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17 17:25: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当前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公正管理核心价值缺失的表现
工商部门作为政府重要的市场经济监督管理和服务部门.承担着规范市场主体准入、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服务和引导市场主体规范发展等诸多公共管理职能。由于缺乏系统的公正管理价值理念的引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公正管理的认识和实践还存在许多不足。
(一)在管理关系的认知上,还存在不对等的观念受传统“官本位”思想和强制性管理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不少执法干部以“官”自居.在被管理者面前自我感觉高高
在上,认为自己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管理就是“命令——服从”式的关系,习惯于自上而下进行命令强制式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表现得盛气凌人,反映到执法方式上就显得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管理对象一有抵触便认为是刁民,随意加重处罚,威风有余而威信不足,没有站在双方人格平等的基础上面对管理对象,尊重和善待行政相对人的意识不足。
(二)在管理服务的方式上.还存在不民主、不公开的状况
由于行政机关占有大量行政资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信息不对称,人民群众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往往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民主参与到公共管理领域的渠道不够畅通。在作出涉及行政相对人的管理决策时,我们习惯从如何确保部门既定管理目标实现的角度去制定政策、措施,而没有公正、民主地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一些管理行为可能会引发执法扰民、增加群众反感等不利后果而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实施后,公开、透明成为管理活动的一项重要原则。工商部门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是仍然有部分同志对公开、透明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公开、透明束缚了手脚,给工作带来了难度。在管理实践中不愿意主动公开或有选择地公开,逃避公众对管理活动的监督。
(三)在管理运行的过程上,还存在不均衡管理的现状
受现有管理资源不均衡的影响.我们的管理工作在空间、时间上还存在管理失衡的现象。从空间上来看,城区执法力量相对集中,示范街、示范店的管理较为规范,而城乡结合部、偏远乡村的执法力量较为薄弱。从时间上来看,习惯于采用突击性、专项性整治的模式,缺乏长效管理机制。
(四)在管理效果的体现上,还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公正管理最终要通过管理结果来体现。在当前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不公平的结果发生。在公共服务举措方面.出于对经济中心、工作重心的倾斜。我们推出的服务创新举措,常常围绕大企业、大项目、大投入,开展了诸如跟踪式、预约式、加急式、全程式、保姆式的特殊服务,而对如何创新手段服务小型、微型企业及弱势群体缺少足够的关注和探索。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方面,尽管我们不断努力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但限于传统的执法理念和手段,难以保证处处执法到位。在执法的自由裁量权行使方面,由于易受人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同样的违法情形却产生不同的处理结果.造成行政处罚畸轻畸重。我们日常管理的成效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公平诉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二、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公正管理核心价值缺失的根源
(一)理念转型滞后.公正管理的价值理念缺失
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羁束型管理,侧重于贯彻落实国家制定的有关经济管理的各项政策,政策管制型的特征较为明显。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经济主体日趋多样,社会阶层日益分化,利益诉求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企盼愈发强烈。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加快了法治型政府和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推进新形势下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更加注重将以人为本的公正管理作为行政管理的核心价值追求。工商行政管理的工作转型也是伴随着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转型展开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已由过去的“政策管制型”向“依法管理型”和“公共服务型”方向转变。但是我们的干部队伍管理价值理念转型还没有完全跟上,没有真正树立起公正管理的价值目标追求。
(二)目标定位模糊,公正管理作为核心价值的地位尚未确立
在现代管理活动中,存在着多元化的管理价值目标追求。公正、自由、效率、秩序等都属于管理活动价值目标体系之一。在整个价值目标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价值追求是核心价值追求。但是,不同的管理领域、不同的管理阶段其侧重点各不相同。例如,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核心价值追求更倾向于效率.而公共管理活动领域更倾向于公正。长期以来,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侧重于具体目标任务的落实,强调工作中执行力的到位,许多同志的思想意识中存在着行政效率优先的观念,而缺乏对公正管理目标价值追求的审视,对公正管理的价值认识高度不够。也有同志尽管意识到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公正管理的重要意义,但仅仅停留在执法操作规范上,公正管理作为工商行政管理价值体系的核心和主导地位尚未确立。由于对管理的价值目标追求没有准确清晰的定位,造成在工作方向上的偏差,我们的工作重点往往转移到最能迅速体现工作成效的突破口上,有“抓大放小”、“急功近利”的工作倾向。
(三)实践探索不够,没有形成系统的公正管理机制
当前,我们对公正管理的实践和探索仍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对如何实施公正管理的经验比较缺乏,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机制。
1.没有形成公正管理的学习借鉴机制。一是对发达国家在社会公共管理领域追求公正管理的先进经验缺乏学习和利用。二是对其他公共管理部门公正管理的经验缺乏学习借鉴。三是缺少对现代企业管理实践中先进管理经验的学习和借鉴。现代企业“人本管理”的思想和实践中有许多公正管理的内容和要求。对我们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应有很多启发。
2.没有形成公正管理的应用探索机制。日常工作中对公正管理的应用探索尚处在零星、自发的状态,没有系统、有组织、有意识地深入开展公正管理的实践活动。
3.没有形成公正管理的推动促进机制。缺乏一整套的规范和措施来激励系统内部实施公正管理,从而不能持续有效地推进公正管理实践的深入。
(四)资源分布不均,缺少公正管理的资源整合
公正管理的不到位,除了主观方面缺少公正管理思想和理念的引领外,客观上也与当前管理服务的资源配置不均有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商职能也在不断丰富与发展。管理力量及能力的相对不足与日益提高的管理要求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客观上也使得我们有限的管理资源集中运用到重点对象上去,产生了不公正的结果。而由于缺少科学的资源整合,没有针对性地解决好管理服务的不均衡问题。一是缺少城乡资源的整合。城市地区管理力量相对集中,管理效果相对良好。农村地区的管理力量相对薄弱,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比较明显。二是缺少条块之间的整合,“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机关处室按业务条线布置任务,基层工商分局(所)以块为单位整体承接相应任务,基层人少事多的矛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管理的体制、机制不够优化。三是缺少事务投入的整合,有限的资源集中到办大事、办要事、办急事上去了,没有对全体的服务对象、全年的工作安排做到统筹兼顾。
三、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公正管理核心价值的基本要义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树立公正管理的核心价值理念.首先要对公正管理进行全面、系统的认识,充分理解公正管理的基本要义。结合学术界公正管理的理论和工商行政管理的特点,笔者认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公正管理的基本要义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平等对待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所谓公正(公平),它的真实意义,主要在于平等”。公正管理中的平等观应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行政相对人之间的权利平等。平等主体平等对待,要尊重其平等的权利,给予其平等的机会。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对社会的公平正义提出的两个层次对我们很有启发:“作为社会公平正义,首先要保护每个公民的自由平等权利,使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发展的权利。其次是要机会平等,在机会有限的情况下,机会应向全社会成员开放,每一个社会成员只要愿意,就有权利参与竞争去获得机会。”二是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平等。尽管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时具有行政优越权.但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主体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努力做到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均衡。
(二)公平合理
公正管理效果的显现,需要达到公平合理的社会治理结果.并通过公民的切身感受和体会来实现。行使行政职权,作出行政行为,除了要遵循合法性原则外,还要遵循合理性原则。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合乎理性,要求行政机关合情、合理、恰当、适度地行使自由裁量权,不得滥用自由裁量权。公正管理追求公平合理的管理效果,要求我们既要确保实体公正,又要注重程序公正;既要实现个案的公平正义,又要兼顾人民群众对公平合理的普遍认同。在管理中处理好法律与政策的关系,法、理、情的关系,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三)公开透明
