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资金流动性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6: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增强资金流动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商业银行;资金流;评价与分析
一、商业银行资金流管理内涵
商业银行是指依照《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商业银行与一般的企业不同,其经营对象不是普通商品,而是货币、资金:商业银行业务活动的范围不是生产流通领域,而是货币信用领域;商业银行不是直接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企业,而是为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企业。商业银行又是特殊的银行,首先在经营性质和经营目标上。商业银行以盈利为目的,在经营过程中讲求营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其次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广泛,功能齐全、综合性强,尤其是商业银行能够经营活期存款业务,它可以借助于支票及转账结算制度创造存款货币,使其具有信用创造的功能。
商业银行是一个以资金运作来获取收益的金融机构,它通过吸收储蓄存款、对公存款、进行同业拆借以及接纳股东的资本金等方式获得资金来源,通过贷款、购买债券、上存资金等方式运用资金。获取收益。商业银行各种不同渠道、不同方式的资金来源与各种不同渠道、不同方式的资金运用,交互在一起,构成一个资金流动过程,资金流管理是利用商业银行资金流动的特性把经营业务、经营部门以及资金流动的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分析资金在商业银行的动态流动过程中成本、收益、特性和风险的变化对商业银行总体效益的影响。以此来描述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资金流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发展。商业银行资金流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一)资金的筹集
这相当于资金运动的起点,商业银行通过一定的资金来源渠道。采用不同的筹资方式,筹集经营所需要的资金。在筹集资金的时候,应当根据商业银行资金需求量和筹集的可能性,合理确定资金的需要量。注意适量性和适时性,从而节约资金和提高资金效益。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存款、借人款和银行资本等。
(二)资金的运用与回收
商业银行运用其吸收的资金,从事各种信用活动,以获取利润。主要包括放款业务和投资业务两大类。商业银行在经营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同时,还利用其在机构、技术、资金、信誉和住处等方面的优势,提供一些服务性的业务与之配合。如:结算业务、信托业务等。
(三)资金的分配
将商业银行所取得的收入进行分配,一部分资金用于补偿经营中的资金费用,支付筹集资金的成本和支付职工的劳动报酬等。另一部分资金则用于股东的分红等。
(四)资金计划管理和效益评估
商业银行经营对象是货币、资金,商业银行业务活动的范围是货币信用领域,是为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企业。同时,商业银行以盈利为目的,在经营过程中讲求营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
二、商业银行资金流管理的特点
商业银行资金流管理要发挥效益,必须结合商业银行资金流的性质,全面地反映了商业银行动态经营的过程。
(一)系统平衡性
商业银行资金流系统把经营机构、经营业务和资金流动的其他过程有机的联系起来。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资金在商业银行经营中的流动过程,能全面反映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商业银行资金的流动过程是从负债业务(资金获取)开始,汇聚成一些中间环节,这些环节是连接各种业务和下属经营机构的纽带,然后流向各种有息和无息资产等资金运用环节,最后通过资金运用获得收入。资金在流动过程中其规模、成本、收益满足一定的平衡关系。通过这些平衡关系可以对银行资金的流失、成本变化以及经营过程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
(二)动态开放性
商业银行资金流入不同的机构所花费的成本不同、所收到的效益也不同;资金流入不同的环节所带来的风险不同;相同的资金获取规模,不同的机构所支付的成本不同等等。因此,通过这些动态变化的分析可以对机构、业务的经营状况进行总体评价,不同经营机构、不同经营业务的差异进行诊断。随着经营业务的增加和经营机构的调整,商业银行资金流系统随时可以进行重新构造,并且根据新的资金流变化对各个环节的量、本、利进行分析。特别是随着经营理念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增强,新兴的中间业务将蓬勃发展,它的收入将是商业银行主要利润增长点之一。
(三)总体性
资金流系统是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的总体表现,它通过分析银行日常经营中资金流动到每一个环节对机构、业务的影响,从而达到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和诊断。业务环节的量、本、利变化将影响系统其他环节的资金流变化。机构环节的调整也将影响其他环节的资金流变化。因此,基于资金流系统的经营状况分析是从总体上研究商业银行的经营特征和经营差异。
从资金流管理的内涵和特点可以看到,资金流管理把商业银行复杂的经营过程统一纳入到一个网络平台上进行分析。它从系统的角度研究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的总体表现。它通过资金流动的平衡关系和资金价值的不同体现,来描述商业银行不同经营机构、经营业务的经营差异。它利用时间序列和资金流动的动态性,分析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的主要原因。
三、商业银行资金流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根据商业银行资金流管理的特点,遵循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导向性、层次性、从简性、可测性、独立性设计原则。使评价指标要能够充分体现商业银行资金流管理的内涵与特征,指标设计精练,易于操作,指标体系层次分明。简明扼要,实现对商业银行资金流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评价。
基于以上的认识,笔者认为,商业银行资金流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资金来源充足性,资金运用合理性,资金流动性。资金使用效率四个方面来构建指标体系,每一方面又由若干相对独立的表征某一侧面的指标构成。
(一)资金来源充足性指标
商业银行资金是渠道运作的血液,资金流管理不善。渠道运作必然陷于困顿。所以必须保证资金来源充足,可用存款增长率和自有资本充足率指标衡量。
(二)资金运用合理性指标
由于银行经营是在一个不确定的、变化多端的环境中进行的,资金运用不合理对其资产经营有一定的影响。保证资产收益的安全与稳定,使其健康安全的发展。这不仅是商业银行本身发展的要求,而且还是社会对在经济领域中重要地位的商业银行的客观要求,也是商业银行社会责任、优良的社会形象的体现。可用存贷比、利息收支率差额、收益基础指标衡量。
(三)资金流动性指标
保持流动性对商业银行来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商业银行在经营中面临着负债和资产的不稳定性,一旦商业银行的本金、利息收回额与其准备金额之和不能应付客户提存与贷款需
求及银行本身需求时,便出现了流动性危机。流动性危机将严重损害商业银行的信誉,影响其业务量并增加经营成本,妨碍其进一步发展。由此可见,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必须注意保持良好的流动性。可用借入资金与资产总额之比、净贷款与资产总额之比、现金同业存款与资产总额之比指标衡量。
(四)资金使用效率指标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资金。结算和创造信用的特殊企业,在业务活动的过程中,其最基本的、首要的动机和目标是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商业银行的一切经营活动,包括如何设立分支机构。开发何种新的金融产品,提高何种金融服务,建立什么样的债券组合等均要服从这一目标。可用存款利率增长率、贷款利率增长率、资产利用率指标衡量。商业银行资金流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四、商业银行资金流管理综合评价方法
在建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还必须解决评价指标综合评价的问题。由于评价指标的量纲不一致,每个指标对评价总目标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所以必须进行多指标综合评分,才能计算出综合评价结果。可选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具体步骤如下:
(一)同度量处理
为统一各指标量纲与缩小指标问的数量级差异,需对商业银行资金流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四类指标中的二级指标进行同度量处理。可采用极差标准化法,公式如下:
式中:X为处理前指标的值;X'为标准化后指标的值;Xm为该指标的目标值。
(二)确定指标权重
权重确定方法可以分为主观赋权方法与客观赋权方法两大类。所谓主观赋权法就是人为地凭经验确定权重,如专家打分法(Delphi)、层次分析法(AHP);客观赋权法则依据评价对象各指标数据,按照某个计算准则得出各评价指标权重。客观赋权法可以减小主观影响,得到客观而有说服力的权重结果。主观赋权法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切合实际的判断,二者结合将有助于得出更加准确的结果。
(三)综合汇总
篇2
Auction Facility,TAF)短期内为市场紧急注入了1354亿美金的资金,才使得恐慌的市场情绪得以暂时稳定。中国人民银行坚定地推行从紧货币政策使最猛烈的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达到创纪录的17.5%,此举使各商业银行过剩的流动性骤然消失,流动性风险的威胁日益严重。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解读
商业银行的产生源于对资金流动性的管理,在此基础上,商业银行逐渐派生出其他各类业务。即使是在金融业高度发达的今天,流动性仍然是保持商业银行顺利运行的血液。银行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能够在特定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筹集相关资金来满足客户当前或未来一段时间资金需求的能力。银行的流动性包括三个关键的要素:资金数量、获得资金的成本以及获得资金的时间。流动性风险则是指,不能满足流动性要求给银行经营所带来的风险。
归纳起来,流动性风险主要是四种情况:第一,银行经营活动正常,金融市场整体运行稳定,只是单个银行短期头寸的缺乏带来的流动性危机;第二,银行经营面临短期危机,例如个别银行的坏帐突然增加,或突发的操作风险等;第三,银行长期陷入经营危机,不断恶化的营业亏损使得银行面临倒闭风险;第四,整个银行业面临流动性风险,特别是金融危机突然爆发。由此可见,流动性风险实际上是关系银行正常经营的最为直接的一道屏障。以上归纳的流动性风险除了第一种情况以外,其他都涉及到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乃至操作风险等问题。虽然由其他风险诱发的流动性危机,其风险根源应该主要归于初始的风险类别。但进行流动性管理时,必须将其他风险可能导致的流动性危机纳入到流动性整体管理框架之中。
当前,新巴塞尔协定对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管理都提出了指引,但对于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却没有明确的要求。主要原因是因为不同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特点并部相同,不同规模、不同经营模式的商业银行在流动性管理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例如,大银行在金融市场获得流动性的能力强,其流动性管理自然会更多地倚重批发性资产拆入;而小银行受制于融资难度,自然要更注重资产方的流动性管理。同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模块实际上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整个管理模式的开发、维护、升级和运行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其成本也并不是所有商业银行都能够轻易承受的。所以国外更多的中小银行往往主动地持有充足的流动性,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现流动性危机。因此,国外中小银行也往往成为了同业市场上的资金净拆出方,而大银行往往成为了资金的净拆入方。
而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同质性仍然较强,大银行依靠网络优势吸取大量资金,因此就成为了同业拆借市场的重要资金提供者,其他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和外资银行则成为资金的净拆入方。2007年中国火爆的股市行情使得同业资金市场出现了一些变化,国有商业银行以外的其他商业银行也成为了资金市场的供给方,其资金拆借由2006年的净拆入46896亿元变为2007年净拆出的18720亿元。其他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的净拆入额分别增长了51%和169%。这表明,一方面商业银行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流动性管理的核心,另一方面,资金往来的增强,将使得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与银行体系以外金融活动保持着更加紧密的联系。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衡量
传统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先后出现过:商业贷款理论、资产变现理论、预期收入理论和负债管理理论。这些风险考量和管理的方法都产生于当时特定的金融环境,直到今日,资产流动性和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仍然是十分核心的管理手段。但即使不同银行根据自身经营的特点,在流动性管理上对资产和负债方面侧重有所不同,现代的商业银行还是普遍采用了资产负债流动性综合管理的模式。
基本的流动性风险衡量方法主要是选取一些静态比例指标来考核银行的流动性状况,例如,流动性比率、本外币的超额准备金率、本外币的存贷款比例、非核心负债的依存度以及本外币的流动性缺口比率等。这些考核指标简单明了、数据汇总容易,因此迄今为止一直是商业银行开展流动性管理的重要考核指标。
