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的课外阅读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5: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生的课外阅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生的课外阅读

篇1

关键词:激发兴趣;方法指导;能力训练

素质教育的大力实施,让学生从沉重的作业负担中解放了出来。这为课外阅读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但农村中学课外阅读资源短缺,学生的读书兴趣还不够浓,也没有科学的读书方法,语文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因此,教师做好精心指导很有必要。

一、让学生有书读

阅读资源的匮乏是阻碍农村初中生开展课外阅读的首要问题,我们教师应因地制宜,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

1.鼓励学生购书

我们给学生列出书单,让每一位学生每个学期去购买一到两本名著或比较优秀的书籍,要求他们尽量不要买相同的书,买来后同学之间相互借阅,同班可以相互借阅,不同的班级之间也可以相互借阅。这样每个学期一个学生便可读到至少几十本课外书,每个学生都有了一定的阅读量,三年下来,其积累是可观的。

2.建立班级图书角

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还可以建立班级图书角,让学生在班内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图书角的书可由学生从家中带来,每人至少一本,多多益善。教师也可以把自己藏书中适合学生阅读的书拿来放在班里。这些书每学期更换一次,几年下来学生也会读到很多书。

3.向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借阅

农村中学条件差,学校图书室、阅览室虽小,但也有一定数量的藏书,教师可以经常到里面翻阅了解书目,以便有针对性地推荐给学生。

4.给学生打印美文、佳作

教师经常把优美的文章打印出来,让学生每人都有一份,可每周安排一节固定的美文、佳作欣赏课,让学生开展朗读、品味、交流等活动。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1.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

从他们都感兴趣的电视入手,鼓励他们看动画故事,利用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听故事录音,教师也给学生讲些生动有趣的故事。然后告诉学生这些生动的故事书里都有,只要自己去读书,书中的故事无穷无尽,并趁机向学生推荐一些故事书、童话、名著等,让学生自己借阅,这样学生自然会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2.开展活动激兴趣

教师要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可利用各种集体活动竞赛,让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可更好地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3.利用课文激兴趣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我们可把他们作为引子,诱导学生进入名著神圣的殿堂。

4.用评价激趣

教师每周一次适当地检查学生的阅读记录本,形成评优奖励的制度。在课外阅读指导中也可尝试让学生自己选择阅读伙伴并组建课外阅读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阅读交流,并进行多种形式的评比,以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三、教给学生科学的读书方法

学生仅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只凭兴趣无目的、不重方法地去阅读,其意义和收获也不大,有些学生凭着兴趣随意地不加选择地读,有的读了好片段、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汲取写作技巧,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读书。

1.指导学生读适合自己的书

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坏。”学生如不加选择地读,只能虚度时光而没有收获。学生能否正确选择读物,关乎课外阅读的成败。因此,我们必须给予指导。应选择思想健康、知识性强、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有益于学习的读物。

2.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科学的阅读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例如,对经典性的书籍和文章,要品味其中的优美文字,体会其真情实感,应用细读和精读方法。对于一般性书籍和文章,只作一般了解,可让学生略读或选读,选择其中部分章节或片段进行阅读。

3.指导学生做好阅读积累

读书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求学生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可圈点勾画写批注,可作摘抄,加强语言积累,丰富写作素材。

四、指导学生以读带说促写

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开阔了视野、增强了积累。但这远远不够,阅读积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综合运用,要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使阅读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结合课外阅读可对学生进行一些语文能力的指导训练。

1.口语交际能力训练

农村的学生往往拙于言辞,处于有话说不出的困窘。因此,除了语文课堂教学外,课外阅读同样应该把口语交际能力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我们可根据课外阅读材料设计若干个训练方案。

2.写作能力训练

多读的同时多写才能使我们的写作能力越来越强。作文训练要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

(1)写读书心得。(2)仿写、缩写、续写、扩写、改写。(3)鉴赏训练。(4)自由写作训练。

篇2

关键词 初中生 课外阅读

1 引言

初中生正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看似未成年人,但内心却蕴藏着巨大的精神需求,需要全社会共同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帮助,关注学生健康成长,更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而课外阅读对于他们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课外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从而使之受到思想教育与熏陶。同时阅读还能促进阅读技能和写作水平的提高,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对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研究,可以让我们了解现阶段初中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目的、阅读动机等因素,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进行改进,使初中生能有更好的发展。

2 对课外阅读的定义

2.1 已有的对课外阅读的界定

对于课外阅读,现阶段并没有很明确的定义,大多是从课外阅读的意义、作用上进行阐述的。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曾经指出:“在国文教本之外,教师必须指导学生看旁的书……关于修养的书、关于社会科学的书乃至于关于自然科学的书,都可以作为国文科的课外读物”。但仅仅是说明了课外阅读的内容,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而韩和鸣也指出,课外阅读,特别是相关的课外阅读(这里的相关,是指围绕一定学习内容的相关),能充实学生头脑中的己知成分,增加学生对相关内容的认识与了解,提高教材的可懂度,从而为课堂学习提供较好的认知准备。这个界定是从课外阅读的作用而言的。到目前,对课外阅读的精确定义的讨论仍在持续。

2.2 本研究对课外阅读的界定

要对课外阅读做出客观而科学的界定,首先要对阅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本研究比较认同张定远对于阅读下的定义:阅读,是指一种从书面语言和其他书面符号中获得意义的社会行为、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是以了解意义为中心的一个非常复杂的智力活动过程”。这个定义比较完整而且精辟。首先它认为阅读是对文本的理解,其次认为阅读是一个阅读者的内心积极主动的过程。

