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价管理体系范文

时间:2023-10-17 17:25: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用评价管理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信用评价管理体系

篇1

摘 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多元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成为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融资问题正在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本文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并且从企业内部如何加强信用管理、银行如何建立合理的信用评价体系两个角度提出了相应建议,为中小企业顺利开展外部融资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信用管理 内部管理 信用评价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的组织形式开始呈现多元化,中小企业成为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在就业方面的贡献甚至超过了大企业,据统计,目前全国有75%的工业就业职工就业于中小企业。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工业增产只中76%来自于中小企业。同时中小企业也是制度和技术创新主力军,全国的专利技术65%是有中小企业所拥有,新产品中的80%也是由中小企业进行开发的。因此,加强完善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扩大中小企业的规模,加强中小企业建设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源泉,融资问题成为目前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融资根据融资的渠道不同,一般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是指依靠企业内部积累来获得资金资本。外部融资是指通过外部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由于内部融资规模有限,企业仅仅依靠内部融资无法满足对资金的需求,因此外部融资是企业扩大融资规模的有利途径。一方面可以为融资的规模较大,另外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善资本结构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

但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情况不容乐观,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主要依靠商业贷款。虽然我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设立了创业板,已经于2009明年10月23日开板,这为中小企业供了一条有力的融资途径。但是,统计数据表明,中小企业资金的来源65%依靠各类商业银行贷款,权益性融资只占到了17%,其他的占18%。这说明外部融资,尤其是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性融资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与之相对应的是,银行在发放贷款更倾向于大企业,中小企业银行申请被拒率远远高于大型企业,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无法获得银行贷款。此外,专门的中小企业担保基金数量有限,规模相对也较小。担保机构对于中小企业担保也是十分谨慎,对被担保的企业设立了严格的条件限制,导致一般的中小企业很难得到支持。可见,融资问题正在制约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打开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是目前促进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出现上述的现状,一方面是企业的本身的问题,同时也有金融和资本市场方面的原因。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以及融资环境的综合分析,目前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导致企业融资困难。首先,我国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企业为了获取较高的盈利能力,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比重较小,企业偿债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很难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这对企业融资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其次,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相当较低。普遍缺乏良好的商业信用,企业的违约率极高;整体融资信用严重不足,获得贷款的企业归还贷款不及时,影响了金融机构的放贷积极性;财务信用低下在中小企业中较为普遍,企业会计处理不规范,人为的偷税漏税,披露虚假的会计信息。较低的信用水平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再次,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资金的管理能力较差。财务管理工作的非规范性,导致金融机构无法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从而减少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

第二,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限制,无形中设置了贷款的屏障,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对于所有企业的贷款实行统一的评价标准,由于中小企业受到自身规模等因素的限制,很难达到银行的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了加强了对其的贷款限制。同时,银行对于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大、成本高,出于盈利角度,银行更倾向于向综合实力较强、信用管理规范的大中型企业发放贷款。此外,我国缺少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从事中小企业的信贷担保等中介机构数量较少、资金有限。这些因素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规模。

第三,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我国在相应的法律和法规中都对于中小企业进行了特别的规定,但是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中小企业中在实际中面临的许多问题无法得到解决,缺乏具体的规则进行指导。与此同时,国家缺少对于中小企业专门的扶持政策,宏观上对于大中型企业的扶持力度明显高于中小企业。近些年,虽然国家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关注,但是还是缺少针对中小企业的专门融资渠道、特定贷款担保以及优惠贷款利率等政策。

三、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措施

随着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作用的不断增强,我国加强了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关注,加大了对其扶持力度,但是综合分析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与完善。结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完善措施。

第一,规范中小企业的财务工作,强化企业内部建设,提升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关键还是要加强企业自身建设。首先,要建立规范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确保会计核算的真实性、科学性。不断的加强信用管理,提高企业总体信用水平,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其次,要不断的深化改革,加强对企业治理结构的关注。尤其是要加强资金的管理和控制,严格控制企业偿债能力,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从而提高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用评价等级。

第二,银行等金融机构要针对中小企业,制定专门的信用评价体系。由于中小企业在规模和经营模式等方面存在固有模式,银行对所有的企业实行统一的信用评价体系是不够科学的。改变评价的标准并不是简单地降低信用等级要求,出于对融资方和投资方公平考虑的角度,将现行评价标准中不合理的成分进行调整,例如适当降低企业的规模和综合实力的权重,相应的增加企业的偿债能力的比重。修改后的信用评价体系可以更加客观真实的反映不中小企业的信用情况,使信用情况良好的企业可以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

第三,政府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关于中小企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为中小企业管理提供必要的约束和理论指导。加强对金融系统的监管,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降低企业的融资门槛。开拓新的融资渠道,加强对创业板的建设和管理,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同时,可以借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对中小企业实行相应的资金扶持政策。设立特定的金融担保中介结构,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投放。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和资本规模,为中小企业发展提高动力。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不尽如人意,有待企业、金融机构以及政府进行进一步加强与完善。融资渠道和融资规模的扩大,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发展的源泉,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要不断的加强中小企业的建设,完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

参考文献:

[1]康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定价研究.理论界.2006(9).

[2]王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商业经济.2008(12).

篇2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工程造价的传统管理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作为建设领域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工程造价管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工程造价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支撑,并主导未来工程造价管理活动的发展方向。

1、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1.1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已成必然趋势目前,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广泛应用,这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很多新的特点。在信息量高速膨胀的今天,工程造价管理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手段,与之相应的工程造价管理也必将发生相应的变革。工程定额计价制度第一阶段改革的核心是“量价分离”。将过去完全由政府计划统一管理的定额计价改变为“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对人工,材料,机械的单价等,由工程造价管理机构依据市场价格的变化工程造价相关信息和指数,这一过程靠传统方式已无法实现,这时先进管理手段——计算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二阶段的变革是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制度,工程量清单计价制度的推行更加需要造价信息资料库。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在工程造价管理中运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网上招投标,开始实现了工程造价管理网络化、虚拟化。另外,工程造价管理软件也开始被大量使用,同时还有专门从事工程造价管理软件开发研究工作的软件公司。种种迹象表明21世纪的工程造价管理将更多的依靠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未来的工程造价管理必将成为信息化管理。

1.2伴随管理模式的改革,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成为市场迫切需求最近几年来,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围绕“控制量、放开价、竞争费”进行改革,放开价意味着把定价权还给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但面对浩瀚的材料名称和品种,瞬息万变的材料价格显然依靠传统的信息获取、加工、处理方式和纸上信息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因此,业主、承包商和中介机构都迫切要求改变这种落后状况。工程造价信息化的建设和完善,使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通过信息网络得以提高。

1.3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有助于切实降低工程造价因材料价格占建筑工程造价的60%左右,且呈上升趋势,由此可见建筑工程材料价格是否合理对降低工程造价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确定材料价格的依据主要有:定额价格、调差文件、据实调差部分。对于定额价格和调差文件价格目前主要是由定额管理部门制定下达,但是,出于种种原因,有关部门往往不能对其进行有力的监督。工程造价管理实现信息化后,如有了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监督部门可以及时地通过该系统查看不同省市间、邻近地区间价格比较,审查各级定额管理部门下达调差文件材料价格的合理性,因而可以正确、准确地确定调差价格。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高效性、准确性、重要性尤其符合现在对据实调差材料价的确定上。由于不同的工程所用的材料不尽相同,而且,定额和调差,但在据实调差过程中,会出许多不良问题,如由于种种原因同一材料可能有几张不同价格的发标,施工单位报高不报低等情况。建立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后,这类事情就可以避免,从而可以直接地控制工程造价。

2、实现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

目前存在的问题随着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工程造价机制正逐步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也朝着适应市场需要的方向发展。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建立,以计算工程造价为核心的工程造价系列软件日趋完善,为工程造价管理及相关活动提供信息和服务的网站不断增多。因此,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1工程造价信息资源管理缺乏系统性目前对工程造价信息的采集加工和传播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编码和系统分类,信息系统开发与资源拥有之间处于相互封闭,各自为战状态。其结果是无法达到信息资源共享的优势。更多的管理者满足于目前的纸上信息,忽略信息深加工。

2.2工程造价信息采集处理方法落后采集技术落后,信息分类标准不统一,数据格式和存取方式不一致,使得对信息资源的远程传递加工处理变得非常困难,信息资源的内在质量很难提高,信息维护更新速度慢,不能满足信息市场的需要,落后于信息化社会的要求。

2.3信息网建设有待完善现有工程造价网多为定额站或咨询公司所建,网站内容主要为定额,价格信息,相关文件转发,招投标信息,企业或公司介绍等;网站只是将已有的造价信息在网站上显示出来,缺乏对这些信息的整理与分析。

3、工程造价信息资料在实际中的应用

3.1用作编制投资估算的重要依据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在编制估算时一般采用类比的方法,因此,需需要选择若干个类似的典型工程加以分解,换算和合并,并考虑到当前的设备与材料价格情况,最后得出工程的投资估算额。有了工程造价资料数据库,设计人员就可以从中选择所需要的典型工程,运用计算机进行分解与换算,再加上设计人员的经验,最后得出比较可行的工程投资估算额。

3.2用作编制初步设计概算和审查施工图预算的重要依据在编制初步设计概算时,有时要用类比的方式进行编制。这种类比法估算要细致深入,可以具体到单位工程甚至分部工程的水平上。在限额设计和优化设计方案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可能要反复修改设计方案,每次修改都希望能得到相对应的概算,具有较多的典型工程资料是十分有益的。

施工图预算编制完成后,需要有经验的造价人员来审查,可从造价资料库中选取类似资料,将其造价与施工图预算进行比较,从中发现施工图预算是否有遗漏和偏差。

3.3用作确定标底和投标报价的参考资料在为建设单位制定标底或施工单位投标报价的工作中,无论是用工程量清单计价还是定额计价法,尤其是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造价信息资料库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它可以向双方指明类似工程的实际造价及其变化规律,使得双方都可以对未来将发生的造价进行预测和准备,从而避免标底和报价的盲目性。 转贴于

4、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方式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以Internet技术为支撑,建立开放式的信息采集、加工、存储、的信息平台和结构化的信息模型,建立起可动态维护的工程造价及相关信息数据库,为建设工程项目的概、预、决算提供各种基础数据,同时也为领导提供决策支持,为社会提供服务。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主要体现在工程造价信息的处理上。在工程造价信息中,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对于相对静态的信息,如一些最新的指导性文件、造价刊物和公告新闻等,可以采用网页的形式直接。

对于数据量大,结构复杂的造价信息,如定额信息、预算员管理;这类信息,用户的需求主要是查询相关资料。为了用户能快速便捷的查询到需要的资料,需要采用数据库和WEB服务器结合的方式来完成。以定额信息为例,首先,根据定额信息结构的特点,可将定额信息划分为定额名称、定额含量和定额类别,并以此为依据建立数据库,然后以让用户能最方便,快速地查询到定额的原则为出发点,编写相应的用户查询信息的界面。

