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节能减排措施范文

时间:2023-10-17 17:25: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节能减排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生节能减排措施

篇1

在这个暑假,我对我们家的节能减排情况进行了调查。爸爸曾经管理过一个国家863计划支持的节能灯项目,所以他是我们家节能减排的先锋,他特别注重绿色消费的理念。妈妈是个中学老师,平时在学校经常向学生灌输节能减排的意识,她是我们家节能减排的主要执行者。我是一名小学生,在学校经常参加环保方面的宣传和实践活动,我也是一个小小环境保护使者。

就在前年,我们家购买了新车和装修了新房。为了决定买什么样的车,当时家里还开展了讨论,最后的结果是买了辆1.6升排量的车。为此爸爸还受到了同事们的调侃,说他等于没买新车,因为他原来开的也是1.6升排量的,爸爸解释说,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买小排量的车就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最近汽油价格上涨了,那些叔叔们都夸爸爸有眼光。装修新房时,为了节能爸爸也没有少动脑筋,家里21盏照明灯都选用了节能灯,3盏背景灯也选用了LED节能灯。在购买空调、冰箱和洗衣机等电器时也都选用了能耗标识尽可能低的节能产品。为了提高房子的节能效果,在装修时还选用了“双层真空”节能门窗玻璃。爸爸介绍说,节能灯的每瓦光通量能达到60流明以上,而普通灯泡每瓦的光通量一般都在10流明以下,使用同样功率的节能灯要比普通灯泡节约5-6倍的能源。一个7W的节能灯相当于一个40W普通灯泡的亮度,折算成电费,一个8000小时寿命周期的节能灯使用下来可以省下约160元电费,相当于320度电。经过初步测算,我们家仅在电方面由于使用了低能耗的电器和节能灯,一年可以省下约1200元电费,相当于2400度电,为国家节约了960公斤标煤(1度电=400克标煤),减排了约2392公斤二氧化碳,相当于减排了652公斤碳(节约1度电=减排0.997公斤二氧化碳=减排0.272公斤碳),取得了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妈妈对家里的垃圾做了分类处理,将可以回收的废品进行收集,不可回收的垃圾交由物业统一收集。据有关研究表明,回收一吨的废纸可以再生800公斤的再生纸,可以少砍伐17棵大树。为了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妈妈经常用淘米和洗菜的水浇阳台上的植物。为了尽可能的少使用塑料袋,妈妈每次去超市购物都自备环保袋。家里的废电池由我负责收集,我把废电池收集在旧的可乐瓶里,在地下储藏室已存满了三大瓶废电池。我们家除了上面已介绍的节能减排措施以外,平时还养成了随手关灯、及时拔掉未在工作的电器插头等节能减排的好习惯。

我们家的节能减排尽管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难点。有些好的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比如:在购买家用电器时一定要注意能耗标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空调、冰箱和电热水器等家电都贴有能效标识,共五个等级。等级越低表示产品越节电,等级最高的5级,表示未来要淘汰的高耗能产品。在购买节能灯时一定要注意安全认证标识,标记为“CQC”,要注意购买质量好的产品,如果购买了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使用寿命很短且频闪严重,不仅起不到节能减排的效果,而且还会影响到用眼健康。

从我们家的节能减排调查情况来看,目前主要还存在两个方面的难点,我们小区尽管已实现了垃圾的集中收集,但还没有标准化的分类,如果能够按照“可回收、厨余、有害和其他”等形式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那将会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另外一个难点就是废电池的处理,家里将废电池进行了收集,但目前能够进行科学处理的单位还很少,我们家的废电池至今还只能躺在储藏室里。这些难点还需要政府、社会以及我们每个人去努力想办法解决。

篇2

环境教育是小学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帮助他们从小树立节约和环保的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将来他们才能成为环境保护的生力军。

二、设计目的

1.让学生了解“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在对照自身行为方式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做一个“节能减排”的实践者和宣传员。

三、方法

讨论法、朗诵法。

四、活动准备

1.搜集、整理各种媒体上关于“节能减排”的新闻材料;

2.制作相关多媒体课件;

3.排练小节目。

五、活动过程

1.宣布活动开始

主持人(女):在广袤的太空中,地球是我们温暖的家园,诗人们说它披着梦幻般的蓝纱,用让万物景仰的姿态养育了我们人类。可是,我们又为它做了些什么呢?当臭氧层出现空洞,冰川渐渐融化,当肆虐的洪水疯狂地剥夺着我们的生命,当昔日温柔的地球母亲变得狂躁不堪的时候,我们已经被推向了环境保护的边缘。

多媒体展示图片: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各种极端天气图片、厂矿浓烟滚滚的情景。

主持人(男):来自美国几家著名科学研究机构的6名科学家于2012年6月在英国《皇家学会哲学汇刊A辑》上发表了长达29页、名为《气候变化与微量气体》的论文,明确向世界提出警告:人类文明正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威胁,这一威胁比联合国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预计的更加严重,如果不努力遏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即将面临的危险将超出我们的掌控。

请大家看这样一组资料:

多媒体展示内容:

(1)2012年6月5日是第36个世界环境日。此次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中国主题为“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过去的100年尤其是近50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生存、享受能力的提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日益严重。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森林植被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和空气污染,土地荒漠化,水资源危机,海洋环境破坏以及有毒化学品污染,放射源污染,有害废物越境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使人们饱尝了环境恶化的后果。因此扼制环境污染,实施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最强音。

(2)新华社2007年6月3日受权《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约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3)2012年8月6日,国务院以国发〔2012〕40号印发《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该《规划》分现状与形势,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主要任务,节能减排重点工程,保障措施,规划实施6部分。

“十一五”时期,我国节能法规标准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初步形成,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与环保执法监察相结合的减排监督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

“十二五”时期如未能采取更加有效的应对措施,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将日益强化。从国内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升级,我国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受国内资源保障能力和环境容量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更加突出,节能减排工作难度不断加大。

从国际看,围绕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博弈更加激烈。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部分发达国家凭借技术优势开征碳税并计划实施碳关税,绿色贸易壁垒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绿色经济、低碳技术正在兴起,不少发达国家大幅增加投入,支持节能环保、新能源和低碳技术等领域创新发展,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节能减排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抓住机遇,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讨论环节

主持人(男):现在“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我国的热点话题,那么对照我们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你的哪些行为是在浪费资源呢?大家不妨来讨论一下,请尽量从生活小细节入手。

学生讨论。

主持人(女):大家讨论完了吗?让我们一起来检讨一下那些看似不起眼,却危害环境的一些行为吧!

学生发言,多媒体课件展示平时拍摄的生活图片:

图片1:体育课后,同学们拿着瓶装水狂饮,空塑料瓶堆满了垃圾箱。

图片2:晚自习前,天色很亮,但教室里的灯全打开了。

图片3:某同学用的草稿本全是新的,有页纸上只写了几个公式就废弃了。

图片4:洗衣池里的水龙头一直流着水。

图片5:有人出行,即使很近的距离,也要打出租车。

图片6:夏季,空调的温度被调到了20摄氏度。

主持人(男):看来,在生活中我们不经意的一些举动居然和环保息息相关,那么,我们该为地球做些什么呢?究竟怎样做才是“节能减排”呢?让我们先来看看专家怎么说。

多媒体展示内容:

倪维斗(中国工程院院士):节能是一件大事,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工业结构的调整,先进技术的引进,各级政府对经济发展意识的转变,等等。但节能又是一件件小事——空调调高一度,出门记得关灯,少坐电梯,少开汽车,这些并非是多么难的事情,只要你愿意,人人都可以做到。节能减耗的实现就在人们的举手投足之间。

对普通百姓来说,应该把节能当作自己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它关系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着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现在有些人在消费方式上不加选择地模仿西方,更有甚者以奢侈豪华为荣,这导致了能源的极大浪费,要想节能就必须改变这一观念。

李铁男(中标认证中心主任):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GDP的显著增加,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能量消耗。其中,智能家电使用的日益普及,政府、写字楼办公产品待机耗能较高,待机能耗不容忽视。2002年,由中标认证中心负责实施待机能耗的节能产品认证计划,旨在推进中国整体待机能耗降低工作。

截至目前,中国“一瓦计划”已将产品种类从彩色电视机扩展到打印机、计算机、显示器、复印机、传真机、DVD等十一类产品,现有2208种产品达到节能产品认证要求。

同时,针对彩电、图像设备、风扇、计算机、服务器、机顶盒、DVD播放器和外部电源等产品,中国制订或正在制订新的一瓦实施计划。

马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当前中国政府已经把节能减排的任务作为约束性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个省市和有关的能源消耗大户。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也在逐步引入到这个领域。

在法律手段方面,中国颁布了《环境保护法》《可再生能源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在经济手段方面,中国政府正在逐步理顺资源型产品的价格,使它能够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和环境的损害程度;同时,在财税政策方面,对于节能技术、节能产品的推广应用,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正在落实之中。

主持人(男):现在,大家找到答案了吗?其实,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节约”——节约水、节约电、节约能源,不再对大自然进行无休止的索取和损耗。希望大家结合实际情况为咱们这个刚组建的班集体策划“节能减排”班规吧,因为只有真心爱护环境,我们人类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主持人(女):每个人都是一个火种,我们还应该当宣传员,把这些环保的理念带给亲人朋友以及每一个我们认识的人,让这个“节能减排”的阵营真正成为地球母亲的保护神。只要我们人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踏踏实实做好“节能减排”,地球仍然是茫茫宇宙中人类最可爱的家园。

3.结束环节

音乐声响起,演出小组上讲台演唱《让世界充满爱》,多媒体播放我国实施“节能减排”的图片。

主持人(男):节约能源,减少碳的排放量已经摆在了每个地球人的面前,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捍卫地球家园的有效途径。从身边小事做起,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吧!

