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的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7 17:27: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支架式教学的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视角;大学物理;案例教学;实效价值
案例教学方法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它具有国际性,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和推广,它起源于美国,教学目的是利用一些与所学知识密切相关的实际教学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物理知识,使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扩大规模,培养人才。但是,出现了学术型人才过多,应用型人才缺乏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等教育把工作重点放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纷纷进行传统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的转型和改革。现阶段,案例教学方法在很多学科教学中都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使用次数较少,这需要相关人员大力推广和进行深入研究。在实际的大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方法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并且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帮助大学物理教师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使用案例教学对大学物理教学的实效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大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充分展现物理课堂的魅力
在传统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教师侧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一味的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物理知识与其它学科知识相比,理论和公式的推理过程较为复杂多变,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学习基础较为薄弱,数学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难度[1]。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反感物理知识的学习,降低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提升物理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案例教学方法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把复杂无味的物理知识变得更加生活化,学生可以有效的将物理知识联系到现实的生产生活场景中,通过对案例的阅读、学习、分析讨论和交流,学生会逐渐理解物理知识,并且做到有效的运用物理知识,从而使得物理课程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形象饱满。在物理案例的获取中,教师会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和生产场景,提升学生对于物理课程的亲近感,通过了解案例,解决案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可以感受到物理学习的重要性,意识到物理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成绩,还可以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实践能力得到提升,有助于今后步入社会,提高就业的竞争力,树,树立较为强大的自信心和决心,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例如,在学习动量这一课时时,大学物理教师可以使用火箭升空这一案例,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我国火箭升空的相关视频,然后简单的向学生介绍火箭技术涉及到的物理学家,最后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通过你们的分析和推理,你们认为火箭的最终速度是由什么决定的?”并且在多媒体中列出相应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会带着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渐渐推出火箭升空的最终公式,并且找到提高火箭速度的关键因素。这时,物理课堂的气氛会活跃起来,并且学生会积极的参与到案例教学的讨论中,最终计算出火箭的最终速度,掌握整个章节的知识点[3]。因此物理案例教学可以充分展现物理课堂的魅力,激发大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2拓宽师生课堂交流的渠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大学物理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物理知识的讲解者和传授者,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物理教育,被动的学习物理知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较为普遍。在物理信息的交流上,交流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为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这种交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发挥,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教师虽然在物理课堂上尽力去讲解物理知识,但是有一部分学生仍然存在着溜号、应付、偷玩手机、睡觉的现象,并没有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不利于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降低了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使用案例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其“导演”作用,而学生则是物理课堂上的演员,在教师的努力引导下,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中,为了做好“演员”每个学生都会认真努力的学习物理知识,从而学习的热情也会增强,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物理课堂效果得到大规模提升[4]。案例教学方法可以轻松的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加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拓宽了师生交流的渠道,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的去解决课堂上遇到的物理问题。除此之外,学生在物理课堂上,不仅仅可以接收到源于教师的信息,还可以接收到源于同学信息,交流模式拓展为老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学生对老师三种模式,进一步拓宽了传统教学的交流渠道,增加了物理课堂的信息量,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物理知识和相关物理技能[5]。教师也可以在案例教学中,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了解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从而进一步改善物理课堂的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学以致用。例如,在讲解运动学和动力学时,教师可以引入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大型交通事故,进行力学鉴定。在某年某道路上,一辆摩托车与一辆大型货车相撞,根据当时交通事故现场的图片和相关的位置坐标图,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物理学中的力学知识,以及轮胎留下的痕迹,推算出发生交通事故前,大货车的行驶速度,从而准确的判断出大型货车是否出现违规超车的现象。因为这个案例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比较有亲切感,所以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提出的问题比较有意义,学生会争先恐后的分析和思考[6]。在教师耐心的引导下,同学会积极的讨论和交流,并且得出最终的答案,计算出大货车发生交通事故前的行驶速度。在整个物理课堂的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到其中,实现信息多向流动和畅通交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大增强了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
3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置相应的案例情境
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轨,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主要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利于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不利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案例教学方法够将现实生活和生产的场景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循序渐进的将学生引入到物理知识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分析、推导、论证和求解物理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实现理论知识学习和科学实践探讨的统一,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使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7]。除此之外,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相关物理案例,可以增强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学到的物理知识更具可操作性和应用性,有利于物理教学最终目的的实现。例如,教师在讲解电磁感应的物理知识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周边的火电厂进行参观,让学生亲眼见识到真实电流产生的过程,并且请专业的的电厂工程师进行详细的介绍。这时学生会迅速联想到课堂中学习的相关物理知识,心中也一定存在着许多问题向工程师求解,在工程师详细的解答下学生更加熟练的掌握和理解了课本上的物理知识,实践能力也会得到有效的培养。