对于数据量大且时效性强的造价信息,如材料价格指数、工程项目信息等,由于这类信息需要不断地补充和更新,因此,不但要采用数据库技术,同时站点开发者还需要开发相应的应用软件以及时更新和补充相关数据库中的数据,这些应用软件相当于数据维护系统,数据维护系统要做到尽量简化站点的维护者的工作,做到界面友好,功能齐备。这就要求应用软件的开发要根据要维护的工程造价信息变化的特点,提供不同的功能以方便维护。例如,对于一些定期的指导性信息,如预算价、价格指数,随时间变化的只是价格,而材料种类或价格指数的种类相对固定,应用软件应根据这一特点,提供复制数据的功能,这样,维护者就只需要修改部分数据,而不需要重复录入,从而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对一些结构特殊的信息,可以根据信息结构的特点,使用特殊的存储访问方式。如文件汇编这类信息,文本量大,又具有特定的格式,这类信息可以采用将其HTML格式的文本直接存储在数据库,并在数据库中记录文件的属性(如文号、发文时间等),用户可以通过查询文件属性或关键词的方式查找文件,也可以采用直接做成网页的形式存放,给用户提供查找关键词的全文检索的查询方法。

材料价格信息是工程造价信息中较为重要的一类信息,它直接影响了工程造价的结果,因此,及时并准确地获得材料价格信息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材料价格信息来源广泛,如果单纯依靠站点维护者收集材料价格信息,必然造成材料价格信息的局限和滞后,可以在Internet上建立应用程序,让用户直接通过Internet,将价格信息传送到站点的服务器中,这样,用户就不仅是信息的享用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提供者,这样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而且收集的数据量大,从而实现了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调动了用户工作的主动性。这种信息共享的方式的实现,首先,需要对材料进行分类,要有统一的材料类别编码,编码的层次要清晰简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查询材料的效率,也方便维护和应用程序的实现,其次,应用程序的实现上要考虑到,针对不同的用户,提供材料信息的侧重点不同,材料信息的结构也不尽相同,因此,要能实现不同数据源之间的转化。

5、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发展建议

针对目前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应侧重于营造有利于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环境,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作机制,坚持以改革为动力,紧紧围绕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和整体竞争力这一本目的,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务求实效,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5.1着重作好信息的开发和利用,为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奠定基础开发各类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培育信息需求市场,建立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体系为重点。以统一标准和格式为基础,建立完整的工程造价信息库体系,实现工程造价信息处理和管理的现代化。把建库、联库作为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方向和突破口。

信息标准化。研究工程造价信息统一存储格式,将各类信息划分为文字型、数据型、混合型,制定信息交换协议、存取格式标准及规程,实现信息处理便利、快捷,杂而不乱。

信息合理分类。将建设工程造价信息分为:定额管理、价格指数、指数指标、造价监管、建材供求信息标准规范、文件刊物、建设信息、服务台、电子公告、其他信息。根据信息的结构不同以网页和数据库的形式存储,并以两种形式组合来表现信息内容。

提高信息质量。将采集的信息筛选再加工,去伪存真、系统化数据化,并持之以恒地建立一批实用的数据库。是工程造价信息网的有效运行的关键和核心问题。

5.2加快培养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人才,为信息化发展提供保障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同其他任何工作一样,最终决定于人力资源。实现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工程造价业务的人才。要建立相应的机制,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培养大量的各类层次的适应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人才,建立一支强大的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专业队伍,满足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篇3

关键词: 供电企业客户信用管理

中图分类号:U223 文献标识码:A

现阶段的供电企业已从传统意义上的公用事业单位变成了企业。在市场条件下,供电企业与其他企业一样,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个主体单位,同样面临着市场经济的考验。在当前的经营方式下,不可避免地存在来自内部和外部的经营风险。电费能否及时回收直接影响了供电企业的经营效益和正常运行。因此,加强供电企业客户信用管理,减少经营风险,对供电企业意义重大。

一、供电企业客户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

供电企业客户信用风险主要指由于电力客户不能及时缴纳电费而给供电企业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客户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由于客户拖欠电费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供电企业内部管理不善造成的。

(一)电是商品的意识薄弱。电力是一种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政府对电力生产、供应和使用直接敢于,电价由政府直接指定,供电企业市场地位弱化,再加上其本身作为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的行业特点,供电企业承担了较多的政府职能和社会义务,导致人们将电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对其商业属性认识淡化,对其市场概念模糊。大多数电力客户通常先用电后支付电费,预付费的结算方式推广难度较大。

(二)客户经营不善,无力支付电费。由于客户企业内部经营不善,资金流转不畅,甚至亏损,导致实力降低,产生信用风险。

(三)客户信用水平低下,许多企业欠费不是不能交,而是不想交。认为电力企业是国家的,电费能拖就拖,经营稍有困难,首先就考虑不交或缓交电费。一些企业甚至采取非法手段窃电,把窃电和逃避交费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和谋取暴利的重要手段。

(四)政府直接干预多。在企业经营困难,或者企业因欠费与供电企业发生矛盾时,地方政府常常以帮助企业、保护企业为由,要求供电企业网开一面,不要停电。一些地方企业也习惯于求地方说情、施压。

(五)电力法规不健全。按照《电力法》,客户欠费可以依法停止供电进行追缴,但由于停电造成的影响较大,轻则导致生活不便,办公瘫痪,重则造成企业停产,尤其对于大工业客户重要负荷和涉及民生稳定的小区配套设施停电更是难上加难。在电费追缴方面,我国现有法律规定手段单一,除停电追缴外没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六)供电企业内部管理上,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部分供电企业对客户信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固守传统观念。供电企业对客户无法掌握必要的信息,不能准确地判断客户的信用状况。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有效的信息集中在相关专业部门,信息传递渠道不通畅。缺乏科学的信用管理制度,无法对客户的一系列信息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不能对客户的信用进行监控,以致无法采用相应的信用政策。

因此,加强客户信用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从事前、事中和事后对来自内外部信用风险进行防范和监控,才能有效地降低结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二、供电企业加强客户信用管理的重要性

(一)供电企业加强客户信用管理,有利于供电企业的电费收缴工作。对于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供电企业可以采取不同的缴费方式和催费方式,如:预交电费、限时缓交电费、上门催促缴费,强行断电催缴等。供电企业在建立好客户信用评价管理体系后,可以公示于客户和社会,形成企业、客户与社会公众的三重监督,高强度的社会监督和舆论效应将会使客户的电费缴纳意识增强。同时,供电企业在客户信用管理的基础上,可以针对欠费风险进行事前控制,降低企业的经营损失。在事前对供电大客户进行信用评价和分析,建立相应的欠费预警机制,转变过去欠费后解决问题的方式,变为欠费前预防,能够将欠费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供电企业加强客户信用管理,是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部分,能够使供电企业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采取差异化的研究策略,并实行对客户的权变管理。在为客户提供用电诊断分析、安全用电咨询等增值服务时,有限安排信用水平高的客户,使其享受高品质服务的同时,努力了解其需求,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促使其信用水平进一步提高,从而建立长期互利的合作关系。

(三)供电企业加强客户信用管理,能够进一步促进电力营销服务的精益化。为进一步提升供电服务的品质,供电企业营销部门开始注重在企业应用现代化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在电力销售环节通过客户欠费现象,深入分析用户信用状况并建立欠费预警系统,从而制定不同的信用管理对策,实际上是改变过去粗放型管理模式,从而提升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

(四)供电企业加强信用管理,能够满足社会信用信息建设的需要。我国逐步开始注重信用体系的建设,而信用信息是信用管理活动的基础。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行业,经济活动多,交易数额巨大,交易对象面广,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汇产生大量的反映信用的数据,这会成为信用信息数据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供电企业客户信用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诚信缺失比较严重,国家的信用管理体系并没有完全建立,供电企业客户信用管理发展也较为迟缓,目前存在下列问题:

(一)供电企业对信用管理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管理手段陈旧单一,公司没有专门负责信用管理的部门或专职人员,信用管理工作没有建立科学的流程,也没有纳入到企业的管理流程,对客户风险的管理还不到位。

(二)供电企业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尚未运用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对供电客户基本资料的分析非常欠缺,没有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手段,对客户的信用评价只是主观评价,根据工作经验进行估测,判断标准并不科学全面,公正客观。

(三)供电企业受制于社会信用管理滞后的影响,从客观上看,对客户信用评价的数据获取比较难。对客户基础数据的收集,大多分布在不同的部门,供电企业无法获得,也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即便获得也无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这些都限制了供电企业客户信用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供电企业加强客户信用管理的策略

供电企业要将客户信用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建立与之配套的制度体系。由于供电营销工作的特殊性,客户信用管理包含一系列基础工作,主要有:

(一)提升对客户信用管理的重视程度。供电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由其是营销人员应具备足够的信用风险防范意识和管理意识。由于信用管理工作涉及到公司的多个部门和多个环节,单靠一个部门或几个人无法发挥多大作用,需要公司管理层给予全面协调支持。

(二)加强客户信息管理,确保客户信息真实、准确、有效。客户信息是客户信用管理的基础和保障。不同的电力客户对电力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信用的等级也不一致。供电企业应根据电力营销各业务的特点和要求,按客户属性(如电压等级、电价类别等)、用电行为(如违约窃电情况、电量电费情况等)、用电需求(负荷情况、用电时段等)等对客户进行分组,细分客户群,对客户信息进行标准化、系统化的管理。

(三)加强客户信用评价体系研究。信用评价是信用管理的基础,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且易于操作的指标体系是整个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就要考虑到电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的特性,构建供电企业客户信用评价体系不仅要考虑一般的影响因素,还要考虑一些特殊的影响因素,以便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客户的信用水平。同时,要研究信用管理自身特有的规律和内容,运用专门的技术知识加以实施,在客户信息管理技术、信用分析技术、应收账款管理技术等方面加强学习和开发,并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中。

(四)加强客户信用管理制度建设,夯实信用管理基础。供电企业对信用管理的每个环节都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如客户基础信息管理制度、客户信息收集制度、客户欠费停电审批制度、客户修改缴费方式审批原则及程序、客户信用分析制度等,通过日常信息收集、分析、评定,动态地、适时或定期反映客户信用状态和走势,并将此工作形成常态化。

(五)加强客户信用评价结果的应用,持续改进评价体系。客户信用评价体系不可能一开始就很完善,需要在实践中逐步改进、逐步完善,使之切实发挥作用。因此,要加强对客户信用评价结果的应用,如根据信用评级信息来确定客户电费支付方式和其他服务方式在保证企业经营成果回收的同时,密切了企业与客户和社会各界的关系。只要应用有成效,企业会进一步提升对信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根据评价中存在的不足和缺失,持续深入研究评价方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从而进一步提升信用管理的水平。

供电企业客户信用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供电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客户信用管理工作,将客户信用管理的理念贯穿于企业市场经营活动的始终,逐步建立和完善客户信用管理体系和客户欠费风险预警机制,才能进一步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实现客户满意度和经营效益的双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明. 供电企业大客户管理中的客户信用评价模型及其实现研究.成都理工大学,2011

