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生学前教育专业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6: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术生学前教育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美术生学前教育专业

篇1

关键词:国民素质;创作;学前教育美术;开拓思维;课堂实践

一、学前教育美术课程在国民教育中承载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发展幼儿教育对于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幼儿教师,作为幼儿认知世界的启蒙者,现今的幼儿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及一定的艺术修养。然而美术教育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其主要价值表现在幼儿的认知能力、审美水平的提高、性情的陶冶、情绪情感的表达、形象思维的形成等。中职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美术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操作性。瞄准能力培养,改革传统教学,并创设有利于学生把学前教育的有关理论运用于实际的教学情境,有计划、分步骤地引导学生开展学前教育美术课程的学习,学生的学前教育学习创新意识、学习能力甚至专业素质就能够得到明显的提高。

二、学前教育中美术课程的灵魂之自我创作

1.中职学前教育美术课堂中美术创作的范畴

何谓美术创作,新课程标准将其定义为:通过感受、体验和构思,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采用一定的技法制作美术作品,以表达思想和情感。强调学生自由表现,大胆设计创造,外化自己的认识和情感学习,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创造性思维和创作能力。从课本中的课程设计来看,中职学前教育美术创作课从表现形式上可大致分为两大类:平面创作课和立体造型创作课。创作课是实施美育、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型。新时期的美术教学有必要加强创作课的设计与研究,重视形象思维的开拓和智能的开发,强调创造能力的培养。

2.中职学前教育美术创作课的意义

目前在学前教育美术教育中,普遍重视的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而忽视人创造性思维的开拓与发展,让学生在自由创作过程中突显自我个性,同时我们要学会分析影响幼师生美术创作“个性表现”形成的因素,结合教学实验提出以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为根本,以生活为基础,尊重学生的感受,重视学生创作的过程及体验,引导学生掌握、运用美术学科语言进行自由表达,方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在美术创作中进行“个性表现”。

三、从美术课堂中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创作力

美术教学是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创造能力是一种智能,培养创造能力是教育肩负的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的重任。美术教学应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教育功能,要把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放在首位。培养创造能力是美术学科最显著于其他学科的教育功能,这是因为其他学科多属认知的、记忆的、接受前人经验的、模仿的教育。而美术教学活动具有灵活的弹性,没有固定的标准,没有不可改变的模式,充分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案,并且教励学生运用横向思维,推崇标新立异。学生用不同方法表现,不同手法制作的作品,都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这就可以使其从小奠定创造观念的心理基础。美术活动能力是一种高度复杂的综合性实践行动。它既是心智技能行动,又是运动操作技能活动,要求脑、眼、手等多种感官协调并用,这也显示出美术教学在开发智力、创造力方面所具有的特殊优势。在美术教育中,学生以自己特有的形象语言表达对事物的感受,通过动手将形象思维的形象变为可视形象,创造了一个新的可视世界。

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设课堂创作的环境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鼓励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课堂实践,在一定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创作力。在我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分组教学,培养学生小组内协调合作能力与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对于《风景之简笔画》的创作性课题,首先让学生平均分成四个小组,给每个小组设定一个宽泛而公平的命题,分别为“春”“夏”“秋”“冬”,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不同的课题进行创作,大胆地发挥想象力,美术作品创作的同时对于作品进行语言包装,编织故事情节,鼓励学生大胆走上讲台,一边展示创作作品,一边生动地讲述故事情节,将讲台下的学前教育学生视为幼儿园的小朋友,积极做到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在课堂中呈现幼师上课情形,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师身份带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最后教师进行正面评价,并给予最大的肯定,为学生的课堂创作增强自信心。

现今在中职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不断改革中,我们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去实践,给美术课堂一个更加明亮的广阔的天空。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各门文化基础学科教学中得以充分的发挥。然而在声乐、钢琴等技能学科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如何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是声乐教学改革的突破点。学前教育声乐专业教学不同于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具有正确的发声方法、良好歌曲演唱能力及幼儿歌曲表演唱的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和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成为各级各类幼儿园所需要的能歌善舞的综合型人才。所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运用都是为了这个目的服务的。我们相信,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课堂会产生巨大的变化。那么,如何使两者结合得更加紧密,是每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师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学习仅依靠听觉获得知识,3小时后保持70%,3日后保持10%;若仅依靠视觉获得知识,3小时后保持72%,3日后保持20%;若综合依靠听觉和视觉获得的知识,3 小时保持85%,3日后保持65%。这些数据告诉我们,运用视听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果能将此较好地运用到声乐教学之中,那么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肯定也是不言而喻的。

1.学习新歌

比如在上课之前,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将要教唱的歌曲制作成MTV,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反复聆听观看,帮助他们掌握歌曲正确的音准节奏。这种音像结合美的画面经常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们对照MTV 进行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记忆歌词。课堂上教师就能够专心地矫正学生在发声方法上的问题,引导学生处理歌曲情感表达,不必像以往那样在旋律歌词等基本问题上浪费时间。

