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插花的技巧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5: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插花的技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插花的技巧

篇1

【关键词】花道;佛教;自然观;审美

日本花道最早来源于中国隋朝时代的佛堂供花,传到日本后,顺应日本文化环境,融合日本本土文化要素,形成了诸多流派,成为日本国民性艺术。可以说,从最开始,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就对花道产生了巨大影响。而花道作为传统文化之一,是日本文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国民间非常普及。通过花道,可以看出日本人独特的审美意识。本文试从花道的发发展历程与流变来分析佛教对花道的影响。

一般认为,花道的发展经过佛前供花――寺庙插花――宫廷插花――民间插花――现代插花等数个阶段,各具特点。以下对各个阶段进行简述并分析。

一、佛前供花阶段

花道的成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古代的日本人已经把花草树木看待为信仰的对象。但一般还是把在佛教传入日本后的“佛前供花”看做花道的起源。插花到唐朝时已开始盛行,并流行于当时的宫廷,在寺庙中则作为祭坛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时期插花艺术已在民间得到普及,并且受到文人的喜爱,各朝关于插花欣赏的诗词很多。公元六世纪,日本执政的圣德太子崇尚中国文化,派遣小野妹子等遣隋使来隋朝学习。小野妹子前后来中国三次,将天朝礼仪、佛学教义甚至佛家供奉鲜花的花瓶都带回了日本。由此佛教开始登陆日本。作为佛教风俗之一的“佛前供花”也随之在日本生根发芽。

最初,供花有撒花、花蔓、玷花三种形式。其中玷花即佛祖手拈莲花传授佛法真谛。可见佛教与花的关系,从最初就已经十分密切了。后来传入中国后,普遍将把莲花插入盛有水的窄口瓶或壶中供奉于佛像前称之为佛前供花,是僧侣每日功课之一。选莲花作为供花的主要材料,是由于佛家认为,莲花最能体现过去(结果)、现在(开花)、未来(蓓蕾),与其教义相符。

二、艺术性的花道的产生与发展

平安、镰仓、室町时代间,佛前供花最为盛行。同时也逐渐发生改变,向作为艺术性的鉴赏对象慢慢转换,最终在室町时代真正的花道成立了。催生这个变化发展的还是佛教的普及。

(一)“前栽之花”的出现。佛教刚进入日本时主要被僧侣信仰。此后随着天皇的认可,逐渐被上流贵族们接受并追捧,佛前供花越发繁盛了。加上被派遣到中国的留学僧们的归国,使得佛教开始在坊间传播。

此时,“前栽之花”应运而生。为了培植供奉佛像的鲜花,上流贵族和僧侣们开辟了专门的庭院,这种庭院即为“前栽”。

(二)供花室内化。在古代日本,自然本身即神圣,神灵无须任何保护。他们暂时的居所“依代”设立于门外,祭典一结束即移去。但佛教有固定的庙宇,供花自然也在室内进行。因此,佛教在日本的传播,使供花的重点从室外转换为室内陈设。

平安时代,佛前供花开始转入家中举行。用佛画代替佛像挂在墙壁上,铜质花瓶里插入鲜花。最初的供花由常绿植物和富有佛教色彩的莲花组成。不过渐渐地时令花材用得越来越多,增加了人们对多种植物的兴趣。随着在室内插花供观赏的风习越来越盛行,人们开始思考相关细节问题,如花与容器的关系、插花当置于何处等,并进行各种尝试。

(三)“座敷饰”的盛行。室町时代,产生了“书院造”(纯日本风住宅建筑形式)和佛教仪式――花会中的“座敷饰”(接待室的装饰)。书院造起初用于禅宗寺院,书院指寺院中的读书之所,后来逐渐变小,成为纯粹的装饰,墙壁上挂着中国式的卷轴画或书法,一块设于墙上挂轴之前的板――“押板”上安置供佛用具“三具足”――烛台、香炉、花瓶。在这种情况下,向花瓶里插花,必须综合考量挂的字画、座敷的宽度和高度、特别与壁龛的正面的宽度等因素,还要注意花的颜色和形状。从这点可以看出,此时的供花已经渐渐失去宗教内涵,成为了艺术性的欣赏对象。这个时期经常召开花会来进行插花和花器的竞赛。如七夕法乐。七夕庆典于农历七月初七在将军邸举行,陈列七瓶插花,供奉牵牛、织女二星。这一活动被称为“法乐”,实质是插花竞赛或展览。行此庆典的场所称为“花座敷”,除以瓶式插花为主要装饰外,还举行和歌会、酒宴。七夕法乐的座敷饰向众人展示瓶式插花,激起了人们对花材搭配、插花技巧、花与瓶相和谐的新方法等问题的兴趣。在为了做出更美丽的座敷饰的竞争意识的影响下,人们努力搜寻珍惜花材和花器,尤其是在插花的水扬技法上下了很大工夫,在更好地体现整体美以及提高色彩的和谐之美这两方面也愈发匠心独运。

(四)插花理论化。随着“座敷饰”的大肆流行,职业鉴赏家应运而生。无论插花还是座敷饰,都是以中国美术鉴定为背景衍生而来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插花被理论化和法则化。随着插花的理论化,立阿弥、池坊专庆等插花专家归纳了插花理论最终诞生了花道。

由此可见花道是随着佛教的普及才成立的。并且,供花室内化、书院造的出现以及座敷饰的盛行,使插花在向艺术性的花道转变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这个时期的插花已经不单是为了表达对佛的敬意,也在追求着与周围以及与自然和谐之美。

总而言之,日本信仰的宗教主要有神道教、佛教、基督教等,在花道的成立和发展过程中,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以佛教的影响最大。

参考文献

[1] 顾春芳,勇王,胡令远.花道[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2] 李雪梅.日本・日本人・日本文化[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 大森和夫,大森弘子.日本(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4] 杨伟.日本文化论[M].重庆出版社,2008.

