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设计学习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6: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绘画设计学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绘画设计学习

篇1

关键字:基础绘画;学习

当下的艺术设计专业以实用性强、就业范围广,在新兴专业中比较热门而居各高校中的首位。在这一专业中,尤其是针对电脑的操作,软件的升级更加的人性化,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只要把电脑软件学好了,基础差,甚至没基础是没有关系的,短期发展,看起来这完全没有问题,是可以做设计的,长期这样一种状态而言,难成大器。设计的好坏,最终结果会回归到传统的这个问题,那就是基础。要想设计出更好,更加经典的设计作品,就必须得回归传统,从基础绘画入手,培养我们这些方面的能力。

一、学习基础绘画的方向性

设计类专业的同学在大一进校门时都会接触一个阶段的基础绘画的训练,主要以素描、色彩为主。而这些课程在不同的专业已经有了一些方向的转变和延伸,以便能更好的为后期的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服务。素描,包括人物素描、设计素描两大类,一些专业还会有速写课程,这些都作为一个基础中的基础课程来学习。主要培养我们的造型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及创意思维能力。色彩课程方面,不同的专业倾向点不同,有静物色彩、风景色彩等,主要培养色彩的修养及表现力,为后期专业的色彩认知做准备。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对美术史上的经典作品的学习及平时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融合在整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了。认识到课程的学习目标,我们便有清晰的画画方向,也会增强我们对基础绘画的正能量,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具体从观察方法,造型能力、创意思维能力、色彩的修养及审美的提高五方面来具体分析学习及掌握的方向。

二、科学的观察方法

培养成创新实用型人才是设计类专业当下的目标。创新实用型人才首要培养的是我们的观察能力,怎么来观察,怎么去认识,影响到你的作品,也决定了日后的创作角度,我们需要用正确的观察方法来观察对象,并且需要培养我们整体观察的能力。因此,观察方法很重要。有了观察能力,我们就能从万事万物中发现事物本身的特点,可以归纳成自己的语言。而观察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我们的基础绘画学习中,尤其是素描的学习。在我们进入大学的时候,很多学生的观察方法是有些误区的。正确的观察方法首先要从整体入手,局部比较,再回归到整体。尤其是画面的安放位置、整个绘画对象给我们带来的感受是需要备受关注的,这要求我们在画画时,必须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自己看到的事实,在画的过程中会训练我们及时调整局部和整体的对比观察,学会同类比较,把我们主观的认识和客观的观察做比较,会发现一些不同于以往认识的元素,提高我们设计类元素的积累,这个训练将会使我们的观察产生一次质感的升华,对后期专业设计的学习会非常有益。

三、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

造型能力是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懂得了观察,不懂得怎么表现出来,也是没有成果的,这关系到傍观者怎么欣赏,怎么能让其他人知道你的想法,这个时候,表达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表现的是不是心中的那个感受,就对造型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了。曾有大师这样评价,在设计领域,设计,软件决定了你的下线,绘画决定了你的上线。作为设计专业的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法能力,掌握一定的表现手法,甚至要求我们挖掘适合自己的个性表现方式。在表现形式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我们便可以站在基础上来做创新。让我们表达自己的创意时更加的心手合一,在表现方式上也能准确自如的表达我们内心世界的想法,成为我们自己的表达语言。

四、创意思维能力

只会绘画的人也许可以从事美工,但会绘画并且会设计思考的人那就是设计师了。创意对我们设计专业是不可或缺的。在专业的基础课程学习中,它将成为一个思维演变的过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是艺术设计专业由基础绘画转向专业设计的过渡,是培养我们创意思维方面的一个便捷的徒手绘画。一般我们不经意间接触的事物,可能会激发我们的灵感,形成有创意的作品。但灵感是稍纵即逝的,因此,在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课程的培养中,根据学生独特的兴趣点,发散我们的想象和思维,培养我们的创意,从一个物体出发,延伸出更多的联想和想象,这种课程的训练会使我们的思维角度大大拓宽,面对不同类别的事物,会有一套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创作出有内涵、有思想的作品。

五、色彩的修养

色彩在设计类专业中是一个无可替代的设计要素,是表达创意的一个强大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很强的情感特征,有着非常强烈的感染力。我们所面临的专业需要色彩实用性更强,就这一点,就需要我们提高自己的色彩修养,能根据各个不同的领域搭配适合的颜色。针对这一目标,前期我们所学习的色彩及设计色彩课程主要是为后期设计中的色彩搭配服务的,在这一基础阶段,我们主要通过实践练习来认识色彩,提高色彩的修养。认识色彩的特性,比如冷暖、前后、轻重等等关系,感受同种色相下明度、饱和度不同所产生的视觉效果,掌握色彩空间的独特体现方式,掌握各个不同颜色的心里效应,通过了解各个时期派别的特点了解色彩的历程,通过平时的练习来培养、激发自我的色彩情感,培养出具有个性审美特征的色彩元素,提高色彩的修养和运用能力。

六、审美能力的提高(时代审美精神)

具备最基础的艺术素养是我们做好设计的基本条件。同时这一点也直接决定了设计作品的成败。而审美能力的提高,会让我们的艺术眼光更加的敏锐,从而可以从生活中的万事万物来发现美、提取美的元素。而在基础绘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审美能力是贯穿于整个过程中的,是通过我们接触的作品背景、评价等等和平时的绘画练习来提高我们的审美的。学习基础绘画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很多关于构图、色彩的冷暖、明度、肌理、造型、质感等等很多元素,这些元素的运用与经营,手追目思,审美价值就在这些学习和训练中形成。[1]艺术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中西方无数大师的经历告诉我们,真正的艺术是来自自我内心深层次的挖掘的。正确的观察方法、造型表现能力、色彩的修养、创意思维、审美的意识等等这些都对我们设计的产品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这些意识、修养是需要经过基础绘画的锻炼,长期的耳濡目染才能做到的。我们必须理论结合实践同步进行,才能让我们的设计站在一个高的基点上,做出更好的设计。

作者:吴美双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篇2

明确职责,力求创新,依靠集体,集思广益,脚踏实地,实现目标。

二、工作要点:

1、加强自身作风、制度建设。

2、督促配合举办“校园歌手大赛”,“读书节”,“科技节”等

活动,创造活泼、和谐的校园氛围。

3、主持发行一份具有“市四”特色的校刊。

4、协调各部之间的工作,营造各司其职、团结协作的氛围。

5、落实完成学校交办的各项工作。

三、实施战略:

1、组织、配合各部门、社团加强自身建设,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

2、发行一份有新意,受喜爱,能代表“市四”广大师生思想的校刊。

(1)利用网络(校园网)与书面形式同步发行。

(2)出售校刊时附赠有特色,有纪念意义的礼品。

3、在开展的活动中融入更多的互动元素,使更大范围内的同学感到学生工作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4、进一步挖掘社团潜力,开辟广大同学喜闻乐见的活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占住这片新阵地。

