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5: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战略人才培养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战略人才培养方案

篇1

关键词:工业强省 模具专业人才 培养方案

课 题:本文系贵州省信息产业厅“模具设计与制造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12jxw12336-04。项目主技人:黄力;项目组成员:蔡泽能,宋斌,裘敏浩。

一、贵州省模具工业发展的现状

1.贵州省的工业发展在全国相对滞后

《贵州省“十二五”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中指出:截至2009年底,贵州只有248家装备制造企业称得上有“规模”,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只有43家,无百亿元企业,缺乏带动工业发展的龙头型企业,例如,贵州也有汽车工业,但比较落后,品种少、产量低,没有形成以整车带动周边制造业发展的模式,没有延伸的产业链。贵州省装备制造业非常落后,在全国仅排名第25位,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总产值仅占全国同行业总产值的0.19%。究其原因,一是规模化投入少,二是受体制制约,三是技术、人才资源匮乏。工业发展的落后也说明了我省模具制造业的发展任重道远。

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随着体制的变革、投入的加大,必将形成潜力巨大的模具市场。我省在“十二五”期间将建成西南地区装备制造业基地,重点培育汽车及零部件、能矿装备和工程机械、民用航空三个支柱产业,巩固壮大精密数控装备和关键基础件和铸锻件、新型电子元器件和电力装备、铁路车辆及备件三个优势产业,积极发展其他特色装备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依赖于模具制造业的发展,模具制造业将为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装备,同时又会刺激模具工业的发展,加快和推动模具产业的进步和升级。要使二者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必须有高新的模具技术和优秀的模具人才作为保障,否则将造成相互制约,形成恶性循环。没有人才就做不好模具,模具只有依托省外制造,造成企业成本增加、竞争力下降、发展受阻,模具工业的发展也陷于不利。

2.贵州模具行业发展对模具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

在当前工业强省战略的推动下,制造业迅速发展,使用模具的企业增多,模具制造业也在快速发展,企业需要大量的模具专业人才。笔者对省内振华集团、贵航集团下属企业以及贵州使用模具和从事模具制造企业的实地考察,还对宁波、无锡、芜湖、深圳等发达地区的企业对模具人才的需求进行了调研。省内制造企业与省外企业在模具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方面相对一致,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1)贵州模具行业人才匮乏。由于贵州工业落后,模具工业发展缓慢,模具人才收入较低,因此,很多企业的优秀模具人才流向沿海地区,甚至历史悠久的三线企业培养出来的模具人才也留不住,培训成熟一批就流失一批,连退休的优秀设计人员都被发达地区重金聘走,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都往外跑,造成模具人才匮乏,制约了模具工业的发展,从而也证明了模具人才的紧缺。现代模具制造是高技术背景下的工艺密集型工业,是高技术人才密集型行业,模具人才的整体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模具技术水平,而模具技术水平的高低又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不仅是贵州,发达地区对优秀模具人才也是求贤若渴。

在众多的企业中,优秀的一线模具技术人员紧缺,造成有的设备处于闲置状态,不能产生经济效益。随着贵州工业的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模具技术不断进步,企业对优秀模具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2)模具专业人才来源的比较。调查统计显示,模具设计的社会培训模具设计主要为强化突击的短期培训,侧重模具设计软件的应用,按零件分模,照葫芦画瓢,不考虑结构、加工工艺性,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不足,这种培训只适宜有过模具制造及设计经验的人员。模具制造的社会培训主要培训学员的模具装配能力和一般的机械加工能力,学员只能识别简单的图样,按照师傅的指示工作,经过这类培训的学员很难独立完成模具的设计与制造。企业自身培养的员工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锻炼出来的,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需要较长的成长周期,其发展的空间取决于是否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而本科院校模具人才的培养着重于理论研究。高职院校应该结合企业和本科院校培养的方法,实现生产与理论教学的结合,培养出既有实战技能又有一定理论功底的人才。

(3)模具专业人才的定位。模具专业人才的定位主要是指从事模具设计、生产、管理、质量监督及营销的技术人员,主要包括:模具机加工、模具工艺、模具装配、模具设计、质量检验、模具安装调试、模具生产管理、设备维护、模具成本估算、营销及售后服务。在模具制造业中,主要从事模具生产和管理。

(4)模具专业人才的要求。模具生产属于单件生产,是根据客户的产品需求来进行模具的设计、生产,每副模具都不一样,具有变化大和不确定的特点。模具设计、制造技术不断更新,表面处理技术更加先进,新型模具材料不断涌现,快速成型技术迅速发展,这些使得模具设计及制造企业对模具专业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要求模具专业人才能快速设计、生产各种产品模具。

第一,模具专业人员应具备娴熟的模具生产能力,能完成模具加工工艺规程制定、制造、装配与维护。工艺的掌握是容易被忽视的内容,一个优秀的模具设计、制造者应该是一名优秀的工艺师,这样生产出来的模具才是最合理、性能最好、成本最低的模具。第二,模具专业人员应具备CAD、CAM、CAE软件应用能力。第三,模具专业人员要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既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模具专业人员要有创新意识,了解和追踪前沿科技,掌握模具专业先进的设计、制造技术,不断更新、进步。第五,模具专业人员要有较高的素质和协作精神。

贵州省正在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为模具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模具产业发展势态良好,模具人才的培养是我们的责任,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挑战。要培养出更高水平的模具人才,服务于工业强省战略,就必须认真分析模具行业不同职位对各方面能力的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加大改革力度,发展创新,设计优秀的模具设计和制造人才培养方案

二、模具工程师培养方案

为了服务于工业强省战略,满足相关企业对模具人才的需求,培养模具设计、制造及相关领域的卓越工程师,在人才培养战略和培养模式上就要有创新和突破,应做到以下几点。

1.建设强大的师资队伍

通过引进、送出去学习、自主培养、下企业锻炼等方式打造一支结构优化、能说能干的高素质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团队。专业教师应能独立完成设计、工艺、加工、装配、试模、修模整个过程,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与模具加工能力。教师要积极参加模具技术交流活动,了解模具行业的最新动态,下企业参与模具生产,掌握模具的整个生产流程和加工工艺,丰富经验,拓展知识面。教师还要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和技术攻关,不断提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从社会聘请经验丰富的模具工程师作为补充,从事教学和学术交流,相互切磋,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2.改变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

以适应企业需求为原则,第一,编写切合实际需要的教材,注重内容的可操作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编写出具有完整的模具生产流程的教材,结构清晰、内容充实、准确完整、易学、易教。第二,改变教学模式,以模具生产过程为主线,采用模块化教学,在完成一副或多副模具的制造过程中穿插理论教学,使教学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第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模具设计与制造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查阅、搜集相关资料,并能合理应用,教会学生学习与发展,而不是机械式的灌输。

