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的了解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5: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前教育专业的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前教育专业的了解

篇1

一、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问题

1.专业认同低

我校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基本上都是中考失利,没有考上当地高中,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才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的。有一个男学生说:“要不是中考分数太低,不能上高中,我才不会报考这个专业。”另外,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也是因为家长的要求才选择学前教育专业,有的家长了解学前教育专业的前景,得知男生选择这个专业在以后的工作中比女生更占优势,便强迫孩子报考学前教育专业。

由于中考的失利或家长的要求,他们被迫选择这个专业,再加上社会认可度很低,所以部分男生对这个专业的认同度很低。

2.自卑、焦虑、孤独感侵扰

学前教育专业的三大专业课是“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和“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专业理论课程都是文科类的课程,没有学前教育专业男生所偏爱的逻辑思维强的课程,使得他们的学习兴趣不高。在和学生的交流中,笔者发现学前教育男生更不喜欢舞蹈、唱歌、美术和钢琴等技能课程,他们给出了几点原因:第一,从小没学过,没有技能基础;第二,由于年龄较大,身体的发育不太适合舞蹈和钢琴的学习,因而对技能课的学习动力非常小。长此以往,他们与班里的女生在成绩上有着鲜明的对比,成绩总是排在倒数几名,这些都会造成他们产生自卑和焦虑的心理。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在学业上和生活中常常遇到问题或困难,由于周围几乎都是女生,他们不会向教师和女同学寻求帮助,甚至刻意逃避,而后又勉强压抑自己心中的感受,就会产生孤独的心理。

3.女性化特征较明显

众所周知,环境影响对一个人的改变是极大的,这不仅仅是针对儿童来说的,对任何一个成年人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读这个专业之前,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们周围有很多男生,同学间的男女比例大概是一比一。但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多,男女比例差距很大,按一个班四十个人来算,男生只有两到三个。这时,男生们的朋友圈便会有一个质的变化,那就是女生多了。本着异性相吸的规律,男生与女生相处并不会产生什么矛盾,但一个男生与一群女生相处,他就要改变自己。要想与女同学和睦相处,他就要融入这个集体中,去了解这个集体,换句话说,去了解与一大群女生相处的方式,还要尽量地去进入她们的世界,久而久之,学前教育专业男生会受女生的影响,改变自己的性格,磨掉自己的棱角,从而适应女生生活,导致学前教育专业男生们失去男生应有的特质。

二、解决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1.帮助男生了解学前教育专业,提高专业认可度

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大部分都是被迫选择这个专业的,他们对学前教育专业了解非常少,不太认可本专业。而且五年一贯制的学生不能转专业,有些男生就试图中专毕业或退学。教师要帮助男生了解该专业,详细介绍学前教育专业。学校应该在男生步入这个专业的第一天就告V他们学前教育专业的详细信息,比如就业情况,让他们知道自己在这个专业有着多么大的前途,并告诉男生学习学前教育专业也可以进修,可以去更好的地方发展,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他们喜欢这个专业,他们才会认可自己的专业,才会在本专业的学习上坚持下去。另外,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做好职业规划对提高他们对专业的认可度起着重要的作用。男生和女生有着诸多差异,学校要结合男生的特点,引导他们对自己进行科学定位,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2.为男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人数在总人数中所占比例非常小,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女生众多的环境下,男生面临着生活上、学习上和人际交往上等多方面的压力,容易产生自卑、焦虑和孤独的心理问题。首先,建立学习的规章制度,可以组建包括教师和学生的帮扶团队,定期对学习较弱的男生进行辅导和帮助,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其次,多关心男生的生活和心理状况,及时了解他们生活上和心理上面临的问题,比如自卑,并采取相应措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最后,尊重男生提出的建议。在学前教育专业上,男生基本没有话语权,由于女生比重非常大,他们提出的建议基本都被否决。但是男生和女生的思维角度不一样,他们提出的建议也有非常好的,如果被否决了,将会很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容易引起他们的一系列问题,如不参加集体活动。若采纳男生的建议,让他们有一种被尊重和被需要的感觉,则更容易吸引他们加入集体中来,这样他们就不会偏离这个集体,也不会偏离这个专业。

3.鼓励男生多参加学校社团活动

鼓励男生加入学校社团,扩大交友圈,结交其他专业的学生,他们接触的人多了,心胸便会变得宽广起来,而不是一味地把自己锁在女生的圈子里。男生参加社团活动,可开阔知识面,性格也会豁达起来。学校有相关的体育赛事,应鼓励男生积极参加,比如足球赛、篮球赛、排球赛以及运动会,让他们感觉到学校很重视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们。而且参加活动可以彰显男生们的阳刚之气。男生的思维本就活跃,不可压抑太久,通过运动,可培养他们阳光的性格,树立健康的人生观。教师可鼓励他们参加学校的文艺晚会,建议他们排演男性化或幽默搞笑的节目,这样会引起其他学生的关注,对参与活动的男生要不断鼓励和赞赏,增强他们的成就感。

4.宽容对待男生

宽容对待男生,不是纵容的意思,而是结合男生的特点区别对待。在原则问题上男女都应该一视同仁,但对男生要多一些帮助,少一些拒绝;多一些认可,少一点质疑。比如,在美术课程上,教师非要让男生在缝布制布时整整齐齐不可,这样就太苛刻了,如果男生们总做不好教师布置的任务,就会变得焦虑,时间一长,他们易失去积极性,对这个专业失去兴趣,最终导致厌学或退学。宽容对待男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并树立远大的理想是帮助他们自信地走向未来的办法之一。

参考文献:

[1]史丽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2]梁万生.学前教育专业男性本科生专业认同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2.

篇2

(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欠缺科学幼儿观的重点教育

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依据,是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它是专业建设的方向和依据,是各项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专业特色的重要体现。目前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大都表述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热爱幼教事业,具有学前教育专业基本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和初步的研究能力,能在各种类型的托幼机构从事学前儿童保教、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按照上述专业标准强调的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不难发现幼儿教育最本质的要求———以幼儿为本的儿童观未能得到高度重视。表现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中,普遍注重学前教育专业能力的建设,在课程体系上突出专业基本理论的学习、专业技能的训练,而了解幼儿权益、尊重幼儿权益、以幼儿为本的专题教育与实践活动明显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学前教育有其专业的特殊性,因为其工作对象是身心发展迅速、可塑性大、极易受伤害的幼儿,学前教师的态度、师德及职业行为,直接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稍有不慎就可能对幼儿造成伤害,理解、尊重、责任心教育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尤为重要。

(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缺少创新类课程,难以满足新的形势需要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发展是二十世纪末以后的事情,专业课程更多是参考历史较长的高校本科学前专业课程而构建的,普遍而言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基本沿袭传统而设置,主要是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三学”,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五法”,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游戏教程、幼儿园政策与法规、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前教育史等课程,而学前教育领域一些最新开发的课程,如幼儿教师人文素养、幼儿教师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幼儿教师教育综合技能训练、幼儿的观察与评估、幼儿教育与社区环境、0~3岁婴幼儿发展与早期教育、幼儿园体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等,因专业教学的研究不够,把握不准,再加上新课程需要教师尽快地成熟教材,准确把握内容要点,所以普遍按传统“三学”及“五大领域教学”再加“游戏、活动”等课程设计教学。这样的专业课程体系显然是不能满足专业教师应有的知识技能结构与文化素养要求,也很难为学生以后的自主学习、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专业核心能力中欠缺观察、了解、保育幼儿能力的特别培养

师幼关系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因素,观察、了解、保育幼儿能力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幼儿尚处于发育期,他们的理解与沟通能力比较弱,更需要教师用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方式与他们沟通,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发现他们出现的细小问题,并能及时、妥善地加以处理,特别是生活方面的观察与照料,这是幼儿教师工作对象的特殊要求。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该专业的学生自身年龄小,许多还是独生子女,走进幼儿园的时间有限,零距离观察幼儿、与幼儿直接沟通的机会很少,很多学生对幼儿的了解、沟通,主要基于他们自发对幼儿的喜爱。在见习、实习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设计组织幼儿园集体教学游戏活动时,积极主动形式多样,容易得到孩子们的接纳和喜欢,幼儿园也比较认可,但在生活照料、针对幼儿个别学习活动时,很多同学就不知如何动手,特别是面对个性强的孩子更不知如何进行沟通管理。这些现象恰恰反映出在专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着“重教育,轻保育,重集体,轻个体”的不平衡问题。

(四)专业教师素质结构不能适应专业标准的要求,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方面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队伍比较年轻,绝大部分为近年新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拥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功底,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在教学上也认真投入,对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是由于教师普遍缺乏幼儿园实践背景,在教学上讲专业理论比较深入,但在联系幼儿园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指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性学习,特别是指导学生开展幼教实践活动方面,缺乏亲身感受性的教学经验,常常出现理论与实际的脱节。按照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要求,这样一长一短的专业素质结构已经严重影响对学生的培养,急需加以完善。另一方面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具体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应该培养的是全科幼儿教师,他们不仅要充分了解“三学“”五大领域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还要熟练掌握相关的教学方法与技能。但目前承担这些技能课的教师普遍是本专业技能较强,但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了解非常欠缺,因而开展教学时不能将学前教育特点与才艺技能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推进学前教育专业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路

