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学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0-17 17:26: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精准医学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最早提出“精准医学”( Precision Medicine)术语的应该是在美国医学研究院完成的一份研究报告(该报告得到美国科学院和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资助,合同/资助项口号码为No. N01 -OD -4 -2139)中。2011年11月2日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了经其理事会批准的这份题为《朝向精准医学:建立生物医学研究的知识网络和新的疾病分类学》(To-ward Precision Medicine:Building a Knowledge Net-work for Biomedical Research and a New Taxonomy ofDisease)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提出这样的理论:通过在个体的分子和细胞水平上,而不是在症状水平上,来理解个体内发生的疾病、疾病倾向性和致病过程,能够为个体定做适合于个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该报告建议建立疾病的知识网络,从而发展更为精准的、分子水平的疾病分类学;建立新的数据网络,将疾病分子结构水平上的研究与个体病人的临床数据整合起来,以促进全球的公共卫生和医疗配送。这份报告及其中建议的作者是以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校长Susan Desmond一Hellmann和Howard Hughes医学研究所研究员、Sloan一Ket-tering癌症研究中心项口主任Charles Sawyers为首的委员会。Desmond一Hellmann在国家研究理事会的新闻会上说,目前在研究方面成果丰硕的科学进展与将这些信息整合人临床方面却是脱节的。生物医学研究信息到达医生和病人那里往往要好几年之久,同时高额的医疗支出却用于仅对特殊群体有效地治疗。此外,研究人员并未从临床全面及时地获得信息。总而言之,精准地理解、诊断和治疗疾病以及更好地做出医疗决定的机会丧失了。报告建议下一步应对发展这种知识网络的可能性进行先导性研究。这份研究报告是美国精准医学计划的基础。
精准医学也许可以定义为:通过基因组、环境和生活方式在个体健康和疾病中作用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解,为个体研发适合于个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提出精准医学是因为目前的医学是不精准的。目前,大多数医疗是为“平均病人”设计的,比如给所有人缝制均码的衣服。例如在现今的临床试验中,如果一个新药在随机对照试验中产生的阳性结果(即对参与试验的健康人或病人是安全和有效的)在统计学上是显著的,这就说明这个结果打破了均势,新药通过了临床试验的检验,被证明是安全和有效的。然而统计上的显著并不是对参加试验组的病人百分之百有效。例如在一项或若干项临床试验中,该新药对80%参加试验组的病人有效,而原有药物或安慰剂仅对20%参加对照组的病人有效,那么这在统计学上有显著的差异,这就可证明该新药是安全和有效的。可是,当这个新药经药监局批准用于临床上,医生遇到一个具有医学适应证的病人,他不知道这位病人是属于对新药敏感的80%的群体内,还是对新药不敏感、无反应,甚至有副作用的20%群体内。这种不精确治疗的结果是,对有些病人可能非常成功,而对其他病人则不是。这样,许多人的疾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浪费了大量资源。据美国统计,常见疾病处方药的疗效率为50% - 60% ,癌症仅为20 %;不良反应造成每年77万例的损伤或死亡,可使一个医院就浪费掉了价值560万美元的医疗资源。
实行精准医学就是要改变这种情况,要闯出一条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新路子,这就是要考虑到个体在基因、环境和生活方式方面的差异,使医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为病人健康、疾病或其他状态的复杂机制,并更好地预测哪些治疗最为有效。例如目前对于有些癌症病人,要进行分子检测,减少了药物不良作用,改善了病人的存活率。
精准医学与以前提出的个性化医学(personal-ized medicine)在概念上有何异同?二者之间实际上是重叠的。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在解释精准医学与类似的个性化医学术语的区别时指出,精准医学是指医学治疗切合每一个病人的个体特征。它并不是按照这字面的意思理解,为某一病人制造独一无二的药物或医疗设置,而是能够将病人分为一些亚人群,他们在对某一特定疾病的易感性上,在他们可能发展的疾病的生物学和/或预后上,或他们对某一具体的治疗的反应有所不同。因此,可以将预防或治疗的干预集中于将受益的那部分人,而对不能受益的那部分人就节约他们的费用,避免他们去承受副作用。“个性化医学”也传达这类意义,但这一术语有时被误解为给每一个病人设计一种独一无二的疗法。由于“个性化’,有可能被误解为治疗和预防的研发仅仅为每一个个人,而精准医学的焦点是在于根据基因、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因素来看,哪些治疗方法将对哪类病人确实有效。因此现在选用精准医学这个术语,但在文献上仍有人将精准医学与个性化医学作为同义词互用。
篇2
关键词:一年级新生;入学准备;途径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268-02
可以说:第一年的学校生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将决定孩子对学校生活的态度和趋向,并可能影响他们将来的事业和社会成就。因此,家庭、幼儿园、小学在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做好入学前的准备至关重要,本文就这方面提出点滴看法:
1.发挥家庭教育的启蒙作用,为入学准备做好坚实的保障
在学校,老师所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情况,而生活上的关照与帮助由于人数太多老师不可能全面顾及到。因此,家长在孩子入学前应该培养他们最起码的一些独立生活能力和意识形态。
1.1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家庭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生活态度。现在的"421"家庭模式,导致独生子女不独立,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心理上都存在依赖心理,但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耐心培养。因此必须谨记:孩子能做的和该做的事,应让孩子自己做。如带他们外出时,放手让他们决定想玩的地方,并让他们自己准备所需物品;又如由家长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让他们独立打扫、整理自己的房间,收拾归放玩具物品等。这样让孩子带着任务去完成,家长进行督促检查,在这一过程中,家长要善于适时地帮助他们,在活动中克服困难,并给予鼓励,使其具有较强的信心和决心,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勇气和任务意识。
1.2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让孩子逐渐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入学前,孩子主要的生活环境是家庭和幼儿园,由于在家庭和幼儿园他们都较少受到某种约束,也不用被强制性措施要求按时完成某种任务,孩子往往以自己直接兴趣来决定行为,很少受时间和纪律等方面的约束。但入学后,学习活动是其主导活动,又具有强制性,因此他们必须遵循学校的作息时间等相关的规章制度,必须按时到校、按时上课、按时完成作业,必须严格遵守课堂纪律等等。所以,为了使孩子能够适应学校的学习活动,家长为他们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在大班下学期,就有意识地按照小学的作息时间,着手为他们建立过渡期的作息制度,循序渐进地训练孩子习惯于有规律的生活。家长可以把孩子一日生活活动以表格式制订出作息时间表,教会孩子看懂并一起执行,时刻督促他们按时去做,同时家长也应身先士卒,不能因家长的情绪变化或家务及意外干扰而随意变动作息时间,因为变化不定的做法很难养成孩子有规律的生活。
1.3激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对小学生活的向往是孩子良好的入学动机和学习态度的前提,通常,孩子向往的小学生活都停留于表象:背新书包、穿校服、带红领巾等等。这种入学的愿望虽幼稚但很可贵,家长应保护这种积极性,因势利导,让孩子感到上学是一件光荣的、值得骄傲的事,由此产生上学读书的强烈愿望,时时刻刻流露出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美好情怀。此时,家长应细心体察孩子的情绪和心态,以满腔热情一起迎接他们的新生活。如家长可创造机会让他们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一起活动,听他们讲述学校的有趣经历,激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和浓厚的兴趣;又如与孩子聊天中,要不时传达这样的信息:你就要上小学了,真了不起。让孩子知道父母为自己的成长高兴,为自己上小学自豪,以此产生积极向上的上学动力。
2.夯实幼儿园的桥梁作用,为入学准备提供充足的给养
幼儿园教育是人的终身教育的基础阶段,幼儿园在孩子入学准备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进入小学后,孩子能否顺利接受小学的教学模式、学习环境和日常行为规范。
