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的前景范文

时间:2023-10-17 17:26: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外汉语的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外汉语的前景

篇1

[关键词] 对外汉语;现状;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 H1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122-1

第二外语教学中,对外汉语是一门新学科,从1950年开始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到如今,也只不过经历了短短的六十多年时间。虽然时间不长,但由于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大力支持,以及世界各国热衷于学习汉语,使对外汉语教学在这几十年中发展迅速。

一、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现状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始于1950年,在的亲自过问下,成立了清华大学“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这是第一批进行系统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教学。到现在的几十年之间,经历了初创阶段,巩固阶段,以及恢复阶段三个阶段,经过了这三个阶段的发展,通过我国教育学者的努力,于1978年确立了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使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1990年起到现在,随着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也迎来了空前的大发展。这期间,最显著的标志就是来华留学生的数量快速增长,学习者的层次稳步提高,学习目的和学习形式也日趋多样化,整个世界掀起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

二、中国对外汉语教学未来的发展前景

之前已经提到,如今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发展非常好,国家成立了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统一协调领导全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2007年国家成立了孔子学院总部,海外各地掀起了成立孔子学院的热潮,目前为止,全球已经建立了三百多所孔子学院,分布在将近一百多个国家。以兰州大学为例,兰州大学不仅与格鲁吉亚联合承办了第比利斯孔子学院,每年通过国家汉办的选拔,从兰州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中选出一批优秀的学生去教学,同时还与其他国家有合作关系,如韩国各地中小学,乌克兰孔子学院等,每年也有许多优秀的学生被派往这些国家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被派往世界各地教汉语期间,都进行着一系列与汉语相关的宣传教学活动,如举办汉语桥比赛,设立汉语桥基金,设立孔子学院奖学金,开发新的汉语教材等等,其中相当重要的一点,是国家政府对于这些活动的全力支持,每年都由国家财政提供经费来进行关于国家汉办所进行的各项活动。现如今的对外汉语已经不仅仅属于中国了,而是变成了汉语国际教育事业。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不足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个新兴的教育事业,由于得到了国家政府以及世界各国教育机构的大力支持,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然而正因为是如此新的一个事业,在这期间有也有着各种问题,时间越长,很多问题越容易凸显,在未来的发展中都值得我们深思并找出解决办法。

(一)汉语国际教育并未均匀地遍布世界各地。首先尽管世界各地已经成立了三百多所孔子学院,遍布将近一百个国家,但不难发现,这些国家大多数是与中国一样的第三世界国家以及与中国相邻的亚洲国家,虽然在发达国家以及欧洲的各个国家也有,但其数量却不多。其次在英语占据主导地位的欧美,汉语的市场相对来说很小,对于完全不同的两种语系,学习起来的难度也更加的大,不像与中国属于同一语系的比如朝鲜语,日语学起来那么简单。学习汉语对于这些地区的人来说就是接触一门与自己的母语完全不相干的语言,起步迟,入门难,语用规则繁多,很容易使学习者失去信心。要想更好的传播汉语,如何提高学习者的兴趣是重中之重。

综上所述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在欧美地区的发展还需更进一步。

(二)汉语的难度阻止了一部分人学习汉语。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而汉语也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汉语有着自己的特色和特点,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以印欧语系为例,汉语有以下区别:

1.语音方面:①没有复辅音;②元音占优势;③音节整齐简洁;④有声调。

2.词汇方面:①单音节语速多,双音节词占优势;②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③同音元素多 。

3.语法方面:①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不大用形态;②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③此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④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4.汉字方面:①意音文字;②每个方块字基本上带表一个单音节语素。

这些都是汉语所独有的特点,其中汉字是最大的难点,难写,难认,难记,不少外国人在学习汉语时遇到这些困难时都打了退堂鼓,我们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时一定要针对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难点,想出一套易于外国人接受的教学方法。

(三)对外汉语教材尚未完全完善。编写一门教材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以及精力,对外汉语教学教材也只有数十年的发展经历而已,相比其他第二语言教学的历史,如英语有着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其教材早就已经进入了最成熟的阶段。国家一直在致力于编写出更好的更适合不同国家留学生学习的各种教材,目前已经很多教材受到了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好评,然而还是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注意,这需要我们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不断地发现及探索,才能编写出更好的对外汉语教材,服务于对外汉语教学事业。

四、总结

从世界各地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来看,仍是一片大好的形势,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外汉语是一门发展前途非常好的教育事业,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前人留给我们宝贵的基础上,积累经验,认识不足,发挥汉语教学的作用,让更多的人学习学习,了解中国文化,让汉语走出去,立足于世界。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篇2

关键词:对外汉语;对外汉语的学习难点;对外汉语的教学前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9-0252-01

1 韩国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的现状

1.1 韩国学生学习汉语声调的掌握

语言的声调是一个没有确切定义的概念。汉语的美感在于阴阳顿挫的语调,很多时候,语调可以表达出语言的一种情感,所以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语调的韵律也是一件值学生们研究的重要课题。韩国学生学习汉语时,汉语的声调是比较难掌握的一个环节,出现这种错误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汉语普通话中7个辅音是韩国语言中不存在的,当一些需要辅音发出时,韩国学生往往不能发出标准的音阶。所以,要锻炼韩国学生的气流摩擦发音,强制训练以后,发出韩国语言中没有的辅音音阶。

韩语的元音和汉语的元音发音方法不同,针对这种情况,建议韩国留学生除了要模仿正确的发音口以外,还可以指定一个朗读的计划,通过朗读掌握发出汉语声调的技巧,并且不断的复习,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学习循环。

1.2 学习对外汉语的过程中,在对韩汉语中注重文化的渗透和词汇的运用

随着文化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等学科的发展,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韩国学生的汉语学习的过程中,要意识到文化对于学习汉语的重要性。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学习一门国家的语言,首先要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这样才可以真正感受到汉语的沉淀过程。同时要注意在对韩国学生进行中国文化的介绍时应避开容易引起不快的地方,尤其是涉及传统节日和古代战争方面要格外注意,彼此尊重对方的文化。

汉语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词汇的运用。由于中韩语言文化中存在语法的差异,因此,在语句中对于词汇的正确导入,是韩国留学生比较大的一个挑战。因此,韩国留学生首先要解决的是文化语汇置换问题,需要沟通不同的社会、历史和道德意识,需要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之间架起一座座桥梁。掌握了词汇的正确导入,可以让韩国留学生更好的运用汉语进行交流。

1.3 掌握成语提高汉语学习能力

根据目前的情况看,大部分韩国留学生不太善于运用成语进行交流,这是对文化知识欠缺的一种表现。成语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所以,学习成语对于留学生而言,是提高汉语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对文化知识不了解,留学生容易将成语中所认识的词的意思误解为整个成语意义,以偏概全。所以,在成语的学习中最好将成语融入情境之中,以成语故事的形式来教授,这样既融入了中国的古代文化同时又使课堂生动,让学生以故事的形式牢记成语的意思。

2 对外汉语学习的前景展望

2.1 注重文化素质的培养

众所周知,留学生在汉语水平达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兴奋点会转向语言背后所隐含的文化内容。所以,对外汉语的发展方向将会注重于对外教师的文化素质培养,在文化课上也会增加中国传统艺术和礼仪的更多内容,如剪纸、书法古代的婚礼,冠礼等,让留学生全方面的了解中国的文化。

2.2 对外汉语的学习研究将推陈出新

传统的对外汉语学习更多的是注重学的部分,新的对外汉语学习理念是具有针对性的研究学习对外汉语的整体规律。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学习目的。由于更多学习者的加入,提高了对外汉语的学习地位,因此,将会有越来越多关于留学生学习对外汉语的研究新作面世,这将给学习对外汉语的学习者们一次新的思想注入,同时也可以满足对外汉语学习者们更多的需求。

2.3 科技化的普及将提高对外汉语学习的新景象

网络化的普及,让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始重视科技化的教学方式。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视、听材料进入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仅仅是利用电视机、收录机的效能开展教学。近年来,计算机辅助汉语教学迅速发展,也仅限于以常见情景;常用句型为线索,配以常用语词和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教学,还不能充分发挥这类设备为语言教学所能提供的多方面的可能性,如综合性、直观性、可选择性等,开辟教学的新路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对外汉语教学带来新的希望。比如一些手写输入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出现。都将为对外汉语学习开辟新的教学途径。目前正在研制新一代的教学教材,在教材中,将会融入这些先进的技术促进科学研究,为汉语学习者和对外汉语教师带来更多的便利。

综上所述,对于韩国学生的汉语学习的现状,应该注重语言的声调以及语法的良好运用,多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是提高汉语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面对对外汉语的发展前景,要以提高对外汉语学习者的综合素质为学习目的,共同为对外汉语的发展继续努力。

