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设计亮点与特色范文

时间:2023-10-17 17:27: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微课设计亮点与特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微课设计亮点与特色

篇1

1教学过程的设计

微课的教学过程要简短完整。首先,引入有趣,或创设一个简短的情境,或设置一个疑问,力求新颖、迅速切题;其次,最好沿着一条主线展开讲解,层次分明,旨在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化思维,让学生能学会;最后,还要有一个好的收尾,在画龙点睛的同时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也根据需要可省略掉此步。例如,“呼吸运动”这个主题,在分析了学习对象、学习内容、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等方面之后,教学过程设计如下。首先,情境导入,插入人工呼吸图片:你知道人工呼吸的原理吗?产生认知冲突。其次,按“从因到果”逻辑关系设计教学主线,沿着呼吸运动的过程这条主线展开,从体验呼吸开始,利用呼吸时胸廓的变化动画,引导学生认识胸廓,体验呼吸时肋骨和胸骨的运动及胸廓的变化,明确什么是呼吸运动,产生探究胸廓容积变化原因的欲望。胸廓为什么会运动?利用呼吸时胸廓的变化动画,结合自身的体验,模拟图片,如用拉开的弹弓的图片模拟肌肉收缩会产生力量,用手背自然隆起和用力伸直手指模拟膈肌的舒张和收缩状态等,总结胸廓容积变化的原因是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引起的。那胸廓容积的变化和呼吸有什么关系呢?胸廓容积的扩大和缩小,肺的容积会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用废旧塑料瓶制作简易的实验装置,思考演示方法,动手模拟实验,进行实验现象分析,得到结论:胸廓扩大,肺也扩张,气体入肺,完成吸气;反之,完成呼气。肺容积扩大时,为什么气体会进入肺?通过挤压塑料袋的小实验,引导学生发现在气体量不变的情况下,气体容积变化与气压之间的关系,得到结论:肺容积扩大,肺内压低于大气压,气体入肺,完成吸气;反之,完成呼气。最后,总结呼吸运动过程,通过观看动画,进行概念图式总结。整个设计的亮点在于通过亲身体验、模拟图片、自制模型、模拟实验、推理分析等活动,逐步分解难点,化难为易,把学生头脑中的前学科概念转化为科学概念,从而形成重要概念。

2教学资源的设计

微课虽“微”,却“五脏俱全”[3]。微课的核心资源是微视频,与教学主题配套的教案或学案、素材课件、练习测试、教学反思、学生反馈和专家点评等相关的教学支持资源也是微课的组成部分。其中,PPT课件的制作质量会直接关系到微视频的画面质量,其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是:PPT只放核心内容,不需要把教师所说的话全部放在上面;背景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可过分花哨或呆板;同一页文字、图片的比例适中,字体颜色不超过三种,字体和背景颜色搭配自然舒服,字体大小差别不可过大。

3语言和媒体的设计

篇2

《探究平面镜》数字化学习工具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是微课程学习系统,其他的都是基于此展开的,因此这一部分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管理系统的效果;而系统服务的对象是初中生,因此能否结合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规划、设计和制作出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微课学习系统事关整个系统的成败。

本学习工具具有以下特色与亮点:

①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知识点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音视频、动画、游戏,多方位刺激学生感官;另一方面,强大、众多的人机交互运用在动画、测试、调查、特别是3D游戏中,使知识的传授不再呆板生硬,而是能让学生主动地沉浸其中(如图1)。

②它具有多样化的测试形式,能满足不同学科对测试的要求,系统甚至还可以批阅问答题。测试或调查的成绩能够实时公布,满足了学生的竞争需要,也使他们获得了自我价值的满足感(如图2、图3)。

③它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把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以便能从事更重要的德育、情育及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工作。下页图4、图5是《光现象》单元检测的成绩统计与分析。

制作背景

①新课程改革的矛盾。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诸多弊端,从2000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多少年下来,很多教师的感受是有些累,并且由于从评价上没有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形成一套成熟全面的评价机制,大多还是以教学成绩论成败,学生的各种素质上去了,但成绩下来了。首先尝试课程改革的教师出力不讨好,只好又回到老路上来,在现行情况下,素质与分数不可兼得正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一样,如何解决着实令人头疼。

②关于翻转课堂的困惑。近几年,国内外的翻转课堂让我们眼前一亮,但它要求教师必须先掌握学生的“先学”情况,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后教”。试想采用学案导学的学校教师,必须先把学生做完后的一大堆导学案批改完,然后再次备课,才能上课,可有多少教师能做到?有多少学生在家看过微视频?做的练习怎样?因为没有反馈就没有有效的教学,所以在很多情况下,翻转课堂也只能流于形式。

③突破口――运用以新课程改革理论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载体,融学习管理系统、班级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大数据云平台的集成平台(如图6)。

图6所示的教育构想蓝图,如若实现,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将完全被打破,取而代之的将是选课走班制。这个班可以是传统意义上实质的“班”。也可以是根据不同学习水平甚至缺陷知识点而划分的虚拟的“班”。教师的“教”可以是根据翻转课堂的学习情况进行传统意义上的教,也可以是云平台依据学生学习统计情况自动分班或分组,进而进行“交互性微课程”性质的自动教学和测评,过关则进入下一知识点的学习。不过则可以重新进入上一循环学习。所有科目学习合格后颁发电子合格证书,并自动升入高一级的学习中,某一学段学习完成合格后,自动颁发该学段的毕业证书,并转入高一段的学习中。如此进行,学生的学习效率能不高吗?学有余力的学生还会“吃不饱”吗?只要你想学,随时可以借助强大的教育云平台进行学习,而且会智能化地根据具体的学习状况规划学习任务,实时反馈,实时颁发各科过关证书、升级证书,甚至毕业证书,或许你在中学校园还能看到小学生的身影呢!

学情分析

篇3

关键词 微课 学习方式 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course to Teaching

LU Dongmei

(Depart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Nanji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23)

Abstract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micro-course is being well received by lots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with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shortness, convenience and prominence. To complete its teaching task in the limited time, the author describes six aspects in terms of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course to teaching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accumulated.

Key words shortness; learning method; teaching resource; micro-course

0 引言

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手机、手持移动数码产品的普及将我们带入了数字化时代。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他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任何内容来学习。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原有的教学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学习者的要求。那么具有活泼生动、短小精悍特点的微课资源应运而生。微课教学模式在改变学习者学习方式的同时,必然将渗透到一线课堂的教育教学中,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而影响未来的教育改革走向。

1 微课的研究和现状

从2012年开始,佛山市率先启动微课建设,征集了超过3000节优质微课;参与教师超过2000人,覆盖“小、初高”各学科的重点和难点,点播次数超过100万次,深受师生的欢迎。2013年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了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大赛,这是网培中心成立6年来首次举行的大规模的在线开放公益比赛。全国省级赛区共有31个,参与比赛的高校超过1600所,参赛选手超过12000多人,受到了高校教师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如今轰轰烈烈的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大赛复赛刚刚落下帷幕,微课完成了从中小学到高校的全方位覆盖,在教育界掀起了一股微课热,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广泛关注。

微课最早是在2006年由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在可汗学院进行实践的。它是指运用建构主义方法,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在这一领域研究和实践最为系统的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教育网络中心胡铁生则认为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黎家厚教授认为“微课”时间应该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广大一线教师所广泛接受的认识是:微课是一线教师自行开发,时间在10分钟的微小视频课程,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为教师所需,为教师所用,解决教师实际工作中的棘手问题的视频课程。