但随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手段的不断创新,更多的动态化手段也被引进到了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模式中来。净流动性资产管理法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银行可以将现有的资产划分为流动性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其中流动性资产包括已同业拆出的资金、短期公债、不会展期的贷款或是可证券化的贷款等。负债同样也将划分为稳定性负债和非稳定负债,稳定的负债包括活期存款的沉淀、定期存款、资本票据和股本。对现有资产和负债进行分类后,将稳定性负债超出非流动资产的部分定义为净流动性资产(见图1)。净流动性资产越高,表明银行的流动性更为充裕。如果净流动性资产为负,则表明银行存在这流动性缺口。
如果希望对流动性进行动态化管理,银行还必须对未来的资产负债情况进行预测。如果银行未来资产的增加量(主要是满足一些贷款义务)大于未来存款的增加量,则银行还存在着潜在的流动性需求。如果当前的净流动性资产仍不能满足未来的流动性需求,则银行还要寻求其他途经,以弥补潜在的流动性缺口。
国际大银行进行流动性测算的另一个常有手段就是“现金流量法”。该方法采取财务现金流的基本分析思路,更为明确地体现出了流动性的实质,并同时强调了现金流量的实际性和潜在性。
在实际发生的现金流量分析中,未来一段时期内即将到期的负债、固定的贷款承诺(承诺以确定投放的部分)、尚未到期负债需支付的利息和各类存款确定性的流出(主要是存款的季节性变动和其他可预测的波动)将形成确定的现金流出。而同时,即将到期的资产(主要是即将到期且不展期的贷款和到期债券)和尚未到期资产所产生的利息将构成实际性现金流入。如果实际现金流出大于实际现金流入,则银行在未来将面临流动性缺口。
但银行在实际资金流动的基础上,还存在潜在性的现金流量。可变现的未到期资产(主要是各类债券、可证券化的贷款等)、与其他金融机构达成的融资额度,这些都是银行潜在现金流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将预测时期适当延长,计划的存款增加量也可以被视为潜在的现金流入量。而与此同时,银行还将面临潜在的现金流出,例如,未固定的贷款承诺(贷款承诺中尚未动用的部分),存款的潜在流出,表外活动的净流出(表外活动可能带来的净资金流动)。如果测算期相应延长,同样要包括新增贷款计划所带来的现金流出。
如果实际发生的现金流量存在流出缺口,但这一缺口能够被潜在的现金流入所弥补,则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则仍处于可控制范围内。如果实际现金流与潜在性现金流合计仍出现缺口,则商业银行必须就各项资金流动逐个分析,并采取相关措施,以避免流动性危机的爆发。
在流动性的测算方法中,净流动性资产法和现金流量法都注重了未来的潜在流动性风险问题,但二者还是具有明显的差异。一方面,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的净流动性资产法是基于存量的分析,而现金流量法则完全是对流量的考察,现金的同一流动方向中可以同时包含资产和负债项;另一方面,净流动性资产法仍然是表内分析,而现金流量法则包括了表内、表外的所有资金流动。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银行的表外业务将对整个银行运营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而产生的各种现金流动必然会成为商业银行现金管理的重要方面。例如,随着各种清算、委托贷款和未固定的贷款承诺等表外业务的扩展,势必会对商业银行的现金流动造成重要影响。
在以上介绍的两种流动性风险测算法中,流动性缺口十分依赖于对未来资金流动的估计。滤波趋势估计是比较常见和基础的方法,例如,对于核心存款或稳定性负债的估计。但其他资产出售、从市场的筹资等方式则可能面临市场风险等诸多不确定性。并且,银行突发性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也会预计的现金流产生重大影响。事实上,国际先进银行对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都建有一套相对成熟的管理体系,VAR等风险测度手段已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将流动性管理中的现金流估计与其他风险管理模型对接起来,已经成为当前加强流动性管理的有效手段。例如,潜在的现金流入中,可变现的未到期资产就可以结合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定价来估算未来的现金流入量。流动性风险测算必须要成为整个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一般实施统一归总原则,分支机构的流动性性管理必须纳入到整个银行的统一管理框架下。无论是哪一级营业机构的流动性问题,都将被视为是整个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首先要建立起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一般包括四个组成部分:风险委员会、最高管理层、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与职能部门。
董事会下设的风险委员会负责审议、批准全行流动性风险的基本政策与管理框架,以保证全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协调一致。
最高管理层负责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组织实施,
负责高级管理人员的选派,确保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与程序在本行内部得到统一遵守;在获得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授权后启动应急方案。
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负责审议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法、量化标准、风险限额(包括各项流动性指标的限额、缺口限额);负责定期评价银行的整体流动性状况。
流动性风险的职能部门包括资产负债管理部、市场部和清算中心。资产负债管理部负责拟定流动性管理的政策和制度,制定流动性风险衡量标准和分析方法,监测各项流动性指标和限额的执行情况;市场部负责根据资产负债管理部的授权,在全球市场及国内市场上进行资金拆借和证券买卖等业务,以帮助流动性日常管理的实现;清算中心负责银行整体资金划拨及市场交易的清算工作。银行各相关业务部门负责向资产负债管理部预报大额资金收付情况。
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可以从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来实现。资产流动性管理策略包括:资产多元化;提高资产的可变现能力;维持适量的高流动性资产。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包括:保持负债的稳定性,提高核心存款在负债中的比重;与同业、中央银行等保持密切的联系,以便在需要时能有效地获得资金。另外,随着表外业务的扩展,表外业务所带来的流动性变化也必须纳入到银行整体流动性管理框架中。
银行流动性管理可分为正常经营环境下的管理和应对特殊情况下的应急措施。前者主要通过定期更新的管理政策指引、流动性指标管理、流动性缺口管理、头寸管理、银行内部资金往来管理、流动性资产组合管理和融资指导原则等手段,确保银行业务的正常开展,同时把银行整体流动性调控到适当的水平之上;后者主要通过预警指标、应急方案、融资能力测试等手段,达到及时发现和化解风险的目的。
流动性预警和应急方案是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般包括三个方面:预警信号、应急计划实施和压力测试。
预警信号主要有:头寸持续低于预先测算的安全值;银行在同业市场的融资能力下降,拆借成本上升;银行声誉突然恶化,预见有恐慌性的挤提情况出现;支付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当银行遭遇流动性危机时,首先要对其原因进行周密分析。对于技术性的(如资金调拨不到位、资金安排失当)、季节性的或者局部的情况,可不启动应急方案;如果确信当前流动性紧张状况是由于对银行的信心出现危机,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部要紧急向管理层、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风险政策委员会报告,建议启动应急方案,并协调有关部门加以实施。应急计划主要包括:通过媒体公布银行真实情况,尽快稳定和恢复公众对银行的信心;加大银行系统内资金调度的能力,最大程度地在系统内调剂资金余缺,及时划拨资金;增加在同业市场上的资金融入;向中央银行申请借款;停止债券购买,出售现券筹集资金;在最大程度保护客户关系的原则,逐步停止贷款投放,贷款保护顺序是零售贷款、核心公司贷款、一般公司贷款。
压力测试要求银行在未出现危机时,测试各种紧急情况下的应急融资方案。这其中情景分析(Scenario
篇3
[关键词]金融改革实验区;流动性;金融创新与监管;动态响应机制
一、引 言
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2012年4月深圳推出系列金融创新措施的提议通过。温州金融改革实验区以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引导民间资本进入规范化的金融体系,在民间资本、金融机构与组织、资本市场及中小微企业间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凸显金融创新的资金流动链条,该链条的逐渐完善与成熟将是我国金融创新不断深化的过程。美国的金融创
新程度较高,且金融市场高度发达,尤以房地产市场为基础的金融创新更具典型与特色,表现为房地产非理性繁荣中衍生了一条链接房地产基础市场与其衍生市场的流动性链条,该链条的形成是美国金融高度创新的反映,增强了房地产市场与其衍生市场间的流动性,刺激了美国房地产非理性荣景的形成。然而,这条创新链条也是风险层层积聚的过程,其衍生逻辑中存在金融监管对创新响应失衡的缺陷,导致房产泡沫破裂后流动性链条的断裂,风险的集中爆发联动着全球金融动荡。危机爆发后,全球主要经济体与国际组织开始反思金融监管与创新,新一轮的金融监管改革正式启程,如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签署(2010年7月)、巴塞尔协议Ⅲ的通过(2010年11月)等。鉴于我国金融市场与美国相比不够成熟,金融实验区改革刚刚起步,我国金融实验区改革应从美国金融创新的演化逻辑中获取经验以完善实验区创新链条的形成,更好地运用民间资本服务中小微企业。同时,汲取教训并结合当前国际金融监管动态搭建适合我国金融实验区发展阶段的金融监管框架,以达到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间动态响应平衡的和谐局面。此举对我国金融实验区的改革和金融风险防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美国金融创新产品的衍生逻辑
(一)以房地产市场为代表的美国金融创新衍生逻辑
在以美元为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国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后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加之国际范围内美元的环流,带来了流动性泛滥。过剩的流动性涌入美国房地产市场,使房地产成为吸收流动性的重要载体,催生了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荣景。房地产的高度发展衍生至美国金融市场内部,形成了房地产基础市场和衍生市场间的流动性联动链条,该链条也即金融创新产品衍化的逻辑链条。
如图1所示,在流动性链条中保险机构、房地产市场、放贷机构构成基础市场;放贷机构和大型金融集团构成一级衍生市场;大型金融集团、保险机构和投资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构成二级衍生市场。基础市场中的借款人向放贷机构借款,放贷机构主要由从事住房贷款的金融公司、商业银行、互助储蓄银行等组成,如果住房贷款价值比重超过90%,借款人还应按照联邦法律购买住房抵押保险(张宇、刘洪玉,2008)。放贷机构取得抵押贷款后,将其打包成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出售给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这样放贷机构在获得融资、转移风险的基础上又能不断获取现金流,资产负债表开始扩张,放贷能力不断增强,由此形成基础市场中交易流动性和融资流动性的正向循环。
在衍生市场上,投资银行购买MBS后将其与其他资产的现金流相混合进行证券化处理得到资产抵押证券(ABS)并出售给投资者。为分散风险获取超额利润,投资银行还会对ABS再次证券化,把部分低等级的ABS转售给自身下属的“特殊目的实体”(SPV),SPV可以是一个空壳公司但须有独立的财务与法律资格。SPV将ABS与信用卡贷款、汽车贷款等其他资产混合一起形成新的资产池,经打包处理并获取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后将其包装成CDO(债务担保证券)及CDO的衍生品。而CDS(信贷违约互换)是CDO衍生至其各级衍生品如CDO平方的基础,起到风险转移的中介作用。保险机构如美国国际集团为各级别的金融衍生产品提供违约担保,它们是CDS的主要发售者,投资银行及机构投资者等是CDS的主要购买方。而在机构投资者中,养老基金侧重稳健投资会购买低风险的MBS、CDO;对冲基金表现为风险偏好型,会购买高风险高收益的部分;银行或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设立的SIV(结构性投资工具)通常发行ABCP(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在货币市场上融资并投资于涵盖次级债等的高收益率资产。这样,在整个资金流动链条中,抵押贷款风险随链条逐级转移,一部分风险转移给SPV,一部分依次转移至基金投资者及SIV再通过CDS转嫁给保险公司。
可见,基于住房贷款债权为基础的美国房地产市场衍生的金融创新,大大增强了房地产市场与其衍生市场的流动性,在流动性链条中放贷机构为房地产市场提供融资,投资银行为放贷机构提供融资,机构投资者为投资银行提供融资,货币市场为整个衍生链条提供融资。流动性链条中的各环节密切联系,环环相扣,冲击着每个环节的资产负债表,致使现金流循环往复,流动性呈正向螺旋。
(二)衍生逻辑中金融监管对金融产品创新响应的失衡
篇4
关键词: 量化宽松;跨境资金;大宗商品;套利
中图分类号:F8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4)12-0059-03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4.12.13
一、美联储宣布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背景
2014年10月29日,美联储宣布在10月底前停止其长期实施的债券购买计划,正式结束量化宽松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以下简称QE)。与此前市场预期不同的是,美联储的声明采取非常强硬姿态,没有重申在必要时重启QE,只是在货币政策前瞻指引中保留了“相当长时间内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当前0~0.25%区间”的措辞。美联储认为,自当前的资产购买计划实施以来,美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显著改善;美国整体经济已足够强劲,足以支持劳动力市场在价格稳定的环境下向充分就业状态的持续发展①。