5、加强与团委的沟通,争取团委的支持。协调好学生会各部之间的工作,营造各司其职、团结协作的氛围。

6、对学校布置的突击性工作,调动各方力量,全力以赴,按时完成。

任期虽已过半,但我会再接再厉,吸取经验、锐意创新,与时俱进。学生会将在校方的支持下、在指导老师的教导下、在各方力量的努力下,积极工作,争取在“市四”的历史上留下值得回味的印迹。

------------------------------------------------------

一指导思想:

围绕学生工作要点部署工作,积极践行“三个代表”思想和“尊重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四自”为工作理念,以营造具有我院特色的育人氛围为最终目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二主要工作任务:

(1)依托学生理念工作组,引导学生自发开展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学术氛围。

1、根据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邀请专家开展学术报告。

2、为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定期开展社会调研。

(2)强化学生会自身建设

1、加强对学生会干部的培养和锻炼发挥其骨干作用。

2、实行学生干部考核制度和奖惩办法,提高学生干部的组织纪律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1、以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根据我院特色,联合全校各院系,开展法律文化节。加强学生对wto规则的理解,加强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

2、为纪念建团 周年,开展主题教育和纪念活动。

(4)指导学生,解决学生困难。

1、做好 届新生入学工作。

2、做好对困难学生资助及勤工俭学工作。

3、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4、加强学生安全防范能力。

---------------------------------------------

一、指导思想:

明确职责,力求创新,依靠集体,集思广益,脚踏实地,实现目标。

二、工作要点:

1、加强自身作风、制度建设。

2、督促配合举办“校园歌手大赛”,“读书节”,“科技节”等

活动,创造活泼、和谐的校园氛围。

3、主持发行一份具有“市四”特色的校刊。

4、协调各部之间的工作,营造各司其职、团结协作的氛围。

5、落实完成学校交办的各项工作。

三、实施战略;

1、组织、配合各部门、社团加强自身建设,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

2、发行一份有新意,受喜爱,能代表“市四”广大师生思想的校刊。

(1)利用网络(校园网)与书面形式同步发行。

(2)出售校刊时附赠有特色,有纪念意义的礼品。

3、在开展的活动中融入更多的互动元素,使更大范围内的同学感到学生工作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4、进一步挖掘社团潜力,开辟广大同学喜闻乐见的活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占住这片新阵地。

5、加强与团委的沟通,争取团委的支持。协调好学生会各部之间的工作,营造各司其职、团结协作的氛围。

篇3

关键词:社会化;教学;基础课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49-02

中国自古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启迪,一方面,造就了无数学生、家长心目中高不可攀的“名校”;另一方面,在就业和学术国际化的巨大压力下,这些高校又悄然沦为某些国家或跨国企业的“预科班”,为同行们选拔和输送苗子。因此,高校必须摆正自己位置,认清形势,在生存下解决持续发展问题。高校“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基础”的方针不变,就要从基础课教学做好。“程序设计基础”是计算机学院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相关专业的必修课,其初级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终极任务是培养人才。因此,要以培养“人”为目标、以培养“才”为手段,两者相辅相成。本文讨论的内容是:①将“程序设计基础”这门课程从大学的使命的角度来评价和衡量,挖掘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丰富该课程的培养目标;②针对目前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学生激发、教师激励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具体实施办法;③探讨这些方法的利弊,通过课程建设,将人才培养、评价放到社会的大环境中去衡量,阐述教学的社会化的含义。

一、什么是社会化教学

所谓“社会化”,是指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程序设计课程的社会化教学,就是要通过专业课这一媒介,帮助学生实现由少年向成年人的转变,视野从校园到世界的转变,知识结构由单一向全面转变。通过将基础课放到高校人才培养的大环境中来评价,在社会化的实践中,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符合特定社会要求的知识、技能、习惯、价值观、态度、理想和行为模式,成为具有独特人格的社会人。程序设计课程的社会化议题主要包括:

1.知识结构社会化,课堂讲授的知识不止包括书本知识、实验知识,更需要结合实际项目经验和当今前沿技术进行讲解。知识结构的完整和社会化更有利于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处于知识结构的位置。

2.教师意识的社会化。实践证明,高校不是象牙塔,而应当与社会接轨。高校教师也应解放思想,接受先进技术并引入课堂。通过自身意识的社会化,把握技术发展方向。

3.学校管理的社会化。高校逐步走向市场化,适应市场经济。同时积极与用人单位、高科技企业紧密合作,为学生、教师和企业搭建互利互惠的桥梁。

二、社会化教学的意义

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罗索斯基,在1978年提出了“核心课程报告书”,将哈佛通识课程开课的领域由原来的三类扩大到五类:①文学与艺术;②科学与数学;③历史研究;④社会与哲学分析;⑤外国语言和文化。有趣的是,北京大学也对通识课做出了类似的划分,分别是:A、数学与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哲学与心理学;D、历史学;E、语言学、文学与艺术。稍有不同的是,本科生在大学选课过程中,哈佛大学的“科学与数学”比例占总学分的20%左右;我国985所高校在2000~2001年度,“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学分超过了总学分的40%。由此可见,在我国,不论民办高校还是公立大学,重理轻文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学生对于自身素养的关注、对世界观的养成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往往十分有限。这就让我们不得不将目前高等教育中对学生的教育过于强调“专业化”而缺少人文关怀与“药家鑫案件”等恶性案件联系在一起,大学生犯罪正是揭了高等教育的短。因此,在专业基础课上,适当的补充人文知识不仅是课堂气氛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人格全面发展的必然需求。“程序设计基础”作为一门纯理工科专业课来说,应当有前车之鉴,在课程中设置人文知识的引入和启迪。

三、社会化教学的本质

现阶段,本科生在年龄上已经是成年人,但是在心智上远不成熟。具体表现在学习上就是:学习无目标、从众心理人云亦云、无责任心、抗挫折能力差、受心情影响严重等等。2007年胡总书记在澳大利亚悉尼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商业峰会开幕式中首次提出了“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和“科学发展观”的概念,不仅应用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在教育中同样适用。这就是说,纵向来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学习书本知识、编程技能,更要学习生存技能和思考方法;从横向来看,不但要“专”而且要“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以一推十,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有能力获得“可持续的幸福感和自信心”。教师在教授大学课程过程中,应当深刻认识到教的对象是“人”,不是“课”。备课时除了对于课程进度、重难点分析之外要考虑以下问题:①授课重心是在于培养学生,还是进行教师自己的科研示范;②学生应当被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还是培训成专业技术性人才;③授课素材选择应当博雅通识,还是锁定在专科发展;④检验标准应该是上课授课内容,还是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成果;⑤教师应该是人品学术榜样,还是课堂上掌管是否及格的官僚;⑥应该基于理念去适应外部变化,还是根据外部变化适应理念;也就是说,不管我们是否考虑到这些问题、是否喜欢这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期末的学生为教师打分,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在学生心目中这些问题的答案与一学期下来教师授课过程中展示的方法和风度的切合度。

