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学习方向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6: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汉语言文学学习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云南工商学院;人文课程体系设置;汉语言文学(文化传播)专业;实用性
人文,社会人伦,文治教化,简言之,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本文以云南工商学院的新闻传播专业为例,来探讨如何设置具有实用性的人文课程体系。
一、人文内容与设计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云南工商学院在2011年申报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化传播方向),2012年开始招生,到2014年共招生三届,共计173人。第一届学生录取之后,问题接踵而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做什么工作是焦点问题之一。通过对云南省内就业市场进行调查,发现当前省内的文化市场,新闻传播、出版发行、中小型企业单位宣传部门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有一定的需求量,尤其是云南省的地州、县市、乡镇等基层单位和社区;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这一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增长较快;具备相关采写编评全媒体一体化知识技能的学生受到上述用人单位的欢迎。于是围绕着人才需求分析,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主要培养在省内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社区基层、新闻传媒、出版发行等机构从事文化宣传、出版编辑、新闻传播、文案策划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10%)、专业理论课(20%)、专业核心课(30%)、技能实践课(30%)、拓展课程(10%)五个模块组成。在课程体系的设置过程中,是否设置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美学等课程成为一度争议的问题。“实用派”认为上述课程不具备实用性,成本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独立学院教学资源有限,不应设置。“人文派”反驳,这些是基础课程、常规课程,不设置,学生如何学以致用,好比建在空中的楼阁,没有根基,实用就是空谈。双方各执一词,据理力争。
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定位是文化传播方向,专业核心课与技能实践课以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公共关系与商务礼仪、网络编辑写作、沟通与口才、速记和速录、校对实务、报纸电子编辑与实践、文化产业策划、企业宣传创意等课程为主,实用性较强,因而需要建设一系列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条件,满足他们的需求。在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图书15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等资产总值近300万元。拟建非线性编辑工作室、演播室、新闻实训中心(以纸媒、网媒、新媒体为主),让学生能够完成常规的前期采访和后期制作任务。学生可以在校内实训基地模拟日后的工作场景、工作流程、工作内容,了解岗位职责、工作标准、注意事项以及工作细节,用理论知识和实践模拟武装自己,为下一步进入实习单位奠定基础。同时,与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新闻媒体、出版社、文化传播公司、社区基层进行校企合作、市场调研,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走出校门,进入上述单位,校外实训,通过完成实际任务、项目的考核,开阔眼界,准确定位,积累工作经验,获得预期的工作岗位。目前,已经与《春城晚报》、《车与人》杂志社、云南电视台、大理电视台、普洱日报社等结成校企合作单位。
三、工学交替与行业专家进课堂
为了让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化传播方向)的学生更好的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工作实践,体现人文课程的实用性,学院开展了工学交替与行业专家进课堂的人才培养活动。所谓“行业专家进课堂”,即邀请富有经验的专家、企业人员等来给学生讲课、示范,了解工作的实际情况,比如,云南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发展研究部主任、传媒经济学博士宁莉女士被邀请来人文学院进行“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的讲学,从事新闻行业数十年、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车与人》杂志社主编钱粲明先生做了“昆明都市类报纸的那些事”的讲座,一系列行业专家的讲座让学生受益匪浅。所谓“工学交替”是学院在学生四年大学学习期间,安排二到三次实习机会。
总而言之,人文课程不是没有实用性,而是怎样找到适合的载体和形式,体现其丰富的内容与潜在的价值。通过对云南工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化传播方向)人文课程体系设置的研究,从一个侧面证实了上述观点。这一论证对于其他专业开设的人文课程,也同样适用。“人文课程也实用”的破立有待全方位、深层次、接地气的进一步论证,这里限于篇幅,不做赘述。
参考文献:
[1]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缩印本;
[2]云南工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化传播方向)的系列调查研究报告、专业建设材料
基金项目: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云南高职院校人文课程体系设置研究”(2014C183Y)的阶段性成果,云南工商学院院级课题(JXYJ2013-1-16)成果。
(上接第16页)
选择市场研究、渠道管理以及市场策略等各个业务背景的人员任教,让学生聆听来自一线的市场营销经验,增加其真切感受,强化实践环节,加快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并加强工学结合。
(五)建立科学考评机制
要改变这种“一张试卷”的单一的考核形式,就要根据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变化,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根据企业对营销人才的能力要求,建立合理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按规定的标准对实践教学各阶段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使学生可以根据评估标准,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明确作业要求,规范学习行为,在每次实践结束时就能给出每一阶段的评价结果,课程结束时综合所有实践,评价学生对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的掌握情况,以真正实现对学生在营销策划等实操方面能力上的培养,以满足市场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考评过程还要做好效果反馈与调整工作,在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收集学生参与实训中所表现出的问题,并给出解决预案,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结论
实践教学环节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要使学生成为主体,教师作为配角,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和加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型本科只有运用新的教育理念,深入探索实践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及教学手段的改革,改进实践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资源,强化师资队伍,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从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更多地体现出企业的需求方向,才能在人才培养上满足市场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杜玮杨帆.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2(8):157-158
[2]王莹,任洪娟,骆佼.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A].第5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
篇2
关键词:职业中学;汉语言文学教学;对策
在职业中学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由于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有限,这便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了提升学生对学习的质量,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新改革教学的目的,需要对教学工作进行不断的优化,以促进学生汉语言文学学习的更大进步。
1职业中学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
1.1教学模式比较落后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毫无学习感受而言,从而影响到学生学习效果。此外,由于汉语言文学知识理论性较强,课堂氛围沉闷,久而久之,这种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依赖性与被动性。而教学模式的落后,使学生对学习兴趣不高,并使学生出现抵触厌学心理。
1.2观念过于陈旧
大多数教师与学生对汉语言文学学习不够重视,都以为平时能说话会写字,掌握一定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就能够生活,不想浪费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在汉语言文学学习上,很多学生一致认为如今企业主要考察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而学校也把精力与时间用在专业课程上,从而使汉语言文学变成一门冷门课程,教师与学生逐渐对此教育轻视,影响到学生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质量。
1.3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很多学校相继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多媒体能够将图片与知识点同时展现给学生,直观而形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但是,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授课,由此很难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学生的长远学习非常不利。
2职业中学汉语言文学教学对策分析
2.1改进教学模式,合理布置课堂结构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思维,创新教学理念与设计教学方案。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照本宣科地一味讲解,以教师为主体,这样会使部分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较为严重的说会使部分学生厌倦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教师应该跟随改革的步伐,具有一定的创新思想,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合理布置课堂结构,并在教学设计中应遵循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学的要求是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培养优秀的人才,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创立合理地课堂结构,从以课程为主体到规范统筹设计,这样才能提高课程的统一性,提升对课程设计的质量。而科学的课程结构是根据每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优化,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更为全面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此外,在进行汉语言文学课堂结构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体现汉语言文学这门课程的实际价值。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主体,根据社会实际的应用作为方向点,依据学生的本身特点以此对人才进行培养,课堂的设计要以此作为基础,会使学生能够有充分十足的学习空间与时间,不仅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同时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有一定的提高,进而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2.2转变教学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改变。在过去,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专业技能方面,而当今社会,企业要求人才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合作精神,而这些都是在汉语言文学学习中能够得到的。因此,在职业中学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应不断的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状态,积极主动地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使学生主动地吸收汉语言文学知识。
2.3革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对汉语言文学教学本身的要求是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文学知识素养。根据此课程的文化特点,教师在教学时,教师不能照本宣科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应当别具一格地通过多种形式讲授汉语言文学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新媒体,如QQ,微信,微博等与学生进行互动和学习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此外,教师应该革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在教学中勇于创新,拓展新思维,开拓出一条崭新的教育路径,并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不断前进与总结。
3总结
教师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改革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实用的汉语言文学知识,使学生体会在其中,处在人文关怀的氛围中,感受到汉语言文学拥有的独具魅力,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付浏丽.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J].才智,2015,(25):117.