市场认为,美联储本次如期退出QE,表明其对美国经济与就业复苏前景充满信心。事实上,美联储在其声明中强调公开市场委员会认为在2014年年初时通货膨胀率长期低于2%水平的可能性就已经消失了。2014年10月底,美国商务部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第三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增长3.5%,较二季度4.6%的增速有所放缓,但符合市场预期。分析人士认为,三季度的稳健增长在普遍预期之内。由于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增长趋于稳固,不少经济学家预计今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增速有望保持在3%以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14年10月初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美国经济将持续复苏,今明两年经济将分别增长2.2%和3.1%,消费者价格指数分别为2.0%和2.1%。
但美联储本次重申将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保持利率在当前低位,显示委员会的加息预期并没有太大改变。按计划,美联储将在未来数月将讨论重点转移到加息时间以及如何提前向市场发出加息信号的问题上。外界的关注焦点已经转移到美联储何时加息问题上。
二、QE退出对全球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
(一)大宗商品价格下跌
QE退出导致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收缩,无疑将压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主要大宗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的资金流动将随之改变。事实上市场对美联储在2014年年底前退出QE早有预期,数据显示,2014年7月初到10月末全球22种商品原料的彭博商品指数下滑了12%,11个主要新兴经济体大宗商品生产国的货币汇率指数下跌了6.2%。
近期,各主要大宗商品生产国都出现货币贬值的现象。例如,由于原油价格自7月初以来持续下跌,世界第二大产油国俄罗斯因高度依赖能源出口而受到沉重打击,卢布已经累计贬值20%以上。巴西是世界第二铁矿石储量国和第二大大豆生产国的,其货币雷亚尔出现了近10%的贬值。铜价的下跌也导致世界最大的铜矿开采国智利的货币比索贬值约4%。
当然,近期大宗商品的价格下跌原因并不全是受美国QE的退出的影响。包括高盛在内的几大投行纷纷表示,所谓的大宗商品的超级周期已经结束,在过去10年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是这个超级周期的主要推动力。但无论如何,QE的退出将导致市场流动性的收缩,大宗商品价格将承受下降压力。此外,美元汇率走强也将压低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
(二)国际资本向美国回流
美联储宣布正式退出QE后,美国国债的收益率大幅上升,这使得大量趋利性资金从新兴市场回流美国。而对于新兴市场来说,大量资金流出将增加资金流动性收紧压力、出现股市暴跌以及货币贬值等风险。实际上2013年5月份美联储首次释放退出QE的信号时,就曾引发新兴市场投资者的骚动。当时包括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在内的新兴市场出现了资金外流,货币贬值,股市暴跌[1]。
据国际金融协会(IIF)的统计,在美联储大规模推行QE的几年期间,新兴市场经济体资本净流入超过2.1万亿美元。随着美联储退出QE部分资本将从新兴市场经济体回流到发达经济体。新兴组合基金研究全球公司(EPFR Global)统计显示,自2014年9月中旬到10月底全球的投资者已经从新兴经济体的债券和股票基金市场撤出约65亿美元资金,而2014年年以来从新兴市场流出的资金已达131亿美元。摩根士丹利编制的资金流向指标也显示,跨境并购(M&A)资金正在大举流入美国。跨境并购资金是总体外国直接投资(FDI)的领先指标。因此,从更长期来看,将有大量FDI资金流入美国,这对于美元是一个长期利好因素。
三、QE退出对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分析
(一)大幅降低中国大宗商品进口支出
以美元计价的包括石油、基础金属和一些粮食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使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大大减轻。作为一个正在迅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经济体,我国对大宗商品的消耗特别大,相关商品的进口已经在我国整体对外贸易进口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2]。2012和2013年,原油、铁矿石、粮食、成品油、铜矿砂和煤等6种商品进口总值分别为4587.1亿和4773.3亿美元,分别占同期一般贸易进口额的46.4%和43.9%。以原油为例,2013年进口数量增长4%,进口金额却下降了0.5%,这意味着2013年因原油价格的下跌对外少支付了99.3亿美元。近几个月,原油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大幅下跌,可以预计我国原油进口还将继续受益。若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下跌5%,可以粗略估计我国进口将少支付240亿美元。
(二)压缩境内外套利空间,资金流入压力缓解
在QE退出抬高美国国债利率的同时,美国还存在较强加息预期。与此相反,中国存在着较强的降息预期,中美利差将收窄。预计美元汇率还将因QE退出而上升,人民币的升值预期被削弱。这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短期热钱入境的获利空间将被压缩,借道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直接投资入境的异常资金将会减少,甚至可能出现部分前期入境套利资金回流的现象。
此外,境内企业利用利差、汇差进行财务运作获取收益的空间也将被压缩,预计企业各种导致资金集中流入的贸易融资规模也会有所下降,资金流入压力将有所缓解。
(三)有利于我国企业的出口
美国QE退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我国的产品出口,增加出口收入。一是大宗商品价格下跌降低了以大宗商品为生产原料的企业成本,增加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二是人民币升值压力缓解,汇率升值速度放缓,甚至出现一段时期内贬值的情况,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将增加。三是美国QE退出意味着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强劲,消费信心提升,进口需求增加。
(四)增加了国内企业海外融资成本,减少资本流入
国际流动性收紧将抬高我国企业海外融资成本。近年来,国内一些企业,特别是房地产企业将国际资本市场作为一个重要的融资渠道。数据显示,2014年前8个月,中国房地产企业在海外融资规模已经接近590亿美元。QE退出后,海外资金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企业海外融资难度将大大增强,融资成本和汇率风险也随之增加,预计相关资本流入将有所下降。
四、结论
综合来看,美国QE退出一方面使得我国进口支付减少、出口收入增加,进而加大国际收支顺差的压力。另一方面因中美套利空间缩小、国内企业财务运作的动机减小和企业境外融资难度加大,国际收支顺差压力也会随美国QE退出而缓解。因此,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抵消,美国QE的退出不会对我国近期跨境流动产生非常大影响。
从全球经济看,在欧洲和日本相继出台宽松政策的背景下,美国退出QE预示着其经济增长已经较为稳固,世界经济已经筑底。对我国来说,美国QE退出也与欧洲和日本近期推出的量化宽松政策有一定相互中和效果。从实体经济因素看,尽管中国经济增速在放缓,但基本面依然相当坚实,对外资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吸引力,不太可能出现外资集中外逃的情况。即使部分国际套利资金准备回流,由于我国资本项下尚未完全放开,也难以在短期内集中流出。从金融因素看,中美依然保持一定水平的利差,保持着对国际资本一定的吸引力,加上我国拥有近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足以起到稳定市场信心的作用。因此,美国QE退出不会对我国金融市场造成大的冲击。■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农村金融;资金上存;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1-0067-03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农村金融资金流动性管理与使用效率问题
(一)资金流动性管理目标单一,手段少,管理谨慎
1.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流动性管理目标单一。
目前,农发行资金流动性管理包括资金头寸管理、系统内借款计划管理、资金调度管理三个方面。农发行基层县支行在满足企业合理贷款需求的流动性管理方面,具有直接影响的是系统内资金调度管理。
农发行发放粮食企业收购贷款的操作步骤是:先由收购企业向农发行县支行提出借款申请,经县支行审查通过后签订合同,同时,县支行向上级行请求下划资金,资金到位后当日划入企业账户。合同到期,企业归还资金后,县支行当日将资金上划至其上级行。但严格来说,这种管理方式并非县支行所进行的流动性管理,而是其上级行为确保资金安全、防范下级行违规操作的管理措施。
2.农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可运用的手段不多。
随着农业银行改革力度的加大,县支行经营权限进一步被压缩,流动性管理手段越来越少,基本上是以上级行各类考核指标为依据进行管理。
当前,农业银行县支行流动性管理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对基层营业所进行流动性管理;二是县支行本身的流动性管理。
首先,对营业所的流动性管理,主要表现为核定营业所库存现金,以维持营业所对存款户的日常支付。其次,县支行仅能根据自身不同情况,小幅度调整流动性管理目标与指标。目前农行县支行流动性管理目标,已经由满足存款支付和合理贷款需求支付并重,逐步转化为以满足存款支付为主,满足合理贷款需求支付为辅的管理目标。
3.农村信用社是当前农村金融体系中流动性管理自最大的金融机构,但管理非常谨慎小心。
目前,农村信用社仍然实行两级法人管理体制,联社作为一级法人,在经营管理方面具有较大的经营自。农村信用社流动性管理目标比较全面,即在满足对存款人正常支付的同时,还要保持适当的流动资产以满足各类借款人合理信贷资金需求。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无法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提并论,农村信用社上级行业主管部门,如省联社,自身实力不强,对于可能出现的支付风险,通过调拨资金填补基层农村信用社支付缺口能力有限。此外,农村信用社缺乏品牌优势,当出现支付缺口时很难从其他商业银行拆入资金,因此,农村信用社流动性管理要比农业银行县支行更为全面和谨慎小心。
(二)信贷资金使用效率偏低
1.农发行作为政策性银行,首先考虑的不是本身的经济利益,而是促进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
2.农业银行县支行把确保资金安全性放在经营的首位。农业银行县支行曾是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主要受害者之一,其上级行和县支行本身都十分关注资金的安全性。上级行大幅度上收了县支行信贷权限,县支行资金大量上存,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3.农村信用社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其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当地经济发展。但农村信用社的资金使用收益偏低,不良贷款占比高,增加了信用社经营风险。
农村金融资金流动性管理和使用效率存在问题原因
(一)基层农村金融机构没有条件合理地处理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之间的关系。
为确保资金安全性,农业银行县支行尽量将闲置资金上存,这是因为其信贷权限被大幅度上收、不愿承担贷款风险。其支付风险小于农村信用社。
农村信用社由于人员素质、经营环境等问题,其流动性管理水平仍比较低。
首先,农村信用社闲置资金集中于同业存款,基本不投向流动性较强和收益较高的国库券或其他金融债券。
其次,相当部分流动性资产流动性并不强。所谓流动性资产是指一个月内可变现的资产。农村信用社在中央银行存款绝大多数是法定存款准备金,无特殊情况不能动用,其实际流动性并不强。农村信用社存放同业款主要包括存放各家商业银行、省联社和安阳市办三部分。将大量资金存放在国有商业银行,一方面是因为农村信用社结算渠道不畅,有求于各商业银行;另一方面,则是商业银行基层支行都有同业存款任务,需要吸收农村信用社存款以完成其存款任务,在这种条件下,农村信用社并不能轻易从商业银行划走资金,而要经商业银行同意后才能划走。存放省联社和安阳办公室的资金主要用于贷款投放或用于救助支付风险较大的其他信用社,流动性较之存放国有商业银行款项更低。存放于广发行郑州分行和安阳支行的资金,一部分实质是农村信用社广发行签发银行承兑汇票而向该行缴纳的保证金;另一部分则是为开展其他业务,如转贴现而存放。而一个月内到期的贷款,仅是合同到期,从目前实际情况看,绝大多数贷款不会按期归还,多数会以借新还旧形式被借款人重新使用,根本不能考虑以其作为确保支付的资金来源。
(二)内部管理体制制约着基层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自主性,削弱了农村金融机构对资金流动性管理和信贷资金使用的自我调节能力。
1.商业金融支农乏力,农村资金外流严重。
随着农业银行县及县以下机构减少,贷款权限上收,除个人消费和质押贷款外,其他贷款一般授信权限很少,县支行没有贷款审批权。农村信用社也效仿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对基层信用社1万元以上的贷款审批权限也全部上收;农村信用社为提高资金的安全性,贷款手续烦琐、要求严格,制约了涉农贷款的投放,特别是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由于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贷款要求得不到满足。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均把保证资金安全作为资金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虽然提高了资金的安全性,但资金使用效率却大打折扣。
2.河南省农发行信贷支农自主经营权仍然较小。
由于基层行没有信贷自,亟须政策扶持的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因为经济主体往往达不到上级行的要求而得不到政策性金融支持,农发行的利润空间也在不断缩小。