四、社会化教学的策略

实现社会化教学从学生管理、学生激励及课程评价两个方面进行。

1.首先学生考核主要是课堂管理层面,通过严格的制度、轻松的气氛、独特的授课风格等吸引和管理学生,做到“以德服人,以制治学”。国外学校的做法是,通过增加平时课堂考核和表现的分数比例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关注和投入。一方面“以考代点”,另一方面随堂考试的记忆效果更好。大作业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想象力,强制学生使用图书馆、网络等途径获得信息。

2.课程的评价比较复杂,但是总体上课程评价应当考虑以下三方面:①在指导思想上:要突出评价的发展和激励,重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评价,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充分发展。②在评价的主体上: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改变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建立由学生、家长、社会、学校和教师等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③在评价的方法上:避免过于重视评价的统一性,而忽略了由于课程、教师和学生特点造成的差异性和层次性。不但注重分数,更注重学生学习的动机、习惯和品行等。

总之,高校课程的社会化是一扇门,是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大门。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形成了为其生存环境中的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刺激能够给予合适、稳定的反应。基础课的社会化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趋势,通过这一趋势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单绍娟.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J].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09,(2):28-29.

[2]赵昌木.教师成长:角色扮演与社会化[J].课程·教材·教法,2004,24(4):57-58.

[3]周孝正.关注“风险一代”[J].中国经济周刊,2010,(2):62-63.

[4]余凯.通识教育与哈佛大学的发展[J].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2002:42.

[5]曾正军.在教学中对学生C语言编程能力的培养[J].南昌高专学报,2004,19(001):76-76.

篇4

经济社会学的重点是在社会因素上,因此,对经济社会学的体系化分析立足于对社会因素的分析。与研究方向相关的体系从经济社会学产生开始,经济学至少局限于经济领域,因此,踏出经济领域之外,所有的因素都可以称之为社会。目前,学术界对社会的分析虽然有所不同,但以共同点居多。美国学者斯梅尔瑟在其著作《经济社会学》中,将经济社会学分为:经济与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的社会学分析、经济的社会发展三个层次[2]1。徐延辉在《经济社会学百年历程简述》中,结合其它资料进一步说,经济社会学和主流经济学相比有7个不同的标准,具体包括:主题概念、经济行为、行为约束、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分析目标、使用方法和文化传统[1]12。在这些分析中,经济社会学无一不是阐释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当然具体到社会包含哪些领域则有不同的认识。按照学者宋林飞的《经济社会学研究的最新发展》统计,经济社会学关注的领域有:人的发展、人的角色、社会保障、消费、可持续发展、社会公平、社区发展、网络、住房等[3]41。在此,我们主要围绕社会因素展开确定大致的体系:社会各要素之间具有什么差别和联系,这是经济社会学首先要面对的问题。一般而言,社会要素可以归为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制度等层面。在经济社会学中,所谓的社会则是除了经济以外的因素,因此,经济社会学中社会可以分解为政治、文化以及制度等层面。这种大致的划分并没有太多意义,我们注意到,经济社会学不论处于哪一个阶段,都围绕经济与社会的关联而展开,因此,一些具体的个案研究,如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就是经济与社会关系的经典著作。经济社会学中,社会各个要素不是单纯的与经济相关的单一指向,如在经济与文化的联系中,也往往与政治、制度等因素相关。社会各个要素的复杂关系为经济社会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社会到经济,这是经济社会学的第一个指向。将社会因素与经济因素联系起来,反思两者的关系,这本来就是经济社会学产生的最重要背景。从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不同的落脚点看,他们都是以其中的一个方面为基点。从社会到经济,意味着经济社会学要从社会因素中吸收养料,为经济学提供新的方向和动力。因此,经济社会学最终还是以阐释经济为目的。从经济到社会,这是经济社会学的第二个指向。经济与社会的关联,不仅可以通过从社会透析经济,也可以通过经济透析社会,不过,要围绕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展开,还要突出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在经济社会学中,不外乎重点强调几种方法,相应形成了一些新的分支。应用历史学研究方法,经济社会学强调的是经济史的研究,相应地从历史文献和历史资源中寻找经济社会学要素。因此,应用历史学方法形成的经济史研究是经济社会学要关注的问题之一。在经济社会学成长过程中,一些理论,如数据、分析、模型等构成了经济社会学的理论分析层面。特别是一些经济学家更加强调数学在经济中的应用,本来这些数据只是进行经济社会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如果一味陷入到数字分析中,则经济社会学即失去了社会意义。分析是经济社会学的一个特点,但也只是为经济学服务的。社会学方法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是最广泛的。从现实生活的各个要素到社会学方法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处处展现了社会学的影响。经济社会学不同于一般社会学的地方在于,通过社会各个因素的互动以及与经济的关系,对经济问题进行更为深层次的剖析。与社会学方法的应用相应形成的经济社会学成果带有非常明显的社会学特点,在体系上也是具有社会学特征。这一部分内容同样立足于数据分析,同样也有实验,还有相应的社会调查等。社会学方法应用形成的成果是经济社会学的核心问题。与核心问题相关的体系经济社会学的核心问题是经济与社会的关系,这是公认的事实。在这一问题的延展下,具体是如何展开对经济与社会关系的考察,以及采取什么样的视角和方法进行考察,这对于经济社会学的体系会造成什么影响。美国经济社会学的奠基人尼尔•斯梅尔瑟在《经济社会学》中对于经济社会学是这样界定的:“经济社会学就是运用社会学的基本参考框架、变项和解释模型,研究同稀缺物品及服务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有关的复杂行为。”[2]51在这个最为认同的解释中,经济社会学的原初意义就是利用社会学方法处理经济学问题。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冠名以经济社会学的各种著作中,在研究领域上并非是利用社会学方法考察经济问题这么简单。以“新经济社会学”为例,传统的关于社会的分类显然不能适应新的研究,因此,“首先关键的任务,乃是区隔出经济学与社会学的差异,并藉此建立自身的理论原则与论述的正当性。”社会的新变化以及理论的不成熟为经济社会学的核心问题带来了新的困扰,无论是旧经济社会学,还是新经济社会学,都不断完善自身的理论,并与社会接轨。经济与社会的关系,这一经济社会学的核心问题之所以难以细分,从其历史发展来看,实际上展现了经济社会学自身不断完善的过程。在面对社会不断变迁以及新经济现象层出不穷、日益复杂的情形,经济社会的理论远远落后现实,这也造成了学科发展的局限。从体系上而言,经济社会学首先是从理论上确定方法,然后才确定学科范围的。目前,经济社会学的体系化的确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经济社会学的体系化仍然是一个非常模糊的问题,因为它仍然处在不断发展中,而不像其它的经济学在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方面都已经定型。在经济社会学体系化的构建中我们需要明了几个问题:(1)经济社会学的体系化是围绕经济与社会关系而展开的,因此,其体系化也必然与这个核心问题相关,所有的落脚点都是为了阐明经济与社会的关系。至于利用社会学分析的非经济现象,虽然被认为是经济社会学的领域,但并不属于经济社会学的基本体系。(2)对于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进行阐释而衍生出来的一些新知识,包括在应用的方法上,有时存在着矛盾的倾向。我们应注意到,社会学同样可以应用数学解释经济,这是不矛盾的。经济学高深的理论必须要同社会实际相结合才能突出经济社会学的内涵。(3)经济社会学的体系化乃是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前行的,旧的社会经济学为我们提供了可以横向了解体系的方面,同时,我们看到这与现代的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很大差别,新经济社会学在某些方面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决不能仅仅局限于社会学领域,毕竟经济社会学所谓的社会不是和社会学的社会有所不同。(4)经济社会学中的社会范围非常广泛,因此,还可以从组成社会的因素中找寻经济社会学的各个分支,这对于构建经济社会学的体系化有很大帮助。