主持人(女):“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节能减排虽是大事,但只要认真用心地从小事做起,我们每个人都是拯救地球的大英雄。

篇3

1、认真履行监督检查职责,认真开展对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检查,重点针对项目立项审批、建设质量和安全、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加强监督检查,保证中央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2、切实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围绕移民工作,加强对移民安置、移民政策兑现、征收征用土地、城镇房屋拆迁等专项监察。严格执行移民安置及政策兑现的相关规定,坚决查处少数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作风不实、办事不公等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

3、切实加强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督促有关部门建立健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相关配套政策和工作机制,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执法监察。坚决查处假借改革之机变相侵占集体林产、侵害林农利益,违规违法低价转让林地、乱砍滥伐林木、领导干部参股入股等违纪违法案件。

二、进一步加强对“四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防止违纪违规问题发生。

1、继续加大对建设工程招投标的监督工作力度。一是抓好我县出台的招投标管理办法的贯彻落实。二是制定招投标行政监察规定。三是配合和督促有关部门加大对招标机构和监理机构的清理和监督管理,规范中介机构从业行为。积极推行招标文本规范化建设,严格规范规模标准以下政府投资项目比选程序。四是进一步理顺工程建设招投标举报投诉处理机制,继续推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廉政合同”制度,加大对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中虚假招标、围标、串标、层层转包、违法分包及低价中标高价结算问题的查处力度。

2、继续加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系列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一是督促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拍挂的操作规范及监督管理措施,积极推行划拨、协议出让国有土地公示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土地调控政策,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和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会同国土部门开展节约集约用地专项执法监察。二是督促有关部门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土地征用和出让程序,积极探索经营性基础设施用地有偿使用办法,进一步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三是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重点查处非法批地、以租代征、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等方面的问题,坚决纠正违反耕地保护制度的行为。

3、继续监督和改进政府采购工作。一是督促有关部门根据省、市的相关要求,制定我县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编制和执行采购预算和采购计划,不断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和规模,扩大定点、协议采购的品种和范围。二是督促有关部门完善政府采购制度,严格采购方式审批程序和使用专家库进行评标,提高公开招标采购的比例,制定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分散采购管理办法,规范非招标方式采购评标行为,严格执行采管分离。三是逐步推行政府采购招标文件范本,规范采购人行为。加快政府采购信息建设步伐,探索引入政府采购网上招标、评标,缩短采购周期,提高采购效率。

三、加强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大对节能减排工作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的力度。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加强对重点区域和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督检查,督促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积极推进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严肃查处违反国家能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案件,重点解决各单位各部门不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违规审批或核准立项等问题。加强对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四、加强对安全生产政策法规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会同安监等相关部门对全县落实安全生产开展执法监察,对20**年以来全县范围内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责任追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有关行业和部门认真落实监管职责,抓好安全生产。加强协调配合,坚持推行联席会议制度,规范和完善事故调查处理和责任追究工作机制和程序,着重查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行政监察对象存在的不依法行政、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职的问题,对失、渎职行为要严肃追究责任。严厉打击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涉及的刑事犯罪和瞒报、逃匿等违法行为,依法依纪严惩事故责任人,坚决查处事故背后涉及的腐败问题,积极发现、及时移送案件线索。

五、继续推进专项工作的监督检查

1、加强对春季造竹的监督检查。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苗木的采购、验收进行监督检查,杜绝暗箱操作。

2、加强对特殊党费项目设施的监督检查。加强对特殊党费项目设施中项目立项、使用等情况的监管。

3、加强对义务教育经费的监督检查。确保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切实减轻中小学生学习、心理、经济负担,从源头上治理教育乱收费。

篇4

关键词: 班队建设 大教育 小细节

目前的少先队工作,宏观教育占大多数,很少把这些大的宏观教育融入到队员的具体学习生活中去。而小学的孩子们对宏观事物并没有什么概念,他们还停留在自我世界里,所以对外部给予的东西接收得少之又少。面对这种情况,往往中队教育尤为重要。下面我就在工作中的一点体验诉诸纸面,与同仁们分享。

一、大教育小细节之革命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

革命传统教育是我国少先队教育的主旋律,也是我国少年儿童了解祖国过去艰苦岁月的主渠道。例如三月份的“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四月份的清明祭扫革命烈士墓活动,九月份的弘扬民族精神月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对少年儿童进行革命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勤俭节约教育,等等。但是近年来这些活动越来越表面化、形式化,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走马观花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在工作过程中,我不断地观察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结果发现,“学雷锋活动”就是那一天的事情,过了这一天,部分学生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我行我素,穿戴要名牌,吃饭挑三拣四,零用钱少则几十元,多则上百元随便花,买来的玩具各式各样。这些和雷锋同志的助人为乐、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的精神大相径庭。为此,我在班级建设了“雷锋角”,让班级学生时刻记住雷锋和雷锋精神,让这种精神时刻提醒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雷锋角”在开学初设立,在三月份结合学习雷锋纪念月,把整个活动延续一个学期。(雷锋角如图)。

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活动把雷锋精神具体落实到队员在平时的集体学习生活中去,再通过辅导员的讲评引导,一个活生生的雷锋就完整地出现在队员面前,“雷锋精神”体现在了队员实际行动中,也就扎根在了队员的心里。

近年来的纪念革命烈士清明扫墓活动往往同春游活动相结合,每年清明的前一周学生就盼望着这一天了。当这天来临的时候,每个少先队员都穿得花枝招展,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坐着包车前往烈士陵园。这哪里是给革命先烈来扫墓。再看看所有的学生,对烈士的英雄事迹匆匆看过,便留恋于花花草草、假山池沼之间了。有些学生干脆就大吃大喝那些从家里带来的东西。在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今天,诸君可曾想过是否要改变这种活动方式呢?我认为如果祭扫烈士墓后,到那些近郊的农村小学去看看,到经济较贫困地方去走走,然后让学生再想想现在的幸福生活,这样强烈的对比是否会对参与活动的对象有所触动?这时辅导员再来点儿“忆苦思甜”的佐料,效果是不是更好呢?

二、大教育小细节之融时代特色于身体力行之中

时下国家提出了一系列的节能减排措施,于是“低碳”成为当下人们的口头禅,见面就问“你低碳了吗?”。各层组织都在抓低碳,作为一级组织,少先队也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就此,不少学校少先队开展“绿色环保活动”,如搜集矿泉水瓶,废电池,等等。因此,在学生中出现了找不到矿泉水瓶,买几瓶过来,分给大家咕咚咕咚之后便有了;没有废电池,爸爸妈妈买来,立马将家里所有电器的电池换一遍,管它还能用否。等现象殊不知,在平时的生活中哪怕少坐几次私家车,随手关灯关风扇,吃饭时少用一次性筷子,洗手后少用点纸巾等都是低碳的。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就需要辅导员时刻注意,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能够跟随一个人一辈子,而这个个体一直都是低碳的。低碳不是开展一两次活动的问题,是要将教育工作贯穿到个体教育的点点滴滴的行为之中。

三、大教育小细节之自我行为教育的引导

近几年每逢大学生新生报道的日子都有这样的新闻:“某某大学一新生报道,都带有庞大后勤服务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姑妈、叔叔等)10余人,行李箱10来个,袜子100双等。”看了这样的新闻,真有点悲哀。常常有人说:“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进行行为教育”,本末倒置。小学生一进入学校我们教他们五星红旗的来历,五角星代表什么;队旗的来历,队旗为什么是红色的;我的党是什么样的党,镰刀斧头代表什么;可是我们却忽略了这些独生子女的行为规范教育,集体合作意识的培养,自理能力的锻炼。导致某些大学生生活还不能自理。目前甚至有些学校还引进了物业管理,校园的卫生等都是由物业管理人员负责,学生来了就是上课。

学生在家里有父母、爷爷奶奶包办,到了学校有社会包办。请问我们能包办到什么时候?教育不单单是学习知识,还包括“育”,育其讲文明懂礼貌,育其自理自立自强,育其敢作敢为敢担当,育其团结协作共进取,育其自尊自爱懂廉耻,等等。然而这些需要教育环境提供必要条件与营造合适的氛围,还需要教育者细心周到的引导。试问温室里的花朵何时才能撑起天空那朵洁白的云朵呢?

四、大教育小细节之家校合力

目前很多地方的教育机构都在积极倡导大教育环境,从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的大教育环境。在这一教育链中,家校的配合尤其重要。因为我国的国民素质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所以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就需要教育者把家长的教育纳入到素质教育中来,成为素质教育的有益补充。曾听到很多教育工作者这样抱怨:“某日学校开展遵守交通文明出行的安全教育主题队会,学生学习得很认真,也都接受了。可是放学后,妈妈带着小朋友在斑马线上不耐烦了,硬拉着叫着‘红灯!红灯!’的小朋友过了马路。”可想而知,学校开的安全教育主题班会,那种教育效果在那一刻荡然无存,灰飞烟灭。所以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我们有必要把“育”字带到他们的家中,让每个人都能够分享学校教育,让大教育名副其实。

总之,作为辅导员也好,班主任也好,我们都要为孩子负责,为国家负责,要避免不切实际的大教育,要在实实在在的学习生活中教育孩子去体验,把大教育融入到学生的具体行为之中。

篇5

关键词:小学科学 课堂教学 环境保护 绿色

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大多数的小学生环境知识较少,他们只是对日常生活型环境问题有所认识,而对环境污染的原因、生态环境的恶化等问题没有更深层次的认识,这表明,他们的环境意识尚处于浅绿层,这需要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改变现状。

一、小学生环保意识淡薄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的原因

学校所教与社会现实所表现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例如,老师教学生要集中处理或带到垃圾堆再扔垃圾,而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给学生的示范却是随地可扔、随手可扔,并不会受到社会谴责或处罚。由此可见,全民环境意识不强,直接影响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进一步削弱了本来就很薄弱、不系统的学校环境教育。

(二)学校教育的原因

小学的环境教育还没有制度化,没有统一的环境教育教学大纲和教材,缺乏对环境教育应有的重视,甚至有的学校目前还没有开设环境教育课程。小学环境教育缺乏专职教师,大多数教师在环保知识、环境技能和环保法规方面未接受系统的培训,环境教育的师资培训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和机制,师资的缺乏已经影响到了环境教育工作的大范围开展。

(三)家庭原因

家长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子女,正确的言传身教会起到榜样作用。如果父母做的与学校所教的不一样,则会削弱学校环境教育的效果,甚至还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例如学生在学校接受环保意识教育,而回到家看到的是家长对水、电的浪费,为方便使用一次性用品等。

二、培养小学生环保意识的有效措施

(一)充分挖掘小学科学教材中能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的内容

1、从学科的内容和特点来讲,小学科学课与环保教育有着更多的共性,其内容丰富、知识面广。

(1)道德教育内容

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境对废弃物的容纳能力是有限的,对资源的无节制掠夺开采,对环境的任意污染与破坏,必然受到自然界的惩罚,通过破坏环境来侵犯他人的利益,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必将受到社会的谴责,从而明确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新型环境道德观念。如四上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六下第五单元的《神奇的能量》……

(2)行为教育内容

要求学生成为大自然的优秀管理员,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讲究环境卫生,节约用水用电,收集废纸废铁,爱护花草树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主动参加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投身于环保事业。如三上第四单元的《它们是什么做的》;三下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六下第二单元的《遗传与变异》……

2、充分挖掘环境保护的内容,运用探究式学习方式,有效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

(1)把科学知识与周围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紧密联系起来

如在学习《关心天气》这一单元,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感受,分析冷热、刮风、下雨等现象,特别是经常影响本地的台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使学生们知道这些主要是由自然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趋利避害,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课堂上巧妙穿插环保知识渗透环保意识

