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概念界定范文

时间:2023-10-17 17:26: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外阅读概念界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外阅读概念界定

篇1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自主性;培养策略

一、概念界定

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课外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乃至整体素质的发展密切相关。

所谓“课外阅读的自主性”是指阅读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自主选择课外阅读的方式,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选择方法,自主吸取、加工信息,获得阅读的主体感受。自主性越强,学生课外阅读的面越广,接触语文材料的量就越多。课外阅读能有效地弥补课内阅读之不足,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陶冶性情,形成综合的语文能力,对现时及将来的语文学习起较大的促进作用。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自主性现状分析

1.阅读过程重“图”轻“文”

轻松的阅读可以缓解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所带来的沉重压力,休闲读物提供了追求个性、放松自我的氛围,满足了学生们获得精神慰藉的需要。但孩子们阅读的内容大多远离启迪思想、关注社会、思索人生等主题,他们对洋溢着人文主义色彩的名篇、名著缺少关注,也就难以领略文字使智力发生偏向,孩子长期识图不识文,不仅耽误了识字的最佳时机,缺乏阅读能力和源于文字想象力的培养,长此以往还会扼杀孩子的文字创造力。

2.重视课内阅读,忽视课外阅读

有相当大一部分学生现只重视课内阅读而忽略课外阅读。这是因为课内阅读在学生看来是在校学生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这种重视是应该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课内阅读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课内阅读有时间限制,每周都在固定的时间内进行,而且为期很短。由于时间很短,在阅读数量上没有保证,加上目前大多数课堂上都是“含英咀华”,所以,阅读的量是有限的。

许多小学高年级学生看不到种种弊端,一味依赖课内阅读,忽视课外阅读。他们认为课外阅读见效慢,课外读书、看报等无目的、无恒心、无方法、不认真仔细、不善思考质疑,缺少精读能力和速读能力。加上各科作业的压力,考试的压力致使他们无暇阅读,也不愿阅读。再之个别教师和家长及其个别主管领导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未能提供适合他们的书籍、环境。

3.选择课外读物缺乏有效的指导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有些教师把课外阅读作为一种任务硬压给孩子,使课外阅读成为负担。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教学任务的繁重使教师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指导;

二是许多教师自身由于缺乏儿童文学的修养,对如何指导也存有困惑;

三是对考试成绩的片面追求使许多教师采取短视行为。

小学生阅读内容对其心智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市场上各种阅读资源芜杂,小学生读物琳琅满目但不是都适合小学生去阅读的。教师、家长应对孩子课外读物的选择进行严格把关,指导孩子去选择那些积极的思想健康的读物来阅读。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或推荐优秀的少儿读物外,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家长的指导,使其配合老师,教会孩子选择读物。

三、小学生课外阅读自主性的培养途径

1.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陶行知先生提倡“兴趣教育”,他认为“兴趣”是成事的关键,治学以兴趣为主,兴趣愈多,则从事弥力,则成效愈著。

心理学指出: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低年级学生的语感差,朗读水平低,理解能力不强,在课外阅读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这就造成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的主要原因。

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与其年龄特点相符合的,他们喜欢有情节、有趣的故事,他们更看重阅读过程中的体验。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处处做有心人,才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取得满意的效果。

2.尊重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创造性阅读

学生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性格爱好等个性因素,都会影响乃至制约着他们对文本的接受。“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的个性心理不同,也决定了其阅读感受和欣赏体验的不同。

篇2

一、跨文本强化考试需要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原理,“需要”往往就是动力。有目的地持续地满足“需要”能够收到强化激励的实效。因为考试要考“读本”,学生又有“得分”的需求,这样便可以生成“利益驱动”效应。为此,执教者首先应当界定一个概念,考试不是考教本,考试考的是教材。所谓“教材”,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当然也包括《大纲》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犹如理科的例题。概念明确了,导向就清晰,加之抓住了“考分”这条筋,运作起来也就比较顺畅。诚然,抓好落实,少不了各种措施的及时跟进。譬如,做每周读本札记,课堂配合使用读本中的同类文章,课堂选用读本文章的语基及阅读分析进行小测等等。

二、跨文本比较人物性格

新教本高中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这种形象的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也可以教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揣摩出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如《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主要不是依靠机智,而是依靠那种不畏、不怕牺牲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积累写作的材料。

三、跨文本探究人物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介绍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一来,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这就是在教本里建立形象,再在读本里探究这个形象的原因,从人物的“心路历程”上补充对形象认识的厚度,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跨文本拓延文章主旨

著作一般有一个基本精神即主旨,教本和读本同时选了里面的几篇文章,也就意味着与这种主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教师在指导阅读时有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这就是要立足教本,适当延伸读本。如《庄子》一书,教本选《秋水》,《读本》选《庖丁解牛》,《秋水》的主旨在宣扬事物的相对性,却让我们看到了视野的局限和谦虚的必要,这种作者主观立意和作品客观意义相分离的主旨“分裂”现象,还在《庖丁解牛》中表现出来:《庖丁解牛》用故事演绎保身、全身、养亲、尽年的人生旨趣,主旨在消极出世,却让我们看到了敬业求精、注重实践、把握规律的“言外”之意。教师甚至还可以引伸至《逍遥游》,庄子在《逍遥游》中指出无论是大鹏、蜩与学鸠还是宋荣子和列子,都是“有所待”的,都不能达到所谓“至人”“神人”和“圣人”绝对自由的“逍遥游境界”,但是,庄子这种贬抑大鹏,烘托自己追求绝对精神的主旨的做法,并不能减弱我们对大鹏神奇浩大形象的向往,“鹏程万里”绝对是极富正面意义的形象。从教本里学会阅读庄子的文章必须具备两套眼光,再延伸到读本中进行操练,很有意义。

五、跨文本建构知识体系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本 读本

一、跨文本强化考试需要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原理,“需要”往往就是动力。有目的地持续地满足“需要”能够收到强化激励的实效。因为考试要考“读本”,学生又有“得分”的需求,这样便可以生成“利益驱动”效应。为此,执教者首先应当界定一个概念,考试不是考教本,考试考的是教材。所谓“教材”,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当然也包括《大纲》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犹如理科的例题。概念明确了,导向就清晰,加之抓住了“考分”这条筋,运作起来也就比较顺畅。诚然,抓好落实,少不了各种措施的及时“跟进”。

二、跨文本比较人物性格

新教本高中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这种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可以教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揣摩出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如《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主要不是依靠机智,而是依靠那种不畏、不怕牺牲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积累写作的材料。

三、跨文本探究人物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一来,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这就是在教本里建立形象,再在读本里探究这个形象的原因,从人物的“心路历程”上补充对形象认识的厚度,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跨文本感知人性多维

