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艺文化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5: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花艺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花艺文化

篇1

【关键词】图画 语言 抽象思维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正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重要时期。如何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把握好这一关键的过渡期呢?笔者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蟋蟀的住宅》一文时采用“依文作画,以画悟文”的教学策略,架设起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既增加了语文学习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提高了语文学习效率。

步骤一:依文作画,化抽象为形象。

在教学课文第5、6两个自然段时,笔者先出示这两个段落,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在脑海中画图。这样一个看似平常的听读要求,其实是为下面的作画环节作了铺垫。在听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先行在头脑中将文字转换成画面,对蟋蟀住宅外部和内部的样子有个总体的印象和构思。

接着笔者让学生在本子上画一画“蟋蟀的住宅”草图。从现场巡视情况看,学生都能画出一点名堂,但是按照文章的顺序并能抓住每句话的要点作画,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大部分学生无法将文本精准的语言转化成合适的图像,这和孩子的心智年龄、思维特点有关系。虽然笔者作了提示,逐句朗读逐句作画,但他们的关注点依然在那些比较直观可感的语词上,比如“堤岸”“青草丛中”“弯弯曲曲的隧道”“出口有一丛草”等,所以笔者看到最多的画面就是草丛中的一个洞穴。而对于“朝着阳光”“九寸深、一指宽”“半掩着”等修饰性词语,能关注到的学生寥寥无几。由此笔者认为,逐句朗读、逐句在黑板上作画和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既能引导学生抓住句子的关键语词,又能训练学生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图画符号,从而体会蟋蟀住宅的精妙和与众不同,领悟作者法布尔超强的观察能力和精准的文字描述。

步骤二:以画悟文,借形象悟抽象。

在学生画好蟋蟀的住宅图后,可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边画边解释。在这个过程中,笔者采用追问的形式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准确。

首先引导关注“隧道口的朝向”问题。

师:“一条倾斜的隧道 ”说明这隧道的特点是倾斜。那到底是向上倾斜,还是向下倾斜?(学生陷入沉默之中)

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请继续往下读吧。

生: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师:虽然这个句子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向上还是向下,但却暗示着重要的信息!谁读懂了?(很多学生顿悟)

生:如果隧道口向下倾斜,下大雨时,水就会往洞里灌,蟋蟀就会有危险。而如果向上倾斜,水才会立刻排出,加上阳光的照射,隧道立刻就会干的。

师:蟋蟀解决排水问题的水平真是相当高啊!从中告诉我们读书要联系上下文。

(学生对照图画进行修改完善)

虽然这位学生画的是正确的,但显然他并没有深思这样设计的用意。在笔者的追问下学生才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并联系文中的句子作出解释。这样的追问能引发学生“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更为重要的是能引导学生和文本深度对话,关注文本背后的深意,并以此为依据解释现象。

学生继续作画,在“九寸深、一指宽”处他随手画了一个长条形,表示洞穴。笔者继续追问。

师:九寸深、一指宽到底有多深,有多宽?

生(认真思索片刻):我记得老师在讲解“近在咫尺”时说过一尺=十寸,那么九寸大概是30厘米左右吧,“一指宽”应该是我们大拇指的宽度吧!

师:很好,请在黑板上作画的同学按照这个深度、宽度来画。

关注长度宽度,明确作者观察之细致、描述之精准,同时借助黑板上的图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蟋蟀住宅的大小,和小小的蟋蟀形成对照,引发学生联想蟋蟀建造住宅所花费的精力、时间,对蟋蟀产生敬佩之情。

学生继续作画,在洞穴出口两旁画了一些草。笔者借机引导学生关注“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一句。

师:看到“半掩”这个词了吗,为什么门口的草是半掩着的呢?

生(恍然大悟):啊,我知道了,假如门口没草的话会很不安全,蟋蟀的天敌会找到它们;但如果门口全是草,又会遮住阳光,挡住空气,甚至可能连自己都找不着家呢。

师:我们看黑板上的画,这句话中的哪个词提醒你不能这么画?

生:“半掩”。

师:“半掩”是最佳设计,这“半”字很关键呀!作者用词是多么准确啊!

看似不经意的一个“半掩”,其实恰恰是作者匠心独运的地方。作者没有告诉我们蟋蟀门口为何这样设计,但这反而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充分调动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科学道理对此作出合理科学的分析和推断,让人不得不佩服昆虫的智慧,也让人不得不对法布尔心生敬意!

在这样的引导点拨下学生将抽象的文本语言转化成一幅直观形象的图画,对蟋蟀住宅的外部和内部构造有了完整清晰的建构,同时初步感受到了作者法布尔精准而又富有内涵的文字表达。可以说,这个环节学生充分借助形象的图画来品味抽象的语言表达。

步骤三:图文结合,发展抽象思维。

当然,画画只是为了帮助理解文本,让语言可视化,而体会文本语言的准确以及风格还需细细品读。而此时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受仍是浅层次的。怎样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发展自己的抽象思维呢?在学生根据文本画好“住宅图”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

1.看图填空:一边看图,一边回忆文段中的关键词语。

在( )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 ),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 )的。隧道顺着地势( ),最多不过( ),( ),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 )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 )。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 )。这就是蟋蟀的(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 )。

2.读悟写法: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这些关键语句那么准确,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只怎样的蟋蟀?为什么法布尔要这样写蟋蟀呢?

篇2

一、赣南的戏剧、民歌和曲艺

明清以来,赣南流行着不少土生土长丰富多彩的戏剧曲艺等艺术。有赣南采茶戏、宁都采茶戏、东河戏、赣州南北词、兴国南北词、于都道情等,其中以赣南采茶戏影响最大。赣南采茶戏形成于明末清初安运县九龙山一带的茶区,艺人在演艺中将粤东传入的采茶灯融于赣南的灯彩艺术之中。经过长期锤炼,到清初时就从唱茶歌、舞茶灯的原始形态衍变、创造形成了有简单情节,以大姐、二姐、茶童三个人物角色表演的最早赣南采茶戏--三角班。由于采茶戏源于劳动人民,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所以发展很快,迅速传入到信丰、于都、石城、赣县等地。清乾隆年间,赣南采茶戏向外传播成为赣中、赣东、湘中、闽西、闽北、粤东、粤北及广西一带的流行戏剧。

赣南采茶戏的舞蹈形态组合有三大部分。一是丑中见美的矮子步;二是风韵独特的单袖简;三是优美动人的扇子花。这些舞蹈动作皆来源于山区的生活,她的传统剧目有82种,分灯戏和杂套戏二大类?quot;灯戏"即茶灯戏,代表剧目是《九龙山摘茶》;杂套戏的代表剧目是以《反情》、《卖杂货》、《上广东》、《大劝夫》组成的"四大金刚"和以《肖妹子》、《补皮鞋》、《钓拐》、《老少配》组成的"四小金刚"。赣南采茶戏到清代中期,开始受到地方官府的歧视和打击逐渐衰退。1949年以后发掘民间优秀传统文化,赣采茶戏又重新得到光大成为江西的两大地方剧种之一。1979年传统剧目《茶童戏主》由上海人民制片厂摄制搬上银屏,蜚声全国卤嗑缒俊对趺刺覆宦!贰ⅰ斗缬杲忝没ā芬蚕群蟊话嵘弦弧!缎っ米印贰ⅰ恫蛊?鞋》、《钓拐》先后获省、地、国家奖还灌成唱片。《试妻》获1992年文化部艺术局全国戏剧小品比赛二等奖。大型赣南采茶戏《山歌情》1994年获文化部第四届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赣南采茶戏已经成为赣南客家最有特色的地方剧种。

东河戏,是廷生于赣南的古老剧种之一,因发源于赣南贡江流域故称"东河戏"。明代嘉靖年间,在赣县与兴国交界的田村、白鹭等地流行一种以高腔曲牌清唱故事的坐堂班,坐堂班又在民间庙会游神,"扮故事"形式上发展到以高腔大本戏为主的舞台演唱,形成东河戏刍形。

清初,坐堂班与苏州来的一批以演唱昆曲为主的戏班合并,建?quot;凝秀班",将二种表演形式融合为一,此后又相继吸收了江西宜黄调、桂剧西皮戏、安庆调、弋板、兴国南北词等发展成为有高、昆、弹三大声腔,较为完整的地方剧种--东河戏。东河戏流行于赣县、兴国及与其相邻的万安、泰和、吉安一带。东河戏的角色分为九角头制,即老生、正生、小生、老旦、花旦、大花、二花、三花九行。传统剧目在1950年以前保存有一千余种。代表剧目有《雷锋塔》、《挽发记》、《玉簪记》、《扫秦》、《六国分相--刺股记》等。中央苏区时,还改编了不少东河剧现代革命剧目,如《活捉张辉赞》、《送朗参军》等,影响很大,风靡一时。

