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6: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

篇1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会计电算化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组织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文件。它主要解决专业建设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由谁来培养这些核心问题。高职院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要有科学的理念,体现高职高专办学定位,遵循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的原则,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工作过程为主导,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融教学为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本文以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和实施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创新高职会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会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依据

要秉承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以服务绿色江苏、生态扬州,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宗旨,构成了学院绿色教育的生命之源”的办学定位,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以“三化”、“四结合”理念为指导,全面构建“工学结合―岗位导向”人才培养新模式。 “三化”即能力培养的职业化、教学环境情境化、教学内容岗位化;“四结合”即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定上,行业与学校相结合、教学过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实践教学中学生的角色要与会计人员的角色相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与会计职业要求相结合。构建符合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岗、证、课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就业为准绳、以教学为抓手、以实训为支撑”的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过程,建设“分散实习、排队实习、顶岗实习”相补充的三轨递进实习体系的“33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以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根据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要求,我们对毕业生就业较多的部分地区的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其对“敬业精神”、“道德素质”和“再学习能力”等关键能力普遍认为重要,或很重要,甚至超过了对技能的要求。中小型企业对技术业务掌握能力要求期望值高,而大型企业岗位更看重团结协作、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关键能力。因此,高职会电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是解决简单的“懂不懂”和“会不会”的问题,而应特别注重团队合作、思维、判断、决策能力的培养。在高职会电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加强关键能力的培养,应增设、强化综合素质拓展类课程或环节。

3、构建符合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进行能力、素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充分研究和学习了省内外国家示范和省级示范院校的经验,确定了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会电专业的“333”人才培养模式,即“岗、证、课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就业为准绳、以教学为抓手、以实训为支撑”的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过程,建设“分散实习、排队实习、顶岗实习”相补充的三轨递进实习体系。

对于人才培养模式,该院的总体设想是,根据会电专业培养目标,围绕职业岗位群的业务规格,通过广泛的调研和专家的充分论证,按照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制定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的标准,从而确定本专业培养计划

把职业资格培训课程纳入专业培养计划之中,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岗、证、课”融合课程体系,围绕会电专业学生可能的职业岗位,分解岗位能力需求,分析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与开发,将职业证书、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做到课程与工作过程融合,课程与职业证书融合,实现教学与职业能力要求“零距离”。

采用“三轨递进”的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基础技能实训岗位虚拟实训会计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习”四个主要实践教学环节,采取“分散实习、排队实习、顶岗实习”相补充的三轨递进实习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二、高职会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1、深化课程改革

(1)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按照“工学结合―岗位导向”的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系统整合教学内容,以项目课程建设为核心,构建会电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创新课程体系,重点突出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的形成,加强课程资源库建设,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增强学生的岗位核算能力和管理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根据用人单位对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再考虑到长期以来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该院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在金融货币知识、证券知识、投资知识及对进出口环节相关知识方面存在薄弱之处,而随着企业投融资模式的多元化(特别是以金融工具为投融资手段)和企业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展,企业所需的会计人才不仅要熟悉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还要熟悉我国的金融法规、金融企业会计理论和实务、国际贸易实务等方面的知识。

(2)会计电算化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核心课程是构成课程体系的主干,也是区分不同专业的主要标志。实施基于会计信息化竞赛和多证并举制度导向的课程改革,以岗位需求为起点,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互兼互聘的方式,让行业企业的会计专家参与确定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应掌握的知识范围和基本技能,共同制定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按“核算+管理”的能力要求,开发专业核心课程,编写出特色的核心课程教材。专业核心课程可实现从学科型模式到项目型模式的转变。

实行毕业证书和会计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具体可设定为三个层次目标。一是最低毕业标准。以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为目标,重点开设基础会计、电算会计、经济法、计算技术等课程,以实现专业的即时培养目标,即零距离上岗。近年来学院学生获得会计上岗证率达100%。二是较高要求标准。以参加和通过初级会计资格考试为目标,重点续修财务会计项目课程、成本核算与管理、税法实务等课程,为实现专业的中远期培养目标即会计主管或主办会计奠定基础。近年学院学生初级全科合格通过率在50%以上。三是高技能标准。以参加中级会计资格甚至注册会计师考试和会计信息化大赛为目标,重点续修财务管理项目课程、管理会计、审计实务等课程,选修高级财务会计专题、《ERP》沙盘操作等课程,以实现中远期培养目标。

2、完善实践性教学体系

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职能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必然要求我们的实训条件建设紧跟社会和市场需求,以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为导向,围绕教学改革,通过资源的最优化配置,重新整合、优化校内外实训条件,完善并创新实践教学管理机制,从而建立功能强大、结构合理、管理先进、运作高效的实训室与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建立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1)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教学资源保障。一是校内实训室建设。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充分贯彻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思想,坚持生产性、开放性、共享性、综合性、示范性的建设原则,将教学和实训深度融合,从而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兼顾会计人员岗位培训,在保证学生实训的同时,面向社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和业务培训。

二是校内生产性基地建设。我们与扬州市创业财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进行合作,依托其客户及业务资源优势,结合学院会电专业优秀教师资源,在校内成立扬州市创业财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环资分公司,同时建立扬子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财务工作室、扬州亚星商用车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工作室,实现了会电专业生产性实训功能,同时解决了部分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问题。全面贯彻“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方针,积极与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合作建立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提高了实训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按照“重诚信、能吃苦、善沟通、会核算、会管理”的人才培养要求,以“校企共赢”为合作基础建设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校内实训与校外顶岗实训的结合,增强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并为培养“双师素质”教师、搜集教学案例提供有利的条件。积极寻求扬州市财政局、扬州市进出口商会等部门的支持,在原有建设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在行业上涵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2)实践性教学实施的步骤及程序。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按照会计职业行动和职业岗位的活动设计和组织实践教学,通过“基础技能实训岗位虚拟实训会计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习”四个主要实践教学环节,采取会计手工处理能力训练和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信息化处理能力训练并行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实施步骤、程序如下。

一是认知实践及认知实习。认知实践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性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侧面了解会计,形成对会计的“职业认识”。认知实践可安排在第一学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会计主体、会计职业、会计对象、会计工作等内容,树立会计职业意识,从而获得对会计的感性认识。首先,由本专业骨干教师通过专业介绍、互动交流,让学生产生“职业印象”;其次,通过外出参观制造、流通和服务等行业的典型企业,使同学们了解各种类型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工艺流程、资金循环、企业组织结构、内部制度和会计核算工作程序等,为后续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再次,请行业能手和专家教授分别从会计、审计、财务等方面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全面了解会计内涵,树立作为一个职业会计人的目标。认知实习是安排一年级学生利用暑期深入家庭所在地的企业单位,调研企业背景状况、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在岗体验并进行大学生就业调查。