科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教师不给出固定格式的结论,而是由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搜集、阅读文字资料,实地调查问题现状等学习活动,使学生自己得出恰当的结论。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各种各样,也可能是比较一致的,教师要根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引导学生讨论所得结论的合理性,但不必统一到教师事先准备的结论上。

(3)结合实践操作,增加感性知识,深化环保知识的学习

科学教材安排了大量的与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如《植物的一生》、《它们怎样延续后代》、《生命之源――水》、《我们周围的空气》等等。可以说几乎每个单元都能挖掘出关于环境教育的内容,但这些环境教育的内容,多是以潜在的形式蕴含在科学知识之中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具体内容选准知识点,灵活机动地进行渗透。

(二)积极利用目前社会上空前高涨的环保气氛,大力宣传环保的意义

1、结合环保热点问题激发小学生“学环保、讲环保”的动机

结合2007年9月的《节能减排全民科技行动方案》。对此类身边深有感受的一些事例,学生既能思考又能理解,不但理解了政府政策导向,而且对有关水文、气候、工农业生产等知识有了较深理解,有效地接受了环境教育。

2、结合有关环境的纪念日,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纪念日,有意识、有计划地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如3月?12日植树节,带领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学生实现了参与环境保护的愿望,在劳动中提高了环保意识,也深化了课本上有关知识的学习。

3、联系生活实际,强化环保意识

在我们周围,还有很多破坏环境的事例,如向大海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甚至随地小便,想必我们的学生不可能没见过这些不文明现象,教师都可以把这些插入到课堂中,并展示实地拍摄照片,交流这些现象对人类自身造成的危害,并让他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为环境保护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在“学生的小课题研究”的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

篇6

一是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更加突出了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骨干企业培植、优势产业发展、品牌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效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利税、利润分别达到561.5亿元、265.1亿元和150亿元,分别增长25%、30%和29.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1%,销售收入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分别达38家和495家。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劳务输出、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尤其是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生产和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成为农业经济的亮点和增长点。全年粮食总产551.8万吨,创历史新高。被国家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市。服务业和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84亿元,增长17%,十大商贸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完成投资5亿多元。实现旅游收入21.5亿元,增长34.6%,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民营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实缴税金48亿元,增长41.7%。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2.5:55.5:32。

二是对外交流合作步伐加快。抓住机遇大力实施“南融北接”战略,加强与省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依托优势企业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先后赴江浙、京津、港台、日韩等地区和国家开展招商活动,把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推向了。先后与天津滨海新区和济南市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滨海新区建立了友好市区关系。截止目前,全市与济南和滨海新区签订合作项目388个。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投资贸易洽谈会暨2007新能源论坛。石化总厂与中石化合作投资25亿元的搬迁扩建项目正式运作,一批投资数额较大的外资项目开工建设。全市共引进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100多个。全年完成进出口总值1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3亿美元。

三是转变发展方式成效明显。把自主创新、节能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科技创新、污染治理、发展生态经济等工作均取得良好效果。高新技术企业较快发展。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禹城分中心挂牌,金麒麟集团企业技术中心通过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希森中联集团被认定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年共实现减排COD1.4万吨、二氧化硫2.1万吨,分别完成总削减量的9%和10.16%,超额完成了年度任务目标,在省政府初次核查中列第二和第三位。万元GDP能耗下降3.17%,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年度节能目标。生态经济进一步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呈现良好前景。

四是城乡面貌发生较大变化。城市建设各项重点工程基本完成。新城教育中心、商务中心部分工程开工建设,体育中心一期工程正在加紧实施。把老城区改造提上重要议程,较好地完成了小街小巷改造任务。城市管理净化、绿化、亮化、硬化、美化“五化”工程和交通秩序整治成效明显,城区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6.8亿元,其中投资8亿元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000多公里,建设大中桥梁200座,村村通油路率达到97%。农田林网建设和村庄绿化取得新的成绩。

五是和谐德州建设扎实推进。市政府年初向群众承诺的“十件实事”基本完成。顺利完成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全市农村中小学生实现了免费入学。所有县市区均纳入省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新增城镇就业8.1万人,“4050”等困难群众再就业5000多人,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较上年增加2万多人。农村人均年收入低于800元的8.6万特困户、13.7万人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月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30元,实现了农村低保人数和贫困补助金额历史性突破。城市低保进一步规范,市区低保标准提高到每月180元,县市提高到每月160元。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率达到70.5%。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投入2.8亿元,又有2200多个村90多万人用上了自来水。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社会治安秩序保持稳定。

同时还要清醒地看到,在发展中我们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推进工业发展的难度加大。今年4月1日起新修订的《节能法》正式实施,高耗能企业的技术改造受环评、安评、能评等制约越来越大。国家退税政策的调整,使我市棉纺织业面临着退税减少和棉花、棉纱价格倒挂的双重危机。总体来讲,我市的化工、棉纺织、建材、造纸等传统产业都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新上工业项目也会面临较大的困难。同时,今年《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中小企业经营成本将大幅上升,我市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也将面临严峻考验。保持投资较快增长的任务艰巨。去年以来,人民银行已先后6次上调存贷款利率、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特别是去年底人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是2003年以来上调幅度最大的一次,达到历史最高点。中央经济工作会把“防过热、防通胀”作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我市保持货币信贷适度较快增长和投资较快增长的任务非常艰巨。财政收支矛盾比以往更加突出。今年,全市面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税收制度改革等多项政策调整,财政增收压力很大。新《企业所得税法》将正式实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其中内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由33%调整为25%,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由17%调整为25%。利息所得税税率由20%降为5%。这两项因素将造成地方财政收入较大缩减。同时,落实工资及津贴政策,提高社保范围和水平,增加关系全局的重点事业投入等,都需要更多的财力支持,全市收支矛盾更加突出。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难度加大。随着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逐步深入,涉及被关停企业职工安置、债权债务处置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市工业结构偏重、高耗能行业所占比重较大,目前COD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在全省居第一和第二位,分别是环境容量的2.9和1.4倍,远高于全省主要污染物的平均削减指标,今年全市节能减排的形势将更加严峻。面临的区域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当前,全省各市的发展都进入了新阶段,各地发展的优势日益突出。滨州、聊城、菏泽等西部三市发展势头迅猛,给我们造成很大的压力。可以说,我们已经处在一个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关键时期。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面临的困难较多,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夺取农业丰收、确保主要农产品供给的基础尚不牢固;价格上涨的压力更加明显,受国际粮食价格持续走高等影响,粮食、猪肉等价格仍在高位运行,服务类价格呈结构性上升趋势,资源性产品价格积累的矛盾较多;能源原材料和生产要素价格仍呈上涨趋势,企业生产成本将大幅上升,而下游产品受市场需求的制约,销售价格难以相应提高,部分行业利润空间缩小;就业的形势仍然比较严峻,社会保障基金支付压力较大,加上做实个人账户的因素,全市缺口达2亿多元。对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对存在的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有足够的估计和清醒的认识,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更加努力地做好各项工作。

一、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和要求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各级政府换届后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对于加快向全省平均发展水平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对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确定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1)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GDP增长13%、争取15%,人均GDP达到2300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争取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争取25%。外贸出口增长10%、争取12%。(2)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增加值和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均提高2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争取2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所占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3)节能环保取得新进展。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7%,二氧化硫和COD排放量分别下降6%和5%。(4)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新增城镇就业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5)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去年全市平均水平之内,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些目标,除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外,都是预期性、指导性目标。各县市区要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结合本地实际,对各项指标做出适当安排。在具体工作中,发展指标要定得高一些,只要是有质量、有效益的速度能搞多快就搞多快。

今年的经济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十三次党代会和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方式转变,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深入推进工业强市、科教兴市、民营推动、开放带动四大战略,大力繁荣发展服务业,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全市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为实现赶超全省平均发展水平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实现以上目标和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坚持做到“好”字优先,好中求快,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势头。具体到我市,“好”是“快”的前提,“快”是“好”的应有之义。强调“好”决不是忽视“快”、放弃“快”。必须把科学的工作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结合起来,准确把握德州需要加快发展这一现实,在坚定不移地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在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基础上,要发挥好我们的优势,始终保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努力做到好中求快,又好又快;要把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变成我们更好更快发展的重大机遇,通过“保”,尽快做大我们的优势产业,千方百计上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好项目、大项目,通过“压”,逐步淘汰劣质产业和落后的生产能力,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内部结构。这几个方面,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我们更加深入地去研究和把握。

二、努力在“好”字上有所作为

中央提出,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今年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规模过快增长,从严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对此,我们要认真领会、用心把握,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指示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宏观调控的部署上来,做到行动坚决、令行禁止。虽然我市不存在投入过快、经济过热的问题,但是在加快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结构的优化、质量的提升和效益的提高,在推进科学发展上立志有所作为。

(一)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在保持合理投资增长速度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投资的质量和效益。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全市投资增长继续保持在25%左右。各级要把工作重点放在调整投资结构、把握好资金投向上。要积极引导各类资金投向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投向自主创新、高新技术产业,投向先进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投向节能减排和环保产业,投向现代服务业、社会事业和民生事业。为此,今年市级财政安排将突出四个重点:1、加大对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结构调整的投入,促进发展方式转变;2、落实中央和省、市改善民生的各项政策,使覆盖城乡的教育、医疗、就业、优抚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3、增加对重点社会事业投入;4、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要按照建成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集中力量抓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要根据国家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带来的新情况,大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完善银企合作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政银企合作活动,努力实现货币信贷的平稳较快增长。要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推进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的互利合作。

(二)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上重要位置,完善创新体系,突破关键技术,加快成果转化,今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达到50%以上。突出企业自主创新主体作用,加快建设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骨干企业要拿出更多的资金搞科技创新,市、县两级财政用于科技研发的经费要达到本级财政预算支出的1%以上,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集中力量突破新能源、生物工程、节能减排、机械制造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加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步伐。充分发挥禹城高新区和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聚集效应和示范作用,抓好陵县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禹城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建设。

(三)提高财政收入“两个比重”。加强宏观税负分析,扎实开展企业纳税评估和社会综合治税,抓好重点税源、重点行业的税收征管,不断挖掘新的税收增长点。严肃税收征管纪律,严格落实税收减免政策,严厉打击偷税、逃税行为,防止税收流失,做到应收尽收。全面落实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加大对增值税转型、资源税、个人所得税、耕地占用税、燃油税等方面改革的研究。加强非税收入管理,不断清理规范非税收入项目,取消不合理收费。通过一系列措施,切实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实现财政收入总量和质量的明显好转。

