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音乐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6: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二年级音乐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引言
通过近年来的素质教育改革,初中音乐教学有了更加开阔的研究视角,多角度的进行审视我们音乐教学方法,把有效性教学方法引入到初中二年级音乐教学中来,这一重要举措对初中音乐欣赏十分有意义。音乐欣赏有利于改善初中的心情、记忆力、审美观等,音乐欣赏教学是教师借助音乐器材,让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认知感。通过多次欣赏音乐,让学生对音乐有了记忆,并培养了音乐的情感,是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这是通过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来加强学生的音乐鉴赏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只要初中音乐教师能够认真对待,就能从根本上提高初中二年级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初中音乐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并且要率先进行教学方法的革新,加强欣赏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这些音乐作品的欣赏有助学生的音乐感的培养,为以后学生走向社会、学习、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作为初中音乐教师要多专研,以新课程为标准,勇于创新,坚持给学生上好每一节课程,实现有效性教学。
二、初中二年级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的现状分析
1.初中二年级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的现状
随着基础音乐课程的大力发展,初中音乐欣赏课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音乐教师认真教学的情况下,初中音乐教学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把新课程所要求的教学理念能够较好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给初中音乐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然而,通过我们实地调查发现,初中二年级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存在多种问题需要我们来解决,首先是学生在上音乐欣赏课程的时候,学生主要关心的是音乐欣赏的教学内容,初中生在对于鉴赏内容上往往体现出来情绪波动较大,这样让音乐教师在教学上很难控制;其次,是初中生对于目前音乐鉴赏课程中所体现的古典欣赏内容不感兴趣,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都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三,是初中对于所欣赏的音乐内容没有积极地进行探讨和交流,不能用正确的语言把音乐知识体现出来;第四,是学生对于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往往参与度较高,学习的情趣也比较积极,并且能够向其他同学介绍作品的内容。
2.初中二年级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现状原因分析
上述的问题与现状是我们主要研究方向和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初中生往往是很喜欢音乐知识,但是不喜欢音乐课程。这是我们音乐教学中应该认真反思的内容,努力使学生融入到初中音乐课程中来。我们要解决问题就要找到问题的原因所在,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是音乐教师往往没有考虑学生的真正需要,教师总是根据教材的内容来设计课程,没有注意学生的兴趣所在,达不到音乐教学的效果;第二,初中音乐教师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下,并没有很好地转变自己的教师角色,不能很好地组织教学,让学生学到真正的音乐知识;第三,新课改中教材和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改变,要求音乐教师进行教学方法革新,教师没有进行教法的革新,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受到学校目前中考的影响,大多数初中对音乐教学都不太重视,学校和家长主要是抓好文化课程,大部分音乐课程都被主课教师占用,学生的音乐课程没有办法保障。
三、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1.运用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欣赏
首先我们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参与演唱,我们在让学生欣赏经典的主体旋律作品时候,这些作品旋律是非常动听学生也很容易掌握,我们再让学生从头到尾听过之后,马上要求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找出来的乐曲进行哼唱,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这个作品的记忆力。音乐欣赏课程并不只是让学生听,要让学生的身体动起来,参与到音乐当中来,让初中生参与到音乐的节奏中来。在音乐欣赏课上,教师除了让学生参与到音乐的演唱中来,还要求学生能够参与到乐器演奏和创作中来,这样的可以在音乐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内心中感受到音乐的优美。教师在音乐欣赏课程上,要做到给学生及时鼓励,学生在音乐课程上表现好,教师要及时做出表扬,这样学生获得成就感,如果学生没有积极性和兴趣,教师要及时调整他们的态度,让学生树立起自信的信心。教师在音乐欣赏课程上要进行教学分组,分组合作教学有利于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划分开来,教师在按照学生的兴趣进行分组教学,这样可以使得全体学生都参与到音乐教学中来,并且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所学到知识,可以培养初中生自己的音乐思想。
2.通过对多种作品的欣赏提高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
初中音乐欣赏课程可以结合欣赏民族作品,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教师可以在音乐欣赏课程中把民族优秀的音乐作品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多个民族作品让学生了解各个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可以给与安排一些儿歌、童话故事等进行音乐配乐。其次,可以让学生接触一些外国音乐作品,让学生多了解一些大型的交响乐和协奏曲等,让初中生早点接触国外的音乐,为学生音乐发展提供空间,对于世界上多重音乐文化的接触,可以让初中生学到不同音乐风格和不同国度的音乐作品,对于学生音乐欣赏的有效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通过多媒体教学提高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
在初中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中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这样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教育的改革。在一定现代化教学设备允许的条件下,多媒体教育可以让学生欣赏到一个立体的,动画的音乐知识。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多方位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比较直观的欣赏音乐知识,因为多媒体可以较好的设置教学的背景和画面,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插入画面和音乐,增加了一些动画效果,学生可以对音乐知识加深印象,这些直观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很快的融入到教学中来。
四、结语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音乐教学,教师要从课堂教学出发,以学生的需要为主,建立一个师生共融的教学课堂。通过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有效的教学组织方法,不断地提高学生音乐课堂上的兴趣,进而培养初中的审美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我们教师要尽快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水平,在教法寻求创新,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我们有这传播音乐知识的责任,在教学实践中要时刻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充分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把音乐课程在初中开展的尽善尽美,努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水平和素质,为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而努力,从而实现有效性教学,最终达到中学音乐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白益民.高成效教师的行为特征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0 ,(4):31-37.
