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部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10-17 17:25: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综合部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综合部管理制度

篇1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检查评比制度:

乡、镇、街及签状单位要根据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要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做到定期检查,检查评比采取自检与抽检结合的办法。

1、定期组织自检,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年终总检,兑现责任状,总结、评比表彰。

3、区综治办半年进行一次初检,并将检查情况及时通报,督促、指导各乡(镇)、街及签状单位各项工作的落实及开展。

4、年终由综治委组织成员单位进行检查。

5、年终进行总结、评比、表彰。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会议制度:

1、党委、政府每季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会议每两月至少召开一次,听取各成员单位及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并对下一步工作做出部署。

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会议及联席会议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分析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治安状况,安排部署、督促、落实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4、遇有临时性工作,及时召开各级会议,安排部署指导工作。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要坚持党政主要领导负全责(即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对符合下列要求,工作成绩显著的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予以表彰、奖励,并作为给予政治荣誉、晋职晋级的主要条件之一。

1、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在人、财、物上舍得投入,工作中真抓实管。

2、层层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并保质保量地完成责任状中所规定的各项责任目标。

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制度健全,措施落实,群防群治队伍形成网络,并充分发挥作用。

4、所管辖的区域、部门、单位治安秩序良好,人民群众有安全感。

严格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权制,对不重视综合治理工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其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评先受奖、晋职晋级资格,所在单位不能取得各类荣誉称号。

1、按照综合治理责任状规定和要求,经考核不合格的。

2、因领导不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没有纳入党政领导的职责,没有纳入目标管理,没有建立和实行领导责任制,没有层层签定责任状,造成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治安秩序长期混乱的。

3、因打击查处不力,导致治安形势恶化,少数犯罪分子长期立棍称霸,以至形成重大犯罪团伙或带有黑社会性质的集团犯罪,严重扰乱人民群众的。

4、因防范组织不健全,措施不落实,发生重大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治安灾害事故,致使国家和集体财产受严重损失或人员伤亡的。

5、对不安因素不能及时化解,处置不力,以致酿成重大事件,影响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的。

6、因教育管理不力,青少年犯罪、“两劳”回归人员重新犯罪、职工犯罪及经济犯罪人员多,问题突出的。

7、对弄虚作假、隐瞒实情等其他需要否决的。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

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乡、镇、街党委、政府总体工作规划,列入党政领导的重要工作日程,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制。乡、镇、街党委每季度专题研究、分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和突出的治安问题一次,并提出具体意见和解决办法;乡、镇、街综治委或综治办主任办公会议每月至少一次,并对党委提出的意见和办法落实具体的措施。

2、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各乡、镇、街按照双塔区组织部、双塔区委政法朝双委政发[2002]5号文件要求,落实综治机构和人员。

3、乡、镇、街与下属单位及驻乡、镇、街单位签状率100%。

4、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大力加强制度建设。乡、镇、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制度规范具体,可操作性强,并装订成册。

5、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责任落实,制度健全,措施有力,有效地防止和化解群体性闹事及上访事件。矛盾纠纷排查每月至少一次,矛盾纠纷尽可能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中。

6、坚持“严打”方针,坚决遏制严重刑事案件,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和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案件的上升势头。严厉打击并取缔“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刑事发案率控制在总人口的万分之七以内。

7、定期研究分析倾向性治安动态,完善治安管理机制,避免和减少重大治安案件,治安案件查处率100%,治安灾害事故为零。

8、强化重点地区、要害部位的整治工作。对治安混乱的地区和突出的治安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治方案并落实责任,定期督促检查整治情况,及时上报整治结果,重点地区整治率100%,实现目标95%以上;要害部位加强技防力度,技防设施安装完好率100%。

9、全面开展“创安”工作,巩固“创安”成果。加强对“创安”工作的协调、指导、监督,不断提高“创安”质量。

10、完善全方位的治安防范网络,提高治安联防质量。各乡、镇、街在确保10人以上的专职联防队伍的基础上,加强义务联防队伍的建设,逐步形成专职为主,义务为辅,专职义务相互配合防范得力的工作体系。

11、通过深化“创安”活动,加强和完善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社区委员会及治保、调解、帮教组织等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

12、发动各方面力量,努力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安置工作。特别是对有可能重新违法犯罪人员进行重点帮教和管理,预防重新犯罪。各乡、镇、街三年内“两劳”释解人员帮教档案齐全。重新犯罪率控制在5%以内。

13、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力度,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注入人员登记率100%;同时抓好对出租房屋等流动人口落脚处的管理,完善制度。流出人员底数清楚,掌握流出去向及表现。

14、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教育,努力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各乡、镇、街继续完善村、社区未成年人保护教育活动站建设,多方位、多形式地加强法制及道德教育,特别是加强对闲散青少年的教育和管理。同时加强学校法制教育,配齐法制副校长并规范其工作职责、任务。

15、违法犯罪人员比年度有所下降。

16、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和理论研究工作。采取多渠道、多方位宣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积极参加上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主管部门组织的大型集体宣传活动。各乡、镇、街结合工作实际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宣传活动。同时,要加强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理论研究,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途径。年内撰写一至二篇调研文章。

17、加强信息收集、交流、报送工作。各乡、镇、街及时上报各种信息。年内发送简报、信息十二份以上。

18、加强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确保地方稳定和铁路安全畅通。铁路护路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总体规划。领导重视,有组织、有制度、有活动、有考核、有奖惩,责任分明;无拦截列车、无破坏铁路设施、无盗窃铁路物资、无在铁路上放置障碍、无侵占铁路乱搭乱建、无乱闯道口等案件的发生。

19、充分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作用,积极参与同“”组织的斗争。严密控制“”的习练者进京、进省滋事,严厉打击顽固分子,坚决杜绝“”习练者在当地公开练功、滋事等活动。进京人数据控制在原习练人数的千分之二以内,敏感期控制在零指标。举办“”习练人员教育转化学习班,做好教育转化工作,转化率90%以上,反弹率控制在3%以内。

20、各乡、镇、街在巩固典型的同时,要不断培养树立新典型,以典型推动工作。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权制:

对没达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规定的任务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否决:

1、因领导不重视,机构不健全,造成本地区、本单位治安秩序严重混乱的。

2、对不安定因素或内部矛盾不及时化解,处置不力,以致发生集体上访、非法游行、闹事、停工、停产、停课等重大问题或严重后果,影响社会稳定的。

3、因主管领导、治安责任者工作不负责,发生特大案件、恶性事故,造成严重损失或恶劣影响的。

4、因管理不善,防范措施不落实,发生刑事案件或治安灾害事故,使国家、集体财产遭受损失,又不认真查处、改进工作的。

5、存在发生重大治安问题隐患,经上级主管部门、有关部门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提出警告、司法建议、检察建议、整改建议、限期改进,而无有效改进措施和明显效果的。