篇3
关键词:职业院校 汉语言文学 应用性 教学理念 实践
汉语言文学是对中国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手段与工具,是教育体系进行深入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在职业院校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需要我们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将实用性与应用性引入到教学当中。
一、汉语言文学在职业教学的重要性及发展追求
汉语言文学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措施,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在职业院校实施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会以意识物化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该学科的学习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1.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与深入,汉语言文学已经成为我国教学领域中必不可少的人文学科。在职业院校中,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现有的相关理论知识全部掌握与领悟,还应当理解其中蕴含的精神文化知识与文化精髓。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得到全面发展,才能够在学习、生活与工作过程中不断陶冶自己的情操,使自己的思想意识得到升华。
2.汉语言文学的追求
对于汉语言文学的追求实质上也就是对于文学的追求。文学是没有界限的,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的存在形式略有不同而已。对于文学的追求主要强调的是对真、善、美的追求,追求一种自然现象。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历史相对于一般文学形式的发展历史要早许多,因此不管是从其体制还是要求来说,都相对比较完善。如今,各种语言形式已经随着社会的发展形成了一套相对较为系统的管理控制方式,但万变不离其宗,对于文学的追求依然是对真、善、美的追求。
二、汉语言的特点及其新方法
汉语言文学在职业院校设立的专业中属于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显然不能够满足当代学生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不断创新,选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对文学的探究能力。
1.汉语言文学的特点
事实上,汉语言文学是由多重概念以及方式组合成的一种理论性较强的综合性学科,这一门专业在职业定位方面并不具有明确性,应用性相对较弱。但是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社会各行各业对于技能分工十分明确,这就给汉语言文学带来了较大的挑战,要求汉语言文学在教学过程中向应用性方向发展。汉语言文学是人们通过对过去各个事物的认识来对当今社会的各种现象进行分析的过程。
2.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方法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代学生的需要,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其进行改革与创新,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水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根据对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进行分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应当从就业必备的几方面入手,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其能力。
三、小结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与深入促使汉语言文学专业成为职业院校中必不可少的综合性学科,该学科具有理论性强、综合性强等优点,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国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不仅关系着我国人民人文素质的提升,同时还关系着民族道德素养以及思想品质的形成。由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将汉语言文学中的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复合型人才,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蕾,邹细华.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省开课程实践教学初探[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
[2]连亚飞,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的构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6).
篇4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汉语言文学 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独立学院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之一,在满足学生受教育需求、加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独立学院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独立学院发展时间较短,在师资建设、专业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独立学院,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不能完全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应该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汉语言文学作为传统专业,如何适应独立学院的发展,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更值得探讨。
一、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现状
当今处于多元化时代,专业发展日新月异,新兴专业、交叉专业增多,传统专业面临挑战。当下经济社会高度发展,使传统的理论型人才在走向社会时难免出现无法适应社会的状况,尤其是像汉语言文学这样的传统人文学科更是面临日益萎缩的窘况与困境。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部分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内容偏于理论和综合,缺乏鲜明的特色与可操作性,缺乏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偏重于理论性知识和学科的深入研究,忽视人才培养与现实社会需要的深度结合,导致当下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有所缺失。
二、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缺失的原因
(一)专业的定位不准确
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就业前景越来越严峻,专业空间的弹性尺度越来越小,专业价值越来越被边缘化和弱化。尤其是独立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定位不准确,发展方向更是面临严峻的挑战。目前国内院校虽然意识到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重要性,但仍处于探索阶段。
(二)对应用型人才的认识不足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应用性,即培养的人才要有较强的适应社会能力,较强的应用性,适合于行业的需要,让行业“用得上”。二是行业性,即能够尽可能发现学科的适用行业,有效拓宽行业应用范围。而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未能准确理解其应用性和行业性。鉴于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的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
(三)专业方向性不强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已失去其原有的专业优势和文化地位,学生的就业状况十分窘迫,大多成为公司企业的文职人员,未来发展空间有限。当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改变,但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未能及时调整,没有顾及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仍限于传统的专业教学,过于强调专业教育,忽视专业方向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结合。
(四)教学中缺乏实践
1.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设置的专业色彩过于浓厚。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其他应用性强的学科不同,它有自身的特殊性,除了少数要继续深造或在该方面有所发展的学生之外,大部分学生都不会在相关的行业领域就业。所以,那些所谓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很少会直接涉及,大多只是作为文化背景存在。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专业色彩过于浓厚,缺乏实践性,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课程内容设计不能为培养目标服务。课程内容是教学计划的具体落实,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步骤,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应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由于过于追求强调应用性或专业性,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存在庞杂、重复等问题,课程的设置落后于本专业的发展,不能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
2.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教师对教学实践的不重视,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不能有效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某些教师毕业后由一个校园进入另一个校园,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双师型”教师较少。
3.教学方法有待改进。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直以来都比较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能改变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为主的模式,缺乏对实践教学的认识。
三、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措施
在市场经济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的大趋势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转变观念、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问题被迫切地提上议事日程。
(一)明确专业定位
由于当前社会各个部门与各个行业之间有越来越多的融合渗透,单纯的语言文字工作者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就业时亦存在起点低、工资低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重视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为明确专业定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行业性。首先明确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在独立院校的性质,形成依托学校资源、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若属于面向传媒行业的专业类学校,可依托独特的行业优势,定位于为传媒行业培养专门的文秘人才。
2.区域性。独立学院一般为立足地方、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结合当地实际需求,根据经济、文化等发展需要,进行专业定位,故定位于为全省培养应用型人才,符合区域发展的需求。
3.实践性。独立学院旨在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出“专业基础厚、动手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学生。另外,在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背景下,可开设创业类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二)突出专业特色
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发生变化,不是之前的单一型人才,而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尤其是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需求,要求不仅熟练运用汉语与外语,而且充分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熟练运用现代媒体;不仅要笔头能力强,还要扛摄像机,懂得编辑与制作,运用网络等多种传媒途径进行文化宣传。因此,我们应根据独立学院的实际及不同的行业领域对人才的需求,确定人才培养方向,突出专业特色,从而形成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适合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首先,应根据实际确定专业方向。根据学院的总体规划及市场需求,为了体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可以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方向大致分为师范类、文秘、文化产业管理三个方向。其次,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置不同的课程模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要求主修专业基础课,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夯实专业基础;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求主修专业方向限选课,以培养其主修方向能力及应用能力,鼓励学生跨专业兼修,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以适应今后的分展。最后,坚持人才的培养要适应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需要,在塑造和培养学生的过程中,紧密结合现代社会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新要求,在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开放型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意识,以多元化考核方式多方位、多角度地考查学生的能力,将学生的诸多创新潜能挖掘出来,凸显“重基础、强实践、促创新”的专业培养特色。
(三)合理设置课程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准绳,所设课程既体现汉语言文学的学科特征,又适当打破固有专业结构的完整系统,突破传统专业课程体系的束缚,科学构建出既适合独立学院专业定位又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一般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可由以下几大模块组成:
1.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奠定素质教育的基石。公共基础课是高等院校各专业学生共同必修的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体育与健康类课程、外语和计算机基础课程。
2.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夯实专业理论基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这类课程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又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学生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发展后劲,主要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史、基础写作等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专业基础课程时应做到课程的精简、优化与整合,突出重点,避免交叉,强化实践。通过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学生把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本知识结构,形成汉语言文学专业领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地在该领域中把握、探究新知识。
3.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凸显专业方向。汉语言文学专业根据其主要方向,若以文秘为主要方向,则依据实际工作所需的理论、知识、能力与技能,设置相应核心课程,即与秘书职业素养、技能密切相关课程,如秘书学概论、档案管理、公文写作与处理、办公自动化、社交礼仪等。此类课程实践性较强,突出文秘人才应用型、实践型的特点。
4.专业拓展课程模块――突出专业特色。根据现代行业化的发展趋势,依托学校的整体优势,增设传媒、法律、商业类拓展课程,旨在增强学生的传媒素养、策划能力、法律意识,更好地适应社会现实的发展需求。
5.实践与创新课程模块――培养应用人才。除了四大课程模块之外,为了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实践与创新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分为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课内实践包括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中的实践部分;课外实践包括集中实习实践和社会实践。其中集中实习实践包括项目专题实践和定点合作实践;社会实践包括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
以上五大模块,促使学生形成本专业的应用能力。各类课程的系统设置与强化,是实现培养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基本保证,是保证学生在校四年能够获得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应用能力,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的有利条件。
(四)优化教学模式
任何教学模式都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就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改变当今教学模式下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关系。
1.借鉴慕课教学模式,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慕课(MOOC)是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是融资源、学习管理系统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于一体的课程开发模式。简单地说,慕课是为了加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课程范围广,而且绝大多数免费。尽管慕课课程通常对学习者并没有特别的要求,但是所有的慕课会以每周研讨话题的形式,通常包括讲授、研讨问题及阅读建议等。在“慕课”中,视频课程被切割成十分钟甚至更小的“微课程”,由多个小问题穿插其中连贯而成,就像游戏里的通关设置,只有答对才能继续听课。
慕课的发展模式触动了传统的高等教育,许多大学开始加入慕课大军。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中可借鉴慕课教学,合理利用网络资源,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教师可以将在线视频等相关内容作为教学的线上环节,要求学生在课外先“听课”,课内则侧重深入的分享、探讨和问题解决。
2.借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内的时间,学生更专注于主动的学习,共同研究讨论课程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讲授信息,而是由学生在课后完成自主学习。课后的自主学习,可以看视频讲座(慕课)、听播客、阅读功能增强的电子书,还可以在网络上与别的学生讨论,在任何时候查阅需要的材料。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其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
汉语言文学专业可借鉴翻转课堂的模式,大量节省课堂讲授信息的时间,基本知识由学生自主完成,课堂更多地用于讨论问题、实践操作,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强化实践环节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环节的强化主要从课程实践、课外实践和教师自身实践三方面展开。
1.课程实践。在教学环节中设置一定学时,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参与实践。实践的表现与成果计入该门课程的总体评分。课内练习与课外定点实习相结合,增加学生的“实战”体验,提高学生的应用水平。文学课程可以把课外活动作为课程实践的一部分,以创办文学报纸、文学刊物和组织演讲比赛等形式,让学生把课堂所学内容应用于实际;文化课程可组织学生走进历史文化名城,考察文化古迹,制作电子文化期刊,以提高学生的文字应用能力。
2.课外实践。创建实习基地,实现校企合作。加强学校与校外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体验并实践,为以后就业打下基础。
校企合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校企双方因共同利益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赢的一种机制。这不仅有利于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而且有利于增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独立学院与企业合作,不仅为企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而且为学生创造了选择机会。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通过共同培养的方式深化就业合作,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形成一种产学模式。
3.培养“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指同时具备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复合型教师。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适应,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积极引进“双师型”教师和培养“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一方面有针对性地聘请具有丰富的行业实践经历同时具有教学能力的专家加入教学团队,担任相关专业课程教师,另一方面鼓励教师走出校园参与实践,丰富行业实践经验,提高课程教学的实践性。
总之,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不仅关系到该学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而且关系到独立院校的进一步发展。只有明确专业定位,突出专业方向,合理设置课程,优化教学模式,强化实践环节,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才能让独立学院和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陈润生.探讨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5.
[2]王晓梦.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应用性转型研究与探索[J].科教导刊,2011.8.
篇5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存在问题;对策
1.汉语言的概念与特征
我国的汉语文学教育起始于时期,之前的汉语教育主要围绕的是政府的服务,之前汉语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而是为了为各朝各代培养政府所需要的人才。汉语言文学毕业的学生就业方向主要包括新闻、教育、编辑、行政文职和秘书等,上述行业均要求毕业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强,口语表述清晰。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的专业表达能力,让学生积累一定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审美意识,让学生拥有专业的写作能力。学校里的汉语文学教育对于学生的创新审美并不重视,在口语的表达与提高上花了过多精力,学生的整体素质尚未得到提高,这制约了学生的未来发展。较之专业性较强的医学、建筑、机械学,汉语言文学的涵盖面非常广,职位的定义并没有针对性与实用性。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特征在于传承各种人文精神,探讨人类的发展与生存,培养社会责任感。职业教育中,汉语教育的意义体现在对人文精神层面的影响,汉语在社会发展中,就业压力会越来越大。未来汉语教育在保持自身的教育核心基础上,适当进行社会变革。
2.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教育观念不明
汉语言文学学科的教育必须有明确的教学观念,在教育过程中将所要讲述的内容贯彻实施。汉语言教学在面对近年来的社会文化冲击中有些措手不及,尚未明确自身的教学理念,对于人才的培养并没有深入认识与了解。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率并不高,要想进行教学教育改革,必须进行实践探索,想清楚了该专业到底是要培养怎样的人。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推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对于教学中的新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将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作为突破口,逐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2.2授课与考核单一化
当前汉语教学课程多数是以学生听讲,老师讲课的形式出现。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多,老师并不关心学生是否掌握了自己所讲的知识,只是一味完成教学内容。在高校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老师在前面黑板上写满了板书,底下的学生趴倒了一片。这种教学形式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堂中的交流几乎局限在老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等方面。学生遇到了不懂的问题也不问老师,只有通过每学期的考试才能调整老师的教学进度,这造成了教学效率不高、质量不高。当前汉语考试是以书面试卷的形式,考的还是专业知识的掌握,关于实践的内容涉及很少。在文学教育中,老师并未对学生的创新情况考核,对于未来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种种情况没有进行情景模拟。单纯的书面考试并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表达与思维想象力。
2.3学生的就业能力不高
在当前的社会教学中,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被戏称为万金油,虽然学到的东西很多地方都能够用得到,但是并不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问题首先是要突出文学专业的特长,强化学生的文字组织与口语表达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中忽视了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力,对于学生的审美、人文素养、口语培养方面都相当欠缺,这些都造成了汉语言文学的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动手能力较差,对于岗位要求较难适应。
3.加强汉语言教学的相关对策
3.1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规划
各大高校应当从战略高度和全局方面重视汉语言教学,逐渐提高学生教学能力,提高学生文化涵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对于课堂教学方案的管理并没有太重视,在课堂中忽视了师生沟通,尚未充分把握学生的行为活动与思想培养。教师应当充分尊重教学激励机制,在课堂中可以以情境表演的形式进行,以学生的思想活动和行为为基点,重视学生发展前景。在汉语言教学中可以就学生的未来就业前景,多以案例的形式向学生灌输知识。在进行教学规划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挖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兴趣所在。思考教学中如何多讲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师生教学互动,融洽课堂氛围,使新课标的要求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实现。
3.2开展就业为主导的教学方向
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让高校毕业生适应社会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专业技能,将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社会人才作为市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社会人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逐渐提高学生的创新与表达能力。在教学改革中进行考核,加入更多提醒,减少学生的死记硬背。汉语言文学应当多组织学生观看一些能陶冶学生情操的节目,比如百家讲坛,子午书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老师可以组织各种文化沙龙,举办读书会、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就业需要,成为社会化的新型人才。汉语教学需要将社会的需要作为教学新导向,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3.3以多媒体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计算机多媒体在当前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学生积极性。教师应当认识到多媒体的重要性,以多媒体的形式进行师生课堂互动。老师可以根据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特点,以多媒体的视频、图文、影音方面的优势,制作出多媒体的课件,配合板书授课。教师也可开设多媒体的互动课,让学生课外自行制作相关的课件,加深学生对汉语言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多媒体应用能力。汉语言文学历史悠久,在校毕业生数量非常大。在社会发展中,汉语言教学在不断变革。作为汉语言专业的毕业生,需要正视存在的相关问题,探讨事物的本源,并以合理的措施推进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万宏韬.浅议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12):283.