孔子是经师也是人师。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学完教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后,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但是,这是否是孔子的全部呢?或者说,孔子还有哪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值得关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这就把话题自然延伸到读本里去了。在读本《季氏将伐颛臾》里,我们看到了孔子“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当仁不让”,在“主义”和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的形象也是具有多重性的。

五、跨文本拓延文章主旨

作者的某一种著作一般有一个基本精神即主旨,教本和读本同时选了里面的几篇文章,也就意味着与这种主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教师在指导阅读时有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这就是要立足教本,适当延伸读本。如《庄子》一书,教本选《秋水》,《读本》选《庖丁解牛》,《秋水》的主旨在宣扬事物的相对性,却让我们看到了视野的局限和谦虚的必要,这种作者主观立意和作品客观意义相分离的主旨“分裂”现象,还在《庖丁解牛》中表现出来:《庖丁解牛》用故事演绎保身、全身、养亲、尽年的人生旨趣,主旨在消极出世,却让我们看到了敬业求精、注重实践、把握规律的“言外”之意。

六、跨文本建构知识体系

利用读本第一册中P190页的《先秦诸子散文》一文,制作表格,列出诸子各家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基本观点、写作方面的主要特征等要素,在学完该单元文章后,填表作业,这就自然延伸到读本的篇目。读本中儒家著作《孟子》中的《鱼我所欲也》、墨家著作《墨子》中的《非攻》、法家著作《韩非子》中的《五蠹》、兵家著作《孙子兵法》中的《谋攻》等与教本的篇目构成“互见”的关系,可以充分利用这种“互见”的功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当然,这张表格的完成时间可以相对较长,诸如《五蠹》等文字较为艰涩一些的文章,还有待老师的点拨。

篇4

关键词: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 阅读能力 教学方法

通过大量阅读,学生能感知丰厚的感情语言材料,增加语言沉淀,提高读书能力,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素质,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农村小学生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的影响,阅读水平普遍不高,课外阅读量少,导致口语交际能力、作文能力较低,极大影响了教学效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了阅读教学的顺利完成和成效:第一,阅读兴趣不高。由于农村学生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的影响,没有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多数学生读书积极性较低,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课外阅读更是囫囵吞枣,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第二,没有良好的阅读环境,农村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差,很少买书。不少农村小学缺乏资金,不能建立一个图书室,藏书少,仅有班级图书角,导致学生的课内外阅读受到限制,达不到预期效果。针对农村实际,要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笔者认为应从课堂、课外及资源开发三方面入手。

一、展开对话,丰富阅读实践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相互建构意义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以“对话”界定语文教学,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其实质就是阅读教学特别需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那么,如何让阅读教学走向“对话”,如何让学生通过“对话”潜心会文,如何让学生通过“对话”凸显个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呢?

1.积极培养对话意识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对话的基础,对话过程本质是不同主体以不同的方式、声音共同参与的精神历程。良好的对话氛围产生于教学主体间的对话意识。必须有这样一种“对话意识”,即一种民主的意识、平等的意识、合作的意识,致力于共同创造新的精神境界和倾听他人的渴望。老师亲切的微笑,的动作,信任的目光,耐心的倾听,睿智、激励的话语,灵活的教法,都将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与仿效。在教师精心营造的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学生自然会乐读乐说,产生对话的意识与渴望。

2.巧妙创设对话情境

阅读教学是对话的过程,应创设多种多样的对话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对话的欲望和热情。

(1)再现课文情境。让人如身临其境,既提供了对话的素材,又很好地引起了学生对话的欲望。如,《丰碑》一文,虽然悲壮感人,但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去甚远,在学生心目中人物形象只是程序化的故事英雄。因此,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自由朗读,才能够缩短时空距离,将语言文字还原成语言形象,从而激起学生体验、对话的欲望。我们可以让学生演一演军需处长,使人物的姿态、形象渐渐鲜活,让学生对军需处长为了他人、为了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献身精神留下深刻的印象:他“镇定”,面对死亡毫无惧色;他“安详”,对工作竭尽全力;他“不朽”,是“一座晶莹的丰碑”。

(2)创设问题情境。一个巧妙的设问,是一支点燃学生的火把。如教学《永生的眼睛》一课,教学伊始,我便让学生看题目,想问题。学生抓住课题纷纷质疑:眼睛为什么可以永生?这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期待,诱发了学生和文本及师生、生生之间对话的渴望。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对话热情。教学《太阳》一课时,我讲了某人的亲身经历:小时候从报纸上得知前苏联宇航员登上了月球,于是,立志长大了要登上太阳。这时,学生哄堂大笑,教师趁机问学生为什么笑,再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与文本对话,深入地了解太阳的特点。

(3)创设活动情境。于永正老师是把表演引进阅读教学的高手,高就高在他组织的课堂表演,不是简单检查汇报学习的结果,而是一场师、生同文本之间的对话。利用“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唱一唱”、“画一画”等活动方式,都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对话的积极性。

3.引导学生整体感悟文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目标中,首次提出了“感悟”这一概念,我们认为,所谓阅读中的“感悟”,是指学生凭借对语言和语境的直觉,获得一定印象和意义的心理过程。学生个体由于认知经验、兴趣爱好、思维活动的差异,便有了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整体性感悟是阅读主体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是对言语对象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的整体把握,获得的是言语的表面意义和隐含意义的总和,而且往往是模糊不清的,因此感悟要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整体感悟,按照从“整体—局部—整体”的认知途径,避免孤立分析,肢解语言。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她是我的朋友》一文时,课前与学生交流“朋友”这个话题,为课文的学习奠定一个情感基调。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并想一想课文围绕“朋友”讲了一件什么事?采用多种阅读形式,让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体会阮恒犹豫、害怕、紧张、痛苦的心理,了解到阮恒认为献血会死去,但为了友情还坚持献血的心理世界和情感历程。

我们提倡整体读书法是在贯通文意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思考,领会其要旨。这种思考,包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语文教师应少作“碎尸万段”式的条分缕析。

二、立足文本,强化朗读效果

篇5

关键词 物理阅读 提高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8-0020-02

自学能力是一切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爱因斯坦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就主要得力于自学。要自学就必须阅读,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基础和核心,所以培养自学能力必须从培养阅读能力开始。正因为培养阅读能力重要,所以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当校长时以此作为办好一所学校的突破口,号召全体教师都要在自己所教学科的教学中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试教育的突出表现就是以训练代替教育教学,物理教学更是如此,做题成了物理教学的主要手段和中心环节,不仅轻视物理课外阅读,也不注意培养学生阅读物理教材和物理题目的能力,致使学生错误地认为物理课就是教师解题的示范课、学生做题的训练课。因为忽视物理阅读,学生对教材中的许多内容,诸如概念的引入,定理、规律的证明,公式的推导等等,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结果陷入死记硬背的泥沼,在题海中泡得晕头转向,费时多而收效低,事倍功半。可以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关键。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参与者。”首先,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要出发,创设富有新异感和诱惑力的问题情境,比如根据教材的内容提出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做一个很有趣味的实验,或者要求学生用即将学的物理知识编写一副对联、一个谜语或一个口诀等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让他们成为物理阅读的主要参与者。其次,要通过提示、点拨、讲解,扫清阅读障碍。思维的逻辑性和语言的概括性、精确性是物理阅读的特点,物理教材中的概念、规律繁多,而且比较抽象,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就容易产生厌烦心理,教师只有适当地提示,精当地点拨,得当地讲解,才能为学生扫清阅读障碍。再次要注意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法国数学家笛卡尔曾经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教师在传授阅读方法的同时,还要训练学生一丝不苟、探幽发微、打破沙锅问到底以及不动笔墨不读书等习惯。学生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为自己的终身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学会阅读教材

