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特点及辅导对策范文

时间:2023-10-17 17:26: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生心理特点及辅导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生心理特点及辅导对策

篇1

一、初中生心理特点简析

目前,我国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如何?近年来,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抽样调查,其结果表明,当代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有关调查表明:“初中有4.5%的人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0.5%的人有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初中生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躯体化、强迫症状、忧郁、焦虑和敌对五个方面,教育方式、人际关系、性意识、、学业压力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症状表现为:缺乏耐力、容易被人误解、思想不集中、缺乏自信、缺乏观察力、过于担心将来的事、容易动怒、父母期望值过高等。”又如,有人用《SCL-90自评量表》进行的心理测试发现:“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的比率在10%以上的项目,初二有强迫、人际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等6项,初一除上述6项外还有“焦虑”一项。初一、初二年级学生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症状等9个项存在问题的学生比率平均在11.11%。”据新华社最近报道:“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目前35%的初中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其中5.3%的初中生存在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国内近年的众多调查发现:“存在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小学占10%,初中占15%,高中占20%。”

以我校为例:在近五年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我发现:

焦虑状态处于较高水平。即初初中生情绪中,最受影响的是焦虑状态。产生焦虑状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初初中生学习任务过重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尤其是初三学生,面对升学的压力和家长的高期望,必然产生高强度的焦虑感。其他还有人际关系、独生子女的特殊生活环境等也是给他们带来焦虑的重要原因。

抑郁、孤独、敌对、恐惧状况分析。初初中生抑郁状态低于焦虑状态,高于孤独、敌对、恐惧状态,孤独状态最低。这一现象表明,现在学生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孤独无助的情况较少,这方面情绪受到的影响最小。另外,在恐惧状态中,初三男生的恐惧状态是最低的。这说明初三男生由于年龄的优势,体格上的突变,性成熟化,自我安全感加强,所以恐惧感最低。

初中二年级是初中阶段的特殊年龄阶段。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焦虑、抑郁、敌对、恐惧这四个等级,初二年级都处于最高水平。从数字分析的结果来看,各项指标中初二年级都与初一年级有明显差异,而与初三年级差别并不明显。这说明,初二年级学生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及在特殊情绪方面有明显的表现,他们不仅处于学习分化阶段,且焦虑、抑郁、敌对、恐惧感高。初二年级是初中阶段的一个转折点,是一个关键的年龄阶段,应受到特别关注。

初中生心理特点性别差异明显。在焦虑、抑郁、敌对、孤独、恐怖情绪中,女生明显低于男生。这一调查符合男女性格特点。女生善于诉说,善于表露,所以在情绪上容易得到渲泄,在五个项中,除恐惧外,都低于男生。男生由于不善于表露,情绪往往得不到渲泄,这就使男生更感到焦虑、抑郁、敌对、孤独。工作中,我们应该注意到男女性别在心理上的差异。

在掌握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心理需求之后,在工作中,我们就能够对症下药,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高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

初中生的心理问题,一部分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消失,但另一部分则要通过接受专门的教育、训练,掌握心理调整方法才能较快而有效地克服,单靠传统的教育方法是难以奏效的。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卫生处指出:“学校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最适宜的场所,学校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并通过特殊问题的干预和咨询,转变学生的行为。”

笔者认为,当前,维护和提高初中生心理素质,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1.把心理健康教育和课程教育结合起来。中学的许多课程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教师应积极深入的挖掘,对初中生实施自觉地、有意识地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比如,历史课中英雄任务的坚强意志和英雄事迹、语文课文中人物心理的描写和任务形象的分析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2.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结合起来。班主任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应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班主任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重视关心学生健康心理,尝试用心理辅导的方法来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工作中注意在班级内营造一个优良的有利于健康成长的心理氛围。

把心理健康教育和第二课堂结合起来。据调查:“有41.0%的初中生认为健康教育的最佳形式是广播;37.2%的初中生认为是黑板报。21.8%的初中生建议开设健康教育课。”因此,学校要采用开设健康教育课或讲座,利用广播、电视、录像、黑板报等宣传工具,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要求,让初中生从多角度、多场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身心发展特点,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转变不良行为,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3.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家长重视孩子的生理需求而往往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与孩子很难沟通,部分家庭的不当教育方法还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心理问题。学校应该建立家长学校,并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教会家长如何做孩子的朋友,学会和孩子沟通,及时了解自己的孩子并采取响应的合适的教育方式。在这一点上,我们学校的家长学校是办得比较成功的。

篇2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渔峡口镇第一、第二初级中学进行,共发问卷1021份,回收有效问卷1004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师、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16%的初中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高中中专毕业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小学毕业生挣钱多,只有2%的学生认为文盲能获得较高收入。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中专或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劳技学习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57%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许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长”看做是“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对于这一认识的争议性,不属本文讨论的范畴。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在劳技课、活动课上学到较多的、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在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中,我们得到了一组令教师们震惊的数据,52%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48%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师指点”。对于这一结果,也许我们对信息的有效度产生怀疑,或者强调它的地域性特点,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行为滞后”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认同,并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55%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18%的学生选择就业,27%的学生还没有考虑。有读大学愿望的占37%。

初中学生对于“务农”的态度是我们调查的重要目标之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务农,其比例随年级变化,且该心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波动,其波动特点为:初一为69%,初二为58%,初三为72%。

(二)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农村的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大学教育。

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初中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初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中专生和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中专或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初中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在教师座谈和学生家长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对学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长和教师也失去了对教育的信心,厌学情绪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时滋生并蔓延,我们称这一现象为农村教育的世纪迷茫现象。不可否认,这一现象所反映的是一种消极的教育价值观。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初中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中专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73%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性,但有67%的学生却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但他们中48%的学生没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准备读高中中专,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事业的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3%的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但这部分学生在上劳动技术课时并不认真,平时也很少接触农业科技方面的资料。同时,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农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初中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放弃考大学的愿望;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习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3.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习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

4.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农村初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且大多数侧重于纪律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少,从而在学习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松外学校紧的矛盾局面。

5.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初中越来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是,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习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

6.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滞后,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制约和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对策

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积极地帮助农村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初中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平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

进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主要是务农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使他们在学习期间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毕业时选择自己适合的就业岗位。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考试心理、学习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1986年,原国家教委等四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村教育“应该从办学为了升学转到以为本地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主,兼顾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这个方向上来”。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初中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我们应该引以为鉴的是:传统的也是落后的农村职业高中教育,当前步入了关、停、并、转的恶劣境况。那么,在农村初中实施职业教育,则必须致力于追求教学内容的科技化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4.紧扣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主动适应学生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

为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在普教中渗透职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相对均衡各学科在教学时间上的比重,淡化各学科考核的学术标准,以使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各学科的均衡学习和最感兴趣的学科的强化学习。

篇3

初中美术课程是初中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传统美术课堂教学方法的老化, 使课堂呈现出枯燥乏味的气氛, 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旺盛, 叛逆性格突出, 虽然初中美术教师已经在课堂教学中投入大量精力, 但是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多媒体技术正在慢慢地广泛应用到初中美术课堂中, 并且以其特殊的优势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笔者相信,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初中美术教学打开一片新天地。

2、初中生美术学习的心理特点

初中生的年龄一般在12~15岁, 现阶段的初中生心理水平不断成熟, 并且基本上能摆脱无意性、情绪性等不成熟的状态, 能够表现出较稳定的有意性、计划性和目的性, 虽然还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但是其自身的自制力、抵抗力已显着增强。随着心理水平的提高, 初中生各感知觉过程也正在成长成熟。在初中美术学习过程中, 初中生已经能够比较准确地感受并且能够分辨出不同的色相、明度、纯度。除此之外, 初中生的感受力和判断力也显着增强, 注意广度和注意稳定性正趋于成熟, 能够专心致志地完成任务, 在40分钟的美术课堂中较高程度地集中注意力。

艺术活动最能充分体现人的个性特征, 而反过来, 艺术活动也能发展人的个性, 二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携手共进的。初中生对各学科的兴趣不同, 这除了与初中生自身、学科特点有关外, 还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很大关系。初中生已经开始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感兴趣, 开始自觉地、有意识地把自己的兴趣和前途联系起来, 从而具有了学习动机。随着生活中对美的体验, 初中生开始形成与美术有关的审美、鉴赏、创造能力。

3、初中美术教学的特点

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美术教学要力求体现素质教育。初中美术教学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重在培养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要相信初中生学习美术的能力, 相信他们具有巨大的学习美术的潜能。按照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美术课堂的设计应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面向全体学生, 以学生发展为本,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

2) 初中美术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使这种兴趣在实际生活中转化成对美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美术课堂教学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在使学生思维变得流畅灵活的同时, 能够开发学生创造想象的潜能。