[2]郑君.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256-257.
篇6
【关键词】多元文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中的主要问题
在全新的教育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也出现了更多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也是受到了下文因素的影响,才出现了一系列教育问题。
1.汉语言文学专业对于教学内容缺乏明确性
多元文化的渗透和影响给文化的建设带来了更显著的不确定性,这种情况也使得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难度上无法进行有效把握,并且受到文化趋高性的影响比较显著,大学生很容易在发展中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甚至还会出现崇洋媚外的情况,这对于本土文化的建设也将起到十分不利的负面影响。很语言文学专业的主要内容需要将传统文化作为主要载体,但是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却不够紧密,长时间在这种教学内容比较严肃和深刻的环境下学习,学生很容易在产生畏难情绪。甚至用简单虚化的语言表达形式对专业规范性进行挑战,这也使得专业教学出现了很多问题。特别是在专业厚度和社会发展需求上,课程深度和学生接受能力,更是给汉语言文学专业内容的确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教学资源难以满足时代需求,缺乏先进的教学观念
在当前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主要将教学工作的重点放在了课本知识教育上,但是在全新社会发展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教师要想让学生获取更大的发展,就需要对当前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效调整,在对学生教授课本知识的环节中,还需要在教学资源和媒体创新环节中进行必要的创新,通过这种方式对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的吸引力进行提升,通过这种方式对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实效性进行提升。这也要求教师在备课的环节中,要加强对课本知识和体系的构建,只有加强对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才能在学习中寻找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故事,并将其融合到课本知识学习中,这种方式不仅能对课堂知识教学内容进行丰富,还能进一步提升课程吸引力和感染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内,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当地著名的历史或是名胜古迹,通过这种方式将学生的实际观察和课本知识进行有效链接,这对于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也将起到显著积极影响。
3.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滞后性
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对于文化建设和发展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手段、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文化更是呈现出显著的时代特点。但是在实践发展中,传统教学模式、方法和当前文化背景仍然存在明显的不协调性,这种情况必然难以实现有效创新。汉语言文学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但是由于没有认识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所以也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在多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力也更为深刻,在此种背景下,教师更需要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关注,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对汉语言文学专业问题改进的对策
通过上文的研究我们应该认识到,虽然我国社会文化水平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已经有了显著提升,但是在实际教学环节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在今后教学工作中,要想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进行完善和改进,也可以加强对以下工作的开展。
1.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体系进行优化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是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最为基础的环节,科学制定课程体系对于汉语言文学而言不仅能实现对时效性的提升,同时还能为人类发展提供有效帮助。在对汉语言文学课程体系进行挨近的环节中,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学科建设工作的重要性,除了要对大学生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进行培养和优化,同时还要确保学生自身文学素养的提升,只有这样大学生各项能力和素质才能得到更显著的提升。对大学生开展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今后发展中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虽然大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知识,并不一定都能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应用,但是却可以转化为学生的能力,这对于学生毕业后的后续发展必然会起到十分显著的积极影响。基于此,在对汉语言文学课程进行设计的环节中,更应该彰显时代特色,针对当前社会对大学生发展的要求,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只有一边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育,一边进行实践能力提升,才能帮助学生对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进行稳定提升。也就是在对传统文化优秀知识继承的环节中,帮助学生构建起更为全面和科学的知识体系。
2.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的能力和素质进行提升
在当前我国教育工作开展中,虽然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并且将主体逐渐还给了学生,但是教师仍然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指引者。作为一名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除了需要对大学生汉语言文学知识进行指导和教育,还要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进行提升。同时,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在实际教学环节中还应该帮助大学生构建起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在学习和发展中形成自身特殊的职业规划,才能为后续大学生发展提供更显著的积极影响。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当前很多汉语言文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并不能充分满足这一要求,所以为了改进现状,教师更需要在思想上进行行动,在不断与时俱进的过程中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转变。也就是在汉语言文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书籍的阅读建议,并且还需要为学生制定科学的学习目标和方案。此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在实际教学环节中还应该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只有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为学生进步提供更显著的积极影响。
3.对大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进行关注
