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建设规范范文

时间:2023-10-17 17:25: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建设规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建设规范

篇1

关键词:土地整治;工程测量;常见问题

土地整治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战略性措施。近年来,我国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土地整治,全国耕地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农业生产建设的基础设施得到大幅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得到大幅度提高。当前,国家又以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重点,集中连片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大规模开展中低产田改造,提高高标准农田比重,掀起新一轮土地整治整治。土地整治工程规划设计、工程施工、竣工验收都离不开工程测量。及时分析和解决当前土地整治工程测量存在问题,加强工程测量成果管理,对提高土地整治工程质量、加强土地信息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工程测量在土地整治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1 工程测量是规划设计的基础

要对项目区进行科学规划,需要了解项目区地类分布、地形地貌、水源情况和现有生产生活设施分布情况,这些情况均需要对项目进行详细现状测绘,设计人员根据测绘成果和相关技术规范进行工程布局。

1.2 工程测量关系土地权属调整

土地平整工程是土地整治重要内容,实施过程打乱了权属界线,做好土地平整前的权属调查和平整后的重估登记不仅关系到项目区群众切身利益,也是工程能否顺利实施、项目效能否发挥的关键。平整前的权属调查和平整后的重估登记需要对平整区进行精确测绘。

1.3 工程施工控制需要

土地整治项目工程较为零星,且布局分散,准确进行施工放样非常重要,同时敞开式灌溉输水沟渠等设施施工对高程控制要求高,这些均需要利用工程测量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控制。

1.4工程量复核的需要

工程竣工后,需对施工工程数量、新增耕地面积、工程质量等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复核。土地整治工程一般分布边远山区,地形复杂,作业环境多变、精度要求较高,需要先进测量技术和测量仪器设备进行测量。

1.5信息化建设需要

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国土资源已逐步实现“一张图”管理,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复核将纳入信息化管理。土地整治项目竣工后,需要GPS采集相关信息,经过处理后利用GIS技术建立、更新土地资源信息库。

2 土地整治项目工程测量主要存在问题

2.1缺少行业作业技术规范,外业信息采集不规范

土地整治行业与其他行业有所区别,且各阶段测量的关注点有所不同。目前行业内尚未相关测量作业技术规范,作业全凭测量人员对其他行业技术规范的理解和自己工作经验积累,采集的信息达不到后续使用要求,如拟布设工程路线测量过于粗糙,图根点不足;缺少与项目区密切联系项目区范围外地物信息;居民聚居区范围用“居民点填充图案”整块填充,未测量其对内部布局情况等等。

2.2缺少行业成果检验标准,成果质量参差不齐

测绘行业已相关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但其作为指导全国测绘行业报导性文件,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特点规定不够细致。土地整治行业尚未出台土地整治项目测绘方面的成果检验标准或规范。目前项目测绘单位主要是根据测绘行业的一般性标准和规定开展项目测绘业务,导致项目测绘采用标准不一致、测绘成果精度有偏差、成果质量不高。如存在图斑图形不封闭、图斑内部相互交错、图斑地类不明确、坐标面积与报告面积不一致等问题。

2.3缺乏足够重视,施工测量成“瓶颈”问题

施工测量不仅是保证土地整治工程按规划布局、按设计发挥作用的重要手段,也是做好项目管理的重要措施。由于施工单位缺乏足够重视,施工测量往往成为制约项目建设的“瓶颈”问题,如由于程施工放样问题出现移位走样工程,由于高程控制失误出现倒灌渠道、波浪路面,由于没有测绘出现竣工图与实际不符等问题。

3 工程测量中的问题改进建议

3.1 加快土地整治行业测绘技术规范研究,进一步统一技术标准、细化各阶段技术要求,及时、准确为土地整治项目各阶段提供测绘资料。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陆续颁布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工程测量技术标准。

3.2 规范土地整治项目测量图件检验。国土管理行业土地整治项目制图规范,规定了现状图、规划图、工程设计图、竣工图编制要求,在此基础上,加快第三方复核工程测量图件技术标准研究,进一步健全测量图件标准体系;国家测绘部门了平面控制、平面控制测量等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在此基础上针对土地整治项目测量制订成果质量检验要求,建立检验标准;同时,加强测量成果检验队伍培养,适时培育第三方检验机构。

3.3提高施工测量重要性的认识。土地整治预算定额标准在预算内包括工程测量费用,通过施工测量控制工程布局和工程质量是施工单位义务。施工单位应通过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升测量设备装备水平、加强测量队伍建设等措施保证施工测量规范运行,监管部门应通过条件设置、日常管理等措施,促使施工测量有序开展。

4 结语

工程测量是土地整治项目工程、权属调整和重估权属登记的基础,是工程实施的重要保障手段。建议通过完善测量作业技术、规范工程测量图件检验提高工程测量成果质量,同提加强施工测量管理,从而提高土地整治工程质量,更好服务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

参考文献

[1]陈世权.土地整治与新农村建设[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56-79.

[2]王 闯.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中应重视的问题[J].国土资源.2010(O6):99-122.

篇2

以服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推进城市化建设为主线,以提高城市道路载体功能为重点,以抓好民心工程以崭新面貌迎接奥运会为契机,结合卫生城区、园林城区创建工作,坚持“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共建”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实施津塘公路道路综合整治工作,打造优美、洁净的市容环境,为实现“拼搏五年百亿强区”奋斗目标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集中治理和景观建设工作的开展,解决道路及沿线地区卫生脏、秩序乱和市容市貌差的问题,使津塘公路成为环境优美的交通走廊,同时,使相关责任部门的责任意识得到提高、管理工作得到强化,实现环境管理和环境质量共同提高的良性循环。

三、工作任务

综合整治工作包括道路沿线绿化景观建设、占地和拆迁、沿线街景立面整修和夜景灯光设置、沿线广告、牌匾的规范、整治交通环境和秩序5个主要项目。景观建设总面积约164万平方米,占地面积2459亩。

(一)道路绿化景观建设:道路景观建设包括外环线——中心庄段18.6公里道路两侧路缘石以外各30米宽范围内(含轻轨桥下)的绿化及6米宽的辅道(或农田沟),工程总面积约164万平方米。

1.道路两侧景观采取最外侧植高大乔木,由外至内植物高度逐步降低,形成错落有致、色彩丰富的景观。沿线主要道路路口设计为景观节点,在有条件的地段建设小型绿化广场,增添整体景观的节奏感和生动效果;现有与津塘路相连的土路均实施100米长的路面硬化,河道进行200米长护砌;景观带外侧的村居地段建6米宽的辅道,农田部分修建6米宽排水沟。

2.轻轨车站、居民区作为景观节点,采取公共活动区铺装、园林小品点缀和特色植物绿化的方式,建成道路沿线的亮点。轻轨沿线其他地段绿化要按照带电交通工具通行和维护要求,选用低矮植物培植的方式,形成美观、流畅的道路绿带。

(二)占地拆迁:对道路沿线36米范围内的两层(含两层)以下16.5万平方米的建筑进行拆迁,彻底清理景观规划线内各类违法占地、违章建筑。

(三)沿线街景立面整修:做好街景立面和夜景灯光的统一规划,尤其是对景观规划线内保留的三层(含三层)以上合法建筑进行立面的全面整修。

(四)沿线广告、牌匾的规范:对沿线的广告、牌匾进行清理,规范、更新。重点对违章设置和影响景观的广告和牌匾进行彻底清理;对沿线破损的广告进行更新、规范;今后广告、牌匾和夜景设置要做到规范设置、提高档次,实现设置规范化、路段特色化,效果景观化。

(五)整治交通环境和秩序:对沿线机动车、自行车的乱停乱放进行规范治理,设置停车场、划定停车线、设立停车标志;治理道路沿线的乱摆乱卖、市场外溢,避免影响交通和环境。

四、责任主体

(一)沿线各镇街按照属地原则,负责对治理范围内应拆除的各类建筑物进行调查和产权的核准;按期完成各自辖区内、拆迁及乱搭乱建的清理工作,负责落实景观用地、实施土方工程,并做好综合整治工程实施期间的各项协调工作。

(二)区建委负责组织各相关镇街完成需拆迁的建筑物的调查和汇总工作,并做好占地拆迁补偿费核算和审查工作;负责制定拆迁、占地和还迁安置工作方案;负责土方工程实施前的标高测量、土方量核定和工程验收;负责绿化景观工程建设。

(三)区市容委负责街景立面整修工程的组织实施和沿线广告、牌匾的规范清理。

(四)沿线各类管线权属单位负责提供各自单位的管线情况,制定工程设计方案,并负责管线切改入地和低压线规范工程的实施。

(五)区水利局负责实施沿线河道护砌工程的组织和实施,并做好河道卫生清理和监管工作。

(六)交管部门负责做好沿线交通秩序管理和停车场、停车标志和交通标志设立等工作。

(七)区公路分局负责做好道路整修和所辖绿化设施的养护管理。

(八)区综合执法局、公安**分局负责做好综合整治期间各项工作的配合及执法保障工作。

五、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主要是完成拆迁、占地、上土和施工设计等工作。时间要求:**年10月15日前。