篇2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方案,教科书提供了两个参考方案:(一)用悬吊重物的方法同时拉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小车,用刻度尺测量两个小车在相同时间里通过的位移,其位移之比等于它们的加速度之比;(二)用悬吊重物的方法拉倾斜面上的一个小车,用打点计时器直接测量加速度。笔者教学时的实验方案是这样设计的:将两个光电门安装在距离为s的水平气垫导轨上,让滑块在恒定水平拉力作用下从其中一个光电门处由静止出发向另一个光电门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数字毫秒计时器测出滑块在两个光电门之间运动的时间t,再根据s=■at■即可算出滑块的加速度;滑块的质量用天平称量;滑块所受外力的大小在误差范围内近似等于拖动滑块的“小重物”重力的大小(条件是“小重物”的质量要比滑块的质量小很多)。
其具体操作分为三步:
一、控制物体(滑块)的质量不变(M=0.60kg),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作出与F的函数图像;
2.学生归纳实验结论:在物体质量一定时,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
二、控制物体(滑块)所受的外力不变(F=0.10N),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作出相应的函数图像;
2.学生归纳实验结论:在物体受到的作用力一定时,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三、由学生根据一、二的结论归纳得出物体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实验方案反思:
教材提供的方案(一)中的“光滑水平面上”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本实验方案用水平气垫导轨等效替代光滑水平面,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革新,创造条件把实际问题模型化的一次科学观、模型观的思想教育。
该实验方案的系统误差主要源于实验条件的控制。控制条件一:气垫导轨的水平调节;控制条件二:“小重物”的质量要比滑块的质量小很多(一般要求滑块的质量比“小重物”的质量至少大十倍以上)。
篇3
关键词:案例驱动教学法;国家税收;实训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093-02
《国家税收》是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多年来,在这一课程的实训课教学中,教师习惯上采取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注入式教学法。运用这种教学方法,难以培养学生涉税财务处理操作技能。现在,随着国家税收体制的日臻完善,用人单位要求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熟练掌握涉税财务处理技能。因此,为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教师必须在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之外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加强专业技能的实训教学。无疑,案例驱动教学法(以下简称本法)是一种新的尝试。为此,本文作者就本法在《国家税收》实训课中的应用进行试验、研究。
一、时间、对象、内容和方法
(一)时间、对象和内容
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在广东省高州农业学校会计专业2012级《国家税收》实训课教学中,随机选取2班学生作为试验对象,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共计113人。2个处理组的实训总项目都是涉税财务处理技能。在对照组,应用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教师在实训课教学中,按部就班地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学生一边听课,一边抄答案,然后按教师所演示的例题练习。在实验组,采用本法。教师提前5天把实训项目相关材料印发给本组学生,安排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并保证课堂上本组每个调查对象都能够参与讨论并合作完成实训项目任务。实训项目结束后,评估教学实效性,最后针对2种教学方法在学生学习兴趣、涉税财务处理知识与技能、创新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
(二)调查方法
在实训总项目完成后,任课教师把纸质调查问卷发给学生进行调查,当场完成、收回。综合2个处理组的问卷,对两种不同教学方法的效果作分析、比较和评价。共发出问卷113份,收回109份,回收率为96.2%。
二、结果与讨论
(一)结果
试验与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试验与调查结果显示,实施本法最为显著的优越性在于,为学生设置企业涉税财务处理的模拟情境,通过启发、引导、驱动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处理案例中具体的企业涉税财务问题,使学生主动学习,加深理解涉税财务处理知识,提高实务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团队协作精神。值得推广。
(二)讨论
本法是指在中职《国家税收》实训课教学中,在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和“理论服务于实践”等原则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实训项目,引入具体案例,创设教学情景,根据案例中所涵盖的与实训目标、内容高度关联的问题设置实训任务,引导、驱动学生积极参与准备、思考、分析、讨论、操作等活动,掌握税额的计算,涉税会计分录、记账、汇总结算和填写纳税申报表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从本质上看,本法就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的融合体。从试验与调查结果看,在中职《国家税收》实训课中应用本法推进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师生均应精心做好课前准备。课前,教师要在研读教材和实训指导书的基础上,根据实训项目精选案例。然后,分析案例,把握案例中所涵盖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根据这些知识点和技能点设置学生所需要完成的实训项目任务,做到心中有数。另外,教师要提前向学生印发案例材料。学生课前要熟悉教材、实训指导书和案例。
篇4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法;大专天然药物化学;黄酮;统计学比较
支架式的教学方法指的是,在日常的教学中,由我们的老师为同学们构建一个外观完整的知识框架结构,然后指引学生在这些结构对应的知识点上寻找新的内容,最后再对这些新的内容进行一个判断归纳的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个教学方法当然不是我们首创的,它在我国已有十余年的使用历史,早已被我们的专家学者运用在一些英语、汉语、物理等相关大众化课程中,并且取得的效果也是很好的。在一些偏专业化的课程比如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工电子等课程上,支架式教学方法也有被使用过。但是,在我们的医学领域,特别是我们的《天然药物化学》教学课程,支架式的教学方法很少被使用到。在医学教学上,《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学科,它主要讲解了常用的天然药物中各类化学分子的结构和特点,以及这些药物的药性提取和成分鉴定等方面的学习。这个学科知识点非常多,而且相互之间是交叉相连的,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这门学科是经常很遇上知识点记漏和记错的现象。我们针对这样的问题就提出了在日常的教学中改用支架式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能更好更准确的掌握天然药物化学中各类知识点,同时也希望这样的教学方法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他们以后进入社会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本次研究采用的是各个章节理论授课的方式,对采用传统方式教学的小组和采用我们新型的支架式教学方法的小组进行对比教学,最后对于教学效果进行判断。
1 教学实例
1.1 教学对象及教学内容
这次研究所选择的对象是我校2014级的药学专业一班和二班的学生,他们的分班是当初由电脑随机产生,且从入学以后都是由同一位辅导员进行管理,前期接受的教学课程也是一样的,我们对他们两个班的成绩进行的统计,比较结果发现,他们两个班在学习能力上不存在过大差别。所以,以上所有因素综合考虑,判断两个班具备对比的条件,没有太大的显著性差异。因此我们决定药学一班(110人)为我们本次研究的实验班,药学二班(112人)为我们本次研究的对比班。
本次对比教学所选取的内容是《天然药物化学》里面“黄酮”一节。黄酮类的药物在我们的日常医药中使用的量非常大,但是这类的药物结构比较复杂,涉及的理论也较多,提取分离的方法也比较麻烦,学生学习起来最为吃力。所以我们选择“黄酮”这一节作为我们的对比教学的课程进行教学,不仅具备教学的代表性,更能突出教学的差异性。
1.2 教学导入
教学的导入环节是指,是老师通过对前期知识的回归和相应的案例知识的运用,使同学们渐渐进入“黄酮”一节的教学中,老师在开始教学时通过使用案例分析和黄酮结构的描述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在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后,在慢慢的构建一个关于黄酮学习的知识框架,引领他们学习的方向。
1.3 拟定问题
老师在进行教学案例分析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积极的讨论他们在日常或者是其他方面知道的有关黄酮的知识。比如,在哪些临床药品含有黄酮?哪些天然药品中有黄酮?哪些临床的症状会用到黄酮?等等。1.4 协作学习
我们对实验班的同学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将他们进行随机分组,每十人为一组,选一名为小组长,小组长负责在学习的过程中记录本小组成员讨论和分析的结果,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框架的连接,最后在整个班内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链。
小组成员之间讨论学习完成以后,每组再选择一名成员与其他组的成员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讨论,完成一个对所研究知识的丰富和找错的过程。这样反复讨论和研究的过程中,丰富了我们学生对于黄酮类知识的相应的掌握。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得我们的学生在个人研究、小组讨论和老师的指引下,不断的学习和巩固相应的知识,同时培养了我们的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的学习能力。
1.5 独立探索
在独立探索的过程中,我们的老师要指导学生熟悉书本知识上的关于“黄酮”的知识点,同时引导学生在网络上或者是图书上去收集一些没有出现在书本上的知识,将这些知识收集来以后,可以更好的加深我们的学生对于“黄酮”的学习。而后,有了这样的学习经验以后,我们的同学就可以在相应的“蒽醌”“香豆素”“生物碱”等章节也采取这样的学习方法。在课余时间,我们的老师可以用课后作业的方式来让学生复习和巩固黄酮的结果、黄酮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等。只要让我们的学生掌握了这种学习的方法,在进行举一反三的练习,就可以为完成对整本书的学习, 同时我们的学生也具备有了独立判断和学习的能力。
