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7 17:27: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体育教学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案例主题】
教学内容:房龙的《〈宽容〉序言》
目标设计:①以个体阅读为经,以情感体验为纬,通过教师点评、学生质疑、小组讨论、班级交流等方式,促使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蕴,体会先驱者、守旧老人、无知山民这三类人各自价值及其功过是非,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树立基本的评价尺度;②认识到对现实认识上的封闭、偏见、愚昧、守旧是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让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创新与守旧的对立与转化。
【实施背景】
①新课程要求我们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②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回归到人文精神培养这一宗旨,启发学生用自己独特的富有个性的阅读来体验文本的真情,容许不同思想互存乃至交锋,引导学生用生命去体验真善美,张扬大写的“人”字。在课堂上,从而获得情感上的深化与升华。从理性的角度关怀人类发展的历史,认识历史现象背后的意义,从而得到思想的净化与提升。
【片段描述】
学生:(解读全文之后,再次朗读房龙的《〈宽容〉序言》一文。)
老师:同学们读了很有感情。文章最后有这样一句话:“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再发生了。”作者这句话到底有什么深刻含义呢?我想让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这里我先作一个发言:无知山谷中所发生的事情,在人类历史上曾经不止一次地发生过,今天依然在发生,明天也许还会发生,历史最大的悲剧就在于悲剧的不断重演。同学们朗读课文后,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整体感悟,激感。)
生一:我认为,先驱者走出山谷,这是一种勇敢的创举,为了发动更多的山民走出山谷,他又回来了。不幸的是他竟被守旧老人运用律法的权威以及那些无知的山民打死了。这是多么的可悲。但我们为这位先驱者的英勇壮举而敬佩而自豪。
师:说的多好啊。
生二:先驱者为了真理,为了理想,勇敢地走了。但他发出的反叛声音,演绎的悲壮故事,开创的开拓精神,却永存于我们心中。而那些僵死的律法,愚昧的山民,无知的山谷,守旧的老人,也将遗臭万年。
(小组讨论,班级交流。)
师:如果我们中的哪一位是守旧老人,哪一位是先驱者,哪一位是无知山民,那现在会产生什么想法呢?现在我们分小组,以这些不同的身份来讨论,同时准备好如何回答另一方的问题,并对另一方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甲小组(守旧老人身份)代表一:山民们,我很后悔。我囿于自己的无知与偏见,也为了维护山谷的秩序与尊严,鼓动山民杀死了走出山谷又回来带领其他人一同离开山谷的人。这是我的罪过,我错了,在此我表示深深的歉意和深深的忏悔。
乙小组(先驱者身份(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小组代表分别发言)
代表一:你们不要给予我这样高的荣誉,其实我是个悲剧人物。作为一个先驱者有这样的结局并奇怪,人类的历史就是要许多这样的人。当时你们都不会理解,只有后来的人才能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就是要我们这样的人做铺路石,只有以我的死才能唤醒人们,使人们能勇敢地抛弃陈旧的思想,这是社会前进所付出的代价,我愿意做这样的人,并以此为荣。
甲小组代表二:先驱者的眼光敏锐,以至让人无法想象。他居然说,他的眼光看到了奇妙的景象,他居然怀疑圣书,怀疑祖先的智慧。你叫我怎能相信。我从自己的知识、眼见,以及圣书的记载是无法想象的。
丙小组(无知山民身份)代表一:我们的老祖宗从很早很早的时候就一直在山这边过着平静的生活,在圣书的指引下,在智慧老人的管理下,我们生活得很满足也很幸福。我们从来没有听说山那边有盛开的鲜花,有茂盛的森林,有奔腾的江河,有智慧的大厦,有甜蜜的生活。难怪我们听说以后,我们以为他们是在骗人,是在散布谣言,妖言惑众。他们也太大胆,居然怀疑圣书,对抗智慧老人,于是,我们拿起石头,砸死了他们。
丙小组代表二:作为山民代表之一,我认为,这一悲剧的发生应该归结为山谷的封闭与落后。山谷与外面的世界应该保持经常性的交流。封闭造成愚昧,愚昧形成偏见,偏见杀死先知。
师:(适时点评)对,人与人之间要交流,国家与国家之间要交流,地区与地区之间要交流,思想与思想之间要交流,文化与文化之间要交流。所以,我们国家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深得人心,也是符合历史潮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
乙小组代表二: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先驱者,他们的结局虽然很不幸,但我们流芳百世。中国古代不是有商鞅变法,被五马分尸吗?西方近代也不是有布鲁诺否定地心说,在火柱上被活活烧死的事吗?
师:(补充事例)是呀,我们中国当年提出计划生育,也曾被迫害致死。(小结)由此看来,人类历史就是在先驱者的鲜血铺就的道路上前进,没有流血的先驱者是不存在的。人类接受一个真理需要一个过程。无论后来人为先驱者的死怎样的捶胸顿足,悲剧总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们要倡导宽容,屏弃偏见;倡导理性,宽容异己;倡导开放,抵制封闭。
(总结)房龙站在历史的高度,以诗歌的语言告诉我们历史上曾发生过的事实,倡导人们要宽容相待,摒弃偏见,让不同的思想都能够获得生存的权利。理解万岁,宽容无价。社会在先驱者的指引下迈向新的征程,历史赋予我们唤醒民众、走出封闭、脱离守旧的职责。
【案例反思】
一、本教学片段试图通过三个教学环节(一整体感悟,激感;二小组讨论,班级交流;三拓展思路,把握精髓。),诱导学生深入文本,启发他们交流讨论,深入思考,独立解读,最终形成带有个性的阅读体验。教学片段显现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
篇2
本课,我选择了各种游戏来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引导,打破传统创编,自主学习、游戏等教学方法,旨在不仅达到健身强体的作用,还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合作,解决困难的能力.本课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发展速度和灵敏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2.教学过程与方法
学习阶段:水平五
学习目标:
1、在途中跑时不低头、不耸肩,眼平视,蹬地有力.
2、发展速度素质,进一步提高身体协调能力.
3、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和合作精神.
学习内容:快速跑
学习重点:不同形式起跑.
学习难点:较强的反应能力与跑的速度.
学习过程:
2.1调动情绪阶段:
1、达成目标:(1)集中学生的注意力.(2)调动学习兴趣.(3)充分活动身体避免运动损伤.
2、学习内容:
(1)课堂常规
(2)徒手操:教师领做一套徒手操.
(3)要求:学生跟随教师做徒手操,做到充分活动开身体各部分,以准备下面的活动.
2.2师生互动阶段:
1、达成目标:(1)提高实践能力,激发兴趣.(2)体验运动的喜悦,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
2、学习内容:跑姿练习
教法:
(1)教师领做原地摆臂练习,培养正确的跑姿练习.
(2)结合摆臂沿直线跑,讲解示范跑的动作要领.
(3)找出个别动作姿势比较标准的同学展现自我.
(4)与学生共同练习并语言引导.
