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美育教学优秀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7 17:25: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校美育教学优秀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校美育教学优秀案例

篇1

关键词: 大学信息技术 高阶思维 美育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美育应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个学科。通过美育来改变大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促进大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同时也有助于学校美育的开展。

一、现阶段大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视教学内容与专业岗位的结合,忽视教学内容美的呈现。

经过近一两年的教学改革,信息技术教学已经开始重视与专业岗位的结合,知识模块的取舍也取决于专业的需求,但改革还不彻底,与专业岗位的结合也只局限在知识模块的取舍上。至于案例的设计、教学情境的创设还是以解决问题为主,没有重视教学内容美的呈现,没有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

2.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教学过程中美的领悟。

以知识和技能的获取为主要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过程就会变得“有效但急功近利、直达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都是以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忽视需要分析、需要体验、需要领悟的美的感受。

3.重视考证的高合格率,忽视在教学过程中美的教育。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设置了高校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试,以此来检验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掌握情况。并且学校也把是否拿到省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证作为能否毕业的一个硬标准,这无形中给老师和学生一个暗示:大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是通过等级考试,于是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掌握考证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便成了最终的教学目标,花更多的时间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忽视媒体时代下信息技术课程本身所蕴藏的丰富的美育因素。

二、高阶思维

从已有的高阶思维理论成果——《布卢姆认知过程领域目标分类》(如下表所示)中获得理念支持:

高阶思维培养取向下的教学活动应该是主动的、意图的、建构的、真实的和合作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就是高阶学习,支持高阶学习应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中充分挖掘信息技术的美学因素,通过创设真实的、美的教学情境;选择恰当的、生动的教学媒体;运用科学的、最优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而且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三、高阶思维培养取向的大学信息技术美育策略

1.充分挖掘学科的美学因素,设计蕴含美学知识的教学内容。

在分析教学内容特色与学生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一些既满足日常工作需要又和学生的专业背景相关联的作业案例。在案例最终作品的呈现上不仅要考虑学生的专业技术需求还要在设计上充分考虑学生美的需要,从色彩设计、版面的结构布局、背景配乐的和谐等切入到美感分析,选择具有美学设计成分的作品如:产品使用说明书、法律小报、学生就业调查报告和中国十大名胜古迹等作为学生平时作业的题材,大作业则选择美学技术含量高的设计作品,如五一特刊、我的家乡等,使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技术手段来展现艺术美,把技术美和艺术美相结合。

2.创设真实的、美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美。

大学信息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技术,多数学生对此缺乏感性认识,因而最忌给学生灌输枯燥的概念或教给他们僵化的操作步骤,那样只会让他们感到单调乏味,产生厌烦情绪,挫伤他们继续学习的信心。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本身的优势,将教学艺术化。利用信息技术特有的文本、图形、声音、动画等的综合处理能力和其交互式特点,创设出图文并茂、声色俱全、身临其境、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美,在美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3.选择恰当的、生动的教学媒体,让学生体验美。

教学媒体的设计是渗透美育的大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海量信息的互联网,搜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信息,借助图形、图像、音乐和视频等直观的形象,通过美妙的画面、和谐的色彩、动听的音乐来营造课堂氛围,在“视”中感受形象美,在“听”中感受音韵美,在“想”中感受意境美。也可采用鲜明的美丑对比,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审美意识和学习热情。

4.运用科学的、最优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创造美。

首先要像上设计课一样上信息技术课,把每一个案例都当成一个作品来设计、来展示,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其次要通过美的作品展示来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水平,注意收集学生的优秀作品,放在网络课程互动交流平台上展示,并让学生参与到作品的评价当中,在评价的过程中提高学生鉴赏美的水平,同时也可以激励学生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最后是作业布置要增加创新设计作品的比例,而且创新设计作品的成绩由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共同给出,这样学生在评价他人作品的时候,自然会运用恰当的审美技意识和能力,从而不仅巩固美学知识,还提高分析、评价等高阶思维能力。

将强调理性和逻辑性的信息技术与强调感性和形象性的美育相结合,既可避免课堂的枯燥无味、顺利传授知识,有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又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笑梅.当代高校的美育困境和出路[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2]闫欢.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美育与媒介素养教育研究[J].现代传播,2008(2):137-138.

[3]白云晖.艺术类高校信息技术教学的美育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

篇2

一、美育的含义

美术教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要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

美术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它的形象性、直观性、形式的新颖性、色彩的鲜明性。孩子们观察更多的是凭直觉、心灵感悟和不受世俗干扰的感受来认识世界,他们表现的不是准确的比例和结构,而是表现观察对象的神情和自己拟人化的想象。正是由于美术的突出优点,美术教育才能促进儿童心智的发展。

二、道德建设在美育中的重要性

教育家陶行知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美术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德育给美育以丰富充实的内容,保证美育的正确方向;美育为德育提供有感染力、吸引力的手段,通过美并利用美进行教育,提高德育的效果,二者相辅相成。

三、在美育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1、身临其境,在情感体验中渗透德育

美育具有动情性特征,教师可以利用其感情语言优势与德育的理性灌输说教优势,互相补充来积淀学生的道德素质。

案例:在人美版《艳丽的大公鸡》一课中,教师创设情境:森林里进行选美比赛,大公鸡和孔雀都参加了这此选美比赛,结果身着暗灰色的公鸡落选了,而色彩鲜艳的孔雀获胜了。接着教师让孩子们谈谈公鸡的体会,当孩子们说出,如果我是公鸡绝不放弃时,就提出让孩子们做设计师开动脑筋给这只大公鸡进行改造设计,让公鸡胜过孔雀。于是孩子们就总结出了好多改造公鸡的方法,最后帮公鸡达成了愿望。

教师是创设情境的主导者,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对美术内容尽快了解,产生探究欲望,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获得丰富的艺术感受,提高审美能力。

2、张开童眸,在欣赏中渗透德育

美术是一种偏于视觉艺术而不是客观事物简单的再现,大多数学生观赏作品时,只停留在美不美、像不像的初步审美层次上面,很难体悟到作品的意境及其在人们心灵上所起的联结思想。

