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信息化教学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7 17:25: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文课信息化教学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语文课信息化教学案例

篇1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计算机文化 基础课程 教学方法

随着计算机科技的日益发展和计算机知识的广泛普及,计算机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方面,社会需要大量既熟悉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重视基础学习,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难点。

一、“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各个地区经济、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高校新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有些学生在中学就已学过计算机相关课程或在家里就拥有电脑,对计算机的操作非常熟悉;有些学生对计算机不感兴趣,计算机操作水平相对较低,甚至有些同学以前从来没接触过计算机。这些都造成了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一部分学生认为教师一节课讲的内容太多,接受不了,而另一部分学生又因为觉得内容简单,心不在焉。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差异,使得教师难以把握教学尺度。因此,可在开学初举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免修考试,让计算机程度好的同学,可以免修基础学习,选修其他应用性更强的计算机应用课程,如Photoshop、VB、FoxPro等,而没有通过考试的同学,继续进行基础学习,这也使得同一个班的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较平均,较容易把握教学尺度。

另外,学生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重视不够,学习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需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的使用,觉得这门课的实用性不大。而且课堂上对知识点的一步步讲解,也使学生觉得计算机知识太繁琐、枯燥、无聊,产生厌学情绪。计算机基础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应该采用更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不仅能突出这门课的实用性,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对知识掌握和灵活运用。

二、案例教学法及其优点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把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通过案例分析以提高学生实际运作能力的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以典型案例划分教学内容,以案例引导课堂教学,以案例引导学生知识点的掌握,以实际案例为剖析对象。教师指导下教学,学生共同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以寻求实现方法,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1.案例教学法从来自社会实践的案例中的问题出发,能够促使学生更懂得尊重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案例教学法强调课堂组织形式的多样性,打破了课本原有以知识的逻辑结构体系为顺序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设计恰当而丰富的教学案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案例教学法应该说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其可贵之处在于发现新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验证、发展和深入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计算机文化基础”案例化教学实施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知识点恰当地融入案例的分析和制作过程中,不但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独立的知识点,而且有助于培养综合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操作是《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下面以Word、Excel、PowerPoint三个知识点为例,说明具体案例设计的内容。

(一)word案例:个人简历的制作。

个人简历是对学生学习生活的简介,是评价和认定学生的主要材料,在很多的场合需要使用,例如学校里社团的招新、学生会干部招募、甚至在以后的求职过程中。本案例制作的个人简历首先有一个封面,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如姓名、专业、学校、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使用艺术字、图片、文本框、水印等技术进行制作。简历正文以项目符号进行分类划分,介绍学生的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主干课程、爱好与特长、自我评价等。通过此简历的设计,把word文档中字体、段落的设置,项目标号、文本框、艺术字、图片的插入,背景、页面的设置、页面边框的添加、分栏等知识点融会其中,让学生感到学习的知识非常实用,学得更加主动和用心。

(二)word案例:策划书的制作。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也经常需要使用word制作长文档,如社团活动的策划书、论文等。这个案例以一个社团活动策划书作为素材,其中的活动安排以表格形式记录,让学生掌握表格的插入和设置,然后通过对整个文档进行格式设置,让学生学习排版的一般技巧,学会设置标题样式、段落的大纲级别,熟悉分隔符、页眉页脚的插入和设置,会使用文档结构图进行查看、创建目录等。

(三)Excel案例:学生成绩分析。

在日常的使用中,同学们会经常使用Excel表格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管理,因此设置一个学生成绩分析的案例,让学生熟练掌握Excel的相关操作。首先通过简单的格式设置,了解Excel中字体格式、单元格数字类型、边框、对齐方式、行距、列宽等的设置,然后进行计算学生总分、平均分、排名、突出显示不及格人数等的操作,让学生学习Excel表格中函数的插入、条件格式的设置,然后进一步按某门课程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序、简单筛选或高级筛选,讲解Excel中的简单数据处理,最后根据学生的平均成绩画出相应的分析图表,让学生掌握图表的创建和修饰。

(四)PowerPoint案例:学校简介。

有时候,同学们需要针对某些主题进行演讲,例如学习交流、毕业答辩、产品介绍等,这都需要使用到PowerPoint这个工具。本案例通过制作一个学校简介的PPT,讲解在PowerPoint中如何新建幻灯片,选择幻灯片模板,设置配色方案、母板、备注内容等,并在不同幻灯片中插入图片、表格、艺术字、视频、音频、flash动画等,重点介绍如何设置幻灯片的播放效果,如幻灯片的切换方式、自定义动画、幻灯片放映等。

经过一年的教学验证,使用案例进行教学,能使学生觉得学习的知识实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听课质量,也能让学生更灵活的掌握了office这些办公软件的操作技巧,在期末的上机考试中,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四、总结

教育的任务不是将信息灌输到学生头脑中,而是利用有效、使用的概念来充实学生的头脑,案例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融会贯通,随着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案例的设计要不断地加以完善和改进,以适应新课程、新形势的要求,只有不断改革和创新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冬梅,王爱继.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案例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34-148.