篇3

关键词:对外汉语 培训机构 现状分析

成都因为环境适宜,经济发展较快等原因吸引众多外国人来此进行交流。因消费需求和数量发展等原因,成都市的汉语培训市场出现迅速扩张。但是,因为培训机构市场入门标准相对较低,导致一些不懂教育和培训的群体进入了培训市场。这样也就导致成都市民办性质汉语教育的培训机构呈现粗放发展问题,虽然市场规模实现扩大,但在教学,管理以及服务等环节出现一些问题。导致成都市在开展对外汉语培训的时候,发展质量出现高低不同的现象。

一、成都市在开展对外汉语培训时机构建设现状

(一)市场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成都市对外发展的质量较高,很多外国友人来到这里进行学习,贸易往来或者是居住。且最近几年成都市发展较快,很多留学生来到这里进行汉语知识学习,当前留学生主要来自亚洲,生活习惯有着相似性[1]。基于此情况,很多留学生和贸易者选择参加培训机构开展汉语知识学习,对汉语培训机构有着一定认知,整体市场发展有着广阔前景。

(二)培训教师和教材存在很大差异

当前,成都市对外汉语教育机构的讲师主要是大学教师,存在一部分教授,还有一部分讲师是培训结业的学员。这样就使得培训教师存在很大的差异,对外汉语讲解知识定位和程度有着明显区别。同时,成都市这些培训机构在进行教材的选择时,没有按照统一标准进行选择,出现较大的差异性。

二、成都市在开展对外汉语培训时机构建设的问题

(一)硬件建设缺失

成都市在进行对外汉语教育的时候,存在硬件建设缺失问题。主要表现在场地建设质量不优良,教学硬件水平(主要是计算机,教学桌椅以及其他房间设备)落后这两个方面。硬件缺失就会出现对外汉语教育的时候,学生未能接受高质量的汉语教学,整体教学质量出现低下问题。

(二)培训教师的专业水准存在差异

成都市在进行对外汉语教育的时候,不仅出现硬件建设缺失的问题,同时也出现培训教师的专业水准存在差异问题。上文中讲到在进行对外汉语教育时,教师队伍存在很大差异性:教师主要是大学任课教师,存在一部分大学教授,还有一部分毕业的学员进行汉语知识讲解。这样的教学情况就使得培训教师在具体教学工作时候,出现专业水准不相同问题。

(三)管理服务工作不优质

这些培训机构在进行汉语知识传输的时候,主要是根据自身教学环境开展的,存在管理服务工作不优质问题。一些培训机构在进行知识传输的时候,没有对招收学员进行专业水准限制,在资源管理的时候,没有充分利用资源开展管理服务工作[2]。这样的情况就使得培训机构在进行汉语知识传输和讲解的时候,管理质量不蛴胖剩学员未能进行充分的知识学习。

三、成都市在开展对外汉语培训时机构建设建议

(一)强化硬件建设

在进行汉语教学机构建设时候,应该强化硬件建设,以此提升教学质量。培训机构可以对场地建设进行优化工作,让整体教学环境实现质量提升。同时,要对教学硬件进行革新,采用一些具有科学性以及高端性的计算机对学生进行汉语知识教育。针对那些教学桌椅和房间设备落后问题应该进行改进,提升现有的教学环境和硬件建设。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提升当下培训机构的硬件建设水准,让培训质量实现强化。

(二)提升教师教育质量

其实,对外汉语是一项学科知识,培训机构在进行汉语知识讲解的时候,应该运用具有特定能力的教师进行整体培训知识结构的建设以及知识传输。所以成都市在进行汉语培训时候,要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性,教师除了具有较高质量的文学素养,同时应该具有组织和教学的专业能力。所以应该对教师进行学历层次的提升,让这些教师能够具较强的国际发展水平,这样就可以提升现有教师队伍建设的专业性。

(三)完善机构内部管理

篇4

摘 要:面临广阔、热切的市场需求,对外汉语近年来发展得十分火热,各高校纷纷开设对外汉语专业,但有的学校将人才培养目标的仅定位在双语人才上面,忽视了跨文化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虽然短期内可以应付需求,但在长期上给人才的培养带来了一定的隐患,不利于形成具有鲜明特色、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建设局面。在新形势下,必须重视对外汉语专业人才跨文化培养目标,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法、资源和政策等,为学生积极创造利于发展的良好的跨文化环境。

关键词:对外汉语;跨文化;目标定位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综合实力的日益发展,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喜爱汉语和中国文化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他们不但想学汉语,更加渴求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很多国家为此开设汉语学习班,并要求教师必须是以汉语为母语,但因种种条件限制,对外汉语教师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国外对从事对外汉语专业的人才的渴求也越来越大。

1、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目标的偏差

据统计,在外国使用和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了4000万,需要大约300万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市场前景十分广阔。1985年,全国只有4所高校开设了对外汉语专业,到2010年就达到了285所,每年招生15000人,在校生达38000人。一方面是国际上对从事对外汉语专业的人才的巨大渴求,另一方面国内大量的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即使送出国外,也因为对异文化缺乏了解和直接体验,难以完全胜任。由于忽视跨文化目标定位,人才具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也随之出现偏差,人才培养未能准确切合市场需求。

1.1人才培养未能紧跟形势的变化

对外汉语专业的开设之初是为解决国内日益增多的外国留学生问题,教师在本土任教,熟悉周围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不存在两种或多种文化冲突的问题。但近1/3世纪后的今天,客观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的对外汉语专业人才需要移师海外,在客场作战,自然社会环境、风土人情、宗教禁忌等都与生活多年的国内有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不但要能与当地人语言交流,还要了解他们的历史、风俗习惯等别样的文化传承,对人才的培养目标的跨文化要求便突现出来。

1.2学生对专业的归属感不强

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大都存在对本专业归属感不强的现象,他们常说自己的专业“四不像”:与中文专业学生相比,自己的文学素养不足;与外语专业学生相比,自己的外语又不如,学生不能发现自己的专业优势。这就是因为对专业目标的定位模糊,课程设置混乱,导致对外汉语失去了专业特点。

1.3人才培养目标偏向

很多高校一味强调外语学习,把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放在外语上,让它和外语专业难以区分,又在课程中加入不必要的理论学习,造成学生负担加重。同时,对外汉语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这就必然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强练习与实践,但在实际人才培养中,很多学生大学四年没有见过一个外国人,更谈不上对外国文化的直接体验,造成跨文化实践能力的严重不足,就连他们自己对跨文化工作也缺乏信心。

2、跨文化人才培养的重点

高校在对外汉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因为对跨文化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对专业本身特性和要求理解的不同,造成人才培养重点出现偏差,给专业建设和人才的培养带来隐患。有的高校过分强调外语学习,将对外汉语专业与外语专业混为一谈,失去了专业的定位和应有的特色;有的高校过分强调理论学习,忽视对外汉语专业是一门应用性专业的特点,浪费学生大量精力和时间,造成学生在实践能力上不足和跨文化素质的缺乏。

2.1语言学习与跨文化学习孰轻孰重

文化指特定人群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一个内涵很广的概念。在对文化进行阐释时,可以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宗教、风俗、地理等方方面面,外语只是这诸多方面之一。在学好外语,具备必要的沟通能力下,学生和具有不同文化特质的人交流即跨文化交流时,就需要了解、熟悉那个文化的特征,要对文化所涉及的各方面做一定的了解,熟悉他们的文化背景,这样在与异文化沟通时能够很好地找到切入点,交流的过程也会更加顺畅。这时语言交流退居次要地位,它只是沟通的一个必要手段和桥梁,沟通双方的注意力应该围绕交流的内容,这就很大程度上涉及到跨文化。跨文化培养目标是与异文化交流的需要,这是比语言学习更为复杂、系统和综合的任务。部分高校对外汉语专业把学习重点放在外语上,是舍本逐末的表现。

2.2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孰轻孰重

近年来,对外汉语专业迅速火了起来,很多院校“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出现一股跟风的热潮,对学生培养造成很大的隐患。对外汉语专业属于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很多学生实践的机会很少,就是因为学校不能提供必要的教学条件,有的甚至没有外国留学生,跨文化体验更是基本没有,毕业后的实践能力可想而知。某些具备条件的学校对这个专业的理解也不够透彻,开设很多从事对外汉语工作用不到的理论课程,没有轻重之分,“眉毛胡子一把抓”,把学生淹没的书堆之中。对外汉语专业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交际是一种社会活动,需要双方或多方参与才能进行,专业本身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用性特点,与理论性或科研型的学科有很大区别,只有多用多练才能增长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某些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方式,是对这个专业的严重误读。

