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7 17:26: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术教育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中美术 民间美术 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2-0115-03
一 教学背景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之根的艺术,其中蕴涵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情感和理想,几千年来,民间艺术积淀深厚,博大精深,我们要保护它们、继承它们,让民间艺术在现代生活中光彩夺目。中国的民间美术作品极其丰富,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民族特点。对民间美术的认识与探究,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幸福、吉祥的主题是我国民间美术的追求也是其主要的特征之一,它反映了劳动人民热情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祈福纳祥的希望和信念。民间美术是培养生活情趣、丰富人民生活内容的精神食粮,它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有很好的教育价值,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民间美术的教育功能,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品质和审美修养。教师可以从讲解民间美术中剪纸艺术的情趣入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自主表达的空间。本课我选择直观演示和问题情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讲解、归纳,充分发挥多媒体直观教学的优势,让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各个种类尤其是剪纸艺术有一些初步了解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开展讨论、进行交流,深入理解民间艺术的种类、形式和意义。
二 教学过程
1.选择“民间美术的图形与寓意”进行探究的原因
选择“民间美术的图形与寓意”这一内容进行探究的原因是:中国民间美术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也很喜欢,如五华的竹马舞、上灯节、走古事等。学生能通过发生在身边的事亲身体会到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魅力,增进学生学习的兴趣。
2.案例的实施过程
第一,提出问题进行探索。根据教学的主要目标和重点内容,上课前老师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制定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什么是中国民间美术(寻找身边常见的实例)?民间美术有哪些特征?生活中民间美术作品的实用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中国民间美术有哪些表现形式?中国民间美术有哪些寓意?中国民间美术
有哪些艺术魅力?通过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教师积极提供相关的网络资源和主题网站(中国民间美术),同时指导学生通过校园图书室查阅相关内容,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艺术素养。
第二,中国民间艺术的分组讨论和教师引导。课堂上给学生展示编织、中国结、玩具布老虎、年画、泥娃、风筝等中国民间工艺品。这些实物比以前用图片、声像等方式展示更有直观性,更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加课堂学习气氛,学生更愿意主动参与美术作品的交流、讨论。学生不由自主地组成了小组,纷纷提出问题进行交流,如:老师拿的这些民间美术品的共同特征是什么?中国民间美术和其他美术作品不同地方在哪里?现代社会中如何将民间美术运用进去?这些问题提出后,学生们纷纷发表了各自的见解。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自主性、个性化表现的机会,在校园中形成浓郁的审美氛围。同时也说明学生能主动地去研究有关中国民间美术的知识,善于发现问题,然后自己解决问题,逐步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更好地促进了学生民间艺术专业水平的提高。
传统的美术教学过分地突出和强调知识的接受与技能的掌握,冷落和忽视了发现与探究,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你说我听,你示范、我模仿”的被动接受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耐心地听学生的发言,要处理好教材中某些看上去似乎是“枯燥乏味”的内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灵活开放的呈现方式,给学生以出乎意料的新颖感受;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和实物直观展示的教学方法。如老师带来的玩具布老虎,可能有些学生认为这件玩具很好看、很好玩,但对布老虎这一民间工艺品所代表的寓意并不清楚,教师这时就可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1“百事大吉”(图案:百合花、柿子、大桔子;寓意为大吉大利,事事如意)、图2“龙凤呈祥”(图案:龙凤呈祥;象征高贵、华丽、祥瑞、喜庆)。又如图3“年年有余”,用谐音的鱼来表示对生殖繁盛和生活富裕的祝福;图4“花开富贵”,用具有象征意义的牡丹来祈求富贵平安;图5用莲蓬来寄托多子的愿望;图6用蝙蝠、鹿、鹤来表示福、禄、寿;图7五毒图案表示辟邪,保佑健康平安;图8虎的图案表示虎的威严,保佑儿童长得像虎一样威武健壮。中国民间美术作品可以说是民俗文化中最形象、最生动的一种呈现,图文并茂、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这种教学方式拉近了欣赏者与美术作品的距离,对学生思想品德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有很好的教育价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民间美术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这种情境的感悟下获得启迪,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第三,拓展与延伸教学。
比如设问:想一想民间美术在现代生活中有什么作用(环境装饰、各种设计构思中)?我们该怎样去保护民间传统文化?谈谈学习和探究民间美术后的体会,你有什么收获?
然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也可用多媒体放映一些图片进行直观的欣赏,加深理解。
简要介绍一些与民间艺术保护工作有关的资料,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讨论和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好地理解民间美术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寓意和价值,从而树立继承、学习民间美术,保护民间美术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四,实际应用。布置民间美术课堂讨论题:重大节日学生们会挑选哪一件中国民间美术作品送给你的至亲好友,谈谈你的理由与看法?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运用现代手段找到资料并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适时选取部分学生的观点进行交流和点评。这样使学生对问题有再探讨的机会,促使他们联系实际进一步思考。
第五,加强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在亲手制作过程中体验民间艺术的创意和乐趣。鼓励每个学生用方形的彩色卡纸或彩色纸经过折叠、设计、剪贴制作一幅简易但有创意的剪纸作品。
课后讨论题:香港凤凰卫视的台标成功地借鉴了中国古典的凤凰纹样,并采用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特有的“喜相逢”的结构形式,一凤一凰振翅高飞,铿锵和鸣,将媒体的特点以及品牌立意高远等寓意表达得淋漓尽致,用两只飞翔盘旋的凤凰形象代表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互补和交融,体现了荟萃南北的文化观念,具有明显的华夏文明烙印;在申奥宣传片中,导演把音乐、舞蹈、建筑、服装等中西方文化特征有意识地糅合了起来,使整个申奥宣传片具有极高的艺术震撼力和感染力。请学生结合以上事例,谈谈中国民间美术如何才能更好地融入现实社会,并在世界舞台上发扬中国民间美术的魅力?