[2]张积家.高等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394-407.

篇2

一、 媒体展示要渲染文化氛围

新课改以来,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有效推进和多媒体课件的广泛使用,为语文课堂增添了活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播放富有感染力的音乐,呈现直观形象的画面,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角色,找到情感的共鸣点,达到“入境始于亲”的目的。同时,优美的音乐和形象的画面还能把学生迅速带入一种和谐、优雅、静美的文化氛围。但教师在选择音乐和画面时,要考虑到与课文相通,把音乐语言、图画语言与文本语言沟通起来,创设学习情境,渲染文化氛围,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维。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教学《二泉映月》时,三度把阿炳的二胡演奏曲运用到教学之中就是经典的案例。新课导入,让乐曲走进课堂,用那扣人心弦的音乐渲染了一种凄凉凝重的文化氛围,学生一下就被吸引了;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让乐曲走进文本,感悟乐曲的委婉连绵和升腾跌宕,感悟阿炳的不幸与抗争;结束拓展,让乐曲走进学生的心田。多媒体的运用有效渲染了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民族艺术文化的魅力,深刻感悟到苦难也能成为巨大的财富,这就是流淌在课堂上的文化。

流动的语言演绎成立体的画面,文本意蕴有它内在的规定性和模糊性,文本价值最大限度的释放,靠的是教师的价值引领。媒体的介入为引导、打开提供了一条比较合适的路径。笔者曾观看过一位名师的教学录像,媒体展示既渲染了文化氛围,又对课文的解读作了很好的铺垫,精妙之极!教学《望月》这篇课文中小外甥和舅舅背诗部分时,教者把许多不同“月亮”的优美画面和描写“月亮”的诗句有机结合,并配上古典音乐的旋律,向学生一一展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是边塞的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海上的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林中的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思念之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思乡之月;“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忧愁之月……清幽的画面、优雅的音乐、意蕴深邃的诗句烘托出一种宁静、厚重、高远的文化氛围,学生沉浸其中,接受文化的浸染,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一设计,使全体学生都投入到了文本之中,与文本零距离地亲近,为学生自由表达内心体验从“月之景”向“人之情”的拓展作了一个较好的铺垫。

二、 教学语言的运用要彰显文化底蕴

语文是最富文化内涵和最具有人文色彩的学科,语文课堂要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文学的魅力、文化的魅力。于永正、王崧舟、窦桂梅、孙双金等语文名师的课,无论是学生,还是听课教师都会感受到这种魅力,感受到他们的课堂流淌着的文化,这种文化不仅来源于文本,还来源于教师的教学语言。

孙双金老师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课文时,他的评价语言极其丰富!“刚才你说孙悟空有一双火眼,我说你有一双慧眼。他们看到的是人,而你看到的是鸟。是啊,写人不就行了吗,怎么还写鸟呢?而且还说鸟飞回原处。你拥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啊!”“同学们提的这个问题我觉得真了不起啊!这是三个思想,三朵智慧的火花。”“你说得太好啦,真是我的知音啊!” “好,很会辩论,引用名人名言,举出名人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孙老师的课堂上这样鲜活的评价语言举不胜举。他还善于用握握手、拍拍肩、摸摸头、竖大拇指、赞赏的目光、灿烂的微笑等亲热温暖的体态语言去滋润学生。无论是有声的教学语言,还是无声的体态语言,皆是教师文化底蕴和教育智慧的结晶。我们的学生每天浸润在这样的课堂上,耳濡目染,文化素养怎能不提高呢?

三、 文本开发要挖掘文化资源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多数文章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通篇跳动着作者的脉搏,字字是真善美的音符,句句是作者的心血。只要我们深入挖掘蕴藏在语文教材里的文化素养,用文化点化学生的情感和智慧,语文课堂则会成为隽永清新、深邃厚重的文化殿堂。

四、 角色扮演提升文化品位

所谓角色扮演,即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角色的立场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然而,很多语文课上学生的角色扮演往往比较浮躁浅薄,流于形式,缺乏文化意蕴。笔者认为,学生角色扮演应源于文本,超越文本,把文本、学生和现实生活统一起来。以理解内容、体悟情感为经线,以语言训练为纬线,使语言形式的掌握与内容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相互交叉,有机整合,融为一体,形成高品位的文化素养。