篇2

学前教育处于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教育的对象主要是2-6岁的儿童。对于儿童而言,这是其步入社会、了解社会所迈入的第一道门槛。幼儿园教师道德建设是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是提升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关键。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幼儿园教学心得感受范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教学心得感受范文1时光飞逝,短短的两周一眨眼就从我的指缝间溜走,为期两周的跟班培训也将画上句号。但庆幸的是时光老人走过还是给我留下了礼物,让我觉得弥足珍贵。

回想当时,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来了跟班培训,这无疑是我学习的好机会。托原来来幼儿园实习过的福,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都是熟悉的,这就省下了熟悉环境和人的时间。这多出的时间让我充分去认识幼儿、仔细去聆听指导老师组织的活动。开发区幼儿园给我们安排了井然有序的跟班计划,让我们在实施的时候都能有条不紊。

跟班学习学什么?熟识的俞老师竟然是我的指导老师,一进教室她的一个拥抱让我心暖暖,也是吃了颗定心丸,就觉得我可以好好学点东西了。一开始我是被安排进班听课,听了俞老师数堂课就发现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教学活动中的随机应变和教育机智真是学问大了去了。看着俞老师怎么去应对孩子们、怎么深层次挖掘教材、怎么体现提问的有效性,我都用笔记录下来以供自己参考吸收以至内化成属于自己的东西,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有所用。接下来是我组织两个半日活动,在我的组织中仍然缺少计划性和灵活性,在老师的提点下还是顺利完成了任务。更值得一提的是俞老师在给我评析半日活动的时候,深入浅出的讲解常常让我茅塞顿开,心服口服地接受老师的精心指导。更折磨也是最锻炼人的是我们为准备公开课选课、准备教具、试教的煎熬阶段。一次次的修改、一次次的试教、一次次的讲解让我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不断地发展。第一次的选课、试教失败更是磨练了我的心智,让我提前体验了将来工作中要碰到的问题。本来就繁忙的俞老师主动且耐心地一遍遍给我讲解分析问题所在之处。短短的两周,肯定学不到全部,但能学多少就是多少,明日公开课我将全力以赴,尽情展示最近所学的动心。

培训的另一样收获就是认识了15个可爱的孩子,我们一起玩游戏、一起涂白鼻子、一起置身于泡泡的世界里,这让我的心变得更富有童趣更接近孩子。和孩子之间发生的趣事、糗事都将是我的宝贵财富,值得我去回味。跟班学习即将结束,但我和孩子们之间发生的点点滴滴都会是我人生中的一抹彩色。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们将不再记住我,但我相信在潜意识里他们记得我,况且我可以自己做主要记住他们。

还有一样值得一提的收获便是参加的几次教研活动,有关于集体备课的,有关于怎样写论文的,还有怎么策划活动等等,这也正是我这个新老师所缺乏的业务能力,借此机会学上一点以备不时之需。

感谢开发区幼儿园和我的幼儿园领导为我创造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感谢俞老师不遗余力的帮助和指点;感谢阿姨无微不至的照顾;感谢中五班孩子的亲切配合。总而言之,感谢在这两周里给予过我帮助的人!这两周时间里沉淀下的东西将成为我成长道路上的垫脚石或催化剂,愿成长之路精彩而有价值!

幼儿园教学心得感受范文2小牛哞哞,是中班的一个集体教学,是视觉、听觉的艺术,是一种表现音乐元素的创意舞蹈,在教学中,鼓励幼儿把看到的小牛形象、听到的音乐表现出来,体验音乐节奏的速度、力度、时值变化等。

宋老师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思考的是如何来改变以往舞蹈活动,她整个活动分为三个部分:前面是我喜欢的动物,中间部分活动重点小牛哞哞,最后是音乐游戏“逗小牛”。这三个部分凸显幼儿的兴趣、活动的有趣、学习的主体。

在活动过程中,宋老师利用故事阐述来营造轻松氛围,还通过图形画面演示让幼儿自由根据图形特征猜测会是何种动物,充分提高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也能让幼儿根据小牛形象创编动作,又以图示帮助幼儿理解、整理、记忆小牛舞蹈基本动作。特别是最后的一个游戏环节,在游戏中让孩子学习舞蹈动作,我认为非常好,我们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可以借鉴。

但活动中,我个人认为有不足之处:

1.教案上呈现的是幼儿创编,可在活动中呈现的动作还是老师预设好的,只要孩子说出一点老师就直接带入了动作让孩子们学习,在主体性上老师没有把孩子的位置放正。

而且由于动作基本都是老师给的,孩子说的动作没采纳。特别是有关洗澡的动作,可以采纳小朋友说的洗澡动作引导幼儿从上到下再从下到上进行练习,可老师偏偏说给小牛捏捏。

2.对于小朋友的动作创编,只是停留在牛角,洗澡上。

可见,孩子们平时们对小牛的各种习性和动作并不是特别熟悉,前期经验不足,因此在创编的时候很贫乏,没有能够出现多样性的动作,要孩子自编动作,首先孩子要有这方面的经验,才能有更多,更美的动作。

3.教师在语言描述上不贴切。

如:“牛是不说人话的!”

如何把幼儿的不成熟的经验和动作,更好呈现出音乐艺术,更有效的组织、引导,就需要我们老师有一定的音乐素养和教学智慧了。

幼儿园教学心得感受范文3《小花有几朵》是幼儿园整合性家园共育资源包·成长快乐丛书.中班做中学1下册一课的内容。本节活动让幼儿学习感知7以内的数量,正确判断7以内数量的多少,会用标记卡表示不同物品数量的多少,会根据标记卡的要求按数取物。数字对幼儿来说很简单,但标记卡对幼儿来说是很抽象的,为突破此活动内容中的难点,我设计了有趣的插花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活动中快乐成长。作为中班下学期的幼儿已经能准确点数、判断一种物体7以内的数量,而这一活动则是让幼儿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通过老师的适时的介入,巧妙引导幼儿自主的学习,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本节活动中,在幼儿的出色配合下很好的完成了活动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现我将本节活动课作如下反思:

一、活动的收获:

1.情境创设自然,幼儿参与兴趣高。

中班科学《小花有几朵》活动反思在活动中,我先让幼儿认识了自己熟悉的7以内的数字宝宝,发现幼儿已经能准确的认识7以内的数字。接着,我顺势引导:今天数字宝宝要考考大家,大家有没有信心呢?激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幼儿兴趣时我给幼儿出示可爱的小鸭图片,让幼儿数有几只小鸭,幼儿快速的做出判断。在此基础上我给幼儿引出了标记卡的表示形式:2鸭子,与此同时我多给幼儿出示了几例图片并用标记卡表示出来,让幼儿认真观察标记卡表示物品多少的几个重要元素要有数字、有箭头、有物品的图片。这一环节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在认识了标记卡后,我设计插花的游戏,让幼儿根据标记卡的要求做游戏,幼儿的学习兴趣更浓了,个个积极动手去实践、去操作,这让我很欣慰。插花游戏的设计让数学学习不再枯燥、且更有生趣化,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