3.教学观念转变的效果
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教师教学方式改变的前提,有不少民间美术专业教师,因长期从事特长生的专业教学,养成了单向传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德育工作不够重视,很少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交流、情感上的沟通。教学观念的转变改变了以往教师讲为主、学生记为主的灌输式教学。首先,通过多媒体的运用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视野,节省了教学时间。其次,教师由主导者变为组织者、指导者和鼓励者。教师积极融入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调查活动中,关心活动的过程并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表现比以前更积极,教学效果较好,学生有些想法、见解很有创意,有利于对学生分析、探索、理解能力的培养。再次,作品实物的直观展示和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展示,从不同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美术作品的交流。最后,课后讨论传统艺术与现代社会的融合问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中国民间美术被青少年接受和传承更具深远意义。
4.中国民间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校园现有条件使学生收集的中国民间美术作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上网条件、搜索速度等存在个人差异,个别同学在讨论过程中存在交流较困难的问题。
三 案例的分析
第一,中国民间美术教学的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实践,突破了以往一般意义上的美术教学,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组织学习,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过程。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的优劣,由教学思想和意识决定。这一案例的展示,正体现出这样一种教学思想:教学不以灌输知识为重,加强了对学生非技能因素的教育,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其运用综合知识进行创新实践的动手能力
第二,教师充分发挥教学空间进行大胆设想、尝试、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这一课例的创设,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增强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在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创设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情景的创设,对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更能反映教师的教学综合能力。因此,教学的方法受教育思想与意识的影响,而教学方法只有适应先进教学思想的要求,才能体现科学性。
篇2
一、美术类院校类专业教学档案的特点
美术类专业作为艺术类学科,教学环节中包含大量的技能训练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由此产生的教学档案相比于其他学科其教学活动具有突出的专业特色。首先,美术类教学档案具有载体和形式上的多样性。美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大量的技法类课程考核是以学生作品为考核主要依据的,包括绘画、现代设计、传统工艺、书法、雕塑、篆刻等门类。而这些作品不同于规格统一的试卷,依课程不同而各具特点。学生考试和作业档案载体广泛,形体多样,与其他院系档案有很大差别。其次,美术类专业的教学环节的特殊性决定了该专业教学档案的独特性。相比其他专业,美术类教学不仅有各类专业性的技法类课程,还有采风、写生等外出实践类课程和毕业创作等成果展示类课程。这些课程的不同特性决定了美术类专业对应的教学档案管理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此外,由于大量绘画类实物作品的归档,对相关档案管理带来了技术性要求,如色料的氧化性和纸张的吸湿特性等因素,这些因素更增加了档案管理的专业性和难度。
二、美术类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建档与管理意识淡薄使教学与档案管理脱节作为教学主体之一,长期以来,很多美术和艺术设计专业课教师往往把工作重点放在教学环节,对教学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足,导致教学环节和教学档案管理脱节。在日常教学及科研过程中大量有价值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因为教师缺少有意识的保留与整理,造成相关档案材料的遗失与散落。此外,教学档案来源分散,除上级业务部门和本校下发的各种文件、二级学院的内部文件外,还有大量文件材料散存于一线教师。这也会导致相关教学档案无法归档,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造成负面影响。
(二)缺乏体现学科专业性的档案管理规范与制度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缺少对美术学科教学和科研特点的了解,缺乏能体现美术专业特色的档案信息收集与管理的规范,档案在管理过程中无论是收集还是分类都没有一个能体现学科特色的机制进行指导和约束,一方面导致部分体现学科特色的档案收集不全,如一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美术档案材料未能及时归档,导致教学资源不完整,影响档案的利用。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即便档案收集上来了,但是没有得良好的分类管理。档案管理的粗放化,这些都是制约美术专业教学档案管理的负面因素。
(三)档案管理偏重于实物化导致信息化管理技术落后部分美术类院系教学档案收录方式更注重于实物材料的收集。教学档案管理手段还是以实体档案为主,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应用较少、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由于美术学科作品门类繁复,设计各种平面和立体作品需要占用大量空间,同时由于专业特点,作品材料、尺寸大小不一,难以规范,造成实物档案收集、分类和保管的困难。尽管随着数字化的普及,美术院系对于档案管理都进行了相关的数字化改革,但仍然有相当多的美术院系档案管理处于滞后状态,缺乏科学的档案信息收集、整理、归类体系。造成难以对相关档案分类和查阅,影响到相关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三、美术类专业教学档案管理对策
(一)强化档案工作意识并完善教学档案管理体系高校美术院系教学档案管理涉及日常教学和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完善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离不开院系全体教师和管理人员的配合。因此,强化全员档案管理意识,有必要提高大家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建立全员参与的教学档案管理体系。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学档案管理意识和环境,这是提高美术类院系教学档案管理水平的前提。此外,还应结合美术类院系学科教学特点,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专业特色突出且符合院校实际的校、院二级教学档案管理体系。此外,学校档案管理部门在验收各院系移交的教学档案,做好校级教学档案的整理、分类和保管的同时,应对院系档案管理工作定期进行专业指导和业务督查,指导和协助院系做好院系级别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明确岗位职责,理顺层级关系,形成职责分明、条理明晰的档案管理工作体系。
篇3
(一)思想品德教学中对于动画的应用。动画作为一种近代出现的媒体表现方式,目前受到广大中学生的喜爱,将动画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适当应用,可以让学生更快进入教师所营造的氛围中去,从而可以缩短生活和理论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沉浸在其中。例如在进行“建设思想道德”一课时候,可以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的具体要求结合初中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并且将其制作成flash动画,通过动画展示思想品德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悟道德,从而对道德品质有着更深层次的认知。
(二)思想品德教学中对于漫画的运用。相对于一般直观教学措施而言,漫画更具有幽默和夸张的特点,可以展现出更强烈的艺术性和美感,将知识融入漫画中,相对于单纯的讲解知识,借助漫画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更好地发挥,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于道德和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厚。例如在进行初中生思想品德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内容教学时候,可以为学生展示“人来了、狼来了”两则漫画,通过鲜明的对比,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认识到目前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的正确措施,明确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三)思想品德教育中对于视频资料的应用。通过国外的研究数据我们发现,人们通过语言形式,借助听觉可以记住大概15%的知识;借助视觉可以记住大概四分之一的知识;而当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之后,可以记住的知识可以超过50%。所以借助课堂教学的视频资料,可以让教学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例如在进行“环境问题的危害”课题讲解的时候,在课堂上进行水质恶化以及森林滥砍滥发导致的河水污染和土地沙漠化的视频的播放,不需要为学生做过多的讲解,学生自然而然就可以对我国目前的环境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有了较为明确和深入的了解。
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应用
(一)借助多媒体吸引学生兴趣,从而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效率。传统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所使用的教学设施无非是书本、粉笔、黑板以及自己的嗓子,如此教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非常累,所以导致很多学生都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构建一个较为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开始对思想品德的学习产生兴趣,多媒体技术引进到教学之后,可以显著弥补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本以及板书的缺陷。在进行法律相关教学的时候,我在课堂刚开始时候为学生播放了我自己的制作的法律相关的flash动画,鲜艳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立即吸引了学生的目光,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将课间时候玩散了的心又重新集中到了课堂中。
(二)通过营造情境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思想品德教学的内容中绝大部分都是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想要让学生深入体会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感情和意境,就需要从学生的情感角度入手,具体可以借助各种事例来进行表达,传统教学过程中,因为绝大部分的教师口才并没有达到一个较高级别,所以并不能达到所期待的效果,但是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一副精彩的画面、一段适当的音乐和一组符合时机的视频短片,就可以很好的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共鸣,从而影响他们的思想。在进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重点的“防微杜渐”主题的教学时候,针对很多学生错误认为我们的生活与法律之间存在很远的距离的情况,我尝试在课堂上引入迟志强的案例,并且借助flash动画为学生们播放迟志强的《铁窗泪》动画,将迟志强的事例详细的展示出来,让学生深刻感受和理解。
(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多项能力。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获得更多有助于教学的信息,使得学生的认知更加具有时代性,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效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运用各种信息,可以更快更全的传授新的知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具有这些特点之后,可以有机结合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国内及国际形势、国内当前热点信息、国际焦点等,使得信息量显著上升,充分剖析时展,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思想品德教学中就“意志坚强”主题的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播放2008年汶川地震灾害中出现的“英雄少年”的动画,帮助学生更快更深度地对本堂课教学内容进行了解和掌握。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内容,在课堂上播放不同的片段,并且提问相应的问题,让学生来回答,通过多种方式的引导,学生可以快速接受最新的信息,并且可以对其充分认识,直至佛心,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
三、总结
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确可以将教学效率以及质量显著的提高,但是我们需要明确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 一论 文网进行和服务,欢迎光DYlw.NET联系方式QQ 712086966]认识到的是,应用了多媒体技术,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抛弃之前的教学方法,对于多媒体教学的定位应当是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并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工作,具体的环节依然需要教师进行处理,所以教师应当认真准备多媒体材料,确保多媒体教学可以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真正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善循.高效率学习与心理素质的训练[M].商务印书馆,2007.