6、因教育管理工作不力,本单位职工违法犯罪情况比较严重的。

7、发生刑事案件或重大治安问题有意隐瞒不报或作虚假报告的。

8、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机构认为其他需要予以否决的。版权所有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大案件查究制度:

1、领导不重视,疏于管理,忽视防范,致使发生重大刑事、治安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造成严重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的。

2、不认真履行职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不落实,制度不健全,致使地区、部门单位秩序混乱违法犯罪活动突出的。

3、对有关部门和群众提出的治安隐患不及时整改,发现漏洞不认真堵塞,态度消极,致使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的。

4、工作严重失职,违反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发生重大案件或事故,造成损失的。

5、发生重大案件的单位必须在24小时内,将情况上报各主管部门及主要领导。

6、凡发生重大案件的部门、单位,其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直接责任者,视情况追究责任,由综治委下发“重大案件领导责任查究通知书”,接到“通知书”要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对案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整改措施、责任追究情况在一个月内上报上级综治委。

7、凡被下发“通知书”的单位,在治安面貌改变前取消一切评先选优资格,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直接责任者不得晋升职务。

社区保安员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公安部门关于安全保卫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有关条例,建立健全各方面安全保卫制度。

篇2

【关键词】企业内控管理 弊端 建议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有了相应的内控管理制度,然而,内控管理制度在我国企业中存在着的时间比较短,很多方便尚未健全,导致了我国一些企业对其内控管理制度的运用认识不够深入,在管理的过程中执行不足、管理制度存在毛病等困扰,致使成内控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成为其阻碍点,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

一、内控管理制度的涵义

内控管理制度是以成本和效益相结合为前提,为了防止依靠职权把投入的成本和累计的差额变为合理的机制。内控管理制度有五个要素,包括:环境控制、风险评估、活动控制、交流与信息、监控。企业内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会计信息精确度的保证和企业管理能力的提高。企业实行内控管理制度是为了达到操作性、信息性和合规性三大目的。操作性是指企业每一种经营活动;信息性是指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及时性;合规性是指企业所要遵循的法律法规。为此,内控管理制度能更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为企业经营活动的展开、财务信息的可信度、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提供一定的保证。

二、必要性

第一,内控管理制度的逐渐完善可以帮助企业不断的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更好的规避风险,从而减少企业生产运营环节中的风险管理成本,保证企业可以持续发展;第二,保证内控管理水平的关键是具有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内控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业管理水平与内控管理水平具有高相关关系,因此,需要持续的对内控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第三,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做好内控管理工作,为此,企业内控管理制度是不可或缺的。

三、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及弊端

我国内控管理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内控管理制度没能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在管理上没有加大监管力度,缺乏对其的监督和管理,从而致使内控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同时,企业缺乏加强管理措施,与西方的一些企业相比,我国企业管理者在管理层次上的能力还相对比较弱。企业内部控制没能跟上国家政策的变化,导致企业的发展减缓,企业管理者应在内控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过程中及时吸取教训和经验;其次,即使内控管理制度已在一些企业展开,但可能因为本身企业对该制度内容缺乏清晰的界定、执行力度不足、监督体制不够完善,导致内控管理制度最终难以实现;最后,部分企业高层领导常常把控制权、监督权和执行权进行一体化的集权管理,而这样会导致一些高层领导高高在上,对于高层领导者建立的内控管理制度缺乏一定的约束力。

(一)控制环境不协调

企业控制环境不一致是由于员工对于主动参加和接受内控管理的意识比较薄弱;培训时间过长,在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下,管理者习惯独自制定与做决策,没有完全脱离传统行政管理的氛围,员工总是被控制。为此,企业的大多数员工参加内控管理的意识、价值观等都无法适应内控管理制度的要求。企业中一个员工行为的出现偏差,都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导致企业的破产告终,为此,企业要通过内控管理制度来约束员工的行为,并创造一个合适的控制环境。

(二)对企业内控管理重视程度不足

在我国部分企业的管理层对内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管理者大都认为内控管理的作用对企业的发展没有什么影响,制定该制度只是停留于表面,对企业真正的管理并不能起到一定的影响,因为企业高层领导者并没看重内控管理,内控管理制度的作用就不能充分的体现出来。另外,由于基层管理者和基层员工没能够充分的理解内控管理,把监督机制当作是压迫自身人身自由的一种方式,所以对向上层领导反映时只是随便的敷衍了事,就算企业管理者注重内控管理,同时具有一系列相应有效的管理措施,内控管理制度依然不能够发挥其作用,最终将导致内控管理制度的作用付之东流。

(三)内控管理信息滞后

内控管理信息滞后,主要能够反映企业真实情况,对内控管理并没有进行高效率的工作。不符合内控管理现,则会使内控管理信息出现滞后的情况,使得企业不能够快速发展。依据现在我国的内控发展来说,内控管理信息具有单向性,这样的现象对企业内控管理信息的及时更新造成了障碍,为此,内控管理信息不能及时更新将会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

(四)相关工作员工综合素质不高

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其内部管理水平相互影响,而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呈正相关的关系。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二是相关业务的知识不足,目前,部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相对不高,一些管理人员对相关的知识没能够及时的更新和掌握,以致整体的业务水平较低。

四、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重视内控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者需要正确的认识内控管理制度并对其有深刻的了解。通过内控管理制度对企业的经营业务进行全面的的管理控制。除此之外,管理者应通过内控管理制度对企业潜在的经营风险进行预测,从而更好的增强风险规避的能力,最终确保企业在市场中的处于优势位置。另外,管理者需要运用内控管理制度来判断和预测出企业潜在的风险与问题,着重关注这些风险和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二)完善内控管理制度

不断完善内控管理制度,能够间接的增强企业内控管理水平,同时能够帮助企业避免违法的行为,一方面,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制约机制以及内控监督机制。在完善制度时,要对员工自身的职权有明确的规定,并对工作的流程有相应的执行要求,对于重大的工作业务,要进行双签制,从而避免个人专横独断。另一方面,要建立事后监督的管理制度,对审计部门的监督要建立会计内控机制,从而确保内控管理制度的有效性。

(三)加大对信息化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越来越重要,其能够确保信息沟通的通畅无阻,提供全面、有效的信息,有助于提高决策者决策的有效性。并通过不断的增强与各部门员工之间的协调沟通,可以找出企业管理中的缺点,从而及时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另外,信息技术能够增大风险评估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信息化在企业内控管理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工作的质量与管理人员的素质的高低息息相关。同时,企业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创新也跟管理人员的素质有一定的关联关系。因而,站在企业管理的角度,增强相关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其必要。企业需要根据企业的真实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训学习方案,确保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其业务管理的综合素质,保证管理人员能更好地进行企业管理的各项工作。