2.1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非智力因素主要指智力因素以外的对智力活动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如:动机、兴趣、情感、态度、信念、意志等心理因素。它在孩子的学习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是事关重要的。因为智力因素总是在非智力因素的支撑下进行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得好,智力因素才能发挥得好,同时非智力因素对认知过程起着制约、激活、定向、调节作用,优良的非智力因素能促进智力的开发,这种充分发挥智力的潜力,对智力有补偿作用。但非智力因素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有一个教育、培养、强化、发展的过程。所以幼儿园要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的放矢地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尤其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如可以利用游戏,寓教于乐,激发学习兴趣;又如运用竞争比赛法,激励他们为完成任务,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还可以利用故事熏陶法和榜样示范法等来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2.2避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为孩子做好入学准备并不是要求幼儿园无视孩子的学习特点,在幼儿园用小学式的上课取代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游戏,以教师长时间言语教授的方法进行填鸭式教学,追求立竿见影的短期效果。我们经常发现这种现象:入学初,有的孩子感觉很轻松,但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和难度的增加,孩子的“储备知识”用完了,这时他们往往有种挫败感,进而出现"适应困难,学习没后劲"的问题,这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是幼儿园违背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小学化教学的严重后果。还有的幼儿园迫于家长的需求,也为了争生源,对孩子进行汉语拼音、计算及英语的教学,这种超容量的教学,同样剥夺了孩子大量的自由活动时间和游戏时间,无异拔苗助长。教育家卢梭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象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笔者认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和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通过幼儿园的分区活动、操作材料、游戏等,引导他们按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这种"利用环境,自然习得"的效果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更有利于他们的后期学习。
3.拓展小学的教学模式,为入学准备创造良好的氛围
为孩子做好入学准备不是简单地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增加一个过渡环节,也不是谁靠谁,而是幼儿园和小学都要靠孩子的发展规律来完成这一过渡期。由于孩子将在今后的六年接受小学教育,因而一年级的学习状况尤为关键,它将影响他们后期对小学生活的态度和趋向。
3.1强调小学教师与幼儿园教师的互访活动。笔者经过几年的经验发现: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的工作最好由富有经验的教师担任,最好是一年级教师也能胜任幼儿园大班的教学工作。因为这样更有利于教师了解两个阶段孩子的生活以及学习情况,从而有助于入学孩子适应学校生活的环境。在这里强调互访活动,其目的就在于通过互访使双方教师更了解孩子的生活环境和教学条件、学习情况,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入学孩子适应小学时期的生活环境,在这方面,小学教师应采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因为通过到幼儿园进行访问、观察,有助于在入学时对孩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据此确定整个班级和个别学生的教学起点,以利于进行个别辅导和帮助。而且互访可以从幼儿园教师那里获取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有利于今后教学的针对性,对做好入学准备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3
【关键词】口译学习 听力困难 初学者 应对办法
口译初学者一般是英语专业大三的学生,尽管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在听说读写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习得技巧,但是译的技能对他们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领域,因为这涉及到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口译,讲究准确性,及时性,理解性,和语言的再创造性。教师在教授口译入门的基本技能时,首先要帮助学生解决的就是听力理解障碍。在应用型大学的英语专业学生,由于缺乏学科的各项资源,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才能赶上其他外语类专业院校同年纪的学生。作者作为口译学科的一线教师,在工科院校教授口译课程两年,总结出学生在口译听力理解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致力于研究这些困难的应对措施。
一、语音障碍
学生在获取听力材料时,第一大理解困难是来自语音的障碍。这并不是指学生无法准确的发音或辨音,虽然有一部分学生确实存在这方面的困难,这种语音障碍主要来源于英语中产生的音变(phonetic change)。由于中国学生在学习发音基础的时候,没有熟悉英语母语人士在发音时可能会发生音变,导致学生在听到快速,高强度的听力材料时,根本听不懂某些其实非常熟悉和简单的单词词组。英语中最常见的音变大概有三种,即省读,连读,和同化。连读是学生比较熟悉的音变,但是由于学生自己在发音中没有养成连读的习惯,因而中听取信息时可能会有反应延迟的现象。连读的例子非常多,主要出现在同一个意群词组下,当辅音音素结尾和下一个词元音音节开头时,会发生连读。如enough of,share of,the pain I was going through,这些词组在听力中基本会听到连读的音变,学生如若不熟悉这种模式,可能会丢失信息。省读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音变模式,也是较容易被忽视的一种音变,尤其是省读常常还伴随着连读,辨别起来更加困难。如学生会把 see him,tell him 这种倾向于单独读,但是大多数母语人士可能会读成 see im 和tell im,省略h的发音,并把它跟前面的单词连读,如果出现在听力中,可能会造成困惑。由此可以看出,如若对英语发音的音变不熟悉,是对听力信息获取造成较大的障碍。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必须熟悉常见的英文音变,并在自己的发音中加以应用,改变自己的发音习惯,这一在听到相应的信息时大脑才能迅速作出反应。
二、缺乏微观听力技能训练
在应用型大学中的英语专业学生,跟普通外语学院的学生一样,不缺乏宏观的听力课程及听力训练。他们也积累了大量的听力素材进行训练,但是他们十分缺乏微观的听力训练。所谓微观听力技能,更侧重于精听,即注重听的深度,而不是范围广。学生常常感觉自己做了很多听力题,听了很多演讲或者对话,但是涉及到听力实际信息的提取的时候,仍感觉有心无力。这是由于口译中的听力,不是做选择题或者填空题,是实实在在要求学生听懂,听透。这只能加深听力的深度,而不能仅仅靠拓展广度。最常见的微观听力技能训练有听写,跟读,复述等,不断使用同一则材料,直至理解透彻甚至背下来为止,再进行处理下一则听力材料,长期坚持下来,大脑会形成对重要信息的条件反射弧,有利于加深口译中的听力理解能力。
三、不完整的听力过程,缺乏整体把握信息的能力
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难以理解的句子或者信息,如果达到一定的量,会造成学生的挫败情绪,产生放弃继续听下去的想法,由于缺乏整体意识,学生很难把握住材料的大意和中心,更不提后面的信息重组过程了。口译中的听力并不要求译员一字不落的听懂每一个单词,而是考验译员的有效信息提取能力,这时需要译员完整听完材料再进行整体的把握。如果学生无法完成这个听力过程,那么理解自然无从谈起。要克服这个障碍,在训练中,学生必须克服心理上的恐惧,完成整个听力过程,然后对信息进行归纳总结,通过提取主要结构,关键词,中心意义等方式学会辨别重要信息,次重要信息,相关信息和非相关信息,从而准确的把握住材料中的整体意义。训练方法主要有听材料,写总结,或者进行主旨复述。
四、不良的听力习惯,注意力难以集中
学生在听力学习过程中,由于急功近利容易养成一些不良的听力习惯,这在单纯的听力课程中可能没有问题,但是用到口译上是有很大弊端的。如学生在听力过程中,不喜欢做笔记,只提取题目要求的信息,不对整体信息进行处理或理解,听力时间稍长容易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容易丢失关键信息。在口译过程中,听力不再单纯是听,还需要配合笔记,脑记等技巧用最短的时间将材料理解消化,一定要边听边想边记边理解边预测。这个其实还涉及到口译中的分心练习,在此练习中,听力还是需要占很大比例,毕竟听是理解的源泉和基础。但是这里的分心并不是指在听的过程中思维想着其他的事情,而是指思维飞速多方运转,但依然围绕着材料为中心。训练方法应该由浅入深,严格按照材料的时间长短循序渐进,不断扩展注意力集中域,直到能偃纬な奔涞牟牧系奶力理解和翻译。
五、有限的知识面
口译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材料的广泛性,不管是在学习过程中还是在口译现场,译员所需要处理的材料和信息范围非常广,这就要求译员有非常广的知识面。对译员来说,you don’t have to know everything about something,but you have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 如若口译学习者没有较广的知识面,那么在听力理解能力相应会降低,这是由于大量的口译听力材料具有行业专业性和独特性,如一个译者对建筑行业的基本知识毫无了解,那么在听到建筑相关的谈判,会议,甚至对话时,理解起来很有难度,无法听懂术语,更无法预测材料,会对听力造成很大的困扰。除了行业专业的译员,一个口译初学者是无法预测到自己会遇到怎样的材料,唯有多了解,多学习,能在日常学习中积累背景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储备,即使遇到不熟悉的领域也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合理利用各种资源,这样才能帮助加强理解。
上述问题只是作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总结的学生在初学口译时,听力理解上的问题。实际上,口译中的听力材料千变万化,难易不同,不同水平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问题,但是总的来说,口译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攻克听力难关。首先帮助学生熟悉英语中的音变,并指导学生应用。其次培养学生微观听力技能。学生自身也需要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加强本身的语言水平,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提高听力理解能力,为后期的口译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司雅琳.口译记忆里训练法对听力的影响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4(01).