4) 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美术作品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标准要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4、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初中阶段的美术课堂就是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审美、创新能力, 并传授学生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初中美术课程所容纳知识量很大, 但是相应的课时寥寥无几, 这就要求教师在仅仅40分钟的课堂上提高教学效率, 同时保证质量。现如今, 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初中美术教学中,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很好地解决美术课堂教学时间紧迫的问题。结合初中生美术学习的心理特点以及初中美术教学的特点, 简单阐述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在美术鉴赏课上使用多媒体技术, 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美术鉴赏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 在多媒体教学出现以前, 教师的教学手段是非常简单的, 实际上不可能把绘画名品、雕塑作品真正搬到课堂上, 也无法带学生真正地走进美术馆观赏作品。在这种情况下, 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就凸显出来,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相关美术作品的图片、创作背景、作者简介等资料, 等到课堂需要时, 直接在课堂上用多媒体展现出来即可, 教师仅需简单介绍, 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接受丰富的鉴赏知识。可以说, 多媒体技术在为初中美术鉴赏课提供丰富的美术素材的基础上, 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在美术设计课上运用多媒体技术, 可以深化教学内容 初中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关键时刻, 初中生的创造能力正逐步提高, 而初中美术设计课正有助于初中生创新、创造能力的提升。如在教授学生手工设计制作装饰画这一节课时, 传统课堂一般是教师口头讲述制作装饰画的步骤及学生要注意的问题, 或者是学生直接看教材内容, 当然教师也可以当堂制作装饰画, 以传授给学生具体的方法, 但是在仅仅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是不容易实现的。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提前制作微课视频, 或者利用PPT展示装饰画的材料、制作步骤, 并为学生提供相关装饰画图片资料, 这样做既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又有助于开阔学生的创作思路。

在美术素描课上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 突破教学重难点 初中美术课中的素描教学主要包括理论知识与技巧技能教学, 理论中主要包含构图、透视、观察等。以透视为例, 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能够化繁为简, 如教师可以使用Flash动画制作软件, 建立起一个包含透视三要素的文件, 其中包含被观察物件置于视平线上、中、下三个位置的状态, 并变静态为动态。同时, 理论应联系实际, 教师还要使用照相机拍摄一些类似物件, 并制成PPT课件。教师在此基础上再讲解这一内容, 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初中美术教学滥用多媒体出现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以其鲜明的色彩、生动的画面、形象的演示, 打破了过去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单调乏味的氛围, 通过多媒体技术所具有的声、光、电等多种信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作为初中美育的主阵地, 美术课出于对色彩、图像、设计等更多的需求,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美术教师热衷于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中来, 大有一统天下之势。但是在近年来的初中美术教学实践中, 滥用多媒体所造成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

弱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中应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而有些课堂一节课需要放几十张PPT课件, 恨不得把所有的教学内容全部放到课件上, 教师只要操控电脑一张张地放映即可。而学生也只是木讷地观看幻灯片, 没有了思考与互动的空间, 久而久之, 会形成一种惰性思维。

抹杀了教师的示范作用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 尤其是一线美术教师, 应该具备徒手直观为学生演示、绘画的能力。因为这种亲自示范不仅能够传授给学生知识, 更能够加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尽管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能展示技术技巧的全过程, 但是师生之间没有交集、没有沟通, 难免会出现问题。

忽视了流行元素对学生的影响 一个完美的课件并不是简简单单就可以制作完成的, 它和美术作品一样, 是经过精雕细琢形成的, 所以就会出现有的教师一劳永逸, 同一个课件连续使用几年的现象。可是时代的脚步并不会停息, 课件不及时更新, 难免会出现课件中很多审美观落伍的情况。

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依赖性过强 一些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依赖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现如今一大批一线教师离开所谓的高科技--多媒体, 将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在美术教学中更是如此, 已经很少有教师在黑板上直接展示画画的过程。作为一名合格的一线初中美术教师, 要有的放矢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不要做多媒体技术的奴隶.在实际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 如果一线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 没有多媒体就寸步难行, 这样不但发挥不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还可能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6、多媒体教学应用于初中美术教学的对策方法

将多媒体应用于初中美术教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问题呢?究其原因, 主要在于部分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 没有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武装自己, 指导自己的初中美术教学。要想使多媒体技术与初中美术教学完美结合, 需要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内容, 形成正确的多媒体应用于初中美术教学的观念, 多考虑多媒体教学的过程, 创新多媒体教学的方法, 并且能够理性科学地评价多媒体教学取得的成果。

1) 在正确的多媒体教学理论指导下, 可以创设初中美术教与学的系统过程, 这一过程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教学效果, 从而避免过度依赖多媒体的现象。

2) 在开展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 既要考虑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如教学的目标一定要明确, 又要考虑硬件知识的教学, 可以借助多媒体对硬件进行模拟, 还要考虑软件操作和应用的教学, 互动性要强。

3) 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 而不是目的, 创新初中美术学科的多媒体教学形式, 让多媒体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科学评价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效果。作为一名一线初中美术教师, 对自己的多媒体课堂设计进行评价的时候, 应该保持理性的头脑, 并且要遵循客观事实, 严格按照美术教学所要求的艺术性、科学性、教育性、技术性等相关原则进行评价, 使课件的设计更趋于完美。

7、结语

总之, 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活跃在初中美术教学舞台上的一股新鲜力量, 教师可以在针对初中生心理特点以及初中美术教学特点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多媒体省时、高效、直观动态、声像同步的特点, 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课堂效率。虽然也存在滥用多媒体而出现事倍功半的后果, 但这并不能抹杀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一些传统美术教学中的优秀方法和手段是多媒体技术不能代替的, 所以要秉承一种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的理念, 并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 真正做到合理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技术。

参考文献

[1]廖经花, 黄邦伟。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科普童话:新课堂, 2015 (12) :97.

[2]田海林。浅谈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实践应用[J].科技资讯, 2014 (28) :180.

篇4

【关键词】 初中生; 性审美; 异往

1问题提出

中学阶段性教育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伦理、性道德、性审美等多个方面。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当前的性教育方式及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探索切实可行的性教育模式势在必行。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性审美能力。陀斯妥耶夫斯基甚至说过:“美可以拯救世界”,所以“正确的性审美可以拯救迷失的灵魂”。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性审美呈多元化趋势发展,不同的人依据不同的性审美标准,在对待和处理性审美问题上也就表现出了多样性。当前有不少学生在一些社会不良性审美观的误导下,出现了性审美的盲目和偏差,所以从青春期教育角度来探讨初中生性审美非常必要。

关于性审美的研究文献多为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几乎没有。史红在《性美学》一书中提出了性审美的本质、规律、评价标准及性审美的影响因素等,性审美(sexual taste)是以男人或女人作为审美的主体或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它将自己的审美对象直接指向异性。进入青春期后,初中生开始特别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所以对初中生的性审美教育重点应该侧重在性审美的价值观教育,即审美情趣、审美判断和审美理想教育。主要包括审美价值观,主体美的内涵和塑造如心灵美、体态美、语言美、气质美和性别美。于海燕在《浅谈中学生青春期性审美与性美育》中提到青春期性审美体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追求自身性角色的美;②迫求异性美;③追求偶像的美。

综上,我们认为性审美的界定可以包括两个大方面:自身性角色的美和异性美,而美的内涵又包括外形美、心灵美、语言美、礼仪美、气质美、性别美、偶像美等。

性审美与心理活动息息相关,性审美过程需要借助感知觉、注意、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过程,也与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如情绪、气质、兴趣等有很大关系。针对初中生性审美相对比较外在、肤浅和非理性的特点,我们旨在研究初中生性审美过程中的现状及原因,发现初中生性审美的发展特点与内在规律,以初中生异往特点和现状作为研究切入点,利用初中生爱美的契机,探索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措施,帮助初中生克服不恰当的性审美心理,指导初中生进行健康正常的性审美实践,激发初中生高雅、成熟、理智的性审美观。

2研究方法

2.1被试

本研究以本校初一、初二年级学生为被试,共发放调查问卷325份,回收320份,有效问卷302份,有效率达94.3%。其中,男生149人,女生153人;初一157人,初二145人。

2.2工具

选用自编《初中生性审美及异往问卷》,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该量表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性审美分量表,包括6个因子,分别为性别美、服饰美、体态美、语言美、偶像美及总体形象,总体信度α系数为0.875;第二部分是异往分量表,包括2个因子,分别为“恋爱”态度,“恋爱”原因,总体信度α系数为0.923。客观题共46道题,主观题为2道题。

2.3程序

在心理老师指导下,由班主任协助,以班为单位进行一次性集体施测,统一发放并当场回收问卷;数据采用SPSS 15.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包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

3统计分析和结果

3.1性审美总体差异分析

以性审美总分为因变量,年级、性别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级、性别主效应显著,初二年级显著高于初一年级分数,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年级与性别交互作用显著,年级与性别交互作用主要表现为初一男生的分数显著高于女生,初二则相反。见表1。

表1性审美总体差异分析变异来源MSdfF性别0.7413.33年级3. 28114.68***性别×年级1.8418.23***

3.2异往总体分析

以异往总分为因变量,年级、性别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级、性别主效应显著,初二年级显著高于初一年级分数,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年级与性别交互作用不显著。见表2。

表2异往总体差异分析变异来源MSdfF性别0.6314.123***年级2.19110.21***性别×年级0.7516.34

3.3初中生性审美具体情况

总体状况为我校初一、初二学生对自己形象的重视程度较高,84.5%的学生比较看重个人形象。但是对个体形象的满意程度不是太高,只有53%的学生比较满意。下面从行为美、健康美、气质美、服饰美、偶像美等方面进行逐一阐释。

3.3.1.外表美大部分学生认为女生短发,显得干净利落,而男生的平头为少数学生不能接受。85%的学生认为发型应该接受学校的管理,而25%的同学不同意学校过多的干预。而对于校服大部分学生认为宽松得体的衣服更适合学生,而10%的学生觉得校服应该体现本校特色,并与时代吻合。学生认为外貌在引起异性注意方面占到30%。