案例:如在《艺术家的故事》这一教学环节中,重点让学生欣赏世界名画。当出示凡高的《向日葵》时,学生们都不以为然,认为自己也能画出来。而实则凡高采用简化的手法描绘向日葵,使画面富于平面感,学生们才会感觉这并不是出自大师的画。接着我就让学生对比凡高的向日葵和人们临摹的向日葵,让他们从花的形态,颜色等方面进行分析。有一位小朋友看出来他画的花像太阳,更进一步讲,他画的向日葵具有生命力,是一首赞美阳光和旺盛生命力的颂歌,学生的讨论越来越激烈。从那节课后,学生的作业明显有了自己的思想,懂得了怎样欣赏美,怎样使自己的画面更美丽。

在欣赏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最终目的。在教学中应用美术的特殊形式,生动的形象给学生以正面教育。使学生的情操受到熏陶、思想道德受到影响、心灵受到启迪。

3、发挥想象,在创作中渗透德育

美术教学要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美术教学环境,时刻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让学生感到“学美术”是一个生动活泼的过程。

案例:一次学生在画《会变的线条》一课时,有个一年级孩子在作业本上用好几种笔来表现线条:水彩笔的曲线,油画棒的螺旋线,彩铅的直线,有长有短,甚至有的都卷在一起。我问他为什么要用这么多不同的笔来表现,他说,因为不同的笔表现出来的线条也是不同的:水彩笔画出的线条颜色鲜艳,适合画衣服的花纹;油画棒画出的线条很有立体感,可以用来画背景;而彩铅画出的线条则表现得很轻淡,可以用来画人物。

每一幅画都是孩子的劳动成果,都是他们情感的表达虽然老师无法钻到孩子们的心里,但从他们的画中,老师能看出他们的想法。所以,我们美术教师必须让孩子自由发挥,只要是“用心”画出来的作品,那一定是最棒的作品。

4、金玉良言,在评价中渗透德育

一个好的教师要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个性化的教学风格,生动的教学语言,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美术作业的评价,也具有一定的德育导向作用。

案例:在人美版《橙色的画》一课中,当一位女生把完成的画放在投影仪上时,几乎全班的同学都大笑起来:“怎么她画的小兔子是橙色的”……一系列批评的言语传到我的耳朵里。这才转身看了下她的画,顿时眼前一片“光明”:她的构图、色彩、内容都表现得很好,整体效果非常优秀。于是让孩子们一起来欣赏:同学们,大家认为小橙兔很奇怪对吗?可同学们来看一看,她最主要画的是小兔子,而我们今天的要求是《橙色的画》,如果她把小兔子涂成白色,那不是不符合老师的要求吗?孩子们听了,若有所思地修改起了自己的作业。后来发现,很多孩子都把“紫葡萄”改成了“橙葡萄”,把“绿草地”改成了“橙草地”……我想孩子们又学会了绘画的一种方法。

美术教师在保持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同时,有时,只要一句赞赏的话,一个幽默的动作,就能宣泄出学生在情感上的不良情绪,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篇3

一、品词析句,充分挖掘文本语言美的内涵

进入小学语文课本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是用词精练、语言精美的典范。这些文本既是进行智育的范本,在教学中也可以让孩子们感受语言之美,丰富他们美的体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在教学中,我们要从文本的词语教学入手,与学生一起在词语品读中发现美、品味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一文时,全篇文章描写了桂林山之美、水之美,然而,通读全文没有一个“美”字,作者是怎样实现这样的描写目的的呢?在教学中,我先让孩子们带着这样的疑问,品读全文。然后,带领学生分析课文如何描写漓江水之美。作者抓住了漓江水的“静”――静得感觉不到流动、“清”――清得看见江底的沙石、“绿”――绿得像无瑕的翡翠,给人描绘了美妙绝伦的美。学生从中不仅感受到了水之美,更体验到了文字之美。接着,我再让学生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桂林山之美的。学生从上面得到启发,发现作者是从“奇”、“秀”、“险”三个角度,通过恰当的修辞手法,给人展现了桂林山之美。

在这节课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文本词语、描法的品味,感受了山清水秀、风光绮丽的桂林山水之美,如进入了一幅美妙的图画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语文素养,也提高了人文修养。

二、引导想象,不断拓展文本意境美的特质

文章的美,还在于通过词语构建的情境,给人创造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人在其中获得美的体验,这就是文本的意境美。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思维受到的约束少。在文本品读中,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意境,不仅能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而且也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方式。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学习《山沟里的孩子》一文时,文章对山里孩子们艰苦的上学环境进行了描写,他们起早贪黑,每天要花很长的时间在上学的路上。在教学中,我抓住文中短短的几句引导学生进行品读和想象,进入文本创造的情境。(1)在上学的路上,山路的情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指出通过“变绿了、变紫了、变红了”三个词,写出了孩子们经过一段很长的上学路,从天黑走到“天空醒来”。(2)孩子们放学回家的路上情景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又抓住景物渐渐“变黑”,月亮出来,感受到回家要走过的一段长长山路。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在头脑中产生了丰富的想象,身临其境般进入了文本创造的情境,感觉到孩子们上学的艰辛,然而他们却每天都坚持不懈地走在这样的山路上。通过文本描绘的朦胧美景,又体会到孩子们为了山村美好的未来,以苦为乐的心境,实现了教学的效果。

在以上教学案例中,我通过文中的几个词语,引导学生进行感悟和想象,带领学生进入了文本创造的意境。在品读中,学生既获得了美的体验,也通过与山村孩子上学的对比,提高了自身学习的目的性。

三、感情朗读,充分体验文本情感美的价值

文章是作者情感的寄托,优秀的文章通过其中的丰富情感吸引读者,感染读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要抓住文本的情感主线,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品味其中的情感美,从而提高阅读兴趣。在品读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在阅读中读出情感,提高阅读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平分生命》一文时,本文通过小男孩要与自己的妹妹平分生命的故事的描写,给人展示了一个崇高的孩子形象,描写了血浓于水的情感,催人泪下。在教学中,我抓住这样的情感脉络,通过几个问题的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品读。(1)小男孩抽血怕吗?为什么?(2)在抽血时,小男孩为什么要微笑?(3)你怎么理解小男孩再次挽起袖子,要抽一半血给妹妹,与妹妹“平分生命”?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合作讨论,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深深地感受到了小男孩身上的那股勇敢、坚毅,对妹妹的爱,懂得了亲情。然后,我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阅读的质量就出来了,实现了美读的效果。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服装设计教学;美育培养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8-140-2