作者:徐红霞 单位:烟台职业学院

篇5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 作业 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03-02

一、当下教学作业设计的现状分析

作业的设计与布置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作业,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已学的知识,反复记忆,更利于教学活动的持续开展。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开展中,作业的设计与安排却存在诸多问题,布置作业很难达到预想的目标。

1.作业趣味性差,内容机械性强

历史与社会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学习的内容理论性强,需要背诵的内容有很多,传统教学中所布置的作业一般多为书面作业,作业的具体内容也往往都是可以通过课本直接寻找到的答案。这种作业设计本身趣味性差,并且内容机械僵硬,作业的价值不大,其次,机械化的作业会造成学生思维惰性的问题,学生往往会产生课本中有答案,不需要思考的想法,长期以往,作业渐渐流于形式,教学效果也就逐渐下滑。

2.学生对学科本身的重视程度较低

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往往是考试成绩决定一切,这其中也包括对于学生本身优秀与否的评判标准,这使得一部分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对教学内容死记硬背,不能够正确理解教学内容,对于历史与社会学科的认知也停留在“背诵了写在试卷上就可以了”这种错误的思想认知上,这是极其不利于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的。除此之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教学成绩,但是对于学生自身的成长需求而言却毫无益处,不少学生和家长只看到了成绩的提升,认为历史与社会学科不需要加强理解,只需要记忆背诵,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本身,如果作业比较有针对性或创新性,学生就不会作答,从而产生厌倦学习的心理,形成恶性循环。

3.作业的评判标准单一

当下教师对于作业的评判标准普遍比较单一,通常都是以字迹、内容完整程度作为作业质量的评判标准,在指导作业时,甚至会反复强调“标准答案”。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不正确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会逐渐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作业内容坚持向标准答案靠近,缺乏自己的创新思维意识,在这种反复评判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失去了主动积极的创造力和学习热情,不能辨证地看待问题。

二、作业优化设计的具体策略

1.优化对于学科本身的正确认知

综上所述,作业的优化设计是基于教学内容本身开展的,而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与学生对学科本身的认知程度密切相关,因此,作业优化设计的前提是优化学生对于学科本身的正确认识。历史与社会学科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都要重要意义,通过历史和社会学科,能够使得学生更加清晰历史的来龙去脉,对于社会的发展规律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对于自身而言,学习历史与社会学科也是塑造自身人文素养的重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逐渐成为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优秀人才。

2.优化作业内容与形式

初中生正处于成长阶段,趣味性强、实效性高的作业往往更能够吸引他们。因此作业优化设计在优化认知的基础上应该对作业的内容与形式进行优化设计。具体到实际的教学中,如学习有关政治经济的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通过自己周围社会现象的实际反应结合教材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等具有一定创新性的作业,学生在完成过程中需要产生思考不断深入探究,同时,这类型作业不存在标准答案,却更加具有针对性。教师在布置的过程中,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既能够减少抄袭作业的现象,又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举两得。

3.优化作业评判标准

作业评判标准是作业优化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初中生有强烈的自尊心和好胜心,在评判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采用适当的教学语言对学生进行鼓励。鼓励的方面可以对于作业完成度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也可以是给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却不断进步的学生加油,通过作业评判,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自主学习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

三、总结

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对于中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而通过作业的布置与评判则可以较好地了解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情况并及时对教学进度做出调整,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注意对作业的优化设计,从重视程度、作业内容、作业评判等多个方面进行,从根本上提高作业质量,保证作业的多元化和丰富的形式,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人文素质,帮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林志文.论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技巧[J].成才之路,2014(12) .

篇6

    [关键词]经济社会一体化;辩证统一;政治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5918(2010)05-0093-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0.05.048 [本刊网址]hbxb.com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的发展是第一位的,对一切生产关系的变化起着最基础的作用。上层建筑的变化根源于经济基础的变化,但是它的或快或慢发展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会产生促进或者阻碍作用。洛阳市积极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建设,其根源在于自身的经济发展,同时,随着政治制度的调整,也会影响到当前洛阳市经济的整体发展。

    一、洛阳市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现状

    2006年,洛阳市生产总值达133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2000美元(17400元),城市化水平达到38%。201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205万人,其中暂住人口46万人,市域总人口为680万人,城镇人口326万人,城镇化水平48%。《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进一步确立了未来城市的总体发展目标:立足豫西,辐射中原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携手周边,合力发展的中部制造业基地;展现历史,传承文化的国际旅游城市;山水城园,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城市。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洛阳市加快城市化步伐,进一步重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更加重视。

    另外,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具有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特点,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所以,当前洛阳市的“三农”问题,不能局限于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思路,必须站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确立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思路,把“城”、“乡”两个问题一起解决,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二、当前洛阳市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特点

    (一)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用先进的思想理念来制定科学的规划,与经济发展规划、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业布局总体规划、县(市、区)和重点中心镇规划等各项规划衔接协调;统筹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的原则;着眼于城乡经济、社会、自然和人的协调发展,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城乡一体发展的各项规划。

    (二)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按照节约发展、效益优先原则,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加快新型工业集约化、园区化进程,在产业聚集发展和城镇有序扩张中营造生产、生活空间,促进城乡资本对流,大量创造就业岗位,为人口转移提供载体;在中心城市和县(市、区)政府所在地及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搞好第三产业布局;不具备城市化和工业化条件的其他农村地区,要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科学优化种、养产业布局,探索长远有效的机制。

    (三)重视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深化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城乡平等、统一的劳动就业管理体制。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突破农民工制度建设关键问题,逐步过渡构建起城乡相互衔接的制度体系。建立以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接轨。