学法:
(1)认真听讲,注意观察跟随教师一起做原地摆臂练习.要求:动作协调、动作舒展、积极参与.
(2)结合摆臂沿直线跑.要求:眼视前方,脚要落在一条直线上.
组织:
×××××××
×××××××
×××××××
×××××××
2.3掌握技能阶段:
1、达成目标:掌握动作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内容:快速起动与加速跑练习.不同姿势听不同信号起跑.
教法:
(1)教师讲解快速起跑与加速跑的动作要领与练习方法.
(2)教师按照男女平均人数分为四组.
(3)分组指导学生练习,点评表扬.
注意:讲解时,位置合理简明易懂,重点突出.
学法:
(1)认真听讲,按照教师的指导练习.
(2)在练习注意跑的速度,看谁先到终点.
(3)要求:积极参与练习,注意成绩.
2.4创新思维,陶冶情操阶段:
1、达成目标:培养协作精神,展示个性,获得运动喜悦.
2、学习内容:
(1)抢绳游戏
(2)快速跑移物换物接力游戏
教法:
讲解游戏方法与规则.
把学生分成两人一组,看谁先拿到绳子.每组第一人起跑至场中,将重物移换至场边中放好后返回;第二人依次进行.
3、学生成人数比例分为同等的四组练习.
学法:
1、学生认真听讲游戏方法与规则.
2、学生要服从安排站好等待游戏开始.
3、要求:学生积极参与
2.5稳定情绪,恢复身心阶段
1、达成目标:放松身心,体现心灵美.
2、学习内容:配乐(小白船)韵律操.
教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调整放松身心.
学法:认真跟随教师做韵律操.
要求:轻松自然.
2.6评价阶段
1、教师指导学生自我评价.
2、教师评价小结,肯定本课学生的表现并给予鼓励.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放松和主动自我评价.
案例评析:
篇3
高中政治课程中有许多富于思辨性的教学知识点,理解起来并不容易,想要让大家更好地吸收这部分内容,就需要让课堂教学立足于学生生活。本文拟对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教学模式展开具体探究。
一、借助生活实例展开教学分析
高中政治课程是对学生思想理念的一种指引,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明确的是非判断标准的一门课程。想要让学生对于一些重要的理念、思想有更好的理解,就要立足于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生活,留心生活中的人与事,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让学生对生活有更多有价值的感知,才能让学生对一些核心的教学要点有更为深刻的体验。
“把握思维的奥妙”这一课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意识,在认识了哲学原理的核心理念——物质是世界的组成后,本节进一步探究了物质和意识之间的关系。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容易,教学中,我会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实践相结合,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一些生活案例来辅助对于相关知识点的剖析。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后大家已经慢慢明白: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为了很好地解释这一点,我引入了一些非常常见的生活实例。例如:滴水穿石、铁生锈,这说明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性;植物向阳,动物条件反射,这些生物常见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心理)都说明了意识是产生生物反应的前提。这部分内容还谈到意识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例如:一些高等动物有复杂的心理反应,但是却不能发展为人的意识,这说明:①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会劳动,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②劳动、社会交往促进了人脑的生成、语言的产生,这些都提供了丰富的意识内容。透过实例的剖析后学生不仅对意识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对意识的各种特征、含义也有了更好的掌握。
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知能力
基于学生生活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于生活的感知能力。许多学生都会觉得生活中的一些细节、片段是理所当然的,对于其中的因果关系、价值取向等并未有过较为深入的思考,而这种对于生活的漠视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形成。
“实现人生的价值”是很重要的一节课,它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进而有所感悟。为了更好地贴近学生生活,教学前我安排了如下对话:
师:你能和我谈谈你的人生目标吗?
生:能。我要好好读书。
师:为什么呢?
生:为了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
师:很好,考上了大学,找到了好工作以后呢?
生:娶个好老婆,生个好儿子。
师:娶了好老婆,生了好儿子以后呢?
生:儿子读好书,考上好大学。
师:然后呢?
生:找个好工作,娶个好老婆。
师:(哑口无言)(学生哄堂大笑)
这样的想法在学生中十分普遍,这个情境的设计也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人生问题:人应追求怎样的人生?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透过对于这两个问题的探讨也很好地实现了本节内容的核心教学目标。
三、将所学知识用于生活实践
想要让课堂教学过程更好地反映学生生活,让大家展开对于所学知识的应用实践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将学到的内容很好地放到生活中进行检验,也能够很好地深化学生对于教学要点的认知。
篇4
当前社会大多数父母都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可以有更好的学习条件而奋斗在事业上。所以,总会忽略了孩子的学习。但是,她们看重孩子的的成绩,有时只在乎结果不在乎过程,这样给孩子的压力是非常大的。有时对孩子打骂,这些都是不对的做法,都是在变相给孩子压力。
二、心理暗示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实验研究的改革方案
(一)学生要转换思维,改变心态
首先,学校老师要认真对待学生。如果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心理暗示在高校体育舞蹈教育中实施的问题,我们最起码要把学校的教育制度完善。同时学生也要有很好的自制力。而且,我们老师要多给高校学生一些心理暗示,这样可以激励同学更加努力的学习。因为,有时学生的教育是可以变通的,换种方法,结果可能就有很大的不同。同时也可以使同学更富有教育素质,使同学们的审美价值提高,心理暗示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所以,对于体育舞蹈教育更应如此。因为他不光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而且也提高学生的动作美、音乐美、人体美以及对本身的审美兴趣。这样就可以使高校学生经过心理暗示而更好的学习。
(二)老师要认真负责,改变态度
对于高校老师,我们不光要提高老师的个人能力,还要让老师懂得怎么样才能让同学们更好的发展。尤其是老师要对学生常常进行心理暗示。要对学生有耐心,对于体育舞蹈类的学生,要从她们的最简单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给予赞美、赞扬。我读过意大利一个作家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深深的被里面的师生之情而打动,还有里面的小故事也很能说明问题,有时一个善意的小动作就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大家有机会也可以阅读一次。其实我们只要在平常的时候加以注意,自己一个小的动作就可以使得学生们得到激励而努力学习。这也许就是心理暗示对学生所起到的作用吧。作为老师应该仔细研究心理暗示的使用方法。用心理暗示来教育孩子成长,鼓励孩子,让孩子有动力的学习,自觉努力的学习。
(三)家长要关爱学生,改变方法
世界上最爱孩子的人是父母,这是肯定的。但是,父母要用正确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平时可以多和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多接触关于运动方面的事情,这样不光增加感情,还可以培养孩子对体育活动的热爱,自己本身也可以放松一下。同时,也要对孩子进行心理暗示的教育。像《灵魂的舞蹈》的书里写的一样,我们要做到心灵和身体上的结合,这是十分重要的。平时我们多看一些书籍,像《灵魂的舞蹈》、《艺术体操带操》等都是有好处的,对于我们来说。爱是需要表达的,更是需要付出实际行动的。
三、小结
篇5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改逐步深入,这样对体育课程的要求由原来健“体”已经转变为既健“体”又要健“心”,体、心双健。在此形势之下,本人总结了上课中对学生思维训练的一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希望对同人有所启迪。
体育心理学指出,思维训练是当代体育教学中所应作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对策之一。高中体育教学针对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心理成熟的状态要有其自身与众不同的教学特点。教学中应该把动作技能的训练与学生的思维训练结合起来。在高中学生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对动作技能的掌握和改进有很大的帮助。让学生“思维着去感知”,在学习时,通过积极地思维,运用已了解和掌握的一些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来帮助学生理解领会动作的原理和要领,从而较快地掌握和改进动作,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体、心双健的目的。