(三)政策性因素导致基层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增加,从而使资金的流动性管理和信贷资金使用效益受到影响。
1.宏观经济金融调控政策因素。
一是改革前农业集体组织、生产队各种名目的贷款,改革后已全部形成“无主”贷款。二是原来县、乡(镇)、村三级集体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倒闭或进行改制、重组等,使农村金融机构债务被悬空。三是从提倡大力发展多种经济
形式和经济成分,到取缔“十五小”企业,造成农村金融机构债务无法落实。四是目前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控制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能耗、高污染和“过热”行业发展规模和速度,压缩信贷,企业利润锐减,甚至已开始出现亏损,使银行信贷资金风险加大。
2.地方性政策因素。
一是地方政府干预。二是地方综合治理。如河南省某市的安林公路综合治理,涉及农村金融机构贷款17033.7万元,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7460.7万元。三是农业经济政策不切实际。在地方农村经济政策指导下,各种示范园、种养基地及特色产业得到农村信用社的大力支持,由于市场原因和技术条件达不到,成功率很低,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产质量下降。
3.政策性遗留问题。
一是基层农发行成立之初,一些附营企业贷款未能向农行划转,这部分企业效益普遍不佳。二是财务挂账政策滞后。此部分财务挂账是收储企业在进行政策性收购过程中形成的挂账。对因政策界定执行等因素形成的应挂未挂贷款,以及这部分贷款在挂账后消化处理前,对农发行信贷资金构成较大风险。三是粮食顺价销售与供求状况错位,累积了信贷风险。国家为了保护农民利益,一方面对粮食继续实行政府定价、敞开收购的保护政策;另一方面为将收购的成本转嫁出去,减轻财政负担,企业收储的粮食必须实现顺价销售。但近几年粮食销售价格持续低迷,加之粮食消费的价格弹性低,敞开收购的品种与市场需求错位,在总体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即使以较低的价格也难以销售:“敞开收购”与“顺价销售”政策导致敞开收购一库存积压一陈化损失一不良贷款上升的恶性循环。虽然国家每年对保护价位下调的幅度与上年保护价与市场粮价平均价差幅度基本一致,力求降低成本,与市场接轨,但是,由于市场粮源未被垄断,保护价一直高于市场价,粮食库存整体实现顺价销售十分困难。陈化粮、陈次粮越来越多,加之市场变动,库存粮食严重贬值,占用贷款的潜在损失也与日俱增,成为农发行信贷风险的一大隐患。
(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劣是阻碍基层农村金融机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根本原因。
“逃废”银行债务问题依然严重;银行内控制度不落实,个别银行工作人员以贷谋私;政府干预仍然存在,权力部门个别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介绍贷款。农村企业倒闭率较高,造成农信社风险。
改善农村金融资金流动性管理和使用效率政策建议
在健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资金投放、收益与风险是正比例关系,银行资金投放的风险大小,都只是一种可能性而非必然性。然而,在目前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农村金融市场中,贷款一旦向企业投放,形成的风险几乎就成为必然。在目前的农村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金融机构单一地减少流动性资产,增加信贷资金投放,给自身带来的损失要远远大于自身所获得的收益。
(一)按既要保证资金的流动性又要尽可能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原则加强内部资金管理:
一是正确处理上存资金与贷款和投资适度增长的关系。二是认真核定保证支付与库存和周转资金保持的适当比例,尽量减少不生息资金的占用比例。三是加大发展中间业务的资金使用量,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四是积极参与公开市场业务和开展货币市场业务,提高富余资金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率。
(二)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政府应协调职能部门正确处理好发展地方经济与保全农村金融机构资产安全的关系。执法部门要对逃废农村金融机构债务责任人,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提高信贷资产的社会保障系数。农发行应当成为资金回流农村的载体,包括中央银行的再贷款支持,财政支农资金与信贷资金的有机结合,以弥补市场缺陷。在合作性商业金融薄弱的领域,地方政府要为农村金融机构投资提供窗口指导。
(三)农村金融机构要加强对宏观经济走势、热点行业政策的前瞻性研究,为行业信贷调整、避免过度集中提供决策依据。
(四)优化资产结构,实现资产规模、结构、质量、发展速度的协调发展。经济资本管理是商业银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迫切需要,一方面,加大优质高效客户营销力度,提高新增贷款质量,稀释不良贷款占比;另一方面,加大存量贷款的贷后维护工作,避免正常类贷款的劣变,加快从低质量客户、高风险资产的退出,有效降低经济资本占用,提高经济资本回报率。
(五)建立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一是改革呆账准备金制度,目前呆账准备金计提只与贷款余额有关,而与贷款的内在损失程度无关,且呆账核销制度没有规范化、制度化,手续复杂,银行缺乏自。改革呆账准备金制度尤其必要:第一,呆账准备金制度的建立必须以审慎会计原则为基础,充分估计贷款可能发生的损失,同时准备金的计提必须及时、充分,并使之制度化。目前贷款分类制度已实施,应对不同类别的贷款按其风险程度不同提取不同比例的贷款呆账准备金。第二,建立对呆账准备金的评估制度。要定期对准备金的覆盖范围和充足性进行评估,及时增拨或减少准备金的数量,使之与贷款损失水平相适应。第三,建立呆账及时冲销制度。对损失的贷款,不应当长期反映在资产负债中,应当规定冲销的适当时限。对贷款的冲销要建立严格的、授权明确的审批制度。二是坚持“谁出政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利益补偿机制,确保执行政策性业务的粮、棉企业能得到合理的补贴,不至于承担因政府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三是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筹集粮食贷款风险准备金并按多方筹集、权属不变、银企共管、专款专用的原则提取和使用。
(六)及时调整经营思路,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筹兼顾。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市场已经放开,农村地区原有国有粮食收购企业,已全部改制为股份制企业。农发行必然由纯政策性银行逐步向商业化经营过渡。农发行应实行“政策性贷款商业化操作”,即政策性贷款在发放、管理和收回中必须坚持商业化管理。对发展前景好、资信程度高、经营管理水平高的企业,在资金供应和条件上放宽;反之,则应停止支持。由单纯追求社会效益,向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转变。
(七)资金系统内上存,是基层农业银行资金流动性管理的权益之计,不利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由于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不佳,资金上存是目前农业银行基层支行既能确保资金安全,又能获取一定收益的暂时出路。目前,在农行基层支行上缴二级准备金、统筹金、系统内上存资金三个月限额、六个月限额、一年期限、三年期限、剥离上划不良贷款中,上存资金中三年期利率最高,因此,在确保对存款人支付的前提下,应尽量参加三年期系统内存放资金。此外,资金上存后由经营水平较高的上级行进行经营,可以选择金融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收益更高的项目进行资金投放。
篇6
【关键词】 财务风险;资金流;内部控制;体系
一、风险导向下资金流内部控制的内涵
(一)资金流的概念界定
资金流(fund flow)有别于资金的概念。从营销的角度来看,资金流是企业与供应商、零售商、消费者之间随着商品、实物及所有权转移过程中发生的资金往来的流程。举例来说,企业从供应商那里购买原材料,需要支付货款给供应商,从而形成资金流出;从物流的角度,资金流是指企业在销售完商品后,客户确认商品购买后将资金支付给企业或者企业形成应收账款的过程;从信息流的角度来看,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网络交易资金流包含了交易环节以及支付结算环节两大部分,资金流的状态转换意味着商品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交易过程的发生。
本文认为资金流应从供应链与价值链的角度来进行定位,一方面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功能的不断完善,使企业的各个构成要素都处于不断的能量交换之中,资金流成为连接企业内部各个构成要素以及实现企业对外进行交易等各项活动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资金流事实上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在一系列的生产交易活动中所产生的资金的动态表现,企业的很多活动都会以价值的形式出现,例如企业工资的发放、企业对外销售产品,这些都可以看作是企业资金的流动。因此从这两方面来看,资金流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不但包括了一般意义上的货币资金、银行存款、现金等,还包含了企业经营、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静态形式的资产(如应收账款、预支付款)以及动态形式的资产(大多由正在进行交易的项目活动产生)等。结合以上论述,本文认为资金流是企业供应链中的剂,是企业进行价值分解和价值创造的重要支撑和表现形式。
(二)资金流内部控制的内涵拓展
资金流内部控制不但包括了静态形式资金的控制,还包括了动态形式资金的控制,资金流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结合的概念。资金流运动的最终目标是产生更高的价值,但是这一切要以资金流的平稳运行为基础,即以不产生风险或尽量不产生风险为基础。资金流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诸如筹措风险、投放风险、配置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而这些大多是由于财务结算、财务信息共享以及资金管理无法在一个完全畅通的平台下运行而产生错误的财务决策造成的,因此企业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和程序设计建立一种风险防范机制,从而形成了关于资金流内部控制的内容。
随着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理论成为目前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重点。从风险的角度来看,资金流内部控制不但要提升资金在运动中更快地进行形式的转化,从而保证资金的流动性和弹性,并且必须以财务风险有效规避为前提。资金流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保证资金流的通畅性、安全性、平稳性以及增值性,如果这些目标不能实现就会带来财务风险,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资金流内部控制不但是关于资金方面的控制,更是一个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免疫系统。结合风险管理理论,资金流内部控制可以定义为:以保证企业资金流的通畅性、安全性、平稳性为基础,实现企业财务风险规避的子控制系统。
二、资金流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控制的关系分析
(一)财务风险是资金流运动的结果
财务风险的发生与资金流运动的平稳性具有内在的联系,财务风险包含了资金筹措风险、投资风险、经营性财务风险以及流动性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发生是资金流运动过程中一个典型表现。企业在面临内外部复杂环境时,常常由于信息无法共享、交流不畅而产生不合理的财务决策,从而导致财务风险的出现,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财务风险的发生大多是由于资金流没有合理科学的财务决策作为保障,导致资金流不能够合理流动,从而发生资金风险,进一步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资金流内部控制是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影响因素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财务风险则是与资金有关的企业内外部交易活动中资金的使用、配置与管理产生的,其典型的特点是资金的流动性不足,陷入财务困境或财务危机当中。资金流内部控制一系列制度安排以及内容的建立和完善,使有关资金筹措、投资以及经营性财务信息实现共享,构建了交流通畅,决策科学的信息平台,极大地提高了资金配置的效率,应保证企业资金流的平稳运动,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
(三)资金流内部控制可以提升财务风险的控制效果
首先,加强资金流内部控制有助于防范资金筹措风险。筹措风险又称为举债风险,是财务风险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筹资风险主要表现为在借债或者融资过程中由于资金使用和配置不当,导致企业无法偿还到期的债务。加强资金流内部控制可以通过严格控制资金的使用、分配与配置,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质量,使企业保持一个合理的资本结构,防范筹措风险。
其次,加强资金流内部控制可以防范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指企业投入一定资金后,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影响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企业对外投资主要有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两种形式。无论是直接投资还是证券投资,企业投资风险的控制对于企业未来的经营与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加强资金流内部控制可以减少由于盲目投资而带来的资金损失与风险。通过全面的资金预算与管理,加强对投资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考核,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增强投资收益。