(2)周晖.市场条件下电力客户信用分析与欠费预警机制研究.北京交通大学,2010

篇4

论文摘要:分析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了信用体系建设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提出了通过采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信用意识,加强法制建设,以及依托有形建筑市场,初步建立建设、施工、设计、监理、招标等建筑企业的信用体系的具体构想。

信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是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建筑市场规模的扩大,建筑企业的增加,市场竞争加剧,建筑市场出现了许多交易主体信用缺失的行为。信用的缺失不仅扰乱了建筑市场经济秩序,也造成企业经营成本的浪费,增加企业和行业的发展风险。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是培育建筑市场信用的重要内容,是以长效监督机制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主要举措。

l建立信用体系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的重要性

信用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

从社会角度看,信用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唐代的著名宰相魏征把“诚信”看作是“国之大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诚实守信仍然是对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要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必须要以信用道德为基础。只有尊重和遵守信用规则,人类的创造活动才能得到维护,创造力才能得到发挥,社会才能充满活力;没有信用与法治作保障,社会秩序将会出现混乱,公民及企业的权益会受到侵害,公平公正就难以实现。

从经济角度看,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一种以信用交易为主的经济,是建立在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的信用关系之上的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信用机制缺损,市场机制不可能有效运行;信用机制扭曲,会降低市场的有序性,从而市场经济就无法健康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健全的社会信用关系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加强企业信用建设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运行机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在当前形势下显得极为重要。

2建筑市场信用现状分析

按照国务院对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整体部署和要求,建设部全面开展了工程建设信息体系和房地产信用档案系统建设工作。一些起步较早的省市出台了企业信用管理的有关规定,对建立企业信用体系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但是现实生活中,尤其在工程招投标活动中,信用缺乏问题阻碍了制度创新,使得工程量清单计价和合理低价评标无法向纵深推进,国际上通行的一些好的经验无法在我国推行。目前我国建筑领域里都存在着严重的信用危机现象。

2.1拖欠工程款问题相当严重

工程款的拖欠,加大了施工企业的经营成本,使企业举步维艰,而且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债务”连环套,损害了农民工的合法利益,给社会造成了诸多不安宁因素。

2.2违法转包工程的现象无法消除

招投标过程中,采取各种手法规避招标,违法转包工程的现象依然存在。更为严重的是,一些业主利用工程发包的权利,有的假招标,擅自将中标工程项目非法转包、分包给其他施工队伍、或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关系单位;有的为了逃避招标,故意隐瞒工程造价或肢解工程;有的利用建筑市场“僧多粥少”的现状,对施工单位压级压价,强加给施工企业许多诸如垫资施工等不合理的条件。

2.3业主和承包商互不守信互相挚肘的局面突出

一方面,招标人在招标时,采用“带资”、“垫资”以及收取各种保证金,防患中标人的失信行为,并通过签订“霸王条款”合同规避风险和责任,在施工过程中又采用延缓支付、加大处罚等手段胁迫承包商履约;另一方面,一些投标人为了谋取中标,采用“围标”、“串标”等不正当竞争手段竟标,侵害了招标人的合法权益,还有一些投标人不计成本低价中标,施工中高价无理索赔,达不到目的就以拖延工期相要挟,最终形成业主恶意拖欠工程款,承包商无法按期交工,并拖欠供应商材料款和农民工工资,如此往复,各方都受伤害。

2.4由于招标人的“大包人工”行为。造成施工企业非经营性亏损

一些招标人在招标结束后,强迫中标人将一些与工程质量密切相关的分部工程如门窗、防水、水暖电卫等划拨出去,由招标人的关系单位施工,这些单位并不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还有一些招标人将大到钢材、水泥、商品砼,小到门窗五金、涂料、电线、开关、卫生洁具等材料从中标人的合同中扣除或强行向指定供应商购买,施工项目变成实际上的“大包人工”项目,造成施工企业非经营性亏损。上述现象不但给工程造成质量、安全隐患,而且也滋生出腐败问题,“工程上马,干部下马”,这样的怪异现象屡见不鲜。

3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建筑业及其管理体制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先天发育不良的遗憾。在十几年来改革的推动下,建筑业从总体上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同时不可回避的是,建筑市场还存在着许多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地方,尤其是在信用体系建立上缺乏认识。

3.1信用意识不足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一些旧的体制仍然存在或产生负面影响,而新的社会规范还没有及时形成,社会的信用意识、信用道德观念淡薄。在这个社会大背景下,个人、企业信用危机严重,甚至演绎出信用市场的“格雷欣法则”(失信者得利、守信者遭殃,失信者驱逐守信者)。因此,失信成本偏低是当前诚信缺失现象较为严重的直接原因。在建筑市场不是特别规范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当前“僧多粥少”的建筑市场环境下,建筑企业诚实守信,可能因为“太实在”而没有利润可图。如此是非颠倒,信用环境只能造就、滋生出大量的失信现象,如偷工减料、拖欠工程款等等。

3.2信用奖惩措施不能有效实施

到目前为止,国家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工程建设领域的信用体系建设做出明确的规定,而且对市场各方主体的失信行为,行政监督机构缺乏相应的监督手段和措施,在判决执行上软弱无力,结案率低,执行难度大,对于失信、弄虚作假者打击力度不大,这无疑助长、放纵了违约失信行为。对于守信企业,如何给予奖励,各地方做的也还不够,还没有完全形成“有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社会氛围。

3.3欠缺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没有建立完整的、有针对性的、科学的信用调查和评价体系,没有为个人、企业建立“信用档案”,个人和企业的信用状况得不到科学、合理的评估,难以给社会提供有案可查的信息和数据。由于条块分割、数据保密、技术落后等原因,导致数据来源有限、数据库不完备,难以实现工程建设信息网全面、动态的更新。

4健全完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构想

完善健全的信用管理体系包括国家关于信用方面的立法、执法;政府对征信行业的监督管理;行业自律等方面。目前尚未建立起健全的征信管理体系,缺乏有效的失信、违规行为监督惩罚机制。为加强建筑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4.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信用意识

信用是企业的生命,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因此,要按照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的要求,加强对公民进行持久的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带动和促进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同时从对企业、个人、银行的信用进行评级人手,培育信用意识,促进公民和法人在经营活动中始终坚持讲信用、守信用、履行信用契约,保持良好的信用状况的自觉性。

4.2加强法制建设。为诚信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

一套完善的信用相关的法律体系是建立、健全信用管理体系的基础,信用立法工作是一个长期过程。为了规范建筑市场运行,解决信用缺失等突出问题,应依据《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等,对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建筑市场行为做出严格规范,包括工程发承包、市场准人与清出、工程款支付及其他合同管理等,并对违法行为做出严厉的处罚规定。

4.3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体系和失信约束惩罚机制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建设应从道德层面上的“软约束”发展为制度上的“硬约束”,即塑造建筑市场中的诚信不能仅仅依靠道德的说教,还必须依靠扎扎实实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市场信用制度建设,共同促进建筑业企业诚信的完善和发展,以制约和惩罚失信行为。因此,在建筑业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体系和失信约束惩罚机制已刻不容缓。首先要完善行政性惩戒机制,在资质管理、项目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执法检查等方面对失信者惩戒,依法加大查处力度,切实扭转失信违规成本小的状况。其次要逐步形成社会性惩戒机制,通过信用信息的广泛使用,把失信者对某一方的失信转化为对全社会的失信,使其一处失信、处处制约。最后要切实形成诚信激励机制。同时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信用管理体系上的经验,着手建立建筑业企业信用体系,将企业的身份、守法经营情况、工程质量安全和服务情况、银行信用情况等一些数据、资料记录在案,建立警示系统、不良记录系统。

4.4强化政府信用。加强行业自律

政府信用是信用体系的关键,各级建管部门要率先垂范,取信于民。建立建筑市场信用体系也是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建立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信用意识,大力抓好自身信用建设,起到示范作用。要强化法治意识,德治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廉政意识,切实转变职能,做到严格依法行政。照章办事,政务公开,言而有信,切实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提高行政公信力,把政府坚守信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树立“信用政府”形象。在发挥政府信用管理职能的同时,加快建立和完善信用法规体系,强化信用监管,整治危害社会信用的各种行为,构建信用激励机制,着力创建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解能力。

4.5建立有针对性的科学的具体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

建筑领域企业信用评价内容复杂,涉及多单位的比较,而且评价指标众多,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分析,因而选择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较为科学。首先,要建立信用数据库、信用档案,进行评价数据收集。其次,要选取统一的评价指标,对企业和个人进行全面定量评价和静态、动态互动式管理。最后,加快培育中介组织,将信用评价管理主体由政府逐步过渡到中介机构。信用评价的结果将作为企业和个人在投标、晋级、评优等活动中的重要依据,并定期向社会公布。

4.6借助有形建筑市场.建立各环节相互依托的信用体系

通过整合现有的监管信息数据库,充实建设、施工、设计、监理、招标等企业的资质、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从业人员认证状况、已有业绩以及投标过程、中标结果、在建工程、竣工工程、建设项目名称、标段号、施工合同、履约评价、违规记录等信息数据,形成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档案。有形建筑市场按照信用信息平台统一、信用评价标准统一、信用法规体系统一、信用奖惩机制统一的目标,加强对企业和从业人员市场活动的信用跟踪,及时采集交易主体的行政处罚记录以及失信行为记录,促进市场交易主体自我约束、行业自律、诚实守信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形成。同时,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场不良行为记录和公示制度,通过信息网络向社会公开交易主体诚信状况,实现建筑市场诚信信息的互通、互用和互认,形成“一地受罚,处处受制”的局面,营造“诚实有益、失信必惩”的市场环境氛围,预防和制约交易主体的违规违约行为,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4.6.1树立以信息化为手段的建筑市场信用建设思路

建设工程项目进入有形建筑市场承发包,信息相对集中,是抓住建筑市场信用管理源头的一个强有力的举措。然而,建筑市场传统的管理体制和方式,尤其是各管理部门自成体系,层层把关,相互封闭,给信用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带来了难度,还必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加以推动。用信息化实现工作的流程化、管理的透明化、服务的规范化,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建筑市场信用建设的进一步完善。

4.6.2建立借助计算机监督管理网络系统的建筑市场流程化管理体系

监管网络系统是以建设工程项目基本建设程序为主线,将基本建设程序管理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流程化设计,并由计算机进行控制。相关管理人员通过计算机办理各类手续,切实地提高了“一站式”服务窗口的工作水平,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管理体制。建设工程监管网络系统重点突出工程交易中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控制,实现了建设工程项目承发包交易的流程化管理。