3.建立生产型实训基地

组建能满足模具生产的制造车间,完善实训条件,建立生产、教学、科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开放模具钳工、模具拆装实训室,开放机加车、数控加工车间、电加工车间,使学生在任何工作时间都能进行技能训练,增强学习的灵活性和主动性。安排学生参与学校为企业生产模具的制造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完成模具的生产。开展模具设计、制造竞赛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专业热爱。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企业合作,在企业实习时,让学生参与模具制造的全过程,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

4.改进教学设施和手段

引进和开发先进的教学软件,建立模具 CAD、CAM、CAE实训室并与数控车间实现数据共享与对接,建立具备多媒体功能、模具教学资源共享的多功能教室,可以进行模拟仿真和互动式教学。开发专业主干课程实用性强的教材,研发优秀的CAI课件,创建精品课程。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动手能力,能用实践教学教授的理论知识,尽量在实习车间进行教学。

5.了解模具先进技术和成果

设置专业选修课,使学生了解模具行业的相关学科知识,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培养模具专业人才的全面发展。

6.加强教学监管,建立教学监控体系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及时发现和修正偏差,改进和完善培养方案。充分了解企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对学生的工作情况进行追踪,根据行业技术的发展状况及时调整、修改培养方案,做到与时俱进,引进专业前沿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培养能满足企业要求、具备发展前景的优秀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

7.采用灵活的考核方式

除了考试,还要把学生平时在实习、模具生产、实训过程中的能力和表现纳入专业综合素质的考核范围。在顶岗实习期间,制定专门的考核制度,综合以上考核作为最终的考核结果,并通过考核分析,对学生适应的最佳岗位提供建议,供学生参考。

三、实施分析

笔者所在学院2009级有两个模具班,其中一个班采用传统教学,一个班实施模块化教学。2010级也有两个模具班,其中一个班采用模块化教学,另一个班采用新的培养方案,增加了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对照结果显示,接受传统教学的学生进入岗位后,要经过较长时间的一线锻炼才能进入角色;接受模块化教学的学生掌握了模具各个模块的制作流程,能较快地适应企业模具制造和设计的需求。但由于学生实际生产经验很少,设计和制造的模具都不能优化;增加了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的学生,参与了模具的全部制造过程,掌握了从毛坯、零件的加工到模具装配、试模的工艺过程,进入企业后能很快进入工作岗位。这部分学生对工艺的理解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个优秀的模具人才应该是一个优秀的工艺师,设计、制造出来的模具应该是一副优秀的模具。可以看出对最后一组学生的培养达到了预期目的,但也还存在不足,例如,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模具设计软件的掌控能力还有待提高。我们一直在探索、谋求最科学的培养方案。

四、小结

第一,通过调研分析,制定了全面的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包括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制度建设、考核机制、资金保障制度,并不断改进和完善一系列体制。

第二,通过实施新的方案,强化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了操作技能,使学生掌握了生产工艺,丰富了设计经验,为上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第三,进过实施与追踪调查,笔者所在学院培养的模具人才得到了企业的好评。在调研的同时,我们不断改进培养方案,2009级学生是首批受益者,目前已经工作,主要在振华集团、贵航集团、芜湖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珠三角企业工作。反馈信息显示,学院培养的人才底子好,发展后劲足,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得到了企业的肯定与赞扬。2010级学生今年毕业,已有上述多个企业与学院达成协议,录用学院的毕业生。

第四,目前,贵州省的模具工业还处于落后状态,模具人才匮乏,缺乏模具龙头企业。贵州要工业强省,模具工业必须先行,而对模具人才的需求将迈上一个台阶。职业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培养模具人才责任重大,优秀的人才培养势在必行。新的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将不断完善与优化,为贵州工业强省战略培养更多优秀的模具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力,毛卫秀.高职《塑料模设计》课程改革探索[J].职业,2011(5).

[2]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篇2

关键词:创新发展 独立学院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战略是进一步激发我国创新活力,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战略;是促进区域间协同发展,完善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布局的内在要求。高等教育以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创新驱动战略更明确地指出高等学校必须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己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显现,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日益显现,科学研究正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和基地,社会服务和实践活动成为创新人才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教育部在第二次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教育部官方网站 2013 年9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具有招生资格的独立学院已达 309 所。独立学院凭借母体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和民营运作的机制优势迅速崛起,逐渐发展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支生力军。作为按照新型办学机制举办的本科学院,是普通高校优质办学资源与优质社会资本互相结合形成的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胆构想和有益补充。同时也作为高等教育的新生事物,独立学院办学过程中有许多问题需要广泛研究,其中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对于独立学院准确定位、办出特色,无疑是一项积极的和影响深远的工作。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中三个关键要素、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的实证分析,探讨在创新驱动战略下独立学院建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和策略。

一、独立学院建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形势

根据《国家教育发展纲要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的精神[1]。民本院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就成为独立学院提高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2]。可见,培养目标设计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依据,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应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由于独立学院的特殊性在于它是面向普通高校本科批次招生的特殊性,其培养目标介于研究型大学与职业技术学校之间,再加上独立学院办学时间较短,独立学院呈现出趋同现象严重、面孔单一、缺乏特色、生存空间得不到拓展的尴尬格局。在有效填补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两种办学类型之间的应用型本科层次高校的空缺的同时,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也应努力在"空挡"中寻找答案,避免与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同质竞争,给社会与学生、家长提供另类的选择。

二、独立学院建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作为适应民众对高层次、高质量人才需求而创办的独立学院,其培养的本科层次人才又不能等同于高职高专培养,必须比高职高专培养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性;另一方面,也要比原普通高校培养的人才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能较快地适应岗位的需求,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人才,不以学术型、研究型的精英教育为取向,而以适应广大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的技术型的大众化教育为取向,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强化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既注重智育,也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创新人才,人才要比高职高专培养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有更宽、专、交的知识结构和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具有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技能,而且具有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二次开发的能力。

三、独立学院建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独立学院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目标,体现民本院校有着不同于精英化高等教育或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特色,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由"学科取向"向"实践取向"的转型。人才培养方案要构建一个逻辑性、科学性的整体课程体系。

1、市场导向---培养规格宽口径、多方向。

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时期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与市场经济发展有密切关联,这就要求独立学院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在专业设置上以市场、就业和学术为标准,既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和区域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充分考虑学校本部的学科和专业所能提供的后援力量,遴选优势、强势专业,整合优化传统专业。

具体而言:一是人才培养要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二是要以实现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动力。

2、以人为本、育人为先---整合能力观。

教育的价值和效益是以受教育者为载体,凝结、依附在受教育者身上的。将一般素质与具体的工作情景结合起来,认为能力是个体在现实的职业工作表现中体现出来的才智、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合,一方面,承认能力不等同于特定任务,能力是个体知识、技能和态度所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素质结构,它是完成具体操作性任务的基础;另一方面,这种素质结构总是与一定的职业情景或工作角色联系在一起,总是通过个体在完成特定职业任务时才能表现出来。