2.歌唱理论学习

有些歌唱理论知识描述非常抽象,枯燥乏味,学生一时难以接受和理解。例如在歌唱时,老师经常强调气息不能太深,又不能太浅,但这深浅程度学生很难把握。气息太浅对声音有何影响?气息太深了,声音效果又会如何?什么是歌唱正确的呼吸?教师单凭语言描述,学生难以清楚地理解。如果先把人的呼吸系统生理结构图通过多媒体显示出来,再播放几例错误的和正确的歌唱呼吸演唱实例,最后,教师以学生为对象进行呼吸训练,对歌唱呼吸原理和练习方法进行分析总结,这样,既可让学生形象地理解歌唱呼吸原理,同时,还能使其掌握一定的练习方法。

3.课后练习

传统每周一次的声乐课堂教学并不具备延续性,课后学生只能凭模糊记忆去练习,很容易丢失上课时正确的感觉。如果把学生上课的实况录下复制给学生,学生对课堂发声感觉及演唱有了较为深刻的记忆,就可使课堂教学有延续性,学生可通过聆听课堂录音进行练习,以自身为参照,把课堂上演唱的正确感觉较长时间地保存,通过练习加强和巩固良好的歌唱状态。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是一项集歌唱、律动、乐器演奏、欣赏等为一体的综合活动,老师不仅教儿童唱歌, 而且在歌唱中带领儿童边唱边跳, 通过各种方式让儿童加深对音乐的体验和理解。幼儿教师这种独特的专业化要求,决定了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课型要灵活多变,教学内容设计也要力求丰富多彩,不能只是单一的声乐技能课。

1.声乐作品欣赏

聆听大量的声乐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能更为完整地表现音乐作品的内涵。通过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我们可以将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和各种声乐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保存在计算机数据库中,供课堂教学和学生上网访问使用。另外在互联网上有着丰富的资源, 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学生去网络上搜索自己所演唱作品的作者及其创作风格的分析, 时代背景的介绍等等, 通过这些工作可以对作品以及作曲家作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对演唱的作品有一个深层次的认识, 这样把握作品就会更加准确。

2.幼儿歌曲表演唱

幼儿歌曲表演唱是指在幼儿歌曲的演唱过程中,以简单、形象的基本动作、姿态和在对歌曲理解基础上的自然表情表达歌曲内容和音乐形象,是一种能够激发幼儿兴趣,满足幼儿表达自己情感需要,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歌唱形式。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应具备幼儿歌曲表演唱的技能,因此幼儿歌曲表演唱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由于学时紧张,在课堂上教师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教唱幼儿歌曲,特别是幼儿歌曲的表演动作设计。因此,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的录像功能,将学生幼儿歌曲表演唱的过程适时地录下并进行播放,教师和其他同学则是现成的“幼儿园小朋友”,大家在一起观看、分析,肯定好的方面,指出不足之处。学生在亲眼目睹了自己表演唱实况后,对自己的不足也看得更清楚,改正起来针对性更强,培养学生表演能力的速度自然就加快了。这样多次演、多次看、多次改后,学生就能逐步形成良好的幼儿歌曲表演状态。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网络寻找和学量的儿童歌曲包括我国各地区、各民族不同风格的儿歌,同时还应多涉及其他国家的优秀儿歌、民歌,真正让儿歌走进学生的心里。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电影、电视、录音将幼儿园实际的幼儿歌唱教学活动展示给学生,增强学生对幼儿歌曲表演唱的理解。

3.培养正确的音准节奏

培养正确的音准节奏除了在视唱课中进行外,声乐教学也能提高学生音准节奏的准确性。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清唱能力。而清唱首先就要求学生具备准确的音准和正确节奏。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一些学生内心音高是准确的,但因为歌唱技术掌握的不成熟而造成了音准节奏的差异,这种情况学生自己很难感觉到。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声音录制下来,让学生自己倾听,学生听出音准节奏的问题之后,再告诉学生如何调整歌唱状态,如气息的支持,喉咙打开的程度,声音位置等,这样可使学生在良好的歌唱状态下达到相应准确的音高,而不是生硬的“够音高”。

目前,多媒体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还存在一些问题,还不是一种成熟的、完善的技术手段和解决声乐教学难点的唯一途径。我们应该在客观认识其作用的基础上合理地进行运用和不断的完善。声乐教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涵盖着很多“隐形”的技术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往往要靠教师的丰富经验来指导教学,不能全盘否定传统声乐教学方法。一味夸大多媒体教学的作用,甚至企图用其完全替代原有的传统声乐教学体系,这是不符合声乐教学规律的。多媒体技术并不能代替教师的作用,它只能辅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解决一些靠语言无法表达清楚的问题,声乐教学中加入多媒体技术只是为了使教学更加完美。

参考文献:

[1]郭俪雅 《多媒体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探索》[J].中国音乐,2005,(2).

[2]路瑜 《计算机辅助声乐教学初探》[J].音乐艺术,1999,(1).

