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知识范文
时间:2023-10-17 17:27: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外阅读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习知识和掌握的基本技能熟练地运用到新情境中去的链接能力。在高中语文课外阅读中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实现高中语文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知识迁移在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意义
语文学习重在知识迁移,立足课堂,功在课外。课外阅读也就成了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单一的课堂教学则意味着放弃了语文学习的一半阵地,因为课外阅读是一种真实的阅读。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的任务是为学生打好阅读的基础,使学生懂得各类文章的阅读方法,以起到举一反三效果,那么课外阅读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学生真实阅读能力的练武之地。同时,课外知识的积累和学科的迁移,反过来又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而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阅读历史、游记等可以丰富我们的阅历,它们可以让我们了解我们国家乃至世界的过去和现在的政治、经济、文化、风土人情,从而滋生民族责任感。比如在阅读“从到”这一段中国历史时,我们可以了解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横行霸道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同时也就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阅读文学作品能增进我们的文学素养,遨游于这些作品中,我们会懂得真、善、美,会变得爱憎分明。阅读礼仪方面的书籍,我们知道如何梳妆打扮,如何待人接物,从而变得仪态大方,举止高雅,谈吐不凡。目前,高中学生作文的最大弱势在于言之无物,内容空洞说教,语言苍白,而通过课外阅读,可以为写作积累大量素材,可以捕捉、洞察当今时事,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做到言之有物,同时也可以填补语言的空白。学生如在进行课外阅读时适当摘录优美的语段、名句名言,则可以为自己的写作增添不少的亮丽的风景线。
二、课外阅读特征
语义课外阅渎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二个面:(1)灵活开放性。具体体现在两个面:阅读时间上较少灵活.其不受课时时间限制.想读多长时间就读多长时间阅渎环境上不受阅读地点限制,可结合具体的阅渎需耍灵活选择,可在阅览审、路边等等;此外,课外阅渎内容的外延具有无限扩展性,天义地理、趣味文学等等,只要是学生喜欢的有益的都可以阅渎(2)自主合作性。语义课外阅渎既是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又是读者个性化和社会化行为的统一过程。因此,在平时学生进行深外阅读的过程中,可要求学生在充分地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实施合作化的阅读方式,共同促进阅凑疑难问题的解决。
三、知识迁移在课外阅读中的运用
1.构建具有清晰、概括、包容性的认知结构。
提高阅读能力是高中语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尽管教师、学生、家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结果却是无论考上的,还是落榜的,多数学生语文实际能力并不强,难以适应工作和进一步学习的需要。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很多,其中学习紧张无暇阅读课外书籍,不能使课外阅读很好地促进课内学习,也是重要原因。
迁移是知识点之间的灵活转换和应用,不能有效实现知识迁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形成知识的广域网络结构,缺乏知识转换的场所和条件。现代认知心理学家都非常重视认知结构,他们都持同化论的观点,主张认知结构是实现新旧知识间相互作用的有机场所,通过广域性认知结构(知识网络)的构建,在新旧知识问和所学知识与新问题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使新知(新问题、新情境)同化、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并在这个结构中确立其合适的位置。这样,这个新问题、新情境变成了“旧”问题、“旧”知识,减少了学生对该问题的陌生感,在不自觉中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同时,这个认知结构中所储存的知识不再是零碎的、孤立的。而是经过转换的一般性、概括性的观念结构;不再是陈述性的知识而是程序性的知识:不再是封闭性的知识个体而是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知识结构这里所构建的认知结构要建立在对知识点问内在关系的理解基础(即在有意义学习的基础上)。只有实现了知识的迁移才能把知识学活,从无头绪得学习中解脱出来,进行卓有成效的学习,无论对学习者知识的学习还是对学习者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都有极大的好处。
2.实践训练迁移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毕业后的教育主要是自我教育。只有当一个人在上学年代里就爱上书籍。学会从书籍里认识周围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时候,他在毕业后的自笔者教育才有可能如果在学校年代里没有打下这个自我教育的基础.如果一个人在走出校门后不知阅读为何物.或者只局限于看那些侦探小说,那么他的精神世界就是粗鲁的,他就会到那种毫无人性的地方去寻找刺激性的享受。”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形成共识,“中学时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学生终生发展,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美好”。实践迁移法是把在课外阅读学到的理论知识自觉运用到生活实践和写作实践中,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的一种方法。比如学了文章的不同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会不会自觉辨析,会不会运用,这就要进行实践训练。这种训练的迁移法分两种,一是再认识迁移法。可以从课内外文章中摘录若干段话,仔细辨析,进行概念上对号入座式的迁移,掌握其不同表达方式的标识特征。二是运用标识的载体进行仿写迁移,达到从形似到神似的练习,从而提高表达水平。这种迁移法也可运用到修辞、语法及整篇文章的写作上。这样,学语文就可以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规可操,目标明确,不再处于朦胧状态之中。这些均需要我们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度,为知识的迁移、应用莫定基础和准备。如果没有对知识的透彻和贯通性理解是无法实现知识迁移的。
总之,课外阅读是开拓视野、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教师应该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对学生进行指导性、自由性、探究性阅读的引导,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陶冶性情,培养情操,提升个人修养,从而达到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篇2
一、比较阅读模式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已熟悉了例子,占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参读相关文章。”根据这个观点,我们可以构建以精读课文为中心的比较阅读模式。
比较阅读是指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或相对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简单说来就是将两种或多种材料对照阅读,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阅读方法。鲁迅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乡下人常误认一种硫化铜为金矿……就是要看一看真金,免得受硫化铜的欺骗,一方面也就真的识得了硫化铜,一举两得了。”这些话,见地是颇为深刻的。在阅读过程中将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
1.同主题作品的对比阅读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文表现的是父爱母爱主题,《地震中的父与子》中在特定的情况下那种“信守承诺、爱子情深”的父爱与《“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严厉得有些不近人情”的父爱,两者的选材完全不同,是父爱事例的南北两极。《慈母情深》中对儿子百般呵护的老牛舐犊的母亲与《学会看病》中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实践能力的母亲,两位母亲形象迥然不同。比较同一主题的文章,甚至同一题目的文章,研究其选材、立意、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异同,实在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对此,我们可以进行更为广泛的“父爱母爱”主题阅读,引进叶倾城的《奇迹的名字叫父亲》、刘蒙的《父亲的爱》、马一刀的《鼾声》、石涧竹的《父爱安全网》;梁晓声的《母亲》、张玉庭《母爱?风筝?童话》、安徒生的《母亲的故事》、黄衣青的《没有人喝彩的工作》、陈运松的《鱼头》……结合教材编排特点,根据单元主题选择相关作品进行对比阅读,不但能让学生感受到同一种爱的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丰富学生对爱的不同内涵的体验,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不同体裁作品的对比阅读