(一)必须把幼儿为本、师德为先的基本理念贯穿人才培养

全过程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幼儿为本、师德为先是对其职业的特别要求。幼儿为本就是要求我们培养的幼儿教师要热爱幼儿,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每个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全面健康地成长。师德为先就是要求每一位幼儿教师都必须做到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能够担当起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促进者的责任。为此,第一,强化入学专业教育,利用多种形式使新生懂得,学前教育作为人生开端的教育,对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性等一生的发展起着全面奠基的作用,形成初步的专业理念。第二,通过思想品德修养、教育学等课程,强化师德理念与职业理想追求,通过课堂理论讲解、社会现象分析、深入教育机构实际观察、个人道德践行直接体验等,促使个人行为修养的不断提高。第三,强化专业实践类活动,扩展加大见习、实训、调研、实习,借助这些活动,帮助学生增进对幼儿、幼儿教师、幼儿园的全面认识,解决学生思想上由单纯喜爱孩子到理性认识学前教育职业理念的转变,形成对学前教育的职业热爱。

(二)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切实处理好必需、够用、拓展的相互关系

培养理论与技能并重的幼儿园教师是许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特色,但参考教育部对高职高专总学时的设计要求,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新要求,需要我们紧跟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对传统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与优化,不断将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新理念、新思维,国内外学前教育课程改革探索的最新成果,以不同形式完善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第一,增设必要的自主选修课,提供形式多样的专业或非专业课程,利用通识课、公选课、讲座课等平台,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课程,拓展知识与能力,提升自己的人文和科学素养;第二,针对沿用传统课程过多、缺乏创新这一问题,应利用人才培养基地的资源,与幼儿园一起研发新课程,特别是优先考虑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一些课程内容并将其成果运用于课堂;第三,坚持专业理论课“必要、够用”的原则,结合培养目标实时优化课程设置,该增设的一定增设,该删减的一定删减,构建较为完善的专业理论体系。

(三)遵循保教结合的教育原则,提升对幼儿观察、了解、保育的专业能力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其自然科学的规律,作为未来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遵循这些规律,特别是要准确把握“保教结合”的整体概念,即“保”和“教”是教育整体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会对幼儿产生不同影响。保育是教育的基础,在确保幼儿身心健康、安全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施教育。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内容安排基本以培养专任教师需要的知识、能力为主,学生普遍对幼儿保育知识了解不够,对幼儿观察、了解、保育能力更是缺乏,按照专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全面精通保育和教育工作,以专业行动践行保教结合的原则。因此需要,第一,在目前开设的“学前儿童三学“”五大领域教学法”、游戏活动指导等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本课程特点,有针对性地增加保育知识的渗透,并且最终要体现在考核成绩中。第二,在实践教学环节,分学期组织学生进行幼儿一日生活观察,向保育员或生活教师学习观察、保育技巧。逐步尝试熟悉幼儿,与孩子们沟通,协助幼儿园教师进行幼儿生活管理。第三,部署学生利用假期开展专题社会调查,进入城市、农村社区了解各类幼教机构保教结合的现状,从而直观感受保育教育对幼儿的影响,利用所学的专业理论进行分析思考,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四)内培外聘,加强“双师”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决定着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必须立足现实、与时俱进,发挥好“双师”教师在专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幼儿园教师的“全科”特点,还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各类教师的培养培训,不断增强专业教师队伍的综合实力。第一,可以借鉴许多院校的做法,安排专业教师定期深入幼儿园实践,及时了解学前教育的新动向,全面参与幼儿园的教研、备课、教学(听课)活动,并将深入幼儿园作为对教师的一项制度要求,以提升教师实践教学的综合能力。第二,从现有教师中进行转型培养,选送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有才艺技能基础的青年教师到区外著名的学前教育专业进修培训,安排他们参与幼儿园见习、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逐步使他们成长为熟悉专业的技能教师。第三,与各类幼教机构建立长期广泛的联系,聘请富有实践经验的优秀幼儿教师参与专业教学,举办专题讲座、讲授课程相关内容、开展实践课程指导等,用他们的所长弥补自身的不足。第四,建立与其他基础教育学院、少儿活动中心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艺术类社团的指导教师,共享教师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各类才艺教师在学前教育技能教学中的作用。

三、结语

篇3

【关键词】广西 中职学校 学前教育专业 背景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C-

0102-03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缓慢,亟须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就广西中职学校举办学前教育专业的现状来看,虽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仍存在生源素质不高、办学条件有待完善、师资队伍结构失调、内涵建设有待深入等问题,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与指导,才能确保学前教育专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试分析广西中职学校举办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现状,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背景分析

(一)幼儿教育发展缓慢

近年来,广西学前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来说,广西学前教育发展较为缓慢,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到2010年,全区共有幼儿园5349所,在园幼儿数118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54%,学前一年毛入园率74%,“入园难”问题较为突出。二是公办幼儿园数量偏少。在全区5349所幼儿园中,公办幼儿园仅有532所,仅占9.9%左右。三是农村公办幼儿园严重不足。农村公办幼儿园仅占农村幼儿园总数的5.7%。四是城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滞后于城镇化发展进程,发展不均衡。全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园率仅占全区1126个乡镇的19%。五是民办幼儿园规模小、比重大。民办幼儿园占全区幼儿园总数的90%,但在园(班)幼儿仅占全区在园(班)人数44.3%。民办幼儿园规模小,园均规模为110人,保教质量水平低,严重制约幼儿园的发展。六是经费投入不足。2010年全区财政学前教育支出占财政教育支出的比例仅为0.85%。七是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完善。幼儿园办园活力不强,严重制约了幼儿教育的快速发展。

(二)学前教育师资紧缺

一是现有师资队伍数量不足。2010年,全区有幼儿园教师3.7万人,其中编制内教师8089人,仅占教师总数的21.9%。二是专业化水平不高。幼儿园教师有教师资格证、专业对口的不及50%。三是满足不了发展形势的需要。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的规划,到2013年实现每个乡镇至少建设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的目标,至少需要增加2.1万名幼儿教师。

(三)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2010年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后,广西先后《关于当前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提出了“到2013年,全区新建、改扩建幼儿园6628所,在园幼儿达到133万人,幼儿园教师新增2.1万人,达到5.8万人,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58%,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80%,基本缓解‘入园难’问题,适龄幼儿基本能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的总体目标,各地政府均相应制定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要求“城镇住宅小区应根据建设规模,按照相关规范配套建设幼儿园,农村按照‘一镇一园’、‘村村覆盖’的要求整体规划,构建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网络”。学前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二、现状分析

为了解决学前教育师资不足问题,作为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2010年,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允许具备条件的中职学校举办学前教育专业,此举一出,极大地激发了中职学校举办学前教育专业的热情。目前,广西共有52所中职学校开办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在校生超过1万人。2013年4月,教育厅组织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办学情况专项评估,据了解,中职学校举办学前教育专业的情况喜忧参半,取得的成效令人鼓舞,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生源数量充足,但整体素质不高

旺盛的市场需求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激发了广大学生报读学前教育专业的热情。短短两年间,广西共52所中职学校开办学前教育专业,共招生1万多人。在目前中职招生艰难的情况下,学前教育专业广受追捧,招生火爆,成为一些中职学校招生的主要支柱。各校学前教育专业大多完成当年招生指标任务,有些学校甚至超额完成。南宁市第四职校2012年学前教育专业招生1000人,仍然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各学校纷纷提出扩大招生规模的要求。

在因生源数量充足而欣喜的同时,各校也对生源质量不高而感到担忧。学前教育专业属于师范类专业,对人才培养有着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素质也有着更高的期待。目前,生源质量主要存在几方面的问题:一是身体素质不行,学习舞蹈、形体等课程效果欠佳;二是文化基础较差,难以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必备理论知识;三是艺术悟性不够,对弹、唱、跳、画、手工等技能形成造成影响;四是情感心智不够成熟,给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带来困难。

(二)教学设施设备基本满足教学需

要,但仍难以满足本专业内涵发展的需要

许多学校在开设学前教育专业时,购置了大量设备,新建了一些实训室。这些设施设备基本满足该专业的教学需要,但对于办学质量的提升仍有大差距。主要问题是:

1.缺少相关实训室。大多数学校没有建设幼儿园游戏与教学实训室、婴幼儿卫生保健实训室、幼儿科学与社会活动实训室。

2.没有独立实训室。一些学校语音室与微机室共用,手工实训室与画室一起,琴法教室与琴房共用;许多学校只有五六十人的大琴房,没有单独的小琴房。

3.教学设备陈旧短缺。一些学校资金投入不够,致使实训室简陋,教具陈旧,如钢琴、电子琴、电脑等。个别学校只有两三台钢琴。

(三)师资队伍结构失调,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严重不足

由于我国师范教育由“三级”向“二级”转变,原有的中师师资流失严重,导致当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结构严重失调。一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严重缺乏,许多学校连一个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或专科毕业的教师都没有;二是教育学、心理学专业背景的教师不足;三是转型教师没有得到应有的培训进修,许多学前教育专业课程都是由相关专业的教师担任教学,但没有经过专门的针对性培训。师资队伍问题是目前影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问题。

(四)偏重办学规模扩张,专业内涵建设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由于是新办专业,许多学校重在办学规模的扩张,对专业内涵建设重视不够或把握不准,导致专业建设出现一些偏差,主要体现在:

1.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不够完善。一是专业发展定位不够明确。一些学校在规划中缺少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大多学校缺少专业层次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职业面向定位等等。二是专业内涵建设没有得到重视。一些学校在规划中只列出了招生规模、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室(基地)等方面的目标,没有围绕专业建设中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考核模式、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改革、校企合作等内涵进行筹划与设计,使专业建设发展规划显得简单、浅层次,低水平、没内涵。三是缺少实现目标的保障措施。许多学校在规划中只有目标,没有设计出建设思路与建设措施,更没有组织保障、人员保障、机制保障、资金保障等,使得规划欠缺完整性、科学性、可执行性。