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物理教材。与其他各学科教材比较,物理教材有其自身的特点,既有文字语言,又有数学语言(符号、公式、图形)和实验语言(插图、照片)。要读懂这样的教材,不仅要弄懂文字表达的意思,还要理解数学计算及其含义,有时还得画图等等。因此,加强物理教材的阅读能力尤为重要。

物理教材的阅读应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课前预习指导读。预习前,教师要布置好预习提纲,这样可以避免预习阅读的盲目性,提高预习效果。学生除了按照预习提纲的要求阅读外,还要做到两点:一是标注,即将教材中的关键字、词、句和重要内容等用各种符号标示注明;二是质疑,即将看不懂的问题包括难点、疑点和混淆点找出来,以便在上课时解决。做好这两点,上课听讲就有针对性,探讨就能有的放矢。第二步是课堂探讨深入读。课堂深入读是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探究。探究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学生要独立思考、讨论研究、质疑问难,通过教师的提示、点拨和讲解,读懂弄懂教材内容。探究时,一要注释添补,即根据教师的提示和自己的思考,及时在教材的空白处注释关键字、词,添补有关概念、定理的内涵及图形等;二要挖掘揭示,即将句子深沉的含义,定理、规则中的隐含条件,以及插图中隐含的内容,根据教师点拨和自己的思考,挖掘揭示出来;三要分析讨论,即对教材中的难点、疑点和混淆点,要结合教师的讲解,用分析、讨论的方式进行阅读;四要画图演算,即通过画图理解例题题意,通过演算完成解题步骤,并在画图演算的过程中,从教师的示范中悟出审题解题的规律和方法。第三步是课后复习全面读。这一步,首先要将教材反复读几次,消化并巩固课上阅读时学到的知识;其次要总结归纳,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学完每章后的复习阅读尤其要这样做;在此基础上还要联想比较,即联想与新知识类似的旧知识,并将新旧知识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是记忆运用,即通过消化巩固,总结归纳和联想比较,加深记忆,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学会阅读题目

培养阅读能力,其次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物理题目。物理教学的效果如何,不能忽视学生的解题能力。学生要会解题,首先就要会审题,而审题能力是由阅读能力决定的。阅读物理题目一般要注意这样几点:一是收集信息,明确题目要求。读懂题目的要求,是解题重要的一环。而要能这样,就必须通过阅读收集信息,然后筛选信息,理解题意。二是咬文嚼字,抓住关键词语。读题时不能只注意公式、定理、数字和字母等,还要对一些限制性或描述物理变化方向,界定变化过程等方面的关键词语,诸如“一定”“不一定”“一定不”“至少”“可能”等,反复推敲,理解其含义。三是分析琢磨,深挖隐含条件。有些题目的条件或部分条件深藏不露,需要通过仔细阅读挖掘出来。全面分析物理条件特别是隐含的条件,这是解题的关键。四是斟酌鉴别,排除干扰因素。干扰因素是指那些与解答本题无关,却对解题者的思维产生干扰,造成解题障碍的已知条件。在题目中设置干扰条件,是命题者考查解题者能力和素质的一种常见手段。及时查出并排除干扰因素,解题才能迅速而正确。五是审清题意,分析临界状态。临界问题广泛存在于物理题目中,带有其隐蔽性,稍不留心就会导致错解。在阅读中审清题意,弄清物理过程,找出转折点,抓住承前启后的物理量,确定临界值,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六是借助图形,再现物理情景。读懂题意,并画好示意图,是解题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借助题目附图或所画示意图,再现物理情景,丰富物理想象,可以化难为易,提高解题效率。

从以上不难看出,阅读教材和阅读题目的过程都是读写结合的过程。读是理解、记忆和运用的基础,标注有助于集中读的注意力和抓住读的重点,注释、添补和作图则可以加深理解、加强记忆,演算能帮助理解,更是学以致用、训练思维的好方法。读需要写,写促进深化了读,读写结合,效果显著。

四、加强课外阅读

篇6

然而,现实怎样呢?或荒废“读本”,或随意处理“读本”。结果各级统考偏偏多从“读本”中取材,学生多数因教师一般性倡导所误而招架不住败下阵来。那么,怎样较好地使用好教本与读本,使教读两本有机结合起来,进而落实教师指导呢?

一、跨文本强化考试需要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原理,“需要”就是动力。有目的地持续地满足“需要”能够收到强化激励的实效。因为考试要考“读本”,学生又有“得分”的需求,这样便可以生成“利益驱动”效应。为此,执教者首先应当界定一个概念,考试不是考教本,考试考的是教材。教材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当然也包括《大纲》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犹如理科的例题。概念明确了,导向就清晰,加之抓住了“考分”这条筋,运作起来就比较顺畅。诚然,抓好落实,少不了各种措施的及时“跟进”。譬如,做每周读本札记,课堂配合使用读本中的同类文章,课堂选用读本文章的语基及阅读分析进行小测等。

二、跨文本比较人物性格

新教本高中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可以教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揣摩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为写作积累材料。

三、跨文本探究人物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样的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更欣赏那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利用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语,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一来,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这就是在教本里建立形象,再从读本里探究这个形象的原因,从人物的“心路历程”上补充对形象认识的厚度,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跨文本感知人性多维

孔子是经师也是人师。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学完本文后,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但这是否是孔子的全部呢?或者说,孔子还有哪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值得关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这就把话题自然延伸到读本中了。在读本《季氏将伐颛臾》里,我们看到了孔子“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当仁不让”,在“主义”和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的形象也具有多重性。

五、跨文本把握倾向基调

概括文章重点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基调。通过教本和读本同类作品的对照阅读,可以磨砺辨析和把握要点的眼光。教本中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涉及对都市文化的解读,也涉及对传统文明的评价,可以和读本中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王安忆的《上海的弄堂》对照阅读。三人都面对传统都市文化,但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感情:汪曾祺是在怀旧的无奈中惆怅低徊,从都市胡同里咀嚼北京人的特点;贾平凹面对“废都”古城墙,却洋溢出一种有中国文化魂魄的大气和自豪;王安忆则是从多个角度刻画了托起上海这座城市躯体的无数个弄堂,呈现了上海的历史沧桑。把阅读的视角定位在感情比照上,有所取舍地确定要点,可较好地开发出读本的价值。

