上。他成为在读期间在两个不同学科的核心期刊上都发表了3篇学术论文的硕士生。
20世纪,语言哲学在西方哲学中异军突起。作为哲学专业的阿错,由哲学而语言哲学,由语言哲学而语言学,他逐步对语言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语言学曾被视为只有极少数人才能从事和理解的深奥而生僻的学问,其研究方法更接近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因此又被称作文科中的理科。阿错对此似乎一点也不畏惧,他又开始自学语言学的课程。于是,硕士生期间,他不但出色地完成了哲学硕士学业,还进一步自学了《音韵学》、《历史语言学》,以及古今汉语词汇、语法和方言方面的知识。在硕士研究生提前毕业的当年,他跨专业报考了南开大学语言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在该年度报考南开大学此专业的二十余名考生中,有研究生导师、教授、副教授,只有阿错一人是应届硕士研究生,自然也是唯一一个跨专业报考的考生。然而,成功仍然是青睐阿错的,他以第二名(平均85分)的成绩通过了博士入学考试。这个成绩只比第一名低4分。要知道,和这些在相关领域学习了数年,甚至数十年的佼佼者相比,阿错只是个从其它专业跨转报考的应届生。他最终以高出统招线24.6分的优异成绩,被南开大学录为计划内统招博士研究生,成为这所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一流名校的第一位藏族博士研究生,也是中国第一位藏族语言学博士。
南开大学优秀博士生
南开大学中国语言学博士点,是著名语言学家邢公畹先生所开创的、国内第一批批准设立的博士点之一。邢公畹先生在汉藏语历史比较研究领域成就斐然。如今的南开语言学专业,更是拥有强大的一流学者阵容,和先进的软硬件设施条件,是国内汉藏语研究的重镇。阿错直接受业于邢公畹先生的嫡传弟子、王力语言学奖获得者和教育部首批“跨世纪新人”学者曾晓渝教授。南开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学习条件,严格的专业训练以及高水平的专业指导,使得阿错如虎添翼,更加奋发向上。博士在读仅两年,就有了9篇学术论文共12万余字发表,连续两年获得南开大学三等、一等奖学金。
语言接触研究,被认为是打开一些普通语言学难题,尤其是历史比较语言学难题的关键之一。阿错在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研究项目,就是语言接触研究,重点是藏、汉语言接触。他第一次发现和报道了分布四川境内的一种极其特殊的藏、汉语言混合语言――倒话。又深入青海调查了另外一种藏汉混合语桑格雄语(五屯话)。
有关倒话现象的文章一发表,便被关注和引用。倒话的极其奇特深刻的语言混合特点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十分难得的活的个案。在34届国际汉藏语言学会议〈中国昆明,2001〉上,阿错发表了《不同语言系统的异源成分在倒话中的内在混合层次》的论文,受到同行专家的关注。著名藏缅语专家黄布凡教授致信说:“从来没有人对混合语的内在混合层次、结构和比例作这样深入的分析。”返回南开后,又在文学院“博士生硕士生专场学术讲座”举办了相关专题讲座。阿错的博士论文便是利用倒话、五屯话等等混合语言的材料,试图探究混合语特别是藏汉混合语形成的外在社会机制和内在的语言结构机制。博士在读期间还主持创办了介绍历史文化的专业网站,网站除一般的藏族历史文化介绍之外,还有在线藏语学习,在线藏传梵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