再次,加强资金流内部控制可以降低企业经营性财务风险的发生。经营性风险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在供、产、销等几个环节由于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企业资金流运动的不平稳或者滞后所带来的风险。在这几个环节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一些损失或者价值变动。经营风险又称为营业性风险,主要包括采购风险、生产风险、存货以及应收账款变现风险等。资金流内部控制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要提高资金流运动的效率和质量,减少由于资金流动环节而带来的风险。例如原材料采购时,信用条件与付款方式的变动容易导致实际付款与平均付款的偏离,如果不进行资金流方面的控制,就可能由于提前或延后付款而带来一定的资金损失。应收账款变现同样如此,如何降低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加强赊销政策的执行与实施,都涉及到资金流内部控制的内容,这些可降低企业经营性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
最后,加强资金流内部控制可以降低企业流动性财务风险。流动性财务风险是导致企业出现流动性不足,从而陷入财务困境的重要影响因素。流动性不足往往是由于存货、应收账款或者现金流管理不当造成的。因此流动性财务风险一般是指企业资金不能正常进行转移来履行企业债务或付现的责任。流动性财务风险包括变现力风险和偿付能力风险两个方面。资金流内部控制就是要严格规定资金流在运行中的各个形态,保持合理的资本形式,从而减少由于企业资金不正常、不合理的流动而带来的变现力风险与偿付风险。在流动性财务风险控制过程中,应收账款与现金流量的管理是重点关注的对象。
三、资金流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一)资金流内部控制是财务风险控制的子系统
资金流内部控制的目标应从实现资金的保值与增值中实现进一步的拓展。资金流内部控制无论是资金的保值还是增值,其实都是为了稳定企业的财务状况,规避财务风险的发生。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资金流内部控制对于企业整体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将资金流内部控制视为企业财务风险的子系统,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和科学设计来完成财务风险控制的目标。资金流运动贯穿于企业的各个方面,任何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二)优化资金流管理与控制的模式
资金流管理与控制是资金流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资金流内部控制的内容与资金流管理模式息息相关,资金流管理的模式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资金流内部控制的内容。虽然关于资金流内部控制的内容有些是固有的制度安排,但是资金流内部控制的内容必须与资金流管理的模式相匹配,尤其是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以网络技术为平台进行资金流管理与控制模式的优化,成为一种趋势。为了取得规模经济效益,目前很多企业都在尝试进行资金管理模式的创新。资金管理与控制模式的优化,将是资金流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通过改变过去资金流管理的不当形式,本身就意味着资金流内部控制的改进和创新。
(三)建立全面预算管理机制
全面预算管理主要是通过价值分解的形式来进行的,其中财务预算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而资金的特性决定了财务预算的内容和方向。资金存在的形态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状态。货币资产与变现性很强的非货币资产都是资金的表现形式。资金的流动性比较强,可以自由地进行聚合与分割。资金在配置的范围与形式、重组的状态以及转移上都很少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些都为全面预算管理提供了客观的支持。全面预算管理对于防范资金使用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立资金的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做到每个部门、每个环节、每一个岗位资金使用的控制;通过编制科学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做到强化资金管理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监督、事后分析与考核。通过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不但可以提高企业集团的资金整体使用水平,更可以有效预防财务风险的发生。
(四)优化信息资金流平台,建立资金流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网络信息技术使关于资金流的信息处理融入到了网络信息平台之中,使资金流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率和监督控制常态化与动态化,并且将资金流内部控制嵌入到了企业每个部门和单位,拓展到了企业的每个角落。资金流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平台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资金使用情况监控:及时反映整个企业的资金动态情况,实现资金使用与配置监控功能;二是资金存量分析:对全部结算资金余额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对资金的使用提供有效根据;三是资金流量分析:对结算资金流量的内部与外部比率进行分析,对资金的使用和企业绩效评价提供有效依据;四是资金流向分析:对结算资金流量的流入与流出分类,按结算单位、按付款单位、按预算项目类型进行分析,为企业集团的上下级关系分析提供可靠依据;五是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将实际结算资金量与预算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为预算管理提供分析数据。通过建立资金流管理的信息平台以及决策支持系统,不但可以减少由于资金管理制度实施带来的风险,更可以加强财务风险预警功能,从而优化资金管理功能,更好地规避财务风险。
结束语
资金流内部控制是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务风险控制的子系统。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财务风险作为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主要风险,必须给予应有的重视。通过资金流内部控制,可以保证企业资金流的通畅性、安全性以及增值性,从而可以有效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总体来看,资金流内部控制作为一个财务风险控制的子系统,将在企业财务风险规避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以风险为导向建立适合企业自身情况的资金流内部控制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李玉环.内部控制中的信息与沟通[J].会计之友,2008(12,上).
篇7
关键词: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连通渠道:动力机制
一、引言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相互影响,不可或缺,共同决定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进程。有关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相互关系。国内外学者分别从规范与实证的角度做过一系列的分析与研究。Cramer(1986)、RoU(1989)等人通过对美国货币供应量与股价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美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可以用来解释股价的变动;Rigobon(2001)衡量了美国货币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反应,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资本市场波动的反应十分强烈;Cassoh(2002)通过使用欧元区几个国家(不含希腊)1980至2000年间主要经济变量的季度数据,检验了欧元区国家的资本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以及金融体系变革和制度创新的逐步深化,包括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有了巨大的发展。国内学者对于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关系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唐齐鸣(2001)、董小君(2004)运用均衡分析的方法,将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关系界定为价格均衡关系,认为中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非均衡发展导致了两个市场之间连通协调障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策略与建议。谢平(2000)、钱小安(2001)、桂荷发(2000)、许崇正(2004)围绕货币政策是否关注资本市场价格,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紧密关系。嘲援成(2003)、郭金龙(2004)’等对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表明,货币政策到资本市场的传导机制是顺畅的,并认为相对于利率而言,货币供应量对资本市场影响较大。吴少新(2003)则认为我国金融市场由于受发展程度和体制因素的制约,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处于相对割裂的状态,严重影响了金融发展的进程。地有学者对中国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些计量实证分析与数据检验。汪小亚(2003)、王一萱与屈文洲(2005)通过对我国证券市场、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国债市场中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与检验,得出了大致相同的结论,认为我国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已经建立了明显的联动关系,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特征。还有学者从加入WTO宏观背景下来考虑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如朱新蓉(2004)提出在目前我国货币市场资金进入资本市场的规模和路径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应该加强和完善两个市场开放运行的监管。在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发展次序的研究上,秦池江(1995)、曹龙骐(1996)、李格平(2004)等认为应该先发展货币市场。上述研究成果从定性与经验以及定量基础上,对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连通与协调的机理进行了相关分析与阐述,给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发。但上述成果对于两个市场连通与协调的内在机理的深入分析还有所欠缺,尤其是关于两个市场连通的微观动力机制的分析更是很少提及。本文拟从两个市场连通与协调的微观机理出发,通过对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资金流动的微观机制进行考察,研究两个市场连通与协调的内在动力机制,以揭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内在联系与连通的规律,并对有关中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二、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连通的渠道
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核心组成部分,虽然有期限与功能上的区别,但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的连通性。而贯穿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内在联系的是市场信息,这些信息以各种特征的金融工具及其价格表现出来。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连通渠道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资金渠道
资金渠道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直接沟通的渠道,也是一种最为基础的渠道;资金互动是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关系的“根结点”。从银行等金融中介具有货币创造功能来看,货币市场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会大大促进资本市场成交活跃;但货币市场缩减同样对资本市场具有倍缩效应。从微观经济主体的资金运用行为上分析,依据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投资者根据收益性与风险性的判断在货币市场资产与资本市场资产之间进行投资组合。当两个市场的预期收益率发生变化时,投资者将调整其资产组合,从而引起资金在两个市场间流动,形成两市场的资金联结,因而两个市场资金联结的渠道在微观表现上是由于投资者的资产选择行为所致。从社会资金总量上看,两个市场的资金客观上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在追求利润动机的驱动下,货币市场资金往往通过多种渠道流向资本市场,资本市场资金也通过上市公司在商业银行的存款以及证券公司在商业银行的保证金存款形成信贷资金来源。市场参与者为了获得高收益,使资金频繁地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流动;哪个市场的收益率高,资金就流向哪里。正是由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者之间存在这种互动、竞争的关系,金融市场才能形成合理的资金价格,在此基础上的资金流动才能引导资源的有效配置。