1.完成全线拆迁量的调查、核准和汇总工作。此项工作已于**年8月5日前完成。

2.完成全部拆迁、退线和清理工程。时间要求:**年9月30日前。

3.委托专业设计单位进行景观工程设计,完成工程设计和设计审查工作。时间要求:**年9月底前。

4.分阶段组织土方填垫工程,各镇街可在没有拆迁的地段先行组织土方填垫,其他拆迁地段的土方工程可随拆迁工程的完成跟进实施。时间要求:**年10月15日前。

(二)工程实施阶段:完成绿化景观、管线规范、交通秩序规范和街景立面整修等工程。时间要求:**年12月15日前。

1.景观建设工程在施工设计完成后在有条件的地段要立即进场施工,其他地段可随拆迁进程进行跟进式施工。时间要求:**年9月1日—12月15日。

2.管线入地和规范工程应与其他工程实施相结合,要预先做好工程实施计划,必须在拆迁完成后和景观工程实施前完成。时间要求:**年10月15日前。

3.广告、牌匾的规范和清理工作随沿线拆迁、景观工程的实施进行规范和清理工作。时间要求:**年12月15日前。

4.区公路分局负责做好道路整修和所辖绿化设施的养护管理。时间要求:**年12月15日前。

5.区水利局负责实施沿线河道护砌工程的组织和实施,并做好河道卫生清理和监管工作。时间要求:**年12月15日前。

6.交管部门负责做好沿线交通秩序管理和停车场、停车标志和交通标志设立等工作。时间要求:**年12月15日前。

六、资金平衡

综合整治工程总投资估算约104160万元,其中:景观绿化及土方工程投资估算38328万元,拆迁费约59400万元,占地费2459万元,道路设施改造费3000万元,街景立面整修工程费960万元。

建设资金分为区筹和市投两部分,区投资金以财政先期投入为主,根据工程的特点主要靠以下5个方面来筹集和回笼建设资金:

(一)投资主体和资金来源

第一,本项目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城司)作为融资、投资和管理的主体。城司是区政府所属国有独资企业,将作为本项目的实施主体,根据其经营范围,通过市场化运作进行融资、投资,同时为保证项目实施效果,注重强化项目管理和节约、集约措施,积极做到就地平衡、项目平衡和综合平衡。

第二,资金来源:

1.银行贷款。通过银行贷款解决目前急需的建设资金。按惯例基础设施的前期投入主要靠银行贷款来解决,然后政府再通过市场化的运作偿还贷款。本项目计划以城司作为本项目的融资平台贷款3亿元。

2.泰达西区借款。根据开发区与我区合作协议,可适时从泰达西区借款5亿元,将部分资金用于本项目建设。

3.协调沿线企业、园区出资建设。津塘公路沿线分布着钢管公司、军粮城电厂、天钢等大企业和**开发区、军粮城产业园区,这些企业和园区是津塘公路环境建设工程的直接受益者,因此可以协调沿线企业、园区为环境建设工程解决部分资金。

4.协调公路局、轻轨建设单位和水利局等单位出资建设。轻轨贯穿全程,本工程的一个重点工作就是对轻轨占地范围内环境的建设,因此可与轻轨管理公司协调,由其出资建设轻轨占地范围内的建设工作,同时也可协调公路局、水利局等相关单位解决部分建设资金。

5.争取市里相关政策补贴。可以争取市里的补贴资金,例如市里对拆迁的补贴以及绿化、水利和铺装等设施建设的补贴。

(二)资金回笼措施

1.从泰达西区的借款可根据协议在每年**区应得的税收分成中抵扣。

2.沿线资源的经营。沿线企业林的建设、节点公园冠名权的出让,加油站的特许经营权出让以及沿线广告牌、候车亭等广告经营权的出让都可产生一定的收益。

3.对沿线土地的开发。市地铁项目的建设就是在地铁沿线由政府给地铁公司一定的土地用于开发建设,获得收益后再用于地铁建设。参照地铁项目的建设模式,在津塘公路沿线由区政府给城司一定土地进行开发建设或通过新建服务区并将经营权出让获得收益。

4.**区范围内土地的开发。银行贷款的偿还主要靠城司在**区范围内进行土地一级市场开发。

通过土地开发解决本项目的建设资金,以及建设“六路一广场”等基础设施项目的贷款,最重要的是为**区以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一个良性循环的模式。

七、保障措施

(一)落实资金、加大投入。该工程整治项目较多,资金投入高,解决综合整治工程建设资金是保证工程实施和效果的关键。

(二)加强综合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区主要领导挂帅的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综合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便于综合整治工作的协调和推进,保证整体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尽快确定专业施工队伍。鉴于工期异常紧张,且施工可能因拆迁进度等原因,工程无法整体推进,整体工期较长,为能够在施工设计完成后抓紧进场施工,采取简易程序确定施工队伍,争取工期。

1.选择专业资质、施工技术和信誉良好的本区绿化施工单位,采取邀标的方式确定绿化施工队伍。

篇3

关键词:土地整治;新理念;运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8-0109-02

开展土地整治,既是新形势下缓解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加强耕地保护、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创新之举,也是保障农业农村向前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党的十召开过程中提出了“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的战略性部署,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就必然要继续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必然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土地出让金、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用于农业开发的比例。可见,土地整治已成为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现农用地规模化经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当前土地整治面临着严峻的工作形势,新形势下土地整治工作需要不断的发展变化,需要提出更高的土地整治新要求。因此,需要对新形势下土地整治理念要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对新形势下完善和创新土地整治运作机制要有着更加明确的方向。

一、新形势下土地整治新理念

在以土地整治规划为依托,加快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期,需要不断丰富土地整治理念、创新土地整治运作机制,推进土地整治系统化、科学化和规模化发展,充分发挥其对耕地保护、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十二五”期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吸收和贯彻土地整治的新发展理念,超越单纯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宗旨,依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综合需要,着眼长远、统筹兼顾、科学规划、稳步实施,全面调整土地整治思路和工作创新,新形势下的土地整治必然要有系统科学的新理念。因此,土地整治要具有生态保护理念、因地制宜理念、统筹协调发展理念、科学高效理念和产业化发展理念。

(一)生态保护理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意识到以资源高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会使生态环境遭遇严重破坏,最终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农业发展本身对生态环境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农作物的生长必须依靠适宜的光照、气候、温度、水及土壤中各种养分等。土地整治是通过采取工程、权属调整、生物等综合措施,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的综合整治,必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将土地整治与农村生态建设有机结合,遵循生态循环规律,强化生态保护措施,促进农村生态平衡。

(二)因地制宜理念

土地整治要结合农村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和发展需要,因地制宜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土地整治中应充分考虑当地土地类型、水资源、位置、农业种植习惯等特点有所区别,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适应当地农业产业化布局及结构调整的要求,发挥更大效益。

(三)统筹协调发展理念

土地是人类活动的载体。农村土地整治调节农村土地利用,不仅涉及农业生产,也涉及农村各项产业发展布局和公共产品的供给,涉及整个人地关系的调整,因此土地整治必须全面系统的考虑,统筹协调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土地整治工作应从更长远的、更系统的、更全面的角度,充分考虑农村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在与各级土地利用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农村和农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相衔接的基础上,做好土地项目规划设计、权属调整等工作。同时分析土地整治给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所带来的影响。

(四)科学高效理念

土地整治要充分发挥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作用,必须追求科学高效的理念。目前我国的土地整治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管理和技术方面都不成熟,存在诸多不科学和效率低下的问题,需要加强探索和完善,积极引进新的管理经验和工程技术措施。一要强化项目实施科学性,土地整治要在追求长远的利益和综合效应前提下,做好土地整治专项规划,合理的安排整治计划,同时在项目可行性分析、规划方案设计等方面要注重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二要强化项目管理效率,在项目选址、组织申报、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实施监管、竣工验收、决算评审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规范项目运作程序,提高实施效率。

(五)产业化发展理念

目前,土地整治项目主要由政府投入资金和组织实施,投资、规模有限,发展效率低,不适应大规模、机械化发展的需要。实施土地整治需要适应社会发展、强化产业化发展的理念。通过运用市场机制,发展专业的土地整治社会中介机构,培育土地整治专业化规划设计、工程施工人才队伍,发展高技术的施工企业队伍,提高土地整治实施水平、效率,降低土地整治管理成本。

二、新形势下土地整治运作机制

土地整治发展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必须在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必须要加强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做到土地整治运作机制的改革创新。

(一)加强组织监管,提高管理能力

省级、市县土地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土地整治工作,增强主体意识和责任感。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市县土地整理中心的管理力量,明确责任,做到每个项目都有专人具体负责管理。

(二)强化监管,把关质量,推动验收

可通过约谈、通报、处罚等方式加强对监理单位、施工企业的管理,严格把关工程质量,抓好资料整编及建档工作,加快推动项目验收。

(三)加强制度和管理程序建设,规范管理

要进一步完善土地整治的相关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规范项目工程监理管理、设计变更管理、竣工决算评审管理等措施,促进土地整治工作更加健康发展。加快制定《土地整治项目设计变更管理办法》、《土地整治工程监理管理规定》、《施工图设计标准》等规定或规范性文件,加强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从而确保土地整理工作“有章可循”。

(四)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避免项目选址冲突

省级、市县土地主管部门应制定长远的土地整治规划和详细的年度计划,以书面方式通知市县政府、水利、农综等有关部门,同时加强与水利、农综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和衔接,避免项目选址冲突和重复投资。

(五)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提高农民参与度

鼓励和引导农民参与到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允许当地农民参与工程建设(主要是投工),使农民能够直接受益。另外,在给予青苗补偿的同时,对占用农地修路、修渠的情况,单列出“土地占用补偿费”,从而更好的开展群众工作,减少阻力。

(六)加强土地整治机构能力建设

加强对土地整治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对市县土地整治管理机构的工作指导和监督,提高市县的管理能力。同时要加强对设计人员、工程监理人员、施工人员关于土地整治工程的专门业务技术培训。另外,推进土地整治机构改革,建立健全土地整治机构管理职能。

篇4

关键词:土地整治 经验 借鉴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料和劳动对象。土地整治是对低效、空闲和不合理利用的土地进行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活动,是各类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活动的统称。2010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要求:土地整治要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为导向,以增加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以切实维护农民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标志着土地整治已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