(四)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坚持生产和流通一起抓,缓解重要农副产品、能源原材料等产品的供需矛盾。稳妥推进价格改革,合理把握供水、供热等政府定价项目调整的出台时机和力度,适时疏导价格矛盾。完善和落实低收入群体补助办法,化解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众生活的影响,特别是要增加对生活困难群众和学生食堂的补贴。物价部门要密切监控市场物价,加大价格行政执法力度,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和价格秩序。

三、突出做大做强工业和提升服务业两大重点

工业和服务业发展事关全市综合实力增强和经济结构优化的大局,是今后必须着力抓好的重中之重的工作。

坚持“工业强市”主导战略。按照市十三次党代会和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力抓好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植等重点任务的落实。今年在工业发展当中,要突出做好四件事情。一是加强骨干企业对外合作。紧紧抓住中央直属大企业、大集团和国内外上市公司寻求合资合作伙伴的机遇,进一步巩固前期我市骨干企业与央企商谈合作取得的成果,加快合作项目的推进实施力度,争取在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与大企业集团合资合作上迈出坚实步伐。石化总厂与中化集团的合作搬迁扩能项目国家国资委和省政府已经批准,发改委、经委、规划、国土、环保、安监、质监、工商、水利等部门要积极协助办理项目开工手续,同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做好相关村庄搬迁工作,争取在上半年开工建设。中国建材集团整体收购晶华集团大坝公司的合作项目,力争一季度合作资金到位,大坝公司的生产经营要保持稳定增长,效益明显好转。晶华集团要加快运作投资2.3亿元的超薄玻璃项目,浮法三线和石膏板等项目的对外合作要尽快启动。各县市区要积极做好靠大联强工作,拿出优势企业主动寻求对外合作,推动外地企业与本地企业的改组改造、兼并重组,实现企业的快速扩张。二是加快推进企业上市。企业上市是应对今年资金紧张形势、推进企业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我市有很多优质的上市资源,完全可以在上市工作中取得更大突破。有关部门要加大上市工作的宣传、指导力度,帮助企业负责人解放思想,加强上市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积极搞好上市培训和推介。要按照“培育一批、改制一批、上市一批”的工作思路,筛选30家企业进行重点培植,今年争取有8家企业完成上市辅导并推荐上报,力争保龄宝、华乐等3—4家企业实现上市。三是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各县市区、各部门特别是重点企业,要把抓投入、上项目作为实现工业崛起的重要措施,对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要整合资源和要素,力促力保,加快推进。对华鲁恒升20万吨醋酸、恒源石化80万吨重油快速裂解等项目,要强化督促调度,加快建设步伐,力争早日竣工投产。今年,要着力帮助解决莱钢永峰、德齐龙化工、通裕、德隆机床等13家重点骨干企业在项目建设中遇到的资金、土地等问题,为企业发展扫清障碍。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不断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千方百计确保工业投入,使工业投资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四是大力推进企业经营管理创新。鼓励骨干企业深化产权和组织管理制度改革,健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继续推进企业改革,完成宏力集团、鲁王化机公司的破产工作,指导德州医药股份公司搞好规范运作,确保德棉集团、泰康公司、锅炉公司、粮食系统企业改革改制取得较大进展。

把发展服务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一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以建设服务鲁中、辐射鲁西北和冀东南的区域物流中心为目标,加大对全市物流发展的规划和实施力度。重点培育黑马煤炭、黄河棉花、龙马钢材、粮食、木材五大物流中心。争取凯德化肥物流中心、德州中直属棉花储备库、粮食物流中心、国家糖储备中心等物流项目尽快开工建设。二是培强服务业发展载体。抓好大市场的培育,切实解决市场规模小、布局散、档次低、带动力差的问题。加快乐陵义乌商贸城、庆云服装国际商城等市场项目的建设,推进城隍庙市场、黑马农贸、庆云商品城等专业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尽快使德城、庆云、齐河成为全市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聚集区。搞好服务业重点园区规划建设,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园区、商贸流通园区、文化旅游休闲区、商务服务区和科技创业园区。重点培植30个优势突出的重点企业。三是大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适应居民消费升级的新形势,培育住房、汽车等高端消费,大力发展餐饮、旅游、文化、娱乐、健身等热点消费,积极发展信息咨询、社区服务、资产评估、广告策划等中介机构。加快农村商贸体系建设,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到年底标准化的“农家店”覆盖全市90%以上的乡镇和80%以上的村庄。四是切实抓好旅游业发展。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复建一批历史文化古迹,规划建设德州博物馆。充分发挥德洽会、庆博会、武城古贝春文化节、临邑槐花节、乐陵小枣节等桥梁作用,打造知名的会展品牌。巩固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成果,启动“两湖”开发、运河开发和黄河景区开发,抓好董子读书台、南洋风情园、海岛金山寺等重点旅游项目的规划建设。

四、切实做好“三农”工作

我市是农业大市,必须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一)提高粮棉畜菜等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国际化,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稳定粮食、蔬菜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粮食播种面积要确保800万亩以上,棉花稳定在200万亩以上。根据德州实际,把畜牧业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生猪、奶牛、肉牛、家禽畜牧生产基地建设,全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增加4个百分点,达到41%。继续推进大地园林化工程,全年新造林30万亩、植树3000万株,林木覆盖率净增1个百分点。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建立多种形式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检测和认证体系,强化农产品安全质量监管。健全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整合农业科研资源,力争在农业优良品种培育和关键技术攻关上实现新突破。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农业和农村投入“三个明显高于”的要求,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把实施县乡公路改造作为农村交通建设的重点,投资6亿元改造农村公路1000公里。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系,不断提高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水平。搞好村村通自来水和饮水安全工程,尽快解决剩余村庄的通自来水问题。积极推广沼气入户工程、大中型沼气示范工程和秸秆气化工程。加强村容村貌综合整治,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

(三)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农村多种经营和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重点,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80万人以上。

(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认真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规政策,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探索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农村金融市场,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加强乡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乡村管理水平。

五、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中心城区建设改造力度。精心研究并抓好城市规划工作,修订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及重点区域专项规划,增强规划的前瞻性、系统性,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提升品位和内涵。组织实施德州火车站周边、苏禄王御园、东方红市场三大区域改造工程,集中打造新湖风景区、体育中心和商务中心、京沪高速铁路站、运河风景区四大亮点,新建改造东方红路东延、广川大道南延、商贸大道北延、新河路西延、天衢东路五条主要干道。加快河东新城建设,年内基本建成行政中心、教育中心、医疗中心。扎实推进城中村改造,突出抓好小街小巷、便民市场、公共厕所、街头绿地等利民工程建设。

扎实做好城市管理工作。大力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市区亮化、景区改造、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程。逐步改造提升主干道、公共空间绿化,有重点地实施城区主干道、重点地段的景观亮化工程建设。突出抓好小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净化工作。加快城区防汛泵站改造建设,重建新湖北大街、文化东路等排水沟,对排水管沟进行彻底清淤,提高城市防汛能力。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市民城市意识。

完善城市公用设施。编制完成市区城市公交专项规划,新增和延长部分交通线路,站点覆盖率达到90%。实施天然气管网改造建设,协调解决天然气气源紧张问题,加快供水配套设施建设步伐,抓好市区供热配套泵站、管线建设,保障市区供气、供热、供水需求。

抓好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公路集疏运站、德州汽车客运中心。完成德滨高速征地拆迁和部分路基土方、桥涵建设任务,确保青银高速公路济南绕城北线工程建成通车。协调做好京沪高速铁路项目开工前的征地拆迁等各项准备工作。加快乐陵、禹城水库建设进度,开工建设临邑、陵县、齐河水库。抓好220千伏武城新建输变电工程、乐陵变电站扩建工程、110千伏新城南变电站等电力项目建设。

六、扎实推进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

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全方位推进“南融北接”战略,努力在基础设施共享、产业规划布局、重点企业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及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与天津滨海新区和济南实现全面对接与融合,从两地引进更多的项目、资金、人才,使我市有更多的优势产品打入两地市场。要把“南融北接”引向深入,向北延伸到北京,向南延伸到长三角、珠三角。抓好“东引西联”工作,加强与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和半岛城市群的联合协作,力争成为承接东部产业梯次转移的桥头堡和西部经济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沿阵地。拓宽对外开放领域,加大工业、服务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开放力度,特别是支持各类资本参与供水、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事业的投资、建设与运营,促进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高水平抓好招商引资。继续加大招商引资的考核力度,重点考核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提升我市产业层次的大项目、好项目。搞好规划,制定政策,组建以产业为基础、以园区和企业为载体的领导机构和招商队伍,瞄准产业龙头和产业配套开展招商。鼓励企业负责人、业务员参与招商引资,拿出优势企业、优质资产、优良品牌、优选项目对外合资合作。积极开展以小分队为主的专业招商活动,境内主攻京津济、青烟威和长三角、珠三角,加强与浙商的合作;境外主攻日韩、突出港澳台、突破欧美,力求在“招大引强”上有更大成效。

切实做好外经贸工作。着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达到1.3亿美元。抓好元茂纺织、汇源果汁、黄河家具工业园等重大外资项目的建设。积极争取出口企业研发基金和市场开拓基金,加强对骨干出口企业的扶持,引导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高端设备加强技术改造。精心组织参加境内外知名展会,推进市场多元化,全年全市进出口总值达到11亿美元。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鼓励受约束大、易受贸易冲击、国内市场相对饱和的企业“走出去”投资建厂。搞好劳务输出,打造德州劳务品牌。

促进开发区晋档升级。创新发展模式,按照“以功能规划、以产业分区、以特色建园”的原则,加大对12家省级工业园区的综合考评力度,推进开发区“二次创业”。全面推行“区政合一”管理体制,理顺开发区管委会与所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关系,探索建立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加大市经济开发区、市运河经济开发区、天衢工业园三家市区内园区的建设力度,提升发展的档次和水平。各县市要促进优势产业向园区集中,搞好规划、建设和管理,切实增强开发区综合竞争力。

七、加快民营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

以深入开展“民营企业素质提高年”活动为主线,着力提高民营经济科技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依托现有产业产品品牌和区域品牌,制定出台《关于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的意见》,明确市场定位、产业选择、发展目标,引导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鼓励引导民营中小企业围绕龙头企业搞配套加工,形成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和业户,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本地化配套率。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民营企业,出台具体措施,加大支持力度,使一批民营企业迅速成长壮大。引导民营企业增强质量意识、科技意识、品牌意识,增加科技投入,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提高产业层次和产品附加值。搞好对小企业和创业人员的服务,健全完善注册登记、信息咨询、法律援助、资金融通、人才培训等服务,组建创业辅导基地,完善服务功能。认真抓好国务院和省里制定的政策文件的贯彻落实,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加大征信力度,把民营企业全部纳入信用信息数据库管理,壮大民营担保机构队伍,扩大信用互助中心规模,搭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坚实平台。