2 利率(价格)渠道
利率是货币和资本的价格,其变动维持着金融市场上资金的供求平衡。在一个统一的市场体系下,资金可以在两个市场之间自由流动,资金的趋利性质也必然带来资金的同利性。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间预期收益率的差异会引起两市场的资金相互流动,收益率高的市场受到投资主体的青睐。资金的相互流动又使两个市场的价格具有联动性,进而形成均衡化的资金收益率。所谓均衡化的资金收益率,是指在对收益和风险进行调整后,两个市场的实际收益率水平应该是相同的。货币市场的价格、收益率都可以表现为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而货币市场的利率具有基准利率的性质。它直接决定了资本市场上金融资产的价格和收益率水平。
3 金融中介与金融工具渠道
派生货币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特征之一。在货币派生过程中,金融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营存贷款的银行机构通过存款、贷款、再存款、再贷款的循环过程,可以创造出相当于原始存款几倍的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虽不能创造货币,但随着金融工具的发展,也在产生着较强的派生功能。由此,中央银行在货币市场投放的基础货币经放大后进人资本市场。金融中介机构尤其是那些能够同时在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进行的交易行为,引领着金融市场价格的变化与资金的流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工具也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特别是随
着金融市场的发展,现代金融工具的创新已经使两者的期限划分显得越来越不重要。如利率按期调整的贷款,实际上就考虑了长期资金需求的稳定性,也兼顾了双方对收益与风险的权衡。此外,一些衍生金融产品如期货、期权和互换等,很难说是长期还是短期的金融工具。正因为如此,当今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区分,在国外已变得模糊,一般将这两个市场统称为金融市场或资本市场等。
4 金融风险渠道
风险在不同金融市场之间传播,也体现着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联动关系。风险的传播是指某一资产市场中的价格冲击影响其他资产市场价格的现象。传播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途径来实现。对于传播的易感性,由市场是否具有相互关系的宏观经济风险决定;而传播的强度,则由套期保值的能力、有无衍生市场和信息的不对称性来决定。Kodres和Pritaker(1998)的研究发现,通过对宏观经济风险进行跨市场套期保值。可以实现风险的传播。通过这一途径,某一市场中的异质冲击可以被传播到另外的市场中去。冯芸、吴冲锋(2002)的研究表明,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几个主要亚洲国家货币市场和股票市场的确存在风险传播的现象。而且他们的研究还发现,危机期间各市场之间的引导和互动关系,远比危机前和危机后市场较为平稳的阶段要复杂得多,多数市场在危机前并不存在引导和互动关系,在危机期间则出现了引导和互动关系。
三、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连通与协调机制分析
在金融市场的有机整体中,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通过资金联结、价格联结和工具联结以及这些联结下的资金流动关系体现出来。两个市场的主体和金融工具的组合决定了两个市场联结的微观基础,以及在既定的微观基础下的资金流动的动力机制;而政府监管政策的变化、金融体系的发展和金融创新等因素,会导致市场主体和金融工具的结构性变化,进而影响两个市场的联结。
首先,从资金流动的方向来看,金融工具的收益率差异是导致资金流动的最基本动因。在金融市场的利率结构能维持在均衡水平的前提下,两个市场间资金流动的方向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经济周期对资金流动的影响。一般来说,当经济处于繁荣阶段时,生产性资本的收益率较高,导致资本市场资金需求的增加,资本市场工具收益率上升,引导资金从货币市场流向资本市场。这种资金流动格局加上因生产规模扩大引致的流动性资金需求增加,会使货币市场工具利率上升,最终结果是两个市场的利差消失,同时社会整体利率水平上扬。第二个因素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首先影响的是货币市场工具的利率,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使货币市场工具的利率下降,导致资金流向资本市场,使资本市场工具的收益率下降,最终降低了社会整体利率水平。
其次,从资金流动的规模与效率来看,两个市场参与者的交易活动所形成的资金供给和需求能力,是决定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联结规模和效率的根本原因。在市场参与者数目足够多的假定情况下,可考察主体结构和工具结构对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间资金流动的影响。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结方式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首先,出于防范金融风险的目的,政府管理层对金融业一般都采取较为严格的监管措施,这会直接制约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参与者的规模以及对不同市场的参与广度和深度,从而对两个市场的互动产生影响。金融监管政策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对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结产生作用:第一,对各类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的限制以及利率的管制等措施会造成其业务范围拓展的困难,导致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各子市场无法充分发展,金融工具较为单一,从而加剧两个市场的分割,阻碍两个市场的有效联结;第二,对参与者市场准人的限制,会影响参与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交易主体的数量以及这些主体对各子市场的参与程度,这同样会造成两个市场问联结渠道的减少,加剧市场的分割。监管政策对市场参与主体在资金筹措和使用方面的限制越严格,金融市场的发育就越不完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就越不能有效联结,从而加剧金融市场间的分割状况,降低资金流动和配置效率。因此,应在控制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逐步放松管制,完善各子市场,促进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主体和工具的联结,引导更多的主体参与两个市场,拓宽其参与的市场范围。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市场的联结,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其次,从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的角度来看,随着金融体系向高级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联结的微观基础和资金流动规模也将随之发生深刻变化。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丰富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中金融工具的种类,增加了市场参与者筹集资金的渠道和金融工具的选择范围,降低了市场的交易成本,使更多的参与者能够进入市场进行金融产品交易;同时,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所带来的金融工具的多样化,能使参与者更方便地进行资产组合与风险管理,使不同金融工具间的替代性增强,资金流动对收益率的变化更敏感,从而有利于提高两个市场联结的效率。
四、中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状况分析
中国的金融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市场, “新兴加转轨”的特征决定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从发展历程看,货币市场发展滞后于资本市场发展。由于体制性因素,也出于对经济金融现实的考虑,国家将资本市场列于优先发展的地位,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得到了迅猛发展;而货币市场发展则处于相对次要位置。在发育程度上,资本市场较货币市场相对充分。中国的货币市场从同业拆借开始,经历了由民间推动、放手发展和逐步规范的过程,到现在已具有相当规模。其中,债券回购和同业拆借市场发展较为迅速,而票据市场、短期国债市场与其他市场发展相对缓慢,显示了货币市场本身发展的非均衡性特征。另外,资本市场的子市场也缺乏均衡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着“强股市、弱债市,强国债、弱企业债”的结构性失衡特征。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发展的非均衡性,严重阻碍了金融市场发展的整体协调性。严重制约着中国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在制度安排上,我国于1993年开始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金融管理体制,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参与主体逐渐被隔离,两个市场的资金联接渠道也一步一步被隔断。为了解决证券公司的资金来源问题以及扶持证券投资基金,我国自1999年以来叉颁布了一系列相关规定,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联通渠道有所拓宽。
就目前总体状况而言,我国实行的分业经营政策对于企业投资组合调整和居民储蓄存款的非中介化是监管无效的(钱小安,2001)。据测算,仅2000年我国股票市场涉及的银行信贷资金存量规模就达到4500亿元~6000亿元左右(吴晓求,2001)。在追求风险利润的动
机驱动下,资本市场参与者将从货币市场或银行体系获得的资金投资于股市,中国的货币市场资金流入资本市场的“暗通”渠道是畅通的。具体表现在:首先,证券公司通过“逾期”同业拆借或者连续从不同的中介机构进行隔夜融通或短期融通获得的短期资金用于投资。2000年,证券公司从同业拆借市场净融人资金3898亿元用于股票投资,2001年和2002年分别为5432亿元和6692亿元,2004年前三季度达到5404亿元。其次,企业相应增加证券投资数量。据统计,2000-2001年企业短期投资大幅增长,其中85%投资于证券(汪小亚,2003)。国内其他学者(王一萱,2005;杨新松,2006)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在分业管理体制下,由货币市场通向资本市场的资金暗道和明道联结是相对通畅的。但这种“通畅”,一方面说明资本的趋利性质并非完全能够受到监管的有效抑止;另一方面也蕴含着巨大的金融风险。2006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高速发展,从2006年1月开始,国内股票市场总市值从3.4万亿元开始快速扩容,到2007年8月,总市值首次超过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高达21.147万亿元。在股票市场陕速扩容的同时,货币市场流动性过剩以及资金供应结构失衡问题仍然存在。虽然央行多次加息并采取多项政策措施予以调整,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虽然影响因素复杂多变,但无疑与中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非均衡发展以及两个市场协调机制的欠缺有很大的关联。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不均衡发展和其自身的不完善,以及两个市场连通与协调机制的欠缺,对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效应。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价格信号,从货币市场向证券市场的传递是相对灵敏的,但反方向的传递则比较缓慢。这种非对称性信息流通,导致市场价格的失真,致使社会资源不能按市场化要求优化配置,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在市场割裂的情况下,由于利率缺乏弹性,灵敏度低,无法准确反映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无法形成合理的利率结构,从而影响市场资金的合理流动,也导致了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预期收益率结构的失衡。另外,在金融市场处于分割状态下,货币政策行为引发的居民资产选择行为受到制度约束,难以对金融商品的成本与收入变化作出灵活的反应。金融产品因缺乏基准利率参照而难以形成合理的定价机制,无法通过价格预期有效地参与资本市场运营,从而造成货币市场的利率传导机制失灵,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由于市场分割,货币市场不能为资本市场主体提供合适的资金来源,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无法通过货币市场进行流动性管理,融资渠道的狭窄也迫使金融机构进行体制外融资和违规操作,导致金融机构非系统性风险增加,威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因此,大力发展中国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构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有效的连通与协调机制,是中国金融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五、中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协调发展策略
