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6: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

篇1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专业改革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一、注册会计师行业现状

会计作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在世界经济的融合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全国各类层次的院校对会计人才的培养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1918年9月7日在谢霖等一批会计专家的力谏下,北洋政府农商部颁布了《会计师暂行章程》。同年,谢霖领取了第一号会计师证书,并在北京创办了我国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正则会计师事务所,标志着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正式诞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大约有1,000万左右的会计从业人员,但只有大约30~40万是高级或注册会计师。低水平和不尽规范的注册会计师服务与高标准的巨大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矛盾,尤其在注册会计师职业国际化发展背景下,优秀的国际化注册会计师人才显得更为缺乏。首先,企业的蓬勃发展使得国内注册商户的不断增加、企业的商业活动频繁,迫使他们对会计及审计服务的需求增加,从而使得注册会计师的市场需求量一再增加;其次,上市企业数量的增加,以及中国会计与国际会计的接轨,使得企业对内部审计、公司管治等要求提升,也导致了对注册会计师需求量的急剧增加;第三,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债转股”的出台,需要注册会计师为其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服务;金融、证券、保险等市场的发育和完善,也越来越多地要求注册会计师不断扩大和增强服务功能,为确保国家的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发挥重要的监督、预警作用等,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纵深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

二、高职院校对培养注册会计师专业人才的重要作用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1980年国家教委批准建立的13所职业大学起,截至2007年全国共有高职高专院校1,109所,高职教育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都占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注册会计师行业是高智力、密集型的特殊服务行业。各执业人员的专业教育程度、技能和经验等专业素质与服务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而要想取得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资格,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主要是通过考试,这项考试也成为目前声誉最高的职业资格考试之一。从考试的模式上看,主要有英国模式、美国模式和德国模式。这三种模式对注册会计师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总体上是一致的,但由于各国的教育水平不同,因而在报考标准和考试要求方面有所差别。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考试模式同美国类似,只是对报名要求只需要专科水平。近些年来,我国把推进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的培养、提高注册会计师专业办学质量作为一项战略性工程,旨在满足全社会对注册会计师人才的需求,这种需求既需要领军人物提升注册会计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引领整个注册会计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也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的实际工作人员开展一般的业务审计或执行较低层次的管理咨询服务。而目前本科院校的会计专业、研究生院主要培养的是注册会计师高层次后备人才,更多的技能型人才主要是通过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来培养的。高职教育以他特有的教学特点,面向社会、面向职业岗位、面向工作过程,融教、学、作为一体,成为注册会计师行业一支不可或缺的后备力量。

三、目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教育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了我国目前注册会计师资格前教育只有财经类本科院校注册会计师专业这一单一渠道的状况,既有利于拓宽注册会计师培养渠道,提高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的培养质量,为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夯实基础,也符合高职高专院校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注册会计师专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道路,同时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强化教学改革,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近几年来,注册会计师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在99%以上,学生们也相继参加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的高职教育在培养技能型人才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师资队伍与现实需求缺口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不足。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突显出来的首要问题是教师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教育资源的需求,会计专业尤其如此。各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有限的教学资源面对不断增加的学生数量,大多呈现教师严重透支、教学资源供不应求的情况。一方面教师素质良莠不齐;另一方面大多数院校的双师素质工程往往流于形式。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比例平均仅达30%左右,并且大部分会计教师直接来自于高校毕业生,他们有着非常扎实的理论功底,但他们从学校毕业后没有参加过会计工作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强,而有会计师或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双师型”教师更是寥寥无几。但是,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则十分重视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无论是专业理论课教师还是实训教师,一般都是“双师型”。

2、教学方法因循守旧,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主要采用传统的注入式、满堂灌的做法,把传播知识视为教学的唯一目标,教师讲个不休,学生记个不停。只注重书本知识传授,不注重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只注重专业教育,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3、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实践课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最有效途径。而会计工作更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有掌握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做好这项工作。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是“学用结合,边学边用,学有所用”,对于会计理论要求够用即可,更注重实际的操作能力。但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实践课时偏少,目前的教学仍然是采用理论讲授为主,辅之以配套的随课堂实训、课内分散实训以及课外的综合实训等内容;二是实训教材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产品制造型工业企业会计的实验项目。但我们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行业是多样的,单一企业类型的练习制约了学生知识面的拓展;三是指导实训的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经验。目前,大多数院校每年都会要求教师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但这种看似有利的活动往往流于形式,致使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训的过程中会显得力不从心。

4、考试考核形式单一。目前,大多数院校都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并且在考前大多数教师点出出题的范围,基本上考的是学生的记忆能力,而对应用能力的测定比较少。很多学生仅靠在临考的前几天死记硬背就能取得好的成绩,这势必会误导学生平时的学习方向与目的,荒废了很多宝贵的时间。

四、对高职院校CPA专业人才培养建议

1、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突出时代特色和行业特色。高职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本质不同就在于,高职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培养的是高技能型的应用人才。而会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更应该注重学生动手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以《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相关内容为具体要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与行业需求紧密相连,以培养能毕业后直接胜任会计岗位工作的应用性技能型人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结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客观上要求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不仅应具有雄厚的理论教学基础,更应具有扎实的实践功底,不仅要掌握高职教育基本教学规律,更应在本专业领域内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具有教师和会计师双重素质的能力。所以,各高职高专院校应在现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打造一支知识和技能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第一,我们要注重自身教师的实践与实习,坚持新任教师深入企业社会一线顶岗实践制度,在实践中锻炼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建立和健全切实可行的鼓励和引导教师深入社会实践第一线锻炼提高的政策和措施;第二,可以引进资深注册会计师、行业一线会计工作人员等到校担任兼职教师,鼓励和引导社会一线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高职教育师资队伍,不断优化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结构,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第三,鼓励教师参加各种类型的会计职业考试,并对取得相应资质的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

3、大力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在课程的设置上,主要遵循以下原则:必修课各专业方向统一原则、理论“够用”原则、加强技能训练原则、多专多能原则。兼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更新,使综合课程具有现实性和导向性;其次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改变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学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人翁地位,采取一切可能的有效方法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自学、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可以结合所学书本知识,在社会实践中寻找课题,搜集一定的前沿性资料,进行科学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获取信息与新知识的能力,增强综合性知识和创造性知识,提高解决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最后,要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鼓励学生参加会计职业类的考试,采取以“国考代校考”的制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强化实践实训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会计工作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有掌握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做好这项工作。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是“学用结合,边学边用,学有所用”,对于会计理论要求够用即可,更注重实际的操作能力。在会计专业的实践实训中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大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重,使学生有足够的实验和社会实践时间,把书本知识变为实际工作能力;(2)注重实训教材的建设。教材建设是高职教育的另一个特色,高职教材更要突出其应用性。在会计的实训过程中,除了选择市场上的实训教材外,各院校可组织相关力量自编实训教材,并注意会计专业各门学科的综合性实训内容的选择;(3)校内的实训设施应满足实际的需要;(4)产学结合,进一步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实习基地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实习基地的建立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当地单位的具体情况建立;(5)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实行岗位轮换制度,解决学生对各个工作岗位的模糊认识,使他们能够真正了解各个会计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及其操作方法,从而使学生毕业后就基本能顶岗工作。

(作者单位: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何军峰,黄红球.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考[J].会计之友,2006.