如以“桥”命题的《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赵州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为例,《桥》是篇小小说,《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篇记叙文,两者都是为了赞颂“舍己为人搭建生命之桥”的精神,《赵州桥》是篇说明文,多用说明的表现手法,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说明赵州桥的美观坚固以及对古代灿烂文化的传承。可以对同一内容不同体裁的文章进行比较,如小说与纪实文学比较、记叙文和议论文比较、诗歌和散文比较。也可以由此延伸,如同样是《一件小事》,鲁迅是“一粒沙里见世界”,从车夫一个细小的动作中折射出不平凡的精神,榨出自己皮袄下的“小”来,铁凝则是“半瓣花上说人情”,从邻居一个6号半针头品味出信任、友善、不张扬的立身处世境界;同样从荔枝出发,苏轼快意它的甘美,杜牧却悲叹朝廷的腐败,杨朔看到的是蜜蜂的无私奉献,肖复兴体味到的则是深深的母爱……在比较中,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感受,使学生领悟到不同表达方式的神奇魅力,进而把握住不同体裁文章的写作特点。这种独特的语文实践与体验的效果是单一文章的阅读所不可比拟的。
3.不同观点作品的比较阅读
针对教材中的某一个观点可以要求学生收集资料,引导学生阅读不同观点的文章,比较对同一事物不同的看法,引起学生的思考。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习作一“开卷是否有益”,教学中可以围绕这一主题,引进《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季羡林)、《读书的时光》(弗吉尼亚?沃尔芙)、《造书术》(华盛顿?欧文)等文章,这些文章都说读书,但表达的观点却各有意趣。通过对同一事物持有完全相反观点的文章的比较阅读,可以正反对照,对砥砺思想、提高认识、培养学生全面正确的思维方式具有特殊的作用。另外,对同一作家前后期作品的思想倾向的比较,对同一作品的前后两稿的比较,对不同作家作品的艺术风格的比较,对作家的作品与有关的评论文章的比较等,这些较高层次的比较阅读方法,我们都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相机引导运用。
二、补充阅读模式
教材选文作为语言文化的重要载体,彰显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但是,再好的教材,其内容也是局部的,影响也是有限的,不管哪一套教材都是挂一漏万,难免存在不足之处。同时,一个学生如果仅仅只盯于教材,那么,他的精神成长的营养是贫乏的,其智力生活也是单调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课外阅读是学生记忆课本上的公式、规则和结论的“智力背景”或“智力底子”。
1.由点及面的补充阅读,积淀文化
顾名思义,就是从局部、小范围的课文阅读逐步推及到大面积、大范围的课外阅读。这是比较常用的一种补充阅读模式,大致有三种推广补充方法:①从节选到全文。教材中有很多选文都是从经典作品中节选出来的,《蟋蟀的住宅》选自《昆虫记》,《杨氏之子》选自《世说新语》,《将相和》选自《史记》,在第十二册还专设了一个名著阅读单元,这些选文的目的在于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成为联结课内外阅读的纽带,将学生的目光引向更广阔的世界。②从引文到引文全篇。在小学阶段,引文的出现还不是很多,但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如《怀念母亲》中季羡林引用哥廷根写的部分日记,《为人民服务》中引用司马迁的名言,《跨越百年的美丽》中引用爱因斯坦对居里夫人的评价,这些引文的目的是为了充实文章内容,增添理论(情感)色彩,增强论辩力量。对此,我们可以鼓励学生阅读引文全篇,学习如何占有素材、运用素材。③从课文到作者其他作品。如读了《桃花心木》,推荐阅读林清玄的其他作品《心田上的百合》《迷路的云》等,读了《凡卡》,推荐阅读契科夫的其他小说,如《套中人》《变色龙》等,读了《最后一头战象》,推荐阅读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系列。
2.由表及里的补充阅读,积累写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这讲的就是读写结合。读写结合可以从优美词句出发,从典型段落入手,从篇章结构着眼,也可以从课文中所写的某个人物、某种景物、某个事件、某种细节、某种写法甚至是某句话、某个字,拓展到阅读相关作品,达到重复强化、彼此启发的作用。比如,《白杨》是一片典型的借物喻人的文章,我们可以将《落花生》《桃花心木》两篇文章引进课堂,进行补充阅读,寻找它们的共同点――以对话的形式层层深入展开,从形到神到人。还可补充阅读矛盾的《白杨礼赞》,袁鹰的《白杨》,在明白借物喻人文章的共同点(描述出事物的特点与人的品格的相似之处)基础上,学习文章的不同构篇方式。
还可以将改定的课文与原作进行比较。比如课文《蟋蟀的住宅》选自法布尔的《昆虫记》,找来原著《蟋蟀》一读,你就会发现两者相差甚远。首先字数不同,原著12000多字,课文900多字;其次内容不同,课文主要写住宅,原著有三个篇章,分别写了它的家政、住屋和乐器;再者表达语言迥异,课文偏向以简洁朴实的语言叙述,而原著则多是生动形象、趣味横生的描写性语言。
三、质疑阅读模式
西方现代接受理论认为文本的意义充满了未定性,文本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作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质疑读书法是一种精读阅读法,是指带着疑难问题读书进而猎取知识的学习方法。质疑, 就是在掌握书中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通过思考、查资料、请教教师等方法, 找出正确的答案, 从而使视野开阔而深入。它是“学―思―疑―问”学习心理规律的重要环节。质疑阅读一般要经历以下过程:独立思考,提出自己观点质疑――旁征博引,运用他人观点质疑――集思广益,展开讨论争鸣质疑――深入实践,通过实践验证质疑。疑问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书本上已经提出并且基本上讲清楚的,只要读书就可以解决;另一种是经过思考才能提出来,还需用多方面的知识或借助于他人帮助才能解决。而后一种对我们具有更重大的意义。
1.对文章内容的横向拓展
“文本的确定性的存在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前提之一。”新课标要求“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与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以《比尾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为例,有学生提出:“还有哪些动物的尾巴特别好玩?”这个问题马上激起所有学生的兴趣。于是笔者便鼓励学生自己去查找阅读相关资料,然后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壁虎、袋鼠、鱼、老虎、牛等动物都纷纷闪亮登场。这时又有学生提出:“为什么我们不也编一个《比尾巴》呢?”于是,一段段精彩纷呈的小儿歌诞生了:“谁的尾巴尖?谁的尾巴扁?谁的尾巴好像小凳子?乌龟的尾巴尖,鸭子的尾巴扁,袋鼠的尾巴好像小凳子。”“谁的尾巴软?谁的尾巴硬?谁的尾巴最有力?狗的尾巴软,猫的尾巴硬,老虎的尾巴最有力。”……
2.对文章主旨的深度开发
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诚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他毕竟还是“哈姆雷特”而不是其他。我们在肯定作品意义不确定性的同时,也要寻找意义的相对确定性。例如,学习《两小儿辩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有一位学生提出自己的思考:“孔子他像个大小孩!平时我们小孩在路上争辩时,哪有大人会走过来问我们争辩什么?孔子居然会走过去问,他的好奇心也太重了吧。”一石激起千层浪,孔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带着疑问去阅读有关孔子的言论或作品,自己作出思考判断,通过质疑阅读有了收获后,再展开讨论交流。
3.对语言表达的精益求精
语言需要锤炼,文本也可质疑。遥想当年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字斟句酌,精益求精,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也是质疑阅读的一种追求。如读《圆明园的毁灭》(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有学生认为,“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中的“和”应该改为“等”,因为青铜利器、名人书画都是属于奇珍异宝,是从属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又如读《草船借箭》(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有学生认为题目应该用《草船讹箭》,或者给“借”字添上引号,因为这里表示的是特殊意思;再如读《童年的发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有学生认为课文写到第13自然段就可以了,后面的6个自然段可以删掉……
