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康复锻炼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6: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盆底肌康复锻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盆底肌康复锻炼

篇1

[关键词]盆底肌锻炼;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11-112-03

盆底功能障碍疾病防治是女性健康的一项重要内容。产后尿潴留是常见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之一,由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胎头对膀胱的压迫,使膀胱黏膜水肿,使膀胱肌有不同程度的麻痹,影响了产后排尿。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常规健康指导后进行诱导排尿(不成功者予以留置尿管。临床实践结果表明,在上述传统治疗方法基础上,同步使用盆底康复仪治疗,并指导进行膀胱和尿道括约肌的功能锻炼,有助于产妇身心康复。本研究针对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后尿潴留患者,开展了盆底肌锻炼康复护理疗效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2013年在我院采用传统方法康复护理的阴道分娩后发生产后尿潴留的5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在传统康复方法护理的基础上配以盆底康复仪联合功能锻炼进行治疗的26例产后尿潴留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年龄21~38岁,平均(27.9±6.5)岁,孕周39~42周,平均(39.79±3.08)周,平均产程(15.79±1.57)h;观察组患者年龄23~37岁,平均(27.5±6.8)岁,孕周39~42周,平均(38.89±3.02)周,平均产程(15.48±1.75)h。患者入选标准:初产妇;产前检查符合顺产相应指标;在我院产科生产;住院期间产后6~8h不能自解小便者;产后2日自觉(或医护人员巡房,体检时发现)小便未解尽者;超声检查膀胱残留尿量超过100mL者;同意并积极配合本项研究者。排除标准:同时合并有其他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产程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康复护理。耐心同产妇进行交流,使产妇产生对尿潴留的初步认识,安慰产妇,帮助产妇消除恐惧;产妇子宫收缩时,指导产妇进行自我放松锻炼;按照有序步骤进行有意识排尿训练,增强排尿反射,直至产妇顺利排尿;平均2h鼓励产妇排尿1次;讲解模范案例,增强产妇信心,尽量减少依赖导尿;产妇出现排尿障碍初期,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及时治疗,例如腹部热敷、听流水声、注射药物、留置导尿等。产后6~8h未能自解小便后遵医嘱给予留置尿管48h,拔管后行自尿试验,测排尿量、膀胱残余尿量及排尿时间长短。

观察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每日二次。采用从加拿大引进的MYOTRAC INFINITI生物刺激反馈仪(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的同时,指导产妇进行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功能锻炼,每日三次,每次10~15min,收缩时间5~10s(以产妇不感觉疲劳为宜)。指导产妇取舒适,温和地做深呼吸,收缩和阴道,留置尿管48小时后进行自尿试验,测量排尿量和残余尿量,残余尿量≤50mL为临床治愈,残余尿量在50~100mL之间可进行临床观察,鼓励再次自解小便,观察排尿情况,第二次自解小便残余量≤50mL者也可判定为临床治愈,否则将再次留置尿管,继续治疗。

两组患者在临床诊断为产后尿潴留后,予以留置尿管48h后拔管,按照本院方法检测产妇的自排尿量、膀胱的尿残余量,并于患者排尿后10min内由患者使用视觉分级法VRS自主评价产后尿道口疼痛程度。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护理效果评价 分为以下两个等级,有效和无效。有效一产妇留置尿管48h拔管后排尿情况恢复正常,且尿量也在正常范围内;无效一产妇留置尿管48h拔管后未见排尿或排尿量不正常(膀胱残余量≥50mL,或≥100mL第二次测试仍不成功)。

1.3.2疼痛程度评价 视觉分级法-VRS,于患者排尿后10min内由患者自主评价,分为以下三个等级,0级:无疼痛;Ⅰ级:轻度疼痛;Ⅱ~Ⅲ级:疼痛明显。

1.4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W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进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36%,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1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产后尿道口疼痛程度比较

两组患者产后尿道口疼痛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产后尿潴留对产妇有诸多不良的影响,短期出现尿痛、尿不尽,腹胀不适,产后体虚等,长期影响有持续性尿道括约肌功能不稳定,压力性尿失禁等,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有报道显示,在传统的治疗方法上,加以盆底功能康复治疗训练,通过控制电极的震动频率、波形,用不断变化的脉冲电流,刺激膀胱肌,产生规律的节律运动,收缩膀胱逼尿肌的同时,可以松驰尿道括约肌,协同帮助尿道通畅,康复仪中逐渐输出的电磁波形,辐射到腰骶部深层组织时,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膀胱肌疼痛,从而使膀胱恢复自主排尿功能。此治疗方法对产妇无创、无痛,在临床治疗时能降低产妇负面、低落情绪,促进子宫复旧,加快排出宫腔残余积血,从而减少产后阴道出血。本研究针对我院分娩的产后尿潴留患者使用盆底肌锻炼的护理效果进行了研究。

篇2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疗效观察;康复锻炼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SUI)大部分是因支持盆底组织的韧带或结缔组织受损而产生的[1]。 其典型的症状是在腹部用力时,比如咳嗽或打喷嚏咳嗽,会出现不受意识控制的尿排泄,而真性的压力性尿失禁是在膀胱内压力大于尿道所承受的最大压力造成逼尿肌失控所引起的尿排泄。阴道分娩是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 发病的重要因素,若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 会给妇女正常的健康和正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目前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有手术和非手术两种手段,目前最常用是非手术康复锻炼治疗。其中康复锻炼的方法主要有电刺激、盆底肌锻炼和生物反馈等。我科2011年1月-2011年12月20例住院期间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进行盆底肌康复锻炼,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文选取我科2011年1月-2011年12月之间,20例年龄为20~30岁之间的阴道分娩后住院期间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自然分娩产妇。病例产妇纳入标准:①初产妇;②单胎、足月和顺产;③胎儿体重在2500g~4000g之间;④无盆腔手术、肾病和泌尿系统感染史;⑤无阴道炎症感染;⑥无其他易引起腹压增加的内科疾病;⑦既往无尿失禁症状;⑧每天漏尿3次以上。

1.2 方法

1.2.1 在发现产妇存在压力性尿失禁情况后,即指导病人做康复治疗。康复治疗主要是缩肛运动进行盆底肌锻炼:每次缩肛3s后放松,进行15~30分钟锻炼,每日3次以上,锻炼可在站位、坐位及卧位时进行。

1.2.2 指导产妇在产后避免从事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及时治疗咳嗽等能引起腹压增加的症状和疾病。在锻炼盆底肌肉时,还要不间断的训练排尿,即排尿时进行有意识的减缓和停顿,同时在尿失禁快发生前立即收缩盆底肌肉,以减少膀胱的不稳定收缩, 缓解排尿时的频率、紧迫感和溢尿量[2]。两者协同可以更好的锻炼盆底肌肉群,防治压力性尿失禁。