2.关注孩子学情,师幼配合默契:

回顾整个活动及从听课老师们的评课中我发现:游戏化的数学活动最受孩子们的欢迎,整个教学活动中幼儿的情绪高涨,参与性极高;本节活动各环节的设计也能由浅入深,逐步增加挑战性,师幼的配合默契,活动常规也比较好。特别是根据标记卡的要求插花的游戏环节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也能较好的达到活动目标。在活动中幼儿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一一解决活动中的问题,而且孩子们表现得都特别踊跃。目标的达成度也较高,大多数幼儿学习了用标记卡表示不同物品数量的多少,也学会了根据标记卡的要求按数取物。

二、活动中的不足:

活动中,我觉得有以下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各游戏之间没有主线,可将此活动设计一条主线,围绕主线循序渐进地开展;二是在活动中对个别幼儿的关注度还不够,在集体活动时,幼儿多数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去,还有个别的幼儿没能参与到活动中,我也没有及时给予关注;三是活动中过程中对幼儿的引导语言不到位。比如:让幼儿观察标记卡上有什么时,多数幼儿没有认真观察随口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在这里没有引导到位,导致在此环节拖延了活动时间;四是在活动中留给孩子们操作的时间太少,孩子们在“插花”游戏中玩得不太尽兴;五是给幼儿提供相互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不足,幼儿更多的是和老师的交流和沟通,而幼儿彼此之间交流的机会不多。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每一次的听课、每一次的教研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次提升的机会,相信以后遇到同类型的活动我一定能完成得更好!总之,在今后的活动中,我将深钻细研教材,备教材,备幼儿,让幼儿在活动中玩得开心,学得开心。让自己的每节教学活动真正服务于课堂,服务幼儿,让游戏活动成为幼儿增长知识、培养习惯、锻炼能力的乐园。

幼儿园教学心得感受范文4《田鼠偷瓜》是大班的一节体育活动。本活动重点是要练习幼儿正面屈膝钻的正确姿势。作为大班的幼儿,对钻的动作应是不陌生的。根据他们的身体发展情况,虽有了一定的动力定型,但还不巩固。肌肉感觉有了发展,控制能力有了加强,大、小肌肉群也发展地较好。在平时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发现有许多幼儿非常爱钻洞。虽然在动作上表现比较放松、协调、连贯和准确,但是多为手脚并用贴地爬行,或者横冲直撞不管不顾,很少去注意对身体的控制,并运用技巧爬行。所以我将本活动重点定位于:探索正面屈膝钻的动作。把难点定为:能有意识地控制身体,保持身体蜷缩状态钻过山洞。

在准备上有些仓促,球准备不太多,一次玩了就得把球送回去。浪费了不少时间。游戏可以使整个体育活动变得更加有趣味,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其积极热情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所以我加入了"田鼠偷瓜"这个游戏。此环节的目的旨在巩固幼儿正面屈膝钻的动作。在开始游戏前教师虽有提出明确的要求,但是幼儿往往会记不住,所以我采用了个别幼儿先尝试,具体演示游戏方法,并及时提醒幼儿纠正错误动作,在确认大部分孩子都了解游戏方法以后,再进行集体游戏,以便游戏顺利有序地进行。当然在游戏前,还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防止碰撞,同时关注孩子们的体力状态,适当调节孩子的活动量。在此主要采用演示法,让幼儿直观地感受游戏方法,方便幼儿理解运用。在洞口的高度从80厘米降低到50厘米,难度有些加大,大部分孩子也都完成了。

整个教学过程我始终遵循大班幼儿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科学地制定各个环节,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激发幼儿自主探索的兴趣,通过示范法、情境创设法、游戏法等方法引导幼儿主动发现并练习正面钻的动作,在此基础上,为幼儿营造了一个宽松愉悦的活动氛围,以此来达到该次活动的最终目标。孩子玩得还比较尽兴,只是自己参与的意识不够浓。规则意识仍需加强,一活跃常规就有点难把控。自己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细节方面总是考虑不周全。

幼儿园教学心得感受范文5曾经以为,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是比较轻松的。可是真正走上幼儿园教师岗位时才发现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轻松。记得刚开学的时候,孩子们的哭声总是不绝于耳,这是我第一次面对新来的宝宝,面对他们的哭闹、不安、焦躁,我有过安抚、引导也有过束手无措。但是经过几个月的情感培养,我渐渐地学会用心去聆听他们,爱他们,照料他们。

有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也是每个孩子最起码的心理需求,教师的关爱对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关爱孩子是每一个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

经过几个月的教学摸索与孩子的交往以及培养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使我的教育观念发生变化。我觉得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绝不亚于孩子任何一个教学阶段。幼教基础打得好,将对孩子以后的教育起着很大的作用,甚至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也不为过。因此,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将自己最好的状态呈现在教学过程中。

作为幼儿园教师并且是小班的教师,我觉得自己最需要的是调整好心态,对待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小班的孩子还小,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时刻都需要教师的帮助,这些琐碎的事,作为老师是绝对不能视而不见的,这并且需要老师耐心的引导。这阶段小班孩子的理解能力较差,好奇心又特别强,什么东西都想看一看,摸一摸,有时候孩子之间为了抢玩具要动手打人、闹矛盾,遇上这种情况的时候,老师要热心的帮助他们,并妥善的解决好问题,不能冷落了某个孩子,要把温暖送给每一位孩子。对于刚入园爱哭爱闹的孩子,老师没有耐心是不行的,新生对陌生环境需要适应,老师要耐心安慰他,多和他们交流,多带他们熟悉环境和周围的小朋友。还要很快了解孩子的性格、爱好,先和他们交上朋友,让孩子喜欢和老师一起玩,让自己在孩子心中有地位,而且能玩得开心,这样,他们会很快适应的。哭闹孩子的情绪很快就会安定下来,再慢慢地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多以鼓励和表扬去激励每一个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无论孩子取得了什么样的进步,老师都要及时给予表扬,还要及时的拥抱,亲吻孩子,或送给孩子小礼物,要让孩子从老师的身上感受到妈妈的温暖与和蔼可亲。同时还要细心观察每一位孩子的表现,如:孩子的饭量,挑食情况;孩子的大小便习惯;睡觉规律等等。小班老师不但要多和孩子沟通,还要常常与家长交流,将孩子一天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表现情况等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通过交流,让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老师是值得信任的。通过交流,教师也可以获取更多的意见和建议,让家长更好的理解、支持并配合教师进行孩子的教育工作。