赣南的民歌和曲艺也同样透散出浓郁的乡土气息。民歌高亢刚健,朴实无华,有山歌、灯歌、风俗歌、小调、号子、儿歌等。赣南民歌大体可分为三个地域特点,一是南部的"三南"即龙南、定南、全南三县及东北部的寻乌、兴国,地理与广东部分地区接壤,语言相近;二是处于赣南东北边区的瑞金、石城、宁都三市(县),部分地域与福建交界,但中隔大山,语言差异相对较大,此区域的灯歌较著名,山歌受赣中影响较大;三是赣南中部的赣县、南康、信丰、于都等县市。由于靠近大江大河,船号、木排号子很流行,语言也较平和。赣南山歌的旋律起点音较高,然后大多来个高音拖腔,音调下行至主音结束。兴国山歌是诸县山歌中,旋律最美,最著特色的山歌,以即兴行腔为法。节奏自由优美,随唱随答,甚至中段用鼓伴奏?哎呀嘞"是兴国山歌中最常用的感叹用语。

赣南小调很多,大体可分本地和外地小调两种。本地小调以交情歌为代表,还有叫化歌的"莲花落"等。

赣南风俗歌有年歌、婚礼歌、丧歌等。此外还流行道教音乐;有海青、碗花、上告等。

灯彩是赣南民间古老的传统歌舞,有龙灯、鲤鱼灯、摆字灯、高灯、狮子灯、云灯、茶蓝灯等近20种。大多用锣、锁呐、鼓伴奏,载歌载舞非常热闹,灯歌则是在灯彩表演中演唱的小调音乐,常见的有斑鸠调、进坑歌等。花灯又有耕田花鼓与灶背花鼓,又有进门歌和出门歌等趣味盈然。

赣南地方曲艺主要有南北词、道情、古文。南北调系清道光年间由南昌传入赣州经与本地民间曲艺结合,80多种词目,如《天宫赐福》、《安安送米》,一般由7-13人围桌板体腔弹唱,词少腔长,精明紧凑。

宁都道清原系明代从外地传入的曲艺,是清初与当地民间音乐相融合、发展而形成的,是具体有本地特色的地方曲艺。由1人或多人演唱,节奏变化较大。曲调不板腔、联曲混合体有引子、曲头、尾子。传统节目有3000余种子,以《銮刀记》、《烟刀记》为独有。

于都古文,清道光流行于都,多为盲人用地方语言演唱,演员、乐师系一身,说唱结合,以唱为主,用勾简式渔鼓、竹板、小鼓伴奏。一般4句,上、下对应,即兴表演成份多。

二、工艺美术

篇3

1、Do you know there is someone thinking of you and caring you all the time ? Your smiling eyes are just like the sparkling stars hanging on the curtain of my heart.你知道么,有个人时时想念着你,惦记你,你含笑的眼睛,象星光闪闪,缀在我的心幕上,夜夜亮晶晶。

2、Do you understand the feeling of missing someone? It is just like that you will spend a long hard time to turn the ice-cold water you have drunk into tears.你知道思念一个人的滋味吗,就像喝了一大杯冰水,然后用很长很长的时间流成热泪。

3、First impression of you is most lasting.对你最初的印象,久久难以忘怀。

4、I didn't stop thinking about you all day. 我整天都在想你。

5、I fell in love with you the moment I saw you. 见到你的那一瞬间,我就爱上你了。

6、I know you like this song most and I know what you are thinking about ,too, I miss you .我知道你最喜欢这首歌,我也知道你的心思,我想你。

7、I love you not because of who you are,but because of who I am when I am with you.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一个怎样的人,而是因为我喜欢与你在一起时的感觉。

8、I miss you not because of my loneliness but I do feel lonely when I miss you. Only when I miss you deeply I feel so lonely.不是因为寂寞才想你,是因为想你才寂寞。孤独的感觉之所以

如此之重,只是因为太想你。

9、I miss you so deeply that my love just like a kite has broken its line and won’t stop flying until it reaches you at last.长长的思念,就像风筝断了线,飘啊飘啊,飘到你的身边。

10、I need you, just like the winter cotton-padded jacket, the summer ice cream, the bulb in darkness, starvation in bread -- I can’t live without you!我需要你,就像冬天里的棉袄,夏天里

的雪糕,黑暗中的灯泡,饥饿中的面包我不能没有你!

11、I wait for your heart, infatuation, and I will never give up, don’t make me sad, you are my sweetheart, I sincerely hope that this represents, to win your heart, wish happy, don’t have no

conscience.我以痴心,静待你芳心,海枯石烂我不会死心,别叫我伤心,你是我甜心,这代表我真心,希望赢得你的心,祝欢心,别没良心。

12、I want to be with you for the rest of my life.我要和你共度余生。

13、I'm drawn to you. 我被你吸引。

14、I'm mad about you. 我为你疯狂。

15、I'm so happy I met you. 真高兴能认识你。

16、In love folly is always sweet.恋爱中,干傻事总是让人感到十分美妙。

17、It is graceful grief and sweet sadness to think of you, but in my heart, there is a kind of soft warmth that can’t be expressed with any choice of words.想你,是一种美丽的忧伤的甜蜜

的惆怅,心里面,却是一种用任何语言也无法表达的温馨。

18、Listening to my heart beating. Seeing how much I love you ,I dare to admit how much I love you .When thinking of you, I hope you can receive the passionat words I left for you!心要让

你听见,爱要让你看见,不怕承认对你有多眷恋;想你的时候,盼你能收到我的真情留言!

19、Love is a fire which burns unseen.爱情是无形燃烧的火焰。

20、Love me little and love me long.不求情意绵绵,但求天长地久。

21、Love understands love; it needs no talk.相爱的心息息相通,无需用言语倾诉。

22、Love warms more than a thousand fires.爱情的炽热胜过千万团的火。

23、Oh, How much I miss you! If the passionate refreshing breeze knows my heart, it can tell you that I miss you and care you for my life’s time. If graceful white cloud knows my heart, it

can tell you I love you and would be together with you forever.好想,好想你!如果清风有情,请带去我对你的思念,这一生都为你牵挂;如果白云有意,请带去我对你的爱恋,生生世世都愿

和你共缠绵!

24、Tell me you are mine. I'll be yours through all the years, till the end of time.请告诉我你是我的。岁岁年年,我都属于你,永远永远。

25、The heart that once truly loves never forgets.真挚恋爱过的心永不忘却。

26、The only present love demands is love.爱所祈求的唯一礼物就是爱。

27、There is no hiding from lover's eyes.什么也瞒不过恋人的眼睛。

28、Those days when we were together appear in my mind time after time, because they were so joyful, happy, blest, disappointing, sad and painful. I miss you ,and miss you so

mach……常常想起曾和你在一起的那些日子。开心、快乐、幸福、失落、伤心、痛苦的所有日子。很想你,很想你……

29、Thousand of time I have thought of you .My heart is going high into the air and flying with my blessing towards you I don’t care loneliness. I am satisfied when you are happy and I am happy when I think of you!千万个思念,在空气中凝固。扬起风吹向你,带着我的祝福,寂寞我不在乎,你快乐我就满足,想你是我的幸福!

