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5: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篇1

【关键词】 因材施教;复合知识结构;多样化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02

医学包括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口腔医学、中医学、法医学、护理学、药学等8类学科类,共有16个本科专业。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的701所普通本科院校,开设医学专业的大学有199所。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方式,我国高等教育得到迅猛发展,最直观的表现是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高等学校数量大量增加、高等教育布局日趋合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各高等学校对自身的办学定位日趋重视,高等教育体系的功能性分类日趋清晰。二是新生基本素质参差不齐现象明显。即以入学成绩而言,在同一本科层次上,不同院校最低录取分数线差异较大,同一院校实际录取的学生成绩也差异较大。面对新的社会需求,面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教育对象,如何加强教育管理,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是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的共同任务。对高等学校来说,必然伴随办学定位、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管理方法等重大问题认识的转化。高校既要培养社会认可的合格人才,又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并帮助毕业生走向社会,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牵涉面广,几乎涵盖教育的方方面面,其中核心内容是学生培养模式问题。对于学生培养模式问题目前很多人看法不尽相同,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较广泛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较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一定的专业技能的人才。因此人才培养从精英到大众再次要求我们调整方向即在大众中培养精英。

着眼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质量以及人才规格的需求,造就基础好、能力强、素质高的一流本科生,使其完成高等教育后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皖南医学院积极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和实践。2009年,首次创办了麻醉学实验班,当年招生60人。实验班深入贯彻“加强基础、深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针,充分利用学校与附属医院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优势,整合教学资源,探索本科阶段低年级通识教育与基础教育、高年级紧密结合临床专科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突出基础、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研究生教育输送高素质、创新型生源,并为社会提供适应能力较强的本科毕业生。经过几年的建设,已为拔尖学生的培养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借鉴国外一流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注重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积极探索和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并在多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1.选拔学术水平高、教学质量好的专业老师,为整个年级配备数名导师,旨在进一步强化专业思想教育,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倡导高水平教师更多地参与本科生指导工作,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和学校办学的水平。与年级班主任具有类似的工作职责或发挥类似的作用。

2.树立专业信心。医学生前两学年基本以公共课和基础课学习为主,缺乏对临床医学和本专业的感性认识,觉得很枯燥,缺乏学术兴趣。早期即配备专业导师,充分肯定和激励学生的优点与特长,引导其早期接触和了解专业,并指导学生了解本学科和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前沿发展动态,指导学生课程学习,引导学生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专业信心和学习兴趣,尽早进入专业学习状态,为今后培养精英式的医学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3.贯彻和突出个性化培养,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综合素质好、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在高年级阶段配备有助于科研与技能训练的导师;对于专业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在早期配备导师主要是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和专业基础知识训练,旨在导师指导下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发挥其个性特长,并经过整个大学期间的指导和培养,成为本专业合格的实用型人才。强化专业训练、提高动手能力。在医学本科生入学的早期配备全程的指导教授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指导计划与任务,有助于早期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训练,并经常随同导师从事大量的临床工作和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能够明显提高其动手能力和增强专业学习的自信心,使医学生传统的接触临床实训的时间由五年级提早到1-2年级,明显增加了其动手实践的机会。同时,指导教师还将在如何做一名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知识全面的高等医学人才的方法与经验上适时指导和不断培养,使更多的医学本科生经过五年或更长时间研究生的学习与培养成为精英的高级医学人才,以更好适应现代化社会医疗市场的需求,并发挥应有的作用。

4.建立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摈弃以往狭隘的专业教育观念,将传统的刚性教育模式转变为个性化培养模式,即将通识教育、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在低年级阶段,单独设置通识课程,多以讲座、专题报告甚至公选核心课等形式开设,同时设置宽口径的基础课程,使学生在医学领域具备坚实的基础和宽阔的知识面以及多学科文化素养。在通识教育基础之上,学生在高年级根据个人兴趣或者未来发展方向选择自己的主修专业,进入专业教育阶段学习。在实行个性化分流的同时开展主辅修制,学生达到标准可在主修及辅修专业同时毕业并获得学位。这种培养模式既分主次,又实现了交叉融合;既重基础,又体现个性化,深化了“因材施教”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5.优化课程体系,拓宽学科基础,搭建复合型知识结构。为学生设置了宽厚的基础知识、广博的学科知识以及精深的专业知识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改革中,打破以往学科与知识之间的壁垒,拓宽学科基础,提供复合型的知识体系。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多层次的课程平台以及专业性的特色课程群落,拓宽了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大大激发了其学习兴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设计学习计划,搭建起个性化、复合型的知识体系。

6.因材施教、全面发展。除了教书之外,更重要的还有育人的任务,也就是说导师有责任关心和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和排除心理障碍,并教育和培养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导师还应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性格特性、自身兴趣和优点与不足,从而扬长避短、合理定位、个性化培养,并按照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选修课程,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如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学术会议、撰写论文和社会实践等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全面发展。

7.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可持续性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在优化培养方案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与科研训练相结合,对于拔尖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意义深刻。积极开展实验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利用精品课的优势,重视科研基础训练,强化综合训练,激励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独立的科研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强化实践培养,使学生获益匪浅。在基础训练和综合训练的基础之上,我们专门开设《创新设计实验》,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自己设计技术路线并开展实验,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为了强化创新人才的培养环境,我们鼓励学生提早进入科研实验室,融入导师的科研团队或课题组,通过“大学生研究计划”或者在高年级结合自己的毕业论文开展科学研究,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可持续培养。此外,为进一步深化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加强了学校与其他科研院所、高新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建立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科研、生产和管理的实践平台。

8.产学研合作发展,多元化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培养多元化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甚至成了制约培养杰出人才的瓶颈。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趋同式培养方案无法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其以书本和课堂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使高校培养出的人才缺乏实践能力,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造成了理论和实际的脱节。从现代社会大背景和知识经济结构出发,要使培养出的拔尖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各领域和环节需要的创新人才,大学必须走产学研合作发展道路。产学研合作不仅可以将学校研发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改善人才培养脱离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现状。

综上,“医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更与国家及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皖南医学院为应对时代的发展和挑战,将不断探索和改革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创新型拔尖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晓玲,范魁元.学生培养模式转变-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内容[J].教育发展规划.2012.5.6-10

篇2

传统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主要具备两大特点:

(1)知识结构全面。采矿工程专业被誉为煤矿企业“总工程师的摇篮”,国内绝大多数煤炭企业的总工程师毕业于本专业。作为煤炭企业生产技术和技术管理的总负责人,总工程师除了要具备本专业采、掘、支护方面的专门知识外,还需要掌握地质测量、机电运输、一通三防、开采沉陷、技术管理等专业知识。因此,必须设置相关的课程。

(2)实践能力突出。采矿工程专业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要求学生能够尽快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综合能力,并应用于生产实践和科研工作;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方案设计、图纸操作、实验设计和实施、数据分析与总结等实践能力。

随着国际采矿技术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采矿工程面临的已经不仅仅只是开采问题,而是如何“科学、合理”的对矿产资源进行安全、环保、有序和高效的综合利用,因此,对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1)由单一的煤矿开采转变为煤与伴生资源的共采,如煤与瓦斯共采、煤伴生油母页岩开采等,这体现了科学采矿和不可再生资源充分开发的理念。