土地整治工作历经10载,在保护耕地和节约用地、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制约农村土地整治效益的充分发挥。一些国家在土地整治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经验,国内部分省区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可以结合内蒙古的实际情况吸纳与借鉴。

一、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现状

(一)法律法规及行政管理方面。根据《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国土资源部相继制定了《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暂行办法》,《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管理若干意见》,《关于做好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工作的意见》,为全国土地整治工作搭建了规范性框架。在此基础上,2013年内蒙古出台了《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为内蒙古土地整治提供了行政管理保障。

(二)资金保障方面。2004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五条规定: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其中30%上交中央财政,70%留给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专项用于耕地开发。《关于调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政策的通知》(财综[2006]48号)规定:新批准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标准在原有基础上提高1倍。农村土地整治资金来源主要是中央按项目或按因素法切块下达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2001年以来,全区共实施项目1,121个,总投资122.49亿元,其中中央投资61.88亿元,自治区投资60.61亿元。在项目资金管理上,国土资源部2000年出台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内蒙古根据地区实际制定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农村土地整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办法》,并逐步进行了完善。

2012年内蒙古启动了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项目,对以农村土地整治为载体,整合涉农资金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要求各示范项目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专账管理、统筹安排、各计其功”的原则,对示范项目建设资金和其他部门的涉农资金,包括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村建设、小型农田水利、林业工程、农村环保工程、农民饮用水、农村电气化建设、一事一议、农民自筹等资金进行全方位整合,充分发挥资金的乘数效应。

(三)公众参与方面。目前,内蒙古针对土地整治中的公众参与,特别是项目区所在基层组织及农民参与尚没有明确制度办法规定,仅在个别项目实施过程中就鼓励农民参与进行了尝试。

(四)技术规范方面。在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监理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质量评定规程》、《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操作规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数据库标准》、《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数据库标准》等的基础上,内蒙古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内蒙古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进一步明确了技术规范。

(五)整治成效方面。内蒙古现有耕地1.07亿亩,有效灌溉面积4,339.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0.5%,总体上看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全区仍有2/3的耕地属旱作农田,1/3的耕地属中低产田,全区渠畦配套的农田和高标准旱作基本农田较少,土地整治改造的潜力很大。自2001年实施土地整理以来,全区共实施项目1,121个,总投资122.49亿元,涉及全区12个盟市98个旗县区,建设总规模1,150.56万亩,新增耕地101.68万亩。土地整治无论在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还是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群众的欢迎和拥护。

土地后备资源较多,大部分土地较为平整,立地条件较好,土地整理工程量和实施难度相对较小,具备大规模、高标准开发的条件。目前全区土地整治工程主要有三类:一是在黄河流域和西辽河流域开展的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总规模300万亩,涉及4个盟市15个旗县区,建设总投资38亿元;二是在赤峰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和鄂尔多斯市4个盟市20个旗县(市区)开展的自治区农村土地整治重点工程,2010至2012年计划安排资金20亿元,建设总规模为150万亩;三是自治区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项目,整合涉农资金整村推进,总投资4.05亿元。

尽管内蒙古在农村土地整治方面开展了许多工作,也取得很多成效,但还存在诸多制约工作进展和效益的因素:如管理制度尚不健全,特别是没有上升到地区性法规的层面对土地整治给予保障;没有在规划的指导下建立土地整治项目库,某种程度上还存在临时抓项目的情况;土地整治工作前瞻性不足,没有从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角度开展土地整治工作部署及绩效评价等。

二、部分国家土地整治管理经验

德国、法国、荷兰和俄罗斯等欧洲国家在世界范围内较早开展土地整治的实践活动,归纳起来,这些国家在采取法律、行政、经济、社会和技术等手段方面形成了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做法。

一是制定了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土地整治的国家之一,也是土地整治活动最广泛、成效最好的国家之一。1918年德国颁布了《农地整理法》,1937年制定了《土地整理法》,1953年联邦德国颁布了第一部完整的《土地整理法》,并于1976年和1982年两次修订《土地整理法》,从法律上保证了土地整理内容的完备与程序的规范。荷兰土地整治始于上世纪初,1924年通过了管理土地整理活动的第一部法案,1954年颁布了《土地整理条例》,1985年颁布新的《土地整理条例》为土地整理的各项具体工作提供了比较完善的法律和制度框架。俄罗斯的土地整治工作开始于17世纪,20世纪末政府制定了大量法律法规推进此项工作,1993年颁布了《俄罗斯土地基本法》,2001年俄罗斯联邦《土地整理法》丰富了土地整理法律制度的内容。日本近代意义上的土地整治活动开展得比较早,1899年制定了《耕地整理法》,并于1909年进行了全面修改,形成基本的土地改良法律框架,1949年制定了《土地改良法》,以后进行多次修改。

二是规范的组织运行体系。为保障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全程的有效运行,许多国家建立了土地整治规划管理体制。如日本在土整治规划编制、申报、立项、设计、实施、管理和验收等方面,都建立了严格的法律程序。从程序上看,其做法与我国现行的土地整治项目运作程序类似,但我国尚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

三是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土地整治监督机制的建立,减少了地方政府和部门在土地整治项目实施中的部门利益及个人的营私舞弊行为。

三、湖南、四川两省土地整治经验

四川省总面积48.5万平方公里,人口9,000万,耕地面积8,994.5万亩。2005年在全省启动“金土地工程”,计划十年投资150亿元在130个县综合整治1,000万亩土地,7年来共实施土地整治项目3542个,整治规模达2,117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3.5%。目前已完成2733个项目,整治1,289万亩土地,集中建成农民新区5,700个,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524万亩,受益户852万人,农民人均新增年收入1965元。湖南省是全国粮食主产省之一,总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人口7,119.3万,耕地面积5,684万亩。1999年开始实施土地整治,目前累计补充耕地91.97万亩,连续12年实现占补平衡,特别是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3年来,仅省以上投资土地整治项目就达287个,整治土地241.6万亩。

四川、湖南两省都为农业大省,人多地少,后备资源紧缺,地形地貌复杂,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的压力很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创新工作思路,大规模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有效提高了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水平,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特点:

一是有明确的目标定位。两省已从提高耕地质量为主的单一整治转向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主的综合整治转变,把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促进农村城镇化、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作为土地整治的主要目标,整体推进田、水、路、林、村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在严守耕地红线,增加耕地产出的同时,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土地整治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和拓展。

二是有较强的聚合能力。变单兵作战为协同推进,以土地专项资金聚合相关资金,实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四川省长沙市截止2009年底,通过土地整理共聚合农业开发资金1.13亿元,水利资金6,670万元、交通资金4,320万元、中低产田改造资金1,107万元,文教卫和基层组织建设等资金2,178万元。湖南省望城县白箬铺镇光明村投入3,000多万元土地整治资金,聚合各类资金4,000多万元,一个普通城郊村一步到位打造成远近闻名的集生态、旅游、休闲、现代农业为一体的新农村示范点。

三是坚持高标准建设。两省根据村庄特点、地形地貌、区位条件、民俗文化等因素,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风貌各异、特色鲜明的农民集中区,项目区村落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向城市看齐,有的已经超过城市建设水平。村庄整治后,农民打工有企业,活动有场地,看病有诊所,养老有社保,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到城市般的生活,一步跨越了十几年。走进四川双流县三星镇龙星村河星村,可以看到错落有致的别墅式农家掩映在绿树丛中,干净的油路、清澈的小湖、完善的设施,村民过着闲适而富足的生活。湖南省望城县光明村土地整治后,村民家家有果园,户户住别墅,吃有农家乐美食,休闲有开心农场,还开发了垂钓、爬山等旅游项目,吸引许多城里人来这里休闲度假。

四是突出产业支撑能力。两省把培育特色产业放在土地整治的突出位置,利用建成的连片高产稳产农田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项目招商,引进龙头企业实行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四川省成都市目前龙头企业达420家,今年销售收入预计将达到1,400多亿元,已建成60多个面积在5,000-10,000亩成规模的粮、油、菜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农产品综合加工率达到52.2%,带动就业20多万人,一批诸如苍溪县猕猴桃、渠县黄花、邛崃茶叶等特色种植基地效益明显,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同时,两省利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比如,成都市新津县普兴镇袁山社区通过村民参股发展獭兔养殖,实现了不低于5万元的年收益,一举摘掉了“空壳村”的帽子。

五是体制机制灵活。两省不断解放思想,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在资金投入、土地置换和工程实施等方面形成了许多好政策、好措施。从2006年开始,四川省利用土地级差地租原理,把整理出的集体建设用地挂钩在符合规划的城镇作为“建新区”,把“建新区”土地收益的一部分反哺于“折旧区”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为国家实行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提供了参考。2008年汶川地震后,四川省又在极重灾区都江堰市向峨乡实行整乡推进田、水、路、林、村、房综合整治,成为全国第一个实施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湖南省2006年颁布了全国第一部省级土地整治的地方性法规《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条例》,2009年在全省实行项目区富余建设用地置换指标允许跨行政区有偿转让,新增耕地占补平衡富余指标允许省域内有偿转让等政策。通过探索和实践,两省有效解决了城市建设“地从哪里来”和农村发展“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实现了农村支持城市、城市反哺农村的双赢。