五、结语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内控管理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企业的经营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严重的将会导致企业亏空或倒闭。为此,不断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加强内控能力和提高管理水平,才能促使企业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常丹丹.我国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山西:山西财经大学,2012

篇3

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检查一般要经过调查了解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描述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找出关键控制点或关键环节、进行抽样测试和综合评价等五个阶段:

(一)初步了解经营者内部价格管理制度的整体构架

了解内部价格管理制度,首先要正确理解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并不是单位内部的一项独立制度,也不是所有制度的总和,而是包括在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之中,准确地说:它是由按照一定的控制目的而由有关控制点和控制措施所组成的控制系统。了解经营者内部价格管理制度的整体构架,主要是针对经营者价格行为的流程,对经营者遵守价格法律法规的控制活动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情况进行初步了解。具体来讲应包括:对经营者内部价格管理框架、责任落实规定、价格内部审批流程、相应控制环节、控制措施和手段以及制度健立健全和完善情况。了解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总体构架的目的是为确定价格检查目标服务,因此,了解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构架时可根据价格检查侧重点确定范围,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如商品价格或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审批制度检查,重点针对审批程序;促销、优惠商品变价审核制度检查,重点针对审批权限层级管理管理制度;行政事业单位收费许可证落实制度检查,重点是亮证收费、票据合规。

(二)对内部价格管理制度进行记录和描述

检查人员通过初步了解经营者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整体构架后,采用文字说明、调查表、流程图或检查表等方法对内部价格管理制度进行记录和描述。文字说明是将被检查单位的内控系统,以简洁的文字叙述表达出来;流程图法是运用符号和图形对被检查单位经济业务和文件凭证的流动程序进行调查的方法。流程图能从整体的角度,很清晰地反映出被审单位内控系统的实际情况,便于检查人员了解经营者的控制程度和检查控制点的设置,可直观地发现内控中的不足之处。另外,便于检查人员根据控制程度的变化随时进行修改。因此,对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检查可以采用流程图配简洁文字说明的方式来描述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步进行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测试奠定基础。

(三)抓住内部价格管理制度的关键控制点或关键控制环节

关键控制点或关键控制环节是业务处理过程中发挥作用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控制点或控制环节,抓住关键,检查才能有的放矢、提高工作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以前对医疗机构一次性医疗器械价格执行情况检查中,我们通过调查、查阅资料等方法对被查单位医疗器械价格的内控进行全面了解,确定以设备部门器械采购制度、价格审核审批、器械进出库验收、销售结算登记等为控制点和控制环节,在工作围绕这些关键控制点进行检查核实,则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提高检查效率。

(四)对内控进行抽样测试

抽样测试是指检查人员在了解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后,对那些准备信赖的控制系统的实施情况和有效性程度进行的测试,也可称为遵循性测试。抽样测试的根本目的是:查明被检查单位的各项控制措施是否都真实地存在经营等活动中,是否确确实实、始终如一地遵守了制度规定的全部要求,是否真正发挥了作用,其遵循制度的程度如何,有无失控和不完善之处。

抽样测试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业务程序测试,如选择若干具体收费项目,沿着它所规定的处理程序进行检查,考察有关的控制点是否符合规定并能认真执行,以判断各项控制措施的遵循情况;二是功能性测试,即针对某项控制的某个控制环节,选择若干时期的同类业务进行检查,查明该控制环节的处理程序,在期间内是否按规定发挥了作用。如以商业企业内部价格审批检查为例,可以选择不同时期发生的商品运转各环节,检查其在“入库登记”、“毛利率拟定”、“最后销售价格确定”等各个业务程序中是否被认真执行。

当然,抽样测试一定要保证足够适当的样本量,样本量太大,浪费检查资源;样本量太少,结论缺乏说服力。经过对内部价格管理制度的初步了解后,认为系统较为健全,则测试的范围就可小些,如果控制系统极不健全,则控制风险较大,就相应扩大抽查的样本。

(五)对内部价格管理制度系统综合评价

检查人员通过对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初步调查、对内控进行描述、抓住关键控制点以及环节、抽样测试等,对被审单位的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对内部价格管理制度的可信度给予评价,并找出内控的不足,为健全内控、加强管理提出口头或书面检查建议。

1、对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本身是否健全进行评价。可以从人员素质控制、组织控制、业务程序控制、信息质量控制等主要方面进行评价。

2、对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合理性进行评价。评价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合理性,一般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一是需要对内部价格管理制度的协调性进行适当评价,一项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往往涉及经营者的若干职能部门,各部门会根据各自的职责和各自的业务观念制定一些控制制度,这样就有可能造成内部价格管理制度的不协调;二是要评价内部价格管理制度的经济性;三是要注意内部价格管理制度的适用性;四是评价经营者内部价格

管理制度是否存在重点控制环节以及是否简洁合理;五是要注意内部价格管理制度的灵活性。

3、对内部价格管理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主要是评价实际执行的内部价格管理制度中是否有偏差,设置的控制点是否真正达到了控制的目的,并注意经营者经营理念对整个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有效性的影响。同时对被审单位是否设置了内部价格管理制度信息反馈环节进行审查并评价,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是确保控制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它们能及时地将在控制过程中偏离控制目标的偏差和原因反馈给管理部门,以便采取必要的调节措施,实现有效控制。

篇4

关键词:企业;市场营销;经济管理;革新

经济管理是企业加快价格管理和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有序展开日常生产与项目活动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在实际发展中,企业应当在注重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加强内部经济管理,根据市场需求完善自身价格机制,进而提升综合竞争实力。

一、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缺乏

站在企业人力资源人员分布和结构的设置角度来讲,人力资源人员分布散乱、机构设置不合理。人力部门是企业的基础部门之一,也是确保企业内部工作机制有序运行的重要部门。但是大部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较低、专业管理能力不足,尤其是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缺乏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有些企业在展开人才培养中,并没有积极引入激励机制,缺乏有效的沟通和管理方式,进一步降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综合竞争力。激励机制是一种科学有效的企业内部人才管理模式,主要用于提升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全面提升员工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的目标。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大部分企业的人动较大、职工流动性大、经济管理人员频换、人事交接工作衔接不上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进一步导致企业内部经济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方式不具灵活性和多样性。

2.管理制度缺乏针对性和实质性

当前,大部分企业将重心放在项目资金投资和扩大市场占有率等方面,从而严重忽视了内部的经济管理。企业制定的经济管理制度并没有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缺乏管理制度的针对性。甚至有些企业将制定的经济管理制度作为一种应付相关部门检查的形式,这种流于形式的经济管理制度缺乏实质性。除此之外,由于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低下,缺乏责任意识和管理意识,导致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不能得到全面实现,也就无法发挥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工作应有的作用与效果。经济管理制度的缺陷和管理人员责任意识的淡薄,最终导致企业实际经济管理效率低下。