篇4
关键词:美术资源;区域美术;美术教育
我国目前中学的美术教育课程内容单一化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所以如何使中学美术课程内容丰富和多样化,是亟待应对的问题。福建福州的区域美术资源是十分丰富多彩的、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这些区域美术资源大体可以分为绘画、雕刻、民间手工艺等,对于中学的美术教育是一块巨大的瑰宝。
1 丰富多彩的福州区域美术资源
1.1 “三坊七巷”文化
它来源于福州历史文化街区“三坊七巷”,“三坊七巷”位于福州市中心城区鼓楼区。“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三坊七巷街区的基本格局形成与唐代后叶,到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中叶发展到了鼎盛。街区内的房屋建筑坊坊相连、巷巷相通、黛瓦灰墙、构造精致,非常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的古典美和雅致美。房屋的墙峰以飞龙飞凤、花鸟鱼虫和人物风景作为装饰,这些都是很好的绘画素材。
1.2 寿山石文化
寿山石文化是以寿山石雕刻为主体。寿山石出产于福州晋安区寿山乡,这里的寿山石色彩斑斓、温润如玉、晶莹剔透。所以,被冠以“石之君子”、“国之瑰宝”的美誉,是上等的雕刻彩石,我国传统的四大印章之一。正因为如此,福州的寿山石雕刻十分闻名,例如印章、摆设装饰、饰品等十分常见。
1.3 福州脱胎漆艺
福州脱胎漆器是非常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的汉族传统艺术珍品,与北京的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的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享誉国内外。福州脱胎漆器是对中国古代优秀的漆文化的最好继承和发扬,工艺品大到可以是屏风、大花瓶,小到可以是茶具、碟盘等。它们造型独特别致,装饰丰富,色彩鲜艳,十分具有观赏的艺术价值。
1.4 根雕艺术
福州被誉为根艺的故乡,那是因为福州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如地势和气候的原因,福建山林密布,根材来源丰富和广泛;并且这里根雕人才众多,实力雄厚。根雕艺术是福州闽侯县上街镇最具地方特色文化的艺术产业,题材十分丰富、刀法传神、工艺精湛。
2 福州区域美术资源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案例
笔者本科时期教育实习的学校是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中部,是一所市属的重点中学。因此,笔者对学校的美术教育课程设置十分的关注。
在校实习期间,笔者发现美术课程除了使用基本的正规教材之外,美术课堂也是会延伸到课外。例如,有手绘社、宣传部等,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最让笔者惊喜的是,笔者看到了福州本土美术资源在课堂和课外的应用。师大附中在每周五下午第三节的校本课程中,开设了篆刻教学内容,这正是前文所提到的寿山石文化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当时,作为实习教师的笔者也很有幸亲临课堂,感受到这种具有区域地方特色的课程带给笔者的震撼。令人值得惊喜的是,学生对于篆刻也是报以十分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室里至少坐满了一半以上的位置。授课教师对于课程也是十分的认真和敬业,课程内容安排丰富、讲练结合,学习成效显著。
学校的美术教室外,还专门设有一块宣传橱窗来展示学生的篆刻作业成果,以及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照片。在师大附中,我们能很好地感受到学校对于福州本地具有特色的美术资源的重视,并积极投身到将区域美术资源与美术教育相结合的行列里来。
当然,我们希望能看到越来越多这样的例子在各个地方的中学展开,将各区域的美术资源,以课堂的形式发扬和传承下去。
3 区域美术资源在美术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和深远意义
在中小学的美术教育中加入区域美术资源内容,无论是谋厩域、教育发展、学校、学生个人来讲,都具有非常深远和现实的意义。
3.1 继承和发展了区域优秀的美术文化资源和传统
我们知道,目前有很多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美术资源,正在面临后继无人和消失的局面。例如我们福州地区的脱胎漆器曾经就消沉了很久,也是近几年又活跃起来。这是很幸运的案例,但不幸的是不知多少区域美术资源在无声无息中消失不见。所以,将区域美术资源应用到美术教育中,就显得十分必要了。中学生相对来讲,无论从理解能力还是动手操作能力都是较好的。所以,利用我们的美术课堂,将优秀的区域美术资源介绍给学生,并借由学生继承和发扬了它们。
3.2 区域美术资源能丰富和促进教育的发展
现在一直在进行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等,将区域美术资源加入到中学的美术教育中去,无疑能增加改革的动力。因为区域美术资源可以拓展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能改善一直以来中学美术教育以课本知识为中心的单一局面。所以,利用区域美术资源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可以促进教育的发展。
3.3 为学校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文化氛围
一所学校的学习氛围离不开艺术的独特教育,因此区域美术资源能起到丰富校园文化,活跃学习气氛的作用。丰富和多样化的区域美术资源,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外生活也丰富、生动起来。这样,校园也就会有浓郁和多样化的艺术文化气息。
3.4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人修养等综合素质
学生在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无可厚非,但要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光有文化知识是不够的。要想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接受艺术的熏陶是必不可少的。更重要的是,要接受关于美术的教育。此时,区域美术资源如能应用在美术教育中,就可以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区域美术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定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等综合素质。
4 区域美术资源在美术教育中应用的建议
4.1 要选择切实可行的区域美术资源
并不是所有的区域美术资源都适用于中学的美术教育,我们要有目的性地进行筛选。由于工具和地点,以及学生接受能力等条件的限制,区域美术资源在美术教育中就存在可行性和不可行性。有些区域美术资源是可以进行实际操作的,例如篆刻、观看名胜古迹三坊七巷等。
4.2 要加强区域美术资源在美术教育中的实践环节
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所以我们不能将区域美术资源仅仅停留在观赏图片和了解历史背景的层次。要因地制宜地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美术学习中,开展动手实践操作,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创造性。例如就可以开设篆刻印章的课程,这种实际操作的环节更能给学生带来成就感,强化了教育的成效。
4.3 强化学生对区域美术资源继承和发扬的责任感
我们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因为,中学生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有责任和义务承担起继承和发扬区域美术资源的重任。所以,在美术教育的过程当中,要不断强化学生的这种责任感。也正是因为一代一代的人不断继承和发扬,我们的福州区域美术资源才会不断发扬光大、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有效性
一、小学美术教育的个性色彩
在小学,学生的年龄还尚小,心理还不成熟,个性活泼、好动,因此,美术教育在小学教育里很受欢迎,它具备与其他科目不同的特点,例如,教育更形象生动,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具备创造性等个性色彩。简单介绍一下,美术教育的几大个性特点:(1)是形象生动的特点,它有效地利用艺术极好地让学生参加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好地体会美术的意境,而且美术还可以通过美术作品,形象生动地传达美术的思想内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更想了解作品的作者是如何创造出这样的作品的?好奇心会很好地驱动学生去探索美术知识,学习更多美术知识,了解更多的美术名人,从而也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2)净化心灵的特点,在小学阶段,学生很不愿意受到束缚,美术正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放松自己的平台,它可以让学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完全不会约束学生,学生喜欢这样的轻松快乐,因此,会认真地去完成美术作品,在此过程中,心灵被净化,使心情更开阔,陶冶情操,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3)富有创造性,在美术学习中,主要是要学生对美术内容进行无限的想象,在美术活动中,不会给学生限制什么,完全是靠学生自己去感悟美术活动,从而获得灵感创作作品,这时教师要适当地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让学生把作品完成得尽善尽美,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二、全面提高小学美术教育的有效性