二是渗透实练及排队轮流实习。渗透实练就是在日常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课堂化,教学做一体化,完成对会计的“职业体验”。通过渗透实练,可让学生熟悉和掌握会计岗位各单项技能的内容和操作流程,掌握会计业务处理的基础技能,为模拟和仿真实训打下良好的基础。排队轮流实习是安排二年级学生按小组排序的次序轮流到系部联系落实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会计、财务等相关岗位实习。

三是模仿实训及顶岗实习。模仿实训就是在校内的模拟和仿真的实训环境中完成整个会计处理过程,形成会计的“职业能力”。这一过程安排在学生的全部专业技能课程学习结束之后,采用模拟真实的实训环境,完整的实训资料,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如同置身于某一企业真实的业务环境,从而达到实训目的。顶岗实习是安排三年级学生在最后1.25个学期到自主落实的企事业等单位进行会计、财务等相关岗位实习。

3、打造“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目前,高职院校主要是从中专升格来的,其教师普遍都缺乏实践经历及相关教授经验,因此,一方面,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抓紧补足综合知识和素质的缺项;另一方面,学校也要建立相应的教师实践基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师参加社会调查及实践活动,尽快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另外还可以高薪聘请在企业中工作的会计师、财务总监来上课。

4、要与企事业等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长效互动联系

可成立校企“双主体”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让来自行业、企业的专家参与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文件(如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和实践性教学的安排等)的制定,指导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整个教学过程,并及时反馈社会需求,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推进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结构的优化。

行业企业应参与到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招生和毕业生的就业中。在学校招生阶段即选拔一部分学生作为“签约准员工”,行业企业就缺口岗位与校方达成培养协议,每年将所需毕业生人数通报校方,由校方负责招生、培养。行业企业选择优秀学生进企业顶岗实习半年,校企共同签订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就业协议,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综上所述,在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当通过培养方案的制定、培养内容的确定、培养方法的选择、培养过程的控制,使会计电算化专业的理论教学融入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促进理论教学,从而实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的,形成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注:基金项目:2011年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基金资助。)

【参考文献】

[1] 周连勇:论职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J].教育园地,2010(5).

[2] 华建平:对职业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6).

篇2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方案 改革措施

一、当前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10年的规模扩张,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但由于大学数量的急速增加,我国众多高校,包括部分传统名校在内,不得不采用“流水线作业”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大学生基本上按照统一节奏、统一模式、统一内容来进行培养[1],这不仅压抑了学生的兴趣、个性和想象力,而且让学生形成了一种学习和思维的固化模式,习惯于在学校、老师、家长的安排下按部就班地学习、生活,缺乏独立性、主动性、自立性,既不利于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又不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与特长。同时,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大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实际操作能力较差,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达到岗位要求。因此,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高等学校为完成人才培养任务而确定的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过程和培养机制的系统化、定型化范型和式样[2]。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概念,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充分考虑教育教学规律,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市场对人才的独特需求等多方面的因素。

(一)推行学分制改革

学分制是以选课为核心,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与学年制相比,学分制最大的优点在于赋予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学习进度和任课教师的权利,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安排个人的修学计划[1]75-77,能够真正实现“选我所爱,爱我所选”。实施完全学分制能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对教师管理、教学管理等方面将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二)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计划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3]。为此,教育部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结合教育部文件和湖北省发展需要,湖北省厅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实施“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以下简称“英才计划”)和“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产业计划”),为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良好契机及政策保障。在此背景下,学校积极开展试点计划,以优势学科为基础,深度挖掘,在实践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新途径。

“卓越计划”遵循“解放思想、创新模式,立足行业、注重实践,校企共赢、持续推进”的原则,深化工程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推进“互利双赢”的校企合作。在企业深度参与下,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校企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联合构建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与应用能力,培养适应行业企业生产一线需求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英才计划”旨在从省内高校中全国优势明显的基础学科专业和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应用学科专业中,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区。此计划要求不拘一格,改革试验,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培养一批思想敏锐、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本科毕业生,为培养造就未来在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和应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产业计划”则鼓励支持高等学校与相关行业携手,与有关企业联合,建设特色鲜明、优势明显、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和区域内重点产业人才培养基地,为省内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和区域内重点产业定向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人才培养方案方面的探索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方案,是学校办学定位与办学思路的集中体现。2012年,根据学校学分制改革的需要,对培养方案制订的原则意见进行了修订,形成新的“武汉科技大学关于制订学分制本科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2012版原则意见有以下变化。

1.构建了“两平台,三模块,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结构。

“两平台”即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和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三模块”即专业课程模块、实践教学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多方向”旨在克服专业人才培养的趋同,对同一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细分,根据行业对人才需求多样性,设置具有行业特色的多个专业方向。

2.实行了弹性学制。

我校设定本科基本学制为4年(建筑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专业为5年),实行3~6年(5年制专业为4~7年)的弹性学制,学生可以在此学制范围内根据个人兴趣安排学习。

3.提高了选修课程比例。

在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课程模块中均要求设置选修课程,并对学分要求做了统一规定。素质拓展模块类课程性质为必修,但是学分均是通过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若干个项目获得,学生可以自由选修。统计2012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发现,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在14%~28%之间。

4.规定了各平台和模块的学分、课程设置。

将全校所有专业划分为理工类、文法经管类、医学类和艺术类四个大类,按照这四个大类设置各平台和模块的建议设置总学分,并对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和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作了统一规定,便于统筹安排。

5.调整了部分基础课的课程设置。

在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中新增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各1学分,为全校性的必修课程;“大学英语”课程的总学分作了调整,由16学分调整为12学分;计算机类课程中,只设置一门“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必修课,根据学科专业,划分为A和B两种;“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调整为“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C)”和“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VB)”,“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调整为“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和“网络技术及应用”,各专业可自行设置为选修课或者不设置;学科基础平台中对学分学时要求不同的公共课程采用分级教学的模式,各专业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和能力培养的需要设置课程。

(二)改革人才培养方案试点计划

根据教育部、省厅文件和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我校获批了“卓越计划”专业6个,包括化学工程与工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矿物加工工程专业;1个“英才计划”,即冶金类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7个“产业计划”,包括机械电子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软件工程、生物工程和药学专业。依据“卓越计划”、“英才计划”和“产业计划”的特殊要求,针对培养方案中基础平台课程学分设置过多,培养方案与行业、企业结合体现不够等问题,对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大胆改革。