(2)对采矿方法的安全高效要求更加突出,体现安全发展的理念。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先进装备的推广应用,高产高效采矿技术、高资源回收率采矿技术、高可靠性采矿装备和安全技术成为采矿工程专业培养人才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内容。

(3)掌握与环境友好的采矿技术,体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4)国际化采矿人才培养,响应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走出去”的战略方针。因此,为适应采矿技术发展和煤炭行业所需人才培养的新变化,课程体系需要进行新的变革。

一、强化工学基础,拓宽知识视野

本专业新的课程体系中,课堂授课由原来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划分方式转变为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大类基础课、专业课(含核心课、限选课和选修课)。

通识教育课是大学的基础教育课程,包含数学、外语、计算机、固体力学基础等,是后续课程的基础,该类课程学时达到总课堂学时的43%。考虑到煤矿的开采涉及到工程力学领域,为了强化学生的学科基础和未来发展,在学科基础课中,重点加强了力学、工程制图能力培养,以夯实工科基础;除了保留基础的工程力学、材料力学和弹塑性力学基础等课程外,补充了岩土力学以增强力学领域的知识背景;保留了画法几何、工程制图课程,使学科基础课程达到总课堂学时的15%以上。考虑到煤矿开采全面型人才的培养,地质、测量知识必不可少,因此在大类基础课中开设了相应课程;同时,为适应采矿技术的机械化、机电一体化、数字化,必须强化机电知识的学习,在大类基础课中安排了矿山电工、矿山机械、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运输与提升等4门课程,使大类基础课时占到总课时的9%;通过上述课程的调整,使本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更加全面扎实,并将人才培养进一步拓展到交通、港口、其他矿山和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此外,新的课程体系中补充了管理、资源与经济、环保等课程作为选修课程,使人才培养适应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和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并为今后成为煤炭行业高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保持专业特色,夯实业务基础

课程的设置应首先保障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即成为合格的采矿工程技术人才。因此,在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中,确保了采掘工艺、矿压、通风与安全等课程及课时,保障了专业知识的全面深入,保持采、掘、支护、一通三防等采矿知识的全面性和特色。同时,为了保证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每门课程均组建了3人以上的课程教师团队,由具有博士学位的正教授担任主讲教师,配备教师担任实验指导任务和课程设计任务。

为了适应矿山设计的数字化,在工程制图课程的基础上,在专业限选课程中增加了采矿CAD的课程,并在毕业设计中专门安排了计算机图纸绘制和手工图纸绘制的内容,以确保学生既拥有手工制图能力,又具有数字化设计的基础和能力。

为培养学生适应科研工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工程数值模拟方法,增加了数值计算方法课程,培养学生利用FLAC、UDEC等通用软件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突出实践培养,提高综合素质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通过课程实验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共同完成的。

在课程设置时专门加强了实验教学环节。在所有专业核心课程中,均配套建设了至少一周的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并配备了专门的指导教师(取代实验员);增加设计类、综合类实验环节,减少演示类实验学时,课堂教学配套的的演示类实验只有24学时(折合1.5学分,占总学分的1.6%),上机和其他操作类达到160学时(折合10学分,占总学分的5.1%)。为保障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并结合安全开采、与环境友好开采、可持续开采的特色要求,我系陆续建立了充填开采实验室、水患威胁煤层开采试验系统、煤与瓦斯共采实验平台等。

课外实践教学环节达到了43周,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其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达到22%。为此,我系与国有大型企业密切协作,先后建立了1个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31个本科教学实习基地。在实习教学过程中,采用2~3人的小组制取代班级制,保障现场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实施和教学质量。

通过课内和课外的实践教学课程,使用于实践能力培养的课时达到总课时的29%,有力地保障了实践能力培养。

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速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进程,采用多种手段,在正常教学秩序中融入研究型教学内容。其中,主要的研究型教学活动是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科研试验训练。我系全面推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并优先结合国家纵向科研课题展开。从2009年开始,参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学生达到全体学生的80%,并正在扩展到所有学生。从2009年2011年,本科生结合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发表了学术论文22篇,其中EI检索9篇。从2011学年开始,我系教师科研试验活动向采矿工程专业所有本科学生开放,鼓励参与,并建立了奖励学分机制。

四、结语

通过优化课程体系,保持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教学的合理课时分配,建立了适应科学采矿人才培养的模式,本科生培养质量良好,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100%,保持全校领先地位。

随着现代采矿工业的飞速发展,各类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本文探讨了我校采矿工程特色专业建设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途径。今后将继续遵循科学发展的原则,遵循科学采矿的原理,努力完成合格人才培养的任务。

篇3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逐渐成为世界上的大型旅游客源输出国。良好的旅游业发展潜力必须有大量的旅游人才作为支撑力量,但是就目前我国旅游人才的培养现状来看,真正符合旅游业发展的专业人才极其匮乏。虽然我国旅游专业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专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多,传统的教育模式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导致培养的学生与市场发展严重脱轨。面对这种现状,高校应该意识到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没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学校之间的竞争力逐渐增强,一些学校为追求经济利益和学生数量的增长量,严重忽略了学生质量的培养,导致学校在教学计划设立方面忽略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学校人才培养没有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学生的实际发展相结合,难以达到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虽然很多高校将旅游管理专业实行了明确的划分,但是在课程设置方面,各个专业的课程相似性较大,导致学生在专业基础学习方面没有突出特征。

 

(二)缺乏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

 

传统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中,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大多都是按照专业知识体系和逻辑关系选择的,忽略了旅游专业和其他专业在知识体系上的相似性,导致一些专业知识从不同的角度被反复讲授,不仅浪费了有限的教学时间,同时,这种重复率较高的教学内容还会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降。

 

(三)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旅游管理专业本身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知识,可以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内容。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教学现状来看,很多高校都采用传统的理论性较强的教学方法,抑制了教学的实践性发展。

 

二、加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主要策略

 

(一)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体系确立的前提和基础,是人才质量和总体类型的规划。旅游专业本身具体应用性和实践性特征,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过程中应该注重人才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在确立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除了一些笼统人才培养目标之外,还应该结合学校本身的办学理念和生源状况设定教学目标,对教学资源和培养人才的师资队伍进行明确划分,采用专业性师资队伍实施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二)加强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

 

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构成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分别是公共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部分。教学设置中,需要合理安排这三个部分的内容,例如,公共课程教学中,应该突出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通过管理学、经济学以及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然后引导学生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在专业必修课的设置上,需要让学生了解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各个领域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例如,可以安排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景区管理以及饭店管理课程让学生学习。选修课程是在基础课程的平台下,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和发展方向选择需要学习的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三)通过校企合作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

 

针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现状,学校可以加强同相关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实施教学。可以聘请旅游企业的专家作为执教老师到学校开展教学演讲,让学生能够增长见识,提高技能。同时,学校的教师也可以作为人才培养导师深入企业,在提高实践技能的同时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传播到旅游企业的各个领域,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此外,高校可以同旅游企业共建旅游教学实践基地,让学生到教学实践基地参与实践教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将自己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企业可从实践基地选择优秀的学生进行培训,作为自身管理中的人才储备军。不仅如此,学生深入实践基地参与旅游课程实践,为教师进行旅游教学课题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参考资料。通过校企合作的教学方式,可以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结语

 

实现我国旅游业的高效发展,需要培养出适合市场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旅游人才。高校作为人才的输出地,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现状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教学模式,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旅游专业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学校应该加强同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篇4

Abstract: Our country is badly in need of financial infromatization innovative personnel. Through analyzing the situation of financial infromatization innovative personnel training, aiming at the weak teaching of financial infromatization innovative personnel training, this paper builds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which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ability and creative ability of financial infromatization personnel.