篇2

关键词: 高校文化产业 人才培养 存在问题 相应建议

文化产业人才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因而,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和根本。我们必须深入贯彻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文化产业人才队伍。

一、文化产业人才

(一)文化产业人才的内涵。

文化领域十分广泛,包括纸质传媒、影音传媒、网络传媒、广告、旅游、艺术、教育和体育产业。而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文化产业的人才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文化产业创意人才;二是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

(二)文化产业人才的特征。

文化产业人才作为人才中的一部分,具有一般人才的特征,同时也具有文化产业人才的专有特征。

1.道德修养

社会主义道德是文化产业人才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人才应具有的基本特征。它主要包括政治道德、人格道德、伦理道德、职业道德四个方面。

2.文化素养

极高的文化素养是文化产业人才的显著特征。其传承与创造文化的任务,要求其在文化素养方面具有三个特征:一是知识的精通性;二是知识的广博性;三是知识的更新性。

3.创新精神

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文化产业人才作为推动文化发展的主要力量,必须具备创新精神,才能使得文化产业充满活力,才能生机勃勃地发展下去。

4.专业技术

知识经济背景下,专业技术逐渐成为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文化产业人才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尤其是从事影音传媒、网络传媒、广告等文化产业相关的人才。

二、我国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文化产业专业已成为近年来高校新办专业中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但高校文化产业专业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不合理。

目前,我国高校的文化产业专业尚未形成完全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这种金字塔式的人才层次。如今文化产业急需大量的操作型文化产业人才和综合素质强的高级管理型人才,高校在本科、研究生的人才培养上还比较欠缺。

(二)文化产业培养定位不明确。

有的高校提出国际化的培养目标——通晓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有的高校提出要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专门针对媒介、会展、娱乐等领域的人才。由于不能清晰和明确培养目标,使得人才培养受到了局限。

(三)师资力量不足与教材编写不精准。

1.师资力量不足

文化产业相关的学科属于新兴学科,且较少有本专业的师资可引进,因此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而教师的实践能力较缺乏,文化产业专业的教学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

2.教材编写不精准

与师资力量不足紧密相关的便是教材编写不精准。文化产业专业具有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这又增加了教材编写的难度。教材数量少,而且缺乏高质量的教材。在文化产业专业教材的编写方面,还需要做出很大的改进。

(四)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高校文化产业专业的课程设置大致可分为六类:①文化基础与文化资源类;②一般管理类及文化产业管理类;③文化产业创意类;④政策法规类;⑤语言类;⑥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类。①

专业课程不仅种类多,而且难度大、专业性强,这些都使得学生很难掌握这些课程知识,容易出现多而杂、杂而乱,学得太泛而不精细等问题。

(五)重理论轻实践教学。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和学科本位的影响,目前文化产业专业的教育强调文化产业理论学习,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真正涉及文化产业的创意、经营、管理等能力,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工作实践和培训才能形成。

三、关于我国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充分认识我国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促进高校文化产业专业教育的日趋完善。

(一)建立合理的教育层次结构。

建立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学历教育体系,完善高职、本科、研究生的相互衔接的教育层次。鉴于我国的现状,应特别重视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以提高人才层次的合理性。

(二)明确专业定位。

在专业定位方面,各个高校要根据自己学校的文化产业的特色,或者与文化产业专业相关的传统专业的已有优势,以及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专业定位。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组织编写教材。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可以通过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如到文化产业公司挂职锻炼、到高等院校进修等,另外也需要积极引进人才,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文化产业是一门交叉性学科,高校可加强校内各专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2.积极组织编写教材

国家相关机构可以合理组织我国的高水平专业人员,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开展教材编写工作,注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内容精准。

(四)课程设置灵活化。

各高校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置。根据教学实践经验总结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合理设置选修课或自选课,并结合社会与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可以在此基础上探索多种手段,例如:聘请文化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综合案例教学;建立校高校内部的实验室,与企业事业单位联合办学,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基地或联合体。

注释:

①林喦.高校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与选择[J].理论导刊,2008(4):107-111.

参考文献:

[1]李海亭.关于高校文化产业专业学科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的思索[J].高教研究,2010(27):51-56.

[2]孔羽.对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6):94-95.

[3]徐小洲.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制度[J].中国高教研究,2007(9):67-69.

篇3

关键词: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部署中,赋予了财政以“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特殊定位,相应地,财政学类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问题的重要性也得到进一步提升。财政学科属性、社会对财税人才的需求、培养对象的特点,都是影响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财政学类专业人才的就业需求与财政学专业初建时期有很大变化,除了传统的来自财税部门的人才需求外,企业、银行、事业单位、涉税中介机构等部门的人才需求也应当纳入财政学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考虑范围。本文根据来自28所国内高校的调研数据,对财政学类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国际化等问题展开研究,在以上方面提出相关优化建议。

一、文献回顾

财政学类专业是财经类专业中建设历史较长的专业,关于财政学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讨论众多,近年来,相关文献所讨论的问题大多集中在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等问题上。欧阳华生和裴育(2011)根据国内20所高校的的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情况,从招生规模、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师资结构和人才培养特色五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宋健敏和温娇秀(2014)研究发现美日两国的财政学学科发展与社会对财政学类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和两国间的趋同性。关于财政学类专业的课程建设问题,李忠华(2015)认为优化财政学课程体系结构应将反映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基本理论的课程纳入学科基础课程体系当中,在选修课程中扩大反映上述学科理论发展以及分析方法创新的课程。财政学类教指委课题组(2016)对财政学类专业教材建设与选用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建议地方财经类院校财政学类专业尽快启动学科基础课“财政学”大纲的编写工作,构建自编教材管理与质量评价跟踪机制,提高自编教材质量;在科学确定课程体系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专业教材体系。在实践教学方面,姚凤民(2007)提出构建“四个层次、四个系列、四个模块、四个阶段”的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财政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课题组(2015)分析了实践教学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财政学类教指委课题组(2016)分析了目前财政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总体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大财政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投入力度、加强高素质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优化路径。

二、调查样本说明

本研究2016年9月对参加全国财政学教学研究会的参会高校代表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共69份,回收49份,有效问卷49份,问卷填写者来自国内28所高等院校,包括10所综合性院校和18所财经类院校,所调查院校均设有财政学类专业(包括财政学和税收学专业)。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是否符合社会需求、课程设置情况、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人才培养国际化状况四个方面。问卷填写者全部为财政学类专业的教师,其中专业建设负责人(包括院长、教务处长、教学副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等)占比49%,保障了问卷信息的客观准确性。此外,有多所高校的问卷填写者大于1人,本研究对全部问卷样本(49份)和每个学校选择一份问卷(28份)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没有显著差异,因此下文主要报告全部样本(49份)的分析结果。