对高职院校学生落实美育培养,是保证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能够拥有实用性技能并向着服装设计的更高领域深造发展的基础。没有良好的美育效果,就没有足够优秀的服装设计思路和独创性的审美灵感,其作品也就会因为没有独特的思路、独特的性格和文化魅力而丧失设计的灵魂,最终只能成为跟随别人的附庸,无法创新。所以,从为学生的个人发展前途考虑,从为我国培养大批实用性服装设计人才、提升我国服装设计产业水平和高度来考虑,也需要重视在高职院校的服装设计教学中提高学生美育培养成果。

一、对学生美育培养的教学目标和成果预期

(一)服装美学观念的基础培养

服装设计,重在设计。如果没有独特的思路做支撑,就无所谓设计。高职院校学生的美育培养,第一是审美的理论和知识的培养,也就是美学观念的基础内容灌输。这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教育要注意摒弃高职院校强于动手弱于动脑的老传统,没有坚实的美学基础,再灵巧的动手能力,再好的设计潜质都是浪费。只有建立坚实的美学基础,才能衍生出更加丰富多样的美学思维,创造出更具新意的设计作品[1]。

(二)实用美学培养

实用美学,是指学生的美学系统教育,要灌输实用性的原则。服装设计的美,包括外观的美,也包括造型的美。如果学生设计的服装不实用,既不能作为时装展示,也不能作为日常服装穿戴,那就失去了实用价值。构建实用主义美学思维,才能保证学生的美学思想能够学有所用,也更有利于促进我国服装行业的实质进步。

二、学生美育培养的优点和意义

(一)促进服装行业人才结构调整和行业优化

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在改革开放以后可谓迅速,不过时至今日,提起知名的服装品牌来,基本上都是外来户。真正的本土品牌,非常少[2]。尤其是在高端服装行业、时尚服装设计领域,罕有中国本土设计师的身影,也罕有中国服装品牌。而随着国外服装品牌的渗透,我国服装品牌、服装企业、服装设计人员都面临着了较大的困境,无法突破市场环境的挤压。

能够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的美育效果,相当于培养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的服装设计师,在设计理念上取得突破性进步,以产品赢得市场,这才是服装设计人才的真正出路。而伴随着服装设计人员的水平提升,必然带动国内服装行业整体水准的上升。这不仅是服装设计人才结构的优化,更是服装行业层级的优化。

(二)推动服装行业的国际贸易地位提高

熟悉我国服装行业国际贸易现状的朋友会发现,我国服装行业在国际贸易中占据底层阶段,以输出劳动力和产品初加工为主;不仅收益小,而且不利于服装行业的贸易形势。如果能够提升一大批高职院校学生的美育成果,那就意味着可以为我国服装行业输送一大批具备国际中高端服装设计能力的专业性人才,可以推动我国服装行业向国际贸易的中高档领域进军,从而带动整个行业成为国际贸易的最大受益方[3]。当中国庞大的服装行业成为全世界高端服装和时尚品牌的发源地,那将会给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的提升带来极大的帮助。

(三)推动我国就业形势的转变

高职院校学生近年来同样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具体到服装设计来说,由于学生群体的差异性不明显,尤其是在设计思路上,大同小异,就不具备吸引力和职位竞争力。如果学生美育成果提高,学生具备很多新颖的设计理念和独到的审美见地,其服装设计就能够从人群中脱颖而出,这自然也就意味着服装行业会有更强大的竞争力[4]。

从相关的调查资料来看,我国并非缺少设计型人才,而是缺乏有创意、有见地、有新意的设计型人才。偶尔出现有这种能力的学生,都是各个服装厂哄抢的对象。我国服装加工企业非常多,这种创意性设计人才的需求量也是十分庞大。如果能够迎合厂家的需要来提升美育教学成果,想必可以大幅缓解学生紧张的就业形势。

三、高职院校服装设计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更新

高职院校的学生群体,普遍有一个特点,就是对理论性的知识比较不擅长,因此在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理论教学的时候,就要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题材的新颖有趣。

建议结合事实,结合业内案例来进行教学。比如美国纽约时装周、法国巴黎时装周,比如国内外众多盛典上的明星、主持人、名人大腕的着装艺术和着装案例研究[5]。所谓美学无处不在,这些真实生动的案例中无不蕴含着丰富的美学理念研究话题。如果教学过程中可以贯穿对这些具体案例的解读,不仅可以带给学生非常新鲜的教学体验,而且教师永远不会因为缺乏案例而苦恼。再者明星大腕是中国高端服装的主要群体,对他们的着装进行美学探讨,也根本不必担心学生接触的美学思想和理念落伍。

此外,为了提升学生的美学思维,提倡对学生进行更加深入和宽泛的审美素质培养。虽然服装设计上的美学是以视觉上的设计为主体,不过有深度有美学意蕴的服装设计,其视觉效果传达的内容,却绝不仅仅局限于眼睛看到的。很多时候,在服装设计上融入了特定的文化理念、文化符号,比如中国山水泼墨的图案设计、中国书法的写意风格、花鸟鱼虫的生动造型和传统的年画设计、剪纸元素等,其在浅层的视觉效果之上形成的是更浓郁和吸引人的文化气质与性格特点。学生自身的美学修养达不到这个层次,其作品给人的感觉必然无法达到如此深度。

(二)基于网络信息化和数字设计工具基础的演练

高职院校拥有更多实践操作的机会,那么就要有效地利用这个机会。现在教育中的专业设计软件和信息化平台,比如网络技术、网络应用、手机应用,都为服装设计中美育培养的贯穿提供了可能。

应该鼓励学生在设计软件上进行随心所欲设计,同时利用信息化平台,将学生得意的作品拿出来做展示,带动学生的讨论。也大可以开设一个博客,把学生们的作品贴上去,让网友自己去评判;或者建立微博对学生作品进行个性化展示。通过这些新颖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喜好来设计服装,还可以检验大众对设计理念和作品的反映,来推动学生设计作品符合大众审美诉求。

另外,也可以通过网络与国内外服装设计大师、服装企业建立联络。比如收集学生设计作品提交给某服装品牌进行评论、筛选,或者邀请提出建议。这种基于信息化和网络应用普及的教学方式,不耗费成本,沟通方便,利于接受,对学生的美学理念和能力提升很有帮助[6]。

总结:高职院校服装设计教学对学生美育的培养,是一个利好颇多的举措。不过要真正落实起来,还需要学校教育人员能够大胆地进行创新和改革,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普及带来的优势和便利,以更新颖的教育思路指导学生建立更加宽泛的美学基础,并鼓励学生发表美学见解,进行独创性设计。

参考文献:

[1]赵轶群.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4).