篇3

关键词:晋城;民居;文化资本;探源

中图分类号:TU-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0)08-23(9)

作者简介:张广善 晋城博物馆馆长文博副研究馆员

民居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人类生活的创造,中国民居是中国一切传统建筑之根源。它最早出现在人类生活中,是世界上出现过的数量最多的建筑,也是所有建筑中文化附着力最强的建筑。由于它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建筑,它的完好率、它的实用性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质量,所以它一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因此我们很难见到千年以上的民居。同时,由于民居的文化含量很高,所以它们又最具继承力,因而我们可以通过那些至今依然存在的古民居,看到一个遥远的世界,从中感受到那绵绵不断的远古气息。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晋城的历史文化,我对晋城的民居进行了一些探索。

1、晋城古民居概况

晋城位于黄河之北,太行山的南端,从地理环境来说属于华北,因此晋城的民居无疑被打上了北方的烙印,属于北方民居。同时晋城历史上一直隶属于山西,所以晋城民居自然又归类于山西民居。

气候环境是决定民居特色的重要原因。北方寒冷的冬天,造就了北方民居的特色。晋城位于北方,因此厚厚的墙皮、厚重的屋顶,是晋城古民居的一大特点。

资源环境也是影响民居建设的重要因素。晋城位于太行山上,煤铁资源极为丰富,木材、石材也不缺乏,因此晋城民居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石基、砖墙、抬梁式构架。

除了自然环境之外,经济环境也是影响民居建设的重要因素。会做生意的泽(晋城古称泽州)商,曾经为晋城带来巨额的财富,因此晋城的古民居中也保存了一大批商贾巨宅。

官宅也是晋城民居精品之一。明清两代在贯通晋城的沁、丹两河流域,由于社会经济比较发达,所以出现了一批达官贵人,他们也留下了一批文化含量较高的民居建筑。

由于受当地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都把赚来的银子投到了宅院府第的建设中,所以在晋城出现了许多成规模的民居建筑。毫不夸张地说,晋城各县区现存的明、清两代的古民居,数量非常之多,在晋城市所辖的8400余个村庄里,几乎每一个村庄都能找到它们的踪迹,总量超过10000座。

晋城虽然位居太行之巅,群峰耸立,沟壑纵横,但纵贯南北的沁、丹二河却给了人们良好的居住环境,其中尤以丹河为最。尽管丹河只是沁河的一条支流,流量小于沁河许多,但是丹河流域却拥有着更多的土地,所以在以农耕文化为主的社会里,丹河流域就成了晋城人口最为集中的地方。在丹河流域,历史上曾出现过泫氏、高都、高平、阳阿、盖州、泽州等许多区域性的政治中心,因此在丹河两岸,分布着许多历史久远的古老村庄,如长平、王报、神农、义庄、弃甲院、王降、高平关、大周纂、巴公、郜村、霍秀、天井关等:在沁河流域也分布着诸如大将、王壁、郑庄、端氏、窦庄、郭壁、武安、屯城、郑村、上佛、下佛、小城、刘善等一批古老城镇与村庄。这些城镇和村庄,或为州郡县治、或为关隘要塞、或为豪强大户集聚之地、或为商业贸易流通之所,这里的居民基本代表着封建社会的上层阶级。

而在那些远离河流台地的山地或山脚下,则分布着一些较小的村庄,在那里居住的是一些社会地位较低的普通民众,他们或以家族为核心,或以亲属为纽带,组合成大小不同的村落。那里的人们,一面忙于生计,应付赋税,一面养育后代,追求美好未来,同时还要为族长或社首服务,他们承担着当时社会的众多责任,是当时社会的基石。

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这些古村落,有一部分是从那些早期的古村落中转化而来的,如东郜、西郜、团池、东周、西周、寺庄、王报、王降、巴公、瞿秀、端氏、润城、武安、屯城等。但更多的却是在宋、元以后形成的,它们是社会进一步分工后,由一些社会新秀建造起来的,如高平的永禄、三甲,晋城三家店、北石店、七岭店,以及晋城周围的九头十八匠,沁河流域的众多堡寨式村落等。

在新兴的村落里还有一部分较小的、零散的村落,它们是为那些社会新秀、新贵服务而形成的。如沁水的樊山、阳城后滩,这两个村落,一个是为了给陈氏贵族守墓而形成,另一个则是为了给镇子里的地主种田而集聚。这些成规模的数量众多的民居群落,都是研究晋城民居的重要建筑实例。

2、晋城古民居的形制与特点

晋城现存的古民居,主要以明、清两代的居多。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我曾发现了一座元至元三十一年的早期民居,尽管只有一座,横向研究无法取得结论,但从纵向来看,还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我们不妨这样说,从现存最早的元代民居到清末民初的民居,基本都遵循着一个传统的历史轨迹。它们的共性是:

(1)几乎所有的建筑都采用了抬梁式构架;

(2)一般的建筑都以三间为一个基本单位;

(3)建筑的墙体都是由硬质可防水材料筑成,为了保暖,墙体较厚,有冬暖夏凉的特点;

(4)所有的建筑都是以院落为核心进行组合的;

(5)几乎所有建筑的窗户都开向院子;

(6)每一个院落都有一座处于核心地位的主体建筑;

(7)大部分民居都是两层楼房的形式。

而它们的个性,则主要体现在建筑所处的自然环境,同时也符合与之相关的经济水平与社会环境。

晋城民居的差别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区别:

1 建筑的形制

在晋城地区明、清时代的民居中,楼房是其主要的建筑形式,但不同的区域楼房,其形式也不尽相同,大致有这样几种形式:

①闷户楼。一种室外无楼梯的楼房。这种楼房的楼梯一般安放在室内,由于室外看不到楼门和楼梯,所以被称为闷户楼。闷户楼一般只能供一个家庭居住。

②带廊楼。一种前檐带走廊的楼房,这种楼房楼上楼下门窗的形制基本一样,都有独立的门户,上下可以各住一个家庭,应该属于人口稠密地区的一种建筑形式。带廊楼也分两种形式,一种是前檐通廊式;另一种只在前檐正中开门处加廊。