六是建立了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两省注重通过顶层设计来规范项目管理,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游戏规则”,实现了用制度管人,按规则办事。湖南省独创的“合理定价评审连续两轮抽取法”招投标管理办法被国土资源部在全国推广,2008年以来该省共淘汰12家设计单位,处理了15家违规施工单位,取消了31位项目经理备案资格,2010年以来,省以上投资233个,投资达48亿多元多,涉及标段1400多个,期间没有发生一起群众上访举报事件,没有发生一例招投标违法违纪事件。四川省成都市制定38项制度和规范,实行项目资金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分账核算,严格执行项目资金预算会审制、逐级审批制、现场复合制,保证了项目的规范操作。两省通过强化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土地整治项目成为经得起各方面检验的“民心工程”和“放心工程”。

四、国内外经验对内蒙古土地整治工作的启示

土地问题事关改革发展全局。当前,内蒙古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推进土地整治,特别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对于缓解保护耕地压力、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和成功做法,内蒙古土地整治工作还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把土地整治工作上升到法律法规的层面,才能对这一涉及确保耕地红线、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给予根本性的指导和保障。对比具有土地整治成功经验的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现状,可以发现都是以法律或者统一法规的形式出现。而我国在法律方面涉及较少,仅做了一些原则性规定,国家层面应结合《土地管理法》的修改,制定《土地整治条例》;内蒙古应结合本地区实际出台土地开发整治条例或办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土地整治规划、立项、实施、资金管理、土地权益保护和法律’责任等。

二是进一步完善行政保障措施。自治区整体决策部署上,要把土地整治上升为自治区重大民生工程,专门出台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意见,对全区土地整治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作出全面安排,整合现有分散在国土、发改、农业、水利等部门的土地整治资源,明确各级行政主体的职责,整体规划、协调推进土地整治。在具体实施上,应坚持地方政府主导,强化地方政府责任。要建立规划实施检查督导制度。把整治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内容,对项目规划、资金筹措与使用、拆迁补偿、工程建设、群众安置等环节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对土地整治工作实行全过程监督。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健全公众参与的机制,做到公众的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要建立健全土地整治的投诉机制,广泛依靠公众监督。加强公众参与组织建设,建立由人大、政协等参加的土地整治公众参与的非常设机构,以及由独立于行政组织之外、关心土地整治事业的公众组成的团体,对土地进行整治。

三是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工程。新农村建设怎么抓,城乡差距如何缩小,这是各地一直在付诸实践的重点工作。四川和湖南以土地整治为平台推进新农村建设,较短时间内实现了耕地质量提升、农民收入增加、人居环境改善、城乡差距缩小,破解了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许多难题。建议内蒙古把土地整治作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扶贫开发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把土地整治与改善生产条件、推进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农民新居、壮大集体经济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整治。可以先选择一些条件成熟、群众意愿高、发展前景好的地区,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田、水、路、林、村建设,集中配套文体、医疗、教育、商业等公共设施,建设标准一定要高,可以按照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样板工程来实施,做到整治一片,改造一片,建设一片,造福一片,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实施范围。

四是进一步完善总体规划。大规模开展综合整治,必须要统筹规划,避免盲目施工和重复建设。四川、湖南两省坚持以规划统揽全局,以规划指导实践,保证了工程顺利推进。一要着力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实施期已近结束,应就《规划》指导实际工作的效果、《规划》完成程度等内容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回顾,对《规划》中不符合实际的目标和内容要及时修正,并对制定中长期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二要打破思维定式,突破部门壁垒,优化资源配置,把土地整治规划与产业发展、城镇建设、主体功能区规划等有效衔接起来,特别要加强与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规划和扶贫开发等专项规划相对接,具体项目设计要统筹考虑农、牧、林、水、交通、建设等各项工程,一起进行规划,突出土地整治的统一性、综合性和多功能性。

篇5

为推动我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深入开展,进一步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的意见》(政发〔〕46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强今冬明春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要求,准确把握今冬明春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灾减灾能力、水资源保障能力为目标,坚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农业发展规划和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等涉水项目相结合,与农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需求相结合,与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相结合,按照耕地灌区化、灌区节水化、节水长效化的要求,重点发展小型自流灌区,积极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健全工程长效运行管护机制,为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可靠水利保障。

(二)目标任务。今冬明春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计划投资8.2亿元,投工397万个,完成土石方1557万立方米;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5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3万亩;新建改造水源工程661处,新打、配套整修机井518眼,增加蓄引提水能力600万立方米;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15座,整治病险塘坝390座,治理河道330公里。

二、突出重点,切实抓好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围绕建设“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抓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河道综合治理、水源开发与节水灌溉、水库除险加固与塘坝整治、农村饮水安全等五大工程建设。

(一)着力加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能运行的原则,确保市、市第一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三年建设规划任务圆满完成;抓好荣成市第三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三年建设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确保开好局、起好步。全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计划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99万亩,新建改造水源工程144处。

(二)深入开展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按照“清污、疏浚、蓄水、修复”的总体要求,加大投入,加强考核,着力推进骨干河道防洪蓄水标准化治理、城区河道景观休闲生态化治理、镇村河道清污去杂清洁化治理,提高河道的防洪标准、蓄水能力和生态景观效益,全面改善城乡生态人居环境。全市要重点完成的河道治理任务:一是重点抓好荣成市沽河(三期)、市青龙河下游、市黄垒河(二期)、环翠区石家河支流等4条骨干河道治理工程;二是围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抓好各类农村河道、河沟综合治理工程。

(三)大力实施水资源开发与节水灌溉工程。以拦蓄雨洪资源为重点,以地下水开发利用为补充,加大开源节流工程建设。要结合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土地整理项目等国家和省重点项目建设,着力培育一批设施精良、布局合理的节水示范工程,重点抓好等12个镇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等。

(四)突出抓好防汛抗旱减灾薄弱环节建设。要继续巩固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成果,完成15座列入国家计划的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要加快实施防潮堤工程建设,实施刘公岛二期和荣成市人和镇码头村防潮堤工程,着力提升抗灾减灾能力。要全面开展各类病险塘坝安全隐患排查,启动病险塘坝整治规划编制工作,优先整治发生渗漏、坝体单薄的“头顶坝”、“串联坝”。争取用5年时间完成全市1951座病险塘坝整治任务。今冬明春完成390座病险塘坝整治工程。

(五)重点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抓好饮水安全项目建设,解决86个村、5.6万农村群众的饮水问题。抓好山丘区找水打井工程建设,确保明年底前完成74眼山丘区找水打井任务。抓好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重点实施等6个镇的规模化供水工程。

三、强化措施,确保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任务圆满完成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单位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打基础、谋长远的重要工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落实措施,形成合力,迅速掀起农田水利建设新。

(二)加大资金投入。要切实增加财政投入,严格落实中央、省关于加大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的有关要求,明确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政策,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要加强水利建设基金筹集使用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要积极拓宽筹资渠道,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建立多元化的农田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要强化资金统筹使用管理,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充分整合农村涉及农田水利资金,集中投入,规模推进。要通过以奖代补、先干后补、多筹多补、多干多补等方式,充分调动基层投资建设的积极性,同时积极引导农民投工投劳,发挥广大群众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篇6

关键词:疏浚技术 河道清淤应用

中图分类号:TV8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河道的淤积和人为填堵现象十分严重,导致河床抬高,河道水面积及调蓄水量日益减少,防洪排涝能力、航运能力和水环境质量下降。淤积的主要原因是河道多年不疏浚,淤塞严重,闸门常年关闭,使水不能自然流动,自净能力弱。农村畜禽场的粪尿污水大部分未经处理、工业废水处理设施运转不正常,生活废水也未经处理直排入河,村镇的生活垃圾大部分未建收集处置系统、外来人员的居住地疏于管理,从而造成河道被垃圾、污水所填埋和污染,成了天然垃圾场和排污沟,长年流淌着黑水,河道富营养化,水生植物绿萍、蓝澡、水葫芦泛滥,使河道丧失其原有功能。

河道整治的方法有多种,常年疏浚加河道保洁作为其中的主要措施之一,在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作用。本文对河道疏浚方法的选定、设备的采用、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测量、竣工验收、疏浚后的淤泥处理等方面进行探讨,从而为保持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河道疏浚技术

疏浚作为一门古老的技术,在中国其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前数千年,我国在清淤固堤的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疏浚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挖深河流的浅段或称淤积段,以提高河道通航或排洪能力;开挖港池、进港航道等以兴建码头及港区。近百年来,疏浚工程进一步扩展到其它基础施工领域,其中最主要是吹填造陆工程。吹填就是将挖泥船挖取的泥砂,通过排泥管线输送到指定地点进行填筑的作业。由此可见,疏浚工程对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水上交通、水利防洪、城市建设等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1.1河道疏浚的方法

现今的河道疏浚方法有很多,有水下疏浚,有干河疏浚,有依靠水力疏浚,也有采用爆破等手段疏浚。就疏浚技术现状来看,主要包括工程疏浚技术、环保疏浚技术和生态疏浚技术等。就技术的成熟度和采用率而言,其中的工程疏浚技术居首,环保疏浚技术是近年开发并且已进入大规模采用阶段的成熟技术,生态疏浚技术则是最近提出并且在局部实施的新技术。

1.2河道疏浚的主要设备

河道疏浚技术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一项具体的河道疏浚工程,应综合考虑工程的地理环境、水体特征、污染物的种类与含量等工程特性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工程特性不同, 所采用的疏浚技术、设备及方法也不同。今天中国的疏浚能力已位居世界前列,主要疏浚力量分布在交通、水利等部门。水利系统在江河湖泊的治理中,在农田水利建设中,机械疏浚力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尽管全国各地常用的疏浚技术与设备各有特点,但大体上可分为链斗式挖泥船、绞吸式挖泥船、自航耙吸式挖泥船、爪斗式与铲扬式挖泥船等。