    (四)重视城乡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一体化。加快城乡路网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搞好城乡公路网规划修编和调整。加快构建市域1小时都市圈,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群的集聚和辐射功能。积极推进城乡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信息共享,全市所有行政村建起农村商务、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为农民享受网络浏览、查询、采集、,以及文化、娱乐等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平台。

    (五)重视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着力调整农村教育布局和结构,加快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以县(市、区)政府管理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加强农村卫生事业建设,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建立有效的农民健康保障制度;深化农村卫生医疗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发展和管理的新模式、新机制,鼓励城市卫生医疗机构拓展农村医疗市场,促进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健康发展。

    (六)重视城乡生态建设和保护一体化。积极创造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市),提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城乡生态建设,加快通道绿化工程和防护林体系建设,提高生态承载能力,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搞好天然林保护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着力发展城市林业、近郊林业、远郊林业,进一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三、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觉分析洛阳市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一)洛阳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洛阳制造业正加速由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向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为主升级,第二产业进入平稳发展期,服务业进入比重逐年提高的快速发展期,“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正在加速形成。同时,随着洛阳市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日益健全,农业领域的公共资源配置全面增加,资本、技术替代土地、劳动的速度不断加快,现代农业进入加速发展期,三次产业和城乡经济将呈现融合发展的新趋势。

    (二)洛阳市就业结构的变化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随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二、三产业转移、城乡平等就业体制机制的逐步建立,促进农民就业的重点转到了提高农民就业的稳定性上。这就要求通过加快完善农业经营方式、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水平、不断增加农业补贴等途径,提高农业劳动者收入,缩小工农劳动者的收入差距。同时,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加快,第二产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随着城乡服务业加快发展和农业经营规模化,第三产业和现代农业将成为扩大农民就业的主要领域。

    (三)洛阳市劳动力要素的变化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随着农村产业集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越来越多的农民将成为城市市民,城乡人口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这就要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县城、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和土地使用、户籍管理、公共福利等配套改革,为产业集聚发展、农民创业就业、农民进城落户构建良好平台和有效机制。

    (四)洛阳市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随着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刺激消费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农村消费潜力将得到更加充分的释放,农村居民物质消费水平将有所提高,并逐步从物质消费为主向文教娱乐、休闲旅游等精神消费拓展。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将促进城乡人员的沟通、城乡文明的渗透,缩小城乡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的差距。

    四、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政治保障

    (一)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积极推动农村人口“进城安居”、城镇资源要素“下乡扶农”双向对进,形成支持农村、农业发展的良好机制。本着“降低门槛、放宽政策、简化手续”原则,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对本市户籍人口取消农业和非农业的户口性质划分,按实际居住地登记为“居民户口”,实行一元化户口登记制度。

    (二)新型农村宅基地和房屋产权管理制度。实行集约用地政策,对中心城市规划区、县(市、区)政府所在地和区域中心镇规划区及市、县工业集中发展规划区内的农村居民居住用房,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条件下,积极推行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农民自愿退出原农村宅基地进入城镇购买公寓房的,政府可给予补贴,并可享受经济适用房或廉租房的优惠政策。

    (三)农村社区向城镇社区转变制度。城市化已覆盖或即将覆盖的乡(镇),要适时实施撤乡(镇)建街道办事处工作,并相应健全有关组织机构,逐步转变工作职能。配套推进村委会转居委会工作,凡成建制的“农转非”且户数在1000户以上的,实行村委会转居委会,先试点总结经验再推广实施;凡不是成建制的“农转非”,但“农转非”后居住比较集中且达到1000户以上的,可单独建立社区。新建社区应配套完善的水、电、气、通讯和文化、体育、卫生、计划生育、绿化等公共基础设施,完善社区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功能,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要;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促进居民综合素质提高。

    (四)农村土地保护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以多种形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发展规模经营;农民可以采取转包、转让、出租、互换、入股以及其他符合法律法规的方式进行土地流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流转服务组织可以依法成片集中流转承包地,并结合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实行集中开发、连片种植,兴建产业基地;对依法收回的承包地和农民自愿放弃的承包地,可以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流转,也可以发包给农户进行规模经营。

篇7

团队名称:

寺庙文化及宗教社会意义学习实践团

负责人班级、姓名:

国贸1301B 刘玉玺

实践的时间、地点:

实践内容的介绍:

上午10点,我们小组成员按照计划拟定准时在学校集合,然后自学校出发,乘车约一小时到达陶然亭地铁站。开始寻找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法源寺。当我们辛苦找到法源寺之时,我们的心中没有因为炎热天气而引起的一丝烦躁之感,而是缕缕喜悦之感涌上心头,让我们暂时忘却了炎热的天气。

到达目的地后我们马不停蹄的按照计划好的展开行动。我们先是全体参观了法源寺,“布局严正,宽阔庞大”是我们对法源寺的第一印象。其中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华严三圣即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像。我们深刻的感受到整个法源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无处不蕴含着深刻的智慧。每个游客也都很虔诚,安静并不失严谨的做着自己的事。

紧接着我们在寺外分发早已制作好的调查问卷,通过收集数据更好的分析宗教对普通人的影响。在分发问卷时,许多游客和我们成了好朋友,他们在了解了我们的用意后,热情的帮助了我们,同时和我们就宗教的意义与我们展开了讨论,使我们获益匪浅。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按行程依次去了雍和宫和白云观,在三个不同的地方,我们不同的经历收获了相似的感受——宗教指导着人们向更美好的事物前进。

篇8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任何一个社会里,都实际上进行着从个人的习惯到群体的习俗、从习俗到惯例、从惯例到法律规则这样一种动态的内在发展历程。中西方在法律起源上的共性在于其目的都是为了降低社会成本。

英美普通法系基本上是建立在从习俗、惯例到先例从而到法律规则这样一种内在演化机制基础之上的。欧洲大陆的制定法体系也与社会的习俗有关,习俗与惯例是通过者的意志被认可并通过成文法规则的形式而被确立下来的。概括而言,所有法律作为调节和规范人们社会行为的正式规则体系都有一个现实基础,即社会习俗和惯例。

二、传统中国社会无法通过内在社会机制实现法治化

亚里士多德曾给法治明确地下过定义:“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当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法治化,在微观层面上,是指一个组织机构中的制度化,包括团体、社群与社会内部的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在宏观层面上,则是指法律规则的体系化,包括各种法律、法规、条例的制定和合法化。就一个社会整体来说,只有当其内部的各种法律规则已经形成了一个体系,进而达到一种“the rule by law”(依法而治)的状态,并最终进入“the rule of law”(法治)的阶段,才能称为一个宪制化社会。

中国古代的法,是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制订的法,并不能作为“法治”的法。第一,它无法规范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第二,中国古代的法仅处于次要的参考地位,司法中重要的不是法而是司法者,他的道德水平、价值取向、认识能力直接关系着、甚至决定审判的公正与否。传统中国社会基本上体现为一种“人治”,以儒家学说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礼”来治家、治国、治政、治社会,“依礼而治”成为以德为政的历代统治者的施政方向。