1.改革基础平台课程。

对部分基础平台课程学分设置进行调整,调整情况见表1。如下表所示,对文法与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课部等三个院部开设的思政类、外语类、体育类的课程学分学时设置做了调整,这几类课程的总学分由30学分调整为23学分,减少了7学分。

基础平台课程调整情况一览表

2.增设特设课程和校企合作课程

(1)“卓越计划”专业开设提高个人业务素养和管理能力、激发创新意识的课程,如增设“企业管理概论”、“项目管理概论”、“技术经济概论”、“耐火材料新技术”、“电气传动新技术”、“工业控制网络”等校内课程;邀请企业管理人员讲授增加相关企业课程,如“环境健康安全”、“质量管理与控制”、“市场策划、运行与技术支持”等;开设企业相关的实践环节,如“企业案例分析”、“工程实训”、“工程实践与创新”、“企业认知实习”、“自动控制技能实习”、“自动化设备应用实训”、“冶金主体设备应用实训”等课程。

(2)“英才计划”班级一年级即接触“冶金高端论坛”专业启蒙课程;同时聘请企业成功人士作“批判性思维”和励志成才讲座;对原有冶金工程本科专业课程进行拓展,增加有色冶金方面的知识;开设创新方法课程“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实践;增加“科研、写作与报告综合训练”等实践环节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经历。同时,强调课程衔接,注重学科交叉,加强冶金工程学科与材料、热能与动力、机械、计算机、资源与环境等学科课程之间的交叉。

(3)“产业计划”增补了与当前科技发展的前沿理论和技术相关的内容,对关联课程的内容进行梳理。例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增设“电子信息工程导论”、“电子产品策划与设计”、“电子信息工程专题研究”、“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实践”、“电子产品的测试与检验”和“电子系统综合设计”等课程;车辆工程专业增设“电动汽车电机拖动基础”、“微机原理与单片机”、“动力电池技术”、“新能源汽车原理与应用”、“代用燃料技术”、“电气电子工艺实习”和“新能源汽车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等课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增设“光电技术”、“特种机器人”、“微观流体力学”、“创新设计与专利申报”和“工程应用软件”等课程。

四、结语

对于高等教育而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管理实施、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各专业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必须做到科学设计培养目标与业务要求,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合理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进程,制订科学、合理、可行的培养方案。各高校只有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环境下,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且有效地实施,才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清明.中国高校学分制研究―弹性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75-77.

[2]刘英,高广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27-129.

篇3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土木工程;培养方案;设计施工能力;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003-02

目前教育部提出工科类本科院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举措。该计划对促进高等教育根据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和实用性有重要作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即3年在校培养,1年进入企业联合培养。土木工程专业是我校优势特色专业之一。该专业经过1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仍然存在着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的缺陷,很难适应社会需求等问题。本文以土木工程专业为对象,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传统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缺陷

目前我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实验室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使学生掌握了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但是由于与工程实践相脱节,学生在就业工作中无法灵活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要经过较长时间工作实践才能胜任所从事的工作岗位,所以影响了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就业面和就业率。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面向行业企业培养人才,因此,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新要求。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突出学生理论应用能力和设计施工能力的培养,并对学生从事理论应用、创新性和设计施工实习定出了具体的考核指标。该方案在加强理论教学同时,明显增加了人才培养融合递进式实践环节培养体系。该实践教学体系结合社会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能力的新要求,将本科教学环节细分为基本理论教学、实验技能教学和设计施工实习三个阶段。各阶段的实践教学与理论课程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互为一体,内容循序渐进。

如学生在学习路基路面工程、土木工程材料中进行课堂讨论及专业导论课程后安排认识实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的了解,而且可以为其后续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在学习土木工程材料后到材料生产与施工企业学习材料生产工艺和根据不同工程特点选择材料,并针对实际问题应用基本理论提出解决方案,进行课堂讨论,从而可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通过理论课程与实践过程的融合递进式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相融合和促进。

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模式

1.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质就是培养一大批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基本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高素质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先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创新能力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在加强学科基础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环节同时,在设计与施工实践教学环节时更要注重授人以“渔”,教育学生学会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以适应不同岗位的就业需求。

2.设计施工能力的培养需要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学生设计施工能力的培养,并不意味着要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虽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化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增加实践环节的同时适当压缩了课堂教学内容,但理论教学的地位并未改变。因此,这就要求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科学安排和优化教学内容,同时兼顾基础理论和实践训练的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互相融合,互相补充。

3.土木工程专业学生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各类设计院、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建筑材料制造企业、造价咨询企业等,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道路、桥梁及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及检测等,而学生在校期间不可能对所有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学习,这就要求该专业的学生要有系统化的基础知识及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教学过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企业的生产和施工节奏。

三、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是设计施工能力的培养

1.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传统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认识实习(1周)、生产实习(2~3周)、课程设计(附属于各专业课,共计4~5周)、毕业实习(2周)和毕业设计(13~15周),存在着实践环节时间不足、系统性差、对实际工程缺乏深入的了解,达不到培养学生设计施工能力的要求。此外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也未能有效地与工程实际接轨,存在“闭门造车”现象。作为应用型工程类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不仅应满足实用性与工程性的要求,还要满足国家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的要求。“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行“3+1”培养模式,明确要求需有1学年的企业培养过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模式明显增加了实践环节的教学时间,使教学实践环节更加系统化,彻底改变了实习环节多以参观为主的现状,使学生能沉下去,系统地深入了解实际工程,加入企业设计队伍,真正地参与工程设计和施工,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工程设计过程和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目的,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对实际工程存在的问题加以思考,并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建立稳定的企业实训基地。与传统的以校内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在人才培养上校企联合。除了校内培养方案以外,还要制订企业培养方案。为了保证企业的有效参与和培养质量,应建立稳定的校企联合培养基地,这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正常实施的重要保障。学生在实际参与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变过去实习环节多以参观为主,从而使学生尽快地适应所从事的工作。

3.应重视教师工程能力的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学生设计施工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高校要建立一支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专业课程教师必须具备工程实践经历,青年教师必须到生产单位实践、学习,了解工程动态,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执业资格考试。此外,应借鉴国外“实践教授”模式,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实践教学,建立一支稳定的、来自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教师队伍。