1.2.3在发生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后,护理人员指导病人保持会阴清洁干燥,及时更换会阴垫。同时要做好心理护理,理解、安慰产妇,让产妇认识到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可防性、可治性和后期影响,为坚持康复锻炼做好心理准备。

1.2.4出院后继续进行电话跟踪指导并调查康复锻炼效果。指导病人在康复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持之以恒的坚持锻炼,告知医院的咨询电话,在遇到问题时随时咨询。护理人员需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对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访以掌握其康复状况,同时给予相应的指导。

2 结果

对产后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产妇进行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出院后继续随访跟踪。随访期间有6个病人没能坚持锻炼退出,剩余14人坚持盆底肌锻炼,锻炼 42天后有9人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每日平均漏尿数由3次以上下降为1~2次。坚持锻炼3个月后,11人不发生漏尿现象,3人每日平均漏尿数下降为1次。盆底肌锻炼有效治疗了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提高了阴道紧缩度,为降低子宫膀胱脱垂的发生取到了很好地预防作用,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3 SUI的原因分析

自然分娩产后发生SUI的原因(1)妊娠导致子宫逐渐增大,身体重心轴发生改变,腹腔的压力把子宫向下向阴道的方向推,因而对盆底产生压力,肌肉逐渐松弛[2];(2)阴道分娩会机械性地损伤盆底的肌肉和结。为了能更好地满足阴道分娩的需要,在孕激素的作用下,盆底的胶原纤维和神经肌肉会逐步的扩张而造成肌肉呈现张力性的松弛。在胎儿的分娩过程中,胎头会机械地扩张和压迫盆底的肌肉神经,从而损伤了肌肉神经,进而造成其所支配的肌纤维出现功能性缺陷,并最终引起尿失禁。(3)除盆底肌的结缔组织受损外,产后因过早且用力的下蹲或重体力的活动均会损伤松弛的盆底肌,使不能正常复原,反而更加加重,从而发生阴道下段的膨出也与压力性尿失禁相关。

4 小结

产后对盆底肌进行康复性锻炼具有有效、简便、经济、安全和无损伤等优点,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最好的手段之一 [3]。由于盆底肌锻炼需要正确的方法和长期的坚持,因此,护理人员的正确指导、随访督促和病人自己树立持之以恒的信心很重要。

参考文献

[1]戴夏琳,林桂芳,曾云姣,等.产科因素对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532~3533.

篇3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304-0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自然分娩的产后6周初产妇,进行盆底电生理检查,肌力≤3级者为研究对象,按单纯随机抽样兼顾自愿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126例,分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又分为A组、B组、C组,每组例数分别为31,30,31例,对照组34例。4组产妇的年龄、孕周、产程时间、生产方式、新生儿体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处理方法

每组产妇均在产后6周以后,恶露干净,无阴道炎和泌尿系统感染。

1.2.1干预组A组:Kegel训练法由康复师指导产妇实施一对一盆底肌功能训练指导。介绍盆底肌功能训练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取得产妇的配合,并检查产妇训练方法的正确性。方法:产妇可在平卧位、站位、坐位时均可进行练习,吸气时尽力收缩5~10s,呼气时放松10s后再收缩,反复练习直至掌握熟练,避免腹部吸气加压和腿部及臀部肌肉的参与。产妇从1次训练做15次收缩开始逐渐增加收缩次数,每日进行3次,12周为1个疗程。

1.2.2干预组B组: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的方式,基本步骤为:①给予频率为8~32Hz、脉宽为320~740us的电刺激和生物反馈,训练产妇学会I类肌纤维收缩及区分会阴与腹部的收缩;②给予频率为20~80Hz、脉宽为20~320us的电刺激和生物反馈,让产妇学习Ⅱ类肌纤维收缩,锻炼Ⅱ类肌纤维肌力;③给予I类与Ⅱ类肌纤维生物反馈训练模块,让患者跟着模块训练,加强产妇的I类与Ⅱ类肌纤维肌力;④给予各种场景(如上下楼、搬重物、抱小孩等)的生物反馈训练模块,让患者跟着模块训练;⑤给予A3反射的生物反馈训练,而且需要训练产妇在咳嗽时收缩盆底肌肉;⑥给予会阴―腹部肌肉协调收缩的生物反馈锻炼模块,让患者跟着模块训练,训练患者在直立时会阴―腹部协调收缩。每次治疗20~30min,每周2次,10次为一个疗程。

1.2.3干预组C组: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阴道康复器进行康复治疗。C组是在B组的基础上加用阴道哑铃进行康复治疗。阴道哑铃训练方法:将不同重量的阴道哑铃置入阴道内,让患者收缩阴道夹持住,训练时从最轻的球囊开始,收缩盆底肌肉使康复器在阴道保持1min,逐渐延长保持的时间,当患者可以保持10min以上,在咳嗽、大笑、跑步等情况下仍不脱出后,逐渐增加阴道哑铃重量以增强患者阴道的收缩力,每次15min,每天一次,持续3个月。

1.2.4对照组:只对产妇进行一般的健康教育,如产后盆底保健知识、分娩对盆底肌功能的影响等,发放健康教育资料。

3 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各种病因导致的盆底支持组织薄弱,进而盆腔脏器移位,引发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常见的盆腔器官脱垂及尿失禁的发生,均与盆底支持结构的薄弱有关,两者往往同时存在。盆底功能康复的内容包括Kegel训练、生物反馈及电刺激等。

Kegel训练,是早期进行盆底锻炼的主要方法,该方法可以增强盆底的神经功能(兴奋频率和有效运动单位显著的增加)、增强盆底肌力。产妇能正确的、自主的收缩盆底肌、并能坚持锻炼,能收到一定得效果。但在Kegel训练中,产妇不能自己识别特定肌肉群,正确锻炼盆底肌肉,并获知盆底肌锻炼的效果,信心和依从性会打折。电刺激可以运用在阴道放置探头发出的电流信号的变化,使盆底肌肉组织发生被动运动,刺激盆底肌肉和神经,从而增强盆底肌肉强度和弹性。并且提高神经反应能力,唤醒一些因受压而功能暂停的神经单元,促进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生物反馈通过模仿视觉或听觉信号来反馈盆底肌肉活动情况,从而指导患者正确的、自主的盆底肌收缩,同时便于观察患者的基础状况和锻炼发展情况,提高患者防治效果的信心和依从性。目前国际上有一些研究表明电刺激+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盆底肌有效,本研究中,干预组B组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方法,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Kegel训练,但通过15次的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后,盆底肌的肌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对于一些基础肌力比较弱的产妇或者已经出现盆腔脏器脱垂或尿失禁临床症状的患者,盆底修复需要更长的时间,要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更持续的治疗。在干预组C组中,在B组的基础上配合使用阴道哑铃训练。阴道哑铃训练可以唤醒患者深层和浅层肌肉收缩的本体感觉,增强会阴与腹部的收缩能力,增加深层和浅层肌肉I类肌纤维与Ⅱ类肌纤维收缩力的综合力量,本研究C组在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至产后6个月,配合使用阴道哑铃配合训练,通过反复、持续训练,盆底肌康复效果均高于其它干预组,临床症状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盆底康复;生物反馈;电刺激;女性