3 初中生课外阅读研究的现状

3.1 国内外对初中生课外阅读研究的历史

国外对于课外阅读一直是很重视的。在早期的柏拉图的思想中就有所体现。柏拉图说:“你怎样研究你根本不知道的东西呢?在这些你所不知道的东西中,你该把什么作为你要研究的对象呢?惟有看。”[4]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研究员多利斯・布朗花了20多年的时间,对205名入学前己经学会阅读的孩子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结果发现,这些孩子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父母很早就开始让他们读书,并使他们养成了热爱阅读的好习惯。前苏联有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通过研究认为:课外阅读为教学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并“能发展学生的才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所以要积极的提倡课外阅读。

3.2 对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研究现状

有关我国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的研究都普遍认为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不容乐观。郝忠勇经过教学视导,发现多数学生在正常的读书期间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由初中生的课程表上看,他们根本不具备‘课外’的空闲和时间,校内的课外阅读只是一种处于夹缝中苟延残喘的松散状态。”李玉英通过研究发现现阶段青少年学生的课外阅读基本处于一种“浅阅读”状态,他们的阅读内容以休闲报刊、教辅材料、卡通动漫和畅销书为主;阅读动机感性、随意,阅读方式、习惯不良。陈发兵认为初中生课外阅读的最太少,面太窄。“许多学生不愿读、不会读课外书。即使读也只是一些武侠言情类的小说,甚至只是对一些漫画卡通书乐此不疲。不要说语文素养的提升,就连基本的阅读习惯和能力都没有形成。” 蔡伟观察调查发现,当代中学生在阅读中普遍存在着程度不一的不良心理行为,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为:盲从心理、浮躁心理、慵懒心理、敷衍心理、偏爱心理、功利心理、破坏心理。

4 研究趋势

课外阅读在人的一生发展中的重要性是众人皆知的。因其重要,才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因其重要,才吸引了一大批有志于课外阅读研究的专家、学者及一线优秀教师的目光。尤其是近些年最受国家重视的基础教育己有了长足的发展,国家给基础教育的投资虽不及发达国家,但与上世纪相比,确实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这有利于我们的基础教育事业。各地经济条件较好,实力雄厚的学校图书大楼拔地而起,即使是老少边穷地区,也有希望工程、救助基金会及一些慈善机构从各地募捐而来的图书被送往那些贫困地区的学校,充实了这些学校的图书资源。

就目前课外阅读研究现状来看,大多专家学者把注意力都投入到了课堂阅读教学行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上去了,只有少部分关注课外阅读的理论研究。一线教师恰恰相反,他们因教学实践的机会远多于理论研究的机会,故而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外阅读的实践指导研究上去了。因而关于课外阅读的研究出现了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与一线教师的实践操作研究相脱节的现象。合理之举是把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紧密地与一线教师丰富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以专家学者的理论指导一线教师的实践,以实践验证和丰富理论。

另一方面。对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语文这一学科的影响上,而对其他学科的影响则很少涉及;其研究也大多建立在书刊这一纸质媒介上,而对于网络阅读和MP3电子书阅读等媒体的研究很少,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这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初中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草甫、商金林.叶圣陶教育文集[M].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182

[2] 韩和鸣 谈中学生的课外阅读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7月

第17卷第3期

篇3

目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到底如何呢?据调查统计:有阅读课外书习惯的同学占28.7℅,无聊时才看课外书的同学占43.2℅,极少阅读课外书的同学占2.6℅。何况这里的课外书还包括一些品味低下的卡通漫画、言情小说、网络小说等书籍,可见,真正有文学阅读习惯的学生确实太少,目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

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活动的心理因素,对尚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更是如此。因此,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初中生好读书、读好书的关键。

一.课内课外超链接,一石激起千层浪

1.巧借课文,以点带面

《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初中生阅读的《水浒传》《三国演义》《朝花夕拾》《骆驼祥子》《童年》等文学名著大多与教材有所链接。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度,挖掘兴趣点,适时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名著。如教学《杨修之死》时,我不仅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品析了杨修锋芒毕露、恃才放旷的性格,曹操心胸狭窄、阴险奸诈的本性,杨修之死的原因。还向学生提出“曹操真是个小人吗?为什么他能够成为当时实力最强大的军阀呢?请同学们到《三国演义》中去寻找答案吧!”以此激发学生探索三国历史、认识三国人物、阅读《三国演义》的浓厚兴趣。课后,学生中很快掀起了课外阅读《三国演义》的热潮。

2.名著导读课,抛砖为引玉

课外读物良莠不齐,初中生因心智尚未成熟,课外阅读时在读物选择时容易误入歧途,亟需老师的正确引导。我在教学实践中专门开设了名著导读课,形式上可以由教师介绍名著精彩片段,也可以请学生来谈读经典名著的心得,还可借用多媒体抛砖引玉。目的只有一个:向学生推荐名著,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

二.营造班级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靠后天培养起来的。环境造就人,耳濡目染的力量是巨大的,班级中浓浓的书香氛围毫无疑问会对每一位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产生很强的感染激发作用。从以下几方面去营造阅读的氛围。

1.精心打造教室图书角

在教室里设置一个图书角,图书角只摆放报纸杂志,一般来说,《环球时报》《读者》《意林》是必备,另外学生还可推荐报刊。报刊由语文课代表专门负责购买、更换,经费源于班费。课余饭后,图书角往往是人气最旺之地。假以时日,那些原来不爱看书的学生也慢慢成为图书角的常客。