四、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质

1.打造创新训练平台,强化创新能力考核。“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在理论教学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在人才培养设计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形成一套渐进式适合学生能力拓展的培养体系。在制定教学计划中,特别要注重大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将创新能力培养落到实处;要建立大学生科技训练基地,充分利用课程实验、课外科技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等,为学生的创新学习和专业实践提供平台,结合理论教学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创新能力学分,即学生完成规定的创新能力训练内容,并达到一定要求,就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强化创新能力的考核,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真正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体系。

2.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将自己承担的科研课题转化为学生的创新型科研项目,形成科研带动教学、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教师吸收学生参与实际科研课题,充当科研助手,让学生有机会了解科研过程,学会数据采集方法和实验技术,懂得利用网络电子资源收集文献资料,在科学研究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索性研究能力。

3.增加工程项目设计、施工性实验内容。专业实验课程应结合工程实际增加设计性、施工性实验内容,引导学生根据具体工程进行设计实践,探究工程施工过程,积极开设体现“开放性、探索性、研究性”的实验课,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重视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的同时,增加有关科学研究理论和方法的课程,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有关的学术论点、争论性问题、当前学术动态等向学生做引导性讲解,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引导学生相互讨论。

五、教学质量指标及监控体系是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关键

长期以来,高校人才培养主要立足校内,各高校都有一套完善的校内人才培养过程质量指标和监控体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于能力培养,因此,建立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实践能力培养环节的质量指标及监控体系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1.建立健全质量指标及监控体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而且培养过程涉及学校、企业、社会等多方面,因此,制定教学质量指标是保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前提。而质量监控是保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关键,由教务处牵头,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学生教学信息员等组织协同,建立“全员”(包括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督导、企业指导教师)参与的质量监控组织机构,对教学“全过程”(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效果评价等)进行“全方位”(包括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第二课堂、企业培养环节等)的监控,并确保质量监控的有效实施。

2.建立完善的职责体系。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专业各部门各负其责,专业负责人要组织论证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专业建设规划,落实实训基地建设;课程负责人要安排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教育、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衔接、教学方法研究等工作;学工老师要加强学生和任课教师的沟通,了解和跟踪本专业教学实施过程。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中的一项基础建设,课程负责人要承担课程建设规划、组织制订或修订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规范等工作。

六、结语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是中国由理论教育大国迈向实践能力教育大国的必由之路,要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新要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从制订基地建设规划及企业培养方案的实施工作,并负责企业培养过程的质量监控着手,确保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土木工程专业的有效实施,除了要制订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外,还必须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制订与土木工程专业相适应的企业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工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质量监控体系。

参考文献:

[1]孔伟,毕春丽,贾瑞庆,屈成忠.《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改革实践[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5,25(5).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

[3]李悦.土木工程专业材料类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1).

[4]昔春桥,杨家宽建环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6).

篇4

关键词 工业分析与检验;人才培养方案;技师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5-0035-02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的化医技师学院于2004年10月由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受到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市人劳局、重庆市经委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学院于2005年春季开始招生,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技师在2005年春季招收新生一个班,38名学生,简称05春分析技师班;2005年秋季招收新生两个班,125名学生,简称05秋分析技师班。以后都是秋季招收新生,最少招2个班,最多时招了7个班级,近400名学生。学制4年。工业分析与检验技师专业在校学生达800多名。对于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技师的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学院领导和系部领导都极其重视。通过6年来的教育教学培养,收到明显的良好效果。

1 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

科学制定技师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是关系到人才培养素质高低和成功与否的关键。从2004年10月批准成立技师学院起,学院领导就十分重视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先后派出教师深入重庆长寿化工厂、重庆农药厂、四川维尼纶厂、重庆新华化工厂、重庆药友制药厂、重庆太极制药厂、重庆环研院、重庆商检局、重庆农研院等二十几个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工作,同时还派出部分教育教学中干和教师与重庆五一技师学院、重庆工学院、西南师范大学等近10所院校交流。在2004年11月初步形成学院对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技师的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采用三段式教学,并在05春分析技师班、05秋分析技师班进行实施。以后逐年进行修改,现形成比较科学的对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技师的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

2 实施效果分析

2.1 技师学院技师学生基本情况

技师是从2005年春季开始招收学生的,如表1所示,第1届只有1个班,即2005级(春)技师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班;第2届有3个班,即2005级(秋)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技师1、2班和2005级技师自动化班;从2006年开始,就读技师的学生开始增多,技师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2006级有3个大班(学生270多人)、2007级有6个班(学生400多人)。技师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逐年增强。

2.2 技师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对各年级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技师学生课程成绩的合格率(当期无补考科目)和优良率(课程平均成绩达80分以上)进行统计分析,如表2所示。

主要原因有:一是学院在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技师层次的学生中实施了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MES教学模式,因此教学质量逐年提高;二是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越加突显,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受教育者)对它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学生人数也逐年增加;三是学院通过参加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等方式,给学生展示学习成绩的机会,同时也因为技能竞赛成绩优异,提升了学生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尤其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的重视。

2.3 参加技能大赛情况

从2006年开始到2010年,从04级大专分析班、05春分析技师班到09级大专分析班、07级分析技师班,学院共参加了5届全国石油化工职业院校化学检验工技能大赛和3届重庆市化学检验工技能大赛,共26人次22人参加比赛,获得一等奖6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其中,除06年第一届外,其余各届全是分析技师班学生参加,分析技师学生占86.36%。

2.4 学院级学生干部情况

从2005年开始到2009年,从05春分析技师班到07级技师班,学院学生会、团委共有主要学生干部148名,技师班学生有113名,占76.35%,更有05春分析技师班学生在当时学院级学生干部中占到50%,充分展示了技师学生在学院级学生干部中的主导地位,也显示了技师学生在学院的教育情况。

2.5 就业情况

1)就业单位分析。对05春分析技师班到07级技师班已毕业学生的就业单位调查分析,有近10%的学生在全国特别是重庆市的科研院所工作,而同期毕业的大专班学生只有不到1%的学生在科研院所工作,05春分析技师班更是达到20%。技师班毕业学生目前在生产企业工作的约占总数的45%,而在化工医药企业工作的约占总数的38%,其余学生分布到第三产业或者自立门户当老板。技师班毕业学生的就业率达到99%以上。

2)专业能力分析。通过对分析技师班已毕业学生的用人单位进行的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技术情况调查分析得到,用人单位对毕业的技师班学生比较满意,特别是在操作技能上比大专班学生和其他同类院校毕业的学生都强,但在领导能力、创新意识、综合分析和继续学习上还有待提高。