在当前全新社会发展背景下,社会需要的已经不仅仅是分数高、成绩好的学霸,而是更需要德智体美共同发展的高素质综合人才。不管是在社会发展还是企业建设工作中,都离不开实践能力更强的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来说,这些企业通常更需要口才表达能力好、专业基础知识牢靠和实践能力全面的综合性人才。高校在发展中之所以开展汉语言文学课程,主要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和文学专业能力。换言之,这项教学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帮助和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行提升,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自身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进行全面提升,逐渐形成自身对社会发展的独特理解。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工作环节中,更需要对学生灌输文化知识,确保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充分融合。此外,教师在教学环节中也可以选取一些创新意识较强的主题,这样让学生用不同的形式对自己的理解进行表达。可以选择演讲也可以选择辩论,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发挥往往是根据其临场发挥决定的,因此这项工作的开展不仅能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提升,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
篇7
汉语言文学教学审美教育应用一、前言
汉语言文学教育已经成为全国各大高校的教育课程,也是各大学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教学是汉语言文学理论教学中的主要部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方向和审美能力。在大学的教学中,审美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评析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是最基础的理论教学。因此,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全面融入审美教学,达教学的理念,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首要任务,这样的教学目的,也是让我国大学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中更好的取得成功。但是,从我国的各大高校的教学方向看来,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学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要让汉语言文学教育走向实际操作的阶段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实际上,汉语言本身就是具备良好的审美教学因素,再加上审美教学自身的魅力,让汉语言教学在审美教学中运行是完全行的通的。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现状
汉语言文化教学很好地诠释了我国的语言历史,在保持传统的同时又跟上了时代的脚步。对于汉语言文学教育来说,通过汉语言文学教育培育出来的人才,应该是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对于文学作品具有很强的感知力,这种能力可以对自身人生品格进行塑造,也可以通过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服务于社会人民,把我国的历史文化发扬光大。但是,理想是美好的,在现实中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其实存在着很多我们需要改进的问题。首先,汉语言文学课程的设置具有一定的问题;其次,是授课的课时也是严重不足,上课的形式也不够科学,从而导致对于汉语言文学内涵不能深度挖掘。由于汉语言文学课的实践时间不足,导致学生们的汉语言文学能力不全面。当前,各大学学生的汉语言文学能力明显不足,但是都能顺利毕业,那么说明学校在汉语言文学教学制度和考核方面极其的不重视,对于教学方面过于忽视,对于教学过程和教学实践不管不问,只重视理论。还有一些同学虽然选择了这门专业,但是从他们的内心中并不是喜欢这门专业,导致他们产生对该专业的厌烦情绪,对其授课质量得不到保证,他们感觉不到传承历史文化的光荣使命,使其自身的文化素养也得不到提升。
三、实施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审美教育的具体措施
汉语言文学教育过程必定是要涉及到国内外文学作品,而我们知道,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心灵的释放,是自身思想的升华,因此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教材都是收集了很多文学大家的作品,可以认为是文学精华的浓缩,这些文学作品对于培养学生对于美的感受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对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措施和应用结果,主要是以下四点:
1.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过程是完全挖掘文学作品中作者对于美的表达和作者对与艺术的感受。我们不仅要向学生解剖文学作品中的精华部分,还要引导学生从外部向作品中心渗透,从而保证学生对于作品的审美能力和对文学精华的感知力,体会到作者精心创作的意境之美。通常来说,文学作品本文就是自带审美功能,我们的汉语言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这一点,来吸引学生自主发现作品的美好部分,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审美意识,渐渐地提升审美的能力和理念。
2.兴趣是教学最大的原动力,对于有兴趣的学生教学,是非常容易的,反之就很困难。因此,我们在对学生教授汉语言时应该时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理念。对于新一代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未知的事物都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性,通过文学作品本身散发的神秘气息,来激发学生对于答案的渴望,从而达到审美教学的目的。汉语言教学老师应该利用作品所散发的艺术魅力来调动学生的文化情感,把课堂营造成具有强力汉语言文化气息的课堂,感染每一名学生。
3.汉语言文学作品所描述的场景或意境,无一例外都是作者的实际经历或内心写照,因此,在进行汉语言文化教学的同时,教师在解读文学作品的同时,要帮助学者走到作者所描述的意境当中去,感受作者当时在写作时的情感。这就是说,要体验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文学内涵,就要提高学生们的鉴赏能力,追求更深层次的美。
4.汉语言文学教师在安排教学时,要根据目前的教学状态,观察课堂的小细节,根据课堂测验判断学生的学习质量,要做到在教学的关键点做到全心全意,次要的地方可以一笔带过。先从审美教学的基本开始讲起,在将审美教学融入到汉语言教学中去,对于审美教学的一些重点、难点可以挑选讲授,重点是要让学生感受到审美教学和汉语言文化教学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两者之间的共同点,使其成为一个系统的教学内容。
四、汉语言文化审美教育的应用效果
汉语言文化教学的应用,对审美教学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审美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具有文化涵养的人,对待任何作品都能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在阅读作品时能全身心体验到阅读的,那种愉悦的感觉如果没有审美教育是无法达到的。汉语言文学的出现使得审美教育的理念又一次受到了冲击,新时代的审美方式由此诞生。例如,我们在阅读著名作家巴金老先生的作品《家》的时候,其中作者对“家”的含义从新定义,家是避风的港湾,是让人感到温暖的地方,但是在这部作品中却有了不一样的含义,当时的社会还处于思想未解放的时代,带有先进思想的巴金先生在当时的情况下,描写了《家》的意义,我们可以借用汉语言中的审美方式对这部作品进行鉴赏,享受那个年代的人文风情和作者思想。这就是汉语言文化教学中审美教学的应用效果,丰富的思想表达和人文描绘,是作品对阅读人员表达出的意境。起来从一个专业的角度来看,包含着汉语言的审美方式是很神奇的一种审美方式,不仅仅是局限于表面,还可以看到作者内心和作者隐藏在文中的信息。
五、结束语
汉语言文学中的奥秘不仅仅是这一点,这当中我们没有看到的部分,还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研究。汉语言审美教学在全国各大高校的推广,也是现在的首要任务,要做到每一个汉语言专业毕业的学生,都会使用汉语言审美阅读作品,从而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参考文献:
[1]杨世毅.浅析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J].华章,2012,(18).
[2]赵君玉.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J].才智,2012,(07).
[3]冉毅.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J].才智,2013,(13).