3.3.2体态美关于上课回答问题的姿势,86%的学生认为两手下垂,立正回答最好,另外的学生认为回答问题的站姿无所谓。75%的学生能够意识到上课坐姿正既有利于身体发育,又可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3.3.3性别美男生女生均认为有魅力的异性应该是:学习好、乐于助人、性格开朗、善良、言语文明等。男女生的认识差别在于,男生还认为文静、漂亮、尊敬师长、体贴的女生更有魅力;女生认为幽默、诚实、体贴、有理想、稳重的男生更有魅力。在引起异性好感方面,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

在优秀和顺其自然上有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一学生比初二学生认为优秀更重要,初一学生认为怎么做引起异性好感上认为幽默开朗最重要,初二学生认为顺其自然最重要,其次是幽默开朗。在好好学习和顺其自然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生认为学习好更能引起女生的注意,女生则倾向于顺其自然,再次是乐于助人,然后是学习好。女生认为引起男生好感的第一个因素是顺其自然,其次是幽默开朗,再次是乐于助人。从表4可以得知,在认为自己吸引异性的地方的选择中,在各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女生均认为吸引异性的地方首先会是心灵美,其次是气质美。初一初二在语言美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初一初二学生都认为吸引异性的首先会是心灵美,初二学生更认为语言美能够吸引异性,其次是气质美;初一认为其次是气质美,再次是相貌。

表3性别美的性别和年级差异M男女SD男女t

性别M初一初二SD初一初二t

年级学习好0.190.110.390.311.97*0.150.170.360.380.48乐于助人0.240.200.430.400.680.260.180.440.381.65幽默开朗0.430.330.490.471.490.410.360.490.480.78服饰好0.010.010.080.09-0.240.000.020.000.13-1.44优秀0.060.120.250.33-1.530.130.050.340.222.32*顺其自然0.270.460.450.50-3.12*0.280.410.450.49-2.0*

表4性别美的性别和年级差异M男女SD男女t

性别M初一初二SD初一初二t

年级心灵美0.490.590.500.49-1.860.530.530.500.500.00体态美0.180.230.390.43-2.350.170.240.380.43-1.40语言美0.270.290.450.46-1.520.210.350.410.48-2.59*气质美0.290.350.460.48-2.140.290.340.460.48-0.75体形美0.200.180.400.391.320.160.230.370.42-1.26身高0.260.170.440.381.420.190.250.430.44-1.07相貌0.280.290.450.45-1.270.260.310.440.46-0.75学习0.220.140.410.352.630.220.150.420.351.63

3.3.4偶像美男生女生崇拜的首先是歌星,其次是影星。在对歌星和历史名人的崇拜上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比男生更崇拜歌星,男生比女生更崇拜历史名人。在对企业家的崇拜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初二学生比初一学生更崇拜企业家,初一和初二学生都是最崇拜歌星,其次是影星,但是在歌星上初二学生比例高于初一,在影星上初一学生比例高于初二。初一初二都认为崇拜明星具备的特点排序是:有才(56.1%),奋斗精神(50.2%),外表(41.9%),女生比男生更看重明星的外表。见表5。表5偶像美的性别和年级差异M男女SD男女t

性别M初一初二SD初一初二t

年级歌星0.290.510.460.50-3.56*0.360.410.480.49-0.76影星0.280.260.450.440.350.290.240.450.430.94历史名人0.180.070.390.252.68*0.160.110.360.310.98企业家0.060.060.240.230.1210.0230.090.150.29-2.49*其他0.190.220.460.47-1.360.150.160.170.140.93

3.4初中生异往现状

3.4.1“恋爱”原因学生认为“恋爱”原因主要是喜欢对方,其次是当不适合向父母说时可以找到倾诉对象,另外还受到各种影视作品、网络书籍的影响。初二学生选择“恋爱”更多是从众,而初一学生从众现象较少。在自己“恋爱”可能的原因上,调查结果如看6所示。在打发时间和不好意思拒绝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二更容易选择打发时间和不好意思拒绝;在感到孤单,心灵空虚和不好意思拒绝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生更倾向选择这几个选项。

表6“恋爱”原因的性别和年级差异M男女SD男女t

性别M初一初二SD初一初二t

年级孤单0.260.210.440.410.87 0.170.320.38 0.47 -2.90*好玩儿0.10.130.300.34-0.70 0.110.120.31 0.33 -0.39追求爱情0.160.110.360.320.98 0.110.170.31 0.38 -1.45了解异性0.150.110.360.320.81 0.140.110.35 0.32 0.64模仿他人0.020.020.150.130.41 0.030.010.16 0.10 0.98对抗父母0.010.010.090.09-0.03 0.0100.12 0.00 1.19打发时间0.040.110.190.32-2.25*0.080.070.27 0.25 0.42满足虚荣0.030.020.170.150.33 0.030.020.18 0.14 0.70心灵空虚0.050.10.210.30-1.56 0.040.110.20 0.32 -2.26*真心喜欢0.310.420.460.50-1.81 0.390.320.49 0.47 1.11不好拒绝0.020.070.120.26-2.24* 0.020.080.14 0.27 -2.91*

3.4.2“恋爱”态度对自己有没有可能“恋爱”的调查结果显示:40%的学生表示遇到有好感的人,一定会;而33%的学生则表示即使有好感,也努力克制自己。对正在“恋爱”的同学,9%的学生表现出羡慕和嫉妒,接近一半的学生愿意表达自己的祝福,10%的学生认为他们应该以学习为重,而其余的同学认为不关自己的事情,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只有4%的学生认为这种现象影响周围人,表示反感。对于“恋爱”的影响,不到一半的学生认为特别分散学习精力,会影响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其他的学生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关于初中生恋爱的结果,51%的学生认为根本不可能在一起,18%的学生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交到更多的知心朋友。

对于“恋爱”同学之间身体亲密接触的程度:绝大多数学生可以接受牵手,29%的学生可以接受拥抱,10%的同学可以接受接吻,1.7%的学生认为只要两个人愿意可以更进一步。而对于的伤害,只有少数学生略有所知,但不是很清楚;30%的学生几乎没有了解;11%的学生通过网络基本了解,但表示并不在意。63%的学生特别希望老师给予相关的知识及恰当的引导。

4讨论

4.1初中生性审美

4.1.1初中生性审美总体特征大部分同学比较重视自己的形象,符合初中生心理特点,初中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初中生会在心目中有一个假象的我,感觉自己像舞台上的演员受到很多同学的重视和关注。一半多的同学对自己的形象比较满意,接近一半的同学对自己的形象不是特别满意。大部分同学的自我接纳程度比较高,而少部分同学不能够接纳自己,主要表现为不能接纳自己的相貌(主要是体型),有32%的同学认为言语需要改进,20%的同学认为行为、修养需要改进。言语不良主要表现为在校园中容易出现骂人现象,看来部分初中生能够清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认为需要改进。这也是初中生自我意识提高的表现。不能接纳自己直接影响了初中生的自信,大部分本校初中生自信程度较低,很难发现自己的优点,对优势和劣势也有不清晰的认识,大部分同学认为学习好、能歌善舞等才能算得上是优势,而对于写字好、整洁、礼貌等认为不能称得上是优点。另外,我校学生对偶像的崇拜主要是影星和歌星,崇拜的表现只是喜欢看他们的作品,喜欢听他们的歌曲,或者收集相关资料或课下经常谈论,只有少数学生会选择去演唱会,对偶像的崇拜属于正常范围,没有到疯狂追星的程度。这可能与我校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经济情况及接受的媒体信息较少有关,我校地处城乡交界,60%的学生为外地学生,经济情况一般,加上借读的压力,更多的学生更看重学习方面。所以他们更看重偶像的才华和内在品质。

4.1.2初中生性审美性别特征男生比女生更认为自己需要在言语上做改进,这与平时的表现有关,男生骂人现象较为严重,而且多受到家长的影响。女生比男生更认为自己的发型需要改进,这与学校规定有关,我校规定男生必须是短发,女生不能留盖过眼睛的刘海儿,而实际上,很多女生喜欢留盖过眼睛的刘海儿,这一点经常受到学校相关部门的批评。所以女生能意识到自己发型的问题,但出于从众心理和反抗心理,她们依然坚持自己的发型。女生比男生更重视自己的形象,这与男女生发育有关,女生较之男生生理发育较早,心理成熟较早,所以女生比男生更意识到自己的形象在异性和同性心目中的重要。关于有魅力的男生女生,男女生均认为学习好、心灵美和性格方面最为重要。文静和开朗的女生都能受到男生的欢迎,漂亮的女生也容易赢得男生的喜欢;女生更看重男生的幽默开朗和体贴,对于外貌不是特别看重。女生比男生更崇拜歌星,男生比女生更崇拜历史名人。日常表现为女生比男生更关注超女快男的比赛,知道更多关于比赛的信息和歌星的信息;男生更喜欢读历史故事,知道更多的历史知识。这也符合男女性别差异,男性更倾向于征服和力量,女性更倾向于闲适和柔情。

4.1.3初中生性审美年级特征初二年级比初一年级更重视自己形象,日常表现为初二年级的服装要比初一年级服装更为整洁,初二年级比初一年级携带更多装束品(镜子和梳子)。这与初中生发育特点有关。初一学生认为怎么做引起异性好感上认为幽默开朗最重要,初二学生认为顺其自然最重要。这与学生的经历有关,初一年级学生更看重性格,而初二年级学生可能更容易凭感觉。初二学生比初一学生更崇拜企业家,这说明初二学生有一定的理想和追求,这与学生一定的自主意识和更加侧重思考有关。