抓住省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机遇,引导县市区立足自然资源、交通地理条件和经济基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统筹规划发展,突出各自的特色和重点,尽快提升发展实力和竞争力。德城区、运河经济开发区要依托区位、交通和物流、人流、信息流聚集优势,大力发展好现代物流、商贸流通业和现代服务业。齐河、庆云、乐陵要立足区位优势,加快建设“南融北接”的桥头堡。宁津、武城、夏津要发挥“国字号”地域品牌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走“块状经济”和“特色板块”的发展路子,建成特色产业的聚集区。市经济开发区、陵县、临邑、平原、禹城要借助京沪高速铁路及高速公路等构成的交通走廊,加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力度,重点抓好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形成我市经济发展的隆起带。市里将进一步加大对县市区的支持力度,对中央、省安排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市级配套资金,及时足额下拨到县市区。建立市级领导包重点项目制度,帮助县市区搞好项目的谋划、推介、立项及实施。完善对县市区的考核指标体系,逐步建立起科学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办法。

八、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

切实抓好重点领域节能。突出抓好电力、钢铁、化工、建材、造纸等重点耗能行业的节能工作,着力抓好燃煤锅炉改造、建筑节能、热电联产等重点节能工程。大力推动节能技术进步,改造传统产业,不断降低能耗水平。扎实推进太阳能、地热能和以沼气、秸秆发电、燃料乙醇为主的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加快淘汰高耗能企业和产品,继续做好拆除立窑水泥、淘汰小火电等落后产能的工作,确保完成省里下达的关停淘汰任务。

加大重点流域和区域污染治理。突出抓好工业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电厂脱硫等工程建设,对重点企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安装在线监控装置,关闭企业草浆造纸生产线。坚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对河流沿岸排污企业逐一过关,不能做到稳定达标的企业坚决“关停并转”。抓好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武城、夏津污水处理厂要在上半年建成运行,庆云、宁津污水处理厂下半年建成运行,加快陵县、乐陵污水处理厂改制步伐,确保每个县市至少建成一座污水处理厂并正常运转。尽快启动市垃圾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创造条件开工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坚持一手抓存量削减,一手抓增量控制,杜绝高污染、高耗能项目,在建设项目中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

建立完善节能减排的体制机制。认真落实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健全节能减排工作监督和奖惩机制。各级政府对本辖区节能减排负总责,建立严格的节能减排行政执法主体责任追究制度。组织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执法行动,严肃查处各种节能减排违法行为。

九、把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

优先发展教育。大力实施教育振兴工程,进一步提升教育工作水平。进一步巩固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成果,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健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重点加强农村中小学和城区薄弱学校改造,加快新城区学校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三年内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高考升学率。抓好学前教育向农村的延伸,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加强教育科研和师资队伍建设,继续强化中小学生“减负”工作,保障学生全面发展。推进卫生事业发展。组织实施《德州市健康百姓行动计划》,提高卫生医疗保障水平。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重大疾病预防、救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人口参合率达到95%以上。重点抓好87处乡镇卫生院的综合配套,确保顺利完成“1127”工程及国债项目建设。两年内建立起以2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为框架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

进一步扩大就业。完善和落实税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财政补贴等各项扶持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社区服务性岗位、开展就业援助等措施,实现城乡“双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尤其要大力帮助特困家庭学生就业。以《劳动合同法》实施为契机,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力争三年内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5%以上。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进一步做好农民工的就业、维权工作。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重点抓好民营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规范和落实社会保险一票征缴工作。推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做实养老个人账户。重点搞好企业年金、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和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健全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现城镇医疗保险无缝覆盖。以确保发放和提高标准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确保城市低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逐年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巩固提高农村敬老院建设成果,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保持在70%以上。积极推进农民工参加医疗、工伤保险,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加快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今年,全市所有县市区都要建立起廉租住房制度,都要建设面向低收入家庭的经济适用房。宁可少上别的项目,也要努力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困难。试行经济适用房配建制,积极推进旧住宅区整治改造。认真落实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的规定和要求,确保土地供应、资金投入、税费减免和工作责任等措施落实到位,逐步把廉租住房保障范围扩大到城市低收入家庭。有步骤地在城中村改造时建设部分可供农民工租住的集体宿舍,逐步创造条件把进城务工人员家庭住房需求纳入城镇住房供应体系。

篇7

准确分析经济发展形势,正确把握经济运行态势,适时提出宏观调控的政策建议,是各级发展改革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做好一个地区经济工作的重要前提。对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形势分析,自治区党委、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杨晶主席亲自召开会议进行了部署,任亚平副主席先后两次听取了工作汇报。7月19日,自治区党委常委会议听取了我委所作的经济形势分析报告。领导们一致认为,今年以来我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落实宏观调控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保持了经济增长较快、经济效益较好、整体运行较稳的良好态势。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更趋协调

上半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320.7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1.2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1240.8亿元,增长23.4%;第三产业增加值958.7亿元,增长13.9%。

从区域发展看,呼包鄂地区继续保持领先,东部地区增长加快。1-8月份,呼包鄂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区的比重达到54%,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1.6%,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3.7%,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区的比重均在半数以上。东部五盟市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45.5%,增幅高出呼包鄂地区12.2个百分点,高出盟市平均水平5.9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7.7%,增幅高出呼包鄂地区14.4个百分点,高出盟市平均水平8.5个百分点。前8个月,通辽、赤峰、锡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6.2%、33.5%和33.5%,高出全区平均水平4.9个、2.2个和2.2个百分点。

从产业发展看,经济运行的薄弱环节得到加强。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3.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地税收入增长41.1%,比第二产业快7.2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增长10.6%,完成建筑工程投资1015.4亿元,完成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61%。6月末全区共有建筑企业1047家,其中一级以上企业41家。非公有制和中小企业发展加快,上半年中小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73.8亿元,同比增长45.3%,比大中型企业快了21.1个百分点;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25.8亿元,增长36.8%,比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快了11个百分点。

从需求方面看,投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更趋合理。投资增速高于消费增速的幅度进一步缩小,1-8月份全区城乡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项目完成投资2831.8亿元,增长26.8%,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了9.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4.4亿元,增长17.8%,增幅提高了1.9个百分点。对外贸易稳定增长,1-8月份海关进出口总额完成48.9亿美元,增速虽然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3个百分点,但仍达到26%的较好水平。其中,进口完成30.2亿美元,增长35.4%;出口完成18.7亿美元,增长20.8%。

(二)质量效益显著提高

集中体现在企业效益、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等方面。

工业企业效益大幅增长。1-5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62.5,比上年同期提高56.4点;实现利润15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2.6亿元,增长88.6%。煤炭、有色金属等资源型产品价格和食品价格的持续上涨以及国家调高供电价格,带动了这些行业效益大幅度提升,前5个月煤炭、电力、冶金、食品加工等行业累计实现利润127.2亿元,占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82.3%。

财政收入增长继续加快。1-8月份,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62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收175.3亿元,同比增长39.3%。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3.6亿元,增收75.9亿元,增长34.8%。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完成情况较好,累计增收44.8亿元,占一般预算收入增收额的59%。

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044元,同比增长17.8%,其中人均工薪收入4561.3元,增长21.1%。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2418元,增长19.4%。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325.6元,增长28.7%;人均出售农畜产品收入1821.2元,增长18.4%;人均转移性收入175.1元,增长14.3%。

(三)活力和后劲持续增强

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土地、矿产等要素市场发育逐步完善。1-8月份,通过招拍挂方式出让土地1648.8公顷,占到土地出让总面积的43.3%;通过竞拍方式转让探矿权220宗,交易金额达到2.5亿元。

二是资金自筹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批国内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投资继续向我区转移,1-8月份累计引进国内(区外)资金到位1031.9亿元,同比增长22.9%。前8个月,各类自筹资金累计达到2255.9亿元,同比增长30%,占全部资金来源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中央预算内资金和国内贷款388.8亿元,增长8%,占全部资金来源比重较上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

三是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截至6月底,全区累计查明煤炭资源储量6583.4亿吨,贵金属岩金资源储量106.8吨、银资源储量21344.8吨,煤炭和贵金属储量双双跃居全国第一位。石油、天然气勘探实现重大突破,苏里格气田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5336.5亿立方米,预测远景储量4万亿立方米;海拉尔盆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8968.2万吨,年产石油从最初的7000吨上升到2006年的49万吨。查明和预测铁矿资源储量26.5亿吨,与2003年相比净增加2.9亿吨;10种有色金属矿产查明资源储量总计2539.5万吨,与2003年相比净增加663.1万吨。

(四)节能减排力度加大

今年我区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推进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全部取消了对高耗能企业的优惠电价政策,对部分企业实行了差别电价,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

各项节能措施逐步到位。一是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大。上半年淘汰小煤炭360万吨,小钢铁141.6万吨,小水泥30万吨,铁合金、电石各10万吨。关停小火电机组进展顺利,到7月末共关停50台总容量103.2万千瓦,超额完成了今年的目标任务。二是节能工程建设加快。围绕国家“十大节能工程”和自治区节能“三百工程”,在电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煤炭等重点耗能行业,已组织实施了工业余热余压利用、燃煤工业锅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等项目64项。三是重点企业监管得到加强。对85户重点耗能企业实行了挂牌督办制度,完成了对国家确定的35户重点耗能企业的能源审计和节能规划评审工作。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开展了全区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清理检查工作。初步测算,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增长25.2%,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75%。

主要污染物排放首次出现“双降”局面。根据国家8月下旬的《2007年上半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指标公告》,我区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上年同期下降2.26%、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0.57%,进入了全国“减排”第一序列。在化学需氧量减排方面,加强了对现有污水处理厂运营能力的监管,严格控制了企业污染物超标排放,加之上半年又新投入运行了2个污水处理厂,与去年同期相比净削减COD排放0.3万吨,降幅位列全国第2位。在二氧化硫减排方面,电力行业减排成效显著。上半年在发电量增长33.9%的情况下,通过实施关停小火电机组、现役火电机组脱硫改造等措施,净削减二氧化硫排放0.41万吨,抵消了其他行业的排放增量,降幅位列全国第17位。