篇8
[关键词]学科融合;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一专多能
随着中国社会进入“互联网+”的发展时期,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很多本科和高职高专学校明确提出专业融合、学科融合、专业与职业融合等发展思路,努力探讨“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传统人才培养中所用非所学的矛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如2015年06月04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的报道,为高校转型提供了专业教育与职业融合的人才培养方向;2015年10月26日《中国教育报》报道了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主办,江苏财经职教集团、四川财经职教联盟支持的“2015年海峡两岸职业院校商科人才培养”高层论坛,该论坛预示着专业融合渐成趋势。
跨学科研究是学术研究中融合了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学科,其特征是跨越了学科专业的边界,特别是要进行跨学科的思维,进而在相关研究领域中有所创新。一般说来,跨学科是指跨越传统的学科,从而既拓宽了传统学科领域,也给新兴学科带来新的活力。跨学科研究、专业融合已成高校人才的培养趋势,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紧跟时代需要,努力探索汉语言文学与广电新闻、计算机、医学、商学等学科的融合,真正实现学科融合下“一专多能”人才的培养。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特点及现状
汉语言文学作为基础学科,承担着传承中国文化和汉语言文学、文字的重任,着重对受教育者进行情感的熏陶,侧重情商教育,因此传统人才培养理念不过分强调其功利性、实用性。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成为独立学院的共识,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适应时代要求作出新的定位。如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较好语言文学修养,基础知识扎实,具有较强的汉语和英语运用能力,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能胜任与语言文字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既不放弃传统的“人文教育”――语言文学修养和扎实的基础知识;又注重应用型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完善,增强了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学生就业涉及中小学教育、对外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办公室文书工作、自主创业等领域,体现着“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成果。
专业融合背景下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一专多能”人才培养虽有现代培养理念,但也面临新的挑战和困境。首先是培养目标相同导致专业设置趋同、人才培养相近,社会竞争激烈。独立学院把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定位,因而开设的专业方向以国内基础教育、文秘方向、对外汉语教学、文化产业等为主,人才技能相近,就业竞争激烈。同时作为人文社科领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培养过程中处理好专业基础知识理论和应用技能的培养并不是易事:过度重视理论无法实现应用型目标,偏于应用技能而轻视理论知识,则会后劲不足。其次,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非老即小”成为独立学院发展的瓶颈问题。科研水平和教学实践经验的不足,教师观念转变艰难等问题,限制了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探索。再次,独立学院教材使用依然沿用普通本科高校的教材,独立学院学生培养使用的教材编写滞后。同时,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亦无大改变。最后,独立学院培养的学生就业受到不公平待遇,很多企事业单位对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存在歧视。加之当下急功近利、物质第一、投机等社会风气的影响,学生的学风浮躁,学习不够认真刻苦,基础知识不扎实,技能掌握不娴熟,进一步加大了就业困难。
由此可见,如何改变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现状,在专业融合的大背景下探索出汉语言文学专业“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生存发展的关键。
二、“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汉语言文学专业要针对社会所需人才制定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其他专业融合的切入点,形成汉语言文学专业重基础、强特色的人才能力培养目标。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建设新型师资队伍,探索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转变教育理念,重新设计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生存能力。尽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已经成为汉语言文W专业的共识,但是从教育理念上并没有形成真正的认同。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传统人文学科一直强化其基础性、人文性特征,而应用性、实践性被弱化,甚至有学者认为两者不可共存。因而,转变汉语言文学的教育理念是“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地基,理顺现有培养目标与传统理念的关系应贯穿探索过程。
全新的教育理念要落实在专业培养方案中,重新设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知识结构,在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基础上,把生存能力培养落到实处,即形成学生为人处世的能力,培养多种生存技能。这要求在课程设置上把通识课程和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形成综合化的通识课程,实现学科交叉和融合。如计算机基础课程,对汉语言文学学生授课时应偏重PPT制作、office办公系统操作等应用知识和能力培养;英语教学中偏重英语文学名著的赏析、西方文化的了解等内容。专业课设置形成专业特色,扩展专业核心课程,以说、写实践练习带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实践课以选修为主,开设国内外汉语教学技能、图文信息处理、广告、影视、出版营销策划、产品设计、创意写作、影像摄录等多样化就业技能培养课程,学生根据自己所长和兴趣选择1-2方面的能力培养。最终形成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学习体系。
其次,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课堂教学以教授为主,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因而很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逐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与参与度。伴随着知识碎片化和传播媒介的新特点,翻转课堂逐渐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法和模式。学生在教师问题的指引下自主学习,针对问题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形成自我观点。课堂成为学生观点碰撞和完善的延续,教师通过课堂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对其创新能力的鼓励与肯定。
另外,汉语言文学语言类、文学类等主干课程的基础知识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又一目标。项目学习方法是调动学生兴趣、培养能力的有效教学法,通过项目任务的完成过程学习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组建能力培养工作室则是完成项目任务的有效方式。如写作工作室、艺术设计工作室等,各工作室合作运营,教师对内指导学生,对外承接业务,能够实现学生以行促学,提高综合能力。
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相适应,考核方式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在课堂考核方面可以通过论文写作+过程表现+卷面考试等多样成绩构成,注重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全面考核。另外可以借鉴上海市推行的“双证融通”(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专业改革,课程评价与职业技能鉴定方式融通,从而实现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培训的衔接贯通,实现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教育课程学分的转换互认。真正把学生知识培养与能力落实联系在一起,学生学校学习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从而有效地实现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
篇9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
前言:汉语言文学教育是实用性较强的一项教育项目,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然而,汉语言文学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课程教育存在理念不清,课程结构安排不合理,专业教师教学技能水平还有待提高等问题。我们要切实分析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将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不断研究探索,实现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新发展。
一、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发展目标与现实意义
(1)发展目标
汉语言文学的研究发展需要教育的创新作为发展基石,发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性管理体系,加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实践。发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一方面是为了树立教师与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大量的创新性人才作为教育创新的人才支撑。其次,有利于培养师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学校管理者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转变陈旧的管理模式。
(2)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利益驱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学科备受学生的追捧,选择汉语言文学的学生越来越少,除此之外,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被高度重视,各跨国公司对员工英语的要求逐步提高,而对汉语言水平并没有要求,大部分人未在汉语言学习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忽视汉语言文学教育的重要性,而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工作更为引起人们的关注。
除此之外,发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意义还在于巩固汉语言文学在国际教育上的地位,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其历史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汉语言文学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载体文化之一,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我们应抓住经济全球化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提供的契机,将创新作为汉语言文学发展的重心进行改革和实践,大力发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开阔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发展空间,将我国汉语言文学教育推向国际。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与其他专业相比来说,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创新性人才的缺失的问题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发展带来一定难度。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基础发展,还阻碍了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进行,急需整改。以下是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
(1)课程教育存在理念理解不清的问题
教师对汉语言教育创新理念缺乏深刻理解和体会,存在对创新型的课程教育存在理念理解不清的现象,有大一部分老师不能准确的把握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方向与核心,因此对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执行力并不是很高,我国各高校应不断深入课程改革,深化教育理念,促进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有实质性的进展。
(2)课程结构安排不合理的问题
课程结构安排不合理使得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难以展开,所以,想要发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首先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结构,建立健全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课程安排管理体系,实现课程优化安排,全面把握课程结构安排与创新工作的关系,提高课程安排为整体发展带来的效益,为开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奠定基础。
(3)专业教师教学技能水平还有待提高
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执行者与实施者便是教师,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效率。不少教师受传统的教育思维模式的束缚,教育思想较为落后,教学模式较为陈旧,教学策略较为单一,影响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发挥,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的提高十分关键。
三、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的创新策略
(1)营造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氛围
在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过程中,一个良好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氛围十分重要。营造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氛围,便于将汉语言文学与创新融合在一起,有助于激发教师与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师生的创新能力。
(2)构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平台
构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平台是发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该平台的建立,方便了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促使独特新颖的想法的传播,大大调动了师生创新的参与性与积极性。
(3)加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实践
加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实践是推进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有力措施之一。创新的意识与思维都需要通过实践来体现,我们要重视师生的创新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增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执行力。
(4)完善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基础建设
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基础建设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提供条件,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开展注入新的力量,我们要加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基础建设,加大硬件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发展多媒体教学方式,提高课程的质量,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总结:创新,不仅是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汉语言文学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更是经济全球化为汉语言文学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创新,一方面是教育行业发展的方式,另一方面则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智慧与精神,从这个层面来说,发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又有了更为深刻的意义。通过本文对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分析研究,其重要性跃然纸上,我们要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将创新作为汉语言文学发展的重心进行改革和实践,大力开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实践,建立健全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体系,实现汉语言文学教育传统性与创新性的结合,将汉语言文学的文化魅力推向世界。(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蓓.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教育创新[J].商场现代化,2012,21:254.
[2]钟鹏举.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天地(高教.理论),2013,05:21-22.
篇10
[关键词]文理渗透 “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分层次 多方向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7-0085-04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在综合性和师范类院校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长期以来,一直按照精英教育的理念办学,重理论、重基础、强调深度。近十几年来,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许多理工科院校也纷纷开设了这一专业。中国教育在线网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共有553所本科高校设有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其中仅普通理工科院校就有百余所。这意味着汉语言文学人才的培养正逐步进入一个多层次、多模式的新时代。正如南开大学副校长陈洪教授所言,发展中文学科不能只有一种思路,不同学校、不同层次的高校应结合自己的办学目标和特色定位来发展中文专业。但是,在就业形势严峻、社会对人才规格要求日益具体化的今天,普通理工科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如何瞄准社会需求,准确定位,创建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呢?