中国法治社会的形成需要市场经济成为其物质基础,而中国经济长期“锁定”于封建传统经济,即缺乏法治社会的物质基础,这也是传统中国社会无法衍生为法治化社会的重要原因。

三、我国目前走“政府推进型”法治模式道路的原因及利弊分析

(一)法治化道路的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

法律发展史告诉我们,法律制度的变迁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完成,即“政府推进型”和“社会演进型”。“政府推进型”法治化道路的发展模式,是指一国的法治化运动是在国家“上层建筑”的推进下启动和进行的,政府是法治化运动的主要动力,法治目标主要是在政府目标的指导下设计形成的,法治化进程及其目标任务主要是借助和利用政府所掌握的本土政治资源来完成的。“社会演进型”法治化道路的发展模式,是指一国的法治化是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和演变而来的,是社会自发形成的产物。用制度变迁的理论解释,“政府推进型”法治化道路属于强制性变迁,以法律规定强制社会实现变革;“社会演进型”法治化道路属于诱致性变迁,是一种自发模式。

诱致性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新,它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与此相反,强制性制度变迁是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强制推进和实行的。诱致性变迁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盈利性、自发性和渐进性,是一种自下而上、从局部到整体的制度变迁过程。正式的制度变迁需要创新者花时间和精力去组织、谈判并得到群体的一致性意见,其突出问题是外部效果和“搭便车”问题。非正式制度变迁是指规则的变动和修改纯粹由个人完成,尽管它还有外部效果,但却没有“搭便车”问题。而在强制性变迁中,政府承担了改革成本,制度变迁的效应一般总会覆盖全社会,因而不存在制度变迁效应的外部性和搭便车问题。

(二)我国选择“政府推进型”法治模式道路的必然性

中国选择“政府推进型”法治道路,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下,面对内部危机与外部压力时做出的必然选择。中国之所以走上了政府推进型法治道路,首先是由于时间的因素。中国近代历史的落后状态和被动挨打的局面,迫使中国要尽快建立新的社会经济政治秩序,以实现国家的“赶超”目标。政府推进型的法律制度现代化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人为地甚至是强制性地完成社会制度的变迁过程。而社会演进型的转型模式是一个诱致性制度变迁,需要有一个复杂的谈判和创新行为的扩散过程,这需要更多的时间,与中国的“赶超”战略不符。因此,从时间因素考虑,中国法治化转型时采用政府主导型有其合理性。

其次,中国不存在社会自然演进的法律制度转型模式所需要的社会环境。中国长期以来,君权是高于法律的,国家权力不受限制。由此,中国没能形成西方式的“自治城市”,更没有享有政治特权和相对自由度的“市民社会”。相对于城市社会,中国广大农村社会主要是由封闭的家庭组成,处于高度分散状态,缺乏凝聚成一个社会的综合能力。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认为,小集团比大集团更容易组织起集体行动;具有有选择性的激励机制的集团比没有这种机制的集团更容易组织起集体行动。中国人口众多且高度分散的农村社会里,行动需要较高的有关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信息收集成本、度量成本以及奖惩制度的实施成本,组织成本也随着集团规模的扩张而剧增。所以在中国不具备民间自发的制度创新的土壤和条件。

此外,传统中国社会的产权不明晰问题也制约了社会自发的制度变迁的实现。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主要动力是在产权关系清晰的前提下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只有当制度变迁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时,有关群体才会推进制度变迁。由私人进行基本制度的变迁存在着创新成本与收益的不一致的情况,即私人进行制度创新的成本高、而收益是全社会性的,即外部性和“搭便车”问题。在中国的礼俗社会中产权是不稳定的,这就造成制度创新的收益不明确,缺乏制度变迁的动力和有选择性的激励机制,无论正式制度变迁还是非正式制度变迁都难以实现。

“政府推进型”法治道路是一种强制性制度变迁,符合中国的“赶超”战略,又能克服制度变迁效应的外部性和搭便车问题,以及法治化进程中的缺乏激励机制问题,因而是近代中国法律制度变迁的必由之路。

(三)我国选择“政府推进型”法治模式道路的主要困难

现实中,政府推进型法治道路所具有的理论悖论和潜在的矛盾等问题日益显现,对我国法治化道路的调整逐渐成为现今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政府推进型法治道路的一个可能的后果是“国家悖论”。政府推进型法治化道路是建立在拥有庞大权力的强有力的政府的基础之上的。在中国法律制度的转型过程中,国家权力得以极大扩张。然而,法治的精髓则在于对政府权力实现有效制约,中国的法治化离不开对国家权力的制约。诺思认为,人们对国家的期待和对法治的要求中包含了某种矛盾:既要求用法律来限制国家权力,同时又把实现法治的希望寄托在国家身上。这种矛盾就是“国家悖论”。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国家是一种在某个特定地区内对合法使用强制性手段具有垄断权的制度安排,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法律和秩序。国家本质上是追求利益(统治集团的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经济人。“国家悖论”之所以存在,根源在于国家的目标函数存在着尖锐的内在矛盾。一方面政府要界定产权,保护产权,形成有效率的组织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经济效率,从而维护自身的统治;另一方面政府作为经济人,作为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又要追求集团自身的最大利益最大化,这就导致规则的设置会留下缺口,或者需要分别为不同利益集团设置不同的产权,或者受统治集团的政治、军事、社会、历史、意识形态等的约束,维护或设置保护低效率的产权制度。当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存在着由于法制不健全而以不正当手段发家致富的特殊阶层,他们发现保持目前的无法治状态有利于他们继续掠夺别人的劳动成果,而且担心法治社会的建立很可能会导致对他们的清算和财产剥夺,因此会极力阻止法治社会的建立。如果这一特殊阶层利用其拥有的经济地位去阻挠法治建设的深化,更严重的是促使法律的制定维护其既得利益,那么我国的法治化建设就可能面临较为严重的“国家悖论”问题。

四、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法律的形成和变迁是符合客观规律而逐步前进的。从习俗到惯例,从惯例到法律制度,构成了在社会内部的秩序化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恰恰揭示了法律的起源和形成的内在机制。法律转型也应该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因此中国法治化进程需要结合“政府主导型”和“社会演进型”法治道路两种模式逐步完成。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一些为实践所证明的成功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做法:第一、社会自发的诱致性制度创新经过国家认可和接受,通过国家的强制性制度创新行为扩展到其它地区和领域;第二,在国家的事先允许下,由各地各部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诱致性制度创新的试点,由国家比较各地的经验,从中总结出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改革措施;第三,强制性制度变迁中保留某种灵活余地,中央政府只是负责制定出制度和政策的大致框架,允许各地区各部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和具体操作办法。