2、河道疏浚的质量控制

2.1注重工程实效,强化质量管理

在建设过程中,各级水利部门把质量管理贯穿于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等每一个环节,严格实行施工招投标制、工程质量监理制和项目法人制,完善质量安全管理网络。切实加强检查督促,成立河道整治工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门负责河道整治工作,同时购买专门的检测设备和仪器,并委托专业测量队伍对疏浚的河道进行抽查复测,保证工程质量。

2.2 严格考核制度,制定奖惩条例

每年的河道整治,主要针对镇、村级河道的淤积问题而开展,列入每年的重点工程建设,由市发改局发文下计划,年终组织验收考核。县河道办制定详细的《河道整治考核标准》和《河道保洁长效管理办法》,在乡镇日常管理和测量队竣工测量的基础上,由市河道整治领导小组组织年终考核,对河道整治的合格率进行评定,作为市政府对各乡镇年度考核指标之一,同时对优胜者进行财政奖励。河道整治工程的实施改善了农村河道的淤积状况,提高了排涝调蓄、农田灌溉的能力。

2.3河道淤积量的确定

河道淤积程度是衡量河道的过水能力与水土流失状况的指标。在疏浚前,必须对河道的淤积量进行测算。由于河道自然淤积或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河道河床淤积和槽蓄能力减小,淤积量反映了河道的自然规律和当地河道的受害程度。除天然河道以外,还有部分人工开挖河道,两者淤积量计算有所区分。

(1) 人工开挖河道,其淤积量等于河道开挖时的河道设计断面面积与现状实测河道断面面积之差乘以该断面的河道控制长度的总和。即:W淤积=Σ[ ( S j设计-S i现状)×L i河道]

(2) 自然河道,其淤积量的测量和计算较为困难,一般采用河道规划断面与实测断面相比较的方法确定河道淤积量。

3、河道整治工程的施工测量

河道整治测量工作由河道办委托市招投标中心进行网上招标,然后确定有测绘资质的测量单位进行测量,工作主要为疏浚前后的2次测量。河道测量需要向河道管理部门提供的内容主要有:河道断面位置图;河道断面图;各河道疏浚方量计算表;各镇和全市土方量汇总表等内容,包括疏浚前和疏浚后2次。

按照以上要求河道整治的测量工作需包括的内容有:河道沿线地形现状图的测量;布置断面桩;水准点布置水准高程测量;河道断面测量。

按照测量程序,以上每道工序都很繁琐,地形图测绘的工作量将大大超过河道断面的工作,并且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

测量方法:测量方法除采用人工测量方法外,还可利用水下测深仪进行。测量方法可按实际地形采用能提高功效的方法进行。横断面采用1~2米测点,纵向间隔在100米左右,各断面位置采用里程编号。

测量计算:首先按河道宽度确定河道设计断面,以现有河道中心为基准,将现场实测断面与设计断面相比较,利用AUTOCAD软件计算清淤土方量。施工前后, 为避免测量误差而采用同一种测量方法。竣工测量计算采用超挖不计、不到位扣除的办法,有效避免施工队伍的偏挖以达到设计要求(施工队伍往往为方便堆土而偏心开挖)。

4、质量管理

在市水利局、市河道办的统一实施下,各乡镇作为建设方在计划下达后纷纷采用招投标确定施工队伍,由各农技水利服务中心派专人进行督促,同时引入监理机制,加强河道清淤工作的管理。各中心负责自验,在自验基础上由测量队进行竣工测量。

5、淤泥处理

河道疏浚产生的大量淤泥,是水利部门脑筋的难题,不仅堆占了大量耕地,还要赔偿青苗费、土地平整费等,大大提高了河道疏浚的成本。国外淤泥的加工工艺非常成熟,淤泥不仅可以用来铺路,还可以制成燃料、发电发热等,我国淤泥的处理正处在探索、起步阶段。湖州市河道疏浚实践中,因地制宜,摸索出解决疏浚弃土的多种形式:

⑴泥浆灌田,肥田沃土。河泥中富含氮、磷、钾元素,是一种很好的有机肥料。在河道疏浚中,可把河泥稀释、过滤,再用泥浆泵直接输送到稻田里,进行肥田沃土,既可有效解决大量弃土,降低疏浚成本,又能改善土壤质地,增强土壤肥力。这种方法的适用性较广,凡河泥中杂质含量少,且又方便泥浆输送的地方均可采用。操作中要注意泥浆均匀输入,厚度控制在10~15cm ,每亩约输入泥浆66~90。这种方法缺点在于季节性强、对淤泥要求也高。

⑵平整土地,盘活利用。在河道疏浚中,可把泥浆用来平整土地,使闲置的土地资源得到盘活利用。

⑶抬高田面,抗涝保收。针对一些地方因地下水超采而造成地表沉降、农田无法耕种的实际,可以采取河道疏浚与治理田面沉降相结合的方法,抬高田面,改善农田的耕作条件。

(4)综合利用,多方利益。有意向的乡镇砖瓦厂先行在河边将可利用的泥土取走,留下土坑作为堆放淤泥之所。

6、工程的竣工验收

疏浚工程完工后应按现行的水利基本建设工程验收规程进行验收,竣工验收测量应按现行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中的有关规定进行。

(1) 施工单位将竣工报告、竣工图纸、工程量计算表等原始资料提交给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组织进行自检,及时进行水深测量,发现欠挖超过允许值时,应及时进行返工处理;自检合格的提交测量队进行竣工验收测量。

(2) 测量验收时,根据河道大小、所属等级及疏浚前设计断面,分期分段进行验收。

(3) 竣工验收的土方量结算,宜以水下挖方量为准,但超过规定计算超挖值的方量属无效方量,不应计入完成方量。

参考文献

[1] 金良跃,李群.台州市区水环境整治河道清淤工程技术要点[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8(03).

[2] 刘颖,张成娟.浅谈现代城市生态河道整治[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08).

篇7

关键词:河道治理 自嵌式 生态挡墙 应用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c)-0065-03

随着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的推进,句容市的句容河上段河道{入了规划进行综合整治。该河道位于句容市城区,河道断面受限于两岸土地开发利用,河道整治主要采用直立式护岸型式,保证河道行洪过流断面。目前,传统的直立式河道护岸型式主要有浆砌石护岸或混凝土护岸的方式,虽然能够满足城市防洪要求,但砌筑成型后颜色单调,而且根据长久以来的经验发现,这两种传统护岸破坏了河道生态环境,影响了河道水质,容易使水变得黑、臭。为此,对句容河上段的整治,我们需要应用新型生态挡墙,不但满足河道城市防洪行洪功能要求,还能满足城市人民的生态环境需求,实现以“回归自然”和“以人为本”相结合的河道整治思路,在工程功能满足的同时兼顾生态、景观和经济。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和优化,句容河整治采用自嵌式生态挡墙和砼挡墙相结合的护岸型式。下面就该种挡墙在河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做一些探讨。

1 工程概况

句容河上段河道横穿句容市区,是市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由于河道宽窄不一,河道淤积、堵塞、占河严重,有些河段成为当地居民排污和倾倒垃圾的场地,当遭受暴雨袭击,城区极易产生内涝灾害,涝灾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较大威胁,环境也受到了较大破坏,该河段已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随着城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两岸商业住宅区的形成,防灾减灾的问题日益突出,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保护城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改善内河水质和景观,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对句容河上段进行整治以满足排涝、生态和景观的需要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该河道的整治要从生态、经济、人文、社会效应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多方面来考虑。以“回归自然”与“以人为本”相结合的河道治理思路,以“治污水、清河水、防洪水、还生态”为目的,既恢复该河道的防洪功能,又满足人水和谐相处的环境。综上所述,该河道的整治工程宜采用自嵌式生态挡墙对河道两岸进行护砌,自嵌式生态挡墙内外上下左右连通的孔洞构造能够维持原土壤与水体环境生态上的相互影响与左右,并能以迅速、低成本和可持续的最优技术实现护岸的绿化,为河道景观和城市景观的构造增添一抹亮色,使人与自然得到和谐的统一。

句容河上段自嵌式生态挡墙整治总长为2.31 km,河底高程为13.02~13.46 m,河道正常水位为15.9 m,堤顶高程控制在16.9 m,挡墙高度为3.44~3.88 m。

2 自嵌式挡土块与悬臂砼挡墙基础的结构型式

自嵌式挡土墙是由块体、塑胶棒、加筋材料、滤水填料和土料组成,由单排自嵌式挡土块一层层直接干垒而成,无需用砂浆砌筑。自嵌式挡土块的规格主要为400 mm×305 mm×150 mm(长×宽×高),应用于高度小于3 m的挡土墙。挡土墙高于3 m时,需到厂家订购大尺寸的挡土块或者采用台阶式挡墙。

句容河上段整治工程中的挡土墙高度大于3 m,若订购大尺寸的挡土块,势必增加工程投资。另外,一块大尺寸的自嵌式挡土块需要两个人才能搬运,增加施工成本,并影响施工进度。由于该次河道治理总长4 620 m,需要大量的人工,加上人工工资的增加,显然订购大尺寸的挡土块不合理。若采用台阶挡墙,势必需要增加挡墙土方开挖面,由于河道处于城市中心,两侧均有建筑物,为确保工程减少矛盾和危险,台阶式挡墙也不合理。

综上所述,我们将自嵌式挡土块与悬臂砼挡墙相结合,形成了新型的生态挡墙结构型式,并成功在句容河上段整治工程中得到了应用。挡土墙结构型式见图3所示。

句容地区为黄棕壤土、土质松软、土攘固结能力适中。在句容河上段整治工程中,以悬臂式挡土墙为基础支撑,然后在悬臂式挡土墙上砌筑自嵌式生态挡土块,综合使用悬臂式挡土墙和生态挡土墙,能保证悬臂式挡土墙基础的稳定性,在水流冲刷下不易失稳,为生态挡土墙提供坚固的支撑基础,又能发挥生态挡土墙的优点,不隔断河水与堤岸土的联系,达到河道整治的生态与水利的双重目的。这种型式应用于河道整治工程中,不仅使挡墙具备生态挡土墙的特性,而且结构更加牢固,可以应用于更高的河道挡土墙中。

