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礼仪培训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6: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插花礼仪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插花礼仪培训

篇1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职工培训;差异化培养模式

职工培训工作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促进员工成长成才,更好地适应和促进企业发展要求,针对当前企业职工队伍存在的文化层次不同、业务能力需求不同,在企业中采取循序渐进的差异化培训模式,不仅有利于解决以往统一培训模式存在的各种弊端,也更利于全面提升职工的文化素质和综合业务能力,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实力。

一、建立企业差异化培训模式的必要性

差异化这个词是营销管理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是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研制相对应的产品开展针对性营销的策略,是适应市场竞争的必需手段。随着企业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引进和招聘的人员在各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企业要发展就要提升全体职工的综合素质,就必须承认差异,通过差异化做好企业培训工作。

差异化培训是适应不同层次职工的需要。从企业职工拥有的职业资格看,一般都存在着初、中、高不同档次;从具有的技术等级方面看,则存在着具有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等不同层次。从文化程度看,包括硕士、大学、大专、中专、技校、高中等文化层次。从岗位上看,一般分为机关管理、机关技术岗,基层队管理、技术岗以及操作岗,以及后勤服务保障岗位等不同层次。从以上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技术类别中可以看出,企业职工在职称、技术等级、学历、岗位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只有针对职工的实际差异,开展合适的培训教育,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差异化培训是适应企业长久发展的需要。作为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建立不同梯次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要培养一批较高知识水平、业务技能的拔尖人才,同时必须要有一大批合格、熟练的操作人员做保障。特别是对于石油化工企业,不仅需要一批懂技术、能吃苦的技术骨干,解决现场施工的各类疑难复杂问题;而且需要大量的熟练操作型工人,提高施工的速度,加快施工节奏,争取更大利润;同时还需要科学管理,安全生产、清洁生产,统筹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企业要做到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树立差异化培训的理念,以适应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

二、企业差异化培训模式的实践应用分析

差异化培训模式就是以职工为中心,针对不同岗位、不同文化层次职工的需求,结合企业自身行业特点以及发展需要,开展的形式多样、效果显著的培训方式。

以满足不同岗位职工业务需求开展技能培训。结合岗位特点,按照管理岗、技术岗和操作岗的区分,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模式。对于管理岗采取依托企业培训阵地,如举办基层干部项目管理专题培训班,对基层干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创造力提升、成本核算与管理、ERP系统等专题培训,以提高基层干部的组织协调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创新创效能力。对于技术岗职工其培训内容则重点在新工艺新技术、疑难复杂施工的解决措施等。在培训方式上,可以采取自我培训,以及外请培训师和借助网络进行培训,以提升技术岗位职工的业务能力。对于操作岗位的职工,主要是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在施工现场开展导师带徒的培训方式,手把手的言传身教,提升操作技能。

以满足不同文化层次职工需求开展素养培训。如针对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鼓励他们参加更高一级的文化自学和在职教育,并在经济上给与一定的补偿。对于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职工,则主要是引导参加网络教育、在职教育,提升其自身文化程度的需求。对于内部教育培训,可以采取讲授式、电化式、模拟式、互动式、网络式等教学模式,以实现教中学、学中教的目的。同时,还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建多媒体工具和网络平台,实现培训工作视、听、触多维度地开展,实现参培职工与老师之间、参培职工之间的合作学习,形成“共同促进、共同发展、培训为我、我为培训”的良好学习氛围,满足职工提升个人综合素养的需求。

以满足企业当前及长远发展需求开展定向培训。企业发展不仅需要懂技术、会管理的干部,也需要一大批合格的操作职工。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有目的挑选一批优秀干部,以外培的方式,送他们到相关大学、党校以及其他高校,参加特设的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以推动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同时,为确保更多具有按标准操作技能的熟练技术工人,企业可以采取理论、实操以及现场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强化标准化施工、安全生产知识、消防知识等必备知识的培训力度,确保所有职工干标准活、做标准事,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当然,为了提升职工的技术等级,企业可以每年针对参加技能鉴定的职工开展集中培训,促进在岗职工提升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并为他们通过技能鉴定打好基础,不断提升高技能操作职工在企业中所占的比例。

三、探讨完善企业差异化培训模式保障措施

企业在积极开展差异化培训的同时,要不断完善对职工的培训体系建设,确保职工培训实现PDCA循环。P(plan)即培训规划/计划,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收集企业与职工培训需求、分析需求、拟定计划、沟通并根据企业策略变化确定调整计划;D(do)即培训的组织与实施,就是根据已确定的教育培训计划和企业的突发性培训需求,着手课程的设计、培训讲师的确定、培训场地的准备、相关辅助材料及开课等组织工作;C(check)即培训评估,就是对培训取得的效果、资料、文件的评估,以及评估之后的反馈;A(action)即培训工作的改进,也就是根据反馈的信息修正下一次的教育培训行动,或是对整个培训体系的改进方案实施。当然,企业每年都要做好职工培训工作的调研,总结培训工作取得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做好整改措施,不断汲取先进的培训理念,制定培训计划,做到师资、人员、场地的落实,并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监督和考核,确保差异化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总之,探讨建立差异化职工培训模式,不断探索实践“人人是人才,人人可成长”的重要理念,在企业中推动和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良好人才环境,最终达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篇2

欧美人的生活方式总和运动、冒险联系在一起,也总是最个性张扬和具创新性的。

武汉现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则更为“安静”。从焚香、点茶、插花、挂画的“四艺”生活,到对明式家具的深入研究、对雕刻艺术的痴痴热爱,这些爱好构成了他们日常生活最大的乐趣。

他们注重内在的修养身心,极少用张扬个性的外露方式来获得心理愉悦。

他们也许不是收入最高的人群,但对艺术的喜爱却外化为自己的一种气质,内化为一种素养。

焚香、点茶、插花、挂画,曾被中国古代的文人雅士视为必修课的“四艺”,无一不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们追求之至乐。也是最能彰显其才情,展露其风雅的重要技艺。四艺合一,透过嗅觉、味觉、触觉与视觉品味日常生活,不仅将日常生活提升至艺术境界,且充实内在涵养与修为。四艺是生活的艺术,也是提高风雅和韵味的人生哲学。

就在这“四艺”早已被分离以致遗忘之时,本刊走访了武汉三镇,寻找到那些在现代,依然追寻艺术修养的文人,探寻他们崇幽趣,尚自然,着重神韵内涵的品味生活。

插花――花与禅的不解之缘

花与禅,总有一种不解之缘。花是滋养双目的一道美景,花是拂过心湖的一缕凉风,与花相伴,品性怡然。源自佛教的东方插花,让我们在慢调的插花过程中,体会源自心底的愉悦、宁静与安详。禅意,油然而生。

在武汉的花艺设计领域,“花时间鲜花店”颇有名气。老板米雪在从事花艺工作之前,是一位优秀的室内陈设设计师,她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花艺。为了更好地掌握花艺,2005年,米雪辞职前往日本福冈。5年间,她系统学习了花艺、茶道和香道。

米雪坦言:“现代人多半是大脑主宰的动物,每天不停地思考、计算,飞速消耗着脑力,支配着身体不停往前赶,早已忘了,我们的心也有感觉。有张有弛,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如果放慢脚步,抛开脑中那些繁杂的是是非非,试着让我们的心做一次主宰,细细感受一件怡情养性之事的整个过程,你也许会发现,快乐,并不仅仅是停留在脸上的一个表情,它更犹如一股从心底汩汩冒出的清泉,缓缓流淌过近乎干涸的身体,让我们整个人都变得滋润而生动起来。”

