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健康教育科普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6 04:33: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校健康教育科普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组织管理
(一)组织领导。
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高度重视,有一名单位领导分管健康教育工作,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本单位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纳入单位工作考核评比内容。
2.健康教育工作有年度工作计划、总结、检查及评估。
(二)工作网络建设。
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市、区级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专职健康教育工作人员不少于1名,镇级配备兼职人员1名以上。
2.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教育科(防保科或医务科)为负责管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职能部门。
3.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临床、业务科室设有健康教育宣传员,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工作。
(三)经费与设备。
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业务经费不少于当年业务收入的0.05%,并能满足年度工作计划的实施和日常业务的需要。
2.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业务用房面积达到100平方米,区级达到60平方米,镇级达到30平方米。
3.配置与健康教育业务相适应的基本设备,如电视机、录放机(或VCD、DVD)、摄像机、摄影机、速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
二、健康教育主要形式和要求
(一)机构内健康教育。
1.市、区级医疗机构要开设“健康课堂”,市级医疗机构每年开设课次数不少于24次,区级医疗机构不少于12次,业务范围要涉及到单位各业务科室,年初做好计划,定时通过报刊等传媒方式及时告知市民和患者讲课的内容、时间和地点,并做好每节课的记录和评估。
2.医院的候诊区、病区和门诊科室、卫生机构在对外服务区域要设置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形式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宣传内容与科室业务、工作重点紧密结合,每3个月定期更换内容,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还可以利用影、视、听设备进行健康教育。
3.在候诊区和对外服务区域设置健康教育咨询服务台和健康教育宣传材料索取点。
4.对在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随诊健康教育,介绍有关疾病的预防知识和注意事项,开具健康教育处方。
5.对住院治疗的患者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根据不同时间、患者关心的不同问题制作不同的宣传资料进行入院教育、住院期教育和出院教育。
6.制定相关制度,利用各种形式、场所和现代传播手段搭建健康教育桥梁,如孕妇学校、老人学堂、婚前保健学习班、互联网、热线电话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与市民进行双向交流,普及卫生知识和健康相关知识。
7.所有工作场所禁止吸烟并设置明显的禁烟标志,工作人员要成为控烟表率,大力宣传吸烟的危害性,自觉禁烟并劝导他人禁烟。
8.加强本单位职工健康教育专业培训,提高其健康教育理论与技能水平,丰富自身健康知识,促进其健康行为的形成,增强员工的健康素质。
(二)机构外健康教育。
1.主动开展健康教育讲师团工作,进工厂、入学校、下社区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讲师团每名成员每年授课达4次以上。
2.与社区管理部门联系,积极支持和参与所在社区的健康教育活动,发挥技术指导和骨干带头作用。
3.围绕国际和国家规定的卫生主题宣传日,通过义诊咨询、卫生科普展览、有奖问答和文娱活动等形式,在社区普及卫生科学知识和健康相关知识。
4.鼓励工作人员为广播、电视和报刊撰写卫生科普文章,配合新闻单位制作卫生科普节目。
(三)医务工作者的健康教育。
1.健康教育培训应纳入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各医疗卫生单位工作人员每年必须至少参加由本单位举办的健康教育专业理论培训讲座一次,至少8学时,系统学习健康教育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提高自身健康教育专业水平、健康宣传能力与技巧,促进健康教育工作。
2.各医疗卫生机构应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并做好活动记录,提高员工健康行为形成率,使医务工作者成为健康行为实施的表率。
(四)与媒体合作的健康教育。
各医疗卫生机构要充分发挥报纸、电台、电视台在健康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与媒体合作开展各种健康教育活动,如“健康大讲堂”、“健康四季谈”等健康教育专题栏目,以方便市民群众充分利用卫生资源,结合自身的需求,有选择地参与,不断提高其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同时也促进各医疗卫生机构自身的整体发展。
(五)健康教育工作资料收集,包括:
1.各医疗卫生机构概况;
2.健康教育网络名单;
3.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4.相关政策文件;
5.相关规划、计划、总结;
6.健康教育会议记录;
7.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8.健康教育培训记录;
9.健康教育宣传专栏、橱窗、阅报栏、音像宣传等记录;
10.健康教育经费开支记录;
11.发表医学科普文章和健康教育论文汇总;
12.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资料。
三、检查、督导和评估
篇2
--xxxx
xxxx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以下是xx分享的卫生院健康教育xxxx,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卫生院健康教育xxxx
***乡卫生院20xx年健康教育全民行动xxxx为切实抓好我乡健康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居民自我保健能力,提高居民的健康素质。在上级卫生部门的指导以及我院工作计划中,及11类50项公共卫生服务规范里,我们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到人,层层抓落实,层层把关,通过一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我院20xx健康教育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1、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健康教育工作,把此项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来抓,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全院绩效考核内容之一,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内容,设立专职健康教育专干,制定相关工作制度。调整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把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到人,层层抓健康教育工作,把,特成立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并根据健康教育有关文件要求,制定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健康教育人员工作职责》等。我卫生院把健康教育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村卫生室能积极配合,认真筹划,我院将定期为居民播放、宣传卫生知识课件,向广大群众传播健康及卫生知识。
2、我院及各村卫生室共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更换宣传教育内容,我院共宣传健康教育栏12期,及时协同村卫生室向辖区居民发放各种健康教育宣传资料22415余份。宣传资料融针对性、科学性、实用性、通俗性、趣味性为一体。除此之外,同时在宣传栏内增贴各种不同的宣传资料,例如:结核病防治,4.25计划免疫宣传,碘缺乏病,艾滋病等宣传资料。破除迷信,提倡广大群众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健康习惯。门诊设立健康宣教书报资料架,发放各类健康教育处方、健康宣传资料、《健康新语》等读物,可供居民就诊时取阅。
3、利用各种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在上半年的3.24结核病防治日。肿瘤宣传周。4.25计划免疫日。4.26疟疾宣传日。及三八妇女节5.31世界无烟日等组织我院医务人员在人群密集的地方举行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对育龄妇女和学生、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开设健康教育随访咨询。同时发放各种宣传材料12500余份,免费测量血压4892人次。
4、对门诊患者、体检居民、各类人群制度并免费发放各种针对性的健康处方。同时我们通过门诊宣传、及入户随访等形式,向患者及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散发宣传资料。为了大力推进健康素质促进工作,加快普及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提高我乡居民健康素养综合水平。我们今年开展健康知识骨干培训6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18次,参加人次4225人次。
5、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颁布的《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我院积极开展了控烟教育,制定了《医院禁烟制度》,设立了禁烟监督岗,配有控烟检查员,诊室、病房等公共场所设有醒目的禁烟标志。
二、存在不足:
1、个别卫生室健康教育工作流于形式。
2、健康教育知晓率低。
三、改进措施
1、更好地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以便在工作上更好地协作。
2、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做好宣传工作,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
3、加大健康教育工作的督查力度,每季度对及村卫生室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进入考评,对照制度,奖惩分明,促进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序有序开展,力争把我街道的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更好,再上一个台阶。
20xx年我院将根据新的规范要求,全面有序,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工作。
卫生院健康教育xxxx
x年,在区卫生局和区疾控中心的统一部署和正确领导下,我院加强健康教育组织体系建设,认真组织开展辖区健康教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健康教育,保障人民身体健康,x年的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现将我院的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和工作网络
卫生院领导高度重视,及时调整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卫生院工作重要日程,实行目标管理,明确职责,通过加强领导,层层落实。
成立了以副院长为组长、各相关科室为成员的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配备专(兼)职健康教育工作人员3人,在卫生院建立了一支热心健康教育工作、掌握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健康教育骨干队伍。
医院加强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制定了《丰乐镇中心卫生院x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通过定期的检查指导和年度考核等形式,推动了卫生院健康教育全面开展。
二、重视医务人员健康教育工作,定期开展健康教育知识专题讲座。
卫生院是健康服务场所,必须坚持以医疗为主、扩大预防工作的服务格局,为能有针对性的开展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卫生院要求医务人员首先要认识和掌握健康教育知识,为此,卫生院征订了相关健康教育学习资料,举办了本院职工健康教育培训,培训内容有:《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吸烟的危害及如何掌握戒烟方法和技巧》《艾滋病防治条例》、《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和防护》、《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传染病防治法》、《糖尿病专题讲座》等。使得全体医务人员增强了预防保健意识,增长了健康教育基础知识,提高了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的工作能力。
三、加强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建设,充分发挥现代化媒体作用
我院十分注重健康教育宣传阵地的建设,通过多种宣传手段普及健康知识。
1、设置健康教育橱窗及板报栏:在门诊一楼大厅设置2处固定健康教育宣传栏,每月定期更换宣传栏内容,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主要进行控烟教育、艾滋病预防知识、季节性疾病的预防及相关知识、母婴保健、慢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各临床科室结合自己的特点,对每位住院病人均开展面对面个性化健康教育,住院部过道张贴宣传画,如:爱滋病、结核、禁烟宣传、胃癌筛查等。x年,我院共发放各类健康教育资料处方约2000余份,制作健康教育专题宣传资料12期。
2、开办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x年共举办讲座12次;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活动9次,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及咨询活动,提高市民的健康意识。今年特殊主体宣传日均组织医务人员在医院及个村部开展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等活动。如:碘盐知识,
10月8日全国防治高血压日宣传活动,11月14日世界防治糖尿病日宣传活动,12月1日世界爱滋病日宣传活动。
3、利用多媒体及健教室电视、DVD光盘播放健康教育科普片:每周定期播放VCD科普片,内容有:艾滋病预防、结核病预防、肝炎预防、糖尿病防治、高血压防治、流行性感冒防护知识等。x年累计播放健康教育科普片48小时。
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增加患者的健康知识,提高健康意识及健康行为,促进不良健康行为转变,推动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无烟医院建设有声有色。
