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规划地类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5: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地规划地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经部领导审定,现将《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会审办法》、《各类用地报批会审办法》和《土地估价结果确认及处置方案会审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会审办法
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国土资源部工作规则》的有关规定,为加强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审批管理,提高审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制定本办法。
一、会审组织
会审工作由部领导主持,规划司负责具体组织工作,会审单位包括办公厅、政策法规司、规划司、耕地保护司、地籍管理司、土地利用管理司、矿产开发管理司、地质环境司、执法监察局。
二、审查依据
(一)党和国家有关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各项方针、政策;
(二)《土地管理法》等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
(三)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四)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地质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目标及矿山勘察和开发有关规定;
(五)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变更调查及其他调查资料;
(六)省(区、市)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
三、审点
(一)规划指导思想。规划是否体现了切实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各类建设用地、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提高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的要求。
(二)规划目标和方针。规划是否体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的要求,是否落实了上级下达的土地利用主要规划指标,是否符合国家和省(区、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
(三)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依据是否充分,分区和布局是否科学合理,重点项目用地是否有保障,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安排是否合理、可行。
(四)规划协调情况。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是否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建设用地规模是否控制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指标分解和各类非农业建设用地总规模是否衔接到位。
(五)规划的实施。实施措施是否体现了用途管制的要求,是否切实可行。
(六)规划文本、说明和专题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规划图内容是否全面及编绘方法是否正确。
(七)规划采用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其他基础数据是否翔实、可靠。
四、审查程序与时限
(一)受理与送审
规划司在收到办公厅转交的国务院批转的规划报件后,分送部内各会审单位审查,同时送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部高咨中心、土地勘测规划院及有关单位征求意见。
(二)审查
会审单位应根据审查要求和本部门职责,分别审查有关内容,提出审查意见。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部内各司局、高咨中心、土地勘测规划院等单位的意见提交规划司进行综合。审查和征求意见的时限为两周。
(三)会审
规划司应于第三周内负责规划会审会议的各项准备工作,会审会议由部领导主持。会审会议前应综合各方面意见,并提出规划司倾向意见。会审会议应对规划进行全面、公正、客观的评价,并提出同意批准、原则批准、不批准的意见。
送审规划相对集中时,可以几个规划合并召开一次会审会议。
(四)报批
规划司应于会审会议后一周内,根据会审意见完成规划综合审查意见和批复代拟稿的起草,经部领导审签后,报国务院。
五、其他规定
(一)报国务院审批的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会审参照本办法执行。
(二)本办法自之日起施行。
各类用地报批会审办法
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国土资源部工作规则》,为加强各类用地审查,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保证依法、科学、集约、规范用地,特制定本办法。
一、会审组织
会审工作由部领导主持。参与会审单位包括办公厅、政策法规司、规划司、耕地保护司、地籍管理司、土地利用管理司、矿产开发管理司、地质环境司、执法监察局。
凡涉及农地转用、土地征用、农地开发的会审准备工作由耕地保护司牵头组织和协调。凡不涉及农地转用、土地征用、农地开发的会审准备工作由土地利用管理司牵头组织和协调。
二、会审范围
需报国务院批准的各类用地的审查报批工作。
三、审查依据
会审工作依据为: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变更调查有关资料、国家产业政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及有关技术规范、标准;遵循统一效能、协作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原则进行。
四、审查内容
(一)用地是否在项目立项前经过预审,并有《用地预审报告书》。没有预审的,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二)农地转用、土地利用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否列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三)供地方式是否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和有关政策,用地面积是否符合建设用地定额指标,是否合理和节约。
(四)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耕地占补平衡措施是否可行、是否已经落实或能够落实。
(五)划拨用地方式是否符合《划拨供地目录》,有偿用地方式是否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有关政策,出让用地的出让方案是否符合规定。
(六)土地权属、地类面积是否清楚。
(七)适用法律和有关规定是否正确,是否存在违法行为。
(八)是否涉及矿产开发和地质环境问题。
各有关司局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对上述审查内容提出意见。
五、会审程序与时限
(一)受理与送审
由办公厅统一接收报批用地的资料、图件,转牵头单位进行登记,并对资料是否齐全进行初审。材料齐全的,在2个工作日内分送有关司局;材料不齐全的,在2个工作日内转请办公厅向报批单位及时提出在规定期限内补全;逾期不通知,视为受理。
(二)审查
有关司局在收到牵头单位送审的《××××会审表》及有关资料后,应在8个工作日内按各自的职责提出书面审查意见,送牵头单位汇总。
(三)汇总
牵头单位在汇总各有关司局和有关部委意见的基础上,在10个工作日内起草《××××审查意见》报部会审。审查意见要综合反映有关司局的意见。
(四)会审
部不定期召开会审会议研究《××××审查意见》。会议由部领导主持,由牵头单位负责会议的各项准备工作。各有关司局和办公厅负责人及有关工作人员参加。会前,审查意见要分送到会的有关司(局、厅)负责人。
(五)报批
《××××审查意见》经部会审会议集体会审后,由牵头单位根据部领导决定的意见负责修改,在会审会议后的4个工作日内形成正式审查报告,报部领导签发上报国务院。
对规模小、情况简单的用地,经各有关司局审查,符合报批条件的,也可由牵头单位直接起草审查报告,报部领导签发上报国务院,但上报后要在部会审会议上通报。
(六)发文
用地报批件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后,由牵头单位负责在2个工作日内办理批复文件并分送有关部门和部内有关司(局、厅)。
六、其他规定
(一)需听取汇报或赴现场踏察的用地,经主管部领导同意,由牵头单位负责组织进行。
(二)需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意见的,由牵头单位负责在收件后及时办文送有关部门,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反馈意见。如出现意见分歧,牵头单位会同有关司局负责做协调工作。
(三)用地审查报告上报国务院后,由牵头单位负责与国务院办公厅的联系工作。
(四)本办法于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土地估价结果确认及处置方案会审办法
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国土资源部“三定”方案,为了适应机构改革的新形势,进一步转变工作职能,提高土地估价结果和处置方案审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特制定本办法。
一、会审组织
会审工作由部领导主持,土地利用管理司负责具体组织工作,会审单位为:办公厅、政策法规司、耕地保护司、地籍管理司、土地利用管理司、执法监察局。
二、会审范围
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部门批准设立的公司和企业集团,以及境外上市的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涉及的土地估价结果确认及处置方案的审批。
三、审查依据
(一)有关土地、房屋、资产、城市规划等管理的法律;
(二)国家有关权属、估价、用地等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
(三)有关土地评估、处置的规范性文件和技术规程;
(四)报批文件、估价报告及附件等规范格式和标准。
四、审查内容
(一)报批文件及相关材料是否齐备;
(二)估价报告的合法性、格式的规范性、评估依据和方法的合理性;