篇3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 课外阅读 错误认识 意义 策略
我国唐代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由此可见,阅读是获得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就高中政治课而言,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阅读。但是受到高考升学的影响,学生对政治课教学中的阅读存在一定的错误认识,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错误认识,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以期使阅读为政治课教学服务。
一、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在阅读方面存在的错误认识
错误认识一:认为只有在语文、英语、历史教学中才需要阅读,思想政治课学习只要能够把教材、考纲中需要掌握的内容进行再现、再认,在面对各种各样的练习时能够熟练运用就达到了目的,如果把精力放在阅读上就是浪费时间。
错误认识二:教师认为政治课教学只要能够引导学生剖析教材,把课讲好就行,至于学生会不会对课外的诸如报纸报道、杂志望、社会现象等内容进行分析,那不是教学所能解决的问题。很多教师虽然都知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要关心的道理,但是总认为只要把教材理解透了就会学得好、考得好,对学生的阅读很不重视,剥夺了学生阅读练习的机会。
错误认识三:学生认为能够把书本的知识反复背下来,把老师所讲的内容掌握了,一切试题都会做了才是主要的任务,至于能够了解多少课外的内容是没有必要的,只会增加负担。
二、阅读在当今政治新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阅读是学生及所有人提升自身素质,提高能力的最佳方式。那么,从新课程改革来看,阅读在当今政治课教学中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呢?
(一)加强政治课阅读能够弥补中学生肤浅的阅历。
现在的中学生接受的信息量是大的,但是能为思考问题提供支撑的信息却接触得比较少,阅历浅,缺乏丰富的实际生活经验,对书本理论的理解缺少必要的感性知识。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从感性材料的积累开始的。但党政干部的政治学习不必先从感性开始,因为这类人群已经有了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对于中学生来说,通过阅读可以弥补实际经验的不足,比较容易地理解理论知识,改变政治课教学枯燥的状况。
(二)通过阅读来积累信息符合当前新课程的教材编写意图。
现行新课程教材的正文部分除了直接陈述概念、观点、原理之外,还在教材中用仿宋体提供了许多事实的材料、举例分析等文字材料,其主要是起到情境导入和引导思维的作用。与以前的教材相比,感性材料增加了许多分量,从这个特点来看,我们重视开展学生课外的材料阅读,可以更加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弥补教材材料滞后的弊端,使教学更加符合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有利于切实提高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加强阅读能够提高学生政治知识的接纳度。
“图式”理论认为,知识在大脑中的储存越多,越有利于新知识的接纳。在政治课教学中,学生有时对某一知识存在难以深入甚至(尽管反复多次)难以掌握的现象。其实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跟学生缺少相关的知识背景有关。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引导学生多接触大量的学科背景知识,而接触大量的背景知识的最好方法是能够通过阅读来实现。只有大脑中积累的知识越丰富,学生理解、接受知识的速度才会越快。
另外,经常关心时政、阅读报刊,对于高考来说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热点问题的答案,可以组织得更完美,有些语言更有政治科目的色彩。
三、加强和促进政治课的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通过多种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热情。
1.结合教学引导学生阅读
政治教师一定要在思想上重视阅读活动的价值所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的阅读活动的开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树立以阅读促进教学的思想。定期利用教室后面的板报、学习园地、学校的橱窗等小阵地张贴有关政治主题的评论、新闻报道等文章内容,向学生宣传相关的政治知识,利用校园广播、读报课宣读、介绍有关党的方针、政策内容,以便掀起学生阅读的热潮。政治教师还可以会同学校有关部门开展法制教育、国内外重大事件的讨论、政治课沙龙等活动,把文本的阅读和声像的阅读,以及现实的讲座结合起来,努力营造阅读的氛围。
2.经常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交流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坚持阅读,并提高阅读效益,教师要经常指导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交流活动。
(1)读书笔记展览。指导并帮助学生在年级内或学校范围内展览好的读书笔记,供学生观摩、参考。
(2)读书一得之类的征文活动,对学校重点推荐的优秀图书,组织开展“读书一得”征文,对优秀者给予表扬、奖励。
(3)读书演讲,把读书活动和演讲活动结合起来,确定主题开展演讲。
(4)召开新闻评论会,定期举办课外阅读新闻评论会,让学生会运用政治知识进行分析表达,锻炼学生的政治学科思维。
(5)知识竞赛,利用活动课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竞赛,采用时事新闻知识抢答赛形式,促进学生阅读积累。
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提高,而且能促进其整体学习水平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二)结合学科教学,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文本材料。
政治课阅读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只有更好地和课堂教学活动相结合,政治课阅读活动才能具有真正的生命活力,才能使阅读活动发挥其所特有的教育价值。因此,政治课教师应该认真研读新课标、新教材及学生的学习实际,努力寻找好阅读活动开展的切入点,做到有的放矢,而阅读文本的选择则应尽量以学生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经历过、感受到的材料为主。教师可以确定主题,然后由学生根据主题进行课外分工寻找选择,最后在校园内开展阅读交流。例如:经济生活中的第六课投资的选择,尽管课本中已有了对储蓄、股票、国债等知识的介绍,但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投资选择知识,教师可以以投资途径为主题,让学生分工挑选各种报刊杂志上对投资选择介绍性的文章,开展深度阅读。教师也可以在上课前,充分利用教学参考书,把参考书中的教学资源链接的内容印发给学生进行阅读。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地占有信息,以最新的资料信息充实自己的头脑,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最终提高政治课素养。
(三)组织开展通过阅读进行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政治课阅读活动形式多样,教师应该结合新课标中提出的探究性教学活动建议,鼓励学生以身边的政治事例为切入口多参加相关的探究性活动,在此过程中仿照社会学科专家的研究方法,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探究性方案,撰写探究性报告。
例如,在学习生产与经济制度这一内容中的第二目:加强宏观调控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李扬:宏观调控不可能一成不变,研判中国经济走向”;“内地宏调:‘一保一控’,再加‘一助’?”滞胀阴影突现,从紧遭遇中国宏调变奏”:“一‘紧’一‘宽’次贷今年调控或先紧后松”;“谢国忠:08宏观调控将非常严――当心!这次狼真来了”等网摘文章材料,供学生阅读,然后让学生联系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的相关知识,自己确定一个问题,设计好方案,积极撰写探究报告。
这种探究活动可以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培养收集占有信息的能力,培养自我探究运用书本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用理性思考问题的时代,阅读已成为学生有效获取更多新知、信息来适应时代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时代呼唤着政治教育追赶时代,超越课堂,带领学生在浩翰无垠的知识海洋中努力开辟阅读的新天地。作为政治教师更要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学生徜徉在书海中,在书的海洋中积累知识,思考世界。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
篇4
关键词:课外阅读;写作;源泉