关键词: 金融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Key words: financial industry; talent training;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6-0239-02

作者简介:赵丽娜(1977-),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周欢(1976-),男,广西贺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商业智能。

0 引言

金融业是百业之首,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我国加入WTO后,面对金融市场全面对外开放的压力,金融创新已成为我国金融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1]。而金融行业是信息技术应用最为广泛和深入的一个行业,金融创新离不开信息技术。根据统计,金融业95%的创新来自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化对金融创新提供了保障能力,而信息化本身也具有创新能力。因此,金融创新需要依靠既掌握信息技术又精通金融业务知识的金融信息化创新人才。金融信息工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而目前,我国大学的实践教学绝大多数仍停留在传统的“知识验证”层面上,也就是说,实践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对书本知识与原理的一般验证与应用。显然,这样的实践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知识创造,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进行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2]。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金融信息化应用型创新人才有积极的作用。

1 金融信息化对人才的需求

我国的金融信息化建设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基于IT的金融服务体系,根据诺兰(Nolan)的信息化发展六阶段模型,我国的金融信息化处于集成阶段(第四阶段),正准备向数据管理(第五阶段)迈进,处于由计算机技术应用为主向以信息技术与业务融合为主的转折点,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这一阶段需要的是大量既掌握信息技术又精通金融业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在金融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中,也培养了一批人才,但随着金融电子化到管理信息化的变化,对金融信息化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其通晓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经济和金融理论与实务,还必须掌握金融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的是复合型金融信息化开发人才、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金融管理人才、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并熟悉金融理论与实务的系统分析人才、金融信息化管理人才[3]。但目前我国能够培养这种复合型人才的院校不多,金融信息化人才严重匮乏,根据欧美银行业的人力配置标准,未来5年,我国金融信息化人才缺口至少在10万人以上,严重缺乏金融信息化人才的现实,将成为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因此,培养金融信息化创新人才迫在眉睫。

2 我国在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

2.1 国内能够培养金融信息化人才的院校屈指可数 现在国内高校逐渐认识到培养金融信息化人才的重要性,开始努力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国内培养金融信息化人才的院校主要有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于2006年在全国率先成立金融信息工程系,招收金融信息工程硕士;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收金融信息工程硕士;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于2008年在本科生中开始招收“光华创新人才金融智能与信息管理实验班”;西安交通大学招收金融信息工程本科学生等少数几个院校,高校培养的人才仍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2.2 重理论,轻应用[4] 金融信息化是理论性兼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领域,金融信息化人才要求是研究型和业务型相结合的人才。研究型人才要求的是快速反应学习能力,更多是为了快速满足业务目标,而应用型人才要求的是持续跟踪的能力,要有应用的感觉,应用的能力,要有快速的研究能力,而不是专在一个领域的研究能力[5]。目前我国高校在教学中,重理论,轻应用,培养的人大部分都是研究型人才,不能很好地把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并重,以至于培养出的人才不能快速胜任用人单位的工作。

2.3 培养途径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目前,我国对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主要还是以学历教育为主,在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华中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以IBM技术中心为例来探索金融信息复合人才培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充分发挥了原中国金融学院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行业优势和领先地位,在多国金融财团的资助下已经建立起了“金融科技中心”、“金融培训与实践中心”,并且研发了金融的“证券交易平台”等系统,供学员熟练掌握工作技能。[6]上海市在全国率先建立银行卡产业园,2005年授牌为“上海市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基地”,2008年再一次被授牌为“上海张江金融信息服务外包专业园区”,上海银行卡产业园及神州数码教育学院作为社会培训机构面向社会进行金融信息化人才实训。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尝试,但是从整体上来说仍然是实践性不强,缺乏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

3 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金融信息工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金融信息工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许多课程的学习,特别是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类课程的学习必须要通过大量的课程实践才能掌握。针对我国在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上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问题,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1 构建分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从时间上实现全程化,从大学低年级贯穿到高年级,4年不断线。从内容上实践教学分为基础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创新研究性实验三个层次,如图1所示。

基础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以编程能力为重点。教师平时可以边讲边练,最后在课程结束后,留一个课程大作业让学生分组完成。综合设计性实验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安排与开展专业实验的综合能力,更要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验过程中。创新研究性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这部分实验在学生四年级完成,可以设立学生创新基金项目,教师给出研究范围,学生以项目组形式申报与完成项目,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3.2 制定立体化实践考核制度 以往的实践教学成绩大多情况下是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或实验成果给出的主管评定。这就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使得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难以管理,教学效果难以评价,造成部分学生依赖和抄袭[7]。应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为目标建立客观、公正、立体、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性的考核制度,从学生基本技能的掌握、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拓展能力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形式的综合评价。课内实验成绩应分为平时成绩(70%)和考核成绩(30%)两部分,平时成绩由实验准备、实验操作、实验方法和实验态度等几部分给出,充分重视学生的实验过程;课外实践按项目的完成情况及对企业的贡献给予相应学分;对学生参加的各级创新竞赛或申请的创新项目可给予创新奖励学分;对取得的各类认证证书可给予相应的技能奖励学分。

3.3 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 金融信息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提供相关的环境和实验条件,使学生巩固专业知识并提高各项技能,因而建立实验室和实践基地是非常必要的。目前,金融信息相关的实验室还不是很完善,缺乏一定的专业实验软硬件,因此,一方面,学校应加大投资,建设具备一定超前性、前瞻性的实验室,提高硬件和软件的水平。另一方面,应建立学校与社会、著名企业合作培养金融信息化创新人才教育模式,采取与社会、著名企业共建实验室、实习实践基地,逐步形成和完善校企双向推动,产学密切合作的运行机制,实现产学双方的深层次合作,为金融信息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良好支撑。

3.4 实验室规范化管理 ①坚持实验室的开放,对专业实验室和创新实验室实行全面开放,从硬件和软件上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使实验室资源得到最大的开发和利用,实现实验设备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优势和功能,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促进学生的探索性,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②实验室管理模式规范化:实验室日常运作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应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实验室管理信息化,二是实验项目管理信息化,三是学生实验成绩管理信息化,通过必要的软件系统和工作人员全面实现规范化实验室管理。

4 结论

金融业要发展离不开金融信息化创新人才,实践教学环节对金融信息化创新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分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全方位实践教学模式、立体化实践考核制度、规范化实验室管理以及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等多角度构建了金融信息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希望能对我国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成虎,吴文.金融信息化建设与金融信息化教育[J].中国金融电脑,2006(7).

[2]肖侠,吴价宝.大学开展研究性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0).

[3]周志丹,张莹.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

[4]黄晓涛,吴驰.金融信息复合人才培养探索[J].2008(9).

[5]潘辛平.技术人员在金融信息化浪潮中所扮演的角色[J].金卡工程,2005.