[2]王斌华.关于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研究[J].外国教育资料, 1997,(2):24-28.
[3]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 (11):38.
[4]曲铁华,张爽.一种有效教学模式探微[J].现代中小学教育, 1998,(3):57.
[5]谌启标.美国有效教学标准框架及其研究[J].教学与管理, 2003,(6):78-80.
篇2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学的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认真贯彻落实新的课程标准,牢固确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的素质教育观念,引导全组教师把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
二、教学工作
1、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好每大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明确音乐、体育、美术教育改革方向,提高对音乐、体育、美术教育规律的认识。
2、督促检查全组教师提前备好一周的教学课程,写好教案,统一本学科进度。
3、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提升自我综合素养。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教学要点,深刻理教材,做好测试工作,并进行质量分析。
(一) 体育工作方面
1、加强业务学习,认真备课上课,结合我校的学生及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做好教材、进度的统一,教学目标明确、安全措施落实,重点、难点突出。
2、落实课堂常规,牢牢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3、上课前充分准备好场地器材、布置合理整齐卫生良好的教学环境。加强安全教育,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4、利用课外体育活动课,积极组织好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
5、抓好课间操的做操质量,做操时要求动作整齐到位,班主任、检查评分员、体育教师到岗尽责。
(二)艺术工作方面
1、组建课外艺术小组活动,培养艺术特长生。
2、筹备添置艺术教室设备,争取音乐课、美术课以及舞蹈队、美术小组的活动能用上专门教室。
三、场地器材管理
1、协调好器材的使用、保管。
2、每位教师在上课前后登记好体育器材原有数量和现有数量,违章损坏物品要按有关赔偿制度赔偿。
3、要充分合理使用体育场、馆及各类体育器材的使用,物品使用结束后要归还原处。
四、 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
1、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教研工作计划 全组教师
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安排 曹继锋
十月
1、校秋季田径运动会筹备 曹继锋
2、美术研讨课 刘汉军
十一月
1、校高二年级男子篮球运动会筹备 昌伦雄
2、体育研讨课 汪中义
十二月
1、体育研讨课 李中元
2、音乐研讨课 顾文慧
元月
1、撰写学期教研工作总结; 全组教师
2、撰写论文,选拔优秀论文参加上级各类评比;
3、教学反思 曹继锋
竞赛活动安排
1、10月上旬广播操比赛
2、10月中旬教工篮球比赛
3、10月中旬校秋季田径运动会
4、10月下旬市中学生田径比赛
5、10月下旬高二年级男子篮球比赛
6、11月上旬高一年级拔河比赛
7、11月中旬高一女子跳绳比赛
篇3
关键词:口语教学;快乐;句型;氛围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英语上有许多心理和生理上的优势,他们好奇心重、表现欲强、模仿力强、不怕出错,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大胆地参与;而且由于他们大多都是六七岁的儿童,接触母语的时间不长,舌位和口型还没有形成习惯并定型,所以越早进行英语口语训练,就越容易学到地道、纯正的语音和语调。那么如何引领学生走上英语口语训练的彩虹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学英语,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同时,培养他们初步的听、说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呢?这就需要我们英语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开心、快乐地学英语。下面结合我近几年清华一条龙小学英语这套教材的教学,谈谈几点反思。
一、让英语课堂充满跳动的音符与旋律
近几个世纪以来,教育家们都提出一个共同的观点:音乐是最容易进入人大脑的媒体。人的大脑对音乐保持记忆的时间最长。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将音乐与英语融为一体,用歌曲形式表达英语口语的学习内容,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有声语言环境,分散教学难点。在唱歌过程中,可以根据歌曲内容进行问答或分角色对话,让学生从呆板、单调、紧张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消除学习疲劳,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现歌曲中的交际情境。
清华一条龙小学英语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教材几乎在每一课课文之后都安排了一首歌曲或歌谣,其歌词是课文中所学的主要内容,谱上简单、优美活泼的调子,极易上口和表演;同时,每个单元基本使用相同的一两个调子,符合儿童喜欢重复的心理、生理特点。我利用教材本身这一典型的特点,在上课的过程中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教唱这些歌曲,如:变换节奏唱一唱,全身扭动唱一唱,男声女声大PK,班级好声音评选。学生们都十分感兴趣,课堂内外,走廊上下,能经常听见他们在哼唱这些英语歌曲,有的甚至还模仿frog跳一跳,模仿bear爬一爬。通过唱歌、表演,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复习巩固了所学的主要内容。例如:在Colors这一单元的复习课中,首先以一曲“What color is it”引出本课主题,接着复习所学过的多种颜色,利用听听做做的方式,在轻音乐中让学生完成练习Draw and Color,最后播放“Who is wearing yellow today”的视频结束本课。在这样一个宽松、和谐、充满音乐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不仅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更是一种美的享受。低年级的孩子性格天真活泼,特别喜欢唱歌、跳舞,所以利用音乐来辅助英语口语教学,既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又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新知识。