公开透明是现代法治社会所必须遵循的一大原则,是现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征,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对工商工作而言,公开、透明是促使工商行政管理职权公正运行的制度保障,也是杜绝“暗箱操作”、“”等腐败行为的有力武器。“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它能使我们的管理工作在群众的监督下更加规范、更加公平、更加具有公信力。同时,政务公开、信息公开才能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打破过去只能由行政机关掌握有关信息的特权,使公民能够获知有关自身以及社会公益的更多信息,为公民更多反映自身诉求、更多参与社会管理活动创造条件,形成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良性互动,提升我们公正管理的水平。
(四)及时高效
及时高效强调管理过程中的效率因素。传统意义上的公正并不包含效率,但随着公正理念内涵的不断丰富,追求公正所付出的“成本”,对公正管理的影响愈发凸显。正如西方古谚所云:“迟来的正义非正义”,经过旷日持久的过程才实现的公正.会使公正大打折扣。同志在纪念党的召开30周年讲话中指出:“坚持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因此,工商行政管理中的公正管理应当努力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最佳结合。不应将两者割裂、对立起来。
四、围绕公正管理的核心价值追求。做好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工作
在工商行政管理的实践中,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公正管理的核心价值追求,并以此为指导,积极推行合理有效的公正管理。
(一)加速理念创新,促成公正管理观的全面形成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工作的指针。实现公正管理.必须要在广大干部队伍中形成全员全面的公正管理观,真正使公正管理成为工作的价值引领和目标追求。这就需要加速理念创新,促成全员全面公正管理观的形成。一是由权力本位、官本位、管制本位的管理理念向权利本位、民主本位、服务本位的公正管理理念加速转变。从管理的来源、目的、本质认识上,顺应现代社会管理的要求,将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转到以公民的权利为本、民主为本、服务为本上来。二是使公正管理观由简单表层的认识向系统深入的理论体系转变。公正管理具有深刻的理论根源和丰富的实践成果。我们要通过学习理论、总结经验、借鉴成果、结合实际,形成符合工商行政管理特点的全面深入的公正管理观。三是使公正管理观由个别的管理观念向全体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转变。加强理念教育和培训,使全体工商干部深刻理解公正管理观,从而内化为心中的思想和理念,并自觉运用公正理念指导管理实践。
(二)深化依法行政,弘扬公正管理的法治精神
社会主义法律通过民主程序制定,是最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所体现的公正是绝大多数人公认的公正。是真正体现社会进步的公正。因此,工商部门实现公正管理的价值追求。需要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在法治精神的引领下,进一步深化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使法律的本质要求真正执行到位。一方面要进一步深化公正管理中“实体正义”的要求。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法外特权,确保执法到位,依法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对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严格依照法律授权、法定依据、法定范围公正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深化“程序正义”的法治意识.对于法律设定专门程序来保障当事人的陈述权、申辩权、申请回避权、听证权、行政救济权等,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使当事人充分享有各项法定权利,感受到整个过程的客观、公平、公正,从而在内心认同工商部门的管理行为,自觉服从处理决定。
(三)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公正管理行为规范化
公正管理不仅体现在外部管理活动中.同样也体现在内部管理活动中。公正的内部管理能够维持组织的正常运转。激发组织的活力和保证实现组织成员的普遍受益。制度管理则是内部公正管理的根本保障。一要制定制度。按照公正的要求,建立健全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使人事、财务、日常办公、工作规程等有章可循,克服“人治化”的管理倾向,用制度管人管事。二要公示制度。将已经制定的制度向管理对象公示,便于管理对象进行监督。三要执行制度。如果已经制定的合理的制度仅仅是挂在墙上、写进汇编、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得到有效的遵从,这样的状况比没有制度还要糟糕。制度的关键在于执行,在内部管理中必须要树立制度的权威,公正执行制度规定,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规范面前人人遵从。
(四)创新管理方式,提升公正管理效能
新时期的社会管理任务更加繁重.工商部门必须秉持社会管理领域公正优先的原则.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公正管理效能,使公正的目标追求得以尽快实现。一是运用均衡式管理方式。面对不断增加的管理任务,不能一味靠人力、物力、财力的不断增加来解决问题,而要进行合理的资源整合。一方面要加强执法力量的整合,探索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12315统一调配制度等,有效整合人力资源。另一方面要加强工作任务的整合,科学制订工作计划,减少突击性任务,实施长效监管。二是运用需求导向型管理方式。融人“以民为本”意识,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倾听群众意见,研究群众需求,积极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适需对路的服务。三是运用信息化管理方式。一方面依托信息化着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完善工商部门门户网站的各种服务功能,积极推进网上咨询、网上投诉、网上登记、网上查询等便民服务:另一方面依托信息化着力提高监管执法的科技水平。推动信息化手段在登记注册、经济户口巡查、食品安全监管、广告监测、公平交易执法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通过运用高科技的手段,实现高效能的监管。
(五)以公开促公正,提高公正管理透明度
努力提高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透明度,以民主、公开、互动的形式,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一是管理决策的公开透明。在政策、法规出台前,应注意广泛吸收群众意见。以开展调研、座谈会、听证会等形式,充分了解行政相对人的需求,提高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二是管理过程的公开。向公众公开法定依据、管理程序、操作规范,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三是管理结果的公开透明。管理的结果向社会公示,经得起群众的检验。
篇2
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的观念是在1990年G•K普拉哈德和G•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第一期发表的“与竞争者合作——然后胜利”一文中首次提出的,是指一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能力。在这个全球化的竞争时代,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性的稳定发展不是单靠某些优势就能实现的,比如优秀的团队、核心的技术、娴熟的资本运作等等。因为这些优势也会被竞争对手不断模仿甚至超越。那么我们靠什么与竞争对手展开竞争呢?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经营长期成功的关键在于培育和发展其核心竞争力,只有核心竞争力才是企业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源泉。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就必须不断培育和持续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工商银行只有精心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与对手的较量中获胜,从而在国际金融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什么是工商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如何打造工商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这两个问题一直让很多工行人思索着。2006年10月27日改制后的工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同日挂牌。上市第一年,就取得了不错的业绩。2006年,工行在贷款余额增长10.4%、资产余额增长16.3%的情况下,税后利润实现了31.2%的增长,达到人民币498.8亿元。截至2006年末,工行总市值超过2500亿美元,不仅成为A股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而且跻身于亚洲最大、全球前三大上市银行。
外资不断地进入我国,导致国内金融市场的竞争加剧,中国银行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相对于资金雄厚、技术先进、体制优良、业务发展迅猛的的外资银行,工行的不足逐渐暴露出来:仍以传统的存贷款利差业务为主,中间业务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其核心竞争力远远无法达到发达国家金融行业的标准。工行的优势地位也渐渐危机四伏,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已悄然打响。通过与国外发达商业银行的对比分析,工行与之相比的差距还有一定的距离:
优势:改制上市后的工行,不断在壮大其业务规模、并向全球扩展,无论从技术还是业务来说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双率的下降,资本的提升,都标志着工行的成熟。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仍能保持1100多亿的盈利能力,当之无愧地成为全球最赚钱的银行。而在次贷危机爆发前的2007年6月底,在全球市值最大的15家银行中,花旗集团、美国银行和汇丰银行位居前三位,其市值均超过2150亿美元,而中国工商银行位次为第四位。而到今年6月底,中国工商银行以2570亿美元市值高居榜首。
劣势:西方发达商业银行历史悠久,资本运作已达到相当高超的水平,他们在业务创新、技术水平、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都有值得称道的地方。相对于次,工行的很多业务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缺少独具品牌特色而又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并赶超的创新产品。