篇9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多彩情境

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积极地参与、思考、感悟、体验。

1. 播放视频,如临其境。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视频的感染力可谓震撼人心,尤其是那些历史纪录片,更是一段历史的真实再现,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中的《祖国江山的保卫者》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收看了驻守在边防线上的战士生活的纪录片,让学生感受到战士生活的艰辛,体会到战士为祖国安宁无私奉献的精神。再如,教学《军民鱼水情》一课时,播放的1998年抗洪抢险的视频,让学生真真切切地得到了巨大的视觉冲击,内心获得直观感受,对战士充满了敬佩之情。

2. 展示图片,直观体验。图画的特点是直观可视,而且,简单易操作,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及思维的特点,很受小孩子的喜爱。因此,在品德课的教学中,借助图画来创设情境,给学生直观的体验,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爱祖国山和水》中第二部分《江山多娇》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地大物博,风景秀美,可以借用图片创设情境。照片内容为四种场景,“春之江南”“夏之海岛”“秋之塞北”“冬之高原”。接着,教师用孩子们熟悉的家乡自然风光照片来展现祖国的美。如,溪水潺潺、绿荫覆盖的葡萄沟;云遮雾罩、清幽雅静的白云山;山清水秀、鬼斧神工的九龙洞等。

3. 音乐渲染,营造气氛。音乐是一门艺术,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它能调动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的情感,触动人们的心灵,渲染气氛。正因如此,品德课的教师在教学中,都会根据教学内容,适时、恰当地选用音乐作品来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把知识融入一定的节奏和旋律中去,学生借助音乐去感受知识,探求真理,这样,既迎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又给课堂注入了活力。例如,在教学《军民鱼水情》一课时,当学生观看了1998年抗洪抢险的视频后,我精心选了歌曲《为了谁》,并连续播放多次,动情的音乐和令人震撼的画面升华了孩子们的情感,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引吭高歌。在动情的歌声中,学生们深深体会到了军民鱼水一家亲。由此可见,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恰当地运用音乐,将会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二、运用信息技术 ,丰富教学内容

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轻而易举地获得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资源作为教学的资源,为学生提供生动、具体的感性材料,在有限的时间内,加大课堂信息容量,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阿姨叔叔辛苦了》一课时,由于学生对厨师、邮递员、售货员、清洁工人的工作了解得少。因此,我把各行各业有关人物的故事整合到课件中,使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作, 深入感知和体会为我们服务的人们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从而激发了学生对他们的感激之情。再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出行的学问》一课时,由于农村的孩子对城市的交通感受不深,因此,在教学时,我特别精心地制作了一个课件,把有关的交通工具、交通图、交通设施等一起融合到课件中,做到动静结合,这样,大大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习效率。可见,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更大程度地帮助了他们对品德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运用信息技术 ,激发社会情感

思想品德课教学应“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 在“以情感人,情理交融”的教学原则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社会情感。通过多媒体,教师可以把一些超越时空的事例展现给学生,触动他们的道德情感,指导他们的道德行为。

在教学《说声“谢谢”》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懂得对劳动者的尊重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感谢”,更重要的是珍惜他们的劳动,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我特意为学生们播放了在学校图书馆录制的一段录像:借书的小朋友不懂得感谢,把书架上的书翻得乱七八糟,光嘴上说“谢谢”,行动上没感谢图书管理员。看完录像后,学生们知道了,真诚地感谢劳动者,不仅要学会说声“谢谢”,更重要的是用行动来感谢。然后,结合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观看《义鼠》的故事。《义鼠》的故事进一步荡涤了学生的心灵。接着,伴随着音乐《感恩的心》,师生一起边打手语边有感情地朗诵《我感谢》这首诗,最后,教师充满激情的总结,把学生的情感推向。

篇10

关键词: 社会文化 学习风格 教学风格

外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风格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具有自身的文化特点。同时,第二语言的本族语教师的教学风格具有其自身的文化特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与外籍教师的教学风格往往会产生文化冲突,影响语言学习效果。如何协调风格的跨文化冲突是语言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文化的定义和属性

“文化”的范畴涵盖了人类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及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文化具有自身独特性,不同的民族、国家、社会、人群都有特殊的文化。了解文化的定义和属性,有助于理解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跨文化学习中遭遇到的学、教风格冲突问题,以期更好地加以解决。

1.文化定义。19世纪以来,国外学界对文化的理解逐步脱离神学体系和自然主义的束缚,开始转向科学的理解。这种转向源自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Edward Tylor对文化的解释,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首次定义了“文化”的概念:“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其是第一位在科学意义上给文化下定义的学者。

国内外学者在此基础上积极探讨“文化定义”,综合各家观点,文化的定义具体如下:(1)文化是物质文化、制度和习俗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的总和;(2)文化由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获致和传递;(3)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其核心部分是传统的观念和价值;(4)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方式;(5)文化是信念、价值观和生活习惯的“系统认知”;(6)文化无所不包、无处不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

2.文化属性。学者普遍认为文化具有如下属性:(1)文化是可被后天传授的。文化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亲身实践、口口相传或者书面语言进行传授。(2)文化是群体共享的。文化可被理想化地推定槟骋簧缁峄蛉禾逅有成员的共享行为。(3)文化是动态的。文化随着时间发展、时代更替而不断演变、进步。(4)文化是各种要素相互关联的统一体。文化的各个方面是相互连接的,触动其中一处,其他部分就都会受到影响。(5)文化具有约束性。文化具有教化功能,能指导约束人们行为。(6)文化具有民族、种族中心和群体中心的特点。特定的民族、种族和人群在特定的环境下,长期在一起生产、学习和生活,逐步形成了思维模式、价值观、交往方式、社会习俗。

文化是一个复合型概念,既抽象又具体。只有了解文化的具体定义和属性,我们才能进一步了解不同社会文化间的差异,才能扎实地探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跨文化冲突现象。

二、语言学习风格和教学风格的定义和类别

“语言学习风格”是学习者用以感知学习环境,进行信息交互的稳定的认知、情感和心理特质,是学习者吸收、处理和储存新信息、新技能的方式,也是学习者吸纳和理解新信息的内在特点。学习风格会受到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学习环境、社区背景和家庭背景等外部因素的影响(Reid,1987,1995)。

“语言教学风格”则是教师在自身学习风格的基础上形成的教学模式的倾向性。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其本人的学习风格具有一致的特点,是其学习风格的直接反映。

语言学习风格和教学风格可分为如下类型(按对应组别分类):

1.感知型―直觉型(Sensing and Intuitive)。感知型学习者/教学者倾向通过“感官”观察和收集数据,喜欢具体的事实和细节,强调记忆,喜爱规则和标准的程序,不喜欢过于复杂的事物。直觉型学习者/教学者往往不重视细节,倾向通过“下意识”感知、记忆。这类主体往往更为抽象,富有想象力,处理概念和理论的能力更高。