[2]何刚.电化教学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0,(23).

[3]周丽宏.浅析服装设计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 职业教育研究, 2010,(04).

[4]张秀春.浅谈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7,(02).

[5]郭爽.论服装设计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02).

[6]刘兴邦. 基于项目教学的高职服装设计教学现状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32).

篇5

中职德育项目教学体验感悟

近几年来,中等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人才,但培养过程中中职教育遇到的主要难题之一是学生思想素质教育难以深入,面对思想道德素养较低的中职学生,德育工作如何发挥实效以成为职业教育探索的课题。MS学校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做中学、学中做;活动中感悟真情,活动中展现自我,陶冶情操,锻炼沟通,提升自信。学校通过设计项目、实施项目教学,把道德教育融入项目中,让师生共同体验体会,感受感悟,潜移默化,滋润心灵。下面就以其中6个项目为例,进行 MS学校德育项目教学的探索。

一、遵章守纪、净化心灵(法制项目)

沈阳市第一开守所的法制教育课堂是学校的德育基地,这样的基地学校有多个。铁窗、高墙、重刑犯,这些陌生的词汇在看守所内成为亲历,如同不言的洪钟震撼着、警醒着学生们的心灵。穿过层层高耸的大铁门,警示与启迪贯穿始终。零距离接触,零距离感受,看守所里的所见所闻,活生生的前车之鉴,使学生们深受触动:“年纪比我还小,却在铁窗下过着没有自由的生活,我突然觉得自己很幸福。”“一墙之隔,两个世界。失去自由,才是人生最大的痛苦”,这是他们的肺腑之言。

二、品行高雅、至善至美(美育项目)

难以想象,一个不懂得美、不会欣赏美的人,会有高雅文明的品行,会在身边人需要时伸出援助的手,会用善良的心关注弱势群体,关爱幼小,关照老人。

为使学生懂得美的真谛,在美育教育课堂上,当坐在教室里的学生,从旁观者的角度观看视频时,他们也从内心感到当众骂街、打架是丢人的;身着校服喝酒、吸烟是不雅的;纹身是恐怖的。而这些,却又是他们曾经羡慕过的、兴奋过的、尝试过的,甚至是盲目去追逐过的。

讨论中,学生明白了美丽有很多种,他可以长相普通,但他应该温柔、善良,彬彬有礼的;他可以平凡朴素,但他应该大方、热情、率真,学识渊博。这些内在的,心灵上和精神上的东西,让人有了非凡的魔力,把人们长久的吸引在他们的身边。学生们真正明白了一个人真正的美,不在于单纯的容貌或者装扮上,更在于精神气质上的美,一个人要美得有内涵,美得长久,才是真正的美。

三、勤学苦练、岗位建功(职业道德项目)

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企业老总走进职业道德项目的课堂:“现在的操作不需要太多的技术,但看似简单的动作,能持久地做好,才是真的不简单。我们就需要这样的员工。”

优秀毕业生走进课堂,他们用自己走过的路,向在校生证实这样一个道理:在校多学一个本领,未来就多一条出路!国赛小队的学生走进课堂展示他们训练的成果,奖牌背后,是一次次技能上精益求精、争分夺秒的磨练;是一种集体的荣耀和团队的合作。国旗班的学生走进课堂,他们分享时间观念、毅力、信心和责任感的意义。这样的课堂让学生们明白了,只有今天的勤学苦练,才有明天的岗位建功。

四、热爱生活、自主自立(生活体验项目)

自立是帮助他人的基础,经历了才知道珍惜。90后的学生,从小缺少历练与磨难,缺乏独立生活的自主能力。他们不懂珍惜,不晓得奋斗,不知道感恩,不懂得如何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偶尔的一次生活体验,他们会觉得新鲜。家政实训室的成立,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它是我校德育实训基地的一个重要项目,是学生生活技能训练的一个主要场所。

学生们在这里学习做饭、炒菜、洗衣服、种地等实际生活技能,学习和课本内容完全不同的知识。一次次的家政体验中,他们体会到了父母养育的艰辛;一天天的宿舍清扫评比中,他们读懂了保洁阿姨的辛劳;无数次的弯腰锄地中,他们明白了农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真正含义。动手做过,方知感恩;亲身实践,才有感悟。

五、感恩父母、回报社会(感恩体验项目)

雷锋精神,精髓在感恩。对党和人民充满感激,“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才使他有了诸多感人义举,才有了光彩夺目的永恒事迹;点点滴滴的平凡小事,彰显高贵的人性品格;雷锋精神,传承在感恩,大力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重要的是在全社会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中大力开展感恩教育和感恩实践,把学雷锋活动转换为日常工作生活的点滴感恩之举。

感恩课是学校每届学生必上的人生洗礼课。对教师、家长,对学生心灵的震撼都是极其强烈的。每次上完这一课,很多学生都久久无言,泪流满面。在他们模糊的泪眼中,看到了痛悔和负疚。孩子需要教育,需要这样的课程培育,孩子需要懂得感恩和责任。

六、团队合作、挑战自我(拓展体验项目)

拓展体验项目给了学生一次终身难忘的经历,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感受。懂得了什么是团队,什么是沟通,什么是协作,什么是换位思考。CS野外训练中队友的帮助,团队的精诚合作;跨越断桥时簌簌发抖的双腿,行进在8米高空的勇气;走数字猜地雷时紧张的思考,惊险的瞬间;毕业墙中用身体搭梯、努力坚持时的砰砰心跳;胜利时激动的拥抱,失败后的互相安慰,困难时的热情鼓励。