一、课外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意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里去。而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比较注重识字、写字和课内文章的阅读,却忽视了阅读与写作的密切配合,尤其是课外阅读常常让老师无暇顾及。然而,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的延伸,它让学生课内所学的阅读方法、写作思路得以运用和拓展。阅读量的多少,阅读能力的高低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写作水平。如何使学生的作文有内涵、有深度?我们就应该在课外阅读上多下工夫,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中找到“共鸣”,引发写作的“欲望”。而课外读物也正以各种风格展示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常常能在生活中看到它们的原形,在情感和认知上产生共鸣,并与生活中的素材和感受相结合,形成具有自己独特见解的作品。这也正是课外阅读对写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我在教室设计了一个好书推荐栏,选择了一些比较符合学生“口味”的书籍推荐给全班同学,如,《鲁滨孙漂流记》《小兵张嘎》《汤姆・索亚历险记》《西顿野生动物集》等,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我所推荐的书。每周抽出一节课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学生的阅读兴趣越来越浓厚,阅读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2.借助课本激发阅读兴趣
在学生对某个故事产生兴趣后,必定会激发其潜在的求知欲,促使他们把阅读延伸至更广阔的空间。在教学《草船借箭》时,我引导学生在了解诸葛亮、周瑜、曹操的人物特点的同时,还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三国形成和衰败的过程,或更多的三国故事,激发学生对“三国”的兴趣,并借机向学生推荐了《三国演义》。在学习了《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后,学生通过课本了解了故事梗概,更在精彩片段中,领略了这两部小说的魅力,我趁机向学生大力推荐,班级中便又掀起了一股阅读热。
3.肯定学生阅读体验
如课外阅读欣赏课、课外阅读心得汇报课、课外阅读成果展示课、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课等,让学生从中学会欣赏,不断积累,扩大阅读知识面,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不断激发阅读兴趣。在一次次的阅读交流活动中,学生通过话剧、朗诵精彩片段、交流读后感悟、制作阅读画册等形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个人爱好融入文本,使阅读成为一次个体生命的发展,让学生觉得这样的阅读是一种享受。同时,通过阅读交流课,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充分地享受阅读成功的快乐。
三、在阅读中搭建“读”与“写”的桥梁
1.结合生活看阅读
许多学生无法下笔或情节简单大多是因为构思不够巧妙,不知道接下去该如何发展,或无法抓着关键的细节进行描写。我们所推荐学生读的书,都是语言精练、情节精彩或贴近孩子生活的作品,如《小兵张嘎》《汤姆・索亚历险记》都是这个年龄段孩子易于接受、能够模仿的,甚至可以看到自己影子的故事。让孩子阅读故事,再走出文本,结合生活,让孩子更多地发现生活的精彩。
2.注重积累“精彩”语言
常言道:“书到用时方恨少。”这也正是我们读得少,积累少的结果。鲁迅先生曾说:“读书必须如蜜蜂那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如果学生只读语文课本中有限的几篇文章,那么到了作文时,便挤不出词句来了。而班上语文能力强的同学都对课外书情有独钟。可见读写能力的获取,主要还应来自于课外阅读,只有多读书,多积累词汇语段,日久天长,便能信手拈来、随心所欲了。因此,我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注意方法,多加积累,要求学生边读边划出精彩的语句或片段,读后再将其记录在“日积月累”本上,每天背诵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片段,并在课外阅读交流课上诵读给大家听,久而久之,同学们也喜欢上了这样的积累,更乐于将自己的“精彩”与他人分享,学生的文章表达也日益丰满起来。
3.在阅读中训练仿写
仿写,即以所阅读的文本为例,仿照文中精彩的语段或写作的思路、角度来练习写作。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人物外貌、心理活动的刻画以及环境描写的衬托等,都是我们在课外阅读中可以借鉴模仿的。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教师的习作指导来看,基本是从机械的引用过渡到灵活的仿写,最后发展为创作,在模仿中不断创新,以提高习作能力。学习了《人物描写一组》后,我推荐学生阅读了《小兵张嘎》,并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注意书中人物描写的片段,并把它们画出来,思考作者是如何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描写展示人物的特点。并让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对班级的某个同学进行描写,写后让大家猜猜是谁。以一个学生的片段描写为例:“他中等个子,长得很敦实,他的胳膊和腿真像成熟的玉米棒。他总喜欢穿一身红色运动服,他说:“运动服穿着舒适。”他的头圆圆的,红扑扑的脸蛋上嵌着一双黑溜溜的眼睛,就像黑夜里的探测器,时不时地滴溜转着,真滑稽!我最喜欢他的笑声。瞧!他又潇洒地挥舞着刚发的语文考卷,昂首大步迈向自己的座位,他那大嘴中发出的爽朗的笑声,似乎再向全班宣告:“我又是第一名”。简单的一段人物介绍,便把一个爽朗的大男孩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样的精彩似乎也不亚于文中的小嘎子,让听的同学们也不禁开怀一笑。其实作文原来可以这么轻松而愉快,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寻找到前进的方向。
4.多写心得促阅读
篇5
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情:作者的儿子在美国上学,一天在路上遇到邻居家的小孩,只比他儿子高一二个年级,他儿子想跟那个小孩子一起玩,那个小孩兴高采烈地说,他很忙,要去图书馆。教师布置了一个题目,让学生们列出自己身边的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名称,查出它们的化学成分,并写出一些基本的化学元素的名称。至于具体选择哪些日常生活用品,并没有具体要求,比如厨具类就有铁锅、不锈钢锅,糕点类也有奶油蛋糕、巧克力蛋糕、苹果派、草莓果酱夹心饼等,名目繁多,教师并不作统一的要求,只要你有理有据就可以。后来听说,这项作业孩子们做得五花八门,觉得好玩极了。他们通常都先选自己好奇的东西,然后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通过这项作业孩子们读了大量文章,某些方面的知识远远超过了大人。
听了这个故事,我对孩子阅读价值取向的认识发生了变化,阅读的指导原则和方法也随之改变。
1.阅读目标的选择性
课外阅读不是我们原有的阅读教学的延伸和加强,所以目标的确定不应以培养阅读能力为首要,更不应违背孩子的个人喜好而做统一的要求,要尊重孩子,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自行确定其阅读的内容。这样的阅读才是一种无负担的享受,还了生命多彩的真面目,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孩子们的阅读能力。
2.阅读材料的广泛性
课本上的材料大多是文学类的,偶尔有些其他材料也是不能满足孩子的求知欲的,更何况有一些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需要让孩子阅读报刊杂志,补充些科技类读物。如:生活小常识、自然知识、人类未解之谜、科技类读物等;另外也可以让孩子看看通讯报道、时事评论、人物传记等。科技的发展使阅读媒介大大扩大,网络使孩子可以进行更有趣、更立体、更复杂的阅读。因此,应该充分运用这个有效的工具,让孩子在自由选择中驰骋,在自由阅读中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这样说,并不是任孩子自己选择,为了提高阅读质量,教师还是要进行宏观调控。我在选择阅读内容方面注意了以下几点:
(1)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一致原则。随着教学的进行,学生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进步很快,教师编选内容时要注意学生的识字量、识字能力等因素,内容应尽量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一致,文字覆盖面应稍稍大于学生的识字量。
(2)趣味性原则。所编、选的内容应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图文结合的图画书,情节离奇的故事,令人称奇的太空知识、动物知识等。
(3)高尚情趣原则。文章能给学生一些心灵的启示,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4)适于朗读原则。朗读最大的特点是能再现文章的节奏和韵律,让学生能从中感受到语言文字所传达出来的美和感染力。当然,教师优美的朗读是促进孩子阅读兴趣的强化剂。
3.阅读的实践性
在课外阅读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学生自主阅读的反馈者和服务者。这个实践的过程可以是个体学习,互不干涉,拿着自己的书本甚至是其他实践材料躲起来,不受干扰地钻研。这样的阅读是人性化的,是很多孩子需要的。也可以是小组学习,共同讨论,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这种形式可以帮助孩子们共同提高。当然,如果家长有时间,我们也非常赞成各年龄阶段的亲子阅读。因为,一个温暖情境的组成,不只是一个地点和一本书。人,才是引导孩子学习“与书对话”的关键。在阅读情境中,父母可以成为孩子阅读的引导人,引导孩子选书、看书、读书,引导孩子发问、讨论、思考,进而引导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场地可以是教室、阅览室、操场、花坛边、卧室、书房……哪里适合就到哪里去;时间可以是课间,可以是放学后,可以是周末假期,什么时候方便就在什么时候。这两方面的选择就更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了。