特级教师孙建锋在执教《白鹭》一文时,对白鹭“晚飞图”的角色扮演精彩之极,令人回味无穷。如果“白鹭”是一对恋人,如果“白鹭”是一对母子,如果“白鹭”是一对兄妹……等待归来的白鹭会怎么想?在飞归的路中白鹭会怎么想?角色的定位与变化,把课堂生活化,在“文字语言”与“文化心理”之间、“文本经验”与“学生经验”之间激活、打通,使言意发生实质转换,并生成新的言和意。

角色扮演的“文化味”崛起,应基于绿色生态的生活场景,更应创设与语言文字和教学旨趣相匹配的语境,让学生披文入境,境中生情,情动而辞发。于永正老师在引导学生背诵《草》一诗时,他凭借其精湛的教学应变能力和如诗的教学预设生成,展示了与学生情趣盎然的对话,一会儿扮演奶奶,一会儿扮演哥哥,把课堂教学戏剧化,让学生在活泼而严谨的对话中习得语言文字,接近学习目标。于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寓庄于谐、妙趣横生,角色表演很有文化品位!教者捕捉到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形成的亮点,发掘出学生的动情点,挖掘促使情感升华的闪光点,使“教师教,学生学”转化为“教师,教学生学”。学生获得的是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发出新的思维火花,生成新的更有文化价值的见解,让学生的思维有了飞翔的空间,飞出文本,飞向生活,飞向智慧的天堂,既接受文化濡染,提升文化品位,又让学生享受到了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篇3

关键词:网络环境;语文阅读教学;程序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225-02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科学成了21世纪科学技术诸多领域中最活跃、最迅速的发展领域之一,以网络技术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手段。教育部表示要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顺势而为,同时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基于网络环境的语文阅读教学侧重研究网络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传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主要表现为从文章结构入手解析“范文”,从积累语文知识入手整理范文所提供的内容要点和零碎的语文知识点,用类似“生理解剖学”的方法和以获得“生理解剖”结果为认知目的的教学,违背了阅读的根本目的和阅读教学能力的培养目标。网络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融合后的课堂形态呈现出三大特色。

1.学习目标以问题形式序列化呈现。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学科性质和教材内容,由教师和学生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各种形式的有价值的学习问题,使得学习目标问题化出现,并在网络上呈现出来,为学生课内外的探究性阅读设置逻辑起点。

2.学习过程以研讨方式动态化实施。学习过程探究式是指要引领学生主动地获取由教师汇编整理并放置在网络上的相关资料以及其他网络资料,在获得基础信息之后,在课堂教学中,围绕相关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

3.学习活动以网络技术即时性共享。学习活动中,改变过去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科书的单一状况,强调培养学生从网络资源中获取素材,自我改造、重组、创造教学内容的能力,养成学生从网络获取资源的能力和习惯。

一般的教学程序是目标问题导入―进入学习情境―自我阅读探求―网络平台共享―学习效果评价。基于网络环境的语文阅读学习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点。

1.经典单篇课文的深度精读。经典单篇课文的深度精读可强化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这种阅读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深入思考,教师可提供相关资源供学生参考,可用有思维韧度的问题当场进行阅读效果的检测,并由网络技术做出即时评价。

2.多篇同类课文的专题延读,专题延读指的是学生围绕一定的阅读主题,主题丰富灵活,信息容量大,外延宽,传输路径具有辐射性。教师可提供经整理的大量资源,让学生从网上获取相关资源,并在论坛上交流心得。

综合上述两种表现形态,本文重点介绍一个教学案例。本案例的目标定位为:从课文出发,以课文阅读为主,采用问题研讨、互动质疑的方式,走进文本;提示延展阅读范围,以研学策略指导完成小专题研究。

教师首先要做好教学准备:用WEBQUEST的模版制作网页,BBS论坛用的是惟存教育http:.cn新知社区,斑竹ANOTHER为此特别开辟了一个鲁迅小说研究的论坛。在学习任务的设置上,要注意问题的综合化,因此主要设置下列三个任务:第一,知人论世,激趣导入。文学经典不只是讲述一个时代的故事,其魅力在于穿越时空,文学经典《祝福》的魅力在何处?是1924年中国发生的历史事件及其这些历史事件对文坛、对鲁迅可能产生的影响,抑或是小说《祝福》中呈现出的环境与1924年中国社会有相似点,还是说鲁镇与鲁迅的生活环境有相似点?第二,涵泳联想,智慧思考。可通过作者态度揣摩:作家自身的观念与价值判断,往往会渗透性地反映在作品中,即便是现实主义作品。当鲁迅在创作鲁镇的群体形象时,对于祥林嫂、鲁四老爷、柳妈及鲁镇的其他人,作者是怎样的态度呢?也可通过相似作品联想:如我们读过的作品中,有没有和《祝福》相似的场景、人物和情节?可以尝试比较这些作品不同的文学表现张力。还可以借助现实未来意义来阐述:我们现在读《祝福》,将来读《祝福》,会有怎样不同的警示意义?未来的孩子还会喜欢读《祝福》吗?为什么?第三,课文延展,立体呈现。可借助拟题练习:假如我们是话剧导演,自由挑选一段场景来排练,会挑选哪一个情节?会给这幕戏拟一个什么题目?通过角色定位的方式:小说中的人物,我们对谁的印象更深刻?假如由我们来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会希望演谁?对服装、道具、舞台效果等有什么要求?会为自己设计怎样的台词?