修订培养方案要充分考虑民本院校生源实际,即受教对象的知识储备、个性特征、能力基础等,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要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向性,并满足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3、各取所需,各展所长---专业设置与市场的创新结合。

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在照搬母体高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的基础上,还应通过市场发掘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专业;通过学科专业交叉整合,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孕育新专业。

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标志。基于不同专业不同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要求,修订培养方案要体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辩证统一,并设计出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4、通专合一、知行统一 ---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在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时,应坚持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要

避免学科之间不必要的重复,同时注意学科之间内在的关联性、交叉性、贯通性、融合性。努力在专业学科基础、实践训练等方面形成特色;在课程体系建设上要突出加强实践教学,构建与理论课程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具体做法是:把握前提,严格课程开发程序。围绕职业能力主线,合理设置课程框架。强化实践环节,突出创新素质培养。

四、综上所述

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属于教育创新的范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迫切的现实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过程,即变不适应为适应,变不协调为协调,实质上是主动适应社会的过程。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龙头不可能不随着社会的巨变而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需结合其自身的办学模式和运行特点。充分使用办学合作单位的资源,将社会资源变为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不同专业、学科的特殊性结合起来,体现不同专业特色,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和最优化。[3]

要符合学生受众群体的能力和知识特点。他们的创新活动较多地为动手操作时间而非基础文本知识基础。从而比较适合培养为应用型创新人才。

独立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并不是社会顶级人才,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因材施教,能够跨越生存瓶颈,就能够缓解就业危机,并起到填补综合性大学和职业院校缝隙的作用,为地方提供不可替代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3]8 号)文件

篇3

关键词:一带一路 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国家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广西在国家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广西提出深化推进与东盟互联互通、贸易、金融、海商、人文交流等合作,这给主要依托第三产业进行专业设置布局的财经类院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因此,需要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树立全新的思路来设计和实施人才的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的建设与发展。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战略环境对财经类人才素质的要求。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作为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面向东盟区域的国际通道,广西正逐步实施开放性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构筑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对外开放平台,不断扩大和深化同东盟的开放合作,经济的发展对人才投入与智库支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加强与东盟国家经济的互联互通、建立合作共赢的关系亟需大量专业技能强、语言能力强且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财经人才;另一方面打造西南、中南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撬动地方开放发展亟需一批具有实地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能力,符合“一带一路”战略需要的、知行合一的新型人才。

2.区域发展对财经类人才结构的需求。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广西将大力发展特色优势服务业,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态,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商贸服务与会展业、信息服务业、电子商务、金融业等重点产业,并依托跨境经济合作区,构建与东盟的跨境产业链、跨境物流链、跨境金融服务,形成利益共享的区域价值链。在此背景下,全面打造区域“人才供应链”,培养一批能够精准对接地方产业的人才,将成为广西财经类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这类人才既包括熟悉国际金融市场规则和规律,善于开展金融投资、互联网金融等业务的资本运作人才,又包括具备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交易、电子物流、国际采购等行业新知识技能的新型国际贸易人才。

3.产业升级对财经类人才培育的要求。在“一带一路”的发展规划中,广西的目标是建设成为面向东盟、辐射西南、中南的现代服务业新高地,形成制造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的产业新格局。因此,广西的财经类院校要围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居民消费升级三条主线,坚持“提升能力、以用为本、高端引领、整体推动”的原则,加快改革人才培养体系,造就一支能够适应产业转型升级要求的高素质队伍。该类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涉外复合应用型财经人才”即熟悉“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社会文化、经济状况、财税法律制度,具备战略执行能力、风险规避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的人才。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现实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经济特色”互补匹配性问题。“一带一路”战略对广西的定位,赋予了地方财经类院校新的历史使命,人才培养目标只有与区域经济特色相结合,才能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高针对性与实效性。就目前广西的财经类院校来看,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匹配的特点,要么将目标定位过高,照搬名牌老校的路径,盲目进行学科建设,忽视了地域特点,结果由于受广西本地师资和生源的制约,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要么将目标定位过低,走上高职高专的培养路径,过分强调技能培养,忽视对学生整体素质、创新能力和责任意识的培养,最终无法彰显人才培养的目标优势。与此同时,由于片面理解区域经济发展对财经类人才需求的迫切性与实用性,“急功近利、重术轻道”的现象也在广西的财经类院校中蔓延开来,“考证热”、“兼职热”成为地方财经类院校的显著特点。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既要有能力,又要有素质,既要是才,更要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层面上,需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

2.人才培养结构与“区域经济布局”互动协调性问题。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行、广西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成熟、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启动,广西的区域经济布局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亟需构建一个能够满足“一带一路”发展需要的合理人才结构,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就目前广西的财经类高校及人才区域分布来看,资源主要集中在南宁、柳州、桂林三市,处于北部湾经济区的钦州、北海、防城港以及西江经济带的梧州、贵港、百色等城市对财经类人才需求量也很大,但是并没有成熟的财经类院校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接轨;就广西现有的地方财经类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而言,大都为会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传统专业,而现代物流、外贸、会展、电子商务、金融咨询等紧缺专业远不能满足“一带一路”发展的需求,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协调性差且调整滞后。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推进,新产业、新业态的快速成长,需要从新调整高校的布局结构,完善人才培养结构,以适应现代新型服务业发展。

3.人才培养方案与“区域经济发展”互促融合性问题。加强人才培养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促融合性问题将成为“一带一路”背景下财经教育的关注点。就目前广西的地方财经类院校在校生而言,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职业素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促融合性明显不足。在专业设置上,虽然开设了国际会计、国际金融、电子商务、信息咨询等新兴财经类专业,但是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真正能够与国际接轨,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少之又少;在培养方案上,财经类的专业还是以理论化、系统化学科体系为主,实训课时偏少,像案例教学、沙盘实验等授课方式还未成为主流,忽略了“互联网+”时代下人才素质特征和能力结构;在培养方法上,虽然已经开始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但是依旧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旧的教学方式,学生对于宏观经济的认识以及政治敏感度依然较低,统筹能力、创新能力都有待于加强;在质量考核上,机械式的问答考试依旧是地方财经院校采取的主要方式,实际操作能力和知识的灵活运用没有得到很好的考察,导致“人才短缺”与“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共存。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选择

1.人才培养目标从“功能本位”到“素能本位”发展。一带一路背景下,财经类人才培养目标对应着财经行业的需求,要实现从“能力本位”,到“素能本位”的转变。首先,应从培养目标入手,树立新型财经类专业教育理念,比如财会税务类专业要秉承“诚以修身、信以立业”的理念,建立财经职业道德教育体系,实现教育与社会实际需要的接轨;经济管理类专业,要加强对创新创业能力、操作实践能力和团队意识等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企业经营实践中发现问题、捕捉商机、开拓进取,既具备经济管理才能和经营头脑,又具有深切的人文关怀、强烈的责任意识、健全的人格心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儒魂商才”。其次,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要注重专业教学与人文教育融合、地方特色与全球视野的结合,体现财经类人才培养的个性,这样才能真正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凝聚与发展人才培养特色。