30、To the world you may be one person,but to one person you may be the world. 对于世界而言,你是一个人;但是对于某人,你是他的整个世界。

31、When the words "I love you" were said by you for the first time, my world blossoms.第一次听到你对我说"我爱你",我的世界一瞬间鲜花绽开。

32、You are my life, you are toothpaste I is a brush, you are my Hami melon, you don’t love me Dutch act.你是风儿我是沙,你是牙膏我是刷,你是哈密我是瓜,你不爱我我自杀。

33、You are my summer ice cream, winter cotton-padded jacket, dark light bulbs, hungry bread! I want to tell you" I love you".我是你夏天里的雪糕,冬天里的棉袄,黑暗里的灯泡,饥饿时的面包!我好想对你说“我爱你”。

34、You complete me. 你使我的生命更完整

35、Your kiss still burns on my lips, everyday of mine is so beautiful.你的吻还在我的唇上发烫,从此我的日子变得如此美丽。

36、Your smiling at me is my daily dose of magic.你嫣然的微笑是我每日享受到的魅力。

篇4

是年圣诞节前后,“中国琴会”副会长、著名古琴演奏家龚一先生在上海组织了一次 大型活动,叫做“03古琴松江行——庆祝中国古琴艺术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 文化遗产代表作’”。龚一老师请我做了一场报告,也邀请了“中国琴会”会长吴钊先 生,以及中央音乐学院古琴教授李祥霆先生和赵家珍女士等。会间,上海东方电视台音 乐频道采访我,当时,万导演问了几个尖锐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有人说,“中国古 琴艺术”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一种遗憾,对此,你怎么看? 应该说,这个问题提得确实尖锐。我当即回答说:如果有人说是一种遗憾,那么,遗憾 的不是“入选”本身,而是“为何”入选。也就是说,“入选”本身是好事,这是毫无 疑问的。但为何又会遗憾呢?这就不能不让人思考了。

众所周知,“礼乐文明”不仅是酝酿中华文明的温床和创生根基,同时也是与她共生 的主体精神命脉。从形式上说,“礼乐文明”具体表现为“诗歌”、“音乐”、“舞蹈 ”等艺术形式;从本质上说,她化为一种贯通各种艺术中的本体精神,体现出“乐”的 核心地位,从而以“琴”为代表,在华夏儿女的心目中具有了一定意味,进而以“琴、 棋、书、画”的审美化方式为人生涂上一层浓浓的亮色。在中华文化传统基本没有断流 的条件下,以实践理性精神来对待日常生活的态度实际上潜含着一种发端自原始“乐舞 精神”的审美式人生意味。于是,华夏先民们自觉不自觉地于无形中由“六艺”和“琴 、棋、书、画”开始“修身”,继而去勉力实现主流文化那“齐家”—“治国”—“平 天下”的人生抱负。

如果明确了这一点,那么,我们就不能仅仅着眼于琴“器”本身,而应该将她作为一 个整体来进行审视,也不能简单地将“琴文化”进行工具化、技术化、狭窄化的理解。

颇感吊诡的是,本应该活跃于生活中的“琴”现在却成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 的保护对象,这究竟是中华文化之幸呢,还是某种意义上的悲哀?联系现状,就不能不 让人唏嘘、扼腕,因为我们的某些文化传播者似乎对于“琴”、“瑟”、“筝”等的区 别也不甚了然。例如:1995年热播的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的“弹琴”,画面道具用 的是“瑟”,而配音却是“筝”。电影《秦颂》中高渐离弹的“琴”实际上迟至唐代才 基本形成定制。凡此种种,都说明了一个问题:曾经流传上下四千年、广布社会各阶层 的“古琴”已经远离了我们的当下生活,几近于成为一种“博物馆艺术”。既然如此, 当然就是一种“遗憾”。

琴人李静《祭九嶷先生》中有一段题诗,题旨高远:“乐先礼生,亦先礼坏。礼乐既 亡,纪纲斯败。秦火烬余,乐惟琴在。”

中华琴文化源远流长,其内涵博大精深。早在先秦时期,“艺”(从属于“六艺”,而 不是后来我们所谓的纯艺术[fine arts])就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行为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而且,“琴、棋、书、画”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内容。这时,为首的“琴”既是 一种娱乐身心的工具,同时还有着更为内在的文化意韵。也即是说,她不仅是个体修身 养性的器物,其中还渗透着一种发自远古的“乐教”精神。因此,“琴”并不简单就是 一种乐器而已,而是某种文化之“道”的转换策略,具有一种“无用之大用”的特点。

应该说,“琴、棋、书、画”是中国传统士人们的一种生活状态,一种将生活方式艺 术化,艺术行为生活场景化的真实写照。其时,古人们的弹琴、吟诗、下棋、作画等, 更是出于一种雅兴,出于在游戏中防止“畸趣”(Kitsch)现象存在的真实想法,这或许 就是一种典型的“寓教于乐”的方式。例如,宋代哲学家邵雍有一首诗,叫作《古琴吟 》,颇有意味:长随书与棋,贫亦久藏之。

碧玉凿为轸,黄金拍作徽。

典多因待客,弹少为求知。

近日童奴恶,须防煮鹤时。

可见,“焚琴煮鹤”在文化人看来,简直就是一种“俗不可耐”的败兴之举。所以, 引导大众的文化趣味走向一个更为健康的方向,将传统文化中的某些“雅趣”融入到他 们的生活和生存方式之中,并通过感同身受的玩味,来达到一种对主流价值观念的无意 识认同,进而意识到生命的意义,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若从“琴器 ”—“琴曲”—“琴艺”—“琴学”—“琴道”—“琴人”的历史演进轨迹看,我们就 可以发现这样一些不能不引起我们思考的问题:

首先,“琴”并不简单到只是一种“乐器”。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强调一种现实人生的 情感体验,并从中熔铸一定的思想感悟。他们往往并不是超验地单纯追求一种所谓“为 审美而审美”的人生价值,而是注重在生活中强化品位,在那雪泥鸿爪、吉光片羽的生 活细节中锻冶出审美感受、人生体验与价值意义。文化,只有相对于个体的生命,才具 有情感意义,也才不是死寂的。正因为有了人类生命对它的深度挖掘,她才不断显现出 充盈的生命力。因此,文化的意义和终极价值就在于激活现实生命个体的情感因素,“ 中华琴文化”就正是这样一个典型。传说中孔子随师襄学琴的故事就很有启发意义。

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而不进。师襄子曰:“夫子可以进矣!”孔子曰:“丘已得其曲矣 ,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夫子可以进矣!”曰:“丘已得其数矣,未得其意也。 ”有间,复曰:“夫子可以进矣!”曰:“丘已得其意矣,未得其人也。”有间,复曰 :“夫子可以进矣!”曰:“丘已得其人矣,未得其类也。”有间,曰:“邈然远望, 洋洋乎!翼翼乎!必作此乐也!默然思,戚然而怅,以王天下,以朝诸侯者,其惟文王乎? ”师襄子避席再拜曰:“善,师以为文王之操也。”故孔子持文王之声,知文王之为人 。(《韩诗外传》,四部丛刊本,上海书店,1989)

由得其“曲”,继而得其“数”、“意”、“人”、“类”,就是通过循序渐进、通 达人性深处来领会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多层意韵。“琴、棋、书、画”作为人们的生活 写照,要认识到她的审美文化特性。它融艺术修养于日常生活之中,当不失为一种恰当 的艺术化生存策略。

其次,以表现中华文化精神为内在质素的“琴文化”也不仅仅是一种“艺”,她其实 有着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曾几何时,她是人们生活方式的行为准则,所谓“众器之中 ,琴德最优”(嵇康语)。她与我们中华文化中“君子以玉比德”的早期审美观念达到了 高度一致,“琴”由丰富的情感、精神领域出发,将个体的生命感受与人类直观的生活 世界互为交融,于是,“琴”就由“器”走向了“艺”,继而走向了“学”的路程。

再次,由“自娱”而“娱他”,由“修身”而“齐家”直至“治国”、“平天下”等 ,“琴”就打上了浓郁的文化色彩,乃至意识形态性特征。但是,“琴学”的发生发展 轨迹却是以激发与舒张情感的脉动走进人们生活的,她是以一种生活的文化性超越来印 证人类生存的诗性特征——“寓教于乐”。

例如,古人视弹琴、下棋、写字、作画为修身养性之道。唐人何延文的《兰亭记》中 就记载有“辩才博学工文,琴棋书画皆得其妙”的说法。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中也 有“感秋声抚琴悲往事”、“寄闲情淑女解琴书”等动人描写。我们发现,无论是信史 正籍,还是外传野史;不论是笔记小说,抑或说唱话本,“琴、棋、书、画”的主题都 是古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雅趣装饰。这样,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 长啸”中的咏琴,以及宋人赵师秀“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咏棋,宋 陆游“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中的谈书,清诗家袁枚的“春风开一树,山人画 一枝”中的作画等等就不鲜见了。一句话,它们已经无不深深地透进传统人们闲适的人 生作派之中。尤其是魏晋之后,“琴、棋、书、画”更是成为中国朝野人士必备的常识 。“琴、棋、书、画”四者何以并提且经久不衰,常常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修身主题 ,确实是一个颇可把玩的话题。四者之中为何以“琴”为首,我们认为,主要有如下两 点:

第一,“琴”与人类生命的根本关系。这四者都与生命的“游戏”相关,与个体生命 的纵身投入的情感因素相关,与茫然大块的生命体验和超然物外的意向性追求相关。也 就是说,它们都具有某种“遗忘己象,乃能制众物之形象”的艺术超验化色彩。

譬如说“棋”,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就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游戏而已,亚圣孟子就很 激赏其“专心致志”之意。南朝梁沈约在《棋品序》中甚至将“棋”引上了形而上的高 妙境界。他说道:

弈之时义大矣哉!体希微之趣,含奇正之情,静则合道,动必适度。若夫入神造极之灵 ,经武纬文之德,故可与和乐等妙,上艺齐工,支公以为手谈,王生谓之坐隐。(转引 自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30,中华书局,1958)

可见“手谈”、“坐隐”多么富有文化味道!动中有静,静中寓动,“上有天地之象, 次有帝王之治,中有五霸之权,下有战国之事,览其得失,古今略备。……外若无为, 默而识净泊,自守以道意,隐居放言,远咎悔行,象虞仲,信可喜”。这种将“弈棋” 之小技上升为某种准治国方略难道不正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典型?明人张岱在《王异 人传》中曾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深恋娱乐之道的小技中竟然蕴含有“深情”、“真气”在,由此可见古人对“琴、棋 、书、画”的推崇,不无道理。因此,“琴、棋、书、画”四者,因为内寓“穷本极变 ”、“合天地之化”、“有天地方圆之象,有阴阳动静之理,有星辰分布之序,有风雷 变化之机,有春秋生杀之权,有山河表里之势。世道之升降,人事之盛衰,莫不寓是” 等大功能,所以才会由娱乐身心之小技一跃而上升为人生创化的境界阶梯。这样一种体 象而悟道、融妙理于常序的做法很值得我们今天深长思之。当然,“琴”发展为一种“ 琴学”,更因为她在历史的演进中已经融进了中华主流文化,才因此得到更大程度上的 张扬与意义的叠加。

第二,“琴”之通“道”的核心功能。清人汪绂在《立雪斋琴谱·小引》中曾说:

士无故不彻琴瑟,所以养性怡情。先王之乐,惟淡以和。淡,故欲心平;和,故躁心 释。“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盖以其不足于中和之致也。

“琴”可以致中和,达到一种心平德和、修身正己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作为中国传 统音乐文化的代表,“琴”还具有其他手段所代替不了的功用,如琴人祝凤喈在《与古 斋琴谱》中曾说:

乐曲以音传神,犹之诗文以字明其意义也。然字义之繁,累之万千,乐音则止此五二( 五正二变之音)而已,该乎人事万物,而无所不备。其为音也,出于天籁,生于人心。 凡人之情,和平、爱慕、悲怨、忧愤,悉触于心,发于声,而即此五二之音也。因音以 成乐,因乐以感情,凡如政事之兴废,人身之祸福,雷风之震飒,云雨之施行,山水之 巍峨洋溢,草木之幽芳荣谢,以及鸟兽昆虫之飞鸣翔舞,一切情状,皆可宣之于乐,以 传其神而会其意者焉。是以听风听水,可作霓裳;鸡唱莺啼,都成曲调。琴具十二音律 之全,三准备清浊之应,抑扬高下,尤足传其事物之微妙。故奏其曲,更能感人心而动 物情也。

关于“琴”的美学意义,历史上有多种看法,主要有两种代表性意见:其一,是《白 虎通》所谓:“琴者,禁也。所以禁止邪,正人心也。”其二,是明人李贽《焚书· 琴赋》中所谓:“琴者,心也;琴者,吟也,所以吟其心也。”

笔者认为,琴者,情也。传情以达志,借情以言性。“琴”不仅可以观风教,也足以 正人伦,调心志,谐伦理,平阴阳,诸般个体生命的感念都可借琴来抒发,所以“琴” 也就成为人生艺术化的一种必须。大众如此,知识分子也一样,因为“琴、棋、书、画 ”的行为实施对他们的主体价值标准将会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从而证明这样一个命题 :审美与生活的同一。

人们常说,生活要有诗意,就是要把某种“诗意”的人文精神移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 中去。提倡艺术与生活的统一绝不意味着泯灭或消解二者之间的界限,恰恰是要从艺术 的审美活动那超现实、超利害、超越官能欲望的精神意绪中汲取意义。这样一种精神活 动源于人类感性实践的生命活动,展示出一种高级的人生境界,一种高于物质利欲生活 的情感世界。

“人生意义”往往是一个太大的命题,人,作为一个有意识的生命个体,或许终生都 难以索解到生命存在的价值意义,但并不妨碍人们于日常生活中去享受和领略高雅的人 生。人们需要于生活的俗常中来体验一种富有底蕴的文化境界,于个体的感性生命空间 中追求一种“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从本质上说,文化就是审美化人生的存在。只有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体验生命、感受生活、把握过程。这绝不是什么消极的人生态度 ,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是一种乐观进取、认真把握和感受现时的乐观精神,一 种接续了远古珍视生命的优秀文化精神传统。也只有这样,我们每一个体验到的瞬间才 可能化成生命情感的意义永恒。如此,我们就大略领会到一个看似玄妙实际上再简单不 过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为何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原因正在于你我之间的生活艺术 化处理上。正是由于人们不甘于轻易地抛掷生命,才将自己的有限生命形式打上了更多 的情感意味。这种人生的游戏是健康的,是体现了个体生命圆融的一种审美化手段,它 有着现代人类学的丰富内涵,正像德国诗人席勒所说的那样,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 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游戏”,这一人类日 常生活的内容就这样包容了艺术和审美的意义,于是,就从一个日常词汇转换成为一个 具有哲学意义的形而上行为。

篇5

文人画者,多为古文人之画也;画文人者,当代画家向文人靠扰也,二者致学先后程序呈颠倒状矣。前者先成文人再作画,故古人云:画者文之极也;后者则先为画,再练书法,再补文学,充实文人之气耳。

古文人画先成文人其因有三:一曰发奋,二曰科考,三曰有创造传统文化之时势天机。故江山多代有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之士,取诗对句七步成咏之才,大文豪、大书家、大词家辈如林而立。东坡词雄放豪迈,其写竹石玄化自然;米芾书风樯马阵,其为画之作悟道参禅;书静逸气清,而笔墨俊冷惨淡;七品县令郑燮之竹亦才情并茂,启后学为典。这般文人雅士,显贵达官,其所为作,莫不以诗为魂,以书为骨,以儒、佛、道之审美哲学为内核,参化自然妙造天成,亦诗亦书亦画亦文章,文气、静气、逸气含其内,灵性、才情、识见合其中;迎之不见其首,追之不见其尾,玄之又玄入众妙之门,正不可见端倪。其神刀鬼斧之功,令后人高山仰止。

至若画文人之所以先天文化底蕴不足,其因有二:上个世纪“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是其一,对传统文化之空前浩劫是其二,造成传统文化大断代之现象,且累及数代人也。由此代生的画家虽不乏大家辈者出,但先天文化营养不良之事实,当代画家亦不应羞于启齿。就是当今国画之高等学府招生,其文考也以英语为主,不以古文为尚。钢笔字代替了毛笔书,快餐文化尘封了圣哲先贤之经典,凡此种种清醒的画家能够正视迎对,攻读书山,以勤为径,当从而誉之。有的则麻木无辩:常于无佛处称尊,自以为大学毕了业,造型过了关,笔墨随了手,展览得了奖,便飘飘乎想羽化而登仙,自以为是实力派画家,但在传统文化面前缺乏应有的实力。其作品位不高在所难免,细思内省,岂不痛哉。

正本清源首先应正本明源,支撑文人画艺术大厦有四根天柱,即为诗、书、画、印。诗者,国学也,列为四者之首。当下有急功近利者,心浮气躁者,欲大器早成者,窃以为仅取“画”而一柱撑天,其艺术根基必不固。到头来终会天倾东南,地覆西北,若如此悔之晚矣。