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企业技术工种人才短缺、部分管理专业人才过剩即是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质量及学科专业设置问题的反映。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已占高校毕业生的半数以上,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联系极为紧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用人单位需求,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重视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评价较高。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不断缩减,高职院校要在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领域生存、发展,必须以高质量就业赢得社会认可。故树立质量意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在困境中求生存、谋发展的根本。何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应由谁来评价?评价的标准、方式是什么?评价结果有何作用?这些是需要高职院校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内涵辨析

所谓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就是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衡量与评价。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一个发展的、立体的、动态的范畴。

我国高等教育走过了一个从精英人才培养到大众化人才培养的过程。精英高等教育的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学术精英,衡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标准就是学术性,追求卓越、造就精英是所有大学的奋斗目标。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才培养质量观开始由单一向多元转化,多元化质量观逐渐成为指导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指导思想。

根据多元化质量观,不同类型院校人才培养的侧重点应不同,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具有共性标准。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应该涵盖学术性标准、职业性标准和品德标准三部分。学术性标准,是指通过专业学习,学生应掌握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学术研究能力,包括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学术性标准主要针对本科及以上层次学生。职业性标准是学生适应职业岗位需求,能够完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具有职业发展潜能。职业性标准涵盖学术性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但更强调知识应用与技能操作,职业性标准是高职教育重点关注的要素。品德标准是学生的人格、道德品质满足社会基本道德规范要求的程度。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学生还要具备特定职业所要求的职业道德。品德标准是任何类型高等教育都要重视的要素。针对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对人才培养质量鉴定的标准应有所不同。高等职业院校应重点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性,即职业性标准的达成度。

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体辨析

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要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将社会评价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将学生评价作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高职教育最典型的特征是对市场的适应性和对功利性目标的追求。高职教育同社会需要、市场需求的结合程度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生命力,其教育质量要接受社会的评价,特别是用人单位的评价。高职教育必须实行开放办学,学校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其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等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做出调整。在市场标准取向的前提下,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鉴定不应由院校内部做出。当前,各高校公布的质量年度报告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卖方制作的产品广告,其可信度和社会公信力不强,没有一所院校会把影响自身利益的重大质量问题公布于众,这是关系到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当前,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各高校撰写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本意是要求高校重视质量,但这种让高校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做法,会使高校质量报告越来越流于形式,不能真实反映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评价应由外部机构组织、外部机构。外部评价是指政府、社会评估机构和用人单位等对学校的评价行为。在外部评价主体中,政府做出的评价只应限定于院校基本办学条件的评价,也就是目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展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评估,这种评估是基础性评估,是判断一所高校是否符合设置要求的根据。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与基本办学条件评估是不同的范畴,两者的目的、评价指标、意义都相差甚远。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应由专业机构、专业队伍、科学的评价指标、完善的评价方法构成。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对在校生、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所做的调查与分析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能够真实、客观、公正地反映高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社会满意度。高校可以建立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跟踪和反馈制度,根据在校生、毕业生、用人单位的意见,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使培养的人才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高校自身所作的培养质量调查,只能作为第三方调查的补充信息,不能作为权威信息。

三、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应由形成性指标和终结性指标构成。形成性指标是指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达成的基础性条件,如院校基本办学硬件条件,包括校舍、图书、实验实训场所与设施等,还包括院校办学软件条件,如师资力量、教育教学成果、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科研水平及社会服务等。形成性指标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性条件,但不是决定性条件。一所院校的软硬件条件并不能代表其人才培养质量。时期的西南联大,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可见基础条件不能代表人才培养质量。终结性指标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结果性指标,主要包括毕业生就业状况、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这三个主要一级指标。在每个一级指标下又可分为若干二级、三级指标。笔者主要探讨终结性指标。 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对口率、薪酬水平受社会产业结构、行业发展状况、整体收入水平等因素影响,只能部分地反映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特别是毕业生对学校教学的满意度是衡量人才培养过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校学生参与课程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最有发言权;毕业生思想较为成熟,又经历了职场的初步锻炼,对所学课程的重要性、所学知识的适用性、学校对个人成长的作用最有体会。用人单位可以横向、纵向比较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时期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是毕业生质量评价的权威部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如下页表1所示。

在上述指标体系中,既有定量的统计数据,如就业率、对口率、离职率、工资水平等,也有定性的主观评价,如满意度、认同度、胜任度等,关键是要把这些指标根据其反映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程度赋予一定的权重。这些指标的得分总和被视为人才培养质量的定量数据,用定量的方法建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客观赋权法给出每个指标的权重,可以对不同高职院校进行评价,也可以对同一所高职院校的不同专业进行评价。

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与评价作用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工作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手段,无论是对在校生、毕业生还是用人单位的调查,都可采用网络问卷的方式进行,提高调查统计的科学性、便捷性、高效性。学校要收集学生的有效邮箱地址,要确保参与调查学生样本数量达到有效比例,要通过QQ、电话、短信等多种方式提醒没有完成问卷作答的学生打开个人邮箱中的邮件,点击邮件中的链接进行网络问卷作答。学生作答时,系统自动记录及归类作答记录。要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学生答卷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学校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也可以采取电话调查、座谈会等形式,可以利用人才招聘会的机会向用人单位发放问卷。目前,针对用人单位的人才培养质量调查还没有引起各院校的重视,各院校对用人单位的意见收集是零散随意的,没有进行系统的纵向、横向分析处理,而用人单位的意见与建议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第三方专业调查机构进行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可以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评价高职院校的一个重要参考,也是学生及家长评价院校、选择院校、选择专业就读以及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的一个重要依据。作为高职院校,可以自身开展针对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以专业为单位收集毕业生、在校生、用人单位信息,根据评价反馈信息,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以毕业生就业质量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比较客观、公正、准确地反映人才培养工作成效,可以促进高职院校重视专业建设,重视就业质量,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目标。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证明,而是诊断和改进,即评价的目的主要在于找到问题和差距,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校人才培养的动力,提高教学质量。

总结:

一个好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建立在广泛的支持和参与之上,利用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对教学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和评估。将教师、学生、学校管理人员、用人单位、毕业生等都融入到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中,并通过评价反馈及时改进不足,才能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达到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赵铁,林昆勇.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高教论坛. 2011.