4.2初中生异往

4.2.1初中生异往总体状况我校初中生经常主动谈论“恋爱”这个词,但是对于“恋爱”的界定并不明确,在他们的观念中,喜欢异性的某个方面或被喜欢,并愿意在一起就是恋爱。对于正在“恋爱”的同学,他们愿意祝福,甚至自己也试图去尝试。同时他们也认可“恋爱”双方可以有一定的身体接触,比如亲吻,边缘性,而对于实际的伤害知之甚少。

4.2.2初中生异往性别特征“恋爱”原因和态度上都没有显著性别差异,他们认为是如果谈恋爱是因为真心喜欢对方。而女生多是因为感到孤单,心灵空虚和不好意思拒绝才选择接受男生,经过访谈发现,容易被男生喜欢的女生一般具有这样的特征:学习一般,相貌良好,经常在教室外活动,性格比较活泼甚至泼辣,她们自己评价比较“疯”。男生具有阳刚、大气、有正义感,即使偶尔打架也被女生看好。

4.2.3初中生异往年级特征由于生理发育原因,初二比初一学生更加关注异性,并且在“恋爱”上存在盲从现象。初二学生比初一学生更能接受身边的同学“谈恋爱”及一些身体接触。这与他们的身体发育程度和受大众传媒及校园环境影响有很大关系。

5教育对策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学校要综合采取各种干预措施。

第一做好学校宣传工作,通过广播、手抄报、板报等让性审美的恰当理念深入到每个学生。同时通过讲座和课程对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思索,促进学生思想转变和行为改变。

第二利用心理课加强对学生的性审美教育,可以分年级开设一些心理课程,如最酷的口头禅、青春的魅力、花季面对面等,这样可以使学生言语更加文明,特别是口头禅的使用应更加符合学生身份,也能改善学生性别美方面更看重外在的现象,从而引导学生从外在美的关注向内在美方面转变。初二学生因为生理发育问题,在异往方面显得比较茫然,学校应该加强初二学生的异往心理疏导。

第三也可以在不同学科教学过程中进行性审美的渗透教育,如生物课、历史课、美术课、政治课都可以从不同角度让学生学会审美,学会自尊自重。语文课可以通过诗歌赏析或文学鉴赏角度让学生从性别审美和对友情、爱情的看法对美进行重新思考;美术课让学生从生理和美学角度对美有新的认识;政治课让学生从语言、礼仪角度让学生认识到真正的性别魅力来自于自身素养的修炼和气质的培养。

第四可以通过心理社团方式进行朋辈辅导,让学生自编性审美期刊,自编青春魅力心理剧,在真正动手动脑做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相互教育,真正认识怎样的美是高雅的、深刻的和理性的。

第五可以通过主题班会活动和一系列的文娱活动(T台秀、辩论赛)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更多的接触,在活动中对影响有更多的了解,破除异性之间彼此的神秘感和距离感,也能重新审视自己的性审美观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角去感悟性的真正魅力。

参考文献

[1]贾宝先,肖喜如,高军华.大学生性审美之研究.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12-26.

[2]韩英红.大学生的性教育不能忽视性审美教育.中国性科学,2004(4):15.

[3]于晓燕.浅谈中学生青春期性审美与性美育.中小学教师培训,1994(4):15.

[4]李晓天.中学生青春期性教育的探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5]易湘成.中学生性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0.

篇5

关键词:初中数学;差生;原因;对策

1 初中数学差生的形成原因

1.1 社会的不良风气

初中生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的广泛,可他们的是非辨别能力还不是很强,很容易被那些不良、不健康的思想所感染。当今社会存在着很多的拜金主义者,他们宣传读书没有用的不健康思想,加上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确实也不够重视,便使得很多学生受到了这种不良思想的感染,从而歪曲了学习态度,不能把主要的精力放到学习中来。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学习成绩下滑,学习兴趣丧失。

1.2 家庭的溺爱教育

由于现在的社会现状,很多孩子的父母都出外打工,不能够陪在自己孩子的身边。取而代之的是这些学生的爷爷奶奶或是姥姥姥爷在陪着他们学习和成长。众所周知,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家,他们在照顾孩子上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没有精力时时刻刻地看护孩子学习。再加上“隔辈亲”这个道理,无论爷爷奶奶还是姥姥姥爷都无限地娇惯和溺爱这些孩子,使这些孩子在平常的生活中逐步养成了懒惰、娇嫩的性格,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奉献,当面对学习的烦琐和无味时就只会逃避,从而无心认真刻苦地学习和钻研。

1.3 学生缺乏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确实非常抽象,学生需要仔细认真地动脑筋想和思考。浮躁的初中生很难静下心思考,而数学教育又要求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将知识掌握牢固和理解透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跟着教师的脚步积极思维。学生在长时间的这种很不情愿的学习状态下学习,就会对数学逐渐失去了兴趣,丧失了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4 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不牢固

数学知识的联系性非常强,初中的数学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小学数学知识。学生学习了新的数学知识之后,无论是解题还是解决实际问题,都不可能只是单纯地应用这一个新知识,而是所有学过知识的综合应用。学生想要学好数学就必须扎实和牢固数学基础。可是现实当中,很多学生在小学时就不重视数学的学习,虽然每次考试都能顺利过关,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地将知识掌握全面和牢固。这导致学生在初中的学习当中出现知识不连贯,不系统的现象。

1.5 学生的学习方法或是思维方式不正确

初中数学的学习方式、方法和小学数学的学习方式、方法大不相同。小学的数学教学任务相比之下比较轻,教师在讲完每个知识点后都会有足够的时间将关于这个知识点的每个题型都讲解清楚,学生都能做到非常熟练。而初中数学教学的任务就比较重,教师的讲课时间非常有限,因此,教师只能将典型的例题精讲给学生,学生只能靠例题的思路去课下练习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但是有些学生却适应不了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他们仍按照小学数学的学习方法学习初中的数学知识。这是导致那些小学虽然学习好的学生到初中之后数学成绩就直线下滑的原因。

2 转化差生的教学对策

2.1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能够更好地推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若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初中学生大都具有较强的好胜心理,且对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敏感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好这一心理特点,改善以前传统的教学方式,设计出新颖的教学手段,把枯燥、抽象、烦琐的数学知识转化为能刺激学生学习兴趣的新鲜事物,激励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上进心。

差生的内心感情世界往往比较丰富,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呵护,要想提高差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进行必要的表扬以及情感教育是必要的,因此作为教师还要用风趣幽默、激情欢快的语言和表情来感染学生,并营造有趣、生动、形象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乐学、爱学、主动学和积极学。

2.2 重点指导差生的数学学习方法,使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师要对那些非常喜爱数学,但是因为总是找不到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的数学差生重点进行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在他们对已有知识掌握得更加全面、牢固、扎实和系统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培养这些数学差生的正确数学学习观念,让他们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使他们的数学能力得到飞跃性的进步和发展。

2.3 尊重差生的人格,让他们克服自卑及恐惧心理

这些学生由于自己的数学差,心里难免会伴有强烈的自卑感。他们内心十分害怕碰触关于数学的话题,不愿意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惧怕暴露自己的弱点而把自己封锁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养成孤僻、自卑的性格。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创设平等互助的教学环境,对那些数学差的学生要格外尊重,注意和他们说话时的语气和表情,时刻鼓舞他们参与到数学的讨论中。教师要使这些数学差的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其实很优秀,没有比别人差,以此来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去除自卑心理,提高他们的自我信任感。

2.4 创造成功机会,重拾数学学习信心

教师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地设计教学环节,有意识地为那些数学差生制造学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经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对数学的学习重拾信心,并在数学学习的这个舞台上大展拳脚,取得优异的成绩。

3 结语

总之,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和鼓舞学生参与数学的学习讨论,在教学中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重视差生的存在,分析其原因,找到相应的改善对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真正提高初中数学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彦民.初中数学差生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9(8)

篇6

关键词: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分析

初中生由于正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严重,极为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青年以及不良影像资料的影响,这就加重教师在初中阶段担负的责任。而班主任对班级的建设以及对学风的建设都将影响到学生未来的成长习惯,甚至帮助人的三观政策也将影响学生未来处事的态度和看待事物的观点,同时,班主任还是承接学校和家长之间沟通的关键环节。因此,班主任在班级开展德育工作很重要。那么,如何提高初中生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呢?