3 对分析技师学生培养的实施效果总体评价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技师从2005年春季招收新生到2007级,学院共培养了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技师学生839名。通过6年来的教育教学培养积累,已初步形成对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技师的人才培养实施方案。通过学院多年对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技师的培养方案的实施的成绩分析,学生在校的多方面表现情况,通过对已毕业学生的社会跟踪调查,通过对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调查,证明学院实施的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技师的培养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实施推广性。

4 对分析技师学生的培养的改进意见

1)对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技师的人才培养方案还应有不断完善的地方,如教育教学模式的多方面尝试,教学方法的多种运用等。最终选择适合学校、重庆市乃至全国的人才培养方案。

2)对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技师的人才培养在教材的编写和内容选择上,还应对理论知识进行加深,克服过去重技能轻理论的观念,毕竟技师是具有一定知识的高技能人才。

3)对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技师的人才培养在实训场地和实训设备上还应进一步加强。学校分析设施设备比较陈旧和不完整性,可能导致培养的人才不完全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

篇5

关键词: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改革

一、改革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背景

(一)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专业设置的变化

专业泛指培养人才的口径,是根据社会分工与人才规格的需求设置的,而社会分工与人才需求的规格往往伴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与科技的发展以及国家体制的变革而发展变化。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各高校对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进行了大幅的调整,带来了专业设置的显著变化。不少专业生源减少,需求降低甚至淘汰取消,而一些市场需求大、生源好的新专业得到了社会和高校的青睐,各高校纷纷增设诸如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但这些新专业设置时间不长,在成人高等教育中积累的经验很少,人才培养方案大都是通过“拼盘”或“借用”组成,既没有专业特色,也不能体现成人教育特点。

(二)接受教育的主体构成发生了变化

以前,成人高等教育的对象大多来自各行业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自我管理能力,对职业、技术及其所需知识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但现在,应届高中毕业生和中职、中技、中专毕业生等20岁左右的青年正成为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主体人群。他们保持着从学校到学校的学习轨迹,缺乏实践经验,许多未就业的学生希望能通过成人高等教育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熟练掌握专业技能,面向社会择业。因此,根据生源结构的变化,及时修订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对成教学员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三)现行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首先,现行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多来源于普通高校对应的教学计划,着重于理论探索和学术研究,其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与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身份不相适应,很难把学员培养成适应能力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其次,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结构不合理,重点不突出。课程设置偏窄、偏专和偏难,内容陈旧,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新成果的课程少,学生所学知识对实际工作指导及应用帮助不大。再次,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授课学时偏多,学生课业负担重,自主学习时间少。某校一成教业余班级,一周7天每天晚上都有教学任务,学生奔波于工作单位与学校之间,身心疲惫,学习效率不高。

二、改革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

(一)拓宽基础,提高素质的原则

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要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考虑学员对岗位变动的适应性和就业弹性的需求,综合培养,使他们获得可持续学习的基础。为此,一要拓宽学科基础,构筑专业大类共同的知识和技术平台,设置同一或相近学科内各专业共同的专业基础课程,适当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满足学员岗位变动的要求;二要按专业方向设置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某一专业(方向)上得到较为系统的教育,增强学员对所从事工作或准备从事工作的适应性;三要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起来,适当开设人文、社会、经济与环境方面的课程,提高学员的科学与文化素养,促进其知识、能力及素质的全面提升与发展。

(二)突出实践,强化技能的原则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特点,成人高等教育要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员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吸收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增加实践新内容,开设具有较强综合性、设计性和工艺性的实践课程,增大实践教学的学时比重和考核分值。安排足够的时间,结合实际工作任务组织学生开展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论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已学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三)整体优化,相对稳定的原则

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要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全局出发,对课程进行整体优化,合理调整总体的课程设置与布局。理顺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推陈出新,有机融合,形成整体合力,达到最佳培养效果。同时,人才培养方案是组织教学和进行教学管理的基础性文件,具有一定时间的稳定性,因此,为了保持学生知识体系与教学环节的完整性,为了维持学校教学组织与教学建设的连续性,保证教学的相对稳定性也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必须考虑的内容。

三、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新模式的实践

(一)统一规划,缜密组织实施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是一项综合性和学术性很强的工作,凡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比较成功的学校,无一不是有专门的领导机构统管全局。我校在进行此项工作的过程中,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全校统一思想,从促进学校成人教育长远发展的整体利益出发,统一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安排专业人员认真学习与调研,分析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类型,研究成人高等教育现状、特点以及国内外同专业教学计划执行的情况,广泛听取专家、专业教师、用人单位及学员的意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由学校成教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各教学单位具体制定,专家集体审议,反复修改,最后再审核通过实施,确保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二)准确定位,明确培养目标

成人高等教育既要把实现成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又要从实际现状出发,尽力促进成人的整体素质提高。因此,修订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定位在构建适应社会和地区经济发展、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体系上。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充分肯定成人学员在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尊重成人作为人群主体的需要,根据地域特色和学校定位,制订出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如我校在修订成人高等教育专升本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就以广东特别是广州市产业和行业发展以及经济建设所需经管类人才为依据,以建设专业应用性为重点,设计和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性理论体系和教学系统。这一系统要求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熟练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操作方法和技巧,具有从事该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能力。

(三)合理布局,优化课程体系

我校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包含五个部分。一是公共课,公共课着力于培养成人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它包含了公共基础课和通识课,前者包含政治、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语文及哲学等课程,后者包含应用写作、心理学(教师教育类)等素质教育课程。二是学科基础课,按照增强实用性,适度重基础的原则,设置专业群或职业技术群基础课,如经济数学等课程,这一部分同时也包含了学科(专业)基础课,如人才资源管理专业开设的统计学、经济学等。三是专业必修课,从宽口径的角度考虑,同一专业不同方向的专业必修课全部打通,设置了部分职业教育和资格认证考试的课程,剔除了部分内容过细过窄、理论性太深的陈旧课程。四是专业选修课,主要是专业技能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它们与专业必修课程共同组成专业不同方向的课程知识模块,完善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最后是实践教学环节,除了在部分实操性很强的课程中安排实践(上机、实验)外,另设置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包含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教育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四、修订前后人才培养方案比较

在课程设置上,原方案中专业课程较多,各课程知识面偏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公共课中增加了通识类课程,将原来的专业基础课扩展为学科基础课,扩大了专业口径。在课程名称及教学要求上,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规范,如对在专科和专升本两个层次均需开设、但内容要求不同的课程,进行了有效区分,并对部分课程增加了考证要求,同时,为强化学生的技能操作,新方案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在学时上,修订前各专业的教学总学时约为1400―1600学时,修订后的培养方案中各课程学时有升有减,增加学时的主要是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以及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减少学时的主要是将原来分得过细、过窄的专业课进行了合并,或将专业方向课程放入了选修课模块,淘汰了部分陈旧课程;修订后教学总学时比以前略低,约为1100―1200学时,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增多。