(五)民生工程扎实推进

今年以来,全区各地加大为民办实事力度,认真落实“七件实事”,大力实施“十项民生工程”,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农村牧区通路、通电、通信、安全饮水工程全部开工建设,已争取到国家通乡油路建设资金9亿元、农村牧区广播电视工程建设资金1.37亿元,落实通电工程建设资金3亿元。解决了38.9万人的安全饮水和767个自然村的通信问题,分别占全年计划的64.8%和42.6%;新增沼气用户4.67万户,占全年计划的78%。廉租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步伐加快,累计向8658户低保家庭提供了廉租住房补贴。城乡医疗保障工程加快推进,年初确定的303个苏木乡镇卫生院、18个旗县医院、20个旗县妇幼保健所、14个旗县蒙医医院全部开工建设。教育资助工程已累计向2.2万学生发放国家助学贷款1.3亿元,向48万寄宿制贫困中小学生发放补助9600多万元。社会救助工作积极推进,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平均提高20元,惠及73.5万人;农村牧区低保覆盖人口扩大到60万人,补助标准由去年的360元提高到今年不低于438元。农民工转移和维权工程取得新进展,农牧民转移就业163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81.5%。扶贫救灾工作稳步推进,1-8月份共投入三项扶贫资金8.82亿元,累计下拨救灾资金5130万元,救助灾民112万人。

总的来看,今年以来我区经济承接了近年来好的来势,继续保持在高位上平稳运行,并呈现逐步回落的态势。

经济保持高位运行,表现在增长速度位居全国前列。上半年,我区GDP增长速度达到18.2%,增幅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这是我区自2003年以来,连续四年多保持18%或更高一些的增长速度,远远超出全国同期10%-11%的平均水平。我们预计,今年我区增长速度将保持在18%左右,仍可能位居全国第一。

经济呈现平稳运行,表现在GDP增幅波动较小。从季度数据看,去年以来的六个季度,我区GDP增幅最大波动仅为0.8个百分点。其中:2006年四个季度分别增长18.5%、18.2%、18.1%和18%,季度间最大波动为0.5个百分点;今年前两个季度分别增长18.8%和18.2%,波动为0.6个百分点。

增长呈现逐步回落态势,表现在GDP增长速度出现稳中下降趋势。自2002年我区经济增长达到13.2%的全国第一以来,增长速度逐年加快,2005年达到了23.8%的最高点。去年以来,我区经济增长开始呈现理性回落。主要原因有:一是去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6690万亩,总产量341亿斤,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依靠扩大播种面积增产的余地不大,单产提高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二是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增长之后,能源、冶金、农畜产品加工三大行业的主导产品进入平稳增长阶段,去年以来煤炭、钢铁、液体乳产量增速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三是全国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焦炭等行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受到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强力约束,上半年全国电石产量增速回落了17.9个百分点,铁合金回落了15.5个百分点,焦炭回落了5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全国GDP一季度增长11.1%、二季度增长11.5%,呈现稳中趋升的态势;我区GDP一季度增长18.8%、二季度增长18.2%,呈现稳中趋降的态势。我们认为,经济增长呈现理性回落,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要求,是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目标相一致的。

二、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这些年来,我区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济运行中某些领域和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结构调整整体进展缓慢

近年来,我区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主要得益于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2001-2006年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37%提高到了56%。但是,这些年来,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不协调因素和潜在风险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与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产业延伸、产业多元、产业升级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一是服务业发展缓慢,与整体经济增长不够协调。2006年第三产业增长14.5%,增幅比第二产业低10.9 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38%,比第二产业低10.6个百分点,也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个百分点。二是工业结构单一,产业发展存在潜在风险。工业经济总量主要集中在能源、冶金和农畜产品加工业,2006年三大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2.2%。这样高度集中和单一的产业结构,不利于分散市场风险,一旦市场供求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整体经济增长将受到很大冲击。

(二)农牧业增产和农牧民增收压力较大

一是今年部分地区旱情和病虫害偏重,赤峰、通辽等粮食主产区降雨偏少,加之今年粮食播种面积增长不多,给粮食增产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二是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增长后,畜牧业开始进入稳定增长阶段。今年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较上年有所减少,主要畜产品产量增长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6月底全区牲畜存栏比上年同期减少108.6万头(只),牛奶产量增幅回落15.6个百分点,肉类总产量增幅回落2.1个百分点。三是饲料价格上涨,较大幅度地压缩了养殖业增收空间,特别是给奶牛养殖业带来较大困难。过去三年玉米价格基本上翻了一番,今年上半年的销售价格又上涨了19.4%。四是农牧业补贴的政策效应有递减趋势,上半年全区农牧民人均转移性收入增长14.3%,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了34.2个百分点。

(三)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根据国家下达我区的主要污染物削减目标和我区“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年,全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1.86吨标准煤,比“十五”期末降低25%,年均下降5.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140万吨以内,削减率为3.8%,年均减少0.79%;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在27.7万吨以内,削减率为6.7%,年均减少1.4%。2006年,我区万元GDP 能耗下降了2.5%,二氧化硫排放量增长了6.96%,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增长了0.34%,均没有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要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后四年万元GDP 能耗必须年均下降6.3%,二氧化硫下降2.6%,化学需氧量下降1.8%,任务相当艰巨。从节能方面看,今年的形势仍十分严峻。一是受市场需求拉动,高耗能产品产量增长仍然较快。1-8月份焦炭产量增长42.7%,增幅较上年同期提高35.2个百分点;电解铝增长61.7%,提高31.9个百分点;钢产量增长18.5%,提高12.4个百分点;电石、铁合金分别增长30.4%和39.1%,增幅虽有较大幅度回落,但仍处在高位状态。二是当前我区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工业增长快于GDP增长,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增长,实现结构性降耗的难度较大。另外,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技术水平,实现技术性降耗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我们测算,今年全年万元GDP能耗将下降2.5%,降幅与去年基本持平,仍不能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从减排方面看,燃煤电厂是二氧化硫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目前关停小火电机组容量已超额完成了全年任务,年底前还将有超过600万千瓦的机组建成投产,依靠火电减排的余地很小;化学需氧量主要来自生产和生活排放的污水,上半年我区对造纸、制药等3家排污大户采取了限排措施,下半年这些企业将恢复一部分化学需氧量排放,另外年底国家还要将生活污水与工业污水排放统一核算,COD减排难度仍然很大。

(四)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还不够合理

今年以来,我区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增幅虽然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回落,但仍处在合理区间,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但总体上看,当前我区固定资产投资仍主要集中在传统的资源加工型领域,1-8月份煤炭、电力、钢铁、水泥等国家宏观调控重点控制的产能过剩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30亿元,占了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0%;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重点支持的装备制造、节能减排等行业和领域的投资严重不足,1-8月份装备制造业完成投资80.1亿元,占工业投资总额的5.5%,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行业只完成投资2亿元。这样的投资结构,不利于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产业延伸、多元、升级的结构调整方向,不利于争取国家的投资支持,不利于保持固定资产投资长期稳定增长,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五)价格总水平上涨较快

今年以来特别是进入5月份以来,我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1-8月份,全区CPI同比上涨3.6%,其中5-8月份当月分别上涨了3.8%、4.5%、5%和6.1%。农村牧区价格上涨明显高于城镇,前5个月至前8个月城镇消费价格分别上涨了1.9%、2.3%、2.7%和3.1%,而农村牧区分别上涨了4.1%、4.2%、4.4%和4.5%。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主要是受全国性肉禽蛋类价格大幅上涨影响,由食品价格上涨推动的。8月份全国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49%,鲜蛋价格上涨23.6%;我区食品价格上涨19.2%,涨幅高于去年同期17.7个百分点。应该看到是,这次食品涨价是在我国农业生产健康发展的情况下发生的,是工农和城乡之间利益格局调整的正常表现,食品涨价总体上对提高农牧民收入是有利的,初步测算上半年因农畜产品价格上涨使我区农牧民人均增加收入154元,占收入增量的39%。但是,价格上涨也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增加了城镇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上半年城镇居民因价格上涨多支出103元,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城市低保的政策效果;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农牧民负担,上半年农村牧区消费价格涨幅较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农资价格涨幅提高0.5个百分点,初步测算这两项就使得农牧民人均支出增加了72元。

总的来看,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是近期新出现的,有的是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和问题还很难在短期内得到解决。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全面分析、冷静对待,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到趋利避害,促进问题的解决。

三、下一阶段的发展改革工作

做好下一阶段的发展和改革工作,关键是要落实好科学发展观,这是统领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针。总书记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突出发展这一主题,又要把握科学这一内涵,切实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具体工作中,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更加注重科学发展。近几年,我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主要得益于资源优势的发挥,得益于优势产业的发展。但由于产业层次不高,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资源开发的效益还比较低。特别是一些地区还存在片面追求数量和速度的现象,忽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长此下去,我们的资源、环境就难以承载这样的速度,也就难以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增强科学发展的意识。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快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产业发展层次;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使全区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更加注重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高度重视、认真解决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近年来,我们遵循经济非均衡发展规律,提出优先发展重点地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工业园区,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必须继续坚持。但同时,也出现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必须在加快优势地区快速发展的同时,努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特别要解决好东部地区工业化基础薄弱的问题,加快推进这些地区的工业化进程。要把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城镇化、农牧业产业化,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路子。

三是更加注重和谐发展。和谐发展,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要大力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进一步理顺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之间的关系。要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首位,更加注重就业和民生问题,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使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城乡群众,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相互促进。

四是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主要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道路。在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尊重经济规律,更要倍加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不断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建设低投入、少排放、可循环的国民经济和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的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关于近期的发展和改革工作,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续抓好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工作

近年来,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持续作用下,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呈回落态势,2004年比2003年回落19.3个百分点,2005年回落1个百分点,2006年回落21.9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1%,与全国26.7%的水平基本持平,但我区的生产总值增长18.2%,比全国高6.7个百分点。从理论上来讲,与全国基本相当的投资增长速度不足以支持高出全国近7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率,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前几年投资快速增长滞后效应的反映。当前的投资将对后几年的经济增长形成影响,对此我们必须进行科学评估。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与保持一个适度的投资规模并不矛盾,关键要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关于今后的投资工作,我想强调以下几点:

一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突出抓好化工、能源、交通、服务业等重点领域的新开工项目和竣工投产项目。对已经进入审批程序的项目,要积极落实建设条件,争取早日得到批复。已经核准或批复开工的项目,要抓紧落实各项建设条件尽快开工建设。今年计划竣工投产的建设项目要倒排工期,在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年内建成投产。

二是抓紧明年投资计划编制和项目申报工作。今年国家发改委于4月份部署了明年中央政府投资计划的编报工作,目前自治区发改委已基本完成了计划的编报,下一步关键要与国家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做好项目和资金的盯办落实,力争使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投资滚动计划。各盟市发改部门要加快投资计划的编制,争取10月份完成明年投资计划的编报工作。