(三)待估宗地来源的合法性、宗地权属的合法性(权属证明、位置、面积、四至、登记现状);
(四)待估宗地的使用现状和评估设定用途;
(五)待估宗地的实际开发程度和设定开发程度;
(六)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七)处置方案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八)处置范围的准确性;
(九)处置价格;
(十)其他合法的审查内容。
五、会审程序与时限
(一)受理与送审
办公厅收到有关文件和材料后批转土地利用管理司负责办理,土地利用管理司首先检查申报材料和申报手续是否齐全完备,如申报材料和手续齐备,正式受理,将有关土地权属材料送地籍管理司进行土地权属审查;如申报材料和手续不完备,在3个工作日内转请办公厅通知申请单位补报材料、补办手续。逾期不通知,视为受理。
(二)审查
地籍管理司在收到土地利用司转来的有关材料后,应在3个工作日内提出权属审查意见交土地利用管理司;同时,土地利用管理司组织对土地估价结果及处置方案进行审查,并根据确认和处置的有关规定和办文制度,在8个工作日内将土地权属、土地价格和处置方案的审查意见汇总,形成总的审查意见和初步结论。
(三)会审
土地利用管理司完成上述工作后,在第9个工作日内报请会审。会审会议由部领导主持。有关会审单位负责人参加,对土地估价结果及处置方案进行审定,对土地估价结果作出予以确认或不予确认的决定,对处置方案作出同意或不同意的决定;或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补充材料、修改报告、重新报批、再行会审等其他决定。
(四)批复
根据会审决议,同意确认和处置方案的,由土地利用管理司负责办文批复;不予确认和处置的,土地利用管理司负责将有关补充材料、修改报告、重新报批、再行会审等决定转办公厅,由办公厅将有关材料退回申请单位。会审决议和有关材料存档、备查。
六、其他规定
(一)土地估价结果确认及处置方案的审批从正式受理到办文批复一般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
篇2
【关键词】县城;土地利用;园林意识
园林花木在城市中担负着清新空气、美化环境、防止污染的重要生态功能。园林城市是今后城市土地利用的方向。在汉阴县城土地规划利用中,要树立园林城市意识,根据汉阴县城“一湖两岸”不同的功能分区,在县城土地规划利用上,通过扩大道路花木、广场园林、小区园林、民居花园、单位园林、公园绿化面积,将森林花卉引入县城内部,缓解热岛效应,提高县城生态品位。全面建设“陕南宜居园林县城”。
一、县城土地利用生态现状
1、汉阴县土地利用概况
汉阴县地处陕南,北枕秦岭,南倚巴山,凤凰山系横贯全县东西,汉江、月河由西向东穿境而过。国土面积1347平方公里,其中城镇用地229公顷。2009年耕地保有量50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5万亩,人均耕地1.69亩,森林覆盖率达57.6%,总人口29.8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68万人、城市人口3.2万人),属典型农业县。全县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221人。
2、山水园林县城建设情况
为优化县城土地利用,构建生态环境,改善人居条件,汉阴把打造山水园林县城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名片,以城区绿化为重点,加快月河川道、316国道沿线绿化步伐。一是抓好县城北部龙岗园林绿化。依托退耕还林,以菩萨泉景区为中心,按照生态、经济树种合理搭配,乔灌草合理布局的原则,投资600万元,建成退耕还林示范点1005亩,完成千步梯和水窖等基础设施工程。目前园内植被茂密,鸟语果香、曲径通幽,已成为居民锻炼休闲的好去处;二是城南开发与绿化并举。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在加强现有资源保护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加快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在省级大木坝森林公园投资近800余万元先期开发了凤凰山庄、龙寨沟等部分景点,突出绿化美化,大力培育农家乐等服务行业。三是加大城区治污力度。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加大县城穿境河流——月河的治污力度,竣工投入使用的一号、二号截流坝打造出的人工湖,湖水清澈、碧波荡漾、沙鸥翔集,形成了天然的山水美景。四是城区绿化因地制宜。南区开发坚持绿化与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路修到哪里,绿化就到哪里,新建的凤凰大道、凤凰广场和文化广场采取乔灌草相结合,新建绿草坪2万平方米,栽植桂花、紫薇等名贵树种200余株,绿化面积达1万平方米;北区绿化采取见缝插针的办法扩大林木覆盖面,栽植香樟、紫荆、桂花和垂柳等名贵树种2万株,对北城街、环城路、广场路等主要街道实施全段绿化,对背街小巷宜绿化路段绿化近10公里,面积达5万平方米;滨河世纪花园、憩园小区等新建居民小区绿化率均达30%以上,城区2.5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地达8.5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8%。汉阴荣获了“全国绿化模范县”、“陕西省园林县城”等称号。
二、制约县城土地生态利用的因素
汉阴县在国土生态利用方面比较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矛盾。制约县城土地生态利用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汉阴县人口增长快,1986年人口有26.65万人,1996年人口增长到28.28万人,2009年人口达29.88万人。人口与耕地矛盾逐年加剧,人口密集的地方耕地少,耕地较多的地方人口少。建设用地需求日渐增大,且主要集中在人多地少,土地条件较好的地方,月河川道地区耕地数量减少幅度大于山区。
2、县城土地利用生态结构不尽合理
县城绿地规模不大,林份质量不高,林木蓄积量少,花卉利用效益差,绿地重植轻养。国土生态规划缺乏超前意识。现有的《汉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年)》、《汉阴县国土资源“十一五”规划(2006年)》已经届满,难以适应县城国土开发、“城镇靓县”、园林旅游的要求;《汉阴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年草案)》正在修编之中,县城生态绿化规划设计面积不大,亟待调整、更新、充实、完善,建议方案超前,在未来20年不落后。
三、加强国土绿化的深远意义
1、珍惜土地,造福人民
土地是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和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随着汉阴人口增长,城镇用地规模的扩大,经济、社会、生态持续发展,必须关注耕地减少的趋势,有效预防土地资源破坏现象,务实解决土地利用供需矛盾。珍惜土地、绿化国土、持续发展、造福民众,意义重大而深远。
2、绿化国土,生态文明
为加强土地利用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协调部门、产业、居民间的用地矛盾,务必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国土绿化区域布局,切实保护耕地,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有计划地进行土地开发、利用、整治、绿化和保护,使汉阴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汉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提供土地资源保障。
四、拓展县城国土绿化的思路
1、提高县城土地园林规划设计水准
篇3
关键词 土地利用;GIS;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24-0193-02
1 项目概述
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合理分配和土地利用协调组织的综合措施。据国内外专家统计,地球上80%多的信息与空间位置分布相关,信息表现的空间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而GIS系统融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为一体,可以直观地将客观世界的实体通过图形表现出来,同时具备复杂地空间分析功能,使得人们对具体事物的认识更加清晰。设计规划与地理空间分布密切相关,因此基于GIS技术来构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比起只单单利用属性信息建立应用系统更加直观,统计方式、专题表现更加灵活。
2 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的开发工具和环境
GIS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过程。随着计算机、通讯等技术的发展,GIS不断地在发展和完善。目前,国内外大型的GIS开发上都推出了基于组件的GIS开发平台。本项目选择了美国MapInfo公司的基于组件式的GIS开发平台MapX作为本次开发的GIS支持平台。MapX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以组件来构造应用系统,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另外本项目采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为Access。
3 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设计
3.1 主要技术路线流程
本项目主要利用GIS相关技术来实现对行政区域和地类规划情况进行查询、统计和专题表现等功能。技术路线上,通过将GIS行政区域和地类规划数据与相应的专题数据库进行关联,并按照管理系统需要实现相应功能,主要技术路线流程图如图1所示。
3.2 专题数据库设计和建立及属性数据库的空间化改造
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数据库设计就是把现实世界中一定范围内存在着应用处理和数据抽象成一个数据库的具体结构的过程。
在一幅地图上,三维空间的地理特征可以抽象为:点、线和面。这些特征用下列要素进行区别:颜色、符号和注记。也可以用图例、 参照码和描述性文本3种方式来解释。本系统要求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必须进行关联。对属性数据进行了空间化改造,即属性数据的每条记录都要包含其对应的行政区域的政区编码或地类编码。数据库主要有:行政区域专题属性库、地类专题属性库、其它相关数据库(如用户、权限等)。以此来建立数据模型来表达这些数据,其中地类规划主题如表1,以这种模式建立行政区域主题、居民地主题、省规划主题等。
3.3 系统功能概述
1)系统参数配置功能。根据土地规划系统的自身要求,设置如下变量可供用户调整操控:(1)地理图层;(2)专题图各种符号库;(3)注记标注;(4)打印参数;(5)图层颜色、线条样式等图面参数。配置参数存放在文件或者数据库中。通过直接修改文件或者系统提供操作界面直接修改。
