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5: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才培养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二条培养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由省人才办、省财政厅共同管理;培养资金当年如有结余,结转下年使用。
第三条培养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应遵循公开透明、规范管理、合理使用、利于监督的原则,服务于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体现财政资金的导向和带动作用。
第四条培养资金资助的重点是“333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对象,具体用途为:
1、资助由培养对象主持的重点科研项目,优先资助国家、省重点研究课题和开发项目。
(1)为科研项目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
(2)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中间试验,小批量生产所需的检测手段、主要设备、材料、工装试验费等方面的支出;
(3)引进国外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所需购置的相关技术软件、检测手段、样品样机、仪器、材料及试验费等;
(4)申请专利,出版高水平的科技著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权威学术刊物上所需的经费。
2、资助培养对象参加国际权威机构组织的国际学术、技术交流活动的往返旅费。
3、资助培养对象出国研修,担任访问学者。
4、第一、二层次培养对象的图书资料补贴。
5、其他有关实施“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所需经费。
第五条申请人须按规定的内容与要求认真填写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资助经费申请书,并提交有关附件材料,经所在单位审核同意,报各市人才办、省各主管部门。各市人才办、省各主管部门初审后,报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六条“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专家委员会按照评价指标体系规定的内容对申请资助的项目进行评审,提出资金资助人选及金额,报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根据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意见,省人才办与资助对象所在单位签订资金使用专项合同。
第七条对科研项目的资助,资助期限一般为2年。资助经费额度一次核定,根据项目实施计划一年或分两年下达经费指标。资助对象每年年底需分别向省人才办、各市人才办或省各主管部门报告项目阶段成果、经费使用情况和第二年使用计划。项目完成后,资助对象需及时提交经费使用决算,经所在单位和各市人才办或省各主管部门审查后,报送省人才办。
第八条资助对象所在单位和各市人才办、省各主管部门每年应对资助对象进行一次考核。资助期内,省人才办将对获资助者的研究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对一年后所在单位承诺保证条件不落实的,或发现不认真开展研究工作的,停止拨款。
第九条省人才办每年将全省资金使用情况、项目进展情况综合汇总后报省财政厅。
第十条资助对象发表、出版与省“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资金有关的论文、著作、学术报告,以及鉴定、上报成果等,均应标注“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专项资助”字样。
篇2
关键词:督导层人才培养酒店管理专业高职
一、问题的提出
高职酒店管理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低,其酒店职业生涯的离职率、流失率却较高[1]。学界对此关注较少,且现有研究多定性研究而少数据调查分析的定量研究。温州民营经济发达,高星级酒店投资热度持续不减,截至2015年底全市拥有四星以上酒店31家(含喜来登、铂尔曼、香格里拉等国际品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大,以温州最早的华侨饭店为例,其岗位编制为636名(含实习生73人),2014全年缺编比例为14%[2]。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是温州地区最早设立酒店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2011年与温州市旅游局合作设立温州酒店管理学院,专业培养酒店人才17年,与市区主要星级酒店均有密切合作。但学院2011—2013年毕业生跟踪调查数据显示[3],酒店管理专业连续三年的毕业生失业率为9%,列全院33个专业第13位,排名相对靠前,反映了专业毕业生适应社会工作的能力和专业培养具备较好质量,但从专业对口率来看,酒店管理专业连续三年仅为30%,位列倒数第一,换言之就是有七成的毕业生没有选择酒店行业就业,或者说毕业生酒店企业的离职率累计达到70%。持续的较低专业对口率与温州发达的酒店产业及高数量的专业酒店管理人才需求形成鲜明的对照,这一现象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办学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也引发了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旧有培养模式的反思。
二、高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2011—2013年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对接现代服务业、依托温州酒店行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较强的中、英文语言表达能力和扎实的酒店经营管理与服务所需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适应从事高星级酒店基层管理或酒店高级服务员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4]。在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对“酒店基层管理工作”和“酒店高级服务员”进行了基于管理与服务课程区别的分层次分方向的培养。但由于职业能力定位的差异性较小,酒店初次招聘以提供基层服务岗位为主等现实问题,绝大多数毕业生仍以服务员身份入职酒店企业。薪资低、职位低、发展前景暗淡成为这三届学生高离职率的基本原因。
(一)能力需求与培养层次定位
当前高职教育存在的两大主要问题,一为低水平的高就业率,具体表现为“两低一高”,即低工资、低专业对口率,高跳槽率;二为高流失率,表现为学生退学率高和新生的报到率低[5],对于酒店管理专业而言高流失率还表现在酒店就业方面,2012年温州喜来登大酒店大学毕业生实习就业一年后的流失率高达54%[6]。要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的目标,不仅在于学校培养,还在于校企合作共同努力,为专业毕业生创造良好的成才、成长环境。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就是要实现人才培养的不可替代。人才培养的不可替代,关键要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清晰与准确。如果我们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在酒店领班、主管、经理这一层次,不仅为毕业生实现了高位就业,也能输送高素质的酒店基层管理队伍。对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而言,“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可替代性”就是首先应该找准应该培养哪个层级的人才。众所周知,酒店的人力资源构成包括决策层、管理层、督导层和执行层四部分,其对应能力需求与培养层次如表1所示:从表1可知,高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重心应为督导层,所谓督导管理(supervisionmanagement)是指饭店的主管、领班等基层管理人员对饭店的资源通过以监督、指导为主的一系列管理职能进行饭店现场的管理[7]。督导层就是酒店从事督导管理的领班、主管、部门经理等基层管理者,面对员工,督导层代表上层管理者;面对高层管理者,他们又代表普通员工的利益。因此,整个饭店业中,督导是一个关键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沟通作用。因此高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应为“本专业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接温州大旅游产业、依托酒店行业,与温州高星级酒店合作,培养高星级酒店企业从事酒店领班、主管、部门经理等督导层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决定其必须树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重心,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进,其建立的是体现岗位核心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8]依据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对接督导层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及管理能力,课程体系应该由酒店操作技能、语言表达和管理能力三大模块组成,突出培养学生在酒店服务技能训练基础上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和基层管理能力培养。找准了酒店“督导层人才”所需的岗位及能力需求,培养相关能力和技能的课程体系就可以得到构建。
(三)教学方法或手段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完成酒店管理“督导层”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制定,都是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奠定基础。如何才能发挥好人才培养方案在酒店“督导层”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教学方法或手段的改革和创新必不可少。“酒店督导层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高星级酒店基层部门操作娴熟、待客及处理投诉语言表达恰当合理、能领导管理小团队的领班主管部门经理级别人才。为了实现上述培养目标,教学方法或手段上就必须进行革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改变传统教学中以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让课堂动起来。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学生课堂知识吸收和课堂技能训练的效能。要实现这一转变,核心是教师首先要完成教学观念的转变,从“授以鱼”到“授以渔”。具体方法是通过项目化模式以问题、案例模式导入课堂教学,引发学生兴趣、思考与讨论,教师由课堂的“主演”转化为“导演”,学生由“观众”转化为“主演”。从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角度来看,课程种类较多,课程属性也不尽相同,课堂动起来的具体模式和方法也都存在差异。整个方案中,操作技能模块的课程本身就包含技能训练的内容,教学环境也需要在实训室进行,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动起来的过程;语言表达能力模块的课程则需要“板块化”的课堂教学改革以课堂动起来,通用能力模块的课程由于知识性、理论性较强,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六个一”即通过一个案例、一个提问、一个视频、一个讨论、一个练习、一个总结等融入课堂教学,让沉静的课堂活起来,让被动学习的学生主动起来。
三、考核方法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督导层”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分为校内教学和校外实习实践两个部分,校内教学实施完成课程进程表的设计,校外教学实施是要实现“督导层带薪实习方案”。
(一)“督导层”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进程表