2.人才培养结构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财经类人才培养结构要与区域经济布局相互协调,实现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首先,要根据“一带一路”广西的定位以及东盟区域发展的需求,找准地方财经类高校的定位,建立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通过撤销与新增等量置换、优化细化培养方向等方式调整改造传统专业,优先增设满足“一带一路”、自贸区、生态文明建设、文化传承等急需紧缺专业。其次,要针对广西区域内的主要行业、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建设的需要,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加强校企、校地合作,集中力量办好一批应用型财经类专业,例如互联网经济、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科技服务、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相关财经类专业。

3.人才培养方案从“学科为本”向“人才为本”完善。“一带一路”建设是以创新驱动为引擎,因此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强化学科体系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融合,立足于区域特色与创新教育,从“学科为本”向“人才为本”转变。首先,要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紧跟学术和实务前沿,构筑动态的“管理型、创新型、涉外型”人才培养方案。例如广西财经学院的设立“东盟人才培养实验区”,优化课程体系,增设跨专业的商务、管理、沟通、案例研究等课程模块,嵌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历史、人文、商务礼仪等个人修养塑造模块;新增设“创新创业学院”,并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创业基础课,设立创新创业学分,以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其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还需要地方财经类高校与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的大型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从高等教育层面推动和扩大产能合作以及资金的融通,促进全方位、多层次的互联互通和经济合作。

参考文献

[1]刘秋萍.“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支点[J].人才资源开发,2015(3)

[2]杨虹.地方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创新策略[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11)

篇4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194-02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性指导文件,是高等职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与实施方案,是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设计,是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以及有关工作的基本依据,对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首要环节。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应该充分考虑到高端技能型人才这种社会角色价值的需要,要设置有科学的办学理念、正确的培养目标、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等。基于人才培养方案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重要性,各高职院校均十分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本文以国家示范高职院校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为例,探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流程。武汉船院商务英语专业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按照“学习——实践——研究——优化”的思路,对人才培养方案已经进行过反复修订,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道路上探索了一条可行之路。

一、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一)行业需求分析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国际各类投资及其贸易趋向活跃,产生了更多的涉外就业岗位。2010年4月18日,在第107届广交会上,商务部公布了一份《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勾画出了中国外贸的发展战略和宏伟蓝图。报告提出,至2020年,中国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将增长一倍,到2030年要初步实现贸易强国目标。而湖北省积极推动中部崛起战略,将外贸行业作为湖北省重点发展行业之一,湖北省作为中部崛起的“支撑点”,作用日趋明显,对外贸易迅速扩大,对实用型的外贸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二)毕业生就业岗位分析

通过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以及毕业生回访,分析我院商务英语专业近三届毕业生的职业岗位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近三年职业岗位分布图[1]

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得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面向为:外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外贸业务员、报检报关员、国际货代员等。

(三)确定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

通过多次走访企业开展调研,请专业委员会专家论证,根据行业人才需求分析以及毕业生就业岗位分析,确定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主要面向湖北省、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服务于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行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备较强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精通国际商务外贸知识,具有较强的外贸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和信息技术交流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能够熟练从事国际商务助理、国际贸易跟单、单证缮制和处理、外贸业务开发和维护、外贸管理、报关报检、国际货代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外语优先、外贸熟练、综合素质高、办事能力强”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并确定人才培养主要从如下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第1、2学期。以培养扎实的英语基本功为主,以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和培养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为训练目标。同时,进入专业认知阶段,通过进企业参观,由企业人员深入介绍各部门功能、生产流程、产品卖点、报关流程等,使学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另外,通过邀请企业专家来校开展讲座,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等方式,使学生产生美好的愿景,增强其对专业的热爱和学习的动力。

第二阶段是第3、4学期。着重进行模拟商务情景训练,以学生未来工作为背景,设计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可能碰到的情景,并按未来工作过程设计项目,运用所掌握的英语技能和国际贸易知识,完成模拟实训项目,实现英语技能和商务技能的有机融合;同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软件模拟商务流程,让学生进入更为真实的虚拟进出口业务情景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与素质,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获得更为真实的职业体验。

第三阶段是第5学期。首先,学生在“校企虚拟电子工作平台”进行实战操作,我们与企业签订工学结合协议,企业在校内建立具有文科工学结合特色的“企业校内电子工作平台”,也就是在学校设置业务后台,企业兼职教师参与到教学、编写计划实施方案、工学结合实训手册等教学环节中,并派出业务员对学生进行培训。让学生成为企业的“校内业务员”,以外贸公司真实业务员的身份参与到企业的业务中去,真枪实战地为企业提品推广、业务磋商、业务跟进等专业服务,从而让学生获得了为真实企业进行专业服务的机会。

第四阶段是第6学期。学生到真正的企业实体去进行顶岗实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距离”就业。

(四)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是以深入、广泛的调研为基础的。首先,开展细致的行业企业调研以及毕业生跟踪调查,确定目标岗位群以及市场对外贸人才及其岗位能力的需求,随后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分析、提炼、描述典型工作任务及核心职业能力,之后确定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并邀请专家进行论证。

通过调研获得准确的市场对外贸人才及其岗位能力的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国际商务与外贸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主要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较强英语语言能力(尤其听说能力和外贸函电运用能力)、商务贸易工作能力、计算机技术与信息获取能力。这样,商务英语专业培养规格的两大能力主线(专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课程体系的四大能力模块基本确定,见表1。

然后根据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素质结构,邀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实践专家,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在实践专家的共同参与下,对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开发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最终将其整合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见表2。再根据人才培养需求对课程进行授课学期、学时的分配,最终形成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

表2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职业素养模块 团队合作训练、演讲能力训练、交际礼仪训练、生存挑战训练

英语语言能力模块 英语语法训练、英语听力理解、日常口语交际、商务英语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商务英语阅读、外贸英语函电写作、综合英语能力训练

商务英语

商务贸易工作能力模块 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跟单、电子商务与B2B平台推广

国际会展实务、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法、单证与文件制备存档

报关报检业务处理、中国主要贸易国政策与文化、国际货运

专业综合训练、顶岗实习

计算机技术与信息获取能力 信息检索、计算机应用基础、办公自动化训练

Photoshop基础

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保障

(一)双师型教学团队保障

商务英语教师要具备精深的英语语言知识,还要具备广博的商务知识,同时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应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中心,以加强专业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中青年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坚持数量、结构、质量协调发展的方针,建立一支专兼结合、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适应推进职业素质教育和办出专业特色要求的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方面,要建立校企人力资源流动机制,大力推动教师下企业进行实践和邀请企业人员参与教学过程;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吸收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任兼职教师;加强教师培训和进修力度,尤其是提供更多企业培训、职业教育培训等机会。提升专业教师理论认识,形成良好的团队工作氛围;脱离语言学科体系束缚,加强商务知识和技能学习。