二、让英语课堂时常展现学生快乐游戏的身影
一二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根据他们的这一特性,我经常在课堂上适时地安排一些游戏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放松和喘息的机会,让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会说英语,用英语,用快乐的体验消除他们对英语的恐惧。
例如,在字母教学中,我抛弃了传统的在黑板上画上格子,让学生跟我一起写的方式,而是让孩子们用几根细绳子跟着我一起进行边折边玩的游戏。看谁折得对,折得好,折得快。我说D,学生们马上就利用绳子折一个D,我说G,他们立刻折一个G,在折的过程中孩子们个个笑逐颜开,丝毫没觉得枯燥、乏味。学生在折折玩玩中很快认识了26个字母。在这之后,我又布置了一项有创造性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充分运用两只小手,用十个手指创造出每一个字母,孩子们的兴致更高了,在进行反馈时,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那么得丰富,令我们教师赞叹不已。
三、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英语
语言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英语口语教学必需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为生活而学。在一二年级口语英语教学中将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利于从小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和交往能力。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学生接触时尽量使用英语,避免使用母语。例如:在日常见面时,教师主动用英语和学生打招呼,问好。如: Hello!Hi!Good morning!How are you?等等。在课堂中教师尽可能用英语组织教学,即使学生听不懂也没关系,可以借助肢体语言描述,使学生耳濡目染,在英语语境中学习。在一系列课内课外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交际用语,如: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Thank you.You’re welcome等。课余,适当将课堂语言重点渗透至日常会话,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展开大量交际性操练,将枯燥的句型训练变成了生动活泼的生活语言交谈,并把语言难点融化在交际操练中。其次,走进现实生活,力求学以致用。在生活中,学生可以在真实的情境中,边学边用,使学到的英语更实用。例如:清华一条龙小学英语在学习了一些食物、学习用品等物品时,为了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对话中,我组织学生到超市商场去寻找他们所学的物品,并用英语说出其名称。最后,回到课堂,采用对话表演的方式,真实地再现购物情景,教授一些简单的售货员和顾客日常生活中的交际用语,进行职业体验,让学生买卖物品,在这次走近生活的活动中,学生既锻炼了能力,又学到了知识。
四、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宽容地对待学生的错误
语言学家在研究中发现:人们在掌握语言的过程中,并不是像鹦鹉那样,只是机械地模仿重复所接触到的语言,人们有创造语言的能力。既然有创造就会有错误发生,特别是六七岁的孩子。作为低年级的英语教师,就更需要对学生抱有宽容之心,给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千万不要因为纠正语言的错误而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对学生勇于实践的任何创造,教师都应该采取鼓励的态度,也应明确地告诉学生,错误是难免的。要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幽默、宽容的气氛,让孩子们对语言错误都宽容地一笑了之。因为只有当人们心理压力小的时候,学习语言的效果才会非常好。如果人们的心理压力很大,甚至紧张、焦虑的时候,即使他们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在做操练,但是所学的语言却不会进入头脑中,而是被自动屏蔽掉。所以每当学生犯错时,作为教师的我们都应该给他们以一个微笑、一个鼓励、一个宽容,帮助孩子在心理上营造一种愉快的氛围,使他们乐学,愿学。
篇4
二年级校本课程《三字经》的“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部分。接下来是为大家带来的三字经教学反思,望大家喜欢。
三字经教学反思范文一今天,我们学习了“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几句,下面谈一下自己的设计思路及本课的成功之处与不足之处。
课上,我先让学习根据拼音自读这部分内容,学生用五分钟的时间自学、自读课文。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做到对所学内容初步感知,知道自己哪个地方不会读。学生读完后,我再指几名学生读,对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如声调,老师进行指正。做到让每一位学生读准音,读准声调。接下来,我开始解释各别字的意思及每句的含义,让学生了解这部分内容的意思及包含的大道理。在理解地基础上让学生读熟并背诵,然后,我们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朗诵与背诵比赛,朗读与背诵得好的一组或个人可以得到小红花。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在一节课结束后能熟练地背诵出来本堂课内容。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没有认真听课,当轮到他读时,不知道应该读哪 ,影响了全班的纪律。今后,老师要在进行活动前对学生进行一次提醒,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后再进行。另外,对一部分在幼儿园学过的学生,因为自己会背,所以上课时不认真,我发现这部分学生会背诵但他们不认识字,所以,教会这部分学生识字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字经教学反思范文二镇优质课我教学的是二年级校本课程《三字经》的“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部分。之所以选择这几句经文是因为它对孩子而言有非常大的教育意义。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新课的基础上,受到教育,提高自身的学习意识。