DOI:10.14163/ki.11-5547/r.2015.03.177

压力性尿失禁(SUI)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病, 其症状表现为喷嚏、咳嗽、运动等腹压增高时不自主漏尿, 体征是在增加腹压时, 能观察到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口漏出。据统计我国成年女性SUI患病率高达18.9%, 在50~59岁年龄段, SUI患病率最高为28%[1]。其疾病的发生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及尴尬,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近年来临床上应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SUI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院通过此种治疗方法对43例女性轻、中度SUI的治疗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6月来本院就诊患者43例, 其中轻度尿失禁者23例, 中度尿失禁者20例, 年龄36~62岁, 平均年龄47岁;体质量指数20~33 kg/cm2, 平均指数24.5 kg/cm2;病程2~16年, 生育史为1~2次, 均经阴道分娩, 无妇科手术史及子宫脱垂。治疗前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进行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ICI-Q-SF问卷调查和1 h尿垫试验, 判断患者尿失禁的轻、重程度。

1. 2 SUI分度 轻度:漏尿≤2 g。中度:漏尿>2 g且<10 g。重度:漏尿≥10 g且<50 g[1]。1 h尿垫试验方法为:试验前15 min, 嘱患者饮水500 ml, 试验时嘱患者走路或爬楼梯30 min、起立和坐下10次、剧烈咳嗽10次、原地跑1 min、弯腰拾物5次、流动水洗手1 min, 1 h结束时称量患者尿垫的重量>1 g为阳性。

1. 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法国杉山盆底康复治疗仪(PHENIX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治疗。首先指导患者排空膀胱, 取膀胱截石位, 常规消毒后将涂有导电膏的治疗仪探头轻轻插入阴道内, 由该系统软件对患者的盆底功能、肌肉张力进行评估, 对神经传导损伤进行诊断, 根据其受损程度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治疗。其治疗操作步骤:调整电刺激治疗的频率为20~80 Hz, 脉宽为20~320 μs, 电流强度从0 mA开始逐渐增加, 调整至患者感到盆底肌肉有跳动收缩且能够耐受的电流为适宜电流, 进行电刺激治疗。此时患者处于完全放松的被动治疗状态, 当电流刺激时患者的盆底肌群会随之被动收缩;之后再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 调整生物反馈模块, 选择不同场景反射, 让患者按照治疗仪显示屏图形的提示主动进行盆底肌肉收缩和放松锻炼。再选择A3反射, 锻炼患者在咳嗽时或有腹压增加时收缩盆底肌肉。电刺激和生物反馈交替进行, 治疗时间20~30 min/次, 治疗2~3次/周, 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6 d再行下1个疗程的治疗, 同时嘱患者在家里每天配合进行Kegel盆底肌锻炼, 做缩紧阴道的动作, 收缩8~10 s/次, 放松8~10 s, 重复做15~30 min, 3次/d, 持续3个月以上, 指导患者在躺、坐、站位下进行锻炼, 时间可任意选择。

1. 4 疗效评价标准[2] 患者治疗结束后3个月门诊随访, 以1 h尿垫试验为基准, 治愈:尿垫试验呈阴性, 尿失禁症状完全消失且任何情况下均无尿液漏出;有效:尿垫试验漏尿量比治疗前减少50%以上;无效:尿垫试验漏尿量比治疗前减少50%以下。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43例患者中有40例均能坚持治疗2个疗程, 并在医生的督促下坚持进行Kegel盆底肌锻炼, 疗程结束后3个月随访, 其中23例轻度尿失禁患者中16例治愈, 占69.6%;有效7例, 占30.4%。20例中度尿失禁患者中10例治愈, 占50.0%;有效7例, 占35.0%;无效3例, 占15.0%, 总有效率为93.0%。无效者为生育史2次, 绝经后妇女, 未能按疗程要求坚持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适, 无阴道感染。40例患者随访6个月无一例复发。

3 讨论

SUI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之一, 成年女性多发, 且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严重影响女性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和卫生问题, 以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其病因多为妊娠期增大的子宫对盆底肌肉及筋膜产生的作用力致使肌纤维过度牵拉;分娩过程中急产、产程延长、会阴裂伤、产钳助产等, 使韧带、肛提肌及周围组织神经等盆底支持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肥胖女性以及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等因素, 使盆底组织松弛, 导致膀胱颈及近端尿道下移、功能性尿道变短。当咳嗽时腹腔内压力不能被平均地传递到膀胱和近端的尿道, 以致尿道压力不能同步升高, 而出现漏尿[3]。积极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改善压力性尿失禁症状, 减轻女性患者的尴尬和痛苦,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是医学界的重要课题。

SUI的治疗关键在于恢复盆底肌肉功能和增加逼尿肌的稳定性。近年来临床常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进行治疗。生物反馈疗法是通过阴道内测压装置测定阴道收缩力, 采用模拟的声音或视觉信号来反馈提示正常及异常的盆底肌肉状况, 将患者不能感知的盆底肌活动转化成患者能通过五官视觉直接感觉的信号, 指导患者识别受损的肌肉群, 主动进行阴道和的收缩动作, 从而提高盆底肌肉收缩能力。电刺激疗法是将电极置入患者阴道内, 选择特定参数的电流刺激患者盆底肌肉和神经, 增强阴道及其附近和较远处肌肉的弹性, 以强化整个盆底肌群, 间歇收缩提肛肌和外括约肌, 提高尿道闭合压。同时, 通过电刺激可以间接唤醒神经传导功能, 改善排尿反射的反馈机制, 稳定逼尿肌兴奋性, 从而达到治疗尿失禁的目的[4, 5]。Kegel盆底肌锻炼是指患者有意识地对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群进行自主性收缩锻炼, 以增强盆底支持张力, 进而增加尿道的阻力, 达到加强控尿能力的目的。

在众多研究中, 多数学者认为, 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盆底肌锻炼治疗SUI的疗效相比较, 联合治疗的有效率高, 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客观指标。本研究在对43例SUI患者治疗中也得到证实, 在轻度SUI患者中, 有的患者治疗3次即显效;在中度SUI患者且病史较长者, 治疗4次也显效。在经过几次治疗后患者看到明显的效果, 对其治疗也具有依从性, 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治疗。除外3例患者未能按疗程坚持治疗外, 40例患者根据病史的长短及盆底肌受损程度的不同, 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 均取得满意的效果。本

综上所述,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可以明显改善轻、中度SUI症状, 具有操作简便、见效快、无副作用等优点,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盆底学组.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和治疗指南(试行).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1, 46(10):796-798.