2.课程设置不够科学。没有围绕幼儿教师这一岗位所需求的能力来构建课程体系,一是幼儿教师核心能力课程得不到应有重视,课程与课时不够;二是课程与教学设计不完善,如“五大领域”没有分开开设;三是一些学校还存在因人设课现象,有师资就开课,没师资就不开课。

3.技能培养存在偏差。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幼儿教师,教学技能是核心技能,弹、唱、跳、画等是基本技能。但一些学校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认识不到位,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基本技能与核心技能把握不准确,导致在技能培养上出现偏差,把重点放在了学生弹、唱、跳、画等基本技能的培养上,忽视了教学技能的培养。

4.教学改革还欠深入。如何结合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及要求,将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融入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与改革中,目前仍处在一个探索的阶段。尤其是如何开展“园校合作”(幼儿园与学校),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双优人才”(艺术技能与教学技能双优秀),仍需深入改革。

(五)人才培养质量良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有待提高

据了解,因市场需求旺盛,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质量也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一些学校的学生尚未毕业就已经接到用人单位的邀约。一些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成为学校对外展示特色与实力的窗口,外出参加表演或接待,成为各种文艺汇演、节日盛典、活动仪式上的亮丽风景,得到各界的赞扬与肯定。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大多流向广东等发达省份,留在本地尤其是中小城市工作的学生不多,特别是留在乡镇从事幼儿教育的学生很少,人才流失较为严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发挥。

三、对策建议

(一)适度扩大招生规模,满足学前教育发展的需求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要实现“全区新建、改扩建幼儿园6628所,每个乡镇至少建成一所独立建制的公办中心幼儿园”的目标,需要一大批幼儿教师,因此必须在目前的基础上适度扩大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为广西乃至珠三角提供更多的学前教育师资。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与能力

加大学前教育专业师资的引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的专业对口率;加大对教学队伍的专业培训,增加“国培”、“省培”名额,争取近期内对所有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资轮训一遍以上;有针对性地开展校内培训,尤其是幼儿心理学、幼儿学科教学法等内容的培训,帮助转型教师尽快提高教学能力;开展教学竞赛、经验交流、集体备课等活动,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与能力;组织学前教育专业的专题教研、科研,“以研促教,以研促改”,不仅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能力,而且带动整个专业的建设与改革。

(三)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科学制定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论证,准确定位专业发展目标,科学拟定建设措施,建立健全改革保障机制,确保专业建设的科学性与操作性。二是根据幼儿教师岗位的需求重构课程体系,突出教学技能的培养。三是加强与幼儿园的深度合作,构建“园校合作,学教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四是强化基本技能与核心技能的培训培养,通过演、赛、教、用等方式手段,创新教学模式。五是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建立专业建设与社会服务平台,在服务社会的同时,达到培养人才及扩大专业影响的目的。

(四)搭建“立交桥”,理顺中职生升学及职业资格证问题

根据最新的文件要求,“申请幼儿园教师资格原则上应具备专科以上学历,试点期间适当放宽到中等幼儿师范毕业”,这意味着将来中职毕业的学生是不能获得幼儿教师资格证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为了解决中职毕业生升学深造问题,搭建学前教育专业“中职―高职―本科”的“立交桥”,建立“直通车”渠道,是当务之急。

(五)加强管理与指导,提升专业办学水平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管理与指导,一是严格控制该专业设置的准入,重点支持有师范办学基础的学校办好本专业,重点扶持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办好本专业,根据地方学前教育发展状况进行专业布点,避免该专业布点过滥过快。二是制定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标准,规范教学条件配置、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模式改革、考核评价、教学管理等教学行为,为教学质量提供保障。三是成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该专业指导、培训、交流、比赛、科研等平台,引导该专业的建设改革与发展。四是定期开展学前教育专业的专项检查评估,动态监测专业办学情况,促进该专业健康发展。五是加大支持力度,通过资金、项目等形式,扶持该专业做大做强。

(六)出台配套措施,确保专业健康持续发展

要确保学前教育专业健康持续发展,除学校的努力外,还需要政府各部门通力合作,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在经费投入、编制管理、资格准入、职称评定、招生政策等方面加以扶持及规范,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篇4

[关键词]学前教育;音乐素质培养;措施

一、前言

在我国学前教育的管理质量和教育质量已经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而幼儿园教育的质量依靠则是幼儿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而幼儿教师音乐素质培养的主要基地就是高校,高校的学前音乐教育承担着培养幼儿教师的艰巨任务,肩负了提高我国整个幼儿教育事业水平的重要使命。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素质的培养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所以对于探讨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质培养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改革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质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生源音乐素质低,基础薄弱

学前教育专业对于学生音乐素质要求较高,但是高校的招生录取要求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和其他专业一样,只需要通过高考就行,不像以前一样需要对报考学前教育的学生进行艺考。的目前高校的这种招生方式就使得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音乐素质薄弱,根据调查发现,很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入学的时候都不懂得用正确的发生方法唱歌,不懂得任何的声乐知识,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从来没有碰过钢琴,那更别说会钢琴伴奏这样的音乐技能了。这些学生无论是对音乐的感悟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表演创造能力都非常的薄弱并且由于高校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采用相同的招生方式,很多学生对于学前教育的了解不够充分,糊里糊涂的报考了这个专业,入学之后发现学前教育专业需要各方面的技能,而对此并没有兴趣,因此产生了后悔和厌学的心理,这也给高校培养学生音乐素养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二)教学理论和实践相脱节

纵观高校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过程,很容易的可以发现音乐教学不能够紧密联系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在这两者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高校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教学中,只注重音乐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生音乐实践性教学过程。对于绝大部分音乐素养薄弱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对他们进行音乐理论知识的传授必不可少,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特别是对于这些音乐素养薄弱的学生来说,倘若没有音乐实践的教学,不能让他们感受到音乐教育也有如此有趣的一面,就会严重使学生丧失对学习音乐课程的兴趣,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也导致学前教育学生对于音乐技能的学习缺乏时效性,大大降低学生对于音乐实践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得这些学生在成为幼儿教师之后也不能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挖掘孩子的音乐天分,不利于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课程设置不符合现代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要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对于高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根据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现状,很多高校都达不到新课改的要求,比如在学科的编排、学科的课程内容设计等等都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学前教育的专业目标定位不准确,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定位在培养科研型的人才培养上,导致音乐课程的设置比例不够,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和音乐专业的学生不一样,高校减少了大量音乐技能培养的课程,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接受音乐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这些问题将导致幼儿教师的音乐素质远远达不到满足幼儿园音乐艺术教育发展的要求。

(四)学生声乐技能的培养存在不足

和钢琴即兴伴奏技能一样,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于声乐技能的掌握远远达不到作为一名合格幼儿教师的要求。声乐技能对于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感知、音乐理解以及音乐创作等音乐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日后的幼儿教育工作也是极为有利的。但是目前高校中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声乐技能的培养还存在一系列的不足。首先,虽然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能够认识到声乐技能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在教学模式上存在严重的问题,他们和专业的音乐学院采用的教学模式相同,以培养学生具备专业的声乐技能为目标,这样虽然对于学生声乐技能的提高很有帮助,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和现阶段的幼儿教师的培养要求存在不符,背离了幼儿园需要高素质的综合人才的需求。其次,在声乐技能教学中只注重基础性,缺乏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培养。在幼儿园的新课程改革当中,艺术课程的实施已经实现综合化,幼儿教师要改变以示范为主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歌唱能力,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艺术综合素养。但是在高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的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而对于歌词所表达的涵义的理解,歌曲的创造等声乐技能的培养却不够重视,这样的教学模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整个音乐素质的培养。

三、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质培养对策

(一)转变学前音乐教学的理念

转变学前音乐教学的理念,首先要做的是要提高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不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政府和高校本身不重视,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在学前教育专业上,这就使得学前教育专业不管是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还是学前教育专业所需的硬件设施配套上都远远达不到要求。所以要想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素质,政府和高校必须要重视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其次,需要完善W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第一要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生源质量,高校在招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时候,应当增设艺术考试,学生不仅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识,还需要对音乐有一定的了解。第二要准确定位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明确办学思路,改革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全方位立体化的对学前教育的音乐教学现状进行改革,以此来切实的执行国家对学前教育的要求,培养一批音乐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热爱学前教育事业,能够胜任幼儿园实际工作的应用型、技能型、综合型的学前教育人才。

(二)优化课程配置,改变教学模式

课程配置混乱、教学模式陈旧是导致学前教育学生的音乐素质低的原因之一。首先在高校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配置中,大部分都是学前教育的理论知识,对于培养学生音乐素质的音乐课程所占的比例少之又少,所以,要想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素质,必须要增加音乐理论知识培养和音乐技能实践训练的课程,同时需要协调好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关系,只有优化了学前音乐教学的课程设置,才能更好地进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其次,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模式陈旧,对于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有百害而无一利。学前音乐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情境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共鸣,同时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富有趣味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环境中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只有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以及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