“督导层”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由酒店操作技能、语言沟通技能和通用管理能力三大模块的课程体系构成,对三大模块中具体课程的属性进一步细分,可以将酒店操作技能模块的课程分为:酒店基础知识(如菜点与酒水知识、酒店用品操作与管理等)、酒店技能训练(如酒店形体与礼仪、酒店技能考证等)和酒店职业素养(如食品营养与卫生,旅游概论等)三个课程组。依据技能训练的基础性,语言表达习得的长期性和管理能力的实践性特点,将授课顺序科学安排。考虑到酒店“督导层”工作所需技能和知识较多,课堂教学受固定课时限制等问题,“督导层”人才培养方案还设置了校内实训内容,为学生在课余时间训练自己的餐饮服务技能、客房服务技能、前厅服务技能、酒店英语听说能力、演讲与口才表达能力等提供专门实训室以供平时训练和提高。
(二)高星级酒店“督导层带薪实习方案”的校外实习实践
酒店企业督导层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企业基层岗位的实时操作与训练,全球知名的瑞士酒店管理学院的2年制大专培养就是通过“学习+实践(基层岗位)+再学习+再实践(督导管理岗位)”的模式进行,不应回避的是,目前国内高职酒店管理的暑期社会实践或毕业综合顶岗实习安排都相对粗放,基层服务岗位的长期、反复操作不仅有“血汗工厂”之嫌,而且高职学生的沟通表达、管理能力锻炼机会被压缩。在酒店督导层人才培养的实施实践中,为了实现与“督导层人才”的目标,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改变原有与酒店企业合作的机制。制定实施督导层带薪顶岗实习方案,以毕业顶岗实习6个月以上为例:实习第2月起,10%表现优异学生以“见习领班”身份顶岗;实习第4个月起,20%表现优异学生以“见习领班”身份顶岗(累计);实习第5个月起,30%表现优异学生以“见习领班”身份顶岗(累计);实习第6个月起,5%的见习领班以“见习主管”身份顶岗(累计)。表现优异同学选拔由酒店企业制定,见习领班选拔依据个人意志、综合表现、职业素养等,见习领班顶岗时间为每月1星期,第5个月仍未实现督导层顶岗机会的同学实行酒店轮岗,到不同部门工作、锻炼。
(三)“督导层”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考核方法
与之前的人才培养方案相比,“督导层”人才培养方案强调“岗位-能力-课程”的逻辑关系,培养方案的落点在于学生第六学期的高星级酒店“督导层带薪实习”。学生知识学习、技能掌握与管理能力训练成效都通过毕业综合实践实施和检测。2013年以来,酒店管理专业共与温州6家高星级酒店的3个年级段(2011级、2012级和2013级)实施“督导层带薪”实习合作。从2012级和2013级实习的成果来看,已经有超过35%的毕业生实现了高星级酒店领班及以上的高位就业。“督导层带薪实习”的实施不仅有效改变了长期反复操作于同一岗位、同一层级的问题,而且方便酒店做长远人才储备和培养安排,改变实习生单一身份;将学校学习的“技能模块”、“语言模块”、“管理模块”都得到机会实践和锻炼,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增强了学生职业信心和职业忠诚度。
四、结语
酒店督导层人才培养厘清了本科、高职、中职的培养方向与培养目标,对应了酒店管理运营层级的人才梯队要求,符合高职酒店管理及区域酒店行业发展的实际。从实践的结果来看,如下问题仍需要持续关注和解决:其一酒店企业与高职院校联合开发课程深度不够,联合培养的耦合度有待提高,院校开始课程一定程度上滞后于酒店行业创新更新的速度,企业导师在任职资格和任职时间上都存在问题;其二,督导层需要较长的实习时间,期间因学生双重身份引发的人身安全事故的责任归属仍需仔细思考,认真对待。
参考文献:
[1]游富相.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提升路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5(10)
[2]刘小方.温州华侨饭店有限公司十三五发展战略温州华侨饭店有限公司[Z].温州华侨饭店内部资料
[3]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院2011—2013届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及失业率[Z].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内部资料
[4]温州职业技术学院.2011,2012,2013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Z].温州职业技术学院2011,2012,2013内部资料
[5]丁金昌.高职人才培养不可替代性的策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6)
[6]温州喜来登大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及实习生数量调查分析[Z].温州喜来登大酒店内部资料
[7]刘纯.饭店督导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篇3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制度分析;管理制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欧阳丽(1974-),女,湖南邵阳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教务处长,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罗金彪(1974-),男,湖南邵阳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高职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就业市场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广州地区为例”(编号:2013A226),主持人:罗金彪;广州市高等学校第八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实证研究――基于政府、企业和高校‘三螺旋框架’的视角”(编号:2017B18),主持人:罗金彪。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4-0028-07
现代学徒制是在批判地继承传统“师徒制”教学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校企深度合作、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向指导为支撑,以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为纽带,具有“双主体”(学校和企业)、“双身份”(学校学生与企业学徒)、“双导师”(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合同”(学生与企业、学校与企业签订合同)等特点。现代学徒制被认为是“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1],成为国内职业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实践者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2014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2014年8月,《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明确指出,各地要积极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2014年12月,教育部召开全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推进会,要求各地系统规划、因地制宜开展试点工作;2015年1月,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2号),遴选出165家单位作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行业试点牵头单位(含17个试点地区、8家试点企业、100所高职院校、27所中职学校以及13家行业试点牵头单位)。国家层面的政策指引,为地方及各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提供了政策依据与试点方向。现代学徒制进入由点到面、由小范围试点到大范围铺开的实质性推进阶段,并成为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对英国等欧美发达国家而言,因其具有完善的制度体系、良好的社会环境等,技能人才培养由传统“师徒制”转向现代学徒制表现为水到渠成,不但成功转型而且已成为欧美国家创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反观我国的现代学徒制,一定程度而言,更多是在英国等国家的影响下,是“外源性”而非“内源性”自发、自觉生成的,并处在由传统“师徒制”向现代学徒制趋近的转型过程中。转型阶段社会主体认知的多元化、制度的缺失、固化的路径依赖等因素,决定了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构建绝非一蹴而就,尤其是现代学徒制实践过程中涉及的方方面面问题均需在实践探索中加以解决。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有效保障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质量?制度是组织发展的基础,也是制约个体理性选择的依据。从国内外包括教育领域在内的不同领域的发展改革来看,建章立制以明确相关利益者的责权利、规范并约束相关利益者的行为是各国的必由之路。按照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与要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无论是在培养方案设计层面还是在实施条件、保障制度建设方面,均有别于传统的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体系与支撑体系,尤其是建立一系列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保障现代学徒制的有效运行和过程监控,是现代学徒制实施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体系的设计依据和原则
(一)设计依据
1.理论依据:整体视域下的制度分析理论。按照理查德・斯科特的理解,制度即“包括为社会生活提供稳定性和意义的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要素,以及相关的活动与资源”[2],即制度需成为社会不同阶层共享的共同价值观与准则。制度分析肇始于经济学领域,主要受新制度主义启发,融合了多元学科的分析方法,以制度为分析对象,分析制度的产生、演变以及解决制度与行为、制度与组织、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间关系问题的理论[3]。目前,多学科领域均将制度分析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制度分析也成为了高等教育研究的一种重要研究范式,并在不同领域形成了不同的制度分析理论,包括制度变迁理论、路径依赖理论、合法性机制理论、组织趋同理论。该理论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共享性,即制度制定前,需充分了解各方诉求;制度制定过程中,需争取相关利益者积极参与,在共享观念、共享思维下完成制度的重构。二是动态性。即需用动态或进化的眼光来考察制度的生成与发展。三是整体性,坚持系统中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关系、相互依存的。四是具体化,即在研究方法上带有具体化倾向,着重研究微观层面的制度。制度分析理论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即按制度理论的思路分析所要讨论的问题,或从制度层面去寻求对研究对象的深度解释。本文拟从制度层面讨论现代学徒制的相关问题。
制度分析理论为突破以学校为主体、基于学校发展设计的管理制度提供了改革视角,并对以双元主体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提出了具体要求,即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的重构需兼顾不同主体的利益,需在观念共享前提下制定与践行;需既考量学校育人目标,又考虑企业以经济效益为先的办企宗旨;既要考虑内部因素,也要结合外部因素;既要考虑国家政策制定的理念,又要结合各校实际,体现制度的可行性与实施特色;需突破路径依赖,动态调整制度内容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需更多关注微观层面的问题,即关注学校、企业、学生及学生家长多主体之间多方面的利益诉求,形成热菥咛濉⒉僮餍郧康南盗泄芾碇贫忍逑档取
2.现实依据:校企双元主体参与的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与学校教育因素相融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顶岗实习、订单培养、传统学徒制等模式的提升与递进。无论在实施主体层面还是在教育场域方面,抑或是培养内容还是培养形式均与传统的、以学校为主要培养场所,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的培养模式截然相迥。具体分析如下:
一是人才培养“双主体”。区别于传统的师带徒模式,现代学徒制最突出的特征是将人才培养主体由学校单一培养扩展至学校和企业二元主体培养,具体表现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学生管理、学生的考核评价等均需坚持校企双主体、校企共同参与,使得育人的主体由学校向学校+企业结合转变。