2.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

学生想借书时,向语文科代表申请,由课代表出面向校图书馆借出,并做好登记。要求借书人按时归还,并保证书的完好无损。经过一段时间,班级学生的课外阅读蔚然成风,学生的读书热情倍增。

3.组建班级网络读书沙龙

鉴于现在的中学生都喜欢上QQ,我班在网络上建立一个阅读QQ群,推选出群主,负责日常事务。课余时间,学生们都可利用这一平台进行课外阅读交流:畅谈读书的收获与感受,提出读书的疑问与困惑,相互推荐好书。班级网络读书沙龙的组建,为班上学生提供了长期坚持课外阅读的精神动力,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三.开展系列竞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竞赛是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之一,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经常在班上开展一些竞赛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阅读,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1.开展箴言积累竞赛

在教室后的班级文化墙上开设一个专栏,每天由值日生推荐板书自己认为最好的经典箴言,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等,同时,要求全班学生人手一本箴言积累册,每天都将张贴栏中的箴言摘抄下来。当一轮展示完毕,由全班学生打分。取其平均分作为学生语文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依据。这种竞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也促使他们在阅读中要用心品读,提高阅读的品质。此外,全班学生每天都能摘抄一条箴言,日积月累,这也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2.举办故事演讲比赛

初中生很喜欢听故事,也很喜欢讲故事。为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我每学期都会在班上举办一次讲故事比赛或演讲赛。七年级举办讲故事比赛,八、九年级举办演讲比赛。全班学生既是参赛选手,又是比赛评委,取其平均分作为学生语文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依据。这种竞赛,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课外进行广泛阅读的兴趣。

3.开展读书征文比赛

篇4

关键词:课外阅读 语文素养 体验 积累

课外阅读是中小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渠道,是学生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重要平台。然而,据调查研究,目前初中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一是选择面窄,主要围绕教辅资料,纯为考试服务,真正看名著的微乎其微;二是盲目追星,追赶潮流,网络小说、武打言情小说、漫画书是大多数同学在课余时间的首选;再加上僵化的阅读教学模式,忽视学生是作品的意义建构者,课外阅读缺乏必要的组织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堪忧。

针对此种情况,笔者从教师的角度,就初中生课外阅读指导提三点建议。

一.做学生课外阅读的先行者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要教育学生,教师自己的榜样作用不能削弱。要学生每天积累古诗词、名言警句,进行阅读,教师必须先读,并说出这些篇目的好处,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要求学生对阅读名著感兴趣,教师先要自己读进去。教师要广泛阅读,多读书,才能从书海中筛选出适合学生阅读的书,并推荐给学生。凡要求学生必读的书,教师要先读这些书,知道这些书写什么在那里可以找到或买到。以后才有资格与读过这些书的学生交流,学生读过的好书向教师推荐,教师也要虚心学习,确认是好书也可以向其他学生推荐。只有这样,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同时给学生做出表率。

二.做学生课外阅读的引路者

1、推荐优秀书目,供学生自由阅读。学生受年龄和认识能力的限制,对书籍的辨别选择能力比较弱,课外阅读往往求奇求快,只看一些有趣逗乐的书籍。即使看到一本好书,也缺乏细读研读的良好心理。教师应有意识的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书目,提高学生选读兴趣和能力,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2、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教师要教会学生会使用工具书,掌握工具书的使用,学生就多了一位无声的老师,也掌握了一种学习本领,阅读的道路上就可以自己排除常见的“拦路虎”,这也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一条途径。

3、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读者在读书过程的情感体验、感悟、引发的思考等思维的火花,还有一些需要记忆的知识等,只有借助读书笔记或在书上圈划、批注等进行记录,才能把这些稍纵即逝的收获保存下来。而不是自己的书是不能随便在书上圈圈点点的,所以要求学生每人必须准备一本读书笔记。

4、保障课外阅读的时间。每周学生能够自由支配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小学生平均每天有一个小时,中学生有半个小时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语文教师在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注意适度,每周都要有两节课外阅读课,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一些好书好篇目去研读品味,读出成效来,把那些只需基本读通、了解大概内容的书或篇目留到寒暑假让学生阅读。

三.做学生课外阅读的促进者

1、建立班内小小图书馆。倡议每学期每个学生购买1―2本课外书,争取家长的同意,在班内建立小小图书馆,课余时间供学生阅读,每学期下来每个学生就能读上几十本不同的书,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2、做好读书统计及跟踪。学期初,教师与学生商定当学期的课外阅读计划,每半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进行一次统计,检查读书笔记,公布学生阅读的书目做笔记的字数和完成读书计划的进度等。通过小组评议、班委会评议,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评价、建议和要求。据此评出每月课外阅读的先进分子,并将每一个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以书面形式向家长反馈。

3、对学以致用进行激励。心理学家盖茨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同样,阅读行为得到充分肯定,才能激起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会应用才体现了读书的真谛,体现了会读书、把书读活了,而不是死读书、读死书。

篇5

关键词 阅读策略 课外阅读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在前期对本地某中学初二学生的问卷调查中笔者发现被研究者绝大多数没有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阅读量小,阅读策略的使用不全面,阅读方法需要得到提高。①因此认为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之余,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以及策略使用进行系统的指导,使学生克服英语阅读的心理障碍,从而培养学生长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加强其自主阅读能力,转变学生应试教育的固有思维模式,让学生通过多阅读实现对不同文化、风俗习俗,宗教等较为全面的了解,体会从不同的方式和角度看问题,培养多方位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而对策略的学习也在英语课程修订组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具体内容中重点提出②(详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具体内容中第二部分中第一点下第三条(2012))。但是,对阅读策略的研究以及如何培养学生使用阅读策略的研究相对较少,少数研究者虽探讨了阅读策略,如张翼飞(2009),③黄志萍(2011)④等,却并未对中学生阅读策略意识和策略培训做实证研究。因此,基于这样的背景,作者拟通过对本地区某中学同一年级的两个自然班进行实证研究以了解阅读策略培训对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影响,具体作法如下:

实验前,设计实验所需的教学内容、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为控制好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及保证实验结果的可信性,教学内容以各大试卷中的阅读理解题为主,但在选取上重视内容的多方位性,涵盖文化、习俗、经济、政治等。在教学中对两个自然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其中一班中的30人(控制组)采用做题再讲解的方式,而对另一班的30个学生(实验组)采用先对受试者进行阅读策略培训,再让他们做阅读理解题的教学方式。课堂外给两个组的同学布置同样多的课外阅读量,其中实验班的学生要求在阅读过程中使用老师介绍的策略进行课外阅读,老师抽样后会发现问题(如策略使用不当),再讲解问题。控制班则只要求阅读并理解,然后老师带着实验对象回答文后的问题。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笔者在同事的帮助下首先对两个班的同学进行了前测。前测由三篇题材不同的阅读理解题构成,共十个选择题,共20分。在测试过程中,为确保学生认真参与,学生将对实验的重要性有大致了解。测试的成绩按成绩由高到低的序号排列,不列出人名。在前测完成后,30个学生将被分别从两个自然班中抽选出来参与实验教学。抽选方式为把学生成绩按分数高低排列,再掐头去尾,然后选择三十个学生,并使两个班的同学的成绩大致相同,以保证实验教学后的两个班的出现的可能差异是实验的结果带来的。其次,同一教师对两个班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验教学,教学方式如所设计的一般。 在对实验组的教学中,教师有目的的,按计划对阅读策略进行培训。所培训的策略有:(1)浏览全文,了解大意,预测内容。( 2)在阅读中,参照语境,利用上下文衔接关系、图示、表格、文中注解等辅助信息帮助理解;(3)对文中生词词义进行猜测和联想;(4)恰当使用略读、跳读等方式;注重使用笔记和标记;(5)能区分观点和事例,找出主要信息;(6)有目的地集中注意力、自我监控、纠正错误;实施自我鼓励行为、减少焦虑和激励阅读的情感策略。(7)对文章分析总结, 并反思自己在阅读中所取得的进步和不足。

在为期十二周的教学实验后,学生进行了后测。测试的内容和题型与前测保持一致。在后测结束一周后,两个组中每组各5个受试者参与了半开放式访谈,以了解学生对教学手段,方式等的看法和建议,并为实验提供数据。

笔者在同事的帮助下,对前测和后测成绩进行核对,并对半开放式访谈做好记录。然后对收集到的测试数据进行定性分析并给予成因分析。在Excel 2003和SPSS12.0的测量统计下结果显示:在前测中,两个组的成绩没有显著差异,而在实验教学结束后,虽然两组的学生相对于前测都取得了进步,但是实验组的学生在后测中的成绩比控制组的学生的成绩好,平均分多2.16分,并具有显著性差异。这一实验结果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实验组的学生由于内部和外部原因在实验教学中的积极性较高。其次,实验组的学生在老师的培训下能够有效地自我评价,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加以调整,这有助于认知能力的提高,这在访谈中得到验证(实验组的学生能细说他们所取得的进步之处,以及影响他们进步的因素在哪,而控制组的学生只能说个大概,认为是自己的语感)。此外,控制组的学生因自我评价无法很好地体现,有可能对自己的不足注意不够,积极性受影响。这一实验结果说明教师很有必要对初中生进行阅读策略培训。针对性地对学生阅读策略进行培训后,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这将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让他们在教师的课外英语阅读指导和辅导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同时,能在课外阅读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乐趣,从而增强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然而,本研究也有其自身局限性。其一,参加此实验的学生较少,仅60人。其二,由于实验时间短,有些影响实验结果的潜在因素没有显示出来。比如,后测中实验组成绩的标准差比控制组的大,这说明有一部分实验组学生在实验中没有明显的进步,这还需要进一步讨论。其三,学生实验前几乎没有课外阅读量,词汇基础差,这对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制约。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阅读策略的培训对学生课外阅读有着积极的影响。

基金项目:遵义师范学院2012年度基础教育研究课题,(立项编号:12ZYJ005)

注释

① 李静.对初中生课外英语阅读现状调查与分析——以遵义市第六中学为例[J].英语广场,2013(4).

② 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凸显英语学习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意义——英语课程标准修订解读[J].基础教育课程,2012(2).

篇6

一、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的思考

面临读图时代,电视以它特殊的声光魅力,卡通图书以它的直观形象,网络以它的奇幻迅捷,降低了中小学生阅读的饥渴性;加上独生子女的不良习惯与惰性,大量地吞噬着他们本该在书桌前的时间与精力。以致可悲的是,认真研读过《红楼梦》、《三国演义》、《呐喊》等名作的寥寥无几,写不通句子或语言干瘪贫乏的遍地开花,作文语无伦次、条理不清的随处可见。他们不是从唐诗宋词、文学名著中汲取精神营养,而是在娱乐消遣乃至庸俗作品中获得情感陶冶和人生慰籍。肤浅、廉价、速效、追求刺激、缺乏精神营养的流行文学、快餐文化影响着一代人人格的发育和个性的成长。另一方面,应试教育的弊端和沉重的升学压力,加上其他学科的挤压,又使学生沉溺于题海而望书兴叹。而要积累语言、提高阅读能力、培养语感,又岂是课内寥寥可数的几篇范文所能解决得了问题的?