③无廊楼。一种将楼门开在山墙之上的楼房。这种楼的梯道一般都用砖石砌筑,楼门与楼梯直接对接。这样的楼房,从形制上看虽然不如带廊楼那样大方,但因地制宜,适用方便,也可楼上、楼下分开使用。

④一层半。这是一种具有功能区分的楼房。下层用来住人,高度与一般楼房的下层相同,上层只有一般楼房的一半高,不宜住人,主要用于放置粮食与物品。这样的楼房大多为闷户楼。

⑤暗楼。一种比一层半还要矮的楼。这种楼外观上没有楼房的感觉,只是利用房梁与墙壁的高 度加设了一个暗层,楼上空间甚小,没有自然光,主要用来藏匿物品,是一种防范性建筑。

⑥多层楼。多层楼大多为民居中的堡垒性建筑,一般都在五层以上,下三层无窗户,大多为为闷户楼。但在晋城民居中,三层带出廊的楼房还是有一些的,这种带出廊的楼房大多建筑在堡寨之中,其且的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增加居住面积,每层都带出廊的目的,就是为了分户居住的方便。

2 院落的布局

晋城的民居由于经济条件的不同,家族的大小不同,地理环境的不同,民俗、民风的不同,所以在建筑布局上也不尽相同。

首先是朝向问题。由于采光的原因,晋城地区的民居也是以坐北朝南为最佳选择。在晋城有一句俗语叫“有钱住堂房(北房),冬暖夏天凉。”不过老百姓盖房子一般不采用正南、正北的朝向,而是要稍偏几度,他们认为正南、正北的房子只有神才可以住。但在一个村落,在一个大的家族里,不可能所有的院落都以北为主。村落是以道路为轴线的,有北就有南,尽管位于路南的建筑也可以设计成以北为主的院落,但这样的院落,必须增建一条南北走向的通道,势必会造成一种土地资源的浪费。

在晋城还有这样一个风俗,一般的宅院,都把对着大门的位置作为主房的位置,所以位于路南边的院子只要门朝北开,都会把南房作为主房,这就出现了坐南朝北的民居建筑。在阴阳五行中,在风水先生的勘舆理论中,我们的人群中还有一部分人是适合住南房的,所以这就解决了这些坐南朝北的房子的使用问题。

其次是院落的形式。晋城民居的院落一般为长方形,有单进院,也有两进院,还有两进两跨院和多院组合式的。一般多为四面围合的院落,也有两个三面相对围合的院落。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组合都有不同的叫法,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

四大八小式。这样的院落一般东西南北四面各有一座三问两层的主建筑,分别为正房、厢房、下房等,这四面房子就是四大八小中的四大。在四大八小式院子里,四面的主房之间并不衔接,而要在衔接处留一个适当的空间,这必然会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于是人们在这个空间里,依主建筑的山墙而起,又加建起两面建筑,如同主建筑的耳房。由于一般正房和下房的进深较大,所以它们的耳房空间也比较大,可以住人,而两厢的房屋由于进深较小,所以它们的耳房也就相对较浅,一般都用来做厢房与耳房的楼梯或楼道。这样就在院子的四个角上又形成了各有两面房子的四个小院落,增添了八座小的房屋。这就是所谓的八小。四大八小式院落的大门,根据周边的情况开辟,一般都在下房的两个角落。具置,多由风水先生根据房主人的命相及出入通行的方便来确定。

四大四小式(或八卦式)。关于八卦式院落,在晋城还是有几个可以叫上名字来的,比如在陵川的礼义镇就有一个当地闻名的八卦院,但细究其因,就连当地的人,甚至院子里的人,也不能给出一个明白的说法。我觉得所谓的八卦院就应该是四大四小式院落,这虽然只是一个推测,但理由还是比较充分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的八卦,其实就是八个方位,即: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而四大四小院落的布局基本与此相同。在四大四小式的院子里,除了四面的四个主房外,在正房和下房的两侧还各有两个耳房,这四个耳房正好补齐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位,这样的布局基本与传统的八卦相符,所以老百姓将这样布局的院落称为八卦院是比较确切的。

四合式。这是一种布局比较简单的院落,属于一般老百姓居住的院子。晋城的四合式院落与北京的四合院不同,但也有上下房之分,这样的院落四面建筑合囤,角落上基本不留空间。建筑大都采用明暗结合的方式,或上下房各五间,三间明两头暗,两厢三间皆为明间的布局:或三间明一头暗,暗室插入角落,明间依墙而起,一面压一面的布局:也有上下房各五间,在厢房山墙上留楼梯,利用楼梯斜面采光的四合式院落。这样的四合院是所有院落中布局最灵活的一种,在处理角落暗间的方式上房主人可以说各显其能,其布局可以说种类繁多,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原则是不变的,那就是明间用以住人,暗间用以藏物。这样的四合院,院门一般不开在角落上,而是开在一面房子的次问位置,通常要占一间屋子大小的地方。

状元插花式。这是一种以状元插花帽为比喻的院落布局,在这样的院落中,主房面的形式为中间低两头高,主房如果是三间两层的话,那么耳房则多为两间三层或五层,其高度要远远超过正房。整个建筑给人的感觉,就像一顶帽子在两个鬓角处各插了一枝高高的花。这样的帽子在传统戏曲中往往用来表现新考中的状元,所以在晋城把这样布局的院落称作状元插花式。在晋城的民居中,像这样布局的民居,有一面插花的,也有两面插花的,它的特点除了角楼高出正房外,其余的布局基本和四大四小式布局一样。状元插花式院落,是一种具有防御功能的建筑,这些高出正房的角楼主要的功能就是登高t望,可以起到御敌防盗,储物藏人,保民平安的作用。

两进或多进式。对于小家小户来说,独立的院落就足以解决居住问题,但对于商家大贾、官员绅士来说,独立的小院远远满足不了他们讲究排场的需要,于是大规模的建筑群就必然会出现,最起码也要有几进的院落,两进院就是其中最简单的形式。