(三)提高学前音乐教师的专业能力

提高学前音乐教师的专业能力,首先全面提高学前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学前音乐教师的音乐技能高超,不仅能让学生通过教师体会到音乐的独特魅力,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其次,由于目前高校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大部分都是以前师专毕业,所以他们当中绝大部分对于音乐知识的储备量还是存在较大欠缺。对于学前教育的音乐教师来说,他们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音乐艺术知识、扎实的音乐技能,还需要精通音乐史、乐理等相关的音乐教学知识。教师如果能够在浩瀚的音乐艺术的世界里不断的追求、积累,掌握音乐艺术的精髓,这对于自身音乐素养的提高以及学生的艺术熏陶和音乐综合素质的培养都是极为有利的。

(四)加强学生钢琴伴奏和声乐技能的教学

钢琴伴奏技能和声乐技能是学前教育学生音乐素养里的两个重要方面,在高校学前教育学生当中对于这两项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存在很大的欠缺。要想提高学生钢琴伴奏技能和声乐技能,首先需要的就是增加这两个技能学习的课时,足够的课时量是学习和掌握这两项技能的前提和基A。其次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钢琴伴奏和声乐课堂上,应当让学生成为主体,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学生的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三增加学生们实践的机会,在学生掌握一定的钢琴伴奏技能和声乐技能的时候,鼓励他们去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掌握钢琴伴奏技能和声乐技能。

篇5

【关键词】专业选择;专业认同;学前教育;男师范生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6)01/02-0057-06

长期以来,无论在人才培养阶段,还是在入职工作阶段,学前教育都是一个女性居多的领域。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教育界就对学前教育领域的女性化现象做过讨论。〔1,2〕美国学者Cohen(1992)以综述的形式探讨过幼儿园男教师数量奇缺的问题。〔3〕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也很是关注,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我国第一个男幼师张宗麟先生就曾提到,“幼稚园教师非女子之专业,必须有男子加入”。他认为,只有男女教师性别比例合理搭配,才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和谐发展。1997年,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也对幼儿园是否需要男教师进行过讨论。随着时展和相关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男性在幼儿的性格塑造、人格培养、性别认同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王艳芝、柴莉颖,2008)。〔4〕有研究发现,男教师的加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女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维持良好的工作氛围。〔5〕因此,社会各界要求增加幼儿园男教师比例的呼声越来越高,幼儿园男教师问题成为家长、幼儿园、社会以及学前教育研究者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6,7〕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男性学前教育工作者都普遍较少。据教育部公布的2013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在全国约166 万幼儿园教师中,男教师只有3.3万人,仅占2%。〔8〕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阶段的情况也是如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只有零星或是没有男师范生。对于这一现象,有研究者进行过探讨。例如,Jordan(2011)曾对5名男幼师进行过访谈,以了解他们为什么选择、如何看待幼儿园教师这一工作,以及在工作过程中遇到过何种挑战,或得到过何种收获。〔9〕我国学者敖妮娜和尹国强(2009)对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男性毕业生进行了个案研究,以了解他为什么毕业后不选择去当幼儿园教师。〔10〕

可见,幼儿园教师性别失衡问题引起了较广泛的关注。纵观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有的是从理论上强调增加男幼师数量的重要性;有的是以在岗的男幼师为研究对象的,〔11〕较少关注男师范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同问题。为此,本研究通过对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男师范生的深入访谈,分析其专业选择与专业认同状况,并尝试提出相关建议。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六所部属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18名本科男师范生为研究对象(编号为A01-A18)。受访者年级分布从大一到大四分别为2、4、7、5名;受访者数量分别为,北京师范大学2名、华东师范大学4名、东北师范大学3名、华中师范大学2名、西南大学6名、陕西师范大学1名。

(二)研究工具

研究者结合研究目的,编制访谈提纲。先对2名男师范生(非本研究受访者)进行预访谈,根据访谈结果适当调整提纲,并请两位专家把关,确定最终的访谈提纲。访谈提纲包括14个问题,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1)基本信息,包括受访者的年龄、年级、所在高校等。(2)在进行专业选择时的想法,例如,为什么选择学前教育专业。(3)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同程度,例如,在学习专业课程后,你如何看待这一专业?认为当时的选择正确吗?父母对此持什么态度?(4)对专业课程和学习环境的适应程度,例如,班上绝大部分同学是女生,你觉得适应吗?(5)对职业的态度与规划,例如,你毕业后愿意成为幼师吗?

(三)研究程序

由3名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进行访谈,在受访者许可的情况下进行录音。访谈结束后,将录音转录成文本,并对文本进行编码分析,形成分析框架,详见下表。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专业选择:他们为什么选择学前教育专业

研究结果表明,18名受访者中,12名男师范生是自主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6名男师范生是被调剂到这一专业的。进一步分析发现,自主填报学前教育专业的男师范生可分为3种类型:深入了解型、学校优先型、盲目随意型,受访者中各有4名男师范生分别属于这3种类型。

深入了解型男师范生在填报志愿前,对学前教育专业有较全面的了解。他们选择这一专业的原因包括:第一,事先了解了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课程与培养方向,根据自身条件与兴趣,选择了这一专业;第二,受某些外部因素吸引而选择这一专业,如免费师范生政策、定向培养项目、就业相对容易等因素。

A3:报考专业时,查过这个专业的课程和培养方向,了解到是培养高质量的幼儿园教师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而且这个专业的艺术类课程多,我很感兴趣。比较喜欢小孩子。

A13:我第一个专业就选了学前教育,主要考虑到它招免费师范生,国家有优惠政策。另外,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少,男生有性别优势,毕业后容易找工作,幼儿园工作也比较稳定。

A11:我当时查了相关资料,了解到有师范生的定向培养项目,由教育厅资助培养,毕业后去工作。我想去,而且也挺喜欢小孩子的,所以就选了这个专业。

学校优先型的男师范生在填报志愿前,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分数能上哪所大学,其次考虑是否可以接受相关的专业。最终选择学前教育专业,是根据自己的分数,和“学校优先、专业其次”的原则进行权衡的结果。

A3:高考估分不是很高,想报考的××大学当时只有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和历史三个专业可以选择。相对而言,我对学前教育比较感兴趣。

A17:当时我选定了要上××大学。对学前教育专业不太了解,也不排斥,无非就是陪小孩子上上课、玩玩小游戏之类的,可能要轻松一些。学校确定了,选什么专业就没那么重要了。

盲目随意型的男师范生虽然选择了学前教育专业,但只是将其作为多个平行志愿中的一个而已,且并不了解这个专业,有一定的盲目性与随意性。

A2:当年这所大学在我们省只有六个专业招生,没有太多挑选的余地,我是随意选的。当时以为学这个专业,毕业后可以从事培养幼儿园教师的工作。

(二)专业认同:他们认可学前教育专业吗

1.自身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同程度

在学习了学前教育专业的相关课程,对专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之后,男师范生对这一专业是否认可呢?与报考时相比,他们的看法是否发生了变化?本研究发现,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大部分受访者对学前教育专业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对专业的认可程度有所提高,主要表现为对课程兴趣增加,对其专业性逐步认可,对其发展前景愈加期待。

A4:我是被调剂过来的,学习了相关课程后才逐渐认识和接受了这个专业。我觉得学前教育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不是带着孩子快乐玩耍就行。需要学习关于儿童发展和儿童教育的基本理论,学习如何根据儿童的发展特点来实施教育,学习儿童游戏、儿童文学等课程。在技能方面也要下大功夫,没想象中那么轻松。

A9:老师说政府很重视学前教育,了解后觉得还不错,发展前景比较好,也就不那么排斥了。大三实习,让我觉得这个专业很有意思。从书本中学到的知识只是理论,当理论遇上实践,会觉得自己学得远远不够。学好这个专业、干好这一行,一点也不简单。

2.家长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同程度

由于对学前教育认识的不足,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认为女生更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刻板印象,不少家长对男师范生选择学前教育专业存在偏见。

A6:我爸妈觉得学这个专业没什么用。我知道这是因为他们不太了解学前教育,但他们的态度还是让我的心情受到了影响。

A7:其实一开始我父母是反对的。他们觉得男生在幼儿园当老师有点奇怪,也不是很有前途,劳心费力的事儿比较多,和幼儿园低龄孩子打交道也累。所以一开始他们非常不同意。

A11:最初有点不能接受,就像是难以接受男生当护士一样。

随着对学前教育的逐步了解,一些家长的态度变得比较积极,他们考虑到男幼师人数较少,找工作比较容易,且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前景好,转而支持孩子继续学习这一专业。也有一些家长表示,孩子选择了学前教育,只能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

A6:他们现在觉得学校挺好,专业也不错,有前景,从就业上看比较吃香。

A7:我的态度比较坚定,他们后来就顺着我的意思,说我选择什么,都大力支持。

(三)专业适应:他们适应专业课程和学习环境吗

1.对学前教育专业学习内容的适应状况

大部分高校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既设有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等理论类课程,又包括美术、钢琴、舞蹈等实践技能类课程。有研究发现,男师范生在学习实践技能类课程时普遍存在学习兴趣不高、动机不强、成绩较差等现象。〔12〕的确,有受访者反映,在学习实践技能类课程时有一定难度。

A2:自身缺乏艺术细胞,弹、跳、说、唱等基本功有些弱,拿不出手。

A14:和女同学相比,学舞蹈时我的身体柔韧性不够。

然而,也有部分男师范生对此持完全相反的态度,表示自己对技能类课程的兴趣高于理论类课程。

A3:觉得自己挺适合这个专业和学习氛围的。我非常喜欢弹钢琴,要不是选了这个专业,可能一辈子都没机会接触到。

A5:对理论类课程没有很大兴趣,更感兴趣的是技能方面的课,比如美术、声乐、钢琴等。

2.对学前教育专业学习环境的适应状况

男师范生选择了这一专业,就要在周围绝大多数是女同学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他们是否适应?从访谈来看,他们从开始的不适应,慢慢转变为适应、适应得很好。