一、创建和谐、积极向上的班风

班风决定班级成员的素质水平和学习水平,因此,班风的建设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创建和谐的班风可保持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友谊,体现班级较高的凝聚力。和谐的班风建设将会减少同学之间因琐碎的事发生争吵甚至打闹,从而降低班级事故的发生率,加强学生之间的友谊和谅解。当然,学生之间难免有解决不了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之下,教师就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发现问题的根源,帮助解决学生之间的问题,并强调和谐、团结对班级的意义。以此来转化班级学风班风的风向标,让学生们学会以理解包容的心态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彼此之间形成礼让礼貌的和谐友谊关系。

积极乐观的态度是现阶段初中生缺乏的心理态势。因此,在创建和谐班风建设的时候,也要提倡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但在现实情况下,学生之间存在严重的消极心理,而面对考试的恐惧心理也是由这种消极心理演变而来,形成对考试犯愁,对类似化学、数学、物理等理解性科目犯愁,从而让学生开始厌学,成绩一落千丈。作为班主任应及时了解班内动向,掌握班级基本情况,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谈话疏解,减缓学生的压力。当然,为了解决学生对理化生的陌生感,教师可以改变整个教学方案,先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然后逐步加强习题训练,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数理化的兴趣。当然,班主任还要培养学生之间互帮互助,提高学生班集体意识,从而彻底改观部分学生的悲观情绪,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学习。

二、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日常管理工作可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卫生习惯。因此,班主任要时时刻刻把握班级动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而对于平时的自习课程,班主任应合理安排时间进行巡视,对于课堂捣乱或者影响周边学生学习的同学,应给予疏解,劝导。而对于班级里日常卫生,班主任可以进行抽检,以此确保班级卫生环境良好等。

而班干部是日常管理工作中重要的参与者,班主任应发挥出班干部领导的作用,加强班级自主管理,进一步提高学生自我管控能力。当然,依照生活领域划分不同的班级委员,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针对相应工作进行核查。而对于干部自身而言,也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成为班集体的表率。

当一周工作完成后,经过班委讨论选出表现最优的小组,并予以班级表彰。

三、让整个班集体充满爱的氛围

1.班主任应了解掌握每位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学习状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班主任应及时了解,并通过交流谈心的方式,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觉到一种被关爱呵护。同时,班主任也要掌握学生的家庭状况,是不是因为家庭原因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一旦找准原因,就要进行关怀和疏В尽快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2.班主任应对学生予以关怀照顾。班主任作为班集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具有领导和决策表现的扮演者,时刻影响班集体中每一个成员。因此,班主任的言语和表达足够改变一个学生的行为方式和处事态度。因此,班主任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给予关怀和照顾。面对课堂表现不好的学生,班主任应通过温馨谈话的过程来开导,而不是严词厉训。而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班主任应多给予帮助和照顾,必要时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经济或者物质上的补助,从而让学生感觉到班集体的温暖氛围。

3.班主任应尊重学生的言行举止。初中生作为青春叛逆期关键年龄段,其个性表现非常明确,而且内心有一股不屈,唯我的意识。对于这样的学生,班主任不要过于严厉的批评教育,而应尊重学生的一言一行,以及表达想法的方式,然后抓住学生心理特点,对学生进行开导。青春期难免会有叛逆的情绪在里面,如果班主任处理不当,不仅会让学生做出过激的行为,还会让学生的心理越发走向极端,影响学生的未来成长。

4.班主任应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班主任有权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身体状况以及思想状态进行负责,尤其是初中生,班主任更要付出百倍努力去展现自己富有责任的一面。面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班主任不要进行批评,要找准原因,并进行辅导。而对于学习好的学生,要关心学生的身体状况,叮嘱学生学习之余也要注意身体。这样不仅有利培养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还让班主任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大作改观。

5.班主任应怀包容的管理态度。初中生难免会有些戾气,会有些调皮,当然,也会有自己特立独行,和大人唱反面的一面。面对这样的情况,班主任不应以暴还暴,而要以理服人。通过心理疏导改变学生的心理态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班级和谐的氛围。

四、加强安全教育工作

1.对于中学生而言,安全教育应当放在教育首位。班主任应充分利用班级资源,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防范工作,加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应尽快作出反应,并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逃离,确保自身的安全。当然,安全防范不仅要靠实际演习,还要通过班会来加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加强危害常识教育。安全教育的重点就是做好学生的安全防范工作。同时还要提高学生对危害常识的教育认识,以保证在危害发生时,第一时间作出正确的快速的反应,逃离现场。

3.加强学生自救常识教育。自救是安全教育中重要一环,一旦发生危害自身的事故,应根据地形位置和周边的材料采取自救措施,同时也要掌握自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内容和常识,以保证自身脱离危害,保障自身安全。

五、做好与家长沟通的工作

初中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范畴,更是家长的责任范畴。换句话说,学生德育教育的养成不只是需要学校来努力,家长还需要作出表率的作用。因此,班主任针对具体情况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在交流的过程中尤为注意的是,班主任不能直点学生表现不好的一面说,而应多以表扬为主,以此来提高学生、家长的配合度。从而保障学校教育,保障家庭教育。以此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的与水平,提高学生全面综合素质。

六、总结

德育教育是当代教育提倡的教育模式,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品德基础。而随着经济发展的快速崛起,社会上爆发出许多德育教育的缺陷,对整个社会发展形成恶劣的影响。因此,从小培养德育教育很重要。初中教育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决定高中学习的高度,还承载小学的知识水平,因此,班主任加强初中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很重要,是决定学生成长的关键教育阶段。

参考文献:

[1]杨四海.本科生班主任制的生存困境及发展出路[J].江苏高教,2008(5).

[2]付八军.高校三种育人制度的冲突与选择[J].现代大学教育,2010(4).

篇7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减负 作业状况 调查与对策

现在整个中国社会对中小学生的学习现状有颇多微词,认为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作业量过多且机械、低效,呼喊“减负”差不多成了一种社会的共鸣了,所以现在的“减负”已是势在必行。我是一个数学老师,在“减负”的形势下为了给自己进行有效教学能确定个正确方向,笔者进行了调查:

一、 调查:内容与现状

为了“减负”,那么总不至于学生不要数学作业了吧?数学作业是肯定要的!因为由数学学科的特征所决定,没有作业的数学学习是一句空话。那么给学生布置多少时间的作业量才是合理的?这个完成作业的时间,究竟由怎样的人作为参考标准才是标准的?为了能有效地解决这几个问题,本人在2013下半年10月,通过问卷、座谈、个别谈话等方式,调查学生524人(其中初一学生206人、初二学生198人、初三学生120人),了解到现下学生的数学作业状况如下:

1.每天教师布置的数学作业量

认为每天的数学作业量适当的有318人,占60.7%;认为每天的数学作业量偏多的有190人,占36.3%;认为每天的数学作业量偏少的有16人,占3.1%。这些统计表明:数学学科作业量能为大多数学生接受。

2.学生每天完成数学作业的一般时间

在被调查学生中(有5张票无效),认定需60分钟及以上的有42人,占8.1%;30-59分钟的有199人,占38.3%;30分钟以下的有278人,占53.6%。

从统计分析:能在半小时以内完成作业的学生在50%以上,基本符合新课标要求,但考虑到半小时至1小时能完成的学生群体较大,仍可适当减少作业量。

3.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程度

调查学生520人(在被调查人数中有4张废票),确认能按时并独立完成的有286人,占55%;有疑难需讨论或请教老师完成的有151人,占29%;不能独立完成并时有抄袭的有83人,占16%。

16%的学生不能独立完成,这表明学差生比例尚偏高,应有适合该部分学生的作业思维。

4.学生对数学作业的难易度

调查学生520人(在被调查人数中有4张废票),认定很难的有83人,占16%;较难的有135人,占26%;适中的有239人,占46%;容易的有63人,占12.1%。

以上数据表明,新课标下现行作业本A、B(浙教版)对多数学生是适合的,且教师在教学中也在认真“备作业”,但仍有42%的学生认为作业很难和较难。看来,根据难度系数分层次作业很有必要。

5.学生对教师作业批改的反馈

对于教师批改后作业错误处的订正,调查512人,认为能立即订正的有230人,占44.9%;在老师分析时订正的有232人,占45.3%;很少订正的有50人,占9.8%。

数据表明,55.1%的学生没有自主订正作业的习惯,订正作为巩固知识的至关重要的一环,要靠平时抓起。

二、分析:影响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几个因素

数学作业是学生课堂教学活动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布置适当的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通过调查,本人认为影响学生课业负担的“轻”与“重”,主要有如下几个因素:

1.数学作业的难易度

难度,是指作业对于学生现有实际能力水平的难易程度。数学作业的难度,是直接引发学生学习负担“轻”或“重”的原因之一。但是数学作业的难度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绝对的标准,它常常随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同一个数学作业,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可能易如反掌,但对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而言就会感到极为困难。作业的难度还取决于它所包含的新内容的多少与教师曾给予的任何提示量。如果作业的难度过大,学生往往感到迷惑不解,望而却步,参与的积极性和成功率就会大为降低。

教师布置的数学作业,应将难度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上,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并取得高成功率。

2.数学作业的趣味性

数学作业的趣味性,是指其内容和形式是否有趣。它是诱发学生学习情绪的主要原因,有趣的作业诱发快乐的情绪,烦琐的作业导致厌恶的心态。

数学作业的趣味性依赖于作业的呈现形式和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数学作业的呈现方式不仅仅是书面的,也可以是言语的、图片的、模型的,也可以是实物的、观察的、操作的和体验的。学生对它们的兴趣,其表现因人而异。例如,对于有趣的应用题、能激发他们学习思维的题目(例如用加、减、乘、除算24点等)、富有刺激的作业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促使他们能用较多的时间兴致勃勃地从事作业,而且会做得又快又好。

3.数学作业的意义

如果今天的数学作业既新颖又适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和经验背景,那么学生通常会觉得今天的数学作业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学生对于他们自以为有意义的作业,往往会认真努力、坚持不懈,富有创造性地完成,在心理上感觉学习是快乐的。而对于那些他们觉得没有意义的作业(如初一学生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整篇作业都是类似于3x+4=0这样单一的形式),学生就会感觉心烦,就会草草从事、敷衍搪塞,因为在心理上早就形成了一种比较大的负担。