全年加大了戒烟宣传力度,在卫生院各楼道、出入口、、病房、卫生间张贴禁烟标志,医务人员向病人及家属、探视者等进入医院的人群宣传吸烟的危害,并带头自觉执行医院禁止吸烟的有关规定,成立了控烟领导小组,无烟医院的建设开展得有声有色。
五、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健康教育工作顺利进行
医院高度重视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保证专款专用,x年共投入
4万余元用于健康教育,购买笔记本电脑1台,投影仪1台,健康教育影像资料3套(其中中医2套),出资印刷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2种。
六、指导村级健康教育工作有序开展
x年卫生院指导各村卫生室开展健康教育专题讲座6次,同时展开个性化健康教育工作,并协助村卫生室进行资料整理和照片留存。
总之,一年来健康教育所取得的成绩是肯定的,但仍然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人员有限,宣传的深度和力度不够,一些健康教育工作无法深入开展。究其原因,我们自己的努力不够是一方面,但人员、经费限制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全社会尤其是农民群众自身对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也影响了健康教育的深入。今后我们要着重加强健康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和深度,促使更多的人们加入健康教育行列中来,在疾控中心的领导下,在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下,让卫生院的健康教育事业做得更好。
卫生院健康教育xxxx
为了更好地完成今年的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切实为我乡广大群众身体健康而工作,我院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全院职工共同努力下,围绕着疾控工作目标,我们采用了出宣传栏,播放健康教育宣传片,发放宣传材料,举办讲座,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定期培训等各种形式,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定期出健康教育宣传栏
根据每月疾病高发特点,每月一号出一期宣传栏,每期都有特色和侧重点,并有相关记录。
二,播放健康教育宣传片
每天利用大厅播放妇幼保健,传染病以及各种疾病相关知识及预防。
三,资料发放
今年的3.4.7月去了学校发放学生心理保健知识,预防手足口病,珍爱生命,遏制艾滋等健康教育资料。不定期在大集等地发放针对结核,肿瘤防治等健康教育处方,对高危人群进行宣传教育。
四,开展免费体检活动
由我院组织并联合各村村医在我院为重点人群及老年人免费做健康体检,并在期间做针对个人的健康教育咨询达300余次。
五,张贴标语与横幅
今年我院制作并悬挂了防治糖尿病,高血压,食用碘盐预防艾滋等条幅和标语,内容简洁明了,通俗易懂。
六,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及活动
按照年初计划,我院每月举办一次健康教育讲座和一次健康教育活动。以此为村民提供健康教育知识
七,健康教育培训工作
篇3
关键词 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在全面推进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尤其是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以及整个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面对学习环境、人际关系、生活环境和就业压力等巨大变化,承受着更多的心理压力,引发诸多心理问题。从近几年的调查结果可见,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并不容乐观,部分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不断增多,甚至一些反常或恶性事件也不时见诸报端。鉴于此,本研究在了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提高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1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
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始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也相继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如一些院校定期组织和开展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举办心理健康相关的专题讲座和报告,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演讲等活动。但是就现实效果来说,仍然不是十分理想,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1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
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主要表现为简单地采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或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将两者混为一谈。有些学校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将之简单地归类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些学校则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将学生中存在的绝大多数问题都归结为学生的心理问题,结果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大箩筐。无论是忽视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做法,都无法真正实现有效的心理教育,无法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必须明确高校学生的心理状况,确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清晰的了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1.2机构不健全,管理实效较差
据调查,部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构没有落实,校级心理健康教育立体网络体系尚未建立,工作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明确,学校领导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认为它是软任务,只要能防止学生出事,走极端就行了。一些院校还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口头上、文件里,没有做好相关的配套工作,没有必要的工作条件,缺少基本的工作经费。在管理体制上比较混乱,心理健康教育偏重于形式而缺乏实质性的举措,从而导致其实际效果缺失,心理健康教育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
1.3片面注重教师主导地位,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当前的心理健康在教育中缺乏互动性和连贯性,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教师身上,忽视学生的自我心理保健。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心理教师更多地被视为“消防员”,常常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教育方式上,方法单一,不注重启发学生的自主性,不注重技能性的培养,造成学生对心理教师和心理咨询过分依赖的现象。应当说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不是由教育者决定的,而是由被教育者决定。因此,亟需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综合体系,以学生为中心,进一步协调社会和家庭,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和连贯机制,形成强大合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1.4教育方法、渠道单一
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复杂多样。而在学生管理中侧重于“刚性管理”原则,强调建立全面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制度。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培养高校良好的教学、生活和内务秩序,使学生养成团结、紧张、严肃的优良作风。但是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学生主体地位的确定,仅仅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对学生进行的层级分明、上施下效的刚性管理在实践中很难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要求,使学生在管理中产生排斥心理,容易产生更多问题。
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2001年教育部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紧接着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充分认识加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咨询工作,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根据上述理念,要培养学生心理健康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在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思想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系统性。因此,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列为全校党政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并将其制度化,对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部署和安排,包括组织领导、教育教学、咨询辅导、危机管理和保障机制等五个部分,并建立起相应的制度予以保障。
2.2要促进内容转向,加强课程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按照贴近大学生的心理、贴近大学生的生活、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的原则,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程和多元化的相关选修课程。课程设置和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实践性,心理健康教育要贯穿大学阶段教育的全过程,分年级和专业有所侧重。例如,一年级主要是适应、自我和学习心理辅导,二年级是交往、情感和恋爱心理辅导,毕业班侧重于就业和成才心理辅导,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2.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通过专、兼、聘等多种方式,建设一支以少量精干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该意见还明确指出提高我国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途径,即要积极开展对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培训工作列人学校师资培训计划。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重视对辅导员以及其他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学管人员、教师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方面内容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以及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并争取配备专职人员,这样才能在知识、技能、时间及精力等方面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2.4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是大学生个体本身或大学生之间实施的教育和维护的能力,它是相对于教师的教育指导这种外在影响而言的。学校要坚持尊重、信任、理解、关心相结合的原则来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树立健康的自我形象。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主体意识;在此基础上促使他们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理论及方法,并能自觉地去实践,通过实践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使自我构建科学化;树立榜样,特别是树立身边的榜样,使大学生能够找到活生生的效仿对象,把自我设计与榜样相联系,以提高自我教育的效果;选拔一批学生干部进行心理保健知识培训,开展朋辈心理辅导,让他们负责帮助周围同学适应环境,调节心理问题等。
2.5促进氛围营造,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性
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灵的陶冶和心态的调整所发挥的作用是任何课程都无法取代的。如高校要经常组织和开展主题明确、积极向上的大学生校园心理文化系列活动,诸如心理科普宣传周、心理征文、心理沙龙、心理辩论赛、心理电影、团体心理辅导等心理互助或自助活动。同时,关心和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形象,着力建立民主和谐、平等健康的师生关系。通过多种宣传媒体和多样化的宣传方式,在大学校园里积极营造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良好氛围,使之成为大学校园文化亮丽的风景线。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要扎实有效地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需要下很大工夫。学校的各个部门都要提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要在学校生活的各个环节充分考虑如何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发展机制,从而推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汉德.大学生心理健康[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 李晓波.大学生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教育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2005(12).