三、问卷分析结论

(一)财政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财政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学科共性与培养院校特征的有机结合,张锦华和郑春荣(2014)根据培养方向和规格,将其大体归为应用型、研究型、复合型和创新型四类。,财政学专业和税收学专业均将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最主要的两个人才培养目标,但两者侧重上两个专业有所差异,财政学专业对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高于应用型人才,税收学专业则相反,这一结果与目前高校财政学类专业设置上的考虑是相符的。此外,研究型人才和国际型人才培养目标虽然不是主流培养目标,但是仍有部分高校重视这两类人才培养目标。调查结果显示,在关于本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否与社会需求相符的问题上,财政学专业和税收学专业均只有1个样本认为不太符合或不符合,说明高校财政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上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较高。

(二)课程设置

根据财政学类教指委课题组(2016a,2016b)等研究,以及本文研究者所在高校财政学类专业建设的实践经验,本研究选择了财政学类专业的若干门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程,调查了这些课程在各高校的开设情况①,以及调查对象对课程重要性的评价。财政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率较高(50%)的课程中,除了包括中级微观/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等经管类学科基础课,以及中国财政史、政府会计、公债管理与投资、地方财政学等财政学专业课程外,税收经济学、国际税收、税收筹划、纳税检查等税收类专业课占比较高,而与此对照的是,西方财政思想史、公共项目评估、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等财政理论和财政管理专业课程开设比例较低。开设比例较高的中级微观/宏观经济学、税收经济学、国际税收、税收筹划等课程,问卷填写者对课程重要性的评价也较高,但是,问卷填写者评价较高的中级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管理学等课程,在各院校开设比例并不高,说明财政学专业课程的实际开设有可能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如师资力量等。税收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率较高(50%)的课程主要是税收理论和税收实务课程,相比较而言,税收法律类课程(税收相关法律、税收征管法、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等课程的开设比例降低,调查同时发现,问卷填写者对于税收法律类课程重要程度的评价实际上并不低。

(三)财政学类专业实践教学

在财政学专业和税收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方面,本研究关注的重要问题是:第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税收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第二,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财政学专业,科研实践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程度;第三,主要有哪些因素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效果。调查结果显示,税收学专业实践教学形式根据重要程度,依次为“组织学生在财税部门进行不少于4周的专业实习等校外实践”、“校内综合仿真训练”、“邀请校外实务部门专家到校内为学生开设课程或开展专题讲座”和“科研实践”。重要程度最高的校外实践教学形式的应用中,安排学生在税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或税务师事务所实习的实习形式应用程度最高(71%),其次是在企事业单位的涉税部门实习(36%)、在财政部门实习(29%)、在企事业单位的其他部门实习(11%)、在财税部门以外的其他政府部门实习(4%)。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财政学专业,科研实践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程度很高,82%的被调查者表示本校财政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安排学生参与了科研实践。关于实践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影响因素,被调查对象认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制定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大纲,其次是与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深层次合作,共同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与环节,第三位的影响因素是聘请高水平校外实务部门专家参与教学和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此外能够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因素还包括组织编写高质量实践教学教材、建立学院层面的实践教学领导小组等。

(四)人才培养的国际化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进步,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有相当大的发展,为了解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国际化程度,本研究对样本高校财政学类专业国际化程度和双语/全英课程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问卷填写者认为,最能够衡量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的指标包括:全英/双语课程所占比重(82%)、与境外高校合作办学和联合培养项目的数量和稳定性(78.57%)、在校生境内外交换比率(71.43%),此外,国际化课程认证水平(64.29%)、师资国际化水平(60.71%)、短期国际交流项目数量(53.57%)、应届毕业生出国留学比率(35.71%)等指标也可以用于衡量人才培养国际化程度。问卷填写者对本校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进行主观评价的结果显示,没有被调查者认为本专业人才培养国际化程度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17.86%认为国际化水平较高,42.86%认为国际化水平一般,还有25%的被调查者认为本专业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较低或者很低。被调查对象认为,目前国内高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瓶颈主要集中师资水平、教学手段、生源素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其中,92.86%的问卷填写者将师资水平作为国际化水平提高的主要瓶颈。本研究选择了9门核心课程,调查各高校在这些专业课程上采取全英/双语教学的必要性评价和实际开展情况,调查显示,问卷填写者认为开展英/双语教学必要性最高的课程分别是:西方税制、国际税收和外国财政制度;而计量经济学、税收经济学等基础理论类课程开展双语/全英教学的必要性较低。样本院校双语/全英教学目前实施程度最高的是财政学(公共经济学)课程,其次是微观/宏观经济学和西方税制,税收经济学、比较税制等课程双语/全英教学的应用程度最低。

四、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的政策性建议

(一)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清晰定位

根据教育部财政学教指委《财政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财政学类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财政学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以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创业型人才为主。从本研究的调查可以发现,财政学类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各高校定位趋同性较明显,多以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虽然这一定位符合财政学类专业的社会需求和定位,但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各高校应当根据办学定位、办学特点和自身优势,强调人才培养的厚基础、宽口径等一般目标的同时,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更加清晰的定位。培养目标的进一步定位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和办学优势设置专业具体培养方向,也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和后续发展方向进行分类式培养。

(二)财政学类专业课程设置体系的进一步优化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调查发现,目前财政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上存在重税收类课程、轻财政管理类课程,财政学专业与税收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区分度不大,财政史、税收史等基础理论课程以及税收法律类课程的受重视程度不够,专业课程的重要程度与开设比例不相吻合等问题。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创新,一是根据高校自身定位与学生选择,设置个性化的课程体系,考虑到财政学科的交叉性特点,课程设置上也应当重视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拓宽学生学习视角,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二是在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建设,除了重视教材、课程大纲、教学课件、案例和习题、课程网络资源等教学资料建设,还应当重视利用慕课和精品网络课程等教育资源的建设和运用。

(三)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效率

财政学类专业属应用经济学科,各高校也多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补充,在提升学生对财税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研究能力上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从调查来看,与财税部门和涉税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校内综合仿真训练、校外专家进校园、科研实践等实践教学手段在各高校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与课堂教学相比,实践教学所涉及的内容更加复杂,需要校内外教学资源的整合,如何将社会需求、实践教学手段和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与能力三者联系起来,并且要区分于职业教育,需要对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更加精细化的设计,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全面发展。

篇4

一、校企合作实现“双赢”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双方实现“双赢”的主要模式。

(一)学校的“双赢”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型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未来方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实践能力。通过校企合作使旅游企业共同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应用性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的必要途径。通过校企合作“走出去、引进来”,学生从理论到实际,再到理论的循环,理论知识得到更好的升华的同时增强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

(二)旅游企业的“双赢”

旅游企业需要不断的进行技术改造、创新和管理,才能紧跟时代脚步,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与必然要求使人力资源成为重要的资源。学校毕业生是作为旅游企业的第一资源存在的。人力资源是校企合作的共同关注点。通过校企合作旅游企业将对人才的要求反馈给学校,高校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的培养输送,通过产学研结合使企业在产品开发、管理咨询等方面获取相应的智能、技术支持等。

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层次现状

根据校企合作的深度,目前已经开展校企合作的院校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浅层次表面性合作

主要做法:只有学校和企业参与,双方签订简单的协议,少有实质性合作内容。通常学校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企业或者出于人情考虑,或者出于解决旺季时候的人力不足问题而进行的合作。这些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表面看起来内容丰富,但形同虚设,实际操作过程中停留在“劳务输出”层面。在成效方面没有实现融合教育的最终目的,不能满足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只是短期互赢,表面互惠。