1 案例
1.1案例一:
前滚翻分腿起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复习前滚翻的动作,然后示范前滚翻分腿起的动作,接下来让学生进行几次练习,结果绝大多数的学生感到完成动作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结束时,不是站不起来,就是站起来两腿有弯曲。紧接着提出问题:前滚翻和前滚翻分腿起两个动作完成难易的关键在什么地方,示意借助动作的图解,找出在做两个动作时,身体重心的变化。结果学生发现:前滚翻时,人的身体重心起伏不大,而前滚翻分腿起,人的身体重心有较大的起伏,尤其是在结束姿势时,重心有较明显的提高。学生思考,怎样运用学过的力学原理解决问题。通过学生的议论,我因势利导地给他们指出两点:一是如何增加一个动力,帮助提高身体重心;二是如何在动作结束时有一个适当降低身体重心的姿势。经过学生的思考知道动力的获得可通过两个方面:一是在动作开始时增加两腿向前蹬地的力量,使身体有较快的向前滚翻的速度;二是两手及时推垫获得。学生再次练习并在其中体会两手推垫的时机和位置。如何适当降低动作结束时的身体重心,就要求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做好折体,并加强髋关节的柔韧性练习。通过自身的思考与练结,经过教师的语言提示,掌握动作要领,完成动作的关键,使学生学会“思维着感知”,提高教学的效果。
1.2案例二:
跑的基本练习是从小就开始进行了,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跑的速度。教学实践中如果是为练习而练习,不明确该练习的目的是什么,学生练起来容易感到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不好。请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在100米跑时,如果学生甲、乙的步频一样,学生甲步长2米,乙步长1.5米,那么谁先到终点?芽答案是甲先到终点。如果学生甲、乙两人的步长一样,学生甲的步频比乙的步频高,请问谁先到终点?芽答案也是甲先到终点。这样就让学生了解到步长与步频是决定跑的速度的关键。然后在进行跑的基本练习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后蹬跑、高抬腿跑等练习是发展步长或步频的主要手段,使学生在跑的基本练习时有明确的目的。练习中请学生注意观察教师或学生的示范,想一想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这么做。这样学生在练习时就比较自觉、认真,效果也有提高。同样,我也在学生平时的练习中常常点一下,为什么要跑直线;手臂为什么要前后摆动,而不要左右摆动;比较脚掌向前蹬地与外八字蹬地的效果好坏等等,不断培养学生“思维着感知”。
篇6
关键词:高中体育 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一、以备课为突破口,提升教学内容的趣诱性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注意好以下两个方面以更好地安排实际的教学内容,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第一方面,在选择安排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时,教师没有必要完全拘泥于教材之中,而是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季节气候等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适当地打乱重编,同时还要避免把教学的重点单纯地放在室内理论知识的传授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走出教室,暂时忘记各个学科沉重的学习任务和升学压力,在户外呼吸更多的新鲜空气,释放自己的情绪。这样的教学才能有效地改善高中生普遍带有的压抑情绪,让学生获得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第二方面,要深刻地理解寓教于乐的涵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的示范,再由学生进行模仿的教学程序不免显得太过单调乏味。教师可以充分运用高中生较强的竞争心理,建立一些合理的比赛竞争机制。这些机制不仅与高中生的身心特点相吻合,符合高中生在这一阶段对事物的认知特点和规律,让学生获得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在竞争的学习气氛和环境中迅速掌握了一些体育项目的活动技巧和技能,同时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等能力。下面举个教学中的实际例子来说明这种教学机制的作用。高中体育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投掷练习,我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通过学习、练习来掌握基本的投掷技能;然后以此为基础,让学生逐一地进行投掷,并让大家仔细观察别人如何投掷,最后一起选出最佳投掷能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对别人的动作、技巧等进行认真的观察、领会和应用,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投掷水平,从而更有欲望地参与到集体的活动中来,这样学生对体育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很大的提升。
二、以教法优化为契机,提升趣诱的可行性
(1)分组教学法的优化
笔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分组这一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若想通过优化组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就要注意将技术水平不同的学生互相搭配起来,以便在练习的过程中,能让技能相对生疏的学生在自己的学习小组中找到观察和学习的模范。这样的安排可以充分地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让体育基础较好、技能较为熟练的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体会到了做教师的优越感和帮助同学的成就感。就拿我的实际教学案例来说,在进行排球教学训练的过程中,本人采用了结对子的方式,让学生“一对一”进行帮扶,让技能娴熟的学生为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做好示范和指导,同时要求这些学生在做动作时要力求做到发球的稳定和回球的到位,这不仅更进一步提升了体育较好的学生的水平,也带动了其他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2)示范教学法的优化
本人认为,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要一味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这样枯燥单调的教学方法,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完全否定了示范本身的重要性。示范是基础,要将其适当运用起来。教师应当意识到,身教的作用远远优于言教,要格外注重自己的语言与行为,以此来带动学生的参与。对于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经过自己的练习和努力后所得到的成果,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学生,寻找他们的特长。同时,还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寻找机会、打造平台,让学生亲自操作,鼓励学生突破自我,展示自我。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注重体育专业特长生的培养及其平台的搭建,要让基础好的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找到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并带动其他学生认真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挖掘出自身的创造性和发展潜力。
三、以体育课堂教学组织的模式创新为切入口
在高中阶段,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充分把握好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精神,把原本脱节的单纯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生活实践充分地结合起来,通过创新各类体育活动的组织模式来不断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实际的教学效率,实现“趣透”教学。如,在体育课上做队列训练时,本人不再完全局限在传统不变的几个队形中,而是把学生进行了分组,让他们通过合作和交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想象力,集中创新属于自己小组的队列安排,并进行比赛。我通过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各种大胆的尝试和及时的总结,逐渐意识到,赛一赛、测一测等教学方法的运用所带来的教学变化是非常明显的,学生自己也能够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通过创新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模式和教学方法,一方面能够充分彰显出高中体育教学活动自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与活力,另一方面还能够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到正能量,从而改变了以往苦学、应付的态度,变得真正地乐于学习、乐于参与了。
四、结论