其次,按照四个模块设计此次网络学习。

第一模块:网页制作,问题质疑。重点问题要图文并茂借助网页形式来展现,背景资料、作者传记、小说人物鉴赏等重点问题应以专栏形式提供,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思考结论,可在论坛上展示。如:(1)这篇小说是按时间顺序在讲述祥林嫂的故事吗,还是另有自己的特点?结构上的这一特点有什么作用?(2)课文是怎样描写鲁镇祝福景象的?哪些语句带有作者的感情或有特定的思想内容?(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鲁四老爷的,从中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个怎样的人?(4)祥林嫂被抢走时,鲁四老爷反应如何?两次“可恶”、“然而”是什么含义?(5)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是怎样的状态?后来又有什么变化?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时,肖像有哪些变化?从中反映出什么?(6)原来不爱说话的祥林嫂为什么反复讲阿毛的故事?人们的反应怎样?(7)柳妈是一个怎样的人?祥林嫂为什么要花那么大的代价去捐门槛?捐门槛后,祥林嫂有哪些变化?(8)祥林嫂对魂灵有无的疑惑说明了什么?她觉醒了吗?又如何看其出格的反抗?针对以上的问题,教师可以预设一部分,帮助学生深度理解课文,对学生衍生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可以随时补充进网页,尤其是类似第8题的,如果由学生提出,则相当有挑战和价值,一定要抓住有价值的问题,引领学生做出深度思考,进行初步归纳。

第二模块:课文研讨,深化理解。激发学生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教师给予甄别与筛选,讨论,引导问题的深度研究,仿照课题研究的方式。本案例可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开展研讨:(1)鲁迅为什么能创作《祝福》这样的作品?拓展阅读《灯下漫笔》,以更深度地理解作品的主题。(2)《祝福》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我们能读出怎样的时代特征?(3)祥林嫂到底被谁杀害的?鲁镇人的态度让我们想到什么?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自由选题,每个小组重点解决一个问题,并在BBS上做好讨论记录。

第三模块:自由结组,课题研究。以学生阅读为基础和起点,自行结组,合作研究,通过网络资源搜索,进行文献阅读,开展课题研究。教师提供部分文本资源,指导学生查询知网等学术网络资源,每个小组就研究内容做好记录。如:哪些意见,学生之间是一致的?其他同学的哪些意见对自身有所启示?哪些意见会引起争议?我们可以共同合作完成论文(或剧本)吗?有没有将查得的资料来源告诉同学?同学有没有将资料告诉其他人呢?

第四模块:共享成果,多维展示。指导学生开展研究结果的共享,进行个性化的呈现,可以介绍自己的论文,也可以进行课本剧的表演等。

四个模块的学习过程体现出虚实的结合。从阅读与发表意见的媒介来说,有纸制文本,但以电子文本为主。学习过程中,首先,让学生与课文充分对话,挑选自认为精彩的发言贴在论坛里。然后,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多篇阅读,或者从中检索资料解决困惑,或者比较阅读,体会异同。最后,采用综合显现的方式,可书、可画、可演,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展示对问题的理解。从讨论的方式来说,兼顾面对面的亲切交流与论坛可异地异时的交流方式,既需要自主理解又需要合作交流,学会共享资源与智慧。事实上,此种虚实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以课文为出发点的虚实结合的语文课堂学习,既能够完成教材学习的任务,同时又可以拓展学生阅读和思考的范围,让课外的语文学习有了深度与广度,并且有专题性阅读与研究的意味。网络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发挥了其智慧与资源的共享性,实验也提供了很多可借鉴的经验。尤为值得关注的是,网络技术与语文阅读课程整合的课程形态是动态的,可视具体内容灵活变动,并不意味着某一节课需要具备所有环节。

语文阅读学习使师生走进网络,同时也应当使人能走出网络。今天,在网络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质的飞跃的惊喜之余,许多学者都对网络进行了冷静的理性思考。德洛克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提出:教育应该帮助人们与传媒和信息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更有学者认为:人们更应该使教育回归生活,重视现实生活教育,面对面的教育是永远不可消灭的。因此,我们必须摆正语文教学在传统与网络之间的位置,探索面向现代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教学问题,为我国未来教学工作探讨和创造出科学合理、优质高效的新模式,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项开拓性事业,是一项创造未来、保持教学体系生机和活力的事业。那么,我们今天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适当借助网络,拓展阅读与写作的空间,丰富知识面,进有而在实践中探索并建立网络时代语文教学的新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语文教学沿着健康的道路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成栋.现代教育技术全书[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

[2]陈至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R].