如今,插花之美也不仅仅在于装点生活,带给我们美的视觉感受了,它更映射了插花人的人生态度和性情性格,正可谓花如其人,在插花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认识自己、感受自己、完善自己。所以,插花是一种禅意的冥想,是一种对心灵的洗涤,也是一种对性情的陶冶。

米雪不仅认为花是美丽,还觉得花反映了时光的推移和人们内心的情感。花道所要呈现的是一件美的事物,同时也是一个表达的方式、修炼的方式。这其中需要一种奉献精神:有如造化将美丽的花木无私地奉献给了人类。达到人、花一体是一种境界 ,这就要通过训练让内心平静如镜。赞美自然、仪礼、德行、胸中的气韵、内心的澄明都是花道的题中之义。它所要追求的是“静、雅、美、真、和”的意境。

焚香――一缕沉馥馨香,舒缓俗世烦忧

时下,香道、品香成为现代都市生活中的新时尚和休闲新方式,人们在沁人心脾的芳香中,放松身心,感受中国传统香道文化,既是精神上的一种陶冶,又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扬。

武汉香道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主席张博建就是一位爱香之人,酷爱收藏红木家具的他,在2006年接触到香之后,就沉浸在焚香、品香的愉悦中,他说,“品香是一种悦己的行为,出于对好的香气的一种追寻的本能。到后来发现香,包含了一种精神――对大自然的敬畏感。”

的确,香道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单纯是品香、斗香的概念,而是一种以天然芳香原料作为载体,融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一体的,感受和美化自然生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创造人的外在美与心灵美的和谐统一的香的文化。

如今,香道的含义远远超越了香制品本身,而是通过香这个载体达到修养身心,培养高尚情操,追求人性完美的文化。香,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而又净化心灵;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香,既能悠然于书斋琴房,开发心智;又可缥缈于庙宇神坛,安神定志;既能在静室闭观默照,又能于席间怡情助兴。张博建介绍,“正是香的种种无穷妙用,使其完全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从香料的熏点、涂抹、喷洒所产生的香气、烟形,令人愉快、舒适、安详、兴奋、感伤……等等的气氛之中,配合富于艺术性的香道具、香道生活环境的布置、香道知识的充实,再加上典雅清丽的点香、闻香手法,经由以上种种引发回忆或联想,创造出相关的文学、哲学、艺术的作品,使人们的生活更丰富、更有情趣。”

tips关于香

香,芳也,从从黍,从甘。物虽微而贵,其气芳馨。

香料最早都是因为宗教活动、礼仪熏香、饮食加味,以及治病疗养的需要,而进入人类生活之中。由于地域及民族文化的差异,对香材的用度及对香之品味各有不同。中国自古在香的应用上是十分复杂的,譬如,汉代之前用香,以佩香、汤沐香、礼仪香为主,汉魏六朝则是在生活中加入了道家修仙思想的“博山式”熏香文化。

两汉时期中国贵族所使用的香材,在西域和岭南香料尚未大量进入中原之前,多为各种干燥的香草、香花、香药为基本原料,在磨成细粉调以牛脂香膏后,再用来焚烧或香药浴。据《西京杂记》记载,更有“汉武帝时,海国献龙涎香”之句,如今已很难查证是否有此,但即便“乳香、龙涎、麝香、沉香”虽有传入之可能,最多只能出现在最高端的统治阶级中,平民百姓和一般贵族官员,是不可能享受到的。其价格昂贵,决不是有钱随处可买的奢侈品。

待至宋元时期,可谓香道发展的盛世之时,焚香乃成士大夫“清致”价值观的证得外象。两宋时期,插花、品香、点茶、挂画,被称为文人社交圈的四般闲事,亦是评断文人生活品味高低的标准。

而这其中,又以香道的学习最为艰难。因其修习,须具备书、花、茶三道基础,且对香药学也要略知一二,才可配香。而可入品之香,又都是高档难得之物,并非有钱便可买到。而行香、理香工具,则都要量身打造,光是香道入门的“香、火、炉、灰、碳”这行香五事的操控,许多人便无法坚持下来。最后,要能入座香斋品评香道,则在修为上不但要儒、释、道三家思想稍有涉猎,还要有点悟性,是一种适度用脑,专一心志,能暂时脱离外物烦恼,使心神舒畅的高级养生活动。

篇3

[关键词]明治时代 传统礼仪 传承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049-02

在国家软实力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包含文化、教育、国民形象等一系列非传统意义上的竞争因素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礼仪作为文化的重要部分,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对外形象,并且是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的认识最直观的领域。日本的国家软实力较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无疑是其礼仪的独特魅力。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国际通行礼仪固然重要,但最终决定一个国家礼仪特色之所在的是传统礼仪。日本礼仪之所以独具魅力也正是由于其经历了明治时代欧化盛行的文明开化后,依然传承下来的传统礼仪的鲜明特色,并一直保留至今。而我国清末民国初年,在欧风美雨的洗礼下传统礼仪多惨遭遗弃的境遇,因此考证明治时代日本对待传统礼仪的方式及其传统礼仪的传承方式,无疑对弘扬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民间坚持传统礼仪的呼声

日本在明治时代经历政府主导的如火如荼的西洋化进程时,传统与现代、欧化与国粹斗争的声音也曾不绝于耳。但民间一直存在忧虑传统礼仪流失的声音,并积极向政府谏言、积极引导社会民众维护传统礼仪。早在明治十三年(1880年)青森县普通民众渡边村男就已经在给明治政府的建议书中慨叹:“我国各地都有自己的传统礼仪,但现在都面临即将消失殆尽的危险”。并进一步表示担忧:礼仪出现一时混乱国家不会灭亡,但传统礼仪完全消失了,国家就灭亡了。希望在传统礼仪的基础上制定新时代礼仪规范”。向政府建议“启用通晓天下时务的廉洁有德者在传统礼仪的基础上制定通行天下的礼仪规范”。[1]以上建议虽然缺乏具体操作性,但表明了民众对保护传统礼仪的热情。

在欧化浪潮中社会精英分子也开始积极维护日本传统,明治20年代初开始出现了保存国粹的社会思潮。三宅雪岭与志贺重昂于明治二十一年(1889年)创立了杂志《日本人》,陆羯南等人于明治二十二年(1890年)创刊了报纸《日本》。强调日本的近代化“不是西洋社会的同化,是在有选择的基础上,对西洋文明的导入”。[2]在高举维护传统旗帜的同时社会上甚至出现了诸如:“强烈反对导入诸如亲吻礼等西洋风俗习惯、礼仪中的有害事物”[3]、“夫人小姐们的病痛全是西洋服饰的束腰工具所致”[4]等一些极其激进的西洋礼仪风俗有害论。人们在论及传统礼仪的传承方式时,时常涉及日本传统武士道,高呼“传统礼仪的复活就是武士道的复活”[5],认为在新时期要通过坚持武士道精神来弘扬传统礼仪,慨叹“从前在武士的家庭中,严格遵守着礼仪规范,而当今家庭中武士般的礼仪教育越来越少,到访日本的外国人不再能看到曾经武士家庭良好的礼仪规范,而只能嘲笑当今礼仪生活的混乱,实则遗憾之至”。[6]在明治时期,国家自上而下的文明开化运动过程中,“西洋”礼仪发挥了一种触媒作用,使人们开始更加积极自觉地维护日本传统礼仪。