监管网络系统主要发挥了几方面的作用:一是流程化贯穿从建设工程项目进场登记到工程竣工备案管理的始终,做到“前事不办、后事不能”,实现了对建设工程项目的闭合管理,切实减少了人为因素;二是通过监管网络系统能够促进管理部门工作机制的创新,过去管理部门对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和服务以表格填报、人工审阅为主,利用监管网络系统各管理部门不仅可在计算机上填报数字、审阅文件,还可以了解其它相关部门的情况,做到了部门间决策、执行的相互协调;三是强化了管理部门对执行政策和依法行政程序的公开透明。建立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的过程中,政府管理部门的自身信用显得更加重要,没有程序的公开透明就没有程序的公正性,如果政府管理部门在实施管理过程中没有做到公开透明,而是滥用职权,那么建筑市场的其它主体信用行为也不可能规范。

4.6.3建立以IC卡信息管理系统为主要手段的建筑企业和执业人员信用考核体系

建立有效的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体系,必须实现有形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的两场联动,而两场联动的有效手段就是实现“IC信息卡工程”。建筑市场的Ic信息卡工程主要包括了三方面,一是建立了工程项目、建筑类企业、建筑类执业人员三大数据库,在工程项目数据库中,由于项目编号的唯一形成的对应关系,将每个项目都真实记录其法定基本建设程序中主要手续的办理过程。建筑类企业数据库和建筑类执业人员数据库分别按建设部统一标准分类,并各自记录相应的资质类别、等级、业绩、奖惩及年检情况。二是建设工程项目交易及施工阶段的主要管理环节都通过相应的IC信息卡办理。读卡器能准确地识别IC信息卡所对应的企业或执业人员是否符合投标人的要求。在各个管理环节中,IC信息卡能够实时记录相关管理内容,正是由于IC信息卡的这种实时记录和不可更改功能,才凸现出使用、推广IC信息卡对建筑市场信用管理的真实性、可靠性。三是制定能真实反映建筑企业和建筑类执业人员(项目经理)信用状况的单位工程业绩考评办法。

根据这个办法,可以在施工现场将建筑企业和执业人员在工程项目的交易和施工中的经营行为、质量行为、安全行为和文明施工行为同时记录到IC信息卡和数据库中,作为企业或执业人员的信用档案。超过规定界限的不良信用行为将被列入信用行为“黑名单”,在网上公布。进入“黑名单”的企业和个人在承接下一个工程项目时将受到制约,直至被清出建筑市场。

4.6.4建立以工程建设信息网为主要媒体的建筑市场信息、交流、监督平台

篇5

关键词:票据中央银行流程再造

打开计算机网络,通过关键词“票据案件”搜索,我看到中国金融界票据案件数额巨大,公开查处的虚假票据本数的印量动辄上千,甚至5000本以上,而且呈现出层出不穷的态势,金融系统的损失巨大,中国金融业票据市场何以进入如此糟糕的程度?有什么方法医治,且听在下道来。

一、中国票据市场票据真伪鉴定责任分析

如果我们追究一下中国票据谁应当负责印刷,大概中央银行的领导无一不说是应该有商业银行负责,原因是商业银行是经营票据业务的主体,印制当然由商业银行负责,且现在一直由商业银行负责印制。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已经过时,因为票据的流通范围超出了一家商业银行,按照国际惯例,票据可以进行背书转让,可以贴现、转贴现、再贴现,其流通范围已经涉及到中央银行在内的所有开办票据业务的金融机构和使用票据的企业。中央银行既然敢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票据业务,就理所当然的应该对票据的真伪能够全面鉴定。

如果我们分析一下一张假币的危害大,还是一张票据的危害大,我想不会有人说是假币,因为一张假币的最大面额莫过百元,只是因为犯罪分子印制假币的数量惊人,才使假币问题得到充分的重视。笔者对我国一张假票据的最大成功犯罪金额不了解,我想绝对不会小于一张假钞的1000倍。这就是说,一张假票据的一次成功犯罪的能量超过一张假钞一次成功犯罪的1000倍。超过一张最大面额的假钞流通1000次,可见假票据的危害超过了假币。

由于假币的危害得到了央行的重视,所以钞票的印制权由过去的商业银行收归到了中央银行,而票据业务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得到央行的充分重视,所以现在的票据,中央银行在印、商业银行在印,犯罪分子也在印,因为我们国家还没有虚假票据的“照妖镜”,才使我国票据市场票据犯罪猖獗。

综上,票据的流通超过了商业银行的范围,涉及到我国企业、银行、中央银行等方方面面,票据流通的口子由中央银行扒开,因此票据的印制和唯一性鉴定的责任当然应由中央银行负责。集中票据的印制发行权,提供票据唯一真实性的鉴定服务,是我国杜绝票据犯罪、进行票据市场秩序基础建设的当务之急。而当前我国票据市场犯罪案件猖獗的根本所在是我国还不具有开办票据业务的基础条件。

二、当前我国票据市场弊病分析

1、没有票据真伪的有效认证体系,为不法分子利用票据犯罪提供了培养基

我国票据业务以各商业银行为主体展开,票据的印制、发行分散在各商业银行管理,而票据的流通则扩散在所有商业银行范围之内,空白票据缺乏注册认证机制,使商业银行对于因虚假票据产生的犯罪只能在事后被动接受犯罪事实进行事后处理,方便了犯罪,阻碍了跨行票据的流通贴现。

2、中央银行在票据流通与监控过程中无所作为

由于中央银行无法提供票据的有效性验证机制,更谈不上对企业或商业银行等机构的票据签发业务进行直接有效监控,使得中央银行对票据业务的作为局限在颁发管理办法和对已经暴露的票据犯罪的事后处理上,这些措施对于票据风险的防范,只能起到隔靴搔痒的作用。目前,通过现有的资料可以看出,中央银行的基层业务部门人员素质低下,基层银行缺少既懂经济、又懂会计知识、计算机知识、又熟知商业银行结算业务流程的复合型监管人员,加之没有对票据的印制发行开发有效的管理系统,无法对企业或商业银行签发票据的真伪和每张票据的授信额度实现在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之间的分级直接监控机制,使得中央银行在票据风险的防范上形同虚设。

3、缺乏针对企业票据业务的信用评价机制

由于没有开放的企业票据信用评价机制,对于各个企业通过利用银行票据逃废债务的历史不能暴露在企业签发票据的开始,企业违规票据处于保密状态,使得票据环境恶化。

我国票据业务出现的诸多问题的根本所在是,中央银行对票据业务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没有建立起各类票据统一印制、发行、流通机制和因票据的发行和流通所应该具备的分级监控机制,因此,建立票据集中印制、发行、流通、信用评价管理体系,是我国中央银行的当务之急。

三、票据流通特点和中国票据市场基础建设对策

让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票据和货币的区别:

货币的使用人不固定,流通次数多,中央银行印制货币后,通过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投向市场,其使用人不是唯一的,无法从源头上控制。

而票据则不然,票据行为的开始是出票,一张票据只有一个出票人,其特点是金额大,流通次数有限,票据的使用人有企业、信用社、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票据的行为除了出票之外还有承兑、贴现、转贴现、再贴现和到期兑付等环节,票据的承兑、贴现、转贴现、再贴现以及到期兑付都涉及到金融机构,用中央银行的话讲是在“圈内”,这就为我国银行系统揪住“票据尾巴”提供了机会。

在现在计算机网络畅通的条件下,中央银行完全有能力和技术条件来提供票据的跟踪服务,只是我国尚未建立这种系统而已。

笔者认为,计算机网络化条件下通过再造的我国票据业务系统,通过集中商业银行各类票据的印制,和建立计算机网络化的票据系统即可完全解决上述问题。

计算机网络化条件下的票据业务系统是中央银行对目前各商业银行等系统可能跨行使用的各类票据统一集中印制发行的智能化计算机处理系统,它配合对商业银行可能用到的各类跨行票据甚至涉及国家经济利益的诸如增值税发票等票据的集中印制,分级发行、和流通管理、信用控制、贴现清算、信用评价为一体的票据综合业务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提供的功能应该包括:

1、入网人员和机构管理

主要实现对使用本系统的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各级机构和操作人员进行合法认定和操作权限的分配管理。

2、票据的印制发行管理

取消各商业银行对各类跨行结算票据的印制权,月初由各商业银行提出各类票据的需求用量,通过中央银行汇总后统一印制,建立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为一体的票据发行与请领机制,建立收发票据的双重注册机制,一是对于商业银行使用的各类票据实行各级央行和商业银行号段双重注册,由中央银行省级分行请领后,依据对同级商业银行各类票据用量分配号段。商业银行省级分行请领各类票据后将其下发号段的分配情况报告央行,以便央行监控。各基层商业银行请领票据后,向同级中央银行注册登记。

3、票据的开发管理

商业银行负责对从中央银行购入的票据进行收发管理,对于每张票据的使用,通过逐级请领设定开发权限,实行授权开发,使票据的签发流通,受到全程跟踪监控。商业银行各会计部门在使用各类票据时遵循严格的票据使用报告制度,按照最小号原则授权开发使用原则使用票据。

中央银行基层行负责对辖属商业银行等机构的票据请领进行号段管理,所有金融市场所签发的每一张票据都可以通过该系统查出票据的印制出处、开发的机构信息,开发的柜员、使用票据的原发企业。

4、票据的流通管理

对于金融市场签发的各类票据,通过该系统可以查询其印制央行、签发的商业银行,使用的原发企业(出票人)、承兑人、持票人等票据流转情况,在客户流通转让票据时通过该系统做背书转让操作,各种票据一律在取得时进行票据的合法性验证。

5、票据业务的授信权限管理

按照既方便商业银行经营又方便监督的原则,根据央行和商业银行管辖票据号段的范围对票据的签发金额进行信用控制,通过分级设定票据签发权限和监督权限,按签发权限追究票据责任制度。改变中央银行在票据市场中只限于颁发政策法令,被动接受犯罪事实,事后处理的现状,实现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票据授信金额的实时控制。

6、合法票据的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交易管理

为各级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提供合法票据的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交易控制及其清算服务。

7、建立各类到期票据的信用评价体系

篇6

关键词:应收账款;机会成本;信用等级;坏账准备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关于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研究

收录日期:2014年2月28日

一、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存货较多或需要促进销售时,可以采用较为优惠的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等信用政策进行赊销,把存货转化为应收账款,减少库存,节约相关的开支。但企业需要对这种信用政策所增加的销售盈利和采用这种政策预计要担负的成本做出权衡。只有当所增加的销售盈利超过运用此政策所增加的成本时,才能实施和推行使用这种信用政策。

应收账款管理还包括企业未来销售前景和市场情况的预测和判断,以及对应收账款安全性的调查。如企业销售前景良好,应收账款安全性高,则可进一步放宽其收款信用政策,扩大赊销量,获取更大利润;相反,则应严格其信用政策,或对不同客户的信用程度进行适当调整,确保企业获取最大收入的情况下,又使可能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处理和解决好这一对立又统一的问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二、导致公司应收账款增加的主要原因