篇4
关键词:我国性教育 性教育模式 终身教育
一、学前阶段的性教育
国外很多先进国家将性教育纳入到学前教育中,而在我国,大多数人开始接触性教育是青春期第二性征出现的特殊时期,对于学前性教育十分陌生或是认为没有必要。学前性教育是一个人性教育的初始阶段,旨在引导孩子形成自觉的性别意识和初步的角色规范,这对个体未来身心发展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学前性教育是以家庭为主要场所、以家长为启蒙老师的家庭式教育。这要求家长自身能够打破传统观念,以开放的心态来认识性,以正确的姿态来参与性教育。家长应避免根据个人喜好等将女孩打扮成男孩模样或将男孩打扮成女孩模样,以免孩子对性别产生朦胧意识,甚至影响孩子的性取向。同时,孩子可能出于好奇开始对男孩与女孩的差异感到疑惑,这时家长应该提供及时的帮助,向孩子进行简单的解释,让孩子认识到这是正常的自然的现象,而不能避而不谈,使孩子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也为性蒙上神秘的色彩。
学前性教育还需要幼儿园的辅助。幼儿园是孩子接触社会的第一步,因此幼儿园的性教育对于孩子的社会交往是极其重要的。当前我国幼儿性教育师资极为缺乏,建议将幼儿性教育内容纳入幼儿教师课程中,培养具备幼儿性教育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幼儿教师;对在职幼儿教师进行正规的幼儿性教育培训,弥补当前的缺口。
二、学校教育阶段的性教育
学校教育阶段是一个人性教育的重要阶段,它贯穿了人的整个成长过程,对人格塑造和健康幸福都有着终身的影响力。保证高质量的学校性教育,能够避免学生去盲目寻求学校教育以外的没有质量保证的其他性教育获得途径,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有关性的问题。
在我国,教育大纲已把性教育列入国民教育的一部分,但性教育的实际开展情况却不容乐观,在教育资源、课程内容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要走出性教育困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首先需要转变性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只有很好地了解和把握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情况及对性知识的需求,才能制定合理的教育计划,并为学习借鉴国外性教育的成功经验提供可能。(2)性教育师资培养是重中之重。一方面要在高等教育中设置性教育相关课程,培养专业的性教育教师,另一方面要面向在职教师进行培训,使其具备有关性的科学知识和正确观念,从而提高教师素质、保证师资质量,改变仅有个别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科研兴趣探索性教育的尴尬局面,开辟我国性教育事业的新时期。(3)处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和生理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和特征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提高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层次性,确保性教育的有效性。小学阶段着重于基础的性生理知识教育,并辅以必要的性道德教育;中学阶段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正经历着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应该向学生进行包括性生理知识教育、安全教育、性心理辅导、性道德教育、以及恋爱和婚姻观的教育等在内的全面的性教育;大学阶段应以引导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接受性教育的意识,专项讲座、主题活动、成立社团等都是值得推介的方式。(4)教材用书和教学方法也极为重要,这是性教育顺利开展的保证。建议发行系列科普丛书,并选择科学系统的教材用书;建议引导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开展“同伴辅导”、开设咨询室等途径为学生提供帮助。
此外,家庭作为性教育的第一课堂,在学校教育阶段也始终发挥着作用。如:中学阶段,学生处于青春期,情绪较不稳定,心思也更为敏感,这时家长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关心,倾听他们的苦恼和疑惑。家庭性教育和学校性教育相辅相成,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社会教育阶段的性教育
性教育是终身教育,它不能因为学校教育的完成而结束。当人们走出校园、正式步入社会后,也会面临很多关于性的问题,比如:如何正确处理爱与性的关系,如何树立正确的择偶观和婚恋观,如何维持婚姻“性”福等。因此,笔者认为,该阶段仍然不能放松性教育的要求。
该阶段性教育是以社会教育为核心,从多种渠道来普及性科学知识和性健康观念。以各医院为依托,定期开展性卫生保健、性心理健康等免费的专家讲座,并提供免费相应的咨询和辅导;以各社区为单元,将有关性知识的宣传普及等纳入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日常工作中,并开展组织性健康日等活动;政府加强对电视、网络等媒体的管理,构筑健康的社会性教育通道;发行科普类性教育丛书,举办性教育科普文化节等,在社会范围内形成健康的性教育氛围。由此可见,社会教育阶段的性教育是较为灵活和自由的,这需要每个人形成自主自觉的学习意识,充分重视起性教育在个人爱情婚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性教育就如同一项楼房建筑工程,是一砖一瓦成就起来的,任何阶段都不能掉以轻心。如果下层基础不牢靠,即便上层再坚实,也可能坍塌。因此,学前性教育、学校性教育以及社会性教育,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贯穿终身的性教育,才是完整的性教育。
参考文献
[1] 朱广荣、季成叶、易伟、马丽:《中国性教育政策回顾研究》[J],中国性科学,2005年03期。
[2] 苏红、任永梅:《对我国性教育的历史追溯、比较分析及其反思》[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
[3] 蔡霞:《中学生青春期性教育现状及学校管理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贾敏晓:《高中性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教育行政管理方面的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赵蕊芳:《大学生性教育状况的调查》[期刊], 中国健康教育,2007 年03期。
[6] 梁燕芳、徐作英:《大学性教育两个基本问题的研究》[期刊],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 年02期
[7] 李海红、隋丽丽:《高校性教育的分析与思考――从中外高校性教育的比较谈起》[J],煤炭高等教育,2005年。
[8] 陈紫天、郑欣:《当代西方青少年性教育的经验与启示》[J],理论界,2005年04期。
[9] 胡佩诚:《瑞典性教育的经验与启迪》[J],青年研究,2001年08期。
篇5
*村第一小学是传统名校。*校长上任后,如何突破学校发展的高原效应,引领学校再发展成为面临的首要问题。基于人的发展学说理论,大胆提出“自主发展主动适应做最好的我”的办学理念,通过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走出学校内涵式、可持续发展的自主成长之路。*校长确立了“立足北京、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学校发展共同愿景,制定了学校2010发展纲要和行动纲领,形成了较为成熟的5I自我内涵界定,建立了以3D法则为核心的动力体系,形成了“我对自己负责,我和同伴进步,我为学校增光”的行动跟进,构建了以促进人的自主发展为特色的组织文化。打破以往管理模式,变革组织管理机构,成立了三个中心:教师专业发展研修中心、校本课程研究中心、学生成长服务中心,为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资源支持和个性化的服务,将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及学校整体提升有机融合,使师生成为自我规划、主动发展和体验成功的主人。
二、构建“自主教学”理念,开展“自主教学”实践研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新课程改革实施7年来,*校长带领教师团队进行了20余项国际、国内的科研课题研究。其中创新性地提出并开展“自主教学”的实践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澄清了“以学定教,学以促教,教学相长”的“教”与“学”的关系,提出了“三讲”、“三不讲”的课堂基本教学原则和“四个一”的基本要求,即关注每一天的课堂教学质量,关注每一个学科的课堂教学常规的建立,关注每一名学生习惯的培养,关注每一名学生学业质量的提高。
目前,“自主教学”研究渐成体系,以“自主教学”为主要特征的创新课堂变得越来越清晰,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自主教学”基本策略和“增值评价”、“学业质量跟踪册”、“学困生导师制”等方法保障。在大量实践基础上,提炼出*村第一小学“自主教学”系列学科理念,并由此延伸为自主品悟语文课堂教学、自主体验数学课堂教学、自主交流英语课堂教学、自主探究科学课堂教学等。
三、创新校本教研模式,搭建教师自主发展平台,成就教师幸福体验。
*校长构建了具有*村第一小学特点的“教、学、研、协”同期互动式的校本教研模式,实现了教学、学习、研究、协作的互相促进与共同发展。同时,根据每位教师的实际情况,搭建不同发展层面教师的成长支架,即入门期、成长期、成熟期和巅峰期教师的发展规划,从而帮助每位教师找到起点和相应的支持帮助。
在构建优秀教师团队过程中,*校长一直关注教师的精神追求和人格修养的塑造,通过项目管理、菜单式服务、互动式培训带领教师们开展多层面的教学研究,“说出我的教学故事”、“教师论坛”、“名师讲堂”、“阅读工程”、“外派留学”、“伙伴互助行动计划”、“1+x教师培训计划”以及“NBC协同网络建设”等使教师们的眼界更加开放,教学内容更加丰富。“问题记录单”、“课堂观察表”、“学业质量跟踪册”等帮助教师们更全面、快捷地了解每名学生的学业成长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帮助每一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更大提高。多年的努力造就了*村第一小学优秀教师团队,市区学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比例占到全体教师的51.6%。
四、丰富校本课程,构建教育生态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特色课程开发、艺术社团培养、社区资源利用是*校长为学生构建教育生态环境的举措之一。形成了“三个结合”、“四大门类”、“五个板块”、“六个完善”的独具特色的多元化校本课程体系,近100个兴趣小组和20多个艺术社团,每年的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和英语节,成就了一大批学有所长的孩子,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多元平台。坚持用国际视野培养全面人才,在国际部的办学中为学生展示多元化的教育图景,在国际化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充分利用中国科学院和航天城的特有资源,成立“学校科技教育基地”、“双百家长顾问团”、“*村一小少年科学院”和全国唯一的“宇航中队”,举办“百场科普讲座”、“社区论坛”、“家长讲师团”等,在家长和社会中引起强烈反响。
五、树立大教育观,探索均衡发展途径,促进教育公平。