参考文献:

[1]景滨杰,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计划改革探析[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4)57-59。

篇6

摘要: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按照本科工程型人才培养通用标准的基本要求,结合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以及人才培养定位进行了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研究。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制定原则和基本要求以及课程体系设计的理念和要求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工程教育本科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

工程教育;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化工生产过程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迅速转化。以技术密集型为特征的化学工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从事一线生产操作与管理的“现场工程师”。2011年河北省率先在省内四所国家示范高职高专院校设立工程教育本科,我校与河北科技大学合作共办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也在其中。我校充分利用国家示范性建设取得的成果,探索工程教育本科的办学模式,在高职培养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人才的层次和素质,除了在生源质量上进行调整,还需大胆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创新,培养21世纪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化工专业技术人才[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过程、方式的总体设计,是学校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是院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以及实训条件建设的前提,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在国家教育部本科工程型人才培养通用标准基础上[2],结合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以及人才培养定位进行了工程教育本科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研究,为工程教育本科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1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思想

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全面贯彻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3],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4],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化工人才培养的需求。深化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五对接”。以构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抓手,整体优化化工专业工程教育本科培养方案,以突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培养面向化工企业生产一线的具有较高素质、理论知识扎实、应用能力突出、在现场从事技术应用、技术服务、技术管理、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场工程师”。

2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基本原则

2.1坚持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在对炼化、煤化工、有机化工等企业进行广泛的专业调查分析基础上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培养人才的目标、层次、类型和人才的主要服务面向。要关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化工专业面向的产业、行业的发展趋势,密切与产业、行业的联系。根据产业、行业对化工专门人才的实际需求优化培养方案,使培养方案与时俱进。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包括石油加工、煤化工、有机化工等,拓宽学科基础的范围,增加学生就业机会。

2.2坚持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原则

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紧密结合化工行业、企业实际,充分发挥化工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聘请化工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人才与学校共同进行化工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和岗位要求具备的各项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分析,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确定教学内容,共同开发课程与教材,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共同制定质量标准,共同考核与评价学生、共同指导校外顶岗实习。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环境,使学生的学习与在企业的工作有机结合,坚持“专业融入产业、规格服从岗位、教学贴近生产”,实施特色品牌专业建设[5]。

2.3坚持职业性、“双证书”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职业标准,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比例要达到50%左右,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达到职业标准操作规范。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培养制度,是提高毕业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就业对接的重要举措。拓展学生实践课程和职业资格考证课程,职业标准和职业要求嵌入课堂教学内容,将“双证书”制度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在校期间取得高级化工总控工职业资格证书。

2.4坚持学生综合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

基于化工企业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的特点,对员工的素质及专业能力的要求很高,因此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从而实现从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的转变。坚持品行重于技能,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吃苦耐劳、敬业精神、合作精神、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等。重视继续教育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重视身心素质,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将校园文化建设、第二课堂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有良好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及一定的美学修养。加强实践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熟练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强化工程教育本科知识结构的设计与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保证德才兼备的化工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1]。

2.5坚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原则

树立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的观念,树立人人成才观念和多样化人才观念,增加选修课程,推进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为学生充分培养自己的志趣、挖掘潜力和发挥特长创造良好条件。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点,设计安排课内、课外教育教学环节。改革课程设置和学生课程修读模式,在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主要基础课教学中,稳步实施分层次教学和学生自选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倡研究式、启发式、探索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3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基本要求

3.1整体过程的设计

1)写出人才培养方案行动领域(工作领域)设计过程,编写主要从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表。根据化工行业、企业专家研讨或访谈结果,确定本专业主要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及工作领域,从工作领域找出本专业学生应完成的工作任务,对这些工作任务进行筛选,再找出具有教学价值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需具有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2)根据从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学习领域设计。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从而形成本专业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3)学习情境开发必须选择完成工作的载体(任务、项目、案例、产品、设备等),根据选定的载体开发课程。学习情境设计应包含围绕工作任务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等的设计。

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按照工作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进行开发,且需注意的问题有:1)通过课程体系的实施能够向学生传授哪些职业技能和知识;2)课程体系的实现基于什么载体进行,即所开设的课程以什么作为主线进行衔接贯通;3)课程体系在整体上按照什么顺序衔接,是否按照工作过程的六步法进行组织教学,使教学内容和工作过程相一致。

3.2学生素质的培养设计

学生素质结构应当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这些素质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哪些教学环节中,通过何种教学过程、手段培养学生的这些素质。对于化工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特殊素质,例如化工生产安全与环保意识、责任关怀理念等,必须重点描述如何完成培养。

4课程体系设计的理念和要求

4.1课程体系构建的理念

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开发设计是保证学生真正成为化工企业生产一线“现场工程师”的关键。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开发应遵循“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一致,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理念。必须依据这一理念对课程模式、课程目标、课程开发方法和课程内容载体及实施进行构建。

4.2课程体系构建的要求

1)在课程内容顺序安排上应按照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进行,应体现出工作任务的由易到难。在课程单元选择设计上应当考虑到难度适中,能够让多数学生顺利完成学习过程;在广度上应基本涉及本专业职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过程;在学习时间安排应符合企业实际、符合学生学习知识的认知规律、符合学校情况。

2)在课程体系中必须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纳入到正常教学活动中,职业资格证书标准所要求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有相对应的课程,使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相一致。

3)第八学期必须安排学生进行半年的综合能力训练,例如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

4)对学生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学生在毕业时应取得的最低总学分约为200学分,其中课内培养计划课程约190学分,课外培养计划课程10学分。

5)根据课程的重要程度,本专业将必需的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毕业设计等标定为学位课程,学分控制在80学分左右,作为该专业学生取得学位的基本要求。学位课采用学分绩点评估方法来评估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能力。

5结束语

目前工程教育本科办学仍处于摸索阶段,研究探索在高职院校设立工程教育本科化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为化工专业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新培养方案要有一定的前瞻性,需要在不断实践中加以完善和优化。

参考文献:

[1]余国琮,李士雨,张凤宝,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践[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1-5.

[2]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Z].教高函〔2013〕15号.

[3].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EB/OL].

[4]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关于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基本原则及管理办法[Z].承油专教[2014]2号.