3、跨文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式

对外汉语专业就是要在异文化背景下进行交流,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是怎样让学生获得异文化的体验。绝大多数学生缺乏国外生活的经历,有的学生甚至首次走出偏远地区,而专业本身又有这样的要求,跨文化体验问题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焦点。下面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3.1模拟实境

课堂和现实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在由墙壁和桌椅构成的教室,无法提供真实的异国情景,而大多数时间里学生们要在这里完成课程。这时,我们可以采用模拟环境的办法。一是角色扮演。由教师指定学生或自己扮演某种场合下的角色,并根据这个场合的要求发生一系列的行为或会话,由教师设定初步框架,再由学生完成细节甚至编写剧本,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二是集体派对。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按照异文化的要求布置派对场景,并按异文化习俗着装、交流,这种集体活动增强团体凝聚力的同时,也是一种有效教学方式。三是利用科技。在欣赏异文化多媒体或音像资料时,学生利用想象感受异文化的情景;利用互联网技术,学生可以直接与外国人进行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了解异文化能够起到较大的作用。

3.2建立准实境

在国内与具有异文化背景的人建立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虽然自然环境属于本土,但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建立与国外生活极为相近的社会环境,这个环境我们称它为“准实境”。一是与留学生实施互助学习计划。大多数开始对外汉语人学校都有留学生,将留学生与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混合培养,在互惠互利的条件下,建立友好的学习伙伴关系,加强课堂内外的联系,有的高校甚至让他们生活在一起,让他们互相学习交流,不走出校园就可以创造出较为真实的异文化环境。二是与外资企业实施合作互利计划。由学校为外资企业提供员工培训、科研支持等便利条件,同样,外资企业需要为学生提供实习或工作的机会,这种方式的实践性更强,前提是需要学校和企业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

3.3进入实境

进入实境就是出国,采取各种办法到国外体验真实的自然、人文环境,与异文化最直接、最亲密地接触。哲学原理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我们采取各种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也不能忽视环境对人的促进作用,环境在某种程度来说也塑造人。对外汉语专业最好的环境就是国外,用两种文化的冲突来磨砺学生,让他们增长跨文化交流的直接经验,增加本专业的能力素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加快,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与其它国家联系的愈加紧密,出国不再是遥不可及。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到国外去。一是国际合作。中国与其它国家达成合作办学计划,实施双向留学教育,互相输送留学生。部分高校被列入国际合作目录,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得以有机会通过学校的选拔出国开阔视野,培养跨文化的直接体验。二是校际交流。中国的高校在寻求送出人才出国培养的机会,同样国外的高校也想让人才进入中国,双方在同等心愿的驱使下结成合作伙伴,互相派遣留学生,互相承认学历、学分。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可以申请以这种方式出国留学。三是短期体验。走出国门早已不再那么不可想像,中国的公民都可以到当地的人口出入境管理部门办理签证。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可以以私人身份出国旅游、游学、夏令营等,唯一的缺点是这种方式需要学生自己负担一定的费用。资金不是很充足的学生但可以寻求社会赞助,或者利用网络、信件等寻找假期出国勤工助学的机会。四是长期移民。对喜欢从事对外汉语专业,有志于传播中国文化,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识,并且具有较好经济基础的学生可以采取这种办法,跨文化体验也不再是难题。

4、结束语

对外汉语专业面临广阔的市场需求,各高校在大干快干的同时,要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明确跨文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并围绕这个目标合理设置课程,积极有效地开展教学和实践,积极为学生创造跨文化环境,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国外汉语需求和文化交流需要的人才队伍。(作者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洪恋.对外汉语本科生教育中跨文化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定位[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1,(6).

[2] 何干俊.高校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1.

[3] 金伟,傅赢.高校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1.

篇5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汉字教学 利用电脑“书写”汉字

在对外汉语教学界,汉字教学薄弱由来已久。赵金铭先生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念与模式》(2008)一文中指出:“汉字是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最大的挑战之一。”由于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对汉字学习的畏难情绪厌学心理,以及课程安排和课时等种种限制,出现了汉语学习者中存在大量“洋文盲”的现象,显然不符合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何况“听说读写”能力本就是紧密相联的,如果不学汉字,对于词汇的记忆就只能停留在表层,一旦离开汉语环境就会很快忘记。目前可以说汉字教学已陷入了一个困境:不学汉字是不行的,而汉字又很难学。利用电脑“书写”汉字,为我们摆脱这种困境提供了一条出路,它将长期以来的“听书读写”技能扩展为“听说读写打”,将极大地提高汉字教学的效率,该做法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文文字处理软件的渐趋成熟,以及现代电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整个人类的书写局面发生了变化。如果从运用汉语的交际角度看,留学生如写作公函、书信、启事等,都可借助电脑录入和打印,这也已经或正成为事实,而在因特网上的联系更必须用汉字录入。如果要写作长文,电脑则更是非依赖不可的工具,不必也不可能手工书写。如今即使是在中国国内,人们用电脑打字的机会也日渐多于手写,而这种情况日后只会更加普遍。既然中国人自己尚且如此,又为何非要坚持让外国学生手写汉字?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如果用电脑打字同样可以达到交际的目的,则何乐而不为?2007年美国开始实行中文AP考试,在写作部分就要求学生用电脑输入中文,没有手写部分。可见电脑与中文的联系已日益紧密。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和电脑的便携化及操作的简单化,汉字的电脑输入已越来越多地渗入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工作和生活中,打字已经渐渐地比写字更为重要了,也为我们在对外汉字教学中允许留学生以电脑“书写”汉字提供了可能。可以说,利用电脑“书写”汉字已具备可行性。

利用电脑“书写”汉字,适应了信息化的趋势,古老的文字――汉字和新时代的产物――计算机的有机结合,具有诸多其他传统方法无法具有的优势,可以说为走出汉字教学的困境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

1.缓解学生对中文的畏难心理和抵触情绪,有利于汉语的推广。长期以来,由于汉字的困难无法有效解决,西方学生对学习中文普遍产生畏难心理。允许学生使用电脑“书写”汉字,只要会拼、会认的字就能打出来,虽不能“我手写我口”,却可以“我手打我口”,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而且字体、字号可随心所欲地改变,打印出来,完全不必像手工书写那样让部分书写者感到羞赦。学生对汉字的畏难情绪和抵触心理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学习的热情、主动性将得到很大的提高。而只有心理上不排斥,才有可能学好汉字,学好中文。

2.推动拼音、语音、标准音的教学。允许留学生使用电脑“书写”汉字,如使用拼音输入法,也将对语音的标准化起到积极的作用。输入汉字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练习汉语发音的过程。因此,从语音教学的方面来说,拼音的加强会带动语音的学习。而由于拼音是以普通话为基础,因而对语音规范化也会有间接的帮助。

3.扩大学生识字量,提高阅读能力。如果按“认”与“写”切分汉字能力来分析,二者并不是均衡的。“汉语难”之说主要在于“书写难”,因而对外汉语教学界很多有识之士一直呼吁“认写分开,多认少写”。使用电脑“书写”汉字,从前的写字任务简化为单一的认字,认字方面得到了更多的注意,留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我手打我口”。以留学生常采用的拼音输入法来说,它并不需要键入留学生把握不准的声调,绕开了他们的难点,现在的智能型拼音录入方法又非常便捷,能把使用者本来有些模糊的字音都显示出来,然后调动自己的积累在所显示的字符中辨认、选择,这个过程帮助了他们识记汉字,同时还可造词或句,无疑都将有利于扩大识字量。

利用电脑“书写”汉字,充分利用了现代技术,适应了信息化的趋势,而且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单就目前技术而言,已可以利用电脑中的内存词库辅助打字和阅读。拿查字典来说,在计算机上查字要方便得多,点击一下即可。利用内存词库,我们还可以在软件里加上自动注释的功能,无疑将对学生的阅读写作都有很大帮助。文字和语音转换的技术也已在某些软件里采用,无疑将对语音的规范化有所帮助。繁简字体的对照可以帮助从海峡两岸的学生熟悉另一种字体。可以说,计算机将为我们提供种种可能性,使一向令人头疼的各种难题可以迎刃而解。目前虽然尚缺乏专门为对外汉字教学而设计的软件,计算机还有很多潜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但这一技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显而易见的。

当然,任何一种新方法在刚开始应用时都难免有所不足,存在很多尚待解决的问题和未经证实的顾虑,在这里我们绝不是主张以打字完全取字,适当地写字不但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而且打字的前提是认字,认和写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依存性,在用电脑“书写”汉字之前学生应掌握必备的汉字部件知识及基本字的书写,提高认字能力。尽管目前以电脑“书写”汉字尚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专门针对对外汉字教学的软件及配套教材也还未开发出来,但它拥有自身的诸多优势,正如张德鑫先生提倡的,我们“应该利用一切有关信息资源,调动一切有效手段,顺当便捷地教好外国人学好、用好汉字”,使用电脑“书写”汉字,必将为对外汉字教学提供一片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潘先军.汉字电脑输入与对外汉字教学[J].汉字文化,2000,(3).