4.评价的鼓励性
学生学习、发展到什么阶段,达到了什么样程度,结果如何,都需要进行总结性评价。课外阅读一段时间也需要进行总结性的评价。单纯运用考试的方式是比较枯燥的,更何况课外阅读的开放性、广泛性和特殊性也不允许采用单一、统一要求、统一步调、统一内容的评价标准。只要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消除学生的自卑感,增强自信心,评价的目的就达到了。
篇6
关键词 课外阅读;历史课外阅读;教师指导
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说过:“学习过程中,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大概是三七开吧。”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历史教学过程中不应把学生局限在课堂里,而要引导学生走进历史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
(一)初中生课外历史阅读的必要性
1.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的要求。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涵盖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又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内容博大精深。而初中三年的历史课程安排,只能是精炼抽象、非常浅显的学习人类发展轨迹的轮廓,从中领略一下人类文明发展中留下的经验和教训,所以学生如果仅仅依靠老师历史课堂的讲解,对学习初中历史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需要加大历史课外阅读的容量,扩大课外阅读的知识面来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历史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历史新课程标准的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阐述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历史课程资源中,新课标把“文字资料”,包括教科书和其他各类历史书籍认定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同时,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即倡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外阅读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选择阅读时间、阅读地点,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内容,是一种完全自主的学习过程,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3.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阅读可以引发思考和拓展视野,缺乏阅读则必然影响视野的广度和思维的深度,并具体表现为狭窄的知识面、较差的文字理解力、浅薄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历史课外书籍中记载着大量的朝代兴衰更替、历史人物的崛起浮沉,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更重要的是当学生阅读到这些内容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规律也就有了一定认识,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这对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初中学生的历史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和教师依旧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主要标准,很多学生每天要应付课业,忙于作业,他们的课外阅读时间非常有限。即使能抽出时间来阅读课外读物,阅读的娱乐化倾向也非常严重,大多数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是为了休闲放松,他们没有认识到有益的课外阅读对于促进学习、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素养的重要性。因此,如何处理好历史课外阅读与课内学业的关系,如何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发挥课外阅读的功效,是值得历史教师深思的问题,需要历史教师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一些方法指导。
(二)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历史课外阅读
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历史课外阅读有了兴趣,很自然地就转化到历史课堂的学习中去,能自觉地学习历史、研究历史,而学习和研究又促使他们去进一步阅读,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学习的责任感,让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学习“古代希腊的文明”这一知识点时,我通过提出问题:“你更愿意生活在古代的雅典还是斯巴达?”来激发学生对雅典和斯巴达这两个希腊著名城邦不同点的探究,引导学生去阅读课外书籍,而后在课堂上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畅谈对古代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向往,或者对古代斯巴达崇尚武力、报效祖国的憧憬。从而激发学生对古代历史的学习兴趣。
2.方法指导。虽然历史课外阅读具有“自主性、实践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但是,在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乐读、会读、读得好、读得深。
(1)推荐与历史课程有关联的、适合学生年龄阶段和认知水平的课外书籍。历史学科的课外读物浩如瀚海,一个人穷其一生都难以读完,初中学生接触到的只是其冰山一角。如果完全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学生会很茫然,感觉无从下手,因此需要教师做适当的推荐,给学生的阅读指明方向。初中阶段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的,学生的理性思维处于形成发展时期,感性思维还特别强烈,所以教师推荐给学生的书目,一定要跟历史课程有关,如初一、初二、初三分别是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历史,还要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学术性太浓。学术性太浓,学生会感觉枯燥、读不懂,从而丧失读书的兴趣。所以初一的学生,可推荐他们看《中国通史故事》、《上下五千年》、《明朝那些事儿》、《汉朝那些事儿》等通俗读物,初二可以阅读的书目有《中国近代历史人物》、《故事》、《》等。总的说来,初一初二的历史课外阅读以培养阅读兴趣,拓展知识面为主。学生到了初三以后,历史课外阅读的内容可以适当少些,因为学习任务紧,其目标以培养分析能力为主,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阅读的课外书目有《两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欧洲历史名人》等。
(2)帮助学生掌握常用的阅读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科学阅读的方法,有助于促进阅读效率的提高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科学的阅读方法有很多,“精读和略读是阅读的两种基本方式。”各种书籍因性质不同,阅读的方法也不一样。教师要告诉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阅读内容等灵活使用阅读方法,做到行之有效。由于受阅读时间的限制,略读是历史课外阅读中最常用的方法,由于内容比较浅显、阅读目的在于拓展教材知识的历史读物,可以快速阅读,在阅读中要能抓住关键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阅读重要的史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使用精读法,“如要重视史料的来源和作者,认识史料的性质;学会认读和解读史料,把史料与学习内容结合起来,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等。”在精读课外历史读物时,要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3)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历史课外阅读与其他学科课外阅读的关系。首先,历史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可以是课堂教学的前奏,也可以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实际教学中,不能简单把历史课外阅读等同于历史学习,要使学生明确历史课堂是历史学习的中心,教师要不断地从教材中挖掘既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又与学生的阅读兴趣密切相关的阅读主题。