篇6

(一)唯美的画风与精美却类同的人物造型

日本动画的创作者以写实的画面风格、精细的画工、细腻的画面逐步形成了一种唯美的绘画风格,这与美式动画偏向硬朗的风格迥然不同。这种唯美的风格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宫崎骏,如《龙猫》、《天空之城》、《地海战记》等。而新海诚的《她和她的猫》与《星之声》中优美的意境与逼真炫目的画面场景效果更是令人击节赞叹。说到类同的人物造型,日本动画的人物有广义类同和狭义类同之分。先说广义的类同,日本动画的人物造型基本都是:明亮的大眼睛、棱角分明的鼻子、尖尖的下巴、完美的身材比例、唯美到极致的外貌等人物设定,以上这些都成为了日本动画人物设定的标配,几乎所有的动画人物都是这样的一个样式。再说狭义的类同,日本动画在人物造型上,因为作者长期创作形成了稳定的个人画风和绘画习惯,导致其不同动画作品中的人物拥有了相似的外部特征,也就是说在每个作者的作品中人物的面孔大多很相似。例如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幽灵公主》中的珊、《魔女宅急便》中的琪琪与《千与千寻之神隐》中的荻野千寻,大友克洋的动画片《阿基拉》中的金田正太郎与《蒸汽男孩》中的詹姆斯•雷•史提姆,手冢治虫的动画片《铁壁阿童木》中的阿童木与《森林大帝》中的莱娅,高桥留美子的动画片《犬夜叉》中的日暮戈薇与《福星小子》中的拉姆等。

(二)电影化和写实化

日本动画注重利用电影镜头语言帮助讲述动画的故事情节,通常我们在看日本动画时是在看构图,看其中的镜头语言。日本动画表现一个人物的动作要划分成4~5个分镜头,每个镜头的动态效果并不明显,然而这些镜头组接起来效果却很好。②可以这样说,日本的动画创作者在制作动画时,其手法更像是在创作电影。押井守的《攻壳机动队》就是这样,该作品着力于镜头之间的切换和连接,其中游刃有余而复杂的剪辑手法完美地做出了流畅的分镜头,让观众看得目不暇接,吃惊于动画也能做出犹如电影般的效果。日本动画在画面处理上具有很强的写实性,动画创作者在对背景的处理上要求高度忠实于原素材,他们只是在色彩和场景的结构上加以完善,让画面在质感上具有更加接近照片的效果。

(三)优美的音乐

日本动画之所以如此知名,除了题材多样、故事生动、人物造型精美、画面细腻唯美、电影化的画面场景以外,恰如其分地配入相应的音乐能够突出该动画此时的场景主题要表达的是什么,这也是受众之所以如此着迷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往往这些与该动画相关的音乐也会受到追捧。以久石让的配乐为例,久石让为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创作了很多背景音乐和主题曲都十分流行,如《龙猫》、《天空之城》和《幽灵公主》的主题曲朗朗上口,曲风亲切自然,充满了童真,仿佛把我们都带回了那纯真的童年时代。

二、日本动画中的传统文化

日本是20世纪70年代崛起的动画大国,日本动画在很长的一段发展时期内凭借着鲜明的特征蜚声国际,在日本不论男女老少,都非常热衷于动画及其相关的产业文化。日本动画的文化定位非常准确,并非只是一种单纯只对青少年的说教工具。从《铁臂阿童木》、《圣斗士星矢》到《钢之炼金术师》等,日本动画以对社会深刻思考和人生哲理而著称,它不断演绎着人间的善与恶、美与丑、忠诚与背叛。其跌宕起伏的情节、唯美的画面和电影镜头语言化的人物场景构图等,都给人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因而深受社会各阶层的青睐,并迅速风靡全球。事实上,在这种轻松休闲的文化现象背后,包涵着日本民族浓厚的文化内涵。

(一)日本动画中的本土文化元素

日本动画十分看重并且会经常对日本本国文化进行真实的展示,创作者们充分利用动画片的特性对本土文化元素进行了加工再创作,通过神奇的想象反映创作者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以宫崎骏的《千与千寻之神隐》为例,这部动画便是日本民俗大汇集的典型。首先看片名“千与千寻之神隐”,这个“神隐”就是一个充满日本民俗气氛的词汇。神隐最早见于我国南北朝时期北齐刘昼的《新论•法术》:“天以气为灵,王以术为神;术以神隐成妙,法以明断为工。”所谓“神隐”其实就是被神怪隐藏起来,受其招待,而从人类社会消失、行迹不明。这也在无形中暗自契合了动画中荻野千寻的古怪经历。这部动画电影以日本传统的温泉“汤屋”文化为背景,荻野千寻刚来到这个世界时,就到汤婆婆开的“汤屋”打工,“汤屋”其实就是日本传统的澡堂。《千与千寻之神隐》中出现的“汤屋”在这些部分的陈设就和古代的澡堂完全一样,古意的街道、祭祀神祗的食品街、澡堂挂着的布帘和红灯笼、澡堂内部的木质结构以及墙壁装饰画等,都体现了日式传统的风格,泡澡用的热水用火炉加热,通过埋在墙里的沟槽流入浴室的巨型浴盆里,在洗浴层的上层则是各路神仙的社交场所。从建筑造型上讲,动画片中的“汤屋”与日本四国爱媛县道后温泉非常类似。在浴室里洗去污秽的河神原型是日本小说《古事记》中的海神;无面男是日本春日大社祭经常出现的面具神。宫崎骏没有沿袭原有的思路,而是在符合动画影片本身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润色,使其造型更易为现在的观众所接受,同时赋予它们人性化的一面。

(二)矛盾的二元对立

在日本动画中,常常会表现出鲜明的矛盾二元对立的思想,两个极端的共存、对立、调和是日本动画表达的一个重要的思想,也是日式审美的最重要一环。这种矛盾的民族性格正如《菊与刀》一书中描述的那样:“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日本动画在看似唯美光鲜的外部场景之下,表达的往往是或沉重或灰暗的主题,鲜艳明亮的色调与血腥杀戮形成强烈的对比。宫崎骏作品《幽灵公主》中的麒麟神就是这样,它在白天是生命和创造的化身,而到了傍晚后则变成了毁灭巨人,用无上的能力去巡视,毁灭任何威胁森林的事物。《犬夜叉》也是如此,在第120集中女主人公桔梗就低语:“净就是污,污就是净;善即是恶,恶即是善;生就是死,死就是生。”这几句偈语充分表现了日本民族这种矛盾的二元对立思想。对于一个民族或者个人来说,性格的刚性和脆弱程度往往是成正比的。日本这样一个时刻都处在精神高度紧张的民族,却又是一个十分推崇寄情于山水并欣赏的民族。这样的表现不像是一个时刻压抑的族群,实际上日本民族时常徘徊在这样的两极分化中忽左忽右,这样的忽左忽右使得他们始终处在崩溃的边缘,精神的极度压抑在脑中的弦也越绷越紧,这样的心理状态把日本人推向一个又一个濒临崩溃极限。所幸的是,日本动画的创作者已在动画中给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有迷茫,才是人类。正因为如此,人类才希望自己变得更加崇高。

(三)自然主义

自然主义即对自然的崇拜,是日本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种独特文化样式。日本是个岛国,不利的地理环境使日本的民族性格中具备了对自然环境根深蒂固的恐惧。古代日本人就把这种恐惧的心理转化为对一切自然的崇拜。大自然代表着日本民族对生命的向往,同时也是日本民族审美意识的基础和源头,是美的蓝本,美的母体,对自然事物的热爱和感悟积淀成富有民族特色的审美情操。继承了这些特点的日本动画也向世人充分展示了日本人的这种独特的自然审美观。比如宫崎骏作品《幽灵公主》中的狼神、山猪神,他们的体型都无比的巨大而且种群数量庞大,随时都可以向人类发起种族间的战争。这些动物神重伤后产生强大的怨念,他们还可以化身魔神对人类展开报复,这些动画形象都代表着大自然无限的力量。在《风之谷》中,随着工业文明破灭之后,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在人们聚居的地方出现了腐海,人们认为腐海散发有毒气体,但腐海其实是一个庞大的环境净化系统,洁净森林世界。而生活在其中王虫就像是自然的守卫者,向一切破坏自然的人发起进攻。在腐海的地下有着另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中,地下的树木努力地净化着空气中的毒。