时至今日,小学美术教育还在不同的领域上影响着小学教育,给小学教育增添了很多乐趣,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这也使小学教学有了新的变化,教学结构更加完善,教学安排也越来越合理,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是自身思想开始形成的阶段,因此,对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多指导学生,引导学生,多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一些手工艺品,还要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美术活动,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培养自身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乐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喜悦,净化自己的心灵,学习更多的美术知识,掌握绘画技巧,使学生学习得更加深刻。在小学教学中,教师要牢牢抓住学生的特点,利用一些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观察的好习惯,丰富学生的美术生活,提高学生在美术绘画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的色彩搭配能力有效地提高,不断地完善学生的绘画技巧,净化学生的心灵,有效推进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在小学,学生很需要美术教学,因为它不仅能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愉悦感,还能开发学生的智力,以便学生更好地运用自身的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增强学习能力,保证小学美术教育的有效提高。
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思维的开发与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在小学生活中健康快乐地成长,提高了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工艺美术;审美素质;培养
1引言
工艺美术教育主要就是通过观察、发现来提高人的沈美琴兴趣和艺术修养。工艺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的审美品位得到提高。在工艺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拓展学生学习的视野,使学生能够养成勤于动脑和动手的习惯,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审美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2认识到工艺美术教学目标,实现大众审美教育
2.1明确教育目的
在开展工艺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拓展美术教学的内容,以更加宽泛的知识开展教学活动。只有让大众学会观察和善于分析,才能够使其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更好地感受生活和享受生活,这样也是帮助其更好的认识美的存在的重要方法。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审美活动的开展是基于审美目的的,工艺美术教育活动在潜移默化中熏陶着大众,对其内在的情绪和情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除了可以使文化的气氛更加活跃,还能够提高大众的精神生活,更好地活跃文化气氛。
2.2落实审美任务
工艺美术教育担负着提升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开展具体的而教育活动的时候,应该注重结合审美心理素质发展的实际要求和工艺美术教育发展的实际规律。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地完成美术教育的任务。工艺美术教学应该注重展现出创造性和创新行,从而切实发挥出培养大众审美能力的作用。工艺美术教育的任务还在于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使其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人文知识,从而更好地接受高雅环境的熏陶。这样才会实现提升人格和生活境界的作用,以便实现更好的加深大众文化素养的目标。
3创设美术教育环境,提升大众审美能力
3.1培养大众审美的直觉感受
开展有效的工艺美术教学,对于培养大众的视觉有着重要的作用。工艺美术教育存在于生活中,让大众感受到了审美的快乐。同时,获得视觉感受是主要的目的,用更好的人心态来观察各种自然事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培养大众的审美能力,增强其审美感受。同时,还应该采取有效的手段,注重改变大众审美的视觉角度,时期审美感受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起到很好的美育的效果。
3.2提高大众形式美感
一般来说,大众在进行审美的时候都会比较关注一些外在的形式,对于美的需求的基础和审美观念的形成都是属于一种形式美。这种形式美恰恰是工艺美术教育中所必需的一部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发现,一些美的事物的表象都会在美术作品中显现出来。例如,美术作品的点、色彩和形体以及线条等,这些内容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色彩感作为美感中重要部分,是大众化的一种形式美,并且真正会欣赏色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工艺美术教育在丰富的实践过程中,可以把形式美中的因素转化为大众的审美能力。然后引导大众开展形式审美体验有效提升其审美能力。在开展工艺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使用一些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大众体会美术中的美。同时,还可以利用数字媒体,从多个角度来启发大众体验美,感受审美情趣。
4优化美术教育方法,培养大众审美素质
4.1激发想象力,培养大众审美情趣
开展有效的工艺美术教育,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可以给大众创设良好的美术学习的氛围和环境。同时,还应该注重使用一些鲜活的案例来感染大众。这样大众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体会其中的真情实感,能够更加使所学习的内容以更加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样对于提高大众的审美能力,培养其良好的审美视角有着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使用的都是抽象的点和线以及条等,给大众一定的审美体验。只有在美术教育的视角下,才能够更好地感受生活,才能够看到不一样的不同形态的点线和面。在工艺美术作品中,其中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同事,经过多年的沉淀,已经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文化体系。作品中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展现了其真情实感。
4.2创新美术教育观念,培养创造个性
想要更加有效地保证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额培养,还应该注重创新美术教育观念,培养大众的创造个性。只有从新的教育观念出发,才能够有效改变以往的额美术教育方法。同时应该注重结合以往的美术教育的经验,结合大众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经验,从而找到更加有效开展工艺美术教学的方法。从而很好地满足大众学习的要求。工艺美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大众的创造力,注重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够使其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受到有效的启发,有利于其开展探究性学习,美术教育和使人对于事物有更好的认识和感受,其对于事物的价值会有更加准确的认识和定位。美术作品的度创新和鲜明的个性,使其独有的特征
5结语
综上所述,在传统的工艺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模式不够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怎样能够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使大众更好的接受美术教育,培养其良好的学习品质成了工艺美术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大众人文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这样导致大众的观念逐渐转变,为提升人文素质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同时,有效提高了大众的文化修养和审美品位。因此,这就需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大众的文化素质教育,从而有效促进大众全面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龙辰.论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J].艺术科技,2016(4).