篇3

关键词:高校;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改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发展方向更为关注,学前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道路有巨大的影响。此外,学前美术教育有利于我国文化传承、创新和发展。现阶段在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下,各高校对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改革进行了改革,并使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得到长足发展,但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不足。本文就现阶段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改革所存在的不足以及解决不足的措施作分析,希望对解决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改革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现阶段高校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改革的现状

1.大部分学生没有美术基础。受到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高校还停留在高考制度之中,对学生的文化课的成绩十分看重,而忽视了对于艺术类课程的教学,导致学生艺术类课本成为摆设。甚至有的学校没有艺术类课程,学生对于艺术类课程一无所知。在高校的招生过程中,并没有对学生进行专业的考察,学生长期只注重对文化理论课的学习,对艺术课严重缺乏了解。学前教育的学生大部分没有美术基础,给学前美术教育增加了难度,不利于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2.部分美术教学与幼儿园实际需求不符。学前教育的学生是未来的幼儿园教师。开展幼儿园美术活动对幼儿教师的要求是高校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参考。在高校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改革中,一些高校教师在学前教育中对幼儿园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并没有足够的了解,使教学没有针对性和应用性,不符合当下幼儿园对幼儿教师能力的需求。因此,很多学生到幼儿园实习时,不能够完成较好的美术活动课,造成只会画,不会教的情况。3.重技能、轻实践、缺少与学生的互动。很多教师重视绘画技能,忽视学生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实践作用。在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只顾着上完课程,没有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这种现状的存在让学生对美术教育提不起学习兴趣,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美术教学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综合性儿童实用美术能力的掌握。

二、推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1.完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先弄清楚幼儿园到底需要具备什么能力的学生,我们的学前美术课程教学要和幼儿园需求吻合,才能培养出应用型人才。当前很多高校教师在学前教育中只注重理论的讲解,甚至还会安排学生进行相应的美术类别考试,存在这种现象不仅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只是靠自己的主观意志教学,应该与学生之间加强交流,了解学生所需要的教学方式,找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效率。同时,高校学前教育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高校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正常开展。2.合理设置美术教学课程。学前教育是基础教师的主要来源,基础教师在学前教育的培养中不仅可以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锻炼,还可以体现师范教学的特点,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美术教育作为其重要的组成因素,其发展的好坏对学前教育的开展有决定性作用,这对美术教育教学专业课程的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美术教育教学中,任职教师应该就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课程以及学习的目标做详细的安排,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教学的教材,让学生易于理解课程内容。同时,教师应对不同阶段学生学习所需要达到的要求做明确规定,制定学生发展的方略,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发展。3.充分利用新型材料与工具。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科学技术也得到有效发展。在高校学前教育中,新型材料和工具的出现,给高校学前美术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要求高校学前美术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新型的材料与工具,鼓励学生尝试新的创造方法,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全面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促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深入开展,加快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的改革进程。

三、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尤为关注,其中,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初始阶段,要求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做到全面改革,保证学前教育的质量。针对我国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并取得良好的成效,使我国的学前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对我国的文化发展有积极影响,对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有正面意义,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制度保证。

参考文献:

[1]薛正.对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2

[2]王小鹤.关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5

[3]张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戏剧之家,2014

篇4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美术教学 教师素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对幼儿教育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幼儿时期是人类各种感知觉发展的关键时期,是相当独立的成长阶段,美术教育在这个阶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担负这一教学重任的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们未来的幼师们,因此幼师不仅要培养幼儿理解、表现、感受、创造、欣赏等能力,还要陶冶其情操、发展其智力,促进其各方面协调发展,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那么,作为从事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教师,一定要了解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现状,才能有效地进行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改革,以及结合实际情况转变教学方式方法以适应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

一、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现状

(一) 过于强调美术技能、技巧的传授与学习,把技能训练作为美术课程的首要任务,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对美术文化底蕴及审美、创造等能力的培养。

(二) 教学方法不够灵活,过于单一和落后。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多采用讲解和示范的方法,而学生多机械地模仿,而不是用学到的知识、技能去创造。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自由的思维空间。

(三) 教学内容不够实用,脱离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美术教学过分强调教学内容,而且脱离了学生能够接受的范畴,不符合学生自身特点,以致他们产生逃避、排斥的情绪。现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一般都使用美术欣赏类教材或一般的师范院校美术用书。单单学习这些教科书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远远达不到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四) 针对性不强,没有有效地针对幼师这一职业特点进行教学,幼师教学面对的是学前小朋友,美术教学是以玩、学相结合,以感受、体验相结合,以培养小朋友兴趣为主的教育。

(五) 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只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科之间的综合与联系,人为地把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分割开来,没有有效的相整合课程资源。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思考

第一,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年制不同进行美术教学。目前高职院校有三年高职学前专业和五年制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美术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例如,五年制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由初中直接升入学前教育专业,年纪较小,对理论性的知识和离自己生活较远的事物不易掌握,但对实践性强的技能型知识能够很好、很快地接受。这样我们在教学内容上,前两年教学内容可以相对简单,简单易懂,然后循序渐进,逐渐加大难度,而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有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三年高职学前专业的学生一般是高中已经毕业,理解能力较强,对理论类知识及实际操作的美术技能、技巧都能较好地掌握,因此教学内容可以更加深入。总体来说,不管针对哪类学生,我们在设置课程时都要立足于学生美术素养的启发,结合实用性特点,使美术课程教学与时代保持一致。第二,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建设美术课程,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学前儿童的教育,必须与幼儿的智力发育、健康成长紧密相连,才能让学生理解学前教育专业和幼儿教育的紧密性。