二、礼仪教育与传统礼仪的结合

(一)学校礼仪教育与传统礼仪

在维护传统礼仪的社会舆论的影响下,传统礼仪流派开始在学校和社会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明治近代教育制度的确立,培养学生道德情操的“修身”课程开设确立。明治十二年政府了“教育大旨”,开始明确规定了一门“作法”科目作为修身科目的实践课程。明治十三年再次教育令,明确规定将“修身”列在读书、习字、算数、地理、历史之后,作为与其同等的科目。明治十三年再次改正教育令,将“修身”列为各学科之首。将其定位为教育的根本。这一规定一直保持到昭和二十二年。道德及其实践礼仪课程的成为明治以来近代教育的重要层面。

明治十三年传统礼仪流派家元小笠原清务①向明治政府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具体学校中开设礼仪课程的建议书。响应他的建议,以明治十三年东京神田小川小学开设礼仪课程为开端,东京府各小学中都开设了礼仪课程。此外明治十四年在男女共学的礼仪课程之外,开设了针对女生的“小学女礼式”课程。小笠原清务为此编写了教材《小学女礼式》,序言部分谈到,“而今,本府各公立小学校均开设了女礼式课程,为了向学生讲授起居进退之法,受府厅委托,我等制定了此学校礼仪教材”,成为全国多所学校的女子礼仪教材。明治十五年小笠原清务开始在东京女子师范学校教授礼仪课程,使用小笠原与松岗明义共同编写的教材《新撰立礼式》,开创了在高等教育中开设传统礼仪教育的先河。文部省也将“女礼式”列为正式科目。宣布训令,女子礼仪科目应包括:裁缝、女礼、点茶、插花。明治十七年开始,师从小笠原清务和松岗明义的后闲野菊、佐方镇子开始招徒讲学,之后她们的学生遍及全国的女子学校。明治十年代学校礼仪教育迅速高涨,造成礼仪教师极度缺乏的局面,小笠原在自家开设的礼仪教室中培训礼仪教师。文部省命令东京的73所小学每个学校选三人,在小笠原清务的礼仪学校进修一年礼仪课程,后回到本学校任教。据此,小笠原传统礼仪在学校教育中被广泛普及。以小笠原流传统礼仪为蓝本,其他传统礼仪流派家也纷纷著书。②随着明治近代学校教育的建立,体系化的传统礼仪教育迅速发展起来。

(二)民间礼仪教育与传统礼仪

篇4

关键词: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海外实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306-02

随着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大学扩招造成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对此,通过实习使得大学生掌握实践技能,缩小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具有国际教育或培训背景的人才在就业市场上更受欢迎。因此,海外实习项目在开拓学生视野、培养自立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磨炼职业技能、提升外语水平、推动高校国际化进程等方面所具有的巨大优势,使得国内各高校及学生纷纷加以重视。

近年来,中日文化、经贸合作的日益频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性视野、精通日语、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日语专业人才,成为当务之急。但是,目前我国的日语人才培养模式仍未能满足这种需求。尽管现在许多高校的日语专业均开设了商务日语、日本概况、日本文化等课程,但是由于教学与社会、企业需求的脱节,未能为学生提供有利的语言、社会环境等原因,造成大部分日语专业学生对日本社会习俗、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商务日语、日本企业运作模式等等的了解未够深入[1]。因此,开展日语专业学生海外实习项目意义重大。

笔者所在的韩山师范学院自2011年起,与日本爱媛大学合作举办海外实习项目,为本校日语专业学生提供海外实习机会,可说是在日语专业教学改革上踏出重要的一步。本文试以该项目为例,分析探讨海外实习项目对培养面向经济全球化社会的国际化日语人才的重要意义。

一、项目内容

2011年11月,韩山师范学院与友好学校日本爱媛大学合作申请的日本文部科学省双向留学国际交流基金项目获立项批准。韩师与爱媛大学国际合作促进中心合作,面向日语专业的学生开设专业实习项目。

该课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生在国内学习实用商务日语课程,由日方提供关于日本企业文化的学习教材,由本校组织有关的教学活动。主要教学内容有商务礼仪、商务用语、商务听力、商务实操等。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语言听说能力。授课老师结合自身经历,讲解在日本企业中的工作要领、办公室规则等实用知识,并利用同声传译语音室,采用模拟办公环境,模拟商务场景的方式进行实训,为期一周。第二阶段,学生赴日本实地进行大中小型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管理等学习和实习活动。为期15天。第三阶段,学生赴日完成实习回国后,学校组织了一次校内实习报告会,参加实习的学生均需通过PPT报告的形式,将实习所得所感与全体日语专业学生分享。通过学生报告会的形式,使其他未能赴日实习的学生也能了解该项目,学到一定的知识,也比由老师来发表总结更有说服力。

二、项目特点

该项目最大的优势在于每名学生可以得到日本文部科学省双向留学国际交流基金一次性资助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 400元)。这部分资金解决了学生们的实习费用和住宿费用。为学生减轻了不小的负担。

企业见习是该实习项目的重头戏。学生在日期间赴三浦工业、日本食研、今治造船、伊予银行、丰田汽车等知名企业实地考察和实习,深入企业内部,实地观察企业的运作方式和生产过程,在自然的语言环境和真实的工作环境切实地锻炼自身的外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磨炼工作技能。

此外,日本文化体验也是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们通过茶道、插花、俳句创作等课程进一步深入了解日本文化,对自身学习和工作也是大有帮助。

三、项目意义

开展实习项目的目的首先是使学生拥有进行实践的机会,即是使学生在实际体验中,领会到如何将在大学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预先做好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在课堂上,学生们以商务活动中经常出现的主要活动内容为主题,设定实际场景,根据不同场景学习商务日语。敬语一直是日语学习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但是在实际的商务交往中,又是一个必备的技能。学生们通过模拟商务交往情景,实际运用日语敬语,也有助于对敬语的掌握。同时,通过培训学习商务礼仪,从坐姿、站姿、微笑、交换名片等一系列在日常的商务交往中经常碰到的细节问题中感受商务礼仪的真谛。通过对商务礼仪的学习,学生们也懂得了,个人以其高雅的仪表风度、完善的语言艺术、良好的个人形象,展示自己的气质修养,赢得尊重,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基础。所以如果一个公司的每一名员工都能时时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仪容仪表,学会尊重他人、包容他人,以乐观积极的形象去迎接生活的每一天,那么不仅能提升自身形象,实现人生价值,还能充分提升公司企业形象,创建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促进公司和谐发展。而在企业中实习,通过自己动手实操,学生们又得以熟悉各项工作实务,这无疑为以后开展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优秀的企业精神去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比如有的学生提到:他们在三浦工业身上学到企业造福社会和环境的精神;在atex株式会社中学到严格专注的工作态度;在日本食研中体会到以人为本的生产理念;从今治造船的生产过程中感受到认真钻研的工作作风;为爱媛丰田公司对员工和顾客的双向完善管理而感叹;被伊予银行的顾客至上的服务精神所感动。