篇6

关键词: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性人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力发展,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特别是对高技术应用型、实践性人才的需求是整个人才市场的大趋势。在这样的形势下,实践教学体系在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加强实践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民办高等院校新的办学指导思想。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包含实验中心建设、实践教学理念、实践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等。为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实现创新性人才培养,应抓好几个方面的建设工作:建立实施实验中心,为实现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提供硬件保障;发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突出实验的创新性、新颖性;构筑创新性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能力等。

一、完善实验中心,保障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实验中心是工科高等院校学生进行实践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实践性教学场所。实验中心面向学生提供了基础的实验训练平台,同时也是创新实践、课外科技活动和科研活动的实践场所。

1.指导思想。实验中心在建设时应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内涵建设为核心,再结合本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突出特色。

山东英才学院一直坚持应用型、技术型的教育定位,在办学上确定了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树立创新意识。为努力培养实践应用型的学生,特别注重学生实践素质培养,强化实践技能训练。近年来我们围绕实验中心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据实际情况对实践教学体系作了以下一些方面的改革与尝试:

(1)通过提高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实训课程数量,增设综合性实验、实训课程,突出实验的创新性、新颖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创新的氛围,以达到综合训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2)深入开展政校企合作,扩大政校企合作范围。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到专业对口的岗位上进行为期半年的校外实习,实现学校与企业、学生与企业的互动,通过校外实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正确定位,认清并发挥自身优势,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技能大赛。如齐鲁软件设计大赛、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等。通过各种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操作能力,积累学生项目实战的经验。

2.建设理念。通过不断的改革与实践,确定了“重视基础、强化能力、发展个性、因材施教、分层培养、启发创新”的建设理念。基础课程的实践对于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后期能力提升的关键,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的基础知识与思维方法,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是强化实践技能,通过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并根据学生特点和知识水平分层次培养,提出了层次化实践教学模式:基础实验层(基础课程实验)-提高设计实验层(专业课程设计性实验和课程设计)-综合应用实验层(集中性校内实习实训)-科技活动与创新实验层(课外科技活动和竞赛培训)为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促进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二、加强创新性建设,开展综合性和设计性实践课程

在演示性、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训,可以强化实践操作能力,鼓励学生分组完成实验,培养团队协作意识。以Java程序设计课程为例,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向学生分配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项目案例,按照企业开发模式和开发流程由学生自由分组,每个开发小组指定一个项目组长负责分配任务和制定开发进度,全班共同完成一个项目。

按照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增强应用型较强的综合性、设计性内容。对一些课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给予大力支持。加强实践教学中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重,增加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比例,规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不低于总课程的50%,努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与创新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具有一定创新性或新颖性的项目,为学生进入社会实习提供良好的过渡。

当前,科技发展异常迅猛,新技术、新工艺等不断涌现,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知识的覆盖面广、信息量大、综合性强是其重要特征。与传统的滞后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教学内容相比,实践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淘汰陈旧的教学内容,添加引领前沿技术的新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体系,实现创新性建设。

三、构筑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各民办院校纷纷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二次建设和改革,不少高校提出了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

研究表明,当前教学体系下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缺乏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等问题。因此,建设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就必须“以创新实践能力为向导”,在基础教育的坚实基础上,拓宽知识面,强化能力培养,不仅培养他们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同时结合企业的人才结构与需求,注重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与合作精神的培养。

为此本院构建起了四层次(基础实验层-提高设计实验层-综合应用实验层-科技活动与创新实验层)、二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基本训练与能力培养相结合)、三个方向(硬件设计、软件开发、网络工程)的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高质量、创新性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1.以项目驱动实践内容,体现“真实情境”的实践教学。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是德国职业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力推行的一种“行为引导式的教学形式”,这种以项目为主体的行为引导式的教学方法,是一种通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反馈,通过组织学生参加项目、案例设计,在项目实施中实现教学,补充和完善原有的知识体系,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作全面培养的一种教学方式。

与以知识为核心传统的知识驱动式教学法不同,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以项目和案例为核心。项目和案例的来源都是现实社会中的实际需求,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的东西,因此学生能够很快理解教学内容。由于重点突出了项目的参与性,一开始就能够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完整的项目设计最终可以实现成果的产生,或是一个自己研发的软件系统、或是具有实际应用功能的电子产品。

在具体实施中,项目的选择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的效果。例如在“网络综合布线”实践教学中,我们可以选取两个综合布线项目:一个是学校办公楼宇综合布线项目,在实验中心模拟实施;另一个网络实验室综合布线项目,可以在现场实施操作。

2.增设实训教学内容,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结合实验课程增设集中性校内实习、实训项目,集中性实习、实训项目往往涉及多门课程的知识点,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可以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性、发散性思维。比如: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数字时钟,这个实训项目涉及的课程有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EDA、C语言程序设计等,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既要掌握电阻、三极管等电子元气点的功能和电气特性、80C50芯片和74LS系列芯片的功能与使用,又要会使用protel、EWB等仿真软件设计电路图,还要掌握焊接技能完成产品的制作,最后通过编程完善其功能。

3.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手段在不断地变化和更新,课件、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非常广泛,CAI和CAD作为一种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也已被广泛采用。

在操作系统课程实验中,实验项目不但涉及Windows系统,还有Linux系统和Unix系统,如果在计算机中全部实现同时硬件安装比较复杂也不易于实现,因此,我们采用虚拟机安装,这样学生既能完成实验操作又不影响计算机本身的系统。

对于自动控制原理这门课程,我们研发了“基于Matlab的自动控制原理网上实验室”,学生利用校园网通过Matlab仿真来进行实验,这样不但课上可以实验,课外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自学。

四、结语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计算机专业教育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在近些年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对于民办高校竞争更为激烈,原有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已不能满足当前的教育现状,重新建设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我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为例,对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和创新性人才培养进行了分析。通过实践证明,具有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成功的,学生通过学习,其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就业率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希望对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有所参考,也为其他民办院校坚持应用性、技术性、创新性教育定位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胡声洲,焦中明,何显文.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教学研究与实践[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2-14.

[2] 彭声泽,李琼.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7,(7):60-63.

[3] 吕明,杨胜强,白薇.创新理念下的工学类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07,(4):31-32,47.

[4] 孙占学,周林图.高校特色实践教学体系之构建[J].教育评论,2007,(1):58-60.

[5] 黄瑞,丁守成,尹晓霈.加强实验中心建设,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12):128-131.

篇7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英语专业 培养体系 创新人才 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048-02

1 引言

同志曾指出:“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而创新是不断进步的灵魂”。当今高等教育不缺乏对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但是这一系列的培养体系是否真正有效,是否真正很好地运用于实践,还有待于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

2 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与特征分析

2.1 教学实质要求和目标

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从德、智、体、美等方面共同发展,学生须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外语教学理念以及广泛的英语文化知识,从而保障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胜任教育、外贸、翻译、出版、旅游等方面的工作。但是从学生的自身情况来看,学生的学习习惯依旧是延续高中时期的以应对考试作为最终目的,并不具备灵活应用英语的能力,尤其是在听说方面。大部分学生在毕业之后不能够马上转变身份,需经过较长时间的转变期才能够适应自己的具体工作。

2.2 课程体系

从课程体系来看,高校在进行专业培养的时候,往往仅仅注重一些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不注重学生听说能力的锻炼,也不注重实践课程的设置,因而学生英语知识的储备量和现实工作所需要的能力不成正比。学生毕业后面临的将是十分具体的工作内容,高校课程设置中广而泛的内容显然不能够满足社会工作的需求,以至于一些学生在毕业后连简单的文书写作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以后才能够真正掌握。

2.3 师资队伍和教学方法

从师资队伍和教学方法方面来看,许多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应聘上岗的教师,他们在教学的时候往往只是照搬照抄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并不具备创新的教学模式。这些能力不够、创新不够、经验不够、方法欠缺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自然不能够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更不能够给学生针对性的实际社会工作的指导。

2.4 人才交流与人才基地的建设

当今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理工科的建设,往往会花费较大的精力来进行理工科人才基地的建设,而英语只是被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来对待,因此并没有建立专门的外语人才培养基地。高校在进行人才交流的时候,也没有建立交流体系,交流的时候也往往是走走过场,并没有真正深入到交流过程中。