两进式院落基本和四大四小式院落布局相同,只是在第一进院落正房的位置,要建造一座高大的厅房,一般厅房只有一层,但厅房的基础比院子内所有的建筑的基础都要高出许多,所以厅房尽管只有一层,但它的总高却要超过院内两厢的楼房,厅房就是这个院子的主房。厅房主要是用来待人接客的,它既体现着主人的身份,也表达了对客人的尊敬。厅房一般是前后相通的,如果来客是内眷女客,就可以直接通过屏风后的后门进入内宅。在厅房一边的耳房位置往往还有一道大门,它是连接前后院的通道,供家人日常使用。

棋盘式。这是一种组合型院落,一般由四个近似的院落呈“田”字形组合而成。组合的方式有多种,一种为通道组合式,即在四个院子之间建一条通道,四个院子分列两边,所有的院门都开在通道里:一种是院落组合式,办法是将两个两进式院落组合在一起,正中开一个大门,进门后左右分行各进一个院子,穿过前面的院子,然后再进入后面的院子。棋盘院一般都是一个家族的共同财产,兄弟、父子、祖孙等共同居住。

簸箕式。一种三合式院落,是四大四小院落的变种,这种院子一般只有正房、耳房、厢房,没有下房,而在下房的位置建一座造型简单门楼。这样的院落在采光上更有优势,同时对于财力相对紧张的户主来说又比较适宜。这种三面有建筑的院落由于与当地民间使用的簸箕极其相似,所以又被称为簸箕院。

三合对围式。这也是一种具有晋城地方风格的特色布局。建筑布局为,在一个院子里面对面地建造两个院落,且都为三合式,院门开在其中一个院子的角落里,从大门进入后,先到达第一个院落,然后通过两个院子之间的门楼进入另一个院子。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布局,其主要原因大概与建筑的用地有关。将民居建为三间,这是历代皇家的规定,不可更变,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情况,必须有所变通,如果建房者拥有六间厢房的土地,那么采用这样的布局就非常实用了,除两头的主 房外,东西两厢还可以各建两座三间的厢房,这样,用一个院子的地方,建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院子,起码可以安排两个家庭共同来使用。这里面是否有风水方面的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三合对围式院落,在当地也有人将其称之为棋盘院,他们的理由是:两个院落之间的门楼即为楚河汉界,两头的院落就是双方对应的棋盘了。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解释,具有一定的道理。不过我更倾向于“田”字形组合的说法,这样的建筑应该说更有棋盘的风格。当然把上述两种布局的院落都叫做棋盘院也是可以的,一种可称作为“对围式棋盘院”,另一种可称作“田字形棋盘院”。

3 晋城的窑洞

窑洞是一种古老的建筑形式,是人类早期发明的一种居住形式,形成于新石器时代,是一种制造工艺简单且非常实用的民居建筑。晋城尽管石厚土薄,但人们对窑洞的感情却十分深厚,所以在晋城的各个县区都保存有不同类型的窑洞。

晋城窑洞类型,以建筑材料来分:有土窑洞、砖券窑洞、坩埚券窑洞、石券窑洞等;从建筑形式上来说有顺窑、横窑、窑上楼、窑上窑等;从建筑工艺上来说,又可分为支模造与插茬造等不同的建造工艺。

土窑洞。就是在黄土层较厚的地方,利用山地的落差,挖掘成的窑洞。这样的窑洞在挖成后,还要在窑洞口砌墙、安置门窗,然后才能供人们居住。这种类型的窑洞在晋城并不普遍,一般为贫困家庭所使用,现在的保有量很少。其原因一是山区土地较少,挖窑洞需要占用一定规模的土地:二是太行山区,石厚土薄,可供挖掘窑洞的地方并不多;三是晋城不缺燃料,不缺石场,烧砖、采石都很容易,建房比挖窑洞或许更容易。

砖券窑洞。砖券窑洞在晋城有着一定的数量,由于晋城煤炭资源丰富且应用较早,烧砖较为容易,所以元代以后,随着近山树木的砍伐,建筑木材日渐缺乏,所以很多人家在建筑住房时都选择了使用木料较少的砖券窑洞。砖券窑洞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因此,在晋城的许多地方都有这样的窑洞存在。由于砖券窑洞需要较厚的抗墙(扶壁墙),单建窑洞浪费土地,所以一般都是几孔窑连在一起修建的。晋城现存最多的是明代的城窑。

埚筒窑。这是晋城特有的一种窑洞式建筑,埚筒窑所用的建筑材料是古代生铁铸造时溶化铁水后遗弃的坩埚,由于当地人将其称之为埚筒,所以用这种材料建筑的窑洞叫埚筒窑。埚筒窑一般为并列式筒拱,将埚筒口底套接形成拱形,一层层并联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窑洞,埚筒窑只有在古代铸造业发达的地区才有保存,由于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抗侵蚀能力,所以只要保存下来,就会有着较长的历史。

石券窑洞。这种窑洞主要保存在石料比较容易采集的地方,石券窑洞外墙、拱洞皆由石料筑成,外观精美,坚固耐用。晋城的石券窑洞多分布在晋城东南部的山区,城镇及平原、丘陵地区多用石头拱券建造桥梁。

顺窑。一种将门窗开在窑口前面的窑洞。由于门窗是顺着拱洞方向开的,所以叫顺窑。

横窑。一种在抗墙上(扶壁墙)开门窗的窑洞,这样的窑洞由于窑口不朝向院子,门窗又横开在扶壁墙上,给人们的整体感觉是一个横在院子里的建筑,所以当地人将之称作横窑。

窑上楼。一种在窑洞上盖楼房的建筑形式,这样的建筑由于楼下是窑洞,荷载能力明显高于一般的楼房,所以多作为大家族的库房使用,当然住人就更不是什么问题了。

窑上窑。顾名思义,在窑洞的上面再加上一层窑洞,这样的建筑在民居中存在,但更多的是保存在沁河流域的堡寨中。一层之上再加一层,城墙有多高,窑洞就可以起多高,最多可达四、五层。这样的做法,既增加了城墙的高度,又增加了城内的居住面积,平时可以存物,乱时可以住难民、住兵丁,用层层叠加的窑洞来建筑城墙,应该说是古代建筑领域的一个创举,是一种既合理又适用的建筑形式。

3、晋城民居的构造

晋城民居的构造,从宏观上讲属于中国传统建筑的构造类型,但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经济环境也造就了其特有的构造形式。