2 微课的特点

2.1 微

传统教学资源的开发一般是以单元和章节为单位,因而资源的颗粒度过大过长,视频的讲授时间一般在45分钟左右,占用资源多,使用不方便。而微课视频因其只是教学过程中的某一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等)的讲解,故没有过多的铺垫和渲染,针对小学生的微课视频录制的时间一般在5~10分钟;争对大学生和成人学习者的视频也不超过20分钟。微课的主题突出,语言精简,能使学习者集中注意力,聚焦某个知识点。

2.2 课

微课本质上还是课的一种,它除了视频以外,还包括与该教学活动有关的教学设计、课件、课后习题以及学生反馈和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微课不仅给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新型、简单的学习方式,也给学习者和教师的沟通提供了渠道,同时也为教师之间进行共享和研究提供了便利。因而,微课能在促进学习的同时推动教学的改进。

2.3 便

传统的教学方式,具有固定时间和地点,学生的零散时间不能充分用来学习而全部浪费掉了。微课的使用方便则是它的一个重要特色。随着手机、电脑的普及,使下载微课视频变得简单容易。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根据自己的情况,挑选并下载一些自己不懂得或不太懂的微课视频到移动终端供他们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自己方便的时间里学习,而且在播放过程中可以随时暂停,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碎片时间。在微课讲授完毕后,还伴随提供习题,测试等供学生加固知识点,非常适合学生课外学习或辅导。同时微课也适合成人最大限度利用零碎时间进行业余学习。微课在本质上说是一种非正式的泛在学习方式,是对正式学习方式的有益补充和辅助。而且微课视频具有可视化、动态化和趣味性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用动画、播放等方式代替说教,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2.4 用

微课课例简单,学习内容与目标单一,对于一些微课所讲述的知识点或者教学难重点,教师可以播放微课视频,照搬或者迁移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这样学生就能清晰明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而同时广大教师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学情境中,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推动了教师的教学研究,丰富了教师的教育实践,改变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

3 微课在教学中的运用

微课,顾名思义就是话题小、时间短的课,那就不可能像传统课堂那样大容量地进行教学。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还能收到良好效果,就成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结合这两年参加微课的经验,总结出以下几条原则:

3.1 选题要精

传统教学理念让我们总觉得一堂课中给学生灌输的知识越多越好、知识量越大越好,讲授的知识点越精越好。教师往往会在短短10分钟左右的有限时间里尽可能清楚地讲尽可能多的知识。这种知识的大容量、课堂的精细化和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导致微课教学内容膨胀,授课时间安排不合理。由于微课的授课时间比较紧凑,如果选题太大,则显得庞杂,重点不突出;如果选题太小,则显得肤浅空洞,缺乏实质性内容。所以既然上的是微课,就要求教师的选题越小越好,最好能微到极致。

3.2 重点突出

由于微课的时间比较紧凑,那么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引入要迅速,围绕重点进行讲解,所有可有可无的材料、旁枝侧叶最好都要删除。同时收尾要干净利落,一个好的总结能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三个环节共同作用使整个微课视频一气呵成。

3.3 语言简明

语言的准确和规范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基本要求,对微课而言,除了准确规范外,还要求语言的简明生动。当然,语言的简洁生动并不是说语速要快,甚至省略一些重要东西,而是指说话的口齿清楚、干净利落。对于讲授重点中的重点的时候可以适当放慢语速或加重语气,做到抑扬顿挫。在力求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同时,做到逻辑性强、简单明了。

3.4 亮点醒目

微课一定要有自己的亮点。试想,如果所有的微课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那么对学生而言,必定会失去它应有的吸引力。这个亮点可以是激情四射的演讲;活泼生动的表演;精妙完美的课堂结构等等。每个微课有了自己的亮点,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前去观看。

3.5 视频清晰

视频拍摄一定要注意画面清晰,做到音画同步、口音和动作一致。同时为了便于学习者的理解,可以添加一些字幕和特效。

3.6 微课的升华

由于微课是对某一孤立知识点中的重难点的讲解,它既缺乏知识的承前性,也缺少知识的后续性,因而缺乏知识的系统性,成为知识碎片、形成信息孤岛,无法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那么如何尽量减少它的孤立性,发挥微课的作用呢?笔者认为解决办法是制作一系列的微课视频,把这个教学内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微课程。

4 结语

微课作为一种教学资源,是对教师“教”资源和对学生“学”资源的有益补充。微课的发展潜力无限,微课教育代表了教育改革的趋势,必将为现代教育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佛山市中小学网络教学资源应用调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

[2] 黎加厚.微课程教学法与教学方式的变革. 微课与网络课件开发专业会议,2014.

篇4

“痛点”“痒点”和“卖点”――初稿研讨过程

“痛点”“痒点”和“卖点”本是产品营销学中的名词,分别指产品能解决的刚需、能刺激用户兴趣的地方,以及产品有什么特色。对应微课程设计,我们理解的“痛点”是教学目标,“痒点”是情境创设和任务设置,“卖点”是微视频制作的水平。

1.确定教学目标:课程设计“痛点”

【陈础勘窘诳蔚摹翱伪辍笔恰霸擞米柿纤党鑫夜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为了达成它们,我们要设计更有梯度的教学目标。

【杜宇】是的。本节课篇幅不小,虽然结论不多,但需要为了得出结论进行大量分析和讨论。我们是不是要在8分钟的微课中有所取舍,这样才能突出重点?

【强雁】同意。我们可以将这次微课的实施目标确定为课前自主学习。8分钟的视频,能帮助学生梳理重难点,并指导他们开展相应的活动。而自学效果的评价、活动成果的展示,则可以留到课堂教学时进行。

【陈础磕俏颐蔷徒微课的教学目标锁定在了解、思考和调查这几个层次,这也能体现出翻转课堂先学后教的特点。

通过讨论,我们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①了解水资源的存在形式和时空分布特点。②思考这样的分布特点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解决措施。③上网搜索,了解我国主要水利工程设计建造的过程和作用。④开展两项关于节水的调查研究。

2.以情境带任务:课程设计“痒点”

【陈础靠吻白灾餮习的成果受到学生自觉性的影响,因此在设计中,我们要注意课程的趣味性。要设计一个合适且有故事性的情境,去串联对应教学目标的每个任务,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完成学习。

【杜宇】初中生对《熊出没》非常有亲切感,如果我们以动画片中的人物为主角,设计一个森林遭遇水危机,熊大、熊二和光头强寻找新水源的故事,正好可以形成闯关式的任务设计,如何?

【强雁】太棒了!它们从认识水资源开始,正好可以先研究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发现这种分布特点带来的影响后,它们在想办法解决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困难,此时就需要学生的帮助,这样自然地开展了思考和探究。

【陈础客意。我们根据这个主线,把任务细化一下,每个环节多一些有阶梯性的问题,这样既能保证故事的合理性,也能培养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的科学方式。

【杜宇】另外,我们还可以将开始的情境具体到森林因为河流枯竭和湖泊污染才遇到水危机,这样便于让学生们帮助熊大研究如何节水和保护水资源。

热火朝天的讨论后,我们根据教学目标和预设情境,设计了六大学习任务。在设计这些任务时,我们特别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充分保证其独立思考的空间,鼓励其自主探究,绝大部分的问题都没在微视频的讲解中给出答案。

3.信息技术整合:课程设计的“卖点”

【陈础俊缎艹雒弧返那榫骋入,能激发学生一开始的兴趣。但我们如何保持这样的兴趣呢?可以整合哪些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杜宇】我们可以在课程中将补充资料的网址链接做成二维码,并将其插入到视频中,在关键时候出现一下,这样很有寻宝的感觉,怎样?