(二)校内外实训教学条件建设保障

项目化课程对实训条件有较高的要求,在高职加强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各高职院校建成了一批相应的校内实训基地。但是在课程具体实施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还往往处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的状态,因此,要加强一体化实训室的建设,从就业岗位出发,根据高素质技能型国际商务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建设满足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和“教、学、做”一体化需要的校内实训基地。比如建设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室、商务英语多功能综合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办公自动化实训室等,并配有国际贸易操作软件、电子商务软件等虚拟仿真操作软件,创设突出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虚拟进出口业务情境中锻炼与岗位需求相适应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同时,为了配合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商务英语专业还应按照“合作双赢、慎重选择、优势互补”的原则,加大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并构建实习基地评价指标体系,以有效确保实习效果。

三、结语

人才培养方案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以市场岗位需求分析为依据,充分考虑到市场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种社会角色价值的需要,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实施与之相配套的人才培养模式,并结合人才培养方向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以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适应性。

【参考文献】

篇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旅游产业迅速发展,已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而要推动旅游产业升级发展,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是根本。因此,探索新形势下现代旅游业的人才开发,不仅是一种职能性任务,更是一种与产业提升、行业进步、企业创新紧密联系且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的战略。

然而,我国旅游教育明显滞后于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对中高端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的旺盛需求与综合性大学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矛盾成为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只有充分认识综合性大学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新形势,才能自觉地按新形势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综合性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面向市场、加强基础、拓宽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

二、我国综合性大学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模式创新趋同化现象严重

关于“趋同’,《辞海》这样解释“亲缘关系较远的异种生物,因所处的生活环境相同,呈现相似的形态特征。”笔者据此对培养模式趋同化做出定义: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中所表现出来的相互间平均化或一致化的动态行为过程,以及在形式上表现为越来越相似的现象。具体包括培养理念、培养目标以及培养方案等方面出现的雷同化、一致化倾向。从各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可以较为明显地看出这一趋同现象,在华丽的词藻后面体现的都是所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一旦某个高校有了新的做法,其他高校就会竞相模仿。

(二)某些创新流于形式

培养模式创新的形式主义主要表现在:进行创新时往往彰显形式而遮蔽实质,选择附庸其“貌”而失落其“神”。换句话说,我们更重视的是培养模式在形式上的改革,而忽视培养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以及其内在的理论支撑;探讨的是‘‘具体该怎么做”,却很不习惯于深究“为什么这么做’、“我们该怎么做”等等m。在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不能从根本上改革传统的范式,只是追求形式上的新颖,而不考虑如何在思想层面形成实质性的突破。

(三)培养模式改革太多受制于行政力量

我国教育目前实行的不是目标管理模式,而是自上而下的行政主导型的管理体制。大多数资源也控制在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以行政力量对大学教学质量进行监管与评估,依靠行政手段抓质量,通过一些量化指标来衡量,这就使得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受制于行政力量,自主性相对较差,可发展的空间有限。

三、新形势下我国综合性大学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战略定位

新形势下旅游管理人才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高素质的技术管理型人才需求剧增,而常规型人才需求不断下降。因此,需要对我国综合性大学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重新进行战略思考。

首先,明确战略目标定位。在新形势下,我国旅游产业对旅游管理人才需求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有较高知识、技能的高素质管理人才需求高速增长,而这种人才的培养就需要高层次的综合性院校^。综合性大学应根据当前社会对旅游人才新的需求来制定教学计划,同时,还需要增加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培训,以提高其实践技能。因此,在新形势下,旅游管理人才战略应定位于“理论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其次,明确“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定位,实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新形势下,培养符合战略目标的高素质旅游人才需要对学校三大培养平台进行整合,即整合课堂教学、实践培训及学校文化活动三大平台。具体表现为:在课堂教育上由‘‘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即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改造实验实训平台,加强校企联合和校企共建,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增强一些具有指向性和定向性的校园文化活动以重构学校的文化平台,培养学生精神、思维、心理等方面的素质,如图1。

三大培养平台的构建过程是高校及旅游院系、社会公众、政府和旅游企业或行业协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高校及旅游院系整合构建课堂教学平台,高校及旅游院系、社会公众、政府和旅游企业或行业协会整合构建实践培训平台和校园文化活动。

总之,综合性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战略定位是一个复杂的现实问题,要求高校在对学生自身素质进行合理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教育系统的内外环境和社会需求,合理地确定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同时,高校还要突出旅游管理人才的特色教育,形成个性化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四、新形势下我国综合性大学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构建

在新形势下,怎样构建行之有效的“理论型+应用型+复合型”旅游管理人才模式是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的首要任务和重要课题。

第培养观念的转变。培养高素质的“理论型+应用型+复合型“旅游管理人才,高校需要转变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树立“理论和应用两条腿走路”的教学理念。这是实施“三位一体”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前提。

第二,深化教学体系改革。构建“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需要对教学体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首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全球市场,确立复合型旅游高层次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一方面,加强综合性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加强综合性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应变能力的培养和社会实践经验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和全球性竞争的需求。其次,基于培养目标,构建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在新形势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伴随着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构建三级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笔者认为应该变传统的‘‘专业课+公共课”的培养方案为适应社会需要和学生能力构建的多层次教育方案,即为‘‘基础教育课+平台教育课+实践教育课”。基础教育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包括一些公共基础课、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及职业规划的课程;平台教育课是培养学生旅游管理专业素养和融会贯通的创新能力,主要开设一些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学科内跨专业课程;实践教育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实践能力,加强校内实验课建设和校内培训基地的建设,通过专业项目实训、课程设计、专业课程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

篇6

>> “卓越计划”下工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探索 高职加本科分段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关键问题分析 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分析及解决途径 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几个关键问题思考 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 高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关键问题分析 人才招聘的关键问题研究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准职业人目标的高职网络技术人才培养关键问题探索 中西部地方工科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探析 我国高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财经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问题初探 地方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问题探析 工科院校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工科院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工科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的关键问题研究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卓越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EB/ OL].http:///view/7388748.htm

[3]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EB/OL]. http:// baike.baidu.corn/view/5273763.htm.

[4] 教育部, 财政部.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EB/ OL].http:///view/7263799.htm?fromId=7044945

[5] 崔刚,陆勇.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之架构[J]. 教学研究, 2012, (5): 97-98.