教学以展示学生喜欢的《三字经》小故事开始。这是对前面学过知识的复习,也是对接下来要学习的新课的导入。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我设计教学以读为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同桌互相读等多种新式,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在不断阅读中领悟经文所要传达的一种刻苦学习的精神。在学生理解出现歧义时出示了动画视频,既可以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兴趣,保持学生的学习状态,又能够通过更直观的影响资料帮助学生理解经文的意思。
学生在多读多思考的基础上,自主发现孙敬,苏秦,车胤,孙康四位古人所共有的精神,并能够说出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展示课前准备的勤学小故事,可以看出学生确实准备充分。对于没有自主学习的同学,我又设计了推荐书目,让学生的自学有所可依。推荐作业也二选一,既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方式,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这节课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大多数是因为我自身而言。比如灵活性差,一旦学生的思路脱离预设,作为教师没能尽快的设计应对办法。教学效果还有待于提高,部分学生还不能得到背诵的水平。
三字经教学反思范文三《三字经》是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课前我积极准备,查阅了一些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相关知识,以应对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各种疑问,并力争课堂教学上有一定的突破;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首先,我从什么是《三字经》引入,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探究欲望,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其次,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品德教育,从“孟母三迁”的故事,启发学生:每个父母为了儿女能够成才,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受再多的苦也心甘情愿;作为儿女,应该感谢父母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条件,更加发奋读书。
第三,在课堂上使用配乐朗读不仅活跃了气氛,更使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国古典音乐和古典文化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轻松的背下所学内容,得到教育。
此外,查找资料是中年级学生应该培养的能力,以查找自己喜欢的关于学习的内容为依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起,使学生的新知识有了扩展,还使学生对旧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真正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篇5
关键词:足球;游戏;音乐;儿童化;多样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1-0044-02
足球有“世界第一运动”的美誉,是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单项体育运动,也是少年儿童非常喜欢的体育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能力,设计出适合学生发展的足球游戏活动,并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同教师一起设计更受欢迎的足球游戏。这种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化教育思想,在培养学生足球技术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近日,我执教了一节二年级《足球与游戏》课,从确定课题到设计环节,从反复试讲到不断反思,经历了破茧成蝶的艰辛与快乐。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只要心中有学生,那么课堂就会成功一大半。首先,我认真分析了二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他们模仿力强,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所以,设计重心落到了“游戏”上,想通过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形式组织课堂。其次,对教材进行了研读。足球是小学体育教材中深受学生喜欢的内容之一,对于小学低段的足球教学,安排什么技术动作是至关重要的,最后确定为足球与游戏课。
纵观课前的准备工作和实际的课堂教学,带给我如下感悟:
一、跳动音符,欢乐精灵