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对美术教师的要求

(一) 美术教师要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将美术课堂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注重学生的“学”。

(二) 教师要充当课堂的组织者,不能以知识的权威者自居,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还要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

(三)美术教师更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美术教师不仅是传播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开发其智力的工作者,还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是美术教师树立良好教师形象的基础。只有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教师才能使学生信任、尊重、支持、理解,从而建立良好的“教”与“学”的平台,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 美术教学必须了解幼儿教育特点,才能有效地结合实际进行教学,在美术教学中还要掌握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方法。

(五) 要求教师本身应具备精湛深厚的专业知识、艺术修养,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才能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

总之,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美术教师要通过优化课程设置,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互相推动,培养出具有过硬岗位技术能力、良好职业道德的合格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美术教师不仅仅是教书育人,还要肩负着引导学生培养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重担。因此,这就需要美术教师必须要为人师表、敬业爱岗,要不断地学习、充电,不断地创新,锐意进取,掌握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与手段。

【参考文献】

[1]李顺庆,秦杨.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和谐发展[J]. 艺术探索,2007(04).

篇5

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育环节,在美术的教学中其重要性更是显而易见。但是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缺少足够的实践学习,每个周两节的技能课,难以培养扎实的专业技能。

二、缺少系统科学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

当前,在学前教育的美术课堂中,欠缺系统化的教学大纲以及详细的教学计划,对于各个年级的学生在各个阶段应该达到怎么样的学习目标并没有详尽的评价方案和计划,仅仅是按照授课教师的个人喜爱来开展美术科学的教学活动,有些甚至置教科书于不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单一行的问题。

三、改善学前教育美术课程的具体对策

1.不断健全美术技能课程的教学大纲。在改善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的过程中,首先要不断建立健全美术技能课程的教学大纲,不断修订美术课程的教学计划,依据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教学规律,同时在原计划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在课堂的空余时间来指导学生的作业。当前,单一的两课时的美术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学前专业的学生完成自己作业的需要。鉴于这个问题,在原本的两个课时的基础上,每个周可以再增加两个课时,适量的增加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的课时,在“教与学”两者之间建立较为系统的教学模式和相对宽松的课堂教学时间,起到训练学前专业学生的基本的绘画技能的目的。可以将美术课程逐渐细分为以下三大块:《美术基础》、《儿童画》、《手工与应用》。这三大块既能突出对学生美术技能的培养,同时也能起到提高动手能力的作用。另一方面,美术课时的增加,也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深化对美术理论课程的认识和掌握。

2.合理的调整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以及通识类课程。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以及通识类课程中设置了繁多的理论课程,而当前解决学前教育美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关键就是合理的调整以及合并同一类别的课程。对于那些具有必然联系的重复性的课程应该做出合理的删减或者是合并,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美术的技能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3.逐渐实施学前教育的美术课授课老师的专业化改革。首先对兼职的美术教师进行有关儿童心理、儿童教育知识的相对集中化得培训,强化这些教师对学前的美术教育特殊性的认识,不断提高美术授课教师的专业化得程度。其次,应该向自己所在的学院申请专门的有关学前的美术课程,不断壮大美术技能课的师资队伍。最后,还应该利用各种可能的方式以及途径,逐渐解决美术技能课授课教师的“教与学”相分离的现象,对教师得教学进行监控,并通过监控对教师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同时还要求美术技能课的授课教师应该密切的关注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动向,并且根据目前的就业形势以及所在幼儿园发展的实际需求来科学合理的调整或修正教学的内容和方式。

四、结语

篇6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幼儿园综合美术

中图分类号:G61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269-03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高度重视,使人们逐渐意识到:幼儿期作为人生一个相对独立的特定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进行幼儿综合美术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综合美术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理解、表现、欣赏、创造的能力,而且对其以后个性的发展,审美能力的形成,提高幼儿良好素质等方面都具有深远意义。那么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师来说,怎样开展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综合美术应用”课程的教学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值得我们去深思。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现状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是幼儿园教师,毕业后,大部分都会走向幼儿教师的岗位,他们是幼儿美术教育的启蒙者和引导者,但是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幼儿园综合美术应用课程的教学却长期得不到重视,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观念的狭隘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职教育发展迅速,作为中职教育一部分的学前教育专业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幼儿园教师,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老师认为幼师只要会一定的绘画技能,会做手工、画简笔画就可以了,不需要太多综合美术应用能力培养,甚至有些幼儿园管理者都认为“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会教学,会带着小朋友玩的老师就行了。”这些观念无疑是狭隘的,片面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幼儿美术教学的正常发展。

2.教材的片面性。从学前教育专业使用的美术教材来看,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方面远远落后于普通综合类学校,不是过难就是过易。对于那些有美术基础的学生来说教材内容过于简单,相反对于没有美术基础的学生来说,像简单的几张图他们也看不懂,也不能理解,至于画更是无从谈起了。据调查,在目前众多的美术教材中,没有一本是完全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太专业了看也看不懂,太简单的不用学也能理解。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把看似简单的文字和图片通过教学扩展,往深层次知识引导学生。把复杂的内容通过生活中的通俗语言讲解出来,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到更多的美术知识,真正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过于强调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训目标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实用型和技能型的综合人才,作为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教学任务,主体的情感体验和美术文化的滋润与绘画技能技巧知识的传授,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在目前的美术教学中,却是轻前者,重后者,这与我国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培训目标是相背离的。