[2] 商晓, 朱兰, 郎景和, 等. 生物反馈盆底肌肉锻炼与电刺激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性生活质量影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1, 33(4):452-455.

[3] 那彦群, 孙则禹, 叶章群, 等. 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 北: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316.

[4] 陈燕辉, 古彩茹, 杨卫萍.电刺激疗法与生物反馈盆底肌锻炼联合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21):3244-3246.

篇5

关键词: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康复疗效

盆底肌是位于封闭骨盆底的三层肌肉群,它能够托起盆底内脏以及维持会阴括约肌的弹性与强度,对于女性的分娩、泌尿以及生殖等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2]。女性盆底肌功能障碍主要是由于盆底肌损伤、张力减弱所引起的疾病,具有压力性尿失禁、生殖器官脱垂以及异常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本次研究中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研究其与家庭康复器训练治疗的效果差异。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产后盆底肌功能患者200例。将其者随机分成两组,且患者均了解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并同意,其中观察组中患者100例,年龄19~37岁,平均年龄(29.81±3.24)岁;对照组中患者100例,年龄19~41岁,平均年龄(29.84±3.6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中的患者采用家庭康复训练进行治疗,主要治疗方案为:首先选择合适的盆底肌肉康复器(阴道哑铃),患者将双手以及阴道哑铃清洗干净后采取蹲位或是仰卧位,然后将涂有适量专用导电膏的阴道哑铃插入阴道直至一指深度(哑铃大头一段朝前),尾部胶绳留在阴道外便于取出;收缩阴道肌肉并站立起来时,在哑铃不滑落的情况下开始进行模拟以下逐级训练方式:下蹲、上下楼梯、搬重物以及咳嗽等,并根据自身训练情况不断更换哑铃,训练结束后将阴道哑铃清洗干净,擦干备用。要求训练频率为1次/d,15min/次,持续训练3个月。

观察组中患者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为:①阴道松弛电刺激,主要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脉宽350 us频率5Hz电流18~40 mA刺激持续300 s;第二阶段:脉宽250 us频率105Hz电流18~40 mA刺激持续5 s;第三阶段:脉宽300 us频率4Hz电流18~40 mA刺激持续30s)30分钟,1次;②Ⅰ、Ⅱ类肌电刺激:Ⅰ类肌电刺激脉宽800 us频率85 Hz电流18~40 mA刺激持续6 s间隔6 s+Ⅱ类肌电刺激脉宽900 us频率15 Hz电流18~40 mA刺激持续14 s间隔6 s,两种刺激交替进行15~20 min+Ⅰ类肌纤维生物反馈训练,时间为10~15 min,4次。③Ⅰ、Ⅱ类肌电刺激:Ⅰ类肌电刺激脉宽800 us频率85 Hz电流18~40 mA刺激持续6 s间隔6 s+Ⅱ类肌电刺激脉宽900 us频率15 Hz电流18~40 mA刺激持续14 s间隔6 s,两种刺激交替进行15~20 min+Ⅱ类肌纤维生物反馈训练,时间为10~15 min,3次。④Ⅰ、Ⅱ类肌电刺激:Ⅰ类肌电刺激脉宽800 us频率85Hz电流18~40 mA刺激持续6 s间隔6 s+Ⅱ类肌电刺激脉宽900us频率15Hz电流18~40 mA刺激持续14 s间隔6 s,两种刺激交替进行15~20 min+整体盆底肌肉增强训练,时间10~15 min,1次。以上治疗2次/w,隔2~3 d1次,共10次。

1.3评价标准 治疗结束后对于两组患者的盆底肌电位均值以及盆底肌纤维疲劳度进行测定分析;对患者的盆底肌收缩力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患者的夜尿、便秘以及尿失禁的情r进行比较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统计,患者的年龄、检测指标等均数采用均数±标准差(x±s)作数据的表示,患者的治疗效果等级资料数据采用秩和检验(W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比较,当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盆底肌电位均值及疲劳度的比较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的盆底肌电位均值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患者;并且其盆底肌纤维疲劳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夜尿、便秘以及尿失禁的比较结果 观察组中的患者出现便秘的情况与对照组中的患者没有很大的区别,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中患者出现夜尿以及尿失禁的患者要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相比较家庭康复训练而言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进行治疗的患者其盆底肌电位情况、盆底肌疲劳度以及盆底肌的收缩力情况均明显优于采用家庭康复训练的患者;且患者出现夜尿以及尿失禁的情况也明显减少。

综上所述,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对于治疗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恢复效果。

参考文献:

[1]沈峰,王惠芳,诸澄.盆底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奥昔布宁治疗脊髓损伤痉挛性膀胱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7(07):650-652.

篇6

关键词:低频电诊断;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DF)是女性的一个常见疾病,科学研究已证实,妊娠、分娩确定对女性盆底神经、肌肉带来损伤,导致PDF疾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女性的身体健康,而低频电诊断是指通过监测、记录、分析神经及其肌肉生物电活动来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包括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和诱发电位。盆底检测主要使用低频电诊断中的肌电图,盆底肌肉收缩信号检测,阴道神经传导和诱发电位检测[1]。而该技术在神经肌肉损伤的诊断上有一定价值。我院从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对产后42d共2100例女性常规进行低频电诊断,发现60%以上的产妇患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特别是膀胱脱垂、直肠脱垂、子宫脱垂、张力性尿失禁等的发病率高,随后对这些女性进行个性化的盆底康复训练,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共进行低频电诊断2100例,其中阴道分娩1365例,占65%,剖宫产735例,占35%,足月分娩1960例,占93%,早产140例,占7%,单胎2001例,占95%,双胎99例,占5%。年龄17~30岁,有1420例,占67%,31~50岁有680例,占33%,初产妇1508例,占71%,经产妇592例,占29%。