3.组织机构较为单一

当前,大部分企业由于经济管理制度缺乏实质性和针对性,导致管理组织方式和模式较为单一化。这种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的企业组织机构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对问题进行灵活性处理。但是在当前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的设定需要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大部分企业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设定的目标是较快经济发展步伐,从而严重忽视了企业内部管理工作。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不仅严重导致企业的管理组织机构跟不上社会发展需求的脚步,还会造成企业经济效益的日益低下。

二、基于市场营销角度,企业革新经济管理模式的具体措施

1.提升经济管理模式的针对性和实质性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企业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的前提条件,也是提升企业经济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在市场营销中,企业要抢占市场、获取最新资料,都需要借助科学技术,并合理利用科学技术,实现促进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目的。另外,良好的企业内部发展环境、市场外部环境、企业管理模式的有效性是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企业内部经济管理模式不具针对性和实质性这一问题,企业需要根据市场营销环境和自身实际情况及时对内部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并积极引进先进科学技术,进而达到市场发展需求的目标、实现经济管理模式的革新与完善。站在市场营销角度,企业不断调整和改正经济管理方式是一种管理模式的创新。

2.完善经济管理制度

先进的管理理念是企业制定经济管理机制的前提、科学管理技术是企业提升综合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根据自身经营发展水平和市场实际需求制定战略发展目标和计划是基础性条件,合理有效推行战略管理与计划是实质性条件。针对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存在诸多缺陷这一问题,企业需要站在市场营销角度和创新管理理念角度,加强制定和完善科学内部管理制度的步伐,从而发挥内部管理制定的效力和作用,并以此作为员工提升自身能力和约束力的重要依据。

比如在施工建设管理中,企业需要着重加强对精细化管理方式的有效和合理运用。针对当前内部经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这一问题,应该对工程建设工程中涉及到的成本问题进行精细化管理。成本控制是工程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无论是施工材料的购买还是施工管理,都需要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实现项目建设的科学控制。因此如何利用科学的精细化管理方式实现成本的节约,是施工建设管理的核心工作。但是精细化管理和科学的战略目标需要借助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机制,并以此作为评判指标展开一系列的成本控制工作和施工管理工作。尤其是材料管理和技术的引入。在项目管理中,加强材料管理是保证施工进度的重要举措,提升管理技术和施工技术是提升建设项目质量的两个重要方面。因此在项目施工中,应当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强工程建设的环保型,并积极引进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方法。

3.建设科学的监督机制

企业无论是展开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还是精细化的管理工作,都需要针对自身管理机制中存在的缺陷问题及时进行调整与改进,从而进一步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和管理制度。另外,企业在跟随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目标调整和改正管理制度的同时,强化相关监督制度,进而充分发挥监督机制的作用与功能,即经济管理职能。在市场营销管理中,企业的经济成本价与预算问题一旦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后期企业在审核和质量监管阶段的工作,还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合理控制成本和强化成本预算机制是提升审核结果准确性的重要途径。在强化与完善管理和监督机制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市场竞争中的风险管理。企业无论是在筹资、投资还是经营管理阶段,都会存在各种潜在的风险,因此企业需要创新管理模式、制定战略计划目标和完善管理机制之前,需要考虑各种市场风险,并建立具有针对性和实质性的风险管理机制,一次展开控制市场风险的相关工作。

4.强化人力资源培训机制

在市场营销管理中,企业创新管理模式和完善管理机制需要与人力资源培训机制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帮助企业满足市场发展所需提供坚实的后盾。人力资源在企业内部经济管理中不仅起到激发员工能力的作用,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可以提升企业内部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一员,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企业职工,应当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并在实际工作中树立责任意识和管理意识,提升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市场竞争中,科学的管理制度与员工的综合能力同等重要。企业在展开人力资源管理和配置中,需要根据员工的个性特征和自身想法,将其分配到适合的岗位上,进而保证员工在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的同时提升自我责任意识,同时避免优秀人才的浪费。

企业无论是制定战略发展目标还是建设经济管理制度都需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以此作为人才管理与培训的依据之一。站在科学视角分析员工的实际需求和综合能力,在保证信息交流有效性的同时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合理的岗位安排和关注员工的自身需求能够帮助员工在工作岗位上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这是一种对企业员工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应该在实际管理中为员工创设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并建立完善的建奖励制度,积极引进激励机制。除此之外,在具体的人才培训过程中,企业应当加强员工的专业能力培训和岗前培训,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进而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技能的水平,提升实际工作效率和管理服务质量。

三、结束语

企业在实际经营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这就需要企业在关注自身经济需求的同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改正当前经济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机制,进而提升内部经济管理制度的针对性、科学性、完整性和实质性,提升企业经营效益。

参考文献:

[1]沈莉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J].中国城市经济,2011,18:131+392.

[2]李兵.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策略探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4,19:203+207.

[3]雷真.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1:167-168.

[4]窦文钰.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思考[J].商,2013,10:15.

[5]陈卫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01:84+86.

篇5

关键词:现代高教;管理制度;人性化问题;研究探讨;建议措施

传统的高校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循规蹈矩的规范和规章等来约束高校学生,通过制度管理来达到学校规定的目标和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没有做到将知识的运用与个性化发展相结合,所以管理效率难以提高。要想从本质上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就需要加大对高教管理制度的研究,在管理中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重视思想和意识的拓展。

一、高教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足(1)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忽视了学习效果。高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现在很多高校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制定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主要是针对考试、出勤等制度,在表面上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但并没有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主动性。硬性的管理制度,缺少人性化的管理,使得学生难以接受,也就丧失了学习兴趣,学习成绩逐渐下降,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行政管理人员过于。很多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都会存在作风,在管理高校工作时,管理方式过于形式化、程序化和模块化,使得高校管理制度难以进行变革和创新,也就难以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限制了管理人员能力的提高。

(3)教辅团队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高校管理工作需要学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相互配合,才可以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避免在管理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但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出现了问题,人们往往会追究教师的责任,对行政管理人员的责任很少追究,所以使管理工作较为混乱。

二、如何做好高教管理制度的人性化建设(1)构建人本制度,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传统的高校管理制度过于单一,而且管理模式较为死板,在教学管理中,学生会被动的接收管理,难以适应。而采用新型的管理制度和先进的管理理念,让学生能主动的适应管理工作,积极地参与到管理活动中去。因此,要求管理人员构建人性化管理制度,积极的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做到以人为本,真正地将学生的思想和意识作为重点考虑的问题。在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采取柔性和弹性的管理模式,避免出现硬性的管理手段,提高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主动意识,主动的接受管理,为大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创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学校的环境和氛围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思想和学习态度,因此在实行人性化管理模式时,不仅要构建具体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还要改变原有的校园气氛,在学校内部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打造创造性的作品,开阔学生的思维。