[3]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EB/OL].http://.cn.

[4]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C]//语文“四结合”项目第五届年会论文集.

篇4

关键词 电子白板 语文教学 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Use Whiteboard to Optimize Chinese Language Classroom

――On Superiority of Whiteboard in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CHEN Xiaojun

(Zhejiang Linhai Baishuiyang Primary School, Linhai, Zhejiang 317031)

Abstract From the chalk, blackboard plus slides, to projectors, more modern teaching facilities, teaching facilities in these interactive whiteboard appears, is considered a modern classroom education has opened up a new world, but also to classroom education reform has injected fresh blood. In the classroom, teachers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eaching, clever use of the interactive whiteboard unique features, such as screen annotation, screen cover, pages roaming, smart graphics, spotlight, inventory and other functions, design a variety of form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to optimize language teaching. In this paper, the various functions around the whiteboard on the effective use of the language classroom discussions to explore whiteboard technology used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teaching superiority.

Key words whiteboard; Chinese teaching; elementary education

语文教学中使用电子白板,教师可以更好地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精彩,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笔者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谈一谈电子白板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常用功能,通过使用电子白板的不同功能如何提高教学水平,通过互动,让学生加深印象,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1 在屏幕添加批注,信息及时反馈

最为明显的优点便是随时可以在投影内容上进行书写、绘画和修改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电子白板的屏幕批注功能,实现了学生一边思考一边想像一边批画的学习方式,把学生阅读和思考的学习过程和最终的思维成果及时呈现。在教《搭石》一课时,笔者先将重点段落在白板上显示出来,接下来同学生进行交流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认知,可在白板上勾画加批注,请学生走上讲台,拿起电子笔,在白板上操作,谈一谈自己的感悟,把此带进阅读。如在教学“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这一重点句时,笔者边与学生交流,边利用荧光笔圈画出“假如”“总要”这两个重点词,并给“理所当然”这个词加上了着重号,这样以来便于学生很好地理解,又为学生的仿写“假如……,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做了很好的预先铺垫。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不仅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而且能很好地向学生示范如何进行边读边画或批注,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读书的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使师生、生生真正地互动起来,更加富有实效。

2 页面漫游,灵活互动

页面漫游是电子白板所特有的功能,选用此功能,不仅可以在白板上写字,可以移动屏幕,让教师授课更精彩。如教《渔歌子》这首词时,笔者在教学“西塞山”“白鹭”“鳜鱼”“箬笠”“蓑衣”这几个词后,为了检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这几个词后,让学生在课文插图上找到这些事物,在相应位置上写下这几个词。与此同时,在白板上也出示本课插图,请一个学生利用荧光笔在图上书写。由于学生个子较矮,白板位置较高,图的上半部分学生根本够不着,笔者便使用了电子白板的漫游功能把课文插图拖下来,方便学生书写。通过这样的考查,学生的书写及理解情况就清楚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又易于帮助其他学生订正。这样的语文课堂,魅力无限。

3 智能绘图,直观形象

电子白板中提供了各种智能笔、调色板、橡皮擦等多种智能工具,教师可结合文本请学生上台随心所欲地画、写、圈,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一股新鲜的学习气息,无数鲜艳的色彩、无数多变的图像,大大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活动,促使他们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单纯的枯燥乏味的说教式课堂变成精彩纷呈的学生乐于学习的课堂。学生主动参与到电子白板课堂教学所营造的氛围中。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时,这一组教材的主题是“走进祖国西部”,可生活在祖国东部的学生对祖国西部的这些省市根本不了解,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些省市,基于这一情况,笔者在白板上出示了一张中国地图,用智能笔在地图上勾画出西部十二省市与其他省市的交界处,学生看了后就一目了然,清楚地知道西部包括哪几个省市。

4 遮挡隐藏,分批呈现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内容需要逐步呈现,以制造神秘感,来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有些演示的内容就不想让学生全部看到,而交互电子白板提供的遮挡拉幕功能,就可使不同进度,分批呈现,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更能有效引导学生思维发展。比如笔者在教《鱼游到了纸上》这一课,在指导学生朗读描写青年画鱼时的句子时,利用白板的幕布功能先遮挡住“挥笔速写”这部分,指导读“工笔细描”这部分句子,较好地凸现了重点,便于教师分步进行指导朗读。