篇6

我国高等教育学前教育专业现在蓬勃发展,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由于这在本科高校是一个新兴课程,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有很多的不足。[1] 《手工制作》课程是绘画、手工制作、设计等教学内容的综合体,着重于学生美术和手工的创作与动手能力培养。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对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高分低能者不再是现在社会的宠儿。随着教育的低龄化,学前教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2]手工制作也是幼儿教师等学前教育工作者应用最为广泛的技能。然而从实际教学实施的情况看,首先,学前专业招生的对象限定,多数有较好的艺术感觉与文化素养,但更偏重于音乐方面,普遍缺乏专业的美术训练,动手能力弱;对《手工制作》课程有浓厚的兴趣,却往往心存畏忌。其次,课程设置三分之二的教学用于美术基础教学而忽略它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三,《手工制作》课程由于材料、课程设计和教师缺乏,教育策略陷入不确定性与盲目的试探性摸索之中,缺乏创造教育的导向性、开拓性、确定性与全面性。

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程的意义

1.历史层面。手工制作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它形成于各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民族风光中。我国手工制作形式多样,品种极多,比如有剪纸、风筝、扇子、刺绣、皮影、脸谱、泥塑、编织等。如此之丰富的手工制作犹如一个巨大的宝藏,为幼儿的手工教学提供取之不尽的资源。同时,本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这门课后还可以起到一定的传统文化传承的作用,工作和再教授给学生,让我国的优秀丰富的传统手工制作文化不断的延续下去。[3]

2.实践层面。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育的实践教学应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以幼儿教师教育技能为核心、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全学程实践教学体系。这种体系应能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补充、相互衔接、紧密配合,使学生具有从事幼儿教育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实践教学体系,要明确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组成及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保证教学体系能够满足培养目标对职业技能和职业关键能力培养标准的要求,符合高技能人才和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规律。

三、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程教学的目标

1.培养美育素质。美育是培养学前教育人才的具体教育内容之一,《手工制作》教学课程历来都被一些学院学前教育、初等教育、艺术教育等专业作为培养学生视觉审美素养、创造能力及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手工制作》课程的同时还能增强实践情感和实践观念,激发学生热爱幼儿、热爱幼儿教育的情感,培养认真负责、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和刻苦钻研、坚忍不拔的工作作风,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技能培养和生涯教育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掌握实践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做事、学习和合作,使学生的专业成长与其终身发展相结合,为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创造条件,更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基础。[4]

2.增强实践能力考核。根据现代教育发展需要和幼儿教育的特点,学前教育专业考核方式应突出实践能力考核,在传统的以试卷形式考核理论知识方式外,可增加以下几种考核方式:(1)口试。学前教育专业应增加口试考核,通过口试测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训练他们将来从事本行业的表达能力。(2)技能课程采用发展性考核方式。如《手工制作》等技能课以设A(优秀)、B(良好)、c(合格)级,让学生有更高的努力目标,以便形成技能特长。(3)现场测试。在一些相关专业课程测试中,可以使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或模拟环境中进行现场操作。如现场给学生一些材料,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4)案例分析。考核时向学生提供真实环境中典型案例,学生来分析并提出解决案。

四、有效提高《手工制作》课程教学效率的策略

1.环境设置方面。加强手工实验室建设,为学生的广泛实践创造良好的环境。学前教育所涉及的动手制作门类可谓是五花八门,从纸艺、木艺到小型金属工艺都有涉及,而绘画种类基本都需要简单尝试一遍,这是普通教室和画室所不能满足的,这就要求有一个或者多个专门的手工实验室,才能满足众多实践需要。其中要能满足绘画课程和平面手工的需要,就必须具备较大工作台面和较便利的洗涤区域;而要满足各类立体手工制作的需要就必须具备便利的工具操作区域;而如泥艺等特殊材质艺术,则需要能容纳一些特殊的工具材料,如小型搅拌机、碾压器等。

2.教学方法方面。拓宽教学思路,注重内容的趣味性。《手工制作》基础教学环节分为基本技能教学和鉴赏两大部分,手工创作教学部分则是通过手工制作进行创作教学,其内容主要是平面创作和立体创作两个主要部分。然而如果仅仅只是按照美术规律机械地传授,内容就变得单一而乏味,而将一些美术基本知识点进行重组教学,便能大大增加其趣味性,如色彩基本规律和使用技巧与染印内容相结合教学,简笔画的内容与中国画、儿童画的内容结合教学,平面和立体构成知识点技巧与幼儿园室内装饰课程结合教学等。其目的是让学生广泛接触美术的基本形式,在学会整体观察和局部处理相结合艺术处理方式的同时,掌握简便的造型技巧,为今后教学实践课程打下基础。

篇7

与谢钢主任的对话

2011年,在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重庆市渝北区提交的论文《培育学校文化,激励学生成长》被评为优秀案例。带着期待,记者来到山城重庆,在宽敞的办公室里,就区教委为何选择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整体提升全区办学水平,更好地服务社会的突破口这一话题,和渝北区教委主任谢钢进行了对话。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缺失了精神的支撑,人就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聊起教育使命,谢钢深有感触。作为重庆市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龙头,长江与嘉陵江环抱的渝北区近年来的发展令人瞩目:至2011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跃居全市第一,工业总产值连续五年位列全市榜首。“十二五”期间,渝北区更是提出了打造“重庆对外开放第一门户”,初步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成为重庆经济的重要增长极的奋斗目标。

“现代化的产业离不开现代的人。现代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精神的挺立,只有精神挺立,城市才能真正站立起来,渝北也才能承担起作为中西部地区的龙头追赶发达地区的重任。”

人是学校培养出来的,只有精神挺立的学校才能培养精神挺立的学生。在谢钢主任看来,学校精神有着独特的价值:

“学校精神是灵魂,是凝聚师生力量的战歌。它传唱在师生的心中,流淌于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是鼓舞广大师生前进的号角,能对学校的持续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学校精神是学校独具特质的品格和形象体现。一所精神站立起来的学校,能从师生的言行中看到学校的发展,教育的成功;看到教师的特质,学生的特长,学校的特点。

“学校精神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和重要支撑。学校不能没有精神,一所精神缺失、文化低俗的学校,即使拥有高大的教学楼、宽广的操场、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也不能成为优秀的学校。精神挺立的教育充满快乐,充满激情,充满力量。当学校精神挺立之时,就是全校师生自觉、主动、积极奋进之时,也是全校师生倾其所能、倾其所力展示自我风采之时。”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学校的精神挺立呢?”