(二)中等层次常规性合作

主要做法是:学校将企业建立为实习基地,实习内容丰富,签订详细的实习规定,有较多的实质性深入合作,学校安排指导教师与企业定期交流,适度共享双方的资源。这种合作基本上能够实现实践教学目的,校企双方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受益。

(三)深层次多方位合作

主要做法:学校与企业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经常交流互动,双方的合作内容广泛深入,战略高度合作,充分共享双方的优势资源,在这一过程中学校、企业、政府、学生、员工等均参与进来。目前较为典型的几种: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办学模式、校企股份制合作办学模式、以院校为主体的合作办学模式(前店后院模式)、学校与相关职业培训公司建立的合作办学模式(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结合),这几种校企合作模式基本实现深层次合作,效果较好。

三、旅游管理专业实现深层次校企合作建议

目前旅游管理校企合作大多数仍处于浅、中层次的合作,只有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此,针对校企深层次合作,实现双赢提出一些建议。

(一)强化合作意识

有些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仍于浅中层次,最主要的原因来自于合作意识、双赢意识薄弱。较多的旅游企业未树立长远的人才培养意识,不愿意投入人力、物力对实习生进行专门指导,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被当作廉价劳动力。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也较少与企业进行沟通,理论教学跟不上行业发展形势,实践教学与实际岗位需求严重脱节。有的院校简单地认为把学生推到社会上就是校企合作,“放羊式”管理,尤其是旅行社实习。校企合作想要深层次的进行,首先需要强化校企双方的合作意识,认识到校企合作双赢的必要性。

(二)建立成熟的校企合作机制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的良好合作离不开完善的制度。目前我国针对校企合作仅有1993年《职业教育法》,内容并未涉及普通本科层面的高等教育。在校企合作中,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制度对校企合作中利益分配、专利保护、具体实施细节等方面给予政策保障。同时,学校和企业应健全相应的合作指导机制、合作运行机制、合作监控机制、合作评价机制等。如在某些院校已经设立专业负责校企合作部门,具有专职性的工作岗位,有专门的工作室,集科研部门、教学实习中心、行政部门、教学部门、辅导部门、培训部门和后勤保障部门为一体的合作专职部门,为校企合作办学提供制度保障。

连接企业与高校之间的纽带是人力资源,但人力资源不仅局限于学生,也包括院校教师。企业之间的竞争中心内容即为技术,高校应充分发挥知识优势,对于旅游企业在人才培训、理论研究、产品设计和咨询决策等方面给予智力支持,提高旅游企业合作热情。

篇5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研究

基金项目:2015年度河南省软科学项目(编号:152400410039)

跨境电子商务目前而言属于新兴事物,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大量的专业化人才作为保障。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我国的对外贸易不断取得新的发展,在新形势下,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背景下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较大的问题,缺乏系统性的培训和教育体系、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缺乏有效的培训平台等使得限制了人才对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持作用。因此,必须要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全面完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为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1.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背景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全面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不断重视对人才的培养,高校及各培训机构纷纷加大了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力度,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还难以全面达到跨境电子商务对人才的需求,其存在的问题也较为明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缺乏系统性的培训和教育体系

在跨境电子商务背景下,我国当前还没有建立起系统的人才培养和教育体系,一方面,培养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包括高校在内的培训机构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系统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现有的培养体系很多都是浅尝辄止,甚至很多都没有制作专业化的培训资料。另一方面,相应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很多教育机构没有对跨境电子商务的人才需求进行分析,缺乏与企业和人员的沟通交流,使得课程的针对性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其主要重视单方面的基本技能培训。另外,教育和培养的质量不高,人才培养的效果难以进行有效的评估和跟进,使得相关的教育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1.2 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质量的师资团队,当前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背景下,我国各培训机构和高校等师资力量还较为薄弱。其一,很多培训机构的教师存在身兼多职的现象,很多讲师的能力良莠不齐,难以胜任相应的人才培养工作。其二,包括高校在内的师资团队很多都缺乏实战经验,其所讲授的内容基本都过于理论化,与跨境电子商务对人才的需求出现脱节现象。其三,缺乏高级的人才培养教师,其所培养的人员一般具有普适性,而缺乏高级化和专业化的人才。

1.3 缺乏有效的培训平台

人才的培养必须要具有有效的培训和教育平台,当前,我国在跨境电子商务的培训方面主要是以速卖通和敦煌网等为低级培训和教育平台。其存在的问题较多,难以实现对人才的全面培养。一方面,这些平台的所有权属于不同的企业,其作为相互之间的竞争对手,难以在人才培养方面实现相互合作和信息共享。另一方面,各平台的具体运作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其本身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成本来进行运作,因此其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所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

2.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背景下加强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2.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完善的培养体系

以市场为导向培养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是目前我国整个教育界应该考虑的重点问题。一方面,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更新对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要起到带头作用,形成高校和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合作的专业化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小组,对各行业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充分有效的调研,并对其做出有效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并根据市场的发展变化不断对其进行更新,使其能够保持长久的有效性,进而能够有效培养跨境电子商务所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分层次的培养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对于初级跨境电子商务人才,要对其进行基本课程理论的教学,并使其更加注重在企业中进行相应的社会实践,增强其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在实际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对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促进作用。对于中高级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则要通过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组成高质量的师资团队,对其进行更为专业化的培养,使其能够充分掌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发展的需求,进而不断提升其专业化技能,充分适应市场变化和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

2.2 增强师资团队力量

在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方面,师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培养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当前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必须要不断增强师资力量团队。一方面,要对当前包括高校在内的培训机构的讲师进行关于跨境电子商务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使其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深入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中进行实践,增强讲师的社会实践技能,丰富其实践经验,使其能够为学员进行更为专业化的指导,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相结合。另一方面,要从高校和科研院所甚至国外引进专业化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教师,使其为当前国内的师资团队注入新鲜的血液,使其根据市场的发展变化和当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对人才的需求等情况,制定专业化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计划,并对其具体的实施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全面增强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能力。为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全方位和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2.3 实现政府、高校、企业的全面合作

在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必须要全面实现政府、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全面合作,以此增强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全面坚持以政府为引导,并坚持以高校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增强相互间的合作能力,全面实现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

2.3.1 强化政府为引导作用

其一,政府要根据当前跨境电子商务对人才的需求,出台相应的扶持性政策和措施,全面支持对相关人才的培养,通过对培养平台建设、资金投入、税收减免等政策,为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其二,要制定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标准和认定,通过政府的作用,组建专门的小组,根据各行业跨境电子商务对人才的需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标准,对人才进行认证,并颁发证书,对一些高质量的人才进行相应的补助。其三,要不断引进高级人才,并制定完善的激励措施,使其增强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能力。其四,要制定专业化的人才培养平台,并对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人才进行专业化的培养,充分满足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3.2 坚持以高校为依托

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对高校教师进行关于跨境电子商务相关知识的培养,使其掌握先进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要使其密切关注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动态,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快跨境电子商务人才企业外高校基地建设,建立企业与高校的相联合的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体系,将高校的课堂教学与实训基地的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的效果。