为了使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进入课堂,首先我组织进行了队列队形练习,复习原地向左转踏,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配合老师的口令向左转踏并喊“1、2、3、4”,学生口令洪亮,期待全新的课堂。在体育活动之前进行热身运动,使学生能够尽快地调整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积极投入到体育活动之中,并尽快适应课堂教学的运动强度和训练节奏,避免运动伤害的发生。于是在自编操环节,我将每节操的动作与形象的动物名称和顺口溜相结合。比如:小企鹅跳跳、小兔子的耳朵竖起来、跳跳转转转、小花猫喵喵喵、左看看右看看、找朋友等。在练习形式上,采用集体单个动作模仿学,所学动作系统做,小组自由组合练习,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卡通音乐伴奏下完成热身练习。
在成体操队形散开和热身操时用音乐免去了口令的烦琐,学生跟着音乐节奏自然调整队形,跟着音乐节奏学各种小动物动作。老师再不用扯着嗓子喊口令,只需提示动作,学生就能把有趣的小动物动作做得很好,且学生更加喜欢、感兴趣。
二、亲昵语言,拉近距离
对低段的孩子,要用儿童语言去讲动作、讲要领。比如游戏名称不是用“比比谁的球控制得好”,而是用“比比谁的足球最听话”,老师运用儿童语言“谁的足球最听话、我的足球最听话”,并反复多次强调动作要领,要对足球(好朋友)好一点、轻一点,足球才不会跑远,其实这是在强调控球技术动作要点。如果只死板枯燥的讲解如何运球、用脚推拨球,孩子不理解“推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动作,而用“对你的足球朋友好一点、轻一点”这样儿童容易接受的语言告诉学生,学生自然会轻轻地推球前进,而不会用脚去踢球前进,在轻松的游戏中学生的控球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
三、多样练习,丰富课堂
课的设计要符合低段学生的特点,要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要有多变的练习方法,要有及时准确地评价,让孩子觉得老师始终在关注着他,要以自己的专业素质,让学生能紧紧围绕着你,成为他们崇拜的偶像,这样,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时就会事半功倍。老师可以扮演“绿巨人”,“绿巨人”在歌声“一闪一闪亮晶晶”中入睡,学生结合足球做各种运球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老师边领做边提出一些要求(尽量不要用手去拿球,球与脚的距离要近,动作要轻),让学生从开始自由玩球到用脚玩球再到跟老师一起控制好自己的球,在与“绿巨人”游戏的过程中学习了控球。当“绿巨人”醒来后,同学们要躲在足球的后面。“绿巨人”不同的睡姿,吸引了同学们的好奇心,学生学习的兴趣非常高。一成不变的游戏方式肯定不能一直吸引孩子们,于是我及时改变游戏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听信号控球”游戏,在这个基础上我又安排了有难度的控球游戏,“老师――往哪看、学生――往这看”,在运球的过程中,用相应部位停控球,通过信号的变化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模仿老师的各种运球动作上,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足球的控制球练习。通过观察、模仿老师动作,学生尝试用各种动作控制足球,用身体各部位进行停球游戏,并知道停球的部位名称。在基本部分的后段,安排了课课练,利用足球进行跳跃和协调能力的训练,学生先练习了老师所教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他们小组合作,不仅充分发挥了想象力、观察力,还最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生互相配合的能力和团队的协作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团队整体意识,提高其练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环节孩子们创新出了许多新的玩法,也成为课堂的一大亮点。当学生疲倦时,老师适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学生给朋友(足球)做做按摩,学生在模仿老师动作的同时边体会、边创新,快速消除疲劳,恢复身体机能,使身心达到放松状态,释放紧张的情绪。
四、花式足球,引领发展
篇6
在现代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转换“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应被动地去接受”这样的观念。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他们愿意唱歌,乐于表演,在音乐课堂中加入有效的律动,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更能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到知识。通过这种教法使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音乐感。
【案例一】
教唱苏少版二年级下册中的歌曲《请你唱个歌吧》是一首富有圆舞曲特点的儿童歌曲。三拍子节拍的运用,使歌曲显得轻快而活泼,起伏变化的旋律,给人以跳动、欢快的情绪。在教唱之前,为了能提高学生的上课兴趣,我加入了一段简单的律动。由于这首歌曲一共是四个小乐句,每条乐句有四小节,所以我每一条乐句编排了一种节奏律动,如,第一句:拍手、拍肩、拍肩;第二句:拍手、拍臂、拍臂;第三句:拍手、拍肚、拍肚;第四句:拍手、拍腿、拍腿。简单的导入语后,我便直接带着学生进行了四条律动。学生表现得很兴奋,可律动完一遍后我问:“孩子们,你在此之中感受到了歌曲是几拍子的吗?”却没人能答上来。我想,再来一遍可能学生就清楚了,于是带着他们又律动了一次,本想着有了前面一次的律动,第二遍的动作大家都应该能记住了,可事实并非如此,基本上每一个学生更多的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和老师动作一致,模仿老师的动作,却少了真正的体会。一节课下来,虽然学生“动”了起来,课堂气氛很活跃,可学生真正学到的并不是我之前设想的那样,学生的律动没能为歌曲的学习提供好的帮助。
【案例二】
还是教唱《请你唱个歌吧》这首歌曲,换了一个班级。汲取了前面一个班级的经验,我反思,也许是我在课堂中的要求没有交代清楚,学生不明白老师的要求,自然做不好。于是我在带孩子律动前,讲清楚了律动的动作顺序,学生理清了动作特点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歌曲中。所以这个班的孩子很自然地感受到了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也理解了三拍子的“强弱弱”的变化。整节课歌曲教唱中,学生能很好地把握三拍的特点,无论在唱、律动中都能准确地表现出来。
【案例反思】
通过以上案例,对于课堂中的律动有一些反思。
一、律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活跃气氛