*校长始终坚持开放的眼光,包容的情怀,关注农村的教师与学生。主持开展“携手互助”工程,构建学习共同体,建立相互学习,交流合作的校际关系。通过开展全职支教、联片教研、互派教师、访学留学、网络助教、走进资源校等形式,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农村薄弱学校,实现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与多所国内、市区内的农村小学建立手拉手关系并亲自送课、评课、讲座,对校长、教育教学干部和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与培训。
六、做研究型校长,创建品牌学校,实现个体和集体共同成长。
*校长依托*村第一小学平台,潜心研究,大量实践,个人和学校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北京市城乡中小学手拉手活动先进个人,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首都教育系统奥运工作先进工作者,北京市杰出校长,全国科研教改先进实验工作者,全国学校文化管理示范校长,全国教育创新成果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
篇6
象山县实验小学
关于申报省示范小学的自查报告
一、学校基本情况
象山县实验小学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已有百余年历史。曾数易其名,1986年命名为实验小学。学校于2004年9月迁入新校址。新校址占地87.6亩,建筑面积22000余平方米,总投资4089余万元。学校拥有48只普通教室,30只辅助教室,实验楼、行政楼、体艺馆、图书馆、报告厅、运动场、餐厅等一应俱全;学校还配有校园网络系统、闭路电视系统、音响系统、通讯系统和多功能教室、语言教室、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普教仪器等均按I类标准配备,简易多媒体进教室。目前学校的环境、校舍、设施堪称省内一流。
学校设计规模48班,现有学生1664人,31个教学班。教职工84人(其中3人内退),平均年龄37岁,学历全部合格,高学历占86%,中级以上职称49人,其中市名师名校长2人,县名师2人,市骨干教师1名,县骨干教师5名,省教坛新秀1名,市坛新秀3名,县教坛新秀17名。
几年来,学校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奉行“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坚持严格规范的科学管理,长期致力于加强师德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文化、业务素质,认真落实“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的各项措施,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逐步形成学校特色,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先进学校”、“宁波市示范性文明学校”、“象山县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亦曾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省体育传统学校”、“省教科研先进集体”、“省平安校园”、“市校本培训先进集体”等。
二、学校工作回顾
(一)科学管理,营造拼搏氛围
管理是学校教育的支柱。学校始终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先导,坚持“德育为首、教育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本着“教学为核心,学生参与为中心,教师提高为重心,学校发展为准星”的工作思路,实行“常规工作制度化,特项工作课题化”的管理模式,施行“分工协作、层级负责、任务到人”的垂直管理责任制,力求管理重心下移,管理方法民主,努力提高管理效率。在德育上,建立了以“合格、良好、优秀”三级班集体达标为载体的德育一体化研究,开展“五自争章”和“一日常规监督制”活动,构建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班级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了“目标明确、内容有序、教育为先、养成为主、讲究实效”的德育体系。在学科教学上,提出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策略,构建了“小学实践型教学”的研究,确立了研究与实践操作框架和运行方式,课内在“提前、渗透、拓宽、自学、分层、创新”课堂教学改革思路的指导下,建立了“自学、问疑、探究、交流、运用”的课堂教学基本程式;课外大力开展学科课外延伸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在师资培训上,围绕“做人民满意的教师”这一主题,坚持走校本培训之路,坚持观念与行为、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教研相结合的思路,创建了以校总课题为载体,融学习、上课、科研为一体的校本培训机制,采用“学习、备课、上课、交流、小结”的循环方法,开展学科教研活动,平时严格按“三级、一评、一考核”制度来保障师训工作的展开,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在人事管理上,坚持“民主竞争、德才兼备、人尽其才”原则,采用工会主席直选、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教学岗位聘任,教师职务评聘分离等多种措施,把学校的民主管理推向前进。
(二)德育为先,培育一代新人
德育是学校工作的灵魂。我们根据德育自身的特点及新时期学生心理特征,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提倡“德育创新”,使革命传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热爱劳动、文明礼貌、社会公德、艰苦奋斗等教育时时闪烁着时代的脉搏,不断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是拓宽行为规范教育的新路子,把德育工作的重点放在“行为养成、行为规范”教育上。学校制订了《象山县实验小学学生常规手册》一部,作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同时,把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作为落实规范的有力措施,使“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在认知方面,要求学生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学会全面认识自己;在情感方面,启发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激励,达到自我反省,自我调整的目的;在行动方面,要求学生逐步养成自我检查,自我训练,自我调节的习惯。为此,学校在班集体建设上开展了小学生自主发展班集体三级达标活动——即“合格班集体”、“良好班集体”、“优秀班集体”三级评定活动。其基本操作程序为“定标——达标——验标——认定”。这样,大大促进行为规范的养成,推动学校德育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我校的行为规范达标班为100%,优良班集体为80%。
其次是以活动为载体,实践公民道德教育。我校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重点,力求把浙江省公民道德规范内容,进一步深化为学生的行为规范内容。使公民道德教育和养成教育做到五结合:即与学雷锋活动相结合,开展争做“社区小主人”活动;与科技活动教育相结合,评比“科技新星”;与学校劳动实践相结合,开展“跟父母学一手”活动;与开展学习型家庭评比相结合,让每个同学成为文明小使者;与少先队争章活动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每逢寒暑假,政教处、少先队均安排以“实践公民道德”为主题的相关活动,强化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此项活动收到较好的效果,2002年6月,我校顾晓岚同学获省十佳少先队员称号,同年12月顾晓岚事迹被评为浙江省中小学生实践公民道德10个最感人故事奖。同年,王谱绚、邵贤俊、顾晓岚同学获市青少年英才奖。
第三是构建网络,形成教育合力。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单靠学校一个点进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构建全方位的德育网络。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德育教育主线。并建立了校、班家长委员会,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德育网络。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为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创造条件。为了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还与派出所、当地驻军等单位签订协议书,建立了警民共建文明校园关系。同时还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了各类的社会实践基地,让它们成为学生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教育场所。并聘请部分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为校外辅导员,让他们带领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天天向上。使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协调一致,相互促进。
由于德育工作卓有成效,学校少先队组织自1981年开始连续被评为省“红花少年”先进集体,全国“红领巾读书读报活动”先进集体、省少先队活动先进集体、省“创造杯”活动先进集体、全国红旗大队、省雏鹰红旗大队。
(三)育人为本,造就学高之师
教师队伍的素质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实施教育改革的关键。学校始终把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作为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来抓。
师德是“灵魂”。我们以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会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为依据,制订“师德公约”,在教师中开展自尊、自爱、自强竞赛活动,把对学生的爱作为教育的基础和从教的动力。1997年,学校还编制了《学校行政规章举要》,详载各级岗位和管理人员的职责,并选载现行国家的政策和教育法规,倡导“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校训,“严谨、勤奋、团结、文明”的校风,“敬业、精深、求是、创新”的教风,把“师德”的含义从爱生扩展到树立主人翁态度,为培养创造型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学校始终把教师的发展同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看得同等重要。十分强调教师的业务培训和理论学习,鼓励教师学习科学的教育管理理论,学习先进的课堂教学方法,学习现代的信息教育技术等,逐步实施《实验小学教师学科训练方案》。在校本培训中,坚持从学校和教师教育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出发,从解决实际问题、改进教育行为,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坚持以教师的自学、探究、合作研讨辅之以他人指导帮助为主要形式;坚持在教师的教育过程中结合教育实践进行。通过“教学基础达标活动”和“教师特长专项训练”,组织青年教师进行“说课——写教案——上课——交流——写论文”等一系列教研活动,组织中青年教师开展公开课评比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写字、简笔画、普通话、英语、计算机等专项培训,促使教师深入钻研业务,增强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水平。