【强雁】非常好。我们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不仅可以上网搜索资料,还可以建个QQ群,这样便于学生提问、讨论,他们也可以从群文件中下载资料。

【陈础课颐腔箍梢越在数字化实验中应用较好的软件的功能,如CCTalk在线授课功能、思维导图软件对系统掌握知识点的作用等推广给观看这节微课的学生。甚至可以邀请他们加入学校的iTunes U课程,从而获得持续性的课程更新。

最终,我们在各个自主学习任务中,通过三位卡通人物出其不意、略有喜感地给出补充资料的二维码;在需要搜索资料的环节设置“暂停”的提示;在视频结束的地方以及任务单的最后,给出QQ群的二维码,CCTalk、iMindQ等APP的下载链接,以及iTunes U课程的注册代码。这些信息技术手段的整合,可以推进翻转课堂的实现。虽然微课只有8分钟,但学生自觉进行探究的时间远超于此。这正是我们进行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意义。

“打补丁”“更新”和“卸载”――“改进点”的选择与斟酌

“打补丁”“更新”和“卸载”是我们使用电子设备时很常见的操作,也对应了当天下午紧锣密鼓的改进工作。我们先逐一梳理了兄弟团队对我们微课程设计的建议,并记录下他们教学设计中的亮点,然后,又进行了一轮“思维风暴”,选择“改进点”,明确改进方法,分工协作,最终形成定稿。

1.“打补丁”――重难点处理方式的补充

【陈础啃值芡哦咏ㄒ椋对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重难点掌握情况的评判,不要全部留到课堂教学时进行,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微课,对大部分问题有基本正确的认识。

【杜宇】我赞成兄弟团队的观点。翻转课堂模式的意义在于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开展能够解决区域性问题的研究活动。如果把基本知识点的处理过多地留在课堂,确实会事倍功半。

【强雁】但我们还是得保证学生在获得正确答案前有独立思考的时间。例如,可以在教师归纳总结知识点之前,给出“暂停一下”“先想一想”“把你的想法写下来”等文字,提示学生先自己思考,再继续听老师讲解,最后与自己的回答比较,把疑惑记录下来。

【陈础客意。这样的方法可以用于学习容易得出正确结论的基本知识点,但对于需要在课堂上讨论一下的重难点,我们也要让学生在课前学习时有个正确的思考方向。

【杜宇】在兄弟团队作品中,有“通关秘籍”的设置,我们也能加以借鉴,设置一些“锦囊”,即学生在获得关键性提示后,能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任务中的具体问题。

2.“更新”――细化环节设置

【陈础啃值芡哦踊菇ㄒ槲颐窃銮课⒖蔚幕ザ性。我认为可以把一些活动形式变为小组合作,这样学生在课前学习时就不会感到孤立无援。

【杜宇】同意,特别是节水部分的两个活动,难度较大,费时费力。如果变成小组合作的形式,会更容易出成果。

【强雁】我们还可以利用QQ群或微信自由组队、合作交流,及时共享成果。另外,各个环节的命名也需要统一,版面的设计还需要更加清晰、美观。

3.“卸载”――精致课程内容

【陈础课颐浅醺逯械奈⑹悠党时了42秒,有什么内容是累赘或无效的,可以删去的?

【杜宇】是的。关于水资源的作用,我们没必要在开始的地方讨论,原因在于:一是学生原本对这个问题就有一定认识;二是在节水的活动中,完全可以充分认识这个问题。

【强雁】另外,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可以只给“锦囊”不讲解,因为原因在课堂上还要讨论的,这个探究活动很重要。

经过一系列的改进,最终的定稿达到我们的期望:富有吸引力且贯穿于学习过程的情境,充满挑战和未知的环节设置,兼顾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的任务安排,体现翻转课堂特点的课前学习,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习过程。

设计亮点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们立足学情,紧扣课标,把握翻转课堂特点,注重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本着这些原则,我们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如下亮点:

1.先学后教,但不是只学不教

这本节课的设计中,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明确在翻转课堂形式下教师的角色转变,保证学生独立思考、研究的空间。微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自学绝大部分基础知识,突破不少重难点内容。然后,学生可以带着知识、问题进入课堂学习,探究更有深度和广度的问题。但我们也注重了教师作为学习指导者和活动组织者的作用,既有在学生突破重难点时给予“锦囊”提示,也有在活动形式和内容上的用心思考。

2.精心设置情境

好的情境设计不仅能快速吸引学生进入课程学习,还能始终让学习者的专注度维持在高水平。我们认为,好的情境应该立足学情,具有亲切感,创设的故事应当生活化且合理,并且贯穿于课程始终,不断发展。在本节课中使用的《熊出没》情境就具有上述特点,它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兴趣,和学习任务相得益彰。

3.微课程突破时空限制

翻转课堂绝不只是8分钟的微视频和一份自主学习任务单,还应该具有延伸性和持续性。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们加入了即时通讯软件的使用,使学生在学习中和学习后都能相互交流、合作探究。其实,如果把课程最后建议的几款APP也使用起来,微课程会更加具有突破时空限制的活力,真正实现随时随地学习。

4.注重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篇5

关键词:会计微课程 开发 应用

随着“翻转课堂”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普及,微课程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微课程以其“短小精悍”的特性,非常适合于非正式学习和移动式学习。与此同时,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模式也发生着深刻变革,MOOCS(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网络在线课程和微课程得到了有效地开发与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水平。

一、微课程及会计微课程概述

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 Roy A.McGrew 教授提出的60秒课程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 提的一分钟演讲,标志着“微课程的”诞生。而现在备受关注的微课程概念是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 David Penrose在 2008年提出的,他认为微型的知识脉冲只要在相应的作业与讨论的支持下,能够与传统的长时间授课取得相同的效果,将成为一种知识挖掘框架。另外,Morris认为Penrose所提出的微课程概念是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一种开放式课程,有可能成为今后全新教学模式,Open Education也指出微课程将是今后网络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内,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在2009年率先提出了以微视频为中心的新型教学资源――“微课”,他认为“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如何开展教学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黎加厚(2013)在《微课的含义与发展》一文中给出的“微课程”定义是:微课程是指10分钟内,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随后,众多学者专从不同角度论证微课程的概念和特征,但还没有权威的概念。依据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会计微课程的概述,笔者将会计微课程的概念界定为:会计微课程是依据我国会计准则、财经法规制度和会计理论,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按照教学标准和要求,融合情景案例与图示的一种专业化、情景化和可视化数字资源的小课程(刘胜辉,2016)。

二、会计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根据微课程的特点和应用技术要求,本文以杨平波教授主编的湖南大学出版社《会计学》(2015年1月第2版)一书中“实收资本账务处理” 为例,介绍会计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

(一)设计准备阶段。

1.微课选题。会计微课的选题十分重要。一般来说,课程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比较适合作为“微课选题”,且微课取名简洁有吸引力,才有利于学员产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企业筹资业务中“实收资本账务处理”是会计学课程中业务核算的启蒙性章节,显然是重点选题之一,本文以此为“选题”来介绍如何设计与开发微课程,有一定的代表性。