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奇、好动,在跳跳、唱唱、玩玩等活动中格外感兴趣。在课堂中安排律动能调动学生的快乐情绪,集中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也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片刻的放松与休息。合理有效的律动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参与的愿望,能使学生在音乐课上“动”起来。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适当地加入律动,让学生以身体语言表现音乐,表达情感,让音乐课不再是“老师教,学生唱”,而更多的是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出活泼愉悦的课堂氛围。
二、律动激发学生创作思维,创造美的课堂
课堂教学中一些枯燥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把音乐与动作结合起来,转化为简单的舞蹈、有特点的声势动作等,使学生在愉快、自由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在此活动中,老师可以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不束缚孩子的思维,避免没有意义的机械模仿。教会学生自己听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充分想象,最终能用律动表现音乐,这也就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三、律动提高学生节奏认识,打下音乐基础
教学过程中运用律动进行活动,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身体感受到不同音乐所带来的不同音乐效果。如,通过模仿小动物走路的节奏(大象走、青蛙跳、小鸟飞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二分、四分、八分的区别,轻松地掌握基础音乐知识。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通过律动掌握节奏难点效果十分显著。
四、律动帮助学生感受乐曲强弱,体会音乐形态
在乐曲的教学中,想要让学生准确快速地把握乐曲的强弱特
篇7
关键词: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经验;天赋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5-0181-01
一提到唱歌,大多数小学生都很兴奋。因为喜欢唱歌是小孩子的天性。从幼儿时代的“小兔乖乖 ”、“找朋友”、“一分钱”到小学时代的“上学歌”、“读书郎”、“让我们荡起双桨”等等歌曲,孩子们都非常喜爱。无论是电视剧里的插曲,还是流传于大街小巷的流行歌曲,孩子们都能朗朗上口,兴趣盎然。他们之所以能准确演唱难度较大的通俗歌曲,就是因为他们听得多,自然就会唱了。可是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中情况却不容乐观。在从教不到一年中,我发现小学识谱教学是音乐教学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少学生模唱歌曲,尤其是直接模唱歌词的能力相当强,但是让他们唱曲谱时却感到了困难,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不能说这些学生都是“音盲”或者“音高感不强”,因为他们在学会某首歌曲后,课上、课下唱时许多学生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他们在模仿唱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时是连相当难的音程也都唱得非常准确的,所以这说明他们的音高感是相当好的。
首先,这种过分分散的识谱教学法违反了记忆规律。音乐课不是每天都有的,更不是每堂课都只学识谱内容,很难及时组织复习。学生往往是学了后面忘前面,缺少连续性,形不成系统,效果自然不佳。其次,分散识谱教学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按目前课程的编排体系组织教学,学生不可能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期内获得初步的识谱能力。小学学了两三年甚至四五年仍然无法独立视唱简谱,初中学了一二年仍然无法独立视唱简单的五线谱。这样,整个小学、初中阶段,学生都必须在老师的“教”和“带”之下进行读谱练习,不能脱离老师学步,以获得自我发展。这在相当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识谱能力的提高。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集中识谱教学法”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走出困境的可行性选择。所谓“集中识谱教学法”,即缩短战线,集中一点打歼灭战,把原来需要用整个小学、初中阶段来学习的识谱内容集中安排到小学二年级或三年级、初中一年级,用二到三个学期学完。这样,一方面学习内容紧凑,可以克服识记方面的困难;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提前掌握简单的独立视唱技能,使他们学得积极主动,进一步激发兴趣,到小学或初中毕业时,他们就基本上具备了应有的识谱技能,能够比较熟练地听唱和视唱简单的曲谱了。
当然,运用“集中识谱教学法”,必须由专职音乐教师或识谱能力较强的老师任教。如果老师每次上音乐课我都会花大量时间去训练学生唱歌谱,可效果不佳。我不断反思,难道我们一定要先识谱再唱歌吗?是不是自己的教学方法有问题?传统的学歌顺序是先学谱后填歌词。试想:对于某些简单的歌曲,学生不唱谱,听几遍,就可以轻松地唱出旋律,也就不存在学不学的问题;对于某些曲谱比较复杂的歌曲,花很多的时间去唱,是不是值得?反其道而行能不能行得通?经过探索我发现:一些曲谱复杂的歌曲,先唱歌词,再学歌谱,学生会唱得出奇地好,谱也学得很快,时间也花得少。原因是学生都有对新鲜事物好奇的特点。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音乐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音乐教师不仅是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者,更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是新的音乐教学的研究者、设计者。在我们平常的音乐课教学中,音乐老师要做有心人,要不断总结来自课堂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
篇8
【关键词】羌族 萨朗 羊皮鼓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60-03