六、跨文本拓延文章主旨

作者的某一种著作一般有一个基本精神即主旨,教本和读本同时选了里面的几篇文章,也就意味着与这种主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教师在指导阅读时有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要立足教本,适当延伸读本。如《庄子》一书,教本选《秋水》,读本选《庖丁解牛》,《秋水》的主旨在宣扬事物的相对性,却让我们看到了视野的局限和谦虚的必要,这种作者主观立意和作品客观意义主旨“分裂”现象,还在《庖丁解牛》中表现出来:《庖丁解牛》用故事演绎保身、全身、养亲、尽年的人生旨趣,主旨在消极处世,却让我们看到了敬业求精、注重实践、把握规律的“言外”之意。教师甚至还可以引伸至《逍遥游》,庄子在《逍遥遊》中指出无论是大鹏、蜩与学鸠还是宋荣子和列子,都是“有所待”的,都不能达到所谓“至人”、“神人”和“圣人”的绝对自由的“逍遥遊境界”,但是,庄子这种贬抑大鹏、为自己追求绝对精神的主旨张本的做法,并不能减弱我们对大鹏神奇浩大形象的向往,“鹏程万里”绝对是极富正面意义的形象。从教本里学会阅读庄子的文章必须具备两套眼光,再延伸到读本中进行操练,很有意义。

七、跨文本建构知识体系

篇7

关键词:政治学概论;学习困难;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170-02

《政治学概论》作为政治学类和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基础性必修课,往往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具有为该专业的本科生培育政治学兴趣、奠定政治学理论基础和认知框架的目的与重要功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缺乏学术思维的训练,对所授内容的接受感知与课程的教学要求往往相差甚远,普遍存在学习困难。

一、《政治学概论》的学习困难

(一)学生受应试思维影响,学习中缺乏学科意识

学生往往把《政治学概论》看作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延续,在学习思维上也沿用了以往的应试思维。最明显的表现是学生习惯在学习中追求一字不差的唯一标准答案,对教材介绍的同一名词的不同定义,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往往缺乏独立思考,无所适从。甚至要求教师提供练习册,通过题海战术来应对考试复习。这种应试思维严重影响了学生以学科意识来整体把握《政治学概论》课程的内容体系,奠定政治学理论基础和认知框架,造成学习的困难。

(二)学生学习政治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存在困难。

《政治学概论》往往安排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同时,使用的教材大多理论性、系统性较强,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学习理解抽象概念和理论会有一些困难和挑战。往往是名词听起来熟悉,但却不能准确表述与理解,如“政治、国家、权力”等。对政治学中的基础理论,特别是某一理论的不同观点,如“民主理论、国家理论”等往往是似是而非,不知其所以然,更谈不上用其概念与理论分析现实政治问题。[1]

(三)学生课外阅读政治学经典著作存在困难

阅读经典著作是人文社会学科入门非常重要的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提倡学生不要囿于教材,要阅读经典著作。但政治学经典著作多数来源于西方学者,无论是内容体系还是理论分析逻辑,抑或行文表述都令学生觉得艰涩难懂,难以坚持。例如《政府论》、《学术与政治》,还有马列经典原著等都不是大一新生能够轻松读懂的著作,单纯强调学生阅读经典著作,不仅无助于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反而加深了学生认为政治学是一门枯燥、难懂的课程的刻板印象。[1]

(四)学生自主运用理论分析现实政治现象存在困难

《政治学概论》教材由于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并囿于篇幅,往往限于简单介绍理论的主要观点或是简单得出结论。表现为作者在论证观点时仅仅限于从理论到理论的思辨与价值判断等传统的规范手段,缺乏以令人信服的事例、数据等事实资料作为观点的支撑,懈于进行田野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未能及时反映政治生活中的变化。虽然教师常常运用“讨论法”、“案例法”等去弥补教材的不足,但学生往往还是难以信服结论,更难以自主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

二、《政治学概论》的教学建议

上述学生在学习政治学中存在的困难,既涉及到中国政治学研究发展的问题,也涉及到政治学的教材建设的问题,但笔者主要就教学中的应对学习困难提出了一些建议。主要是课程讲授中应凸显学科意识与学科研究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述议”能力,引导、推动学生的课外学习。

(一)教学体系安排应凸显学科体系的完整、独立,帮助学生建立学科意识

政治学的知识体系庞大丰富,《政治学概论》课程到底应该涵盖哪些基础性政治学知识呢?为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政治学概论》的基本框架及其独立的学科地位,需要对其内容进行分类,进而明确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联系。[2]而且这不仅仅是在导论课给学生做一次性的介绍,教师应在每一章节的课程讲授中起到“串珠成宝”的作用。以政治内容可分为实体、观念、活动三个方面为线,根据所选教材的分析框架,帮助学生建立起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系统把握政治学概论的课程内容,而不是通过“背多分”的应试方式来获得概念或理论观点。

(二)理论教学过程注重学科研究方法的介绍与分析

关于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往往是导论中的一节内容,但这远远不能让学生掌握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更不足以让学生自主运用这些学科方法去学习、研究。学者们的理论成果是通过一定的学科研究方法得出来的,教师进行理论分析也运用了一定的学科研究方法,但是,如果我们疏于介绍与分析方法的使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以接受知识性内容为重,以方法的学习与运用为轻。就如大厨端出美味佳肴,食客能品尝到食材,却不懂炮制方法一样。师生之间的教学,不仅要授之以鱼,亦要授之以渔,因此强调理论教学过程注重学科研究方法的介绍与分析。如:在讲授历史上“非政治观”的内容时,需要对每一思想家的历史背景、经济地位、阶级地位以及历史地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不同政治观的合理性、局限性进行辩证分析,作到有理有据、全面客观,可以向学生介绍综合运用到的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经济分析法。

(三)构建互动课堂,培养学生的“述议”能力

构建互动课堂的方式,已经有很多学者作了有益尝试,提出了“引导讨论”式、启发式、辩论式、师生角色互换式等,这都值得我们在课堂中学习应用。值得重视的是,构建互动课堂不能仅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习的生动性、有趣性,更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述议”能力,提高学生的明辨、批判和创新等思维水平。例如,在介绍了非政治观与政治观之后,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政治的概念,可以鼓励学生对不同的界定进行发言,讲出自己赞同或者反对的理由。在涉及到观点评价的讲述时,还可以让多个同学针对彼此的看法进行发言,以更深入明了观点的逻辑。“述议”能力的锻炼,能够培养学生在表达思想观点时拥有清晰的概念、严密的逻辑、有力的论据和明确的观点,这十分重要。“凭借这种思维,在了解必要的预备知识后,对于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热点话题,就能够独立思考并得出正确结论;对于社会上的种种争论,也能够给予恰当评价。”[3,4]