2)空间和属性数据编辑与管理。该功能主要提供对基础地理数据(包括行政区域和图斑)和专题属性的各种操作。如图形的缩放、漫游、定位、编辑、属性数据的录入和修改等。基础地理信息编辑的流程为:选择界面查询功能(用菜单或工具栏)、根据坐标位置和当前图层性质找到包含该坐标位置的行政区域或图斑、显示行政区域相关属性(如代码、名称)、进行空间位置和形状的修改、进行专题属性信息的修改、显示该行政区域或图斑。
3)空间和属性数据查询与定位。用户选择需要查询图形对象(地类、乡镇区域、村区域),然后查询和编辑该对象的属性信息。如果用户选择的是地类图斑,则系统显示该图斑的属性信息。该图斑的属性主要有:地块编码、位置、所在村、组、地类、面积、规划属性等。
4)空间和属性数据统计与汇总。对乡镇、村行政区域情况或图斑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形成相应的统计报表并进行打印输出。系统中主要统计汇总的报表有:(1)地类情况统计表;(2)变更情况统计表;(3)规划地类面积统计表。
5)土地图斑图形和属性的变更。作为土地规划系统,土地地块随着时间推移可能增加或者减少,以及属性的变化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所以本系统内的此项功能的建立是重中之重。首先系统需要记录和表现这种变化,可以查询变更记录和历史数据。变更采用半自动化方式,图形和属性分开进行,由用户保持图形属性的一致和正确性。用户需要变更数据时,先备份原来的图斑层图形文件(按年份存放)作为图形历史数据。然后用户在Mapinfo系统中修改需要变更的图斑。修改工作有:增加图斑、修改原有图斑、删除图斑。系统提供录入属性变更的界面。可以录入的信息有:变更日期、图斑编号,变更前面积,变更后面积,备注等信息。该信息可供统计查询使用。
4 结论
本项目尝试利用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跨平台和跨数据库技术,建成了网络化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等信息高科技为支撑,逐步实现土地利用信息获取的实时性和标准化,促进了土地利用信息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永毅,等.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篇4
近年来,农机成为农业生产主力军,为应对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农机使用过程中,随着油价的变动,如何节油显得越来越重要。下面,就拖拉机作业如何高效、节油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希望能给广大机手一些帮助。
综合来看,影响油耗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发动机气缸压力不足,喷油雾化不良,供油提前角不对,空气滤清器堵塞,都会使油耗增加。离合器、变速箱的齿轮,轴承配合不好,不良,致使发动机的功率大量地损失在传动之中,油耗增加。行走装置的技术状态、农具状态对油耗也有影响。
一、要正确保养、调整发动机的各工作部件,保持良好的机车技术状态
要做好日常维修保养,防止漏油、漏水、漏气,保证“三滤器”工作性能良好,使发动机处于最佳工作状态。1、调整供油提前角,清洗“三滤”,保证燃油完全燃烧,降低损耗。2、调整气门间隙。过大或过小的气门间隙,都会影响进气量,增加油耗。农机保养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空气滤清器、柴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的保养。2、及时更换油,延缓机车零部件的磨损。要注意按照规定的油位加注油,特别是油底壳,过多的机油会造成机油上窜烧机油。3、尽可能使用金属清洗剂而而不用汽油、柴油清洗机器零件。4、净化油料。柱塞和喷油头针阀属于精密偶件,油料中的杂质会加速其磨损,使发动机功率下降,油耗增加,因此,油料应沉淀48小时以上再使用。5、定期清理水道水垢。
二、正确驾驶,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
1.驾驶过程中,选择适当的行驶速度,中小负荷使用高档小油门,忌猛加减油。加速或减速要缓慢,这样不仅可降低油耗,也能减少冲击力给发动机各工种部件带来的剧烈磨损,延长机车使用寿命。不要用加大油门的办法来提高车速。2、不要长时间怠速运转,停车以后要及时熄火。3、行驶当中减少停车、起步次数,尽量别紧急刹车,不使用离合器半联动状态操作。要根据路况提前预警,及时换挡,停车之前空挡滑行,不使用急刹车。4、保持机车各工作部件、各机构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各连接之间无松动,检查调整制动器,保持轮胎气压正常,排除无谓的损耗。5、保持适当的水温。水温在90℃左右时,燃烧好,油耗低。 6、负荷适当,尽量保持在80%-90%。7、冬季启动要预热发动机。启动前水箱加热水预热,启动后水温达到50℃以上再工作,不要猛轰油门提高温度。 8、保养调整农具,保证牵引正确,农具工作部件表面干净、光滑,刃锋锐利,农具传动部件工作正常,良好,转动灵活。
篇5
关键词:土地供应制度 整治储备制度
据重庆市国土局披露,重庆市区到2010年总的用地指标是5万公顷,但目前已用去了4.5万公顷。重庆市都市圈内用地已经非常紧张。然而,重庆市都市圈内土地使用却极不合理,其根本原因在于现行土地供应制度存在缺陷。
重庆市土地供应制度改革中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中,土地具有保值增值及投资的功能,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权必须通过市场,实现土地产权转移。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土地资源的配置作用,促进城市总体规划有效实施,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重庆市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土地供应制度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由全面行政划拨、无偿无期使用土地到部分有偿使用土地使用权的改革;行政划拨用地之外的土地使用权有偿有期的土地批租;土地的资产化运作。与这三个阶段所对应的市场化进程表现为:土地市场开放;土地市场的培育与完善;土地市场化改革的深化。重庆市土地供应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变革土地无偿无限期使用为有偿有限期使用,使土地资产属性真正得以实现;促进了土地市场的形成和发育;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加快了城镇化进程;调整了城市空间布局。
由于传统体制的惯性作用,市场机制的引入对传统体制下的一些政策和体制设置不能马上彻底改变,导致现行的土地供应制度存在许多缺陷,主要表现在:
政府垄断和调控土地力度不够
因城市土地大部分在土地使用者手中,导致存量土地多头供应的局面;城市用地规模过度膨胀、开发区的盲目设置,造成局部供地过量,用地结构不合理。
城市规划制约着土地市场化配置
规划的龙头作用要求首先按最佳的人居环境编制土地空间的发展方向,再用市场机制选择最佳的投资者,才能确保土地价值的最佳体现。但由于规划滞后,难以实现土地按市场方式进行供应。
土地市场行为不规范
主要表现在以毛地、生地出让为主,熟地出让比重过低,土地的价值未真正得到体现;远郊区县土地供应中因短期政绩的驱动,急于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招标拍卖出让比重偏低,零地价出让土地时有发生。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用必须建立在有效的土地供应制度上。土地供应制度改革要显化土地生产力级差,并创造出合理利用的条件。
重庆市都市圈土地供应制度选择分析
土地供应机制的选择
在特定经济制度下,土地供应要素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内在关系总和叫做土地供应机制,它包括土地供应主体、计划、渠道、方式和手段等。目前存在的土地供应机制主要有: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土地供应机制 这一供地流程简单概括为“先立项、规划,后得地”,用地者只要有计划立项,就可以申请规划选址、用地申请,无需竞争或有少量竞争,其供地程序如图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土地供应机制 这一供地模式是依靠以价格机制为核心的市场机制作用来运行的,土地价格的形成是由土地的供求均衡来决定,如图2。
这一流程包括“规划、储备、整治、出让”四个环节,其核心是依赖土地储备制度。当土地使用者在取得市场准入许可后方可在市场上选择已储备的土地。土地储备制度是指由城市政府委托的机构通过征用、收购、换地、转制和到期回收等方式,从分散的土地使用者手中,把土地集中起来,并由政府或政府委托的机构组织进行土地开发,根据城市土地出让年度计划,有计划地将土地投入市场的制度。
通过上述两种供应机制探讨,笔者认为城市土地一级市场供应处于“源头”地位,政府如果要优化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就必须变需求拉动供给为供给引导需求的城市建设用地供给新机制。
都市圈土地整治储备运作模式的选择
许多发达国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考虑土地资源问题,出现了土地资源消耗过多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在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用地问题上,政府和学术界都提出了一些新的对策和理论,其中以“理性发展”最为突出。“理性发展”理念就是通过加强对土地利用的规划,确定城市发展边界,提高城区建筑密度,实现现有城区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复兴现有城区,保护自然和重要农田,这一措施即为土地整治储备。目前国内正在实施的土地整治储备制度的运作模式有三类:市场主导型运作模式;政府主导型运行模式;政府市场混合型运作模式。结合重庆市实际,笔者认为选择政府主导型的土地整治储备制度运作模式较为恰当。其理由如下:
政府主导型有利于确保土地储备制度建立 建立土地整治储备制度的主要目标是规范土地市场,盘活存量土地,增加土地的有效供给,落实城市规划等诸多社会经济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有一定的政府强制性权力,否则就无法实现这些目标,建立城市土地收购储备的意义和作用也无从说起。
政府主导型是确保土地资产保值增值的必然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所有权理应在经济上得以体现,为确保国家土地所有权收益的不流失,作为城市土地所有权代表的城市政府就必然要参与土地市场,一方面要以城市土地所有者身份参与土地储备全过程,另一方面又要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维护市场秩序。从而实现土地规划权、土地储备权和土地批发权的三个统一。进入加速城市化发展进程的重庆市,迫切需要通过新的土地供应制度,来发挥都市圈土地应有的功能,实现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从而促进城市功能升级。