篇7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育;问题;原因;改进
1高中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的制约,美术课程的学习在高中阶段已经几乎被放弃,绝大多数的普通高中学生不再进行美术的学习,只有少部分学生或出于个人兴趣,或出于其他功课成绩较差而作为特长生考上大学而学习美术。实际上,早在初中阶段迫于中考的应试压力,只在初中的前几个学期开设美术课程,大多数同学的美术水平只停留在小学水平甚至更差。总之,在高中阶段美术的学习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大多数人对美术根本没有概念;很少一部分人迫于美术的功利性价值而学习美术。如今我国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存在问题就是在普通学生中高中美术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在美术特长生中美术教育功利性过重,往往是考什么就学什么,导致这些学生的美术基本功较差,发展受到制约。
2高中美术教育存在问题的根源
2.1应试教育的导向作用使得美术教育备受冷落
在现如今的教育体制下,高考的导向作用影响力是决定性的。高考的考试大纲如何规定考试范围,那么全国所有参加高考的学生们就要围绕其来准备考试学习文化知识,而学校等教学机构就必须像行星围绕太阳旋转一样时刻紧盯高考的指挥棒,在指挥棒划的范围外做了多余的工作被认为是白做功,而只有规规矩矩地按照指挥棒行事才可能完成学校的使命――将学生送到更高级别的学府去深造。这一工作完成的如何直接决定着学校能获得的教学资源的多少,进而决定着学校的生死存亡。而从学生这方面而言,参加高考并考取更高的分数是直接目标,考取一个理想的高等学府并且将来能够得到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是稍远的目标,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人生走向。这几个目标环环相扣,哪个环节出了差错都会为学生的个人前途造成巨大的影响。学校和学生都紧紧围绕在高考指挥棒周围使得在普通高考中并无一席之地的高中美术课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好在还有艺术特长生可以通过美术特长进入大学这一途径吸引了一批学生学习美术。
2.2对美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高中美术在个人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养成等提高个人素质方面的作用已经是众所周知的常识,但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对于美术的重要性视而不见。实际上,除去应试教育中直接的分数作用,美术在陶冶情操、培养生活情趣和调节心理状态、促进心理健康等心理和生理方面均能发挥较大作用。美术是审美的艺术,学生在繁重的高中课程学习之余如果可以改变一下思考方式,由数学、语文等科目的逻辑性思维转换成美术的非感性思维上来,这可以达到使学生得到休息和放松的目的,进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当今教育体制无法做出一个根本性的变革的情况下的权宜之计,也是使美术提前发挥其基本效用的尝试。然而做到一切需要教育者们拥有较大的魄力,毕竟美术教学的功效到底有多大,并不是立竿见影,而是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见到其收效的;相对其收效,学生其他文化课时间被压缩则是显而易见的。这就需要教育管理决策者对美术教育有较深刻的认识,但实际上能够深刻领会美术的人才本就不多,所以美术难以在高中教学中争得一席之地。
3完善高中美术教育的建言
3.1更新观念,给予高中美术教育应有的重视
要想改变高中美术教育的现状,就必须更新对美术的认识,使美术教育对于现代化人才教育的重要性深入人心才行。美术教育不但对于现代化人才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大有裨益,而且对于高中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也大有帮助。面临高考的高中阶段学习是出了名的辛苦和劳累,学生在题海中奋战、在书山上攀登,而且各种模拟考试、期末期中等考试纷至沓来;学生每天一睁眼就面对着数学、语文、英语等科目的轮番轰炸,闭上眼睛脑子里还是各种方程式定义概念的身影。在这种高强度的学习生活中,适当的调剂是必需的,美术正好可以承担转换脑筋的任务。美术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一大法宝理应受到教育管理阶层的青睐,无奈在旧有观念的指导下,学习靠时间而不靠效率的现象层出不穷。更新对美术教育的观念势在必行。
3.2采取足够措施,保障高中美术教育的实现
高中美术教育好处多多,但各种配套设施、资源却严重缺乏。首先是需要为高中美术课程足够的课时保证,其实高中美术作为高考非必考科目不需要占用多少课时,只需一周一个课时就足够,比体育课所占的课时还要少,但其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作用明显,所以其产出投入比较高,可谓物有所值。其次,需要配置足够的高中美术教师,以往因为几乎不开设美术课程,所以高中美术教师严重缺乏,现在则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美术教师给所有的高中生每周至少一个课时的课程量。最后就是学校应该以足够的频率对美术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可以是研究学生成绩的统计数据,也可以是直接对学生美术学习效果进行考核。
结束语:高中美术教育在高中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撇去人文素养培养等优点不谈,高中美术教育对于其他科目学习的促进作用就不可小觑。正基于此,我们有必要在高中课堂为美术课争得一片天空,让我们的高中学生们更加自由地翱翔。
参考文献