(四)教师引导、推动学生的课外学习

课堂教学效果的取得与巩固,少不了课外学习的配合。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推动学生的课外学习。

第一,推动主题阅读,夯实理论功底。阅读是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理论思维能力的基本载体。针对学生阅读经典的困难,教师一方面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少而精地选择一些经典的章节,先教师导读再学生阅读;另一方面也可以以学科发展前沿与中国政治热点、难点为依托,推荐学生阅读一些比较具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还可以通过举办“两会精神我解读”、“读书笔记大赛”等常规性的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为学生提供阅读交流、提高的平台;也可以以读书笔记、小论文等作为作业形式与学生考核方式来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

第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推进课外学习。一是利用多种网络形式建立师生的课外互动。微博、微信、QQ群等多种网络形式为师生课外的提问答疑、讨论交流、分享资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关键是教师在网络交流平台中要起到组织者的作用,除了答疑与分享资源,要善于抛出问题、引起讨论、适当总结,营造活跃、热闹的学习讨论、交流的氛围。二是充分利用《政治学概论》精品课程等教学网络资源,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参考书目和复习思考题等,补充和丰富课堂教学的参考资料,通过题目等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三是利用政治学学术网站与名家博客等网络资源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高质量的资源。如“选举与治理网”、“中国政治学网”、“中国政治学研究网”、“中国农村研究网”、“共识网”、“爱思想”等学术网站吸取了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前沿动态信息等,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及时了解到学术界的新成果和新动向。一些学者、专家在自己博客中的精湛论述往往就是政治学中的理论难题与现实难题,可以从某种程度弥补教材未能及时反映政治生活变化的不足,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政治现象的能力。

三、结语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虽然学生存在着一些普遍的学习困难,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还是由教师根据自身的授课风格、所拥有的资源和学生的能力与专业要求等的不同,依据课程的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减少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间的差距,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也需要做好备课工作,运用新的教学方式使政治学概论课程变得生动有趣,不再抽象难懂。

参考文献:

[1]唐睿.关于《政治学原理》教学方法改进的分析[J].世纪桥,2012,9(248).

[2]陶艳华.凸显《政治学原理》理论性的教学方法设计[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104-107.

篇8

关键词:语文知识;新课标;旧大纲;界定

一、对“语文知识”进行界定的框架

实际上对于什么是“语文知识”,不管在旧大纲时代还是新课标时代均没有明确具体的表述,而只是在内容上体现和表述了一些“知识”要求,在实践中更多的是学者、教师自己的理解,因此要谈对“语文知识”的界定,我们首先需要搞清楚和使用一个理论框架来切入。笔者目见,比较成熟可行的分析框架应该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一)从“语文知识”所涉及的范围来界定

语文知识是关于语言和言语、文章和文学的知识,主体是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等。

(二)从“语文知识”存在的状态来界定

语文知识包括“语感”(隐性知识)和“语识”(显性知识)两种状态。但当与“语感”对举时,语文知识特指“语识”,即“在个人间以一种系统的方法传递的更加正式和规范的知识”。

(三)从“语文知识”的现实所指来界定

在语文教育的范畴,当我们说语文知识时,它的现实所指就是“学校语文知识”,它们构成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

(四)从语文知识学习的角度来界定

语文知识的学习,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习是通过主体积极建构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互动实现的。实际上就是将纳入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人类知识”(语识),转化为学生的“个人知识”,因此语文知识可以划分为被动的、习得性和客观性的语文知识和主动的、生产性和建构性的语文知识。

二、旧大纲时代对“语文知识”的界定

1986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此大纲中强调语文知识的教学目的为“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要求是“学习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读写知识、语法修辞知识、文学知识等”。根据旧大纲的教学理念,老一辈的语文工作者对其进行了很多有意义的探索。其中对语文知识比较有代表性的界定是对语文教学改革有系统见解的老教育家吴天石,他认为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知识包含的内容有字、词、句、篇,还有和文章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语法、修辞、逻辑等基础知识。就是大家所公认的“八字宪法”: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语法、修辞、逻辑是包含在文章中的,离开文章就谈不上语法、修辞、逻辑。因此最主要的最基本的语文知识就是字、词、句、篇。

显然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吴先生对语文知识的界定是从语文知识的现实所指来界定的,他所指的就是中小学学校的语文知识,就是由字、词、句、篇所构成的显性知识。学校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熟练的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从而训练他们的基本能力。以让学生达到语文教学中“四会”的目标,提高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能力。虽然这种对语文知识的界定显得过于狭窄,没有包括那些可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知识,也没有包括提高学生批判性阅读和文学鉴赏的知识。但这种观点在强调“教学内容”和“基础知识”的旧大纲时期,在大多数教师对语文课教什么,什么是语文知识都比较迷茫的时代,无疑起到了灯塔的作用。

三、新课标时代对“语文知识”的界定

随着2001年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行,与原先的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相比,新课标与旧大纲有了很大的不同,新课标删掉了以前旧大纲中的“教学内容”和“基础知识”的项目表述。而在第一部分“前言”的“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一改变可谓在语文教育界“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关于语文知识的热烈讨论。这个时期比较典型的,是韩雪屏教授关于语文知识的界定。

她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广义的知识观出发对语文知识进行了界定。认为语文知识可以划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把知识、技能和策略都统一在同一个“知识”概念里了。

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它是主要用来描述一个事实或陈述一种观点,因此又称为描述性知识。这类知识一般可以通过记忆获得,因此也称为记忆性知识。目前学校教学传授的主要是这类知识。在语文新课标中,这种知识包括汉字知识、语法修辞知识、实用文章的表达方法、文学作品的体裁、重要作家和作品、常用语文工具书,以及应背诵的240篇(段)古今优秀诗文,应在课外阅读的400万字各类图书和报刊等。

程序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用来说明学习者“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它实际上是一套关于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主要用于对外办事的实际操作,因此也称为操作性知识、步骤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可以为实践技能的形成发挥定向作用,直接指导技能的练习和形成。语文课程需要养成学生多种言语技能,因此也就需要有相关的语文程序性知识来指导这些技能的练习。例如:如何品评和选用词语,怎样辨别和选择句式,如何概括段意,怎样读解和组织段落,如何形成良好的语感,怎样才能整体把握文章的意义,如何搜集和处理信息,怎样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如何观察大自然,如何观察事物和人物,怎样使用修改文章的符号等。