兴趣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提升学习有效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高中体育学科来讲,虽然学生们对于学习体育本身就有着兴趣,但是不是对所有的项目都是具有较强的兴趣的,而且可以说,在高中阶段学生所要面对的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呼吸户外新鲜空气、锻炼身体、挑战自我能力、放松身心劳逸结合的机会。高中学校中体育教学的开展应当注重学生参与热情与学习兴趣的提高。一方面,对于学校自身来说,要充分重视这一学科在整体学科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并不断督促提高体育课程的实际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奋斗在高中体育教学事业一线的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做到勤于发现、大胆实践并积极总结,通过不断摸索找到更加适合学生全面发展和激发兴趣的教学方式,注重“趣透”教学方式的运用,力争让学生能够在繁忙的课堂学习中获得片刻的解脱和内心的释放。
参考文献:
[1]覃振华,高中体育游戏教学之我见[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07
篇7
关键词:体育教学 教学过程 演进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239-02
现阶段我国高中体育教学过程绝大多数老师按照水平五模块四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虽然完成教学的规定计划,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作为教学主体对象的学生往往被动接受授课内容,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学生或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或缺乏对体育教学的兴趣,纷纷静坐或随处乱走,使整个的教学过程显示出诸多不足之处,使教学大纲的课程要求无法圆满完成。因此,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的目的,使学生能够享受体育教学的乐趣,而不是将体育教学作为一种负担,如何设计出一种实现更加合理的教学过程,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通过总结高中体育的演进过程,分析其中的不足,使素质教育与终身体育的理念真正的深入人心,设计出一种符合具体实际体育教学的教学课程,使学生真正享受体育教学带来的快乐,真正实现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
1 高中体育教学课程的演进
1.1 初始阶段
我国高中体育教学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刚成立的教育部在体育教学计划中,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的完美结合,并借鉴前苏联高中体育教学的一系列课程体系,以及聘请专家来我国进行授课,通过学习他们的教学理论,然后在国内选调优秀的体育教学工作者,根据我国当时的国情,编写了属于我们自己的《体育理论》教材,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得到了的使用,随着体育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大量的学者加大对其研究,一些新的科学专著和教材不断涌现出来,对促进我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演变的过程,随着大量的体育教学工作者在实际教学过程的不断总结,以及专家学者对体育教学的深入研究,原有教材的一些不合理的部分开始不断出现,已经不能满足高中体育教学的需要,随后提出将体育理论课程分科教学的设想,于20世纪80年代编写了《学校体育学》,这个阶段的高中体育教学,带有浓烈的前苏联色彩,借鉴和学习他们的体育理论体系,国内体育教学工作者加以消化和理解,虽然复制成分比较大,但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其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没有前期的借鉴,就不会有后来我国体育的蓬勃发展。
1.2 稳步发展阶段
有了高中体育教学初始阶段奠定的基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校体育学》这本教材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的得到广泛使用,随着体育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教育部将体育理论课程分成了两个部分,分别为体育概论和学校体育学,期间涌现出大量的体育专著,尤其是以金钦昌为代表编写的《学校体育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个时代,我国高中体育教学处于稳定发展阶段,教学体系越来越完善。
1.3 创新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是从21世纪初期一直到现在,这个阶段我国高中体育教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理念深入人心,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将“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进行很好的结合,变得尤为重要,就需要对高中体育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建立满足适应时展的高中体育教学体系,将一些不合理的和影响体育事业发展的观念大胆进行去除。最终使我们的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目的是培养他们热爱运动的兴趣,提高对健康理念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 高中体育教学的教学过程演进的原因
2.1 理论学习与实践发展相结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理论的发展,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是毋庸置疑的,在高中体育实际教学过程中,伴随着问题的出现,学校的体育老师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会积累经验,发现这种理论的缺陷,对完善该理论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便为理论的产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标准》的颁布与实施
随着教育部对高中体育教学《标准》的执行,对于学生需要学习哪些内容,怎么学习这些内容,需要学习到什么程度,以及怎么判定不同学生经过学习后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等各方面问题,原有的高中体育教学体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这个了。
3 高中体育教学的教学过程演进设计
体育课程的学习,以实现育人为最高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热爱运动,使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将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进行完美结合,进一步完善高中体育教学的教学过程指导思想理论体系。本文以我在实际体育教学中的案例为例进行阐述,如何使学生真正享受体育教学带来的快乐,真正实现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
3.1 设计思想
我国教育部实行的《体育课程标准》将学生健康设定在第一位,高中体育老师通过让学生学习体育和健康知识,使他们掌握达到健康的方法,其中通过锻炼身体为主,最终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老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以及掌握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框架。
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营造一个轻松的教学环境,使高中体育教学充满乐趣,而不会让同学们觉得体育教学可有可无,让他们真正的热爱体育,充分带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使教学大纲的课程要求无法圆满完成。
3.2 教学目标分析
高中体育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授课时候首先自己需要对教学目标体现理解的非常透彻,只有自己理解的非常透彻,才能在教学实际中对教学目标进行很好的把握。每个体育老师在给学生传授健康知识以及技能之前需要对自己将要在教学中说什么做到心中有数,总而言之,高中体育教学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学习目标,一个是内容标准。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候为:使学生掌握跳箱的基本技术,通过体操教学,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互帮互学、团结协作的精神,并且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激发学生对体操项目感兴趣,使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到体操运动中,能够使身体健康,并且将这种健康意识传递给更多人,让更多人投入到体操运动中。
3.3 教学案例分析