对于记者的提问,谢钢主任的回答是:“文化,只有在先进、厚重、独特文化的滋养下,学校的精神才能挺立,学校中的人——教师和学生的精神也才能挺立。”

“您理解的学校文化是什么呢?”记者追问。

“学校文化是学校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前提下,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独具个性的、符合教育规律的、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办学模式。”

聊起学校文化的价值,谢钢侃侃而谈:

“学校文化是通过学校的教育思想、培养目标、教育管理、课程内容、师资建设、教学方法以及环境、设施等多方面综合体现,是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优化的、稳定的、整体性的个性风貌。

“学校特色文化是学校的象征、符号和名片,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是学校长久生命力、核心竞争力、发展推动力之所在,是优质学校的生命根基。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是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深入实施的一种激励机制,是学校发展的强大内驱力,也是推进学校教育创新的原动力。

“学校文化厚重性、稳定性、潜隐性、生本性的特点使其具有孕育精神、塑造精神、凝聚精神的作用。优秀的学校文化能为每个学校成员提供文化享受和文化创造的空间,提供文化活动的背景以及必要的活动设施、模式与规范,从而有效地激发和调动每个成员参与学校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以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优秀的学校文化是一本书,一本赏心悦目的、厚重的、学生爱读的书;优秀的学校文化是一种激情,激情所到之处,生活五彩缤纷,工作生机勃勃;优秀的学校文化是一种氛围,人与人的相互影响,心灵与心灵的相互交流,构成群体的精神追求。”

正是带着这样的价值追问,渝北区的教育决策者们决心把区域推进学校文化作为打造特色教育强区,促进区域教育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大抓手,把培育学校文化力,建造精神家园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最高追求。

区域推进:

让文化创建成为

学校管理者的自觉追求

2006年,《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出台,于是,“校园文化”成了中国基础教育界的一个时髦词汇,全国上下刮起了一股又一股的“文化风”,一个又一个的“文化校园”不断涌现。6年的时间过去了,狂风过后,在相当多的学校,随着活动的结束和主要领导的调离,一切都成了过眼云烟,“文化”成了“文物”,刷在墙上,写在报告里,保存在资料室的照片中,却没能驻留在师生的心灵里,体现在师生的行为上。其原因就在于,这样的特色文化建设外在于学校教育生活,师生是“被文化”的。因此,要让学校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就必须让文化成为学校管理者的自觉追求。如此,彰显了主体的文化,才能真正为学校所需要,才会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也才能孕育出精神挺立的一代新人。

基于这样的思考,渝北区教委在推动区域性学校文化建设时,紧紧抓住“人”这个关键词,采取多种手段,力求让制度设计充满着人文的意味,通过榜样激励、价值引导和科研助力,让文化成为中小学管理者的自觉追求。

榜样激励: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对于惯性思维下的中小学管理者来说,最难改变的是观念。尽管文件发了,会开了,他们的脚步却依旧迟缓,眼睛还在左顾右盼,对“要我做”的校园文化建设怀有本能的抵触心理。要让他们对校园文化建设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就要让他们眼见为实,亲身感受校园文化建设对提升办学水平的巨大作用,从而推动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篇8

“小朋友,做游戏,你追我赶真有趣。一不小心碰到你,连忙说声对不起,没事没事没关系,礼貌用语别忘记。”

……

走进钦州市永福小学校园,这样的特色童谣不时会在你的耳畔响起。2005年春季学期,该校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传承钦州童谣文化内涵,研发了校本教材《钦州童谣》。《钦州童谣》的研发和实施填补了钦州教育史上德育校本教材的空白,开创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模式,得到了上级教育部门的高度肯定。学校因此先后荣获“广西区德育先进集体”“广西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钦州市校本教研基地学校”等称号。

集思广益,研发校本教材

为了研发校本教材,走特色教学之路,2005年春季学期,永福小学成立了童谣研发编创小组,集德育处、教导处、少先队、家长委员会等各方面力量,发动全校师生、学生家长积极参与,深入挖掘,踊跃创编童谣,先后进行了4次全校性的“健康新童谣,快乐我成长”创编童谣活动,共征集新童谣6 725首,并将其中的305首优秀童谣编辑成书,形成校本教材,命名为《钦州童谣》。2007年7月,该校将《钦州童谣》进行改版,分年级编册,并在编排、印刷方面进行改良,力求图文并茂,方便学生学习。主编老师还根据每首童谣的特点,在篇后设计相应的习题,拓展知识面。改版后的《钦州童谣》共有6册,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各1册,每册分上下篇,内容涵盖钦州的历史人文、乡土民俗、地方特产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文明礼仪、习惯理想等,富含深远的教育意义,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辅教材。

寓教于乐,教学形式多样

永福小学将《钦州童谣》纳入教育课程后,每班每周安排一节课,由专门上童谣课的老师授课。任课老师把体育、美育、艺术融入教学,寓教于乐,深受学生喜爱。教学之余,老师们还积极收集童谣教学案例,撰写课题材料和论文,并开展课堂教学观摩、舞台艺术表演等活动。学生在童谣课上可以边编边赛,边画边演,边唱边跳,课堂形式灵活多变,学习气氛活跃。比如上三年级童谣《让它永远美如画》――“祖国地图墙上挂,我拿手绢轻轻擦。擦左右,擦上下,踮起脚尖再擦擦。我向‘雄鸡’表决心,让它永远美如画。”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把祖国的版图投影出来,让学生熟知祖国的疆土。课堂上,全班学生跟着老师边读边用快板打节奏,学生学习童谣兴致高昂。更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对童谣的青睐,并没有停留在课堂上,在平时的课外活动中,如跳皮筋、踢毽子、跳竹竿等也少不了童谣,学生把自己创编的童谣配上乐曲,边唱边玩。学校每年还举办“钦州童谣”艺术节,通过读、唱、演,舞蹈、快板、跳竹竿、跳皮筋等形式来赛童谣,让童谣的艺术魅力深入人心。