1.2方法 妇女在产后42d常规进行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妇科检查、排除电诊断禁忌后接受低频电诊断,仪器为广州杉山法国PHENIX U2,将特制的阴道探头放入阴道内,嘱患者收缩盆底肌肉,通过探头收集到的收缩信号反映于仪器上,仪器上所显示的内电信号实质上是盆底所有肌肉共同收缩的结果,包括I类和Ⅱ类肌纤维。因此,我们不仅能了解肌纤维受损的程度,还能进一步的分析哪类肌纤维损伤为重[1]。满意结果为I类、Ⅱ类肌纤维肌力为5级,肌肉疲劳度为0%,阴道动态压力为80~150cm H2O。

2 结果

2100例中,低频电诊断结果满意达标840例,占40%,约60%的产妇都有不同程度的盆底肌肉受损,结合妇科检查,诊断膀胱、子宫、直肠脏器脱垂有1020例,占48%,张力性尿失禁160例,占7%,阴道松弛者有80例,占3%,同时合并脏器脱垂和张力性尿失禁者有128例,占6%。产妇能直观的从仪器上发现自己盆底功能受损程度,为后期的个体化盆底康复治疗形成了理论依据。

3 讨论

从上面检查结果中不难看出,产后60%的女性均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受损。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DF)的病因很多,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妊娠和分娩是PDF独立危险因素,妊娠期随着子宫增大,重力作用对盆底的慢性牵拉造成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妊娠期激素水平的变化改变了盆底结缔组织的胶原代谢,导致盆底支持结构减弱,增加了盆腔脏器脱垂的发生风险。分娩时,盆底受胎头挤压,盆底拉伸延长,肌肉高度扩张,使盆底发生去神经改变,结缔组织间连接分离等变化,难产、器械助产等引起盆底及尿道周围组织的损伤,膀胱颈位置及活动改变,尿道闭气压下降,导致尿失禁的发生[2]。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产后女性60%的人有脏器脱垂和尿失禁等问题。通过低频电诊断技术,我们可以更清楚的了解正常和异常的神经肌肉功能,尽早发现PDF,而且妊娠及分娩过程中肛提肌及神经机械性损伤,在PDF发生过程中也起了重要作用。因此,根据产后低频电诊断结果,尽早开始个性化的盆底康复训练,具有重要的预防意义[3]。而产后低频电诊断的应用也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值得妇幼保健产后门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萍.低频电诊断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8):372-373.

[2]张晓红,王建六.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4,5(1):12-14.

[3]刘颖琳,陈少青.产后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原则与个体化方案[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8):576-577.

[4] 廖碧珍,杜春燕,徐晓阳,等.盆底肌功能锻炼对孕产妇痔愈合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08,21.

[5]易玲.不同分娩方式与产后盆底肌力变化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研究,2011,09.

[6]卢惠,黄飘,李秋霞.盆底肌功能训练防治产后尿失禁的效果观察[J]. 全科护理,2011,31.

[7]王小红,卢惠,黄飘,等.训练盆底肌功能防治产后尿失禁[J].吉林医学,2012,22.

[8]梁丹丹,蔚蔚.女性盆底肌功能锻炼[J].中老年保健,2014,01.

[9]廖秀娟,胡志华.盆底肌功能锻炼防治产后尿失禁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01.

[10]刘传勇,王晓光.不同方法测定盆底肌力指导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康复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11.

[11]刘小宝.盆底肌功能训练预防和治疗产后尿失禁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1,02.

篇7

【关键词】护理干预;产后盆底;功能康复

Abstract: Objective Explor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studies in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Methods Analysis from May 2012 to July 2013 120 cases of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impaired function of the female pelvic floor,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60 cases in each group nursing effect was observed in both groups. Results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001-02

随着时代瞬息万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情况,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emale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FPFD)指的是人体的盆底出现部分缺陷、损伤,由此造成患者的功能障碍,并发一系列的疾病[1]。我国政府和全社会对此也给予高度重视,严重影响妇女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防治已被提到重要的工作日程,FPFD防治就是其中之一[2-3]。为了加强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患者的康复效果,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本文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取得了满意的康复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患者,本组全部患者符合卫生部门制定的关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的诊断标准,年龄为28~45岁,平均年龄为27.8岁,初产妇为82例,经产妇为38例。将本组12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患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产妇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具有均衡性。

1.2 护理方法[4]:

两组女性盆底功能障患者均给予产后盆底康复治疗。(1)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措施。(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如下综合护理干预。

1.2.1 盆底保护的健康教育:

成立医院盆底保护的健康教育小组,加大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宣传,及时组织护理人员对来医院治疗的女性盆底功能障患者进行分类,根据患者的个人职业、年龄等因素,告诉患者盆底保护的一些常识,让患者熟练掌握盆底保护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如产褥期避免感染,患者在一个月期间不可以参加剧烈的体力劳动,也不可以盆浴。

1.2.2 盆底功能检测:

要求护理人员跟踪产后达到42天的患者及时到医院进行常规盆底功能检测,根据患者的检测结果,做好对应的处理措施,护理人员还要让患者坚持妇盆底肌肉锻炼,并且教会产妇正确掌握控制盆底肌肉方法以及阴道哑铃的锻练方法。

1.2.3 产前孕妇盆底肌肉锻炼培训:

根据医院制定的孕妇操作手册,指导孕妇每天做2-3次产前体操,每次锻炼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提高患者的骨盆韧性,腹部和阴道的弹性,每天定时做好阴道收缩运动,锻炼盆底肌肉。

1.3 疗效评价[5]:

根据目前盆底功能恢复疗效标准,盆底肌肌力分为0-5级。(1)显效:女性盆底功能障患者经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和护理后,患者的肌力为5级,疲劳度为0级,阴道压力肌张力完全正常,症状完全消失;(2)有效:女性盆底功能障患者经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和护理后,患者的肌力为2级以上,症状基本消失;(3)无效:女性盆底功能障患者经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和护理后,患者的肌力和症状无任何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5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患者的计量数据采用х2±s来计算,组内及组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女性盆底功能障患者的临床疗效相比较:

P

参考文献:

[1] 朱小玲,陈琳. 护理干预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1): 1539.

[2] 王雯,王美玉,刘小妮. 盆底重建联合全子宫切除术治疗重度子宫脱垂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9): 1765-1766.

[3] Marian Wiegersma, Chantal M.C.R. Panman, Boudewijn J. Kollen, et al.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versus watchful waiting or pessary treatment for 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PS): Design and participant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of two parallel pragmatic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in primary care[J]. Maturitas, 2014,77(2): 168-173.