[1]王大根.学校美术教育目的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2]杨建滨.美术学科教学概论[M].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
[3]尹少淳.走进课堂――美术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孙乃树、程明太.新编美术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文聘元.西方艺术的故事[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篇8
“心源美术教育网”,是由我县教研室美术教研员发起并主持建设的区域美术学科教研专业网站。建站10年来,探索出一套新型美术教育研究活动方式,对推动全县美术教研、提高美术教育教学质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县域内的全体美术教师均享有进入网站交流、学习和获取最新教研动态的权限。网站设立了“信息速递”“备课中心”“实时互动”“美术沙龙”“作品交流”“师说心语”等近20个频道。其中“实时互动”频道为网站站长(县教研员)亲自主持,是本网站最具特色的栏目。10年来,每周一上午八点,全县美术教师相聚在“心源美术教育网”上的“实时互动”,已经成为惯例。
该栏目的活动规则是,由网站核心成员从美术教师们在“官方社区”发表的帖子中筛选一个话题,并确定话题难度,然后在规定的活动时间(每周一上午八点),全县美术教师一起就这—话题展开在线讨论,在线讨论之后还可以继续发帖。话题的者,通常要担当话题讨论的主持人,及时引导、点评和总结,确保研讨能够深入’开展。话题大体分为“美术教育理念”“美术教学方法”“美术教学案例分析”“美术专业技艺”等几种类型。
笔者作为“心源美术教育网”的骨干成员,长期参与网站的各种活动,感受颇深,收获甚多。2013年4月8日,应站长要求,我校美术组成员(史有军、邓永进、杨慧和沈柏岑)在“实时互动”栏目中发表了一个教研话题,并担任本期栏目主持人。四位老师均长期处于教学工作第一线,选择“美术教学案例分析”类型,是想通过真实的教学案例来引发“心源”美术教师的争鸣。话题难度应考虑设定在一线教师能够接受的水平(中等难度),使大家都能踊跃参加,以便更好地推动此次教研活动的开展。以下即为这一次教研活动的介绍。
一、案例呈现
话题:4月8H【实时互动】多媒体课堂是否需要传统板书(图1)
主持:江苏省海安县立发中学美术组
教学事件
下课铃声响后,高一年级有两位学生在学校走廊里相遇。可能是原本就熟悉,彼此招呼之后,甲问乙:“你们班刚刚上的什么课?”乙回答:“美术课。”甲非常兴奋地说:“我班上的也是美术课。”乙带着高度赞许的口气说:“我们班美术老师上课用的课件,制作得美轮美奂,看着真是一种享受。”甲有些不屑,接着用羡慕的语气说道:“我们的美术老师不但课件做得好,而且那一手粉笔字也让人赏心悦目。”乙俏皮地说:“你们的老师也太传统了吧,上课还用写字?哈哈!”甲却毫不客气地说:“你们的美术老师恐怕是字写得不怎么样吧?”……甲、乙两名同学的争论逐渐淹没在上课铃声中。
主持视角
学生的这番争论应引起我们美术教师深层的思考。学生的争论在于:完美的课件与课件加好的板书,两者孰优孰劣?作为教师,我们应探讨:多媒体课堂是否需要传统板书?如果是,板书设计要求是否仅仅停留在粉笔字写得好不好这个层面上?如果不是,那么不要板书的课堂环节是否就是不完整的呢?本组提出这样的话题,希望各位同仁积极参与探讨,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研讨提示
1.多媒体美术课一定需要板书吗?请阐述您的观点和理由。
2.假如在多媒体课堂上要有板书设计,那么课件与板书之间的关系应怎样确定?
3.多媒体课堂有板书时,该如何设计?有哪些要求?
背景资料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运用多媒体技术服务教学也已成为主流。我们从教学的教育性和人文性出发,以自我解剖的视角,认真参与研讨多媒体课堂是否需要传统板书,从而更有效地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
此话题后,参与讨论的成员很多,观点纷呈。以下引用两个最有代表性性的观点。
观点一:此话题主题是“多媒体课堂是否需要传统板书”,如果说多媒体课堂不需要传统板书肯定有悖于教育规律。这就好似“有了蛋白质粉了,还要不要吃鸡蛋”一样。在当前国情下,必要的多媒体呈现和传统板书并不相冲突,板书能体现教者的即时情感和教学态度,既是教师与学生在知识方面沟通的载体,也是学生对教师认知和认可的有效途径之一。
如果话题的主题改成“多媒体课堂是否可以不出现传统板书”,我的答案是可以不出现。这完全取决于现代人的观念和教育评价的要求。年纪越轻,对新事物越容易接受。当初,算盘是否会退出课堂,引起了广泛的争议,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不得不面对现实,最终还是让算盘离开了课堂。再有,对于“小黑板”,我们很多老师依然比较热衷,尤其在农村偏远地区,但对于相对发达的城市,小黑板早已离开了历史舞台,被便捷的液晶投影仪所替代。很多教育专家都觉得可惜,但这有什么可惜的呢?好比很多知名学者、专家不能接受手机变成掌上个人终端一样,他们非要认为手机只应该起到通话的作用一样。不可理喻。几个专家的个人观点怎么能阻止人类的进步呢?再者,当初数码相机出现,很多摄影专业从业人员都认为,数码相机绝不可能替代传统胶片相机,他们带着一种自私的情感高喊绝对不可能。短短十年间,柯达、乐凯、富士等著名胶卷企业相继停产传统胶卷,转向数码冲印或相关业务。然而,现在仍有人会高喊胶卷不死的口号,念念不忘。所以,在多媒体技术相对发达的当下,有些课堂不是必要的情况下不出现板书,是完全可以的,这是高效课堂的需要,也是对新事物的尊重,是对传统的革新。传统板书也必然会被新型板书所替代,黑板也最终会被更新的电子显像技术所替代。我们应顺着时代的发展而变革,应该不断摸索、尝试、创新,找到不足之处,让后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行。
这个话题可以定义在一定的背景条件下去讨论。
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关键词:“传统板书”。这应该可以理解为用粉笔在黑板上书写,包括相关课堂知识要点、结构、草图演示等。
要关注的就是,如果用科技手段代替了传统板书,会产生什么好与不好的结果?如果坚持原始和传统的粉笔板书形式,利弊又在哪里?