2.微课开发路线。微课的开发路线有多种。主要有:(1)采用PPT软件自带的“加载项”菜单中的“录制”功能进行录制;(2)采用拍摄设备进行录制,教师可采用手机视频、专业摄像机、IPAD等设备进行录制;(3)采用微信公众平台制作图文型微课程等方式;(4)采用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进行录制,这是目前相对使用简便、录制快捷、功能齐全(含屏幕剪辑、语音旁白、录制PPT、字幕和媒体导入)、录制效果较好,是比较受欢迎的一款录制工具;(5)其他录制拍摄方式。

3.微课设计开发思路。(1)微课教学内容(见下页表1);(2)媒体与脚本设计结构(见下页表2)。

(二)微课录制阶段。本文以采用第4种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方式,来简述微课的录制过程。

1.视频录制。执教者准备好教材后,打开教学PPT,带好耳麦,调整好话筒的位置和音量,并调整好PPT,打开Camtasia Studio中的“录制屏幕”录屏后,点击“REC”开始录屏(如图1所示)。执教者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如图2)。讲解时,执教者可以配合标记工具或其PPT素材来实现对知识点的充分讲解。录制时,注意语速不要过快,吐词要清楚,录完时即按STOP结束。

2.视频美化。视频录制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录制完后,执教者根据创新性教学需求,可对D像、声音进行适当的调节,确保视频画面清晰,声音纯正无杂音;还可穿插音频或对视频进行适当剪辑,添加标注、媒体音乐、字幕及语音旁白。以上程序完成后,点击SAVE后进行大小聚“焦”,然后进入“生成向导”,点击生成MP4格式的视频。如果仍对视频录制不满意,可以重复以上步骤进行重录和编辑。

(三)微课检测阶段。执教者检测自动生成的MP4格式微课视频效果后,如有需要,则可在Camtasia Studio软件中加载该视频进行下检测,以便修改。

1.对微课选题的检测。会计微课通常选择某一重点或难点问题作为选题较为合适。“实收资本”的账务处理是企业经济业务核算第一环节,是学生接触会计核算的第一个知识点,学生易感兴趣。本文针对“实收资本”的账务处理这一主题,讲解了如何录制10分钟左右的时间视频,从情景案例导入,到案例分析与小结,层次分明地介绍了相关内容,学生理解掌握度较高,印象深刻。

2.对PPT课件的检测。会计微课PPT课片应符合教学主题,清晰美观、有视觉震撼力;课件字体、字号得当,颜色搭配协调合理,便于观看;PPT数量要与教学内容安排相符,10分钟左右的微课一般对应8―15张PPT较合理,少则不能详细展现所有内容,多则让人有繁杂之感。

3.对视频画面的检测。微课视频要求画面清晰,录屏全面。微课视频录制最好选择一处安静且光线充足的地方,经过后期美化,确保视频动画效果与授课节奏协调一致,课堂教学流畅,以便于学生在线听讲。

4.对教学语言的检测。教学语言应规范、清晰,节奏适当,避免口头禅的出现。一般来说,教师语言表述专业、准确,简洁、明了,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则更佳。

5.对教学风格的检测。教学风格是会计微课的一个亮点,如何在短时间表现出非凡出众风格是微课致胜的关键。因此,在微课制作过程中,执教者一是要多参考现有微课技术与形式,认真探索自己微课的方式与布局;二是设计好微课片头,以吸引学员学习;三是适当地录制教师身影,表情、肢体语言及表达风格。四是对有些实操环节,可嵌入动画或实务视频,类似于电视电影画面情景,这样教学的趣味性更佳。

三、会计微课程教学的应用优势

(一)微课程形式多样性。刘胜辉(2016)谈到湖南省首届微课大赛提交的作品共有11 689件(含财会类微课60余件),微课作品形式多样,各显神通,百花齐放,主题突出,重难点集中,专业知识严谨,视频教学画面各具特色,形式各有千秋。会计微课形式由于多样,应用范围变得更加广泛,如使用在传统教学课堂上,也可以通过录像和远程视屏来进行会计实务教学以及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满足了部分学员的自主学习需求。

(二)微课程资源可共享性。会计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对提高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高应用型人才质量、促进教学资源共享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平时枯燥的会计理论知识难以提高学生兴趣,如果教师能有效开发或应用质量较高的会计微课程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及“大数据”平台,将微课资源得到远程共享,这无疑对加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互动效果有很大促进作用,一定程度上还可解决国内会计教学资源分配的不平均现象,让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会计从业人员得到更好的会计专业教育,促进当地会计教育的发展。

(三)微课程应用广泛性。会计微课程在学校领域内应用广泛,张姝梅(2015)谈到微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其短小精干,知识与技术传授效果颇好的优势,让越来越多的学员所接受,已经成为高校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热点;刘胜辉(2016)也论述了部分高校在讲解会计学课程的实收资本账务处理时,接受投资如果改用“形象地嵌入设备、专利技术、材料和货币资金等图片+PPT”的微课教学视频方式教学,则更具有亲和力和专业性。除学校外,会计微课程在各种社会培训与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中,也逐渐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上市”,可大大节约学员人力、物力与精力。

(四)实现学习主动化与个性化。会计微课程是借助“网络平台”开发的在线课程,可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进行在线移动学习,不受任何时间、空间的限制,且可自主选择和随意控制学习进程(马红梅,2014;刘胜辉,2016)。微课的应用使得会计教学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转变,着力于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实现了学生学习主动化。目前新开发的会计微课程,越来越突出财会类学生个性化特点,使学习者根据自身的个体化差异进行自主学习,学习内容可重复循环使用,达到了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微课教学的主动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均要求学员自律性较高。

四、结论及展望

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新的网络技术环境不断进步,会计微课程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自主学习方式已被学生所接受,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个人学习需要。

首先,会计微课实际是在线开放性的网络课程,区别于传统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它运用了移动设备硬件和现代网络和视频、音频制作软件技术,把传统的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以短小精悍的“微视频”代替,实现了学习个性化和主动化的转变,扩展了学习资源共享性,是目前一种很受青睐的重要学习方式。

其次,会计微课程的开发应立足于实际。微课的开发应根据实际课程内容情况设计和开发,把握好重点,不要片面地追求形式。微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微”, 一般确保内容在10分钟左右能讲透讲清,注重微课前后的衔接,逻辑层次要分明。因此,微课在设计时,要合理地挑选主题,微课正文,片头和片尾的媒体、脚本设计应尽可能将细化、美化和专业化。

再次,会计学课程理论性和实务性都很强,其完整性决定了并非所有内容都适宜于分拆成微课形式来展示,因而微课教学模式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笔者认为微课程内容很细很小,对于课后学生的自主学习也能起到较大帮助,但其“微”的特点也是最大局限性,暂时不能满足学员全面系统学习,只能作为某一知识点的补充学习或个性化学习。因此,微课开发应注重多元化,合理定位主},将传统教学与微课教学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目前我国微课资源有限,特别是专业性的微课程更是稀缺,急需通过教育、教学科研部门和学员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技术耦合能力,进一步加大微课开发与制作,推出更多更优的专业微课程供学员学习。J

参考文献:

[1]KellyCzarnecki.DigitalStorytelling in Different Library Settings[J].LibraryTechnology Reports,2009,(10).

[2]Shieh,David.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J].Chronicle of HigherEducation,2009,(55):26.

[3]吴茵.微课程在开放大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创业基础》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14.