[4] Dalia M. Kamel, Ali A. Thabet, Sayed A. Tantawy, et al. Effect of abdominal versus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s in obese Egyptian women with mild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J]. Hong Kong Physiotherapy Journal, 2013,31(1): 12-18.

[5] 李淑玲,廖惠璇. 心理干预对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护理研究[J]. 吉林医学,2013,34(18): 3726.

篇8

【关键词】 产后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生物反馈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9.060

女性的盆底由多层肌肉和筋膜组成, 承担和保持盆腔脏器处于正常位置的功能。PFD是由于女性盆底支持组织因退化、创伤等因素导致其支持薄弱的一类疾病。它表现为盆腔脏器脱垂、压力下尿失禁、粪失禁、产后障碍等。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主要诱因为妊娠、分娩、慢性咳嗽等原因, 其中分娩已被列为导致PFD的独立且第一位危险因素[1], 妊娠与分娩是导致盆底功能异常和盆腔脏器脱垂的一个重要原因。生物反馈治疗是非手术方式治疗盆底障碍性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为了得到盆底功能康复锻炼对PFD治疗效果的评估, 选择辽宁省大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进行数据统计, 并将初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5年6~12月辽宁省大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条件:有PFD症状, 并且由专业盆底医师诊断为PFD的患者、足月单胎初产妇、分娩方式全部为阴道分娩、无阴道侧切史、阴道裂伤情况为没有或Ⅰ度、胎儿体重为2600~3700 g。排除标准:排除慢性便秘等可以造成慢性腹压增高疾病、产前盆腔脏器脱垂疾病、本次分娩前有压力性尿失禁或粪失禁。

1. 2 方法 60例患者由生物反馈治疗进行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在生物反馈治疗前由盆底医师诊断, 确定诊断为PFD, 并且行盆底肌力测定, 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盆底肌力变化。所有患者接受PHENIX U4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为期5周(10次)的干预治疗。

1. 3 盆底肌力测定评判标准[2] 盆底肌肉Ⅰ类肌纤维:收缩持续 0 s肌力为 0级, 持续 1 s肌力为Ⅰ级, 依次类推, 持续≥5 s肌力为Ⅴ级;正常肌力为Ⅴ级。盆底肌肉Ⅱ类肌纤维:收缩持续0次肌力为0级, 持续1次肌力为Ⅰ级, 依次类推, 持续≥5次肌力为Ⅴ级;正常肌力为Ⅴ级。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

2 结果

2. 1 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 60例PFD患者中有10例存在尿失禁, 全部为压力性尿失禁, Ⅰ级尿失禁8例, Ⅱ级尿失禁2例;没有粪失禁病例;5例产后42 d诊断为盆腔脏器脱垂, POP-Q分级全部为Ⅰ级。治疗后Ⅰ级尿失禁6例, 尿失禁症状消失4例;盆腔脏器脱垂改善2例。

2. 2 生物反馈治疗前后盆底肌力变化比较 治疗后, 患者盆底Ⅰ类和Ⅱ类肌纤维肌力较治疗前改善明显,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女性的盆底就像吊床一样支撑着盆腔脏器的正常位置, 具有控制排尿、排便、维持阴道紧张性、减少外界细菌侵入的功能及增加性等。妊娠时随着子宫的增大、重力作用的牵拉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损伤;妊娠时激素水平的升高可以导致改变盆腔结缔组织胶原蛋白的代谢, 导致盆底支持作用减弱;分娩时胎头的压迫作用, 盆腔肌肉被极度的牵拉, 造成盆腔肌肉不同程度的断裂;会阴侧切、难产、器械助产等易加重盆腔结缔组织、会阴深层肛提肌、尿道周围组织和会阴浅肌层损伤[3], 以上原因最后导致了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有多种治疗方法, 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①盆底肌训练, 是一种主动盆底康复方法, 也是治疗PFD疾病的最为普遍的一种方式。盆底肌训练是由美国妇科医生ArnoldKegel所提出的, 因此被称作Kegel锻炼[4]。盆底肌训练是引导患者对“耻尾骨肌群”进行自主性收缩, 从而有效的延长患者的排尿时间, 对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现象有很好的抑制作用;②盆底肌电刺激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通过对妇女神经和盆腔神经的反射性刺激从而强化盆底肌肉的伸缩性;③盆底生物反馈技术主要是通过生物工程技术以及生物信息原理, 利用高科技治疗仪创建合理的治疗方案, 对患者的临床疾病情况进行观察, 对其给予对应点刺激。不同的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场景反射训练模式, 将有效地唤醒已经遭受损伤的盆底肌肉。有效将阴道紧缩程度提高, 促进盆底肌肉的肌力, 并增加肌肉的弹性, 以恢复盆底肌肉功能到正常状态。最终使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得以有效提高, 同时针对相关患者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恢复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5];④子宫托是一种支持阴道壁和子宫维持在阴道内不脱出的工具。手术治疗:主要有曼氏手术、阴道前后壁修复术、盆底重建术和尿道悬吊术等改善和恢复盆底解剖结构等。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可以发生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情况, 对女性的身心造成极大的影响, 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盆底生物反馈治疗在盆底康复锻炼中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力, 达到治疗的目的,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从而减少日后盆底器官脱垂发生的几率。很多情况下PFD是可以预防的, 减少可以引起PFD治病因素才是预防PFD的关键。孕期保健工作中注意孕妇和胎儿体重增长的情况, 减少巨大儿的出生;助产中合理保护会阴, 减少会阴裂伤;不对所有的孕妇实行会阴切开, 只对有指征或会阴组织弹性差的孕妇行会阴切开术;提高产科质量, 避免困难阴道助娩;预防和治疗腹压增加的疾病;避免重体力劳动, 从源头上减少PFD的发生。

综上所述, 生物反馈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有效非手术疗法之一, 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Zhu L, Lang J, Liu C, et al. The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women with urinary incontin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China. Menopause, 2009, 16(4):831-836.

[2] 刘娟, 曾洁, 王海兰, 等. 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分析.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4, 49(10):754-757.

[3] 张晓红, 王建六, 崔恒. 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4, 5(1):34.

[4] 林忠, 赵军玲.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进展.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2, 15(2):90.