现阶段高中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差异比较大,很多学生,特别是特别是女生,将体育课程作为一种负担,要么在体育课中找各种理由请假,要么在体育课中不是积极的心态参与练习,千方百计的找理由不去上体育课,要么就是去上,也不是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其中。下面我以我作为一个高中体育老师的授课过程中的一个案例来说明,针对以前我在授课过程中普遍感觉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的现象,我在思考如何能改变这种现状。我发现,只有使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然后他们才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参与其中,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才能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上体育课。如何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首先,高中学生这个群体,比较喜欢新鲜的事物,喜欢体育明星,时值伦敦奥运会正在举行,我在授课时首先让学生说出本次我国参加奥运会体操队队员中哪些体育明星拍过广告的名字,启发学生说出哪几位体育明星是体操运动员,看看谁知道的更多,而不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机械的要求学生跟着我做动作要领,因为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因为他们觉得这是任务,而不是一种兴趣,通过一种比较轻松的授课方式感觉老师和学生是一种朋友关系,让他们感谢我们是朋友的关系进行交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改变他们传统的以被动授课介绍知识的教学模式,提高他们对本次体操课的兴趣,让以体育教学为主体的学生从心底不排斥体育课,在体操模块教学的后阶段,然后通过模仿奥运会正规体操比赛的模式,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运动技能、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设立奖项,这样就能更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为我们知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每个人都具有很强的荣誉感,都想通过努力取得比较优秀的成绩,获得同学老师的认可,这样使他们觉得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好的成绩具有荣誉感。为此组织学生参与到比赛当中,使他们处于竞争的状态具有积极的意义。为了增强他们团体合作的意识设定最佳团体奖,为了让每个学生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其中,设定最佳个人奖,对于本次体育课进步最快的同学,设定最快进步奖。
准备阶段。同学们我们做运动之前,为了避免后面运动对身体造成伤害,准备活动是不能缺少的,我开始让同学们在操场上做跳背练习,从他们练习的动作中,我对每位同学的技能水平做到心中有数。将同学们分成了六组,每组八个队员。
练习阶段。我告诉同学们,你们现在就是奥运会的体操运动员,在伦敦参加比赛,你们知道,运动员在比赛之前都要进行训练,现在各队进行练习。然后我将实现准备好的纸片发给每一组,上面有具体的练习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每个小组拿到纸片后,几个队员就会立马聚在一起,讨论该怎么做,大家各抒己见,我非常高兴,因为我觉得他们已经非常注重团队合作,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和以前的体育课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每个人都很用心的进行训练,大家互相帮助动作要领,真正的实现了团队合作。对于动作要领做的不好的几个同学,我对他们进行耐心的辅导,一步一步的师范给他们看,他们的每一个进步,我都夸他们真棒,说他们比以前进步大不了,他们得到我的鼓励,练习的更加用心,完全投入到训练当中。
比赛阶段。这次练习和以往不一样,大家练习的更加积极,进步都非常快,
比赛中大家都使出浑身的力气,总体而言,每个同学都很圆满的完成了动作要领,表现的非常好,对获得团体奖、最佳进步奖、和最佳个人奖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对他们进行了表扬,并要求其他同学都要向他们学习,不知不觉,在愉悦的气氛中,一节课很快就结束了,以往授课时候,大家都盼着下课,这次大家表现出怎么这么短就下课了,那是因为他们喜欢这种授课方式,通过大家的反应,我觉得因为我今天的体育课感觉非常成功,让同学们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觉得上体育课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
3.4 课后反馈
这次上课结束后,同学们的反响比较大,有的说,这节课很有趣,因为再也不是只是机械的跟着老师的动作做,需要我们自己去组织,学习过程比较有趣,学起来非常快,让我们知道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大家相互帮助,互相学习动作要领,以后体育课再也不说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3.5 课后总结
我有时就在想为什么我们的体育课很多同学不喜欢,不是很积极的参与进去,更多的不是作为一种乐趣,而是作为一种负担。如何将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完美结合已经变得尤为重要。为什么很多同学毕业后在参加工作当中,觉得工作很苦很累,不停的换工作,但是下一个工作还是觉得苦觉得累,为什么非常容易被一个小困难击倒,而且很难再爬起来。大家都知道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男子体操队,刚开始表现并不是最完美的,但是他们坚持不懈,具有坚忍不拔的体育精神,最终得到了世界冠军。同时我们的高中体育老师也需要深深的反思一下,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我们的学生是非常年轻的一代,作为教学主体对象的学生,被动接受授课内容的传统体育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他们,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学生真正享受体育教学所带来的快乐,真正的做到终身体育,我们的高中体育老师需要反思,如何改变我们的体育教学模式?我们不应该为了传授运动技能,而机械地进行生物训练,而应该找到一个更好的体育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真正的用心喜欢体育,我们全体高中体育老师需要努力,探索出一种更加合理的体育教学方式。
4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1)高中体育教学的教学过程演进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80年代介绍,这个阶段主要是借鉴,复制前苏联的体育教学体系,国内体育工作者开始对体育教学进行研究;第二个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这个时代是我国高中体育教学处于稳定发展阶段,教学体系越来越完善;第三个阶段从21世纪初到现在,这个阶段我国高中体育教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理念深入人心。
(2)体育课程的学习,以实现育人为最高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热爱运动,使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将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进行完美结合,进一步完善高中体育教学的教学过程指导思想理论体系。本文通过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体操为例,将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涨变为高涨,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真正的喜欢喜欢上体育课,而不再觉得上体育课是一种负担引出反思,呼吁高中体育老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改变体育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爱上体育课,达到终生体育,锻炼他们的心智,增强他们的体质。
4.2 建议
重视高中体育课程教学,很多地方将体育课程作为副科,为了升学率,干脆取消了体育课程,用于文化课教育,这是显然不对的,文化课再好,如果一个人无法拥有健康的体魄将会造成未来的人生道路因体质虚弱造成的诸多工作上的失意,或许因一时的焦虑,陷入自责,留下无谓的遗憾。未来孩子们的健康,达到终生体育的目的,作为校方领导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从根本上重视体育教学,置办各类体育教学器材,倡导体育精神,将终生体育的理念贯彻到每一个学生当中,让他们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使体育锻炼成为磨砺心智,增强抑制困难的坚强意志力的一种方法,同时,可以使同学们能够以精神饱满的状态全身心的投入到专业课的学习中,实现劳逸结合的目的。于此同时,我国相关体育部门也应该积极制定结构完善、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的一系列体育项目课程,并定期组织高中体育项目的比赛,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使体育精神真正的走进高中校园,圆满实现高中体育教学标准的体系要求,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洪波.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及解决措施[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0(4).
[2] 陈亮.浅析新课标下的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及解决之道[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33-134.
[3] 丁军宏.对职业高中体育教学分项教学现状的研究报告[J].中学教学参考,2011(12):105.
[4] 张晓义.学校体育学被弱化现象引发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7,14(2):72-74.