二是人才培养“双场所”。传统的人才培养,主要依托学校教室、实训场所完成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及职业素养的养成,校企双主体参与的现代学徒制,则需在学校完成部分职业素养及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在合作企业完成其他课程及专业技能课的学习,由此使得人才培养的场所由单纯的学校转向学校+企业两个不同的场域变化。
三是育人过程“双导师”。传统的育人过程主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完成,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各个环节,均需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完成,需由校内教师向校企双导师转变,从而形成教学及教学管理“双导师”的育人特色。
四是教育对象“双身份”。传统的学校人才培养其教育对象的身份是学生,现代学徒制中的教育对象具有在校学生和企业学徒双重身份。作为在校学生,得遵守学校的组织纪律;作为企业的学徒,则需恪守企业的文化与规章制度,双重身份使然,受教育对象的管理也由单纯的学校管理转向校企共同参与的双重管理。
五是培养制度“范”。校内学生的培养,一般遵章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文件及校内的规章制度;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因部分学徒尚未达到法定用工年龄规定,除遵守作为学生的一般规定外,还需签订合同协议,将校企双方培养的责权利及学生与家长的责权利以合同形式进行确认,确保多元主体在约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形成育人共同体以服务现代学徒培养,使得培养制度由传统的“法规制度”转向“法规制度+合同契约”相结合。
除此之外,现代学徒的培养,无论是对育人的教师或企业师傅,还是为满足现代学徒制培养准备的课室(实训场所)与教材等,均对学校与企业,尤其是以经济效益为首先考量的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培养的一方学校要按照用人单位要求提升专任教师的素养与能力,按企业文化完善校内实训条件;培养的另一方即企业需按照教书育人的要求提高企业师傅的育人水平,需改造车间以适应相关课程的现场讲授等。
(二)设计原则
从上文对制度分析理论的基本特征、现代学徒制的独特性分析来看,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的设计需以创新观念为指导,着力推进管理制度变迁,尽力避免新制度对现有制度的依赖;要在共享观念前提下,校企双主体依法办学,力求在“学理”(合乎教育规律)和“法理”(合乎法理要求)之间达成有机统一,突出特色,避免相互模仿造成趋同现象。可以说,制度分析理论为我们设计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体系,既明确了设计方法(要突破路径依赖)、设计要求(要合法合规、避免组织趋同),又提供了理论方法层面的指导,即需遵循国家有关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宏观政策,以确保相关利益者的最大利益为前提,以推进产教融合、适应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建成设计科学、规范有序、各方参与、利益兼顾、运行高效、体现各校特色的制度体系。制度体系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立足教书育人理念。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目的,在于培养对接企业需求与标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非为企业提供阶段性的劳务工,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企业培养过程中,均需坚持教书育人的中心地位,不断完善与之配套的教学资源和环境条件。为此,与现代学徒制相关的利益主体,需在教书育人这一理念前提下设计与重构管理制度,并使得制度体系覆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以保障现代学徒培养的高质量。
2.注重系统化的分层设计。一方面,从国家到地方,从地方到各高职院校,需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层制定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兼顾培养模式的整体性。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一般应包括五个环节:即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培养内容(课程体系)、实施主体(师资队伍)、组织形式及所需的条件(教学环境)、效果的评测(教学评价与反馈)等。无论哪个层级制定现代学徒制的管理制度,均需针对这五个环节进行顶层设计、系统规划,实现教学过程全覆盖、管理要素全涵盖,并在制度内容上做到国家层面宏观指导、地方层面中观部署、各高职院校和企业微观具体实施,实现各层级管理制度有序衔接。
3.秉承多主体共同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涉及到多个主体,并体现出校企共同参与的特点,为此,管理制度的设计需坚持教师、企业、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共同参与,充分考虑和维护各方的合法利益,体现共同设计、共同实施、共享成果、共担风险的制度特色。
4.坚持动态调整与完善。我国现代学徒制尚处于试点阶段,无论在管理制度的体系上,还是在制度内容上均处在探索阶段。依靠传统的路径依赖或者是把新出台的制度理想化为一劳永逸绝不现实,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条件进行动态调整应成为现代学徒制制度体系设计与完善的常态化选择。
5.保障学生合法权益。现代学徒制实施中,受教育者既是“学生”又是“学徒”,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的设计,要从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出发,具体构建与完善学生在学习、生活、待遇、安全等方面的制度,尤其要维护学生作为企业学徒时的劳动保护、实习待遇、保险福利等合法权益,避免学生沦为廉价劳工。
二、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的体系框架
从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及我国的试点动态来看,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是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前提和基础。结合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色与现代学徒制本土化实践,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体系的框架应当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进行层级建构,内容上应遵循横向和纵向两条主线,形成相互接但又各有侧重的完整制度体系[4]。
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实施,理论上应包含国家决策层、行业组织战术层、校企实施运作层三个层级,相应的,其管理制度体系也应涵盖三个层级。自上而下的制度体系组织层级构成制度体系的主体,制度文件从宏观到微观、从战略战术到操作规程,越来越细化,可操作性越来越强。该制度体系的框架如下:
国家宏观战略层:需要提供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面的宏观支持,可以法律法规、条例、方案、意见等形式呈现,主要阐述现代学徒制实施的背景与意义、实施目标与定位、任务与举措等方面的宏观内容,发挥战略指导、方向引导、工作部署等方面的作用。
行业组织中观战术层:遵循国家的基本要求,结合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重点研制标准、规划等方面的内容,可以指南、标准、规范、规划等形式呈现,规范各行各业现代学徒制培养的质量与标准。
校企实施微观层:该微观层为具体的实施层,在遵循宏^、中观层面制度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培养实际与原有教学管理制度,重构基本涵盖现代学徒培养全过程的管理制度,逐步形成操作性强的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体系,可以细则、规定、意见、办法等形式呈现。制度体系的组织层级如图1所示。
三、现代学徒制校企实施层面管理制度的内容分析
我国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体系的内容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系列。纵向指的是从国家战略层面、行业战术层面、校企实施层面的系列制度设计;横向则是指制度设计应考虑制度内容的相互衔接以及在校企环境中应用的适用性、切合度,并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相契合。本节重在分析校企实施微观层面现代学徒制制度体系的建构,并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广州铁职院”)为个案进行解释说明。广州铁职院作为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恪守制度分析理论的共享、整体、动态、具体等特征,遵循上文中阐述的5条设计原则,努力寻找校企合作的基础和核心利益点,初步形成了基于区域产业背景、校企联合双元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微观层面校企共同建构起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体系,学院铁道供电技术等5个专业成为广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成为广东省中期检查优秀试点专业,并承办了教育部首批试点院校经验交流会等,管理制度的引导、规范作用突出、成效明显。广州铁职院从理论与实践层面规范现代学徒制实施的管理制度体系见表1所示。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方面的制度
培养目标与规格主要解决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即培养什么样的人?现代学徒制由校企共同实施,并以企业为主,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完全匹配企业员工的要求。基于此,这方面的管理制度主要解决如何培养现代学徒、如何确定培养目标、如何规范培养流程、如何组建班级(方式包括:先招工、后招生,招生与招工衔接,招生与招工同步)、如何管理班级(落实“学生+学徒”双身份)等。广州铁职院充分考虑相关利益者的不同诉求,以《关于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管理办法》、《关于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的组建规定》等两个制度为纲,作为现代学徒制后续制度的基础与统领。
(二)培养内容方面的制度
培养内容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即要教给学生什么东西?现代学徒制实施学校学习与企业工作相互交替的教学方式,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应构建“学校课程+企业课程”双线交织的课程体系,其管理制度主要解决如何构建专业基础技能的学校课程链、如何建立专业职业能力的企业课程链、如何解决理论和实践课时的分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最终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广州铁职院以《关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意见》为规范培养内容的主要制度,对现代学徒的培养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规范,保证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规格。
(三)师资队伍方面的制度
师资队伍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将培养内容传授给学生(学徒)的实施者,即由谁来培养现代学徒?现代学徒制师资队伍包括学校的“双师型”骨干教师和企业的高技术水平师傅(学校兼职教师),双方共同承担培养、管理学生(学徒)的重任。为此,这方面的管理制度主要解决如何激发校内专任教师下企业锻炼、如何吸引企业兼职教师深度参与学生培养、如何解决校企人员互聘互派与横向课题联合研发等问题。广州铁职院制定了《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师企业工作站管理办法》,将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师傅作为企业工作站的双带头人,并赋予双带头人课程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科技研发、人才培养等多元责任,确保知识和技能顺利传递、职业素养科学养成,保障现代学徒的培养质量。