3 自嵌式挡墙的优缺点

3.1 自嵌式挡墙的优点

3.1.1 经济性

自嵌式挡土墙占地少、体积小、耗材少、施工快、一次成型,无须任何表面处理或装修,因此,综合造价一般比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挡土墙造价低25%~40%,并且墙体越高综合成本就越低。由于工厂化生产,其高强性、耐久性使它具有更高的品质保障,后期无须维护,可循环重复利用。

3.1.2 耐久性

除了自嵌式挡土墙结构本身耐久外,块体本身也具有极高的抗压强度和抗冲击能力(特别体现在水下使用情况),同时低吸水率使它具有非常高的抗冻融能力。产品采用天然矿物质颜料并且同体材质,在急剧恶劣的环境下也不易褪色。采用的拉接网片具有非常高的抗蠕变、抗老化能力。

3.1.3 结构性能优越性

由于层与层之间无砂浆或其他固结措施,块体坐落在柔性骨料或条形混凝土基础上,因此,对小规模基础沉陷或遇到短暂的非常荷载组合(如地震、碰撞、水位骤降等)时具有相当高的适应能力。

3.1.4 友好生态性

工厂从原材料的选择到生产都严格执行品质控制标准,产品必要时掺加一定的添加剂,使产品更有利于生物生长和多样化。墙体结构更有利于空气、水、动植物、土壤形成自然的生态循环系统。由于自嵌式挡土墙材料用量少,也减少了开山劈岭,从而大大节省了天然资源。

3.2 自嵌式挡墙的缺点

3.2.1 开挖面大

由于自嵌式挡墙必须结合土工格栅才能稳定,挡墙高度越高,需要的土工格栅越长,在施工时就需要更大的开挖面,增加了施工难度。特别是对于城市中的河道,当河道两岸有建筑物或景观限制时,过大的开挖面会导致工程造价增加,甚至无法施工。

3.2.2 需要大量的人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工越来越紧缺,特别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人工工资与市场价相比普遍较低,工程建设过程中,大量的人工会增加工程成本,降低施工的利润。

3.2.3 墙后回填土的要求高

自嵌式生态挡墙主要依靠墙后回填土与土工格栅片之间的摩擦力来稳定挡土墙,因此,对墙后回填土的土质和压实度有较高的要求。

3.2.4 挡土墙的拉筋范围内严禁开挖扰动

挡土墙的土工格栅不能被扰动和挖断,因此,当河道整治采用自嵌式生态挡墙以后,在挡墙土工格栅范围内,无法进行其他建筑物施工。

根据自嵌式生态挡墙的优缺点分析,对于较高河道的护岸(大于3 m以上)采用自嵌式生态挡墙与砼悬臂挡墙基础的型式比较经济、可靠,并减少施工难度。

4 自嵌式生态挡墙与砼悬臂挡墙的施工技术要点

自嵌式挡土块与悬臂砼挡墙基础相结合的挡土墙施工顺序是基槽开挖悬臂砼挡土墙墙后土方回填自嵌式砌块砌筑墙后土方回填砼压顶。

该种复式挡墙结构中,悬臂式砼挡土墙为传统挡土墙结构形式,按照传统工艺进行施工,其施工技术要点主要是自嵌式生态挡土墙的施工。

4.1 砌块安装要点

将第一层挡土块的底部后缘敲掉,使挡土块与悬臂挡土墙的顶完整接触,并保证所有挡土块的标高统一,同一标高上的挡土块在长度方向要保证按设计要求的曲线放置,必须采用拉线定位。

第二层挡土块必须错缝摆放,无需砂浆或其他黏合剂。摆放上面一层挡土块前必须将下面块体表面清理干净,转弯处如果错缝遇到问题,则需要敲掉一部分,但不论是切割或后缘被敲掉的块,都必须要用水泥砂浆或其他混凝土黏合剂粘贴到下面块体上,转弯处能整块错缝摆放的地方尽量用整块,不行的地方先留空。若空隙小于一整块的长度并大于半块的长度,则把一块挡土块切割成适合空隙大小的块体放到该处,否则把挡土块切割成两个小块放到预留的空隙中,不规则挡土块要粘贴到下面块体上面。

4.2 土工格栅铺设

土工格栅必须在设计高程处铺设,并且其在回填土内的长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土工格栅有主副方向,铺设时必须保证土工格栅主受力方向与墙面垂直,转弯处可以调整土工格栅的宽度,以便保证主受力方向与墙面垂直。铺设土工格栅之前,必须将下面的回填土夯实整平,将挡士块表面清理干净,土工格栅应该水平铺放,端部用锚杆拉平,铺设好的土工格栅上面填土之前不能走汽车或重型设备,避免土工格栅出现断裂或发生过大的变形。土工格栅在设计长度范围内沿着挡土墙的走向应该满铺,尽量避免搭接。当转弯处(外弧线或外转角处)不得不搭接时,在两片格栅之间铺10 mm厚的回填土;当转弯处(内弧线或内转角处)不能满铺时,在空出地方上面的一块挡土块上重新铺土工格栅。

4.3 墙后回填土施工

自嵌式生态挡土墙的施工中,墙后土方回填的质量是关键。为了使自嵌式加筋挡土墙安全可靠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回填土最好为无机质粗粒土(砾土或砂土),即其中粒径大于0.075 mm的土粒含量多于50%、粒径大于20 mm的土粒含量不多于50%,绝对不允许用塑性指数大于20的粘性土或有机质土。回填土必须分层压实,一次压实的厚度不超过250 mm,并要求土体经压实后达到0.95的压实度。

由于回填土压实度对自嵌式挡土墙的稳定性影响很大,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土方压实度进行严格控制,施工单位要及时自检、送检,在确保土方压实后,再继续向上一层土方的压实工作。同时,必须保证回填土的含水率,在雨天或回填土含水率较高时,停止土方回填工作,注意对已回填完成的土方养护工作,雨天禁止车辆、机械在工作面行驶。

为确保回填土方的质量,土方的压实机械是关键,特别是对于长距离河道的工程,既要保证质量,又要加快进度,还要受河道边坡开挖面的限制。根据上述条件要求,我们将小型压路机成功运用到了土方回填压实中,根据土方试验,回填土层厚度为20 cm,来回压实3遍。但是在靠近挡墙1 m范围内的土方不能采用压路机压实,我们采用了小型挖机配合人工进行夯实。

另外,考虑到自嵌式挡土块后方必须填充30 cm左右的石子,而如果先填石子,再碾夯靥钔粒会造成与石子接近部分的回填土无法压实,因此,可以选择先将回填土铺满碾压工作面,待压实后,人工挖掘自嵌式挡土块后方30 cm已压实的土方,填充石子,保证所有回填土能达到压实度要求。

5 结语

句容河上段整治工程实施后,提高了当地防洪标准,稳定了句容河河岸岸坡,恢复了水生态环境,进一步拓展了挡土墙结构形式应用空间,为河道岸坡整治提供了一种更为生态、经济的护岸形式。工程自2014年完工以后,通过对该河段的水质监测分析,河道水质有明显改善,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赵鸣伟,许忠发.自嵌式加筋挡土墙在河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J].江苏水利,2012(4):23.

[2] 陈伟.基于景观和生态理念的新型自嵌式植生护岸[J].中国园林,2009(5):96-99.

[3] 王勇,云超.自嵌式植生挡墙在栗水河治理中的应用[C]//全国河湖治理与生态文明发展论坛.2016.

篇8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乡关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会议要求,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彻底解决农村“脏、乱、差”现象,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按照要求,结合我村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城乡统筹、标本兼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大投入力度,广泛动员全村干部群众认真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快建设幸福新村。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属地负责。充分发挥两委班子主导作用,调动群众积极性,形成环境综合整治的合力。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责任主体,负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推进落实,确保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思路,科学编制环境整治规划,明确阶段性目标,集中解决区域的突出问题,培树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3、健全机制,长效管理。牢固树立“建管并举、重在管理”意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强化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冶标与治本同时推进,促进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持久、深入开展。

二、总体目标

在全村集中展开环境综合整治攻坚行动,以“五清四化六改”(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和路障、清河道、清圈舍周边废弃物,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改厕、改圈、改路、改水、改牌、改垃圾处理)活动为载体,全面治理农村“脏、乱、差”现象,对生活垃圾逐步达到“户分类、村收集、转运和处理”,建立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高村民卫生意识、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实现环境整洁、容貌美观、生态良好、村风文明的目标。

三、工作任务

此次行动重点抓好“六大”工程建设:

(一)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工程。结合全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在主要交通干道、主要河道两侧栽植适宜生长的速生林、经济林达到净化、美化的目的。

(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程。全面清理村庄四周、街道、房前屋后及连村公路两侧的各类积存垃圾;清理村内的粪堆、肥堆,严格控制畜禽乱跑、乱排,实行舍饲圈养,引导规模养殖,实施集中治污和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快农村改厕、改厨、改圈、改水、改能步伐,彻底拆除家庭户外露天厕所,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强化村所在地、学校、卫生所、交通干线、渠道两侧等重点部位的生活垃圾清理;垃圾要严格按照环保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随意倾倒,防止造成新的污染,达到村庄内外无暴露垃圾、无卫生死角、无乱堆乱放、无杂草杂物、河道无垃圾沉淀物“五无”标准。