篇8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学生兴趣;趣透
一、问题的提出
在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兴趣的产生源自于学生内心对于体育的感受,它能够对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所谓的体育兴趣,是学生不自觉地表现出来的对体育的内心感受和选择,可以让学生对体育更加重视或者参与得更加积极主动。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能够帮助体育课堂教学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在高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机地将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教学结合起来,可以使得体育教学工作更加高效,使得“趣透”教学方式运用得更加顺利。所以,对于高中学校来说,体育教学活动的安排与其他课程的教学安排同样重要。要想确保体育教学质量的节节攀升,首先就要明确高中阶段为什么要开展体育教学。在高中时期,之所以要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就是为了以此为桥梁和载体,做好相关卫生保健的宣传工作,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为其他文化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通过开展体育课,还可以让学生在各种体育活动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和人格,让学生不再单纯地依靠教室内的课堂教学学习到一些抽象的品质,从而帮助学生从各个方面发掘自身的潜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新世纪、新环境对于人才的需求。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在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兴趣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与此同时,作为一个重要条件,兴趣可以明显地改善教学效果。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只有产生了兴趣,才能够发自内心地肯定体育活动,并将其视为自己的一种实际需求,通过积极主动的参于来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和水平,让自己逐渐变得更加强健。当然,这对于一名一线教师来说,会是一个长期的、难以突破的问题,还可能影响到教师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趣透”教学法概述
“趣透”教学法非常注重学生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兴趣”是人对于某种特定的事物所表现出来的超乎其他人的特殊倾向。如果一个人,能够对某种特定的事物或者活动保持较长时间的关注或感知,他就能够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和热情去不断的努力并取得一定的成绩。而如果缺乏兴趣,任务完成起来就会让人感觉非常困难或者乏味,即使这项任务本身可能并不存在什么难度,但要想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或者实现高效率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著名的诗人、教育家朱熹曾经指出,“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便是对这一观点的强调。当前的高中教育中,学生普遍面临着较大的升学压力,繁重的课程和频繁的考试让他们耗费了大量的心力和体力而变得身心俱疲,这时适当的体育锻炼就十分必要,能够帮助他们劳逸结合,放松身心,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在高中教学阶段,往往只有高考的科目才能够获得大家的关注,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没有对体育给予过很多的重视,时常会出现体育课被其他任课教师占用的现象或者体育课上仅仅安排一些简单的跑步、投掷等活动,不存在什么技术难题也没有什么趣味性可言,学生只需要提前进行一些突击训练就能够在一些简单的体育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这是学生对体育缺乏兴趣的最为直接的原因。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各行各业对于全方位发展的综合性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伴随着新课程改革浪潮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逐步落实,体育学科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因而,对于大多一线教师来说,如何做好学生体育教学的“趣透”工作就成为了一个非常值得深思并要求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的重要问题。应当明确,学习过程中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只有它才能够为学生源源不断地提供探究、学习的动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一个重要的引路人,必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教学魅力,创新自己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式,通过对教学实践的不断总结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目前,对“趣透”教学方法的尝试应用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笔者现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观察总结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以期能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三、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
我走访了大量的高中,观察了他们的体育教学,同时结合对自己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分析,发现在目前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中,主要存在着以下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教学方法传统
在高中体育课堂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普遍还是比较传统的,墨守成规、不敢创新的现象非常严重。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整个教育体系的不断更新,这种教学模式和方法与目前的实际需求已经产生了越来越严重的脱节。管窥传统意义上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通常都会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课堂教学气氛沉闷等问题。此外,由于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与实际教学水平的制约,使得其在整个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上都非常的呆板和生硬。在课堂进行的过程中,学生普遍提不起参与的兴趣,同时教师也找不到合适有效的办法来充分调动整个课堂的气氛。此外,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中心地位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体现得并不明显,反而是教师一直处于主体的强势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导致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是被动的,不仅不能有效地调动起自己的学习激情,甚至还会由于高中阶段的逆反心理对教师或者教师安排的活动内容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对整个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造成了更大的阻力。
2.学生缺乏自信
我在走访和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普遍缺乏信心,不能做好对自己的定位工作,也不能充分地认识到自己体内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在体育课堂中,很多学生对自己的估计都是很低的,他们没有充足的信心,也并不相信自己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师所安排的活动任务,总觉得自己在尝试一些运动项目时会面临较大的困难而无法完成。这种对自我价值的贬低,会让学生在不自觉中产生一种自卑心理,不仅会使得学生无法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还会由于错误的自我认知而压抑了自信心的发挥,从而也就更提不起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了。所以说,在这个纠结的心理过程中,教师应当正视自己的作用,做好积极的引导和鼓励工作,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注重活动内容的由简到难、由浅及深,让学生明白体育课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敢于不断地挑战自我、锻炼自己,就一定可以完成教师所布置的教学目标。只有在学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感之后,教师下一步教学活动的行进阻力才会相应的减小,才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教学模式。
四、“趣透”教法实施的途径与策略
1.以备课为突破口,提升教学内容的趣诱性
由于高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青春绽放、充满激情的时期,因而他们很容易对一些不同于平常的东西或者新颖的思想产生兴趣。所以作为高中教师来说,在备课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摒弃一些陈旧单调、乏味无聊的教学内容,充分打开自己的教学思路,找到新颖的、更加适合学生的东西,将乐趣融入教学之中,将情境引入到教学中来,只有这样,才能将原本单调疲惫的体育课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让学生感悟到体育自身的艺术感与魅力,从而最大程度地挖掘出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激情。因而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注意好以下两个方面以更好地安排实际的教学内容,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第一方面,在选择安排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时,教师没有必要完全拘泥于教材之中,而是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季节气候等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适当地打乱重编,同时还要避免把教学的重点单纯地放在室内理论知识的传授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走出教室,暂时忘记各个学科沉重的学习任务和升学压力,在户外呼吸更多的新鲜空气,释放自己的情绪。这样的教学才能有效地改善高中生普遍带有的压抑情绪,让学生获得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第二方面,要深刻地理解寓教于乐的涵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的示范,再由学生进行模仿的教学程序不免显得太过单调乏味。教师可以充分运用高中生较强的竞争心理,建立一些合理的比赛竞争机制。这些机制不仅与高中生的身心特点相吻合,符合高中生在这一阶段对事物的认知特点和规律,让学生获得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在竞争的学习气氛和环境中迅速掌握了一些体育项目的活动技巧和技能,同时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等能力。下面举个教学中的实际例子来说明这种教学机制的作用。高中体育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投掷练习,我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通过学习、练习来掌握基本的投掷技能;然后以此为基础,让学生逐一地进行投掷,并让大家仔细观察别人如何投掷,最后一起选出最佳投掷能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对别人的动作、技巧等进行认真的观察、领会和应用,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投掷水平,从而更有欲望地参与到集体的活动中来,这样学生对体育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很大的提升。