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学习策略的知识,即如何确定‘做什么’‘如何做’的知识。它的特点是‘反思性’和‘元认知’。对策略性知识的掌握,其标志是:明确认识自己面临的学习任务,知道自己目前学习所达到的程度,能调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反省和调节。学习策略作为一个学习的执行监控系统,它是由学习方法、学习的调节和控制、元认知三个层面的要素组成的。其中学习方法是学习策略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元认知是学习策略的核心,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是学习方法和元认知的“中介”环节。语文课程的主要学习策略有:识字策略;写作中生成语境的策略、假想读者的策略、选择语料的策略、言意转换的策略、组成语篇的策略、言语创新的策略;阅读中感知语言的策略、还原语境的策略、联想意义的策略、全程阅读的策略等。此外还有语文注意策略、语文记忆策略、语文问题解决的策略等等。

从以上对语文知识的界定中,韩雪屏教授对语文知识进行了创造性的划分,对哪些语文知识是属于陈述性知识,还是属于程序性知识,或是属于策略性知识都给出明确的分类。我们可以看出现在我国的语文教学中往往过于强调学生对陈述性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对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学习。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能简单的归咎于教师的教学,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语文课程知识在选择纳入课本的知识中本身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就是严重缺位的。因此对语文知识这样进行界定能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矛盾,使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在实际教学中有了一个参照。只有理清了语文教学中语文知识的不同知识类型,才能根据不同知识类型的特点,采用更为准确和有效率的教学方法。

四、在融合中发展的“语文知识”

根据以上两种不同时期较有代表性的对语文知识的界说,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时代的变化和语文学科本身的发展要求,不同时期都会对语文知识提出新的内涵,体现了我国语文知识内涵的一个渐变历程。

(一)从所涉及的范围来看

无论是旧大纲还是新课标时期,仍然普遍认为语文知识应该包括语音、词汇、文字、语法、修辞等知识,然而新课标却更加强调了语文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对文言、文学、写作等文学素养能力知识的习得提出了更为“实践性”的要求。

(二)从存在状态来看

在旧大纲时期比较注重对学生进行显性的语识教育,而伴随着新课改的实行,慢慢的以培养学生的语感知识为主,注重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正如英国语言学家S・皮特・科德在他的《应用语言学导论》中所说的:“我们应当做的是教人们一种语言,而不是交给他们关于语言的知识。”

(三)从范围和广度来看

对语文知识概念已经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字、词、句、篇,亦即陈述性知识的掌握。而是认为,除了这些陈述性的知识以外,更应该包括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我们要培养的是使用语言的人而不是语言学家,是能‘用这种语言讲话’的人而不是‘谈论这种语言’的人。”此外语文知识的学习已经从狭隘上的学校课文语文知识转向到更广阔的社会生活的语文知识。

(四)从知识学习的角度来看

旧大纲更加强调的是老师“教”,而新课标强调的则是学生“学”,尤其是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突出表现在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的教授上。我们所教的语文知识不仅要有大量的陈述性知识作为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基础,同时我们也需要程序性知识来提高学生对陈述性知识的运用能力,更需要相当数量的策略性知识,使学生们学到学习知识的方法和策略,学会学习。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这就体现了策略性知识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语文知识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它将伴随着人们对语文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深入探索,为社会的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呈现出更加与时俱进的丰富内涵。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知识”是个什么样的问题?怎样讨论?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

[2]吴天石.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训练:在中小学师范语文教学会议上的发言.

[3]韩雪屏.审视语文课程的知识基础.语文建设.

篇9

关键词:生活化资源;筛选;合理利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156-01

“生活化”应该如何界定呢?查阅了很多资料,笔者觉得如下概念界定最全面。生活化: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现实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那从何筛选生活化资源并合理利用它们呢?本文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探讨高中生物必修3生活化资源的筛选途径及合理利用。

一、筛选高中生物必修3生活化资源途径

1.教科书中生活化资源

教科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在新课程背景下编写的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教科书新增了与生活联系的相关栏目如“问题探讨”、“思考与讨论”、“资料分析”、 “与社会的联系”、“相关信息”、“小资料”、“学科交叉”、“知识链接”、“旁栏思考题”等栏目,此外,有些章节后面设置有 “科学・技术・社会”、“科学家的故事”、“科学史话”、“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等课外读。这些栏目涉及: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这么多的内容为教师利用教材,实施生活化教学提供了基础。

2、生活经验

生活经验可以是教师(本人的或者和同事交流所获得的)的生活经验,更应该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生活经验更是一种无形的课程资源。所以平时要和学生多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相关的生活经历、所知和所思(如课堂上,学生会问抽搐和抽筋的区别),并适时用于课堂教学,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

3、期刊

笔者较关注的期刊:《生物学通报》、《中学生物学》和《中学生物教学》等生物学教学期刊杂志,这些杂志主要针对中学生物教学设置了国内外生物科学的新进展、新成果,优秀教学设计及疑难问题探讨等栏目,内容丰富、针对性强。

4、网络资源

网络通畅,便于查找资料。笔者通常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进一步丰富生活化资源:(1)通常用的搜索引擎有baidu、Google。(2)通过中国知网查看硕士论文等。

5、电视节目和新闻

平时笔者会关注新闻,特别是cctv新闻和cctv10。每次收看到与生物学有关的新闻,就会在课堂上和学生分享。如最近大家十分关注的埃博拉病毒,我们可以将它与免疫学进行联系。

二、高中生物必修3生活化资源的合理利用

生活化资源很多,但课堂的容量有限,所以我们要进行选择并采用有效的教学形式来开展。

1、课本生活化栏目相当多,部分的内容教师也相当重视,如“问题探讨”、“思考与讨论”、“资料分析”等。但对于章节后面的课外读栏目重视不够,最多让学生课外阅读而已。考虑到课时的有限,教师对教材中生活化进行合理的筛选是有必要的。但笔者认为“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这栏目在课堂上应尝试使用。生物学教学应介绍相关的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这不但有利于学生对生物学科价值的正确认识,而且对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促进其终身学习与未来发展都有重大价值。

2、“创设教学生活化情境”在多篇的期刊论文中,笔者对这个内容不陌生,因它被提及很多。生活经验引入,大家都很熟悉。但我们也可以在教学中利用谚语、诗歌、成语等设置生活化情景。如:在教学中适当应用谚语:在讲能量流动的特点时用“一山不容二虎”,让学生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来分析;在教学中应用诗歌:在讲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时用“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来分析信息的种类;在教学中应用成语:在讲神经调节时,用“望梅止渴”、“惊弓之鸟”来分析反射的类型。这些生活化情景,能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学习情绪,启发学生的思维且能实现学科间的联系。

3、生物生活化教学形式可以多样化,除了课堂讲述外,还可以有如下几种课外形式,使生物课堂教学得以课外延伸。

(1)开展辩论赛。如:评价应用激素类药物的利与弊。考虑生物教学课时太少,可以尝试和语文学科合作开展辩论赛。

(2)让学生收集资源,教师进行汇总、编辑成课外读张贴于学习园地,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如:关于艾滋病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艾滋病的产生原因、症状、传播途径、有效的预防方案及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五方面分组着手收集资源,而后教师汇总、编辑成课外读。