一、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
普通理工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业界的讨论已经非常充分,如生源不理想,专业被边缘化,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专业生存空间受到重重挤压等,其中最突出的问题还是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在有限的条件和种种不利因素面前,普通理工科院校要把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出特色,首先就必须清楚社会和市场需要的人才规格。
从社会需要的人才规格讲,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科交叉、知识创新、跨行业合作、技术集成正逐渐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推手。过去在人们看来属于专业技能的东西正逐步成为每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技能,狭窄的专才教育已无法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元需求。另外,随着中国逐步进入现代社会,科技进步和社会化大生产不断催生新的行业和领域,淘汰一些旧行业,人才的跨行业交叉流动越来越普遍,这对人的知识结构、知识迁移和转化能力、实践和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迫切需要文理渗透、一专多能且知识迁移能力强的应用复合型人才。
从具体的人才规格讲,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呢?据有关机构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知名企业和行政机关的调研结果显示,在知识规格方面, 52.2%的单位认为“文书写作处理”较为重要,其他依次为:管理类知识、秘书理论和实务知识、礼仪知识、现代办公技术、法律知识、广告新闻知识、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等。在技能规格方面,最应具备的技能依次为:文字处理技能、资料和信息处理技能、交际和公关技能、现代办公技能等。在能力规格方面,招聘单位最看重的能力依次为:人品素养、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1]由此看来,“不可一业不专,不可只专一业”,单凭专业功底扎实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用人需求,社会需要的是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懂管理、会策划、善于沟通合作、知识迁移能力强的应用复合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
二、扬长避短,准确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思路
普通理工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中应该“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加强应用,突出技能”,培养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应用复合型人才。那么,它能够培养哪些层次和类型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呢?人才培养的优势何在呢?
普通理工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在于,可以利用学校的办学资源,更好地实现文理渗透,学科交叉,培养学生的数字与计算、信息获取和处理、办公自动化等实践能力。另外,由于大多普通理工科院校过去都是从行业院校划转而来,办学中还可以更好地依托行业,贴近企业办学。最终,普通理工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培养“上手快、后劲足”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与综合型院校相比,人才培养要依托学校学科和行业办学优势,实现文理渗透,加强应用,突出技能,让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上手快”;与高职高专院校相比,要确保学生既具有相关的技能,又具备宽广的理论基础和可供广泛迁移的知识平台、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一定的创新能力,保证毕业生在职业发展中能够“后劲足”。同时,由于学生兴趣、能力不一,毕业去向各异,因此在人才培养上一定要避免“一刀切”的模式。应尽可能既瞄准社会需求,又考虑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分层次、多方向、个性化培养,让考研及愿意进入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媒体行业就业的学生都有学习发展的空间,从而建构普通理工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独具特色的人才素质结构和培养模式。
三、制订特色专业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普通理工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在人才培养中体现“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加强应用,突出技能”的办学理念?无疑,这有赖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等一系列的改革创新。
(一)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实现分层次、多方向、个性化的人才培养
普通理工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要针对社会人才需求特点,综合考虑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需要,结合学校潜在办学优势,探索“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通过构建“平台课程”,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实施文理渗透;通过“模块课程”,瞄准社会需求,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实现分层次、多方向、个性化培养。
平台课程“根据不同学生的共性发展和学科特征要求而设置” ,重在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叉与渗透,“体现了基础教育和共性教育,反映了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层次要求” 。[2]平台课程由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三个层次不同但又相互衔接的课程群组成。通识教育课是“学生作为人的存在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知识” 。[3]其中,我们特别将心理健康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概论、西方哲学概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课程纳入进来。学科基础平台课是指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确保学生形成较为统一的专业素质规格,也迎合了社会规定目标的需要。专业必修课是指该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理论课和技术课,帮助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理论,接受专业基本训练,学会在更深的专门知识领域内进行理论分析和技术应用。
模块课程是“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要求和专业发展方向趋势而设置的课程,体现了专业教育和个性教育、人才培养的专业特征和个性要求的结合,主要实现不同专业方向的人才分流培养,实际上它解决的是高校教育的宽口径和社会分工的接口问题。”4]模块课程由研究型课程、专业技能课程、职业技能培训三大模块组成。首先,以考研为导向,通过“研究型模块课程”,对学生实施第一步“分层次培养”。以西安石油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有考研意愿,且有15%左右的学生考入各大高校。如何对这类学生因材施教从而避免人才培养的片面化和单一化?对此,我们通过在大三、大四年级设置研究型模块课程,探索专题式、讨论式的研究型教学模式,为这些学生提供平台。这一模块课程由若干门类专业限选课组成,课程内容均在一定程度实现了与研究生课程的衔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及考研方向选修。其次,以就业为导向,开出“专业技能课程模块”,继续“加强应用,突出技能”,实施第二步“分层次培养”,确保学生能一次性就业。针对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选择就业且就业面广的现状,专业技能模块课程旨在通过一系列专业技能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说会写,能熟练操作办公软件,精通某一行业知识。本模块课程又根据社会的用人类型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设置了若干个小模块:新闻传播类、对外汉语教学类、文秘管理类、营销策划类。新闻传播类模块之下设新闻采访与写作、网络新闻编辑、摄影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DV制作等课程;对外汉语教学类模块之下设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外国文化等课程;文秘管理类模块之下设秘书实务、应用写作、公关礼仪、演讲与口才、行政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课程;营销策划类模块之下设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广告文案策划、财务管理学等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要从事的行业选择学习的课程,通过这些课程,进一步加强应用,突出技能。最后,第八学期,针对就业难的学生,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实施第三步“分层次培养”,探索“学历+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充分就业。在考研和一次性就业的学生之外,每年还有部分学生遇到就业难问题。针对这些学生,学校可以根据其特长和就业意愿,推荐他们到有实力的职业院校、社会知名培训机构进行职业技能强化培训,掌握专业之外的一门技能,获得国家劳动部颁发的技师证或其他从业资格证,并通过职校的“订单式”合同,使学生顺利就业。
(二)在“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基础上,探索“主辅修型”、“双学位型”、“学历+技能型”等多种人才培养方式
在“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基础上,专业培养之外,还应该鼓励学生跨专业方向兼修、辅修、自修其他专业课程,在节假日及课余时间里参加校内外的职业技能培训,探索“主辅修型”、“双学位型”、“学历+技能型”等多种人才培养方式。
首先,对于学习刻苦、学有余力、基础较好,且没有考本专业研究生愿望的同学,应鼓励他们在专业学习之外,选修或者辅修第二专业相关课程,这是“主辅修型”培养模式。同时还应鼓励部分学生,在专业自修、辅修的基础上,自考某些重点大学的第二学位,这是“双学位”培养模式。除此之外,对于大部分学生,大学最后两年内,鼓励他们在业余时间根据个人兴趣爱好以及社会需要,通过知名职校和培训机构,强化学习一门技能,如网络营销工程师、网络编辑师、网络设计师、会计从业资格、人力资源从业资格、国际汉语教师、房地产销售、汽车销售、汽车美容等方面的培训。使学生至少具备一项某一行业领域的专业知识技能,从而顺利就业。学生若能在强化培训与学习中学习到真才实学,并取得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就可以适当免修部分学分,这是“学历+技能型”培养模式。