(四)教学与生活环境方面的制度
教学环境是为达到培养目标、顺利实施培养内容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即在什么环境中培养人?现代学徒制需要探索由校企共购设备与图书、企业提供场地的教学基地建设模式,这方面的管理制度主要涉及教学设备、学习辅导资料、体育设施、住宿条件等等。广州铁职院针对现代学徒制特点,校企共同制定与实施了《现代学徒制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现代学徒制企业图书分室管理办法》等制度,对企业教学基地的文化建设、图书分室建设等做出明确规定,营造“亦校亦企”的现代学徒工作氛围。教学环境方面的制度,有效规范了企业教学基地建设,确保了现代学徒培养的各环节有序衔接。
(五)考核评价方面的制度
篇4
【关键词】多样化人才培养;信息化;教学管理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定位在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继续教育有基础、发展有空间上,主要培养服务于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信息化教学管理是以网络、计算机、通信等先进技术为依托,建立一个网络、数字技术与智能技术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环境,使信息化技术和教学资源被广泛运用到教学管理工作中。因此,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既依赖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性,同时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予以保障,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多样化人才培养。
一、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能促进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使教学资源得到优化与整合,促进教学管理的公开、公平,提高教学管理质量。第一,教学管理通过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能使教学中的基础数据更加准确,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办公成本。第二,使教学管理更加透明,能保证教学资源的公平与共享。另外,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学生成绩管理在教学管理中更加透明,能提高教学的严肃性。
二、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一)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少高职院校与时俱进,建立了各自的教学管理系统,也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但是这些教学管理制度多数都以配合新的管理方式为目的,很少考虑到教学管理制度要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相适应的问题。因此,原有的教学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二)信息化管理缺乏有序的流程
很多高职院校进行教学管理信息化时缺乏系统性和长远性的规划,应用范围窄,层次不高。所建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往往只注重于某一方面工作的处理,缺少通盘考虑教学管理部门与其他各部门之间的衔接,信息化互通程度不高。
(三)信息化系统的维护跟不上
当前,高职院校都很注重教学管理系统信息化技术的开发与建设,刚开始系统能运行正常,但随着各校具体情况的产生,且系统自身有一定的缺陷,在后期使用中就需对系统进行维护与改进。但往往这些后期维护工作会被高职院校管理者忽视,到最后很多系统跟不上教学管理的需要,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管理工作。
三、提高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对策
(一)完善信息化制度
根据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应用与建设的进展情况,调整与完善教学管理信息化制度,可以通过制度来规范师生操作使用行为,保障信息使用的安全性与高效性。同时,把握好教学管理信息化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解决高院校个体的信息化发展特点,确保信息化教学管理制度的实施。
(二)完善信息化的运行机制
要搞好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工作建设,除了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外,更应有完善的、科学的运行机制。第一,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立足未来,建立信息管理系统,规范操作流程,维护好网络的安全、系统管理及信息的;第二,建立学校的信息评估系统,细化部门信息技术的责任和校园信息化系统使用效果的评价制度;第三,完善信息化工作的领导负责制,协调各部门的执行体系,使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有序、高效地运作。
(三)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增强信息化技术的操作与管理能力。
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是推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高职院校要努力转变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思想,鼓励他们结合自身的工作流程,加强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同事,要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信息技术的相关培训,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与网络信息的应用能力。
四、信息化教学管理在多样化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与实践
(一)利用信息化技术为多样化人才培养积累教学资源
信息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开辟了新的途径,以多媒体为教学手段的课程资源为多样化人才培养积累了大量资源。如网络教学平台,它以课程为核心,集成网络教与学的环境,能对各类课程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教师能在信息平台上开设网络课程、组织教学内容,学生能自主选择课程,并进行自学与自测。另外,微信,QQ日志、微课和慕课等出现,使知识都能通过这些信息化的形式便捷传递给师生,及时更新他们的知识,积累教学资源。
(二)建立适合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信息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建立健全教学全过程各主要环节的质量标准,明确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内容与程序,实现多样化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监控的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和规范化;明确由学校、用人单位、家长和学院、教务处等相关教学职能部门,各系、教研室、教师、学生构成的“三维六级”教学监控人员的职责,构建一个以工作预防、实时监控与及时纠偏为主线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相应的信息化系统中,教师分别在期初提交、教学计划,教学方案,课件等;期中提交教学异动情况、学生情况和项目完成情况等;期末提交课程成绩、教学反馈等。这样信息化的管理解决了教学质量的过程控制,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三)构建适合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信息化多元评价体系
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迫切需要改变只重视教师或学校单方评价的传统做法,积极发动行业、政府与社会力量参与质量管理,实现教学质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实施的过程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通过信息化的教学管理系统设置好各类人员的登录账户,针对不同的评价主体设置相应的评价指标,完成行业、政府和社会力量代表参与的质量评价。
综上所述,教学管理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各高职院校多样化人才的培养应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合理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建立起有自身特色的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以教学管理信息化带动教学管理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季保启.浅析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现代化[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3)
[2]王平,曾晓秋,林敏.基于信息化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构建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1
[3]沈惠萍.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其对策[J].学园,2014(13)
篇5
学徒制是传统的技艺传承手段,随着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这种传承方式被现代职业教育吸收并创新。现代学徒制将这种技艺传承方式与现代化教育结合,让专业教师与职业师傅共同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按照现代学徒制的理念进行教学改革,有效提高会计学生的知识运用和实操能力,以解决毕业生求职难、企业会计岗位用人难的问题。
1 现代学徒制相关概述及实施现状
学徒制是师徒一同工作,师傅向徒弟传授知识技能、徒弟边学边做的技艺传承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学徒制逐渐走向以生产与教育并重、涉及广泛的教育性质和利益机制并由国家规范制度为特征的现代学徒制,典型的有德国“二元制”、澳大利亚“新学徒制”等。[1]这种现代学徒制使得学生兼具学徒身份,在校企联合培养过程中获取更高职业技能。[2]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探索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方式过程中,主要采用订单班培养、校外实习基地以及校内公司的方式。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为例,会计教研室与东莞某会计事务所进行订单班联合培养、与广州若干会计专业服务机构合作发展校外实践基地以及成立友诚钰信公司实现会计校内实训,以多种方式探索现代学徒制的实施。
2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面临的困境
2.1 缺乏国家政策支持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需要政策支持,尽管近年来教育部倡导和实施这一职业教育制度,但是相应的法律法规、详细的措施方案较为缺乏。在法律法规方面,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重要法律关系并未得到明确,例如,学生在这一教育制度实施下的法律身份等。而在制度层面,目前我国尚未建立政府拨款制度和就业准入机制,以及面向企业的现代学徒制推进制度。以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西方国家为例,由于存在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企业始终把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己责。相比之下我国企业对人才培养责任感认知不一,而且基层员工存在较大流动性,在没有国家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实施现代学徒制积极性不高。这成为当前现代学徒制实施障碍的重要原因。