(3)适当地调整教学管理权,增强院系管理。在学校管理上,学生更容易接受院系的分权管理,而不愿遵守学校的集权化管理,所以,高校管理必须将管理模式的“事务性”转变为“服务性”,提高管理活动的灵活性,让院系管理权利更强。院系分权化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以人文本、人性化的决策的制定,管理理念更贴近于学生的思想,并形成统筹协调式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4)做好人本管理、制度管理和目标管理的协调。要想提高高校人性化的管理水平,就必须在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管理实际,根据科学的管理目标来执行有关决策,达到设计的目标。所以,就需要有机地将人本管理、制度管理和目标管理相互结合,规避制度管理和目标管理的弊端,遵循人本管理的特征和思想,同时也要重视制度管理和目标管理,处理好三者的关系,相互结合、相互作用。

高校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培养高素质人才最重要的场所,高教管理制度的水平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高教管理制度的建设工作,加强对高教管理的约束和控制,提高高校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总承包 前期 安全管理

在如今建筑业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市场竞争日趋加大的环境下,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以其一体化、集成化的特点,在加大资源整合、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的有力优势,逐步顺应当今工程建设行业发展规律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成为大中型建设项目建设的首选模式,受到目前国家、社会、行业的极大关注而不断引用并优化。然而因模式变化带来的安全管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该模式的优化发展。此模式下,分部分项工程较多,水、电、暖、土建等专业高度集中,分包队伍繁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且流动性大,各地方安全管理政策文件存有较大差异,给工程建设项目的综合安全管理带来巨大难题。为此前期安全管理机构及制度的建设完善尤其重要。

1.安全管理机构

安全管理是一项全方位的管理过程,涉及专业繁多,分部分项工程点多面广,工程项目总承包尤其如此,单一的以项目经理及专职安全员的安全管理机构,无论从时间、精力、专业技术等方面无法全面胜任并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将造成工程项目因人为因素而出现的隐患。因而一个专业配备合理,设置齐全的安全管理机构必须由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专职安全工程师及项目所有专业负责人共同参与,从专业技术角度出发共同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以达到全员参与,专业突出,齐抓共管的目的。

2.安全管理制度

制度是组织活动开展的首要规范条件,一项完善的制度建设,可以有效规范组织及参与组织的人员的行为,通俗而言,制度需要告知组织及其人员如何规范的实施行为,如何运行,其范围如何,其程度如何,是否符合等。

工程建设总承包安全管理制度鉴于其安全责任的负总责原则,其制度制定需要包括的范围、层次、深度如何确定?

工程总承包作为建设项目管理责任的主体,单线管理上与各分包单位唇齿相依、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多线管理上是各分包单位之间协调、管理、督促的纽带,总线上需要全面顾及项目整体安全环境的保证,安全制度的建立据此展开。

2.1综合安全管理制度

2.1.1项目现场安全管理规定

该规定是工程总承包现场同时针对项目本部及分包单位的综合性安全管理规定,是其他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的纲领性文件及依据,规定中需要明确项目本部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应该制定哪些安全管理制度,各种制度的审批、执行、修改程序及其实施范围、有效期限等;同时也明确提出分包单位进场施工必备的安全条件,针对施工行为所必须的安全管理规定;以及对各种制度符合与否的奖惩措施。其制定报批程序为:项目部负责编制,总部审核、批准、备案或提出意见返回项目部修改,项目部实施,如因外界因素发生变化需要修改,修改程序遵照报批程序。

2.1.2 项目现场综合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作为安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发生,减少参与组织活动人员伤亡、财产设备损失、环境损害并恢复组织活动环境的重要措施。

介于上述原因,项目现场综合应急预案的编制无需具体针对具体事项,但需要对其附件即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起到方针、政策上的指导作用,其主要内容包括该预案编制的目的、作用、适用范围、依据、构成体系、原则、工程项目概况、主要风险分析、组织机构、预警原则、响应程序、人员职责、后期处理及该预案的保障措施等。编制时应重点关注其目的、适用范围,构成体系、组织机构设置等方针、政策性规定,为其余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提供必要的依据。其编制、审核、批准、执行、修改程序遵照项目现场安全管理规定程序,评审方法参考《安全监管总局印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进行评审。

2.2单项安全管理制度

该制度是指具体针对项目部某种组织活动所定的安全管理守则,制度中需要清楚明确该制度针对事项,实施人员,以及具体操作细则等要求。其编制、执行等程序为:项目现场专职安全工程师制定,项目部全体会审,项目经理批准执行,并报总部备案管理。

2.3专项安全管理制度

该制度是指具体针对某专项组织活动、施工行为所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及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其重点要求参考国家法规、行业标准、部门文件等资料,要求编制严谨,符合规定,数据精确,操作性强等。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留存;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定的应急处置措施,可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留存。

专项安全管理制度中施工专项安全管理制度的编制,应重点参考行业标准,严格声明其中需要明确的数据和要求、依据的标准、和具体操作程序进行编制。

专项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参考国家法规、行业标准等文件资料,按《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中格式编制,同时充分分析某组织活动或危险的状态,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后果及不同级别、状态下的应对方式,明确事故应急组织单位、响应程序、处置方式、现场恢复方法,并说明该应急所需的资源储备及储存场所和使用方法等。

现场处置方案由于针对较为固定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其制定应根据设施等的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要求更加具体、简单、针对性强,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做到事故发生时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施工专项安全管理制度、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执行等程序参照单项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并报总部备案管理,其中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评审方法同样参考《安全监管总局印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进行评审,并将评审过程记录留存备案。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字: 工程现场管理制度 分析 更新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on the scene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meaning is expounded, a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benefit, tal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te itself and make the analysis Angle, and explains the necessity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Then again to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key factor is introduced to make, and puts forward the key measures and update the system requirements, including managers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is one of the update, update and engineering equipment management update, etc.; Finally puts forward to want to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the necessity of many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Thus in the following, have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Key word: engineering field management system analysis update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绪论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项事业建设也都渐渐的步入正轨。单以工程现场的管理制度来说,已经不单单的局限于人员以及物资的简单调配,而是一项科学的、更加精细化的学科。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在思想、生活、以及工作中的诸多变化,也使得工程领域尤其是工程现场管理制度上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国家发展的需求。

首先是要对工程现场的管理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作为生产第一线的具有综合性质的管理,这也是一个企业或者单位基本素质的集中体现。而其组成部分,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作用,因此,具有重要意义。

一. 管理制度加强必要性

1.1经济发展的需求

无论是开采现场,还是建筑现场,均属于工程类范畴。例如在建筑行业,仅在2003年的社会增加值,就已达到8000多亿元人民币,在GDP中占有重要必中。同时,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行业的经济发展,这些事实对我国的综合实力提高,意义重大。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于现场的管理制度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就目前的管理制度水平来看,我国的经济发展连续快速稳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科学的管理制度。主要表现在:管理制度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程规模的扩大要求更加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可以预测,在未来,管理制度也必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也将更新加快[1]。