机会:此次金融危机,让工行等国内商业银行虽然也遭受一定损失,但并没有很大的影响。在西方各国的商业银行深陷泥潭的时候,国内在政府的有效监管和引导下,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金融业更是一片欣欣向荣之景。借着此次危机,工行不仅可以积累经验,也可以吸取华尔街的教训,在全球化的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威胁:尽管金融危机对西方银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但美欧银行的实力尚存。短短一年时间,多家西方大银行就开始实现了盈利,业务也开始逐渐恢复上升,工行号称最赚钱的银行,但并不是最会赚钱的银行,也不是人均赚钱最多的银行。不可否认的是,与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工行仍有一定的差距。
金融危机的爆发,让世界金融陷入了一场混乱之中。在全球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使大洋彼岸的中国银行业也无法独善其身,多家银行深陷其中,一度造成了中国股市的连锁反映。在此次危机中,外资银行由于受国外的母银行拖累,在中国遭受前所未有的品牌信誉危机。这场袭击全球的金融危机,打破了很多传统的观念以及对西方发达商业银行的盲目崇拜。面对一个一个金融神化的破灭,人们开始反思,究竟怎样的模式才是最适合金融市场的,怎样的路才是最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的?蝴蝶效应虽然给工行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但重新洗牌的世界金融格局也为工行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篇3
关键词:供电公司;行政管理;效率;提升;“三集五大”体系
在改革开放的发展背景下,我国的电力行业企业也在不断深化改革,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电力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企业的行政管理面临巨大变革,外部环境也在不断变化,面对资源需求不断增加的现状,我国的县供电公司要实现自身的突破、跨越式发展,需要引入“三集五大”体系,融入新的行政管理观念和手段,推进供电公司行政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一、供电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创新的内涵
我国的电力行业面临严峻的市场竞争,在资源需求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供电公司提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三集五大”战略发展理念和思路,它主要是实现电力公司发展方式和电网发展方式的转变,在“三集五大”体系的构建之中,“三集”主要是指供电公司的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财务集约化管理和物资集约化管理;“五大”是指供电公司改革体系中的大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在这个“三集五大”体系的建构和完善之下,实现供电公司的集团化、集约化、精益化、标准化即“四化”建设,全面改革供电公司的发展模式,提升供电公司的行政管理效率。
二、提升县供电公司行政管理效率的举措
(一)实现供电公司的安全化生产和制度化建设
在县供电公司的行政管理系统之中,安全生产是前提和核心,在“三集五大”体系的变革实施过程中,要实现生产经营和安全生产的有机统一,要建构供电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监督制度,对全员实施全程化、全方位、全角度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管理,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具体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1.严格执行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安全制度。供电公司负责人要注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要将安全责任加以细化,使每一个人都具有强烈的安全责任意识,在生产作业过程中严格、细致、全面地执行安全制度和标准,杜绝违章违纪行为,实现安全生产作业。
2.强化对电力线路和设备的安全检查与管理。电力设备和线路是基础设施,它是电力输送的重要载体,必须建立和健全电力设备维护责任制,完善设备巡视制度,杜绝电力线路维修和设备维修过程中的责任推诿现象。
(二)实现县供电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和创新
1.首先要转变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在县供电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首先就要创新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和意识,要将供电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置于首位,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配置、资源配置的作用,根据员工的不同需求,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实现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2.实现人力资源组织管理的创新与优化。创新和优化供电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还需要从其自身的组织管理形式和组织结构方面入手,要坚持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的方向,明晰各个组织机构的职责及岗位要求,并全力推进供电公司薪资制度的改革,优化供电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机制,探索全新的绩效管理制度和薪酬福利制度,并完善公司的员工培训和开发制度,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和进步。
(三)优化与创新供电公司营销管理
1.实现电力营销理念的创新。要对供电公司的电力营销服务管理进行优化和创新,要优化用电环境,深入调查电力消费市场,拟定针对性的、具体可操作化的收费制度,并放开电费管理方式,转变单一的抄表作业模式,提升电费管理效率。
2.实现供电公司电力营销模式的优化与创新。县供电公司要采用高效的营销模式,主要可以采用两部制管理模式,管理好基本电价,以扩大营销。并对农用电的电价进行有效的、规范化的管理,要加强对农网电力的改造,合理收费,以增加农用电量。同时,还要尽量采用分时电价,针对一天中的用电低峰期以及用电高峰期,进行不同电价的拟定,从而实现对用电低峰期的用电量调节。
3.融入先进的科技手段强化管理。在计算机信息化网络技术普及化的背景下,县供电公司可以将其电力营销与网络技术相链接,采用智能化的系统技术,实现对电力的实时监控,并监视其发电功率曲线,根据市场的变化规律和特点,进行技术改革。
篇4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urban construction is also in constant development, people's ideas; aesthetic ideas have undergone major changes. The Municipal Engineering longer satisfied with its practicality, the further functionality, aesthetics,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development. Tours, leisure activities in the city crowd, most of the activity space are ancillary works, for example, sidewalks, Pedestrian Street, leisure Square. This requires that the design, construction workers not only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main project, but also to strengthen the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for ancillary works, in order to give the people of the city a beautiful, unobstructed activities.Keywords: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特点及内容
(1)市政工程施工复杂程度高。市政工程造价高,参与人数多,利益相关者多,对环境的依赖和影响较大,相对时间长。
(2)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不确定性因素多。市政工程项目复杂,受外部环境影响大,如天气、原材料价格、周边社会关系等容易影响项目进程,项目内部各利益相关者,如业主、监理、总包商、分包商、材料供应商、政府监管机构变数较大,加之项目自身建设中的问题,其不确定性程度高。
(3)市政工程施工目标高,要求严, 政治 性强。它事关群众生活和城市形象,质量标准高,多数工程要求“争市优,创国优”。同时,工期紧,冬季施工费用投入较大。
(4)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正由粗放型向 现代 项目管理转变。目前市政工程大部分具体施工任务还是由项目将劳务队和自有机械设备、自供材料组织起来完成的,专业化程度低,劳务队伍素质不稳定,项目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资源对劳务队进行管理。
(5)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落实施工任务,签订承包合同;进行开工前的各项业务准备和现场施工条件的准备, 促成工程开工;进行施工中的经常性准备工作;按计划组织综合施工,进行施工过程的全面控制和全面协调;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平面管理,合理利用空间,保证良好的施工条件;组织工程的交工验收。
2施工现场管理状况分析
2.1施工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2.1.1技术交底和图纸复核
进场后,参加由业主、设计代表、承包人三方参加的技术交底工作,对主要控制点进行现场交底、现场标记,并做好交底文字记录。
2.1.2施工测量放样
进场后将及时组织测量人员,请现场监理工程师参加,对现场导线点及水准点和各种控制点进行复核、固定;复测横断面,增设临时水准点,加密导线点,并将遗失的标桩在公司规定的时间内上报监理驻地办以求尽快解决并重新放样、固定。
2.1.3标准试验及原材料检验
外购材料必须三证齐全(即出厂证、检验证、合格证),自采材料由监理工程师旁站取样,送至业主指定的试验室检测合格后,试验报告及开工报告一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方可备料。
2.1.4开工报告
在完成施工驻地建设、临建工程和施工前的测量放样的同时,认真阅读施工设计文件及有关资料,了解施工沿线情况,制定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拟定开工报告,并提交监理工程师批准,在接到监理工程师下达的开工令后准时开工。
2.1.5临时设施