(三)村容村貌整治工程。集中清理村庄、交通干路沿线的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拉乱接,拆除、清理沿路的违章建筑,对残垣断壁、破旧房屋、废弃圈舍进行拆除、修复,对影响村容村貌的建筑进行清理;清理水沟内的污水、淤泥、生活垃圾和圈舍周边废弃物,村庄主街道修建排水、保证生活污水排放畅通;加大对农村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等整治力度,尽量将柴草统一规范堆放到村外,确需堆放在村内的,在村内适宜位置确定柴草固定堆放点并码放整齐,杜绝柴草乱堆现象的发生。

(四)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以创建绿色家园为目标,加大村旁、宅旁、路旁、水旁绿化力度,实施公路、水渠两侧栽植整齐美观的行道树,在村级小广场周围栽植部分绿地;积极引导村民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栽植花草树木、育养盆景,全面提高农村绿化覆盖率,达到远看是林、近看是村、林中有园、村中有景的绿化效果;村庄街道两侧墙体粉刷防水涂料,要按照连片、连线,统一色调的要求,进行整体美化,体现生态特色、文化特色、旅游特色。

(五)幸福新村环境整治工程。结合新民居和幸福新村建设,打造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样板,通过幸福新村率先垂范、以点带面,推动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发展。以“四化一处理”(道路硬化、街道亮化、庭院净化、村庄绿化、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为基本内容,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新民居建设以“三新六有”为基本内容,做到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结合旧房、危房改造项目,以“五改”(改房、改厨、改厕、改水、改能)为重点,加大旧房、危房改造力度,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宜居水平。

(六)长效机制建设工程。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环境综合整治的宣传氛围,通过制作宣传标语、设立宣传栏,广播、进组入户讲解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环境卫生工作运行机制和健康环境理念,让群众明确自己的责任义务,增强卫生意识、健康意识、环境意识和参与意识,广泛发动群众参与,逐步改变不良生产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环境卫生意识,自觉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是巩固环境综合整治成果,达到“三有”标准,即有必要的环卫设施,建垃圾池或垃圾屋,配备必要的垃圾清运车和清洁工具,统一清运到垃圾填埋场;负责本村卫生清扫和垃圾清运工作;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制定或完善村规民约、卫生公约等管理规章,建立健全村庄设施管护、环境保洁、村庄绿化等管理制度。明确村民的环境卫生责任义务,落实好“门前三包”,加强日常管理和经常性维护,吸纳村民代表参与监督,确保扫得净、看得住、管得好、不反弹。三是提高全村环境管理水平,确保环境综合整治成果。

四、整治步骤

(一)认真宣传发动 成立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本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4月6日召开有党员、小组长、村民代表人员参加的动员大会,明确工作任务,广泛宣传发动,为扎实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打下基础。

(二)全面整治阶段 村两委组织好本村的垃圾清理、转运工作,率先实施“户分类、村收集、转运、处理”模式;院外柴草、木块、砖头及其它堆放物均由各户按照要求统一堆放,严禁乱占乱堆。院外露天旱厕一律拆除,建立环保卫生厕所。做到管理办法制度化、措施活动经常化、治理成效长期化,为今后全面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奠定基础。

(三)检查验收阶段 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加大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督导检查力度,率先完成治理任务。

(四)巩固提升阶段 严格按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和环境卫生整治规划,进一步完善环卫设施、细化工作任务,查漏补缺,进一步落实绿化美化净化措施,巩固综合整治成果。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为一项日常工作,形成常态化常抓不懈,防止反弹。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由党支部书记赛力江、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哈斯铁尔任组长、村委会主任塔勒达吾任指挥长,其他两委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总体安排部署、协调调度、督导检查。抽调部分群众代表和党员成立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督导组,负责检查督导做好本辖区内生活垃圾清理、村容村貌整治村庄绿化美化工作等各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展情况。

(二)明确工作职责。采取村两委班子成员包片、小组长包组、党员和群众代表包户模式,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做到责任不留空白、清理不留死角。主动接受开展综合整治活动的指导,切实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强大工作合力,确保完成各项综合整治工作任务。

(三)坚持典型带动。按照“五清四化六改”要求,重点抓规划制度、基础设施建设、厨卫改造和村庄绿化、庭院美化等工作,培树一批环境综合整治样板组和户,实现以点带面,引领和带动本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4)加强督导考核。环境整治执法队负责日常督导检查,建立工作台账。对在工作中推脱、不作为、乱作为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确保完成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任务。

XXXX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XXX 村党支部书记

XXX 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

指挥长:XXX 村委会主任

成 员:XXX 村委会治保主任

XXX 工作队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环境整治督导队。

队 长:XXX 村委会治保主任

篇9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问题,是我们党始终高度关注和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更是新时期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近年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治水理念,着力解决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水利问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省初步建成了功能比较齐备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仅“十五”期间,全省水利基本建设和农村水利投入资金280亿元,建成了一批水利骨干工程,防灾抗灾能力大大增强,成功抗御了*1年、*2年淮北严重干旱,*3年、*7年淮河流域大洪水;城乡水环境整治取得重大进展。在城市,新建了一大批集防洪保安、水环境整治、水生态修复和水文化于一体的现代水利工程,提升了城市发展的安全系数,创造了宜人的居住环境;在农村,以县乡河道整治、村庄河塘疏浚为重点的农村水利建设,重现了水清、岸绿、景美的农村自然风光,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别较大,区域发展还不平衡,还有很多关系民生的水利问题亟待解决。我们要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等基本的水利需求为重点,把群众利益作为首要目标,把群众需求放在优先领域,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标准,突出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加快形成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发展格局,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水利发展成果。

——发展水利、改善民生,必须把防御水旱灾害放在首位。坚持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生活用水安全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防御水旱灾害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抗洪抢险要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及时迅速转移处于危险之中的群众,妥善安置好受灾群众的生活;抗旱工作中要优先确保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努力保证工农业生产用水需要。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妥善处理防洪与避洪的关系,既要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又要依法禁止盲目围垦湖泊洼地,侵占行洪通道、调洪场所和蓄滞洪区无序开发的行为。积极防治水土流失,减轻江河湖库淤积,恢复和扩大洪水行蓄通道和场所。加快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防洪减灾能力。大力推进治淮、海堤达标、水库除险加固等防洪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南水北调、通榆河北延等供水工程建设,抓紧实施里下河等地区灾后应急治理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城市水利工程建设。建立健全防御水旱灾害法规体系,落实各类水旱灾害防御预案,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妥善转移安置群众,依法补偿群众损失,把防御水旱灾害防汛抗旱活动纳入法制轨道,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

——发展水利、改善民生,必须确保饮水安全。饮水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是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务。要按照水系联网、地表水与地下水联调、多库串连、优化配置水资源的原则,加强城市供水设施建设,加大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提高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水平。要大力推进区域供水,加快区域供水向乡镇延伸,推进自来水深度处理,保障供水安全。要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农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今年省级以上安排投资13.6亿元,用于解决农村350万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到2010年基本解决全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要以县为单位抓紧组织编制农村饮水安全实施规划,优先安排水源地问题严重和已具备区域供水延伸条件地区的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农村生活用水质量和供水保证率,确保农民群众尽快喝上干净、安全、放心的水。

——发展水利、改善民生,必须加强城乡水环境整治。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河湖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日趋突出,水土流失、饮用水源污染、河湖环境恶化等问题比较严重。要强化水资源保护,根据水功能区核定的纳污能力,相应制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加强水质监测,严格入河排污口的审批和管理,不断提高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组织编制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落实饮用水源地保护各项措施,严格控制影响饮用水源地安全的各类项目建设,加强饮用水源地水量、水质监测,保证饮水安全;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快农业、工业、城市、服务业和生活节水的各类节水载体建设,实现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和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加快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建设,把农村河道疏浚与土地复垦、道路建设、拆坝建桥、环境整治、植树造林和发展水产养殖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村河道疏浚整治的综合效益。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建设清水通道,维护河流健康,改善恢复生态,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享受优质生活、享有优良环境的需求。

篇10

一、任务完成情况

一农村能源

1农村沼气建设

省政府已是连续二年、市政府已是连续四年把农村沼气建设列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民心工程"依照玉农发46号《市农业局关于下达年农村能源建设计划的通知》今年全市的沼气池建设任务是30000口。截止月日,年。全市共新建沼气池29460口,占计划任务数的98.2%其中达到"三配套"有27799口,占计划任务数的92.66%各县区的完成情况为:澄江完成"三配套"沼气池1553口,占计划任务的103.53%完成5872口,占101.24%完成4014口,占100.35%华宁完成6089口,占99.82%完成1465口,占97.67%易门完成3371口,占84.28%完成1980口,占79.2%完成3011口,占75.28%完成444口,占74%预计到年底,各县区皆能够圆满地完成计划任务。截止年月,全市有8个乡镇,116个村委会,1413个村民小组实现沼气化。截止11月底,市财政共投入沼气建设资金1260万元。

农村沼气建设迎来了又一个发展机遇,年。今年中央安排10亿元国债资金,启动农村沼气建设项目,这个项目涉及全国24个省的540个县。市6个县争取到这一项目,占全省23个县的四分之一多,内容为每个项目县建设3000口"一池三改"沼气池。该项目从11月启动实施,目前,已按规定完成对沼气建设物资的招投标工作。