1 建筑材料

晋城民居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所以有着明显的地域特点。

在地理环境比较平坦土厚石深的丘陵地区,民居所使用的墙体材料,大部分是经过烧制的青砖,经济条件稍差一些的家庭则使用土坯建造墙体,墙体砌成之后,在土坯墙上加抹一层护墙的白灰。

在河谷山地,建筑的墙体用材有近百分之五十是河谷中的卵石,而建造在山区里的房子,则较多地使用了当地易于开采的片石。

在铸造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许多建筑都使用铸造后废弃了的坩埚建造,这或许是晋城地区独有的现象。在沁河流域保存了许多这样的民居建筑,所以熔铁铸造后留下的废弃物――坩埚,就成了晋城地区一种特殊的建筑材料。

2 抬梁式民居的构造

抬梁式结构的两层楼房是晋城古民居的主要建筑形式。它的建筑结构可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下层的高度一般在三米左右,门窗通常开向院子。三间一座的民居,房门一般开在明间的正中,窗户则开在两次间的正中,屋身较高的民居通常还在房门的上方加一个顶窗。房屋下层的房梁放置在门窗之间的夹墙上,下层的房梁主要用来承放上层建筑的楼板地砖,所以要求必须粗壮平直。下层房梁上横向置放着棚檩,当地人将其称之为“算”,或许就是“算裎方”的简称,棚檩与房梁成“丁”字状排列,檩与檩之间的距离大约在35厘米左右,棚檩的作用同平綦方,尽管它们外表呈圆形,但上边必须加工出一个平面,整体排列也必须成一个平面,因为棚檩的上面是用来放置楼板的。为了保证楼上居住者的活动不会给楼下带来影响,建造者还要在楼板与楼板衔接处的下方加一个条状的隐缝板,其作用是防止楼板缝隙间的尘土下落。为了保护楼板,减少楼上活动给楼下带来的噪音,建造者还要在楼板上抹一层护板灰,并在楼板上铺墁上地砖。楼上门窗的布局与楼下大同小异,如果加楼廊则同楼下相同,如果房门开在山墙,就在楼下开门的位置加开一个窗户。闷户楼的门是开在楼板上的,一般开在墙角处,占用一根棚檩的位置,宽度在70-80厘米之间。闷户楼的楼门叫吊盖,不打开时与楼板相似,只有上楼时才会开启,开启时向上推动,推起后将门环挂在楼墙上一个相应的挂钩上,即可上下通达。

四梁八柱与实榻门。在晋城民居中,四梁八柱是人们常常提到的建造规则,其实这已经是一种过去式了。在晋城元、明两代的民居建筑中,四梁八柱应该说还是一种通用的建造方式,三间房子四架梁,八根立柱顶起来,这无疑是一种延续了数千年的做法,但这种做法在明代后期被逐渐淘汰了。分析其原因,第一,随着人口的增多,山林的不断砍伐,木料日渐缺乏;第二,煤炭的广泛使用,使青砖替代土坯从理想变成现实,青砖的防水与坚硬解决了土坯墙体的弱点,不用木柱也可以保证房屋构架稳固与持久。于是人们就不在梁架下支柱子了,所以四梁八柱就成了后来人对早期民居的描述了。从清代开始,在晋城,直接在青砖墙上放梁架的民居已比比皆是了。

晋城民居中的门也非常有个性,除了官宦巨贾宅院中的隔扇门之外,几乎所有民居的门都是实榻门。究其原因,大概有两个方面,一是为了坚固,二是制作工艺简单,这应该是山区百姓纯朴生活的直接写照。

砖包墙与石根基。这也是晋城老百姓建房的基本要求,明、清时代,晋城的手工业十分发达,煤炭的使用已十分广泛,在晋城用煤炭烧砖是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事情,所以在晋城,明、清两代遗留下来的民居,大部分都是漂亮的砖木结构的各类型宅院,很少能看到土坯建造的民宅。这些民宅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建筑的根基,甚至下半截墙体都会使用整齐的石条砌筑,这样的建筑基础稳固,墙面整齐,即使有一点破损也只是房檐上的问题,稍作修补即可继续使用,这可能也是晋城明、清民居数量众多,保存较好的原因。

苫砖与苫板。在中国的许多地区,人们在盖房子时,上梁钉椽之后,紧接着的下一道工序是钉苫板,但在晋城则有所不同,在这里很可能是铺苫砖。苫砖是一种边长20公分左右的小型方砖,厚度只有一般砌墙砖一半,苫砖或许是明、清时期当地生产的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木材短缺的问题。

中国古代建筑,使用最多的材料是木料。经过漫长历史年月的消耗,到明、清时期,即使在太行山上,木料也开始紧张起来,于是许多木材的替代品也就应运而生,苫砖或许就是一种代替苫板的新型建筑材料。这种材料虽然增加了房顶的重量,但毕竟用来做椽子的小圆木易得,而用来加工木板的大木料难求,用苫砖即可解决这一问题。同时苫砖的使用,还可以增加房屋的耐损程度与保温效果,所以苫砖就成了明清时期晋城殷实之家建房的重要材料。而一般平民与穷苦人家建房时,所用的只能是荆条或其它灌木枝条编制的苫片(当地将之称作“笆”)。

另外,苫砖也是当地人们建楼时铺墁地的首选材料,薄薄的苫砖既防火又耐磨,重量还轻,所以成了楼房墁地的专用材料。晋城民居中楼房很多,几乎所有楼房的地面铺墁的都是这样的苫砖。

3 窑洞式民居的构造

晋城的窑洞从外形上看可能和全国各地的窑洞大致相同,但在建造工艺上却有着自己的特点,那就是插茬造与双曲拱的使用。晋城造窑洞的办法一般分为两种:支模造与插茬造。支模造在晋城一般只用于通道式券洞、巨石券砌的窑洞、拱券式桥梁等,而在砖券式窑洞的建造中,几乎所用的窑洞都采用的是插茬造工艺。