实施“名师兴校”工程和“名师带徒”策略。学校出台了《实小星级教师评选方案》和《教师量化考核方案》,以培植名师为契机,抓点促面,加强了骨干教师的梯队建设和青年教师的培训提高,实现了师资整体素质的再优化。“名师兴校”工程的另一重点,是实施“名师带徒”策略。学校积极实行“骨干带徒”制度,把师徒的业绩和荣辱紧捆在一起,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师的科研、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几年来,教师的论文在县级以上发表、交流或编入文集的共计120余篇(其中全国一等奖3篇)。本学年县、市级课题共结题6项,其中林彩球、励赛斐、舒静、欧绪成四人合作的《小学阅读开放教学的探索和实践》课题获宁波市首届基础教研系统成果三等奖;吴伶俐的《教学生学会学习——小学数学“自学—辅导”教学策略研究》课题获县一等奖,市三等奖;舒静的《开放性习作评价初探》、许照春的《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科学探究水平》两篇论文分别获市一等奖和三等奖;励赛斐的《下水文——新课标理念下教师的特殊作业》一文获宁波市一等奖、全国二等奖,并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学》第9期上。鉴于学校师训工作成绩显著,于2000年和2002年学校两次被市教育局评为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先进单位。
(四)科研兴校,追求优质教育
“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是学校工作的主题。为此,在狠抓教学常规管理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努力增加教育、教学中的科研含量,做到教研内容课题化、教研手段科研化、教学管理科学化,把教育、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都纳入教育科研体系。学校制订了《科研工作条例》、《课题研究奖励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课题规划领导小组,建立了校教科室,具体管理各级立项课题及指导全校教师教育科研实验和理论研究。
在“科科有课题,人人有专题”的具体要求下,我们按教师的能力与特长,合理地把教师按课题组合。目前全校共有立项课题31项,参与教师66人,占专任教师的84%。其中校级23项,县级5项,市级2项,省级1项,形成了省、市、县、校四级课题网络。并在长期探索中,形成了一个“学习——实践——交流——小结”的研究程式,使教科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
对各级课题的申报、立项严格控制,每年召开选题会议,确保科研的正确方向;定期检查《教育科研实施记录》,举行各级课题阶段性汇报会,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坚持“科研围绕教育改革的实际问题,科研为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充分发展服务”是我们开展科研工作的理念。为了推进科技工作,我们开展了《小学实施科技教育途径的探索》课题的研究(省立项课题);为了激励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我们开展了《激发小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市立项课题;为了潜心改革课堂教学,我们开展了《小学“实践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市立项课题);为了激发学生自我评价的积极性,我们开展了《小学实施成功评价的研究》的研究(市立项课题)。让科研成为深化教研工作的指路明灯,使教研成为科研工作的广阔天地。至今我们已初步形成“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独立尝试探究——合作讨论探究——发现知识——检测——评议——延伸”的“实践型”课堂教学模式。
学校于1986年定为省级电教重点学校,1996年市电教馆定国“宁波市电教实验学校”,1997年后,学校先后被定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各类学校科技活动及其师资培训实验学校”、“九五”教育科学《东南沿海地区小学道德启蒙教育及小学生品德心理研究》课题成员学校。几年来,学校《小学实施科技教育途径的探索》课题研究成果荣获省普教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激发小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研究与实践》、《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实践与探索》、《城镇小学实施劳动教育的探索》等11项科研成果均获市级以上奖励。学校因此多次被评为市、县教育科研先进集体,1993—1994年和1995—1996年连续两次被评为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五)发展个性,形成学校特色
学校教育本身的目的就是在于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创造各种机会让他们得到与其成长相适应的教育,开发学生的潜质,使每个学生在学校中能够充分地学习和发展,促进个性社会化,从而全面提高素质。我们深深懂得,要使学校跻身于先进行列,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在办学特色上下功夫。
科技教育结硕果。科技教育是学校的一大特色,源远流长。1978年,为了响应全国科技大会提出的从小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号召,我们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广泛开展科技活动,坚持一年一次“爱科学活动月”,在爱科学活动月内,要求每个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读一本科技书籍,讲一个科学道理,制作一件科技作品。坚持一年一度的学生科技创造发明成果及科技小制作作品展览,至今已举办“三小”(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作品展览27届,获得各级各类小发明奖的作品计有209件,其中县级83件,市级96件,省级25件,国家级5件。1987年学校被评为省、全国科技活动先进单位,2002年6月,学校成为首批“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为了继承和推广这一优秀的办学成果,学校适时地提出了科技教育的新目标:夯实“三小”基础,拓展科技教育内容,创造科技教育新特色。学校以《小学实施科技教育途径的探索》为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成立了创造发明、环境科学、科幻画、三模等多个兴趣小组,既抓普及又抓精品,广泛开展科技活动,使本年度的科技教育在小发明、创新方案、科学论文等方面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一年来,举行了“人类未来科学技术活动周”,科技之夏、科技之冬评比。在第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俞秉彦、学的《赤潮对象山港海域影响及预防》获三等奖,同时又获中国少年儿童海尔科技“希望奖”,学校也因此获海尔洗衣机一台;在省1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有两件作品分别获一等奖和二等奖;在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有3件作品被作为精品选送市参赛,占全县中小学作品总数的六分之一;在县首届中小学“三模”竞赛中,我校获团体第五名,有7名同学获单项一、二、三等奖;全校共有3篇科普论文、生活妙点子、小发明设想发表,3篇环保论文在县里获奖;科技论文《关于南大河污染及治理情况的调查报告》获宁波市小学生“珍惜、爱护水资源”二等奖,并推荐参加全国比赛。
艺术教育展个性。学校始终把艺术教育作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开拓学生思维、提高道德情操的重要手段。在县教育局的支持下,从1986年起,学校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全面推进和强化特色相结合的原则,开设了文艺班,成立了“红领巾艺术团”和器乐、书画、手工等十多个艺术兴趣小组。于1992年,学校还结合音乐教学改革,要求每个学生学会一种乐器,全校一千余名学生迅速掀起了学习乐器的热潮。为了诱发学生的兴趣,学校还邀请了号称“世界笛王”的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江南丝竹学会会长陆春龄教授为学生作了精彩的表演,举行了笛子大奖赛,组织“革命歌曲学唱月”活动。1993年在省“班班有歌声”录音比赛中获二等奖。我们还根据教师的特长,开设琴、棋、书、画、舞训练班,形成班级艺术教育特色,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在校内外都能受到美的熏陶。为了创设一个能使学生表现自己才能的环境,给学生提供充分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学校还坚持每学期举行一次艺术节活动。艺术节期间,举行书法、美术、摄影、集邮、编织、剪纸等作品展览,举行“小学课本剧”会演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童年的幸福,在活动中拓宽知识视野。学校书法小组每年均有多幅作品参加县、市、省、全国展出,共有67人次获奖,其中全国级28人次。1993年茅毅博、屠威均获全国小百花杯少年儿童书法一等奖,王东升于2001年获全国小学书法大赛金奖。学校美术小组创作的作品有40幅曾分别在县、市、省、全国得到展出。《石浦无核桔大丰收》、《反腐蚀》等五幅作品被编入《宁波地区少儿画册》,有的还在《浙江日报》上刊出,《黄鱼大丰收》荣获全国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奖,还被选留在全国儿童少年活动中心长期陈列。学校的艺术教育不仅陶冶了本校学生的情操,促进了他们的身心发展,培育了一批艺术新苗,也推动了我县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
体育活动显特长。我校是省、市田径传统学校。在2000年宁波市第十四届运动会中,我校学生分别在田径、举重、射击等项目上共获得6.5枚金牌,为象山代表队出了一份力。2003年在嘉兴市实验小学举行的省传统学校田径比赛中,我校代表队获团体总分第六名,并被大会评为体育道德风尚奖。2003、2004年参加市传统学校田径比赛,分别获得第六名、第八名。体育运动的成绩,是教练员用汗水换来的,他们业余训练时做到“三心”即恒心、爱心和奉献的心,坚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发现苗子,及时做好学生与家长的工作向上一级体校输送,并做到送一个成功一个。目前我校计有14名队员在八一少年乒乓球队、上海体院少年乒乓球队、省体育运动学校、市少体校受训,既为上级输送人才,又为学校获取各项运动成绩奠定了基础。