A11:其实听过一些不太能让人接受的消息,说某男幼师工作一段时间后极度抑郁,然后变得有点“娘”了。我觉得还好,因为我家里也是女性居多、男性少。在女生多的环境中学这个专业,让我更有爱心、耐心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变“娘”了。

A13:我们这届男女比例1:10,觉得没什么问题。我们班女生都挺好的,什么都先想到我们,和她们交流也没有什么障碍。

(四)职业选择:他们毕业后愿意成为幼师吗

1.对自身性别优势的看法

对于“你认为男师范生在学前教育领域有什么优势”这一问题,多数受访者认为,与女生相比,男师范生从事学前教育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就业优势和晋升优势两方面。

A9:现在幼儿园挺需要男老师的,所以就业方面相对女生有优势。

A2:男幼师可以多干些苦活累活,没有生孩子请产假那么多事情。因为这些,可能发展空间更大些。

2.毕业后是否愿意成为幼师

学前教育专业的男师范生毕业后愿意成为幼师吗?已有研究表明,不少男师范生选择了学前教育专业,但毕业后选择离开这一领域,去小学、中学或其他行业寻找职位,即使留在这一领域,也更倾向于选择管理岗位。〔13〕本研究的发现与前人研究相一致。18位受访者中有5名男师范生明确表示不当幼师,要去小学、中学或中专工作;11名男师范生表示要向幼儿园管理方向努力,他们希望一进入幼儿园就做行政管理类工作,或先做几年一线教师,然后努力升迁到管理层;2名男师范生表示愿意一直做一线幼儿教师。

A1:打算当小学或者初中老师。虽然不在学前领域了,但是所学的理论知识还是有用的。

A5:先当幼师,然后往幼儿园管理方面转吧。不然发展空间有限。

3.薪酬对职业选择的影响

为什么男师范生不愿意当一线幼师?大部分受访者提到了薪酬问题。即便在学前教育领域就业有优势,但男师范生大多担忧相对较低的薪酬不足以养家糊口。

A7:一线幼师的待遇不高,所以还是希望向管理类职位发展,毕竟以后还要养家糊口。具体还没计划好。向一些学长学姐了解过工资情况,打算去南方发展,工资高些。

三、讨论

(一)他们为什么选择学前教育专业

本研究发现,相关政策提供的经济和就业保障有利于吸引、鼓励有志于从事幼教工作的男师范生选择幼教工作并长期从教。例如,免费师范生政策因其培养目的明确、“两免一补”让学生免交学费和住宿费并享受一定的生活补助,且毕业后能回户籍地找到有编制的工作等优势,对报考者具有吸引力。〔14〕

另外,本研究发现,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还不为人们所熟知。部分学生若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条件是否契合的问题,就读后可能会产生转专业或者毕业后改行的想法。

(二)他们认可学前教育专业吗

随着专业课程学习和对专业了解程度的加深,大部分受访者的专业认同程度有所提高。促成改变的主要因素可能包括:第一,学前教育专业既包括理论类课程,又包含技能类课程,学习内容集专业性、实用性、趣味性等特征于一体,富有吸引力的课程提高了男师范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受访者认识到学前教育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要想学好并非易事,从而对其专业性逐步认可;第三,近年来国家对学前教育十分重视,出台了种种相关政策法规,投入也大大增加,这使得受访者感受到,“学前教育的春天来了”,对其发展前景愈加期待。

家长对男师范生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认同程度受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明显。社会传统观念一般将学前教育视为女性专属领域,男性进入这一领域,往往会被认为是“没出息”的表现。〔15〕从访谈结果可知,开始时,大部分家长对男师范生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确实存有偏见,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男师范生带来了压力。Cooney和Bittner的研究也发现,家长的不认同会伤害男师范生的自尊心,对其专业认同产生影响。〔16〕但随着孩子学习的深入、自己对学前教育专业了解的不断加深以及孩子的坚持,大部分受访者的家长基本上会逐渐接受、认可乃至支持孩子选择这一专业。

(三)他们适应专业课程和学习环境吗

在学习专业课程,尤其是学习舞蹈、钢琴、美术、手工等技能课上,男师范生大多会受其自身特点的影响,表现出学习过程中接受慢,成绩不高等问题,这可能会导致他们逐渐失去专业学习信心(叶飞,2006)。本研究也发现,男师范生在技能课程的学习上的确存在某些困难,但也有部分男师范生喜爱并热衷于这些技能课程的学习。这表明,招收和培养真正喜欢、适合学习学前教育专业,且愿意从事学前教育专业工作的男师范生是有必要且有可能的。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多数是女生,教师团队也大多为女性,这样的环境会给男师范生带来困扰吗?有学者认为,在女性化的环境中,男性往往会因为不知道如何与女往,而同性之间交往的需求又得不到满足而导致封闭自我,并伴随孤独、焦虑、恐慌等情感体验。〔17〕但本研究发现大部分受访者虽经历了从不适应到适应的心理过程,但并不一定产生孤独、焦虑等现象。况且,大学生的人际交流方式日趋多样化,有微信、QQ、电话等多种交流途径,男师范生不缺乏与同流的机会。

(四)他们毕业后愿意成为幼师吗

本研究发现,学前教育专业男师范生普遍认为,自身的性别优势主要体现在就业和晋升两方面。这与前人研究相一致,Skelton和Sumsion都曾指出,与女性相比,男性在这一领域会有更多、更快的晋升机会。〔18,19〕从本研究结果来看,他们显然意识到并打算利用这个优势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那么为什么有些男师范生不愿做一线幼师呢?Milloy(2003)认为,无论是阻碍男性选择这一职业,还是促使男性离开这一职业,最主要的原因是薪酬和社会地位较低,以及发展空间较小。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Milloy的观点,发现薪酬低是男师范生不愿意选择当一线幼师的主要原因。

四、建议

基于研究结果,研究者就如何吸引男师范生投身学前教育事业,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宣传,优化学前教育专业男师范生培养的社会环境

吸引并留住男师范生从事学前教育专业工作,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氛围、正确的舆论环境。政府可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各界了解学前教育,及男师范生在其中可发挥的重要作用,以促使人们转变观念、尊重男幼师,优化学前教育专业男师范生培养的社会环境。

(二)采取优惠政策与措施,吸引男师范生选择并留在学前教育行业

积极采取各种优惠政策与措施,吸引男师范生选择并留在学前教育行业。例如,以优先录取、适当降低分数线等方式,保证其进得来;以免费师范生政策、定向委培等方式为其提供经济和就业保障,保证其学得好。

(三)多种方式合理引导,提升男师范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同感

一方面,可以利用名家的榜样作用坚定其专业选择信心。例如,为其介绍近现代为推动中国学前教育事业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男性,如陈鹤琴、张雪门、张宗麟、陶行知等学前教育前辈;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习兴趣,如开展男园长名师讲座等,以加强男师范生对专业的认同感。

(四)根据男性特点及幼儿园需要,适当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一方面,对于男师范生通常不甚擅长的舞蹈、钢琴等专业技能类课程,在保证基本水平的前提下,可对男师范生适当降低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计算机、棋类、体育等课程,让男师范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长选择课程,并获得相应的课程学分。

(五)引导男师范生尽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可对男师范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以引导他们尽早规划职业生涯,明确发展目标,设计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带着规划进行专业学习,更有针对性,效果更佳。

(六)切实提高男幼师的待遇

一方面要依靠政府加大学前教育投入,确保各级财政对落实各项提高幼儿园教师待遇的政策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可考虑实行工资倾斜政策,设立男幼师专项基金,提供男教师生活补助等,保证男幼师队伍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MILLOY M. The guy teacher〔J〕. NEA Today,2003,22(2):31.

〔2〕〔5〕STOGNER R.Can men do the job〔J〕.Day Care and Early Education,1973,(11):11.

〔3〕COHEN D.Why there are so few male teachers in early grades〔J〕.Education Digest,1992,57(6):14.

〔4〕FARQUHAR S.Men at work:Sexism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M〕.Porirua City:Child Forum Research Network,2006.

〔6〕柯进.男教师咋成了幼儿园的“金疙瘩”:幼儿园男女师资性别结构现状调查〔N〕.中国教育报,2013-01-13.

〔7〕朱宗顺.我国男幼儿教师比例偏低,需要更多男教师加入〔N〕.中国教育报,2010-11-19.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3年教育统计数据〔EB/OL〕.〔2015-07-25〕.http://.

〔9〕〔13〕JORDAN J C.Why do men choose to teach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A study in interpretive interactionism〔D〕.Birmingham:University of Alabama,2011.

〔10〕敖妮娜,尹国强.他为什么不去幼儿园当教师:对一名学前教育男性毕业生的个案研究〔J〕.早期教育,2009,(10):6.

〔11〕时松.一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男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叙事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12〕刘淑美,胡福贞.高校本科学前教育男生专业学习困惑的探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6(12):88.

〔14〕马婷.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生报考动机存在问题及职业认同分析〔J〕.生活教育,2014,(11):149.

〔15〕于晓梅.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1):80.

〔16〕COONEY M H,BITTNER M T.Men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Their emergent issues〔J〕.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2001,29(2):77.

〔17〕陈振.影响学前教育专业男生职业认同感的因素及教育对策〔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58.