学生通过与日本员工组成团队,共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可以了解到不同的知识领域和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方法。这对学生来说本来就是一个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团队精神的绝佳机会。而通过作为集体的一员与人相处,共同完成工作任务,也使学生得以审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工作的意义所在。甚至,通过对自己“学生”与企业员工“社会一员”这两种不同身份下对世界认识的不同,从而促使自己再次去思考大学教育的意义所在和人生的价值所在[2]。在这些企业中所学到的知识和实习经验无疑将帮助他们处理和克服将来工作上的问题甚至是人生问题,终生受用。比如,学生在企业见习中感受到:企业的运作不仅仅是从获取利益出发,而应是力求对社会和人类做出贡献。进而想到自身以后参加工作也不能只是考虑报酬等因素,而是应该在衡量社会与个人等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选择,在平凡的岗位上如何成就不平凡的事业。这样的思考可说是相当难得的。

而通过赴海外开展实习活动,学生们所处的是与国内截然不同的环境,这对学生的外语能力、自立能力等方面的提高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学生们若想与日本的员工一起工作,就不得不使用日语,这对学生日语水平的提高和开口说日语的自信的增强所起的作用巨大。

无论是学习日语,还是在日企工作,了解日本文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日本文化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保留了自身的精髓。因此,日本文化体验也是实习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日期间,学生们通过茶道、插花、俳句创作等课程,亲身体验日本文化。有的学生提到,通过学习日本的插花艺术,可以看出日本人对植物的感情;而在俳句中,每一句的俳句都必须含有表示季节的词语,这也看出了日本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从中可以了解到日本人的性格,这对与日本人相处是很有帮助的。同时,学生们身处海外,也有了一个从外观察自己祖国的机会。学生们可以通过在各个方面对中日两国进行对比,除了更加了解日本以外,也能更进一步认识自己的国家,这对增强两国友谊,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意义深远。

对学校来说,以海外实习项目为突破口,带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等教学体系的系统变革,将海外实习环节纳入到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贯穿文化教育,以培养学生对日本文化的积极态度、跨文化接触的适应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技能,实现提高学生外语交流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就业能力的目标[1]。此外,在树立学校形象,扩大招生等方面,海外实习项目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对于接纳学生进行实习的企业来说,合作开展这样的项目也是有利的。第一,对于企业来说,实习的中国学生都是来自海外的,他们具有与日本学生不同的知识构成、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这为企业招揽人才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第二,企业可以通过该项目了解国际化教育,这对企业自身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也是极有帮助的。第三,学生们通过运用外语、本国的文化知识参与实习,对活跃企业内部氛围、开拓新市场、推动企业国际化进程起到一定帮助。第四,企业可以通过为实习学生设置课题进行调查,一定程度上减少自身的时间与资金成本[2]。

四、总结

通过该实习项目,韩山师范学院已选派2期共36名学生赴日实习。其中第一期的18名同学已毕业参加工作,在后期对他们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所有的同学均表示参加该项目达到了自己到日本留学的目的,并有17名同学表示该项目有助于自己就职、工作。由此看来,开展日语专业海外实习项目已收到初步成效,作为学校,接下来需在如何通过这样的项目来推动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上下功夫,此外也要考虑如何广泛联系国内外相关机构和校友华侨,积极主动地开拓海外实习项目,同时加强对海外实习项目的管理,为大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海外实习项目[3],进而大力推动学校的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刘慧云.日语专业跨文化海外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8,(8):79-81.

篇5

1广辟学路,培植护理人员文化素养

欲将更多的文化元素渗入疗养护理,首先要提高护理人员的文化素养。我们主要的做法:①吸纳先进的交际与礼仪技巧。不定期请星级宾馆礼仪教员为护理人员授课,自购影音资料并安排相关教学,重点了解和掌握交际常识、文明用语、接待礼仪等内容。②学习房间布设艺术。组织护理人员到星级宾馆参观,学习客房管理、室内清洁、房间布设、物品摆放、插花艺术等常识。③掌握导游专业知识。为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请导游专业教师进行讲解和演示,并利用疗养淡季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现场导游”比赛。④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培养文体骨干。每年利用

“五一二”护士节、“十一”国庆节等时机,集中组织包括歌舞、小品等各类节目在内的小型文艺联欢会;还利用春节、“八一”建军节等时机,组织工休人员进行游泳、健身操和球类比赛,既活跃了疗养生活,又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文体素质。⑤开展“护理服务形象大使”评选活动,在参考平时工作业绩的基础上,通过护理基本操作、才艺展示、综合知识竞赛等步骤,评选出本单位的“护理形象大使”,并积极支持和鼓励其参加上级或地方组织的相关比赛。通过上述学习和培训,提高了我们护理团队的文化素养。

2讲求实效,积极营造疗养护理文化氛围

为打造“疗养护理文化”特色,主动从设想和计划入手,不断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巧妙结合。我们的主要做法:①围绕着“温馨提示”体现疗养护理文化特色。先后设计、制作了精美的“护士对您说”、“疗养生活服务指南”、“健康体检早知道”等温馨卡,并购买了当地旅游交通图,均免费奉送给每一位来院疗养人员;针对疗养员用电、用水、就餐、购物、通讯、寻人、指路、观景、气象、交通、治疗等多方面需求,张贴、悬挂各类“温馨小贴示”或设置“服务栏”。②展示文明形象。护士的形象不仅反映疗养院整体形象,也影响着疗养员在院期间的心境。我们对护士的发型、化妆、装束和文明用语作出统一规定并严抓落实;还根据疗养员可能咨询的问题,自编了“疗养生活小百科”,让护士尽可能多的掌握相关知识,做到“百问不倒,百问不烦”和“笑脸相迎,笑脸相送”。③开展文体活动。为适合不同年龄、性别、爱好、特长的疗养员娱乐,并在疗养娱乐中享受快乐,在轻松愉悦的意境中增智、增体,设立了桥牌、棋类、书画、台球、乒乓球、卡拉OK、音乐疗法室、健身等活动场所,适时组织各种小型比赛或联欢会,极大地丰富了疗养生活。④开展观景旅游。我们主动与当地几处著名景点建立了友好关系,根据疗养员入院批次情况,适时组织观景旅游;还结合疗养院的院史人文,充分挖掘、整理出具有独特风格的院内景观供疗养员参观,很受疗养员的欢迎。⑤进行健康教育。疗养旺季,我们每周举办一次健康教育讲座,预先讲座内容,并由疗养员自愿参加,如:亚健康与保健、心理调节、幼儿养育、饮食与营养、常见疾病防治、生理运动常识等;我们还几次聘请地方中医保健专家来院授课,对此,疗养员给予了高度评价。⑥进行心理疏导。针对疗养基层军官平时战备训练紧张、生活环境艰苦和家庭负担较重等实际情况,我们除了进行心理与健康讲座和适时开展“一对一”心理辅导之外,还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特意安排疗养员相互之间进行交流,让他们面对面畅谈思想、回味人生、讲述各自的工作与生活感悟等。

3承前启后,继续求索疗养护理文化新境

实践证明,将更多的文化元素融入疗养护理工作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①深受疗养员赞许。通过经常性问卷调查统计,疗养员满意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其中非常满意率保持在92%以上;多次收到各类表扬信;疗养员对我们护士普遍的评价是:态度热情,服务周到,技能娴熟,多才多艺,积极向上。②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由于更多地提供了展示护士风采的舞台,加之护理人员普遍是“多面手”,分别兼任着各种授课、辅导、联络、组织的主角或骨干,极大地调动了护理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护理队伍爱岗敬业、严格要求、钻研业务、苦练技能、发挥特长等良好风气的形成。

篇6

婚姻学堂开课了。

我们的口号是“用科学的原理打造婚姻”。无论哪类知识、哪个行业、哪种专业的哪种科学原理,只要你将它活学活用到婚姻中来,指导我们的情感,激发我们的爱情,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你就是我们的老师。