篇4
在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也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面对越来越大的就业竞争压力,大学生提前做好就业准备,具备一定的就业规划意识是否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这是现代人们一直在深思的问题。为此,文章对大学生就业规划意识就业准备以及就业竞争压力展开了研究,为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提供保障。
2就业的定义分析以及就业规划意识的重要性分析
所谓的就业指的是获得某种职位,参加工作,西方的经济学将其定义成处在被雇佣的状态中,企业界则明确的提出了可就业性的概念,也就是说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的年龄时从事社会劳动获得劳动报酬的人员。而大学生就业指的是大学生在学完相应的课程之后,获得工作的行为。于大学生而言,就业规划是职业生涯中的重要一部分,学生需要对自身的主观和客观条件进行深入的剖析,结合现有的市场情况,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为目标的实现不断的努力。
就业意识规划也就是学生对未来的规划的一种态度和认知。或者说就业规划是个人做好就业准备和规划的内动力,但是目前大学生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就业规划的重要性,也没有认识到就业规划的重要意义,大部分学生却认识到了就业意识规划的重要意义。
3就业准备和就业竞争相关概述
大学生的就业准备是指学生还在大学读书阶段就开始为未来做准备,他给未来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业准备,从广义的层面来看主要是指没有走上工作岗位的人为了能够获得某种职位,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做好准备,既是指已经在职的员工为了得到更好的职位,在一定时间里做的准备工作;又指还没有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在就业之前,为了获得自己满意的工作,在各方面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行为。
大学生的就业准备并不局限在最后一个学年,通常情况下,整个大学都是重要的学习极端,大学生的就业准备主要包括能力、心理准备和综合素质等,具体有认知判断、口头表达、人际沟通等多方面的技能。
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主要是指毕业生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会尽可能的提升自身能力来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核心竞争力,是毕业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的能力,当学生的知识和素养累积到一定的高度之后,就可以自主的发掘自身的能力;其次,基础竞争力,主要是指大学生可以担负起社会需要的基础能力的综合体现,毕业生在就业时能够很快被同人单位发现的能力;最后,环境能力,社会、家庭和学校等构成的外部因素,它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的催化剂。
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就业能力是学生在大学阶段不断地学习开发整体素质来更好的满足社会的需求,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就业竞争力则是竞争力和就业力的统称。
4研究总结和相关建议
大学生的就业准备、竞争力和规划意识是互相影响、互相联系的。大学生的就业规划意识越高,就业准备工作做的越完善,就业竞争力就越强,也就是说就业意识和就业准备和就业竞争力之间是呈正比的关系。就业竞争力高的学生,通常来说综合素质也比较高,多为高学历、好学校、热门专业的,在大学期间能够积极的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就业竞争力强的学生,一般很早就会做就业准备,目标、手段和心理更方面都做好充分的准备。
4.1面对就业竞争压力,重视大学生就业规划和就业准备的加强
面对越来越大的就业竞争力,大学生需要提前做好就业规划和就业准备工作,了解就业竞争力、就业规划意识以及就业准备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大学生个人自身条件的优化,从容面对就业压力。
4.2重视大学生就业规划意识的加强
通过相关数据表明,大学生就业规划意识的提高,能够有效降低基业竞争压力。因此,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需要做好就业规划工作,并根据就业规划的内容实现个人能力的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成为社会需要型的人才,才能够面对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而不畏惧。
4.3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现代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不断提高,大学生需要加强自身就业能力的提升,才能够有效降低就業竞争压力。为此,高校需要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培养大学生基本能力,例如,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能够很好学习的能力,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等。其次,需要锻炼大学生的求职能力,面对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最后,学校方面,还需要根据大学生的需要开展就业准备教育课程,帮助大学生做好就业准备工作。
4.4重视就业指导工作的加强
大学生就业意识的提高,需要做好相应的就业指导工作。需要方面应该尽最大可能为用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使得学绳能够真正接触社会。其次,还可以聘请一些专家级别的就业指导老师,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为学生展现真实的就业情况,使得学生能够对就业规划有一定的了解。
篇5
2016年4月10日,GE医疗在中国了SIGNA PET/MR成像系统(以下简称“PET/MR”)。
据GE医疗大中华区磁共振产品部首席科学家赵周社介绍,该产品整合了业界领先的TOF和ZTE技术,不仅实现了一体化同步扫描,同时还具备精准定量化、扫描速度快、计量低、图像质量高等特性,实现了精准影像的新飞跃。
精准医学的新工具――PET/MR
据悉,该款设备的研发历经5年,耗资1亿美金,由全球200多位资深的磁共振专家共同投入打造。“它突破性的探测器和TOF的功能能够大幅提升影像质量和扫描的技术,带来更为精准、安全的体验,尤其是对早期微小病变查出率的提升,对临床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都具有重要的价值。”谈及产品性能时,GE医疗大中华区首席运营官郑萍如是说。
中华放射学会前任主任委员、放射学专家冯晓源认为,在分子影像发展迈入精准医疗的新时代,PET/MR的出现完全符合医学发展的理念。
“谁如果想做精准医疗,首先要做到精准诊断,我们希望有装备来解决目前的问题,我的观点是PET/MR可能是目前最合适的装备。”冯晓源谈到,“as tool for precision medicine,这也是很多文章提到的观点。”
他进一步解释道,随着基因组学的进一步发展,临床诊断将会迎来变革。以肿瘤胶质瘤分型诊断为例,未来将不再以形态学作为基础,而是以分子水平的诊断作为基础。由此可以看出,精准诊断学科也对装备提出了新要求,“从基因测序筛选、靶向药物筛选到影像体内分子影像的显示等等,要有全新的装备来适应。”
对此,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以下简称“宣武医院”)副院长赵国光表示,随着信息技术、大数据挖掘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医疗设备愈发智能,而未来医疗技术的形态将会是人机对话的状态。“高精尖设备改变了医学的发展理念,最终,高精尖设备将为医务人员使用,从而更好地为患者选择适宜的、准确的治疗方法。”
与此同时,赵国光还指出,伴随诊疗方式的变革,医院建设、学科建设、医学人才培养也将迎来新课题。
实现1+1>2效应 设备开启变革
改变正在悄然发生。
作为我国乃至全亚洲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宣武医院于2015年7月下旬开展了PET/MR的临床试应用。截至目前,医院一共开展了120例,其中,单纯头部应用51例,全身应用69例,病例涉及癫痫、直肠癌、脊髓血管畸形等。