项目部进驻工地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驻地用电和施工用电,利用地方供电系统,架设临时电力线。同时,另配备功率充足的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以保证电网停电时能继续施工;再配备几台灵活易移动小型的发电机,以便保证对电网条件无法到达的构造物施工。将根据施工需要、驻地生活用水情况等提交用水计划,并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联系,布设临时用水管道,大型工地修建贮量能满足施工需要蓄水池,以保证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
2.1.6驻地建设
按照施工场地总平面布置图,在施工路段的起止桩号位置搭设彩门,彩门宽度以路幅宽度为准。施工驻地依照有关规定合理布局,明确划分工作区、生活区,驻地办公室、宿舍、医务室、食堂、修理车间、工作棚、仓库与贮料场等。
2.1.7施工过程质量管理
为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公司从施工生产和施工管理两方面着手,制定一套严密的质量和安全保证体系,采取有效的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使施工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工作面都处于受控状态,以达到控制整个合同工程的目的。
2.2施工阶段的管理
2.2.1质量管理
进场材料一定要合格,施工操作一定要规范,并要求按设计图纸施工,按规范操作,以责监理。业主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相关的 法律 法规。要有一整套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奖惩分明。对施工的每个环节督查督办,同时,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尽量为施工单位提供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篇5
一、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执法行为,营造和谐的法制环境
稳定规范的法制环境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推行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执政,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始终保持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稳定有序,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努力的方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障。
1、提高执法为民意识。每一个工商干部都是代表国家行使公共权力,特别是基层工商所的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直接面对群众,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工作中责任重大,只有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增强“亲民、为民、爱民”意识,把“服务型工商”落到实处,在执法中体现人文关怀,认真执行各项优惠政策,实行“一站式”、“无障碍”服务,开通“绿色通道”、实行“阳光政务”,树立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公开公正的执法形象。
2、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通过多年的运作,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规章制度。但在实际运行中却存在许多制度运用不好、执行不严、落实不力等问题,致使一些工作“浮在表面”,流于形式,一些不服从管理,破坏工作纪律,耍特权、损形象的行为还没有彻底解决。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很多规章制度被当成了摆设,挂在了墙上,写在了纸上,而没有切实落实在干部职工的具体行动上。这就要求工商机关在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的同时,狠抓学习教育制度、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市场监管制度和行政审批制度的落实,真正建立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用完善的机制来约束人、带动人,让想干事的人有平台,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能上台,切实达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的目的。
3、严格规范执法。面对群众集中反映行政执法部门存在行政权力的滥用和行政不作为行为的问题,各级工商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把依法行政、规范执法看作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生命线,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随意执法、野蛮执法的错误行为,并切实增强法律观念,提高法律意识,促进公正执法、廉洁执法、文明执法。
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规范执法主体,实现执法主体合法化。即每一位工商执法人员都必须具备执法资格,并在市场执法时出示执法资格证;二是规范案件查处工作,实现行政执法程序化,避免办案重实体、轻程序、办人情案等不良现象的产生;三是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实现行政许可规范化。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明确行政许可的范围。受理时,全面规范各类市场主体的登记发照工作;办案时,注意程序合法、文书规范、期限严格、过程透明、处罚得当;四是规范执收执罚行为,实现执收执罚制度化。坚决制止和纠正违规收费、随意罚款、搭车收费、代收代扣等行为。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全部进入国库纳入预算管理;五是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切实做到尽职尽责加强监管。同时,注意加强法制宣传和学习培训,不断增强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不折不扣地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监管执法职权;增强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将工作中的一言一行都置于法律的约束之中和群众的监督之下;进一步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不断提高执法的准确度;认真实行执法责任追究制度,明确执法目标,落实行政执法责任,把严格执法、依法行政贯穿于行政执法的全过程,以法制手段促进社会和谐。
二、加强市场监管,提升执法效能,营造和谐的市场环境
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是和谐社会社会基本要素。营造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本职责,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1、完善各种处理机制。严格执行商品准入制、日常巡查制、专项检查制等多种工作机制,并根据形势的需要,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为突破口,成立消费维权调解、查处专班,完善处理机制,对轻微违法行为进行警示和责令整改;对严重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违法行为,按行政处罚程序进行立案,依法查处;特别在节假日和重大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发生时,启动应急处理机制,采取行动及时上报上级机关,控制违法行为的发展,防止危害后果的发生,尽可能减少损失。如在处置“苏丹红”一号食品案件、猪链球菌和禽流感等市场突发事件中,正是充分利用网络体系实施了对涉及的有问题的食品的及时控制,并追根溯源,消费警示等监管措施,才有效地防范问题食品的蔓延。
2、认真落实各项专项整治。根据上级主管机关要求结合辖区实际,开展系列专项整治活动,特别针对重点区域内的重点商品品种以及不同行业的经营主体进行逐户拉网式排查,并成立专班,抽调执法力量,上下联动,集中整治,真正做到“打击一类、规范一类、服务一类”,力求在短时间内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效。对破坏市场经济运行的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通过对大案要案的查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按照突出重点、重在治本的方针,以食品、药品、农资等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生产安全的商品为重点,加大处理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恶性案件,狠抓案件源头,坚决清除制假窝点,严厉惩处屡查屡犯的违法分子;努力做到以规范促和谐,以强有力的执法为市场经济保驾护航,给消费者提供安全的市场环境。
3、加大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在日常监管中,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宣传法规和各类消费知识,增强消费者的法制意识、维权意识,争取全社会共同监督,维护有序的市场环境。如通过新闻媒体、在公共场所设置“12315维权公示信息牌”等方式,及时进行消费警示和提示,对消费者反映较多的问题和案件及时曝光,震慑不法分子,宣传国家政策规定,增强全民法规知识,形成强有力的法制舆论监督氛围。
三、增强服务意识,维护群众权益,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
公平正义的消费环境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营造安全健康的消费环境,实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社会和谐的核心所在。
1、发挥12315申诉举报网络作用,形成全方位的维权体系。把12315作为展示服务水平的重要窗口,通过打造维权品牌,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充分利用12315网络申诉举报维权的社会效应,延伸12315维权触角,贴近消费者需求;健全“一个中心,二级调度,三级执法”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提升执法维权效能。一是深入推进12315消费维权联络站进社区、进军营、进学校、进超市、进工厂、进农村的“六进”工作,消除维权盲区,争取维权工作主动权;二是努力构筑消费维权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消费争议调解制度,最大限度地化解消费纠纷;三是定期对消费者投诉的信息数据按类型汇总,进行系统分析点评,提供相关的典型消费案例,客观反映市场消费的热点,从而提高消费者市场的透明度,进一步贴切老百姓的生活,一方面给予曝光的企业或品牌一些警醒,另一方面为消费者的日常消费提供一些引导,以便工商部门能准确掌握消费者咨询申诉举报的动态。四是充分发挥12315网络的前沿哨所作用,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和执法办案提供线索和案源,提高执法效能。