(四)悲情主义

悲情主义是日本动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美学思潮,这种美学思潮自从它形成后,就始终贯穿在每个日本人的血液当中。悲情主义其实就是“物衰”,由于日本文化早期受到了中国大乘佛教、儒教、道教等的影响,“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又吸收了西方的部分文化,便形成了既不同于国内现今的实用主义美学,又不同于欧洲近代反思去弊的美学,日本的美学学者将美学的思考引向了人生,拥有了自己独特的脉络,即“物衰”美学。日本美学深受佛教影响,强调“物衰”,万物都有衰败凋零的一天,从而进入轮回。大多数的日本动画,都具有这种“物衰”的美学。淡淡的,从容的,讲述一段段人生的绽放与凋零,从头到尾都是“哀而不伤”。日本学者们对这种“物衰之美”的认可已经如同自然法则一般,在日本传统文化中有很深的烙印。如宫崎骏作品《龙猫》中两姐妹之间的互相依赖依靠的亲情,她们期盼母亲病愈出院的急切,以及对母亲归家不得的失望之情,还有小男孩对姐姐的情谊,等等,我们可以从这些细节体会出淡淡的“物衰”之美。

(五)等级观念

日本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所包含的整个观念都是建立在对等级制度的信赖之上的。在一般正常的生活中,同其他人的交往中都必须明确表明人们之间的社会地位差距。像东亚许多国家一样,对长辈要用敬语,与此相关的要有相应鞠躬和下跪的动作相配合,而这些动作都受详细的规则和惯例支配。年轻人在家中接受了这种等级教育后,他们会把在家里学到的有关这些制度的东西用于经济和政治等更广阔的领域。他们要学会对那些地位比自己高的在特定位置上的人表示充分的敬意。在整个日本历史的发展中,日本社会是一个一个严格的阶级和卡斯特(一种世袭的等级身份制度)的社会。这一切在日本动画里就有体现,如日本20世纪80年代由当时的漫画家车田正美创作的经典动画《圣斗士星矢》,虽然故事背景改成了古希腊罗马神话传说,但是整个圣域的88个圣斗士,从青铜、白银、黄金圣斗士仍然是等级森严的。圣斗士们各为其主,为了正义或者主人的目的而展开残酷的厮杀,这些效忠都是绝对、无条件的,甚至到了随时可以献出生命的程度。表面上好像看到了一场以古希腊罗马神话为背景的虚拟战争,如果仔细看下去的话,就能够发现这些都是日本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的写照。

三、日本动画中东西方的文化融合

日本是一个的民族性格非常复杂的族群。有很多学者认为日本之所以形成现在的民族性格,是历史、地理、政治等方面的因素综合而成,也就是说复杂的形成原因导致最终形成的民族性格也是复杂的,即便是复杂,有一点成为了日本人最明显的性格特征,就是对于东西方先进文化的吸收与融合。对于动画而言也是这样。

(一)东西方绘画艺术在日本动画中的体现

动画自诞生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从早期的二维平面动画发展到今天的三维立体动画,但无论是二维平面动画还是三维立体动画,画面在动画片中起着最为直接和重要的作用。画面仍然是日本动画中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而线条和色彩又是绘画艺术中最为重要的两大元素,尤其是对二维平面动画而言,更强调张力十足的线条和丰富明快的色彩。也正因为如此,二维平面动画对于艺术创作者的绘画功底和造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东西方的造型艺术中,东方重线条的表现,西方重色彩的表现。而日本则吸收了两种造型艺术的特点,发展出了富于日本特色的造型艺术。

1.中国绘画中线的艺术在日本动画中的体现线

在艺术上的功能,首先是勾勒物体轮廓,其次是对人类情感的象征表现力。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的作用从勾勒物体的轮廓向表现人类情感的象征表现能力转变。线条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绘画独擅的一种艺术语言,并且成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骨架和支点。通过线条的形态,将从外界悟得的意境与胸中所蓄之情感寄予笔端,迹化于外。所谓以手写心、心手相应、意在笔先、画成意足的高妙境界,只有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才能体会到。随着中国传统绘画传入日本,线作为艺术语言,无论从技法还是从功能而言,都得到了日本艺术家们的借鉴和学习。日本艺术家通过吸收了中国画中线的技法,以纤细的笔法和秀雅的墨色,表现了日本自然风景中的清新。这在日本动画中得到了体现,如宫崎骏作品《幽灵公主》中的背景画面是宫崎骏精心描绘出来的,这些都是对于线条的运用,线条有表现作者情绪的作用,所以这使得《幽灵公主》的画面,既具有细致精细的真实性描绘,也具有飘逸灵动性非真实的时空再现。这样,往往使我们感觉到自然仿佛就在身边,而我们似乎又离自然很远,如同在梦境中一样,产生了一种亦真亦幻的效果。

2.西方绘画中色彩的艺术在日本动画中的体现

色彩是日本动画中另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与线条不同的是,色彩的运用源自西方的绘画艺术。色彩在西方绘画中谱写出了一番壮举,纵观整个西方绘画的发展过程,简直就是一部色彩的发展史,在经过了古希腊绘画、早期基督教绘画、哥特式等艺术形式的发展,色彩得到了广泛运用,确立了以色彩展示空间、表现空间质感的西方绘画传统。到了14世纪,经过了几代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们的发展和探索,西方绘画就此进入了色彩的世界中,当时西方的画家们摒弃了线条而钟情于光影的效果,并结合了当时的光学、透视学等学科的知识,使得色彩科学化,就此与东方绘画背道而驰,走上了理性的发展之路。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开展了脱亚入欧的运动,日本绘画大量地吸收了西方绘画中诸如色彩、透视、明暗等技法,同时又继承了东方绘画的线条艺术,把写意与写实融为一炉,形成了日本近代绘画。《浮世绘》可以说是日本近代绘画的代表作,它充分体现了东方线条的写意风格和西方色彩的写实风格,以绘画为基础的日本动画当然也在色彩上尤为突出。以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为例,在他的动画电影中我们通常可以看到:海边的欧洲小镇,拾级而上的古老教堂,陈旧却干净的雕花窗框,布满青苔的红色屋檐,光滑的青石路,洒满树荫的乡间小道,生生不息的绿色原野,洁白的云彩,温和的海风,这些画面都表达了每一个普通人内心不平凡的爱、包容和智慧,这就是色彩的魅力。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色彩讲究西方色彩的科学性,在色彩变换上注重观众的主观性感受,主要以青、蓝、绿为色彩的基调色,运用这三种基调色调和再现出了自然和植物的原色。这样的色调虽然简单但却并不单一,我们可以从画面看出这三种色彩的色位差是否符合自然界颜色的真实,他借鉴了西方油画中逼真写实性的特点,色彩上又不采用西方油画中油彩的厚与浓,而是在色彩中调和了水的纯净清澈,赋予色彩水的滋润感,整个画面看上去轻快、明亮、清新,这一点倒是符合了东方的审美。

(二)西方音乐与日式画面的融合

动画是一门综合艺术,虽然画面十分重要,但是没有音乐的烘托,即便是再精美的画面也营造不出动画创作者要求的意境。好的动画音乐会配合剧情、人物性格而出现,还有音乐会帮助动画描绘动画人物的心理,这样动画会更加完美。日本动画也吸收了这一点,音乐都会在适当的地方出现,与适当的剧情相配。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我们就能清晰的感受到:《天空之城》运用许多爱尔兰民间音乐,风笛的浅唱低吟烘托出了悠远飘渺与悲伤的情愫;《魔女宅急便》糅合了吹管乐和美国乡村音乐风格,吉他的扫弦技巧所展现出的欢快与俏皮契合了本片少女的主题,充满了异域风情;《千与千寻》配乐用钢琴独奏与弦乐编曲,描绘了小女孩荻野千寻调皮、可爱、奇趣、踌躇、犹豫、不安、感伤的情感世界。这些都显示出宫崎骏动画配乐的独运匠心,在世界范围内流传至今。

(三)西方文化背景与日式画面的融合

日本动画题材的选取非常广泛,有东方的,也有西方的。东方的自不必说,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东西方冷战格局走向崩溃。与此同时,日本战后的泡沫经济彻底瓦解,整个社会陷入了经济不振和方向迷失的泥潭。日本在这个时候正好也是各种思潮迸发的时期,众多的日本动画创作者的思想都受到全球一体化的影响,很多创作者创作出了一系列在当时具有相当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动画,他们的动画都采用了西方的讲述情节的模式或直接取材于西方故事来讲述日本当时的问题。如宫崎骏的《魔女宅急便》借助一个13岁的小魔女独立和成长的故事,表达了当时很多日本人面临的处境和对生存现状的思考,以及作者对于一些日常性问题的思考。《千与千寻之神隐》改编自德国作家米夏埃尔•恩德《讲不完的故事》,虽然这是一个来自异域的故事,却配上了日本传统的文化背景,给“汤屋”的每个浴房供暖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锅炉,而给“汤屋”和日本传统街道却配上了电梯和现代的海底隧道系统,整个动画的背景既充满了日式的神秘,又不失西式的活泼自然,亦古亦今、亦真亦幻,为动画故事的开展准备了一个充满神秘奇幻色彩的舞台。

四、结语

篇7

关键词: 文化意象 习语 翻译 归化 异化

一、文化意象

意象,英语的对应词为image,韦氏三版(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给出了这样的解释:a mental picture or idea; a mental conception held in common by members of a group and being symbolic of a basic attitude and orientation towards something; a figure of speech。于是,我们对意象就可以这样理解:跟想象有关,是某一群体所共有的一种观念、象征及对某一事物的基本态度和取向,用于比喻。

文化意象有多种表现形式,它可以是一句成语、谚语、一则典故或某个形容性词语中的形象或喻体等。意象与习语表达关系密切。许多习语(包括成语、谚语等)都包含着一定的意象,而意象又往往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在翻译中,译者难免会碰到包含有文化意象的习语。那么,文化意象应该怎样处理呢?