(3)设计课外活动,如:制作生态瓶。学以致用,这也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总之,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生活化教学比灌输教学更具开放性、参与性和实践性。高中生物必修3生活化教学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提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有助于实现高中生物的人文教育价值;有助于实现高中生物的生命教育价值。所以积累生活化资源和采取有效的教学形式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的。

参考文献:

篇10

论文摘要:知识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适应知识社会,提高电大会计教学质量,向社会输送能力型会计人才是当前电大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从电大会计教学目标定位,会计教学组织形式中的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网络学习三个部分的有效利用以及学校管理等方面对这一课题做了一些探索。

目前世界正发生着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革命,这场革命将使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发生人类文明史上的改变。这场革命的核心就是知识。从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角度讲,人类社会经历过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在进入了知识社会(阿尔温·托夫勒在他著名的《第三次浪潮》中,预言这种改变是有史以来最深刻的社会巨变和创造性的重建。并将人类文明称之为农业化浪潮,工业化浪潮,第三次浪潮——信息化浪潮)。

纵观人类文明的变迁,会发现人们对知识的界定,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时代背景的不同而变化着,形成了多种认识观点。知识社会中”知识”的概念比传统的概念要宽泛得多。经合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一书中将知识划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是指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第二类——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是指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科学理论。第三类——知道怎样做的知识(nKow—how),是指做某些事情的技艺和能力。第四类——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涉及谁知道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信息,这在社会高度分工的经济中显得尤为重要。

正是基于对”知识”的这种重新认识,才使得人类对于知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功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上的觉醒,从而推动了实践意义上的社会变革。从社会生产与分配方式看,生产资料的内容体现着不同社会经济时代主要特征,例如农业社会表现为土地,工业社会表现为资金资本,而知识社会则表现为知识资本。知识资本已经成为企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指广义上的实施企业化管理的组织)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世界管理大师(知识经济理论的创始人)彼得·F·德鲁克在《后资本主义社会》(Post—capitalistsociety)中提出,知识资本的比例远远大于资金资本,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作为分配的主要依据之一。他的论断一针见血:”世界上没有贫穷的国家,只有无知的国家”,”知识的生产率将日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一家公司竞争的决定因素”。

有人断言,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这种对未来社会发展的主流的认识恐怕没有多少人会去反驳,但问题在于”建设者”(一个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人群名称)能否立足于这样的认识去进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活动。

面对知识社会的发展需要,电大教育,作为中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其重要作用呢?下面就会计教学目标定位、有效组织会计教学活动、学校管理等三个方面对上述论题做一些探索。

一、电大会计教学目标定位

(一)、影响会计教学目标定位的因素

会计实践、会计理论、会计教育三者构成了有机的整体。从会计发展历程来看,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的需求,决定着会计教育与教学。会计教育总是立足于社会经济活动的需要,应用会计理论研究成果推动会计实践的发展。因此,会计教学中心的定位实际上是动态的、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前提的。

就当前会计实践的需要来看,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呈现出经济组织形式多样化、市场交易复杂化、生产要素构成多重化、信息技术普及化、学科研究细分以及应用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这直接导致了会计教学内容的复杂化、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会计教育的阶段化。

因此,会计教学目标定位应当充分考虑上述经济的、技术的、学科研究与应用等各因素的影响。

(二)、电大会计教学目标定位——培养能力型会计人才

无论”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都是教学理论研究中认识的发展历程。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落在一个实体的定位上,这导致了教学主体的割裂,忽略了教学主体的互动,而且不适应教育教学的开放性的时代特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结合电大生源特点,会计教学目标应当定位于培养能力型会计人才。

所谓能力型人才,不同于以往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侧重于知识的转移,而能力型是侧重对知识的再创造,即对会计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发明出与之相适合的新方法。这才是知识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从教育哲学观来讲,大学教育的理想目标是使得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既为生活做好准备,又为谋生做好准备。然而实际上这总是难以两全。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就此阐述到:”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夫社会生活大于社会事业,事业不过为人生之一部分,其足以辅翼人生,推进人生,固为事实,然不能谓全部人生寄寓于事业也。”就电大的会计教学目标来说,培养能力型会计人才实际上是兼顾了两者。

这一目标的实现,要配合以专业知识传授及技能训练为立足点,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旨,以人文文化熏陶为拓展的教学模式。

二、合理组织会计教学

从会计教学体系的构成环节看,会计专业的教学计划、教材以及考核都对教学质量有重要的影响。教学计划决定了专业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考核内容(教学大纲、考试内容)直接导引”教”的目的和”学”的目标的深浅度。但本文主要是针对会计教学组织形式中的课堂教学、课外读书、网络学习三个方面对提高会计教学质量做一些探讨。

(一)会计课堂教学

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中,每个学校都把自己视为教育的终点。一旦学生上完足够的学期,其教育过程即告”完成”。但在知识社会中不存在这种”完成的教育”。教育贯穿了整个人生,只有终生受用的知识,没有终生够用的知识。如前所述,为实现教学目标,电大会计课堂教学应当通过传授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包括认识与发现能力、判断与推理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归纳与演绎能力等)、学习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并将人文文化寓于其中。换句话说,在课堂上要做两件事:第一,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专业知识;第二,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能力型人才)。具体把握以下几点:

1、教师须有充分的知识积累

在教师备课的时候,教科书无论如何不能作为知识的唯一的来源。(这恰恰是目前存在的现象!)教师应当知道的东西,要比他教给学生的多10倍、20倍。教科书对教师来说,只不过是他应当”善于弹离的跳板”而已。例如讲解复式记账的原理时,对复式记账方法产生的时代背景要进行一个简单描述,这就牵扯到中世纪欧洲的经济、政治、宗教等方面知识,仅靠一两本书是满足不了需要的。教师不应该充当复读机的功能(难以置信的是现实中的念教材竟然成为了一种教学现象)。如果一位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那么可以断定,这位教师距教育工作者的素养要求还差甚远。再者,课堂上,教师关于教材的思考,使用的精力越少,则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越高。如果教师把全部注意力都用在自己关于教材的思考上,那么学生感知所教的东西就很费力,甚至听不懂教师的讲述。

2、运用探索问题式的授课方法

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以事实为起点、解决问题为终点、提供充足的知识背景这种探索问题式讲课方法很适合会计课堂教学。

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教师脑力劳动的一面镜子。假如学生还没有具备作为掌握知识的工具的那些能力,而教师已经把源源不断的新知识硬塞给他,那么这种囫囵吞枣的后果就是将学习变成了苦役。