2 效果评价
对于这两个教学方法的结果的判断,我们设定了一些列的评价指标,来全面科学的判断支架式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劣。在主观方面,我们通过学生们对于黄酮章节学习效果的自我判断来进行评价;在客观方面,我们准备了相同的试卷来对学生进行测试判断。通过我们对实验班110名同学的调查问卷的统计发现,有96.12%的同学更喜欢支架式的教学方法,有95.35%的同学认为支架式的教学方法激发了他们对于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96.22%的同学认为这种新的教学方法中他们找到了团队合作的乐趣。同时与传统教学班的试卷测试结果我们发现,实验室的成绩远远高于传统教学班的成绩。
3 讨论
3.1 支架的搭建
本次研究采用支架式的教学方法,在《天然药物化学》中的“黄酮”一节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在一系列的反复探索和研究中,我们发现,要想运用好支架式教学方法,最主要的就需要建好一个合理、完善的支架,再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口进行细化,尤其针对那些学习能力弱的同学,更需要老师建立一个合适的框架帮助其加深对于相关知识的学习。
3.2 教学个体化
在支架式的教学方法中,学生是这个方法的中心点,所有的支撑点都是围绕作学生的能力展开。老师只是一个知识的引导者和协助者。同时这个框架的构建也要因学生的学习能力来有所不同,学习能力好的学生,老师构建这个框架是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其基本的知识点以外,还更多的有相应的发散的知识的延伸;对于学习能力不好的同学,老师在构建这个框架是主要还是以基础知识的积累来构建。
3.3 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
在支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中,会有一个知识收集的过程,知识的收集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支架式教学目标的完成,这个过程学生会用到各种工具来收集知识,然而对这些工具的使用还需要老师的指导和推荐。比如,推荐学生去图书馆查询书籍,或者指导学生在网上收集信息等等。
支架式的教学方法其实质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的方法。《天然药物化学》这门学科的学习体系错综复杂,就需要运用支架式的教学方法来帮助我们的学生掌握知识点,提高相应的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悦涵.支架式教学模式在五年制师范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英语2015(13):11-12.
篇5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理论;高中化学
新课程改革目前已经进入了发展阶段,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一位化学教师追求的目标,要达到高效教学,教和学的方式都要变革。支架式教学就是一种以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来达到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教学模式。
1 支架式教学理论的概述
“支架”原指建筑行业的术语,又译作“脚手架”,是建筑工人在建筑楼房时施予的暂时性支持。当楼房建好以后,这种支持就被撤掉了。根据这个建筑中的隐喻,伍德最先借用了这个术语来描述同行、成人或有成就的人在另一个人的学习过程中所施予的有效性支持。普利斯里等人为“支架”所下的定义是根据学生的需要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帮助,并在他们能力增长时撤去这种帮助。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形象的比喻正迎合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并发展成为我们今天的“支架式教学法”。不同的专家对支架式教学下的定义都有所不同,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定义源自于欧共体的“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的有关文件。该文件中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 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支架式教学显然是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目的的教学方法。
2 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2.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2.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
2.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2.5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3 不同类型的支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在实践中该怎样具体运用支架式教学法呢?下面对不同类型的支架结合高中化学教学实践分别用案例加以阐述。
3.1 范例支架
范例即举例子,它是符合学习目标要求的学习成果(或阶段性成果),往往含纳了特定主题的学习中最重要的探究步骤或最典型的成果形式。如,高一化学讲解H2S性质时,通过投影:敦煌石窟是我国也是世界著名的艺术宝库。敦煌壁画是艺术珍品,但令人奇怪的是,美丽的“飞天”的脸为什么都是黑色的?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这是自然界中硫化氢搞得鬼。原来敦煌壁画是用碱式碳酸铅做白色颜料,用氧化铅做黄色颜料。本来“飞天”的脸都是用碱式碳酸铅绘成白色,或加氧化铅绘成淡黄色。日久天长,空气中的硫化氢跟碱式碳酸铅或氧化铅反应,逐渐变成了棕黑色的硫化铅。所以,现在看到的“飞天”的脸都是黑的。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家具涂上白漆后,显得明亮洁白,但一两年后变得棕黄了,时间再长又变得棕黑了。原因是有这些白油漆是用碳酸铅做颜料。空气中硫化氢跟油漆中的碳酸铅反应生成了棕黑色的硫化铅,这是渐变过程,先变棕黄,再到棕黑。通过这段材料可以初步了解硫化氢的一些性质。
3.2 问题支架
所谓问题是指在一定情景中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或完成某一目标所面临的未知状态。它是学习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支架,相对“框架问题”而言,支架问题的系统性较弱,有经验的教师会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自然地、应机地提供此类支架。同时,在特定主题的学习中,“支架问题”往往比“框架问题”更具有结构性,更加关注细节与可操作性。当教师可以预期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时,对支架问题进行适当设计是必要的。问题支架包括以下这两种情况:
3.2.1平行式问题支架
平行式问题支架是指问题之间属于并列关系无主次之分,探究原电池构成条件的教学中设计以下平行式问题:
问题一:将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插入稀硫酸中,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
问题二:把铜片换成碳棒,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
问题三:把铜片换成铁片,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
问题三:把稀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
问题四:把稀硫酸换成酒精,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
问题五:将锌片、铜片分别插入装有稀硫酸的两个烧杯中,再用导线连接,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
篇6
一、支架式教学策略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知识框架的建立
支架式教学,首先要遵循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能力和原有能力之间的差异,然后做好知识的分解和重构工作,从而建立起完整的知识框架。要让知识框架完整体现出学习要求和原有能力的差异,将制作动画过程中繁琐的操作步骤进行合理的分解。通过对知识框架结构的完善,体现知识的层次性,帮助学生增强对知识的整体理解,从而使传统动画教学模式当中存在的操作复杂、知识量大等问题得到改善。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支架式教学策略是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动画教学的自主学习要求。支架式教学能够针对复杂的知识点设立具体的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支架式教学通常将知识框架中的某个知识点作为切入口,先让学生利用框架解决基础问题,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然后再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对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从而对知识的构架过程有充分的了解。如果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适当给予引导和提示,将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起来。对于动画教学来说,支架式教学策略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二、支架式教学策略在动画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一)构建支架式教学框架
在学习《flash运动补间动画》这一课时,可以确定多变的运动补间动画、多个运动物体的补间动画创建和单个运动物体的补间动画创建三个主要教学内容,每个教学内容中都包含着相应知识点,然后从各个知识点的联系出发,建立起教学框架。由于这三个层次是层层递进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适当给予指导,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框架,提高学生的整体思考能力。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
1.引出主题
创设合理的情境,将动画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从具体情况出发,确定活动主题。
2.明确差异
教师要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理解运动补间动画和逐帧动画的差异,引出补间动画的制作主题。通过对两者区别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明白运动补间动画和逐帧动画的差异,即为原来知识和学习需求之间的差异。
3.情境设计