2.教学方法的单一、呆板、陈旧和落后。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中,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大都是接受式的,老师按照课本中规中矩的教,忽视个性教育;学生则是机械的模仿,长此以往,学生的思想就会被禁锢在只会某种表现形式的模仿上,创造性的思维也会逐渐消失,学生画出来的作品没有创意,缺乏个性,犹如工厂产品一样。当然,对于儿童来说,模仿是其天性,但如果长期画一些模式化的东西,就会形成思维定势,导致儿童对现实中的有趣物象不知何处入手,这和我们培养学生的目的是不一致的。

3.教学内容脱离学习主体的文化背景和生活基础。现在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使用的教材一般都是普通综合学校的美术欣赏教材,或是一般师范学校的美术用书,其内容先是讲美术常识,美术门类,再欣赏中国国画,然后欣赏国外油画,内容的选择也是结合着普通美术学校的专业特点,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几乎学不到对开展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实质性的技能知识,严重脱离学习主体的文化背景和生活基础,导致学习主体产生畏难等一系列的不良情绪,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与我国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培训目标是不相符合的。

三、幼儿园综合美术应用课程的教学

幼儿园综合美术课程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不同于美术专业的教学,也不同于大学里面的美术课程,它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教学和学习模式,鉴于此,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综合美术教学要如何去正确的把握呢?本人就从以下几点谈谈看法:

1.把握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明确教学目标。由于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方向为幼儿园教师,所以大部分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中女生居多。有些女学生在中学时的不良表现:穿奇装异服、染发、涂指甲油等全部带入了中职学校。我们的美术教学就针对学生特征以全新的观念进行教学,老师应根据自己的美术专业知识在服装搭配和化妆上教导学生怎样的打扮才适合她们,以此帮助学生对美术有一个直观,深刻的认识,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这门艺术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以此改变学生心中美术教育只是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的错误观念,让他们意识到美术的真正涵义。并把美术作为一种文化来学习,进而提高学生在美术教学中的文化素质、审美素养,使美术教学真正能发展学生对美的兴趣,萌发学生审美意识,启发学生感受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性,鼓励学生表现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表现力,激发学生创造美,发展学生的审美创造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紧密联系教学大纲,对综合美术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为幼儿园老师,幼儿美术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幼儿以后个性的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对其进行幼儿综合美术课程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其课程教学要求与普通中等学校又有所区别,中职学校侧重于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掌握程度,而对文化成绩要求不高,因此幼儿美术课程教学在内容和深度上不能要求过高,应紧密联系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掌握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理论知识,正确的教育观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具备一定的幼儿园美术教学技能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到美术与儿童美术的关系,儿童美术的发展情况,了解儿童美术欣赏,儿童绘画,儿童手工的发展规律,掌握各年龄阶段儿童美术学习的特点,在儿童手工课程教学方面,中职学校的美术老师应根据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特点,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锻炼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可以将我们在电视中见到的一些动画形象如海绵宝宝,采取夸张化,形象化的手法,创造出一些新的动画形象,多角度,多层次的引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还可以把课堂和大自然,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多开展手工创作的同时还可以采用多媒体动画短片等方式开展启发性的教学,这样既满足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更加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为其以后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根据大纲要求教学,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在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堂教学中,艺术鉴赏是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在艺术鉴赏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很好的结合起来,充分的利用自己的思想意识,生活经验,艺术修养等去挖掘艺术作品的另一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对艺术作品进行“再创造”,学生可以对新作品进行再评价。这种再创造和再评价达到一定高度后,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也会逐渐形成,在幼儿园综合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多给学生看一些优秀的儿童画,范画,插画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绘画思维和欣赏能力,让他们意识到一张好的作品所应该具备的表现手法。

篇7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

许多初级中学受客观条件和升学压力限制,只重视统考课,忽视艺术课教学,致使学生缺失美术课程学习机会。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美术知识和技能近乎空白,对美术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1部分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的问题

1.1重视教为主导,忽视学为主体

当代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里的“人”除了老师外,更多的是指我们的学生,现实中的“人”更多体现为教师,教师为主色,学生为辅色。在一次写意花鸟画的课堂上,某教师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写意花鸟画的技巧,及用墨、用纸、用水的注意事项,之后要求学生按照视频教授过程对画进行临摹,学生实践过程在选墨、选纸的步骤就卡住了,满脸的疑惑和不知所措,而老师又在一味地强调写意花鸟画的临摹技巧,一心只顾自己的教学进度,全然不顾学生的接受情况,学生在开始部分就已经感到困难,无兴趣继续学习。长期处于如此的学习环境里,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消失。

1.2重视基础绘画训练,忽略手工操作训练

部分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教师没有相关的幼儿美术教育经验,运用纯美术专业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教学期间不能结合幼儿美术教学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作业以绘画为主,忽视手工制作等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开设和训练,没有专业的场地,没有丰富的制作材料,缺少经验丰富的手工课专业教师,学生无法接触到幼教手工素材,无法熟悉材料工具的使用和性能,无法掌握制作方法和技巧。这样的学生毕业后只能带学生画而不能做,使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陷入一个狭隘的单一模式。