潜移默化,创新德育模式

文明健康、活泼向上的童谣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语言的积累和美感的熏陶乃至高尚人格的塑造,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钦州童谣》成为该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学生在童谣的诵读、理解和创作中,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收效显著。因此,《钦州童谣》也是学校德育的一个载体。学校每周二的班会课,有不少班主任巧妙地结合童谣来给学生上主题班会,如表达孝心感恩的主题《分苹果》――“乖小孩,小孩乖,一个苹果分五块。先给爷爷尝一尝,再给奶奶尝一尝,尊敬老人最应该。爸一块,妈一块,留下一块给乖小孩。一家都吃真愉快!”又如表现《师恩》主题――“我是一个读书郎,天天学习功课忙。父母工作早到晚,学习全靠老师帮。教书育人树榜样,勉励学生当自强。谆谆教导不厌烦,心中师恩永不忘。”……生动活泼的童谣成功地代替了老师们长篇大论的说教,文明礼貌用语经常出现在学生的日常交往中,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师生之间关系和谐。吴平老师在上班会课时,结合童谣《爱父母》,让学生回家后帮父母洗一次脚。活动结束后,家长们感慨万分,说自己的孩子长大了,懂事了。自实施校本教材《钦州童谣》后,永福小学的学生在文明礼貌、学习习惯、待人接物、遵纪守法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养成了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对该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篇9

【关键词】临摹 范画 美术

美术学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其中临摹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临摹的作用主要在能学习掌握别人的表现方法,并且能提高学生的组合能力。临摹教学不但对初学的学生有帮助,就是有一点基础的学生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方法。这正如婴儿刚学走路,要想走稳路必须先学步。

在美术课上,临摹面对的是他人成功的画作。从画画的难度来说,临摹比学生自己作画容易多了。但作为一种画画的学习方法,临摹不仅仅是复制他人的画作,更是细心理清范画创作的思路,体会创作的每一个环节,借此来深入系统地学习优秀的画作。还有一个优势是临摹可以在一个阶段内平行地接触许多风格的作品和方法,临摹一方面是学画画技巧,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受到深刻的艺术教育。

在进行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先临摹优秀作品,学习别人颜色、线条、明暗及调子的处理方法,按照别人处理画面的模式,一组线条、一点笔足、一个色块、一笔一画地临,临出生韵,临出气势,临出自己作画的感觉来。举个案例,我们要用两个课时学习画和平鸽招贴画。在课堂上先要引入和平鸽这一标志性形象。首先教师要展示和平题材招贴画的范画,让学生欣赏描绘和平鸽的画作,启发学生思考怎样表现和平这个主题,引导学生分析构图与主题表现之间的关系,仔细揣摩图形大小、位置、色彩的处理。还有,尝试改变招贴画图形的位置形状、大小或颜色,创造出新的画面,从而体会构图的魅力。最后在欣赏揣摩之后,学生独立临摹一幅和平鸽的招贴画。

在美术临摹教学中,发现有些同学做得不太好,没有仔细揣摩原作,只是把范画草草一看,就急于下手,轮廓尚未画好,就匆匆忙忙上颜色,这样临摹画作肯定是收获不大的。拿到范画作品之后,临摹前先要会欣赏,对一幅作品要认真仔细地去研究,分析其造型特点、线的勾勒、构图方法色彩的表现等等。经过静思揣摩,然后动手临摹才有收获。

临摹教学是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表现技法,获得美感的教学手段之一。当然,临摹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如果老师只强调学生临摹,那就意味着忽视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因为临摹毕竟是别人在构图形式等方面都处理成功的画作。在教学中,我们只能将临摹和创作相结合,从临摹中借鉴别人优点,为自己在创作过程中如何表达自己的画面提供借鉴。所以我们临摹要求有变化。就是说即使是临摹,我们也要求“变”,不能机械地照抄照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提高学生作画的能力,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秀华.浅议初中美术教学的有效途径.美育,2011(04)

篇10

在实施美育时,教师需要考虑到地区学生与本地学生之间的差异。一方面,教师要重视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在尊重藏族文化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接纳其他地区的文化,并通过相互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与传承发展意识。这不仅是内地班应有的教育意识,而且是审美教育中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认知的重要手段。教师应以自身的深入理解为基础,通过主动了解地区文化的基础表象、深刻内涵以及文化价值,找到其与其他地区文化的差异和共通之处,选择合适的角度进行融合或对比,由此彰显不同地区文化在美育方向上的引导作用,让内地幼师生能够在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同时认识到其他地区文化的多元性,进而为地区艺术与文化的推广、发展开辟新的路径。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本地学生与地区学生之间的审美差异。内地幼师生从小就接受地区文化的熏陶,在审美上有着强烈的民族特色,更容易判断、接受地区文化的特点与审美风格。同时,部分学生对于其他地区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拥有更客观的认知,在教学设计中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状况与问题,尤其在审美教学中,既要从基础处讲解,又要以综合面拓展,让学生能够在课程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对文化的学习。同时,教师也要认识到内地幼师生的审美习惯,并能够借助实际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审美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而找到其中的契合点,让学生能够从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等不同的方向思考审美问题,并在审美差异中寻求共通之处,在对比中展现审美的特征与要素。