其次,历史知识的包罗万象决定了历史课外阅读必然会有无数的线索与其他学科相联,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历史学科的方法,突出历史学习的特色,引导学生在历史课外阅读中逐步提高历史学习的语言和文字的表述、整理和归纳、分析与运用的能力。在讲述九年级上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这一课中的《马可·波罗行纪》这个知识点时,学生普遍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马可·波罗究竟是如何描述东方的,是否真的把东方描写成遍地是黄金?一个同学去书店买了一本《马可·波罗行纪》放在班级的图书角,供其他同学阅读,并相互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学到课本上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面,还提高了他们分析材料,归纳和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合理评价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历史课外阅读也是历史学习和历史教学的一部分,所以也需要建立一种长效的评价体系,以激励学生更有效的去阅读并促进教师指导策略的不断完善。课外阅读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过程,所以课外阅读评价应该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要从多方位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评价。另外,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督促评价,容易半途而废。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可以是举办历史故事会和历史知识竞赛,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或是开展历史小论文、历史小报评比,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也可结合历史开卷考试的特点,有意识地在试题中选用历史读物材料,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读书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阶段特点和年级特点,举办各具特色的活动,笔者所在的学校,初一学生每年都有历史小报设计评比、优秀历史读书笔记展出,初二学生的活动则为课外历史知识竞赛、历史讲坛等,初三则是请学生根据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材料来命题,效果都非常好,学生的参与度很高。
目前,初中历史课程设置时间较少,只有两节课,教师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学生阅读的背景知识点较低,升学考试制度等等都影响着历史课外阅读的开展。但只要历史教师与学生形成合力坚持不懈,因地制宜的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定能实现历史课外阅读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2]梁琼珍.《走出盲点,关注学生历史课外阅读》,《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3]杜芳主编.《新理念历史教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刘小茹.《谈课外阅读作业的布置》,《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年第7期
篇7
语文教学的一个必要环节就是阅读。阅读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接受文字信息的、复杂的思维过程。阅读过程实际上就是大脑进行想象、联想,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的复杂的思维过程。对于课外阅读来说,对一个人思维的发展,对一个人思想的形成等具有重要的作用,课外阅读本身对学生的学习,尤其对语文学科来说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教师应该理清课外阅读与考试的关系
阅读本身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阅读既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又能增进学生的情感;既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我国有句俗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说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只要书读得多了,写起文章来有如神助。“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同样是说阅读对于语言表达以及写作的重要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是阅读对作品本身思想的理解作用。因此,合理的课外阅读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必然有助于考试成绩的提高。况且,现代考试已经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考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是更注重综合能力的考察,阅读本来就是考试的重要内容,再加上写作,更是占据了语文考试的较大比重,而写作本身与阅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语文的课外阅读对于考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要认清阅读与考试之间的这种关系,不要因小失大。
二、强化学生的主题阅读意识
在高中语文的课外阅读教学中,要有效利用学生已有的主体意识,更要不断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和效果;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藉以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以上都要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主体阅读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阅读能力。
三、教师要正确选择课外阅读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材料,语文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阅读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对于一些地区的学生来说,教材甚至是学生的唯一阅读来源。因此,语文课外阅读教材建设就显得极为关键。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教材的建设理应跟上时代的步伐,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要展现时代的气息。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师既保留传统的经典又能增添时代的色彩,达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然而,当前的语文教材却远远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这也是导致学生对语文阅读不满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高中语文教材建设是改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之一。高中语文阅读教材的选择要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基本要求,在内容、形式等方面加大更新频率,缩短更新周期,并尝试开发使用多种教材,使教材多样化,尤其在阅读材料的选择和编排方面要紧随时代的潮流,尊重当前学生的年龄特点及阅读特点,适当安排学生喜爱的作品。教材的设计要体现新课程理念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自主性阅读的开展。
四、结语
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与一般阅读所不同的是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阅读实践活动。其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形成一种能力。它不仅应该包括上述阅读的内涵,而且还必须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培养学生作为现代人所需要的阅读技能为重要任务,以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感悟能力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以丰富学生的生活、拓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理想。
【参考文献】
[1]朱文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如何以学生为本[J].新课程(教师版).2007,(06).