2.3.3 坚持以企业为主体

企业最终是吸纳人才的场所,一方面要鼓励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大学生到企业进行深入的实践,在企业中对其进行二次培养,使其掌握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先进方法和理念,逐步深入到企业内部,进行跨境电子商务相关工作。另一方面,要完善晋升和激励机制,在对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对其具体的培养效果进行评估,将其作为职位晋升和激励的重要依据,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其跨境电子商务相关工作能力。另外,企业要不断完善其组织文化,吸引更多的人才前来就业。

总结

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其发展必须要有充足的人才作为保障,以此促进其实现全面、健康有序发展。从当前跨境电子商务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我国目前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来看,必须要全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增强师资力量,实现政府、高校和企业的全面合作,完善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增强人才对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持作用,进而充分实现跨境电子商务的健康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连远强.高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生态化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

[2]陈国雄.温州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路径与实践[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

篇6

(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23)

摘 要:建立合理的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经管类专业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从高校层面、学生层面、企业层面三个方面构建了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通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可以更好地合理评价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也可以为地方高校提高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更多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 :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1.029

*基金项目:武汉轻工大学校级青年教学研究项目(编号:XQ2014003)

作者简介:王新华(1980-)男,武汉轻工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与投资。

收稿日期:2015-04-16

0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稳定、健康发展,是高校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全国大部分本科院校都开设了经管类专业,尤其在地方高校开设比例更大,经管类专业学生人数所占比例也较大。社会对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经管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和研究问题能力、沟通和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能力。而建立合理的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经管类专业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所以,该课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动态述评

目前,有关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的文献还不少。有些学者构建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或者体系。马万民认为知识、能力、素质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基本指标,并构建了基于知识、能力、素质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王琴、张淑莲利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数体系构建问题。王璐、孟凡静等从评价原则、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指数、评价方式五个方面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提出了合理设想。徐安兴提出应建立细节化具体化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包括教学巡视检查考核制度、设立专业设置论证制度、建立校际对照评测制度。张云霞从战略视角出发,构建了基于战略的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体系、就业率、薪酬比较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人才质量品牌的认知度。

还有些学者以某一经管类专业为例,对人才评价质量评价进行了实证分析。沈鹏熠从人才培养观念和定位、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结果等六个方面构建了工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华东交通大学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实证分析。洪梅香、贺珍瑞基于层次分析法从培养条件、培养实施过程、培养效果三个方面出发,构建了旅游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陆维研、储诚炜从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教学质量、学生个人因素四个方面构建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刘春华、程继爽基于平衡积分卡理念,从社会层面、企业层面、高校层面、学生层面四个层面构建了现代财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文献综述来看,大部分文献分析了某一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所用评价方法主要有模糊评价法、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研究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创新。由于地方高校与部属高校、行业高校是存在较大区别的,不同类别的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有较大区别的,不能用同一个评价体系去评价所有高校的经管类专业。而专门分析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文献还很少,这正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2.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思想

毫无疑问,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定位在面向重点行业或者地区就业的实用型、应用型人才。所以,对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应该强调应用型、实践性。我们拟建立一个包括高校、学生、企业的多维评价指标体系。在高校方面,培养的经管类人才应该能够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在学生方面,应该专注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顺利就业;在企业方面,培养的经管类人才应该满足企业的经营运转和利润最大化的综合需求。

2.2 评价指标的选择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拟建立一个多维评价体系,包括高校层面、学生层面、企业层面。每个层面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见表1)。

2.2.1 高校层面评价指标的选择

高校层面评价指标主要反映高校为了培养合格的经管类专业人才所作出的努力。高校层面评价指标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面占有重要地位,高校的人才培养特色、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改革、教学管理方式等都会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具体来说,高校层面评价指标(X1)包括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度(X11)、人才培养模式可行性(X12)、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结合度(X13)、课程体系合理度(X14)、教学方式合理性(X15)、校内外实习效果(X16)。

2.2.2 学生层面评价指标的选择

学生层面评价指标主要反映高校人才培养结果以及学生对高校培养过程的满意情况。学生层面评价指标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占有较为重要地位。学生对高校课程体系、教学方式、 能力培养等各方面的满意度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具体来说,学生层面评价指标(X2)包括学生对教学课程设置的满意度(X21)、学生对师资队伍的满意度(X22)、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满意度(X23)、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X24)、学生对综合能力培养的满意度(X25)、毕业生就业率(X26)、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X27)。

2.2.3 企业层面评价指标的选择

企业层面评价指标主要从企业角度来评价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企业层面评价指标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企业层面评价指标最能检验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低,而且地方高校的经管类专业毕业生大部分要进入相关企业从事实用型工作,所以该类指标就更为重要了。企业对高校培养人才的满意度、高校人才在企业里的薪酬、职业发展等都是人才培养质量结果的直接体现。具体来说,企业层面评价指标(X3)包括企业对培养人才的专业知识满意度(X31)、企业对培养人才的综合能力满意度(X32)、企业对培养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满意度(X33)、人才质量品牌认知度(X34)、毕业生的薪酬状况(X35)、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状况(X36)。

2.3 评价指标的权重设定

评价指标的权重设定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我们可以直接采用因子分析法中的方差贡献率来代表各指标权重;第二种方法,我们可以根据专家问卷结果构造判断矩阵,从而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

2.4 评价模型的建立

根据前面各指标权重的设定,以及实际调查的结果,可以得到人才培养质量综合评价得分如下:

其中W1、W2、W3分别代表一级指标X1、X2、X3在综合评价中的权重。W1i(i=1,……,6)表示二级指标X1i在X1中的权重,W2i(i=1,……,7)表示二级指标X2i在X2中的权重,W3i(i=1,……,6)表示二级指标X3i在X3中的权重。

3 结语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构建了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从高校层面、学生层面、企业层面三个方面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可以更好地合理评价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也可以为地方高校提高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更多的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1 马万民.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8)

2 王琴,张淑莲.因子分析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的应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9)

3 王璐,孟凡静等.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5)

4 徐安兴.构建大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J].教育发展研究,2006(3)

5 张云霞.基于战略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式[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篇7

关键词:校企联合;学位;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企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企业的人才培养,是以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为指导,为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而实施的系统化教育行为和训练活动,它主要包括“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两大基本问题。

(一)企业人才的来源

石油石化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是国民经济的命脉。随着我国石油石化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对企业而言,当前解决人才需求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招聘,二是培训。由于招聘员工需要经过一定的培训和培养,才能成长为企业“人才”,因此培训工作的最终产物是“人才”。企业培训的方式很多,有在岗的业务培训,轮岗锻炼,导师带徒,项目攻关,替补训练等,也有离岗的脱产深造,学历教育等。每一种培训方式都具有不同的目的和意义。企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在职学历教育是重要方式之一,它在完善在职人员的知识结构、拓展专业视野和认知境界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二)重庆气矿在人才培养上的主要做法

重庆气矿作为中石油在四川盆地以天然气开采为主的生产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随着生产与管理形势的不断变化而有所不同。重庆气矿现有人才队伍已基本形成了集团公司、分公司、气矿三级专家队伍,但高端专业技术人才仍然相对匮乏,尤其是优秀的管理人员、创新型科技人才和技艺精湛的技能人才仍显不足。为了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储备,重点加强核心骨干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新招聘员工的培训;推行“人才+项目”的培养方式;加强制度建设,落实配套支撑和保障。同时鼓励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自学参加国家、地方组织的执业资格认证、技术等级考试,对取证人员给予相应奖励和待遇。