(三)保证阅读、写作、计算机、英语教学与实践大学四年不断线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来说,阅读是最重要的基本功,写作是看家本领,英语、计算机是最基本的要求,这些是重要的职业核心能力。因此,还须设置多学时、多类型,充满知识交际性的课程,保证教学与实践四年不断线。
阅读经典著作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不能绕过的基本途径,也是学生最重要的基本功训练。绕过经典的研读之径,不积累大量的阅读经验,单凭轮廓式的教材知识,概论式的课程学习,专业基础的“扎实”就无从谈起。为此,我们在大学四年里开设“经典导读”课程。各学期先后配合现当代文学、文学概论、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论、外国文学、西方文论、美学原理等课程分别确定经典阅读内容。课程采取“课堂讲授+课后阅读+课堂讨论+经典阅读报告会”的结构模式,推广“以读为主,读说写一体化”的教学方法。通过该环节的学习,利用读说写互相迁移、同步发展的规律,以读促写,以读促说,通过写和说进一步深化阅读,既厚实了基础,又强化了技能。
写作,“是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训练的必由之路,是中文专业学生的看家本领,尤其是创造性思维成果的表现途径”。[5]为此,要通过多类型、多层次的课程实践逐次、逐级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通过撰写课程小论文,将写作能力训练贯穿在所有专业课的教学和实践当中。其次,通过在不同阶段开设基础写作、应用写作、新闻写作、秘书实务、广告文案写作等类型的课程,让学生掌握各种应用文体知识和写作技巧,保证写作教学四年不断线。再次,通过专业实习报告、社会实践报告、公开、毕业论文等“实战型”环节,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强化学生的写作技能。经过这些逐层、逐次的环节后,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将能胜任基本的文字处理工作。
计算机和英语能力是未来社会对应用复合型人才的基本要求。据悉,“从对深圳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及百余家大、中、小型企业的调查情况看,几乎每个企业都需要计算机和英语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此类人才的就业前景相当看好。”[6]为此,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在每一层次、每一平台和模块的课程中都镶嵌了计算机和英语的教学和实践环节,使学生的学习和应用日常化。
(三)构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促进个性化发展的“梯度式”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学生向实践要能力,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关键环节,更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的关节点,为此,我们应构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梯度式”实践教学体系。这一实践教学体系由以下部分构成:
1.课程实践。课程实践是学生专业基础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课程实践又可以分为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种。课内实践主要指的是,教师改变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模式,缩减课内讲授时间,改面面俱到的“掰开揉碎”式讲授为提纲挈领、画龙点睛式讲解,在课内留下充分的时间与学生互动。课外实践指的是,在不增加课程计划学时的前提下,根据不同课程特点,设计与教学同步的课外培养环节。
2.校内实践。校内实践是在课程实践基础上,对学生综合能力和某些岗位能力的强化训练。校内实践又可以分为校园文化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两类。校园文化实践指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发挥专业优势,利用校园文化平台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如学校老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爱好、特长以及社会的人才能力需求,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社团;与此同时,学校领导和指导老师还应鼓励学生申请学校的各类勤工助学岗位进行实习。此外,还组织学生申请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的大学生课外训练项目,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3.校外实践。课程实践和校内实践都属于情景模拟下的实践,而校外实践却属于实弹演习式实践,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校外实践又分为专业实习(调研)与社会实践两种,专业实习每年由系里集体组织,由指导老师确定实习主题,系里组织学生外出实习。社会实践又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暑期社会实践,按专题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实习小分队,深入各地进行社会调研;第二种是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节假日、暑期社会实践等;第三种是参与教师的课题调研,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能力。
4.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写作是大学四年最集中、最严格的综合训练项目。正如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赵世举教授所言:“通过强化毕业论文撰写过程来发挥毕业论文工作的综合作用,注重学生的选题研讨、资料搜集加工方式方法的训练、理论运用能力的训练、写作技能的指导等,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培养。”[7]
5.职业技能培训。针对就业难的学生,在第八学期,与职业院校、社会知名培训机构联合,与相关企业签“订订单”式培养合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就业意愿,选择不同的“技能课程套餐”,接受强化式技能培训,在专业之外,掌握一门技能,获得国家劳动部颁发的技师证或其他从业资格证,实现充分就业。
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实现了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园到社会、从专业基础性实践到创新拓展性实践的“梯度式”跨越。各有侧重,相互补充。
四、建立高效、立体的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计划的落实
建立健全、高效的质量保障体系是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离开了保障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只能是“纸上谈兵”。为此,我们着力打造高效、立体的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计划的落实。
(一)建立专业导师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普通理工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生源不理想,是掣制专业人才培养的一大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如何减少学生的困扰与顾虑?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建立专业导师制来解决。
建立专业导师制,主要是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生源不理想,学生学习缺乏方法,积极性、主动性不足,对专业出路充满焦虑与困惑等现状做出的一种大胆探索。每个学生一入学,教研室将为其配备一名专业导师。大学前两年,导师主要是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角色转换,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困惑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并且观察、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后两年,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就业给予及时指导。这很大程度上实现论了对学生的因材施教。通过专业导师制,学生减少了迷茫与困惑,明白了学习目标与方法,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兴趣,为专业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创新课程和实践教学的考评机制
要使人才培养方案落到实处,就必须在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深化课程和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确保人才培养的目标落到实处。为此,我们针对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了考核评价机制改革。针对课程,我们将过程考核与终端考核相结合,加大过程考核的权重。实践教学考核主要是以学分制的形式进行量化要求。要求学生必须完成 “专业培养课外33学分”和 “综合素质培养课外4.5学分”。前者指的是在导师带领下,大学四年,开展系列专题专业调研、暑期专题社会实践、每学期的经典阅读报告会、发表文章、职业技能培训等。后者指的是学生通过参与学科竞赛活动、“挑战杯”创业大赛、社团活动、文化艺术活动、体育竞赛活动等。课程和实践教学考评机制的改革,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凝练学科特色,以学科建设促专业建设
“学科建设构成了专业建设的环境。学科建设将直接影响专业建设,这是高等教育的一条基本原理。”[8]若学科建设无特色、低水平,专业建设就难以上台阶,因此,一是要加大师资队伍培养,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引进人才,培育人才,要求教师科研、教研并重。二是要培育教学科研团队,凝练学科特色。应该依据教师所带课程和研究方向,将教师分成若干个教学科研团队,每一团队设一名带头人和负责人,对团队进行培育。并通过培育精品课程等多种形式将优秀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生的优秀教学资源。
总之,普通理工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瞄准社会需求,扬长避短,科学定位,通过“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设置和一系列的实践和管理配套,最终将办学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后发优势,探索出自己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 参 考 文 献 ]
[1] 郑健儿,范世清. 关于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现状分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12).
[2][3][4]冯志敏,林麒,贾让成.“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结构及特征[J].中国高教研究,2002(11):90-91.
[5] 赵德利,王渭清.中文专业实践性教学与创新教育论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5):389-391.
[6] 钟琼.计算机英语能力培养实证研究[J].中国培训,2006(9):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