[4]马红梅.微课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2).

[5]张姝梅.基础会计课程微课开发与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1).

篇6

关键词:职业院校 大型活动 策划和组织

1 职业院校的大型活动与商业性质的大型活动的区别

职业院校的大型活动策划与组织的模式与商业的大型活动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对职业院校的大型活动进行策划,其受众是职业院校的学生,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对校内及校外的各方面资源进行整合,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特定的育人目标。通过对上述进行分析,阐述高校大型活动的概念和特征,我们可以看出,高校大型活动与商业性质的大型活动存在一定的相似性,通常情况下,职业院校大型活动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其一,与商业机构中注重经济收益的项目相比,职业院校作为非盈利性组织,在举办各种各样的大型活动的过程中,经济收益并不是其组织活动的侧重点,其组织活动的核心在于社会效益和育人效果。通常情况下,在预期效果方面,社会效益与育人效果无法像经济效益那样直接明显,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活动策划和组织的难度。其二,对于职业院校大型活动来说,整个活动的筹办组织水平受到活动策划和组织管理过程的影响和制约。而活动的整体筹办组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依靠每一个具体工作环节的质量状况。因此增加了职业院校大型活动的实施难度。其三,在组织和策划职业院校大型活动的过程中,活动复杂、突发状况多是组织工作的特点,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大型活动的组织者一方面注重经验的传承,另一方面巩固和强化处理突发应急事件的能力。

2 职业院校的大型活动的策划

2.1 做好大型活动的前期策划是确保活动成功的关键。立足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促进校园文化,同时提高学生的全方面的能力,把职业教育紧密地跟职业院校的大型活动相结合,并精心设计到策划的活动主题中去,对活动的预测效果和育人的效果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同时对大型活动的全景式的工作蓝图进行描绘。职业院校在组织大型活动的过程中,受资源、场地、经费、人力的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其中有限的资源,并全部投入到大型活动当中去,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大型活动的影响和职业教育意义,同时突出鲜明的主体内容,确保能够把学生的第二课堂与职业教育格局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对职业院校的认识,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的文明校园的生活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2.2 建立一套规定的工作程序。职业院校在组织大型活动的过程中,在举办活动之前,需要研究分析所安排的各个具体环节,结合平时积累的经验,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可执行的工作流程。最大限度地对每一个工作环节做出明确的规定,同时对倒推时间安排表进行科学设计,对活动费用进行合理地控制,对于活动的进程,让每个参加这次大型活动的工作人员都有详细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其中某个环节出现脱节,在职业院校大型活动中,实现团队的合作精神。

2.3 对活动整体部署进行分解。根据设计好的工作程序,对整个大型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工作进行科学的分解,将整个工作部署分解为不同的工作模块,根据职业院校职能部门,为了学校的大型活动,可能形成一个专业领导小组。把工作任务分配到各个部门,根据大型活动的实际情况,对具体工作任务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明确各个成员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参与活动策划与组织的人员能够各司其职,彼此之间相互紧密配合,发挥团队的合作精神。

2.4 把握工作流程是关键。在工作流程任务分解完成后,在前期筹备职业院校大型活动以及现场实施的过程中,为了将各项具体任务落到实处,安排专人对各个环节的质量负责,对于负责人来说,需要结合自身的经验,抓住执行流程中的一些关键环节与结点,也就是流程控制点,通过督导的方式,对整个大型活动进行查漏补缺,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活动整体运行质量和状况的完整性。此外把握工作流程关键内容,还包括项目负责人应该提前预测现在突发事件,做好防备措施,确保活动能够顺利实施。

2.5 做好后期总结和反馈。在活动结束后随机抽样调查,了解这次大型活动给职业院校的学生的影响力度和职业教育的育人效果,对本次的大型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为下次成功的大型活动打下基础。

3 职业院校大型活动组织

3.1 确定活动内容,突出职业院校的专业特色。职业院校都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可以根据学校专业特色来设计好项目内容,并加以调查与分析这样的内容,是否是当代职业院校学生娱乐及身心发展的需要,以前校内是否出现过类似的节目。突出职业院校的专业特色,比如外国语学院就可以选唱异国的歌曲,选跳异国风情的舞蹈,并选送异国的小品,请外籍教师集体表演节目等等,丰富内容,使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使节目有吸引力,感染力。

3.2 活动要有亮点。对于大型活动的策划书来说,其灵魂是活动亮点。一份策划方案能否对赞助商形成吸引力,其亮点是否突出是重中之重。例如一个以“抽奖环节”为亮点的活动就能吸引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旅游公司,在节目的进行时,凭入场券入场的副券可以参与抽奖,抽奖有电信、移动、联通赞助的手机和充值卡,还有旅游公司提供的几日游,这一点能够吸引很多同学,提高了学生的激情和兴趣。

3.3 活动的时间,地点,天气也是非常重要的。职业院校的大型活动、大型晚会不外乎于开学典礼、迎新晚会、元旦晚会、毕业典礼等,时间一般定在周末比较合适,全院的师生都可以参与。根据天气情况可以放室内也可以放室外举行,室内受到座位人数限制的,可能有部分同学参与,可能就达不到最终想象的宣传效果。天气好就可以选择外场演出,这样全体同学都可以参加,加上音响和灯光,现在的气氛应该可以完全烘托出来。所以天气也是非常重要的。

3.4 具有较强的可执行性。对于职业院校的大型活动来说,优秀的活动策划与良好的执行队伍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才能确保活动成功。大型活动的执行是否成功,策划方案的可操作性是最直接和最根本的反映。策划的同时一方面需要进行周密的思考,另一方面需要详细的活动安排,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必要的可行性分析。另外,更具活动地点和执行人员的情况仔细分析活动的时间和方式,在具体安排上应该尽量周全。

4 结论

4.1 职业院校的大型活动的良好影响效果是黑板报、校园广播及职业学院院报追踪报道。把活动精彩的图片和视频放到学院的微博和微信平台。让学生及兄弟院校的学生参与互动,起到一个良好网络传播的效果,同时将最精彩的地方记录下来。并将活动举办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注意事项加以完善,并储存存档,为今后的活动策划和举办提供可以参考与借鉴的资料素材。对于职业院校的大型活动来说,通常情况下,要把精彩环节设计得更具传播性,这是职业院校组织和策划大型活动的核心和关键。

4.2 在大型活动的策划和组织过程中,要有明确的主题的氛围设计,突出大型活动的主题氛围。因此,对于职业院校来说,要重视场地的设计,气氛的设计,通过各种措施将大型活动的主题氛围带出来。还有很多技巧可以利用,只要我们不断的大胆创新,敢于尝试,不断总结经验,只要我们不断努力,不断提高,就一定能为学院创作出更多更有影响力的大型活动。

参考文献:

[1]付红玲,陈泽明.共青团工作项目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美]项目管理协会,王勇,张斌译.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3]姚卫浩.以项目管理视角 探寻高校大型活动策划组织方法[J]中国高等教育,2010.