二、课外阅读指导有效策略

面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我们焦虑过;面对教师课外阅读指导误区,我们迷茫过。焦虑和迷茫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唯有冷静的反思:教师如何改变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走出指导的误区,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有哪些?我们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关注过程和方法

《新课标》说:“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可以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直接同中外古今大师对话,或聆听他们的教导,或与他们切磋辩驳。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阅读活动,任何有成就的人无不从阅读中并继续从阅读中获得知识,培养性情,汲取营养和前进的力量。而阅读是一种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没有阅读主体强烈持久的兴趣作依托,势必流于应付、点缀或猎奇。这就要求语文老师要如《新课标》规定的那样“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加强学生对文字的阅读体验。

一是感染熏陶,阅读美文激发兴趣。美文是指那些短小精悍、形式自由活泼而又能让人从中领悟到一些生命意蕴、人类精神的散文或杂文。这类文章常以隽永亮丽的语言叙心路历程,以细腻洒脱的笔调说世态万象,以质朴无华述平凡人生,以委婉含蓄道人生箴言,给人以“一粒沙中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的感觉,能开阔中学生的眼界,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和人生,学会思考与理解,学会审美与感悟,因此很适合中学生阅读。三年来,我坚持每天为学生读美文,“五分钟美文欣赏”是每节课的保留节目,学生只要凝神细听,有所感悟就行 。

二是联系课文,拓展课外经典读本。教材中的文章,毕竟数量有限,而且在思想内容、艺术形式方面存在着视野窄小、过于单调的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知识渴求,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联系课文拓展有关的课外延伸阅读材料,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年级语文素质和学习特点,分层次确定课外阅读目标和阅读内容,以突出实效。初一年级结合课内所学的内容,重点阅读与课本同一作者相近内容的著作,作为辅助材料进行迁移和拓展,这样既巩固和提高了课内所学的知识,又拓宽了视野,陶冶了情操。

三是提示阅读方法,及时组织反馈。初中的学生还需要老师指点一些阅读方法, 如默读、速读、略读、跳读、精读等。各种读书方法的具体要求也不同:默读和速读强调在单位时间内阅读速度快、阅读量要大;略读和跳读要求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进而把握其大意;精读要求对读物综合理解剖析,其中包括词句的理解、主旨的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这些方法在具体运用时要不拘一格,灵活机动。定期组织文学沙龙,互相交流读书心得与体会,并举行阅读、朗读、演讲比赛,不定期进行阅读辅导、写作竞赛,组织佳作展览等等。以多种形式的活动反馈阅读的成果,既是对学生读书活动的督促,又是对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综合语文素养的巨大提高;同时,视野的开阔,能力的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的感情与日俱增,又为学好语文创造了先决条件,起到一石多鸟的作用。

(二)关注语言

节奏紧张、竞争剧烈、内心压力和脑力劳动强度加大,肤浅速效的快餐文化曾一度满足了中学生追求时尚、放松身心的精神需求。但是对“电视、电影等媒体”的阅读绝对不可能替代对文本(语言)的阅读,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语言),通过品味、揣摩语言,去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反思学生课外阅读中的“阅读文本置换”的现状,我们尤其提倡诵读和点评式阅读。

诵读是语文教育传统中一种有益于积累、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达到熟练的程度,注重眼到、口到、心到。诵读有助于从文本的声律气韵入手,从语言文字本身入手,逐步加深理解和体验,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诵读尤其适宜于课外抒情散文和文言文的课外阅读指导。

篇7

【关键词】 农村初中生 课外阅读 思考

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多样化,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诱惑,由于缺少阅读的氛围和必要的引导,由于学业的压力导致阅读时间的缺失,中学生的读书问题正日益成为大问题。提起读书,多数教师和家长还是简单地把阅读看作课内语文学习的补充,认为学好课本才是最重要的。对于阅读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之外,例如情感的发展,学习能力的培养,知识背景的拓宽等方面的作用,人们的认识还远远不够。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初中阶段的阅读量应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到三部中外名著,如《爱的教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国演义》等等,各地中考也把名著阅读纳入中考考查范围。可见,良好的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成长与发展中至关重要。作为农村初中,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扎扎实实开展课外阅读。

1 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高。很多农村学校依旧把学生考分的高低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尺度,依旧组织统一考试,按平均成绩给班级排名次,并把排名情况与教师年终考核、评优奖金挂钩。所以,教师对教学工作不敢掉以轻心,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学,更谈不上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即便有,也是为了考试和各种竞赛活动。另外,学生每天在课堂上要坐七八节课,每周要应付呆板繁多的考试,课外还要做大量的习题,课外阅读时间少之又少。而对于面临中考的学生来说,基本上就没有课外阅读的时间了,除了必要的体育课外,他们都只能在题海中苦苦挣扎。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不仅强占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而且还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得学生忽略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轻视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1.2 学生阅读量和阅读时间少。据有关调查报告统计:农村初中学生一周内阅读量极少甚至没有的约占40%,每天阅读时间在15分钟以下的约占68%。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大致如下:

1.2.1 书源不足。学校的图书馆建设和藏书量的不足,各级的重视力度不够。许多农村初中由于经济方面因素忙于房屋、教学设备等硬件的添置,而无力购置新的类似于图书的软件。有的学校根本没有组建图书室(馆),有的仅作“摆设”而已。

1.2.2 家庭重视不够。受家庭经济因素的影响,农村初中生拥有书籍的数量是有限的。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深刻影响,农村初中多数家长认为课外阅读就是学生看一些闲书,读一些“野”书,不但会影响孩子的成绩,而且还会“教”坏孩子,与学习毫无关系。这从某种意义上阻碍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正常开展。