(一)事前没有建立有效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和赊销管理机制。公司赊销业务涉及的客户面积较广。在对这些客户的应收账款管理中,公司没有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有效的分类管理,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评价是以客户的提货量来确定的,而从事实上来看,提货量大的客户不一定是对公司价值贡献大的客户;相反,提货量越大的客户,在与企业打交道时的地位相对就越强势,其对公司的毛利率贡献可能就比较低,而通过赊销对公司流动资金的占用额度就越大,占用的时间也可能越长,当该客户对公司赊销占用资金的机会成本大于等于其赊销收入产生的销售毛利额时,该客户对公司来说其实就没有实际贡献。

(二)信用管理部门不完善。由于没有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因此在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上,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各持己见,出现较大分歧。财务部门出于控制赊销风险方面的考虑,一般在客户信用等级的评价、合同签订的规范性、具备法律追偿效力的赊销相关证据的取得等方面要求相对严格,而业务部门受预算销售任务压力、市场竞争激烈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往往比财务部门更愿意承受相对较大的赊销风险,在客户信用的评价、欠款证据的取得等方面不够重视,甚至一些业务人员为了抢夺客户,片面增加业绩,多拿奖金,常常丧失应有的原则,对于客户提出的具有较大赊销风险的要求给予无条件满足。在合同管理上,由于没有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对合同进行有效审核,因此虽然财务部门制定了统一格式的合同文本,但是公司业务人员在与客户发生赊销业务往来时,在销售合同的签订上相当随意,可有可无,与客户之间仅凭借口头承诺就发生交易等情况屡禁不止;业务部门就算与客户签订了购销合同,大多数也存在合同不规范:没有在合同内填写完整相关要素,合同的签订以个人签字的居多,具有合法的合同专用章、公章的很少。而这种现象在分销部门显得尤其严重。

(三)应收账款催收不及时,不重视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管理。公司在应收账款管理中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跟踪,对超期应收账款的催收不及时,不重视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控制,不但使公司的应收账款绝对占用大幅度增长,更使得公司的应收账款机会成本损失远大于坏账损失。

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是指企业因为应收账款对资金的占用而丧失的该部分资金的再周转、再投资收益。

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占用期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率

对企业来说,企业的应收账款机会成本是指企业因为应收账款占用而失去的用于重复采购商品,进行现款交易可获取的超过赊销本身收益的超额收益,这个是属于企业经营的正常占用指标,而应收账款机会成本损失则专指企业的应收账款因为被拖欠,超过了该笔应收账款的盈亏平衡天数而产生的应收账款机会成本损失。

三、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途径

(一)建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加强合同管理。目前,因为公司规模限制,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工作都分散于企业业务、财务的各个岗位中,各部门之间信息缺乏有效沟通,在管理中互相推诿,职责不清,造成客户信用管理制度流程形同虚设。因此,公司应当首先建立一个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对客户信用进行专业管理。在日常赊销管理中重视客户信用资料的收集、保管,重视客户信用的评价、控制,加强合同的管理,对销售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并根据客户信用情况的变化对客户信用资料随时更新,对客户信用等级进行适时调整。

(二)采用应收账款净毛利率法评价确定客户信用等级。应收账款净毛利率是根据公司所在行业特点采用的对应收账款投资回报率的评价指标。在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价或对不同客户价值进行抉择时,应同时进行净毛利额的比较、应收账款净毛利率的比较。因为净毛利额已考虑了应收账款占用成本,若净毛利额差异较大,肯定应选净毛利额较大的客户,净毛利额为负数的客户应中止合作;若净毛利额差异较小,则进行应收账款净毛利率的比较,选应收账款净毛利率较大的客户。同时,应根据这些差异作为调整各重要客户的应收账款额度、账期的依据,而不是简单的根据客户的提货量来评价客户价值,对客户进行授信或选择客户。

(三)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上采用“额度+账期”的管理方法。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上,仅有额度的管理是不够的,必须坚持额度与账期的复合管理模式,否则可能出现某一客户虽然提货金额未超过企业对其的授信,但是却长期不付款而导致呆坏账的产生。对于有超期应收的客户,原则上应该实行“前款不清,后账不续”的应收管理政策,防止客户恶意拖欠货款。同时,对于客户的信用等级评价要充分结合客户应收账款的净毛利率贡献指标,正确确认客户价值。

公司应完善信用政策:

第1条 为确保公司人员了解赊销工作流程与风险,并能够规范化处理公司相关业务,特制定本政策。

第2条 信用管理目标。

(1)标准账期为90天,信用期内应收账款不能低于80%,逾期一年的应收账款不能低于97%,年坏账率不能高于3%。应与客户保持联系,特别是账期临近时,要随时了解客户的有关情况,一旦客户出现逾期情况,应随时记录有关情况。

(2)每年对客户审核一次,信用额度超过100万元的重点客户,应每年审核两次。

第3条 管理政策。

(1)新客户开户。一般流程是:业务经理填写信用申请表―调查信用状况―给出可行性报告―规定信用额度和账期―客户缴纳保证金―建立账户。

(2)客户每月要按时提供进销存数据。

(3)根据客户的历史表现,对客户进行分级和评价管理体系。

第4条 追账政策。

(1)如果客户出现超账期情况,应在7日内与客户进行沟通,联系回款事宜,并不再增发新货。超过7日的,应考虑让客户发回货物。

(2)超过10日后,客户仍未回款,区域经理应提交书面报告,给出明确的处理意见。如果要通过法律途径,应与律师汇报有关情况,并由副总经理批准。

(3)客户申请破产倒闭,或者15日内联系不到客户且其店面也不存在时,做坏账处理,且区域经理要承担相应责任。

(4)追账时要用礼貌用语。

于以上信用政策的完善,我们对客户做了信用追踪发现,当逾期时间为15天时,追账成功率高达97.37%。

(四)重视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管理。对于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率的确定,一般的方法有按有价证券利息率来计算、按同期银行利率来计算等多种方式,在公司内部,则比较适合采用企业平均内部借款报酬率来作为公司的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率。因为对于IT数码产品销售行业来说,一般资金的周转速度较快,企业的盈余现金并不多,企业对现金的利用效率比较高,因此不论用有价证券利息率还是用同期银行利率来衡量企业的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率都显得不够公允。

公司下属机构及部门所使用的每一分钱都是向公司虚拟内部银行借贷而来的,使用资金的部门需要按一定的利率标准支付贷款利息。因此,把息税前利润与公司平均内部借款的比值称为公司的内部借款报酬率,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利用内部借款资金经营盈利的能力,也反映了企业各部门的货币资金收益率,因而将这一指标作为企业的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相对比较合理。

公司财务部门应该运用应收账款净毛利率法、账龄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应收账款进行分析,对于非良性的应收账款及赊销客户应该及时预警,并提示企业信用管理部门重点跟进,防止坏账损失及应收账款机会成本损失的产生。

(五)建立健全应收账款对账机制。公司应当定期与客户进行对账,通过定期与客户对账,及时发现应收账款差错,尤其对IT数码产品销售企业来说,由于习惯形成的日常货物交接单据不规范,可以通过对账的形式补充完善相关法律证据,防止在应收账款发生纠纷时,因为有效证据不足而导致的应收账款坏账损失。通过及时的对账,还可以对资金的管理起到监督作用,及时发现收款人员贪污、挪用货款等舞弊行为。

(六)引入新一代的ERP系统,及时提示应收账款风险。ERP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其核心是供应链管理。借助ERP信息系统针对每一个客户的每一笔合同实际履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发出预警,督促执行。譬如,ERP业务系统实时提示某项应收账款逾期(此时会计系统可能还未结账),有关部门就要立刻追踪客户逾期原因,进一步分析客户还款能力,及可以采取何种措施降低风险,并督促业务部加紧催款,提示仓管部门盯紧被抵押,质押货物,并征询这些资产可变现方式、可变现能力,提示法律部门落实抵押,质押资产的变现条件,提示财务部控制与此客户有关的付款,要求业务部和财务部及时反馈逾期利息收取情况等等。

主要参考文献:

[1]陈玉珍.对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认识[J].财会研究,2006.4.

[2]崔瑞平.浅谈如何管理和清收应收账款[J].太原城市技术学院学报,2007.1.

[3]万晓.IT企业渠道模式探讨[J].物流技术,2008.5.

篇7

关键词: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深化改革途径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现代银行制度的核心,其优劣直接决定了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随着近年来我国众多商业银行陆续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进一步探讨如何深化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深入推动商业银行按照新的营运框架有效运行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内涵、基本要素及现实意义

(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内涵

公司治理(CorporateGovernance)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指在银行法人资产的委托制度下,一组联接并规范所有者(股东)、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权、责、利关系的制度安排。它规定了商业银行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明确了决策商业银行事务时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其核心是在商业银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不一致而产生的委托关系。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目标是降低商业银行成本,实现股东利益和公司利润最大化。

(二)良好银行公司治理应具备的基本要素及特殊性

经合组织(OECD)认为,有效的公司治理应包括股东权利、股东平等待遇、利益相关者作用、信息披露和透明度、董事会职责五个方面的内容。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2005)主张良好的公司治理内容应包括:确立银行的战略目标和价值准则,并在全行传达贯彻;制定并在全行贯彻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和问责制;确保董事会成员称职,清楚理解其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并对银行的各项事务做出良好的独立判断;确保高级管理层实施适当的监督;充分认识并有效发挥内外部审计及其他控制部门对稳健公司治理的促进作用;确保薪酬政策和具体做法与银行道德价值观念、目标、战略及控制环境相一致;保持公司治理的透明度;持续了解银行的运营框架。

商业银行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银行公司治理的目标多元化。既要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又要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健;多重委托关系的复杂性,使银行公司治理面临的利益冲突和所要解决的问题随之复杂化,从而增大银行公司治理难度;主要依靠内部治理发挥作用,外部治理作用有限;存款保险制度附带产生的成本加大和存款人外部监督机制弱化的负激励;商业银行高负债、低资本金比率运营的资本结构及银行并购成本大大超过一般企业等。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状及深化改革的现实意义

(一)治理现状

1.成绩。建立了较为规范的公司治理框架和相互制衡的监督约束体制,股份制商业银行普遍设立了包含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层的现代治理体系;决策机制和决策能力提高,业务运作不断规范;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大了中外银行间的业务合作。据有关方面统计,到2007年年末,已有33家境外机构入股25家中资银行,入股余额达212.5亿美元。同时,在客户互介、渠道共享、业务咨询和培训等方面合作力度和合作领域不断加大;财务状况具有明显改善,盈利能力显著提高;信息披露制度逐步建立,内控制度建设和内控能力不断加强,风险防范体制渐趋完善。

2.缺陷。银行产权结构仍较单一;董事会职能和结构有待改进;激励约束机制有待加强;“内部人控制”现象仍然存在;信息披露制度和外部治理机制有待继续完善等。

(二)现阶段深化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的现实意义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银行健康营运、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深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有利于银行正确确立战略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途径,有效执行经营决策;有利于降低委托成本,保持利益相关者利益均衡,建立有效制衡机制,降低金融风险,提高银行运行效率;有利于提高银行信用评价等级,获得更加稳定、长期的资金流入,赢得更好的发展空间;有利于银行集约化经营和银行再造,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提高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提高银行监管有效性。