2、及时处理可能影响市场正常运行秩序和损害消费者利益的重大风险隐患,强化市场监管力度。针对当前12315网络反映超市、商场、酒店成为消费者申诉、举报焦点的情况,加强维权指导,督促经营主体加强日常的经营管理,力争消费纠纷不出店门、不出市场;对消费者集中反映的难点问题开展季节维权工作,组织专项整治执法活动,如针对“五一”、“十一”黄金周开展旅游维权、夏季饮料市场集中打假、“六一”校园周边环境整治、高校开学期间的拼装电脑清查以及寒暑期网吧整治,将事前预防和事后查处有机的结合起来;努力构筑消费教育咨询服务体系,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开展消费教育,增强广大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
3、建立健全消费安全事前预警和事后应急机制。在日常工作中,一方面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工作联系,实行重要工作、重要事项新闻制度,建立健全消费警示、消费引导工作机制,引导消费者科学消费、合理消费、安全消费,切实提高消费者的自我预防能力;另一方面注意完善重大突发消费者投诉案件应急机制,突出解决重点、难点消费问题;逐步建立消费维权法律援助制度,开辟多种途径解决调解未果的消费争议。
篇6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核
在高校综合管理活动中,针对行政管理人员实施绩效考核主要是对高校人力资源进行建设和规划,通过绩效考核调动工作人员参与行政管理的积极性,循序渐进地改善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促进综合管理质量的全面提升。针对新时期高校发展过程中对行政管理人员提出的新要求,应该尝试引入全新的绩效管理方法,落实绩效考核工作,切实增强绩效考核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维护高校在新时期背景下的稳定发展。
一、当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和考核工作进行适当研究发现,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行政管理人员已经初步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在实际组织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针对绩效考核进行适当应用,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对高校行政人员管理工作产生消极影响,极大限制了绩效考核作用的全面发挥。首先,绩效考核的内容针对性不足。当前我国部分高校在对行政管理人员实施绩效考核工作的过程中没有按照学校行政工作的需求制定统一的指标和标准,绩效管理内容相对笼统,针对性不足,难以将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情况进行集中反映,导致绩效管理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影响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和考核效果。其次,绩效考核主体的设置不够合理。在我国大部分高校开展行政管理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考核主体主要是行政管理人员所在部门领导以及同事等,未将高校行政管理服务对象纳入考核工作中,开展的行政管理工作难以反映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导致考核结果缺乏全面性和公正性,对考核工作的稳定开展造成阻碍。最后,绩效考核结果缺乏完整性。一般情况下,高校针对行政管理人员实施的绩效考核内容涉及绩效目标的确定、绩效控制工作的开展、绩效考核工作的落实以及绩效反馈工作的实施等,但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过程存在片面性,主要工作重点集中在绩效考核方面,忽视过程评价的重要性,考核结果缺乏真实性和客观性。
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应该遵循的原则
从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基本情况能够看出,绩效考核存在一定问题,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产生不良影响。新时期在组织开展绩效考核工作的过程中有必要结合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考核措施,增强绩效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优化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
1.考核内容的全面性
结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基本情况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要全面分析行政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基本的工作性质、主要工作内容等管理工作,制定有针对性的考核指标,确保分清考核的主次层次,对指标权重进行科学确定,提高绩效考核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考核方式的科学性
在针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实施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要全面增强行政管理考核指标科学性和适用性,对考核指标进行选择的实践探索中注重体系精确,保障指标的逻辑性,尽量选择相对先进的考核方法。要全面分析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管理的实际情况,结合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实际对绩效考核工作进行适当分析,确保开展的工作能够与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相吻合,保障绩效考核工作全面贯彻落实。
3.考核程序动静相宜
在对绩效考核程序进行设定的过程中,为了增强考核的实际效果,应该尽量结合实际考核需求,适当增加阶段性考核实际使用频率,确保开展的考核工作能够将行政管理人员的真实情况充分体现出来。为了增强考核工作效果,应该落实制度化考核和计划性考核,确保绩效考核能够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管理工作的优化开展提供有效支持。
4.考核体系的激励性原则
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进行确定的过程中要坚持激励性原则,为了促进绩效考核工作的贯彻落实,适当对考核主体实施有效激励,引入相应的激励措施,调动行政管理人员自觉参与考核工作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绩效考核的重要作用,在有效激励的情况下,争取在新时期创造最佳的行政管理工作绩效,为高校在新时期社会背景下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
三、积极改进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效果的措施
对当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绩效考核问题形成明确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绩效考核原则,针对行政管理工作的现实需求制定相应的考核管理措施,增强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提高高校绩效考核管理的实际效果,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结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对绩效考核工作的优化措施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的绩效考核改善建议。
1.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为在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工作中促进管理效率和效果的进一步提升,要把握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特点,在综合考察不同工作特点和行政管理需求的基础上构建一套与行政管理人员实际管理需求相吻合的绩效考核标准,按照实际情况对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进行完善。在此过程中,要尽量选择相对科学的方法,对绩效考核标准和指标体系进行确定的过程中注意将定性与定量指标有机结合在一起,按照不同的需求对指标进行细化处理,将职业道德素养、工作绩效、廉政情况等作为一级指标,设定相应的指标权重,按照岗位特点设置多种类型的分级别指标,逐步构建全方位立体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促进各项考核指标的全面贯彻落实。在改善绩效考核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发挥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工作的主要作用,使绩效考核综合管理成效得到明显提升。
2.完善日常考核机制,增强日常绩效考核的科学性
针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实施绩效考核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将绩效考核工作与日常常规检查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对工作部署进行统一管理和规划,增强常规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绩效管理工作的全面系统开展提供有效的支撑。同时,为了增强绩效考核工作的全面性,应该将日常检查结果作为对行政管理人员实施年终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信息,以常规管理增强考核结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提高考核科学性。此外,在实际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大对绩效管理工作的检查与控制力度,对绩效考核指标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贯彻落实,如果绩效管理工作出现问题,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问题进行有效处理,确保能够真正发挥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指导行政管理人员科学开展各项工作,为行政管理人员的自身发展做出正确指引。
3.优化绩效考核的组织形式,发挥组织保障作用
在高校绩效管理工作实践中,绩效考核组织形式的确定会对考核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新时期在实际落实绩效考核管理的过程中要根据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对行政人员实施绩效管理工作的现实需求,将绩效管理与专家考评以及民主测评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实际工作中使用相同的标准对所有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将个人打分和组织打分适当地结合在一起,在组织保障的作用下落实主体和客体分离的考核工作机制,增强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考核效果的全面提升。
4.建设先进性的绩效考核反馈流程,健全反馈体系