篇7

>> 船舶与海洋工程方向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基于省级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船舶与海洋工程特色专业建设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创新与学科交叉能力培养 安全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以“卓越计划”为导向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 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研究 基于“卓越计划”的烟草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基于“卓越计划”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地方院校“卓越计划”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信息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 “卓越计划”下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卓越计划”背景下的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卓越计划的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CDIO理念的计科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探讨 光电专业“卓越计划”实施探索 面向“卓越计划”的家具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② 王丽铮,袁萍,刘祖源.船舶与海洋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船海工程,2008.37(4):150-152.

③ 高高.关于船舶及海洋工程专业基础课教学的若干思考,船海工程,2008.37(4):153-155.

篇8

关键词:高职 计算机网络技术 专业培养方案

1.引言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主要是围绕着人才培养方案展开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基石,要想高职教育办得好,关键就是要制定一个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又显得至关重要,它将影响得到培养内容与课程设置,而课程设计的是否合理又将反过来反映出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关于高职人才培养的定位,教高相关文件已经明确指出:培养技能型人才,个人认为在这里要注意两点:首先,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即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其次,要找准位置。因此,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掌握中小企业相应岗位所需的动手能力,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及心理素质。那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就应该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增设、强化综合素质类课程。

2.确定培养目标,明确专业定位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首先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这是整个专业的培养出发点,关系到专业方向的选择、课程的设定和办学的特色。同时,确定了培养目标,也就明确了专业定位。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重要精神指示,我们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认真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指导思想,紧贴“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历史背景,以培养第一线工作的实践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在这过程中,我们要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考虑: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实际岗位需求来确定;课程体系应根据实际岗位对工作能力的要求来设置;实践教学应围绕着实际岗位的工作环境来开展。

根据实际岗位的各种需求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好处是,专业定位和专业设置的目的更加明确、毕业生特长和办学特色更加突出。

按照上述思路,我们在确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时,找来企业的资深工程师组建了专业指导委员会,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我们就能了解到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努力使专业人才培养与实际岗位需求相链接,把企业对人才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要求转化成课堂内容,以满足实际岗位对实践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作为教学改革的出发点,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适时地进行调整。

3.构建理论教学体系

优化课程内容,构建理论教学体系,是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一个核心内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难点。我们坚持理论服务实践及“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原则,注重课程体系的职业性和开放性。

3.1课程结构的调整,保证课程内容更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课程的内容、课时及前后设置更加符合人才培养目标。

3.2“双证书”模式的推行,形成了学历证书教育与行业资格证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互动局面,有利于学生的就业。

3.3选修课设置多元化,扩展学生非本专业的知识、素质和能力。

4.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的重点,也是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关键。我们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该首要考虑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教会学生相关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为根本目标,构建与理论教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内容,层层递进,使能力的培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整个体系由实验课、实训课、课程设计、生产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六个环节来完成,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都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我们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特点如下:

4.1提高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

为能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除课程原有的实验课外,我们加大了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如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则结合实际,增加实践学时,制定专门的课程集中实践(专周实训)。调整后实践教学时数占总教学的55%,如表1所示。

4.2组成“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的组建,以“双师型”队伍建设为核心。一是采取培训的办法,借助行业、企业及国家职业教育培训基地等资源,以轮岗的形式安排教师进修培训,在学习、培训、实践中掌握前沿知识和先进技术,参与企业科研、技术项目,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二是采取“积少成多”的方式,坚持从企业聘请一线的技术骨干,,让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骨干实质性地投入到我们的教学与科研活动中,为产、学、研的运作提供强有力的保证,通过多种途径的培养促进我们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4.3改革实践教学方法

在实践教学中,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师讲、学生练”的方式,积极推行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的实践教学模式,将实际案例或真实的企业项目引入课堂,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共同提高,实施过程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开展,由于案例和项目都是来源于企业实际工程项目,其针对性强,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使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知识学习和实践探索实际经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深受师生欢迎。

5.结束语

经过这几年的探索与施行,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已基本定型,同时也初见成效,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率也有了显著提高。同时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的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优化,也推动了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孜孜以求,再接再厉,不辜负我们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 何同林 陈光海 冯丹.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22).

[2] 王效杰.探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国家标准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6,(15).

[3] 孙涌等.高职院校IT类专业内涵定位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

[4] 李庆.工业设计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J].机械职业教育,2008,(4).

[5] 廖东进等.高职高专自动化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7,(11).

篇9

 

1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危机

 

1)就业人数与企业需求不成比例。随着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计算机专业技能的培养,也被其他专业及个人所重视。即使不是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校期间也进行过计算机的相关培训或自主学习。他们的专业性虽然不比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但他们的能力已经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同时他们还具有自己的专业,这样的毕业生对于企业来说可能更为合适。这样用人单位就可以选择其他专业毕业生,从事企业中计算机技能要求不高的岗位。

 

2)学历不占优势。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具有大量高学历的员工是企业形象的一个提升。同时在大家眼中计算机专业是个高技能专业,很多企业认为学历和能力成正比。就好像大多数人都认为学习能力和学习经历成正比一样。

 

3)高职院校在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上稍有欠缺,使学生的竞争力减弱。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最大的特点是善于与机器,生活在单一的二进制生活中。而在现实的工作中,这样的非yes及no的情况,使他们在融入企业时缺少灵活性,不善于与他人沟通。

 

4)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方向缺少目标性。

 

计算机专业知识覆盖面广,学生在学期间没有明确的专业方向。明确的专业方向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为步入社会工作做好准备。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般对自身的特点及社会的需求不够明确,过分依赖学校的课程规划。

 

2 培养计算机技术应用型人才方面的主要尝试

 

1)从分析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和岗位能力入手,科学界定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研究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原有教学进程与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的差距,找到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2)在改革初期,依据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及行业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调查、分析,同时配合学院骨干校建设,以学院“百门课程”建设工作为契机,构建“计算机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讨论、分析、建立“项目式教学”、“模拟企业环境真题真做”、“专业能力综合测评”及“项目式教材”模版。3)正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并且得到了落实。

 

3 实践过程的主要创新环节和改进计划

 

1)服务滨海高新区经济发展需求,适应计算机相关行业企业岗位的发展需要,培养具备个人发展能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技能人才,人才的培养是专业发展的源动力。预计在以下方面实现突破:a.结合滨海高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形成符合计算机专业发展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b.构建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为中心、获得计算机行业职业岗位能力,实现入学即入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为引导的分层递进人才培养模式。c.将计算机行业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结合实践需求,原有课程重新整合构建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框架、核心课程标准制定,模拟工作场景的操作过程指导课程实施过程及学生学习情况的综合评价。