在应用设备过程中,医院采取了多个学科合作的方式,通过医学人才、医学知识的融合来发挥一体化TOFPET/MR临床和科研优势。
宣武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卢洁谈及使用体验时表示,该款设备尤其对神经系统、肿瘤、心血管、儿科和体检筛查等领域的微小病变检出、早期精准诊断、个性化治疗和疗效评估有更大帮助。
有专家谈到,PET/MR的科研价值潜力巨大。从PET角度来讲,可以探索新药研发、TOF技术应用与数据重组、FDG以外示踪计的临床应用;从MRI角度来讲,能够探索MRI序列的生物学意义以及其他新的科研与临床序列;从TOF-PET/MR角度来讲,能够探索它的临床价值、影像组学以及与PET/CT之间的异同。
在使用PET/MR的过程中,卢洁带领团队在科研方面也有了重大突破与收获。在今年的美国核医学年会上,宣武医院投稿6篇PET/MR相关文章,6篇全部被年会选中发表。与此同时,医院还翻译了国内第一部PET/MR临床应用书籍,供行业人士参考应用。
在他们看来,这些仅仅是个开始,设备为医疗事业带来的价值还需要继续挖掘与探索。
篇6
摘要:就目前的放射肿瘤医学而言,其中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是放射肿瘤诊断,其二是放射肿瘤治疗。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放射诊断设备也在不断的进行更新,有最初简单的X线诊断机到现在的CT以及DSA等多种影像技术,这些影像技术的应用,使得放射肿瘤医学诊断的思维得到了极大的改变,同时也使得诊断结果更加精确,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放射肿瘤医学;科技发展;展望
作者:张英浩王莹(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杭州310000)
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各行各业都将计算机引入到管理中,尤其是放射肿瘤医学对计算机的应用更为普遍,计算机的应用使得肿瘤治疗的手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诊断的结果也更加的精确。而在放射肿瘤医学中,所涉及到的内容涵盖了方方面面,这些内容之间只有紧密配合才能够使得放射肿瘤治疗效果得带明显的体现。就我国目前的放射肿瘤医学的发展状况而言,其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在临床中还需要不断的研究拓展,随着放射肿瘤医学的不断发展,未来的肿瘤治疗效果会更加的突出。
1放射物理学研究
医学中放射物理学是一种交叉的学科类别,能够利用物理学的相关知识对肿瘤疾病进行详细的诊断,并且根据诊断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治疗。随着放射物理学的发展,X射线技术出现,放射肿瘤医学中逐渐将X射线技术引入,使得放射诊断的结果更加的精确,同时为治疗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就目前放射肿瘤所采用的设备现状来说,所采用的放射诊断设备在性能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其中在现代放射肿瘤诊断中,主要采用的诊断设备为核磁共振成像以及数字减影仪、X线诊断机等影像技术。这些影像技术的应用,使得影像思维得到了拓展,影像技术的更新,使得影像学向着功能化的方向发展,功能化影像学的出现,使得各种细微的形态学都能够得到良好的观察结果,而且在扫描的速度上以及在影像清晰度的呈现上,更加具有优势,为放射肿瘤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由诊断机衍生出来的治疗机种类也在不断的丰富,在目前的放射肿瘤治疗中,主要使用的治疗机为射频治疗仪、超声聚焦刀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治疗技术虽然各有不同,但是无论是何种治疗技术,都属于物理学肿瘤治疗技术范畴。
2影响诊断技术的应用
在进行肿瘤放射治疗时,采用影像技术已经成为了共识。影像技术贯穿于放射肿瘤治疗的全过程中,对放射治疗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利用影像技术可以对肿瘤治疗的各个阶段进行具体的信息分析,从而能够得到准确的信息,对放射肿瘤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出现了不同种类的成像技术以及影像信息源,并且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极大的推动了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而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有出现了组合型一体化设备,这些组合型一体化设备的应用,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使得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极大的突破,并且极大的改善了医学影像与诊疗效果之间的传统界限,使得两者之间的联系性不断的加强,对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线性能量传递治疗机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Y线能量与X线能量得到提高,在利用两者进行放射治疗时,能够有效的杀死大量的癌细胞,阻止癌细胞的扩散,从而增强治疗的效果。但是,当着两个射线进入到人体之后,会沿着轨迹行进,其传递能量比较的小,被称为低LET,在静止期细胞、缺氧细胞方面,要通过低LET将其杀灭是不可能的。为此,人们开始注重对高LET射线的研究。对于细胞分裂、细胞氧含量各期的依赖,高LET射线的生物效应程度比较的小,即使在低氧、缺氧的状态下,杀灭肿瘤细胞都是可以实现的。
近年问世的仪器包括重粒子、快中子、质子等,虽然已开始应用于临床,但多为研究阶段。在国内,临床对中子刀的应用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治疗经验。而质子的治疗还处于试运阶段,由于器械的造价较为昂贵,为此在短期内普及还比较困难。在高LET治疗中,能量释放最为猛烈的是硼中子俘获治疗系统,它是利用原子核爆炸,将肿瘤细胞内的肿瘤细胞摧毁,得到有效治疗的一种手段。在治疗过程中,对一种含非放射性的自然元素硼进行注射,其与肿瘤细胞的亲和力非常的强,作为一种特殊的化合物,其进入人体后能在肿瘤细胞内迅速凝聚,之后借助超低能中子射线进行照射,硼元素在肿瘤细胞内与中子射线发生核反应,而一种具高线性能量转换的α粒子由此得到释放,即使α粒子的释放是少量的,也能够起到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
4近距离治疗(后装机)
自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了镭(Ra)元素之后,1905年开始了第一例组织间Ra插植治疗。1930年Paterson和Packer建立了Ra针插植规则及剂量计算方法,正式开始了近距离治疗。直到20世纪80年代近距离放射治疗技术(后装机)取代了传统的近距离放射治疗。后装机采用远距离操作,计算机控制,能够勾划出清晰的图像和剂量曲线分布。无论从安全性、可靠性、防护性和病人舒适程度考虑,明显提高了精度和治疗效果,从而迅速推广。
近距离治疗有多种方式,因肿瘤位置或解剖结构的差异,可采取不同的照射技术,空腔脏器常用腔内治疗,实质性肿块采取组织间植入,近几年又开展了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配合其他治疗手段治疗前列腺癌、胰腺癌、甚至某些类型的肺癌、脑瘤等,取得良好效果。这也是继近距离放疗后的进一步发展,过去有些模具或敷贴器治疗现在已为浅层X线或电子束所取代,术中置管术因受条件限制,国内仅有少数单位作过报道。
近距离治疗常用的核素种类繁多,源型各异,(管、针、液、胶囊等剂型)能量和半衰期也不同,除钴能量较高外,多数为低能含γ和β的混合线。放射线经金属外壳过滤后成单一的γ线能谱。它照射的范围有限,损伤危险性很小,是重要的辅助放射治疗工具。
5结论
总之,放射肿瘤医学科技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之中,使得肿瘤疾病的诊断依据更加的精准,治疗效果得到极大的提升。通过放射肿瘤工作者长时间的研究和改进,各种诊断技术以及治疗技术出现,使得肿瘤的治愈率逐步提升,放射治疗和诊断也能够对人体中的各个部位进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但是就目前的放射治疗技术来说,其还是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其也只能起到局部的治疗效果。因此,还需要专家和学者对其进行详细的研究,对放射肿瘤医学中的各项科技进行拓展和创新,这对肿瘤工作者而言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包尚联,张怀嶺.医学影像物理和技术[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1):118-120.