二、习语的文化特色

习语的文化特色,与其丰富的来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不同民族各自的生活习惯、思维观念,亦无不反映在生动、形象、活跃的习语中。

有时,两个民族相似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认识,使一些习语表现出某些相似的文化意象,但这只占习语中的极少部分,大量的习语表现出不同的语言习惯和文化意象。所以,处理文化意象个性差异就成了习语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由于习语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因此,要做到绝对的等值翻译是不可能的。译者有义务引导读者去接受异域文化,使译文读者头脑中显现的形象和产生的联想尽量接近在原文读者中的效果,这样,因文化差异引起的困惑就会在读者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不断熟悉过程中日渐减少,直至消失。

在西方人的眼中,狮子是万兽之王(the king of beasts)。因此就有了“an ass in a lion’s skin”之说,对应的汉语应译为“狐假虎威”。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表示“入狮穴,异常勇敢”;the lion’s share表示“最大或最好的一份”;put one’s head in the lion’s mouth表示“鲁莽地冒险”。英国人特别崇拜狮子,从中世纪开始,英国国徽的徽章就是狮子,英国被称为the British lion。to twist the lion’s tail意味着to provoke or insult the British or their government.而且西方许多国家的君主都爱自称为lion。狮子还可以指名胜或名人,to lionize 表示游览名胜或把某人视为名人,lion hunters指巴结社会名流的人。而英语中关于老虎的短语就少得多,have a tiger by the tail意思是“处境比预料的艰难、危险,骑虎难下”。

而在中国人的眼中,老虎才是“森林之王”,如:“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虎视眈眈”,“虎口拔牙”,“虎口余生”,“虎将”,“虎里虎气”,“虎穴”,“虎穴龙潭”(或龙潭虎穴),“虎跃龙腾”(或龙腾虎跃)等。在中国十二生肖中,虎也位列其中。根据中国古老的传说,老虎是长寿、尊贵和勇猛的象征。而关于狮子的短语就少得多,如:“雄师”,“狮子搏兔”,“狮子大开口”等。

三、习语翻译时的归化和异化与文化意象的传递

1995年美国学者维纽蒂提出了翻译的归化和异化(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and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的观点,突破了传统的直译和意译的界限,使我们可以从跨文化的视角考虑翻译的问题。我们在翻译习语的时候要秉承“”的原则。

1.归化

归化翻译策略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直译。译者一般按照本国语言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对原文采取同化的手段,使之符合本土文化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原则。在习语翻译时,如果有的意象不会构成翻译的问题时,我们可以在译入语中寻找那些与原文意象大致相同或效果类似的习语来表达,这样会使译文形象生动。例如:

(1)One boy is a boy,two boys half a boy,three boys no boys.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无水吃。

(2)spend money like water

挥金如土

(3)All one’s geese are swans.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4)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When the cat’s away,the mice will play.

(5)此地无银三百两。

There is nobody here but us chicken.(一个偷鸡贼晚上到一农户家偷鸡,主人听到鸡窝里有动静,就问:“有人吗?”偷鸡贼连忙说:“There is nobody here but us chicken.”后来“There is nobody here but us chicken.”常被引用,表示此地无银三百两。)

an ass in a lion’s skin表示狐假虎威。《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则寓言:一头驴子披着一张狮子皮,大摇大摆地在森林里走,动物们看见它以为是狮子来了,都吓得仓皇而逃。驴子很得意,就去吓唬狐狸,它跑上前去大叫一声,狐狸一听声音就知道是驴子,于是把驴子嘲笑了一番。

nurse a viper in one’s bosom表示养虎为患。这个成语起源于《伊索寓言》中“农夫与蛇”的故事。农夫在寒冬救了一条快被冻死的蛇,将蛇放入怀中,蛇苏醒后却咬死了农夫。

An unfortunate man would be drowned in a cup.人一倒霉,喝凉水都塞牙。

like a hen on a hot girdle 像热锅上的蚂蚁

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

a dog in the manger损人不利己的人,占着茅坑不拉屎。

to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表示“对牛弹琴,明珠暗投”。这个习语出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耶酥传教时说的话:“Neithercast your pearls before swine,lest they trample them under their feet.”

2.异化

有的意象在汉语中带有褒义,在英语中却成了贬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意象的错位。有的意象在源语中有,而在译语中没有,即文化意象的缺失或空白。在翻译这类习语时,在符合译文语言规范的基础上,在不引起错误的联想或误解的前提下,可以尽量保留原文的文化意象。例如:

An eye for an eye,a tooth for a tooth.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armed to teeth

武装到牙齿

meet one’s Waterloo

遭到惨败

Curiosity killed the cat.

好奇心害死猫。

“龙”在中西文化中有不同的文化意象。在英语文化中,龙是凶残、可怕的象征。我们在译“望子成龙”时不应直译为become a dragon。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添加注解的方式。

外研社2001年7月版《现代汉英词典》952页中“望子成龙”条有如下翻译:long to see one’s son become a dragon(i.e. win success in the world); long to see one’s son succeed in life.

另外一个关于龙的短语为“藏龙卧虎”,我们常说“藏龙卧虎之地”。外研社2001年7月版《现代汉英词典》84页是这样翻译的:a place where dragons and tigers are hiding――a place where people of unusual ability are to be found.

《现代汉英词典》967页卧龙:sleeping dragon――a talent in obscurity.

我们还可以从下面这个例子看出,保存“龙”的文化意象并不一定会带来交流的障碍。由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英语片名为“Crouching Tiger,Hidden Dragon”。这部影片获得2001年度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作曲,2001年度美国导演协会最佳导演奖。

四、结语

我们可以看出,译语的归化和异化是一种普遍存在于译文中的语言行为和文化意识。译作与原文之间要;“同”包含了译者的忠实态度,也含有一定的“异”。“异”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让读者体会到不同的文化意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经济和文化往来的频繁和深化,译语读者感受源语文化意象的能力肯定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桂斌.文化意象与习语翻译[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8).

[2]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3]陈文谦.英语成语背后的故事[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5.

[4](美)Christine Ammer.这样的猫和那样的狗[M].邢驰鸿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5]柯素芬.文化差异与习语翻译[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5).