重庆推行都市圈土地整治储备制度的对策
随着土地整治储备实践的不断深入,会遇到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
土地收购价格的确定
合理分配土地收益,这是土地收购储备成功的基本条件,也是实施土地收购储备的核心问题,因此,需要合规、合理地确定土地收购储备价格。
实施土地收购储备涉及的价格或费用主要包括土地价格、地上附着物补偿费、职工或住户拆迁安置费、企业迁移经营建设费以及企业债务等。其中土地价格分两种:土地原用途价格;土地规划条件下或土地最佳利用条件下的土地发展权价格。土地收购储备价格应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价格。有的人认为土地的增值收益应由土地使用者拥有,然而土地的增值收益是随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基础设施、城市规划、原土地使用者对土地进行投入等综合因素来决定的,这里面相当部分是政府历年投入形成的,因而增值收益的相当部分应该归政府。借鉴经验,笔者认为土地收购储备价格应由具有资格的中介评估机构评估,并经土地估价委员会确认评估价格,将土地原用途的价格加上发展权价格与原用途价格差的35%作为土地使用权收购价格。
协调土地整治与行政管理部门的关系
为了切实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政府必须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市政府按法令规定的储备范围,应将城市规划区内土地统一纳入市政府土地储备,实行“红线储备或信息储备”。
主城各区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城(镇)总体规划实施时序要求,提出土地整治计划,报经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交由土地整治机构执行。土地整治机构根据整治地块的状况,拟订包括土地基本情况、地上物状况、收购、收回、征地情况、土地取得费情况、规划预案、资金投入计划、经济技术和可行性分析等在内的方案,并上报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经审核同意后,签订整治委托合同。土地整治委托合同需要约定土地整治期限、土地整治要求和验收标准、土地整治成本等条款,以及约定双方权利与义务在内的整治方案,编制土地整治成本预算报告。
新增建设用地整治,土地整治机构持当年整治计划、地块详细规划等资料,依据程序,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征用手续,依法缴纳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用后,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签订土地整治合同。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与土地整治机构应该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行使土地管理的职能,而整治机构是企业行为,必须是依法取得土地整治权。土地使用权的收回、收购、征用等行政行为仍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实施后,将收回、收购、征用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交由土地整治机构按合同约定期限实施工程行为,且达到验收标准后,交回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定期招标拍卖挂牌出让。
防范土地整治储备中的投资风险
实施土地整治储备制度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如果投入的资金变现困难,不仅不能盘活存量土地资产,而且可能对金融机构和政府财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土地整治必须防范投资风险。
土地整治储备风险 从理论上分析,市场风险一般主要来源于客观条件下的不确定性、决定信息的不充分性和决策者决策水平的局限性三方面。对于土地整治储备过程中的风险,最大的莫过于非理性因素导致的资金运作风险。其表现在于:对收购价格、再开发成本及土地的收益缺乏正确估算,导致资金无法有效管理,土地整治储备和出让无法实施以及还贷计划无法完成;贷款投资的风险,目前,城市土地整治资金来源主要是商业银行贷款,而在贷款利率高低、期限长短和投资回收等方面都存在着风险问题;土地整治过程的风险,整治的土地需要拆迁和基础设施配套,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许多政府职能部门,时间周期无法控制,加之规划的变更,从而导致整治土地的变现及土地再开发无法顺利实现的风险;社会义务的风险,土地整治不恰当地承担了过多的社会义务,大大增加了整治过程的成本和贷款规模,给整治过程的资金运作产生了巨大压力和风险;市场的风险。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可能产生土地整治规模、贷款规模和还贷周期与土地市场需求不一致,造成整治土地重新闲置和无力还贷。
土地整治储备风险的防范 建立一支高水平、多学科的整治队伍。要引进懂经济、善管理、会经营的高级人才;建立投资风险预警机制,定期进行市场情况分析。合理确定整治机构储备土地的范围。加强对整治土地过程中成本的控制。贯彻执行风险管理责任制度。对土地整治储备过程加强宏观管理和监督。明确规定出让供应的土地必须是经过整治后的储备土地,同时对整治储备机构进行严格监督。
参考文献:
篇6
一、区域概况
广安市位于四川省东部,有“川东门户”之称,其东、南两部分与重庆市的垫江县、长寿县、渝北区,以及合川市接壤,西部与遂宁市的蓬溪县和南充市的嘉陵区、高坪区相邻;北部与南充市的蓬安县和达州市的渠县、大竹县为界。地理坐标约为东经105°56′~107°18′,北纬30°01′~30°50′之间。广安市东西宽130公里,南北长90公里,辖广安、岳池、武胜、华蓥、邻水五个区、县(市),86个镇,86个乡,9个街道办事处。2004年广安市土地面积634409.00公顷,实有耕地面积为272074.64公顷,人口总数为452.86万人,人均土地面积为2.10亩,人均耕地仅为0.90亩,人多地少,后备资源贫乏。广安市工业发展迅速,各类用地需求量大,土地供需矛盾突出。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合理利用土地,对广安市土地利用分区及用途管制规则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土地利用现状结构
广安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根据2004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其土地利用现状结构见表1。
三、土地利用地域分区
广安自然条件复杂,各地区之间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也各不相同。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规律,从广安各区域农业资源比较优势和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出发,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原则,进行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的安排。根据广安市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区性差异,将其土地利用分为三大地区进行土地利用组合分析。
(一)东部中低山区。该区主要以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金城山为主,辖广安、岳池、华蓥、邻水4县(区、市)的47个山区乡镇,幅员面积2135平方公里占33%,总人口98万占23%。土地利用方向及管制措施:①该区域为林地集中区,土地主要供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和林业生产及其配套的服务设施使用,不得擅自转变用途。②严禁各类建设占用天然森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加强林地管理,严禁乱砍滥伐。③保证区域内重点交通、水利建设项目的用地需求,布局与相关行业规划相衔接。④鼓励本用地区内影响生态环境和林业生产的其他用地,调整到适宜的用地区,鼓励通过土地整理,将零星分布的农村居民点向规划的农民新村集中,减少农村建设用地。⑤该区域内应对山地中的陡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为发展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提供用地保障。
(二)中西部浅丘平坝区。该区辖五县(市、区)的57个乡镇(含街道办事处),幅员面积1698平方公里占27%,人口约占32%。土地利用方向及管制措施:①该区域是城镇建设用地和工矿用地的重点布局区,也是优质高产农田的集中区域。②该区域的工业和城镇建设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一致,以主城区的城市组团为中心,小城镇为依托,交通干线为纽带,工业园区为支撑进行布局。并保证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重点交通、水利建设项目)的用地需求,布局与相关行业规划相衔接,使其与区域发展相适应。③城镇建设应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和空闲地,禁止建设占用规划确定的永久性绿地和基本农田。通过建设农民新村和农村居民点,使有条件的农村居民点逐步集中,节约用地。④严格控制该区域内基本农田转变用途,禁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城镇、开发区和工业区建设,区域内划入基本农田的可耕地,管制措施按基本农田对待。⑤切实保护耕地,对区域内山地丘陵的陡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还园。
(三)丘陵区。该区辖5县(市、区)的75个乡镇,幅员面积2511平方公里占40%,人口约占45%。土地利用方向及管制措施:①该区域为广安市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的重点区域,要严格控制区域内基本农田转变用途,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或者占用。国家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址需要占用基本农田的,必须经国务院批准。同时,按照占垦平衡的原则,开垦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确实无条件开垦的应按规定交纳耕地开垦费。②区域内划入基本农田的可耕地,管制措施按基本农田对待。③切实保护耕地,控制耕地转变用途,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要有计划地进行土地整理、复垦和中低产田改造,在提高耕地质量的同时,扩大耕地的有效面积。④通过土地整理,将零星分布的农村居民点向规划的农民新村集中,控制农村建设用地规模。⑤在该区域内,对山地中的陡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对丘陵中的陡坡耕地实施退耕还园,扩大园地面积。⑥该区域的园地主要用于种植园业及其服务设施使用,严格控制对优质园地、特别要禁止对园业生产基地的占用。