篇7
1 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的形成和创立
软组织损害性疼痛又称慢性疼痛或中医跌打损伤,它是当今医学界最难诊断和治疗的疾病之一。长久以来,医学界对它的发病原理、机制、传导征象等存在巨大的认识偏差,产生了许多错误理论,滋生了许多流派和学说,而治疗效果又极其不理想,使该病成为了最常见、最普遍、最无奈、最长久的全球性疑难病。
回顾上世纪以来,“软性学说”与“骨性学说”的争论与发展,最终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提出和椎间盘切除手术的部分成功(1934年Mixter医生首先提出),使得全世界医学界高度重视并认可“骨性学说”为主流学派,近八十年来,全世界骨科,疼痛科及少部分中医几乎把腰腿痛的病因不加鉴别地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同起来,进入了一个全面统治腰腿痛的“椎间盘王朝”。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上海出现一位挑战世界性错误的大学者一宣蛰人,他研究发现,椎间盘切除手术的近期疗效不甚理想,远期疗效极不理想,术后残余痛无法解除,术后综合征比例甚高,影像学检查结果与症状体征严重不符,椎间盘突出95%以上与腰腿痛没有必然关系,椎间盘突出致痛理论受到极大怀疑和挑战。
宣蛰人先生认为椎管外广泛的软组织损害,产生无菌性炎症,导致全身慢性疼痛,才是真正的主要的根本病因。
宣蛰人从1954年到2008年的54年间,潜心研究人体头颈肩背臂腰骶臀腿软组织疼痛,通过超大量的临床研究(软组织松解手术6700多例、银质针治疗6000多例、强刺激推拿40000多例),在软组织损害性疼痛的发展机制、病理学、征象学(旧称脊柱相关疾病、经络传导)、诊断与鉴别诊断学、治疗学、预防医学等多方面取得了举世卓越的成就,最终形成和创立了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该学说颠覆了西方医学近百年的错误理论,了“椎间盘突出症王朝”,批判了“骨质增生压迫致痛”谬误,否定了百余种阴差阳错的诊断,又广泛深刻地阐明了旁系多学科的多种疑难症状体征,极大地帮助提高了其他学科的鉴别诊断水平。
2 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的重要贡献
2.1无菌性炎症学说宣蛰人先生创用了软组织无菌性炎症致痛学说,从而全面取代了传统的当今仍占主流地位的机械性压迫致痛学说(骨性、椎间盘性神经压迫学说),奠定了软组织外科学的理论基础。此学说有病理学、手术解剖学、临床治疗学等作坚实基础。
2.2鉴别与分清椎管内、外致病病因宣蛰人先生于五十年前首先提出,必须分清椎管内、外致痛原因,五十年研究统计,单纯椎管内病因仅占总病例的3%,椎管内外混合型占5%,而绝大部分(94.7%)属椎管外软组织无菌性炎症导致疼痛。
宣蛰人先生创用了极具鉴别意义的“腰脊柱三种试验”和“颈脊柱六种活动功能结合推拿检查”,简化和更精准了椎管内、外的鉴别诊断,在多数情况下,减少甚至取代了CT或MRI的检查(肿瘤、外伤、脱出物、脊髓病变等极少数情况下仍需CT或MRI)。
宣蛰人先生这一惊人发现,警醒手术医生严格掌握椎间盘突出切除手术适应症,减少手术伤害。
而当今医者,普遍将椎间盘切除手术指征放大十倍以上,多为经济利益驱使而故意所为,其错误手术潮流尤如洪水猛兽,甚为悲哀!
2.3压痛点确立与完善宣蛰人先生创用了手术中发掘出来的,经病理检验,银质针和推拿疗效验证的一系列规律性压痛点,并将此作为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疼痛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全面取代传统的西方医学“激痛点”、“扳机点”和中医学的“穴位”。
1962年起,宣蛰人先生即绘制人体软组织压痛点分布规律图和十大检查部位。1972年该图表发表于国内杂志,迅速传遍全世界。1989年9月,美国著名疼痛医学学者Simons在北京与宣老相见,惊赞宣氏理论和压痛点多在肌骨骼附着处的观点,共同承认宣氏理论和疗效已超越西方30年以上。Simons于数年后受宣氏影响而修正激痛点部位和部分观点。其他学派已效仿和修改该图,影响至今。
2.4软组织损害相关征象(旧称脊柱相关疾病)宣蛰人先生发现了软组织无菌性炎症除引起疼痛以外,还常会并发椎一基底动脉供血紊乱,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等多系统功能紊乱及中医学的肾虚、三阴病、三焦病、经筋病等。
它们具有与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精神病科、胸科、心血管科、骨科、腹部外科、小儿外科、泌尿外科、男性科、妇科、计划生育、康复医学、运动医学、眼科、耳鼻咽喉科、皮肤科、口腔科、中医内科、中医骨伤跌打科、中医妇科等疾病中一些征象和体征(或症候)完全相同。通过软组织损害性原发病((性))灶的彻底治愈,可使并发的上述紊乱的诸多临床表现不治而立即自行消失。
宣蛰人先生提出的软组织损害相关征象(旧称脊柱相关疾病)这个科学性诊断的问世,为临床各科(包括中医科)对其所属疾病的诸多功能紊乱(包括复杂不解的临床表现等)提供了一条提高诊疗质量的新途径。
2.5原发病灶与继发病灶理论宣蛰人先生研究发现,软组织损害病灶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只有首先治疗原发病灶后,继发病灶才能减轻或不治而愈,宣氏又进一步阐述人体软组织损害疼痛后形成局部代偿和系统补偿调节的机制,会出现各种软组织传导反应,失平衡补偿反应,类似于《黄帝内径》中的经络、经筋传导路线。其原理、内容已涵盖和超越“生物力学平衡学说”、“神经传导学(习)说”等,极具临床诊断治疗意义。
2.6三大治疗方法宣蛰人先生创用了针对软组织损害而设计的定型松解手术、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疗法、压痛点强刺激推拿等三种特殊疗法,其疗效方面取得了95%以上的远期治愈率(随访观察5~33年未复发,俗称“断根治疗”),全面取代目前流行的仅针对椎间盘所作的各类手术和微创疗法以及各类非手术的镇痛疗法。1981年,宣蛰人先生宣布已改克慢性疼痛这一世界医学难题,已超前西方医学界近30年。目前,全世界疼痛界的研究与治疗还停留在镇痛层面,离宣蛰人先生的治痛高层面还存有相当大的距离。
3 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在世界医学界的地位与作用
宣蛰人创立的软组织外科学以其严谨的科学性,丰富的创造性、巨大的实践经验、大繁至简的实用有效性、高瞻的预见性而昂立于世界医学之林,其210万字的鸿篇巨著已成为世界疼痛医学界的经典著作和最高权威,在此之前,已有多位著名学者诚肯地赞誉《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是当今世界治痛“圣经”和法宝,宣蛰人对软组织疼痛的临床研究和压痛点诊断的准确性,远期疗效性堪称国内第一、世界前列。
当今医学界对疼痛的研究还大量集中在基础研究上,以动物实验为主,而疼痛感觉的丰富多样性只有人类才能完整表达,宣蛰人先生坚持必须以人体
研究为重即临床研究为主才能正确研究方向。宣蛰人先生独树一帜,用超大数量的人体大型松解手术作临床研究(人道治疗性6700多例,特殊年代产物)从而获得惊人发现和创立了伟大真理学说,这一功绩全世界无人能比。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在世界疼痛医学界占有极其重要地位,为现在和未来的疼痛医学研究(和)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临床多数学科未明的相关征象都与软组织损害关连,宣氏发现并归纳出多系统多学科相关征象的发展与演变规律、诊断与治疗方法,这对未来其他学科疾病的分类、分诊、重新命名和鉴别诊断等都有重要指导意义,更使其他学科之疑难病诊治水平极大提高。
宣蛰人先生对主流医学的纠错和伟大的创造是对世界医学不朽的贡献,他当之无愧是软组织外科学之父,是疼痛医学鼻祖和奠基人,是世界医学的一代伟大宗师!