2.以教法优化为契机,提升趣诱的可行性
(1)分组教学法的优化
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分组这一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若想通过优化组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就要注意将技术水平不同的学生互相搭配起来,以便在练习的过程中,能让技能相对生疏的学生在自己的学习小组中找到观察和学习的模范。这样的安排可以充分地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让体育基础较好、技能较为熟练的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体会到了做教师的优越感和帮助同学的成就感。就拿我的实际教学案例来说,在进行排球教学训练的过程中,我采用了结对子的方式,让学生“一对一”进行帮扶,让技能娴熟的学生为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做好示范和指导,同时要求这些学生在做动作时要力求做到发球的稳定和回球的到位,这不仅更进一步提升了体育较好的学生的水平,也带动了其他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2)示范教学法的优化
前文我们提到,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要一味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这样枯燥单调的教学方法,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完全否定了示范本身的重要性。示范是基础,要将其适当运用起来。教师应当意识到,身教的作用远远优于言教,要格外注重自己的语言与行为,以此来带动学生的参与。对于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经过自己的练习和努力后所得到的成果,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学生,寻找他们的特长。同时,还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寻找机会、打造平台,让学生亲自操作,鼓励学生突破自我,展示自我。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注重体育专业特长生的培养及其平台的搭建,要让基础好的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找到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并带动其他学生认真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挖掘出自身的创造性和发展潜力。
(3)游戏教学法的优化
虽然说高中生已经不是小孩了,我们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能再像对待低年龄儿童一样对待他们,但是高中生正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的成长阶段,爱玩仍然是他们骨子里还没有消磨掉的天性。同时,他们大多数时间都只能坐在封闭的教室中面对着堆积如山的作业,承受着巨大的升学压力。游戏与体育课堂的有机结合,正好可以让他们在学习之余找到一个释放压力和寻找乐趣的途径,同时还能够让学生不再片面地认为体育是单调枯燥和令人疲惫劳累的,以此提高他们参与的兴趣。但是教师在运用游戏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切忌生搬硬套,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内容和需要来选择和安排游戏。不同的课程内容需要配上不同的游戏,这样才能够使得游戏“趣透”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应当说,体育课程教学中,游戏的引用发挥着一个穿针引线的重要作用,只有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搭配上相应的游戏进行教学,才能够促进学生体育技能的提高,达到教学的目的,才能避免学生因为产生审美疲劳而觉得体育课程毫无新意。在篮球教学中,我为了让学生的投篮姿势更加的规范准确,自己设计了一个相关的游戏,名字叫做“神投手花落谁家”。该游戏的合理运用让学生在玩乐中较为轻松地掌握了一些技能技巧知识,也让学生在无形之中对篮球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该游戏的具体使用情况是这样的。首先,我在开始正式讲解之前对学生进行了游戏测试,每个学生都拥有三次的投篮机会,并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投篮的距离和姿势,在这样的前提下比较大家的进球个数。结果发现,对于女生来说,无论她们选择的距离或者姿势是怎样的,都很难进球,且其中的大多数都是使用蛮劲拿球扔向或者砸向篮筐。而这一游戏对男生来说显然要轻松得多,但是不可否认,他们的动作基本上也都不太规范。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他们自己尝试投篮,产生投球的兴趣。第二步,我将大家聚集在一起,分步骤地为大家详细地讲解了规范的投篮动作应当是怎样的,然后为大家示范投球。第三个环节就是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由练习,10分钟后重复第一环节的游戏。经过练习,女生投篮的准确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姿势以及对力度的掌握上进步很大。而男生一边,虽然从进球的总量来说并没有很大的提升,但是他们都有意识地纠正了自己原本不规范的动作,我相信在他们熟练了以后进球率也会有较大的提升。课后学生还在饶有兴趣地讨论比较着彼此的投篮动作和数量,让整个体育氛围延伸到了课下,由此看来,学生对于篮球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
3.以体育课堂教学组织的模式创新为切入口
在高中阶段,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充分把握好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精神,把原本脱节的单纯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生活实践充分地结合起来,通过创新各类体育活动的组织模式来不断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实际的教学效率,实现“趣透”教学。我曾对本校内的一部分学生进行了一项调查和统计,样本数量为150。我发现,在这些学生中,有多达126名也就是总数的84%的学生都认为,体育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还需要再新颖和充满活力一些。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部分高中生对于富有创新性的体育课程教学的需求和期待,这是当前高中生追求新奇独特的真实心理反映。我在自己体育教学活动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就紧紧追随了这一点,不仅积极领悟国家颁布的全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相关要求以及“中小学体质健康标准”中所体现出的精神需求,还努力实现教学的创新,对全新的教材和全新的教学方法做足研究,并将它们应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去。举个例子来说,在体育课上,教师喊口令或者吹哨子等的行为都是非常常见的,我则尝试了让教师与学生轮流来完成这一工作。此外,正所谓文体不分家,我根据自己教学中的实际需求,还尝试为学生的体育活动加入了一些音乐伴奏或者是打击乐等,获得了学生的欢迎。再如,在体育课上做队列训练时,我不再完全局限在传统不变的几个队形中,而是把学生进行了分组,让他们通过合作和交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想象力,集中创新属于自己小组的队列安排,并进行比赛。我通过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各种大胆的尝试和及时的总结,逐渐意识到,赛一赛、测一测等教学方法的运用所带来的教学变化是非常明显的,学生自己也能够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通过创新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模式和教学方法,一方面能够充分彰显出高中体育教学活动自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与活力,另一方面还能够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到正能量,从而改变了以往苦学、应付的态度,变得真正地乐于学习、乐于参与了。
综上所述,可以说,在高中阶段学生所要面对的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呼吸户外新鲜空气、锻炼身体、挑战自我能力、放松身心劳逸结合的机会。高中学校中体育教学的开展应当注重学生参与热情与学习兴趣的提高。一方面,对于学校自身来说,要充分重视这一学科在整体学科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并不断督促提高体育课程的实际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奋斗在高中体育教学事业一线的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做到勤于发现、大胆实践并积极总结,通过不断摸索找到更加适合学生全面发展和激发兴趣的教学方式,注重“趣透”教学方式的运用,力争让学生能够在繁忙的课堂学习中获得片刻的解脱和内心的释放。无论在任何时候,对于任何学科,如果单纯地为了获得成绩而生硬地去贯彻教学方法都是得不偿失的。通过“趣透”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更加容易接受,学习得更加快乐。
参考文献:
1.詹良明.浅谈兴趣对学校体育长期效果的影响[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9(02).
2.董敏丽.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优化荚语教学的新途径[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04).
3.薛伊琼.小议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体育兴趣[J].镇江高专学报,2010(4).
4.杨艺.浅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9(4).
5.陈卫平.谈快乐教学法在高中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实施策略[D].学周刊,2012(36).
6.刘会杰.协同教学法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篇9
关键词:快乐;吸引;调动;感化
快乐体育倡导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幸福中学习,在学习中发挥个性,给学生思考问题和独立创造留有余地。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倡导“在快乐中挥洒青春的汗水,在酣畅淋漓中体会体育的快乐”。具体做法如下:
一、吸引学生――在开心中运动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教学的成功取决于师生双方的配合。学生上课积极性、创造性的培养,关键要靠老师的引导。要让体育课效果好,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学生的兴趣调动好。这样师生的“教”“学”之间才能相得益彰,学生才能乐学好学。每学期的第一节体育课前,选择什么项目是我做的第一件事,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去挑选自己最喜爱的项目。经过大家精心的备战和激烈的现场争夺,绝大部分学生都选到了自己最为称心如意的体育项目。因此,上体育课时大部分学生都有一个愉快的心情,感觉就是在开心地玩!