1 发展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首先,必须健全货币市场体系,实现运作一体化。要对货币市场进行总体设计、引导和规范运作,在完善现有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票据市场、可转让存单市场和其他融资券市场,加快各个子市场间的融合,进一步深化货币市场的融资功能和政策功能,形成一个统一、灵活、高效的货币市场。其次,必须进一步规范发展资本市场。要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合理的发行机制,规范证券市场交易行为。形成证券市场有效的价格发现机制,发挥证券市场直接融资的作用。再者,必须逐步增加两市场共同的参与主体。要扩大投资主体的连通程度,放宽资本市场投资主体进入货币市场的条件。允许更多的金融机构进入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加快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财务公司、租赁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直接入市交易的进程;同时要积极推动做市商制度的建立,以稳定市场价格、维持市场流动性。
2 建立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均衡发展的市场治理机制。要建立一个科学的金融市场治理结构,包括运作体系、调控体系和监管体系三个方面,使资金能在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自由流动,金融市场的价格能够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要建立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风险监控体系。随着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整合进程的加快,金融风险也在加大,为此要制定有效的防范金融风险的措施,规范市场运作,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提高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风险意识和控制风险的能力。
3 构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资金合理流通的渠道。逐步取消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资金流动的壁垒,疏通两个市场的资金渠道,从而有效地配置资金,疏散和化解银行资金风险。债券市场是联结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有效纽带,要积极推进债券市场的改革,逐步形成长、中、短期限结构合理的国债结构,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优化债券市场内部结构,完善债券发行市场和债券交易市场,推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进一步连通。要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增强利率变化对金融资产价格变化的传导效应,真正发挥货币市场的基础作用。要改革和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使汇率成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协调发展的一个链接。
篇8
关键词:支付系统;货币政策;宏观经济
一、支付系统简介
何为支付系统,苏宁(2005)进行了权威性定义,“支付系统是包含一套支付工具和制度办法,为系统参与者实现资金转账的系统。其支付处理通常划分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三个标准化过程:交易(Transaction)、清算(Clearing)和结算(Settlement)。交易过程包含支付的产生、确认和发送;清算过程包含了在收付款人与金融机构之间交换支付工具以及计算金融机构之间待结算的债权;结算过程是完成债权最终转移的过程,它包括收集待结算的债权并进行完整性检查、保证结算资金具有可用性、结清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债务以及记录和通知有关各方。”
一个国家的支付系统参与者主要包含直接参与者和间接参与者。其中,直接参与者主要有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清算机构及其他金融机构(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间接参与者则包括获得金融机构支付结算服务的工商企业、其他机构组织和个人。
二、支付系统与宏观经济
从支付系统的定义和参与主体可以看出,支付系统与整个经济体系联系紧密,作为金融市场和经济运行的核心基础设施,支付系统向银行业乃至全社会提供支付清算服务,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活动的需要。
(一)支付系统维护社会运行,影响经济运转结构,保证市场经济体制
支付系统作为社会这个庞大机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政府和货币当局制定支付系统相关的政策和规则,设立专门的支付结算机构,提供保证各个领域资金渠道畅通的科技能力,形成以服务于不同领域的支付系统所组成的覆盖整个社会的支付体系网络,从而实现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及个人之间的资金往来顺畅,保障各项行为活动有序进行,维系社会的正常运转。因此,支付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金融角色,社会越发达,对于资金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流转需求就越大,随之支付系统的运行责任就越重大。同时,支付系统的运行越有效率,就能进一步推动整个社会的资金流动更加高效,社会的正常运转越有保障。
伴随着支付系统的发展,支付效率的提高,支付系统已经对一国的基础货币构成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由小及大,发生在每一个经济主体的支付行为之中,进而改变整个经济体系中的支付习惯,根据货币乘数理论,现金比例的变化会引起货币乘数的相应变化,这对于一国的宏观经济有着直接影响。而伴随着支付系统的发展,现金在经济活动中的比例在不断降低,根据《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4)》统计显示,2013年全国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501.58亿笔,总金额1607.56万亿元,同比增长21.91%和24.97%,而现金在我国的经济运行体系中的比例则在逐年大幅降低,这意味着大量的资金留存在银行体系之中,将造成我国货币乘数的放大,进而直接影响到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更宏观的层面,支付系统是经济体制存在的基本保证。市场经济体制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高效率的经济活动,与计划经济体制最大的区别在于市场经济体制所建立的契约型经济模式更有效的找到了趋近市场均衡点的途径,与在政府计划下进行产品生产、分配、销售的模式相比,发挥了市场的内在调节机制,也使得经济活动的结果更接近最有效率配置。那么,这样契约性质的市场经济体制就要求有高效的资金转移渠道,能够保证灵活、安全、快捷的进行资金流动,完成契约型社会下的权利行使和义务履行。在当前,支付交易种类层出不穷,方式多样,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契约经济,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支付系统的处理能力也得到提高,这对于维持市场经济体制的良好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支付系统作为资金枢纽的角色发挥的能力越大,对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保障就越大,可以使得市场经济体制可以在一个更加稳定的平台上以市场手段自主调节经济。
(二)支付系统影响经济效率,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依据和保障
经济效率是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核心问题,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经济的运行效率。二是经济的政策效率。经济运行效率体现经济发展过程在特定阶段中的运行效果,政策效率则体现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间转变的效果,支付系统对于这两方面都有这重要的影响。
首先,支付系统的运行效率制约着经济运行效率。现代经济中几乎所有的交易往来及其产生的债务转移等事项均需要通过支付系统来实现货币资金的快速运动,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每天都可能面对着资金头寸调拨、信贷、投融资等经济、金融事项。在支付体系运行效率低下的经济体系中,支付系统导致的资金流动阻塞,延缓了债权的实现,自然就加长了经济交易的运作周期,这样从整个社会的视角来看,在当今这样一个联系紧密的经济综合体中,每一个环节的缓慢必将导致经济的整体效益下降。
其次,支付系统影响政策效率。支付系统对于经济政策,主要是和货币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我国的资金清算系统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手工联行系统(Paper-based Non-local Funds Transfer Systems)、电子联行系统(EIS,The National Electronic Inter-bank System)和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China National Advanced Payment System)。伴随着这种跨越式的发展,支付系统处理异地、同城支付业务及其资金清算和货币市场交易资金清算更加的高效、安全。同时,随着净额结算以及大额实时全额清算系统中日间透支、抵押和回购等机制的建立,在实际资金清算量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不断增大的同时,相对资金交易量则出现下降趋势,直接结果是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需求降低,进而增强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水平,使得经济运转基础更为扎实。可以说,支付系统的高速发展使得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更高,影响效果更大,对于宏观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支付系统还为政策制定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需要全面了解经济体系中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及资金流量。以Y=C+I+G+NX等式为例,这是计算一国宏观经济总产出最基础的方法之一,那么这其中的四个变量,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都要在支付系统中完成,意味着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的一切经济活动,公民个人大部分消费行为所产生的债权债务清偿均纳入了以银行为中介机构的支付清算体系,货币当局可以通过对资金流动总量、变动趋势进行分析,科学处理相关经济信息,进而揭示出经济运行的总体规律、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这就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在此基础上,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制定扩张或紧缩的货币政策实现经济调控。
(三)支付系统事关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全球化进程
支付系统运行过程在本质上是债务债权转移,资金流动的过程,如果支付系统在运行中出现问题,不论是系统风险、信用风险还是操作风险都会造成资金不能顺利支付,直接后果是银行支付障碍,这会产生一系列负面效应,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将远大于某一家企业的破产倒闭,必将动摇公众的信心甚至引发社会恐慌。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情况在支付系统中是普遍的问题,所以支付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紧密的联系。因此,各国政府及货币当局均把支付系统的风险管理作为支付系统建设的重点内容,也作为维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点内容。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必然要求资金的流动在全球范围内有一个高效快捷的平台。以我国为例,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不断提速,这是会影响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甚至世界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事件,那人民币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成为贸易结算货币、交易计价货币及储备货币,支付系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一个可以保证高效处理跨境人民币流动的支付系统,人民币国际化也就无从发展。从全球来看,如何使得支付系统可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之下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已经成为各国政府、银行业、金融业的重点工作。
三、结语
对于支付系统,我们需要客观认识其在宏观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不能忽视其产生的影响。对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对内应全力做好支付系统与宏观经济调节的理论研究,深入发掘支付系统能力,使其在宏观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对外需要尽快建立起能够承担处理人民币跨境流动的支付系统,并前瞻性的在贸易支付结算业务基础上做好处理资本项下人民币跨境流动的准备。最终目标是使支付系统在金融基础设施这个位置上能够为国家的政策制定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来源,为政策的传导和实施创造更为畅通的渠道,支持宏观经济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十国集团中央银行支付结算体系委员会(苏宁).发达经济体支付结算体系[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2] 十国集团中央银行支付结算体系委员会(苏宁).支付体系比较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3] 周金黄.现代支付体系发展与货币政策机制调整[J].金融研究,
2007.