四、土地利用用途分区及管制规则
土地利用用途分区是按照土地基本用途的不同划定土地利用区,根据土地适宜性评价成果、土地利用现状、社会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分区规划原则而划定的。全县共划分为八个区,并制定相应的土地利用管制规则。
(一)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对耕地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划定的土地区域。基本农田面积为257417.92公顷,占全区土地面积的40.58%。其中耕地面积为229980.08公顷,生态退耕面积(耕作层未被破坏的林地)为25450.53公顷,可调整园地面积为877.16公顷,可调整其他用地面积为1110.15公顷。
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利用管制规则:①区内土地主要用作基本农田和直接为基本农田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②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复垦或调整为基本农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③区内耕地在不破坏耕作层的前提下,可调整为其他农用地,并仍依照本区管制规则进行保护和管理。④不得破坏、污染和荒芜区内土地,不得在区内建窑、建房、建坟、挖沙、采石、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不得使控制区内的农田转变用途。
(二)自然和人文景观保护区。主要分布在华蓥山自然风景区和岳池响水滩旅游地、小平故居等,面积为6049.3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96%。
自然和人文景观保护区管制规则:①逐步将区内其他土地改变为自然和人文景观保护区土地。②区内除与保护需要直接相关的建筑外,禁止其他各类建设,禁止开山炸石,取土制砖,修墓及乱砍滥伐、倾倒废物污染水源及破坏自然景观资源的行为。
(三)一般农地区。一般农地区是指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外,为农业生产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本区土地面积为42094.56公顷,占全区土地面积的6.64%。
一般农地区管制规则:①区内土地主要用作耕地、园地和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②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优先复垦或调整为耕地、园地,规划期内确实不能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能扩大面积;不得破坏、污染和荒芜区内土地。③鼓励区内其他用地转为农业生产及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使用,鼓励农民科学种植,改良土壤,不断提高耕地质量水平,进一步搞好粮、油基地建设。④开发复垦新增的耕地,经省市验收合格后,纳入用途管制。
(四)林业用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低山地区的华蓥山脉,面积为138158.90公顷,土地总面积为634409.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1.78%。
林业用地区管制规则:①林业用地主要供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及其服务设施使用,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②由于该区森林覆盖率低,目前林业用地要适当提高,在林地区范围内的其他土地除耕地外,原则上应逐步改成林业用地。③要改造林业内部结构,不断提高森林产出率和经济效益。
(五)城镇建设用地区。本区域主要包括现有城镇建成区和已批准的城镇总体规划的近期建设用地区域。共有土地面积6512.83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3%。
城镇建设用地区管制规划:①区内的土地主要用于城镇建设,在充分预测人口发展的基础上,严格控制人均占地标准,不得任意扩大城镇建设规模和范围。②要科学改造旧城,合理利用城市内部空闲地。城市扩大必须占用耕地的,除严格审批程序外,要尽量不占好田好土,处理好“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关系。
(六)村镇建设用地区。主要包括乡场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55879.68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81%。
村镇建设用地区管制规则:①区内土地主要用于乡、村企业、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中心村及农民宅基地建设。②要有步骤、有规划地发展中心村建设,通过建设中心村,可将分散的农户集中居住,有利于节约耕地,提高人们文化、生活及健康水平。③区内的其他用地项目除耕地外,要逐步改成本区域用地范围,严格控制在本区以外新增用地用于乡村建设,严格按国家规定的用地标准安排各项建设用地,合理布局,提高效益。
(七)工矿用地区。主要包括独立于城镇、乡村建设用地以外的工矿建设,需要划定的土地区域、面积为2126.12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42%。
工矿用地区管制规则:①区内土地主要供工矿生产建设及直接为工矿生产服务使用。②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应及时复垦,宜农土地应优先复垦为耕地。③鼓励零散分布的工矿向独立工矿用地区集中。④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特别是占用耕地的规模,并确定耕地占用系数,分布在本区内的耕地要严格保护和管理,要改变区内农田,必须按规定程序报批,待取得“使用许可证”以后,实行“占一补一”的原则,确保耕地动态平衡。
(八)弹性用地区。考虑到在未来土地利用中可能出现某些难以预见的变化,所以在用地中预留一定面积的土地作为城市用地弹性控制区和基本农田弹性控制区。
弹性用地区管制规则:
①城市用地弹性控制区。本区是在建设用地区以外,为了适应未来建设项目的布局变化所导致的建设用地的布局变化,解决建设用地的布局矛盾而设置的。在土地利用管制上,既要符合调整后土地用途的要求,又要根据土地利用的现实用途进行管理。本区主要沿城市周边及主要交通线路分布,是在保证城市建设规划用地面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解决未来城市用地布局的变化,该区应保证为城市建设服务的用途。
②基本农田弹性控制区。本区是考虑到未来各种建设占用基本农田的可能性,特别是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选点或选线需要,无法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需要占用基本农田时,为了补充基本农田,在农业用地区中划出的区域。该区主要分布在一般农田区域内,主要用途是重点工程建设占用基本农田时,用以补充基本农田数量。
五、结语
篇7
【关键词】勘察测绘;土地定界;方法;应用
土地勘测定界就是按照土地征收、划拨、征用、出让、转用、土地规划开发利用、整理和复垦等相关需要,进行土地使用情况、界址位置测定、使用现状调绘和用地面积计算等的实地界定,从而保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能够依据科学而准确的信息资料审批管理的服务性技
术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土地勘测定界领域的方法日新月异,先进的理念和方式方法提高了该领域工作的效率和精确性。
土地勘测定界步骤及方法
新的方式方法可以提高土地勘测定界某一步骤或大体上的操作效率或相关精度,土地勘测定界一般都是按照六个步骤进行。首先,按照相关部门已经完成的地形地籍图,通过实地的勘察测定,弥补原图中的部分问题,最终确定好时机需要征用土地大致的范围。第二步为
布设控制测点,引入等级控制点加密以满足小面积征地需要,通过埋桩的方法均匀的布设控制点,根据控制点的测算结果进行检查保证控制标准的要求。接下来采用野外实地逐步进行测绘或者按照已有资料调绘和补测现场实地的方法测绘规划地区内地形图。第四步,测定权
属界线,一般有两种方法,即现场实地测绘和调绘,前者使用测绘仪器测绘所测区域地块权属,后者根据已有地形地籍图调绘实地,最后数字化作图描述数据。第五步现场测绘完成之后,由权属单位确认无误并签字。最后实地校对核实土地使用现状,完成包括行政界线、基
本农田界线和权属界线等范围线划分。
土地勘测定界首级控制网按四等导线网、四等GPS网等布设。一般采用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在测量设备许可时,应尽量布设成GPS网,采用采用静态或快速静态两种GPS模式定位。若首级控制网点密度不能满足建设项目用地土地勘测定界,应在首级控制点的基础上布设一级或二级加密控制点。加密控制测量应优先采用导线网,也可用单一符合导线。
控制网作业方法与精度要求:土地勘测定界控制测量作业及精度的基本技术要求,按照当地相关标准及《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等执行。
数字测绘和数字化图成果的应用
实际的土地勘测定界工作中因地表面积与按照高程要求多测得的地表投影面积因坡度原因有差异,常常出现所测得结果被怀疑的情况。针对这种坡度差造成的不一致,土地勘测定界应该计算的是地表面积,就不能使用数学曲面模型方式表达起伏的不规则,而可以使用一些能够最大限度模拟地表曲面的方法以提高精度。数字化测图方法DEM运用三维坐标特点将采集得到的地形地物特征建立空间的带有坡度的三角坐标,使用空间三角形连续的面积和来表示相应表面积。
建立DEM之前要进行前期的空间平面投影的变形处理,进而计算空间三角形的面积,完成土地勘测定界面积的汇总。空间三角形主要依据传统的测绘方法得到平面面积,从平面考虑角度因素等,然后使用面积投影的变形比率公式投影,得到数字化的空间三角形。计算空间三角形面积公式较普通方法稍微复杂,考虑的三角形空间特点和投影变形比,最后得到大量的面积数据进行汇总。DEM即为数字高程模型,使用既有数据、全站仪实测数据等完成三维坐标点计算,将数据通讯全部输入电脑即可建立DEM模型,进而计算土地勘测定界的地表面积等所需土地资源属性。
随着高效率且高精度的GPS、全站仪和大幅面的扫描仪引入到土地勘测定界领域之中,出现了传统测土方法及测图所得结果向数字化图成果转化的趋势。国土相关部门对某些城市的实际成果资料进行积累处理,形成比较完备的土地利用情况数字化成果分幅图,为当地的