3 建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反思和改进措施

3.1 理论的学习

针对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基础知识理论的理解与接纳一定要予以高度的重视,因为这是应用型人才在当今经济社会大背景下重构专业知识理论、充分合理地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题中之义;操作层面分析,对英语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务必关注社会背景以及国际化进程,教师要对学生循循善诱,加强实践操作及指导,使学生们做到活学活用,努力创新并运用于实践。

3.2 师资队伍建设反思

3.2.1 提高教师创新意识

学校要培养符合时展的创新型复合人才,首先是要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面对新时代的要求,教师仅仅是做到传道授业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可否认教学经验和教学积累对于教学的有益作用。但是作为教师,同样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了解新时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研究新的教学方法,组织新的教学素材。在相关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将创新思想融入到教学当中去,不墨守成规,这样才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教师需要进行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只有教师具有了创新意识,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3.2.2 注重教学手段和方法

英语课堂不仅要注重趣味性,更要注重知识性,所传授的内容要具有灵活性、系统性、连贯性。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融洽的课堂氛围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新地利用一些教辅工具、多媒体等来辅助教学,努力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而不是一味枯燥地照念课本、PPT,这样使得学生对课堂完全失去了兴趣,更别想培养出创新人才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个教师的个人魅力也深刻影响着教学质量,这一点就需要教师自己开发出自己最大的潜能了。

3.2.3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除教学外,教师不能忽视科研工作,学术科研能力也是教师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新形势下的英语教师,不能仅限于完成教学工作,最好能够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进行科研活动,在科研中求创新,确立新的教学理念,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

3.2.4 加强教师培训

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立足之本是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高校应尽可能做到以下几点:(1)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到外语学院来做讲座或进行培训;(2)定期选派教师到国内知名院校进行培训;(3)有条件的话可以定期选派教师到国外学校进修,提高业务水平,努力和国外院校建立交流或互访关系。(4)鼓励和支持教师攻读博士学位;(5)利用英语系现有的力量,组织优秀教师形成一个培训小组,定期举办培训班或公开课,开展教学观摩活动,取长补短。

对于师资队伍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高学历,更为重要的在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引进,这是由于单单依赖书本知识是不可能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创新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的,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近年来,不难看出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高校而言,高学历教师的引进已经不是最大的瓶颈,事实上很多年轻的教师从高校毕业之后马上到高校就职,如此一来,缺乏实践经验和创新精神的问题层出不穷,这显然构成了应用型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绝知此事要躬行”启示我们:需要不断地经过大量实践的锻炼,使得广大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同社会实践以及专业实践紧密结合,毕竟理论与实践作为两个相辅相成的单元缺一不可,只有教师队伍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3.3 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反思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新时代对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的目标。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的教育观念由单纯重视知识传授向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有机融合转变,教育模式从过去只培养单纯的外语人才的专才教育模式向培养创新型、宽口径的通专人才的通专结合教育模式转变。现在, 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一培养目标时,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过硬的英语语言技能、语言基本功和扎实的文化基础是英语创新人才的基础和出发点。从这个意义上说, 对高级英语人才的要求应该是英语专业创新人才的基本要求。除了需要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教学人员外, 还需要大量的外语与其他有关学科―如外交、经贸、新闻、法律一一结合的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这种应用型、复合型外语人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也是时代的要求。对于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这就需要各个高校因时、因地制宜,创建出适合本高校教育教学体系。

3.4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

3.4.1 课程设置的修订

在原有的语言基础技能课的基础上,增加综合实践课,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使学生才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扩宽国际视野,增加对外交流,使语言习得有效地转化成生产力,服务于经济建设,充分体现实践性、应用性、创新性。

3.4.2 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更新

随着高中阶段英语教学与考核方式的变革,高等教育阶段的英语学习也要相应进行调整,体现在教学内容上,主要是教材要体现时代性,代表正能量,教学分配上加大实践课时,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教学手段方面,要更多地介入多媒体教学,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等,使学生能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效地参与课堂。

3.4.3 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英语专业的传统课程如阅读、写作、口语等,一是可以结合现有的教学改革成果,进行内容依托式教学,产业依托式教学,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提供可靠的教学质量保障;二是可以利用微课和慕课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

3.4.4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完善

健全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推选教学骨干,教学带头人,激励教师深化教学培养特点的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评价体系建设。对教师的评价,可以通过听课、评课制度,通过督导听课,学生评教,教学助理参与实践教学监督等多种途径改革,改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多维度、多结果的综合性考核机制,如平时作业、调查报告、小组调研、期末论文等。目前,国内高校的评教系统存在多方面的漏洞,比如说高校学生的网上评教数据可能并不真实,学生疏于对这方面的重视,乱评、替评现象屡见不鲜,这就导致教师的教学质量不能真实有效地反应出来,从而一步步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降。可以看出,对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完善也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我们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4 结语

如今,培养英语专业的创新人才已经成为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培养英语专业创新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英语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 探索并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实践不断修改、不断完善和反思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反思再运用于实践,我们的工作才能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文秋芳.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J].国外外语教学,2002(4):47-48.

[2] 庄智象. 韩天霖,谢宇.关于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思考[J].外语界,2011(6):71-78.

[3] 泰勒著.施良方译. 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 郭世田.创新型人才研究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1(9):

154-157.

[5] 章振邦.也谈我国外语教改问题[J].外国语,2003(4):1-6.

[6] 戴炜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322-327.

[7] 刘宝存.关于我国大学本科生教育改革的断想[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2):9-12.

[8]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9] 朱清时.创新人才的素质教育[J].决策咨询通讯,1999(2):67-70.

[10] 钟秉林.国际视野中的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

2007,(Z1):37-40.

[11] 卢宏明.试论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0):106-107.

[12] 林崇德,罗良.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9-33.

[13] 戚业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深层次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16-19.

篇8

Key words: talent training model;curriculum system;task;core competencies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1-0172-02

0 引言

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学组织管理和教学过程的调控,但其缺陷是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始终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的主动性被忽视,从而导致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的大有人在。因此,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大潮下,积极推进教学模式的创新。某系在学院的总体领导下,将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与课程标准进行有机的结合,构建出“以市政专业岗位技能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探索符合专业发展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市政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1 构建“以岗位技能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该院是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动手能力强的专业技能型人才。课程体系开发流程是在充分对企业用工及市政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进行回访,掌握大量的数据的前提下,分析职业行动领域,从而提取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岗位核心能力,进行课程体系的开发和教材的开发。企业用工岗位调查如表1所示。

从表1中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对该专业毕业生的岗位需求主要集中在测量岗位、施工岗位、预算岗位和资料岗位。我们在课程开发时也参照此数据来设置专业核心课。(表2)

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该系在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框架指引下,打破原有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真正“基于工作岗位”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工作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了“双平台、三阶段、四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

2.1 “双平台”即创建校内教学平台与校外教学平台的“双平台”同步建设 校内教学平台由该系专业教师及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组织教学,依托校内实训大师工作站,由企业技术专家和技术骨干到校指导学生的实践课程;校外教学平台即学生在认识实训、模拟实训、顶岗实习期间,由合作企业中工程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同时校内专业教师随时进行动态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双平台建设如图1所示。