4.完成作业的有效时间

学生的作业参与度,是指学生在作业任务上专注和积极参与的程度。衡量学生数学作业参与度的指标,通常是学生在某个作业上所花费的时间量。

有效作业时间指学生取得高成功率的作业时间量。这一术语的使用就把富有成果、有效的作业从事与没有成果、无效的作业从事区别开来。有研究指出,成绩低的初中学生,有效学习时间量平均只有40%,成绩高的初中生,有效学习时间高达85%。这表明有效作业时间与成绩高低呈正相关。

学习品质不高的学生,完成同一作业的时间就比学习品质较高的学生要多,有的甚至要多的多,但是有效作业时间即比学习品质高的同学要少。

化在数学作业上的有效时间越多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负担反而轻,因为他们完成作业的总时间很少;通过化在作业上的总时间有有效时间的比较,就可看到,这些关系的实现与否还依赖于多种因素,如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迫切性和教师组织学生从事数学作业的教学技能。

5.完成作业的成功率

作业成功率是指学生在某天的数学作业任务上所获得的正确答案平均数的百分比。作业成功率应看成是作业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判断学生课业负担的一个或者要指标。研究表明,和成功率低的作业任务相比,对应于成功率高的作业任务,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参与度都比较高。换言之,作业成功率的高低与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成绩之间呈正相关。研究还发现,与高成绩相联系的作业任务,其成功率达65―75%,与低成绩相联系的作业任务,其成功率仅为25―35%。

高成功率和成绩之间呈正相关,也与学习负担呈负相关。原因在于:第一,高成功率保证了作业时间得到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学生不必因翻来覆去地改正错误而浪费很多时间,从而提高了作业的效率;第二,高成功率表明,作业任务在适当的难易水平上,有利地保持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增强自信心,激发学生努力完成类似的作业;第三,高成功率还表明,学生对作业准备充分,不必经常寻求教师的帮助,这使得教师可以有机会为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及必要的特殊辅导,从而有可能提高每一个学生的作业成绩。

6.完成作业的标准

学生的数学作业的“负担感”,还处决于教师向学生提出的“作业标准”。向学生提出作业应达到的标准,是对学生作业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控制的有效手段。当学生理解了完成作业所要求的标准时,他们的专注程度将会大大提高,专心致志于达到规定的标准。如果缺乏必要的标准和要求,学生的作业将处于自流状态,学生会表现出懈怠和潦草应付行为,作业的效果自然也就降低了。

三、策略:优化作业布置,实现“轻负、高效”

由于影响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因素比较多,对于学生的作业负担也是因人、因时、因量而异;同类作业,有的学生感觉比较轻松、毫无负担,而有的学生就感觉很难、负担很重,这就需要我们数学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从而真正实现“轻负、高效”的数学教育。

1.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增加作业题本身的趣味性、生活性,激发内驱力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习兴趣的引导,逐步产生高层次的心理动力。很多时候学生往往将作业作为一种负担,疲于应付,我们在布置作业时,可选择一些适合学生特点的、能应用于日常生活的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有所用。

例如,比较当a>0,b>0,m>0时,与的大小。

这个题目,对于初一学生而言,比较一个分式的大小无疑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老师如果把它改成如下,这样就比较好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我们已经知道,a克盐如果溶入b克的溶液中,它的百分比溶度是 ;如果再加入m克的盐,则此时的百分比溶度是 ;前后那个溶度比较高?你能比较与的大小吗?

这样一改,不仅降低了题目的难度,更是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因为这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的,能比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影响初中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有学习的吸引力、学习的内驱力、学习的情动力、学习的意志力等。学习的吸引力强度由主体和客体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从主体方面讲,初中生的学习需要,学习兴趣越强,客体越容易成为吸引的对象。从客体来讲,只有符合初中生需要和兴趣的客体,才能吸引学生。

类似的作业既能让学生及时享受到学习知识带来的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又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数学方法和能力。

2.根据不同基础学生的特点,分层次布置作业,减轻中下生的学习负担

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初中生的课外作业量控制在1小时左右,那么每天完成数学的作业的时间应控制在15分内左右。由于学生之间学习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向全班学生都布置同样的题目,就会造成好生吃不了,差生吃不消的现象。这样对好生来说,造成学习能力与学习资源的浪费;对差生来说,一次又一次的困难与失败使他们对作业失去了信心,造成抄作业现象的普遍出现。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清楚地了解每道题的难度系数,一般的学生完成这道题所需要的时间。对于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不妨题量稍增多,或难度稍增加,或强调多角度进行一题多解,对能力较差的学生多布置一些基础性作业。

例如:在布置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的作业时,可以分成以下3个层次:

A层次(基础题,人人完成):①25x-4;②121-4ab;③-+4x;④x-9.

B层次(巩固题,中上学生完成):①5x-20y;②x―(2x-1);③4a-81b;④27abc-3abc;

C层次(提高题,学有余力者完成):①(2n+1)-(2n-1);②-2x;③解方程:x=(2x-5);④计算:〔1-()〕〔1-()〕〔1-()〕……〔1-()〕。

分层次布置作业包括完成作业时间的层次和作业难度的层次。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差异,作业的量与作业的难度应该宏观上加以控制。在作业的分层次布置的操作上,可从作业量、作业难度、作业完成的质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布置。

3.优化作业批改方式,增写评语,激发学生作业的信心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看到,在教师辛苦批改作业后,有些学生往往连看都不看一眼,更不要说去及时订正了。也有相当多的学生,作业本做得相当清楚与规范,可以说无可挑剔,但学习的效果并不是像作业本上反映的那样,究其原因是作业过程中存在抄袭现象。象这些作业“应付型”和作业“抄袭型”的学生,无形之中也是在加重自己的学习负担。

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老师没有在作业批改上动脑筋。教师批改作业,不仅仅是能得到有效信息的反馈,更应通过作业批改,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和心理上的压力。因此我们教师在作业批改中不仅要标明学生作业的对与错,也应该写上有针对性的、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评语;事后还要及时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能及时矫正。

另外,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妨告诉学生作业的意图,这道题主要考查大家哪一方面的知识点,如果学生做正确了,说明自己这一知识点已经掌握,学生能及时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如果这道题做错了,学生会去钻研这一知识点,直到搞懂为止。可以让学生组成作业互助组,除了对有些研究性、开放性题目能协作完成外,还能让他们将做错的题目在组内相互交流,一定要求学生能分析自己为什么做错了,应该怎样订正。只有真正订正过来,以后才不会再出类似的错误。教师对学生作业的鼓励性评语比仅仅打“√”和打“×”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更大。针对不同学生的智能情况实施不同的评价,特别是平时学习基础不大好的学生,及时给予适当的肯定与鼓励是很有必要的。

四、结论:“减负”应是减作业量与减心理负担并重

篇8

自从初中生考上高中之后,他们便离开了父母,开始了住校生活。“教室―食堂―宿舍”是高中生在校的主要生活方式,因而宿舍成了高中生过集体生活和相互交流的主要场所之一。因而宿舍人际关系也成为高中生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种。宿舍人际关系是高中生在校期间与舍友在宿舍生活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是衡量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高中生宿舍人际关系并不十分和谐,影响了他们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质量。

一、影响高中生宿舍人际和谐的因素

(一)个体差异

哲学家斯宾诺莎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家庭经济状况、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同学生形成了不同的性格与习惯,这使得学生在认识上易出现偏差,这种偏差容易导致个体形成心理障碍,从而导致宿舍人际关系不和谐。比如,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容易产生优越感,往往会出现自傲和自负心理;而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容易产生自卑感,容易出现嫉妒和怨恨心理;这样同宿舍的舍友之间会产生对立,进而影响舍员之间的人际和谐。

(二)生活习惯

宿舍是高中生近距离接触的场所,因而导致生活中很细小的生活习惯的差异也能引发冲突。在宿舍生活中,有的学生喜欢早睡早起,有的学生喜欢晚睡晚起;有的学生把自己的物品整理得井井有条,有的学生将自己的物品随手摆放;有的学生非常注重个人卫生,有的学生不讲卫生。凡此种种都会造成同宿舍成员之间的人际冲突,进而影响宿舍团结,并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三)个性与心理不成熟

高中生年龄较小,他们在个性和心智技能上还存在缺陷,思想上还不成熟,这些个性和心理特点容易导致宿舍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紧张,进而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和谐。在宿舍生活中,有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而不顾别人的感受;有的学生自私自利而不顾别人的利益;有的学生存在猜疑与闭锁心理而不愿意与舍友交流。凡此种种都容易导致学生人际认知片面,进而导致情绪和行为具有明显的冲动性,在宿舍生活中容易与舍友发生人际冲突。

(四)人际交往技能欠缺

刚进入校园的高中生,他们的精力主要花在文化课学习上,对人际交往的意义、技巧及人际冲突产生的原因、应对策略知之甚少。在问卷调查和访谈中,当被问及“当宿舍熄灯后有舍友讲话时,你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时,有33.7%的学生不知如何处理。由于高中生缺乏人际交往技能,因而当他们在宿舍面临人际冲突时往往处于被动境地,不能在最佳的时间里消解彼此之间的矛盾,导致舍友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当舍友之间的人际关系紧张或不良时,高中生会在紧张、愤怒甚至仇恨等消极情绪的笼罩下产生内心矛盾和冲突,给自己心理上带来巨大的压力,损害身心健康;当高中生在宿舍生活中长期处于愤怒或压抑的情绪状态下时,学习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就会受到削弱,进而导致学习状态差,影响学业成绩;当舍友之间关系紧张或不良时,宿舍也就没有凝聚力,宿舍成员也就没有集体荣誉感,学生对班级和学校的集体荣誉感也会相应地降低。为此,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采取有效措施,改进高中生宿舍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营造宿舍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高中生宿舍人际关系的改进策略