主持人:饶敏

投稿邮箱:

白熙什么都好,只是过于追求完美。

这一点柯静与他结婚前就知道,但当时她不觉得这是缺点,相反,她以为这正好说明白熙是个认真的、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人。如果将婚姻比作人生路携手同行的伴侣的话,柯静对自己有信心,她能跟得上他的步伐,他的速度,她能看到他眼中的风景,他的遐思……

然而,婚后不到半年,柯静就懊恼地承认,错了。

因为红尘中的婚姻从来不是风餐露宿的长途跋涉,原本不是闲情逸志的远足郊游,越发不是挑战极限的探险活动。不是的,婚姻其实如此平凡,质朴甚至乏味。没有死生契阔的考验,没有惊心动魄的曲折剧情,没有风花雪月的极致浪漫。它就是将男人和女人局限在一座围城里,一间房子里,让他们朝夕相处,一年一年、一天一天甚至一分一秒去度过。

白熙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如果理想是房间的天花板,奋斗就是永远踮起脚尖。

白熙的座右铭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白熙无论是对工作还是生活,都能做到胸有蓝图,一幅完整的目标、计划和步骤图案。博士毕业的他已经是一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之一,工作繁忙而且很有成就感;因为可以自由安排工作时间,除了请来钟点工做家务外,他坚持每天晚上亲自下厨,做一顿两人晚餐;他对柯静也已经安排好了进修计划,用两年时间拿到同等学力研究生文凭,这期间作为调剂还可以学习钢琴和礼仪培训课;两年之后继续读博,同时准备生孩子,闲来学点插花、服饰颜色搭配什么的……

柯静小心翼翼地问:“我一定得学这么多吗?”

白熙神采飞扬:“当然,惟有这样,我们才是相配的,我们的婚姻才完美无缺。”

他们的婚姻,在众人眼里是样板工程,在柯静心中却无异于一个漂亮的监狱。柯静觉得自己仿佛穿上了红舞鞋的女孩,疲惫不堪却无法停下舞动的脚步。

而理想在哪里?永远在房间的天花板上,柯静要怎样才能到达那样的高度?

柯静开始偷懒,她找出种种理由不去上课;她甚至主动要求加班,然后吃一碗方便面,也不想按时下班回家,看到白熙那张时时焦虑,并常常若有所思的脸。

白熙觉察了,他有些愤怒与不解:“为什么?我这样努力为婚姻奉献,只是想构建一个完美的人生,难道还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吗?”

柯静无力地摇摇头,回答说:“不,不是做得不够,而是做得太多了。”

是的,生活不是芭蕾舞剧,谁都不可能时时踮着脚尖行走;婚姻的理想请不要画在天花板上,让对方须仰视方见。因为在一个家里,在一个房间里,谁的高度都不能超过天花板,否则天花板就必须相应升高。换而言之,天花板升高的结果是人的高度永远无法抵达它。

柯静追问白熙:“你是爱我,还是爱那个理想中的完美女人?如果我做不到你要求的那些,你是不是就不再爱我?”

白熙哑然。

柯静越说越委屈,她的心里已经填积了太久的挫败感:在白熙眼里,自己难道竟然有那么多不足,无论是学历还是学识,无论是谈吐还是举止,甚至连穿衣打扮、爱好品味,都得来个脱胎换骨的改变?

只是,到那时,那个被重新塑造焕然一新的女子,还是自己吗?

她是否叫柯静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她只需要有一个名字----白熙的妻子。

白熙久久地陷入沉思中。

她只有大学学历,有什么不可以吗?她不会弹钢琴,但她会写些让人心动的文字啊;她对插花一窍不通,可是有什么关系,如果她热爱大自然,热爱繁花缤纷?她对流行色从来都不敏感,然而衣着品味上她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她有时偷懒,偶尔任性,她发发脾气,撒撒娇,甚至做错了事不承认,然而,这有什么关系?

只要她是柯静。

只要他爱她。

有天,柯静对着白熙巧笑嫣然:“其实,也不是不能触摸到天花板的。”

白熙疑惑地看着她。

柯静投身白熙的怀抱,在他耳边说:“将我抱起来呀。”举起来,旋转,在梦境与现实交汇的瞬间,柯静尽力地伸展自己的胳膊,于是,她触到了房间的最高点----天花板。

那是爱情的天堂。

下期预告:

篇7

[关键词]德育;愉悦体验;回归本质;成长于发展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0-0003-03

德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彰显的是人的向善之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美丽人生的追求。南溪山小学在长达50年的办学历程中,孕育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多年来,学校本着“以人为本、播种未来、享受教育、打造品牌”的办学理念,根据“让德育成为最有魅力的教育”的思路,让德育回归生活、走进生活,融入社会,成为有助于人生命发展、生活质量提高和心灵成长的途径。让师生在获得知识和智慧的同时愉悦体验“内心的旅行”,让德育的品质得到新提升,焕发其无穷的魅力。

一、百花园里勤耕耘

爱国、敬业、成才、奉献是学校师德建设的中心工作。老师们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自身建设,岗位成才,岗位建功,他们就像百花园里辛勤的耕耘者,推动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

(一)教师职业规划,明确奋斗方向

学校让每一位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老师们把个人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紧密结合,把个人的发展目标与学校特色的创建相结合,认真分析自己,“解剖”自己,在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制订自己的发展目标并设计自我发展的进程。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的制订,使学校全体教师有了工作的具体方向,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检查、反思以及调控自己的行动。它将减少老师们在行动上的盲目性、随意性,使我们的老师在专业思想要求上更明确,在教师的发展之路上走得更远。

(二)出版《教师月报》,提高专业素养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学校决定每月为教师们出版一期学习月刊,让老师们在业余时间加强继续教育学习。如今,由我校老师自己撰写、自己编排的《南溪山小学教师学习月刊》伴随着教师的成长,也标志着我校的德育校本教研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三)“我是一道风景”活跃教师讲坛

学校立足本校,开展了“我是一道风景”教师讲坛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提高自己的舞台。教师登台主讲,畅谈自己的教研成果、生活智慧,还有自己对师德的理解和追求,激励了全体教师塑造崇高的师魂。

(四)游历名山大川,丰富教师心灵

教学是一种田野的事业,教师应该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学校鼓励老师们游历祖国名川大山,并撰写游记,学校将老师们的游记编辑成册,《南溪山小学教师游记》见证了老师们的浪漫,记载了老师们的幸福。

二、百花园里共成长

老师们的辛勤劳动和精心培育,使同学们在校园里健康成长、和谐发展。他们在课堂扎实高效的学习中探求知识,在课外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发展身心,在各项主题教育中增长智慧。他们就像一朵朵含苞的花朵,即将在百花园中灿烂地盛开。

(一)校内活动:主题活动鲜明,承载梦想起航

1.载着梦想起航,架起梦的桥梁

我校新学期的特色活动之一――“载着梦想起航”班级宣言主题活动在每学期开学典礼上都会隆重举行。同学们共同畅想梦想,各班轮流宣读本班制订的梦想宣言。坚定而整齐的声音彰显着孩子们实现梦想的决心。这里是梦开始的地方,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我们的责任是帮助孩子架起实现梦的桥梁,让孩子们伴随梦想、起航……