2.2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落后于企业需求
相关调查表明,目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主体。[3]学生毕业后就业走向以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纳税申报、出纳等岗位居多。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定位在通用类企业,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也主要集中在理论课程。虽然实训课程占有一定比例,但是实训力度较弱,职业特色并不突出。人才培养定位与课程建设未能与目标企业的岗位需求对接,使得中小企业无法分享职业院校教育成果,从而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小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建设的积极性。其现实表现为现代学徒制承接载体与提供培训岗位的不足,加大了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难度。
2.3 缺乏相符的教学管理制度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加强学生工学过程的管理。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并未制定与工学交替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导致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学习、考核、学分等方面与现代学徒制难以适应,降低了这一教育制度实施的有效性。
3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对策
3.1 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政策法规和资金支持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的重要基础。[4]因此,国家应制定学徒制方面相关法规,提升现代学徒制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明确企业、学校以及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细化各方权责,为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同时,建议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对参与现代学徒制实施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或税收政策优惠,用于专门学徒培训支出和提升企业师傅的待遇,保证企业专款专用,避免经费的不必要浪费。另外,政府加强宣传引导,使企业充分认识到现代学徒制对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积极配合在高素质人才培养方面的职责。在高职院校方面,政府可以参考商业化拨款机制,结合学校设置的课程数量、学徒数量,通过指标量化分析院校现代学徒制实施后的培训、就业质量进行合理拨款。根据高职院校的培训、就业质量来调节政府经费供给并设置奖惩机制,促进各大高职院校良性竞争,保证现代学徒制实施的有效性。
3.2 构建与企业需求相匹配的会计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
为保证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实施,高职院校应构建与企业需求相匹配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建立以职业集群模式为主框架的人才培养机制。[5]针对中小企业需求,对工作性质相近的不同岗位要求进行融合,并以此要求为人才培养目标,实施现代学徒制。同时,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在教师与师傅的共同商讨下,使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更为科学实用。在课程体系建立过程中,也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将国家会计从业资格课程、注册会计师认证课程等进行整合,融入到课程体系之中。建立由学校负责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由企业负责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的分工体系,实现学生知识技能与职业技能的共同提升。同时,学校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以校企双赢为工作出发点,使参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能够从中有所收获,从而更乐意为学校提供场地、人员、岗位等支持,形成现代学徒制下校企融合的良性循环。
3.3 建立校企协作教学管理制度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需要与之相符的教学管理制度配合。由于这种教育制度的实施属于“跨界”教育,应遵循“双元管理”原则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弹性教学管理制度。首先,建立日常教育管理制度,如学徒考勤制度、实习召回制度等,以确保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其次,校企共同制定教学文件,如会计专业课程标准、会计实习安排、学生管理办法、会计专业师傅标准等,确保文件能够符合学校和企业双方要求和实际情况。最后,建立现代学徒制试点绩效考核体系。[5]在会计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时,院校需要对其中的考核项目进行细分,就学生满意度、企业满意度、教学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考核,充分保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实施。
篇6
关键词:学分制改革;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102-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要注重因材施教,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出分层次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国家教育改革发展规划,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为此,全面深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一、当前我国教学管理制度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科学技术的社会化水平与国际化进程的发展,高校的教育管理体制进入了大规模改革时期,以往学年制的教学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国内多个高校在尝试由学年制向学分制转变的改革和实践。学分制的实施彻底改变了学年制所带来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固定统一、专业设置狭窄单一的弊端,向着有利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以及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科学技术方向发展。
尽管学分制教学管理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极大的优势,但受旧的教学管理体制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跨入完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改革进展缓慢,直至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仍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或学年制,而学年学分制依然没有摆脱学年制教学管理模式的束缚,学生的学业进展依然以学年为单位来衡量,学生选择的自由度很小,因材施教严重受到制约。就我校情况而言,自2000年合校至今仍停留在不完全学分制――学年学分制管理模式上。
二、制约完全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程的因素
学分制的实行从真正意义上贯彻了以学生为本,促进创新型拔尖人才的培养,进而达到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然而,一直以来学分制在推进过程中依然未冲破计划经济体制下集中教学管理的基本特征,学分制教学管理仍处在初级阶段,致使步入完全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缓慢或停滞,其原因和所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年制转变为学分制是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是意识形态上的改革,要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接受新的教育管理理念,并主动参与到这一改革中,需要有一个转变过程。
2.目前大部分高校依然严格地按专业和专业方向招生,按专业培养。由于受传统培养理念的影响,专业设置固定单一,专业口径小,限制了学生知识领域的扩展,学生的适应性差,难以培养出具备通识教育的复合型人才。这种僵化的招生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分制改革的进程。
3.完全学分制的架构核心是选课制,选课制的开展首先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即要有与学分制相适应的培养方案。然而,受现行教学体制的影响,指令性必修课的限定,使得必修课学分过多,限制了选修课的发展,开拓思维、促进创新能力的选修课开设不足。目前呈现的问题是,培养方案的多年一贯制,课程设置专业化严重,课堂教学以灌输为主、僵化教学内容的单一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缺乏开放性和创造性。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滞后也阻碍了学分制的进展。
4.学分制的开展要求学校管理体制大环境的改革,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配套管理制度、方法、资源和设施。首先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学分制的有效开展依赖于教师理念的创新与教学的创新,教学质量的提高极大程度地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与能力的发展,然而目前学分制条件下高水平教师明显不足,特别是由于制度上的不完善,教师的积极性尚没有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其次,教学环境资源建设的需要。
5.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管理、运作。然而,目前依然存在着不健全的制度和因素。如:完全学分制的实施办法和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学籍管理方式陈旧,学生延长或缩短学习年限的可能性很小;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发挥更大作用的激励机制不健全等,这些都有悖于学分制的开展。
三、加快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步伐的措施
1.全面实行学分制,是高等学校教学管理改革的一个重要措施,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树立服务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战略方针,创办世界一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宏伟目标,以积极的态度全面规划学分制教学管理体系,以期促进学分制教学管理的有效开展。