二、如何找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与企业自身的战略发展定位密切相关。重庆气矿是以天然气生产为主的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集中在与天然气开采和研究前沿技术相关的人群,而勘探、销售、炼油等业务板快的石油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又有所不同,所以人才的培养只有基于企业性质和行业特点,才更具有F实意义。

三、企业在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中的角色定位

专业学位,在国外被称为“职业学位”,是指以某种特定职业为背景的学位。与学术学位相比,专业学位最根本的特点在于它鲜明的职业性。无论是专业技术能力还是学术能力,都需要围绕职业实践与应用能力进行培养。

(一)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的探索

随着大众化教育时代的到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日益突显。与此同时,石油行业全球化战略的实施,新工艺、新技术的多元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目前在国内,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的成功案例较多,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各省市区政府、企事业单位探索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东北石油大学与大庆油田合作成立的人才培养创新基地。以重庆气矿与重庆科技学院联合开展的“产学研”战略合作为例。重庆气矿根据需要选派骨干到重庆科技学院进行技术提升培训、转岗培训或学历提升教育。同时作为重庆科技学院的校外实习基地,接受相关专业教师从事工程实践锻炼,相关专业本科生的生产实习等。重庆科技学院聘请重庆气矿优秀科技及管理人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兼职教授或教师,参与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工作。并依托学科、专业、教学、科研等综合优势,为重庆气矿培养输送人才,提供优先服务和支持。

这种产学研多方面合作,能够让油田企业和学校都受益,通过不断探索以企业生产实践基地为基础,科研、培训多方面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有利于建立长久的关系。

(二)企业在联合培养中的责任和使命

企业、高校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建立一个共生共赢、可持续发展的“效益共同体”,为整个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这种联合培养机制也疏通了企业和高校之间科技成果转化的快速通道,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作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在联合培养过程中,作为企业方所应担当的责任和使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方面,企业需在所培养的专业方面进一步加大与高校进行交流沟通,探索实行专业订单班或联合培养班的培养模式,切实有效的培养一批企业所需的核心专业人才。

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邀请高校的讲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让高校的讲师掌握企业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和企业实际应用技术,逐步积累工作经验,这样再回到讲台时,教师就会清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2009年以来,重庆气矿与川渝两地相关院校合作,先后为重庆科技学院、四川石油学校设立了学生校外实习基地,承担了两所院校共500余名学生的校外见习任务。这不仅可以让企业能够更快更准的找到合适人才,也能对在校学生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

(一)在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方面

企业由于生产经营任务、安全管理等方面原因,可能并没有完全参与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去,同时高校对项目化教学的参与度也不够,有些任务的实施是需要在企业生产一线进行,但往往由于客观原因导致进不了企业的生产一线。建议企业、高校在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上有规划、有计划的进行,学校的培养计划与企业的战略规划、年度工作计划要合拍,培养的专业要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合拍,从而不断提高联合培养的效果和质量,达到互利双赢的目的。

(二)专业学位硕士生学历的认定问题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为非全日制、全日制两种,只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才具有双证。对于企业来说,由于生产经营任务繁重,更多的还是选择培养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中石油初、中、高、副高级等专业职称的评定,都是以学历为认定依据,会挫伤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建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作为具有丰富实践和工作经验的高级人才,打破条条框框限制,授予相应的学历,以充分调动起企业、高校对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程斯辉,王传毅.研究生培养模式:现实与未来―“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高端论坛综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3):53.

[2]张永学,汪志明,杨皆,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探讨与实践[A].第六届全国工科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

篇8

关键词:河南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romotes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for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period, also enriches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the university personnel trai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advices for logistics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of subject construction in the universities of Henan province, which will be a feasible scheme on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Key words: Henan universities; logistics management; talent cultivati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1 协同创新的含义

协同创新的概念最早是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葛洛提出的,即“协同创新是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我国学者也提出了各自观点。李祖超认为,协同创新是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相互配合、合作和整合,发挥各自的优势,获取外部性效应,产生“各种分散的作用,在联合中使总的效果优于单独效果之和”,即1+1>2的效用,从而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绩效[1]。邵云飞认为,协同创新系统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以知识生产机构、企业、政府、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主体,为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2]。李忠云提出高校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各学科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以及高校师生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研究者、生产者、管理者之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项目,为解决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以及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合作攻关,从而力求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3]。这也进一步证明,高校协同创新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也必将引导高校进一步协同创新。

2 高校协同创新的形式

高校协同创新是高校与社会互动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于2011年提出“2011协同创新计划”,意在通过协同创新,培养创新性人才。作为人才的主要来源,高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任。过去的几年里,伴随物流行业的发展壮大,河南高校对物流专业的招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然而单凭量的增长依然无法满足企业对质的追求。现实中,用人单位大多看重学生丰富的实践经验及社会知识,青睐于那些素质高、能力强的应征者,但相对的,高校毕业生在面对具体工作时所表现出的学习能力弱、环境适应性差的不足,也常常让企业感到不适。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高校建设主体与高校教学质量,以协同创新的方式改革人才培养的建设方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实力。结合高校协同发展现状,笔者仅针对物流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提出以下建议:

(1)高校内部协同创新

高校协同创新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动学科发展,实现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学科建设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作为管理科学发展的新领域,物流专业具有创新快、操作性强的特点,在物流活动中,也更强调合作沟通、创新管理与实操能力的重要性。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想,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物流专业的建设与发展,需要通过强化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式,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4]。对于各时期的教学重点,高校应区别对待,低年级时,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课上多开展案例教学、实践教学,课下多开展讲座与对外交流活动,将“请进来”与“走出去”有机结合,丰富授课内容,活跃授课气氛,拓展学生视野、增大学生所接触的信息,为培养复合型物流人才打下基础;高年级时,要注重课程的特色与实用性,突出学科特色,优化内容结构,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河南高校风格不一,特点各异,课程设置应坚持高校特色,课程实践应突出行业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就业时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各高校还应着重培养“双师型”物流教学团队,鼓励教师深入企业,感受行业发展变化,学习领域前沿技术,提升师资队伍的综合实力。在跨学科建设上,要鼓励学生开阔视野,眼光不能只局限于本专业。在学科交流融合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各学科在理论知识上不同,但其研究方法却是相通的。协同体系下的跨科学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优化知识结构,提升综合能力。在必要的时机,建立跨学科科研平台,组建跨学科创新中心与跨学科实验室,通过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以整体带动局部,促进物流学科与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齐头并进。目前,郑州航空港正在蓬勃发展壮大,港区对地方企业与物流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助力,也势必引发企业对物流人才新一轮的选择,河南各高校大多开设有物流专业,如何形成独特的教学特色来避免教学同质化,如何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宽口径的物流人才来提升就业竞争力,还需要各高校因校制宜,跨学科创新。