三是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大家知道,继新丰电厂事件我区被国家停止建设10个电厂之后,今年国家环保总局又通报了我区10个违反环评项目,国家林业局通报了1个违法占用林地项目,国家发改委、安监局、煤监局三家联合通报了10个未经核准的煤炭项目。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还是我们对项目的把关不严,执行国家政策的力度不够,这影响我区在国家的形象,也影响到我们审批项目和争取资金,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对国家责令停建的违规电厂建设项目,要积极落实恢复建设的各项条件,争取国家早日批准建设;对今年国家通报的环保违规项目以及在最近清理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认真进行整改;对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项目,要按照国家的要求,认真进行检查清理。要严格项目审批,按照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等“六项必要条件”要求,严把市场准入关,提高项目质量,优化投资结构。

(二)继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

节能减排是当前的一件大事,用中央的话来说,是“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和当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也是促进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我区节能减排的任务较重,发展改革系统的同志们一定要有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下更大的决心,用更大的气力、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一是停止审批和建设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对电石、铁合金、电解铝等高耗能项目一律停止审批,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一律停止建设。严格执行新建项目节能评估审查、主要污染物总量前置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项目核准程序,并建立项目审批问责制。在停止“两高”项目审批的同时,各地要谋划新上一批节能减排项目。前段时间我们向国家发改委建议用集中供热项目替代采暖小锅炉,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肯定。能源处要会同相关地区做好前期工作,并加强与国家能源局的联系,配合国家搞好专项调研,力争取得大的突破。

二是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按照自治区政府出台的《全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实施方案》,分解落实水泥、焦炭、电石、铁合金、平板玻璃和钢铁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确保完成今年确定的工作目标。力争全年淘汰小钢铁产能287万吨,小水泥产能110万吨,煤炭产能600万吨,焦炭产能390万吨,铜产能4万吨,铅、锌产能各1万吨。

三是限量生产高耗能产品。对电石、铁合金等高耗能产品,实行限量配额生产制。根据市场、产能、耗能等情况,制定高耗能产品产量控制计划,按地区分配限量指标。今年电石产量严格控制在500万吨以内,铁合金产量控制在300万吨以内。

四是全面落实二氧化硫减排“双五条”措施和化学需氧量减排“四条”措施。加强脱硫设施建设,年内确保完成15台562万千瓦和两个热电厂6台锅炉的脱硫改造,对冶炼、有色、烧结、焦化和以煤炭为燃料生产化肥、玻璃、化工产品要加快安装烟气脱硫装置,新建电厂要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脱硫设施,同步通过运行测试,火电机组要在年底前全部建成在线检测。加快在建的37个污水处理项目和11个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步伐,争取尽早投入运行。

(三)全力抓好“三农”工作

“三农”工作既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又是我们工作的薄弱环节。今年以来,全国性副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暴露出的一个最大问题是,农业的基础不稳固,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市场供需一旦发生较大变化,就表现出供需矛盾突出,价格大幅波动的现象。加上农业的生产周期长,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滞后,对农产品供需进行调控需要的周期也比较长。因此,农牧业工作必须做到未雨绸缪,必须摆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上,切实改善农牧业的基础条件,稳定农畜产品供给。关于近期的

一些农牧业工作,我强调以下几点:

一是加快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进一步完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规划体系,突出抓好产业发展规划和嘎查村建设发展规划。开展农牧业功能区划,在禁止和限制开发区,突出抓好人口搬迁转移;在优化开发区,突出抓好农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做好农林水利项目的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国家用于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债投资和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继续加强生态建设以及安全饮水、乡村道路、清洁能源、农村电网等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全年要力争完成32个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

二是扶持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进一步做好相关基础工作,落实好国家扶持生猪生产和母猪补贴的各项政策,实行免费强制免疫,支持规模化养殖。国家正在着手研究奶牛养殖的补贴制度,我区是奶牛的主产区,我们的意见对国家的政策有重要的影响。各级都要积极进行调查研究,向国家提供更多的政策性建议,争取国家尽快出台支持奶牛饲养的补贴制度,出台扶持奶牛养殖小区和优质牧草基地建设的投资政策。

三是落实好各项农牧业补贴制度。认真兑现农牧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以及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各项补贴政策。加快兑现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年内要确保完成23.1万移民人口的政策兑现任务。

四是加强防灾抗灾工作。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加强动物疫情防治和秋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积极组织灾区群众的生产自救,加大劳务输出,争取将灾害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四)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结构调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区以煤、电、农畜产品加工等为主的产业结构,产业链条较短、结构单一、结构性风险较大。要按照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通过调整投资结构,推进产业多元、产业延伸、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一是促进非资源型产业加快发展。从项目前期工作入手,努力增加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领域的项目储备。从下半年开始,自治区和各盟市都要对项目储备情况进行认真清理,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要从项目库中清理出去,及时把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领域的重点项目补充进来。及时调整招商引资方向,把招商引资的重点转移到非资源型产业上来,今后自治区不再重点支持火电、煤炭、电石、硅铁、焦化、造纸、钢铁、电解铝、玉米加工等领域的招商引资项目。

二是改造提升传统资源型产业。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要求,有序推进能源、冶金等传统资源型产业发展。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加快大型风电场和太阳能发电试点项目建设,逐步提高新能源比重。新上火电项目,单机容量要以60万千瓦为主,热点联产项目以30万千瓦为主。煤炭资源开发要控制开采规模,提高就地加工转化率。把加快发展煤化工产业作为产业延伸的突破口,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已批准建设的煤化工项目尽快落地开工。截至目前我区累计审批煤化工项目94个,批准甲醇生产规模3200万吨,但开工项目仅31个,开工甲醇规模710万吨。对此,各地要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对批准后两年内还没有开工的项目,要责成项目单位给出明确答复。冶金工业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突出发展精深加工产品。当前重点抓好钢铁工业“上大压小”工作,为新上扩能改造项目创造条件。铝业要加快初级产品向硅铝合金、铝箔等方向延伸发展。

三是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积极研究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配套文件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实施意见,引导、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提高素质,转变增长方式。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对国家鼓励发展的服务业,在财税上实行优惠,在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上实行与工业企业基本同价。

(五)努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今年以来,在副食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带动下,价格总水平上涨幅度较大,1-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6%,其中8月份上涨6.1%,创1998年以来单月上涨最高水平。价格指数的持续上涨已成为当前影响经济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和工商物价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调控。这里我强调几点:一是严格控制政策性调价政策的出台。根据当前全区物价走势,下一阶段自治区在实施国家统一调价政策之外,严格控制出台新的价格上调政策。

二是抓好副食品的生产供应工作。国家要求各省区抓紧成立副食品调控应急领导小组,我们要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要采取有效措施扩大生猪饲养规模,增加猪肉调入量,同时增加区内牛羊肉和禽蛋供应,稳定副食品价格。做好应对粮价继续上涨的准备,切实组织好秋季粮食收购,增加粮食储备。

三是稳定农资价格。加强对化肥、农药、生产用电用水等价格的监管,贯彻落实好国家关于扶持化肥生产运输的各项优惠政策,继续执行化肥生产企业出厂最高限价和化肥经营环节差率控制的各项规定。

四是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和监督检查工作。密切跟踪监测粮食、食用油、肉禽蛋菜等农副产品价格的变动情况,完善价格反应应急机制,适时启动日报制度和应急预案,严厉查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医疗、教育等行政事业性收费,清理整顿医疗卫生部门收费项目标准,加强卫生防疫收费标准成本监审工作,使已经出台的4次西药和中成药降价政策落到实处。

(六)千方百计解决好民生问题

近两年,党委、政府对民生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部署,围绕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和谐的热点难点,扎实细致地开展工作。一是认真落实好自治区确定的“七件实事”和“十项民生工程”。这些工程中,有一些是我们直接主管的,我们要不遗余力地抓紧抓好;有一些是需要我们配合的,我们要主动配合各主管部门,积极开展相关工作。目前,要重点抓好各项工程的检查监督和竣工验收工作,确保通路、通电、通电话、沼气、饮水安全等各项民生工程,年底前全面完成今年的建设任务。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下廉租房和经济适用住房问题,8月份国家召开了全国城市住房工作会议,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要求2007年底前所有设区的城市要对符合规定住房困难条件、申请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城市低保家庭基本做到应保尽保,2008年底前所有县城要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十一五”期末廉租住房制度保障范围由城市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国家发改委正在会同有关部委研究制定中央预算内投资对新建廉租住房项目支持办法,申请支持的条件:一是所在城市建立了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档案,制定了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工作目标、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向社会公布;二是廉租住房建设项目完成了审批手续,并已正式开工;三是按照年度计划、地方资金已落实。各地发展改革部门要按照国家的要求,配合财政、建设、规划、土地等部门尽快落实各项条件,同时做好申请补助投资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得到国家更多的支持。

二是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继续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统筹解决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大学毕业生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扎实开展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行动,确保全年新增就业20万人。配合劳动部门积极做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工作,进一步抓好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加强对企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监督检查。国家近期拟出台支持农村低保的政策,我们要加大资金争取力度,扩大农村牧区低保覆盖面,并考虑适当提高牧区补助标准。

三是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继续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编制完成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建设规划,分年度逐步解决全区20万中小学生在校外借(租)住问题,今年完成12所农村牧区初中学生宿舍和食堂的建设任务。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建设步伐,完成20所中等职业学校的建设任务。国务院已经决定建立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制度,我们要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加强农村牧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成101所乡镇卫生院、18所旗县医院、3所旗县中蒙医院、16所旗县妇幼保健所的建设任务。扎实推进城乡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完成26个乡镇文化站的建设任务,实施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设施、儿童福利设施、残疾人基础设施、农牧民体育健身等工程。

(七)积极推动东部盟市加快发展

近两年,自治区党委、政府不断采取措施促进东部盟市加快发展,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自治区发改委也在审批项目和投资安排方面加大了对东部盟市的支持力度。但总体上看,缩小东部盟市与呼包鄂地区的发展差距任务非常艰巨,因此,需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振兴东北战略的历史机遇,支持东部盟市进一步加快发展,努力实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有几项重点工作需要我们抓紧抓好:

一是做好规划衔接和落实工作。《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已经出台,我们要研究制定规划实施意见和具体工作方案,把各项任务都要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加强我区东部区域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与《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衔接,搞好各专项规划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争取更多的项目纳入规划,并争取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重大项目布局等领域与东北三省统筹建设。

二是积极争取有关政策。进一步加强与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及有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积极争取国家根据蒙东地区的实际,在增值税转型、企业历史欠税、剥离企业办社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资源型城市转型、对外开放、厂办大集体等方面,给予东部盟市与东北老工业基地同样的优惠政策。