篇9

(39.58±1.59)cm H2O]改善更明显,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训练;妇女;产后盆底功能康复;影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6.094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influence by biofeedback electric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pelvic floor training on women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16 women in postpartum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ingle group and comprehensive group, with 5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single group received pelvic floor training, and the comprehensive group received biofeedback electric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pelvic floor training. Comparison was made on pelvic floor pressure grading, vaginal muscle force level, grade Ⅰ muscle fiber fatigue index, grade Ⅱ muscle fiber fatigue index, pelvic floor resting pressure and systolic pressu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comprehensive group had obviously better elvic floor pressure grading, vaginal muscle force level, grade Ⅰ muscle fiber fatigue index, and grade Ⅱ muscle fiber fatigue index than the single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After treatment, both groups had obviously better pelvic floor resting pressure and systolic pressure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comprehensive group had better improvement in pelvic floor resting pressure and systolic pressure [(57.51±

2.59) cm H2O (1 cm H2O=0.098 kPa), (61.24±3.71) cm H2O] than the single group [(43.93±2.34) cm H2O, (39.58±1.59) cm H2O]. Their differences all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Biofeedback electric stimulation; Pelvic floor training; Women;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Influence

分娩可导致盆底支持结构损伤, 功能发生改变, 容易引起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等并发症[1-5]。如果盆底肌肉因妊娠与分娩受损伤不能及时恢复, 随着年龄的增长, 身体生理功能的下降, 相应并发症会越来越严重, 而最后只能用外科手术治疗, 不但医疗费用增加, 而且治疗效果也不理想, 所以需及早进行康复训练与治疗。常用的盆底康复技术有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训练、膀胱训练、功能康复器训练等, 训练的要点在于学会和识别并有意识对盆底肌肉进行控制, 掌握正确方法, 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针对性训练, 并持之以恒、适时适量[6-10]。本研究对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训练对妇女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以2015年2月~2016年10月来本院进行产后康复治疗的妇女116例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综合组与单一组, 每组58例。综合组妇女年龄21~35岁, 平均年龄(28.34±2.35)岁。单一组妇女年龄21~34岁, 平均年龄(28.19±2.7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单一组行单纯盆底训练, 采用Kegel训练。做缩紧阴道动作, 每次收紧≥3 s, 之后放松, 连续做10~15 min, 后每天进行2~3次, 6~8周为1个疗程。

综合组行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训练。其中, 盆底训练方法同单一组。生物反馈电刺激方法:给予频率8~32 Hz脉宽为320~740 μs电刺激和生物反馈, 以促进Ⅰ类肌纤维收缩、腹部和会阴收缩。给予频率30 Hz脉宽为500 μs电刺激和生物反馈, 以促进Ⅰ类肌纤维肌力的增强。给予频率20~80 Hz脉宽为20~320 μs电刺激和生物反馈, 以促进Ⅱ类肌纤维收缩和肌纤维肌力的增强。操作过程先将A1通道连接在盆底肌肉治疗头, 涂上导电膏之后放入阴道内, 并将A2通道连接电极片贴在腹部, 骨头电极片贴在骨头上, 后选择所需要的生物反馈方案, 打开开关进行治疗。每次治疗20~30 min, 2次/周, 共治疗6周。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妇女治疗后盆底压力分级情况、阴道肌力水平、Ⅰ级肌纤维疲劳指数、Ⅱ级肌纤维疲劳指数, 以及治疗前后妇女盆底静息和收缩压力水平的差异。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妇女治疗后盆底压力分级情况比较 治疗后, 综合组妇女盆底压力分级情况优于单一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妇女治疗前后盆底静息和收缩压力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盆底静息和收缩压力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盆底静息和收缩压力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且综合组盆底静息和收缩压力水平[(57.51±

2.59)cm H2O、(61.24±3.71)cm H2O]^单一组[(43.93±2.34)cm H2O、(39.58±1.59)cm H2O]改善更明显,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3 两组妇女治疗后阴道肌力水平、Ⅰ级肌纤维疲劳指数、Ⅱ级肌纤维疲劳指数比较 治疗后, 综合组阴道肌力水平、Ⅰ级肌纤维疲劳指数、Ⅱ级肌纤维疲劳指数优于单一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Kegel训练是有意识对以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进行自主收缩训练, 以促进盆底肌肉力量和控尿能力增强的训练方式, 可有效加强盆底肌肉, 促进括约肌和尿道功能的改善, 无并发症和副作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原理在于对盆腔神经和神经进行反射性刺激, 或直接刺激神经肌肉促进肌肉强度的增肌, 有助于唤醒本体感受器, 被动锻炼肌肉, 对膀胱逼尿肌收缩进行抑制, 发挥镇痛作用, 改善血液循环[11, 12]。

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训练的特点在于:具有无创性、无痛性, 无需服药, 安全可靠;有先进性和科学性, 可确保康复治疗效果;有趣味性, 训练过程较为轻松愉快, 患者接受度高[13, 14]。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训练的优势在于:对促进产后妇女盆底肌肉功能恢复效果确切;有主语促进阴道紧缩度的提高和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可有效预防尿失禁的发生;对膀胱和子宫、直肠脱垂也有一定治疗效果[15, 16]。

本研究中, 单一组行单纯盆底训练, 综合组行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训练。结果显示, 治疗后, 综合组妇女盆底压力分级情况、阴道肌力水平、Ⅰ级肌纤维疲劳指数、Ⅱ级肌纤维疲劳指数均明显优于单一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盆底静息和收缩压力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且综合组盆底静息和收缩压力水平[(57.51±2.59)cm H2O、(61.24±3.71)cm H2O]较单一组[(43.93±2.34)cm H2O、(39.58±1.59)cm H2O]改善更明显,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张晋, 李辉, 白枫, 等. 产后盆底肌肉生物反馈训练加电刺激治疗临床观察.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5, 23(11):773.

[2] 李一冰. 盆底超声分析妊娠与分娩对盆底解剖结构的影响. 郑州大学, 2013.

[3] 李晓燕, 郭欢, 李兆艾, 等. 盆底康复技术对改善盆底功能的临床研究.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4(6):793-795.

[4] 幸吉娟, 熊晓明, 刘秀芬.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 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34):5727-5729.

[5] 王淑静, 邓晓岚, 陈德新, 等. 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盆底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5(20):82-87.

[6] 李明群, 董金菊, 王华, 等.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训练在产后盆底康复的临床意义.浙江临床医学, 2015, 17(12):2086-2088.

[7] 许晓英, 任红红.电刺激结合生物反馈及康复锻炼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疗效分析.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30):4785-4786.

[8] 李晓霞, 夏泳, 郑琳. 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疗法对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效果观察.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2(6):442-444.

[9] 柯茹, 汪杨, 夏俊霞. 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配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疗效探讨. 当代医学, 2013(2):7-8.

[10] 朱锦容, 杨炎.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在盆底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2):237-238.