2.2 “三阶段”即坚持职业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职业综合素质的“三阶段”递进的培养模式。“三阶段”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第一阶段为第1、2学期,这一阶段开设文化课与专业基础课,主要是学生职业基本能力的培养;第二阶段为第3、4学期,这一阶段开设专业核心课,结合专业实训周,主要培养学生施工、测量、预算等岗位核心能力;第三阶段为第5、6学期,这一阶段主要开设综合实训及顶岗实习,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并由学校进入企业进行岗位对接,实现人生角色的转换。

2.3 “四对接”即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教学模式与生产对接;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该专业根据产业需求及发展趋势,完善专业体系建设。形成涵盖市政工程施工、市政工程检测、工程预算、工程测量等完善的专业体系;在“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思想指导下,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明确工作岗位,确定专业核心能力,构建新的与岗位对接的课程体系;教学过程与实际施工生产过程对接,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以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为载体,以技能竞赛辅导为手段,以校内实训周和校外顶岗实习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锻炼能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聘请企业专家做宣讲,与企业文化对接,成立专业社团。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一丝不苟、敬业乐业、团队协作的专业素养。

篇9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效果;“学用”差距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3-0002-03

近年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它将教学内容项目化,变“教”为“做”、在“做”上“教”,化“学”为“做”、在“做”上“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融“教、学、做”于一体,对克服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脱节、学用分离的弊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起到了革命性作用。但作为职业教育教学领域的一项颠覆性改革,无论是在理论框架的构建上还是在实践应用探索上,都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和改进。

一、制约高职院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效果的主要问题

1.项目内容选取方面。有些项目与实际职业能力要求脱节,仍偏重于对知识尤其是基础知识的训练,只不过把基础知识模块从形式上变成了“项目”。有些项目即使来源于行业企业,但缺乏应有的“代表性”“典型性”,项目之间往往相互孤立,忽略了知识和技能的连贯性及拓展性。

2.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多数“教学做一体化”教室是由原来的实验室或实训室改造而成,实训设备与项目不配套,甚至有些项目没有相应的实训设备。即使是新建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室也往往分为理论教学区和实训区,布局、设备摆放等不适合边“做”边“教”,教师教学中不得不仍然把理论和实践分开进行,不能很好地将二者融合在一起。另外,教室环境职业特色不浓,学生不能“身临其境”,难以实现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零距离”。

3.教学实施方面。很多教师仍受“传道授业”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仍然被动接受知识;教师也少有甚至没有动手实践过,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没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教师自身动手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知识和能力融合在一起,致使高职教育的“能力本位”原则难以落实。即使有一部分教师具备较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但缺少应有的人文素养,甚至不通物情,在如何根据不同项目采取不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方面有很大欠缺,培养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框架、自主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4.教学质量评价与激励机制建设方面。教学质量评价沿用学科体系的教学管理方法,评价标准重在考察教师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程度,忽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课时上对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教学的教师不增反减,不仅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调动积极性,反而挫伤积极性。教师是否参与课改,与薪酬、收入没有关系;课改成果,也与职称晋升关系不大。

5.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方面。评价方式仍多以考试为主,很大程度保留了“知识本位”的考试评价方式,偏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对学生考核仍偏重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只注重结果考核,不注重过程考核,致使许多学生不注重“做”,不注重技能培养,“高分低能”屡见不鲜。即使有的学校加入了过程考核,但往往由于班容量大,过程考核工作环节不细,考核成绩不能全面体现学生平时的表现、完成任务情况,形同虚设,有的甚至成为给成绩不及格学生加分的理由。

二、提高高职院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效果的对策

1.紧紧围绕职业岗位需要选取项目内容。[2]深入企业调查,分析专业及课程对接岗位需求,结合行业企业标准,确定课程能力要求。要借鉴项目教学的成熟经验特别是德国高职院校课程开发方法,强化岗位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坚持以培养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融入企业技术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充分考虑知识、技能的连贯性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序化出由简单到复杂递进、由单项技能培养到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学习项目及相关任务,并细化出既能包含相关知识点又能锻炼相关职业岗位技能点的任务单元。要充分考虑学生职业成长需要,以“理论够用”为度,注重实践能力培养、职业素质养成。要兼顾学生职业发展,在真实项目的基础上搞好内容延伸、扩展,并随着行业技术进步及时补充和调整项目内容。

2.建设与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相适应的教学场所。[3]建设集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场所,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基础保障。教学场所要有真实或仿真的职业氛围,教室的布局、设备的摆放适合边讲边练,室内环境体现职业特色,适合讲解、实训、小组讨论、实物展示等多个教学环节;硬件设施与实施职业岗位教学的项目、任务配套,硬件设施紧跟行业技术发展、与行业设施设备更新同步。

3.科学组织和实施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要从指导学生―引导学生―学生独立完成三个阶段中逐渐减弱,学生技能要从初学者―有能力者―熟练者三个阶段中逐步增强,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应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提升。[4]第一,设置合理的教学情景,恰当引出项目,明确“任务”,让学生知道“做什么”,感觉所学东西“用得上”。目前的课改,项目内容选取虽然基本做到了“学的东西要有用”,但是“让学生学起来”的问题(教学方法改革创新问题)远没有从根本上很好解决。“让学生学起来”,首先要让学生体会到任务的实用性。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通过多媒体幻灯片展示项目在行业企业中的广泛应用、案例说明、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感受、现场参观等,设置合理的教学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开展思维,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第二,透彻分析项目和“任务”,制定“施工”方案,明确实施步骤。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任务需要分几步”,“每步做什么”,明确完成项目和“任务”的大致步骤,并准备相关资料。根据项目和“任务”的难易程度,特别是完成新的较难的项目时,要给学生暗示或提供合适的切入点,使学生“踮起脚尖能够得着”、做得成。要运用类比法,拿生活中的例子或其他案例作比喻,引导学生理解领悟、从中受到启发,确定实施步骤。第三,结合教学内容和职教学生特点,科学设计教学方法。学生完成“任务”与企业员工完成任务有明显差异。企业员工接到任务后只需从自身储备的知识和技能“库存”中找出相应的一部分应用即可,是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无需专门再从中摄取新东西;而学生则需要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新技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宝库和能力宝库,否则,就失去了完成“任务”的意义。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而“教学做一体化”一改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教”的角色,变“教师”为组织者与协调者,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就是引导学生找到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在“动手”实践中,掌握专业知识,习得岗位职业技能,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体系。因此,设计教学方法要针对职教学生“善于形象思维,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发挥学生自身优势。比如,捕获一个新的知识点,可先让学生做,观察现象;教师提问“这个现象说明什么”,引导学生从实践总结;再引导学生分析结果如何产生的,引出新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新知识解释现象。通过类似的任务驱动式教学,让学生尽可能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使接受知识的过程变为探索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再比如,教授难以理解的新知识时,先讲授大概,然后引导学生“做”中理解新知识、掌握新知识。“做”前少讲,“做”中多启发学生领悟、理解新知识;“做”后重点讲解,使学生学会从“做”中分析问题,从“做”中获取新知识,实现“教学做”的真正融合,形成以学生自学为主、独立获取知识的教学模式。第四,启发学生谈收获,帮助学生总结并拓展知识,与学生共享经验和“教训”。组织学生就如何依据已有知识对新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如何通过“做”获得新知识新技能、如何通过“做”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等方面自由发言,使大家分享知识、技能,领悟自主学习和自主构建知识的方法。教师针对整个“任务”或项目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集中讲解,并将学到的新知识拓展到其他项目,使学生感觉“用得上”“学得会”“能发展”。