2.做有道德的人,活动主题鲜明

学校利用各种节日、纪念日,多渠道,多层面,全方位对少先队员进行思想教育。我们坚持以“孝”为切入点,以“礼”为主线,以“爱”为核心。每年活动有三月的“学雷锋”活动、植树节活动,四月的扫墓活动、世界地球日活动及安全教育月活动,五月的“快乐劳动”“母亲节感恩活动”,六月的“庆六一”活动,九月的“师恩难忘”主题活动和“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十月的“祖国发展我成长”活动及“我与红领巾”建队日活动,十一月的“我爱科学”及“交通安全宣传月”活动,十二月的“阳光体育运动”及庆元旦活动等。通过这些主题活动,孩子们不仅开心,更历练了自己,接受了思想教育。

3.改革升旗仪式,人人都是能手

升旗仪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的良好阵地。我校对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由原来的行政负责制改为班级承包制。我校的升旗仪式原来一直由大队部负责,有固定主持人、固定的升旗手和护旗手。如今,每周升旗仪式实行班级承包制。主持人、国旗下的讲话、升旗手与护旗手由各班推荐或选拔产生。另外,还增设了一个与以往不同的亮点和特色,即“我行我秀”才艺展示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人人都可以成为升旗手、护旗手、主持人和“我行我秀”的小主角。这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升旗仪式的实效性,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意义。

4.爱心书写祥和,文明铸造辉煌

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使学生能自觉自愿遵守礼仪规范,学校带领师生向不文明行为宣战。

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通过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引导学生将文明、卫生、环保等理念传播到家庭,促进学生和家长一起增强文明意识,养成文明习惯,共建文明家庭。开展“手拉手”扶贫帮困活动,拓展“手拉手”帮困渠道。我校先后开展了“帮困助学献爱心资助刘美玲同学”“为二塘小学、力创小学捐款”“捐赠大境瑶族乡九块田民族中心小学”及“帮助本校特困生”等活动,培养学生大爱精神。开展礼仪教育活动,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礼仪知识”培训讲座,“礼仪故事”演讲比赛及知识竞赛,“我与礼仪”征文竞赛,“和谐从礼乐开始”演唱活动,“南溪礼仪标兵”评选,并将先进事迹宣传。

我校是桂林市首家网脉工程的示范实践基地学校。围绕我校“打造数字化校园,创信息化学习型示范学校”办学目标,认真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学校“红领巾电视台”开辟了丰富多彩的栏目,特别是校园快讯、成长在线、人物访谈等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电视台的开播能让师生及时了解校园动态,起到鼓舞人心,激励斗志的作用。“红领巾电视台”从采访、摄像、主持到编辑、播音全部由学生担任,他们大多数年龄只有10岁左右。如今,南溪红领巾电视台已成为同学们的良师益友,成为我校德育宣传的主阵地。

(二)校外活动:德育来源于生活,德育回归到生活

1.走进大学

我校与广西师范大学成立“万众爱心学校”,签订“寻梦”实践活动协议。我们以广西师范大学“万众爱心学校”为载体,以大学生帮小学生的形式创造了一个开阔视野、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机会,这一活动凝聚着浓浓的友情,展现出了蓬勃的朝气。“万众爱心学校”的成立,给社会各界创造了一个关注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平台,更加有力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计划今后还将带领队员们拓展活动领域,不仅寻大学梦,还要寻校长梦、寻市长梦、寻明星梦等。让孩子编织心中的梦想,让孩子们用一种轻松、自主的心情投入到学校生活中来。

2.走进社区

学校与社区联手,深入开展“携手1+6”系列活动。(1)“携手1+6爱心进万家”:倡议全校少先队员要从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处处表达“友爱之心”。(2)“携手1+6环保进万家”:开展“我为校园添份绿”主题实践活动,同学们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纷纷将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各种植物种植到花盆里。(3)“携手1+6节能进万家”:开展了一系列“珍惜资源,崇尚节约”的读书活动、“珍惜资源,崇尚节约”主题中队会活动。通过活动,大家树立了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让南溪山小学的每一个人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共同建设节约型社会。(4)组织学生进行“美丽桂林 清洁城乡”社区体验活动:从身边一点一滴的日常小事做起,积极行动起来,把环保倡议变为实际行动,做一名知孝、懂礼、行善的文明学生。

3.走进农村

为了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增进城乡小学少先队员的友谊,让学校少先队感悟学农文化内涵,并在动手操作活动中体验劳动带给我们的乐趣,我们经常与象山区二塘乡中心小学校开展“手拉手”学农体验活动。同学们参观花卉培植区,学习插花技巧;参观鸽子、兔子饲养室,参与喂食体验活动;还参观了学农实践基地,同学们一边参观各班级菜地,一边听取农具文化介绍,举行了“挖红薯”“捉泥鳅”“挑稻谷子”等实践比赛及烧烤活动。在共同参加的各种实践活动中,两校的同学们彼此成为真正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帮手。活动对于教育孩子从互助中体会到助人的快乐,促进城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人的头脑不是一个可以任意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学生不是储存燃料的瓶,而应该是能自主发光的灯,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学校的德育活动是以面向广大学生、紧跟时展,反映时代精神为主导思想,以展示当代小学生风采为目的开展的。我们应当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肯定自己、超越自己。“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我们高兴地发现,同学们不但在这些活动中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本领,而且提高了责任心、自豪感。

参考文献:

[1] 毕世响.道德教育的根本,回归社会的原形[J].中国德育,2011(11).

篇8

幸福市南 欢乐社区

近年来,市南区将保障民生的文化权益作为文化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全面提升公益文化服务水平,建成了56处千平米以上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65处社区休闲广场,23处社区图书通借通还服务点。投入300余万元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配备了大屏幕投影仪、摄像机、数码钢琴等设施。加强特色文化队伍建设,培养文化队伍500余支。区文化馆开展了国学经典、传统礼仪、诗歌朗诵等10余个类别的公益辅导培训班,近10万社区群众从中受益;区图书馆深入各街道、社区开展图书大集、图书捐赠、新书推介等活动,将服务送到居民身边。“百姓课堂”每周一讲被评为“山东省公共图书馆特色服务品牌”;青岛音乐厅实现公益辅导培训与低票价演出有机结合,举办室内交响乐、名家名曲赏听会等文化演出活动300余场次。

市南区着力打造“幸福市南欢乐社区”公益文化展演活动品牌,开展了广场合唱音乐会、百姓广场舞展演、法律安全文化进社区等群众喜司乐见的文化活动。2013年,举办了首届“市南区文化旅游季”活动,举办了“炫彩之都”一时尚休闲、“激情之夏”一啤酒狂欢、“清凉之旅”一滨海旅游、“幸福之城”一文化惠民等四大板块18项节庆活动,在全区营造宜业宜居、热情好客的文化旅游环境。

一街道一品牌

市南区努力构建“一街道一品牌”格局,举行了珠海路街道第六届“左邻右舍艺术节”、湖街道“百姓大舞台快乐一起来”首届群众文化艺术节、“金门一家亲”首届文化艺术周、“情满中山幸福街里”首届社区文化月、峡街道“挪庄大院唱大戏”、“百年江苏路人文新社区”综艺大舞台、“云南之春”社区展演等品牌活动,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加强了对街道文化活动的组织指导,拓展了多层次的公共文化服务。

“金门一家亲”首届文化艺术周

为进一步活跃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打造具有金门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金门路街道举办了“金门一家亲”首届文化艺术周,开展了“乐在金门、秀在金门、美在金门、学在金门、爱在金门”五大板块系列文化活动,通过摄影展、优秀影片展映、书画展、合唱展演等形式,展现街道、社区风采,为辖区居民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帮到家·美在关