2.我们培养的人才要能适应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趋势。对此,拓宽专业,发挥综合大学学科门类优势,培养理工科结合,文理交叉的复合型人才。改革现有按专业招生制度,按大类招生培养,淡化专业,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材施教,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推行完全学分制要从完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入手,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教学计划要富有柔性。加强课程建设,调整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为学分制下学生能跨学科、跨专业选课提供条件。提高研究性和实践性课程设置的学分比重,从政策导向上激励师生对科研实践能力培养的热情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获得更多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同时,大幅度提升科研实践能力。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注重工程实践训练,积极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改革体系。
4.加快教学资源的配套建O,以期适应学分制教学有效开展。首先是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要迅速培养一批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他们具备现代化教育思想,创新教学的内在活力,基本结构精干,能以个性化全方位的培养为出发点开展教育教学的优质教师资源。学校从政策上建立完善的教师教学激励体系,通过学分制学生选课的开展引进竞争机制,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另外,还要加强教学资源环境建设。
5.建立完善的师责任制是学分制得以实施的重要环节,加强指导教师的指导方式的培训,增强指导教师责任心和使命感,使其有效地对学生课程选修、课外学习、科研实践进行启发、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业上的问题,进而推进学分制的有效开展。
总之,全面实行学分制的基本出发点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特点的全面发展的机会,根据国家的需要和学生个性才能、志向、特长因材施教,使更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然而建立完善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自上而下重视人才培养,落实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且需要不断地研究、探索,寻找出一条适合学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学分制管理制度,从而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易瑞洁.高校学分制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2007,(5).
[2]孙晔.中国高等学校学分制改革研究[D].东北大学,2009.
篇7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应用型人才 产学研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a)-0035-02
人才培养模式,一般定义为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当前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很多高校在积极探索和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但改革力度不够,推进速度仍远远滞后于不断快速发展的社会与市场需求。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息息相关。当务之急,应加快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步伐。
1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以能力培养、社会岗位需求为中心,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将专业及课程设置的重点放在学科的完善上,造成学习内容繁多无法抓住重点,学习知识陈旧无法紧跟时展等现状。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还造成了教学形式更容易侧重于知识的灌输,而摒弃了学生本位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与学关系中,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当前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由于偏重学科体系或知识体系而设置的专业及课程与社会及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从而造成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大学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毕业生基础理论和研究能力无法与一流高水平大学相提并论,而技术水平能力又不及职业院校。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处于劣势或者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
2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构成要素为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等内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注重确立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相应合理的专业、课程,采取相应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理论研究应贯穿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坚持以理论研究为先导,形成从培养目标到培养模式研究、从教育体系到管理机制研究等一系列理论研究。只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构建科学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1 以学生为本,能力培养为中心,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建立科学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以能力培养为基础,依托行业背景,紧密结合企业现状及发展需求,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但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也为学生明朗的就业前景奠定了坚实基础。
2.2 根据社会及时展需要,合理进行专业设置、课程设置
专业设置是高校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经济需求的关键举措,应注重所设专业与相关行业的现实和发展与需求的人才相适应,优化专业结构;对新兴专业应配备相应的师资及软硬件环境资源,并逐步提高其办学条件,保证教学质量;设置专业课程内容应跟上科技及社会发展的步伐,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
2.3 注重教学形式设计,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教学形式对学生采用全程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学关系中处于被动地位。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的,积极探索和实施多种教学形式并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势,这一点尤为重要,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
理论教学方面可采用如问题导向法[1]。问题导向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学习起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知识逐步产生认知并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在该过程中,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使学生变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为学习知识的主动者。或采用现场演示及情景模拟方法。授课时,教师用现场演示(实物展示)或情景模拟(应用软件)实例,使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基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注重师生互动环节,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方面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专题研讨、课外实践或者演讲、演示的方式进行。学生最终提交的学习成果有多种形式,其中包括论文、作品、调研报告、研究课题等等。考核的形式从而变得灵活多样,不再是以分数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而是注重教学形式设计,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多种教学形式的合理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创新性学习的习惯,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深化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2.4 校内外产学研合作培养方式
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企业为技术需求方,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为技术供给方。该模式有效的促进了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已成为提升综合国力,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成为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
高校开展校内外产学研合作,有利于促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高校主动进行市场定位,以经营实体作为教学实习基地,培养符合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产学研合作也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提供更多学生未来就业机会,从而形成了科学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
3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保障措施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有效的保障机制,应包括高校全体成员提升认识、加强责任感;提高师资队伍建设,配套相应设施;科学的管理制度与评价体系;相应的激励政策等方面。
3.1 提升认识与责任感
由于长期传统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科体系本位的教学方式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知识陈旧并长期保持不变,教师授课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久而久之一方面造成教师教学产生惰性;而另一方面学生对所学内容深感枯燥乏味,严重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必对教师自身素质及奉献精神提出更高要求。教师应转变思想,提高认识,积极响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以学生为本,顺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肩负起国家和社会赋予的历史使命。
3.2 师资及配套设施资源支持