1.2人才发展的需求

随着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也促使国民教育的显著提高。尤其是今年来,各行各业都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而在工程现场,作为先进管理制度执行的载体,管理人才渴求一个能够发挥自身价值的环境,因此,在这个要求下,先进的管理制度的提出更加具有必要性[1]。

1.3工程现场本身的需求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大批优秀人才的引入,更加驱动着社会的进步。在这个浪潮下,若想占有一席之地,并具有一定的竞争实力,就必须不断地更新和超越自身,也包括管理制度的更新和优化。因此,在这个角度下,就促使工程现场的管理制度更新步伐的加快和急迫。

二. 管理制度更新的关键

2.1提高管理者素质

若要在管理的思想上加强意识和工作效率,首先就要提高管理者或者领导层的管理素质。由于工程现场的管理活动是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对工程现场的各项内容和要素进行科学、有效、均衡的调配和控制,这些就对管理者有了一个较高的素质要求。为了适应现代化工程需要和提高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管理素质和管理意识才能够从根本上对管理制度产生本质的影响[2]。

2.2健全管理制度条例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工程管理的核心,是整个管理活动所要遵守的核心和关键,因此,在以人为载体的管理活动中,管理制度的建立直接反映的管理程度。因此,必须做好整体的制度规划。在项目的进程上要做好分解,精细到日安排;在工作中要确立奖罚制度,确定管理要点。而实施条例中,也要因地制宜,灵活安排,同时在短期计划和长远计划的安排上要做充分准备[3]。

2.3工程设备的管理要求

一般来说,随着工程技术的日趋成熟,在生产以及施工现场的设备也在更新换代,不断地与世界接轨。主要有以下的几点:技术的日趋成熟;工程造价的日趋低廉、使用工序的日趋简单、智能化等等。在在设备的管理上也在向精确化、科学化进步。就是以最小的投入换来最大的效益。因此,可以在造价、耗材选取、使用维修、以及操作方面加强设备管理。以满足不同的现场的不同工程要求[4]。

三.监管制度的建立

监管制度的建立与管理制度的建立同等重要,在管理制度有效开展,满足工程现场的各项管理需要时,也要不断的加强监管的力度。同时要满足一下的原则:

1.经济效益性。如今一切活动都需要围绕经济效益来进行,同理,在进行监管活动的时候,除了要满足质量要求外,也要尽最大的努力满足经济效益,即“低投入,高效益”。要杜绝“只抓工程,不顾投入”的不科学现象,反之亦然。应多精品监管、低投监管等方面多下功夫。

2.科学合理性。讲求科学是一切活动的基础。施工现场监管也不例外,应当合理、科学的展开。在实际中,由于管理制度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僵硬性,因此,在这一方面,监管制度和监管力度也可以作为查缺补漏的手段进行使用。在人员调配、设备调配、作业流程上都可以进行合理安排。

3.标准合理规范化。标准化、合理化是一切管理活动以及监管活动的要求。为了有效的进行活动,诸多要素必须服从统一管理。要克服主观随意性,要尊重客观实际,实事求是,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工程效率。

结束语

在工程现场的管理活动中,要积极探索,深入分析并不断的进行更新和改良,才能够时刻为其诸如新鲜的血液。一个企业,一项工程不能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同时也要纵观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在这一方面,对于管理制度的深入剖析和适当改进,都有利于它的合理发展。而这些在经济效益、人员素质、以及合理性上,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掌握第一手资料,必须深入工程现场,并随时进行改良,才能不断的稳固和扩大市场,适应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虹.徐永其.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培养高素质工程管理专业人才[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6(6)

[2]丁剑英.浅议企业现场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 研究与通讯.1993

[3]骆学军.王玉宝.樊建超.浅析工程施工项目管理[J].水利技术监督.1999(3).

[4]刘海.公路工程施工机械的组织与管理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7(3)

姓名: 潘红芳

性别:女

籍贯:陕西省渭南市

学历:大学本科

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胜利三路58号

邮编:443003

篇8

摘 要 在现代社会各企业都在随着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军队财务管理制度也应随着科学的发展日益完善,使军队财务管理制度能有效的成为军队的财力支撑。但目前的军队财务管理制度还有些不完善的地方,本文旨是探讨军队财务管理制度中常见的问题,加以分析。

关键词 军队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一、军队财务管理的概念

军队财务管理制度是军队经济活动的主要部分,也是军队后勤工作的主要保障。军队财务管理的制度主要是为军队财务的组织形式、职责范围和财权划分并且处理各种财务关系所建立的一种规范制度,是军事后勤管理体制和军事指挥体制的组成部分。军队财务管理是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前提,广泛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并且利用它的技术和方法来适应中国特色军革发展趋势,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战略步伐,为实现军队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提供有效的财力支撑[1]。

有了很好并且完善的军队财务管理制度就能随时适应军革的要求,有了这样的财力支撑才能很好的有效的发挥军队的优势,让国家更加的强大和有个安全的保障,因此解决目前的军队财务管理制度就成了首要重点。

二、军队财务管理制度的常见问题

1.缺少统筹军队建设的规划与预算的专职机构:军队建设的规划和预算是统一的一个整体,在目前国家是把军队建设规划和预算拆分给不同的部门,从而导致了这两个部门各自独立无法互相管制,例如:军费预算经常无法准确的反映出军队的建设需求。总的来说就是无法顾全全局的整体规划和运筹,也就无法有效的杜绝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浪费。

2.军队财务管理制度的内容有些滞后于形势的发展变化: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以及新军革下军队财务活动深度与广度的拓展,我国军队财务管理制度的一些内容的修订与维护没能及时的跟上市场的变化[2],因此导致了一些财务活动和由此产生的经济关系,缺乏相应的规范。

3.在执行军队财务管理制度时不够严格:由于制度的不够严格会导致聘请来的财务工作人员其实是对业务不熟悉,原则性不强的人,甚至加之行政干预。由于近几年出现了一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良思潮,很多都受此影响,标准制度观念开始淡化,严重的会伤害到国家的利益,所以我们要加以强化我国军队财务管理制度的严格性,使之不出现这样的腐败现象。

4.缺乏统一性的军队财会保障系统:目前我国实施的保障系统是:军队的内部,后勤财务与装备财务“两线运行”,分别实施军费供应保障,后勤装备分别设立“财务结算中心”和“支付中心”[3]。这样的系统已经造成了财权和财力分散,还加大了管理的成本。加上后来财务部的综合管理监督职能被肢解,这样很不利于实施财务统一监督管理。