会计学科知识具有实践性以及以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作为理论支持的特点——这是对会计学科特点的极为重要的认识起点。会计”事实”是支持思考的素材,教师应当选用一部分事实放在课堂上讲,而把另一部分事实留给学生自己去搜集和加工。对搜集事实的过程给学生提出一些方法上的指导,教给学生如何对事实进行思考,以此来培养学生搜集和加工事实的技能。

课堂上的提问以及练习是经常使用的互动手段,但不可以反复咀嚼已经熟知的东西,以免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冷淡和轻蔑的态度。提供的材料既包含一定”份额”的已知的东西又包含一定”份额”的新的东西,这是一个不可突破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建立在思维本质上的稳定的兴趣,并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对有能力的同学提供现实中的会计难题,比如将会计究竟是什么、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衍生金融工具、国际会计的协调化、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价值的确认与计量、网络技术对会计的影响、会计控制功能的实施、环境会计问题等一些新问题在相关学科里提出来,可以开拓学科知识的认识领域,引导学科知识的深入与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区分机械学习与判断分析

会计学科知识总是包含机械成分和判断分析部分。比如会计核算的程序,就是机械操作。而会计事项的处理则需要会计的判断分析。会计教学不应该有”更容易掌握”的出发点,将全部的知识都转为机械记忆。当学生的头脑需要考虑、深思和研究问题的时候,教师却让它摆脱思考,使出教育学上归纳的所有的”巧妙”办法,使自己的教学变得尽可能地”容易理解”,这样做是很愚蠢的。这就好比是给聪明伶俐的头脑做催眠术,使它变得迟钝起来,贻害不可估量。应该尊重思维的客观规律,少一些武断。慷慨于事实吝啬于概括,把思维能力的成长体验提供给学生。

在优秀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有经验的教师明确地认识到,详细讲解某一原理、事项或理论,就是不仅要向学生揭示问题的实质,而且要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使他们能够依靠自己的努力做出详细的解释。对会计政策、会计理论、会计实务传授”唯一正确”的认识倾向是有害的,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批判性思维。事实上,会计实践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需要职业的判断能力。因此,把一些知识的”砖瓦”递给学生,让他去掂量,怎样把这些”砖瓦“用到正在建筑的”楼房”上去,是一种高明的训练思维创造活动的做法。

4、提供适当的课后案例以巩固知识

巩固知识不应当仅仅归结为当教师刚刚讲完时就立刻喊学生起来回答问题。给学生布置适量独立完成的课后案例,让他们去深入思考教科书内容,这才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

尽管学生可以通过机械记忆来识记基本的会计理论、会计知识,但是主要地还是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它们。教师应当努力为教材的无意识记忆创造一系列条件。概念、观点、方法不应罗列太多,否则将导致记忆成本过高,变成只有学习没有智力的脑力浪费。当然,提示学生在听讲过程中做简要的笔记,把主要的逻辑点及其顺序记录下来,以及课后的整理,这也是一种巩固知识、训练抽象思维能力的有效办法。

5、融人人文文化,浸润生命对美的理解

人生光有点小聪明、仅掌握一些简单工具技巧是远远不够的。意识到这一点的不只是教师。劳伦斯·H·萨默尔斯(哈佛大学校长)曾经就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说到:假如我们葬送了人文教育的薪火相传,一切将覆水难收。我们需要拥有一种最基本的判断力,这种判断力既无法从对自然科学的探寻中得到,也不能从社会科学中获得。人文科学应被置于人类所有阅历的顶峰。

知识社会的教育观,既不能容忍有知识的野蛮人(这种人过着吃穿富足而精神贫乏的生活),也不能容忍有文化的非专业性人才(这种人缺少责任感与效率观)。(后者比前者贻害更大)

教师只有对会计学科知识的人文内涵有充分的认识,才能有意识地把人文教育融合进会计教学当中,让学生感受和欣赏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实践活动的理性与人文之美。

(二)课外阅读

课堂教学毕竟是时间短暂而宝贵,大量的学习还是在课后进行。

电大会计教学以专科层次为主,设置的任何一门课程都不能覆盖经济生活中的各个复杂方面,很多问题要在更高级的课程中解决,甚至一些问题则根本不能在课堂上解决。

但是,对于一些课堂上没有明确讨论过的学科中的问题,则可以通过阅读,并将它们与所学过的基本原理联系起来思考,从而得到满意的解决。

阅读应当跟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阅读能深入了懈并思考各种会计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支持和会计实践中的热点问题,这样将有助于学科知识的掌握与拓展。

科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教师不可能做到把层出不穷的事务、概念、理论、方法、制度等完全补充到课堂教学里去。因此,阅读就成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书目。在学校图书馆里,应当有足够的书籍,用来扩充学生在教材方面的知识。(不幸的是,电大系统书籍少而且陈旧是常见现象)

对于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来说,他在脑力劳动上所花费的时间,用在阅读教科书上是很少的,大部分的时间是用在阅读非必修的书籍上的。思考习惯的形成,思考能力的提高,在决定性的程度上是依赖于课外阅读的。就这一点来说,课外阅读是培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如果一个学生只读教科书,把全部时间都花费在准备必修课上去,那么知识的积累、学习的效率是令人担忧的。

著名作家林语堂在”论读书”中尖锐地指出读书之忌,可拿来以警示:1、所读非书。学校专读教科书,而教科书并不是真正的书。读一部《小说概论》,到底不如读《三国》、《水浒》。2、无书可读。因为图书馆存书不多,可读的书极有限。3、书读不好。学校所教非慎思明辨之学,乃记问之学。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札记》早已说过。书上怎样说,你便怎样答,一字不错,叫做记问之学。学堂所以非注重记问之学不可,是因为便于考试。

(三)网络学习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开放性不仅体现在教育的终生性,还体现在现时教育的无限性,后者依赖于互联网提供的广博之信息。加拿大人马歇尔·麦克卢汉说过,改变中世纪大学的并不是文艺复兴运动,而是印刷书籍的出现。同样,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是知识社会教育赖以支持的信息传播前提。

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教学资源是任何一个课堂上的教师都无法比拟的。大量的分析素材(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丰富的案例资料)和教学课件、丰富的书籍与文章、随时的BBS讨论与快捷的邮箱传递功能等等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无限的选择机会和交流手段,学生可以按需索取,自我服务。

三、学校经营管理政策

一提到教学质量,有人马上就联想到教师。这样片面、孤立的看问题,是犯了认识论上的错误。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个学校整体运营的综合结果。事实上,学校教育理念的定位、理念实施的制度体现、激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考核与评价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每个环节都会影响到教学质量。教师只是其中的一环。况且教师作用的发挥常常受制于学校的激励政策以及教育投入的比重。

要想了解一个学校的经营管理状况对教学质量的作用。一个最直接又简便的方法就是查看学校的财务报表。(会计报表的重要作用!)学校的激励政策是否有效、人员配置是否合理、支出与效益的对比是否最大化,这些是考核一个学校管理水平的主要方面,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