篇6

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应该能够将自己在高校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教学情况相结合,将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配合幼儿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践。但是目前的学前教育高校的教学方式仍然只是让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或是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并没有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也就不能够将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由于在实际的工作中无法很好地利用自己在学校中学习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对幼儿园学生的教育方法也就无法很好地符合他们的具体情况。

二、如何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实效性

1.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的改进方法

为了保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效性,首先应该对学生的教育计划进行优化,即优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可以将专业可分为三个大类:专业实训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专业应用课程。在专业实训课程方面,不应该使用原有的教学方法,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以及不同的学年度,从而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实训课程,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对幼儿园的教学工作进行初步的认识以及对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形成简单的印象,从而更好地学习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在专业理论课程方面,最好将理论课程按照学年进行设置。可以在第一、第二学年设置一些幼儿教学发展史、儿童发展、教育哲学等专业理论课程,让学生可以在学习初期形成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正确的儿童发展观。对于专业应用课程方面,可以在第三、第四学年为学生设置一些涉及幼儿园管理、幼儿园游戏等课程。这些课程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地对幼儿园的日常工作进行学习以及了解。在这样的专业课程设置下,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并且也可以通过实训教学来对日后的实际教学形成初步了解,为实际的教学工作做好准备,从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日常教学的实效性。

2.对艺术类课程的改进方法

艺术类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日后在幼儿园教学中激发幼儿兴趣的前提条件。对于幼儿园的学生而言,最好的激发兴趣的方法就是通过教师的歌唱、舞蹈等方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这一方面,就需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注重对艺术类课程的学习。在艺术类课程的安排上,需要注意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安排艺术基础类课程以及应用类课程。在艺术基础类课程上,可以为学生安排诸如音乐欣赏、绘画基础知识等课程的学习。在艺术应用类的课程上,就需要为学上安排简笔画的绘画、音乐伴奏、折纸、舞蹈等课程。通过将基础与应用类课程进行分类教学,可以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更有效率地进行艺术类课程的学习。

3.对实践教学的改进方法

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方面,高校需要为学生安排不同层次的实观看实际的学前教学过程。第二个层次为项目训练,旨在让学生对学前教育的日常工作中的一些环节进行实践,让学生可以认识到真实的教学过程是如何进行的。第三个层次为校内实训,让学生在幼儿园内进行实习性的教学活动。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及时解决。而这样的实践教学方法也避免了学生对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后立即进行实践而感到束手无策的情况,进一步地提高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培养的实效性。

三、结语

篇7

1.调查范围及对象。本课题组选取六盘水师范学院2011级(一班和二班合班上课)、2012级学前教育专业共四个班40名本科学生为调查和访谈的对象,学生主要来自贵州省,少数来自河北、河南等地;教师3人,均为外语系专任教师。

2.研究工具。本课题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形式,辅以课堂观摩和个别访谈,问题涉及教师的专业基础、使用教材和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期末成绩评定等几个方面,每一题后附有至少2个备选答案。

3.数据收集与分析。调查问卷由课题组成员亲自组织学生集中填写并及时回收,所有问卷均为采用无记名方式。学生调查问卷共发出40份,实际收回40份,有效问卷36份;教师问卷发出3份,实际收回3份,有效问卷3份。调查的目的只是帮助英语教师了解目前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二、调查结果与问题分析

本课题组成员主要从教师、教材、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学生对于学习英语的态度、对学生成绩评定及学生的毕业需求六个方面调查分析本校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现状。通过对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的结果进行分析认识到在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大学英语学习不够重视。本校学前教育专业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特别是语音语调不够准确、语法知识欠缺,很多学生对英语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由于近年来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较好,一般可以去幼儿机构从事教学、管理等工作,导致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只注重专业课程的学习,很少有学生会一直坚持学习英语。

2.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与幼儿英语师资培养相脱节。幼儿英语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相关的实践经验。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是未来幼儿机构潜在的师资力量。而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大都按照传统的基础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忽略了学前教育专业部分学生的专业需求。同时,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也没有与幼儿机构英语教学很好的相衔接。

3.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对英语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系统和扎实的语言知识,能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恰当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还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我院担任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都是高校英语专业毕业从事普通英语教学的英语教师,大都没有跨专业的学习背景,这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弊端。这些英语教师具有非常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对学前教育专业领域缺乏深入的了解,同时由于课时过多、教学任务繁重,也很少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前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中去,很难做到将英语学习渗透进学生的专业学习。

4.缺乏合适的相配套的英语教材。在大学英语基础教学阶段,目前还少有适合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在基础阶段选用的配套教材,而有些学校自编的教材大都又缺乏学科专业知识的系统性,这些都给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一定的困难。

5.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学方法较单调。我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尤其听说能力普遍偏差,这使得一些先进的大学英语教学理念和好的教学方法或模式受到很大的限制,不少学生在课堂上都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不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要想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则是难上加难。同时,课堂教学中也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没有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课后也缺乏相应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氛围。另外学院也缺乏相应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践性教学环节相对比较薄弱。

6.缺乏合理的成绩评定方法。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英语成绩评定方法还不太科学,没有制定符合该专业学生的测试要求和标准。本校每学期的大学英语期末考试除了笔试之外没有增加相关的口语和听力方面的考核,使得学生对语音语调的学习不重视,学习没有压力和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和幼儿英语师资队伍的培养。

三、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建议

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自身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笔者提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建议以供参考:

1.重视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确立大学英语基础教学地位。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现阶段未能开设专业英语的条件下,在基础教学阶段,考虑改革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如增加英语语音、幼儿英语教学理论等基础语言课程来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另一方面,结合学前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以及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采取多样灵活的教学模式和选取合适教学内容开展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在今后的相关岗位上具有较强语言教学实践能力。同时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职业需求,结合各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课程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大学英语教学与学前幼儿英语师资培养相衔接。

2.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英语教师的培养。从本次调查可知,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与安排上还不尽如人意,缺乏对幼儿英语师资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的了解。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英语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提高英语语言专业素养和掌握跨学科知识之间的必要性。英语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外,还要重视学前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教学研究,尽可能地把相关的专业知识融入日常英语教学中,将英语学习渗透到学生的专业学习。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的教学理念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英语教师更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另外,学校还可以积极拓宽师资培训渠道,加大对英语教师的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力度或者提供各种进修机会以提高教师的跨专业知识水平,不断完善其知识结构和教研能力。

3.重视教材建设。担任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教师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尝试编写合适的教材。学生通过教材的学习掌握幼儿教师语言教学的特点。同时,在使用某套教材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对其进行评估和完善,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在选材方面要体现出专业的特点,这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更新教学方法。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对学前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知识有了系统的学习,但在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大学英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幼儿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采取灵活的课堂教学方法和立体化教学模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提高其语言水平的目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动画、声音和视频等手段采用现代的教学模式以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并根据幼儿英语师资所应该具备的语言能力进行自主学习。

5.加强学生的教学实习。幼儿英语教学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教师是关键因素。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师应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幼儿英语教学实践能力,把实践性和应用性环节融入教学当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幼儿英语教学实践技能。在日常教学中要与一些幼儿机构合作,让学生能去好的幼儿机构进行示范课观摩或去相关幼儿园进行英语教学实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

6.完善学生成绩评定体系。根据幼儿英语师资应该具备的素质,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学生成绩评定体系。学龄前儿童对语言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这就要求幼儿英语教师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尤其是语音、语调要准确。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英语教师应该考虑采用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如采用口试引导学生注重语音和口头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采用笔试引导学生注重阅读、写作等能力的训练。总成绩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学习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日常英语教学做出适当的调整。

四、结语

篇8

【关键词】高职 学前教育 舞蹈教学

现状 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C-

0159-02

幼儿舞蹈是了解人类生活活动的方式之一。幼儿通过舞蹈这种载体,从肌体、智力、社交与情感等各方面对自己和他人进行认知,舞蹈成为了幼儿表达、交流生活经验的手段。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如何使幼儿通过运用舞蹈元素,唤醒幼儿全新感悟,拓展幼儿审美体验,充分发挥舞蹈对幼儿的有益影响等,已成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舞蹈教育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教育,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着舞蹈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舞蹈教学目标的错位化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目标是在培养合格的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基础上,满足各类学前教育职业群对舞蹈教师的需求,它和培养专业的舞蹈演员有本质上的不同。

培养专业舞蹈演员是从少年开始,这一时期骨骼尚未骨化,可塑性强,正是接受基本功训练的黄金时期,对他们所采取的各种训练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让他们掌握表演技能,在舞台上准确地塑造形象。而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入校时平均年龄一般都在18岁左右,骨骼的发育基本定型,身体软开度、肌肉能力与柔韧性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开发阶段发,也从未进行过专业的舞蹈体能训练。这些因素叠加无疑都会给舞蹈教学带来诸多困难。但在实践中,专业出身的舞蹈教师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当做艺体类专业人才来培养,他们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出几乎等同艺体类专业人才技能水准的要求,学生被要求学了许多他们今后职业生涯中根本用不着的“高尖难”的艺术舞蹈技能,这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负担,而且影响学前教育专业整体目标的实现。

这些教育目表的偏离,不仅不利于学生对艺术领域的整体把握,造成学生艺术课业负担沉重和艺术学习的失落感,也不利于帮助学生积累幼儿园艺术教学经验,形成幼儿艺术执教能力,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二)舞蹈教育课程的工具化