在这个阶段,教学要让学生了解运动补间动画的基本步骤,并且让学生对制作细节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师完成运动补间动画制作方法的讲解工作后,要让学生完成对相关动画的制作和学习,让他们对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目标有充分的认识。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
4.自主学习
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完成动画制作任务,然后针对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这个阶段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让他们亲自完成故事的设计工作,通过鲜活的情境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
5.效果评价
教师要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制作出统计表,然后根据具体数据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情况、学生的知识构建能力以及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等。评价要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完成,每当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以后,小组成员都要进行自我评价。
6.内容延伸
在这个阶段中,教师可以将动画效果向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观察颜色变化、角度变化和旋转等技巧,从而对运动补间动画的多样性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通过对内容和知识的延伸,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
结语
陈旧的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动画教学的发展要求,支架式教学策略作为构建学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动画教学工程中发挥重大作用,提高动画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以《FLASH 运动补间动画》这一内容作为实践案例,对支架式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明确了其对学生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框架所产生的促进作用,希望能够为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当然,教师也要从实际的教学情况出发,进一步研究构建知识框架,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冯冠祥.基于支架式教学策略的动画教学实践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2013(Z2).
[2]李晶晶.基于“支架式教学”的开放性阅读教学设计的应用与反思[J].邢台学院学报,2010(2).
[3]刘杰.支架式教学模式与课堂教学[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3).
篇7
关键词:支架式 理论 应用
在有限的教学资源条件下,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所实行的考试人才选拔机制是一种比较公平、公正、公开的制度。这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考试只是手段,我们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尤其为适应快速变化的国际环境以及国内社会环境,我们急需一批专业程度深、综合素质强、创新能力高的人才。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输送这样的人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往往本末倒置,只专注传授式的教育和大量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和学习能力。这样的教育往往是呆板的,缺乏生命力的。而“支架式”教学模式则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发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才,达到最根本的人才培养目标。而目前的理论研究却很少涉及该理论在中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这也是笔者选择该研究方向的原因。
一、支架式教学理论
支架式的教学理论是在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邻近发展区”主张的是通过教育实现儿童的智力从一个层面到另一个层面的完美过渡,实现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支架式教学理论是为了促进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而对学生进行引导式的激发式的教学模式。主要由搭建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五个环节组成。
搭建手架是借用建筑行业中的“脚手架”一词,借以形容该模式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脚手架”是一种辅助工具,也就是学生可以利用这种工具可能实现个人无法独立实现的学习效果,主要分为教师模拟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老师演示解题、会说话的思维也就是老师在演示解题的过程中,展示出生的思维、问题指的是老师提出层次分明的问题一步步的对学生进行引导,由浅入深最终达到最终问题的解答。理论进入实践的第一步就是围绕当前的教学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理论要求建立基本框架。其次就是引导学生进入某个问题的相关情境,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的独立探索。探索的过程就是对问题理解的深化过程,也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老师要适当的给予某个点的提示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概念的理解和使用。在学生自己有了一定的思考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的讨论,以小组的形式将每个人的想法表达出来,通过对问题的不同看法意见的相互摩擦以及组员之间的相互说明,最终得到一个统一的结论。旨在各个成员在小组讨论中进一步深入理解并且通过不同意见的碰撞达到对问题的全面理解。小组作业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表达能力等多种社会所需的的能力。最后的环节――效果评价是对整个过程的总结,通过学习的效果进行自我评价以及小组成员评价,实现最终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数学支架式教学应用案例分析
案例一:字母代表什么
北师大版的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是以比较有意思的游戏――用火柴棍搭正方形引入一系列层层深入的问题。在学生思考求解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由具体的图形到比较抽象的代数过程的深入,真正理解字母所代表的含义,并经历了从混乱到规律的认知过程。而且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学生可以明白所学习的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和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知道,七年级的孩子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性格和思维方面都比较活跃,对一些问题充满了好奇心和征服欲。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合作交流、归纳总结、探索发现等方面的开发。可以先以“数青蛙”的儿歌引入,进而提出问题“任意只青蛙有多少只眼睛?”,由老师引入字母,说明字母的含义,再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小组协作,完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最后作出这节课堂的总结,可以提出“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等问题,作出自我的评价以及他人评价。
案例二: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教学内容为《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旨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并识别各种立体图形并发现数学的美。而我们的教学过程可以这样设计:(1)复习上节课认识的几何体;(2)通过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给同学们播放一段星球大战的视频,主要让同学们观看各种形状的飞船、星球;(3)视频播放后,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怎样来描述那些飞船、星球;(4)通过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小组讨论,请每组派代表发言;(5)老师对发言进行总结和说明,引导同学们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6)课堂最后,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以及本节课的感受。这个教学设计的亮点就在于多手段的教学方式,星球大战的引入无疑是成功的,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顺利的引出了相关的问题。
三、总结
支架式的教育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完全不同的,在实践中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说教师的理论认识不足、支架的构建不尽合理以及如何调动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交流的学生的积极性等问题。但是支架式的教育是符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的,也是能够促进个人更好更加全面发展的。所以,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支架式”的教学模式,并且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一步步的完善相关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尤其在中学的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将“支架式”教学模式管出啊按其中,切实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赵丽敏.素质教学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5.