(2)高校之间协同创新

河南高校林立,优势资源不同,特色学科各异,以协同创新的方式搭建学科交流平台,有助于实现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充分利用人才与科技的资源,实现学科创新发展。河南高校对物流专业的学科建设依然处于探索阶段,怎样培养高素质、强能力、有特色的物流人才,依然是各高校关注的焦点,搭建物流专业学科交流平台对教学的优化升级具有现实意义。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可以建立互认学分、互派学生、互选课程的制度,开发物流教学网络课程;师资队伍方面,高校可以开展互聘导师、互派教师进修、互聘兼职教授的活动,鼓励优秀教师相互合作,形成区域性创新团队;科研活动方面,高校可以携手建设重点实验室,联手解决教学和科研中的难点与重点问题。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也要积极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教师进修的鼓励力度,加强对学科交流融合的资金支持,引导高校逐步协同,特别是不同领域不同层次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河南高校对物流人才的协同创新,应以合作交流为形式,以共同发展为目标的互动,以有效加强各高校主体间的联系。建设物流学科交流平台,为高校相互学习提供了契机,为高校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础。

(3)高校、企业协同创新

校企协同,是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并一直受到各方关注。高校服务社会,为企业发展输送人才;企业推动科技,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高校根据自己的培养方案进行人才培养,针对的是某一个行业或地区,河南高校培养物流人才,其主要目标就是为了服务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加速河南物流行业的优化升级,提升企业物流的运营效率。人才的培养是具有长期性与周期性的,高素质人才的形成,更需要高校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经验。与之相对的,企业的发展却要与时俱进,在各领域各部门,每天都要产生新技术与新方法,一旦高校与企业之间出现信息交流不畅的情况,就会间接形成人才培养的不适用性,学生所学往往不能所用,不能真正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国际上,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日本的“产学官合作”模式等都为我国高校提供了宝贵经验。结合河南省高校物流专业的教学特点,高校应该坚持有目标有重点的选择合作企业,例如农林院校与涉农类企业协同,理工院校与机械能源类企业协同,交通院校与运输类企业协同,力争实现高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同时,高校应深化与企业的交流,避免因缺少必要的信任和相关利益的分配,而将校企合作停留于纸面上。在校企协同的形式上,支持合作企业将技术研发中心直接建设在高校内部,加速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为新技术的推广提供平台,同时,也为高校学生将理论知识升华为实践经验提供了科研平台。

3 其他参与主体的协同创新

(1)政府政策及资金支持

高校协同创新,离不开政府配套政策及相关服务的支持。经验告诉我们,实施团队协同创新,需要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在科技制度、教育制度、人事制度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物流业,优化物流人才队伍建设,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政府要实施宏观调控,通过政策及资金的支持,鼓励河南高校物流学科的发展、物流创新平台的建设;选择校企合作的企业代表,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激发企业合作的积极性。相对其他发达省份,河南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力度还不够大,在很多方面都有极大的上升空间,加大对高校政策及资金扶持,有利于推动科技生产力的转化,为河南省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2)企业参与度及利益分配

高校去企业调研,企业到高校参观学习,双方主体签订协议,是校企协同的一般模式。但在协议签订后,由于缺少必要的信息交流与信息反馈,高校不能实时了解企业动态,企业也很难将用人意见反馈到高校。解决人才培养与使用相分离的矛盾,优化校企合作的模式,需要双方共同探索。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应提高合作的参与度,实现与高校的良性互动。首先,鼓励教师团队深入企业参观学习,为企业发展提出指导性建议,增强企业的软实力。其次,在高校授课中,参与学生的实践教学,在实践创新的活动中发现人才、留住人才,优化企业用人结构,实现年轻化的管理团队。同时,针对具体的合作项目,校企双方在事先应明确双方的职责和义务,形成完备的利益分配机制,保障校企协同创新的利益和成果,减少合作中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或隐患。

4 评价与监督体系

目前,结合高校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相关工作,在后期过程中,还需要政府及第三方主体针对各环节中的创新活动及协同收益进行科学的评定,建立有效的评价和监督体系。高校协同创新体系大多实行自我监督,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不能有效激励协同创新活动的开展,需要建立制度相对完善的评价监督体系,分析总结协同创新活动的经验和不足,以保障协同创新活动的活力[5]。

5 结束语

河南省高校物流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是以推进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以改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式为方向,离不开高校的改革与创新,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保障,离不开企业的协作与配合。河南物流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只有形成以高校为核心、以政府为指导、以企业为助力的“三驾马车”齐头并进,才能真正实现协同创新对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祖超,梁春晓. 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 中国高教研究,2012(7):81-84.

[2] 邵云飞,杨晓波,邓龙江,等. 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研究[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4):79-84.

[3] 李忠云,邓秀新. 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J]. 中国高等教育,2011(17):11-13.

篇9

关键词:人才培养;酒店管理;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1-0097-02

一、提出问题

随着我国在全球地位的提升,以及在我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吸引下,全球各大著名的酒店管理集团纷纷在我国开拓自己的领地,例如万豪、洲际、雅高等,然而我国目前酒店管理的专业人员较为缺乏,从事基层工作的技术人员一旦升职,在管理上就觉得力不从心,而学历较高的酒店管理人员不愿意从基层做起,缺乏实践经验。由于我国酒店管理专业起步较晚,酒店行业发展迅速,高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与酒店行业的发展速度不匹配,所以普遍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师资队伍薄弱、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脱节等问题。若要解决这些问题,势必要从高校的人才培养入手。

二、SCLG学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SCLG学校建校于1965年,其旅游管理专业已建成多年,为旅游管理培养了不少的优秀人才,而酒店管理专业于2013年从旅游管理专业中独立出来,虽然说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已经较为成熟,但是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却略有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对酒店管理专业的认可度较低。由于我国的社会观念与外国观念的不同,部分家长和学生对酒店行业存在偏见,认为酒店服务工作低人一等。因此,生源问题一直影响着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导致该专业有时需要从其他专业调剂学生。

2.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导致学生缺乏实践操作技术。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制定人考虑到本科与专科的区别,所以在培养方案方面更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实践操作课则相对较少。但是,由于酒店管理是一个对实践操作要求很高的一个专业,因此即使是本科,也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况且过于注重理论的教学,不仅导致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学得不佳,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不到位。

3.专业培养目标较为模糊。由于长期以来酒店管理专业都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个分支,因此很多课程的设置更适合于旅游管理专业,这就使得酒店管理专业始终无法与旅游管理专业有齐平的地位,给人一种酒店管理专业与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专业的错觉,从而忽视了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针对性和个性化培养。

4.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学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任课教师数量较少,硕博比例悬殊,并且大部分老师都已经多年未在酒店中进行过实际工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老师更多讲授的是空洞的理论而缺少实际的案例。[1]此外,教师课堂教授的内容也略显陈旧,对于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

三、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1.举办实践活动,转变学生思想。由于社会观念以及家庭的影响,部分学生对酒店管理专业持有偏见,也有部分W生认为自己是本科生,工作的起点就是管理层,好高骛远。因此在新生入校时,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搜集资料等并加以讨论,或者和学长学姐进行交流,一方面可以了解酒店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树立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的思想。

2.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首先,学校得投入一定量的资金,建立较为完善的校内实验室,比如形体训练室、前厅模拟室、模拟酒吧、模拟餐厅等;增加设备的数量,以便于学生加强训练力度;购买酒店信息软件,让学生掌握相关酒店软件的操作技能。