科技手段(新型板书)代替传统板书,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用电子笔代替不环保的粉笔,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身体健康,依然能够实现教师在课堂上的实时演示和板书。另一方面,用预设的课件代替传统的书写过程,以更直观的图文形式代替传统的板书演示,直接呈现代替书写过程。根据科技发展的趋势和当下的实际情况,这两个方面在课堂上都是需要的,也都能够很好地适应和体现我们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图2) 为了支持这一观点,还有网友跟着发来了上海“云课堂”的案例。(图3)
观点二:现代媒体是省略了形成过程的直观展示,直接将美轮美奂的视觉结果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视觉的愉悦中忘却了它背后的过程,也因为这种忘却和速度,学生也就失去了对结果思考的过程,没有了这种过程,学生大脑与心理上也就缺乏某种支撑,因而,学习效果也就受到影响。
从大脑科学角度看,教师现场板书的文字语言,对学生(观看者)的视觉感受并非纯粹抽象的文字符号。在等待教师书写文字语言的同时(时间过程)——当然,由于教师伴随书写的口头表达,这种等待是不知不觉的——学生不仅有着对文字内容的期待,更重要的是对教师书写状态和每个书写细节效果的审美观赏,教师急切投入的书写神态、每一笔的形式效果、每个文字以及形成文字的造型效果,还有整个板书逐步呈现的构成效果等,都给学生以审美的投入,产生或惊叹、或预料之中、或遗憾、或意会等不同的视觉享受。教师板书的过程是学生启用右脑的过程,尤其在知识教学阶段,这种板书显得尤为重要和不可或缺!无论是对学生科学用脑、平衡大脑发展,还是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板书的审美形象性无疑对学生记忆知识本身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总之,板书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艺术张驰的有效环节,伴随着师生感情的参与,人文情怀也会徜徉其中。(图4)
这两个相互对立的观点,让话题探讨渐入佳境。各位参与者在激烈的观点碰撞中,将本期话题—一多媒体课堂是否需要传统板书——的思考引向深入,并对教学实践中如何处理现代技术和传统手段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
二、关于活动程序的说明
网络美术教育教研活动的操作要领在于由教学一线教师发起话题,按照“教学事件”“主持视角”“研讨提示”“背景资料”来规范和完善话题。因此,对“教学事件”“主持视角…‘研讨提示…‘背景资料”这几个方面,就有具体的操作要求。
“教学事件”是指因教师教学言行所引发出的学生学习的活动过程及效果;同样地,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言行和心智变化等所引发教师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及因此而生成的教学情境状态,也应视为一种教学事件。话题研讨的“教学事件”应该是具有真实性、具体性和生动性等诸多特点的课堂教学环节或细节。可以是引领式的成功事实,也可以是批判式的失误案例,还可以是争鸣式的争议事例。总之,作为话题的提出并加以研讨的“教学事件”,必定潜藏着主持者的思想与主张的课堂教学真实,也承载着相关教育思想、教学理念,还能实现参与者认知能力的发展、思辨水平的提升、表达技巧的磨砺,从而达成引发思考、给人启迪、促进交流的网络教研目的。“教学事件”的呈现要求简洁明了,以文字表述为主,300字左右为宜,也可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表达。
“主持视角”是话题主持人对“教学事件”的简明扼要的价值判断,表明话题的真实意图,使参与者对“教学事件”有本质意义的把握,能够聚焦参与研讨;参与者也可以针对主持人的价值判断进行商洽式讨论,引发对“教学事件”的另一视角的讨论,充实和丰富话题研讨内容。
“研讨提示”则是主持人为参与者提供的多个话题角度,以便拓展话题的广度。
“背景资料”是主持人搜索与话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并进行分类整理,有选择地提供与话题对应的背景资料,供参与者学习,为高质量的研讨服务。
三、结语
篇9
我们于2008年开始从事《挖掘地方美术资源,开展乡土美术教育》研究,其间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历时近3年时间,已完成了预期的研究目标,现结题汇报如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美术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方式的实施,为校本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有效保障,并要求“教材编写要有开放性和弹性,鼓励教师积极、大胆地开发地方课程资源”。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会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实践,创造性地运用美术知识,开展美术活动。本课题的研究适应了这一需要。
2、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美术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全国统编教材内容涵括美术概念的各个方面,各地方又应实际情况补充了乡土教材。地方性的乡土美术文化立足于本土而适应本土民间民俗习惯,以体现地方民族特色,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不被其他形式所同化。补充乡土美术文化教育,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当地社会与经济文化、历史的发展,更新美术教学观念,使美术教育不断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要求。
3、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方式的改变,特别是商业文化的冲击,许多古建筑正在加速消亡。因此抢救、保护、传承、弘扬民间文化刻不容缓。《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我们的美术教育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走进中国民间美术文化,去感知、体验、保护、传承、弘扬民间美术特色文化。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将分二条线六个类别按中学组、小学组共十二个点进行(含人员分工)。
第一条线:从兴化的人文自然景观中窥探乡土美术文化,以人文景观为线索进行乡土美术教育。负责人:陈丽萍李霞
1.第一类是以古建筑为主体的传统人文景观。负责人:顾建英冯云仇越
2.第二类是以现代建设为主体的新人文景观。负责人:杨东玲谭森翟建云
3.第三类是在具有诗情画意的自然风光。负责人:平勤香刘涛 朱健凤
第二条线:从兴化的历史文化名人中寻绎书画名家,在相关课题研究中进行乡土美术教育。负责人:杨平兴蔡峥周宇
4.自南宋至清末,从这里走出了262个举人、93名进士、1名状元。仅明代,就出了高谷、李春芳、吴甡三任宰相……其中,兴化书画界名家济济,代不乏人。据相关史籍记载,自宋、元、明、清至民国时期,大约产生各类书画家600余名。负责人:徐爱明 曹霞 戴云娟
5.明代有高谷、李春芳、宗臣、陆西星等书法家,被载入及明代学者笔记、《中国书画家大辞典》中。负责人:凌军冯云朱俊
6.乾隆年间,书画家李鱓(复堂)、郑燮(板桥)更是“扬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人物。负责人:施双红倪恒祥张海涛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做法:网络搜索、专家走访、座谈、讲座、实地考察、史料研究、实验课、研究课等。
四、预期课题中期成果:
1、与课题相关的论文
2、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专题教案设计
3、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专题课件设计
4、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专题优质课
5、专著:《挖掘地方美术资源,开展乡土美术教育》(教学案例集)初稿
6、论文专集初稿
五、课题最终研究成果:
1、课题终期研究报告
2、课题理论研究专辑
3、课题实践过程材料
4、课题影像资料
5、兴化历史文化名人书画艺术赏析图库
6、专著:《挖掘地方美术资源,开展乡土美术教育》(教学案例集)