2.视觉型―口头型(Visual and Verbal)。视觉型学习者/学习者习惯以视觉方式接受或呈现信息。口头型学习者/教学者则习惯口头指导。

3.主动型―反思型(Active and Reflective)。主动性学习者/教学者具有强烈的实践动机和倾向,他们喜爱动作实践活动。反思性学习者/教学者喜爱充分思考的环境条件,思考更有助于他们的记忆。

4.连续型―整体型(Sequential and Global)。连续型学习者/教学者以单元的相互关联性为基础来进行语言的理解和指导,喜欢分解词汇和句型,偏好结构化的教学。整体型学习者/教学者习惯在整体层次上理解学习材料,倾向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理解材料。

5.归纳型―演绎型。在归纳型学习与教学中,主体倾向观察现象,推理论证,总结原则。在演绎型学习与教学中,主体以原理、规则为基础,推导现象的结果。

三、社会文化对语言学习风格和教学风格的影响

社会文化是人们形成价值观和学习理念的主要环境。因此,语言学习者和教师的社会文化背景是形成其学习风格和教学风格的重要原因(Oxford,1992)。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社会文化因素对学习/教学风格的影响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各种类型的学习风格/教学风格,研究者们发现,不同国籍和民族的社会成员有不同偏好,分析如下:

1.整体型和分析型风格。拉美人更倾向整体型风格,如预测、推测(从语境中猜测),他们总体属于高度的场依赖主体。中国师生多为整体型主体,他们会努力在不同事件和事物之间寻求统一性。欧洲裔、美国人多具有清晰分析和低语境化的抽象风格,他们把观点基于逻辑推理而非人际关系之上,以寻找差异,找出因果关系。

2.场依赖型和场独立型风格。欧洲裔、美国人的场独立风格高于非洲裔美国人、拉美人和亚洲人。对中国人和日本人而言,他们多具有场依赖和场独立的双重特征。中、日的社会文化允许这两种风格的同时存在:一方面,中日师生会根据社会语境做出整体的认知联系,具有场依赖风格。另一方面,中日师生在严谨态度的引导下,讲求细节,这促成了他们的场独立风格。

3.情感型和思考型风格。拉美学生多为情感导向,具有明显的群体导向。同时,他们倾向公开表达情感,属于情感冲动型。日本学生期待教师尊重他们的隐私,不善表达个人情感,倾向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日本学生喜爱高度结构化的演绎方式,倾向不断纠正细节上的失误,具有分析型倾向。同时,日本人注重反思,追求细节的完善,尽量减少冒险行为。非洲裔美国人和土著美国人尤为倾向思考型风格,这与土著美国人对生存环境的反思及非洲裔美国人对自身身份认同的思考有关。

4.冲动型和反思型。拉美人具有一定的冲动型风格倾向,这与其外向型风格相关。日本学生则表现出更积极的反思型特征,他们追求准确性,但不愿冒险。日本人往往深思熟虑以得到正确的答案,但不适应猜测式的方法。土著美国人往往表现得反思性过强,他们自尊心强,但在尝试新事物时显得过于被动,害怕“丢脸”。

5.具体连续型与直觉随意型。东亚文化与阿拉伯文化注重具体连续的学习风格。中国、日本、韩国和埃及的人群具有具体连续型的学习风格,他们经常利用重复、强记、计划、分析、列提纲的方式进行学习。欧洲裔美国人多数为直觉随意型,他们在抽象思维、想象力、理论性、智力性和原创性等方面表现得更好。土著美国人和非洲裔美国人总体偏向具体连续型学习方式。

6.封闭型和开放型风格。亚洲学生往往对教师有一定的依赖性。如韩国学生坚持教师的权威性,以教师意见为重点。日本学生渴望得到教师快速而经常性的纠正。阿拉伯学生往往以排他性的观点对待正确与错误,界线较为分明。非洲裔美国人比土著美国人表现出更多的封闭性特点,而土著美国人则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多样性和变化性,喜爱非结构化的课堂。

7.外向型和内向型风格。以阿拉伯语为母语的人群喜爱交际、健谈,偏好以整体班级为基础的外向型学习方式。西班牙学生也表现为外向风格,他们高度社会化,合作性强,热衷实现社会目标,对他人的需求敏感,并渴望与教师形成密切的关系。非洲裔美人相对外向,喜爱社交学习,喜爱在群体中分享,喜爱有新意的事物。非洲裔美国人在群体交流时还喜爱非口头语言,如眼神交流等。土著美国人也表现出外向特点,合作性强,但对外来者怀有戒心。相对而言,亚洲学生谨慎和内敛。如日本和韩国学生属于内向型风格,他们不喜欢公开的身体接触,也不愿意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总是显得安静、腼腆。

8.视觉型和听觉型风格。东亚学生倾向视觉型学习风格,其中,韩国学生的倾向度最高,远高于美国学生。同时,中国和阿拉伯学生具有强烈的视觉倾向,中国学生同时具有较强的听觉特点。但是日本学习者则最不擅长听觉学习。

研究表明,不同社会文化的成员具有自身倾向的风格偏好。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学习者接触的是迥然不同的语言和社会文化及教学风格迥然不同的外籍教师,他们必然产生不适应乃至诧异的感觉,形成跨文化的风格冲突。

四、语言学习风格和教学风格的冲突及解决之道

根据相关研究和笔者的观察实践,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往往不适应外籍教师的教学风格,他们的学习风格和教学风格在文化差异的背景下经常发生冲突,导致语言学习效果的削弱。比如,Oxford等人的研究就反映了这样的跨文化冲突。该研究对中韩研究生、美国教师、美国研究生和中国教师进行了访谈。他们发现不同文化背景的师生具有不同的风格,导致跨文化的差异。中韩研究生对美国教师的整体型、开放型、直觉型和动手型风格感到压力和焦虑,而美国研究生对中国教师的分析型和具体顺序型风格不适应,这样的“不适应”影响了学习效果。

据此,我们认为以第二语言为本族语的外籍教师,必须采取合适的教学措施,一方面,他们可以在教学风格上“契合”学生的学习风格,即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调整和拓宽自己的教学风格,以适应学生风格,减少跨文化冲突,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采取故意“不契合”的方式,促进学生在不适应的“教学风格”中调整自我,拓宽学习风格,提高跨文化适应性(吕玉兰,2000),适应新环境,成为全面的学习者(All-round Learner)。无论是契合还是不契合的方式,第二语言教师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从学习者的背景文化考虑学习者的心理和言语行为特点,为学习者创造理想的语言教学环境,增强他们的文化适应和第二语言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Reid,J.M.The learning style preferences of ESL students.TESOL Quarterly,1987.21(1):87-111.

[2]Reid,J.M.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 Classroom.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1995.

[3]Oxford,R.L.,Hollaway,M.E.,and Murillo,D.H.Language learning styles:research and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for teaching in the multicultural tertiary ESL/EFL classroom.System,1992.20(4):439-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