(一)强化人际交往意识,树立正确的人际心态

作为宿舍成员,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尊重、理解和包容与自己“志不同道不合”的舍友,强化人际交往意识,宿舍成员之间取长补短、,从而推动宿舍人际关系向融洽和谐的方向发展。

(二)加强自身修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健康的个性有利于人际交往向良性方向发展,而加强自身修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培养良好个性的重要前提。为此,高中生要注重个性的培养和自身内涵的拓展,要学会保持应有的风度,如在宿舍生活中遇到矛盾和冲突时能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端正人际交往的态度,宽以待人,不要嘲笑舍友。在宿舍生活中要学会容忍、谦让和合作,不要力图改变别人,而要学会改变自己。如在宿舍生活中遇到时间冲突时,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时间节奏,避免冲突的发生。

(三)加强沟通,增强宿舍的凝聚力

同一个宿舍的成员之间应该互相体谅,坦诚交流,因为舍友之间“抬头不见低头见”,如果相互间有矛盾或冲突,应该采取“寝室会”等方式加强宿舍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化干戈为玉帛”,增进友谊,使宿舍人际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

(四)开设课程或开展活动,丰富学生的人际交往知识与技巧

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营造还有赖于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因此,学校和班级要通过开设人际交往选修课程、举办人际交往知识讲座、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组织论坛等方式方法使学生明确人际交往的目的、原则,并掌握人际交往的一些技巧。在人际交往中,首先,要善于倾听,因为倾听是理解和沟通的前提;其次,要学会表达,因为表达是交流沟通的重要手段,要学会发现和赞赏别人的优点,因为赞扬的话语能给人带来积极的情绪反应,进而给人带来快乐,从而消除宿舍人际关系的僵局,使宿舍关系融洽温馨。

篇9

【关键词】情感;青少年情感;身心疾病;调节方法

【中图分类号】R1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814-02

【中图分类号】R82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内心体验反映.是心理活动的“染色剂”和“催化剂”。人类通过主观事实的认识,产生相应的情感状态,井在此激励下,进行有意识变革事物的实践活动。因此,人的各种心理活动无不染上情感色彩。青少年的情感随其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发育、心理的发展及自我意识的增强,同时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家庭氛围、学校教育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之下,形成了丰富多彩并充满神秘情调的情感特征。遇到高兴的人或事.他们就会兴高采烈、手舞足蹈,反之,他们便会形成愤怒、悲痛、恐惧、失落、逆反等。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就是青少年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因此,理解、尊重与保护青少年的情绪、情感是每一位父母和教育工作者不客辞的责任。同时帮助和指导培养良好的情感对其生长发育有着重要意义。

1 情感与情绪障碍引起的身心疾病

1.1 心因性躯体疾病。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与自己需要的关系的认知反映.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绪与人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当人发生情绪变化时.常常会随着出现系列的机体变化,现代心理医学表明.不良情绪因素是诱发心因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如果长期心情不舒畅、悲愤、急躁、恼怒、孤独、焦虑、压抑等,就容易引神经衰弱,高血压、心脏病、月经不调、肠胃不适、癌症等心因性疾病。据有关资料报道.在胃溃疡等消化道疾病患者中,由于情绪、情感因素造成的病例占74%。

1.2 心因性皮肤病。皮肤和人的情绪密切相关.因此.过度紧张、悲痛、急躁、抑郁等情绪变化而导致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紊乱,导致皮肤抵抗力低下,失去屏障作用,使细菌、病毒、寄生虫乘机而入出现皮炎、湿疹、黄褐斑、雀斑等各种心因性皮肤病。

1.3 心理障碍。青少年是儿童过渡到成人的一个特殊阶股,是人生的“多事之秋”时期,既有儿童时期的特点,又有成人期一些萌芽的东西,容易发生心理矛盾冲突和行为过失,常表现在求知欲与识别力、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受暗示性、情绪与理智、闭锁性与交往欲、理想与现实、个人要求与经济能力等的矛盾中,加之学业过重,学校、家长教育不当、生活单调而形成的心理压力,青少年承受不了这种压力.往往又得不到及时的疏导,有时会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反抗情绪.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常见的有学习障碍、社会适应不良和不良的行为等,表现在多愁善感、敏感多疑、急躁易怒、嫉妒、自卑、逆反。严重者出现抑郁症。抑郁症医学上称情感障碍,第一号心理杀手。资料证明:青少年自杀原因68.3%为情感障碍。主要是从小溺爱,很少受过大的挫折,有突发事件承受不了.悲观失望、自责、自卑而轻生,2004年全国22个城市协作调查组对24013名儿童少年进行了调查,行为检出率14.97%。2006上海教科所对800名初中生进行健康调查,结果在重点中学心理问题检出率男14.95%、女9.06%,一般中心男为19.16%,女为11.13%。

2 疏导对策

指导青少年学会积极的情绪自我调节和培养美好的健康情感是学校心理卫生及健康教育应十分重视和加强的内容。

国内外心理学家常用的调节方法有:

2.1 心理补偿与升华:将自己不容易实现的欲望进行改变,指向比较高的目标和方向。这是人们适应环境中最有积极意义的建设性的防卫机制。假如某一方面收到严重挫折,切记“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格言激励着许多失败者从苦恼、彷徨中解脱出来,冷静思考、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原因、使之成为取得成功的条件,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理念,开辟一条新的途径通向理想的目标。

2.2 幽默:是一种高尚的心理防卫机制。人处于难堪的境地,以含蓄、双关、恢谐、讽喻等形式进行自我解嘲、处理问题、摆脱困境.既无伤大雅、又可解除难堪局面.

2.3 情感转移法: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是难以避免的,喜怒哀乐人皆有之,遇到挫折、困难不要陷入自我烦恼中,要增加生活中的情趣乃是明智之举。可以从事自己爱好的写字、绘画、打球、看电视等.这样可以把苦恼、烦恼、愤怒、忧虑等情感转移掉,恢复心理上的平静。

2.4 情感渲泄法:如有一时想不通的苦衷.千万不要闷在心里,适当渲泄有缓解紧张、解脱精神压力的作用,可在长者面前倾吐心中的不快.把话讲出来。家长也应努力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哭也是一种自我心量调节的措施,能使不良情绪得以渲泄和分流。

2.5 自我安慰法:当受到挫折或考场落榜时,不要沉湎于幻想和追悔之中,要学会自我安慰:“我已经尽了最大努力,自己问心无愧”。坚信“明天会更好”,但这是一种消极的防卫方法,仅能保持暂时的心理平衡,免受伤害。过后应冷静分析原因,重新确立目标,继续努力。

总之,指导青少年正确的提高自我疏导、自我调节和稳定情绪的能力是近年来需加强学校心理卫生工作刻不容缓的主题工作内容。

愿此文能唤起更多的人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关注,这是我写此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灵聪 宋兴川编著《中学生心理辅导与咨询》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第一版,第21页。

篇10

关键词:轻负高质学生英语教导

多年来,由于受历史和现实的影响,在英语教学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如:农村与城市英语质量上存在巨大差异,农村英语教育中存在不少问题,教师的教学难度大,学生却学不懂,更不会开口说话。老师教得很累,布置作业量很大,有时甚至搞题海战术,那么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我总结了“轻负高质”的一些做法,并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一、学生方面存在原因

1.学生基础不同

初一学生刚刚脱离小学环境,其表现出来的一个特点就是在英语学习心理上不成熟性,我们学校初一学生来自全县不同地方,有农村,有城区的,甚至还有来自山区的,所以基础就不一样,因为在某些山区,小学根本不设英语这门课,而其它地方均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正式学习英语,即使小学开设英语课,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对英语不是高度地重视。所以学生们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学习英语习惯也不尽相同。并且由于初一是个过渡期,学生的心理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每个学生到了新环境适应能力也不同,所以就出现了不同的问题。

2.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学英语无用论”思想在学生中存在普遍现象,有许多学生只是因为它是一门考试科目。有些学生尤其是男孩子,本身对语言不感兴趣,缺少自主能力,甚至认为自己将来又不出国,学了也没有用,所以没有发自内心地要求好好学习。

3.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他们不会主动地进行预习、复习,上课时注意力不够集中,不知道重点与非重点,也不知道随时进行课堂笔记,碰到作业难题,不会开口问老师,而是一味地抄袭他人的作业来“交差”,久而久之,成绩一落千丈,造成了恶性循环。

4.性格因素

“英语”是一门语言课,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模仿,而有的学生来自山区,性格内向,不愿开口模仿发言等,一旦开口,满脸通红。当然更不会主动向老师请教或者进行上课自主发言,这当然不利于学好英语。