篇7

关键词: 中职学校 教育创新 特色课程 德育课程 工厂办学

目前中职学校课堂普遍面临这样的局面:学生不想学,来学校就是混日子的,教师上课“留”不住学生,说话、玩手机、睡觉的情况屡见不鲜。出现这种情况,除了片面谴责学生外,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改变尴尬局面。

一、专业课程设置亮点化,用特色热门专业“笼络”学生

大部分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都是为了在专业技能上取得一技之长,在社会上立稳脚跟。教学实践中学校要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和社会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特色热门课程,尽量将课程实用性发挥到最大,保证学生一出学校就能用得上。

如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学校可以开设涉农课程。学生学好了专业课,可以回乡创业,也可以技术指导,发展农村,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学校要安排专业教师进行指导,让学生很快投入到课程中。除了理论教导,还可设计实践课,安排学生到附近乡镇企业走访,探寻当地乡镇发展现状,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调研中遇到的问题。

很多学校的中职教育在课程专业方向设置上比较模糊,学生学也可以,不学也没有损失。长此以往,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会产生负效应。现代社会发展得很快,今天热门的专业,明天也许就被淘汰了。学校必须组织专业课程改革,时时关注社会发展变化,让学生接受专业、不落伍的教育。

学生起点不同,认识不同,需求也不同,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班分层次教学。每学期专业教研必不可少,各专业教师、领导要互相交流,使学校专业教学工作朝着特色化、亮点化方向发展。办学要多在国家照顾专业上下工夫,做到别的学校有的专业,我们也有,别的学校没有的专业,我们也有。

二、职业技能教育与德育和谐发展,加强德育课程

中职学校进行教育改革,首当其冲的压力就是学生普遍素质不高,德育工作进展不理想。中职学生大多数是初中没有毕业的孩子,本身面临基础教育差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希望早点毕业,步入社会工作,对学校教育工作并不是很配合。帮助学生掌握职业技能是中职院校的主要教学目标,但是教育过程中,学校还要对学生展开德育工作,不放弃每一位学生,用谆谆教导感化每一位学生,使学生获得思想道德教育,成“材”之前先学会成“人”。

各班主任在开展学生德育工作中尤为重要。入学阶段,班主任需要摸清班级学生基本情况,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养成教育。班主任需带领自己班级学生学习《中职生日常行为规范》、校园基本规章制度。学校人数众多,开展德育工作需要以班级为突破口,做好每个班级的德育工作。班级学生德育工作离不开班主任的倾心付出,各班主任要多与学生沟通,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想法,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有的放矢地对学生展开德育。班主任还需要多与学生家长沟通,通过微信群、电话、家访等形式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多做学生的生活工作,帮助学生改变不良行为习惯。

各年级教师要协助班主任做好德育教育工作,科任教师是除班主任外最了解学生德育情况的人。真正有效的德育工作不仅需要班主任倾心付出,同样需要每一位任课教师积极配合。学科教学过程中,务必添加德育内容,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每一节课中,对那些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科任教师要积极沟通,及时教育,改变不良学习习惯。

职业技能教育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除了教学生技术之外,还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部分学生眼高手低,脏活累活不想干,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将职业分成高低贵贱,想干的干不了,能做的不去做,学了再多的知识与技术,也没有施展空间和运用机会。学校在职业技术教育方面需要下苦工夫,让学生清楚地认识自己,完成从专业技能学习到实际应用的华丽转变。

三、办学与工厂接轨,自主研发创新

大部分中职生最终都要到工厂工作,如果学生对工厂的基本信息一点都不了解,工作一定不会顺利。学生接受学校教育时,就要有意识地将办学与工厂接轨,将学生学习目标引到轨道上。

学校办学时要与各工厂保持合作关系,适当条件下可以带学生到工厂实地探究,让学生直观接触到工厂设备、材料。这样肯定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坐在教室里死板授课要好得多。学校可以与工厂签订意向协议,学生先在工厂实习一段时间,再回学校接受针对性教育。这种办学方式可以培养工厂需要的人才,同时提高学生就业率,使学生更快投入到工作中。

学校也可以自主研发创新,将学校变成“工厂”,创造出自己的品牌。学校可以组织研发团队,让学生参与进来,自主加工产品。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升华知识技能学习,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中职院校办学过程中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帮助每一位学生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教育。学校需要不断提高办学条件,跟随时展脚步,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创新 实践

随着国家对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视度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逐渐壮大,就现在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人在人数上、质量上都无法满足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部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抓住了这个发展机遇,着力于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存在的主要缺陷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现在我国许多高校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没有亮点,形式单一、内容雷同是目前存在的问题。一些艺术类院校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式没有结合市场对专业的要求和高校自身的教育特色制定出一套明晰的教学方式。

2.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专业课程只满足于课堂教学,大多数教师比较看重学生表现技术,而忽略了学生对学科理论知识、人文知识、地域文化知识的掌握。严重影响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创造能力、交流能力和协作能力等方面的提高。

3.教学方法不先进。现在许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方法不新颖,还是沿用教师满堂灌的方法,对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表达信息不重视,没有将学生当作主体来看待。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课程作业大都是虚拟题目,没有很好与市场的需求对接。

4.实践教学环节不重视。实践型的教学阶段一直以来都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的一个亮点。但是大多数高校资金投入力度不大,管理不到位,使得该专业的实习基地较少,影响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在文化创意产业中提升文化品位及审美的作用。

二、“三课一体、艺技并举”的实践教学模式内涵

“三课一体” 指一课为理论课,二课为实践课,三课为创作课(企业工作)。以一课为主,将设计理论知识学扎实,充分利用工作室和课程内容训练室,通过二课的各种考察、调研、比赛,以赛带练,全员练兵,把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有机融合。再结合地区的经济发展同企业达成协作,以此构建三课,就是实践基地。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所开设的课程结构的创新同样是“艺”与“技”的同步发展过程。而课程建设中“艺”指“创意、创新”,而课程建设中“技”它既可以是课程本身内在的“技术标准”,也可以是行业、企业对课程技术要求的“技能标准”。通过课程“艺(创新)”与“技(实践)”的优化结合,引领学生在项目实践中获得更多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让“策划――创意――设计――实践――应用”的教学流程贯穿整个课程教学。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以强调学生的创新及实际动手能力、团队合作交流、市场开发能力、抗风险能力、职业技能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逐步形成“三课一体、艺技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等更多的教学方式,提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使得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成为“精艺术、懂技术、能制作”的全方面的艺术设计人才。

三、三课一体、艺技并举教学方式的实践方法。

1、专业技能结构要优化,使课程体系与学生未来从业技能相结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在通识教育、职业方向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综合实践能力五个方面做文章,以此做到既发展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又注重与岗位对接的就业适应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实际运用时, 五个模块的设置建立在课程的整合与优化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专业的特点, 注重三课一体、艺技并举, 充分体现“针对性”和“应用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课程的制定要使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师资团队与行业要求、职业培训与生产需求对接、考试考核与职业标准这几个方面有效的融合,以此达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同时课程内容增加与岗位关系密切的内容,增强教与学的针对性。搭建专业发展平台、创意模拟平台、社会实践平台,突出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技能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真正做到“学用一致”,“教、学、做”一体。

2、建立以课程模块为内容的“工作室”制教学平台,把课堂延伸到社会空间,增加社会实践与实训――培养学生创新与创业技能。通过专业导师带领学生开展工作室的方式,让学生尽早参与到企业中也是提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技能的一个好方式,也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工作室实际参与的项目,学生不仅加强了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项目情况更改更加符合学生的教学计划,还能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以此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把课堂延伸到实践基地的教学模式是独具特色的,既吸收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精华又有自身的亮点。

在毕业前的实习阶段,由学校安排学生到校企合作的企业中,参与实际的岗位实践,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在工作岗位不仅得到了职业技能的培训,还将自己的创意能力进行了最大的挖掘,学生在这个期间的实习中既能提高自身的技能又能提升抗压能力。