[11] 玉清, 裴慧慧, 陈蓓, 等.盆底康复训练对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的作用.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3, 28(3):234-237, 257.

[12] 黄润强, 赵亚娟, 崔明华, 等.综合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的影响.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6, 11(2): 177-178.

[13] 姜海燕, 叶丽华, 居红芳, 等.盆底肌功能训练、生物反馈加电刺激及阴道圆锥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对比研究.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30):4815-4816.

[14] 李环, 吴瑞芳, 光晓燕, 等.产后盆底康复时间选择对尿失禁及盆底肌的影响研究.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31):3699-3704.

[15] 杨素勉, 赵桂英, 赵秀娟, 等.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练对产后盆底器官康复的研究.中国妇幼保健, 2010, 25(10): 1419-1421.

篇10

【关键词】 产后;康复治疗;盆底功能障碍

Effect assessment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f pelvic floor muscle in postpartum woman ZHANG Li, LIANG Gui-ying, LU Yu-shan. Foshan Sanshui District Maternity and Child Care Centers, Foshan 528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pelvic floor muscle in postpartum woman after special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s A total of 200 primipar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10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basic postpartum education and norm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special intervention (including profession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pelvic floor muscl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Follow-up was performed in 3 months after delivery, and the comparison was made between the differences of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muscle rehabilitation.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rates of the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3 was higher, and pelvic organ prolapse and urinary incontinence were low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sexual life satisf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special postpartum intervention, including profession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pelvic floor muscl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can improve maternal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and prevent future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Key words】 Postpartum;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临床上盆底功能障碍在经产妇女中较多见, 主要是因为产后盆底的支撑结构受损伤, 表现出子宫脱垂、不同程度尿失禁以及性功能的障碍[1, 2]。有很多报道提出, 妇女产后及时进行系统和专业的盆底康复可改善产后引起的盆底功能障碍。本文主要评估妇女在产后经过特殊护理干预措施后其盆底肌康复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筛选2013 年8 月~2014年4月来本院待产的初产妇, 年龄25~34 岁, 平均年龄(29.6±4.7)岁, 孕周36~41 周, 平均孕周(38.4±2.8)周, 均为单胎妊娠, 围生期未患有急性或慢性感染疾病, 且无妊娠相关合并症以及其他相关疾病。符合以上条件的初产妇共200 例, 按照入院的时间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100例。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和身体状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干预方法

1. 2. 1 对照组 每位产妇在待产时均给予围生期健康教育, 包括定期排便, 减少增加腹压的运动, 拒绝酒、碳酸饮料、辛辣等刺激性饮食及进行一般康复训练。

1. 2. 2 观察组 需额外在产后先评估其盆底肌功能, 包括阴道的收缩压、盆底肌力大小等。根据产妇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产后护理计划。本组产妇按照计划, 需完成锻炼盆底肌的工作, 方法如下:收缩舒张运动, 单次收缩舒张时间各为3 s, 每次持续20 min, 3次/d。在此基础上, 按照盆底康复程度制定有效电刺激(盆底肌治疗仪, PHENIX-4U)计划。康复训练的不同姿势, 包括婴儿样仰卧、腿上升仰卧以及双脚并紧, 均需一一完成训练。

1. 3 观察指标 在产后1、2、3个月随访并检查。产后3个月时检测各产妇盆底肌肉的张力(0~5 级, ≥说明为有效恢复);同时产妇需完成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有无盆腔器官脱垂(POP-Q 评分), 有无尿失禁, 性生活是否满意。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产后第3个月, 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盆底肌肉的张力, 实验组盆底肌力≥3 级的比率大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32.013, P<0.05), 见表1。

2. 2 比较产妇盆腔脏器脱垂以及尿失禁、性生活的满意程度 实验组产妇出现盆腔脏器脱垂以及尿失禁比率小于对照组, 性生活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骨盆的出口有多层肌肉和筋膜共同组成了女性骨盆[3], 盆底的支撑系统则由盆底各肌肉群、韧带筋膜完成, 盆底的支撑系统能够保持盆腔器官(包括子宫、子宫附件、直肠与膀胱等)位置固定。除此之外, 阴道紧缩度和排尿、排便功能也得益于正常的盆底的支撑系统。妊娠时, 随着胎儿重量增加, 体积增大, 逐渐增大了其对盆底支撑结构的压力;另外, 分娩时, 胎儿通过产道时, 对骨盆底支撑结构有直接的机械性压迫[4], 同时盆底神经受到不同程度损伤, 故产后妇女盆底支撑结构功能往往下降。对产后妇女进行系统和规范的盆底康复训练具有重要意义。电刺激作用是通过刺激神经肌肉, 提高其兴奋性, 进而提高神经细胞之间的效能恢复至正常[5]。电刺激强度的确定主要是在产妇耐受的程度以内, 即电刺激时不引起疼痛为佳。

训练产后妇女盆底肌康复的方法, 包括盆底肌的训练、电 刺激、生物反馈等。因为这些训练方法需要的护理器械, 因其费用等问题, 目前在我国的地方基层医院尚未完全普及, 而本次研究评估妇女在产后经过特殊护理干预(即盆底肌的训练、电刺激)措施后盆底肌康复的效果。

利用电刺激疗法治疗产妇产后盆底肌康复, 原理是:通过电刺激诱发盆底肌肉发生被动性收缩, 激活盆底肌内相关活性因子, 能够提高肌细胞的收缩力, 另外能够促进局部血液的循环, 减少或者预防盆底肌肉内不断堆积有害的代谢产物, 因此改变了肌细胞代谢, 最终本体感受器受到激活, 从而促进了盆底肌神经和细胞功能恢复至正常[6]。另一方面, 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受到抑制可以增加膀胱储存尿液的体积;通过刺激盆底尿道外括约肌发生收缩, 来提高产后妇女的控尿能力。因此可以缓解产后尿失禁至恢复正常。

本次研究在规范评估产后妇女盆底肌力前提下,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 辅助电刺激疗法, 得到满意恢复效果。实验组盆底肌力≥3 级的比率大于对照组, 实验组产妇出现盆腔脏器脱垂以及尿失禁比率小于对照组, 性生活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孕妇产后特殊干预, 包括专业康复训练和盆底肌的康复治疗, 能够提高产妇盆底肌力, 预防产妇日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薛竹, 郑颖.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近期疗效研究.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32):7823-7825.

[2] 邓晓云, 于雅, 吴秀娜, 等.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肌力恢复效果的影响.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19(20):2393-2395.

[3] 王莲萍, 阚影, 王芳, 等.1270例产后妇女盆底肌功能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1):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