4 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的发展前景
因从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和骨性学说主流派的反对等原因,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的创立和发展曾遭遇不公、排挤、剽窃、篡改。宣蛰人与夫人韩惠珍及其弟子们英勇顽强,不屈不挠,以下地狱勇气和殉道者精神、历经五十多年磨难,终于创立,发展,完善了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
今天,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在国内疼痛医学界和中西医骨伤界极具盛誉,无人不知,并快速在世界多国传播,被多国学者认可、推崇、应用。
4.1学术组织与培训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的推广和人员培训活动,以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为中心,筹建了《宣蛰人软组织疼痛医学研究学会》,宣老生前指定的学术接班人赵毅教授带领众宣氏软外精英,在世界多国进行推广、交流,培训了众多骨伤、针炙医生,大幅度提高了他们的理论水平和临床疗效。
香港澳门地区的推广培训活动已积极开展,望众专家和学会大力支持,为提高港澳中医骨伤、针灸、推拿、整脊、康复等工作人员的诊治水平而共同努力。
4.2临床应用前景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的理论虽然来源于手术,但更多的临床应用是诊断、推拿、银质针。软外的临床效果,陕速、神奇、持久,与其它疗法比较有极大的对比优势,易被医患双方接受。国内早已进入医院和众多私家诊所。港澳地区因受法律限制(不允许皮肤麻醉),必须改进银质针技术,现在上海已研究出新式内热针,基本可无痛进针,加热效果持久良好。可以预见,软组织在港澳地区的发展前景非常美好。
4.3软组织与经络经筋揭密宣蛰人先生在大型软组织松解手术中发现,筋膜沟好发无菌性炎症,筋膜交汇沟松软、液体多、似流动。在手术中或银质针针刺时,常出现既非神经又非肌肉的远程传导反应,其传导路线与《黄帝内经》中描述的经络路线极相近似。宣氏将此定名为软组织传导反应。而且,无菌炎症会随着此传导路线而传导至远处形成新的病灶。迄今为止,全世界西医学者无一能解释此现象。解剖学是西医学的基础,经络学是中医学的基础,软外和骨伤学医生必须学会两个基础方能进行临床工作,这是中西医结合的特点和要求。
篇8
关键词:中医学,科学方法,文化基础
中医学的临床疗效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其独特的健康观念、医学理念、治疗技术、养生方法所获得的认同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论是在常见病、多发病治疗,还是在诸多疑难病甚至新发疾病的应对方面,中医药学的独特作用不仅得到了直接受益者的青睐,更得到学术界以至更大范围的认同,其国际影响也正从民间到学界再到官方日益扩大。然而,对于作为方法的中医学的独特认知方式的解读还远未深入。对具有鲜明中华文化独特性的医学理念、疾病观念、概念系统与直接具体的临床疗效之间关系的解析,仍在相当程度上停留于、满足于以传统中医自身的言说方式反复陈说而不能深入分析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复杂关系。对于像青蒿素等具有特定代表性的不同类型的重大成就与系统性的中医药学的深层关联的探索仍然强调的是实践层面的意义。系统生物学等一系列前沿科学方法的引进、借鉴对于探求中医药学的“作用机理”之类的问题还只是开启了令人有几分乐观的研究进路,在临床成功经验与作用机制之间及其巨大的灰色地带的开垦有待长期执着的不懈努力。
1中医独特的认知方式潜藏着有待深入解析的奥秘
曾经,在中国的土地上,把中西医学的差异说成是两种医学理论体系的差异是一种有一定普遍性的表述。但是,这种差异究竟意味着什么,学界似乎并没有一条共同的思想基线。在长期存在并持续至今的关于中医药研究、评价中的种种论争,都与这一问题密切相关。当我们说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究竟意味着什么?两种体系的地位可以对等吗?二者之间的沟通、对话是可能的吗?其实,早有学者指出,中国文化和希腊文化各有自己的概念体系,各有自己的学术框架,据此都可以对自然、宇宙和人体进行系统的研究。中国的主要方法,当然也不是唯一的方法,是寻求事物之间的共性,寻找同类关系,寻找感应关系[1]。也有人说,中国思想的出发点是“事”。“事”不是实体,而是实体之间的动态关系。在思想主旨上,西方哲学是关于必然性的思想,而中国哲学是关于可能性的思想[2]。这种特征在中医药学的理论实践中得到了深刻体现。中医药学在实践中已经不容置疑地成功彰显着中医学理论的强大生命力,也集中体现着中国思想的独特传统价值。
中医学当然有自己的鲜明文化特色,有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这些观念的现实价值,在中医临床实践的世界之中才能真正体现。传统中医诊疗所达至的境界,有时看似简单,却并非仅仅靠一般经验的重复、累积、再现就能透彻说明,中医独特的认知方式潜藏着有待深入解析的奥秘。中医的眼光看到了什么?有限的表观信息何以能传达出科学手段并未关注到的“世界”?事实上,真正对于中医的有深度的理解只能基于对中医药临床成就的深刻认识。因为,基于中医千百年实践的系统化经验的理论说明具有相当的有效性,并且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性。例如,中医临床中既有相对稳定、效不更方的典型证候,更有“但见一证便是”与随证加减。而这里的随证加减并不是简单地对症用药,因为每一个看似单纯的症状实际上都是在一个解释系统中被准确定位的,它基于另外一种症状鉴别诊断系统。中医药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固然复杂,但其独特认知方式的现实解释功能不容忽视。在这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高度的统一性。一个简单的例证就是,面对同一个风湿病病人或高血压病人,一位西医专家和中医专家关注病人的角度会有相当大的差异,并会导向不同的治疗策略。
在迫不及待地不断追求新技术的取向和刻意捍卫正宗的复古倾向之外,作为方法的中医学有待于在新观念指引下进行深入开掘和重新阐发,这可以而且应当成为中医药学超出临床实践意义的重要科学贡献。在当今的医学语境下,聚焦中医临床实践,对中医对疾病的认知方式做更深入的开掘性解读不仅有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还可以为当今医学发展带来更深刻的启示并做出科学性的贡献。
2超越传统的本质论疾病观与线性还原的因果论
2.1“刷新”我们的疾病观
简单地说,我们可以把疾病看成对健康的偏离。或者进一步说,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引发一系列代谢、功能、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症状、体征和行为的异常。传统的疾病观,总是试图确定疾病的某种本质,对导致疾病的原因进行无穷追问。具有很大相对性的疾病分类在某些人眼中似乎成了必须遵循的铁律。时下学者比较中西医学时,也每每以所谓“证”状态与“病”本质作对比,其实也是受到这种束缚的表现。关于疾病的分类与本质的本体论的强制性导致了现代医学研究在应对生命科学的复杂性与医学的不确定性的单一向度。走进中医的世界,眼前展现的是迥然有别的医学天地。用完全不同的概念、术语表达的其实是疾病世界的不同维度。但要把这套系统言说直接“翻译”成现代医学术语在当下阶段几乎不可能。而有时超出预期、时常被视为神奇的中医临床疗效,在其自身的境界里其实顺理成章。这样的境界值得我们以谦抑的态度审慎对待,虚心学习。
在此,我们不妨回忆一下沈自尹院士早在二十多年前的见解。他曾说道,过去一直认为感染性炎症是细菌或病毒等外邪所引起,只要消除细菌或病毒,炎症自然会消退。但研究表明,清热解毒药不单纯在于抗菌、抗病毒,而是对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进行精密协调,由此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从而改善了炎症与组织损害。因此,需要转变对清热解毒药作用环节的认识,不能仅认为清热解毒药是祛邪以安正,清热解毒药杀菌灭毒之力实际不如其调节细胞因子、炎症介质之功效,其中实含有扶正(扶正不一定是指补法与滋补药,免疫调节就必须通过人体的正气)以祛邪之深意。也就是说,清热解毒中药在严重感染的状态下,不仅能“祛邪”,还能“扶正”。这些研究成果提出了对待外来因素所致疾患还须注意从保护与提高非特异的免疫功能着眼。特异性的杀菌作用固然是好,但还有非特异的免疫功能,那却是人体生来就有而且是最基本的防御杀敌能力[3]。这样,“感染”、“抗感染”的内涵就都有了新变化。对疾病原因的寻求也超越了简单的线性关系的思路。