篇8
一、创设情景,“导”得精彩
幼儿园生活游戏区域的创设来源于生活,而生活又促使幼儿在区域中不断发展。“快乐娃娃家”的游戏内容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紧密相连,幼儿可以在游戏中有话可说、有事可做,迁移经验,体验生活。“快乐娃娃家”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投放以及教师的指导也要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具有阶段性和针对性地开展。
案例1:
徐睿小朋友选了这个区域活动,但是,他不知道在娃娃家里应该怎么玩,坐在那里发呆。
教师:想一想,你家里都有哪些人啊?你今天就可以扮演他们啊!
徐:我爸爸看报纸,还拖地的、买菜。
教师:妈妈在家里干嘛啊?
徐:妈妈带孩子,买好看的衣服。
教师:还有哪些人呢?
徐:还有爷爷。
教师:爷爷在家里会做什么事情?
徐:爷爷看报纸,打太极拳。
我并没有直接要求他做出选择,而是针对他的实际情况,将他“诱导”到游戏的情景中来。教师搭建了框架,创设了情景,就等孩子来进行探索和实践了。利用孩子以往的经验作为进一步学习的资源,正如奥苏伯尔所言:“让新知之舟泊在旧知的锚桩上”。
二、运用迁移,“学”得轻松
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生活中的经验知识是抽象的,只有变抽象为具体,才能引导幼儿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发现规律,幼儿的思维得到发展 。教师在创设区域活动时,需要调整情境中的物质成分(如材料的选择与空间安排)和心理成分(如师生关系、教学策略),使幼儿能发现问题并产生解决问题的内在愿望。
案例2:
王:我在做“妈妈”呢!
教师:哦,你这个“妈妈”都做了哪些事情啊?
王:我早上带孩子吃了早饭,孩子太小了,全是我喂他吃的。然后,我又带着孩子去买菜了,这个孩子真调皮,总是喜欢乱跑,差点丢了。中午了,我要回家烧饭了。
教师:哦,你真是一个大忙人啊!快去烧中饭吧!
幼儿进入角色游戏后,我要给他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里走;给他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他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他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他一点权力,让他自己去选择。那么怎样去给予,在不打扰孩子游戏的前提下,推进幼儿游戏的发展,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将生活中已有的生活经验迁移到游戏中来,是我要做的事情。
三、自主探索,“问”得适度
问题是科学活动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幼儿对知识的渴求总是从一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发展。
案例3:竹子运水(科学区域活动)
活动中指导:
幼儿:老师,我们的接头的地方为什么总是漏水呢?
教师:你们看看,用其他的材料试一试。
幼儿:周老师,这个水可以从地处向高处流吗?
教师:你可以试一试啊?
幼儿:老师,我想先把这个连起来,再用胶带绑住,你看行吗?
教师:完全可以试一试。
教师在这个区域中,搭建了框架,创设了问题情境,启发幼儿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实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发现幼儿遭遇挫折而难以继续活动时,提供有效支持和帮助,不是简单告知解决办法或指责幼儿未能注意和理解自己的有关讲解,而是让幼儿通过多种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幼儿协作学习。重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情境,赢得最佳教育契机。
四、协作学习,“思”得有效
“以思维方法的分析带动、促进具体区域知识内容的教学也应被看成改进区域教学的一个有效手段。”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认为,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头脑里自行完成思考和建构的过程。
案例4:
在区域科学探究活动“接水管”中,我为孩子提供了很多pvc管子和接头,还有小区楼道的分布,幼儿需从楼道上面的接口将水接入,最后流到一楼即可。带着这个问题,孩子分成3个小组,每组4人今天试验操作。
教师问第一组幼儿:你们准备怎样把水接入到一楼呢?
第一组:我们先把所有的管子接成一根长管子。
教师:好,你们试一试!
教师问第二组幼儿:你们在干嘛?
第二组:我们准备先把管子连起来,然后,看看能不能把水接到一楼。
教师:你们这个方法很好,可以尝试一下。
教师问第三组幼儿:看样子,你们要成功了!
第三组:我们发现问题了,水在流淌的过程中老是漏出来,还没到一楼就漏光了。怎么办?