篇9
本文论述了加强企业现金流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电信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及建议。要逐步树立现金流控制意识;提高现金流量管理水平;制定合理可行的现金流预算管理计划;建立与完善现金流日常监控与风险预警机制。
【关键词】
电信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现金流是指通过现金的流入与流出的形式反映特定时期内企业的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以及经营活动。现金流管理的目的就是随时掌握企业资金流动,实现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现金流正如企业的“血液”一样,只有“血液”保持顺畅循环,企业才能健康成长与发展。因此在现代企业的运营管理中,先进的现金流管理理念和制度将对企业防范资产风险、提高资产运营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一、企业现金流管理的重要性
1、加强现金流量管理是企业生存的基本要求
每个企业在其存续期内,由于各类业务活动必然产生不同性质、不同特点的现金流,要及时满足企业的流动性需求,就需要采取措施,根据其特点,对各类现金流进行有效管理,才能保证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顺利进行,否则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
2、加强现金流量管理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保证
合理的现金流量管理可以保证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以利润、收入等作为企业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本身具有缺陷。例如利润常常受到各种人为因素影响,可以通过减少研发费用等增加短期利润,但却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利益。而现金流管理关注的是企业自身的支付能力和给予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回报能力,综合体现了企业的发展潜力。因此,加强现金流管理,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保证。
3、加强现金流量管理是企业培育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必须把握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从生产到管理不断创新,以满足各类消费者多变的要求。在这样的竞争态势中,现金的流动性是决定企业能否保持高效运行的因素之一。企业切实加强现金流管理,保持合理而充沛的现金流动性,可以提高现金的使用效率,将稀缺的资金及时转化为生产力,不断促进竞争力的提升。
二、电信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电信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极大的外部性,财务问题一旦发生,不仅会影响整个通信行业,还会波及到其他产业甚至整个社会经济。然而多变的市场环境给通信企业现金流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从当前我国电信行业的现状来看,企业都把现金流管理作为日常财务管理的组成部分,但其中亦暴露出的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1、对现金流管理重视不足
当前很多电信企业仍以利润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一切经营决策及行为以利润为出发点,现金流管理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体现在:首先,偏重收入的实现,而非现金的流入。例如一些电信企业为了扩大销售、维持市场份额,只要实现销售确认收入,就作为经营绩效考核的标准。不以销售收入现金的流入为标准,往往造成收款不及时,应收账款积压,应收账款周转率低下。其次,现金流出控制不力。大型电信企业的成本费用名目繁多、规模巨大,对成本进行精细化的核算和管理极其必要,但由于企业重视不够,财务挂账给成本核算带来极大的困难。另外,缴税是企业支出中的重要一项,税款的计算基础是净利润。在收入已实现但未流入现金的情况下,现金流入与流出不匹配,形成潜在的偿付危机。
由于对现金流管理认识不够,将利润视为经营成果衡量的唯一标准,财务人员在具体工作中,现金管理无章可循,现金流量表编制不规范、随意性强,不能全面真实反应资金流动情况,致使管理层无法及时掌握必要的信息,做出的经营决策有可能偏离现金管理的要求。
2、缺少自上而下的现金流预算管理计划
现金流预算管理,是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通过对现金流入、流出的预测,进行综合平衡,合理安排,科学调控资金的一种管理方法。一些企业虽然制定了现金流预算管理计划,但这些计划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只是上级部门对整个企业现金管理的整体把握,下级单位难以从中获得明确的指示和要求,最终导致计划难以实现,现金流缺口难以避免。
3、现金流管理的监督和预警机制尚未建立
企业现金流的管理以加速资金周转,增强企业价值创造能力为宗旨,以确保企业的生存能力、流动性以及财务灵活性,其内容包括现金流程、流速等方面的控制盒管理。要取得良好的现金流内部控制效果,内部监督必不可少。目前一些电信企业现金流管理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甚至缺失,各环节间缺乏必要的衔接和制约,不能及时发现企业现金流方面的问题,往往是在出问题后采取分析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进行事后弥补,因此现金流管理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一些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更多地关注其他财务问题,没有将现金流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监督视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再加上各部门自我监控机制不到位,就形成了现金流及现金流管理监控缺失的局面。
监控机制尚且缺乏,现金流预警机制更是无从谈起。一套完善的现金流风险预警机制有助于企业及时发现现金流动和经营管理中潜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范,纠正现金流管理中的失误,尽可能的降低风险,因此完整的现金流管理制度中,风险预警机制必不可少。现金流管理的监督和预警机制缺位,加大了经营风险,给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带来了隐患。
三、加强电信企业现金流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1、逐步树立现金流控制意识
电信企业领导应该充分认识到现金流管理的重大意义,并逐步在企业各个管理层次的员工中培育现金流管理意识。财务管理核心应该从以利润转移到现金流管理上。现金流的充足性和灵活性是评价企业经营能力和价值的重要指标,是分析企业财务风险大小的重要内容。企业经营成果的评估应该兼顾利润和现金流状况,才能获得正确的结果。因此,企业高层决策者应将现金流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从组织层面为现金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同时,企业各级管理层工作中充分认识现金流管理的重要性,按照现金流管理的要求进行各项经营活动,使各项现金流入和流出都有据可循。
篇10
【关键词】 现金管理;现金管理软件;企业集团;商业银行;资金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明显加快,我国企业经营规模日益扩大,并呈现出集团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同时,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导致企业资金在规模日益扩大的同时趋于分散,资金管理的难度日益加大。伴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金融市场的复杂多变,企业要更好地生存发展必须具有现代现金管理的思想和理念,掌握现金管理的各种工具和方法的应用,才能达到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收益,控制资金风险,降低财务成本,加强管控力度,提升管理水平的目标。而面向企业的现金管理软件将协助企业科学合理地管理账户和流动资金头寸,高效归集、调剂内部资金,加强资金保值增值,以提高资金流动性、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和获取更高的资金收益。
一、 现金管理的概述
现金,作为企业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部分,它始终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转的基础和前提。在企业的一个完整经营周期中,现金会根据需要不断转变为原材料、产成品、应收账款以及其他资产形式,并最终变回到初始的现金形态。而现金管理(Cash Management)是现代商业银行针对企业资金管理需求而提供的一种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专业金融服务项目,是帮助企业实现对现金流入、留存和流出等现金周转期各个环节而进行科学管理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①。从目前商业银行提供现金管理的产品和服务来看,现金管理主要包括账户管理、流动性管理、投融资管理、资金风险管理以及收款管理和付款管理等六大类产品,涵盖了传统柜台服务和网上银行等所有银行渠道。现金管理的起源和发展来自企业对资金进行科学管理的需求,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政策法规的变化,现金管理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已经成为企业资金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银行的一项专业金融服务项目。
银行代表着现金管理服务的供应方;企业代表着现金管理服务的需求方。在西方发达国家,现金管理是相对较为成熟的金融服务,在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形成了相对较为成熟的理论。这项业务已成为国外银行面向优质企业和客户的主推和支柱型的中间业务之一,在很多大型的国际银行都设有专门的现金管理部门以服务广大客户。种种迹象表明,现金管理业务正在成为商业银行拓展公司业务,争夺优质企业的新工具、新手段。例如,中信银行的“中信现金管理”,招商银行的“C+”,工商银行的“财智账户”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二、我国企业现金管理现状
(一)现金管理理念落后
由于现金管理引入我国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同时受到国内金融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国内许多企业对网络时代的现金管理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把现金管理仅仅理解为简单的资金收支工作。此外,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管理者往往过于追逐利润而忽视现金流,从而导致企业极易陷入现金流断裂的困境。
(二)缺乏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
企业往往缺少系统科学的资金管理制度,对下属机构没有科学的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对资金管理的要求往往过松或过紧,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
(三)现金管理方式及手段落后
企业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支持,在资金划转、审批、银企对账、凭证生成等各业务操作环节都只能手工处理,大大降低了资金的周转速度,同时也容易出错。且由于缺少必要的监督手段,下属企业有时多头开户,从而导致企业总部无法对整个企业的现金流实施有效的监控。
(四)现金管理信息失真,缺乏信息管理工具
由于企业自身组织架构越来越复杂,信息传递的路径越来越长,各种有效信息很难实时、准确地反馈到企业总部,导致总部往往靠事后的报表来对下属成员企业的现金进行控制和管理,使得决策者难以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有效资金信息,无法对集团整体资金实施有效管理、监督和控制。
三、企业现金管理的应用价值
现金管理对于企业的价值就在于帮助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对现金资源进行有效管理,通过对现金流入、流出及存量的统筹规划,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在确保现金流动性的前提下,力争将企业持有的现金量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在现金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
(一)提高财务效率
企业对现金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首先可采取信息集中的方式,获取企业各机构的资金流动信息。即通过对资金流入、流出的信息进行监控,掌握下属企业的经营行为。其次,逐步对下属企业的收支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和统一管理,将下属企业现金流纳入统一管理范畴,增强对下属机构的财务控制力度。目前,许多大型银行都建有专门的现金管理技术平台,可以通过这一技术平台,将企业日常需要大量手工处理的收付款操作等业务信息传输至银行系统,银行系统可自动进行处理,并自动获取账户信息,自动进行记账、对账,自动处理应收款和应付款以及其他相关银行业务。如果企业自身建有成熟的ERP系统,可进一步将银行客户端业务处理系统与企业自有的系统相结合,使企业能够实现“一点接入,统一操作”。这一方式在当前的实践中已有许多成功的案例。而所有这些都将加强企业的现金管控力度,带动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现金管理手段也促使企业自身的管理不断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二)降低财务成本
企业在应用现金管理后,由于实现了资金集中和统一调配,企业总部可利用网上银行主动回笼资金,使企业的资金在集团内实现实时快速调拨,实时到账,充分发挥集团资金效益最大化,同时保持集团最低现金占用率,将企业集团内各地分散的小资金迅速集中成为大资金,然后可以根据需要在各分公司之间进行余缺调剂,保持最佳资金头寸,提高资金使用率,减轻财务负担,最大限度发挥资金的时间价值,例如,企业加强现金管理后,集团内各分、子公司可不再单独与银行发生信贷关系,而是统一以企业集团的名义申请银行授信,可凭借企业集团的整体实力,提高信用等级,获得较大的授信额度,而这将简化融资手续、降低筹资成本,并且融资成本可能低于单一企业。同时,企业资金的集中管理和账户自动操作还可大大减少公司为各分支机构配置的财务相关人员数量,从而可降低劳动力成本。
(三)控制风险
实证研究表明,企业股票的市场价格与企业现金流的相关性越来越大,与利润指标的相关性越来越弱,现金流量比利润更能说明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通过使用现金管理业务,企业能够增强内部控制,防范会计核算漏洞,提高权责发生制下会计报表所核算利润的质量。同时,依托先进技术和网络的现金管理还可使企业及时掌控全部账户头寸和各种资金收付信息,从而强化集团对下属分、子公司的资金控制能力,强化现金预算控制和分析能力,降低财务风险和资金操作风险。随着2005年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汇率风险也成为企业面临的重大风险,而利率自由化趋势也使得利率波动加剧,企业面临的资金风险因素空前加大,如何有效防范和管理资金的汇率和利率风险就显得十分重要。集中式的现金管理模式下,集团总部可以集聚专业人才,对资金风险进行集中管理,更好地利用银行的各种金融工具来防范和化解各种资金风险。
(四)提高资金收益
一般来说,企业下属分、子公司通常会选择在当地开设大量银行账户,进行各种资金的运作和结算。这些分、子公司的各个银行账户上基本上都会留存一定的资金,这样一来,就会导致企业的资金大量沉淀在下属各机构的账户上。现金管理服务其实是发挥银行的类似于“财务公司”的角色。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财务状况的需要,通过财务软件系统对银行提供的业务进行自由组合和控制,方便灵活地订制企业内部授权机制,从而使企业拥有自己的“专有银行”。比如,对于集中起来的富余资金,银行提供通知存款、协定存款、结构性存款和债券结算等多种投资组合,使企业能够获得大大高于活期存款的收益。通过这样的现金管理服务,集团企业可实现资金的流动性与盈利性的统一,可达到降低企业资金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目的。现金管理服务的整体目标是将企业的高存款、高贷款、高费用变为低存款、低贷款,低费用,以加速资金的周转速度,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为企业的迅速发展提供有效的资金管理保障。企业总部可以通过有效的现金流管理,来预测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现金收支情况,从而更加有效地利用盈余资金进行合理投资,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
四、现金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进步和日益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中,我国现金管理业务必将迎来更加快速的发展。为此,银行应正确地预见未来发展趋势,积极地在组织架构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努力,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大力拓展新的市场空间,为广大企业客户提供更为全面优质的现金管理服务,提升我国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
(一)新的技术水平的变化
一些传统业务由于需要银行的人工干预而无法在系统中实现,但是随着技术手段的完善,可以将银行的审核和审批流程电子化,在系统中进行大数据包的传送,并且支持文字、图片等多种数据格式,通过电子签章和数字证书验证交易过程以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加强安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保障客户和银行双方的权益,使传统业务越来越多地在系统中实现,进一步拓展现金管理的服务内涵。并可建立多渠道整合平台,为客户提供全球化、实时化的交易服务和信息服务。
(二)业务架构和管理模式的创新
从国外的成功经验看,要提升现金管理业务的竞争力,首先需要银行在内部业务架构和管理模式上作出根本性改变,具体包括业务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内部利益分配机制和产品经理制度等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从制度、组织和流程上提升银行现金管理产品创新和产品整合能力,进而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现金管理服务。
(三)市场空间的扩展
由于国内的现金管理处于发展初期,面向的客户对象主要是大规模企业和集团企业等高端客户,随着现金管理业务在国内的日渐成熟和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普遍提高以及银行服务能力的逐渐提升,现金管理服务作为整合银行与公司的平台,其目标客户是十分广泛的,并且有很多潜在市场有待挖掘。在巩固现有客户的基础上,进行目标客户的拓展和产品运用的扩展,将会引领我国现金管理走向一条更宽广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张莉娜.关于公司现金管理最优化的探索[D].复旦大学,2008.
[2] 陈飚.企业现金管理系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