深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的途径

(一)优化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并明晰产权关系

多元化的股权结构、明晰的产权管理关系是银行公司治理规范的前提,也是国际先进银行的有益经验。优化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应在确保国有控股的前提下,通过公开招募法人股、有条件吸收自然人股东和国际战略投资者参股,培育多种形式的持股主体,形成商业银行多元化、社会化的股权结构,有效解决企业所有者、经营者与其他利益关联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特别是通过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外资股东进入董事会或参与银行内部管理,发挥他们丰富的管理经验专长。应将银行产权主体落实到真正行使财产所有权的主体上,使银行财产所有者(银行投资者)可以凭借其对银行投资额的比例真正行使管理银行的权力并承担义务,由此进一步形成明晰的产权关系和刚性约束的资本经营机制。

(二)增强董事会、监事会职能和责任

要保持董事会合理规模和结构,规范董事会构成和运作,扩大独立董事比重,充分发挥独立董事作用,提高董事会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促使董事会客观、公正、科学的进行决策。实行董事评价制度和董事责任追究制度。健全董事会内部组织结构,明确和完善其下属风险管理、提名、薪酬及审计等委员会的运行架构设置及职责。廓清董事会、监事会与管理层的职责边界。董事会对银行总的战略指导行使决策权,负责选拔、聘任重要管理者,设立独立董事;监事会承担着监督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履行职责、尽职的重任,应独立行使经授权的监督权。同时,引入专职监事(外部监事),改善监事会结构。

(三)构建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为有效消除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人的“道德风险”,尽可能缩小委托人与人的目标差异,必须构建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首先,要构建科学的业绩考核与评价体系,准确衡量决策机构、管理人员以及员工个人对于银行业绩的贡献度。其次,建立以长期发展和业绩为导向、与绩效相挂钩的长期激励为主的薪酬结构,形成包括工资、奖金、社会保险、公积金、股票及股票期权等多种方式在内的收入分配新机制,以较好体现基本人力资本效应、资产增值效应和风险补偿效应,使经营者贡献与回报相匹配,长短期利益相结合。推行ESOP(员工持股计划),实现企业成员“剩余索取权”,以提供长久性的激励和约束。再次,改变“官本位”激励机制,使高级经营管理者成为真正的职业经理人。同时,要稳定高级经营管理队伍,适当延长行长任期,以保持银行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的持续贯彻执行。最后,强化约束机制建设,实现激励和约束对等。要建立良好的内部审计、监督和处罚制度,通过监事质询、提出罢免建议、追究法律责任等方式,形成问责机制,强化负激励。

(四)推行经济资本管理建立有效内部控制体系

推行经济资本管理,建立资本对效益和风险的双重约束机制。具体措施:首先,强化经济资本对风险资产总量约束和结构调整。以经济资本作为资产业务计划编制的先行指标和核心指标,科学决定和分配所属分支机构的经济资本总量和风险资产规模,以此约束各分支机构业务规模与风险资产扩张速度。在结构上,通过设定不同的经济资本区域调节系数和分支机构增长率,优化经济资本的区域配置;设置经济资本不同的产品分配系数,以引导推动各分支机构改善产品结构;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分配不同经济资本,以鼓励对客户的选优汰劣;对中间业务等战略业务减少分配经济资本,以激励各分支机构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其次,强化资本回报对经营管理的约束,加强经济资本占用与资本回报之间的内在关联,明确期望的经济资本回报率和经济资本目标回报率要求,建立经济资本有偿使用机制。再次,建立以EVA和RAROC(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为核心的绩效评价管理体系,较准确地度量不同业务和产品对增进银行价值的贡献度,以便科学进行商业银行经营目标设定、业务决策、资本配置和绩效考核等活动,促进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目标。

(五)加快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要大力推进风险管理组织机构改革工作,建立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逐步建立各部门各岗位共同参与的风险管理格局,推行风险经理与客户经理平行作业;要积极推进风险管理系统建设,及时开发和建设风险管理系统平台,全面加强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的评估、监测和控制;按矩阵式管理要求,搭建垂直化、集约化、专业化的业务单元经营管理模式,加快提高市场反映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加大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研发和创新力度。要进一步推进内部评级工程建设,及时更新和完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检验标准和管理技术;建立及时有效的市场风险分析报告机制、重大市场风险应急机制、新产品和新业务中的市场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对市场风险管理体系的评价和审查机制,形成市场风险管理定期审计机制,全面向董事会报告风险管理审计情况。

(六)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准确、及时、充分的信息披露是改善银行公司治理的必备条件。要严格按照监管机构制定的信息披露标准、披露方式、披露范围等要求,利用远程通讯和银行数据网络,及时向市场和投资者披露信息。同时,引进国外商业银行通行做法,进一步推进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具体措施可考虑:引入银行评级制度,增强银行信息披露的压力。在条件成熟时,应鼓励和推行社会权威中介机构建立对商业银行的评级制度;推动符合国际惯例的会计标准和资产风险评级体系,采用高质量的会计标准——国际会计准则,以增强信息的可比性;扩大信息披露范围,增强经营透明度。通过全面披露银行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使商业银行各种利益相关者及时掌握情况,充分维护其合法权益;建立信息审计制度和对信息披露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机制,以确保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七)加快竞争性市场环境建设

大力发展竞争性产品市场,发挥资本市场产生的替代效应,促使商业银行改善内部治理;加大行业开放,鼓励行业兼并,通过增加商业银行生存压力来促进治理结构优化;塑造市场约束机制,发挥资本市场中的股权市场治理机制和债权市场治理机制对于银行公司治理优化的促进作用;加强外部监管。可按国际接轨监管要求对国内商业银行进行评级,强化债权人约束,促进商业银行自觉优化治理结构;大力培育竞争性的银行家市场。通过银行家市场的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与价格机制的相互作用,形成由市场机制来甄选经营管理人员的竞争局面,切实降低成本,发挥银行家市场对银行公司治理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德旭,葛兆强.公司治理与银行成长之关系探讨.财贸经济,2006

篇8

【关键词】居民生活 电力消费 影响因素 干预

国内经济转型大背景下能源需求与开发现状均有所变化,电力作为支持社会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的关键能源,对电力消费的分析与探究对于国内电力行业改革、电价调整有重要意义,可实现对电力能源的高效开发与运用。居民生活电力作为电力能源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居民生活电力消费影响因素有助于当前能源浪费、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的解决,对于实现居民优质用电、抑制高电量家庭有重要意义。下面对影响我国居民生活电力消费影响因素及干预手段进行探究。

一、我国居民生活电力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一)居民生活电力消费现状

当前我国电力行业生产明显放缓,火力发电比重下降,在新能源发电方面快速增长。根据调查数据来看,2014年我国全年全社会发电量2033.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比上年回落6.6个百分点;火力发电量1977.78亿千瓦时,占全社会发电比重97.2%,回落0.5个百分点,风力和水力发电占比分别提高0.2个和0.2个百分点。新能源中以太阳能、生物质和风力发电量等为代表的发电量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国内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速大幅下降,同比增长2.2%,同比回落6.7个百分点,其中各个季度增速差异显著,春夏季节是增速高峰期,西部地区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7.7%,高于东部和东北地区的2.4%、2.0%与中部地区的3.1%。

(二)居民生活电力消费影响因素

我国居民生活用电量主要集中在室内取暖(54%)、炊事(23%)、热水加热(14%)和家电(7%),消费分布上城乡居民差异显著,城市地区显著高于农村地区,商业集中地区显著高于居民区,城镇局面电力消费重点集中在室内取暖,农村则主要集中在家庭生活电力方面。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居民生活电力消费水平还品第,但是从绝对总量来看有所增长。

目前影响我国居民生活电力消费的主要因素以收入水平、电价水平、家用电器耗电水平与替代能源为主。根据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电力消费情况来看,经济的进步带动居民收入增长,并促使用电量逐年上升,可以说居民收入水平是影响生活电力消费的主要因素,与居民用电量之间呈正相关。电价水平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体现在经济电价方面,即电价越便宜消费水平越高,电价的增长以及阶梯式电价的应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居民电量消费。家庭生活中所用的空调、冰箱、电磁炉、热水器、取暖器等各类家庭成为耗电重点,家用电器本身的节能效果对于降低电量消耗有一定作用,尤其以夏季变频节能空调效果最为显著。替代能源作为影响居民电量消耗的一大因素,随着煤炭价格的波动火力发电量逐年发生变化,火力发电电力消耗量有所降低,以太阳能、风能、地热、沼气等清洁能源为主的电量消耗有所增长。研究居民生活电力消费影响因素有助于明确我国居民电力能源消费结构、消费模式与影响因素,进一步明确了解我国居民生活用电的基本特征与地理分布情况,在明晰生活节能潜力、障碍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为电力能源的消耗与应用提供更加有效的节能参考数据,在了解城乡居民生活电力能源消费差异的基础上促使电力能源需求获得稳步增长,逐步扩大清洁能源与新能源消耗比重。

二、我国居民生活电力消费干预手段

(一)确保居民生活用电秩序

面对目前居民生活电力消费领域经常出现的电荒等情况,要在国家政策与法律指导下,联合电监会确保居民正常生活用电秩序,确保各项维护电力秩序的举措落到实处。要针对本区域内居民电力消费情况准确掌握近期非正常拉闸限电和强制压、停火电机组的情况,切实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生产运行秩序,做好对居民生活和重点用户的电力供应。要加强电力运行和供需监测,指导和协调所在地区电网企业和发电企业做好电力供应工作,依法维护电力调度秩序,确保电网安全稳定,对违反电网统一调度、违规干预电力生产运行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并向国家电监会和地方政府报告,并派出机构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积极支持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节能减排、有序用电和电力保障工作,维护好居民生活用电秩序。加快推进输配电价改革与阶梯电价的应用,放开跨区跨省电能交易价格,加强电网企业成本约束,促进电力体制改革,降低上网和销售电价,由送电、受电市场主体自主协商或通过市场化交易方式确定送受电量和价格,促进电价市场化。

(二)应用电力风险系统服务管理

居民生活电力消费中要积极应用风险管理系统服务电力管理与电费管理。要结合电网信息化工程建设情况,依托各种技术构建电网高效管理平台,做好居民生活用电调度管理、风险管理与电费管理,提升电费回收率,减少电表抄核收工作中的问题。要加强对风险系统的开发与完善,通过试点运行及时进行查缺补漏,结合供电企业、居民用电情况等信息实现信息化高效、实时、全面跟踪管理,对居民信用等级、风险等级进行规划,建立专门的客户管理体系,通过风险识别、风险监测、信用评价管理等风险管理过程,有效实现居民客户电力消耗与电费风险管控,实现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另外,要结合居民电力消费情况建立对应消费信用体系,融入诚信用电理念做好盗窃电力等弊端的治理,配合社会化征信体系的建设实现电力行业的进步与改革。风险管理系统的应用不仅可改变当前居民生活消费电力管理工作模式、提升工作效率,在电力抄核收管理、防窃电管理、欠费高风险用户管理等领域也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