3、以工作室为主线,实行理论――实践――理论即“学工交替”, 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方式结合本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方向,采用 “学工交替”。“学工交替”第一层是专业课程的实践部分教学内容由企业技术人员授课。第二层是学生完成专业知识教育后,明确项目制作的技术要求,合格员工的职业要求,真正感悟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第三层是通过假期的实践调研,意识到自己的专业知识的不足,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会积极主动地去汲取专业知识的营养。第四层是职业方向教育、综合实践能力两大模块的课程,如《印刷工艺》等可以专门安排去企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一些最新的设计制作方法,找寻不足,然后再回学校完成后期的专业学习。

以工作室为主线,将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引进学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要有一个整体布局,这样学生在仿真的校内实训基地能够真实体验到职场的感受,知悉当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设计方向,能更好地挖掘出学生的设计潜能。同时开拓校外实习基地,制定好周密的合作制度,与企业合作,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场所。

4、通过案例法、竞赛驱动等多样式的教学手段,深化教学改革。在授课过程中,专业知识的讲解要加大信息量,可以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的需求,把设计的前沿知识和发展趋势融入到课程内容中,将抽象的专业知识点转化成学生易于理解接受的形式,加强课程的互动。小组成员为了能更好地分析出案例的核心观点,会在业余时间查找相关资料,再到一起讨论,各自发表对案例的看法。小组完成任务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能提高每个人独自思考能力和积极性,一方面提升团队协作以及合作中竞争意识。另外聘请企业技术人员、知名设计师来学校开展讲座,现身说法,将设计的经历、工作的甘苦、国内外的设计动态一一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设计品位,提高审美水平,明确努力的方向,专业素质也有所加强。同时通过微信、微薄、网站等现代通讯工具,将学生的作业、教师的资料上传,加强交流。

课程作业和设计比赛的有效结合,通过以赛代练的方式让学生能自主完成作业。教师布置作业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的方式完成作业,这样策划、创意、制作、团队协作、作品与大赛贯通,经过努力设计的作品在比赛中获得了好的成绩,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了肯定,有些作品被企业采纳,经济价值也得到了实现,以竞赛驱动达到教、学、做一体。

篇9

关键字:美术教学 课例视频切片解析

中国分类号:G633.955

为了打造学科高效课堂,近几年来我们从教研室的角度组织了系列的教研活动,比如我们的学科培训、教师的专业技能基本功过关、课堂教学基本功过关、校本课程的引领等等,这一次的美术教学课例视频切片解析同样是为了完成这样一个初衷和目的。课堂教学视频切片,就是通过视频切片的形式把自己的教学的亮点挖出来,同时发现自己教学中的缺点和不足,这样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打造高效课堂是非常有帮助的。

我今天要给大家视频切片分析的这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第六册第12课《橙色的课》,这是一节造型・表现课。下面我就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针对对我这节课进行剖析,新修订的《美术课程标准》对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表述为以下几个方面: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文化与生活;注重创新精神。下面我就基于这四个基本理念来解析我的这节美术课。

一、面向全体学生

新的课程标准将“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修订为“面向全体学生”。那么我这一节课是如何实现美术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目标的呢?首先,我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习美术的潜能,我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他们在不同潜质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的发展。也就是所谓的因才施教,所以在学具的准备上我让进行了分层,在见学生时我对这个班级学生美术学习的状况做了全面的了解,在外面学习专业绘画的有没有,学过水粉、水彩的有多少?学过国画的有多少?这一部分学生带专业的绘画用具,比如水粉、水彩颜色、水粉笔、国画画毡,宣纸、毛笔、小水桶等等,这样把他现有的学习用具利用上了,不会因为这一节课让学生买很多的学习用具,过后就用不上了,引起家长的反感,这部分同学各归为一个小组;有彩纸或皱纹纸的学生归为一个小组;有喷喷笔的学生归为一个小组;最次也有彩笔和油画棒吧,这一类学生的归为一个小组;还有愿意尝试其它材料的,而且手边有的,收集起来不费劲的,比如果壳、纸绳、米粒呀等有一些材料的同学归为一个小组;这样我就把这个班级的学生大致分为6个小组。我的原则是你有什么就用什么,愿意带哪样就带哪样,如果忘带了剪刀你就用手撕,忘带了画笔你可以用手印。总之我就要把这节课的门槛放低,让学生参与到我这节课的可能性最大化。让每一个学生在美术学习上体验成功,享受快乐。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和乐就是一种愉悦的心理。美术课程的愉悦性特征,正是美术学习的魅力所在。要做到“寓教于乐”我们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比如:我在《橙色的画》中设计了魔术导入这一教学环节,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具有神奇的魔力巴拉巴拉小魔仙帮我变魔术,上课伊始就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和持续的兴奋状态。我这个魔术其实把红黄蓝三种水粉颜色分别挤在瓶盖里,水瓶一摇晃透明的水就得有颜色了,在变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水之后,学生已经识破我魔术的秘密了,接着就顺势问学生,有红色水的瓶上再盖上有黄色水粉的盖会变成什么颜色实验证明变成橙色了,接下来再验证由黄和蓝、蓝和红调和会变出绿色和紫色。这样让学生在魔术的游戏中了解由三原色红黄蓝两两相调,调出来的颜色叫间色,认识三间色的色相,学生就很轻松的了解原色和间色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新课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关注文化与生活

新版美术课程标准将“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修订为“关注文化与生活”。两者比较后者所表达的内涵更丰富一些,在体现课程理念延续性的同时,增加了关注生活的要求。“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强调了通过文化情境增强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我在《橙色的画》这一课中让学生欣赏画家如何运用不同明度的橙色做画的,我们欣赏了荷兰画家凡高的著名的《向日葵》、《秋天的收获》、毕加所的《红衣的女子》、高明义的《打麦穗》。让学生关注美术学习与文化情境的关系,尊重民族文化特色,接纳世界多元文化。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鲁迅先生曾说过:“美术有益于世,其不而,便不足存”。就是说美术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我在《橙色的画》这节课中让学生跟老师一起走进生活去寻找看看生活中哪些事物和场景是橙色的,感知橙色画面带来的美感。世界真的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们热爱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再用美术语言表现生活。

此视频课例切片课例解析是在新版美术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的一次美术课堂教学问题化的行动研究,聚焦课堂教学中重难点环节,形成“切片”“微格”,引发教师自主进行教学活动的研发和思考,对于优化学科课程和打造学科高效课堂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书目:

篇10

一、活动综述

为提高我校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及应用水平,提高课程建设中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丰富教学内容,推动混合式教学改革进程,经研究决定,现组织举办石河子大学2021年多媒体课件大赛,在全校范围征集评选优秀多媒体课件予以表彰奖励,并推荐参加 “第二十五届全国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

二、分组方式

根据提交作品的性质,将参赛作品分为课件组、微课组。

三、赛事安排

   (一)课件组:

1.学院申报(5月25日—6月15日):各学院按照本活动方案组织教师申报,不限制项目数,往年已推荐参赛、内容无太大创新的作品不得重复报名,第一作者每人每次限报1项。参赛课件不限制作软件和制作工具,不限风格形式,总大小建议不超过700MB。课件内容50%以上为作者原创,并注明主要参考资料。每件参赛课件的制作者不超过5人。凡参赛的课件应为非正式出版物。评审标准详见附件1。