篇7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成效

作者简介:余建华(1964-),男,湖南南县人,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工程系系主任,副教授;向慧芳(1965-),女,湖南南县人,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素质教育中心,高级讲师,副教授。(湖北 武汉 43007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020-02

为促进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引导高校主动适应经济结构的转变和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和人才储备,湖北省教育厅在全省普通高等院校实施了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为试点,于2010年度深入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和实践。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以及智能电网、特高压等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安全性、规范性、时效性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对此,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教学团队通过广泛的市场调查,与省内十多个地市供电公司和发电厂的技术人员一起就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业岗位、岗位规范、能力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等进行广泛的研讨和实践探索,确立了“一主线、两阶段、三方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实践证明,该模式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背景与内涵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是一个专业范围非常宽泛的专业,涉及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消耗全过程,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电力高技能人才对发电厂、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电力行业是湖北省战略性支柱产业。几年前,发电厂和电网企业实现了厂、网分开。近几年,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智能电网、大容量高参数发电技术等高新技术不断涌现,为了应对电力体制改革和新技术发展的挑战,学院通过对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人才需求调研,结合专业岗位分析专家研讨会的成果,最终确立了“一主线、两阶段、三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主线:以电力专业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两阶段:前两年按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大类培养学生专业基本能力和素质;后一年根据学生个人意愿及就业需要或企业订单,按不同的职业方向培养,增强职业能力培养的针对性。三方向:设置了发电厂电气运行、电网运行技术、电气安装与检修三个职业方向。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结构图如图1所示。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经过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教学团队几年的共同探索,最终对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五个方面的改革。

1.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原有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适应发电、输电、供配电、用电各种岗位的人才需要,只能通过加大理论课的比重来实现,片面追求大而全会导致学生的技能提升根本无法实现,培养的学生与企业对专项人才的要求相距甚远,毕业生需要经过一至两年的现场学习才能适应工作;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在培养学生专业大类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按专业方向培养,针对具体的职业岗位,引入电力职业规范与作业标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且通过真实设备和仿真运行的操作以及企业顶岗实习使学生对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及环境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毕业生“上班就能上岗、上岗就能上手”,缩小了学校教育与职业岗位的距离,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赞扬。

2.体现人才培养的灵活性

一个专业多个方向提高了人才培养的灵活性。在新建立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可以根据行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的人数,提高就业率。专业方向的设立特别适合“订单培养”模式的实施。本专业从第三年开始,根据企业岗位需要提前选聘学生,企业和学校根据岗位职业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进行实践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订单培养”,培养质量和保障率明显提高。三年来,我院先后为中铁电气化铁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订单培养“电气试验”岗位人员;为长圆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诚勤达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订单培养“电气绝缘与电力电缆安装”岗位人员;为湖北省电力公司培养边远山区“变电运行”人员;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培养“电气运行”人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企业和学生的充分肯定。

3.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为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本专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积极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三年来共开发10门工学结合课程,其中省级精品课程4门、院级精品课程3门。这些课程引进了特高压、智能电网新技术,引入国家电网公司培训规范,与实际生产结合更加紧密,并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教学效果有了很大的提升。二是努力建设与生产实际相吻合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三年来,在湖北省电力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结合职工技能培训建设实训基地,共投入3000多万元建设了十几个职种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和仿真运行基地。其中,“继电保护实训基地”、“电网运行与调度实习基地”被评为国家电网公司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变电运行实训基地”、“继电保护实训基地”被评为湖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的建设较好地解决了本专业的岗位实训难题,学生在真实设备、真实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

4.增强人才培养的激励性

为提高学生学习知识和训练技能的积极性,系部组织了各种促进学生学习和技能训练的竞赛活动,学院努力营造技能竞赛氛围,每年组织一次技能素质运动会,本专业还将湖北电力公司、长江电力等企业十个职工技能竞赛的项目引入到学生竞赛活动中。这些项目既有操作技能又有智力技能,在竞赛活动的推动下,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热情不断高涨,极大地提高了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提高了知识应用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加强人才培养的管控性

为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学院和系部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一是学院开发了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规范了教学与教学开发行为;二是严格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建立了职业资格考试质量体系,并通过国家人社部的质量认证;三是主管单位湖北省电力公司参与教学质量的考核,共把人才质量关。对本专业毕业生进行调考,作为聘用依据,还将毕业生质量纳入学院领导绩效考核指标,管理水平提高了,毕业生质量也就提升了。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

经过多年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专业建设,本专业形成了“双融合,四促进”的特色。通过学院与企业在职前与职后的深度融合促进了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促进了教学团队建设,促进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开展,促进了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

1.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毕业生就业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2008届92.39%,2009届94.77%,2010届97.69%;学生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服务电力、能源行业的能力显著增强,对社会其他行业的服务范围有更大拓展,大中型企业在校招聘本专业计划逐年增加。电力类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受到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共同关注》栏目以“高职高专毕业生受市场青睐”为题进行了报道;《国家电网报》在《特别关注》栏目以“用人单位为何青睐他们——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双高’现象幕后的故事”为题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深入而细致的报道。

2.教学团队建设实现了分层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首先要求教师要与现场接轨,熟悉现场的规程、规范,掌握技能。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以“育名师、引专家、项目引领、分层培养”为理念,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培训师”的教学团队。对骨干教师通过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的学习,参与发电厂、变电站仿真系统开发,参与科技项目研究和企业技术改造,参与湖北省电力公司实训基地建设,参与职工技能比武项目设计和裁判工作,下现场锻炼,迫使教师去研究现场的需求,培养教师的双师素质,安排教师参与职工培训,担任企业内训师,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对青年教师采取师带徒和企业顶岗实践的方式,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聘请湖北省电力公司内训师及订单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教师,建立了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3.校企合作深度开展

为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发挥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行业、企业服务的功能,达到相互交流、相互支持、共享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设备优势的目的,学校通过组织教研室与地市供电公司“班组结对子”活动,实现了一个教研室联系一个专业班组、一个专业教师与一个企业专家交朋友的校企互动新模式,制定了合作原则和合作内容,为校企合作的深度开展搭建平台。通过校企合作,专业教师参加了大量的电力职工培训、技能鉴定,年培训10万多人·天,年鉴定人次4000多人,组织湖北省电力公司职工技能大赛、长江电力职工技能大赛,与企业合作开发教材十多本,QC成果两项;聘请企业专家担任“楚天技能名师”,聘请湖北省电力公司内训师及订单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实现了校企双赢的良好局面。

4.实训基地实现了高职教育与职工培训相融合

专业实训基地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实训基地采用“校企共同筹划、资金共同投入、设备自主研发、品牌共同打造、资源共同分享”的建设模式,形成了“校内与校外结合、仿真与真实结合”以及“高职教育与职工培训相融合”的实训基地建设特色。

校内实训基地以真实电气设备为主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专业教师参与建设的国家电网公司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为提高学生的技能培训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也为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由于电力生产的特殊性,不能让学生在运行设备上进行实训操作,采用仿真系统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学院自主开发各种电压等级变电运行仿真装置及各种类型的电厂仿真装置,其中具有国内首创1000kV特高压变电仿真装置、1000MW火电厂仿真装置、水电厂仿真装置、集控模式变电仿真装置、仿真装置的使用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反事故能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校外实训基地由地市供电公司、发电厂及电力设备制造高新企业组成,并形成了“1+N”(“1”是指学院,“N”是指湖北省电力公司所属的多家电力建设、电力供应企业)校企合作网络,为本专业的认识实习和顶岗实习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5.专业品牌得以实现