4.建立健全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教学评价与激励机制。[5]对教师教学质量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是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要建立包括“一体化”教学考核制度、“一体化”教学质量标准、“一体化”教学能力测评标准等在内的一整套“一体化”教学管理制度和相关辅助制度。教学工作量计算及计酬办法向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成绩突出的教师倾斜,积极引导、激励教师投身于“教学做一体化”、醉心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要注重考察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如参与教学的程度)、学生学习效果(如教学中是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是否将“教、学、做”真正融合在一起)等反映教师“一体化”教学能力等方面,客观公正地对教师教学效果作出评价,使真正付出劳动、取得实绩的教师得到肯定和认可,甚至可以把“教学做一体化”工作成效作为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的一项较大权重列入对教师的总体评价,充分激发其提升教学层级的工作热情,推动“教学做一体化”持续发展。

5.建立健全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相适应的学生评价机制。[5]这是充分调动学习主体积极性、提高“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效果的关键举措。提高“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效果,必须跳出单独采用试卷进行考核的传统定式,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学生服务社会技能、旨在对学生做出全面评价的考试考核体制。不仅要考查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考查其情感、职业态度与价值观念以及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对任何一个方面的忽视都可能造成学生发展的偏颇。要注重过程考核,突出学生在完成每一个项目或任务过程中的情况(包括出勤情况、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知识和技能、探索与实践能力、合作、交流、作业任务完成情况等)。要丰富过程考核评价形式,建立能够促进学生开放性个性和创新意识形成的、合理的测评方法,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的自我提高。通过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通过“内因”作用的挖掘,促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效果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殷晓中.“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院校“机械制造技术”中的应用[J].镇江高专学报,2012,(7):96-98.

[2]杨轶霞.《PLC应用技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育理论与心理学,2012,(9):263-265.

[3]孙志刚.“教、学、做”一体化课程的研究与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2,(14):148-149.

[4]李五坡,董海霞.高职教育“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改革探析[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13-15.

[5]李勋.教学做一体化下的学生学习与考评[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6-8.

篇10

关键词:光电学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07-02

一、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逐步认识到工程教育的重要性,并于2006年启动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经过四年的试点探索,目前已在机械、电子信息等10类专业领域的102个专业点开展了专业认证,初步构建了我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1]。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不同于以往的专业评估,它并不看重某些突出成绩,而是要对整个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考量,以确保每一位毕业学生都是国内外互认的合格工程师[2-3]。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其使命是将接受了基础教育的刚成年的学生培养成符合国家要求、社会需求的人才。根据大学间不同的自我定位、生源质量、教学专长,人才培养模式应截然不同。国内第一流大学,毕业学生大多会进一步深造,应注重培养他们的理论分析和科学研究能力,使其成为高素质研究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毕业学生大多直接进入对口企业,应注重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使其成为应用型人才。而作为一本重点院校,中国计量学院,将人才培养定位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重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是符合当前工程教学改革主题和我校实际情况的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路径。

二、光电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人才培养基本要求,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必须达到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十项基本要求,包括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专业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获取信息的方法;创新意识和研究开发能力;法律法规知识;组织管理能力、团队能力;适应发展的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以及国际的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能力等。因此,我们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学生发展、师资队伍四大方面对光电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1.建立课程结构比例科学、满足预期毕业生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针对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实施特色专业建设计划,对专业培养目标进行改革。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上,要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行业和产业的需求,有明确的服务对象。我们采取多形式的调研、邀请相关行业和企业界人士参与讨论、选派教师深入企业锻炼等形式进行。通过针对国内外光电学科和长三角暨浙江省光电产业布局和人才需求的调查研究,找出了目前光电类产业急需人才的专业素养要求与学院现有专业培养目标的差距,汇编的调研报告成为企业人才需求的一手资料,受调研企业积极配合,并对我院能够与其沟通人才需求而感到欣慰。当前,专业类课程约为总学分安排的40%,根据以上调研结果,结合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对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课程进行删减,相关内容的课程合并。增加应用性课程和前沿技术课程,体现了光电学科的专业特色。实践教学约为总学分安排的25%,包括五大模块,即课程实验(含课内实验和独立设课实验)、大型综合设计(课程设计)、实习教学(金工实习、电子实习、生产实习)、创新训练(学科竞赛、课外科技、论文专利等)、毕业论文(设计)模块。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

2.建立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相统一的教学模式。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常常忽视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的内在联系。在理论课程中过度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过分强调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的深度,忽视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实践环节中过分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忽视其背后的理论内涵。但是,为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将二者有机统一,让学生在学习中应用,在应用中学习。理论课程的教学侧重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的广度,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岗位适应性和技术创新的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注重讲授有现实需求的专业知识。同时,利用鲜活的实际应用例子和匹配的课程实验让学生能够结合应用学理论。以光电专业的骨干理论课程《信息物理基础》为例,我们改变了以往讲授纯理论半导体知识的局面,结合当前热点的半导体照明和太阳能光伏产业,讲解切合实际需求的新鲜专业知识,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在实践环节的教学方面,建立起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精神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给学生创造较大的探索空间。实践过程中要求教师注重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回顾和提升,并要求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深入理论分析和解释。

3.采用多种方式全方位提高学生能力素质。建立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的制度,发挥学院的科研优势,以新苗人才计划、本硕创新、开放性实验项目等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以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学院创立的学科公司、学院参与的LED产业创新联盟等社会实践平台为依托,积极推动学生参与校外学习、实践和创新。以光电设计大赛、电子设计竞赛等为平台,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的潜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立仪器设备网络、数字图书馆、交互性学习系统等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搭建学习支持服务平台,使学生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享受最需要的优质教育资源并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4.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加大了教师的培养力度,组织任课教师定期进行培训,召开经验交流会,定期旁听优秀教师授课,给教师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促进教师素质持续提升。制订专业教师队伍的进修、科研和发展规划;注重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注重教师队伍的多元化,选择一定比例的行业、企业的一线专家为兼职教师,引进有工程背景的教师。选派教师到企业锻炼学习。教师在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也对一定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可将自己的实践经验融入教学,产生新的课程亮点。学院已有多名教师被选派至相关的企业单位和行业学会,如杭州中宙光电公司、浙江省照明协会LED专委会,并在课程教学中引入最新的工程教育知识。另一方面,学院要求教师不仅对学生进行理论、实践课程的讲授和指导,还要担当起学生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一方面,要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应用背景有充分了解,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而学”,从而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为学生穿针引线,帮他们找到实习、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结束语

总之,我校光电学科利用申请和接受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契机,自主推进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工程教育质量和专业知名度,明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推进专业结构调整,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具有一定工程背景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起“思想品质好、综合创新能力强、视野开阔适应性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体系的培养模式,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了学生的创业就业竞争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吴启迪,稳步推进专业认证工作?摇提升工程教育国际竞争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9,(2).

[2]罗正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其对高校实践教学的影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