在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工作中,对考核结果的反馈会对考核工作产生直接影响,应该尝试构建具有先进性的绩效考核反馈体系,确保能够将考核结果反馈到行政管理人员,让行政管理人员结合考核结果正确认识自己和定位自己的工作情况,结合考核反馈对自身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明确,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逐步增强行政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同时,设置先进的绩效考核体系,使行政管理人员和绩效考核组织之间形成双向互动和交流的关系,构建良性循环系统,切实增强绩效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为高校行政管理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以高效行政管理维护学校的持续稳定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考核管理而言,结合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现实需求积极引入绩效考核措施,结合时展的需求对绩效管理活动进行优化创新,创设有利于高校持续稳定发展的环境,增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为高校的未来建设和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如此就能发挥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作用,有效促进高校行政管理质量的科学创新,保障新时期背景下高校在建设和发展活动中取得更显著的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柏忠山.高校行政管理中绩效考核的运用研究[J].北极光,2015
[2]李志仁.探讨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工作[J].人力资源管理,2017
[3]孔令娟.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探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7
[4]兰蕊.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的研究及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7
篇7
关键词:市政工程;管理;质量;投资;进度
1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概述
目前工程项目比较常用的管理模式有三种:
(1)现在工程项目最为通用的模式是传统模式,很多项目都采用这种模式进行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因为这种模式的管理方法现今已经比较成熟,用起来得心应手,很多要求可操控性强,各种费用的使用也很清晰,不会出现浪费过多的情况。
(2)现在工程项目采用的第二种管理模式叫CM模式,CM是英文Construction Management的缩写,这种模式是在项目施工的前期就雇用施工经验较为丰富的CM单位加入整个施工项目,在他们的帮助下完成整个施工项目。这种模式的优点是通过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可以缩短工期。
(3)现在项目工程采用的另外一种管理模式叫BOT模式,中文名字叫建造―运营―移交模式,这种模式早在上世纪80年代兴起于国外,它是用国外私人资本进行施工融资的。这种模式要求东道主国家实行对爱开放的政策,能够吸收外资,并给他们特权,让他们对项目进行建设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充分运用外资,弥补资金不足的问题。
除此之外,随着经济发展,现在已有两种新模式出现在了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一个叫EPC模式,另一个叫项目施工管理承包模式。
2施工项目的组织管理
施工项目的组织管理在整个项目施工建设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能否合理设置施工管理项目管理的组织机构决定着施工项目整体能否成功,这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部分设置不合理,整体一定会受到影响。因此,建设一个高效、高素质、高管理水平的组织机构是做好整个项目工程建设的重要部分。
3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最关键因素是保证工程的质量,这是工程项目管理是否有效、是否合理的主要衡量标准。其次,如何控制项目成本,缩短工程进度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下面笔者将从这三个方面为市政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如下经验。
3.1进度控制
每一项市政工程项目都要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和进度内完成,超过合同规定都要缴纳相应的赔偿。因此,建立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至关重要,它是进度控制的主要根据。对于如何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要以控制工程进度为依据,而且对于不同的情况要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施工进度计划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施工总进度计划,一是单位施工进度计划,这两种进度计划各有作用,都应重视。这两种计划的编制形式也应得到重视,主要有以下两种编制形式:
一是横道图计划,这个计划是工程项目建设的时间计划表,建设的情况会严格根据计划实施,期间人力物力的动用、调配,资金的运转,都必须根据横道图计划来进行,切记随意进行,这是按时保质的完成工程项目的前提。
二是网络图计划,这是对市政工程进度控制采取的另一种常用方式。这种方式一般运用于当工程进度落后于原定计划时,根据一定的原理考虑压缩工期,追赶项目工程进度。由于网络图计划变更的可操作性强,所以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改,在工程进度难以控制的情况下可以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进度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做好总结和分析十分必要。
(1)首先是施工进度控制的中间总结,在施工进度计划开始实施以后,每月应向施工单位提供进度报告。进度控制的中间总结一般包括进度实施的总体情况,工程进度图表,,工程有无变更,工程款的情况,工期有无调整,进度是否按照计划实施,如工程进度有偏差,需要分析原因,提供解决的方案。
(2)在施工进度计划完成后,进行进度控制最终总结。总结的依据是:施工进度计划,实际记录,检查结果,调整资料。总结的内容是:合同工期目标及计划工期目标完成情况,施工进度控制经验,施工进度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科学的施工进度计划方法的应用情况,施工进度控制的改进意见。施工进度控制总结是进度控制持续改进的重要一环,是信息积累和信息反馈的主要方法,必须高度重视。
3.2质量控制
对市政工程项目质量的高要求已得到广泛的重视,因此如何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已成为建设领域里重要的研究课题。按照“人员、设备、物料、工艺、环境”五大要素的管理理论,结合工程施工过程的分析,根据各个项目的特征不同,建立起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及标准,以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质量控制应从下面几个环节重点掌控:
(1)有明确的工程质量目标。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制定工程项目质量目标,使工程建设人员,项目建设重点环节的负责人更要了解分项目的质量要求,相应制定质量验收标准,建议此验收标准按略高于国家验收标准制定,以确保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
(2)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对工程建设材料的质量控制应坚持“三把关,四检验”的制度,严格检验材料规格、品种、质量和数量。首先,榭料采购人员应严格控制第一道关;然后,由工程项目内部质量检验人员做好检验第二关;最后,建设人员在使用中根据经验、通过对比再次把好关。
3.3成本控制
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要求在施工建设中对使用的人力、物力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通过对各分项成本的控制,确保工程整体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通常采用的是:
控制人工、材料和机械设备费用。根据承包合同对成本的要求,计算人工总量,有效控制人工费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材料的管理,严格用料制度,抓好材料进货渠道,减少进货环节,对施工现场耗用较大的辅材实行专人包干,及时归库:对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实行租赁制,这样能提高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的利用率,加快施工工期,又减少机械购买费用。
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严把质量关。正确选择施工方案是工程建设的关键,不断探寻降低成本、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总结经验并形成创新机制;建设过程中应严把质量关,严格做到“按图施工、按合同施工、按规范施工”,应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以减少返工造成人工和材料的浪费情况。
4结束语
无论是市政工程还是其它工程,项目的全方位管理都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建设项目实施者将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等纳入正规化的管理,使施工项目各环节顺利进行。因此,作为项目施工管理者,应不断总结经验,在项目的实践中逐渐摸索,就一定能创造出一条施工项目施工管理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周明磊,任荣明.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走势的分析――基于出口、投资、消费的角度[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08)
[5]俞晓国,李恩辕.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1(06)
篇8
关键词:管理体系,项目管理,标准化,内控体系
Abstract : this paper introduces larg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of various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and points out the system in the execution of the exposed problems, puts forward the enterprise benefits as the goal, the owner and the social requirements for the constraint condition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plete set of simple organic management system.