土地勘测定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测绘新技术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土地勘测定界工作主要工作难度集中在四个方面,即外业调查、内业整理汇总、外业测量和记录归档,不管是外业的前端数据采集工作,还是内业处理图形数据工作,都可以广泛使用最新的测绘技术。从土地勘测定界外业的工作方面考虑,GPS RTK等技术的使用为定位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和精度提升,在流动站之中输入基准站已经得到的相关数据集观测所得数据,接收到之后即开始采集GPS观测的数据,得到差分观测值,根据相对的定位原理进行实时的计算,继而得到流动站三维的坐标数值以及坐标精度。这样的操作较传统方法而言不仅仅提高了土地勘测定界的精确程度,更重要的是不需要通视的环境要求,可以无视地形的复杂进行操作,而且观测所需时间较短,操作也较为简洁方便。从土地勘测定界内业的工作方面考虑,使用GIS和数据库技术结合综合处理的方法更加可行且更加优越的完成土地勘测定界的测量工作及土地征收数据的管理工作,既保证了外业所得到的数据在内业处理之后的数据一致性,更实现了内业数据的处理工作自动化操作,提高了数据统计精确程度和后期对数据查找使用的便捷程度。
另外,做好土地勘测界工作应注意以下的几个问题:
一是实地指界时需由界线两边的单位共同参加并签字认可,对于界线有争议的范围,可单独测定其范围和各地类面积,作为共用地块计算。等日后相关单位丈量清楚后再行解决该共用地块的权属问题。
二是对于同一地块内有多种地类的地块,要分别计算标注各地类的面积和权属。
三是有些块如山林、荒草地等相关权属单位也无法指认准确界线的,需要向当地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查询资料并经相关权属单位认可。
四是项目用地范围内存在已发证国有土地的,应向当地行政主管部门查询其中国有土地的界址范围,并作为权属界线用以计算相关面积。。
五是项目用地范围内存在未发证的铁路用地或公路用地的,首先应查找是否有明确界线的资料,如果没有,可按照实地界桩、铁丝网等作为界线,并经相邻权属单位认可后使用。
总之,土地勘测定界工作是很好的解决社会经济的动态发展同土地资源的静态存在之间不协调的方法,运用信息化统一管理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可以确保土地信息化发展的健康进行,提供国家土地资源的强有力调控,实现土地资源最大化的效益实现。
参考文献:
[1]徐宇飞.《数字测图技术》.河南: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年第1版
篇8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系统;功能模块
1.概述
系统基于ArcGIS 10平台,采用MVC模式的系统框架,由下至上分为基础层、技术层、数据层、支撑层、应用层以及用户层;利用计算机技术及GIS技术快捷、实时、高效、规范地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土地信息具有空间属性,但是专业的GIS软件仅支持空间数据的编辑,与规划业务结合较差,不能完全满足土地规划管理的专业要求,组件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鉴于我国当前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用主流的计算机技术,建立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系统,推进信息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从而以点带面,推进信息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各个工作环节中的广泛应用。
2.系统功能设计
(1)文件管理功能模块
主要完成数据与系统简单数据对接,包括数据的导入、导出、图片的导出等功能。
1)加载本地数据
加载mxd数据、Shp数据、Access数据、Img影像数据等相关空间数据到系统中,提供数据浏览、查询、分析、定位等操作。
2)另存为
将当前的地图窗口,以ArcMap的mxd格式保存起来,方便用户与ArcGIS桌面系统及其它衍生系统交互;也可保存当前窗口图片,格式为JPG、TIF、IMG、PDF等,方便用户记录当前窗口信息。
3)导入文件
支持添加各种数据,如导入Shp、Dwg、Txt等格式的数据,文件可直接导入到系统临时图层上,也可直接导入或加载到指定的空间数据中,加载数据时判断导入图形与图层中存在数据的拓扑关系,如果出现错误将提示是否导入,待确认后进一步操作。
4)导出文件
将窗口中选择的空间要素导出到指定磁盘下,同时可以将属性数据保存为Excel文件。
5)地图输出
直接或者按照土地利用规划专用模板输出当前地图,可设置为JPEG、TIFF、BMP、PNG、GIF、PDF等图片格式,可设置图形分辨率和图形质量级别。
(2)规划成果管理模块
规划成果管理是指对经批准的土地利用规划成果及在规划实施中形成的相关规划成果的管理,包括空间数据管理、规划表格管理、资料管理(图件成果和文档成果管理)。
1)空间数据管理
A.实现空间数据图层信息查看功能。可查看空间图层的属性数据、按条件选择属性数据查看、双向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图形联动查看。
B.实现图层数据导入功能。图层数据可按对应字段导入数据,且数据为本地shp格式数据。
C.实现空间数据批量更新的功能。数据更新时,将整个数据重新提交,原有的数据作为历史数据保留。保留多个更新周期的历史数据,以便于分析、对比使用。
2)规划表格管理
规划表格管理可按区、市、县、乡四级进行管理和区分。
A.实现不同区、市、县或乡附表录入,可批量导入mdb中所有符合条件的表格,或按一定格式完成Excel表数据导入。
B.查询和浏览不同区、市、县或乡附表数据。
C.可导出指定表格数据或按行政区划导出附表数据,导出格式为excel或mdb。
3)资料管理
资料管理包括图件管理和文档管理。
A.图件管理
图件成果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基期)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土地利用规划专题图或专项规划图及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中产生的其他图件、影像资料等。
规划成果图件管理功能包括:
a.总体规划图、专题图或专项规划图的存档;
b.土地利用现状(基期)图和各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图的调阅、查询和统计;
c.总体规划图、专题图或专项规划图按项目、土地用途等的查阅、统计。
B.文档管理
文档成果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明、土地利用规划专题研究报告及其他相关文字资料等。
文档成果管理的功能包括:
a.文档的存档;
b.文档的查阅;
c.文档的输出。
4)纠错管理
查找系统成果数据的错误,添加到纠错管理中,进行输出,经相关程序审批后,可在系统中修改相应的错误,系统记录和保存修改信息。
(3)查询分析模块
查询分析模块实现了地图浏览的控质、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双向查询、根据设置分析某一空间范围内的压占信息等。
1)地图浏览
提供对地图浏览(漫游、放大、缩小、前一视图、后一视图、全图等)及固定任意比例尺浏览、面积量算、长度量算等操作。
2)实时查询
提供在浏览过程中跨图层实时属性查询功能,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定义设置查询的图层及属性内容。
3)通过属性查询
通过设置图层中属性查询条件,查找符合条件的记录,并且可根据记录查找相关图形要素。
4)通过位置查询
提供属性查询、通过空间查询以及图上查询(点查询、拉框查询、多边形查询)等多种查询方式。查询结果可统计及输出。
5)综合分析
提供自定义的空间资源分析功能,用户可以分析指定范围的土地利用情况。提供专题资源分析,为用户提供常用的资源分析功能,直接反映输入地块的土地利用规划、现状、审批等情况。综合分析可在系统中进行配置。
(4)统计报表模块
1)计划执行情况
根据年度计划与年度内批准的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和整理复垦开发增加耕地统计数,内容包括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执行情况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落实情况,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包括新增建设用地总量计划、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计划、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计划等各项指标,得出在某一年度、某一地类面积值的年度计划与实际变化的对比,用统计图表示。
2)规划实施情况分析
通过对已批准的建设项目用地的情况统计,得出各地类的变化面积;通过由规划地类面积值得到规划实施的理想变化面积值,从而实现在某一年度某一地类实际面积值与理想值的对比,用统计图表示。
3)土地利用情况
某年度某区域: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基期)与土地变更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土地利用结构对比,用统计图表示。
跨年度跨区域:通过土地利用现状(基期)及不同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跨年度跨区域的用地结构对比,用统计图形表示。
可以按查询结果进行统计汇总并生成相关饼图、柱状图并支持查询结果导出。结果按照指定模板进行输出。
4)指标使用情况
统计年度计划指标、土地利用规划总体指标的使用,通过对实际项目的汇总,分别与年度计划指标和规划指标进行核减分析,得出各项指标的使用情况,并按照指定模板进行报表输出。
5)耕地保有量平衡表
统计区市县三级动态耕地保有量变化情况表,结果按照指定模板进行输出。
6)建设用地指标控制表
统计区市县三级建设用地指标控制表,结果按照指定模板进行输出。
7)重点建设用地规划表
统计区市县三级重点建设用地规划表,结果按照指定模板进行输出。
(5)制图输出模块
制图输出模块管理地图输出模板、制图输出或打印,实现用户由系统数据到纸张数据的转换。
(6)系统管理模块
1)默认启动视图
将当前视图窗口设置为系统启动时显示窗口。
2)系统风格样式
设置系统不同的皮肤和颜色,用户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对系统的显示风格进行设置。
3)配置信息管理
设置综合分析、同步浏览、实时查询等可自定义分析或查询内容的信息。
4)字典管理
提供数据库标准中定义的属性代码的动态管理。
5)图层管理
配置图层的显示顺序、标注、渲染方式等信息。
6)权限管理
根据不同的用户,设定不同的应用功能和数据访问内容,将用户按不同行政区划分为普通用户、业务录入人员、业务办理人员、系统管理员。
7)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主要包括各处室、子级单位、市级或县级单位用户的添加、编辑、删除,以及部门信息的管理、角色信息管理等。
8)数据源管理