沈院士[4]还指出,针刺也能提高机体非特异性的抗病能力,同样说明对待感染性疾病不能全赖高度特异性的抗菌药物。这对西医来说将是概念上的转变,这是中医药研究不容低估的贡献。
2.2所谓“关系本体”有其科学内涵
证是什么?迄今为止,对这一中医学最具典型性的概念的共识度还有很高的相对性甚至表面性,相关认识差异的存在并不只取决于所谓表征指标的客观性问题。一般说来,证作为同时并存的一组症状的组合有其空间维度;其形成的过程及影响因素又有时间维度的考量,证候状态虽有一定的稳定性也有相当的恒动性;其每一构成要素都处于复杂网络的某个节点,时时会出现主次关系的变化。线性因果关系可以无穷无尽地追问,相关联动的结构关系断面剖析也有重要的认识论价值。在这种意义上说,不同于实体本体的所谓“关系本体”就不仅是一个哲学概念,而具有其科学内涵。
关于急腹症的中西医结合研究等也同样曾经开启了抗感染的新境界,但其意义也还没有得到彻底、充分的解读。通里攻下、急下存阴等治法机理的研究,同样改变了人们对疾病的理解。某些证本质的探索,还有其他诸多治法的研究也曾触及到过去几乎不被人知的看似不相干的疾病之间的共同“本质”,其足以带来某种颠覆性观念转变的意义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阐释。其实,复杂性研究之不重因果而重相关的取向有其深刻内涵。表面看来比较直观的症状组合所代表的内在关联要求更具系统性的解读方法。
近年来,学界普遍认为系统生物学将可能解读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系统生物学使西医从整体的方面去认识人体及疾病成为可能,认为系统生物学是中西医结合的桥梁[5]。最近,王喜军教授团队的一项关于中药六味地黄丸的研究表明,六味地黄丸通过调控苯丙氨酸、酪氨酸、亮氨酸、硫酸高香草酸、溶血性磷脂酰胆碱等30个血液代谢标记物及12个相关的靶标代谢通路,显著影响大鼠生长发育过程中血液代谢轮廓,并圈定了硫酸高香草酸、苯丙氨酸、甘氨胆酸等8个代谢标记物为六味地黄丸影响大鼠生长发育的核心代谢标记物。证明了六味地黄丸能够显著调控大鼠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血液代谢网络,从而影响大鼠的生长发育[6]。这类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值得持久深入地探究下去,世界可以因你看它的方式而不同。
2.3寻求“以变而在”的方法论
在另一个方向上,与清热解毒研究可以成为对照的对虚证本质和补益药的研究发现虚证普遍具有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尽管虚证的表现各不相同。而很多种补益药,无论健脾、补肾、滋阴、温阳,只要用药对证(指补益药针对虚证状态),都可增强细胞免疫,表现为上向调节,这几乎已成为补虚药的共性。这对中、西医两方面都具有意味深长的启迪[7]。异病同治、同病异治,辨病辨证相结合等实际具有极为丰富的科学内涵。
哲学家赵汀阳有一段重要论述:“中国的连续性从无断裂,其关键之存在论理由是,中国是一个以‘变在’(becoming)为方法论的文明,而不是一个固守其‘存在’(being)本质的文明。空间性的中国之所以能够长存而不被外力所解构,实得益于时间性的中国方法论,即自古以变而在的生长方式,所以万变反而不离其宗。中国存在之本在于其变在之方法论,或可称为作为方法论之中国。”笔者之所以不避文抄公之嫌,大段引用我们并不熟悉的这些表述,实际只是想借用“以变而在”这一颇为精到的概括,虽然不能简单地以此概括中医学的方法特征,但中医学变动不居的“恒动观”确实与之有异曲同工之感。赵汀阳先生还讲到,人们已经知道了各种事物(问题)之间的相关性甚至比事物本身还重要,于是进一步的问题就是,以什么样的路径进入由事物(问题)之间的相关性所构成的思想空间才最能够理解这个思想空间。中国顽强之长存能力就在于以变而在的方法论,这意味着,中国精神世界的元规则是作为方法的中国,而不是作为教义的中国[2]。这同样提醒我们要极端重视作为方法的中医学的科学价值。正是中医学的认识方式给我们呈现了不同的认识取向,足以刺激我们尝试寻求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疾病认识、分类方式。中医学整体恒动的疾病观、变与不变动态统一的辨证方法正是近于以变而在的方法论的体现,实际上昭示着一个不同凡响的别样世界。
3追问的逻辑与逻辑的追问
3.1中西医之差异是中西文化差异的镜子
中西文化是如此之不同,以至于双方都愿意承认这几乎就是两个世界。二者之间差异的突出表现常被定位在思维方式不同。所幸,对两种文化之间对话的必要性或可能性的共识越来越高。不过,正如有识者指出的,按照西方哲学结构去重新安排和解释中国哲学的问题损害了中国哲学的思想意义和力度,就好像要按照书架的结构去重组椅子一样会破坏本来的性能。尤其是,中国关心的语言局限性是,特定的语义永远网不住无常的事物,因此永远不能拘泥,只有灵活的心和亲身的体会才能跟上自然的节奏[8]。如前所述,对健康疾病之变动不居的认识方法自有其长处。
3.2中医的“概念”是更大的思考单元
有必要强调一点,形式逻辑并不发达的中国思维方式有别于西方的概念思维。中医的“概念”是更大的思考单元。中医的“概念化”方式与中国思想文化的特点有内在的相关性,中医学显在的理论系统并未实现严格的内部自洽。例如,肾、阳、肾阳、肾阳虚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就不是层级严格的线性关系。但我们可以着力于对传统言说方式表达的相关性经验间的潜在关联的内在逻辑做深入解读,而这终将导致系统化成功经验下潜在规律的逐步发现。概念体系其实很像人际等级体系,一些概念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如果一个重要概念被翻译为没有分量的概念,它本来所意味着的思想问题也就好像变得微不足道。不过,面对这样的传统体系我们的逻辑追问只能适可而止。我们不应当也不可能强求以一种一统天下归于气般的一以贯之的解题方式来研究中医药学,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经验。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充分尊重传统观念与实践经验的传承创新和在以上两者之间不断往复的深度对话与诠释性解析,才是通向未来的光明之路。
3.3走向创新通用概念
时下许多论者谈论中医问题每每把哲学观念当成具体知识,急于以之说明个别问题,而其实际陈述更多体现为理念却缺乏明晰性与可操作性。捍卫中医的言说者众,隔靴搔痒亦复不少,而维系中医内在生命的临床行动者们每每语焉不详甚至失语。以自视超迈的理念能高视却难以阔步,要走出行动者失语的悖论需要走出浮泛的哲学辩护。我们需要基于中医的认识与实践寻求创造新型的通用概念。
赵汀阳[8]也曾说道,东方的智慧似乎包含着另一种可能解决问题的想象力。中国哲学的独特视野还发现了一些在西方哲学里没有被重视却非常重要的问题。假如一旦能够使某些(数量不用很多)中国概念成为世界通用的概念体系的一部分,即成为人类在思考任何事情所使用的普遍(universalandgeneral)概念,或者说,使中国语言中的某些关键词成为普遍通用的关键词,那么这将意味着中国思想能够成为通用的思想工具和根据的一部分。从客观的角度看,中国概念进入人类通用概念体系将扩大人类思维的能力。在如何对待中医学的问题上,我们有理由做这样的期待。而这,正可以成为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代表。
3.4让“科学”向“传统”致敬,让“传统”向“科学”致谢
中药有效性是中医药治疗优势的直接体现,而有效性的科学阐释是连接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科学的关键渠道,中药有效性评价也是发现药效物质基础的前提[9]。用一种新的生物学语言,科学地表达中药的有效性,让现代生命科学领域认识和接受中医理论及临床实践的科学价值是当代中医药研究的重要使命。中医方证代谢组学(Chinmedomics)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研究中药方剂有效性及其药效物质基础的整合策略,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方法学意义上的创新。它基于中药复方给药形式的特殊性及方证对应疗效的专属性特点,以代谢组学技术建立方剂有效性评价体系,揭示证候生物学本质;以证候生物标记物发现为切入点,以方剂为研究对象,为中药有效性评价提供了有效途径,通过揭示临床常见中医证候的生物标记物及其相关方剂的有效性,推动了证候的精准诊断及临床治疗经验的挖掘,为提升中医理论及临床实践的科学价值的认识提供了全新的科学解释。这种方法学上的创新开辟了中医药研究的新境界,得到了学界广泛认同,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篇9