篇6

关键词:“一带一路” 语言政策 “关键语言” 对外汉语

一、引言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是我国一项重要的中长期经济战略决策,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一带一路”沿线涉及65个国家,总人口约44亿,占世界人口的63%,开展互利合作的前景广阔。然而,要实现“一带一路”倡导的“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毫无疑问,相应的语言服务必须跟进。因此,“一带一路”为我国语言能力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制定并完善相应的语言政策,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此,本文对“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语言政策进行了一定思考,着重探讨“关键语言”政策和对外汉语政策两个方面,并为政策的制定提出了建议。

二、“一带一路”建设推动语言政策发展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国家语委原副主任李宇明在《“一带一路”需要语言铺路》一文中谈到,“实现‘五通’,当然需要语言互通”,“欲表情、通心,需用本区域各国各族人民最乐意使用的语言”。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相应的政策协商、贸易往来以及设施建设等,无不需要语言的辅助,准确、恰当的语言沟通将为经济互惠铺路搭桥;同时,“一带一路”也是多元文化相互交流的新平台,不论是学习各国文化还是宣传中国文化,要想真正实现表情达意、民心相通,把握好各国语言及汉语的载体作用,颇为重要。

语言政策指人类社会群体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根据对某种或者某些语言所采取的立场、观点而制定的相关法律、条例、规定、措施等等。上海海事大学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研究所所长张治国认为,“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教育、文化等领域进行国际接触、国际合作的活动日益增多,在这些活动中,不管是‘请进来’,还是‘走出去’,语言都成为越来越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国家制定相应的语言政策来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变化”。“一带一路”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战略决策,但目前我国的语言市场却无法满足新形势的语言多元化、多语种、多层次的需求。因为,我国目前进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的外语语种目前还不到70种,而俄罗斯仅莫斯科语言大学和圣彼得堡大学开设的外语语种就超过100种,英国社区公共服务使用的语言超过150种,美国蒙特雷地区培养的外语人才超过200种。我国语言教育存在的语种单一化、布局不平衡、外语人才缺乏等问题在“一带一路”经济热潮中必将阻碍我国参与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的脚步。另外,在“汉语热”“功夫热”的潮流中,“一带一路”作为对外文化传播的极佳契机,需要我们牢牢把握并积极利用。因此,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语言政策是“一带一路”顺利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必然选择。

三、“关键语言”学习引领“五通”实现

自2006年美国提出“关键语言(Critical language)”的概念以来,其已成功实施了包括“国家旗舰语言启动项目”“关键语言奖学金项目”在内的“国家安全教育项目”,旨在让更多的美国人从小掌握关键语言,培养更多高水平的关键外语人才以及相关师资。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也日益认识到关键语言及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制定应对国际事务和突发事件的关键语言政策,建设国家多语言能力人才资源库。”

“一带一路”覆盖了中亚、南亚、西亚等地区,涉及的国家官方语言或国家通用语言有近50种,加之重要的区域民族或部族语言则不下200种。其中,官方语言最多的是新加坡,包括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印度尼西亚官方认可的民族语言多达200多种,英语、俄语、阿拉伯语是沿线国家三大语种,华语使用相对比较广泛的仅有新加坡、文莱、越南和马来西亚。而我国目前内地教授的沿线官方语言仅20余种,远远不能满足“一带一路”背景下如此复杂的语言文化需求。虽然英语作为国际通用的语言,发挥重要的媒介作用,但如果使用沿线国家的本土语言交流,无疑会增加两国信息沟通的通达度,减少产生误解和矛盾的可能性。

“一带一路”带来的国际市场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培养相关的“关键语言”新型人才,通过学习各国语言、理解各国文化,真正做到懂民情、知民心,从而适应多边贸易激增、技术交流频繁等的经济发展需要,为顺利实现“五通”加油助力。因此,积极制定以“一带一路”为背景的“关键语言”政策是必要的且明智的选择。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应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一带一路”相关语言教育政策的调研、制定、监督等工作,制定相应的“关键语言”列表;其次,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扩大高校外语语种教学数量,培养“关键语言”的师资力量,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关键语言”教育教学,还可以设立“关键语言”奖学金,调动学生学习运用的积极性;再次,积极调整“关键语言”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借鉴欧盟母语加两门外语的“1+2”政策,采取英语+“关键语言”语种、专业+“关键语种”等模式,并开展与“一带一路”国家外语人才的交换培养和师资交流。

四、对外汉语教学促进中国文化传播

目前,世界学习汉语的人数保守估计已超过了1亿,已有100多个国家近2500多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同时汉语课程已经走进了世界各地的小学,到2011年为止,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已经在世界开办了近300多所孔子学院。对外汉语教学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语言“走出去”的方式,促进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而要想充分利用“一带一路”这个新平台,对外汉语教学还需要探索出一条适合“一带一路”理念下的新出路。

目前,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两点:首先,教材编订和教学方法缺乏“因地制宜”的针对性,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来说,统一的教材和单一的教学方法不利于知识的理解吸收、有损于学习的热情;其次,对外汉语师资力量较薄弱,“供不应求”的现象层出不穷,而真正合格的人才更是缺乏,不少对外汉语教师懂汉语却不懂中华文化,把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看作到海外“混饭吃”的“伪教师”也屡见不鲜。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渠道,也是塑造我国国家形象的“微窗口”,面对以上问题,必须完善对外汉语政策。

对此,笔者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要提升教材质量,以普适性和针对性相结合的方法编写简洁易懂、富含特色的对外汉语教材,增强教材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要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根据“一带一路”中各国学生的不同文化背景和年龄阶段来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热情;其次,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对外汉语教师树立正确的专业观念和职业自信,认识到对外汉语教育对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作用,同时,要鼓励教师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在学好汉语和外语的同时,真正领悟中华文化的内涵,并在尊重和理解其他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地、负责任地宣传并发扬中华文化。

五、结语

关于建设“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为经济发展带来了光明的前景,也为国家语言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2015年6月6-7日,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语言建设专题研讨会在南宁成功召开,与会专家围绕“服务‘一带一路’的语言建设”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纷纷建言献策。同时,为支持国家“一带一路”的语言发展需要,不少大学正积极调整课程设置,如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计划增设迪维希语、塔吉克语、黑山语、阿非利卡等非通用语种专业,使学校非通用语种达到63个。在国际方面,2015年7月8日,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孔子学院成功承办“一带一路”专题座谈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柬埔寨大使馆特命全权大使布建国阁下作为特约嘉宾做主旨报告;2015年9月8日,泰国川登喜大学(Suan Dusit University)素攀孔子学院邀请广西大学商学院教授、中国-东盟研究院泰国所长岳桂宁举办“一带一路”主题讲座,等等。可以看到,从国内到国外,从专家学者到政府学校,关于“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语言建设,各个社会力量都在努力做出贡献。“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刚刚起步,我们期待相关语言政策能尽早出台并落实,当然,我们也相信,语言建设可以推动“一带一路”的发展,“一带一路”也将为我国语言的大发展大繁荣迎来新的春天。

参考文献:

[1]李宇明.“一带一路”需要语言铺路[N].人民日报,2015-9-22(7).

[2]张力玮.从国家战略出发开展语言政策研究――访上海海事大学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研究所所长张治国[J].世界教育信息,2012,(2).

[3]高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外语政策思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7).

[4]王文轩.“一带一路”引领下加强外语人才培养的意义和措施初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7).

[5]陈思琦.一带一路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的新方向[J].课程教育研究,2015,(7).