关街道“帮到家·美在关”文化活动品牌,通过开展居民道德融到家、文化活动乐到家、文化宣传送到家、社会活动请出家等活动,努力营造“人帮人、家帮家、我帮一人、人人帮我”的文化氛围,让这种美丽的文化精神传播到到社区、留在居民心中、美在关。

峡街道“挪庄大院唱大戏”

俗话说“过大年,看大戏”,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里,戏曲是百姓不可缺少的精神大餐。峡街道为了继承老“挪庄”戏曲演唱的传统,每年正月举办戏曲专场。1999年,挪庄大院被青岛市文广新局评为戏曲大院,至今已经有14年。十几年来,挪庄戏曲大院已经成为峡街道乃至市南区的文化品牌,深得社区戏曲爱好者的欢迎。

江苏路街道“牵手文明乐在社区”综艺大舞台

为展现“百年江苏路,人文新社区”的风貌,自2010年起,江苏路街道办事处连续举办了四届“牵手文明,乐在社区”综艺大舞台活动。综艺大舞台汇聚了街道优秀的文艺人才和文艺队伍,为居民送上了舞蹈、相声、声乐、器乐等多种形式的精彩表演,充分展示了居民的精神面貌和良好素养。

“云南之春”系列文化活动

每年春节前后,云南路街道组织辖区内的文体团队,开展送春联进社区、文化大拜年、民间队伍巡演等新春系列活动,让浓浓的新春欢乐气息萦绕街道社区。

“情满中山 幸福街里”首届文化艺术月

中山路街道举办了“情满中山 幸福街里”首届文化艺术月,开展了“魅力街里、印象街里、品读街里、欢乐街里、映像街里”五大板块50余文化活动,参与人数近两千人,使文化真正融入百姓生活。

珠海路街道“左邻右舍艺术节”

珠海路街道以文化休闲广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阵地,成立了“左邻右舍”艺术团,并以《左邻右舍歌》为主线,成功举办了六届“左邻右舍”艺术节。通过“一节、一团、一歌”,打造左邻右舍文化特色,共建幸福和谐珍珠海岸。

湛山街道“社区嘉年华”

湛山街道“社区嘉年华”包括“颂歌献给党”展演、“香港青岛”两地少儿绘画展、戏曲专场、“迎中秋庆十一”文艺汇演、摄影作品巡回展、书画笔会、插花培训、电影周周放等板块活动,是民俗文化、现代艺术、文化大集、活动展演的一次集中展示。

香港中路街道浮山所文化山会

青岛浮山所山会始于明代初期,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每年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五举办。举办地点在香港中路街道的闽江三路1388文化街。山会以“逛浮山所正月庙会,览老青岛民俗风情,祈我中华国泰民安”为主题,活动包括民间艺术、地方小吃、民间游戏、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具有民俗风味的展览和演出,让游客感受到传统年节的文化气氛。

双馆齐放人文市南

艺术市南

作为国家一级馆的青岛市南区文化馆,多年的免费开放优质服务已深入人心、形成规模。主要涵盖了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的“硬件开放”和与馆职能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全部向群众提供免费服务的“软件开放”。今年除各类展览展示、文化讲座、图书阅读活动外,还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开办了不同艺术门类的20余项开放项目,全年培训40000余人次、1100余期。

同时,市南区文化馆采用“植树法”,每个文化馆业务干部作为大树的“树干”带领“枝干”,即N个群文辅导员深入到社区,为基层送辅导、送讲座、送展览、送文化辅导人才、送活动策划的金点子、送媒体宣传大平台,激活“文化馆-街道办事处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之间的文化联动与互动,形成覆盖全区的基层文化辅导培训网络,辐射到各个街道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使公益性文化培训服务的“给养”输送到大树的片片“绿叶”,2013年这样的“送氧”过程使10000余百姓享受到公益文化带来的“福利”与幸福。同时推出社区文化活动服务品牌——“幸福市南欢乐社区”系列文化活动,推动两季广场舞培训展演、大合唱培训展演、QTV-3“影视群艺汇走进市南”社区大型文化品牌展示活动,40000余群众参与其中。

篇9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08-108-02

如何发挥教育功能一直是公共图书馆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认为,公共图书馆要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应该积极营造吸引读者的阅读环境,打造教育主题图书馆,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免费教育培训类活动,为弱势群众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完善图书馆服务网络,创新服务手段,抓好工作人员业务培训。

1、营造优良的阅读环境,吸引读者主动进馆学习

很多图书馆都忽视环境对读者心理的微妙作用。基层公共图书馆应该摆脱那种环境、氛围冷冰冰,给人“板着面孔”的印象,这种状况无法吸引群众走进图书馆,无法唤醒群众的阅读意识,更无法给人带来心理安慰。而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则充分运用审美心理学原理,营造出来的环境是亲民的,充满艺术气息、休闲气息,并充分考虑满足读者身心舒适感。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被群众誉为“平民大书吧”,该图书馆由原东山区政府办公大楼改造而成,越秀区委、区政府放弃可观的经济收益,将原政府办公大楼改造成图书馆,被百姓、新闻媒体誉为民心工程。这样的背景,注定它具有鲜明的亲民特点。图书馆共一万多平方米,不但有提供教育类图书、报刊、电子资源、音像资料等一站式服务的主题图书馆——教育图书馆,还有报刊、少儿、文学艺术、综合、涉台文献、视障阅览等各大阅览区及自学室、多媒体视听服务区、电子阅览区、动漫地带、亲子天地等。开放时间达72小时/周。这里的环境布置,文化、艺术、休闲元素无所不在,给人以宁静、闲适、放松的心灵享受,使民众自觉来这里享受阅读,享受学习。

2、建设主题图书馆——“教育图书馆”,形成文献规模优势

公共图书馆可以设“教育图书馆”或“教育图书阅览区”,收集从幼儿教育、基础教育到大学教育各教育阶段、各教育专科门类优秀的教学、教辅资料,集教育、艺术、外语等文献服务以及影音娱乐于一体,为读者提供教育图书、报纸、期刊、音像资料、电子资源的一站式服务。教育类电子资源可包括清华同方多媒体教育教学素材库、清华同方动画课堂?多媒体教学工具包、清华同方“学透了”专题网络丛书、Z+Z智能教育平台系列软件《超级画板》网络版、《快乐数学》(学生)网络版等,使教师和学生可在此查阅到最新的教辅资料、教育理论研究成果等,形成文献规模优势。广州市越秀区是广东省教育强区、全国首个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示范区。越秀区教育图书馆位于越秀区图书馆四楼,是率先在全市而建设的主题图书馆;收藏了从幼儿教育、基础教育到大学教育各阶段的教辅材料。藏书约5万册,近100个座位,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利用图书馆资源优势为教育强区建设服务,作出了图书馆应有的贡献。

3、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免费教育培训类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公共图书馆有场地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应当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免费教育培训类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培训活动应当覆盖老、中、青、幼、盲等各种人群。比如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通过多年的探索,免费培训活动形成了以下几个特色:一是每个月均举办老年人计算机免费培训班。二是为越秀区小学生提供计算机知识免费培训。三是为共建部队提供计算机知识免费培训。四是不定期举办青少年素质教育免费培训班。五是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免费培训预留学位。六是为少年儿童提供小馆员免费培训、暑期环保手工免费培训。七是深入学校为广大师生提供阅读知识普及讲座。八是举办盲人插花培训、计算机兴趣小组活动等。