2山区改灶工作

省能源站下达我市的山区改灶任务为年。截止月日,全市共完成3745眼,占计划任务数187.25%各县区皆超额完成任务。

3太阳能热水器推广

共推广3411户,全年计划数为8000m2截止月日。共计10939m2占计划数136.74%

4沼液浸种

有58450户农户应用了沼液浸种技术,年。推广面积达8948公倾。

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

农村面源污染在停顿了1年多后取得了新的进展,年。协力银行贷款的治理工程项目中,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已作为重要治理工程经国家发改委立项,项目总投资为30923.6万元人民币。除此以外,径流区代头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演讲》湖径流区双桥营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演讲》已经市计委批复立项,进入初设阶段,每个村市级投资200万元;水库径流区大矣资村委会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演讲》已通过评审,与《年市"三湖一海"水污染防治农村面源治理实施方案》一起被列入市计委年建设计划。

三)农业环保

一是组织好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申报工作;二是完成好农业部第一批农业类野生植物维护品种:普通野生稻原生境地的维护区建设工作;三是农业部农业环境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工作站的建设工作。此三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如下:今年我市农业环保工作的重点有3个方面。

全市共有3家企业3个产品取得绿色食品认证,1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截止月日。32家企业的49个产品取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家家企业取得无公害产地认证,其中年新认证的有23家,已超额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认证任务(10家)目前,市取得无公害农产品证书的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一。目前,料理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有10家,产品有14个(已全部通过环评)料理无公害认证的企业有10家,产品有11个。市的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涉及米、面、油、肉、蛋、菜、果、糖、酱菜等各类产品,总产量达12万吨,总产值达3.5亿元。

根据农业部农办科53号《关于印发<农业野生植物维护工作方案>通知》县普通野生稻列为农业部第一批野生类植物维护品种。依照《野生稻原生境维护示范点项目实施方案》和《野生稻维护项目协调会议纪要》该项目于今年月开始组织实施,2普通野生稻原生境地维护区建设。年月。项目计划总投资为70万元。目前资金到位35万元,完成的工程项目为核心区土地征用(2.678亩)核心区、缓冲区生物围栏(一层铁丝网,1253米;两层龙舌兰,1907米)维护区大门建设等。

对农业环境和农产品中各类有毒有害物质全面开展检测,3农业部农业环境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工作站建设。建设农业环境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市农业环保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我站在省农业环境维护监测站的支持下,培训人员2名,经考核合格,取得了省站授予的"市农业环境监测检验测试中心工作站"牌子,并开始着手配备与省农业环境维护监测站大型仪器设备相应的农残分析前处置仪器设备,依托省站强大的仪器,整合资源,为我市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开发与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二、经验与体会

一领导重视。目标明确。市党委、政府、业务建设部门高度重视农村沼气建设工作,充分认识到发展农村沼气池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将农村沼气建设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提出?山区农村沼气化,坝区农村燃气化"农村能源发展方针,计划到年建设30万口沼气池,实现全市宜建池农户沼气化,认识统一、认识到位。思想和行动上让我市的沼气建设步伐始终走在全省前列。

二加大扶持。促发展。今年,市级财政收支紧缺的情况下,市政府将沼气池建设任务增加到30000口,拿出1800万资金,每口补600元,保证我市沼气池建设的进程。市农业局作为沼气建设的行政主管部门,将沼气建设作为农业局重要工作来抓紧抓落实,积极抓住机遇,争取中央建设项目。全省申报胜利的23个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县中,市占了6个,成为首批"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县"每个项目县取得了300万元的国债建设资金,有力地促进了市的沼气建设。

三搞好规划、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今年月。计划到年完成30万口沼气池建设,使农村宜建池户全部建池,让三分之二的农户用上清洁能源--沼气。农村沼气池建设中,坚持六个结合:一是与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结合。二是与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和旧村改造相结合。三是与改厩、改水、改厨、改厕、农村初级卫生达标相结合。四是与发展生态农业相结合。五是与加快畜牧业发展和适用科技措施推广相结合。六是与"三湖一库"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相结合,达到既解决农村生活用能,又维护生态环境和推动农村文明建设的综合治理目的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集中为主"农村沼气建池方针,集中人、财、物力,以实现沼气化村为目标,逐村逐乡地连片建池,充分发挥沼气的规模效应和示范效应。

四加强宣传。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沼气建设的氛围,让沼气建设做到家喻户晓。并继续组建沼气建设指导组,协助各县区开展沼气池建设。同时,积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共同促进沼气发展。今年我与市妇联和团市委合作,全市各县区各分别建设9个沼气村。市的沼气建设已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形成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五注重质量。保证广大农户的利益,弘扬"民心工程"不时完善和规范质量体系建设,一是严格按国标《户用沼气池规范图集》gbt4750和《户用沼气池施工操作规范》cbt4752施工,严把建池质量关,并严格按《户用沼气也质量检查验收规范》cbt4751进行试压验收,做到不试压不验收、不产气不交付使用,对因施工质量和物质质量造成的损失,由施工单位承担赔偿,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二是抓好队伍建设,一方面认真抓好沼气建池技术人员的培训,不时提高他专业理论水平和施工技术水平,提升他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三是实行沼气建设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今年月起,市农业局制定和下发了"市农业局关于在全市农村沼气建设中推行沼气生产持证上岗制度的通知"全省第一家全面推进持证上岗制度,对沼气建设行为作出强制性规定。四是沼气建设中坚持沼气池、猪厩、厕所、"三位一体"同步建设,做到布局合理,规范规范,达不到"三配套"不予验收。

六强化服务。发挥沼气建设的综合效益。为保证已建沼气池正常使用,发挥综合效益,十分注重建池后管理和服务工作。一是坚持沼气池、畜厩、厕所"三配套"建设,保证沼气池有充足的发酵原料,达到较好的产气效果;同时,严把各类沼气建设物资进货关,沼气建设所需的各类管线、灯具、模具、灶具统一由能源部门组织供应,保证产品质量,杜绝不合格产品,发现质量问题的无条件更换和修理。防止因发酵原料缺乏和建池物资引起的"质量"问题。二是制定了沼气池巡回检查制度,除对一些农户反映的问题安排人员检查外,每年布置1-2名人员对建设规模较大村寨进行巡回探访,解和解决出现的问题。三是对实现沼气化和沼气普及率较高的村组,把平安使用沼气、沼气池的管理维护、科学养猪、综合利用等实用知识培训到农户,提高沼气综合利用效益,实现能流物流的良性循环和转换,促进了"猪-沼-粮""猪-沼-菜""猪-沼-果"等生态农业模式的发展。

七以奖代补。为鼓励企业申报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分担申报企业的申报负担,由农业局、市产业办代表市政府对14家取得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企业进行了惩处,每家绿色食品企业奖励5万元,每家无公害农产品企业奖励2万元。今年初,农业产业化资金中,预留了55万元资金,继续对取得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证书的企业进行奖励。该扶持政策极大的鼓舞了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企业的申报积极性,目前为止,市已成为全省申请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定最多的地州市。

三、存在问题

一沼气建设工作经费缺乏。每年建设30000万口沼气池。农村能源建设部门任务与责任巨大,随着沼气建设向遥远山区发展,各项支出都在增加,而农村能源部门工作经费没有增加,严重地制约了沼气池的推广工作。今年市县两级为申报农村沼气池建设国债项目,付出了较大的人力与财力,项目报下来了但却没有相应的前期工作经费,损失巨大,严重影响了农村能源部门的工作,影响了今后的申报积极性。建议市县两级财政追加农村能源建设部门的工作经费,追加国债项目申报的前期工作经费。

二各县区、乡镇、村社发展仍然不平衡。农村沼气建设"民心工程"已连续实施了四年。全市已有8个乡镇、116个村委会实现沼气化,但依然有个别县、乡、村存在认识不到位、建设力度不够的问题,沼气建设启动晚,年底赶任务,工作主动,差别明显。

三沼气池后续管理工作依然滞后。目前。点多面广。市自年市财政停止了沼气池维护经费(0.5元/口)后,由于现有的聘用建池技术人员实行的计件(建池)工资,建池时为降底农户建池成本,也未在建池费用中预留有维护费用,各基层农村能源建设部门缺乏专门的维护经费,要在所有建设区全面开展并做好后续管理维护工作,不具备相应的条件,因此,一定水平上存在重建设轻管的现象。建议市财政每年按全市沼气池保有量安排一定的资金,作为沼气池的后续管理经费。

四平安故事时有发生造成今年出现死亡5人的事故,由于管理、使用、维护的知识和技能不到位。市沼气建设发展至今,已死亡23人。

五沼气综合利用率低。开展沼气综合利用。沼气的生命所在可以有效地延伸沼气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今年底,市沼气池保有量将达到14.5万口,沼气池建设已普及全市各个乡村,但广大建池农户缺乏综合利用方面的知识,沼气综合利用工作发展滞后。建议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农户培训,由农村能源部门组织,对农业生产骨干开展沼液浸种、沼液喂猪、沼液养鱼、沼液叶面施肥、沼液(喷施)防治病虫害、沼气保鲜、沼气保温、沼气灯光诱虫等适用科技的培训。建议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对开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和生态家园(庭园生态)建设给予扶持。

六缺少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经费。站承担着市绿色食品与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咨询、考查、指导、申报管理、资料初审及采样、送样等工作。此项工作效果显著,企业满意度较高,但我站却没有相应的工作经费,严重地影响了认证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四、年工作安排:

一沼气建设。计划任务数30000口。"八个一"工程涉及的116个贫困村建池8500口,一般地区3500口。具体计划见国债项目、"八个一"沼气建设项目实施中,要特别注意补助资金必需足额到位,但禁止出现国债金、"八个一"工程建设资金、市级财政一般补助资金(600元)双重和多重享受的情况发生。

二国债沼气建设项目申报。组织好年三县区的国债沼气建设项目县的申报工作。

三农村面源污染治理。认真做好《径流区澄江代头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初步设计》径流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初步设计》和《东风水库径流区大矣资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初步设计》工作。组织和实施好治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