管理系统数据源连接的配置参数,包括数据源名称、数据源类型、数据源地址、用户名和密码等。
篇9
【关键词】中国;城市周边地区;土地管理
1 我国城市周边地区土地管理现状
1.1 土地规划不合理,开发利用混乱,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因为我国目前城市周边以城中村为主,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和筹集建设资金,政绩观的驱使,地方政府往往无规划地滥用土地,随意侵占农业用地,使得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城中村土地开发利用出现过快过猛的势头。为降低生存压力,大量人群向城市周边地区迁移,房地产商为牟取暴利,盲目追捧高端市场,严重超出人们的购买水平,造成高端商品房大量空置,经济适用房供不应求的矛盾,导致城市周边地区土地的隐形浪费。土地管理部门也缺少必要监管和制约措施,违规违法用地突出,土地浪费现象严重。另外为降低生产成本,大批工业企业向城市周边地区迁移,如造纸厂、矿业、皮革制造厂等,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势必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1.2 招商引资势头过猛,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地方政府受到政绩观的驱使,为了招商引资,快速发展地方经济,无规划性地滥用土地,在没有明确土地利用投资强度和建设密度等指标前,就盲目地为投资者提供地理条件优越且价格较低的土地。在这种优厚的条件吸引下,投资者想方设法获取土地,导致土地囤积闲置,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1.3 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集约程度偏低
在农业生产方面,土地经营分散,尚未形成规模经营,土地利用科技水平较低,新技术应用较慢,土地产出水平低,经济效益差。在城市建设方面,普遍存在高层建筑数量少、地下空间利用率低、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低等现象,这种简单粗放的土地利用方式造成资源的浪费;在农业生产方面,土地分散经营,规模经营尚未形成,加之较低的土地利用水平,造成土地生产能力低下,经济效益偏低等;在工业生产方面,标准化厂房较少,企业布局散乱,用地铺张浪费,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1.4 耕地面积不断降低,失地农民逐日增多
目前,我国城市周边地区耕地面积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且这种趋势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突出,大量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无地农民,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影响社会稳定发展。
1.5 部分土地管理措施侵犯农民利益,影响社会稳定
有些地方为提升政绩,盲目追求城市化率,征地拆迁规模过大,出现挪用截留、补偿过低等状况,严重侵犯了农民的利益, 城市周边地区首当其冲,土地暴力和上访事件频发,影响社会稳定,有分析材料指出,全国有大部分是关于土地问题的截留,多用地可以多增加财政收入,这就造成了一手从农民那里廉价得到土地,另一手又高价卖给开发商,地方政府出于政绩的需要,大肆推动土地开发,获取高额的土地出让金,农民合法的土地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1.6 城市周边耕地管理混乱,耕地保护压力大
保护和稳定耕地面积意义重大,据了解, 我国现有耕地面积约18.26亿亩,相比 1997 年的 19.49亿亩,减少了 1.23亿亩。虽然规定了 18 亿亩耕地红线,但仍然存在着隐性减少,城市周边地区的耕地正在逐年的减少,致使很多的农村人口成为失地农民,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城市周边地区耕地的管理力度。
2 我国城市周边地区土地管理对策
2.1 科学规划,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生存、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兼顾的原则,树立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规划理念。通过合理规划、有序建设、协调发展,引导城市健康有序发展,避免摊大饼式的蔓延,保证城市周边区的可持续发展。土地开发规划的制定要综合考量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遵循土地开发和生态保护兼顾的原则,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促进城市周边地区协调发展。
2.2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市周边地区土地管理体系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土地管理新体系,使城市周边区土地管理和城市相协调,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规范和统一城市土地市场,实现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健全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利用信息科学技术,对城市周边区,从土地动态监测、预警、决策三方面建立城市土地管理监督。
2.3 加强耕地管理制度的建设,切实保护好耕地
进一步加强城市周边地区耕地管理制度,集约化使用土地,从而改变耕地乃至农用地比较利益低下的问题,做到优质农地尽量晚占、少占或不占,对于占用耕地的要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进行弥补耕地面积等措施。
2.4 建立完善的政绩考核体系
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的建立是提高土地管理水平的根本和关键。当前,我国城市周边地区土地管理中招商引资过猛,导致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盲目追求城市化率、侵犯农民利益等问题的存在从根本上而言,都是受到不健全的政绩观的驱使。合理的政绩考核体系,应当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政绩考核的标准是为民、务实;第二,考核的结果必须得到群众的认可,不能以少数人的评价为准;第三,考核过程要公开化、具体化。总之,政绩考核应本着是否为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带来良好的转变为依据,而非片面的以GDP、城市化率等为衡量标准。
2.5 完善城市周边地区土地管理监督体系
建立并完善城市周边土地管理监督体系,制定城市周边地区土地开发利用条例和规范,使土地开发利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实现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加强土地开发管理,及时发现违法占用土地的行为,并采取适当的处罚措施。
2.6 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可持续发展
城市周边地区承接中心城区转移的人群和工业企业有着明显的优势:一方面,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减少城市周边地区资源浪费状况,带动城市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缓解中心城区巨大的生存压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城市周边地区要承接所有的中心城区转移的工业企业,应选择性排除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树立城乡建设发展生态文明理念,促进可持续发展。另外,城市周边地区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2.7 构建完善的耕地管理制度,大力保护耕地
加强城市周边地区耕地管理制度建设,集约化使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能力,改变耕地利益薄弱的问题,优质农地尽量保留,占用耕地要依据国家关于“占补平衡”的规定进行耕地补充,真正实现占补平衡。
篇10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人文城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2-0088-02
一、应用型本科内涵与特征
(一)应用型本科内涵
依据各国普遍认同的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分类方法,并结合我国实际,可将我国的高等教育分为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职与高专教育三大层次,将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四种。应用型本科教育与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育不同,它是指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构建“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以深度的校企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培养高科技专门人才和应用性人才[1]。
(二)基本特征
1.应用型本科是典型的应用教育体系
美国教育家费依屈克(H.A.Foechek)早在1965年就预言:“在将来某一时候,大学本科水平上至少有四种基本类型的学士学位教学计划――科学类(science)、工程科学类(engineering science)、工程类(engineering)和工程技术类(engineering techno logy)。”因此,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由命题和概念构成的科学活动构成了科学体系,对应于科学教育,科学教育以基础知识和学科为主线;由活动和实践构成的工程技术活动形成了工程技术体系,对应于工程技术教育,其教育内容以工程项目或生产流程为主线。它们分别以培养科学型、工程型和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应用型教育不同于注重学理的科学教育体系,而是强调应用的工程技术教育体系。