(三)推广家庭能源管理服务应用

居民生活电力消费中电力浪费比重较高,普通居民对于个人用电量认知较为模糊,虽然有意节省电费,但是在节能能源电力行为习惯方面却不甚理想,通过引入家庭能源管理服务能够有效规范消费者用电行为,督促其形成环保的用电习惯实现节能能源目标。家庭能源管理通过实时跟踪用电成本、了解家庭中电力流向为居民日常电量消费提供明确指引,对家庭中各类大功率耗电设备实现高效管理,在方便用户管理家庭电器的同时减少了电力消费开销,同时极大的提升电力消费智能化水准。比如智能电表可帮助消费者节省电费,但是主要服务与电力公司读取电量数据,对于居民消费而言,节能降耗更多的还需要依靠相关家庭能源管理服务器,这类设备不仅与家庭中的电器点配套,通过发挥电流量统计和过电保护功能与各种家用设备相连,包括智能电表、智能洗衣机、远程可控供热通风与空调系统以及混合动力汽车充电站等,实现家庭耗电的高效管理,从而达到节约能源与开支等目的。要积极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和能效管理,完善有序用电和节约用电制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产业升级,转变居民电力能源消费观念,重视生活节能,严格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过快增长,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节能节电。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居民生活电力消费影响因素主要以收入、电价、家用电器耗电与替代能源为主,要结合居民生活电力消费特征从加强用电秩序管理、节能降耗、风险管理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居民用电质量,确保电力能源的高效开发与应用,为居民生活用电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董军,吴鸣.我国居民电力消费影响因素的协整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1(9):185-187.

[2]朱凯,尹海涛.中国居民生活电力消费的分解分析[J].中国电力,2014(3):130-134.

[3]曲建升,张志强,曾静静,等.西北地区居民生活碳排放结构及其影响因素[J].科学通报,2013(3):260-266.

篇9

[关键词]企业利益观;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的利益观

[作者简介]张鸣轩,江苏省行政学院函授学院研究生部副教授,江苏南京210004

[中图分类号]B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1―0038―06

在现代社会的分工中,企业建立的目的是什么,一直是企业界和理论界争论的课题之一,其核心问题就是:企业应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的,还是应该在追求利润的同时相应地承担其他社会责任。特别是在我国企业产权多元化之后,还应不应该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西方企业利益观的演化

西方企业经历了从利润最大化和唯一化的价值观到同时承担社会责任的利益观的转变,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循序渐进的结果。

(一)利润最大化和唯一化利益观

在18~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阶段,人们认为企业是一种“具有赢利性的经济组织”,为企业的所有者赚取利润是企业的基本功能,企业的存在,天经地义地是为了履行资本增殖这个义务。这种观点源于亚当・斯密的利润最大化理论。亚当・斯密认为,政府不应参与企业定价和决定企业自身产出,企业应通过制定合适的决策来适应自由竞争的经济环境,从而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同时在无意中创造了公众和社会效益,通过“看不见的手”增进了社会福利。当代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则继承了这种观点,认为企业只有一个社会责任――使用它的资源,按照游戏的规则,从事增加利润的活动。这种观点把企业的功能视为纯经济性的,把经济价值作为衡量企业成功的唯一尺度。按照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企业是股东的私有财产,企业的管理者只需对股东负责,按股东的利益来经营,追求最高的财务收益率。而当经营管理者追求利润以外的目标,将企业组织资源用于“社会产品”时,则必然付出代价:降低利润和股息,使股东受损;降低工资和福利会使雇员受损;如果用提高价格来补偿,则会使消费者受损。因而,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在一个竞争的市场中,如果一个企业承担较高的社会责任,则投资基金就会从担负着较高社会责任的企业中流出来,转向那些社会责任较低或不需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因为后者将会提供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因而,无论是市场上的单个企业,还是整个国家的所有企业,为了自身发展,都不应该承担较高的社会责任,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对资本主义企业的最大化利润观,马克思曾作过经典性的概括:“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动机和决定目的,是资本尽可能多地自行增殖,也就是尽可能多地生产剩余价值,因而也就是资本家尽可能多地剥削劳动力。”为了实现最大利润,资本家曾经对内残酷剥削,对外疯狂掠夺,从而“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早期资本主义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的、手段、结果,都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严重弊端。

(二)企业利益观的混合状态

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的大力发展产生了许多负面的社会影响。企业特别是那些大公司的经营管理者,开始反思追求利润最大化与企业自我利益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到20世纪20年代,共出现了三种相互联系的观点。首先,企业和管理者不仅要满足股东的权益,而且要满足顾客、雇员和社会的需要。第二,企业和管理者有义务平衡各方利益,他们是各种各样的利益团体相互冲突的利益之间的协调人。第三,通过成功地运营企业,一方面可以服务社会,减少社会不公、贫穷以及其他的弊病;另一方面企业和管理者仍然有义务承担社会项目去造福或服务于公众。这三种相互联系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管理者所接受。企业发现了很多可以资助社区各种服务的方法,他们深入地参与政府的各种事务,从教育制度到公共健康,为其提供建议和设想。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企业建立起各种社会基金,捐钱捐物,以实现他们的人道主义活动。

虽然在此期间,企业及其管理者在承担社会责任的认识上有所提高,但他们既没有过多地参与社会项目,也没有转变自由放任和以利润为重的态度。这说明,在实践中企业实施的是这种混合的利益观。

(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利益观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利益观的出现是企业内部和外部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从内部因素来看,企业管理的实践和理论变革要求企业利益观顺应时代变革的要求。企业追求利润不择手段,必然导致劳资对抗,产品质量和生产秩序难以保证,市场也难以认可和接纳这种企业。为了企业的长久生存和发展,企业活动的决策必须符合社会道德。

从外部因素来看,首先,加速的工业活动不断地改变着社会,工业生产带来诸多人类困境,诸如环境污染、能源枯竭、土壤沙化、海洋毒化、生态危机,等等。人们逐渐认识到:“企业对于治理环境、生态平衡责无旁贷,企业既要作为经济组织,又要作为环保组织而存在。”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责任来源于企业活动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其次,社会法制的完善强制性地规定了企业必须承担的责任。特别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如产品质量法、劳动保护法、公司法、专利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环境保护法等都具体规定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底线伦理。企业行为只有纳入法律规范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还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常运行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企业既要享受权利,也要履行责任,做到责权对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一方面是企业的义务,另一方面又会反过来促进企业的经营发展。暂时可能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但从长远来看,它会给企业赢得美誉,取信于消费者,让员工满意,从而给企业带来更多的获利机会。所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既有利于社会,又有利于企业。

在这一时期,以安德鲁斯为代表的现代经济学家主张:企业除了要为股东赚取合理利润之外,还必须承担其他一些责任。这种观点认为,企业既是一个经济组织,以追求经济利益作为自己的目标,同时又是一个社会组织,有责任来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有许多优秀公司自觉地将这种观念应用于自己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取得了卓越的业绩,体现了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兼顾、双赢的良好效果。例如松下幸之助就提出企业不应该太短视、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社会长远计划及所应负的道德责任。他提出企业赚钱的目的应是丰富人们的生活,造福

于社会。“企业与社会必须一起繁荣,共存共荣,否则必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在他看来,企业的社会责任应成为其所有活动的核心。

由西方企业利益观的演化,我们可以看出:其一,企业利益观由利润最大化为唯一追求到同时承担社会责任是由片面发展向全面发展的转变。其二,企业利益观的转变是权利义务逐渐相统一的过程。最初企业追求利润不择手段,只注重权利,置义务于不顾,后来强调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则体现了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其三,新的利益观体现了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它表现为:在空间上,企业应是社会整体中的一部分;在人格上,企业应是经济人与社会人、道德人的统一;在角色上,生产者、经营者与消费者互为依存;在目标上,经济利益一元化应与社会文明进步体系多元化、全面化相一致。

二、我国企业利益观的极化现象

(一)重义轻利: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利益观

1956年“”完成后,在超经济力量的推动下,我国进入计划经济体制轨道。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既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也不具备独立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企业作为政府附属的生产和流通企业而存在,不计经济利益地执行国家交给的生产供销任务,同时也不计成本地获得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不可能也不允许有个体利益的存在和追求。在处理企业与国家的利益时,总是强调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当二者利益出现不一致时,总是强调企业无条件地牺牲自身利益以服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国家对企业的产品和生产资料往往无偿调拨,在企业与企业之间提倡无偿互助的协作精神。这种重义轻利利益观的贯彻,虽然有助于加强和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维护了社会稳定。但是,由于企业的正当利益长期处于被忽视、被抑制的状态而得不到保障,企业的生产工作积极性受到极大的影响。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直接插手干预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企业没有充分的自,只是政府的行政附庸,是完成上级计划的工具。企业职能多元化,并由此产生了两种后果:一种是本应由企业承担的责任,没有很好地担负起来,如企业的盈利目标和资产的保值增值目标;另一种是企业承担着大量本应属于政府或社会的责任,如办学校、办医院、安置离退休职工的生老病死等。从长远来看,这不但无助于社会问题的解决,而且还会威胁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重利轻义: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企业利益观

过去,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束缚,人们追求利益的欲望受到压抑。改革开放以来,一旦从旧体制中挣脱出来,人们的欲望便一下子爆发出来。而与此同时,没有得到及时的正确的疏导,没有受到相应的约束,加上新旧体制交替产生的空隙,以及对西方高度工业化文明中的生活方式的过度渲染,企业利益观由一个极端又滑向了另一个极端。具体表现在:

1 企业利益失衡,缺乏诚信。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并且不讲信用。有的企业逃避纳税责任,以偷漏税款来侵占国家公利;有的企业牟取暴利,利用某些市场缺陷坑害消费者,制假售假;有的企业只关注自身利益,不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有的企业唯利是图,自私自利,提供不合格的服务产品或虚假信息,与消费者争利或欺骗消费者,为富不仁;还有一些企业缺少诚信,搞假破产逃避债务,通过假包装到资本市场上圈钱,等等。

2 企业责任空虚,缺乏自制。国有企业突出地体现为企业负责人的责任空虚。当企业负责人拥有各种资源使用权而缺乏实际责任约束时,其经营管理往往处于一种无风险状态,继而产生种种弊端,如盲目、贸然决策,重投不重收,生产营销管理混乱,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等。非国有企业的责任空虚集中于对员工的福利责任和社会责任上,不履行《劳动合同法》所规定的责任,克扣职工的工资和福利,不为员工办理相关的保险等;为了尽可能减少社会性支出,对企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的破坏等,拒绝承担责任。