Key words: management system, project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中图分类号:TU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企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效率、追求效益,通过对不同的部门,不同的人员的组织协调更好的实现企业的目标。在科学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制定实施有规范、操作有程序、过程有控制、结果有考核的项目管理制度,针对施工企业建立一套完整可行的管理体系对企业的现场管理非常重要。
1繁杂的管理体系
1.2贯标。即贯彻实施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自90年代在建筑施工企业开展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现在已经发展成为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该体系侧重于通过一定的控制程序,产出合格的产品。该体系通过质量认证机构评估,客观上认为通过认证的机构,其产出产品是合格的,生产的过程符合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的要求,而无关成本效益。贯标的管理体系参用西方的规范语言,规定了职责、程序、表格之类。但是没有形象的流程图和过程描述,理解和运作较为困难,认证机构不规范也造成了贯标流于形式,实际效用不大。
1.2 标准化。标准化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的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管理与重复使用规则的活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飞速发展后,就会进入实行强化管理的正规化阶段。企业将通过强调专业化、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来进行控制和协调。
1.3 项目管理操作标准(规程)及相关办法。
建设部了项目管理规范,各公司出台了项目管理标准、项目管理操作规程及配套办法。这些规程办法是公司管理项目安全、质量、成本等的根本办法。这套体系涉及了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是一套完整的体系,但是应付贯标还要按照三标一体补充资料,应付业主还要按照项目管理标准化要求去做。该体系的缺陷是对每个业务模块没有程序、流程图和描述。
1.4 内部控制体系。
2008年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2010年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作为上市公司首先要健全内控体系,鉴于此,各大型企业集团自上而下制定了内部控制体系。目前公司制定了公司层面的内部控制体系流程文件汇编,有流程图、步骤描述、风险控制等内容。如果再把这套体系完善到项目层次,应说这套体系足以指导和控制项目管理。
2项目管理存在问题的根源
2.1管理体系繁杂。贯标体系、标准化管理体系、项目管理标准及操作规程体系、内控体系等,繁杂的管理体系,篇幅巨大,造成学习掌握和遵守制度办法困难。不同体系之间还存在一些矛盾之处,更增加了执行的难度。管理中出了问题,一纸通知或一份文件下发出来,头疼医头的事较多,追本逐源得少,造成文件越来越多,体系越来越复杂。
2.2 未有完整项目层的业务操作流程、流程描述、操作标准及标准文档。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在执行某个业务或作业时,单凭经验或临时查文件办法办事的较多,作业不标准。流程是规范做事的程序,流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有规范,按规范做事才可能提高效率,并给企业带来竞争力。企业是一个系统,而流程就是维持这个系统正常运转的工具,一旦流程得不到执行,系统也就得不到维护,企业势必会陷入管理混乱的状态。
2.3 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由于近年来基建市场规模扩张快,各施工企业开工项目多,造成人员严重不足,很多项目出现实习生占一半数量,甚至汽车司机干安全员、领工员。一些安质、物资人员学历低,甚至不会用电脑,很多业务人员毕业时间短,缺少管理经验。
3建立完整可行的管理体系
施工企业的目的是赚取利润,同时要满足业主和社会的要求。建立管理体系可以以利润为目标,以业主要求和社会要求为约束条件。
3.1 根据公司、项目两层业务,建立一套完整的动态的内控体系文件,有文件、有流程图、有流程描述、有标准、有输出文档格式。无论各种体系和文件的要求,项目层只执行一套。也就是说项目只要按照内控体系做了,就能满足贯标、标准化、精细化等等要求。
3.2 首先要对工作进行分解。按部门和系统,将管理业务模块、作业模块进行详细分解,直至份截至个个可以描述的行为动作。由于完整的体系工作量巨大,首先要做的是做好计划,根据公司和项目两个层面的业务进行分解至每个管理业务模块或作业模块,结合对效益、工期、安全质量影响程度,先重点后一般制定推进计划,每个系统选1-2个重点业务模块先做,直至全部完成。每个业务模块就是一个具有流程图、流程描述、标准、风险控制组成的模块,具有唯一的便于查找的编号。最后,按照业务流程方向梳理,解决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之间的矛盾。随着流程库的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标准化、精细化程度自然达到。
3.3 一个企业是一个有机体,每个管理业务模块和作业模块都有改进的可能。在实施中就是需要不断的通过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对管理业务模块和作业模块进行改进。在业务模块的使用过程,使用人的反馈意见和合理化建议反映到公司,专门的委员会可以进行修正,这就是管理不断创新持续改进的过程。持续改进是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是企业管理的一种境界,持续改进工作的好坏体现了企业管理的优劣程度。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逻辑结构看,持续改进是企业正常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没有持续改进,等于切断了组织管理通向更高层次的通道,其管理将会在固有水平上循环,最终导致体系僵化或失效而被市场淘汰。对于一个健全的企业管理而言,持续改进构成了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应该有组织、有目的、全面、系统地按照程序开展。一般企业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改进自己的管理或产品,但多数都局限在针对已出现的问题,就事论事地解决问题。出现问题,能够采取措施解决,从问题减少的角度看,也是改进,但这是一种被动的改进,不能用这种被动的改进代替整个持续改进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海勋.建筑企业项目标准化管理实务.北京:黄河水里出版社.2010
篇9
(一)工作途径不同。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关注人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需要。将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安全等工作的各个方面里去,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在公司内部建立起一个精神激励机制,帮助员工树立崇高的思想,倡导奉献精神,充分提高员工的思想觉悟,加强道德修养,维护公司内部的安定团结。行政管理是依靠组织纪律和规章制度等具有强制性的手段来管理、规范人们的行为。它具有强制性,即不论被管理者是否从思想上真正有了认识,都必须在行为上按制度去做,否则会受到批评、甚至行政处分。
(二)发挥出的作用不同。
1、思想政治工作在公司行政管理工作中起着导向的作用。
公司行政管理工作是希望通过统一的管理,让整个公司能够更好更快的运转,实现更大的发展。其次,思想政治工作在公司行政管理工作中起着调节的作用。行政管理工作表面上看具有极强的强制性,所有的行政工作都是通过各条行政管理制度来实施的。但是公司的正常运转不可能完全靠强制的手段,这个时候公司就在行政管理工作中融入了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用说服教育、互相沟通的方式来对公司员工情绪和人际关系进行有效调整,这样的方式方法比直接用行政管理制度来约束他来得更有效果,也更有说服力。同时,思想政治工作也可以提高员工的思想觉悟,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
2、思想政治工作在公司行政管理工作中起着保障的作用。
公司的正常运行离不开行政管理制度的保障,而如果仅仅是靠制度去保证一个企业的发展那也是很不可靠的,必须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3、思想政治工作在公司行政管理工作中起着激励的作用。
公司员工的思想一方面受到公司行政管理制度的约束,另外一方面他们当中存在消极、机械的接受这些制度的现象。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在公司行政管理工作中起着激励的作用,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正面说理,宣传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提高员工的觉J悟与认识。同时,也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让员工充分了解到公司与员工之间的亲密关系,让他们感觉自己也是公司管理环境的缔造者,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掘他们的潜能,增强公司凝聚力与创造力,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公司的效率。
二、找准一致点,做好二者的有机融合
贵州矿业公司在正确把握两者的区别和联系以后,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二者的有机融合。
1、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正确实施行政管理。
公司行政管理包括管理体制、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管理体制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权限、管理归属等方面的设置。管理机构指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管理的具体的组织设施,是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的组织保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体制是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的重要方面。因此,公司把党的领导作为管理体制的核心,体制也便于党委及时、全面了解情况,能够及时、准确地给予思想政治教育部门指导和帮助,同时也应有利于各部门的协作。
2.完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促进行政管理。
思想政治工作归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贵州矿业公司运用现代管理理论来做好这一工作,达到了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目的。