5 利用聚光,凸显重点

聚光灯的作用是将全班同学的目光集中到屏幕上需要关注的地方。当屏幕上有很多内容时,聚光灯就可以起到牵引视线、集中注意力的作用。聚光的区域可大可小,可以是圆的,可以是椭圆的或方形的,位置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随意调整,以达到教学目的为准。在低段识字教学中,运用聚光灯既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比如在学习了生字词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操作聚光灯,通过聚光灯找到自己认识的字。运用聚光灯,通过这样“一显一找”,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6 巧用库存 ,让资源充分利用

库存丰富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库中的所有资源。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随时调用、可添加、可改编、可重组,可在自建的个人库中添加教学所用的素材,如将相关的图片、视频、音乐等输入后,在课堂教学中随时提取出来,课堂教学变得更有针对性、灵活性、高效性。

此外,电子白板还可以使用放大镜功能、设置定时、课堂拍照、屏幕截图、这些我们可以在实际教学中根据需要灵活选用。

总之,同以往粉笔黑板式教学加幻灯片辅助教学相比,交互式电子白板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更加先进,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让语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如果说一位优秀语文老师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红花,那么使用电子白板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妙用电子白板,结合每一节课内容提前做好电白板的功能分工,充分利用电白板中各种功能才能将自己置身于孩子们的天地之中,那么孩子的语文潜能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尽情地释放出来,这样的语文课堂才会更灵动,更具有魅力!

参考文献

[1] 丁兴富,蒋国珍.白板终将替代黑板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技术――革新教堂教与学的新生代技术.电化教育研究,2005,5.

篇5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生成性资源;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是一门相当复杂的动态生成课堂,一味“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早已不适合如今时代教育的发展需要,也即将被淘汰在教学的历史长河中,取而代之的是动态生成课堂模式。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所以从小就应加强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这是这个时代的需要,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使命。

一、教学中的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是以教师、学生两者互动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使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生成性课堂资源的几率大大增加,教师若不能及时、有效地利用生成性课堂资源,无疑会在整个教学中留下遗憾,同时也错失了与学生更加深层次的交流机会。不过错失挖掘那些在教学中诞生的生成性资源,并不表明我们将毫无作为,因为教学后的反思将会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跳板,通过教师自己深层次的思考和教学经验的总结,使教师能在下一次教学中快速有效地抓住和运用那些瞬间即逝的生成性资源。

我们除了要反思总结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外,还要反思总结这其中的成功点。一堂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经常会出现“在意料之中却也在意料之外”的精彩,甚至在课堂的某个时间段,会生成一些极其自然且成功的地方――生成性课堂资源,成为整堂课的亮点。若我们将这些成功之处记录下来,并进行深层次的反思与分析,就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更加有益的参考。

二、教学后的记录以及方法

无论一堂小学信息技术课是否存在亮点或者有无生成性课堂资源的形成,都要被详细地记录下来。因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所承载的信息量和操作手法都是极为宽广和复杂的,对于小学生这一特殊时期的学习者是很有难度的,若是不能有效地处理这一现象,将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后果,严重时甚至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思想。

教学之后,教师需要记录和反思的是:教学内容是如何导入的,目标又是如何完成的,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响又如何,教学方法又是如何抓住生成性内容并使其层层向教学重点及内容推进的,重点、难点又是如何简单化、趣味化呈现的,那些自然的生成性资源又是在哪种状况下诞生的,有没有被重现或复制的可能,生成性教学又是如何得到有效引导以及控制的,学生在整堂课中积极性又如何,等等。

例如,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信息与信息技术》一课,我们可以这样进行导入:

“同学们,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社会里,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那么什么是信息?信息的作用又是什么呢?现在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昨天有没有看过电视,或者看过动画片?”

我们知道,电视这一信息传递手段早已经飞入每个家庭之中,而且对于小学生而言,通过电视看动画,更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这样就能很有效地导入信息技术课堂所要教导的内容,同时也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创造一个良好的动态互动氛围,同时也为后面的课程内容埋下一个良好的铺垫。

其实,无论学生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信息的概念以及模式就已经融入学生的思想之中,甚至还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惊喜,这也为生成性资源的形成以及运用开了一个好头。正如我所料,在以生活为实例的问题中,学生的积极性几乎都是自主调动的,而为了引入其他的教学内容,我们还可以采用如下问法:

“同学们,既然电视中的动画片都是信息,那么其他的如广告、报纸、图画等,它们又是不是信息呢?”

“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些信息是怎样被获取,又是怎样被传递的呢?”