教师:那么,你们可要想想其他的办法了,找找原因,解决问题的根结所在。
这个活动中,我主要激发让幼儿从不同角度去考虑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通过实践,我感受到在区域活动运用支架式教学,幼儿的求知欲被进一步激发了,使幼儿变被动语法学习为主动语法学习。
篇9
【关键词】中职信息化教学 支架式教学 交互动画 AS动作脚本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B-0104-02
现在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Flash 动画可以将音乐、声效、动画以及富有新意的界面融合在一起,制作出高品质的网页动态效果,因此倍受用户欢迎。其中交互动画由于观看者可以参与到动画的控制、操作中,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而更吸引人的眼球。然而,现实的问题是,交互动画需要学习ActionScript 语言。由于中职学生英文基础差,使得 AS 动作脚本代码的学习成为学习交互动画的拦路虎。为了探索这一问题,笔者在 2014 级计算机专业网络广告设计课程中,使用了支架式教学法进行尝试,教学效果良好。
一、中等职业学校 Flash 交互动画教学的现状
目前不少教材中 Flash 交互动画代码多且繁琐,对ActionScript(以下简称 AS)代码的的解释也相对简单。本校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潘尚仕主编的《网络广告设计与制作》作为教材,本文以课本《第四章互动广告设计》中的“大众汽车广告实例制作”为例进行讲解。在本案例中,使用 AS 代码 42 条,仅对舞台上的对象和参数进行初始化就使用了 7 条 AS 代码,其中还涉及类库定义、定义位置、可见性、数据类型等知识。由于目前中职学生入学时零门坎,英文基础薄弱,如 2014级计算机 1 班,全班 51 人,第一学期英语期考补考人数就达到 20 人,因此,学生面对大量的英文指令,觉得无从下手,更有同学看了课本中此案例的两页 AS 代码后对老师说:“老师,这两页英文,打死我们都学不会,我们不学了!”学生对繁复的 AS 语言无法理解,这造成的情况是在做此类案例时,往往是学生按照课本把代码输入,只要做出效果就算完成案例,结果是作业做完了却什么都不会。
二、教学中应该考虑的因素
在交互动画广告的学习中,根据学生反映,教材中部分案例代码太复杂,不易掌握。笔者针对中职学生英文底子薄,耐心不足的特点,使用支架式教学对该案例的学习进行了探索。支架式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法的好处是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适当的、小步调的线索或提示(支架),让学生逐渐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在此案例中笔者按照案例所要达到的效果来构建知识框架――“支架”。知R框架的建立为学生指明了学习方向,使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并可根据框架进行学习。由于知识框架中每一个小的点的难度不大,能够很容易达到所需要的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小步快走,逐步攀升,学生通过这些支架一步一步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进行分层次教学。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只要求他们能够学会理解所学的知识的概念及简单使用,对于理解能力强的同学,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让他们自行探索知识的应用。
三、教学实践
(一)分析交互动画效果,建立知识框架
1.分析“大众汽车广告”这个主题
围绕“大众汽车广告”这个主题,让他们自行分析以下问题:
(1)此广告能达到什么效果?
(2)制作此效果所需要什么知识?
(3)知识中最重要的概念是什么?
(4)此知识应用在什么地方?
2.搭建知识框架
按流程图(如图 1)进行知识框架搭建。
知识的应用可暂时不列入知识框架中,通过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最后由学生进行知识应用总结。
经过分析,达到的效果是:随鼠标的移动展示汽车动画的部分或全部画面,背景音乐通过点击控制播放,效果分析如图 2 所示:
所需的知识从基础知识到 AS 知识逐级分解,由易到难。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根据课本,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知识框架,经过分析效果 1,建立如图 3 所示的知识框架:
经过分析效果 2,建立如图 4 所示的知识框架:
(二)进入情景,逐个突破
1.基础案例,引入知识
知识框架搭成以后,教师需要针对一些基础知识,设计一个好的案例,以此引入讲授基础知识。有了一个易于理解,容易上手的案例,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关键。本案例笔者先使用图案字复习遮罩中遮罩层与被遮罩层的概念,并提示:制作遮罩,一定要弄清楚遮罩层与被遮罩层的关系,即遮罩层是一个透光的孔,被遮罩层则是需要查看的内容,通过遮罩层的形状查看被遮罩层的内容。使用 AS 代码制作遮罩时,要注意将遮罩层与被遮罩层转换为元件,并分别为它们起名字,这个名字叫做“实例名”。可使用实例的遮罩属性(.mask)实现遮罩效果。例如在图案字中,将图片转换为元件后,为它起一个实例名为“tu”的名字;输入文字并转换为元件后,为它起一个实例名为“zi”,使用行为窗口,在帧上写出语句“tu.Mask=zi;”,它的意思是:tu(图)的mask(遮罩)是zi(字),即可用 AS 实现遮罩效果。此时,学习了知识框架中知识点 1 (遮罩使用)中的“遮罩层与被遮罩层”和知识点 1 进阶(用 AS 代码控制遮罩)中的“AS添加遮罩效果”。由于只有一句简单而又易于理解的 AS 语句,学生很容易制作出图案字,又由于可以按不同的图片发挥自己的创意,学生不会觉得 AS 很复杂,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
2.提出要求,探究难点
老师提示并讲解“.startDrag( )”属性,在学生学会基础案例“图案字”的基础上,分别展示“字动图不动”和“图动字不动”两种案例的效果,要求学生探究使用 AS 代码制作文字跟随鼠标运动效果。同时,在探究过程中,教师适当地进行提示:“想一想,是什么跟随鼠标在运动?”“如果需要文字在鼠标的中心运动,应该设置什么?”帮助学生沿知识框架攀升。然后让先做出来的学生当“小老师”演示制作方法。这样做,一方面提高“小老师”的成就感;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小老师”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促使其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对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互助学习中解决。这样通过探究,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知识框架中知识点 1 (遮罩使用)中的“效果分析”和知识点 1 进阶(用 AS 代码控制遮罩)中的“图片跟随鼠标”“遮罩跟随鼠标”等。
(三)独立探索,完成案例
对于中职生来说,由于他们的英文基础薄弱,在进行效果2 知识点的学习中他们可能不太理解,此时可以让他们独立完成课本中的效果 1 的内容,即“随鼠标的移动展示汽车动画的部分或全部”。进入问题情境后,让学生自行案例制作。在案例制作过程中,老师要估计到学生有可能遇到的问题,适当加以提示。对一些难点,可以加以引导,并通过多媒体广播软件适时演示解决方案。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u减少,越来越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精神。
以同样的方法进行效果 2“点击控制声音的播放”中知识点的学习,即先用基础案例,引入知识,再提出要求,探究难点,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完成案例,让学生在知识框架中继续攀升。
(四)引导创新,协作学习
此时提出“还有什么动画、音效能通过‘图片跟随鼠标’‘遮罩跟随鼠标’和‘控制声音的播放’等方式来展现?”通过此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学生会提出“探照灯”“放大镜”“打靶”“走马灯”等不同创作主题,此时教师应该对相关主题的技术难点进行点拨,再组织学生按团队选择不同的主题进行创作。
1.主题创作
分团队创作,三人一组进行主题创作,甲负责创意,提出想要做的效果,乙负责收集所需素材,丙负责制作动画效果,并由甲审核最终效果。
2.丰富资源库
同一主题下,按团队收集不同风格的素材,为低年级的同学做好资源库的储备。
此过程是通过后续的案例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扩展。而对于能力特别强的团队,可给一些教程让他们进一步学习,如侦听和控制鼠标的动作的编写。老师还可进一步进行辅导,从而使学生能够做出更加精细的动画。
使用支架式教学法学习 Flash 交互动画是可行的,效果是显著的。通过这种教学法,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思考中攀升,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地提高。不但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使其创新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篇10
关键词:支架搭建;学导式;操作系统 ;引导;主体
一、引言
1.1操作系统课程的特点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最底层系统软件。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学习操作系统可为学生较全面的建立起关于计算机系统的概念。本课程从资源管理和用户接口等角度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实现机制和基本算法等。并结合目前的典型操作系统进行具体分析,加深对操作系统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认识。课程中有许多必须掌握的重点和难点。其特点是理论知识多,概念性强,涉及相关课程多,抽象,枯燥,难学。