我们在积极做好正常性体育工作的同时,还利用重大的体育活动期间,广泛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让学生、家长、社会有更多的人来关心、支持学校的体育工作。比如在2001年7月13日,距奥运会选定2008年主办城市还有100天时,全校1800余名师生在80米的长卷上举行绘画、签名活动,由县邮政局免费寄往北京奥申会,期盼北京申奥成功。又如在2002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我们在步行街最热闹的地方举行“巨鹰杯”乒乓球擂台赛,让社会上乒乓球爱好者跟学校乒乓球小选手进行球艺上的切磋。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我们选手的球艺,同时还能激发起乒乓球选手锻炼的积极性,让社会有更多的人了解学生的乒乓球运动水平。
由于体育工作成绩显著,学校曾多次被评为市、省体育工作先进集体,2003年度获宁波市业余训练先进单位,学校田径队被评为先进团队。2003—2004年度被评为宁波市传统项目先进学校。最近还被推荐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三、指标达标情况
(一)学校管理
1、学校始终以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同步发展的教育理念为先导,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做人民满意教师、育人民满意的孩子”为办学目标,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模范执行教育法规和政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此项达标。
2、学校实行“常规工作制度化、特项工作课题化”的管理模式,试行“分工协作、层级负责、任务到人”的垂直管理责任制,班子成员大都为县内顶尖骨干教师,他们各怀所长,都有独立组织指导工作的能力,平时工作开展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条理清楚、管理规范。此项达标。
3、校长是宁波市首批名校长、教学管理专业大专毕业、研究生课程班结业、中学高级教师,分别参加过省、市中小学高级研修班学习,长期从事学校行政管理,具有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平时能任教一门课,联系一个教研组,承担一项课题,且有多项课题成果在省、市、县获一、二、三等奖。此项达标。
4、校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校园文化丰富多彩,以科技教育和传统教育为载体的师生人文素养尤为突出。此项达标。
5、“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是学校的办学目标之一,也是学校师德教育的核心课题。全校教师树立了教育就是服务的意识,明确爱生是师德的灵魂。近年来没有发生侮辱、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恶性事件,师生关系平等、民主、和谐。此项达标。
6、学校建立了符合教师素质发展的评价机制,每年对教师进行“德、勤、能、绩”的量化考核,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校内星级教师的评选。学科教学质量只是考核和评选的一个方面。此项达标。
7、学校建立对学生全面素质考评制度和特长生考核办法,注重过程的测评,采用平时、期中、期末相结合和不同形式的多种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绝不采用一张试卷定终身的做法。此项达标。
8、学校把安全教育作为行为习惯的训练的重要内容来抓,建立安全领导小组,健全安全防范、检查制度。近三年来无重大安全事故,学校也无安全隐患。此项达标。
9、学校收费规范,严格按宁波市“一费制”规定收费,无乱收费现象。
(二)教师队伍
10、全校教师学历符合国家规定,81位教师中取得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有69人,占教师总数的85.2%,小学高级及以上职称的有41人,占教师总数的50.6%。教师年龄结构、层次结构和学科结构较合理(男女结构欠合理)。此项达标。
11、学校按新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学校配有音乐教师4人、体育教师4人、美术教师4人、外语教师4人、计算机教师1人,满足平时教学的需要。此项达标。
12、学校教师奉行“敬业、精深、求是、创新”的教风,坚持“先教人成人,后教人成才”的教育观和“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的学生观。绝大部分教师一般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此项达标。
13、全体教师能胜任本职工作,大多数教师能上县级以上公开课,各年级各学科都有在本地影响较大的骨干教师,其中市名校长1人、市名师1人、县名师2人,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教坛新秀21人。此项达标。
14、学校教师科研意识强烈,大部分教师掌握教育科研基础知识。目前学校有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1项,县级课题8项,校级课题20项,有66人参与课题研究,占专任教师的84%。此项达标。
15、学校把建设一支集学习、实践、探究为一体的教师团队作为校本培训的目标,建立了以校总课题为载体,融“学习、课堂教学、教科研”为一体的校本培训机制,制订了近斯和中长期师训计划,开展了“二级一体”的校本培训。此项达标。
16、县财政按时足额发放教师的基本工资及县级以上的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性补贴、津贴和奖金等。此项达标。
(三)办学条件
17、学校设计规模48个教学班,在校生2160人(现有31班,在校生1643人)。学校占地面积50954平方米,生均23.59平方米;建筑面积21380平方米,生均9.89平方米;绿化约24000平方米,生均11.11平方米。学校的办学规模、用地面积、校舍面积、建设标准、环境配套及体育活动设施等已通过省标准化学校一级标准验收。此项达标。
18、教学仪器设备,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设备,音、体、美教学器材设施、卫生器械设备达到省规定一类标准;劳动和劳技课教学器材没有到位,劳动基地和劳动实习场所尚未建立,图书生均还不到15册;学校食堂、饮用水源及厕所等符合卫生部、教育部有关卫生标准或要求。此项基本达标。
19、学校日常公用经费定额标准达到县规定标准,日常公用经费的来源除收取杂费外,其余由财政预算安排。此项达标。
(四)教育改革、教育科研及教育质量
20、学校把德育放在首位,相继开展了“三级班集体达标”的研究和“以班集体三级达标为载体、德育一体化”的研究,力求以学生个体行为达标为基础,全员参与为保证,把德育落实于各科教学和学校各项工作之中。此项达标。
21、学校是县新课改的试点学校,其间学校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在主体性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学校致力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内容上提出:“提前、渗透、拓展”的改革思路,方法上提出“分层、自学、创新”的改革举措,建立了“自学、问疑、探究、交流、运用”的主体性课堂教学基本程式和“课前、课中、课后”课外延伸的一系列方法,且效果显著。学校按新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规定课程。此项达标。
22、学校教研活动按“学习、备课、上课、交流、小结”的方法循环往复、正常有序地进行;校教科室定期汇编《教海探航》校刊,刊出教师的教学、科研文章。此项达标。
23、学校有中、长期的教学科研实施方案,也有每学期的实施计划,且有较完善的科研档案;学校订有报刊61种,工具参考书135种之多,并配有教师电子阅览室,教育教学和科研信息资料较齐备。此项达标。
24、学校本着“整体综合优化与单项专题研究并进”的精神,坚持校本研究,多项课题在省、市、县获奖。科技教育是我校的传统特色项目,曾被宁波市誉为市基础教育的“五朵金花”之一,从78年至今学校共举办了27届科技作品展,展出作品25000余件,其中70余件作品在全国、省、市小发明、小论文、小制作等竞赛中获奖,《小学实施科技教育途径的探索》课题成果荣获省普教科题优秀成果一等奖,推动了我县科技教育的蓬勃开展。此项达标。
25、根据省、市、县有关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文件精神,学校制订了《实验小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施意见》,保证了学生每天6小时的在校时间和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学生课业负担合理、适当,教育质量高,学生品行好,真正收到了减负增效的效果。此项达标。
26、学校随机编班,没有重点班、快慢班和实验班之分。此项达标。
27、十几年来,学校无流生。此项达标。
28、学校重视推行使用普通话,并将普通话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语言,专任教师普通话该达标的全部达标。学校是宁波市“写字教学实验学校”,有良好的写字规范教学基础和氛围。此项达标。
29、学校积极利用校外德育基地,建立了家委会,创办了家长学校、法制学校和警民共建组织,并以“县烈士馆”为德育基地,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效果显著,多项社会调查报告在省市获奖。此项达标。
30、学校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设立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聘任校外辅导员、邀请专家讲座、施行师生结对帮扶等办法对少数心理和行为有偏差的学生进行转化工作。学生行为规范达标率高,无违法犯罪现象。此项达标。
31、学校高度重视家庭困难学生和学习有困难学生等弱势群体的教育,采用党员结对、学杂费减免、慈善捐助、个别辅导等办法和措施,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此项达标。
32、科技教育和艺术教育是学校的传统特色,学校每年举办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建立特长生评选制度,平时充分利用学校的设施和场地,广泛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假日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素质。学校信誉得到社会、家长和领导的认可和肯定。此项达标。
(五)示范作用的发挥
33、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尤其被命名为实验小学以来,她是象山小学教育的缩影。在学校管理、德育工作、教育教学改革以及音、体、美、劳技教育等方面无不走在全县的先列,特别是科技教育、艺术教育、教科研和师资培训等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和示范作用,也为兄弟学校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教学骨干。此项达标。
34、结对帮扶、加强校际间的合作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几年来,通过送教下乡、派员指教,挂职培养、跨校带徒等措施,与兄弟学校展开合作交流,收到良好的效果。
象山县实验小学
2005年6月
象山县实验小学
创建浙江省示范小学
申
报
材
料
二OO五年六月
目 录
1、浙江省示范小学申报表
篇7
南故城小学:郭会静