1.2.3 被其他信息渠道抢占。多数农村初中生的家长忙于外出打工赚钱,致使家庭教育的管理出现真空状态,因而意志力薄弱、自控能力不好的学生便会以电视、游戏作为自己在家休息的主要内容。

1.2.4 课业负担偏重或家务劳动太多,能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很少。学生在校的课外时间尤其是后进生多数被老师“好心”的辅导和补课所挤占。回到家里,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后,家里又有许多的家务劳动占用了学生的可利用时间。

1.2.5 年级越高课外阅读量越少。尤其是初三年级学生,学业尤为繁重,数理化老师的题海战术已把他们累的够呛,哪还会有时间理会课外阅读啊!

1.2.6 本身缺乏挤劲和钻劲,不能很好地利用有限的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读书读报。

1.3 学生对课外读物选择的错位。农村初中学生对生活情趣类书籍、对科技和科幻类图书的选择非常有限,真正接触过中外名著的学生并不多,很少有学生完整看过《西游记》和《三国演义》,绝大多数学生没有阅读过一本诗歌集或一本剧本。其原因:

1.3.1 农村学生的阅读选择受年龄差异的影响最大。心理学显示,青少年中低段学生偏重于具体形象思维,随着年龄增长,抽象理性思维才会逐渐占据大脑思维的份额,所以绝大部分初中生课外阅读时会产生重读图、轻读文的现象。

1.3.2 农村初中学生审美品位不高,导致不良信息读物的介入。现在,除了图书,各种传播媒体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比如:网络、电视、手机等,其中不健康的信息资料严重影响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从而导致他们心态扭曲,产生早恋、烦躁、暴力等心理,给社会和家庭埋下了隐患。

1.4 缺少必要的阅读方法的指导。从教师和学校的角度来看,受新课程理念的影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意识日益强烈,他们也都在教学当中或多或少地开展(下转第19页)

(上接第14页)

了一些课外阅读活动。可是,这种阅读活动也只是停留在教师让学生多读一些课外书扩大视野的阶段,而对于指导学生怎样阅读,为学生创造阅读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体验阅读带来的成就感却是很少去关注和尝试。这样,势必会影响到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导致学生的阅读活动也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达到阅读所应有的功能。这不能不使我们对平常的语文教学进行反思:在教学中,大量时间和精力都花费于对基础知识的机械重复、死记硬背上,而对学法的指导偏少,对于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更少得可怜。

2 优化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状态的几点思考

2.1 学校要转变教育理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新课程的推行,考试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侧重于学生能力的考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校应认真贯彻素质教育,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比如,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留出更多的课余时间,让学生阅读有益的课外书。没有藏书的学校应克服一切困难,按照学生需要配置一定数量的图书。因地制宜,开放图书室、阅览室,为学生创造好的阅读环境,培养阅读氛围。学校还可以定期开展一些课外阅读知识竞赛,增加学生阅读兴趣。

2.2 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要求,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帮助学生选择优秀的课外读物,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引导他们投身于课外阅读,指导学生理解和积累,有意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这样学生就会自觉的阅读。班主任可以帮助开设班级阅览室、读书角,集体订阅一些报刊杂志,或让学生自带课外书,以求资源共享。任课教师也可以把自己的的藏书借给学生阅读,这样也是增加学生书源的一个有效途径。

篇8

论文摘   要 农村中学生的阅读情况不容乐观,特别是课外阅读。所以应从提高认识、激发兴趣、创设阅读环境和条件等方面入手,指导学生选择书籍和科学的阅读方法、做好积累。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各学科教育都是智育,但是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学生的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他们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语文教育也不例外。”很好地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可以巩固学生课内阅读的成果,提高阅读能力,开拓视野,锻炼思维,陶冶品德,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知识的有效方法。 

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要想让农村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课外阅读的指导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本人多年来一直执教于农村中学,以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指导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的体会。 

一、让学生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明确阅读目标,端正阅读态度 

农村学生的求知欲大都很强,所以一开始就要让他们认识到在语文知识方面的缺陷,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增加阅读量。《语文课程标准》也对学生阅读做了阐述说明:一是提倡扩大阅读面,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扩大自己的阅读面”,“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 ;二是规定课外阅读量,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阅读量达400万字以上。 

二、引导学生从阅读兴趣入手 

1.用故事去吸引学生 

如何把学生的兴趣从单纯的学习引导到课外阅读兴趣上,就要抓住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加以引导。可以从他们都感兴趣的电视节目入手,并利用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听故事录音,还可以让学生上台把自己看到听到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并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籍,如《鲁宾逊漂流记》、《老人与海》等。引导学生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 

2. 立足课本,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可以借此引导学生向课外拓展阅读。如学习了李煜的《相见欢》,可介绍并教唱他的另一首同样表达亡国哀思的《虞美人》,让学生在歌声中体会一个亡国之君的悲愁;学习了余光中的《乡愁》,可请来席慕容的《乡愁》,让学生又认识一位有同样情愫的诗人;学《爱莲说》,可引进《诗经》、《楚辞》中香草美人喻高洁品质的诗歌……这样,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轻轻松松地接触到了不少名家名作,完成了课内向课外的延伸阅读,且觉得兴趣盎然。 

3. 在有限的环境中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 

如开展“介绍一本好书”、“读后感交流会”、“成语擂台赛”等活动;还设置作品栏,展出学生的读书笔记、手抄报等,评出优秀,给予奖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对课外阅读保持着比较持久的兴趣。 