2.各单位需初审并请于6月15日之前,提交《石河子大学多媒体课件大赛参赛作品登记表》(见附件3)纸质及电子版各1份。同时,网络版课件须提交源代码、五分钟录屏演示录像参加评审,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课件,可提供网址作为辅助参评资料;单机版课件须提交可执行程序参加评审,还可自愿提供五分钟录屏演示录像作为辅助参评资料。

3.学校评选(6月16日—7月5日):学校汇总各单位参赛作品并组织专家评审,择优推荐全国大赛。

  (二)微课组:

     1.学院申报(5月25日—6月15日):各学院参照本活动方案组织教师申报,往年已推荐参赛、内容无太大创新的作品不得重复报名,已在全国各教学平台运行的作品不参加此次比赛,每人每次限报1项。各单位需初审并请于6月15日之前,将拟参赛教师的信息统一报送到教务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2.鼓励参赛作品形式的多样性,参赛教师可运用多种手段和技术完成微课作品的制作。

    3.视频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音画同步,能真实反映教学情境,充分展示教师良好教学风貌。

    4.视频片头要求蓝底白字、楷体、时长5秒,显示教材版本、学段学科、年级学期、课名、教师姓名和所在单位等信息,视频格式采用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flv、mp4、wmv等),画面尺寸为640×480以上,播放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总大小建议不超过700MB。

    5.作者不超过3人,作者享有作品著作权,石河子大学享有网络传播权。

6.报送材料:《石河子大学多媒体课件大赛参赛作品登记表》(见附件3)纸质及电子版;微课程视频文件;微课教学设计电子版;微课程配套的辅助材料电子版。

7.学校评选(6月16日—7月5日):学校汇总各单位参赛作品并组织专家评审,择优推荐全国大赛。评审标准详见附件2。

四、其他事宜         

1.参赛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权,参赛者须同意授权学校享有网络传播权,所有参赛作品向社会免费开放。     

2.参赛作品及材料需为本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侵害他人版权,若发现参赛作品侵犯他人著作权,或有任何不良信息内容,则一律取消参赛资格。  

3. 有关“第二十五届全国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信息可通过“信息化活动”网站(mtsa1998.ncet.edu.cn)查询。

联系人:仝行常、莫筱梅

联系电话:2058583

地点:教务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博学楼A219  

 

 

附件1:石河子大学多媒体课件大赛(课件组)评审标准

一级指标(分值)

二级指标(分值)

三级指标(分值)

指标说明

教学内容(20)

科学性规范性(10)

科学性(5)

教学内容正确,具有时效性、前瞻性;无科学错误、政治性错误;无错误导向(注:出现严重科学错误取消参赛资格)

规范性(5)

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符合国家标准,符合出版规范,无侵犯著作权行为

知识体系(10)

知识覆盖(5)

在课件标定范围内知识内容范围完整,知识体系结构合理

逻辑结构(5)

逻辑结构清晰,层次性强,具有内聚性

教学设计(40)

教学理念及设计(20)

教育理念(10)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创新和批判能力

目标设计(5)

教学目标清晰、定位准确、表述规范,适应于相应认知水平的学生

内容设计(5)

重点难点突出,启发引导性强,符合认知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教学策略与评价(20)

教学交互(5)

较好的人机交互,有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交互、讨论

活动设计(5)

根据学习内容设计研究性或探究性实践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资源形式与引用(5)

有和教学内容配合的各种资料、学习辅助材料或资源链接,引用的资源形式新颖

学习评价(5)

有对习题的评判或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评价

技术性(25)

运行状况(10)

运行环境(5)

运行可靠,没有“死机”现象,没有导航、链接错误,容错性好,尽可能兼容各种运行平台

操作情况(5)

操作方便、灵活,交互性强,启动时间、链接转换时间短

设计效果(15)

软件使用(5)

采用了和教学内容及设计相适应的软件,或自行设计了适合于课件制作的软件

设计水平(5)

设计工作量大,软件应用有较高的技术水准,用户环境友好,使用可靠、安全,素材资源符合相关技术规范

媒体应用(5)

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技术表现符合多媒体认知的基本原理

艺术性(15)

界面设计(7)

界面效果(3)

界面布局合理、新颖、活泼、有创意,整体风格统一,导航清晰简捷

美工效果(4)

色彩搭配协调,视觉效果好,符合视觉心理

媒体效果(8)

媒体选择(4)

文字、图片、音、视频、动画切合教学主题,和谐协调,配合适当

媒体设计(4)

各种媒体制作精细,吸引力强,激发学习兴趣

 

附件2:石河子大学多媒体课件大赛(微课组)评审标准

一级指标(分值)

二级指标(分值)

指标说明

作品规范(10)

材料完整(4)

材料包含微课视频、教学设计方案、微课录制中使用的辅助扩展资料、课件、习题等

技术规范(6)

视频长度8-10分钟;视频图像清晰稳定、声音清楚,构图合理;主要教学环节配有字幕;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符合国家标准;方便学习者选择停止和继续播放等

教学设计(30)

选题(4)

所选主题紧紧围绕一个主要知识点或主要教学问题,适合以微课的形式展现;有助于学生事先学习或理解、巩固或扩展所学课程内容

教学目标(4)

教学目标正确、明确、具体,教学思路清晰;能够解决教学内容中的难点、重点、个性化教学等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内容(7)

教学内容适当、准确,无科学性、政策性错误,能理论联系实际,反映社会和学科发展,能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学习者(5)

微课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适合学习者的年龄和认知发展水平;根据学习者个性差异有相应处理

教学策略(10)

教学顺序、教学活动安排、媒体的选择等适合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特征

教学实施(25)

教学呈现(15)

教学导入简短顺畅,促进学生回忆先前知识经验;新内容的呈现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教学具有启发性,指导性,有助于学生建构或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建立态度

教学语言、节奏或教态(10)

如有声音,普通话讲解,语言清晰生动,表达能力强;如有教师出现,仪表得当,教态亲切自然大方,展现良好教学风貌;教学节奏适合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强感染力

技术实现(30)

操作与传播展示(15)

便于教学演示操作,能够通过网络便捷传播,具有较强的通用性,易于被学习者在各种技术环境下观看(兼容PC、手机和平板电脑等)

教学视频制作(15)

选用的制作软件适当,编辑制作准确,符合通常教学和学习环境的使用;视频播放格式兼容性好,主要采用高清、标清标准;文件量适度

教学效果(5)

应用推广(5)

有良好应用效果,受到学习者的普遍欢迎,具有在相关专业或学科上推广的价值

 

附件3:石河子大学2021年多媒体课件大赛参赛作品登记表

  填写日期:    年   月   日

作品名称

 

项目

课件

微课

作者姓名

 

职称

 

性别

 

部门

 

电话

 

QQ

 

课件形式

 

E-mail

 

参与成员

姓名

部门

职称

承担任务

 

 

 

 

 

 

 

 

 

 

 

 

适用对象

 

制作工具

 

作品特点

 

(包括作品简介、特色亮点等,300字以内)

 

   

作品安装运行说明

(安装运行所需环境,评审专用临时用户名、密码等,300字以内)

 

 

 

 

学院意见

 

 

单位负责人(签名)           

                      单      位(盖章)

                               年   月   日

参赛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权,参赛者须同意授权学校享有网络传播权,所有参赛作品向社会免费开放。

我(们)在此申明所报送作品是我(们)原创构思并制作,不涉及他人的著作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