1.2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现状
目前大多数学生感觉只要会用操作系统就行,学习操作系统原理好象用处不大。这就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造成部分学生从心理上对该课程并不是很重视,学生学习就没有动力。同时,操作系统原理与硬件关系较大,在实验中,实现易于操作和理解的系统化的实验体系较难,教学方法单一,一般的操作系统教材大多是以抽象的原理叙述为主,理论往往与实际应用融通不够,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讲解过程中缺乏对知识点的串联和实例化的讲解,使得学生学完操作系统课程后,无法把所学知识与目前常用操作系统联系起来,更无从实现操作系统的功能了。学生得不到感性认识,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在和师生的交流中,普遍反映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难教也难学,枯燥而繁杂的理论,往往又不能真正应用于操作系统的现实中,纯粹是各种原理和算法的罗列,教与学两方面都觉乏味。特别是网络的迅速发展促使计算机操作系统有了较大发展,必然对“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有着更新更高的要求。而高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教学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机实验等环节上都满足不了实际需求。再加上课程自身的原因和目前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等因素,因此对《操作系统》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本人通过十多年对《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支架搭建的学导式教学法”,简单的说,就是按照学生的智力,为学生建立理解问题的构架——>组成知识的概念框架——>学生参与,教师引导,师生互动——>分析难点重点得出结论——>归纳总结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把支架教学、问题教学和学导式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改进课堂教学模式
2.1搭建操作系统课堂新型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具。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但传统课堂教学有很多不足,例如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对教学难点的掌握。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本人结合操作系统课程的特点和目前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不足,经过长期教学实施和研究的积累,建立“基于支架搭建的学导式”的教学讲授模式。逐步形成了卓有特色和成效的创新人才教学方法,并逐步建立了完善的实施管理体系,提高了教学效果。
1、基于支架搭建的学导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法的定义也很多。目前,比较有影响、流行的定义源自于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Ⅲ)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 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要先分解学习任务,以便于把学生引入更深入的理解。[2]”支架式教学法认为恰当的教学应该从教师的外部辅导到学生的自我内化这一次序进行。它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的一个教学过程,学生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学习的控制权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自我学习的方法。从支架的表现形式来看:可以分为范例、问题、建议、工具、图表等。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采用哪种支架教学法,应该围绕当前学习的主题,按“最临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相应的支架,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景,也就是进入支架的某个层次,再由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探索,从而确定与概念相关的各种属性,掌握当前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学导式教学法既是一种教学法,同时也体现一种教学组织模式。学导式教学法突出学生自学、教师引导的思想。学导式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学的一种方法。是一种充分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的因素的教学。学导式教学模式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同时也把学好这门课的责任交给了他们。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创造条件、积极引导,为使学生主动探索,开发智力,发展体能,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学导式教学法突出学在导前,先学后教,让学生“学”在前面,积极进行“自学和解疑”,这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潜能去主动获取未知的知识[3]。#p#分页标题#e#
基于支架搭建的学导式教学法是支架式教学和学导式教学方式的一种有效结合。教师需要在课前明确教学主题的目的和重点难点,估计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生的知识层次,为学生搭建有效学习的支架,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此模式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实现了双向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明显。
2、基于支架搭建的学导式教学法的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研究小组成员结合教学实践,在十多年的教学研究过程中,改革了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设计并实施了“基于支架搭建的学导式教学法”的教学讲授模式。如图1所示。
图1基于支架搭建的学导式教学模式
该模式的教学中,将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的系列内容搭建成一个个支架,让学生首先体验学习主题的任务情景,并产生任务意识,以“疑“为主轴,学为主体,探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也可以“学生和学生”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协作学习,或者进行探索与研究问题的探究性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培养、锻炼、提高学生“自主、协作及探究”的学习能力。使学生主动探索,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4]。该模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支架式”教学策略的运用为学生的有效探究提供了支持和帮助,能够使学生对每个学习主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形成对事物的概念框架;学导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导式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还要运用知识,还要会动手、动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在具体教学中,还设计并实施了“问题探究”与“协作学习”相结合的“互动”理论课堂教学模式,同时结合实践教学,形成一套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2.2基于支架搭建的学导式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基于支架搭建的学导式教学法“按照学生的智力,为学生建立理解问题的构架——>组成知识的概念框架——>学生参与,教师引导,师生互动——>分析难点重点得出结论——>归纳总结的方法”展开教学内容,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所有的教学环节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创新能力。