从高职幼儿教师舞蹈课程设置的内容来看,舞蹈课程主要是教授基本的训练方法,如手、脚、基本步伐的动作变化,把上的立姿、勾、绷脚,把下的弹、跳、转等,以及教授学生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舞蹈节目,让他们通过各种类型的舞蹈表演,把基本动作和技巧动作有机地连贯起来,以便快速地掌握基本技能。这种重技术效率轻技术伦理的课程,紧密围绕幼儿园及其相关行业需要,培养仅限于幼儿园舞蹈工作所需要的素质,只注重求“真”,而忽略了培养学生求“善”、求“美”,且缺乏深层意义上的技术伦理教育,即培养学生对技术的理智态度。

高职幼儿教师舞蹈课程或是被看成是中专和本科舞蹈课程的简单糅合,课程设置上门类繁多,课程之间孤立割裂;或是沿袭大学舞蹈专业经院派的做法,强调实利、有用的舞蹈专业知识,强调舞蹈技术的力量;或是强调各种流派的舞蹈艺术课程教育,“洋”成分重,内容更新慢,脱离本土幼儿园舞蹈艺术的教学实际,等等。因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全部依据都只为追求更高的技术效率,舞蹈学习仅仅是为了传授技能,只是作为一种适应生产世界的工具、手段,排除了理智与审美的因素,对那些与生产世界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东西如意义、精神与价值等不屑一顾。这些也使幼儿教师舞蹈教育课程成为“只有表层次的社会指标,而无深度的人性关怀”的工具化课程。

(三)舞蹈教学能力的缺失化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但应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和技能,还应具有较强的整合自己的文化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技能并将其转化为教育技术的能力,也就是说,作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一定要具有儿童舞蹈教学的能力。

“舞蹈教学,是通过舞蹈教师有目的、有计划传授、指导和启发,通过舞蹈学生的主动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各种舞蹈的系统知识与技能,提高对舞蹈艺术欣赏与创造的能力。”然而,如何设计幼儿舞蹈教学活动的程序,教学活动程序合理与否,教育目标能否有效达成,幼儿在舞蹈学习中能否较长时间保持身心舒适愉快,舞蹈活动中教师如何处理好空间问题,如何在舞蹈中运用标记发展幼儿的审美想象能力和运用符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利用幼儿园的舞蹈游戏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如何提高幼儿对舞蹈艺术欣赏与创造的能力,等等,这些保证学生能够较快适应岗位要求,实现“零距离”上岗的关键课程在现阶段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育教学中却是一种缺失,从而导致学生不能较强地整合自己的文化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技能并将其转化为教育技术。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改革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强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其中五大领域教学法课程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核心课程。作为艺术领域的儿童舞蹈教育教学质量,会直接关系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的水平,也是保证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够较快地掌握儿童舞蹈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适应岗位要求实现“零距离”上岗的关键课程。因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育教学的改革必须作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来实施。

篇9

【关键词】职高 学前教育专业 舞蹈教学

舞蹈对学生韵律性的要求较高,是学前教育专业不可或缺的科目之一。良好的舞蹈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具有更好的形体以及更好的柔韧性、协调性,还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综合素养。舞蹈课在学前教育中所占比重较小,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舞蹈水平,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方向。

1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现存的主要问题

1.1 目标设置不够清晰、明确

艺术院校中的舞蹈课会对学前教育中的舞蹈课带来很大的影响,教师应深刻反思自己所教的舞蹈课程是否真的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有帮助。在教学时我们首先应该明确,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优秀的幼儿教师,而不是优秀的舞蹈家,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将精力放在对学生多个舞种的组合训练以及对儿童舞蹈节目的编排上,而不是真的要让学生具有多么高超的舞蹈技巧。在笔者的实际工作体验中可以看到,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更倾向于传授音乐和舞蹈方面的相关知识,而情感方面的深入体会和舞蹈教育领域的综合能力培养却远远不足,因此很难完成培养出合格幼儿舞蹈教师的既定目标。

1.2 学生基础相当薄弱

由于学前教育这一领域在招生时没有对生源的高标准和严要求,也很少在入学之前专门组织专业性的测试,因此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员完全没有任何舞蹈基础,肌肉的延展性、柔韧性等与常人无异,甚至还有些学员协调性差、模仿力弱、身材条件不好等等,这都给学前教育的舞蹈课带来了很多困难。由于学员基本都已经度过了发育期,身材骨骼基本已经定型,因此其自信心很容易在学习过程中遭受打击,这对于教学质量以及学员之后走上工作岗位工作得顺利与否都有着深远影响。

1.3 课时设置偏少

由于舞蹈对于学员的技术和技巧要求很高,需要学员进行很多的相关训练和学习,而学前教育专业在舞蹈课方面的学时设置是远远不足的,再加上学员基础薄弱、领悟力较低,必然会对舞蹈教学造成影响。不仅如此,优秀的幼儿教师还应该在理论上对于各个主流舞种都有着较深的认识和理解,但由于课时有限,学习的内容和模块不断受到其他课程的挤压,如何在这种大背景下达成预先设置的教学目标,尽可能提升学员在舞蹈领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依然值得广大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深思。

2 改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有效手段

2.1 结合专业需要,强调和突出重点内容

舞蹈这门学科可以说是博大精深,内容非常宽泛,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出具有较强舞蹈素养的优秀幼儿教师。那么,广大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必须灵活结合课程目标和实际情况,进行课堂内容的筛选。首先,学员对于基本功的掌握程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也是最为基础的缓解,教师应规范学员肢体工作,引导学员步入肌肉训练的正轨,从而打下其从事幼教工作的形体基础。在训练基本功时,教师要足够耐心,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难易度。此外,应加强学员对于中国传统舞蹈的学习和了解,通过学习传统的中国民间舞,能够使学员在日后编排幼儿舞蹈时有丰富的素材来源。教师在进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要遵循适度原则,采用典型性较强的曲目和舞蹈来对学员进行组合式训练,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舞蹈素养和身体的协调性、表现力。

2.2 改良舞蹈课程的教学和考评模式

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提供辅助,让学生充分领略舞蹈之美,在拓宽学员视野的同时提升他们对于舞蹈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强化学生的理论水平,使他们对于各个舞种都有着必要的了解,进而使学员在未来编排幼儿舞蹈节目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此外,由于在传统的舞蹈课上学员很少有机会能够对自己和同学的表现进行打分,这种模式对于学生在舞蹈方面的认知水平和审美能力帮助非常有限。教师应搭建更加完备的成绩考评模式,通过教师点评、学员自评以及学员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的成绩更有说服力,也能让学生对舞蹈这门艺术有着更为深刻的把握。

3 结语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领域课程体制改革的推进,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育课程正在受到更多的关注。学校和相关部门应制定出贴合时代和社会需要的新规定和新模式,让所有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和学员都能转变观念、提升素养、更新认识,在舞蹈学习的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和教学思路,从而更好的为幼教行业服务,为祖国的未来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明静.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5):58-59.

篇10

【关键词】幼儿园“准”男教师;迷茫;叙事研究;个案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10-0036-04

当前关于幼儿园男教师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关注他们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1〕,他们的生存现状〔2〕、入职〔3〕与流失〔4〕、专业成长〔5〕等问题上,对即将成为幼儿园教师的男大学生关注较少。就笔者所接触的学前教育专业的男大学生而言,他们大多过着与其他男大学生相当不同的大学生活。这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有关,更与这些幼儿园“准”男教师的心态有关。事实上,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在大学的状况对于他们毕业后的入职有很大的影响。在众多相关研究中,都将“职前”这段时间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起始阶段。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将研究幼儿园男教师的时间向前推进到大学阶段,以期为人们分析、理解男教师及制订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笔者选取了某省属师范院校(以下简称W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的一名大三男生(以下简称M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关注的是在一定的场景和阶段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主人公是如何思考、筹划、应对、感受、理解这些事情的。〔6〕

一、缘何读了这个专业――无奈的调剂与充满吸引力的大学

M学生的老家在安徽,家庭条件一般,高考成绩也一般,刚刚过本科线。对于为何读学前教育专业这个问题,已经读大三的他满脸无奈,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大学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

从高中开始我就喜欢旅游专业,所以我高考时填报的所有志愿都是旅游管理专业。但我的高考分数很一般,没有达到W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录取线,当时学校问我是否愿意调剂到学前教育专业。我很困惑。我的父母本身文化程度也不高,在填志愿、选专业方面都给不了什么意见,而学校的老师都比较关注那些清华北大的苗子,对于我这样的他们都希望复读。可是当时大学的吸引力实在太大了,所以我同意了调剂。当时只想上大学,怎么知道大学与大学、专业与专业之间的差距有这么大?