篇8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锻炼阅读能力的初级阶段,也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大好时机。在引导低年级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创造力,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快乐,从而爱上阅读,并在课后展开自主阅读。老师要将阅读与教学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阅读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一、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引发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刚刚入学,仍然处于玩心未泯的阶段,老师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低年级小学生识字不多,因此老师不能给学生规定阅读的数量,否则容易使学生失去读书的兴趣。老师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本进行阅读,以多种多样的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激起学生的阅读热情。此外,老师还要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爱好有一个大致了解,知道学生对何种书籍感兴趣。作为小学低年级教师,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与学生共同阅读。
(一)利用故事引起学生兴趣
故事是最易被小学生接纳的课外阅读方式。低年级小学生不认识太多文字,老师要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讲一点带有趣味性的小故事。如果能拟定阅读计划,每天为学生讲一个故事,例如《小兔的春装》、彩色的树》、《一对蝈蝈吹牛皮》等。经过长期耳濡目染,学生会对书本充满好奇,逐渐学会自己从书中获取故事。
(二)留下疑问,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老师在给学生讲故事的时候,可以特意留下一些疑问,不仅能进一步勾起学生兴趣,还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老师可以给学生讲十二生肖的故事,然后向学生提问:老鼠个子小,胆子也小,为什么排在十二生肖第一位呢?学生就会产生好奇,纷纷猜测。这时老师再说:《十二生肖的寓言故事》里就有答案哦。学生便会翻开书本寻找这篇文章,自主阅读并找出答案。
(三)运用表演让学生体验人物情感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接触到一些寓言或童话时,老师可以利用一部分课堂时间,让学生展开表演练习。例如《格林童话》中《小红帽》的故事,可以让几名学生分别扮演小红帽、大灰狼、外婆等人物,演绎故事内容。这类表演练习不仅能让学生尽量模仿故事中人物的动作和表情,也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故事中各个人物的思想情感,从而达到寓教于乐,事半功倍的教学目的。
二、利用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阅读平台
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后,老师可以组织一些综合性的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老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方法展开活动。比如采取竞赛的形式,让学生比一比,在规定时间内谁读得最多,读得最好。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挑选一些小学生喜爱的读物,开办读书角等,营造出浓郁的阅读氛围。学生一旦找到方向,就会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
随着学生的阅读层次不断加深,老师可以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利用综合实践平台,进一步阅读更多更好的作品,并学会自主查询有关资料,有选择性地展开阅读。如此一来,学生的阅读水平会迅速提高,不止学会阅读,还能把读到的知识内化,运用到生活学习中。老师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个小本子,上面专门记载一些精彩的语句和段落,并在每一页中都设计几项内容,比如“我的收获”、“一周总结”、“好词佳句”、“名言警句”、“经典摘录”等。同时老师也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适时有效的评价。小本子背后还可以让学生写日记、周记、读书笔记,或是自由绘画,再搭配几句话等等。这种多姿多彩的教学方式能吸引小学生的兴趣,养成学生写日记和写短文的习惯,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阅读活动中。
再比如,读到和名人轶事有关的文章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搜索资料,了解与该人物相关的历史故事,并作好笔记和摘抄。然后让学生阅读与该人物有关的书籍,说出这位人物有哪些地方比较吸引自己。这样循序渐进,逐层深入,使学生不仅学会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还学会从阅读中找出问题,引发思考,将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吸收,让阅读渗透到每位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此外,这一方式还能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长此以往,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阅读水平都会得到显著提高。
三、结束语
在课外阅读的天地中,每位教师都要努力探索,积累经验,争取把人类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尽可能地传授给孩子们,让低年级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发现学习的乐趣,找到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学生的课外阅读练习与阅读习惯培养要从低年级抓起,积土成山,滴水成海,为学生今后的学习道路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晓菊.推开童年阅读的一扇窗――浅谈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07:30-31
篇9
为落实这一思想,我认为首先应从阅读的数量入手。这包括两方面要求:一是倡导学生扩大阅读面,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扩展自己的阅读面。以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二是为学生规定课外阅读量。《语文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规定:小学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 万字,以后逐渐递加。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语文课程标准》还提倡读整本书,并在附录中提出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其次,还应明确向学生提出积累各种语言材料、加强背诵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积累语言材料,也可以看作是形象材料,或者思维材料、情感材料,这些材料储存于大脑,将成为学生终身的营养,也就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它们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极有利于学生接受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那么,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扩展自己的阅读面、以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呢?在我校承担的课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组织形式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过程中,我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要使孩子们保持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并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维持对某件事的热情的时间很短,许多孩子都只具有所谓的“三分钟热情”。因此,丰富多彩而又具有实效性的组织形式会更利于帮助他们对课外阅读实践保持持久的兴趣和注意力:
(一)、帮助孩子们选择适当的读物。
“适当”是指读物在内容上要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与学生的精神世界息息相通,与人性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情感息息相通,读物的表述水平略高于学生,语言在现实交际中具有广泛实用性和较高的使用频率,并为学生所喜爱。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都发现:孩子天生爱幻想,这就决定了他们爱读带有幻想的故事,如童话、科学幻想小说等;好奇是孩子们的又一天性,因此喜欢读一些探险和探秘的故事;孩子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喜欢读一些具体形象的小故事,如寓言故事等;儿童诗反映了孩子们的世界,表现了孩子们善良的童心,天真的童趣,为孩子们所喜爱;千古传诵的经典范文,一来文字精美,学生爱读,二来所描写或反映的是世间常景常物,人之常情常理,具有普遍性和广泛的迁移性,应指导学生多读;反映现实生活的时文在内容上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语言水平略高于学生,但为学生所理解所喜爱。这些读物都符合“适当”的原则,应该尽量向孩子们推荐。)
(二)保证组织形式既丰富多彩又富有成效。
1、自读自悟
这是最普通,也是用得最多的一种组织形式。因其具有灵活方便、自主性强等特点,因此深受师生欢迎。但是若对这一方式把握不好,就容易流于形式,导致孩子们对所阅读的材料缺乏深入的思考,“读而不思则罔”;如果对阅读材料的选择不当,还会对孩子们的课外阅读活动产生误导。因此,教师在给学生充分的自主、自由的同时,也要对阅读过程适时监控和正确引导。如为他们推荐适当的读物,随时随地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阅读情况,并及时组织相关的、有针对性的讨论、辩论活动等。
2、组建课外阅读小组,开展小组间的阅读比赛。
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中,我还尝试让学生自己选择阅读伙伴并组建课外阅读小组,自己命名并列在教室后面的板报上。每天的课外阅读课时间,便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阅读和交流,并定时展开评比。如:每读完一本书,便加一颗星;每背完十首古诗也加一颗星…这种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比赛,不仅引发了学生间的良性竞争,还利于孩子们互相鼓励,维持对课外阅读的长久兴趣,使“读好书、好读书”在校内蔚然成风。