只有记录不同问题带来的不同反响以及问题中所能形成的生成性资源的几率和运用手段,才能在以后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更好地教学、更好地引导,这样才能体现教师自己的创造性教学思维,让学生更好地去接受课堂中所教导的教学内容。

总之,小学信息技术生成性课堂教学中,教学反思是尤为重要的,只有在教学后经常性地记录和反思,才能加快教师自我实践智慧的形成,提高自己以后利用生成性课程资源的能力。只有教师具备了实践智慧,才能游刃有余地在课堂中及时抓住、判断、分解课堂教学中从小学生那里涌出的各种生成性课程资源,再用到课堂之中,形成新的教育生长点和教育契机,从而推动教学过程中实际情形中的动态生成,才能将一个没有希望的、没有成效的,甚至有危害的情境转化为一个积极健康的教学事件。

参考文献:

[1]董自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形成与运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2(09).

篇6

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推广和应用,使得教育教学的发展步入现代化、信息化轨道。一年来,我校抓住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的契机,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设备和资源,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带动新一轮课程改革。

一、领导重视,严格管理

1、加强组织领导。为了加强远程教育工程的管理,学校领导班子召开了远程教育专题会议,成立了组织机构,制定了远程教育发展规划和应用方案,把发展和推广现代远程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制订到学校发展规划中。成立了以校长孙立伟为组长的远程教育领导小组、以刘君副校长为组长的远程教育应用教研小组、以教务主任何淑波为组长的校本培训小组、以管理员刘玉敏为组长的技术支持小组。形成了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责分工明确。

2、配置专人负责。在学校房屋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设立专用教室,指派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的老师具体负责远程教育设备和资源的管理。目前学校安排远程教育管理人员共三人,一名专职管理员,两名兼职技术人员,负责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和校园网络的管理和维护,学校网站的建设,特别是合理安排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光盘播放室的使用以及调度,做到资源的及时准确利用。

3、强化制度建设。为了保证农远设备和资源的有效利用,我校制定了专用教室使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对设备和资源应用都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及各项评比细则,并组织师生学习贯彻执行。

4、用好设备资源。对农远设备及资源进行登记造册,建立设备登记册、维修记录,资源借阅记录,专用教室使用记录。

5、做好安全工作。对各专用教室安装了防盗门,教学楼一楼窗户安装了防盗护栏,在校园安装了夜视监控仪,卫星接收设施了安装避雷器、添置灭火设备、设备防尘布、安装避光窗帘,做到了“五防”设施齐全。各专用教室使用后,主动关机、关闭显示器及相关设备,每天下班前管理人员检查各室门窗及拉闸。

6、及时维护设备。管理员做到每天及时对远教设备检查和维修,排出安全隐患,保证教育教学应用。做到软件故障自行维修,硬件找售后维修。

二、提高认识,重视培训

1、参加上级培训。 XX年底我校选派了1名教师参加省模式三培训,掌握了农远设备的安装调试及模式三设备与资源应用知识。XX年3月学校又选派了2名教师参加市级摄像培训。2011年8月选派1名教师参加市级摄影培训。

2、加强校本培训。培训对象有校领导班子等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学科教师、班主任、学生。培训内容有远程教育及其模式理论、远教设备及其使用、远教资源的查阅及使用、计算机网络基础、制作多媒体课件。在校本培训中,我校坚持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在集中培训的同时,我们鼓励教师自学,针对一些老教师计算机水平低的实际情况,我们充分发挥老教师课堂教学经验丰富、青年教师信息技术水平高的优势,实行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结对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办法,促进了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老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

通过培训,多数教师掌握了计算机的操作方法和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方法,能积极上网查阅自己想要找到的相关资料,并能根据所接收的远教资源结合教学需要选择自己与教学有关的课件、材料进行合理修改、整理后进行教学。

三、促进应用,提高质量

一是为了保障农远设备及资源的有效应用,制定了教师农远教学应用计划,建立了农远资源应用考核细则,统一纳入学校教师绩效考核评比之中。让远程教育资源“走进课堂,面向学生,用于教学”成为我校教学的指导思想。

二是制定了专用教室课程表,纳入学校总课程之中。对于提高专用教室的使用率,满足所有师生教学需要,对专用教室课程表我们实行动态调整,例如在第一学期,每班远程资源应用课表实行语、数、外、理化每周每班一节和史、地、生、政单双周课表。

三是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在光盘课、多媒体课、信息技术课、学科整合课、实践课、同步课堂等远程资源应用课教学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学科教师,创造性地运用了远程教育资源,实现课堂教学呈现形式及学习手段的创新。如王晓荣老师的语文课堂情境教学,程凤玲老师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李海良老师的几何画板在数学中的应用,宋艳秋老师的基于实践的地方课程教学,梁才奎老师的光盘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融合,曾影老师地理课等都深受学生喜爱。