 

2)在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同时也发现了问题。a.需要进一步完善与规范项目式教材,教材的内容要符合行业企业项目建设标准及工作流程,要求编制老师有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对行业某个工种环节要非常熟悉,所以必须为教师提供企业实践机会,要求教师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兼顾企业工作,在时间安排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b.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无借鉴性,需持续进行。c.企业作为供应链式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环节,对学校改革参与的积极性不高。d.课程实施过程中严重缺乏双师素质教师。

 

3)研究工作的推进计划:a.继续修订和完善四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b.进一步实践“供应链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中心、以取得职业资格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c.实施计算机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完成2016级专业进程修订。配合学院骨干校建设,以学院“百门课程”建设工作为契机,完成 “项目式教学”建立、“模拟企业环境真题真做”编写、“专业能力综合测评”建立及“项目式教材”编写等任务。

 

4 通过调整研究计划增强改革力度

 

结合本地区经济特点及学生的就业发展趋势,制定特色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针对计算机相关专业各自的特点、主要就业方向及区域经济引领下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分别制定突出特色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物联网应用技术和软件技术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

 

在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中挖掘全新切入点。构建以市场人才需求为起点和终点的,供应链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借鉴行业企业员工培养培训计划、社会高知名度计算机专业技能培训机构的目标式培养策略,使得“供应链”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具有时效性。在研究中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物联网应用技术和软件技术分别确定适合本专业未来职业发展的计算机职业资格考取计划,统计取证率作出分析评价。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让学生成为实践者、参与者和应用的创新者,学生代表加入专题研讨。

 

依据行业企业典型工作任务,构建计算机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本学院的课程教学改革相结合,将专业核心课程的优秀改革方案进行分项式研究,一项一项对比总结,提炼科学合理的时序任务课程设计方案,重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

 

在构建项目式课程标准,模拟真实工作过程的课程实施过程及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研究中加入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研究。结合职业岗位应用需求和教学实践体会,从确立考核目标、建立考评体系、设计考核内容、分配考核权重等方面进行实践,并分析和评价考核方式改革的结果和成效,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做出有益的探索。

 

作者简介:

篇10

【关键词】园艺专业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16-01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农林计划”)目的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创新,实践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解决农林业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1]。培养卓越农林人才关键点有:培养什么人即培养目标定位,怎么培养即培养模式和培养途径的设计与创新。

一、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是实施人才培养的纲领,其核心是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园艺专业复合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园艺专业人才,具体目标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园艺学科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经过“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基本训练,能胜任园艺产品(主要为果树、蔬菜、观赏园艺)生产、经营、管理、贸易、旅游观光等领域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宽广的适应性和一定专业特长的研究型和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管理文件,是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途径设计的蓝图。园艺专业在制定卓越人才培养方案时,应依托于行业、企业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基础,发挥双方优势,科学系统地设计课程体系内容,培养过程模式,培养方案要科学设置基础课程体系,夯实学科基础,以适应宽口径培养的要求,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同时,注重更新观念,努力将专业领域内多年来的改革成果,内化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打造特色专业教育,鼓励开设专业导论课程和新生研讨课程,使学生尽早确立专业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三、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课程设置与园艺职业岗位能力对接,通过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平台,让教师指导学生实训的同时完成企业的实际生产项目,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不仅实现了理论知识到生产实践的转化,更养成了行业生产的标准意识和职业素养;同时在实训中引人入企业的绩效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实践课程体系

应依托校内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各类实验室、教师的科研项目,积极拓宽实践渠道和实践教学模式;根据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理论教学内容,及时调整、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按照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梯度培养模式改革实践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实用技能。

1.基础技能:由第二到第四学期的基础技能实践环节训练完成,在此实践环节,通过认知型实验与实习、企业实践和社会实践训练学生园艺基础技能,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感和职业责任感。

2.专业技能:由第五到第六学期的专业技能实践环节训练完成,通过课程设计、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专业技能实训,使学生具备从事果树、蔬菜、观赏园艺的栽培、育种、植物营养和施肥、商品化生产、植物病虫害防治、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园艺产品质量检测等专业技能。

3.综合应用能力:由第七到第八学期的综合实践环节训练完成,通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专业综合实验等,使学生具备园艺产品商品化生产、经营和管理能力,适应园艺植物生产、园艺植物养护管理、小区绿化美化、插花与盆景制作、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等岗位。

工作需要。

4.创新能力:通过设计型实验、研究型实验、学生科研立项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师资队伍建设

“卓越农林计划”师资队伍建设涉及专业教师和企业教师两个方面。专业教师方面,建设以专业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为核心的专业教学团队和课程教学团队;通过校内岗位培训、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项目研究、到企业现场实践以及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推动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企业教师聘用方面,将高等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与实践教育相结合,聘请企业专门人员(人力资源部门、技术部门)担任教学顾问,一方面与学校共同进行研究、制定培养计划,同时监督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教学指导,另一方面,参与教学大纲与教材的编写。此外,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地区各个企业的便利条件,聘请企业兼职教师直接参加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各个实践环节实施“双导师制”:学校导师为学生选课、学习提供指导,企业导师根据企业实际为学生生产实践和创新设计的选题及其实施、完成等环节提供指导或现场咨询,进行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全面基本训练;企业导师配合学校为学生提供卓越农林人才职业教育方面的培训。

逐步建立和完善配套的师资队伍建设政策,鼓励教师提升实践能力,丰富生产实践经验,并将生产实践经验转化为优质的教学资源。

1)对在企业进行专门性生产实践培养的教师,在生产实践阶段给予适量的工作量学时补贴,对生产实践中成果显著的教师,在配套研究项目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2)有丰富实践经历的教师参加“一对一”的培养,根据实际情况,学校考虑计算一定工作量。

3)对实践技能型教师的评价应该着重考察评价生产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生产实践方面的成果,使实践技能型教师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重心真正转向生产实际。

4)对参加“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教师,在职称晋升、业绩考核等方面均给予单独的激励政策。

六、结束语

当今园艺产业正在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单一的产品生产向产前、产中、产后延伸,涉及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所以对园艺专业人才的需求与以前有明显的不同。人才培养体系制定时,应充分考虑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相结合,立足于现代园艺产业的需要,突出“复合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徐传保.高校园艺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探索[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4.1:39-40.

[2]岳建芬.花卉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J].林业科学,2012.23: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