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为很好地适应和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了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水平能力过硬、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才能切实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贯彻落实到各个专业,尤其是各门课程和教学环节中去。师资队伍建设要求学校重视人才引进和人才选拔,重视人才国内外培训;重视教师教育理论学习、教育理念更新和职业道德培训,重视教师教育技能和实践技能培训等方面。广大教师应结合教育教学的实践,主动学习和研究教育基本理论,并深入到实训基地、企业和社会中去,使自身具备并不断提高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师资队伍的建设在质量上应高标准严要求,在数量上应充分保障,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
配套设施资源在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同样处于重要地位。高校应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建设符合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要求的信息资源、实验实训设备、校内实践基地等,同时应为教师提供相应的教学研究环境与条件。人才培养还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评价等,其相应的配套设施资源也必须具备。
3.3 科学的管理制度与评价体系
在实施教学计划全过程中,为实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科学的管理制度成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关键内容。科学的管理制度不仅应在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对教学过程进行控制与监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还应在引导、服务、激励[2]方面取得更大进步,从而增强导向性、凝聚力、及鼓励性,提高教学管理制度水平,最终实现教学质量提高的目标。
推进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评价体系结构并建立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不可或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素质教育,应从品德、知识、能力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能力评价方面,侧重学生参与产学研合作、科技竞赛、撰写科技论文、发明专利等。科学的评价体系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可以起到导向作用和促进作用。
3.4 激励政策
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高校普遍存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一成不变的现象。造成高校教师对教学过程产生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方法,这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势必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为此,高校应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以鼓励教师投身教育教学事业,切实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境外大学主要通过聘任、奖酬、大学教师发展项目[3]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促进和帮助教师积极参加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实践中去。
4 结语
推进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已刻不容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是时代赋予的要求,是人民赋予的重任。高校应积极探索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推动步伐,才能创造出更高的人才价值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尹晓君.微机原理教学方法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1,17(4).
篇8
【关键词】高校 ; 管理制度 ; 重要性 ;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023-01
引言
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接班人的社会使命,是千千万万人才成长的摇篮。高校要发展,要提高其教学水平,要提高其培养人才的能力,就需要管理制度的发展和完善。高校的管理制度在高校中处于核心地位,高校中各个环节的运行都是有管理制度来决定的,因此,一套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是高校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核心基础。
1.管理制度创新对于高校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数量大增的同时对人才的质量也有了很高的要求,为了应对时展的要求,高校必须对其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只有如此,高校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出适应信息时展需求的综合型卓越人才,为社会的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
1.1管理制度的创新是高校应对时展的要求
在高校内部,其管理制度决定了教学理念、管理理念以及发展方向,新时代的发展对高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要如何才能达到这种新要求,只有创新管理制度才能做到。目前社会需要的是高技能、综合性强的新型人才,要培养这种新型人才,需要学校在管理制度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只有新型的管理制度才能促进学校教学理念、管理策略的革新,也才能在具体的教学管理中实施新型管理方法,从而促进人才培养。
1.2制度管理创新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除了国家政策的支持,高校的发展更多的是需要从内部进行改革和创新。高校承担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其对社会的贡献是为社会经济和事业发展培养更多的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对管理制度进行创新也是高校促进自身发展的必要手段。传统单一管理制度下的教学理念、人才引进机制、考核制度以及竞争机制等都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也满足不了培养新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对传统的管理制度进行创新是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促进高校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
2.高校管理制度的现状
虽然管理制度在高校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高校中的管理制度大多是与学校的发展不协调的,有的滞后于高校的发展,更有甚者,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起不到促进作用,而是阻碍了高校的发展,其具体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高校的管理制度受到内外环境的制约
目前,我国很多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受到内外部环境诸多因素的制约,导致其在制定管理制度的时候不能充分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执行,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事业单位自身的改革与发展,高校也不例外。现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职能日益扩大,其对高校的影响日益增加,最终导致高校管理制度单一,而且在管理过程中高校内部的行政部门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比较严重,与教学部门联系较少,一般制定管理制度只是流于形式,为了管理而管理。这就导致了高校的管理制度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也不能真正为教学服务,不能促进高校在新时代的竞争中健康发展。
2.2高校管理制度片面追求规模,不符合自身实际
这一点可以说是由上述现状导致的,因为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的干涉过多,导致部分高校领导为了邀功而盲目扩大其制度管理,但与自身的现实又不相符合。同时,高校一味追求管理的规模,而忽视了其自身的特色发展,这就使得大部分高校办学没有特色,其自身管理制度的优越性也不能彰显。
2.3高校管理制度与教学环节脱节
不管管理制度在教学中处于多么重要的地位,但开展教学活动,为社会培养人才仍然是高校的首要任务及最终目标,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管理制度是为教学活动服务的。但目前大部分高校,制定内部管理制度的时候,或者是为了应付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只是单纯地为校内行政部门服务,最终制定出来的管理制度与教学活动关系不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学环节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师资引进、考核制度、竞争机制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弊端都不能得到解决。
3.高校管理制度创新的建议
前面初步讨论了管理制度创新对于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目前的高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管理制度将发挥不了其在高校中的重要作用,甚至有可能影响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因此,本文将为高校管理制度的创新提出以下建议:
3.1在高校内部建立管理制衡体系
高校内部的管理权力一般都集中于行政部门手中,行政部门的决定严重影响着高校内部其他部门的活动,这就造成了高校内部管理权力失衡,很多部门或者下属院系不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决定发展计划。
3.2在高校内部管理中增加学术人才
高校是学术产生和发展的摇篮,同时高校也是学术人才的聚集地,高校中的管理制度是为教学活动服务的,同时也是为学术和学术人才服务的。目前高校的行政管理者中,缺乏专业学术水平的大有人在,因此,淡化高校管理中的“官本位”倾向,适当地增加行政管理者中的学术人才,不仅可以强化学术权力,而且可以真正地体现把学术作为中心的管理思想。这样在管理中加大专家和教师的决策力度,使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真正做到为教学服务,为学术服务,同时还使高校的文化品位得到提升,使高校的管理更加具有规范性、合理性和科学性。
4.小结
总之,高校是培养社会精英的摇篮,也是人才形成和成长的地方,教学活动是高校的主要活动,为社会培养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是高校的首要任务,因此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要本着一切为学校教学活动和学术活动服务的原则,对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在创新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高校需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具有自身特色、又能促进教学活动展开的新型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最终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提高高校的地位,促进高校的改革和发展,不负社会赋予高校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韩延明.探析高校管理制度建设的路径――“以人为本”的视角[J].大学教育科学.2010(01).