篇7

【摘要】留学生教育是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提升留学生教育服务质量,文章将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留学生教材建设,注重办学质量,加大资金投入以及加强与汉办、国内外高校的合作等五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关键词】留学生;教育质量;策略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坐落在国际历史文化旅游名城――桂林市尧山风景区内,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各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近年来,学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学校积极开展与国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招收了400多名留学生来我校学习汉语。如何提升留学生教育服务质量成为一个重中之重的问题。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留学生教育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已经意识到学习汉语的重要性和前景,未来学习汉语的人数将会大增。如何在国内众多高校中吸引到更多的留学生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在此背景下,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应努力建设一支具备语言知识与技能、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学习策略、文化与交际等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的教师队伍,并加强对汉语教师的管理,从而保障汉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效地提升留学生汉语学习的教学质量。

另一方面,也要确保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据了解,目前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的对外汉语教师不少是兼职的。这些教师由于平时本身的工作比较繁忙,工作量比较大,能分配到对外汉语教学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制约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同时,据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的相关规定,兼职教师每学年上课最多不能超过80个课时,这就意味着对外教学工作的连续性得不到保障,导致教师队伍的流动性增大,这对于留学生学习汉语来说是不利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应该招聘一批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专任对外汉语教师,形成以教促学、互相交流的良好氛围,提升汉语教学的质量。已经聘为专任对外汉语教师的,也要时刻提醒自己身负“学高为师”的责任,在对外汉语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二、重视留学生教材建设

开展汉语教学工作必须立足于以学定教,量体裁衣,始终注重练内功,不断优化教学,使每一位汉语学习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归。据了解,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现在大部分采用北京语言大学或北京大学等国内一线院校所编制的对外汉语教材。这些教材由于使用年限较长,版本没有及时更新,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课本上的内容较为陈旧,与实际生活脱节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加强对外汉语教学教材的建设。

(一)注重教材的多样性

目前,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教材有成百上千种。要真正找到符合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同时又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教材,却并非易事。来华留学生学习的目的有很多种,有些是短期交流生,为了体验中国文化;有些是学历学习,需要通过HSK(汉语水平考试)才能拿到毕业证等。学校应购置不同版本的教材,以适合不同目的、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汉语学习者。另外,除了购置听力课、口语课、写作课、综合课等基本课型的教材外,还应购买一些有关于中国商业、文化、医学、旅游、书法、民俗、文学等方面的书籍,使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语言的同时,也能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语言就像饺子皮,文化就像饺子里面的馅儿,只有真正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

教材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类型上包括短训班、预科班、汉语入门、汉语水平考前辅导;在内容上包括商业、文化、医学、旅游、书法、民俗、文学等各个方面;在层次上有初级、中级、高级之分;在形式上图文并重,生动活泼;在表达方式上适合不同汉语学习者接受心理。

(二)注重教材的针对性

作为有经验的对外汉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到适用的教材。一本难度相当、趣味生动的教材,对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极大的调动作用。如果教材偏难,学习者可能会产生畏难情绪,削弱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如果教材太容易,不但不利于学习者增长新知识,而且更不利于学习者汉语水平的提高。

目前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的留学生主要是泰国人,根据这个情况,我们应该选择适合泰国人学习汉语的教材。目前有专门针对泰国人学习汉语的特点以及经常出现的偏误而编写的汉语教材,如《泰国人学汉语》。《泰国人学汉语》是为以泰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编写的,目的在于培养学习者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和交际能力。该教材融合了很多中泰文化元素,比较符合泰国学生的学习特点,受到学生的欢迎。

三、切实注重教学质量

对外汉语教学质量对学院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决定作用,教学质量的高低与留学生生源的多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办学质量是吸引生源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扩张对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下面针对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汉语教学的情况,从教学方法、教学反思与总结、教学评价等方面来谈一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一)改进教学方法

汉语是一门非常难的语言,词汇丰富,语法复杂,汉字难写难记,这对于每一个对外汉语教师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如何将汉语通俗易懂地教授给留学生,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技能。

(二)开展“教学沙龙”活动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的对外汉语教师在年龄上是比较年轻的,加强汉语教学的沟通与交流就显得十分必要。例如定期地开展“对外汉语教学沙龙”活动,或自由自在地谈论自己的教学得失,或发表对汉语教学某个问题的观点、看法,或探讨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或研究汉语中一些存在争议的问题,或共同解决在汉语教学中所遇到的一些困难。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教师不仅可以分享好的教学方法,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同时也能促进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共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

(三)教学反思

每上一堂汉语课,总会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同时也会发现留学生学习汉语时的一些偏误。汉语教师应当在课后及时将这些问题记录下来,作为研究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第一手素材。以教学促科研,同时以科研促教学,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提高。

(四)教学评价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应建立健全留学生教学信息反馈系统,运用教学督导、教学检查、同行听课与留学生的评教等多种形式来反馈教学信息。教师应及时了解留学生κ诳蔚姆从常发现影响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问题,立即采取纠正,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提高留学生教学质量。

四、加大资金投入

(一)购买汉语教学道具

道具是为教学服务的,为语言练习服务的。一堂生动的汉语教学课是离不开道具的辅助的。有了好的道具会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汉语,学习得更加快,记得更加牢。因此,准备既实用又有趣的教学道具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所使用的教学道具主要包括拼音挂图(有声)、生词卡片、水果模型、汉语字典以及中国书法、中国剪纸等一些文化课程所需的材料。

(二)成立“汉语图书室”

留学生除了在课堂上能学习汉语之外,还能在“汉语图书室”进行学习。“汉语图书室”一方面可以作为汉语课堂的有效补充,留学生在其中可以广泛地、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籍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扩大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另一方面对增强留学生汉语的兴趣发挥了特有的功能。

(三)改善留学生语言教学环境

在留学生上课的教室,除了一些基本设施之外,还应该在装饰上加入一些中国元素,如中国结、中国剪纸、中国地图等,创造一种舒适的汉语学习环境。

五、加强与国家汉办、国内外高校以及地方培训机构的联系

国家汉办(即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是中国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为世界各国提供汉语言文化的教学资源和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汉语学习者的需求,为携手发展多元文化,共同建设和谐世界做贡献。国家汉办针对海外汉语学习者提供了来中国学习汉语的许多优惠政策。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应当加强与中国国家汉办的联系,鼓励海外汉语爱好者来我校进行学习和深造,为我校留学生生源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篇8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语言教学 汉语

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是一种外语教学。它的任务是训练、培养外国学生正确使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很多留学生花费了许多精力去学习,并且也掌握了大量的词汇,但仍不能顺畅地进行交流,还经常会出现交际双方都不知所云的情况。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让学习者必须了解汉语与其母语的不同之处,才能更好地促进其汉语的深入学习。

一.汉语言教学的有利因素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有利因素,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是语法方面,汉语的最大特点是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迁,名词不用变格,动词不用按人称、性、数、时、态来变位。[1]例如“我在家里”这个句子,主语可以改变为你、他、她、你们、我们、他们,时间上可以加上“昨天”、“今天”“明天”等,而谓语则总是“在家里”,不需要任何变化。在很多情况下,只要把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就行,形式结构简明,避免了语法意义的重要表达方式和句子中的多余成分。

而英语则有严格的形态变化,还是“我在家里”这个句子,英语为“I am at home”,时间上变为“昨天”、“明天”,那么句子的时态就要改变成过去时和将来时,分别为“I was at home yesterday.”“I will be at home tomorrow.”与印欧语言那么多曲折变化相比,汉语的语法规则是比较简便的。

第二是语音方面,汉语基本音节为416个,而英语为476个。与汉语拼音相比,英语的单元音划分比较细。比如,汉语拼音中的扁唇前元音只有一个韵母i,而英语中却有一对称之为最小对立体的类似音素/i:/和/i/。这两个音素听起来相似,但它们是两个不同的音位,所以具有区别性的特征。[2]像/bi:t/beat和/bit/bit就表示两个完全不同的意思。但是,汉语普通话“衣服”或“医院”中的韵母i,无论是读得长一些、闭一些、紧一些,还是读得短一些、开一些、松一些,都不至于造成词意的变化。基本音节决定发音动作,因此英语的发音动作比汉语多14%以上。由于汉语有声调,因此汉语的全部音节多达1336个。英语无声调,这样,它就要靠音节的不断重现来表达一定的内容。在概率上,英语比汉语音节的重现率要多180%以上。这就是汉语比英语简洁的根本原因。汉语还有韵律美、声调美和节奏美。其韵律美为我们进行歌诀创作提供了条件。声调美则体现在汉语“平、起、洼、落”的四声调上,仔细研究,唱歌时汉字的声调变化始终没有超出四声,听汉语有如听唱歌的感觉。节奏美不但体现在平时说话中,更体现在诗歌、快板书等许多艺术形式上。掌握了汉语的这些特点,就可将许多教学内容编成歌诀或快板书等形式,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是词汇方面,汉语词汇的结构方式以词根复合法为主,由大多数本身就能独立成词的单音节语素结合而成,词义与语素义有关,也便于记忆(如冰鞋、手套、七月),而其他语言则没有这一特点,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单纯词,需要死记(如skate、glove、July)。汉语的构词法非常灵活,由词组合成词组的造句法基本一致,都是用主谓(如地震、口吃、日食、海啸)、偏正(如游击、冰箱、新闻、雪亮)、并列(如途径、寒冷、眉目、窗户)、补充(如提高、说服、马匹、房间)、动宾(司机、投资、失业、动员)这五种结构类型,组合简易。汉语常用词的覆盖率也较高于英语、俄语等。英语词汇构词法主要是派生法,词根前面加前缀或在词根后面加后缀,从而构成一个与原单词意义相近或截然相反的新词,表示否定意义的前缀常用的有dis-,il-,im-,in-,ir-,mis-,non-, un-等,如:agree同意disagree不同意、fair公平的unfair不公平的、possible可能的impossible不可能的、understand理解misunderstand误解等。