【课型】
用歌唱辅助传统乐器学习的综合课
【教学年级】八年级
【教学内容】
在萨朗《萨由阿由勒》的学唱中学习羌族羊皮鼓的击奏。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羊皮鼓是羌族民间代表性乐器,萨朗是羌族的代表性文化和艺术形式。虽然萨朗音乐多为歌声相伴,少有舞曲伴奏,但运用了类似打击乐器(羊皮鼓、串铃等)伴奏产生音乐般的节奏感。本节课是一堂主要针对羌族民间乐器――羊皮鼓学习的综合课,具有纯粹的民族民间音乐特色,用歌曲的学唱辅助羊皮鼓的学习,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深入普及进课堂,而且将萨朗音乐融合在乐器中,对于羌族音乐及乐器的掌握有并驾齐驱的功效,作为羌族音乐知识的学习了解更有引导的作用。
二、教材的处理
羊皮鼓,羌族宗教仪式打击乐器,又名“羌铃鼓”。演奏时,左手握弓形木把持鼓,右手持鼓棰敲击鼓心,发音低沉浑厚,鼓边发音高亢清脆。演奏技巧有单击鼓面、鼓边和混合敲击三种,适于表现羌族人民粗犷豪放的民族风格。羊皮鼓的唱腔多在舞蹈段落的间隙进行,其中既有固定的曲调和唱词,亦有老艺人套用原曲调触景生情的即兴创作。
羊皮鼓舞,语称“莫恩纳莎”,原是祭神、驱鬼、求福、还愿以及送死者灵魂归天等,由巫师表演的法事舞蹈。后来,逐渐发展成群众自娱性舞蹈。其中像“商羊腿跳击鼓转”“拧腰转身击鼓”及一些蹲跳击鼓等技巧都很精彩。表演前,可在原地先打一通有固定套路的鼓点,既可酝酿情绪,又起着烘托气氛和招徕观众的作用。表演中,两人边击边舞,在“嘭、嘭”击鼓声和“嚓、嚓”摇环声中,配以曲调高亢的唱腔和热烈、粗犷的舞蹈,给人一种别致、独特的韵味。另外在画面调度中,多突出了两人同进同退或面对面、背靠背的对转,或“推磨式”的同转共绕形式。
萨朗,是各种完全不同的唱腔、歌词和舞蹈动作等原始古老的羌族民间歌舞形式的总称。羌族萨朗可分喜庆萨朗、忧事萨朗、礼仪萨朗、祭祀萨朗和集会萨朗五类,其中最主要是喜庆萨朗和忧事萨朗。喜庆萨朗主要是在各种传统节日和喜庆活动中表演,表现的内容也非常丰富,如羌族传统的羌历年新年、瓦尔俄足(歌仙节)以及农作物丰收、修房造屋、男女娶嫁、朋友聚会等。
歌曲《萨由阿由勒》,是属于喜庆萨朗这一类,乐曲的曲式结构为单二段,C大调,2/4拍,明朗的大调色彩,有鲜明节奏感,乐曲旋律流畅、简练、动听、激情、易记、充满动感。表现了人们庆祝农作物丰收的喜庆场景,尤其在乐曲的再现段,通过快速度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喜庆、欢快的感受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教学中应以体验、探究、掌握羊皮鼓的演奏技巧,并在演奏中表现出相应的情绪为重点,辅以歌曲《萨由阿由勒》的学唱。难点是:了解羊皮鼓多种演奏形式,及尝试羊皮鼓舞的创编或用具有羌族特色的形式演绎歌曲。在课堂中,学生能通过多种方式感知、学习、了解羌族羊皮鼓,感受羌族的音乐文化。
【学情分析】
1.本节课教学的对象是初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变声阶段,崇拜并喜欢模仿通俗歌手的演唱,但对音乐的表现力不够。
2.学生们初步掌握基础的乐理知识,能独立思考,对音乐要素的分析有一定感性认识,但对乐理知识的总结归纳能力还比较欠缺。
3.学生们乐于参加音乐体验活动,有一定的表现欲望,思路活跃,具有一定的表演创编能力,在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立见解的同时,更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指导。
【教学目标】
1.了解认识羌族羊皮鼓,能掌握三种演奏技巧,并在演奏中表现出相应的情绪。
2.了解羊皮鼓多种表演形式,能在歌曲学唱中感受萨朗音乐文化。
3.尝试创编羌族羊皮鼓舞表现歌曲,体会创编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羌族羊皮鼓演奏技巧,在演奏中表现出相应的情绪。
【教学难点】
了解羊皮鼓多种演奏形式,并创编结合歌曲的羊皮鼓舞。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自制羌族羊皮鼓、自制鼓槌、响铃等。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一、教学中的闪光点
1.分板块的教学设计模式,紧扣课题,使教学流程显得更加清晰、流畅。
2.教学知识点设计层层深入,符合八年级学生的学情特征,教学方法做到了因材施教。
3.对歌曲采取反复多次聆听音频的教学方法,很注重培养学生好的聆听习惯,重视学生听觉能力的挖掘,有助于音乐赏析高素养的长期形成。
二、有待改进的问题
1.对学生演唱音色的处理还不够细致。
2.对羊皮鼓演奏形式的研究还不够详细,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篇9
【关键词】低年级 音乐教学 声乐训练
一、引导每个孩子正确理解音乐是音乐教师首要职责
音乐离不开声音,没有声音就谈不上音乐。有一名著名的音乐教师曾经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唱歌即是延长了的说话。”也就是说小学生唱歌不要刻意去追求我们所说的技能,而是让他们学会以中等音量,亲切、自然地表现歌曲的声音和情感。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他们所能理解的音乐就是唱歌,音乐课就是唱歌课。于是在一年级第一堂音乐课上我就问小朋友:“什么样的声音才是好听的?” 有人回答大声的,于是我继续问:“如果老师现在要你们唱摇篮曲呢?大声的话小宝宝能睡着么?”小朋友想了想说,马上回答要轻轻的、温柔的。对于这一满意的回答,我告诉他们对于什么样的歌曲要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不是所有的歌曲都是声音越大越好听,同时我用较大的音量和夸张的表情唱了一首小朋友都熟悉的歌曲《小燕子》,和歌曲本来的美感形成的较大反差引得他们都笑了,连平时习惯大声演唱的小朋友都摇头了。其实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早已有了与生俱来的审美能力,自己演唱时候没有发现,只有通过自己耳朵听了,才知道原来喊唱似的声音其实根本不好听,也知道了给人美的享受的才是音乐。
二、良好的站姿坐姿是唱好歌曲的前提条件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正确的站坐姿势对其身体骨骼的生长,后天的气质、仪表的形成非常重要。而且声乐的演唱不仅只需要喉部声带的振动发出声音,同时也需要全身肌肉的协调配合,产生共鸣,从而发出较动听优美的音色与音质。因此,唱歌前的准备工作不容小视,在一年级的第一堂音乐课上我就通过师生互动来达到唱歌前的准备工作,师生间有节奏的问答,不仅拉近彼此的距离,更让平时保守的站坐姿要求变得生动有趣。每个孩子坐立都端正了,精神面貌就更加统一,唱歌时候他们就能更自然的发出声音。
三、采用轻声教学法是针对低年级学生最有效的教学手段