篇9
【关键词】校企合作 弹性学制 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学校理论知识的单一化和市场经济的复杂化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对学校提出了理论知识和技能素质的思考。20世纪末,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崭露头角,并逐步发展起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些工科院校逐渐开始意识到校企合作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尤其是新兴的独立学院,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积极探索和研究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我院自办学以来,一直高度重视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主要体现在:邀请行业、企业[柳州五菱汽车公司、柳州钢铁(集团)公司等大中型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和审核工作;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作为我院毕业实习与设计指导教师;2010年我院第一次教学工作大会,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举办人才培养论坛,共同商讨校企合作,人才共育。虽然我院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但在合作中也发现不少问题。由于校企合作的支撑体系尚不完善,总体上独立学院与企业合作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此外,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高校包括我院目前普遍实行整齐划一、步调一致的传统学制,学习的期限、人才培养方案的安排基本上由上级教育部门统一制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企业的现代化进程加速,传统学制在现代职业教育的实践中出现越来越明显的缺陷:其一,忽视学校主体地位;其二,忽视职业学校学生差异性;其三,忽视专业的特殊性;其四,忽视市场需求的复杂性。这样,就使得学校办学被动、呆板,教师职业技能提高缺乏保障,教师上课缺乏动力,学生学习缺乏兴趣,综合素质难以提高。
针对这些现象仅靠在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下进行小范围的改革,如进行单门课程的教学设计等是行不通的。高校亟须在与企业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后建立新的教学机制,应针对不同学生、不同企业建立学习制度――弹性学制。实行弹性学制可以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学校可以根据社会的需求、企业的需求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各类合格人才。同时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宽松的学习、就业、培训的环境和机会。这样既可以满足社会、企业、市场的需要,又可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从而逐步建立起学校企业之间、学校社会之间协同互动的发展格局,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教育部门应颁布相应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弹性学制管理制度
弹性学制是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产物,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家教育部门应在企业参与的基础上制定一个包括指导思想、实施方法、实施步骤、实施原则、证书的认可等内容的总的指导性的实施方案,用以指导、规范弹性学制的实践工作。各级教育部门和各学校也要在国家弹性学制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校企合作企业的积极性,制定适合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实施方案,以保证弹性学制的顺利运作。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有关弹性学制的管理制度,对弹性学制的人才培养方案、学制类型、学籍管理、证书的社会认可等作出明确规定。
二、学校应推行学分制与证书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
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必须推行学分制与证书教育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这既有利于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又可以让企业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管理中。学校要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科制定学分,颁布学分制度,并与证书教育制度相结合。学生在学习期间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通过考试,积累学分。各单科成绩合格者,可以获得代表各单科水平(能力)的单科证书,各单科学分累计达到相应的总学分时即可获得相应专业的技术等级证书或相应学历的毕业证书。学分制与证书教育制的结合,符合弹性学制的要求,既能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又能促进学校办学的多元化发展,体现出企业的需求,增强办学的灵活性。
三、进一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校企合作特色课程体系
学制的变化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新的挑战,修订相应的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势在必行,其中方案的制定应由学校、企业两方面共同完成。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应满足不同类型学制的教学、学习的需要,并且要按照“目标明确,学制灵活”“宽基础,活模块”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构建两种类型模块式课程体系:一种类型是完成某种专业学习的基本课程模块,包括必修文化课、必修专业课、必修专业技能课、选修文化课、选修专业课、选修专业技能课等课程类型的模块体系。这种课程体系是一种水平标准化课程体系,旨在衡量学生的文化和专业水平,保证毕业生质量,能及时服务于整个市场经济,同时为学生第二职业的选择提供应用的理论和技能水平。另一种类型是便于分阶段学习的多样性的学制型课程模块,按学制分为一年制、二年制至五年制等不同类型。两种类型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寓统一性与灵活性于一体,既相对稳定又富于变化,相辅相成,互相照应。
四、严格过程管理弹性学制的灵活性,加强考核管理
篇10
前言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市场经济制度也随之得以改善,为我国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新的经济条件下,人才作为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成为了企业在发展中必须重视的客观因素。如今,我国部分企业已加强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积极的进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将会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实现企业盈利注入有效的推动力。
一、新经济时代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缺乏人才战略观念
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人是其组织活动的主体、是其经营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因素,脱离了主体,企业就无法健康快速的发展。因此,在现代化建设中企业应将人才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发展资源,充分尊重和重视人才,积极进行企业内部的人才培养,吸引社会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注入鲜活的动力[1]。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对人才资源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形成应有的人才战略观念,企业管理者对于人力资源知识不够重视、不够了解,无法对企业内部人员进行合理有效的技术培养。人才的重视以及培养是企业人才战略的核心内容,缺乏其中的任何一点都将会对企业未来的快速健康发展形成阻碍。
(二)企业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要想使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就必须建立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在我国,人力资源概念以及理论的引入时间较早,并且在企业的长期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企业实施自身人力资源管理时,仍然存在着对人力资源认识不够充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设计不够科学的缺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人才资源与管理制度的有效结合,人力资源与管理制度两者之间是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的,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方都会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进行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对策研究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符合任何阶段下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基本要求[2]。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人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以及经济活动的主体,因此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于企业发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有着积极作用。此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的不仅是注重企业人才培养,该理念还强调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人性化”,即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企业在进行经营管理活动时,应以人为出发点、积极吸引社会人才、加强对企业内部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努力打造“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思路以及企业品牌,对于企业现代化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积极革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当今时代是一个不断发展、变革的时代,原有的一成不变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已难以满足新时展的需求,因此,建立和革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势在必行。如今,信息的网络化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革新带来了全新的方向与手段,信息的网络化有助于信息的有效整合,能够有效的提高信息管理水平以及信息的利用效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网络化将会成为企业未来人力管理的发展方向。为此,企业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对自身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网络化的革新:
运用网络开展企业人才招聘工作,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的普及度逐渐增高,信息的网络化、民众获取信息渠道的网络化已成为了新时期社会的发展趋势。企业应在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下对自身优势进行掌握和整合,并以电子化的形式在互联网中,以全新的网络化人才招聘理念引导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网络招聘方式的创新有助于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节省人才筛选时间,能有效提高人才招聘效率,为今后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基础。
运用网络开展企业人才培训工作,其实质是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对企业员工培训进行创新。互联网普及之下的全球信息能够做到最大限度的知识共享,互联网的信息承载量庞大并且种类繁多,使得互联网逐渐在社会民众中普及开来。社会民众通过互联网了解世界、学习知识、与他人沟通,真正做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对本企业人员进行最新的技术培训,能够节省不必要的人员培训费用,对于企业人员技术培训,减少企业支出有着积极的现实作用[3]。
建立企业员工网络考评机制,传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不具备或缺乏合理的员工业绩考评机制,对于提高企业员工业绩、减少企业考评支出造成了不利影响。在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中,企业应建立科学的适合本企业的网络员工考评机制,将原有的企业员工考评体系网络化,对于提高员工考评质量,减少考评支出有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