在操作系统课程里,应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搭建不同类型的支架,然后教师采用学导式教学法,学生参与,教师引导,师生互动,分析难点重点得出结论,最后归纳总结,完成整堂课程的教学,譬如:在讲解进程同步问题时,应搭建一个案例支架,以病人去医院看病为例,看病过程可以看成是两个活动:化验活动和诊断活动,这两个活动就是两个进程,化验单和化验结果类似与进程同步问题中的信号量。在讲解进程调度算法时,也可以用日常生活中在车站排队等搭建案例支架;又譬如在“操作系统”课程中,“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进程”、 “线程”、 “紧凑技术”等很多概念和技术的引入都有它的原因,在讲解这些概念时可以搭建问题支架:为什么要引入这些概念和技术?他们能解决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解决后又会带来什么样的新问题?在这种特定主题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预期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时,对支架问题进行适当设计是必要的。这样我们对任何一个概念的讲解和任何一种技术的引进,都努力去搭建问题支架。有问题的提出,就有引发思考和争论,就能启动学生的思维,就会活跃课堂气氛,也就不再感觉操作系统“枯燥和乏味”了。这样就把抽象难懂的理论讲得生动活泼, 使学生能抓住重点,感觉课堂讲授有趣味。因此把“问题”引用到学导式教学中,搭建问题支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对于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有一定的作用。
三、基于支架搭建的学导式教学模式在操作系统课程中的实现
3.1要把握操作系统课程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是以“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为主线,贯穿整个教材的,通过多年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在该课程学中应注重把握操作系统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典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有: 单道与多道、并发与并行、同步与互斥、设备缓冲等概念的理解与区别;进程同步与互斥中的信号量机制、进程调度等算法的理解;存储管理的原理与算法、虚存、页面置换等算法的理解;磁盘调度等算法的理解与实现、中断/异常处理过程、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文件存储、访问权限等等。把握了这些重点和难点,就能抓住操作系统课程的精髓。
对于这些重点和难点,在采用“基于支架搭建的学导式教学法”的教学组织方面,教师通过教学研讨教学主题的重点、难点给学生精心设计搭建学习新知识的有效支架,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在引导学生思考、答疑、解疑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实施调整引导策略、更新教学手段,并辅以分组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施方面,对于概念通过建立概念框架、结合实际操作系统引导学生、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对于各种算法,则通过案例支架、图表支架等,直观地讲述算法的原理和流程,同时通过多种算法的比较获得更好的讲解效果。
3.2调整优化教学内容,构建完整的课堂知识结构。
操作系统在整个计算机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 操作系统课程的先修课程是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这便决定了操作系统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及彼此间教学内容的重叠性。另外,就操作系统教材本身,好多章节中的内容相互重复,譬如:在进程调度算法中的FCFS算法和FPF算法,在设备分配算法中也有FCFS算法和FPF 算法,基本缺页置换中的LRU算法和LFU算法,页式虚拟存储中也有LRU算法和LFU算法,这部分内容相同,前面讲过,后面可一带而过。又因教材中的信息既有学生已知的,也有学生未知的。也可一带而过,而那些容易引发学生思考、培养能力的部分,应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挖掘,直到学生满足为止。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必须熟悉教材各部分的内容,避免有的知识点重复多次的被讲解,教材中许多知识的呈现都能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备课应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取舍,力求实用化,努力挖掘教材中能力训练素材和具有思维价值的材料,及时添加更新教学内容。构建完整的课堂知识结构,再通过各种方式加以合理组合,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兴趣。#p#分页标题#e#
3.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我们在操作系统课程中安排了“课堂实验、课程设计、知识竞赛、创新训练的实验教学链,实验要求学生自己分解任务,安排分工等。由于没有标准的和现成的答案,学生在实验前要自己查找资料,设计方案,交流讨论。
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对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理论,掌握操作系统的具体实现技术,体验操作系统的抽象思维方法,培养规范的系统程序设计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操作系统课作为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课堂理论教学环节相对成熟。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般学校由于条件限制很少有机会让学生完成所有实验,甚至有的学校根本不做实验,我们应该改变这个现状。
在操作系统实验中,设置面向实际应用的操作系统实验,使学生掌握针对实际应用的系统,为了理论联系实际,在教授原理和实验中,因 Linux操作系统源码公开,应用广泛,而且还是免费的,故引入Linux操作系统作为实例,加深对操作系统原理的理解和认识。
操作系统实践教学改革的难点主要包括学生实验课题、内容及要求的确立和操作系统综合模块化实验开发平台的建设等两方面。目前实践教学内容以“处理机管理、内存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四个方面来展开。在今后的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可考虑引入进程与线程的实现、文件管理系统的设计等实验项目。教师在设计实验内容时,有意识地将教学与操作系统的新发展、新技术、新内容融合到操作系统教学中,不断更新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建立“课堂实验+课程设计+知识竞赛+创新训练”的完整的实践教学链。学生可自行设计完成实验,建立操作系统案例库,优秀作品可选入案例库,供学生相互之间学习和不断改进,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掌握基本方法,积累经验,通过不断的探索,在经历创新的艰辛中体验创新的乐趣。
四、基于支架搭建的学导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基于支架搭建的学导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先后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6——2008级全体学生中以及在应用技术专业200生中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中得以实施,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师搭建理论课堂与实践教学的平台,老师引导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实现师生、生生互动,分析难点重点得出结论最后归纳总结的方法,这种交互方式,学生非常乐于接受,使学生不再感觉操作系统课程抽象、难懂、枯燥,而是觉得有问题可以探讨,分析和解决,使学生能抓住重点,感觉课堂讲授有趣味。
2.掌握操作系统的原理。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算法和实现机制,并结合目前的典型操作系统(以Linux操作系统为实例)进行具体分析,加深对操作系统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认识。
3.注重能力的培育。
通过搭建支架,引导学生思考、精心构造涉及现代操作系统核心技术的和面向应用的创新型课程设计,精心选取实际操作系统环境。学生通过这些教学环节,激发创造性,提高学生们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采用基于支架搭建的学导式教学法,不仅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操作系统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而且,学生设计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全面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基于支架搭建的学导式教学模式比较适合原理性比较强的课程,老师应能以多元化,多层次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对于该课程,学生能按自身学习基础,兴趣及认知风格来自主学习,,实现互动学习,主动学习。
对“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模式理论的探讨,还需要通过实践来不断地论证和改进。还应完善教学网站,建立操作系统试题库,开发该科目的在线考试系统。教育在发展,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在个改变。随着我们的不断探索,不断地研究,我们的教学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 汤子赢.计算机操作系统[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 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