篇8

1、 文化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实践活动

伊安·昂首先从文化研究的与大众日常生活的相关性问题切入。她谈到了几次理发时候的有趣经验。理发师经常问她是干什么。当得知她是从事"文化研究"的时候,接下来的一般是长时间的沉默,他们之间的交谈终止了。每当这个时候,她就感到情绪沮丧,感到自己以及自己的工作与普通大众的隔绝。一种不被理解的悲哀。

伊安·昂认为,令人尴尬的沉默部分起因于对"文化"这个概念的复杂意义的普遍无知。她指出:"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文化是与日常生活分离的、超常的东西。它要么与艺术同义,是某种象牙塔中的东西,要么指’其他人’,诸如移民或者土著居民"。前者是对于文化的经典美学界定,后者则是对文化的人类学理解。而在当今学术界,被称之为"文化研究"的东西,实际上已经摆脱美学与人类学之间的分离,从而革新了对当代社会中的文化的研究。在文化研究中,"文化"指的是意义与价值的生产与商谈,而这种产生与商谈是个多元的、常常是充满斗争与冲突的过程。这个过程发生在所有社会活动领域,比如工地、界、媒体与国际关系领域、甚至理发师的沙龙。文化既不是机构、不是文本,也不是行为,而是所有这一切之间的复杂的相动。换言之,"文化不仅是非常日常的,它也是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非常基本的实践,因为它内在于了解与管理世界的方式之中。"也就是说,争论世界应当如何管理总是包含一种关于表征的政治学(a politics of representation)--在这个特定的政治层面上,意义与价值成为被争夺的对象,因而必然包含基本的文化纬度。总之,"文化"是社会生活的内在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的建构性因素,而不是什么外在于或附属于生活的东西。

篇9

    景观理想的探索可以有多条途径,其中包括神话与宗教中的景观理想,如中国古代神话之神山仙境,道教之洞天福地,西方之极乐世界;艺术家所表达的景观理想,如山水画、山水诗及园林艺术中的景观。风水学融宗教及民间信仰、神话与日常行为与一体,故能综合体现上述各种景观理想。这种景观理想深藏于每个人、每一个民族或每一种文化之中,往往心照不宣地引导着人们的景观设计和改造。因此,探索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中的理想景观并揭示其背后的深层意义便成了我10多年来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

    我的风水经验从记事的时候起便已开始。我的老家在浙江省金华东俞村,位于金衢盆地之中,四面皆山,北临金华江,右靠白沙溪。村前有一片松林,清澈的小溪经过松林,绕过宅前,被引入村中的一个个池塘。村头古老的樟树遮掩着白墙黑瓦。乡人都自誉有一块风水宝地。夏天,每当夜色降临,晚辈们便围着奶奶、父亲和伯父们坐在门前水边的青石板上,听他们一遍又一遍谈论祖先建村立业的故事和他们儿时的经历,其中大多都与那片黑色的森林有关。林中埋着祖先的遗骨,人们说他们的灵魂在保佑着我们。夜幕中,松林里不时有磷火(鬼火)闪动,伴随着猫头鹰的怪叫。直到10来岁的光景,才有机会与兄长们踏入这片林子。原来这里竟如此美妙,高大的松树上栖息着灰雀和喜鹊,黄鼠狼成群结队在嬉戏,河沟里的水又清又凉,鱼儿出没于水草之中。遗憾的是,这美妙的风水林连同那村头的风水树都在好几年前被某些人给出卖了。从此,我的晚辈们再也不会有我心灵中那种对风水林的敬畏。当然,也不再有我所体验的森林童话般的场景了。

    我似乎与风水有不解之缘,从大学到研究生我都选择了景观规划设计专业(亦称风景园林专业)。上世纪80年代中期,风水尚属敏感的禁区,我便开始查询各种民间“封建迷信”的遗物,拜访乡间的“风水先生”,以图对风水探个究竟。

    作为一个景观与城市设计的研究和实践者,我把风水这一不登大雅之堂的文化现象加以认真对待的另一原因是我的专业实践经验。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应开发商之邀,我在汕头做一景观规划设计工作,想不到审阅我图纸的不是专业规划设计师,而是两位来自香港的风水先生。所幸的是我尊重了当地的风水信仰,并在其设计中加以考虑。这次经历使我感到,作为一个设计师,应该理解和尊重业主的景观认知模式和信仰。当然,这里必须强调,设计师是在“尊重”和“理解”而决不是“宣扬”和行风水先生之道。而要使自己高于“风水先生”,就必须在更深层次上理解风水及其景观之本质含义。

    (本文摘自俞孔坚所着《理想景观探源》一书中的自序

篇10

一、中华文化需要全球化

“全球化”一词已经全球化,并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包括文化全球化。但文化因其特有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使人们不免质疑:真的需要创造一种全球文化,为球上约70亿人所接受吗?中华文化有必要为饱受质疑的文化全球化“增砖添瓦”吗?

曾经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全社会引起不小的讨论,至今尚有余波。有人长舒一口气:莫言获奖说明中华文化有自己的个性,不一定要“全球化”。这样的论断固然获得不少赞同的声音,人们的心情着实可以理解。中华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变迁,真切地塑造了无数熠熠闪光的生命个体。说中华文化是璀璨而博大精深的,丝毫不过分,它是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宝贵财富。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的确从一个角度证明,中国人有能力将中华文化发展得更加灿烂,充满“中国味儿”。

有些人害怕外来不良文化将我们的文化玷污。太多例证也说明中华文化可能会受到外来事物的伤害。近代中国,列强侵占了中国人的广袤土地,霸占了中国人的物质财富,连中国人的灵魂也不放过。“全盘西化论”和“民族虚无主义”开始甚嚣尘上:西方文化都是优质的,传统文化都是劣等的。直至今天,我们从自己的土地上赶走了列强,却无法从文化上完全赶走他们。打开电视机,看的是韩剧;走进电影院,看的是美国片;步入图书馆,看的是英文书。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似乎又被挤到了不知名的角落。

凡此种种,让我们怎能敞开胸怀,放心地接纳外来的文化,而不管是敌是友呢?那不是大度,是糊涂。有史为鉴,中国人再也不会糊涂了:全球化的大风大浪里,中华文化会受到冲击,乃至摧残。但是面对可能的挑战和危机,中华文化又要走上“闭关锁国”之路吗?其实此情此景下,中华文化完全可以借助全球化学习他国优秀文化,取长补短,充实自我。中华文化需要全球化。

二、中华文化必须全球化

因为相信自己,因为担忧对方,有些人才会说中国文化不需要全球化。可“文化全球化”岂是说不需要就不存在?这一发展趋势,人们无法阻挡;这一速度,人们无法减缓。我们甚至想不出比全球化更好更迅速的方式来发展中华文化。

莫言曾不止一次以自己为例说明外来文化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他很忌讳别人说他的文学作品受到外国作家的影响。他希望有本我的、土生土长的文字。但如今他觉得,“如果想写出有个性有原创性的作品,就必须尽可能多地阅读外国作家的作品,了解世界文学的动态”。

莫言有些无奈地被动地接受了文化全球化的影响。这样的举动,却使他受益万分。如果说“受到影响而没有留下痕迹的才是高手”,那么现在的莫言无疑是高手中的高手。

原来我们无法回避,必须接受文化全球化的现实。

三、中华文化直面全球化

全球化时扬中华文化,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化被动为主动,以更加积极的态度直面“文化全球化”的现实。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走出一些误区:

1.“文化霸权”不是“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正如先生所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而幻想创造一种可以挟制全世界70亿人的所谓“全球文化”,只不过是一个带有“文化霸权”色彩的可笑想法。

曾经中国人饱受“文化霸权”之苦,以至于现在仍心有余悸。当前一些西方国家仍然意图打着“文化全球化”的幌子,继续行“文化霸权”之实。通过文化传播,西方势力“极力宣扬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价值观及三权分立、多党制、自由民主筹资本本义制度。同时,他们借助在全世界的话语霸权猛力抨击社会主义制度及价值观”。对此,除了给予针锋相对的还击,我们更多的还是要使自身尽快做大做强。

2.“文化趋同化”不是“文化全球化”。“文化趋同化”是一个事实。全球文化似乎都采用统一标准,影视是这样,图书是这样,甚至优秀学校的标准都趋于雷同。其实世界上每个民族的优秀文化都是一朵奇葩。假如世界的大花园只开一种花,即便不是霸权主义作祟,终归也不是好事。中华文化从来都有其独特性,我们更是为此着迷。大家应该集体抵制“文化趋同化”,保留并发展自己的特色。

3.“一味送出去”不是“文化全球化”。自古以来中国就是天朝大国,太喜欢“帮助”友邦了。以至于我们不太接受有时“被帮助”的现实。诚然奉献是一件高尚的事情,但一味“送出去”有时是因为我们渴望展示自己的优秀之处,还因为我们不想向别人“露短儿”。

中华人素来讲究自尊自爱,但也形成了不愿“露短儿”、“露怯”的陋习。不少人觉得,向别人“露短儿”,似乎是件很不光彩的事情,会招来嘲讽。中国人想让那些历史成为尘封的不再开启的片段。苦水,我们自己咽下,然后向别人展示自己熠熠闪光的一面。迎来赞誉了吗?或许吧。但也招来另一种评价,“假”。

我们不妨让自己勇敢一点。因为苦难是相通的。这是莫言的作品能够在西方世界获奖的一个重要原因。瑞典文学院的评委们理解了《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檀香刑》等作品中的苦难、真情和伟大,并且为之触动,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