除了校内实验室,学校还要通过校企合作,[2]与周边的酒店、体育馆、健身房等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让学生可以在假期或者课余去实际岗位学习相应的技能,并且巩固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在酒店管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共赢。

此外,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从学生的角度开展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教学综合改革,积极探索启发式教学和学生研究性自主学习经验。

3.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对于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与培养目标相协调。[3]在关注酒店行业对员工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可以在原有的课程体系中做一些调整,比如说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可以在选修课中设置韩语、日语等课程供有兴趣的同学选择,这样一来,虽然学校没有沿海城市学校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及实训设备,但也可以形成本校本专业的语言特色。建议调整的培养方案如表1所示:

4.加强师资力量。专业师资队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基础和保障。首先,学校要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针对性地为其创造条件,尝试适当提供专项经费,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专业博士学位,并获取各种与酒店行业相关的高等级的资格从业证书和外语等级证书。

其次,重视“双师型”[4]教师的培养与引进。研究制定相应制度,重视完善双师型教师的评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激励,以及双师型教师的引进。

此外,建设专业兼职教师队伍。尝试聘请酒店行业实践运营方面的专家参与专业课程。选择兼职教师不拘泥于学历、职称,而是主要以工作技能作为衡量标准。

四、结语

本文在反思高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结合具体高校的实际情况,对其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了探讨和总结。以上建议,对于促进SCLG学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具有积极作用,对于其他院校酒店管理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和发展也具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⒖嘉南祝

[1]杨樨.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研究[J].教育教学,2011,(4):200―201.

[2]申思.“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可行性探索――以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旅游论坛,2011,04(6):113-117.

[3]刘爱利,张一凡,姚长宏.旅游管理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计的规律探讨――以美国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3(4):42-46.

[4]段金梅.珠三角地区酒店人才需求现状与高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9,(9):139-141.

The Discussion About Talents Cultivation's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f Hotel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Undergraduate Course

―Take SCLG for Example

HUANG Jun,LI Peng-ju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Zigong,Sichuan 643000,China)

篇10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产学研;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175-02

“发展应用型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教育教学发展与改革的必然趋势。它突破了完全在校内进行间接知识传播的单一教学模式,不仅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也是锻炼和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的重要途径。同时,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还可整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弥补学校教育功能的不足,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快速发展。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的内涵

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是以生产实践经营为依托,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由学校、企业和科研单位共同实施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因此,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可理解为:借助产学研合作的平台,采取课堂教学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在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以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就业适应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模式。它以适应行业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目标导向,其核心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是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真正区别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所在。

二、实施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虽然大多数学校会开展就业指导培训,但学生在毕业出校门前接触的用人单位较少,对企业的用人需求、企业发展等情况都不了解,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很难找到理想的单位。进入用人单位后,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期去了解熟悉企业的基本组织架构、运行模式、企业文化等,企业还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开展入职培训。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是打破这种尴尬局面的途径之一,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不仅能得以提升,而且能更早地了解企业需求,有意识地去提前准备和锻炼,企业也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有充分的预判,从而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岗位。这不仅对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有帮助,也会让企业更乐意接受应届大学毕业生。

2.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是高等学校自身生存和发展、进行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使高等学校必须面向企业,了解企业的需求,一方面要培养其所需要和可用的人才,提升就业率,而且对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都是极其有利的。尤其对地方院校,就业成了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重要考核指标,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是高校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通过产学研合作,结合产业发展需求,从实践中提取科研题材和研究方向,利用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资源进行合作开发,走出在校内进行“闭门造车”伪科研的困境,从而真正产出有技术含量、创新性高、产业发展所急需的科研成果,为产学研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产学研实施中的主要困难

1.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不高,重视度不够。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不可能也不会为高校人才培养配置更多的资源。在目前的大环境下,企业通常认为产学研仅仅是企业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并不真正认为能够为企业带来创新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以近期对重庆市34家环保企业和设计院的调研为例,其中仅有13家选择“愿意”,占38.2%,且愿意合作的企业中仅有15.6%的愿意投入专项资金进行产学研合作;高等院校作为主体之一,虽然大多数高校设有“产学研”办公室,但工作重心更多地在于促成项目合作,为学校争取更多的外部资金和项目支持,忽视了对人才的培养。再加上,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在目前体制下,考核教师绩效更多的是依据其和获得资助项目的多少,较少以人才培养情况作为教师工作绩效的依据。企业、高校、教师三方对于产学研的认知和消极态度,势必决定产学研在人才培养方面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2.合作机制不完善,缺乏监督和可持续性。由于缺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深层次合作,目前在产学研的实施过程中,存在“走过场、喊口号、规划多、实施少”等问题。不少合作项目局限在委托开发、技术咨询等以项目为载体的短期、临时合作行为,这种合作模式无法为人才培养提供基础和前提条件,企业也只是把学生当实习生使用,而没有对其进行有计划、有目标的培养。因此,在构建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时,合作双方不仅要共同设计切实有效的激励和保障机制,还要制定合理的监督机制和处罚机制,确保产学研合作真正落到实处,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3.现有师资力量与产学研发展需求不匹配。目前,很多高校教师是硕士或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学或科研岗位,较少有机会参与企业生产实践和实际工程项目锻炼,无法将生产实践融入理论教学,更无法结合实际案例教学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由于对企业的技术需求了解不多,教师无法提出结合实际的创新性科研课题,不仅无法有效指导学生开展相应的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而且在产学研平台上也不能开展更多的实质性工作、产出创新性成果,这对持续性的产学研合作是不利的,对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也带来一定的阻力。

四、实施应用性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建议

1.完善产学研合作的激励及约束机制建设。由于缺乏约束和监督机制,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存在“走过场、用人与育人两张皮”等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为了使人才培养和产学研能够有机结合,在产学研过程中得以实现,建议在高校与企业签署产学研对接协议时,在合同中针对人才培养做出具体约定,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实施路径、具体措施及考核指标,并将人才培养的情况作为双方产学研合作的考核之一,从而使“培养人、培养企业需要的人”作为双方合作的最主要内容之一。

2.加大投资力度,确保产学研结合的物质保障。资源投入不足是制约产学研合作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在硬件投入方面,不少实践性教学环节不具备实验及实训条件和设备,或者配置较为落后、陈旧。以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目前环保技术种类繁多,新技术、新材料日新月异,要培养企业和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在产学研的实施过程中配置和建设相应的开放仿真实验室,才能使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有效、持续地实施。因此,建议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校方能给予配套的经费支持。

3.培养有理论、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应用型人才培养对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工程经历,了解人才培养及社会企业需求的结合点。其次,建议学校适当减少“双师型”教师的理论课教学工作量,使之具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参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工程实践,使知识得以更新,提升教学效果。再次,在绩效考核时,对“双师型”教师的评估标准和指标要别于普通教师和科研人员,不再仅以论文数量、科研项目来评价,建议增加产学研及人才培养的相关指标。最后,对“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机制要有可持续性,从而鼓励青年教师培养积极参与工程实践的热情,为产学研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把理论知识学习和生产实践活动较好地统一起来,充分利用学校与产业、科研等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在产学研实施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因此,推广面向市场、社会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