二、内地幼师生美育实施的对策

1.在作品赏析中感受美

在美术教学中,作品赏析是实施美育的第一环节。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优秀的作品往往可以给人无限的启发与引导,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总结规律、找寻特征,建立正确的审美意识与观念[1]。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教师可以塑造情境,深化学生的体验。如,在赏析地区的壁画作品时,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音乐作品,以烘托氛围的方式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又如,在赏析山水画时,教师可以配上古风音乐作品,利用电脑软件,将作品中的部分内容进行动态化处理,如随风拂动的柳枝、飞翔的山鸟、钓鱼的蓑翁等,给学生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与体会,帮助他们理解美术作品中的表现方式与艺术处理效果。第二,要充分展现学生的思考与自我表达。在作品赏析中,教师不能强行将自己的理解或课本上的内容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表达自身的审美意识与思维。在欣赏之后,教师可以先让部分学生表达自己的赏析成果,而后让多名学生进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提出不同的观点,并在辩论中不断深化[2]。如,在赏析藏绣作品时,笔者将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首先由学生赏析作品,让其主动表达自己的欣赏成果;其次,学生根据提出的不同观点展开探讨,从更加深刻的角度分析作品的内涵,以丰富赏析成果;最后,笔者结合课程表述自己的鉴赏结果,并让学生进行综合思考,找出自身审美判断与意识中不足的地方,同时发现自身的闪光点。第三,要注重不同文化的对比呈现。教师需要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融合,以此强化学生的审美包容性[3]。如,在赏析壁画作品时,笔者整理出不同的壁画作品让学生进行对比鉴赏:一方面,从时间上,选择从石器时代的到现代的壁画;另一方面,从地域上,可以选择敦煌的石窟壁画、景德镇的陶瓷壁画以及其他地区的壁画等。通过时间与区域文化上的对比,可以有效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

2.在课堂训练中创造美

在课堂训练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创造美的机会与平台,让学生在思考、尝试、绘画等过程中不断深化对美的认识,从而逐步形成独特的创作风格与审美思路[4]。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创作思路与审美风格,既要彰显其创作风格的独特性,又要使其作品符合大众的审美。学生作品既要突出民族特色与区域特色,又要融合不同地区的美术要素。这样有利于让学生拥有更客观的审美思维。首先,在创作训练中要给予学生自。教师不需要提出完整的主题方向,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一些具有创新性的创作思路与方向,鼓励其通过思考和判断找到合适的创作方式与内容[5]。如,在教授水彩画时,笔者会应用更自主的话题选择方式,通过为学生展现一幅儿童水彩作品,让学生由此展开想象进行创作,从形式上进行融合拓展。如:有的学生用水彩的方式,将儿童画绘制成唐卡的形式,以此展现出不同文化的交融;有的学生则用水彩的方式回归儿童视角,采取抽象涂鸦的方式完成创作。其次,在创作训练中要坚持职业导向。幼师生是以幼儿教师为职业目标的学生,因此,高校在美育中应落实职业技能教育。如,在教授素描知识时,笔者为学生布置了儿童画的创作任务。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绘本,根据其文字描述创作相应的儿童绘本作品。这样既展现了学生的职业发展目标,又落实了美育的目标。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儿歌、漫画、诗词等作为创作的条件,以此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与文化修养。

3.在作品展览中分析美

在美育中,除了引导学生创作,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展现作品的平台与机会,通过对学生作品的展览、思考与分析,让学生在自我审视中不断成长,在交流分享中拓展认知,进而接纳不同的审美风格与特征,能够以客观、广博的角度分析不同艺术作品的美感与价值,由此真正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6]。这样的教学指导过程不仅可以让教师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与优势,而且能强化学生的自我认知,使其能够从作品中找到创作根基与审美情感。笔者还组织了学生美术作品展览会,搭建了学生作品鉴赏平台。首先,笔者一般会选择每学期临近结束时设计一些活动,全面审核与鉴赏学生在本学期课堂训练环节中完成的作品,从中选出达到一定艺术标准或具有学生个人特色的作品,并将这些作品纳入学生美术作品展。其次,笔者会选择一个适当的日期,一般选择周末,在大多数学生与教师不需要工作、学习的时间正式组织作品展览会。在展览会开始之前,学生需要成立若干小组,设计展览会邀请函。邀请函既要彰显展览会的主题,又要凸显学生的审美特点,由此作为吸引师生参与展览会的基础作品。最后,在作品展览会开展期间,笔者要求学生作为作品讲解员,从色彩、线条、结构、民族文化等角度,为广大师生分析自己的作品。尤其是内地幼师生,其可以向其他学生和教师讲解地区的文化与艺术,并通过融合不同地区的文化,达到文化交汇与审美交流的效果。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艺术氛围的熏陶,而且能增强创作信心与审美自信。同时,笔者会将学生的作品进行数字化处理,将其上传至校园网平台,引导全体学生进行赏析与评价。尤其是本班的学生,要品评同班同学的作品,并撰写相应的评价手册。在作品分析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得到进一步增强。4.在场景参观中发现美无论是艺术工作者还是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在实施美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与发现美的能力。教师需要全面拓展他们的视野,使其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特色,欣赏不同地方的山水风景,品味不同地域中的植被、建筑、服装等具有美感的内容,以此引导学生真正发现生活中的美,捕捉生活中美的要素,并将其作为创作素材[7]。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场景参观的实践活动,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走出校门进行观察与体会,将一路上看到的美景通过相机、写生等记录下来,引导学生养成用眼睛与双手捕捉美的良好习惯,从而使学生具备发现美的能力。如,笔者利用清明假期,组织学生开展外出活动,带领学生外出踏青,让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的过程中形成新的审美认知,并在游览结束后,要求学生将游览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画下来。这样既可以作为学生外出活动的重要纪念,又可以作为审美训练的重要方法,实现对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培养。在该过程中,内地幼师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地区之外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文化。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内地幼师生对于高原景观有着更高的熟悉度,但是对于平原、丘陵、山峰、森林等往往缺乏直观的审美认知。同时,内地幼师生对于其他地区的人文文化的了解往往也相对不足。因此,教师在外出活动设计过程中,既要让学生欣赏到我国不同区域的自然美景,又要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与民族影响下的民俗文化,由此让他们形成更加宽广的审美视野,能够在将来的教育工作中展现出更高水平的艺术修养。

结语

针对内地幼师生而言,在文化差异与审美差异的影响下,教师在开展美育时需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方法与策略,一方面要在作品赏析与课堂训练中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另一方面要在作品展览与分析、社会实践与观察中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由此达到美育的目的,让学生成为具备审美素养的学前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2]胡霞.浅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美育教育[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71.

[3][4][5]李文文.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育实施现状的比较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