5.缺乏完善的军费分配使用的监控体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缺少独立权威性的审计监督,如各级审计机构一般都是属于后勤系统,所以军费分配使用的全过程就无法很好的实施有效的审计监督,而且审计程序和处理结果不公开,审计结果的知情权不透明化,致使审计机构对审计结果没有处理与处罚权,因此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监控体系的薄弱会导致很多弊端,如军心的混乱。(2)军队财务管理制度中没有明确军费监控机构的设立:财务系统对预算执行和经费支出没有明确有效的监督检查,这样又体现出了财务监督职能严重弱化。

三、对军队财务管理制度常出现的问题的对策

1.对军队财务工作人员加强教育:在军队财务管理制度中常出现军队财务工作人员的简历不符合实际,所以在选拔好军队财务工作人员之后,一定要再加以指导,端正其思想和加强工作教育。也就是要军队财务工作人员意识到财务工作的重要性,从而认真的把财务工作落实到底并制定出符合实际并且完善的军队财务保障计划。

2.完善军队财务监督制度:要制定具有统领性和综合性完善的军队财务监督制度,首先要制定军队财务各个活动和任务的监督,其次要制定好明确的奖励与处罚的规则。这样可以帮助军队财务制度的监督工作统一规范并且加强了与党内监督、群众监督等其他监督制度的配合形成了监督的一个大体系,从而也就促进了军队财务管理制度各个环节的有效进行和有效的成果。

在建立监督制度的下,要注意一定要全程化的监督,也就是财务监督要由现在的静态转变为动态,行动起来实质监督全程。还要注意要坚持时时规范军队财务内部的监督,要监督每人必须坚持军队财务管理制度为依据,严格把好每个关口,这样才能很好的把军队财务管理制度有效的实施在每个过程中。

3.要进一步健全所有制度:在编制年度预算时,一定要紧系着党委中心工作,达到思路,原则的清晰[4]。还要对已经安排好的项目做最后的科学论证,加强预算法规意思和预算执行的刚性,坚持依照军队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办事,确保预算的落实。

要加强按军队财务管理制度办事的观念,狠抓各项经费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以军队财务管理制度为依据,强调要财务工作人员把所有工作落实。

4.规范军队财务的执法活动。首先要加快军队财务的执法程序制度建设,以此来实行军队财务工作人员的严格性、有序性和高效执法性。其次要建立军队财务执法的责任制度,来增强军队财务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使财务工作人员严格依据军队财务管理制度来执法并且公正执法和有效执法。最后还要建立一条具体并且可行的军队财务激励制度,为调动军队财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可借此来防范个别财务工作人员的不工作或乱执法。并且应该公开奖励和惩处的过程以及结果,这样便可以充分发挥执法激励机制的作用。

随着科学的进步,如应用这些科学的办法来完善军队财务管理制度,那么相信我国军队会逐渐强大,让军队财务体系成为他们强而有力的支撑,我国军队便可以无后顾之忧的随时适应军事的变革。

参考文献:

[1]熊友存,李劲松.军队财务管理学.出版社.2006.

[2]王余.新时期军队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探讨.军队财务.2008(1):86-88.

篇9

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比较传统,已逐渐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有些高校在培养社会人才的过程中,一味加强制度化的管理形式,而往往忽略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我国高校应坚持“以人为本”,在任何教学活动中,都要主动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可撼动。然而我国高校管理制度建设时未多加考虑到人性化原则,以致人性化缺失严重,不仅影响了人才的培养,也阻碍了高校教育的发展。

1目前高校教育管理制度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1.1行政管理人员行为不检点

行政部门是高校中承担职能较多的一个部门,由于存在部分行政管理人员的不良行为问题,以致影响了高校教育管理制度。高校的管理具有形式化以及模板化过度的特点,难以达成学生实际要求,从而限制了高校教学管理效率的提高,也对高校学生的发展造成负面的影响。形成这一状况的因素,其中行政管理人员的作风问题占据了较高的比例,是导致学校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落后于其它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

1.2忽视了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

健全和完善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和优化高校的教学方式和教育模式,从而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并以此实现高校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提高。我国高校在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中,主要考虑的方面都是强制性对学生的行为作出规范和约束,但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长期下去就会严重影响到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此外,这种强制性的管理制度还可能打击到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路线。

1.3高校教学辅助人员的综合素质存在一定缺陷

在高校教育管理实践中,有些高校教学辅导人员并没有全面了解各个学科专业,设置的学科教学整体方案和专业课程缺乏合理性,以致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一直不理想,学生会因此怀疑教师的教学能力,甚至最后直接对教师采取不信任的态度,而这一切都是管理人员工作存在问题导致的。高校教育活动顺利开展取决于教育管理人员和学科教师间的关系,只有双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教学效率才能不断提升。然而高校教学辅助人员的综合素质存在不足,反而使双方的关系一直有着矛盾,影响着管理效率,以致在分配各项教学资源时冒出许多不良问题。

2高校教育管理制度人性化建设的几点改善措施

2.1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

我国高校在开展教育活动过程中,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要求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全体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管理活动中,转变传统被动的教学管理形式。但这给高校教学管理中的精神因素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积极地采用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为高校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提供坚实的基础条件。建设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性化,必须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高度认识到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对建设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人性化的重要意义。管理工作人员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应考虑到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并尽量采用弹性和柔性的管理手段,增加高校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2.2营造良好、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制度人性化的建设不能仅依靠建设文本式的规章制度体现,还应体现在其它方面的建设,如校园的风气、文化、特色等方面的建设。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力打造良好、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使高校内的学生和教育者都能沉浸在这种氛围中,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们的价值和潜在能力。当前我国的高校应坚持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根本的教育原则,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对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思想素质以及情感观念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尊重他们的自主权,从而提升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实现高校教育管理制度人性化的建设。

2.3提高院系管理的活力

要想适应我国高校教育环境的变化,就应转变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将集权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向分权化的管理模式发展,并以此作为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点之一。高校的教育管理人员的角色也必须做出改变,从管理者向服务者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使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灵活多变,从而促进高校的院系管理效率,使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性化得到更加鲜明的体现。高校全面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时,必须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提升院系的教学管理工作的地位,并赋予更多的权利,以增加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柔韧性,从而完整地体现出管理部门的服务职能。高校的全面统筹工作由校级管理部门展开,主要体现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广阔的自主发展空间,使教学管理制度完全发挥服务性的特点,从而提高高校教育管理制度人性化的建设。

篇10

【关键词】会计管理 财务管理 作用 对策

一、会计管理制度在医院发展中的价值体现

(一)会计管理制度是促成财务板块正常发挥功能的推动力量

医院会计管理制度是医院财务工作方面发挥作用的先锋,是医院发挥财务管理作用的前沿阵地。这些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由会计工作人员来完成和实现。会计人员是医院财务管理中的重要角色,会计工作人员更能深刻领会这些财务管理制度的真正内涵,促使财务管理工作程序的顺畅,实现工作效果的巩固。因此,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得益于医院科学高效的会计管理,会计管理制度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会计管理制度是有效完善医院内部成本控制的重要条件