企业利益观为什么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认识上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较为模糊,将企业的社会责任视为“份外之事”,以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就是为社会尽一些公益义务。二是只看到社会责任给企业造成的负担,而没有看到给企业提供的发展机会,于是将社会责任推向政府、推向社会。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并不健全的情况下,其结果是造成社会责任的“真空状态”,企业政府两不管。三是有些企业只是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而不顾及社会利益。这种行为只能是逃避社会责任,损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我国企业利益观所存在的极化现象,既突出地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密切相关性,又明显地反映了我国正在经历现代社会文明进程中的过渡性困境,更尖锐地反映了我国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缺乏坚实的伦理道德基础。这不仅制约着企业的良性发展,同时也制约着我国社会的整体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情形必须改变。企业应从自身的长远生存和发展考虑,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强化企业自律精神,建立统筹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利益观。

三、塑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利益观

由前述可见,无论是重义轻利还是重利轻义,都不是企业利益观的最佳状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独立自主的经济实体和利益主体,有自己的正当权益和利益追求,因而具有“经济人”的品质。但是,企业又离不开社会。首先,企业必须生产满足人类生活不断改善所需要的产品,有利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否则,企业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社会价值;其次,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又必须依赖于社会、国家提供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安全保障,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投资环境等。一个公正的、法制健全的和稳定的社会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企业应社会的需要而存在,社会又为企业提供了生存空间。在这个意义上,企业又具有了“社会人”的品格。它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必须重视社会利益,对社会负责。于是,有人提出“公司公民”、“法人人格”概念,认为企业要正确处理自我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寻求有效的途径使小我与大我达到完美的统一,实现企业的独立权益与社会责任的统一。

(一)企业可持续发展利益观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利益观,就是要达到义和利的统一。义,即公益、社会利益;利,即私益,企业利益。义利统一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 义利共存。公益与私益都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客观地共存于实际生活中。尊重它们所具有的价值,这是市场理性的起码要求。但是随着行业市场、利益相关者范围的逐渐扩大,市场主体对义利的认识由承认各自的合理性走向承认彼此的交互性,即义利共融。

2 义利共融。为了谋利必须谋义,或者说,利

己必先利人。这个原则是由市场经济和企业的伦理二重性决定的,即商品和劳务的生产和经营,既具有为己谋利性,也具有为他服务性,为他服务性是为己谋利性实现的前提。

3 义利共生。这是义利统一的最高层次。在当今时代,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已空前地融为一体。在这个共同体里,任何一个主体都是在与其他主体的相互联系中生存和发展的。如果人类要继续生存、发展,就必须保护大家共同的生物圈,而经济生产的组织者――企业,必须责无旁贷地主动承担起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社会可能造成的影响。只有达到义利共生,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建立可持续发展利益观的条件

企业要建立可持续发展利益观,从内部条件来看,涉及三个方面:(1)需要具有良好的经济实力,这是企业建立可持续发展利益观的物质基础。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承担财富创造责任的利益主体,如果没有能够保证企业正常运行的物质条件,就不可能实现对义和利的追求。(2)需要一个既重视物质文明又重视精神文明的行为主体。精神文明是义,物质文明是利,很难想象一个不注重精神文明或伦理道德的行为主体,能够对义利关系有正确的理解和实践。(3)需要一套与之相应的内部运行机制。可持续发展利益观作为一种高尚的企业道德理想或精神原则,如果不渗透到企业的行为实践和行为机制中去,就会沦为空想。

建立企业可持续发展利益观,是社会整体道德进步的过程,其间既有企业道德行为对社会的影响,更有社会道德取向对企业的影响。因此,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利益观的道德理想,必须有相应的社会条件和环境。其一,需要较为发达的国内市场和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其二,需要有一个尊重人权、法律公正、公共信仰程度高的社会环境。市场经济是一个充满利益矛盾和冲突的经济形态,市场主体的内在趋利性往往使其行为自觉、不自觉地走向反面,因此必须建立起各个层面的制度规范和游戏规则。其三,需要通过文化的发展、教育的进步,促成行为主体具有高度自觉的主体意识,既尊重自己的存在,也尊重他人的存在;既关注自己的命运,也关注他人的命运;既维护个体的基本权利利益,又维护社会整体权利利益,并且将社会整体权利利益置于个体权利利益之上。

(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限度和范围

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时,必须要了解企业能够承担的社会责任的限度。企业的基本使命是为社会提品和服务,要完成这一使命,并使企业继续存在下去,因此为了弥补风险和承担未来的责任,企业需要最低限度的利润率。超越这一最低限度,而做某些经济上不合理和难以支持的事,其结果必然是造成更大的损害,这是社会责任的第一个限度。其次,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时,必须要考虑自身的能力,量力而行。承担一个企业在某些方面缺乏能力的社会责任本身就是不负责任的行为,能力限度是社会责任的第二个限度。此外,在社会责任上最重要的限度就是职权的限度。任何人要求职权就要承担责任,而承担责任也就必然要求职权,权责是相伴而生的矛盾统一体。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时,应考虑承担这种责任所包含的职权对企业来讲是否合理,企业是否有这种职权。如果没有,那就会跨越自身的权限,引发新的社会问题,这也是不负责任的。

可见,企业既应该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又必须考虑自己承担社会责任的限度,拒绝承担超出其能力的社会责任,这种拒绝不仅是为了企业自身的利益,也是对社会负责。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容和范围包括五个方面:

1 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责任。主要包括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保证产品和加工工艺的安全,以及促进技术进步的责任,等等。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向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是企业所承担的最基本的职能。

2 保持社会稳定的责任。企业要为社会成员提供生活的基本保障,为他们提供就业、生活福利以及工作条件,这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3 履行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责任。企业必须遵守政府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因为法律法规和政策是为了维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制定的,企业是否遵守法律法规和政策,涉及的将是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进而也与企业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发展直接相关。

4 外部性责任。这主要涉及环境保护、公众健康与安全、保障人权,以及对媒介、消费者的责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将承担更多、更广泛的环境保护责任。企业对媒介的责任主要体现在企业要自觉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以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企业还应把满足消费者需要作为应尽的义务,尊重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强企业对产品的售后服务,同时担负起教育、引导消费者的职责。

5 社会福利性责任。许多企业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主动作出各种善行,如向灾区捐款、扶危救困、投资环境保护等,在城市及社区的发展中,主动承担额外的责任并支持当地的社会教育和文化事业,支持社会福利事业。

四、强化社会利益观:政府的重要职责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需求,更是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偷漏税现象严重;侵占消费者利益和职工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对企业的投诉和诉讼日益增加;企业自身利益至上,忽视社会利益,野蛮掠夺式开发资源、浪费资源、破坏和污染环境的现象大量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其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整体意识淡薄,实际行为被动;其二,监督和约束机制不健全,没有形成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氛围;其三,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弱,造成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不足。对此,亟需政府发挥能动作用,加以解决。

(一)创造有利于企业追求社会利益的环境

1 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一方面要依照法律规定规范企业行为,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来限制企业对社会的消极影响;否则,有些“聪明”的企业就会投机取巧,不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这对于那些负责任的企业而言,就成了竞争中的不利因素。这样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变得“聪明”而不负责任,形成恶性循环。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有必要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使每一个企业都遵守同一规则,且不容打破。另一方面,要建立有利于企业追求社会利益的法治环境。一是政府对企业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必须依法进行,严禁有关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向企业乱伸手,增加企业不合理负担;严格依法行政,整治行业不正之风。二是营造公平竞争、良性运作的法治环境。严格执法,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同时对逃避承担社会责任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企业,给予应有的处罚。

2 建立积极的竞争环境

(1)引导正当竞争。市场经济通过竞争实现

对功利目标的追求。竞争求利,这是市场经济行为,政府的任务是把竞争求利的行为限制在合法、合德的正当轨道上,用规范来约束生产经营者的竞争行为。一是要求坚持以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三结合为本,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安康作为竞争活动的最高目的,而决不允许为一己私利或小集团的狭隘利益损害社会利益,即全体劳动人民的利益。二是要求用合法、合德的正当竞争手段实现生产经营者的利益,而不允许采用诸如为实现自己利益不惜置竞争对手于死地的违法违德的手段。故意用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商品,或搭售强卖,或贿买贿卖,或诋毁他人声誉的方式获利都是应该制止的。

(2)提倡诚实守信。诚实,就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随意夸大或缩小事实,不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守信,即信守协议,建立自身良好的信誉。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信用经济。要保证市场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就必须保证人们能够履行契约,诚实守信。在自利动机驱使下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通过契约的形式把与他人的经济联系确定下来,各方在互惠互利、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签订契约。任何与契约内容密切联系的欺骗、隐瞒行为和不守信用的违法行为,都将严重影响其他签约人的利益,并严重妨碍市场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破坏市场经济秩序。

3 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首先负责经济工作的领导者要带头树立社会责任观念,并时时、处处宣传和贯彻社会责任观念,把社会责任意识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一切过程和环节之中。这是舆论环境建设的首要内容。二是要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应充分发挥舆论媒介和消费者协会、工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社会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监督,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监督体系,以形成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氛围。对那些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要广泛宣传、鼓励和表扬。三是要创新舆论监督方式,实行媒体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专业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表扬先进与针贬后进相结合。

(二)培育有利于企业追求社会利益的中介评价机制

规范和约束企业行为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中介评价机制。迄今为止,我国一直没有形成由社会评价企业的机制,很多机构是为向企业要钱而做评价,缺乏对于企业是否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评价机构。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现在,最缺乏的是信用。由于没有形成有效的信用评价机制,社会经济生活中很多违法违章行为大量存在,有些甚至是明目张胆的诈骗、造假行为。只要有市场,就一定要有企业信誉评价机制。但是仅仅寄希望于市场的自然演进来建立完善的企业信誉评价机制是不行的,尽快建立以行政管理为支撑的企业信誉管理体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不少违法企业不怕处罚,就怕曝光,这说明它们已经认识到了企业信誉的无形价值。建立一个完备的企业评价管理体系,社会评价机构应将“曝光”作为一种日常管理手段,并利用互联网为手段,整合、共享有关企业的信息。这将是一条推进我国企业评价机制建立的捷径。

(三)夯实有利于企业追求社会利益的基础

1 帮助企业强化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主动意识。政府应帮助企业从自身生存和长远发展的角度进行战略思维,追求长期效益,充分认识企业与社会的密切关系,提高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主动意识,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强化企业自律精神,主动及尽可能多地承担社会责任。世界范围内许多知名企业都已非常重视社会责任问题。美国兰德公司的专家曾用20年的时间跟踪了世界500家大公司,发现其中百年不衰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再以追求利润为唯一目标,而是同时追求超越利润的社会目标。它们普遍遵循三条原则:一是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二是共同的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三是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

21世纪,市场已进入微利时代,暴利企业越来越少。20世纪把顾客当上帝的经营理念已被现在的“以客为友”的经营理念所取代,不少企业开始由CI(企业形象)策划转入CS(用户满意)策划,把企业的经营目的定位于服务,认为企业就是为社会服务的,而利润则是社会给予的报酬。正如松下幸之助所言,企业经营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类共同幸福而进行的活动。所以,企业追求的目标不是利润、产值和市场占有率,而是为社会、为客户、为股东创造价值,服务是第一位的,盈利是第二位的,追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