二、调动学生――在运动中流汗
心情愉快了,每个人自然也能全身心投入。针对当前体育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学生自身的个体差异性特点,教师应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在教学中采取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有:
1.情景教学
当前,学校体育教学一般是教师讲解动作概念、要领、示范,然后学生机械地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方法简单,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体育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室内体育课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一些动作图片、视频,辅导体育教学,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习变成学生想学、乐学的自觉行动。
2.集中注意力
因为体育课一般在室外上课,有其他班的影响,自然、人为噪音的影响,所以上课时许多学生思想集中度不高,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时东张西望、心不在焉。针对这种现状,我根据教材内容,编了一些韵律操,辅以音乐或指挥学生做反口令练习、模仿动物动作等,在受到各种新颖、有趣的集中注意力的练习刺激后,学生注意力得到了集中,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了提升。
3.巧用竞赛
中学生有争强好胜、热衷于竞赛这一心理特点,教学中可以加以利用。如,当学生掌握快速跑动作后,就可以组织他们进行直线接力跑、十字接力跑;单脚跳可演变成跳进去拍人和斗鸡;投掷垒球可组织学生打坦克、打飞机比赛,由于比赛激烈,学生就能更好地全身心投入。又如,学生A在走廊上玩,另一位学生B在其背后打了一下,只见A猛一转身,拔腿就追,直到A、B两人都气喘吁吁地趴在地上为止。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反思:为什么学生在学习起跑时反应就不那么快?为什么学生练习耐久跑时就不能那样卖力?其实,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在嬉戏竞赛时能充分体现,如果教学中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并加以利用,我们的教学效果就会迅速提高。学生的心和你在一起,他们能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我把运动的技能交给他们,让他们流汗的同时学到技术,身体得到发展。只有这样,学生的身体才会一点一滴的得到提高,才会起到健身的效果。
三、感化学生――在流汗中健身
当前高中学习课程排得较满,在缺乏运动的学习生活中,体育课给了他们一个很好的调节身心的机会。在教学中,呵护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给学生以关爱,学生必然能体会到教师的良苦用心,才能珍惜教师的每一节课。对于班里的“后进生”,教师只要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后进原因,并对症下药,日常教学中给予关心、帮助、鼓励,学生就会得到成长。我班有个人见人怕的王同学,他经常逃课,谁都拿他没办法。但我却想好了一个办法,并大胆进行了实施。在我的一节室外课上,我对王同学鼓励说:“看得出你的协调性很好,你愿不愿意加入健美操队?”他立即开心地讲道:“愿意啊。”“那你逃课,课怎么学啊,上健美操课需要日常的课来打基础的啊?”……就这样我们就聊上了、关系近了,而且他听得也很认真。从此以后,小王不仅愿意上体育课,而且进步很快,后来,由于他的出色表现,大家还推荐他当了体育课代表,从此小王在各方面都很自觉、成长很快。现在我经常反思这些教育教学案例,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总结。作为体育教师,我关心他们、把运动的技能教给他们,让他们在流汗的同时学到了技术,也取得了健身的效果。不仅我的课,其他课他们也努力学习,格外珍惜,思想得到了转变。
总之,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体育教师一定要静下心来,学习教育理论、总结教学得失、反思教学成果、参与教育教学科研;要做到与时俱进、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在快乐中教学,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就是幸福、学习是快乐的、幸福的、开心的。
参考文献:
篇10
1 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英语课程意义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中提出: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英语课程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和《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中都被定位为“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由此可见,英语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成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英语课程体系是英语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2015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人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办学模式的一种产物。安徽大别山职业教育集团是一个区域性职教集团,相关中高职院校、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按平等自愿原则组建而成,目前有成员单位45个。这构成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视阂下中高职一体化英语课程构建的研究和实践基础。
通过对安徽大别山职业教育集团4所高等职业院校和29所中等职业学校的调研发现,中高职院校校际之间除了个别专业课程有浅层次的合作外,没有实质性的衔接,而公共基础课程合作、衔接几乎为零。多数中职学校难以保证英语课程开足、开齐,更少关注与高职英语课程的衔接贯通。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按照各自学校的课程标准实施教学,很少考虑不同生源的需求,普遍存在课程安排不合理、与中职英语课程内容重复、实践能力不衔接等现象。中职和高职在英语教育教学上脱节、断层更胜于专业课,严重影响英语教育教学质量,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通过实践研究,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英语课程是提高职业院校英语课程教学效能的一种有效途径。
2 职业教育集团化视闭下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英语课程的途径
为获取第一手资料,本研究选取安徽大别山职业教育集团两所学校作为研究对象: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和六安市职业学校,两校积极探索校际合作模式,努力实现课程有效衔接和资源共享,尤其对如何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英语课程进行了深人研究。
1) 明确职业教育中英语课程的性质,完善中高职英语一体化课程标准
英语课程在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中都被定位为公共基础课程,属于必修课。但在实际职业教育教学中,英语课程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教育部对职业教育的英语教学大纲(基本要求)几经修汀和完善,但多数职业院校没有执行到位,落到实处。
“若干意见”要求:统筹安排开展中高职衔接专业的公共基础课,鼓励开发中高职衔接教材和教学资源。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英语课程在职业教育中具有独特育人优势。英语不单是语言,还是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因此,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中高职英语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先行一步,为专业课程的衔接奠定基础,提供借鉴。
明确职业教育中英语课程的性质是制定完善的中高职一体化英语课程标准的前提。制定课程标准,首先要形成既相互衔接又符合实际需要的中高职一体化的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中高职英语一体化课程标准要求课程体系统一,衔接贯通,分层递进,同时具有动态调整的特点。
2) 规划衔接贯通的中高职一体化的教学内容
英语教材和教学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若干意见”鼓励开发中高职衔接教材和教学资源。实现中高职英语教育教学的衔接取决于一体化的中高职英语教材和教学资源开发的质量。
“新大纲”对中职英语教学内容进行了架构,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阴。“基本要求”中要求:以职业需求为主线开发和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建议高职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英语阶段与行业英语阶段四。可见,在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中,英语课程教学内容都要求在体现英语语言共核的同时,尽可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职业岗位群、工作结构和工作过程与英语专业知识有效结合;教学内容综合化、模块化和项目化。因此,课程内容的选定和教材的编写要有行业企业参与。
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教材的编写还应充分考虑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心理和认知水平等因素,并要保证语言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al。中职英语和高职英语课程内容的难度、深度、广度及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必须合理,学生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实现就业范围的扩大和就业能力的提升。
3) 重视中高职一体化英语课程教学实施的衔接
在对两所学校的实践研究中发现,实施中高职一体化英语课程教学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和项目实践教学之外,组织中职和高职学生参与、参加英语技能竟赛能有效促进中高职一体化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通过大赛,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对英语的工具性的认识,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促进了中高职一体化英语课程教学实施的有效性。
推进中高职一体化英语课程教学实施的衔接,同时还需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和保障。以选取的两所学校为例,两所学校分属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都是职教集团成员,容易达成资源共享。为支持和保障英语教学,职教集团创建了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两所学校的校园还建有微课平台,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学习。这些资源有效保证了中高职一体化英语课程的实施。
“新大纲”和“基本要求”都特别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能力的理解应该包括学生的语言能力、在未来工作和社会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包括继续学习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在中、高职英语教育教学中常被忽视,因此,中高职一体化英语课程教学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满足人的终身教育的需求。
4) 形成衔接贯通、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不能是静态的,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更要评价学习过程,将教学置于一种动态背景下,全面完整地评价学生,使评价成为获得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评价应以促进学习、改善教学为目的,突出评价的多元导向和激励作用。
对中高职公共一体化英语课程的评价要有统一的评价体系,遵循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重的科学原则,从学生、教师、社会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
针对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评价应该有所侧重。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正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教师在教学中除了注重语言应用能力的评价,还需要对学生表现出的态度、兴趣、自信心、意志力、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给予关注。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表现出的创新创业能力给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