2.应用型本科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体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而产生的。随着全球知识经济以及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技术研发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因此,在当今世界需要将基础自然科学与实用型科学相结合的技术型科学。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社会生产结构的变革,推动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和提高层次,应运而生了本科层次的应用型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是科学技术知识不断进步的产物。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是应用型人才的主体和核心,相应的以本科层次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培养为主体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即成为应用型教育的中心环节[2]。
3.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专业性的通才教育
“通才教育”是高等教育非常重要的教育模式,它是以“通才”为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上强调不同学科的融合,以综合能力训练为内容的教育模式。一个综合性的课程教学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与素质。在未来科学技术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下,必然要求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管理和现代技术的要求。应用型本科的教育模式与“通才”教育的模式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我们在强调综合的同时,要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教好某一门专业,要侧重于技能和方法,处理好通、专、博的关系,即通专博专博通。
4.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培养高级专业型和实用型人才
应用型本科教育以专业性知识、综合能力素质为基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教育。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取决于就业市场的需求和学生的特点。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细化,细化到专业领域中的应用方向。应用型本科是为学生进入应用科学和现代技术领域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不仅强调对科学和技术等基础理论的准备,更强调各行业的相关技能的掌握,获得技能和能力的通行证。因此,其人才培养目标是职业型工程师和应用型工程师,教育是一种学历教育与职业素质科学统一和有机结合的教育。
5.应用型本科教育应重视校企深度联合
2012年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引导高校和企业共建创新平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会同相关部门及行业企业制定实施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鼓励行业部门依据国家标准制订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评价标准,高校根据实际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本科教育教学模式导致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缺乏,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脱节,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本科毕业生普遍出现就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校企合作是实现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实践与理论有效结合,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3]。
二、人文城乡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导向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简称人文城乡专业)是2012年教育部重新调整的专业,是对“经济地理学”、“城乡区域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专业的合并,涉及地理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三大学科的宽口径的理科专业,同时与资源开发、城市开发及经济建设等也联系密切,是针对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学科分化日趋严重等问题设置的地理学二级学科,旨在培养具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该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应紧密结合国家在城乡发展、资源利用及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政策,这些政策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该专业人才需求的取向[4]。
三、应用型本科人文城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一)确定以“应用”为主导的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和开发能力。教学、科研、应用紧密相联,面向应用、面向实际、面向未来。注重实践教学,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用为原则。人文城乡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城镇规划的能力、综合分析与评价能力以及区域社会经济调查、数据整理与定量化、规划成果图的制作的实际操作的能力。强调学生岗位适应性,强调具备职业技能,强调具有技术创新和就业竞争能力,培养的是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
(二)构建突出“职业元素”的课程体系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最根本的特征是突出对职业实践的适应性,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和生活做准备。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因此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的设置应突出宽口径、强素能、多方向的特征,通过课程活动模块组合进行训练。人文城乡专业应建立两大模块:(1)课堂教学模块。包括基础课程、理论支撑、应用技术、规划理论。主要指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土地资源学、生态学、区域规划原理、城乡规划管理、地籍管理、资源分析与评价、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评价、区域分析方法、地图学、GIS、RS软件应用等。(2)实践教学模块。由实验、实习和设计三部分构成。包括GIS、自然地理学、生态学等实验;区域调查、城乡规划顶岗等实习;土地规划、区域规划、城镇体GIS 应用等课程设计[5]。总之,在遵循学科和知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强调从实际出发,根据职业和岗位需求构建课程体系。
(三)人才培养过程以“四位一体”的校企合作模式为主要特征
这种模式是指“基于国家政策、制度为主导;行业规程、标准为指导;企业参与;学校实践”的“四位一体”模式。从单一的学校、企业双向对接转变为国家宏观调控、面向行业、企业需求以及学校实践的“四位一体”模式[6]。具体可以将学生送到企业进行培训,或相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直接参与到实践教学环节中,以现场参观、讨论、录制现场教学录像、讲授等方式,重点讲述本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岗位前沿要求。同时以实习基地为依托,设计综合实践,如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在实践中检验、更新教学内容。企业除了承担学生部分实践环节的教学任务,还可以直接参与到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地安排、培养方案地制定等方面工作。
(四)建立以“能力”为主导的多元化考核方式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因此,学生的考核方式应改变传统上仅凭一张试卷成绩评价学生质量的做法,更多地应体现以“能力”为本位地考核。实行知识、技能、能力的综合考核,内容上突出学生探索知识、思维训练、技能训练、合作意识等多元化的能力评价;形式上可采用开放、灵活、个性的质量考核与评价方式。
结语
黑龙江科技大学作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主体,依托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上突出以“应用”为目的,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考核方式四个方面达到培养高级专业性人才和应用性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邵波.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9.
[2] 吴惠琴.应用型本科大学的定位及其发展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5):32-33.
[3] 谢丽莉.论校企合作理念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新西部,2015,(21):122.
[4] 赵荣钦,丁明磊,徐震光.专业更名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方向及定位分析[J].高等理科教育,2014,(5):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