通过统计儿科常见疾病检查中的相关诊断情况和治疗情况,认识到儿科中具有原发性问题的病症为60%左右,重复性发作疾病的准确率为90%左右。通过对相关疾病进行有效的编码控制认识,完成综合性的数字编码管理控制,保证合理的相关数据的有效话过程分析,加深不同的儿科常见疾病中的各类发热、疼痛、呼吸道障碍、肺炎、消化不良等病症的有效病情认识和管理,提高综合性的儿科常见疾病的治疗过程控制,保证合理的治疗过程分析和临床观察,从而逐步的完善综合性的治疗过程控制,保证合理的过程分析,实现临床医学的诊断过程管理,加深综合性的编码准确率控制,降低编码过程的认识程度,保证合理意义的有效话诊断过程。通过对不同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进行有效的种类分析和过程控制,保证合理的准确率编码过程控制,完善综合性的儿科常见疾病的有效检查过程控制和治疗,从而完成较高精准度、较好系统编码过程控制下的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2]。
2提高儿科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相关免疫系统培养
采用有计划的临床方式完善儿科常见疾病的自动化免疫预防控制管理,完成小儿的接种预防,加深综合性的计划免疫过程控制,改善儿童在面对传染源上的特异性的抵抗能力的培养,从而从根本上加强综合性免疫过程控制情况,保证合理的主动免疫过程控制。注射麻疹疫苗、乙型脑炎疫苗、百日咳疫苗、破伤风疫苗等等较为常见的儿科临床免疫抵抗能力的培养疫苗。通过这些疫苗的使用可以有效的完善综合性的疾病过程控制管理,提高儿童的机体整体免疫能力,保证合理的计划免疫过程控制管理,实现合理化的主动免疫。在实际的免疫过程管理中需要加强被动免疫的同时,提高主动免疫过程。当儿童接触感染后,需要及时注射全血血浆、球蛋白逐步增加抗体,加深儿科常见疾病检查过程的有效诊断和治疗过程控制,完善有效化的准确性治疗过程,完成高交流、较深思考、高积累的相关儿科常见疾病检查过程诊断和数据分析,完善多方面的经验的有效化的过程积累,实现综合性的系统化的儿科常见疾病的有效话诊断,增加其综合性的准确性表达过程认识,有效的提高了我国儿科常见病临床上医学上的治疗技术,从而确保医学工作者对于儿科临床医学病情诊断过程的合理控制,保证相关病情管理情况的准确性,保证合理的效果控制管理[3]。
3结语
篇10
[关键词] 临床医学;检验;误差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64-01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现阶段医疗卫生事业已经得到了长足进步,在这样的医疗背景下,临床医学检验已经成为了一门单独的学科,并且为临床医学检验提供了良好的医疗保证。但是事实上,现阶段的临床医学诊断还存在着很多缺陷和不足,具体说来主要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临床医学检验误差,这些误差一方面降低了临床医学检验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严重的威胁着临床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本文在明确现阶段临床医学检验中存在误差的种类、来源以及特点的基础上系统的明确具体该怎样克服临床医学中的误差。
1 临床医学检验中的误差概述
本部分笔者系统概述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来源以及特征。
1.1 系统误差的来源以及特征 系统误差是指工作人员在操作或检验检测仪器的过程中,由于患者的感官障碍、仪器自身没有校正和操作清楚而产生的,这两个因素会导致临床检验的误差产生,使检测结果偏离客观数据。系统误差是纯人为原因造成的,因此可以通过再次检验或者是相关的科技手段进行避免,另外医院制定严格的相关规章制度也可以避免系统误差的产生。系统误差的具体表现形式为已连续的测量结果均有相同倾向的偏差,这一表现形式说明系统误差是由特定的因素引起的,因此系统误差在这样的特定因素下会重复不断的出现。虽然系统偏差有连续出现的可能,但事实上系统误差的大小也是可以通过实际测量来了解的,并且可以在测量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纠正,甚至可以避免其出现。
1.2 随机误差的来源以及特征 随机误差指的是在临床医学检验中除去系统误差之外的各种误差,也被称为偶然误差,随机误差的影响因素较多,与系统误差相悖的是随机误差的观察值没有呈现出方向性的特征,其表现形式较为多样,并且相对来说不容易避免。随机误差无论是符号上的变化还是绝对值上的变化,都没有倾向性的表现,因此不容易进行控制或者是避免,当临床检验的测量次数达到一定的数值时,测量结果的误差会表现出概率趋向的一致性,因此临床医学检验的随机误差具有抵偿性的特征。另外随机误差的误差数据呈现正态分布的形式,随机误差的算术平均数随着临床测量的次数的增加而更加接近真实值,因此临床医学检验的随机误差具有对称性的特征。
2 临床医学检验误差的避免方法
本部分笔者从三个重要的方面具体论述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应该怎样克服检验误差。
2.1 强化检验的质量意识,从根本上提高医疗质量 临床检验结果的精确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因此若想保证医疗水平的质量和临床检验工作的正常进行,就必须要有真实准确的检验结果作为保障。这一点要求医疗工作场所要加强检验工作队伍的建设,从人力、物力、财力各个方面加以强化,一方面保证检验人员的素质和检验用具的先进程度,另一方面保证医疗质量的科学精确。对于临床检验工作,一定要以质量的保证为首要要求,要求临床医疗检验工作者始终围绕质量的要求,牢固树立检验质量意识,在此基础上进行检验工作的开展和进行。随着知识的更新与换代,固步自封的检验知识已经难以满足临床检验的需要,为了避免检验过程中的误差,临床检验的医护人员要积极主动的了解国内外检验方面的最新动态与技术,才能够保证检验结果的不断的精确。另一方面,检验技术误差的避免还要求医院能够不断进行设备的更新与技术的引入,在技术上确保检验结果的精确。总之,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医疗质量,就要求相关部门能够从人力物力财力三个方面进行努力,对临床医学的检验进行精确和优化。
2.2 加强检验与临床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在整个临床医疗的检验过程中,占据更多比重的一方面为检验前的时间,检验前的时间占据整个标本检验时间的60%。另一方面为分析前的医生与护士的交流,根据这样的检验情况,我们不难得出医护人员与检验人员加强交流与合作可以提高检验的精准程度。检验人员与医护人员的具体沟通形式可以有两种,一为检验人员多向医护人员取经学习,即学习检验的技术,明确检验的医疗意义;二为检验人员要走进病房,在观察临床患者的表现之外更要倾听医护人员对于检验工作的具体看法和建议。基于这两点才能够提升检验人员的检验经验和能力,并且有利于检验人员及时发现检验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
2.3 临床检验的报告要准确 临床检验报告是临床检验的最终结果和成果的体现,因此临床检验在进行结果报告时一定要保证临床检验设计、数据与结果的完整性,以保证结果的精确。另外临床检验报告还要从三个方面加以注意:①检验报告要保证临床检验是按计划进行的。每一场临床检验的最基本要求是要求将有对比意义的对照组对照后进行结论的总结,因此在进行临床检验报告的完成时要基于对照结果进行总结,明确检验过程是否遵照对比组数据以及计划好的相应过程。②检验结果要进行推敲和比较。每一个临床检验都有之前相关可以借鉴的案例或者是科学合理的专业解释,因此在检验结束后应进行检验结果的对比,与其他检验结果达成一致性,若不一致应给出相关的差异报告以及效应指标的可信区间。③检验报告要具备一定的临床意义。临床医疗检验要求具备一定的临床检验意义,要求其结论能够适应一定的相应人群,因此在进行临床检验报告时一定要保证其结论的精准性,使得整个报告具备现实的科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