我校坚持以“阳光六年、照亮一生”为办学理念,致力于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设计,努力创设阳光文化育人的氛围,最终确定了“拥有阳光心态,尽享阳光教育,哺育阳光少年”的长远文化发展目标。并明确了学校的校训:阳光共享 智慧共生;校风:团结奉献 开拓创新;教风:欣赏学生 启迪智慧;学风:沐浴书香 快乐成长。
为了更好的实施“阳光教育”打造幸福家园,我校围绕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以此来深化阳光文化育人的内涵,营造浓郁的阳光文化育人氛围,并逐步形成阳光文化育人特色。
一、开展“阳光德育”活动,打造师生精神幸福的家园
开展书香校园活动,丰富师生的人生。我校不断加强图书室建设,实行超市化管理,师生自由借阅,并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阅读。这一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心灵变得澄明而敞亮,广大师生尝到了自由呼吸的快乐,找到了精神的皈依,获得了思想的启迪和智慧的砥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师生的生活注入快乐元素。每学期评选一次“体艺之星”,并进行物质奖励;每年组织一届师生共同参与的“庆六一”活动;结合3月8日“国际妇女节”,开展“念亲恩、颂母爱”读书笔记活动;组织阳光书法比赛;今年还计划组织“庆国庆,迎中秋文艺汇演暨厨艺大比拼”活动。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让广大师生在浓浓的文体气氛中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同时为广大师生带来了精神的愉悦,身心的舒展,让大家体验了更多的幸福感。加强学生社团建设,让学生全面发展。我校成立了包括信息技术、体育、文学、美术、音乐、科技等在内的学生社团。为学生提供了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平台,使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建设富有特色的“一班一品”阳光班级文化。建设良好的学校文化是深化阳光文化育人的基础。良好的学校文化离不开良好的班级文化,而班级文化以班级的荣誉感和学生的归属感为核心。所以,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就是班级文化的灵魂。学校积极引导教师读书,为教师购买教育专著,订阅教育教学杂志,多形式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丰富教师文化底蕴;开辟读书论坛,要求教师每学期至少一次在论坛中推荐好书或交流读书经验、发表读书体会。通过提升教师的个人素质来带动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同时针对班级不同的情况,制定独特的装饰设计、班主任寄语、学生健康向上的口号,励志语言等。开展“每日一语”“每周一歌”“每月一诗”“每日诵读”等活动,班主任独特的思路和学校独特的文化设计,使得我校的各个班级独具特色,都能用别具一格的班级文化彰显班级的与众不同。开展“手拉手”阳光实践活动。每月组织学生到孤寡老人家、社区街道、文化广场打扫卫生,宣传卫生防疫、科普知识等。让学生体验社会生活,珍惜当前所拥有的一切。
二、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阳光教师队伍,推动阳光教育顺利开展
引导教师多读书,提高个人素质和专业技能。通过三笔字达标考核、普通话比赛(演讲、朗诵)、信息技术培训、教学技能比武等活动提高教师的基本功;开设“教师阳光论坛”,让教师倾听同伴的声音,思考自己的问题,充分实现智慧共享,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每学期以“听课周”系列活动为载体,通过教师同伴研修、同课异构、磨课辩课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广大教师实施教育科研培训、科研信息服务等,提升教师科研水平;开展“三课”“赛课”等活动,建立教师集体备课有效机制,最终达到人人能当骨干型教师,人人能做研究型教师。让教师拥有阳光心态,享受职业幸福。做一名优秀教师最重要的要有阳光的心态,也就是健康的心理素质。我们让教师懂得,阳光心态从微笑开始。要求全体教师不管课前是怎样的心态,走进教室前保证把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一节课由微笑开始。教师的笑容感染了学生的情绪,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教室里到处弥漫着融洽的阳光气息,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让教师对孩子多一份宽容。学生会经常出现一些让人头痛的状况。一味的埋怨与追求只会让自己更加烦躁、颓丧,如果教师能以宽容对待一些学生的错误与过失,那么生活和工作中就会少一分沉重、多一分感恩。当孩子在课堂上小声说话了,信任地摸摸他的小脑袋,孩子的小嘴合拢起来;孩子说谎了,真诚地注视着他的眼睛,相信他不是故意的……有了好心情就能创造好风景。师生有了阳光的心理,就会释放出无穷的力量,照亮教师自己幸福的事业之路,同时也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
三、构建阳光灵动课堂,激发学生活力
构建“阳光课堂一二四教学模式”盘活课堂。灵动的课堂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光源”,使学生光热无穷,激情不断。在这种理念下我们初探了适合学校实际,彰显学校特色的“阳光课堂一二四教学模式”来盘活课堂,构建充满阳光的灵动课堂。阳光课堂“一二四”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导学案”为载体,以生本教育为理念,以合作学习为形式的一种全新课堂。“一二四”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关键、四个环节”。“一个中心”就是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为中心,体现生本课堂的核心理念,把思维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班级还给学生,也就是把一切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快乐地学习,主动地学习,自由地成长。“两个关键”是指在教师主导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以学生在学会中会学为关键,以极大地激发和提升学生思维为关键。“四个环节”是指课堂前置、小组交流、分享表达和拓展提升。阳光课堂教师就是要有振奋的精神面貌,妙趣横生的导语设计,新颖活泼、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设计等,使师生和谐,教学融洽;教师要用充满激情、文明高雅、生动娴熟的课堂评价语打动学生,催化学生活跃思维,从而快乐学习。以生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成长。在阳光灵动课堂推进的过程中,我们把每一位学生都看成是一个崭新的、独特的、与众不同的生命个体。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为中心,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把思考的权利、学习的时空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和展示思维的舞台,让他们在质疑问难和讨论交流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感受成功的愉悦。巧用阳光评价。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学会赏识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尤其是当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之时,我们要不惜言词,大加赞赏,这更能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学习的激情。我们设计了一些非常有特色的教学评价,如“你的想法很有特色,但与这个问题的思路稍有出入,换一个角度想一想,或许会有新的发现”“说的很精彩,如果声音再响亮点就更好了”“你很聪明,胆子再大一些就好了”“快来和老师握个手吧,把你的智慧也传给老师”“你永远是最出色的学生,我相信你”“你是个好奇的小问号,这样善于提问题老师很欣赏”“凡事要冷静,急躁只会把事情做得更糟”等。这些丰富,具体、恰当、又富有激励性的评价用语极大的给了学生自信,使每一个孩子都能较好的发展自己的个性,取得更大的进步。
四、实施阳光人文管理,实现管理和谐高效
在教师队伍管理上,学校坚持制度管理和情感激励相结合。一方面靠规范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管理,比如:严格校务公开、政策公开、财务公开、评先公开、重大项目公开等;严禁乱收费,严禁“搭车”收费或“打擦边球”收费;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严禁侮辱学生。另一方面注重人文管理,以情管理,以人为本,工作中努力做到知人善任,合理安排,对每位教师尽可能做到量才适用,人尽其才。对年轻的教师严格要求,放心使用,大胆培养,给他们搭台子、压担子,让他们发挥潜能、体现价值、早成名师。同时关心教职工的工作环境,办公室购买盆花、添置饮水机、电暖器,挤出资金购置复印机,改善了办公环境,提高了办公效率。对教师工作及时予以正确评价,坚持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激励教师奋进、努力。现在教师队伍焕发出奋勇向前力争上游的生机活力。扎实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安全是一切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把每一学期初及学期末一周定为学校安全教育周,在师生中广泛宣传,加强安全意识的培养,并全方位排查校园安全隐患;每月初召开一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布置本月工作;上好每周一节的安全教育课;每月定期排查校园安全隐患一次,及时整改,并做好详细记录,对无法整改的及时上报;每月举行一次全体师生逃生演习;做好其它常规安全教育工作,如交通、游泳、防火等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做好健康教育,如流行病的防治,加强对学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的教育
五、汗水背后的成果
篇8
我国社区心理服务模式主要有以下4种:医学模式和社会模式[11];病人(或家人偕同病人)———医院门诊———医生———门诊或入院治疗模式[12];以市、区政府为主导的联合模式,以制度规范为依据的常态模式,以居民需求为牵引的服务模式[13]以及心理健康服务建设的金字塔模型[14]。我国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起步较晚,即使在我国沿海城市和经济较发达的一些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走在前列的地区,也多是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和模式。目前,我国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没有统一要求与标准范式。在已经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社区,多以政府为主导,依托社区自身条件与资源,整合社区内可以利用的资源与人员,根据社区内居民的心理服务需求进行工作,国内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服务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怎样结合中国特色进行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