四是拓宽了德育工作渠道。远程教育工程为德育工作提供了鲜活的教材。我校利用爱国主义影片、专题片和配套的德育教学光盘等资源,通过主题班会、写观后感、板报、演讲比赛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效果显著。

五是促进教研工作的开展。我校教师在参加市、区级各级教研活动的同时,还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研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通过观看讲座、课堂实录等资源进行研讨,形成了“观摩——研讨——实践——反思”的校本教研模式。每周一次教研组会议,研究本周课堂教学集体备课、听课、研讨、反思,及时总结远程资源应用课的经验。远教资源的运用,进一步更新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升了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六是开展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应用年活动。2011年为郊区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应用年,我校积极参与区教科局远程办、进修学校组织的应用年赛课活动。在校内开展了骨干教师上示范课、青年教师上汇报课竞赛。从多媒体教学设计、说课、课堂教学、课件制作等四个方面进行评比。在区视频赛课活动中,地理老师邹艳军的《中东》、语文老师《在沙漠中心》、白云鹏老师的英语课深得区教研员的好评。

由于领导的重视,我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工作在学校教师当中很快形成了共识,学习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目前,我校领导班子9位领导100%会操作计算机;学科教师100%能有效应用农远设备和资源进行教学;100%的教师会查询下载资源库及互联网上的资源;65%的教师能独立制作课件。

农远工程实施过程中,我校师生对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热情很高,校领导先后筹措资金达16万元,先后为多媒体教室添加了功放器、音响、数码展台、摄像头、无线麦克等,2011年6月在8个班级安装了电脑和投影机。在增加硬件投入的同时,我校也注重资源的开发,教师自制的和搜集的资源积累起达2.5g,现在我校教育教学资源总计达500 g。

由于全校老师充分认识到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积极参与、学习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蔚然成风。育龙教师平台和卫星接收资源中的培训教程、教学案例为提高教师的素质、促进新课程改革和教师备课提供了参考和巨大的便利,为学生提供了享受优质资源的机会,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示范,充分显示了远程教育技术的优势,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

四、利用资源,服务三农

一年来,在教育教学应用的同时,我校积极开展为农服务工作。使远程教室达到了“上课学生用,课余教师用,节假日农民用”的“一机多用”,“一室多功能”的目标。每学期配合乡党委、政府,村支两委举行两次以上农村干部远程教育培训,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为农服务工作。组织当地农民学习农村政策、法律法规、农业经营管理和农村实用技术等知识。定期向农民发放自制的实用技术报,运用下载的技术资源的录像刻录光盘赠给农民,我们将致富信息和实用技术送到农民手中,应用于生产,部分农民还在课余时间来校利用网络教室查询信息,通过学习,广大农民朋友了解了国家的富民政策,增强了致富信心。尤其是一些种植业和养殖业方面的资源,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其中很多农民朋友都能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农业实践,反馈效果很好,真正使广大农民享受到远程教育工程带给农民的实惠。

五、加强反思,促进发展

1、理论培训与技术培训同等重要。我校在实施远程教育工作以来,让所有的教师了解现代教育技术、让了解的教师更多地参与、让参与的教师更多地深入、让深入的教师更多地带动。为此,我校远程校本培训不但重视技术培训,更重视理论培训,尤其是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供的关于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解读和学科整合课、光盘课、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课例等方面的知识对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重新解读素质教育、新课程理念,以及审视远程教育在21世纪孩子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实现全纳教育理念,让远程教育工程为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做出贡献。

2、学科整合与辅助教学同等重要。教师们已经把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手段的使用,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断探索,我校教师深深地认识到现代教学媒体应该在新旧知识的连接处运用;在教学的关键处运用;在教学的难点处运用;学生思维的困惑处运用。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对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拓展学生思维、调控教学信息、优化教学过程等都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在实践教学的探索中,我校既重视教师利用远程设备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又重视学科整合,在利用网络教室进行的学科整合课,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综合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现代教育媒体运用于教学,不仅可以作为知识信息的载体、调控教学的有效手段,而且可以将远程教育设备和资源做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教育应用与教学应用同等重要。在远程教育资源中有大量的、丰富的、直观的德育素材,我校在将远程教育资源应用于教学的同时,注重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德育活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光盘资源和卫星下载资源中有涉及爱国主义教育的影片和专题片,有如奥运主题班会、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等等大量的可供我们进行德育活动的素材,我们通过主题班会等各种形式开展系列教育活动,这些资源的应用,使教师单纯的说教变成了直观形象的教育,寓教于乐,学生更益于接受,教学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