3、在扩散性阅读中拓展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三圈相结合”的原则,即:课文为一圈,引申、延伸为一圈,课外阅读为一圈,三圈呈同心圆,紧密结合,围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主题开展扩散性阅读,让学生阅读更新、更活的大教材。在扩散性阅读中,学生的精神空间不断扩大,精神探索能力不断增强,与此相伴随相统一的语言感知量、积累量也不断增加,领悟力也不断增强。
在实践过程中,针对低、中、高段的学生特点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对于低段的孩子,重在激趣。如:学习了生字“鲸”,便让学生交流自已对鲸的了解,孩子们便主动到《十万个为什么》、《动物世界》等书上去寻找相关的资料,甚至回忆起自已看过的电视片,要求他们认真阅读以便讲给别人听;不求深度和广度,以学生愿读、爱读并乐于表达为目的。
对于中段的孩子,则引导他们有目的地读整篇的故事。同样对“鲸”的相关资料的阅读,就会要求他们主动收集尽可能多的资料,了解鲸的体形特点、生活习性等知识,并在课堂上交流,互相补充,以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
对高年级段的学生,除了围绕主题收集资料,开展阅读活动并交流外,还要引导学生对所阅读的材料作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带领他们通过质疑、辨论、争论等形式,开展探究性阅读和审美性、批判性阅读。这种思维的交锋不一定非要产生一个正确的答案,只要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就应该得到教师的肯定和提倡,以帮助孩子形成“不唯书、不唯师”的思维品质。
4、为孩子提供展示的舞台,鼓励孩子多读书。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只有尽量为孩子提供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的舞台,才能更好地鼓励孩子多读书。因此,我们开展了“课本剧表演”、“手抄小报比赛”、“古诗擂台赛”、“诗歌朗诵赛”、“优秀读书笔记展评”、“校园童话节”等活动,让孩子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活动中树立自信,培养兴趣。
二、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
为了让学生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时间开展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倡“精讲多读”,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
2、所有年级均不准留书面家庭作业,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
3、将每周二和周四的中午活动课时间定为“课外阅读指导课”,专门用来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开展读书会、讨论会、演讲会、辩论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4、为了保证学生课外阅读材料的数量和质量,除了向实验班级全面开放图书室、网络教室外,还倡导各班建立了“小图书箱“,号召学生将自己的好书带到学校与同学们交流,以实现“资源共享”。
5、为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专门印制了课外阅读资料汇集本――――《记忆的碎片》,指导学生将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的积累和感悟及时记录下来,不拘形式,张扬个性。
三、收获与困惑
我们欣喜地发现:课外阅读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也十分明显。因为有些课文往往以有限的文字反映出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又有着复杂的背景。如果没有足够的背景材料作依托,要理解课文是有难度的,如《》、《赤壁之战》等;因为阅读是一种信息输入,说写是一种信息输出,没有输入,哪来输出?而适当的扩散性阅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心理空间,它为学生解读语言文字、领悟相关内容提供了有力的经验支撑。
通过一年的尝试,实验班级孩子们的表现也令人惊喜:不仅顺利完成了阅读任务,而且在创新思维的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一年级的孩子们便出了一本日记小册子《小脚丫》;在阅读古诗“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时,孩子们也敢于向古人发问:既然山水俱翠,又何来“白银盘”一说?
篇10
关键词:农村孩子;课外阅读;母语学习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南宋著名学者朱熹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出读书使人睿智的深刻道理。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信念的真理之一就是无比相信书的教育的力量。特级教师的王崧舟也阐发出“读书是一种精神修行的方式”的阅读观点。“大家”们的观点无不彰显阅读对于人的重要意义:广泛的阅读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育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有助于沟通个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使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因此,孩子在小学阶段就养成阅读习惯,形成阅读技能是十分必要的。作为受教育主力军――农村儿童也不例外。然而,农村孩子的阅读现状令人担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农村孩子的阅读现状
1.留守儿童居多,亲子阅读成奢望
农村学生家长生活压力大,受经济大潮的影响,他们往往选择到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挣钱养家。据调查显示: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占86.5%,一般都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在管孩子的生活。而爷爷奶奶十有八九不识字,让家长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成了奢望。
2.应试教育根深蒂固,阅读资源匮乏
农村家长迫切地希望孩子能通过学习,考上大学,跳出农门,因此,格外关注孩子的成绩,孩子有没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家长根本不管。平时极少给孩子买书,即使买也只是买一些《课堂全解》《课课通》等“精饲料”式的书,而真正能给孩子提供丰富营养的书籍却很少问津,所以,孩子基本上处于无课外书可读的状态。另外,学校对老师的评价也往往以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依据,多数老师信奉“熟能生巧”的信条,布置大量的作业让孩子反复练习,孩子的课余时间被作业充斥着,根本没有时间再去看课外书。
3.社会阅读氛围薄弱,阅读意识差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全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认为:阅读倾向缘于当前的社会背景。农村人每天劳动量大,体力消耗大,基本没有闲暇时间,偶尔有时间就打打牌、看看电视……走遍整个村庄,也很难看到有谁在看书。家长阅读意识差,孩子也就潜移默化地远离书本了。加之电子产品铺天盖地,孩子随时可以接触电子游戏、电视影碟。试想在这样的社会氛围里,孩子还能静下心来读书吗?
二、推进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方法
作为基层语文老师,我深知:母语学习,语言的积累很重要。而语言的积累来自于阅读,丰富的课外阅读是农村孩子母语学习的活水源泉,因此,有必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极力推进学生的课外阅读。笔者在农村小学坚守多年,摸索了一些推进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方法。
1.师生同读,让学生乐读书
基于农村孩子亲子阅读几乎为零的状态,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教师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成才之人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学中,根据小学生不同年级的年龄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书拿出时间和学生一起看,一起交流。学生有了阅读动力,时间长了,孩子自然慢慢地被书所吸引。
2.授之以渔,让学生真读书
学生阅读只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往往出现走马观花只看情节的现象,这样的读书收效甚微。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教给孩子有效的读书方法。我们经常选择书报上的优美文章,教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画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存进自己的积累本中,还可以将自己订阅的报纸杂志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这样的阅读,学生不再是走马观花,不再是敷衍了事,而是真正从读书中有所收获。
3.创造条件,让学生能读书
(1)让学生有书读。农村孩子阅读资源匮乏,是不争的事实。我们按年级印发《告家长书》,宣传读书的重要性,并附上该学年孩子的必读书目及推荐阅读书目,要求家长尽量为孩子准备,可以买,也可以借,确保孩子最基本的阅读资源。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我们还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带到班级里,交换阅读;也可采用流动图书箱的办法,由各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
(2)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每周划出一节阅读课,单周学生自读,双周师生交流或阅读指导,保证课外阅读有条不紊地扎实推进。
4.积极评价,让学生勤读书
建立有效的阅读评价体系,让学生的阅读活动常态化。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有计划地开展朗诵会、课本外的故事比赛、童话化装表演会、读书汇报会、名人的读书格言接力赛、展览读书笔记等活动,对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大张旗鼓地表扬,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成就感、荣誉感,让学生感觉到读书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是每天都要做的事。坚持这样做,还愁孩子不读书吗?
总之,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能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积极拓展渠道,努力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让学生徜徉在书海中,在书的海洋中去积累语言,习得母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