2社区心理健康的服务对象研究
通过实地走访济南市30个社区的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服务工作面向全体居民的社区占76.7%,其次是面临特定心理发展任务或困境的特殊人群,包括老年人、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9]。有学者提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对象包括普通人群、高危人群以及筛查出心理疾患的人群[15]。还有学者认为城市社区中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高和易感性强的人群是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重点人群[4]。综上,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对象应当包括社区内的所有居民,以及社区所辖区的企事业单位、学校、各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以及流动人口。其中,又以青少年、老年人、无业下岗及低收入人群、慢性病患者及残疾人、刑释解教者为重点人群,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3社区心理健康的服务队伍研究
通过对济南市682位社区居民的调查结果显示,34%的居民更愿意接受具有心理学背景的专业人士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务;17.5%的居民更信赖阅历丰富的年长者;14.4%的居民选择了精神科医生;11.3%的居民选择了社区干部;选择社会工作者的居民占6.2%,另有7.2%的居民选择了其他人员[9]。有学者对湖北省武汉市一个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调查发现,两地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两地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人员都以女性为主,其中克拉玛依市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学历以大专为主(43.64%),没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从事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时间1年以上者占61.82%,大多为兼职人员;武汉市社区硕士及以上学历占2.15%,大专、本科学历占72%,78.49%从事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不足1年,基本上都是兼职人员;克拉玛依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设有专门的工作岗位,工作人员以社区委员和心理健康专干为主,但心理咨询人员的比例较低;武汉市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以公共卫生科和护士为主,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工作岗位,社区中缺少专门负责心理健康服务的工作者[3]。由于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处于起步阶段,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队伍的人员结构和专业素养、培训和督导以及服务规范都有待于提高,就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基本结构来看,大多数为兼职人员,并以女性居多,缺乏相关的心理学专业背景,较多的社区干部兼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并启用大量志愿者及义工,无固定服务时间,而居民更多的愿意接受具有心理学背景的专业人士和心理志愿者提供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国内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队伍有待提高和完善。
4国内社区心理健康的服务内容研究
相关调研结果表明,家庭教育与亲子关系(26.8%);个人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控制(22.7%);工作压力应对(21.6%)成为最受大家关注的心理健康服务内容[9]。进行心理卫生知识宣传(34%);举行心理健康讲座与咨询(22%);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12.6%)是居民最喜欢的心理健康服务内容[10]。结合各个城市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情况,我国目前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基本由以下内容构成:①开展社区心理健康内容调查,帮助社区群众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需求,也有助于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者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服务。②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这也是让大家了解心理健康促进的最好途径之一。③组织心理健康教育科普专栏,刊发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性文章,及社区群众自己维护心理健康的心得与体会的文章。④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由于心理咨询和辅导专业性较强,规定辅导人员只做与自己资质相匹配的工作,心理治疗不在社区心理健康辅导的工作范围内。⑤培训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骨干。社区中学校的心理教育教师、街道干部、居委会主任、社区卫生中心的相关人员、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应当成为重点培训对象。⑥督查以心理服务为名义进社区的人员的专业行为。随着社会需求的扩大,部分以心理学为职业的人活跃在社区,做心理咨询、智力测验或其他相关工作,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应该对他们负起督查之责,对做法不科学的进行干预,维护好社区居民的权益[16]。
5社区心理健康的服务效果研究
相关调研结果表明,15.9%的居民认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很有成效;23.5%的居民认为有成效;41.3%的居民认为有一点成效;还有19.3%的居民不清楚是否有效果[9]。通过调研武汉市社区居民对精神卫生服务在生活、工作、学习中的影响,16.4%的居民认为有很大帮助,57.7%的居民认为有帮助,11.0%的居民认为帮助很少,14.9%的居民认为没有帮助[17]。另有研究表明,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提高了社区精神病患者的管治率,促进了社会和谐[18]。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效果是社区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情况和满意度的真实反映,是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质量和效用的综合评估,通过效果评估,能使服务者及时修正服务模式及内容,不断加强与完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质量。由于我国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时间较短,地区发展不均衡,对比性研究较少,对服务效果并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因此很难对我国目前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效果做出客观真实有效的评价。在目前提供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社区中,通过效果评估,居民心理健康程度有一定提升,服务效果应以各地实践的结果及居民的评价为主。
6国内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6.1存在的问题
综合国内学者的调查研究结果,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存在的问题较多,并且非短时间内即可解决。由于我国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时间较短,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远远没有普及,城乡差距显著,覆盖面较窄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存在的首要问题是缺乏有效保障机制和管理体制,使得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很难在规范的环境下开展;由于资金短缺,无论硬件设施还是人员配备方面都不满足社区的实际需求。其次,政府对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视程度不高,缺少理论的支持和实践的指导,加之宣传工作不到位,居民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认识模糊,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服务阻力较大。最后,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多以兼职、非专业人员为主,缺乏具备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人才,服务人员专业化、规范化程度不高,较难提供专业、让居民放心的心理健康服务。
6.2对策
我国应该借鉴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①当务之急要加强政府的主导力量,保障资金来源,建立健全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完善监管制度,上级领导部门加强业务指导和工作督导,定期进行工作评估和考核,使社区心理健康工作有序良好开展。②要建立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化队伍,专人专岗,定期对上岗者进行业务培训及考核,加强社区心理服务站与专业心理机构及综合性医院精神科、精神疾病防控中心与精神病院的沟通与联络,打造令社区居民信任、依赖的专业化心理健康服务队伍。③要关注社区居民的实际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坚持预防大于治疗的服务原则,根据社区居住人口的特点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及有主题的心理健康促进活动,使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站不再形同虚设。
7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