二.汉语言教学的难点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难点在于:

第一语法上,重“意”不重“形”,隐性语法关系丰富、表意灵活,语序虚词是表达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词类有多功能性,因为与句法成分的关系错综复杂而不对应。以“和”类连词为例:

1.我和朋友们出去玩耍了。――连词

2.他不和我商量,转身就走了。――介词

3.我和同学们对起答案来,他们答的都不如我准确。[3]――介词

汉语还具有双音节化倾向;松散的主谓结构和大量的述补结构,以及“把”字句、无标记被动句等。

第二语音上,汉语语音最大的难点在于拼音文字所没有的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像“chāng”(倡)、“cháng”(长)、“chang”(厂)、“chàng”(唱)四个音节的声母和韵母都相同,但意义不同,就是因为声调不同的缘故,[3]外国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此外还有几组送气音与不送气音的区别,例如b[p]和p[p’]、d[t]和t[t’]、g[k]和k[k’]等。

第三词汇上,汉语中有大量的同义词和近义词,以及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许多固定的四字成语和歇后语等,还保留不少古汉语词语。这些特点都体现了汉语词汇的丰富多彩,也给外国学习者增加了词汇学习的负担。汉语的外来词中,单纯音译而又通用的(如咖啡、卢布)或音译加意译(如浪漫、可口可乐)不多,绝大部分都经过汉语构词法的改造:或音译加类名(如汉堡包、芭蕾舞),或部分音译加部分意译(如因特网、迷你裙),或意译(如电视、代沟),均与原文相去甚远,并未能给外国学习者提供很多联系其母语记忆词汇的方便。

第四是汉字,对外汉语教学中最大的困难就在于难认、难记又难写的汉字。“汉字难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瓶颈”,一笔一画中透露出来的是含有音形义的结合,是中国文明的发展历程,对世界上大多数使用拼音文字的学习者来说,像汉字这种意音文字,即每个方块字基本上记录一个单音节的文字,是一套完全陌生的书写系统。首先汉字是“母体字”少且“繁育力”极强。汉字的“母体字”不到一百个,而这些“母体字”可生出成千上万个汉字。一个“母体字”可带出几个、十几个、几十个甚至几百个汉字。比如“一”就可带出“二、工、土、干、午、牛、三、王、主、玉、丰”等200多个汉字。其次是汉字的“结交力”极强。不但绝大多数汉字可独立成词,而且有限的汉字还可组成大量词汇和句子。如用“一二三十千,人个大太天,口中日白百,王主玉国班”等20几个字就可组成“中国,大王,太大;一日,二人,三千;白玉,主人,百天;一个,人口,十班。”和“一个人,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大人,一个中国太太”等100多个词和50多句话。显然,随着掌握汉字的增多,组词连句的空间也会越大。同时,汉字还具有超强的概括能力。这在中国成语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请看:一刻千金、今非昔比、比比皆是、事半功倍、背道而驰、持之以恒、横冲直撞、壮志凌云、芸芸众生、生搬硬套。这一串十个成语四十个汉字,体现了多么丰富的内容![4]

三.对外汉语言教学的方法

首先,别出心裁的教学用具肯定能够吸引留学生的眼球,但每节课都能用不同的教具也无疑是不符合实际的。所以,除了根据课文内容尽量地创造多样生动形象的教具外,我们要充分有效地利用那些最为普通而平实的教具,如:生字卡、板书等。

1.生字卡

生字卡,名如其实,它常用于对生字生词的教学。我们利用卡片上的字母或汉字来吸引学生对这种陌生化的集中关注,以便能够让他们迅速的掌握理解。除此之外,利用卡片犹如扑克牌般小巧的特点,在复习字母或生词时可以不断地“洗”,即“闪卡”。例如在学习《买水果》一文中,我们把课文中出现的各种水果名(苹果、香蕉、橘子、芒果等)及其形状事先写好在卡片上,在学习了课文之后进行生词的复习时,拿出卡片,迅速地更换展示在学生面前的生字词,让学生逐一迅速地认读,老师再叫出那些能够既快又准确地认读的学生名字。这样使得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成就感并更积极的配合课堂教学,在快乐中学习汉语。[5]

2.板书

背诵汉语课文或简易的古诗对外国学生来说难度算是比较大的,所以老师的引导成了关键的因素。较好的引导方式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并当场记诵,运用“逐步擦拭法”引导学生当场记忆,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们以小一《汉语》第三课《爸爸是老师》为例:

“爸爸是老师,妈妈是医生,我是学生。弟弟、妹妹是学生吗?他们不是学生。”

引导步骤:(1)全文抄于黑板。处理生词“老师”、“医生”、“学生”、“弟弟”、“妹妹”,让学生能够认读生词并理解其意;(2)全文共三句,逐句理解其意。(3)记诵引导。如:第一句:①读:老师带读――学生认读;②擦拭单下划线词语,将其换为简笔画(如:“老师”用“眼镜、三角板”代替,“医生”用“听诊器”代替,“学生”用“书包”代替等。);③学生看着带有图片的课文再读;④擦拭图片,学生回顾,最终记忆。其他各句方法类似。

运用“逐步擦拭”的方法引导学生记诵课文能够调动学生强迫记忆的紧张感,同时在③④环节中,学生回顾字词并争先恐后的抢答的良好气氛有助于提高他们记诵课文的积极性,使其迅速记忆。[5]

其次,在语言教学中,学生不仅要会认、写,还要会说,即看图说话。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简单常用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

3.提问法

提问法的运用,是教师发出信息后,让学生积极接受,经过分析、综合再将信息主动反馈给老师,真正达到教、学双方的互动,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从而避免只听不说的现象。看图说话课的教材中,有大量的图画,图画里所传达出的信息也非常丰富,这就为教师提问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教师要善于利用图画,围绕重点提出问题。

如:《买鸡蛋》一课的第三幅图里,可以提问:“售货员为什么高兴地高举双手?”学生有的回答:“因为她看到麦克的动作。”也有的回答“麦克的动作很可笑。”虽然回答都不是很完整,但已经把大致的意思表达出来,而且可以看出是经过紧张的思索、搜寻已学过的词语来组织句子的(可笑、因为)。有的提问也可贴近生活,像《玛丽洗衣服》,通过观察图画,问大家:“你们礼拜天都做什么啊?”大家马上你一言我一句的回答:“睡觉”、“看电视”、“聊天”、“洗衣服”、“逛街”,接着问道:“那你们是自己洗衣服吗?”有的回答自己洗,有的回答在洗衣店里洗,这样的提问已经非常接近学生语言的实际交际,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维的积极性,我们在教学中要多加以应用。当然,提问需要一定的基础,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对于低年级的外国留学生可多采用展开式提问,对高年级的学生查询式提问可以多一些。对于初学者来说,要避免提问太过于复杂冗繁的问句,使学生不知老师所云而无法展开训练。

4.朗读法

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正音、正调,理解重音、语气、停顿在句子中的作用。发音正确是说话的物质基础,语音正确才能传递正确的信息,才能让人听得懂。外国学生在初级阶段的口语表达中,由于母语的干扰等因素,语音、声调发不准是最突出的弱点,如:越南学生的卷舌声母发不到位,韵母u 不标准,四声读成31调值,等等。对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教授看图发音时,老师可以先领读,然后学生跟读,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不停巡听,及时发现学生在语音上存在的错误,而后再找一两个学生单独朗读,看整体掌握的情况如何,并及时予以示范。

比如很多学生对声母bpdtgk的区分不是很清楚,老师可以拿一张纸来做示范,在发不送气声母bdg时,纸是不动的,而发送气声母pth时,纸就会动,这是气流有无的原因,而后再进行反复训练,直到学生掌握为止。另外,越南学生在发u声母的时候,嘴形总是会由圆唇滑到不圆唇,发现了这一特点后,老师就可以让学生看老师的嘴形示范(作u的发音,嘴唇拢圆不变),再让学生反复模仿,从而为他们打下坚实的语音基础。朗读不仅可以正音,而且还能培养语感,理解重音、语气、停顿在句子里的作用。学生的语感强了,他的理解和表达方面就会不断前进,对于留学生习得第二语言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反复朗读,培养语感,从而养成用比较地道的汉语来表达的习惯。但我们也要注意避免过多的朗读,使学生没有自由发挥的时间。

综上所述,对外汉语是一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有很多的疑问留待解答,在不断探索它的前景过程中,更多新鲜的问题也会产生。随着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日益提高,汉语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它不仅是一门语言,而且成为了一种文化时尚。当然,汉语之所以广受欢迎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中国积淀深厚的文化吸引着世人的眼球。因此,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着重培养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让他们真正地掌握汉语,说一口地道的汉语。