此外,越秀区图书馆曾成功承办广东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岭南大讲坛”系列讲座,成为深受公务员及公众喜爱的学习平台;打造“广府学堂”文化讲座新品牌,因深具文化内涵、广府特色以及贴近群众生活而深受公众欢迎,为公众学习科学知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开展“书香越秀”——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其中,“ 越图''童心坊''”活动案例通过阅读训练、手工培训、小馆员培训等使少年儿童从小养成爱阅读、爱学习的习惯,荣获全国“青少年阅读活动案例征集暨阅读推广点子大赛活动优秀阅读案例奖”、全国“社区乡镇阅读推广活动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优秀案例奖”。每周免费播放电影,注重通过电影娱乐活动对群众开展爱国、禁毒、普法、科普等方面的教育。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多年来长期开展读者教育活动,形成了四大活动品牌——“图书馆服务宣传周”、“书香越秀——世界读书日”、“羊城之夏”、“全民读书月”。深化活动内涵,增强活动的教育性、知识性,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作用,满足群众的教育文化需求。注重寓教于乐,利用多种新颖手段和内容为活动注入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充满创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参与热情,对读者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教育。善于整合各方资源,与区各部门、街道、学校、少年宫加强合作,同时,利用社会力量,共同形成合力。在形式上,有知识讲座、辩论赛、夏令营、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兴趣学习班、展览、报告会、故事会、培训班、征文比赛、灯谜、绘画大赛、摄影大赛、手工等;在内容上,包括政经、哲学、党史、时事、法律、科普、环保、养生、心理、礼仪……包罗万象,使图书馆成为千千万万市民喜爱的“终身学校”。在目的上,达到了知识普及、延伸课堂教育、培养阅读兴趣、传播正确阅读方法等预期效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

4、倡导人文关怀,为弱势群众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如建立视障人士阅览室,提供各种盲人专用设备,使视障人士不但可以“阅读”盲文读物,还能使用电脑助视器、MP3播放机、盲文点字显示器、盲文打字机、象棋等。电脑应当装有盲人专用软件,通过语音导航,给予全程的语音提示,从而使视障人士能够无障碍地操作电脑。有了这些软件,视障人士可以进行打字、网上冲浪、听音乐、创作、理财、英汉翻译、收发电子邮件,上传、下载信息,甚至还能参加远程的自学考试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学习……应当经常举办视障人士计算机兴趣小组活动、盲人象棋兴趣小组活动等;举办盲人插花培训等创新型活动。此外,还应当为低保家庭、残疾人、下岗人员参加免费培训推出优惠措施;为困难家庭子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提供素质教育免费培训班;为进城务工人员举办免费培训等。

5、完善图书馆服务网络,不断满足基层群众的学习需求

建设街道图书分馆、馆外图书流通点、农家(社区)书屋,不断增加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解决基层群众学习难、看书难的问题。开展“流动图书馆”活动,经常深入社区、工地、看守所、军营、企业、机关开展送书、送培训、送讲座等各种活动。

篇10

(1)通识课程群: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法学、领导学等。约占总课时20%。(2)酒店专业课程群:前厅与客房管理、餐饮经营管理、工程与安全管理、收益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等。约占总课时40%。(3)外事特色类课程群:涉外高端酒店研究、涉外礼仪与外交、涉外事务管理、涉外英语实操;世界旅游景观等。约占总课时8%。(4)技艺技能类课程:导游、形体、插花、茶艺、酒水、营养等。约占总课时8%。(5)外语类课程群:英语,辅修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日语、韩语等。约占总课时20%。(6)其他,约占总课时4%。

二、课堂教学的创新

积极开展“双证教育”和“双通道”教学模式。“双证教育”即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开展职业认证教育,以提高学生综合就业竞争力。作为服务业的酒店业、旅游业,行业标准较强,质量要求较规范,有较成熟的行业认证系统。在进行学历教育的同时,嵌入“职业认证”系统,能使学生既获得较高层次的本科教育,同时也能按照国家或国际行业标准进行相应岗位、职业培养,并鼓励考取相应的国家或国际职业技术资格证书,为今后就业增加砝码。尝试在相应的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茶艺基础、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课程中嵌入“酒店管理师”“旅行社计调师”“茶艺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培训内容,鼓励同学们考取相应国家级职业资格证书,真正做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学业与职业相结合,使学生毕业就能从业。“双通道”培养模式,即打破单一的由自有教师课堂授课,改为双向的即聘请有行业工作背景、有较高专业水平和经验丰富的酒店从业人员,如高级技师,高级管理者到我校任教,进入课堂讲课,传授知识和经验,师傅带徒弟方式进行培养。另外,注重打造“双师队伍”,尽可能选派自有教师参加培训班,获得相应岗位或职业培训认证资质,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双向培养路径及方法的改革,更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三、授课方式的创新

开展形式多样、互动、合作式的课堂教学形式,如情景教学、模拟教学、专题教学等,摆脱陈旧的应试教育束缚,努力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例一,《比较政治制度》课程也可以变得不枯燥,学生也可以在课堂上掌握更多的话语权。主讲教师组织了《比较政治制度》优秀小组课堂展示活动,大二年级(2012级)两组同学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辅助精致的PPT向大家全面又细致的比较了美国和英国两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以及乡土人情,无论是老师还是台下的学生们都被讲解的内容深深吸引,大家时而跟随台上同学的讲解神游于异国的独特政治及文化,又时而对台上同学所抛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整场活动秩序井然、场面热烈,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其实能有如今完美的展示也不奇怪。在开学伊始第一节《比较政治制度》的课堂上,老师就向同学们介绍了这门课最后的考核不是传统的考试形式,而是将全班所有同学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每一位同学都要向大家讲解自己所负责的部分,由老师对每位同学的最后表现评分即为最终期末考试的分数。这一举措激发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他们课下积极准备,课上娓娓道来。最后选出一组4位同学代表本班参加最后的展示。这样的课堂形式使学生们加深对书本知识理解的同时,也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广大同学对专业知识的兴趣;由被动的听讲转化为主动的讲授,促进了思维转换;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锻炼的平台、分享了有趣的知识、提升了综合能力;也加强了同学们的团队意识。例二:《策划实务课程》主讲教师组织了同学们自己制定设计策划方案,选出优秀小组课堂展示。此次测试非比寻常,这不是传统、严肃、繁琐的笔试,而是一场别开生面的以PPT形式展示学生自己学习成果的活动,是一次创意的交流,也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共12个小组依次登场,以讲演PPT的形式,向老师同学们介绍自拟的品牌广告策划案。有的小组为百财易会计培训机构设计了一份广告策划案,有的小组通过对百雀羚护肤品的深入调研为其制作了一份新产品推广设计书,还有的小组经过对时装市场的考察为拉夏贝尔女装品牌策划了一场T台时装秀。总之,同学们的展示精彩不断,创意连连。每个小组讲演结束后,评委老师都会对小组成员进行问询、考核,并给予建议和评价。这次《策划实务课程》汇报就像是同学们兴起的一场“头脑风暴”,大家在这个过程中相互沟通、相互学习,摆脱陈旧的应试教育束缚,让思想在知识的田野上自由驰骋,只有放开眼界、付诸实践,同学们才能采撷更多知识的花蕾,从而结出智慧的硕果,闪耀创意的光芒,才能“让我学”改为“我要学”,变被动为主动。

四、实践环节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