谈起读大学、选择专业,M学生感到非常无奈,有些是对学校,有些是对自己的决定。

二、迷茫的大一――专业是我内心的痛苦

度过“最轻松”的那个暑假,M学生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读大学的兴奋与新奇很快过去,但他的迷茫生活开始了。

班里只有6个男同学,都没凑满一个宿舍。我的痛苦都是内心的痛苦。不敢和高中同学联系,怕别人问我专业(苦笑),我的专业最后被我变成了秘密,甚至连我的家人都不太清楚。大一过得很颓废,我们几个男生翘课、夜聊、聚餐等等,无尽地放松。我想我的放纵中也有对自己专业的自暴自弃吧,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感觉。

M学生让自己的专业变成秘密让笔者震惊。我们发现,他对自己专业的失望更多的是源自对专业的不理解。大一开学时高校所做的入学教育也只是很粗浅地介绍了一下专业。而且辅导员平时工作很忙,几乎顾不上与学生谈这些话题,更何况他是其他专业毕业的专职辅导员,对学前教育这个专业也不甚了解,不知道要学些什么课程,有什么特点,毕业后能够干些什么。另外,大一时M学生住在一个新校区,与高年级的同学缺乏交流,同时也没上专业课,对专业的了解更多的是个人的揣测。这种无奈在他进入大二后有所改变,但一则浪费了时间,二则留下了阴影。这种不经意间错过大学生专业教育“关键期”的现象,有关方面应该特别关注。

三、爱上学前教育――A老师点燃了我的希望

步入大二,M学生开始接触专业课,在不知不觉中他的心态有了变化,由最初的排斥到慢慢喜欢上这个专业。在这个变化过程中,A老师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上课时,A老师并不像其他老师那样开门见山地讲课,反而和我们聊起天来。他知道班里很多同学对自己的专业很困惑,尤其是我们这几个男生。在他面前,我们几个男生第一次把自己读大学、读学前教育专业的感受与困惑说出来。A老师介绍这个专业和这一领域的成功男性,介绍将来可能的出路等等。说实话那天是我读大学以来觉得唯一真正高兴的一天,听着A老师介绍自己的充满崎岖的成功之路,我感觉心中的希望又被点燃了,不仅仅是对自己专业的希望还包括对人生的希望,感觉自己有奔头了。

在和M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谈到A老师时他才第一次表现出年轻人那种充满朝气与希望的眼神。对于他来说,A老师是他大学生活中的一个关键人物。A老师的出现,让他压抑已久的情绪得到发泄,也看到了人生的“奔头”。A老师现身说法比一般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四、第一笔专业收入

在经过大二一年认真的专业学习后,暑假里M学生和班里的另外两名同学在南京的一个乡镇办了一个辅导班,挣了第一笔钱。这件事将M学生和学前教育拉得更近,并一度让他将从事学前教育工作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每个人收入了5000多块钱(会心的笑)。钱并不是关键,关键是我发现专业知识没白学。我们几个都不是南京人,当初选南京只是因为南京师范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比较出名,想去看看那边的幼儿园。结果去了以后发现招生和授课情况都比较好,而且我们选在城乡结合部房租也比较便宜。我和A老师也谈过这事,他很支持,还给我们提了很多很好的建议。我们当时都希望毕业后就去那创业,从幼儿园和周末辅导班干起,就差写企划书了。我一下子觉得自己还是挺能干的。

这次社会实践给了M学生很大的信心,一扫他心中的阴霾,让他对自己的定位和前途都有了新的认识,他开始思考自己的将来、毕业后的去向等很多实际问题。

五、打击――“幼儿园的选址没等到我毕业就变成真的幼儿园了”

暑假的社会实践使M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产生了巨大的飞跃,也让他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充分的信心,但人生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的梦想很快就被现实打破了。

大三的寒假我们又去了上次办辅导班的地方准备再办一届巩固一下,如果可以的话进入大四开始实习时我们就准备创业了。可是世事难料,到那我们才发现原来的房东看我们暑假招生好,已经自己办起幼儿园和辅导班了,而且生意红火。很显然他是把学前教育作为一门生意来经营的。

创业路的堵塞在给了M学生沉重打击的同时也促使他重新考虑自己的定位和出路问题,这次失败促成了他的又一次成长,却也促使他又一次远离学前教育。正如他自己所说:

这件事给我的打击挺大,我好像一下子又回到了原点,不知所措!同时我也重新认识了这个世界,世界每天都在变,而且不一定向好的方向变,我应该好好考虑自己的出路问题了。

这件事怎么会对M学生产生这么大的打击?他应该从中获得信心才是呀,毕竟这能证明他们先前的判断是有前瞻性的。笔者后来了解到,M学生困惑的其实是学前教育这一专业的专业性:房东根本不懂学前教育,但一样可以把幼儿园办得红火,那就说明学不学学前教育专业不是关键。这对于没有家庭经济支持、缺乏人际脉络的M学生来讲,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六、导游证

在经受了创业打击之后,M学生又开始思考将来,最终他还是放弃他认为缺乏专业性的学前教育,选择了自己一直很喜欢的旅游专业。

我想来想去自己还是喜欢旅游专业,也许正是因为这个老天才让我开不成幼儿园吧(笑)。我在大一的时候就参加辅导班考了中文导游证,这可能是我大一那年唯一的收获了!接下来的日子我就准备英文导游证的加试,那段时间真的很辛苦,还好皇天不负有心人,我最后拿到了英文导游证,听说那一次英文导游证的通过率只有千分之八。

考下英文导游证是对M学生自信心的一次鼓励,但也使让他离学前教育更远。按他自己的说法,这四年的学习能让他将来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就够了。他的这种想法让笔者很痛心,难道学了学前教育专业的男学生最终只是为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这些幼儿园“准”男教师还没有进入幼儿园就已经流失了。

七、考研――逃离学前教育的唯一之路

确定了旅游专业这一方向之后,M学生又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考研。他决定通过考研给自己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彻底改变自己的专业。与此同时他的新一轮奋斗也开始了。

今年3月初在从南京回来的火车上我又一次深深地思索自己的出路,最终决定了考研。只有这样我才能再一次选择学校和专业,才能扭转我三年前作的决定。其实我现在还是挺喜欢小孩的,最终决定考研我也考虑了现在幼儿园教师的待遇问题和将来的前途问题。真不知道做一名幼儿园教师我什么时候才能买房买车呢。我现在每天都在努力地复习,考研太苦了。

笔者追踪了M学生准备考研的一日生活,早晨6点起床,离开宿舍后就一直在教学楼,有课上课没课自习,中途只花很少时间吃中饭、晚饭,晚上10点半以后才回寝室。M学生心中有一股强烈的逃离学前教育专业的欲望支撑他坚持。这对于M学生来说是值得高兴的,但是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来说则是悲哀――一个幼儿园“准”男教师每天靠着逃离学前教育专业的强烈愿望在支撑自己努力学习。笔者认为与其分析和讨论在职男教师的离职问题还不如更早一步地讨论他们在预备期遇到的现实及心理问题,如果一个男教师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进了幼儿园的,那么他逃离学前教育专业是早晚的事。

八、几点思考

M学生的大学生活,在学前教育专业男生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于深入思考如何培养幼儿园教师有一定的价值。

第一,加强对于职前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如前所述,很多研究者都将“职前”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阶段,但在这一阶段里还有哪些小阶段,在不同的小阶段里应注意什么,不同的小阶段会怎么影响随后的阶段,诸如此类的问题都缺乏研究。与此相对应的是,大学四年的专业思想教育缺乏针对性,缺乏循序渐进,效果也不好。其实这不只是男生的问题,女生也是如此,只是男生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得更加突出罢了。从M学生来看,不同时期他在思考着不同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在相应的阶段对其所思、所想、所为有所预计,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效果将会更好。

第二,要做好大一新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工作。大一是对大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7〕但当前的“入学教育”通常停留在大学介绍、专业介绍、学籍管理介绍等问题上,这样的专业思想教育无法满足大一新生的需求。对学前教育这种并不为人熟知、容易被人误解、容易被人以偏概全以点代面的专业来讲,全面、细致、具体、个性化的专业思想教育尤其重要。

第三,应采用多种多样的途径开展专业思想教育。要了解一个专业,喜欢一个专业,只是通过辅导员、行政人员的介绍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充分发挥专业教师、专业课程、业内成功人士的作用,还可充分利用观看影片、参观、讨论、实践等多种形式。从M学生的经历来看,他从专业老师、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识是相当深刻的。如果这样的形式能够更加丰富,充实在他们成长中的更多阶段,一定会更有利于他们的专业成长。

第四,课程设置的问题。受传统影响,学前教育专业从培养目标到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更多地是从女性角度出发的。当少数男生加入到学前教育专业时,原先的女性教育机制如果不作任何改革和调整,就无法形成良好的幼儿园男教师培养体系。不少男生学习有些课程(如一些技能技巧课程)比较吃力,对一些“娘娘腔”味很重的教学方法甚至非常反感,这会大大影响他们的专业信念与成长。〔8〕从大学开始,这些幼儿园“准”男教师就处于女性化环境之中,更不用说到幼儿园工作之后了。〔9〕

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是一个比较弱势的群体,学前教育男性工作者在社会上也是一个相对弱势的群体。但男性进入学前教育领域无论是对儿童成长,还是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是一件好事,因此我们应该提供大量的有针对性的举措帮助、支持幼儿园“准”男教师真正进入幼儿教育领域。

参考文献:

〔1〕董文明.孩子的发展需要男教师介入〔J〕.幼儿教育,2003,(Z1):51-53.

〔2〕刘宣.幼儿园男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的叙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3〕黄琦.幼儿园男教师入职与适应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4〕姚雅琨.关于幼儿园男教师流失的原因及对策的访谈研究〔J〕.当代学前教育,2007,(6):3-6.

〔5〕石道伟.男性幼儿教师职业发展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08.

〔6〕鞠玉翠.走进教师的生活世界: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1.

〔7〕李小燕.幼儿园男教师实际工作情况以及影响男性参与学前教育因素的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

〔8〕于晓梅.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1):24-27.

〔9〕刘剑眉,杨龙祥.冷静透视幼儿园男教师现象〔J〕.幼儿教育,2002,249(9):2-4.

The Confused Preschool Would-be Male Teachers:

Thinking for the Experience of a Male Student Majoring

in Preschool Education

Yang Chuan, Yan Chaoyun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