(一)强化参与意识,增强了职工的责任感。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参与意识,以此来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减少和克服由于不了解管理者意图和措施而引起的不满心理。积极为职工创造参与的环境,使企业所有的成员都来关心、参与、支持企业的发展。
(二)健全激励机制,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在现有激励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领导行为的激励、关怀激励和支持激励等激励措施。
(三)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业务知识、文化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增强职工的能力。
3、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就是公司行政管理的目标。
公司所有员工的行为与活动,如果不与公司的行政管理制度相适应,不与公司的发展目标相协调,那公司就无法生存和发展壮大下去。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建设的一项优良传统。在公司,它的目标就是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服务。公司管理的目标是效益最大化,而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必须由全体员工来完成。员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服务。这就是说,员工的思想出了问题,公司就无法实现它的既定目标,因此,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
4、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公司开展行政管理工作的指明灯。
公司行政管理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通过教育活动去影响公司员工,使其接受公司的思维并转化为个体思想和形成一定的行为意识,从而支配他们自觉的遵守公司的行政管理制度去从事各项工作b公司思想政治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项活动就是动员和领导广大公司员工,积极学习企业文化知识和现代化的本领,将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安全等工作的各个方面里去。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在公司内部建立起一个精神激励机制,帮助员工树立崇高的思想,倡导奉献精神,充分提高员工的思想觉悟,加强道德修养,维护了公司内部的安定团结。
5、思想政治工作是公司行政管理的有效保证。
篇10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理念的创新,而创新,正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其基本内涵和要求贯穿于工商行政管理实际工作的方方面面。作为基层工商部门,如何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我们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去呢?我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抓好以下三点: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三种意识”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宣传和倡导“三种意识”,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一是要有创新意识。今年,市局按照求真务实、量化管理、便于操作的原则制订且实施七大考核评价体系,达到了科学评价、符合实际、群众服气、促进工作和人的转变的要求和目的。作为基层工商局,我们一定要在克服困难中捕捉机遇,在解放思想中创新方法,在破解难题中加快发展,进一步转变工商管理职能,提高服务效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构筑发展平台。二是要有责任意识。省局××局长来我局视察工作时指出:要有守土有责的忧患意识,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市场监管的职责,我们应该勇敢的担负起这一重任,监管和维护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再是,加强队伍建设,把奖惩和干部进步联系起来,让埋头苦干、敢于承担责任和绩效突出的同志得好处,得重用,只有这样,我们的队伍才能够稳定、才能够健康发展,才能够形成肯干事、会干事、干好事的导向。三是要有服务意识。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把管理职能转到服务市场主体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成为工商管理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就必须围绕地方经济建设中心,树立以服务为价值取向的行政执法观念,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到本地投资创业。同时要主动听取意见、改进工作,提供优质服务,帮助投资者解决在生产经营中的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大力促进地方经济协调发展。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要干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关键靠人,本质在于最大程度地发挥全体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推进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向前发展。因此,我们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首先,在执法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观念,如对经营场所、住所检查,对涉及个人物品扣押等强制措施实施,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此外,在严格执法的同时要热情服务,实行“首次违规警示教育”等制度,坚持重教育、轻处罚,先教育、后处罚,变事后监管执法为事前引导服务,避免“一查、二罚、三吊照”生硬执法现象的发生,有效地推动行政执法工作的深入开展。其次,在内部管理中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推行中层干部轮岗交流与竞聘上岗,从用人制度上消除“动力缺乏症”和“中梗阻”现象,增强基层干部围绕中心、严格执法、服务发展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部门工作规范,明确机关工作人员素质要求,明确赏罚标准;对于已经建立的规章制度狠抓落实执行,不挂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第三,坚持正确的考核奖惩标准。逐步完善现有目标考核奖惩办法,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建立更加科学、合理、公平竞争的考核奖惩机制,使全系统各个部门、每个工作人员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努力在全系统形成上下同心、上下同欲,同奏一支曲、同唱一首歌的和谐局面。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提高综合执法水平
我们认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有效地提高我们的综合执法水平,工商部门不应该唱“独角戏”,自导自演,应当切实转变观念,注重内外结合,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首先,改善外部环境。
(一)是主动参与各类市场主体的培育,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发展。地方的经济实力是工商执法的基础,经济发展与工商行政执法间有着“鱼”和“水”的关系。只有辖区内经营主体的类型和数量增加,区域性经济才能活跃,经济才能得到发展,社会以及经营者接受管理的意识才能随之增强,工商部门在实施管理时才能树立权威,执法案件的种类和数量才能增加,执法效能才能不断提高。
(二)是主动与有关政府部门沟通和协调,不断完善市场监管协查机制。工商执法工作涉及面广,尤其是我们基层工商局处理突发事件的个案时有发生。目前,由于受到立法滞后等因素的影响,工商部门的强制措施的力度还不够。因此,我们在行政执法和规范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取得地方党委、政府以及公安、卫生等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使之形成联动执法、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执法阻力,才能更好地为提高综合执法水平创造条件。例如,去年,我们在争取到地方党委的支持下,并借助城建和房产部门的力量,对全区建筑房地产市场进行了整顿;再是借助公安、交通等部门的力量整顿了车辆运输行业市场。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是主动宣传工商法律法规,争取社会对工商执法工作的支持。我区经营者绝大部分是本地人员和农村进城的农民,受其宗族意识、传统观念和自身素质的影响,存在对工商法律法规认识不足的现象。因此,我们在日常监管中,不能一味的追求处罚,而是在引导教育其守法经营的基础上,做到耐心细致的解释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使之认识、理解和支持工商工作。对于屡教不改、暴力抗法等顽固者,我们一定要采取有力措施强化执法,并通过新闻媒体曝光等方式,扩大执法工作的影响,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在社会舆论监督中构建具有权威的工商执法平台。
其次,加强内部管理。
(一)抓教育,强化执法意识。一是要强化政治学习,使管理人员深刻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清醒认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进一步增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的责任感,自觉摒弃“重收费轻管理”的不良做法。二是要端正执法思想。通过以案说法等方式,让执法人员在个案中受到教育和启示,进而增加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二)抓培训,提高执法水平。我们应当立足自身潜力,以知识更新为重点,组织好内部人员的培训,每逢新法规出台,都要及时组织学习,使新的法律武器尽快应用于实践。
(三)抓制度,规范执法行为。一是要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执行错案追究制度,明确违法失职、滥用权力等行为应当承担的政治责任、行政责任、法律责任和道义责任,防止错案的发生。二是要完善办案奖惩制度,鼓励争先创优,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调动执法人员办案的积极性。三是健全巡查执法办案制度,规范办案程序、巡查执法纪律和执法管理监督。
- 上一篇: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
- 下一篇:管理学对大学生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