作为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几年改革与实践,该人才培养方案逐步成熟。《职业导向的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获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被湖北省教育厅评为“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特色专业;专业建设;专业定位

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是高校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教育转化过程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手段,本文以高等教育理论为基础,结合我校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的具体情况,探讨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一般过程,从特色专业建设主要任务、优化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和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等环节阐述国家特色专业建设应注重的若干问题。

一、特色专业建设主要任务

特色专业建设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明确什么是特色专业?就是未来希望能够把我校的一些专业能够建成学校的品牌,提到兰州交通大学很多人就会想起电气工程专业,另外希望能够培养和造就一批从事该行业的优秀人才,扩大学校和专业的知名度。主要应该完成三大任务:第一,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第二,如何使学校乃至西北地区、乃至全国、专业的布局更加优化合理;第三,形成有利于人才培养提高的专业建设机制。

要完成这些主要任务,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第一,优化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问题;第二,课程和教材建设问题;第三,实验室建设问题;第四,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第五,教学管理问题。

我院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采用统一总体规划、统一资源配置、统一质量监控等“三统”方案,采用定任务、定方向、定完成时间等“三定”措施,从上述五个方面开展特色专业建设工作。

二、优化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特色专业的建设,本质就是克服高校专业建设同构化、同质化倾向,促进学校特色专业发展的过程。作为原有的铁路高校,如何体现“服务交通、面向铁路”的专业特色就成为我校电气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重点所在,所有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均以此为出发点。

我校从2008年开始,一直围绕特色专业的建设问题,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多方面进行研讨,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工作:第一,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第二,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体现运用比较科学和先进的专业教育教学思想;第三,建立吸收用人部门参与方案研究制定的一种长效机制;第四,充分发挥产、学、研在人才培养中的协调作用。

为此,修订了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面向交通、服务铁路的特色,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三、课程和教材建设问题

课程建设,尤其是核心课程的建设问题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利用与用人单位的良好合作关系,积极采纳有效建议

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充分结合各铁路局、地铁公司、工程单位的意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从课程设置、方案制定等方面体现铁路特色,保证培养人才在有一定特色的基础上能够发挥用武之地。

(二)教学内容

1.积极结合学科发展前沿,鼓励教师开始反映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新课程

2.将新的科研成果及时引入课堂

(三)教材建设

1.课堂教学尽可能选择国家级规划教材,保证高质量教材进课堂

2.制高水平教材及专著,体现学科特色

3.开展双语教学,吸收国际先进经验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向能力培养为主,通过开展探究式学习、讨论式学习、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方面的工作,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明白电气工程专业主要会遇到哪些问题,遇到问题应采取哪些方法进行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思考能力。

1.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的内容是复杂,除传统的室内实验教学外,还包括校外实习基地建立及创新试验的环节,我校实践教学建设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创新试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采用教授、教师、研究生三级辅导实验体制;第二,开展项目教学,鼓励课题进实验课堂;第三,有效改善实验条件;第四,有效开放实验资源;第五,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办学模式;第六,拓宽实践教学渠道。

2.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没有合格的师资队伍就无法建设特色专业,所以高校应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在人才引进上向特色专业建设倾斜、在人员配备上向特色专业靠拢、在人才培养上向特色专业侧重,以此保持该专业特色,吸引部分优秀研究生留校任教,补充实验和科研队伍,利用各类有利条件进行专业教师专业能力及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此外,从生产一线聘请少数兼职教师,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引进人才、完善师资队伍结构;第二,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教”和“科”相互结合;第三,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作为兼职教授、补充师资队伍;第四,设立师资队伍培训中心,全面提高教师能力。

(五)教学管理问题

教学管理问题的改革涉及多个方面,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作:

1.制定了核心课程、专业主干课程课程负责人制度,由副教授或博士的青年骨干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赋予一定的权力,负责课程建设

2.建立主干课程教学内容讨论制度,采用教师集体讨论和学生参与讨论等方式

3.提供一定的资金和政策保障,鼓励教师参与教学

4.设立大学生创新试验基金,推动学生参与科研创新等试验活动

5.配合专业建设,建立教学管理体系质量评价和评估机制

四、结束语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电气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已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我校电气工程专业以办学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计划特色突出、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实验、实践教学条件完善、毕业生深受欢迎等方面的突出特点,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粮油食品类专业;工程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2-0148-02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粮油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和企业实力明显扩大,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目前已形成民营企业为主导、技术设备先进、品种齐全的粮油食品加工业体系,加工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深加工领域不断扩大,产品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花色品种日益丰富,质量和档次不断提高。食品工业作为与农业关联度最高的经济产业,已经连续 10 年保持两位数字增长,成为全国第二大行业。但现阶段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否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需要?与市场及战略需求是否契合?与传统模式相比是否已经发生了变化?与国外大学相比,是否有较大的差距?根据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需要,如何培养具有宽厚的学科基础知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和具有工程化应用能力的人才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食品学科人士关注的焦点。

目前人才培养模式表现出多种弊端。如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模式和方法的趋同,不适应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许多环节缺乏衔接,缺乏系统化和有机性;在培养方案设计和培养过程中缺乏对“特色核心竞争力”的理解和培育,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工程化应用能力欠缺等问题,导致毕业生缺乏差异化和竞争力。在众多院校,尤其是重点院校都在办该专业的情况下,如何扬长避短,针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需要和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办好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及建立和建设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是培养国家和河南经济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的关键所在。

为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巩固提升农业基础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主食工业化,河南工业大学始终重视粮油食品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工作,就如何培养面向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工程化应用型人才进行积极研究。通过制定并完善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本专业建设的具体规划、目标、方案和时间安排,从内部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对粮油食品类专业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明确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强化优势,加大力度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消除劣势。更新办学理念,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并进一步加强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一、强化课程体系设置改革