1.3重视技法技能训练,缺少教学活动指导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技能课教学中,没有较为系统的专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对于各年级学生在某一阶段达到怎样的目标没有较为详细的评价方案,只是按照教师偏重的喜爱课程进行美术课教学,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单一、被动的问题。如何组织幼儿园的美术课教学,中职现行教材普遍章节少,内容简,而幼儿园美术教学往往不是单一的手绘,而是一个融合了各个学科知识,尤其是自然学科和生活知识(常识)的综合教学活动。它对环境的选择、场地的设置、情景的创造,均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新要求,需要我们教师做好更加周密完备的课前准备,课堂的管理,氛围的营造,甚至灯光、音乐、道具、服装都需精心设计,让幼儿在游戏中完成美术作品的创作,寓教于乐。

2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对策

2.1创新教学观念,落实教学实践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吸收的,而是由认知主动建构的。美术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在进行基本知识的讲解时,理论联系实际,注意趣味性,可采用讨论、探究、感受等方式开发学生的思维,要给学生作业练习留够充足的时间。美术教师需要创新教学观念,针对学生的个性,敢于创新,积极指导学生加强课堂练习,并进行有效地个别辅导。除了完成课堂练习之外,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美术展览厅等场所来拓展学生的视野,鼓励学生自主地学习。教师要时刻关注掌握学生的情绪、情感状态,创设教学情境,加强课内与课外的联系,指导学生了解社会,感受生活。在教学中进行大量的范画临摹练习,锻炼学生的造型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功。但一味地临摹,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要善于探究、敢于创新。在临摹中还要善于揣摩幼儿的心理,“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此外,要确保室外写生课的练习,不仅陶冶学生的情操,还锻炼学生的写生绘画技能,更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在教学中临摹与创新相结合。

2.2加强理论教育,突出技能培养

鲁迅先生说:“美术可以辅翼道德。”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幼儿教师,就需要对他们进行审美方面的教育。利用美术的教化作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使其树立对生活的正确态度,提高其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促进良好品德的养成。加强审美理论的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做好以后的学前教育工作。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美,让学生对艺术语言、形式美感等有一定的理解,并把美术作为一种文化来学习,实现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审美素养的教学目的。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内容涵盖面广,包括绘画、工艺美术、手工、美术欣赏及美术教学法,要求学生能将这五方面内容大致掌握并整合运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采取多样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美术学习当成一项兴趣爱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创新、求实效、求特色,鼓励学生利用微课、翻转课堂等现代教育手段对绘画、手工制作等技能进行全方位、多元化的学习,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这样,使学生毕业后既能在幼儿园、早教中心等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工作,又能在其他行业从事美术创造与美术设计工作,拓宽就业渠道。

2.3着眼就业需求,提升教学质量

美术教学,尤其是幼儿美术教学是一门多学科紧密联系的综合学科,如舞蹈、音乐、自然、科学、体育相互结合,多角度、多层面启迪学生,传授知识。只有把握住这一点,中职美术教师才不会闭门造车,盲目独行,才能授予学生正确的,科学的教学理念。学校应多组织美术教师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参加幼儿园见习实习,使他们了解就业需求和就业所需具备的基本功,明白美术教学对象的心理特征,年龄特征。知道组织好一堂幼儿美术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从而在自己的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其自身特点,机灵活泼,擅长歌舞,善于表演。美术课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发挥专长,变讲授式教学为教师引导,学生互动自主学习为主,在活动交流中达到训练绘画手工技能技巧和幼儿美术课编排方法的目的。

3结论

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是幼师生接受美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能更好地培养适应未来幼儿园工作需要的专业教师。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教学水平,努力培养出一批高能力、高素质的幼儿教师,从而提高全民的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刘艳莉.浅谈中职学校幼儿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J].新课程研究,2015(6):95-96.

[2]张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现状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4(7).

篇8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美术教学 思考

如今,幼儿师范专业即学前教育专业已成为许多技工院校的特色专业。在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体系中,幼儿美术欣赏与创作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应用型必修课程。由于当前技校生的特殊学情,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许多新问题、新课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最实用的美术技法,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为学生今后进入幼儿园任教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目标定位

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掌握较系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保育能力、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反思与自我发展能力,善于沟通与合作、勇于创新、身心健康的幼儿教师。同时其能力要求为能观察分析幼儿生长、发育情况,独立完成幼儿园保育工作,掌握幼儿心理特征,研究制订幼儿园班级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活动并组织实施,能组织完成学龄前儿童体、音、美、舞等艺术活动,能进行幼儿园活动室环境设计和玩具、教具设计与制作,具有与家长沟通和他人合作的协调能力。因此,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培养目标也必须与总目标相契合,即通过教学帮助幼儿教师正确认识和理解幼儿美术的特点、审美价值及评价标准,帮助幼儿教师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运用多种手段、形式指导幼儿进行绘画创作,使幼儿教师掌握正确的教育观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从而具备一定的幼儿园美术教学技能,并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今后从事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实践活动的专业素养。