当然,只是教师口头语言表达,或者在演唱时候只是稍加提醒学生禁止喊唱现象,对于低年级学生是远远不够的。低年级儿童稚嫩的发声器官能够胜任平时如他们喊叫的声音,他们精神饱满,情绪振奋,一开口就较高的音区也能自如唱上去,或者说喊上去来形容更为合适。因此他们有信心来唱歌,也就习惯性的声音越唱越响亮。而在发声练习也好,唱歌曲也好,及时限制学生的音量尤为重要,只有在正常声音范围内的音量,才可以调整好每个孩子声音的情绪,他们潜在的音乐才能也就慢慢挥发出来,再得以培养,这不正是我们音乐教学的最大的目的吗。
四、教师的示范演唱在音乐课堂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单纯的语言表达他们不能完全理解并且一下子就按照老师说的来做到,所以教师的正确示范演唱对学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孩子心目中,老师就是起了榜样作用,老师做什么说什么,学生都会模仿着做,教师起了很大的表率作用。而在教学中,教师以“示范性”教学手段,提供给学生模仿的样板,是为了让学生找到科学美好的声音形象,继而在声乐追求的道路上奋发努力。这点我十分推崇声乐教育家沈湘先生的主张:“会唱的不一定会教,但是会教的必须会唱。”
五、唱歌时做到“声情并茂”是音乐课堂的最高境界
“声情并茂”是指在演唱或朗诵时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这四个字高度精炼并概括了我们歌唱艺术审美的标准和完美的境界。有“情”的歌声最具有艺术感染力。在教唱抒情歌曲《大树妈妈》时候,学生虽然能够理解歌曲内容,但是没有体验过母亲角色的他们唱出来的歌声是枯燥的,“有情曲则活,无情歌则滞”就是这个道理。在演唱中要表达歌曲的感情,首先就是要把自己的感情结合融入进歌曲。于是我在示范演唱时候在抒情的音乐背景下给他们讲了一个关于“大树妈妈”的故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故事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往往有很大的吸引力。我让每个孩子手环抱,做成“小摇篮”,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感觉自己就是“大树妈妈”,而小鸟宝宝就躺在自己的怀抱中,然后跟着音乐轻轻摇晃,随着音乐飘扬,他们的歌声也随之飞扬。再加上一系列如轻轻摇动、手臂左右摇摆的动作,歌曲唱得真切而感人。
篇10
关键词: 幼儿衔接 美术课程 终身幸福
一、服务于幼小衔接期儿童终身幸福的美术课程的含义
“服务于幼小衔接期儿童终身幸福的美术课程”旨在从接受正式学校教育之初的幼小衔接期,为儿童开设分层次无缝对接的美术课程,培养儿童对美术兴趣和态度、感知和体验、创造和表现、评价与反思的能力。以艺术为媒介,提升审美情趣,形成高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其最终目的在于“维持和改善个人社会生活的质量”,享受幸福诗意的人生。
二、服务于幼小衔接期儿童终身幸福的美术课程的现状
小学和幼儿园两个阶段的美术课程设置有各自的优缺点,幼儿园美术活动以游戏为基本组织形式,以主题活动为主线引领,知识的连贯性和纵深性不足;小学的美术活动以课堂教学为基本组织形式,技能训练的要求高,愉悦性相对欠缺。
服务于儿童终身幸福的幼小衔接期美术课程,要明确幼小衔接期儿童美术教育的首要任务不是技能训练,而是培育艺术素养,让美术渗透进儿童生活,通过艺术滋养提升感悟幸福的能力。曾经有一个调查显示,全国仅12%的人感觉幸福。其实对于个人来说,幸福感的关键是人的志向、生活目的。有高尚艺术素养的人和一个趣味低下的人的幸福感是不一样的。要享受诗意人生,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是必需的。
三、服务于幼小衔接期儿童终身幸福的美术课程的内容
笔者与同仁在系统地研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两个阶段儿童美术教育的大纲、课程、教育规律、教学方式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基础上,不断尝试,构建包含课堂教材、环境课程、实践活动的系统美术课程。
1.课堂教材
根据本阶段儿童想象力、创造力特别丰富的特征,以色彩、图形、点线面三个主题为课堂切入点,给儿童介绍美术语言及表达方式方法,以提高他们得心应手的造型能力,形成较为完善的幼小衔接期五年一贯的课堂教学课程。
(1)色彩主题
小班:认识一、两种颜色,喜欢涂色游戏。
中班:认识四种以上颜色,会用刷子蘸颜料刷颜色。
大班:认识含三原色在内的六、七种颜色,通过拓印、喷刷、吹画等方法,初步把握颜料的厚薄变化,会使用喷壶等特殊工具作画。
一年级:调出十种左右颜色,通过加白、加黑的方法调出不同明度的颜色,熟练地把握颜料厚薄变化,并灵活应用。
二年级:较熟练掌握渐变、覆盖、晕染、勾线等常用的色彩技法。
(2)图形主题
幼儿园阶段主要是认识图形,指认生活中圆形、方形、三角形的物体,进行简单的图形添画。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在掌握图形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立体构造练习,作校园陈设。
(3)点线面主题
本主题的学习,让儿童体验点线面作为绘画的基本元素,分别传达的不同画面情绪,初步理解几乎每一幅优秀的作品离不开三者的完美配合。
小班:尝试用不同方法画点,感受点的灵动和零散的风格,如手指点画、春雨沙沙、拓印小雪花等。
中班:喜欢画各种线条,能根据需要使用记号笔、水粉笔、毛笔等工具画出不同粗细、不同虚实的曲直浓淡多变线条。
大班:会选用合适的材料涂画色块,运用随意泼洒、滴落的墨迹或水迹、撕纸粘贴等方法,表现生动饱满的画面。
一年级:会表现不同肌理的点线面,运用点线面表现画面。
二年级:通过点线面的虚实、大小、形状、位置、色彩、肌理等变化,组合创作较为复杂的造型作品。
以上三个主题相互穿插,以游戏为基本组织形式,每个阶段层层推进,无缝对接。
2.环境课程
环境作为隐性课程的重要实施途径,要充分利用它的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的特点,为培育儿童美术素养发挥作用。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制定了该阶段儿童美术欣赏课的内容及开展方式。为了全面提升儿童艺术素养,逐步建立了美术和音乐两个领域的艺术环境教育资源库,形成了环境课程体系。
(1)名家名画欣赏
根据画种、时代、风格等因素分类展示,确定文艺复兴、印象主义、表现主义、中国山水、工笔花鸟、水墨人物等六个板块,定期更换。儿童通过长期观看和老师适时地介绍,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
(2)背景音乐渗透
根据季节、节日、学年阶段等因素,建立校园背景音乐资源库,设立了“快乐上学”、“祖国妈妈”、“秋叶飘”、“Merry Christmas”、“Happy New Year”、“又长一岁了”、“春姑娘”、“快乐的童年”等几个音乐主题。主要从古典音乐、儿童歌曲、流行音乐中选取,选择旋律优美,歌词或曲风与主题吻合的音乐。网罗了多个国家、民族、时代的代表音乐,也包括少数适合儿童的重金属、摇滚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