二、家庭方面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摇篮”。这说明家庭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小县城的学生,有很多是来自农村,相对来说,许多农村学生家长由于从小没接受过教育,文化水平比较低,甚至听不懂普通话,当然,与此同时,这些学生家长文化意识比较弱,教育观念淡薄。我认识一乡下远房亲戚,小孩都5、6岁了,还一天到晚在家里玩,更不去上幼儿园,其它同龄人已去上学了,她的理由是:上幼儿园需要500元钱,还不如在家里买别的东西实用,幼儿园上了没有用,所以他们缺乏教育意识,而自己也是一个文盲。基于这种情况,当孩子们在英语学习上出现困难时,家长也不能给予及时的帮助。而且来自农村的孩子有些家庭经济不太富裕,当然更不能为他们学习英语创造更好的环境。如:独立房间,辅导设备等,从而影响其英语学习。

三、教师方面

1.教学方式、方法落后、观念陈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长期以来,有许多教师遵循“教育就是传授知识”的教育观,因而造成了许多地方教学方式、方法落后,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同时采用传统“翻译法”,大部分用汉语进行课堂教学,采用“注入式”的教育方法,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变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违背了新理念--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辅助者。最终导致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丧失信心,最终导致“厌学”性格。

2.用“应试教育”代替“素质教育”

有一句古老的口头禅:“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老师的法宝”。大家都把“分数”当成唯一衡量标准,中考、高考等,学校、教师为了抓分数,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扼杀了学生兴趣和爱好,没有运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教育思想和社会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忽视了对学习能力的培养。曾经在杂志上看到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位优秀的学生考入大学后,一点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身上的脏衣服还要寄回家去让妈妈洗。这种大学生培养出来,那么对社会又有何作用呢?

鉴于上面几方面所存在的原因,我想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做学生的朋友,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学习心理辅导。

有些学生在经过45分钟的课堂教学之后,似懂非懂,尤其是那些未接受过小学英语教学的学生。从教十几年,我有一个很深刻的体会,在教26个字母时,学生的成绩悬殊不大,不管小学三年级开始是否接受英语教育。一次测验下来,90以上的同学很多,根本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可是当初一从26个字母结束,开始向单词、句子转化时,矛盾就出来了,差距也自然而然地暴露出来。我原来在农村中学教时碰到一位来自偏僻山区东安隐的一位学生,该学生学习努力,上课认真,并且勤奋好学,可由于小学根本没接触过英语,所以刚开始能跟上,但随着课本知识的深入,他渐渐地掉队了。他是一个上进心特强的男孩子,所以碰到英语难题急地直掉泪,看到这种情况,我经常在夜自修下课时把他叫到办公室,进行个别辅导,还买了一本相关的练习送给他做,并嘱咐他在这个阶段一定要做到"有疑必问"。久而久之,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英语成绩渐渐上来了,中考时还取得了好成绩。该生后来还发了张卡片感谢我。其实,我心理觉得异常地温暖。还有另外两名学生戴XX和林XX,刚进入我班时,小学成绩很好,在洪畴镇的小学语数联赛中,他们一个是镇第一名,还有一个是第三名,可是几个星期下来之后,令我惊异的是,这两个学生对英语还是一窃不通,26个字母不错,进入单词、句子就不行了,远远落在别人后面。我反复思考:到底问题出在哪里?于是每次考试过后,我特别把他们两个留下来进行辅导,把错的题目仔细地分析给他们听,渐渐地,他们的成绩上来了,而且一碰到问题随时都会找老师问,尤其是那个男同学林XX,自从入门以后,那英语是直线上升,更重要的是养成了"自学"的好习惯,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高中。

所以,从中我体会出这样的道理:我们不但要成为学生的老师,而且要成为他们的朋友,当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碰到困难时,我要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并主动进行辅导、讲道理,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让他们不再“惧怕”老师。而且,这也正是新课标对老师的要求:尊重学生,培养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前,社会的发展已经把中国与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作为一种国际化的交际语言--英语,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是一种工具,有一些学生家里条件比较好,父母亲做对外贸易工作,耳濡目染中,他们已经感受到英语这种语言的重要性,所以要教育他们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必须学好英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祖国,为社会服务。

三、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

初一的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特点是学习能力的欠缺性,而初一英语则是对小学英语的继续,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内容相对简单,考试时,形式比较单一,我外甥女读小学四年级。我看过她的考试卷,那就是一张《英语辅导报》报纸,里面全部都是选择题,还设有设及写单词、简单句子之类的东西,所以,学法指导相对较少,由于学习内容少,所以绝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够考出好成绩的。

但是到了初一,26个字母教完,接下来就是句子、短对话,单词量瞬间增加到几百个,学生在瞬间转不过弯来,顿时间,压力增大,单词识记出现困难,于是一下子应付不过来,产生了强烈的恐惧心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面对这种状况,老师应了解学生的特点,从以下几点下手: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单纯地教会学生接受知识,那是远远不够的,这只是一个低层次的要求。久而久之,许多学生只会养成不爱动脑筋的习惯,过多地依赖老师,所以,我们应当能让学生能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巩固,并且在预习过程中学会标识即遇到不懂地方能够做标记,从而能提高上课45分钟的效率,同时,自学能力好的同学能在班级里起带头作用,并能带动其他同学进行相互学习。

二、培养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工具书,提高学习能力。

对于初中生来说,最能经常用到的工具书就是英语字典,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认识单词或词组时,最好能找字典帮忙,因为,老师或家长不一定经常在你身边,而且,一本字典就像是一位好老师,里面有许多例子,注释,并且有多种讲解,比较全面,只要学生们能够翻翻字典,动动手,所遇到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我曾经在班上问学生们:“有英汉字典的同学请举手?”可是结果大失所望,举手的人了了无几,更不用说汉英字典了,所以,我想,作为中学生,他们手头必须具备两本字典--英汉和汉英字典,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方法

我想,一名优秀的学生肯定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他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盲目乱做。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那么终生受用。它不但能使学生取得好成绩,而且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同时,一个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能够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学习英语时就能把外在的动力转化成内在的动力,从而他会主动地记单词,背句型,并能适时地进行预习、复习、巩固等。所以,教师应该竭尽所能,上好每堂课,把单调、枯燥的内容变得活泼、生动、妙趣横生,使课堂充满活力。如教初一上册Unit3 Whatcolorisit? 这一单元时,这里面全都是跟颜色有关的一些英语单词,如:color、yellow、green、blue、black、whire 等。如果单纯地使用多媒体或者黑板,那就显得比较死板,于是,我想,最好能使用班级里各种因素。于是忽然想到,班级里有四十几位学生,他们的衣服颜色不正是五颜六色的吗?我为什么不把他们利用起来呢?于是在利用多媒体导入新单词之后,在最后的巩固环节,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首跟“颜色”有关的英文曲子,轻松欢快,充满节奏感,这首歌里提到各种颜色,同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们要带着耳朵仔细听英文歌,学歌曲里所唱出来的歌含有“red”时,那么,只要穿“红”衣服的学生都必须站起来原地转一圈,当然,这首歌包含本课中出现过的所有与颜色有关的单词。于是,教室里会时而不时的有人站起来并转圈。与此同时,班级气氛活跃了,学生们的兴趣也上来了,真正地做到了“学以致用”。

五、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一)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

作为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教材,并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心理特点,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的内容作适当调整,从而更贴进学生的生活实际,以便更有效地学习。

1.单元之间调整,当几个单元之间是相关内容时,可以把它们进行整合,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单元之内调整

这套教材是根据新课标而制定的,里面内容比较丰富,前后几堂课之间,其实是相联,所以,可以根据单元知识的逻辑顺序,有的放矢,并且重新调整、整合。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把后面的内容提上来。

(二)扩展、补充教学内容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每一堂课中都有“情感教育目标”。这也是每堂课的拓展延伸部分,即对情感的升华,如在教Unit10 It s anice day, isn t it?这一单元中,主要是讲反意疑问句。第一课时内容很简单,新单词几乎没有,这就要对它的内容进行扩展或者补充。例如:在导入时,我首先结合时代热点--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主题,并以反意疑问句的形式变成十个选择题,要学生抢答,活跃了氛围。最后一个环节即拓展延伸部分时,由于5・12汶川地震刚刚发生,所以又以“地震”为主题,在多媒体上呈现了许多地震前后画面,让学生利用tag questions,进行对话,完成了情感教育的目标,从中让学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和感恩教育。拓展了教材的深度。

(三)删减教材内容

教了一轮以后,我发现有些教学内容在同一单元里是重复出现的,而且学生已经基本掌握,那么我就可以删除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四)把“精讲多练”变为“精讲精练”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尽量做到不重复,以便学生失去兴趣。

(五)突出话题,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

我们都知道,初一小朋友刚进来,稚气未脱,生性活泼、单纯、爱表现,只要遇上自己会回答的问题,都会主动积极发言,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利用本堂课所学的句型和日常用语,用pairwork、 groupwork或小组竞赛的方式展开活动。或者设计一个主题,让他们展开辩论。

(六)有效的单词记忆和教学

初一学生最头疼的难题之一就是词汇量过多,一下子记不住,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在预习单词时,可以先跟着磁带读,并且了解单词的意思。老师采取课内抽查形式让个别学生站起来,检查其预习效果,同时要求学生利用早上和睡前这两段时间记忆单词,从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七)作业布置

老师在布置作业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性,要分层次地布置家庭作业。

总之,对于刚刚进入初中的一年级学生,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还具备儿童的一些特征,初一也是他们正正式式接触英语的开始。但是,只要我们用心去教,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我们一定会取得“轻负高质”的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