三、在有限的资源中,尽可能为学生创设无限的阅读环境和条件 

阅读资源的匮乏是阻碍农村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首要问题,就要求教师能够因地制宜,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 

1. 争取家长支持,让家长在行动上对子女阅读课外书给予支持和肯定,并为子女购买、订阅一些书籍报刊杂志。 

2. 建立班级图书角 

班级是学生每天活动的主阵地,可以让学生这个主要场所接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建立班级图书角不但可以让学生阅读到大量书籍,而且可以创造集体阅读氛围,形成良好学习风气。 

3. 鼓励学生订阅报刊杂志 

四、指导学生采用科学的阅读方法 

1. 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别林斯基曾经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事,比不读还坏。”处于求学阶段的学生大都不大明确自己该读什么书,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 

首先,应选择思想健康、知识性强、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有益于学习的读物。如《中学生》、《课外阅读》、《少年与法》等刊物均是值得向学生推荐的。只有读好书,才能陶冶情操,净化思想,提升修养,才能“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其次,选择文质兼美、针对性强的书籍,做到课内外结合,以一带十,相互促进。如学习了《小橘灯》,可推荐学生阅读冰心的《往事》、《繁星》等。特别是与新课标相配套的课外《读本》中的美文,则更应重视阅读积累。 

最后,还可根据学生的爱好及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个别指导。如喜欢探索的可介绍自然类书籍,喜欢军事的可推荐他看看有关军事的书籍,作文语言平淡的可提醒他多看些优美的文章……这样可做到因材施教,学生也各有所获。 

2.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清代教育家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曾把书分为五类,认为“有当读之书,有熟之书,有当看之书,有当再三细看之书,有当备以查考之书。”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阅读,例如对经典性的书籍和文章,要品味其中的优美文字,体会真情实感,应用细读和精读方法。对于一般性书籍和文章,只想作一般了解,可让学生略读,或选读其中部分章节或片断进行阅读。 

3. 指导学生做好课外阅读的积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初中生应学会用摘录或制作卡片等方法积累阅读材料,写好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的方法不拘一格,可以分门别类,也可以是综合性的,或是索引式的,或是节本式的。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个改变自我、发掘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当课外阅读不再需要语文教师的指导,阅读成为每一个学生终身受益的好习惯,学生方能在自主的状态下,读得广、读得深,也才能写得灵活,写得更有个性。我们应该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走出来,有意识地把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做学生课外阅读的知心人,善于和学生交流,摸准他们的脉搏,走在他们阅读的前面,使学生的课外阅读真正地为学习服务。而老师在这时也能真正体会到为人师的喜悦。 

参考文献: 

[1]魏英旗.改善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措施[j].福 建 教 育(中学),2007.11:40 

篇9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 课外阅读 现状 教学调查与思考

一、问题背景

作家茅盾曾说过:“课堂上就那么薄薄的几本课本,谈不上多,要大力开展课外阅读、假期阅读。”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总结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得失后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可见,教材的更新永远赶不上时代的节奏,课本上有限的几篇文章决不能培养出曹雪芹、鲁迅、余秋雨这样的大家。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扎扎实实开展课外阅读。而作为我们农村初中,开展课外阅读,优化学生课外阅读状态更是刻不容缓。

其实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初中阶段的阅读量应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到三部中外名著,如《爱的教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国演义》等等。各地中考也把名著阅读纳入中考考查范围。可见,良好的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中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令人担忧,一是阅读数量远远不够,二是阅读质量没有保证。

二、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原因

在前期的调查研究中,笔者曾采用随

机抽样的方式对本校600名学生(每个年级200名)的阅读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就部分调查情况列表如下:

部分名著阅读情况:

《西游记》《三国演义》,看过的约占10%。《水浒传》,看过的约占5%~8%。

《红楼梦》,看过的几乎为0。一本诗集或剧本,都未接触过的约占16%。

课外阅读兴趣,无兴趣的学生约占43.5%,有原因进行阅读的约占61%。

针对上述调查情况,笔者觉得困扰我们当前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的原因众多,具体分析如下:

(一)学生阅读量和阅读时间少

据调查报告统计:学生一周内阅读量极少的约占40%。每天阅读时间在15分钟以下的占68%。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大致如下:

1.书源不足。学校的图书馆建设和藏书量的不足,各级的重视力度不够。许多农村初中由于经济因素忙于房屋、教学设备等硬件的添置,而无力购置新的类似于图书的软件。有的学校根本没有组建图书室(馆),有的仅作“摆设”而已。

2.家庭重视不够。受家庭经济因素的影响,农村初中生拥有书籍的数量是有限的。

3.被其他信息渠道抢占。多数农村初中生的家长忙于外出打工赚钱,致使家庭教育的管理出现真空状态。

4.课业负担偏重或家务劳动太多,能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很少。学生在校的课外时间(尤其是后进生)多数被老师“好心”的辅导和补课所挤占。

5.年级越高课外阅读量越少。据调查,经常阅读课外书的学生,随年龄增长呈下降的趋势显著,不同学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频率和痴迷程度极不平衡。

6.本身缺乏挤劲和钻劲,不能很好地利用有限的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读书读报。

(二)学生对课外读物选择的错位

调查显示,农村初中生对生活情趣类书籍的选择为37.9%,比选择科技、科幻类的图书高出12.2个百分点;男性学生是以科技、科幻类图书为第一喜欢阅读的书籍,女性学生却是以童话类图书为第一选择;学习成绩优秀和良好的学生都把科技、科幻类图书列为第一喜欢阅读的书籍,部分学习成绩一般和较差的学生却把不良信息读物摆上了选择的行列。笔者认为造成课外读物选择错位大致有如下原因:

1.农村学生的阅读选择受学段差异、城乡差异、性别差异和学习成绩差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以年龄差异对选择课外阅读内容的影响最大。心理学显示,青少年中低段学生偏重于具体形象思维,随着年龄增长抽象理性思维才会逐渐占据大脑思维的份额,所以绝大部分初中生课外阅读时会产生重读图、轻读文的现象。

2.农村初中学生审美品位不高,导致不良信息读物的介入。现在,除了图书,各种传播媒体如洪水猛兽,铺天盖地,防不胜防,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比如:网络、电视、手机等,其中不健康的信息资料严重影响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从而导致他们心态扭曲,产生早恋、烦躁、暴力、厌世、玩世不恭等心理,给将来的社会、家庭埋下了定时炸弹。

(三)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浓

造成学生课外阅读量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自身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低。据一问卷中“是否有意坚持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这一问题进行调查,得出否定回答的学生占43.5%,为了作文和竞赛所需而选择课外书进行阅读的人占61%。这是有其主客观原因的。

据一保守的统计数据显示:“69%的学校依旧把学生考分的高低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尺度,73%的学校每学期依旧组织统一考试、阅卷,按平均成绩给各班排名次,并把排名情况与教师年终考核、评优奖金挂钩。”所以,教师对教学工作不敢掉以轻心,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学,更谈不上引导课外阅读。另外,学生每天在课堂上要坐七八节课,每周要应付呆板繁多的考试,课外还要做大量的习题,课外阅读时间少之又少。而对于面临中考的学生来说,基本上就没有课外阅读的时间了,除了必要的体育课外,他们都只能在题海中苦苦挣扎。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不仅强占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而且还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得学生忽略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轻视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曾祥芹,韩雪屏主编.《阅读技法系统》.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庄松辉主编.《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马笑霞主编.《语文教学心理研究》.浙江大学出版,2001年版.

[4]惠丹主编.《开展课外阅读的有效方法》.

[5]《面向21世纪上海中小学语文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上海教育出版社.

[6]《中学语文教学》《怎样抓好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2002年12月.

[7]《语文教学与研究》《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思考》.2003年12月.

篇10

一、英语课外阅读的意义

1.有利于丰富学生的人生经历。阅读不是简简单单为一个文字识别活动,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对语言文字符号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利用已有的知识体验去感知眼前的文字,并获取作者想表达的信息,这样才能达到理解。因此,阅读者个人体验的丰富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对所阅读文字的理解,阅读者的生活体验越丰富就越利于理解文章的内容。所以,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学习者的阅读能力就能得到提高。在阅读中,学习者的阅读技巧、方法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提高,这就形成了良性的循环与发展。

2.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21世纪是知识竞争的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学习者惟有不断地更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而更新知识的重要途径就是“学习”,特别是“自主学习”,因此,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将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而阅读能力的提高将有利于学习者将来自主学习最新的知识,特别是来自于国外的先进成果。

3.有利于学生在高考中取胜。在现行的高考中,阅读理解(含阅读、信息匹配、完形填空)等都需要考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判断后方能选择到正确的答案,这几部分所占的分值占了整份卷的近50%,可见阅读理解在高考中的分量有多重。因此,阅读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上好了阅读课对于学生在高考中能否取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除课堂内阅读外,课外阅读量的大小将决定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量越大,学生在高考中取胜的几率就越大。近几年的英语状元在谈到学习经验时无一不强调课外阅读对他们成绩取得的决定性作用。

二、英语课外阅读资源

1.英文报刊杂志。英语课外阅读的资源丰富多彩,最方便快捷的莫过于英文的报刊与杂志。学生可以通过邮局征订或到报刊亭购买等方式获得资源,一旦拥有就可以随时随地携带阅读。学生还可以在报刊或杂志上做划线或打圈等标识。除了方便快捷外,报刊杂志还有“与时俱进”的特点,题材比较新,对学生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英文小说。英文小说主要有两种形式:简易读本及原著。简易读本上有中英对照,比较适合初等水平的学生,看不懂时可以参考译文。阅读原著对于大部分的高中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事情,但一旦喜欢上了它,就会乐此不疲。阅读原著最大的好处在于培养学生的耐性,训练他们的心理素质――看不懂,但还要坚持,直到完成为止,无形中已经使得学生更有毅力。看完一章或一节之后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学生会很有成就感。

3.英文网站。中国日报、21世纪报等都在互联网上有自己的网站,登录主页后就可以自由阅读了。有娱乐、体育、文化等栏目,题材新颖多样,更贴近学生,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缺点在于一定要有电脑才能阅读,从而在时间及地点上限制了高中生的阅读。因此,笔者建议布置学生回家阅读。阅读时会碰到很多生词,金山词霸等可以帮助解决阅读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只要把鼠标放在不懂的单词上,屏幕上就会出现单词的中文意思,很方便阅读。同一个生词出现的频率越多,学生点击的机会越大,记住这个单词的机会也就越大。

三、促进高中生课外阅读的方法策略探析

1.读书笔记。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笔记的主要内容是阅读过程中碰到的好词好句。笔记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5个或5个以上的好词,第二部分是5个或5个以上的好句,第三部分是模仿造句。

2.Talent show。Talent show的内容主要来自于课外阅读,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making a speech、telling stories、read a poem等。Talent show的方式也可以是多样的,可以是daily report,也可以是集中展示――专门划出一个时间段给学生集中展示自己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