二、当前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许多技工院校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幼师人才,但也暴露了不少的问题。就美术教学来说,笔者就发现不少技工院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建设力量不足。许多技工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偏重于理工科,相应的师资也主要以理工专业为主,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美术专业教师严重缺乏,加上当前技工院校的待遇偏低,许多美术专业大学毕业生不愿来技工院校任教,这也造成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极不合理,“青黄不接”的现象正在许多技工院校出现。其次,技校生的学情不容乐观。要学好幼儿美术欣赏与创作指导这门课程,就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但近年来随着高中的不断扩招,技校生的生源素质逐年下降,特别是美术、音乐的基础素养,学生更是缺乏。因此,不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越来越困难,从而慢慢产生厌学、怕学情绪,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最后,教学设施建设不足,按照国家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标准、学前教育专业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和教学设备的要求,学校必须有美术教室,教室中要配置多媒体、实物投影仪、画架、素描模型以及各类雕塑用具等,这些对于许多技工院校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特别是开设班级较少的学校,更是觉得将大量资金投入美术教室建设是“得不偿失”,这样就迫使教师在缺乏必备的教学设施的课堂进行授课,导致教学模式单一、僵化。

三、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开展美术教学的实践

幼儿美术是儿童感知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儿童自我表达的一种语言,是孩子们成长的记录。幼儿教师如何解读儿童画中蕴含的情感,如何欣赏、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又如何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正确的儿童观指导幼儿的美术活动,引领幼儿步入艺术的殿堂?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美术专业教师认真探索。为此,首先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应具有专门的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课程教师。其中从事美术教学的教师必须受过一定的学前教育理论培训,并对学前教育实践有一定了解。针对师资力量不足的状况,可从别的院校引入兼职教师,但兼职教师应具有现代学前教育理念,在学前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且有一定专长,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其次,推行“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重点突出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最后,教师要关注课程改革与创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教学网站,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及时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

篇9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课程;现状分析;改革实践

一、当前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源较差,多数学生基础薄弱。由于我国现行高考体制的影响,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只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忽视了艺术课的学习.宁夏艺术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入学前大都没有经过美术的专门训练,对美术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知之甚少,加上招生时没有面试,美术基础薄弱,对艺术技能课缺乏根本的了解。

2.实践教材不足。实践教材在幼教专业教学中分量极重,教材的形式单一等问题也不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完成作业和进行技法训练。

3.教学方法落后。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技能课的教学这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教学目的重理轻实,教学过程的进行,教学原则的贯彻,美术教学目标的实现等等,都离不开美术教学方法。

4.教学内容的专业性过强。美术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的专业性过强、美术课课时少、师资职业化缺乏等问题,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困难和倦怠情绪,而且学生美术课时间少,内容专业性太强,影响教学效果。

5. 在学前教育美术课教师专业化改革中,我们的美术任课教师是从美术院校毕业的而并非专职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教学与实际岗位和实际工作脱节。很多教师对幼儿园的实际工作不了解,教学内容缺乏职业岗位针对性,难以实现培养岗位第一线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设计太过专业、抽象,注重学院式美术教育,强调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忽视对学生就业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的目标定位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高素质的幼教工作者,使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更好地完成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的重任。因此,美术课程是为完成这一培养目标服务的。定位目标是能够胜任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要求其具有较为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能够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幼儿美术教学;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幼儿的观察、想象和创造能力;通过在校阶段的美术教学,培养学前教育学生驾驭幼儿课堂教学的能力;通过美术课程学习培养学生一定的艺术素养和艺术技能,使其能够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提高美术修养,同时能依据幼儿的审美心理进行环境美术设计、服饰美术设计等。培养目标的不同,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评价标准等方面也要做相应的调整。

三、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1.建立健全美术技能课程教学大纲,通过我校几年的学前教育,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修订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计划,在原来两课时的基础上,每周增加两个课时,适量加大美术课的课时,使“教与学”之间建立较为牢固、系统、规范的教学制度和宽松的课堂作业时间,从而达到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最基本的动手能力培养和绘画技能的训练。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把美术课程分别细化为:《美术基础(包括素描、写生色彩、装饰色彩三部分);《儿童画》(包括简笔画、儿童画、装饰画、版画四部分);《手工与应用》(包括装饰画、泥塑、折纸、教具制作、幼儿园空间环境设计制作五部分)三大块的构成,既突出了美术基本技能的训练,也加强了实践环节与动手能力的培养。

2.适当调整课程的内容。针对美术课程专业性过强,学生学习困难和积极性较差等问题,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加强美术学科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改变美术院校的教学模式,降低对学生绘画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课程的内容应当将专业基础训练和当地的美术资源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地方民间艺术,融入乡土内容的美术教学,不仅发挥了本地区的民族艺术特色而且能使学生更全面地汲取本地民间文化艺术的精髓。如我们当地的民间剪纸艺术、民间泥塑、贺兰山岩画,可以聘请当地心灵手巧的民间艺人来校做现场表演,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美术馆、博物馆,参观展览,邀请当地的美术大家做专题讲座,组织参与当地的美术活动等。