粮油食品类专业是一个以化学、工程学及生物学为基础多学科交叉、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涉及食品、农业、轻工、化工、机械、电子等诸多产业领域。在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本专业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粮油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技术专业知识,能在粮油食品及相关领域从事新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品质控制、企业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设谷物科学与工程,油脂、植物蛋白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农产品储藏与加工四个专业方向。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学科平台课程体系、专业平台课程体系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等,重点建设特色主干专业课程,强化基创新和学生应用型能力的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方面,我校粮油食品类学科联合兄弟院校相关专业共同召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重点讨论了粮油食品类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对粮油食品类学科专业的核心课程、选修课程设置进行了探讨。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讨论、修改,经过修订,初步制定出一套新的粮油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新版粮油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强化《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原理》、《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导论》、《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粮油储藏学》等专业平台课的建设,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开设《食品工厂设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小麦制粉工艺与设备》、《稻谷制米工艺与设备》、《油脂制取工艺与设备》、《杂粮加工工艺与设备》、《淀粉加工工艺与设备》、《粮食工厂设计》、《谷物加工厂设计》、《粮食仓储设计》、《油脂加工厂设计》、《通风除尘与物料输送》、《粮食工厂配电与自动化》、《厂房建筑概论》等专业选修课,同时开设面向全校的《饮料制作开放性实验》、《蒸煮食品制作开放性实验》、《烘焙食品制作开放性实验》、《昆虫标本制作开放性实验》等开放性实验课,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基础上,具备更强的动手实践能力,为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在实践教学方面,进一步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增加学生工厂实习的学时及内容,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改变以往毕业生做什么毕业课题,只到一个对口企业的实习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理论课程学习及本专业发展的需求,安排毕业生先后到面粉加工厂、油料加工厂、小麦制粉厂、稻谷加工厂、淀粉加工厂、粮储企业进行实习,安排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青年博士教师随队驻地指导,将学生课堂所学的全部理论知识在实践生产中进行全面强化,并将实习教学环节的教学时间延长1倍。经过改革,学生普遍反映学习收获很大,指导教师也认为,与以往毕业生的毕业实习教学效果相比,2012年的实习教学效果明显提高。通过毕业生的实习教学环节改革,切实提高了本专业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确保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对于促进专业工程能力人才的培养十分有益。

篇10

[关键词]电磁场;电磁波;教学改革;仿真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7-0026-03

电子信息类专业是理工高等院校的传统专业,其中包括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1] [2] [3]电子信息专业为国家输送了大量专门人才,在社会各领域和部门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5年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带动了一批新的创新型、交叉型、科技型的新兴产业和企业,创造了人才需求,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4] [5]为了适应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契合企业与社会对创新人才的渴求,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有所革新。[6] [7] [8]

本文阐述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意义,并针对现有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不足,对人才培养模式、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师队伍、多类别毕业导向等方面的建设提出了一些措施。

一、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创新型人才,是指掌握一定复合型和综合性特征的技术(包括理论技术、经验技术),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其所从事专业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创新型人才是社会需求量最大、类型最多的人才,其与理论研究型人才不同的基本特征为: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培养具有创新开发能力,符合市场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紧迫任务。

创新型人才是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的主力军,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支持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保障。在创新和创业尤为活跃的今天,电子信息产业是创新和创业的主战场,是振兴经济的重要增长极。该领域的产业发展急需大量的电子信息类创新型专业人才。

从当前理工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来看,尽管国家推出了一些质量工程项目,高校采取了一些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还未建立,培养模式还在摸索之中,整体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诸多问题还有待研究和实践,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革新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有助于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体系

(一)探索“按大类招生、分段式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打破专业界线,满足共性需求,首先进行两年的大类培养,第三年根据学生志愿分专业进行一年的培养,使学生在某一技术领域形成特长,实施专才教育,体现个性需求;最后一年根据社会需求和就业情况,分流培养一年,使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相结合。该改革方式打破了传统专业间的界限,拓宽了学生的专业面。

采取的“分段培养”模式,以“工程认知D工程实验D工程设计D工程实施”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基础平台+专业模块”的理论教学体系和“立体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为载体,为配合“分段培养”改革试点,开展了多元化、多层面的校企合作,加强教师工程背景和企业实践,制订相应人才培养管理运行机制,实施“综合性全程考试模式”等几个方面的建设,初步探索构建出了“通才与专才相结合、共性和个性相结合、个人发展与行业需求相结合”的电子信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新体系。“大类招生、分段式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二)构建“基础平台+专业模块+方向特色”的综合化“多层次”课程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实施“基础平台+专业模块+方向特色”的理论教学体系,梳理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共性基础,构建“基础平台”,打通基础,整合课程内容,拓宽专业口径,突出特色。

基础平台是通才教育平台,按电子信息类专业设置公共基础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注重教学内容的基础性。专业模块是专才教育平台,以核心课程为重点,进行课程重组与整合,设置总揽电子信息类全貌的学科概论课、专业导论课等综合化课程,增设创业课程、订单课程,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和专业面,增强工程实践能力。方向特色是指差异性教育平台,突出本专业特长的差异性,突出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契合的前瞻性,安排多门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突出光电传感和光纤通信相关课程,讲授科技前沿、产业发展等理论和实践相关知识和技能。

该体系优化了现行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解决教学中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单一培养模式问题,适应了教育个性化的趋势,增强了学生的适应能力。

(三)建立“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创新实验”的“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课内外相结合,包含实践技能层、学科基础层、综合应用层、创新实践层的实验教学体系,为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基础。可以在这个系统中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工程认知能力、工程实验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实施能力。“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创新实验”的“立体式”实践教学的体系构建如图2所示。

学院的实验中心将完成相应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共分为“基础实验层”、“综合应用层”、“设计开发层”、“研究创新层”四个模块。形成了“以培养方案为根本,辅以实践能力培养补充方案”的培养模式,实现了“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的目标,解决了教学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结合不紧密的问题。

(四)打造“校内教师+学科专家+企业工程师”的“多主体”教育的教师团队

通过校内外相结合、课内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打造“校内教师+学科专家+企业工程师”的“多主体”授课教师队伍。

校内教师主要承担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主体课程;学科专家主要承担专业核心课程、导论课和方向特色课程,并指导拔尖学生的学科竞赛、科研立项和科学研究;企业工程师主要承担资格认证相对应的课程和实践性课程。其结构如图3所示。

(五)以“就业、考研、留学和创业”为导向的“多类别”毕业生培养

“多类别”就业群体指毕业后参加工作、攻读硕士学位、海外留学、自主创业等类别的毕业生。宽口径的毕业途径有利于提高学校就业率和知名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调整和增设相关的课程。大一通过专业导论课,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志愿定好毕业去向,并鼓励学生选择创新和创业通识课程;大二鼓励学生加强对英语的学习,考托福和雅思,申请国外全额奖学金或申请留学基金委基金等;大三开设本专业重点考研课程,并安排教授或名师讲课,增加考研的砝码;大四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讲授本科生课程,宣讲企业文化、产业发展、技术前沿、产品特点、生产流水线等,并安排学生进行生产实习,走出校园学习企业管理、生产加工等实践能力和知识,为参加工作或创业做好准备。课外,要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科研立项、创新创业项目等活动。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针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不足之处,结合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际,提出了符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的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和实践体系、教师团队等方面的建设意见。结合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的实际,总结出一套满足重庆地区或西南区域电子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有效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电子信息类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和措施。当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将学生核心竞争力作为衡量标准,才能正确把握改革的方向。

[ 参 考 文 献 ]

[1] 徐志国,田锦.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29):31-32.

[2] 王玮.电子信息类专业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29):28-30.

[3] 方杰,徐宇宝,张晓东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改革与研究[J].大学教育,2015(3):28-29.

[4] 张家明.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87-188.

[5] 王冠凌,武峰.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0):190-192.

[6] 张颖.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创新型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S2),2012(10):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