插茬造是一种窑洞的建造工艺,用这种工艺建造窑洞是不需要支造拱模的,券筑窑洞的工匠们只是利用砖与砖之间的错缝,一块一块地将砖插接起来,最后形成一座纵联式窑洞。

具体做法:建造窑洞时,先划定地盘,然后垒起窑洞两侧的抗墙(扶壁墙)与前后的窑口的挡墙,当墙面高至起券时,则停止两面侧墙与前面窑口墙的砌筑,只增加后面窑口内墙的高度和周圈外墙相应的高度,后面窑口内墙所砌的形状要根据设计中窑洞的筒拱形砌筑,这个筒拱形的窑口墙是一个下方上圆的形状,所以当地匠人将之称作“和尚头”。“和尚头”是插茬造工艺的关键部位,这个“和尚头”的弧长需经过计算,其长度必须恰好能安排下筒拱所需的券拱砖,这就是所谓的“派茬”。派茬和插茬所用的砖,必须是质地上好的砖。派茬时工匠们在砌筑好的“和尚头”上用整块和半块的砖间隔砌筑,从而形成一个长短相间、错缝均匀的筒拱形砌口,这个砌口就叫做“茬”,砌口做完成后就可以开始插茬了。

所谓插茬,就是在已形成的错缝缺口中插入新的筒拱砖,从而制造出另一组新的茬口,然后在新的茬口中再插入一组筒拱砖,循环往复,依次推进,最终一座窑洞的筒拱就建成了。只有在筒拱完成后才可以补砌前窑口的砖墙,最后完成整个工程。

4、晋城民居中的民俗与文化

民居必然会包含着许多的民俗,晋城的民居也不例外,在研究晋城民居的同时,我还注意到一些晋城特有的与当地民居有关的地方风俗,它们的存在,既反映了当地古老的社会风俗,也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1 严格的三间五架制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等级制度几乎贯穿于人们生活的每个环节,其中居住制度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明史・舆服志》记录了明洪武二十六年的相关定制:“一品、二品厅堂五间九架,门三间五架:三品至五品厅堂五间七架,门三间三架:六品至九品厅堂三间七架,门一间三架:庶民庐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饰彩色。”。在清代,尽管没有如此详细的定制,但晋城的百姓还是认真地遵循着这一规定。所以在晋城,凡是明、清两代建造的房子,大都严格地遵循着面阔三间,进深五架的规矩,有许多豪商巨贾,尽管建造了成片的宅院,较大的厅堂,但也只是加长了房屋所用的梁袱和椽子,一般不会改变五架进深的规矩。

2 灵活的大门

在中国北方的民居中,坐北朝南是一个重要的特征,把院子的大门开在东南角上也是一个重要的建筑特征,这就是风水师们常讲的坎宅巽门。但在晋城则有着不同的情况,在晋城的民居中,院子的大门设置是灵活多样的。甚至可以说在什么方位开门的都有。这应该说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有关,首先,山区的地理环境复杂多变,一个山包,一个河湾,一片林木就可能形成一个小的环境,小的环境往往可以让风水先生产生出许多与众不同的灵感;其次,山区的土地紧张,许多村落的民宅都是见缝插针,在不断的改建中完善的。即使在比较平坦的地区,即使是地主豪门,也同样是惜地如金,所以风水先生也必须适应社会的需求,想一些办法来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利用一些人为的因素来改变一下不利的环境,如建一个照壁,立一个星,放一个镇物等,正是由于这些方法的广泛使用,才使我们有机会看到许多灵活多变的宅院大门。

3 火炉与炕

火炉与炕是每一个居民不可缺少的生活建筑,尤其是在中国的北方,生火、烧火炕是北方人冬季必须每天做的事。但在晋城却有着与众不同的形式,晋城人不造火炕,所以也就谈不上烧火炕。在晋城人的住宅中,炕就是床的变种,只承担躺人睡觉的功能,不需要对其加温,所以明、清时期晋城也有许多在南方才会有的木床,而火炉则是民居内一个独立的建筑。尽管在晋城的古建筑中,有时也会看到通间的大炕,但这个炕只是一个形式上的大家伙,炕的内部并没有与火炉相通的孔道,火炉的功能依旧是独立的。

不建火炕并不是说晋城人不用火来取暖,应该说在晋城,凡建造在居室内的火炉都是为了取暖用的,但这里的人只用火来暖家,不用火来暖炕。究其原因,应该与晋城明、清时期发达的煤炭生产有关,在晋城的居民家中,火炉一年四季都在燃烧着。所以整个冬天都在燃烧的炉火完全可以保持屋子里温度,人们完全没有必要去建一个麻烦的火炕。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晋城生产的煤,是优质的无烟煤,红红的火焰只能给人们带来浓浓的暖意,而不会制造一点点的烟雾,因此人们不必采取火道的形式来取暖排烟,所以晋城这个地方才有了不建火炕、不烧火炕、没有烟囱的特殊现象。

4 中公爷

在晋城一些地方的民居中,还有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在老百姓院子的正中央,往往放着一块方方正正的石头。但这个非常适宜人们坐下来休息的石块,却是不可以坐人的,因为这里安置着一位尊贵的神灵,当地人将其称之为中公爷。这位神是谁?我听老人们讲,据说院子正中坐着的神是姜子牙,权力极大,可以封神。传说,天下的神灵都是姜子牙封赐的,但他在封神的过程中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大度的他将所有的位置都封给了别人,当一切都安排完之后,他才发现唯独没有给自己留一个位置,无奈的他一屁股坐在了院子当中,也有的地方说他是坐在房顶上的。这就是说封神的姜子牙,自己并不是神,是当地善良的人们给了他应有的尊敬,把他安置在自己院子的中间,还将其尊称为“中公爷”,这是一个没有名号却很有地位的神灵。

5 民居前后的树木花草

不同地区房前屋后种植的树木花草有不同的讲究。在晋城的民居中,院子里人们往往喜欢种植葡萄、石榴、月季、芍药、丁香,大门外人们一般喜欢种植槐树,榆树,人们所忌讳的是桑、柳、柿、杨这些名字不吉,形象不佳,或声音不美的树种。在阳城的东乡,就有“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门口不种鬼拍手”这样的顺口溜,这就是一些禁忌的总结。桑和柿这两种树,人们之所以忌讳,是因为它们的名字不中听,桑谐音丧,柿谐音死。而柳树那下垂的枝条,给人们的印象就像是一个披头散发的恶鬼。至于所谓的“鬼拍手”就是我们所说的杨树,顶端那些小小的叶子几乎整个夏秋都在不停地摇动着,发出哗啦啦的响声,于是人们将其称之为“鬼拍手”,所以柳树与杨树也被列入当地的禁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