7、《挖掘地方美术资源,开展乡土美术教育论文集》
8、成立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历史文化名人研究会
9、 以“我知道的兴化市历史文化名人”为主题的硬笔书法大赛及作品集。
10、举办兴化市水乡风光为主题的师生书画、摄影作品展。
六、最终成果转化:
1、通过展示课向推广、展示研究成果。
2、通过研究课寻求新的突破。
3、通过乡土教材传承地方文化。
4、通过专集宣传兴化市美术教师群体及其科研能力和研究成果。
篇10
关键词: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培养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是衡量工艺美术教育的一个核心标准,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提高需要经过不断地促进与培养。审美是工艺美术教育的一个核心思想内容,是工艺美术教育发展的一个高层次标准。如何评价和判断工艺美术教育的审美素质与价值内涵需要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加强学生对工艺美术的认知与理解。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需要多种途径,其一是加强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的课程安排。审美课程是最为基础的理论课程,通过沟通理解审美能力,加强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统筹与安排,才能够不断提升工艺美术教育的素质能力。其二是加强工艺美术实践教育中的理论指导。实践教育离不开理论指导,尽管当今工艺美术多为实践操作式的指导,但是缺少理论指引灵魂的实践操作仅为简单的重复和模仿,并不具备更多的艺术价值和艺术含义。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实际上多为工艺美术教育审美能力的提高。
1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的含义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审的是工艺美术自身,美化的工艺美术作品自身。审美的含义在工艺美术这样的艺术环节当中依然是重要的,依然是停留在审美素质上的。工艺美术教育审美实际上是一个动词,工艺美术教育的实施者是教师、艺术家。如何使工艺美术学习者和欣赏者体会到工艺美术的美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比如手工制作的饰品,不论采用的机械有多少,其原始内涵中保留的手工痕迹已经手工程序都会让饰品具有十分特别的粗糙质感,这种质感实际上是手工制作保留下来的一个重要审美内容;再比如当今的壁毯设计,完全的在网络图片库寻找基础素材,然后通过将基础素材加工,找到工厂进行壁毯编织,试问这样的壁毯即便是机器制作效果再好,图片再精美,整个制作过程却没有任何的人工痕迹,这样还能够叫作工艺吗?显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样的壁毯依然属于工艺,但是这样的工艺如何展现和表达审美价值,我们就需要认真地去诠释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的内涵。其基本出发点应该具备三个方面:一是工艺美术的价值;二是工艺美术的艺术美感;三是工艺美术的创作美感,三者缺一不可,才能够完全构筑起工艺美术教育的审美内涵。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的含义往往还说明了工艺美术教育充斥着诸多美学的探讨,正如上述我们在壁毯工艺的实例中所列举的那样,在壁毯完全的电脑和工厂处理下,这样的壁毯美在何处,可能要从工艺美术教育中的理论审美来探讨,也就是现代化的壁毯装饰性。从装饰性看工艺美术的审美,需要架构在工艺美术教育的点滴基础之上,在工艺美术教育的具体外物叠加上,认可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的种种内在表现和处理的相应过程与机遇,我们认为工艺美术教育审美也要充分体现出这方面的感念和意义,其中既包括工艺美术的基础观点也包括工艺美术的全称跟踪式美学含义,让审美与装饰结合到一起,即把现代的工艺美术与现代的装饰结合起来看,才能够具备现代派系下的审美。
2 工艺美术审美素质的内涵
工艺美术审美的素质体现在三个方面,对工艺技艺的审美素质、对艺术价值的审美素质、对艺术美学的审美理念。所谓的工艺美术实际上是从传统手工工艺发展而来,现代依然还能够完全保留,并且突破现代化的阻滞的是西方的皮革工匠以及金属工艺匠人。这些匠人的工艺基本上都是手工的,甚至一些专业的器具也是手工的,这就构成了纯手工的传统技艺,实际上这样的技艺在传统中国工艺美术当中也是比比皆是。只不过因为失去了传统工艺创作的土壤,在现代化过程中无法在市场经济中获得认同,故而失去了前进的价值和能力,也就逐渐地消失在现代化的发展当中,但是我们依然希望能够在现代的工艺美术中找到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各种价值存在和价值感。现代化是从西方延续发展而来,所以现代工艺美术对于西方世界来说,没有任何的违和感,甚至完全是一脉相承,如德国的木工工具和铁匠工具,其专业的工艺工具制造实际上本身就是工艺美术的一种延伸,自身也是工艺美术的代表。我们从传统工艺美术的境界中推断出工艺美术的特征,实际上就是要从这些基础要素出发来判断当代工艺美术在教育中应该具备哪些必不可少的素质,那么刚刚论述的这段认知论实际上就是工艺美术审美素质的一个体现,如果不能够对现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那么我们也就不可能完全将这些工艺美术的技艺内容包含着去看、包容着去看整个历史过程,也就不可能把握当代,知道现代的美从何来,如何去理解和把握美。
工艺审美的素质是可以看出工艺美术的各种基础内容的,也就是从自身来看待工艺美术的发展,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实践当中所遇到的各种工艺案例,在大量的专业积累下才能够形成和培育出一个具备发现美的双眼。我们看待这样的工艺美术,从工艺的细节,如切割、抛光、纹路、用料、细节设计等等各种细节的元素都说明了工艺美术审美的具体内容需要从自身来看,需要把握好自身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重要性在于引导我们把握工艺美术本身所存在的价值体系,在这些我们认可的价值体系中,如何判断工艺属性的内涵,把握其深刻的事物本质,实际上是在不断地推动价值审美观念提升的重要方式。观念的不断攒机,实际上是在重重内涵方式认可的前提下,我们认为把握价值审美的关键要素在于把握住工艺美术的价值核心,并不是现代化的市场经济要求,而是纯粹的艺术追求和人文价值,这是我们所需要衡量和权衡的重要发展点。
3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在明确了审美的内涵以及审美素质的提升两部分重要前提内容后,我们才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提升的路径。这其中包括工艺美术审美思想的提升,一个用煤气炉废物制作的烤箱,通过焊接把手制作金属支架,其涵盖的内容肯定是美术价值的一种极端体现。在工艺美术教育的审美素质培养体系中,我们会不断加深对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基于美学审美素质上的价值再创造,没有基本的价值创造也就不会存在基础的教育素质培养体系,建构这样的体系需要全面的,从理论铺垫,再到艺术实践,真正能够让人体会到的是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不断提升,其价值基础来源于审美素质全方位的能动性。所以,我们的结论是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根本上是深厚理论基础的铺垫,全面实践下的创新思维推动,最终通过不断地利用审美能力的有力促进和提升,带动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全面培养。这也是我们强化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培养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 陈启雷.论民间工艺美术的审美功效[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3.
[2] 徐丽云.论传统工艺美术对当下地域性居民审美意向建构对策――以芜湖铁画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5:76.
- 上一篇:节能增效措施
- 下一篇:生活垃圾焚烧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