注 释

[1].刘.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24-26

[2].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第3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71-76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alian11.如何利用汉字的特点进行教学.凤凰网,2011-03-28.http://

[5].陈丽钦.对外汉语教学方法小结[D].中国华文教育网.2009-03-04.http:///jxyd/jxxd/200903/t200903

篇9

关键词: 韩国在华公司职员 对外汉语教学 一对一个别教学

汉语是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对外教学的历史也源远流长,最早的教学形式可能就是一对一的个别教学。早在隋唐时期,大批的遣隋使和遣唐使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和汉文化,使得汉语教学成为当时国际交流的第一需要。

一、个别教学模式的产生

个别教学历史久远,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的孔子。孔子首倡“因材施教”,《论语》“子路、曾析、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就反映出典型的个别教学模式:四大弟子陈述各自的治国方略,每讲一个,孔子就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扬其所长,避其所短,还不时进行沟通交流,从而获得“教学相长”。[1]

目前所谓的“个别教学”是从教学形式上定义的,具体可分成两种情况:“个别辅导”和“个别授课”。前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通常无需为学生制定专门的教学计划,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掌握程度,针对难点答疑解惑或依据情景进行操练。后者是有计划有组织地给单个学生授课,它是游离于课堂教学形式之外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相对于课堂教学来说,“个别授课”是最小形式的课堂教学。因此所谓的“个别教学”主要是指“个别授课”。

时下,世界各国纷纷掀起“汉语热”,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的教学事业如火如荼地发展。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众多海外企业进入中国,大批海外商务人员也涌入中国。这些人大多有学习汉语的需要,而且迫切希望尽快掌握以适应在中国的工作和生活,但是由于受到时间地点限制,以及个体学习背景和能力的差异,他们不可能进入课堂进行常规的汉语学习,大多会选择一对一的个别教学。因为以上种种问题在普通课堂教学中无法兼顾,而个别教学恰恰可以随机应变,所以课堂之外的一对一个别教学,在整个汉语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韩国在华公司职员

韩国是中国的近邻,从古至今两国都有很深的因缘关系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古时的遣唐使对韩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汉文化圈的成员,两个国家存在很多的共性,儒家思想在韩国广泛传播,科举、行政制度效仿中国建立。时至今日,中韩两国的交流和合作广泛开展,众多韩国企业长期与中国合作,进行形式多样的贸易投资。每年韩国都会派出大批的本国职员来中国进行短期或长期的工作。生活和工作的需求,使得汉语成为他们迫切需要掌握的语言。

韩国在华公司职员学习汉语有其特殊性。[2]

1.具备良好的教育背景,前知识结构完备。

韩国是一个十分重视文化教育的民族,能够被派到中国工作的员工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公司骨干。来华前,他们都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接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强,学习自觉性高,并且已经掌握了一两门外语,因此在学习汉语时他们善于总结,能运用有效和理性的学习方法掌握汉语,进行交际。

2.韩国公司派驻到中国的职员一般都是中年人,年龄在30岁到50岁之间。

在这样的年龄群体中,“语言习得关键期”[3]早已结束,自然习得汉语已经不可能;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对事物的成熟认知,使他们极易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形成汉语学习的障碍。但是由于同属汉语文化圈,中韩文化的众多共同点,使文化差异减小,对他们学习汉语有一定的帮助。

3.学习时间零散,精力有限。

韩国公司职员绝大多数不脱产学习,他们利用工作之余进修汉语,学习的时间和精力都受限制。临时性的出差和旅行会使教学被迫中断,教学的系统性难以保障。

4.出于工作或生活的需要,韩国公司职员学习汉语的压力普遍比较小,一般都具有针对性。

他们不需要参加各种汉语水平考试,由自己决定学习内容,以及想要达到的水平。经过学习,他们能在华顺利开展业务,与中国客户或者员工有效沟通。如果达到这样一个水平,他们就满足了。

三、个别教学在韩国在华公司职员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对以班级为单位的规范化的学校教育来说,汉语外语教学,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指导,由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分课程设置课堂教学。使汉语语言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输入给学生。而上述韩国在华公司职员学习汉语特点的特殊性,决定了汉语教学对他们来说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具体的操作都要比普通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这就对对外汉语教师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提出了要求和挑战,也使教学工作更具创新性和开拓性。

1.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

一对一的个别教学不同于集体的课堂教学,因此师生之间要尽快相互适应,建立合理的“学习-交流”模式。

教师在个别教学过程中是“主持人”,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习。韩国在华公司职员会说的汉语不多,但是他们的生活阅历、智力水平、思想认识与单纯的留学生不一样,他们不习惯于小学生式的“看图识字”,以及做简单重复的课后练习题,他们希望更理性地依据一定的规则学习汉语,更乐于了解不同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更希望知道中国人的想法,也更愿意介绍、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些需求使得交流成为无法避免的教学因素,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切不可取,互动式教学法在个别教学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4]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提出话题诱导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流。

对外汉语教师在个别教学中不同于一般的教学者,教学前要对学生的大体心理特征有所把握,对学生所在的公司背景要有一定的了解。韩国在华公司职员都不是单纯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完成工作,汉语教师首先应考虑学生的身份、地位与从事的工作,把握其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其次,教师对学生所在公司背景知识的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知道得越多,亲和力越强,学生的共同感也越强,在教学时,师生才能更好地沟通,学习气氛才会更加活跃。

2.教材的选用。

作为汉语个别教学对象的韩国在华公司职员,他们学习汉语的目的和动机都不同于在规范化学校就读的外国留学生,因而对学习内容的要求会表现出一些特异性。他们学习汉语主要是为了和中国人打交道,对学习的内容偏重于管理、洽谈、应酬等,希望用汉语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因此他们更愿意接触经贸汉语。

属于汉语文化圈的韩国人对汉字非常熟悉,韩国在华公司职员大多接触过简单的汉字,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对汉字的需求明显小于听、说,因此教学中突出交际功能尤为重要。由于他们在中国工作,因此迫切希望学到的汉语能够即学即用,但是作为一个有很强自尊心的民族,韩国在华公司职员在学会一句汉语以后,常常担心自己说得不好、不对,担心周围的中国人听不懂。所以他们希望能与老师进行直接对话、交流,检验自己学习的成果,而不是死板地听老师授课。能将所学内容付诸实践是他们最终的学习目的。

上述需求需要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交际功能性强的汉语教材,或者以原教材为基础,通过调整次序,根据学生的目的和要求对现行教材增补、删换、拼合,将凌乱的语言知识整合成系统,设计出灵活多样、切合实际、贴近生活和工作的教学内容。同时抓住交际功能创造情境,让学生富有变化地使用多种句式和表达方式。在教授语言知识的过程中,自觉地将交际功能性融入到教学中。

四、结语

一对一的个别教学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林伯英先生曾总结了此种教学模式的五大优点:[5]1.弥补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2.满足学生之学习意愿与需求;3.课程设计富有弹性;4.容易掌握学生之学习情况;5.教学成效直接而显著。当然,凡事有利必有弊,个别教学模式并非十全十美,与课堂教学相比,它也有明显的缺陷:1.单位时间内教授的内容一定,信息量弱;2.难以营造活泼、竞争的气氛;3.教学手段单调,容易产生教学双方的疲劳感;4.教学内容和教学量难以控制。在面对个别教学模式优缺点的同时,对外汉语教师要更多地关注教学对象。

综上所述,在教授韩国在华公司职员汉语时,教师应深入研究韩国在华公司职员的学习特点,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一对一个别教学模式的优点,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吴仁甫.对外汉语一对一个别教授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魏英丽.韩国在华公司职员汉语教学特点分析[J].现代语文,2006,11.