医院内部成本控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医院的运营质量。因此,对会计进行有效管理,能够使会计明确财务执行者的职责和任务,进而确保医院内部成本控制拥有一个较为明确的管控方向,方向得以确定,随后的一系列工作才能得心应手的开展,实现成本控制各个环节的预期目标,进而提升医院内部成本控制的整体水平。

(三)会计管理制度是准确表明医院财产流动状态的可靠助手

医院的运营发展必然产生很多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这些财产对于医院的命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院财产往往通过财务部门进行登记管理,完成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往往是会计工作人员,需要他们尽心尽力,毫无懈怠的看待这些细致琐碎的工作。因此,对医院会计进行应有的管理,可以为医院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做好记录,使各项资金或某些固定资产的存在状态有一个明朗的流动状态,使财产拥有可靠的处置依据。

(四)会计管理制度是有效增强医院市场竞争优势的有力保障

从本质上看,医院的每一项工作的管理都是为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积累竞争优势,财务管理工作也是如此。会计人员的专业劳动能够使医院财务方面的工作达到井井有条的良好状态,使医院将更多精力投入在其他方面。毕竟,财务管理方面不仅涉及医院的经济效益,更多的涉及医院员工的自身利益。因此,会计管理制度可以尽力减少医院与员工的内部矛盾,增强员工凝聚力,增强医院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五)会计管理制度是合理完善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必要途径

医院财务管理是一项关系医院其他各项管理的工作。强化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更有必要在医院内部全面落实,会计人员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才能跟紧医院经济发展方法转变的客观需求。因此,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就必须及时提高,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同时,经济的发展可能对会计的职业操守发挥着反作用,可见,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也应当及时提升。会计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提升均需要会计管理制度来完成,从而及时更新会计的知识架构,完善他们的知识储备。

二、影响医院会计管理制度的不良因素

(一)会计来源频出纰漏,影响会计业务能力

会计工作具备较为明显的专业性特征。因此,应当将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吸纳进医院。然而,很多医院的会计人员是通过各种私人关系进入医院从事会计工作的,因此,其往往不具备专业的会计知识,其业务水平也不是很高,严重影响了会计工作的开展。同时,加之这样的用人方式,往往导致职业道德较低的人进入医院,更是缺乏自身意识,会计自身的业务能力更是无法提升,阻碍医院会计管理制度的落实和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投入资金有限,会计业务素质无法得到保障

在知识爆炸经济时代,医院的各项管理制度的贯彻都离不开培训,培训能够促进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的再次提升。然而,很多医院领导不愿投入太多的资金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认为那是浪费金钱浪费时间的行为。殊不知,会计人员业务能力的再次提升,能够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从而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可见,很多时候医院会计业务素质的加强需要一定的“金钱”做保障,如果缺乏这个保障,必然影响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

(三)医院不正当利用会计能力,耽误自身的发展前途

很多时候,会计的业务能力往往为其违法违纪犯罪行为提供了反面的帮助。因此,医院会计信息虚假失实的现象层出不穷。而医院对会计的这种行为处罚力度不够,使得会计业务能力无法发挥正面作用,贻误医院发展机遇;甚至,有些医院往往也借助这些虚假信息谋求同行业或银行部门的帮助,这更是不能“正用”会计业务能力的表现,严重制约了会计能力的正常发挥,严重破坏了会计管理制度。

三、提升医院会计业务能力的必要性可行性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客观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医院和外国医院逐渐实现了互通有无的局面,外国医院的高端技术不断地涌入我国。我国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这样,我国医院的会计管理制度立刻成为医院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因此,我国医院会计人员必须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跟紧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

(二)知识经济时展需要的应有之义

知识经济时代里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并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理念和生活态度等。同时,知识经济时代注重医院管理上的现代化,高科技的频繁应用等。因此,这些外在因素必然影响医院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促使他们认清时展形势,转变工作理念,寻求更为科学的方式方法,最终导致管理目标的变化。因此,知识时代迫切呼唤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准的会计人员,这也是改革医院会计管理制度的重要原因。

四、医院会计管理制度改革的可行措施

(一)巩固会计管理制度落实后的效果,夯实规范化财务管理基础

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夯实财务管理的基础,实现规范化运行。因此,医院应当努力完善会计管理制度,使会计能够及时正常的发挥应有的作用。医院会计管理效果明显,并有效巩固已经取得的效果,才能确保财务管理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促使会计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更加明显更加灵活。

(二)通过合理适当的培训渠道,为提升会计素质做好铺垫

如果把会计管理制度比作一辆车,那么会计人员素质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车轮,推动制度的落实。因此,医院应当根据自身运营目标的需要,投入合理的资金,定期组织会计人员进行深度培训学习,通过学习培训,能够更新其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会计人员的内心信念,巩固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认清工作本职和工作要领,高效率的完成工作,为医院竞争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加强会计投资管理理念,使其实现规范化

医院要确保医院自身价值的充分实现,必须从会计方面入手,将规范化投资的理念落实到财务管理工作中。投资程序是确保投资项目不走弯路歪路实现理性投资的重要保障。因此,医院在进行面对投资项目时应当秉持严谨心理,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投资监理,使投资的语气目标得意顺利实现。科学可行的投资管理理念,医院投资流程才能迈向规范化合理化,才能确保医院财务管理有一个明朗的运行状态,利于财务活动的管理。

(四)在会计管理中树立创新意识,树立医院诚信现象

医院应当高度重视会计管理工作,并应当在会计管理工作中树立创新意识,使会计管理工作融入创新思维,实现财务管理的高水平运行。医院财务部门往往会与外界建立了各种联系,因此,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诚实形象的树立,医院必须调整发展理念,积极推进会计管理工作,为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搭建一个稳健的平台,树立医院的诚信。

(五)关注“人”的动态元素,将人文关怀彰显于会计管理制度

医院在会计工作过程中,领导还应当注意倾听会计人员的心声。领导可以将谈话内容落实到纸面,并认真分析研究,可以发现本医院会计人员的动态,也便于与会计人员的及时沟通。这样,双方以平等为基础,才能在某个层面引起共鸣,促进会计工作的开展。此外,医院对会计人员的尊重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倾听员工心声上,这份尊重那个让彼此更加了解,更加了解,然后才有可能在最大限度上实现共赢,共同努力。

五、结语

会计管理制度在医院发展过程中具备较为实际的战略意义。因此,医院应当结合各方面因素,采取稳妥态度,从长计议,落实好会计管理制度,做好会计管理工作。良好的会计管理制度,为医院扫除了很多管理上的障碍,为医院的命脉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因此,医院应当注重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以便确保医院发展方向,从根本上促进医院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关凌,论会计与企业管理的关系[J],商场现代化,2010(29):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