3.课程的内容应当将专业基础训练与实习和实训结合起来。美术专业教师增加教育见习、实习课时,把基础训练和见习实习交替进行。如完成版画教学内容的同时,让学生到幼儿园见习实习幼儿版画的教学,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版画的技能,还学到了幼儿版画的教学应用。

四、教学方法改革

1.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水平以及接受能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入学前的基础不同,个人天赋的差异,接受新知识的学习能力的不同,这使学生入学后美术方面的技能掌握情况差别很大,艺术教师要注重个体差异,对学生整体与个别指导结合进行。在教学中,教师要耐心地指导,对学生也要多表扬,多鼓励,多发现学生闪光的地方,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在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

多交流、多探究、多引导的教学方式。在探讨中学习,在学习中掌握知识,提升艺术修养。让学生分组设计课题,亲自动手制作,共同探讨。

各类美术社团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要求。学校的各个社团在学生课程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面对美术课时少、内容多的状况,美术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设立相应的艺术团体。如中国画社团、水彩画社团、版画社团、简笔画社团、手工制作社团等。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社团,使自己得到较为系统的学习。

五、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

职业院校的美术教学评价要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美术教学模式,重点围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进行评价。学生评价要体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价值观。通过教学试讲和在幼儿园的实习实践进行评价。同时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多种评价手段。对学生的作业组织学生自评、互评、展出、观摩一系列过程,通过自评和互评,使师生之间的信息得到及时交流,建立一种平等和谐、自由互动的师生关系,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师不仅需要专业过硬,更应该是幼儿教育专家。因此,各职业院校需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业务进修,更新观念与知识,尤其是学前教育理论、教育观念的学习。加强横向联系,加强国内外高职院校间的交流合作,学习和借鉴其他院校成功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

篇10

一、加强实践教学

在幼儿园里进行实习教学可以说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一个必备的过程,学生只有在实践的时候才能知道自己需要改进和需要加强的地方。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培训是提升学前教育学生教学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在学校模拟场景进行培训和走出校园去真正的幼儿园中进行实习是让学生能把课本上理论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教学的有效方法。在实习中,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更好地在实践中教会学生一些美术知识,自己也可以在实践教学中使自己的美术职业技能得到提高。学生可以在实习的时候运用多彩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塑造一个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自觉地积极地探究知识,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他们可以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疑问,在好奇心的促使下更认真的听课,进行探究学习,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们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学前教育的学生们也可以介绍一些名作的创作背景,利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们的注意,更专注的进行美术作品欣赏,从而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和感悟更加深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最重要的是,美术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将美术学习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

二、培养德育教学

德育一直是美术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接受社会环境多元化发展的影响和电子信息化普及的时代背景下,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逐渐变得多元化,而美术的实质就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时代改变,美术教育必然要改变,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就可以知道日后在美术教学中更好地融入德育教学。为了更好的跟上时代步伐,学前教育的学生应将德育工作与美术教学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学前教育的学生只有知道要将德育融入美术教学中,才能更好地加强幼儿园学生的美术绘画基础,自己的美术职业技能也会有很大地提升。而是通过美术的课堂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幼儿园小朋友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从而达到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引导学生们树立积极健康的审美观念和道德理想,对真、善、美、假、丑、恶有自己的定义和分辨界限。例如,学前教育的学生在学习清代著名画家、思想家郑板桥的作品“兰竹图”一卷时,先让学生们了解多姿清秀的兰花,孑然挺立的绿竹,除了他画作中独特新奇的艺术造型之外,也要对郑板桥的生平简介做一些基础介绍。他以竹子的高洁品格,表达了并不怕压迫的高傲气节。从“兰竹图”中表现出的四美品格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们的思想不仅停留在眼前的兰花和竹子,而是感受到兰花、翠竹的高贵气节和不屈精神。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同时让学生对美术有一个更深的影响,自己的美术职业技能在心里和实践中也有了更大的提升。

三、结合生活教学

美术是一个需要潜移默化不断培养的能力,学生是不可能一下子学会绘画的,学生需要不断的指导,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提升自己的美术职业技能。许多画家的著名画作的灵感从来都不是坐在室内想出来的,而是他们通过自己善于观察的双眼在生活和大自然中发现的。所以学前教育的学生在提升自己美术职业技能时,要走出教室,到操场上、大自然中去发现,寻找自己创作的灵感,加强自己的美术基础。学生可以自己去进行写生的活动,去公园等环境比较惬意的地方,学生的创作激情被激发,在大自然中尽情去感受,去表达。学生们将学习美术的地点从课堂转移到户外,会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在创作过程中也会更加专注,得到的作品也会更加细致认真。一次真正的实践机会,会让学生们更加理解绘画,增强感悟能力,同时也促进学生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美术的职业技能也会有更大地提升。学生在创作完之后,把所有自己周围同学的作品集合起来,创办一个小型的画展,让自己从别人的画作中体会到他人看待世界的角度和眼光,从而开拓自己的思维,日后在绘画的时候自然就不缺乏灵感,他们的美术学习又更上了一层楼,自然而然美术职业技能也有了更好地提升。学生在生活中创作的时候可以更好的理解构图、选景、用色等创作技巧,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美术能力,激发创作兴趣,培养创新精神,日后进行美术绘画的时候思维不会再局限,创作的灵感也会更多,绘画能力也有了更好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