[3]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篇10

论文摘 要:本文以互动教学理论为指导,考察了汉语口语课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及其必要性。从互动发生的场所和对象出发,阐述了汉语口语课互动教学的表现形式。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一些汉语口语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及相关教学对策。  

 

一、引言 

“互动”(interactive)这一概念源于社会心理学。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h.米德在其著名的“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中最早阐述了“互动”的内涵及方式。他认为,“符号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们通过各种符号进行互动,人们可以借助于符号理解他人的行为,也可以借此评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1937年,美国社会学家布鲁默发展了米德的理论,创造了符号互动论术语,他认为“互动是个人与他人和群体之间意义理解和角色扮演的持续过程。”可见,“互动”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而符号是双方相互作用与影响不可或缺的媒介。这里的“符号”具有广泛的意义,所有能代表人的某种意义的事物都归属于“符号”的范畴。而语言无疑是所有符号中最丰富、最灵活、最有效表达意义的符号。显然,“符号互动论”对于语言学及与语言学密切相关的语言教学研究都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互动”概念被运用到语言教学领域后,包括long、rivers、lantolf和brown在内的许多语言学家曾研究过互动理论在语言教学领域的表现形式及应用等问题。其中brown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全面科学的观点。他认为,“互动是在真实交际或者类似真实交际中让语言学习者创造和表达目的意图、学会运用语言的最好方式之一”。由此可见,“互动”在语言教学尤其第二语言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汉语口语课为研究对象,拟对互动教学模式在这一课程中的应用问题加以讨论。 

二、互动教学模式在汉语口语课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互动理论被引入第二语言教学领域后,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学者就互动教学模式做过一些研究。卢娅(2003)以汉语口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为着眼点,阐释了其与互动式教学的关系;陈岩、赵宏(2005)以汉语综合课为对象,研究了互动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指导原则等问题;邹晓青(2007)讨论了汉语听力课的互动教学模式;孙冬惠、李勉东(2009)以对外汉语教学的总原则为指导,讨论了“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建构原则。总体来讲,近几年互动教学的理念已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其重要性已被汉语教学界广泛认可,但到目前为止研究成果数量还较少,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的系统性研究还相对欠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尚不能满足一线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教学中的很多具体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互动教学模式应用于汉语口语课的必要性 

汉语口语课是一门语言专项技能训练课程。其最终目的是通过系统的口头表达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汉语言语交际能力,即“说”的能力。在“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训练中,“听”和“读”侧重于培养学生对输入信息的理解能力;而“说”和“写”培养的是在理解输入信息基础上的口头和书面反馈能力。就“说”的技能来讲,能正确解读他人的话语并恰当地口头表达自己的意图或想法,是汉语口语课的具体教学目标。因此,汉语口语课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或学生与学生之间不断输入、输出信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过程。教师作为这个过程的主导者和组织者,其输出的信息是在教学目标指导下精心备课的结果,意在作为一种有效的言语刺激作用于学生,使他们就此作出言语反馈,然后教师再对学生的反馈作出评价或改正,学生在这种汉语言语输入和输出的练习和积累中,把掌握的具体言语表达方法组合起来逐渐内化为口头表达能力,从而使言语交际能力大大提高。由此可见,汉语口语课的特点、教学性质和目的决定了其是最能体现教学互动关系的一门课,将互动教学模式运用到汉语口语教学中十分必要。 

四、汉语口语课的互动教学表现形式 

根据互动发生的场所,汉语口语课的互动表现形式可分为课内互动和课外互动;根据互动发生的对象可分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一)课内互动 

课堂内的教学活动是口语课互动的主要形式。教师和学生是课堂互动的参与者。教材、教具等硬件设施作为辅助材料为互动提供了外部环境。课内互动的优点是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有计划地设计课内互动的形式和内容,并在课堂这一稳定环境中加以实施。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讨论话题的喜好、学习难点以及掌握学习内容的程度等情况,从而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另外,教材作为课内互动及教师备课的重要依据和参考,其编写具有从易到难、知识点排序合理的特点,符合一般学习者的学习规律。教师在教材的指引下组织课内互动,可以使学生科学地、系统地掌握学习内容并循序渐进地提高言语交际能力。课内互动的缺点是口语教学的交际环境是虚拟的,缺乏真实性;教学内容涉及的层面单一,不够丰富,不能满足不同生活背景和交际背景学习者的切实需求;课内参与者仅限于教师和学生,交际者身份单一。 

(二)课外互动 

课外互动是课内教学互动的补充形式。它包括学校组织的课外语言实践、参观、社会调查等,同时还包括学习者在课堂外通过与他人交流、沟通主动学习的过程。学校组织的课外互动课是有计划、有目标的教学活动。教师在其中的指导作用仍然不可或缺。课外互动的环境真实多样,交流的对象也形形,学习者口语课堂上学习的表达方法和言语功能在实践中得到练习和巩固,学习者会感觉学有所用,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大大加强。学习者个人与他人的交流虽然也是学习练习的过程,但是这种学习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学到的内容也不一定准确,无法替代正规的课堂学习。由此可见,课堂内外的口语教学也存在互动关系,以课内互动为主,课外互动为辅,内外结合互补的口语互动教学方式最有利于学习者口语水平的提高。 

(三)师生互动 

在汉语口语教学课堂上,师生互动可分为教师与学生个体,教师与学生小组以及教师与全体学生的互动。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主要表现为问答,包括教师问学生答和学生问教师答。教师与学生小组的互动主要体现在就某个话题分组讨论的过程。教师分配好讨论任务后,要给每个小组加以协调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任务中遇到的语言点及汉语表达方面的困难。教师与全体学生的互动经常运用于知识点的复习、非思考性基础问题的掌握等方面。处理好这三种师生互动的关系至关重要。三种形式各司其职,得以综合运用,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偏颇于一对一师生互动会使班里其他同学缺少练习机会,以致班级整体口语水平发展不平衡。如果只侧重于全体学生的互动,教师则很难了解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以致无法做出宏观的教学规划。 

(四)生生互动 

课堂内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作用,教师也不可忽视,应该合理利用。由于汉语水平相当,学习目标相近,学生间往往存在互相帮助、互相激励、互相竞争的互动关系。课堂上生生互动是师生互动的有益补充。生生合作完成对话、互问互答、情景表演等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五、汉语口语课互动教学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一)学生情绪紧张焦虑,羞于开口 

兴奋与焦虑是学习者在口语课上情绪表现的两大特点。口语表达是信息输出的过程,与听力、阅读等信息接收过程相比有明显的主动性。说话者没有时间反复推敲话语意义,必须迅速灵活地作出反应。因此,口语课上学习者的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学习一门外语,是否可以流利地口头表达是鉴定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因此,学习者往往很在意自己在口语课上的表现。过高的期望使他们形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表现为情绪焦虑,害怕说不好而出丑,羞于开口。这很不利于开展课堂互动活动和口语水平的提高。遇到这种情况,首先,教师要给学生减压,帮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知道出错是每个外语学习者必然经历的过程,出错不代表出丑;其次,为学生创造积极而轻松的课堂环境。对学生进行提问可以多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回答对的多加肯定,回答有误的,教师可以用商讨的语气讲出自己的看法,尊重学生的回答和想法。完全否定学生的意见,是对他们学习兴趣和信心的极大伤害。另外,教师有时无意间偏向表达能力强、爱说话的学生,而忽视了不爱说、说得慢、害羞的学生,形成课堂上一半滔滔不绝,一半沉默不语的局面。时间久了,受到忽视的学生会对口语课完全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必须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对于比较害羞的学生还要多加鼓励。

(二)个别学生过于兴奋,滔滔不绝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组织者,对教学过程必须有总体规划和把握,尤其在互动活动占主体的口语课堂。有些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力极强,很积极地争取表达机会,得到机会后便滔滔不绝,还常常跑题,其他学生失去了表达的机会。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发挥调控作用,适时调节课堂节奏,做到既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又使其他学生得到练习的机会。安排座位时,教师要适当考虑这个因素,可以让表达欲望强的学生和比较害羞、不爱讲话的学生邻座,这样二者可以相互调和补充。 

(三)课堂环境不够真实,表达受限 

前文讲过,课内互动的一大缺点就是表达环境不够真实。经常有学生跟老师抱怨:“上课时老师讲的我都明白,我说的大家也都明白,怎么出了教室就都不明白了呢?”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多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课外互动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比如做买东西这样的情景练习,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在自由市场、小商店、超市等购物场所的视频资料,还可以自带一些实物道具,例如食品、水果等。这样可以给学生以真实感,一定程度上可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创造相对真实的课内互动环境。 

 

参考文献: 

[1]卢娅.汉语口语教学中情感因素与互动式教学[j].职业教育研 

究,2003,(12). 

[2]陈岩,赵宏.对外汉语教学综合课的互动教学模式[j].黑龙江高 

教研究,2005,(8). 

[3]邹晓青.对外汉语听力互动式教学初探[a].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 

学术研讨会论文,2007. 

[4]孙冬惠,李勉东.对外汉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建构原则[j]. 

汉语学习,2009,(6). 

[5]李燕,贾放.“互动假说”与语言课堂教学互动策略及效用研究 

[j].语言文字应用,2007,(s1). 

[6]时丽莉.“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首都 

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s2). 

[7]林清书.关于教学语言互动的两个问题[j].修辞学习,2005,(1). 

[8]韩炜.多元互动习得模式研究与目的语文化意识的培养[j].四川 

外语学院学报,2004,(5). 

[9]林大津,谢朝群.互动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前景[j].现代外 

语,2003,(4). 

[10]程晓棠.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1]charles w.morris.mind,self,& societ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2. 

[12]rivers m.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13]lantolf j.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