三是加强对东部盟市发展的支持。围绕将东部地区建成新型能源重化工基地、有色金属开采冶炼加工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目标,全力抓好有关重大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增加投入。抓紧完成《促进东部盟市加快发展若干政策》的征求意见工作,尽快上报自治区党委、政府。协调推动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建立高层协调会议制度,推动建立东部五盟市包括满洲里、二连市之间的协调机制,协商解决制约区域发展及跨区域的重大问题。

(八)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发展改革部门在促进对外开放方面,要重点做好两件事:

一是抓好招商引资工作。配合有关部门,精心做好全区对外开放会议的各项准备工作。按照国家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对全区招商引资政策进行一次全面清理,研究提出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和进一步扩大全区对外开放的意见。跟踪落实好 “2007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呼和浩特投资贸易洽谈会”、“第二届中国东西互动发展论坛”已经签约的项目,努力提高招商引资项目的履约率和开工率,力争全年引进国内(区外)资金到位1500亿元。

二是推进境外投资工作的开展。在继续支持口岸基础设施和对俄、蒙运输通道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借助“中国-俄罗斯年”各项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推动我区与俄蒙在资源开发领域的合作。积极开展协调服务工作,加快推进在俄罗斯和蒙古国建立“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各项前期工作。继续推动包钢开发蒙古国额仁-达拉策格铁矿、蒙东能源公司开发俄罗斯别列佐夫铁矿等重点对外投资项目。

(九)加强对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

当前,形势发展变化很快,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发展改革部门的同志们要履行好职责,完成好各级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任务,就必须自觉转变观念,不能只盯着项目、盯着投资,要加强学习、注重积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始终坚持学以致用,把理论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加强对一些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的调查研究,适时为各级党委、政府提出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当前,在继续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预测的同时,我想有一些重大问题,需要各级发展改革部门给予高度重视,进行认真研究。

一是关于主体功能区划问题。《国家主体功能区划规划提纲(征求意见稿)》已经形成,正在征求各地区和各部门的意见。国家规划的面积占了国土面积的37.8%,其余的面积由省市自己来规划。因此,这个规划关系到我区经济发展的大局和未来发展的长远大计。我们已经着手开展基础研究,按照国家要求2008年6月形成初稿,年底前完成规划编制工作。这项工作涉及点多、量大、面广,需要大量的基础研究、基础数据和基本情况。因此,各盟市、各旗县都要开展基础研究,配合我们共同搞好这个规划,力争我区在国家的区划中占据有利地位并得到政策支持。

二是关于价格问题。今年以来,出现了全国性副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带动了价格指数的大幅上升,1-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9%,突破了全年3%的控制线;我区上涨3.6%,也突破了全年的控制线。价格问题成为当前的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各级发展改革部门都要抓住这些热点性问题,开展一些政策性研究。同时,价格调节基金是《价格法》明确规定征收的,但我区目前只有呼和浩特、呼伦贝尔和乌海市建立了价格调节基金,由于资金较少,对调控市场价格的作用有限。各盟市应抓紧研究制定征收价格调节基金的具体办法,自治区要尽快研究提出《内蒙古煤炭价格调节基金管理办法》,力争经自治区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篇8

预算执行能力明显提升。各地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可用财力较大幅度增加。继续优化支出结构,重点支出政策项项兑现、事事得到落实。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创新高。全省一般预算收入2237.7亿元,比上年增收581亿元,增长35.1%,增幅为沿海省份最高。其中,税收收入1894.8亿元,增长36.4%;非税收入343亿元,增长28.2%。省本级一般预算收入230.3亿元,增长26.1%;财政收入质量有所提高。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为84.7%,比上年高0.8个百分点。昆山市税收比重为全省最高,达到93.9%。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及契税等主体税种增长较为强劲;区域财政收入协调增长。苏北一般预算收入298.9亿元,增长41.8%,增幅领先全省,占全省市县比重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苏中一般预算收入297.5亿元,增长37.4%,增势较稳;苏南一般预算收入1410.9亿元,增长34.8%,占全省63.1%,继续保持质量、总量、增量优势;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障。全省一般预算支出2506.4亿元,增长24.5%。其中:教育支出489.5亿元,增长34.5%;科学技术支出67.6亿元,增长31.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5.7亿元,增长26.7%;环境保护支出44.2亿元,增长89%,均高于一般预算支出平均增幅。省财政去年安排助学、助老、助困、助残资金38亿元,在上年增长90%的基础上又增长60.8%。

服务发展能力明显提升。省财政安排支持经济发展支出86.1亿元,比上年增加32.5亿元,增长60.7%。各地变“被动付钱”为“主动服务”,变“财政拨款”为“政策奖励”。研究制定了软件及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重点支持国际服务业外包产业发展。研究实施了支持南北产业转移和区中园发展政策,加快苏南产业升级和苏北工业化步伐。建立了科技贷款和微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制度,引导银行金融机构增加对高科技项目和微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实施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资助引进了108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每人获得不低于100万元的自主创业资金。推进地方财源建设,重点扶持了55个县(市、区)、236家骨干企业。实施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政策。新设立省级太湖治理专项资金,支持改善太湖水质。常州市健全公交补贴和补偿机制,支持促进公交优先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能力明显提升。省财政对“三农”各项投入预计达到230亿元,比上年增加50亿元,增长28%。支持实施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和农村五件实事,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发展高效农业,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转移就业、返乡创业,农民增收实现了多轮驱动。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增加到31.6亿元。产粮大县奖励、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粮食最低收购价、稳定化肥价格财税措施有效落实。建立了生猪良种补贴制度、能繁母猪保险制度及补贴制度。水稻、小麦等农作物保险试点在全省推开,财政保费补贴政策全面落实。对苏北1011个经济薄弱村实施整村推进式扶贫,贫困村面貌得到改善。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支持农桥建设、河道疏浚、电灌站改造和测土配方施肥。土地出让收入向新农村建设倾斜,建立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篇9

今天,市政府决定召开新年度全市交通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全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奋力抢抓新的发展机遇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市委六届七次全会、全省交通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总结20*年全市交通工作,研究部署2009年工作任务,进一步动员全系统干部职工团结奋斗、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创业创新,深入实施《*市20*—2012年交通建设与管理工作实施纲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的奋力崛起提供坚实的支撑和有力的保障。下面,我代表市交通局向大会报告工作。

一、20*年交通主要工作回顾

20*年,是全市交通努力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全系统上下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构建现代化大交通新平台和省交通厅大力推进交通“三大建设”的战略决策,紧紧围绕大民生交通建设目标,扎实工作,奋发向上,全力推动*交通加快科学发展,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投资29.86亿元,超年度计划的49.3%;完成公路客运量9254万人次、周转量35.3亿人次,公路货运量6792万吨、周转量31.2亿吨公里,水路货运量9784万吨、周转量146亿吨公里。交通行业管理和队伍建设、文化建设稳中有进,实现了全面发展。

1.攻坚克难,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主动适应日益变化的外部形势,努力克服项目报批、土地落实、资金筹措和征地拆迁等众多难题,扎实推进高速公路、区域干线公路、内河航道建设,不断提升公路、航道等级,加快构建高层次的对外交通平台。全年共实施3项高速公路工程,完成投资11亿元;22项区域干线公路工程,完成投资8.02亿元;3项内河航道工程,完成投资4.53亿元。杭长高速公路二期、318国道*至*界牌段改建、长湖申航道扩建等7项工程顺利开工,104国道长兴段东移一期、10省道长牛线三期煤山至广德段改建、环渚龙溪互通立交、钟新航道改造等12项工程顺利建成,*接轨沪杭、融入长三角、贯通沿海和内陆的交通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区位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同时,着眼交通重大项目储备,主动加强对上汇报和横向联系,规范项目申报,严格报批程序,杭长高速公路北延、申嘉湖高速公路西延、杭宁高速公路拓宽、京杭运河*段扩建、*综合交通枢纽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为下一步顺利启动建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稳步实施,港口资源整合起步良好。以推动*由内河水运大市向港航强市迈进、充分发挥*水运优势、促进水运经济发展为落脚点,以建设优势互补、功能完善、资源共享、品牌统一的全国内河大港为目标,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港口码头综合服务水平为重点,按照《*港总体规划》和《*港总体规划实施意见》,周密计划、精心准备,认真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严密组织、稳步推进,正式启动全市内河港口资源整合工作。细化分解了20*—2012年全市港口整治和建设任务,完成了6条主干航道沿线码头的调查摸底和分类工作;制订了《*港港口资源整合实施方案》,明确了港口码头整治范围,关闭和改建了18座设施条件落后、服务能力偏低、不符合港口规划要求及发展趋势的码头;加快了港口建设步伐,新建、改建码头泊位36个,建成28个,完成投资1.25亿元,迈开了整合全市港口资源、打造全国内河一流大港的实质性一步。

3.扎实推进,农村交通条件持续改善。着眼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围绕既定的目标任务,有计划推进农村交通各项事业发展,逐步打破城乡交通二元格局,为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采取上级补一点、自己挤一点、县区配一点的办法,努力筹措建设资金,新建、改建了68公里的县乡公路和373公里的通村联网公路,实施了176公里的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改造了60座农村公路低承载力桥梁,完成投资4.86亿元,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同时,继续深化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拟订了《*市区城乡公交管理办法》,完善了城乡公交服务标准,优化了城乡公交线路、站点和班次班时;广泛调研,多方听取意见,全面启动*与三县开通城际公交前期工作,起草了运行方案,并着手做好有关准备工作,以进一步方便群众出行。

4.突出重点,现代交通物流加快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加快服务业发展和省交通厅建设大物流的战略要求,大力推动交通物流业发展,促进传统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按照全市“一园四中心”的物流业发展战略,着手编制全市现代物流发展布局规划,研究制订了交通大物流建设实施方案,积极引导物流基地加快建设,万顺达物流枢纽、浙江捷通物流等5个物流基地项目有序推进。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全市重点建设和培育的4个物流基地和12家龙头物流企业,其中,1家被省交通厅确定为省级重点物流企业;举办了物流专业知识培训班,基本完成了标准化软件试点和省道路物流信息平台数据输入工作,全市有10家企业开通使用了物流网站;启动了城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共开通配送网点109个,展开了快运小件运输布网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这一体系建成后,将极大地方便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5.多措并举,依法治交水平得到提升。把交通法制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着力打造“法治交通”,不断提高交通依法行政水平,促进部门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积极推进“五五”普法工作,进一步强化制度保障,完善普法工作机制,法制宣传力度持续加大;全面清理市级交通行政执法主体、职权、依据和标准,编定《*市交通行政执法手册》,进一步界定行政事权与职责,理顺了工作流程;实行上下联动、横向联合,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车辆,道路运输市场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继续完善交通行政执法机制,层层落实交通行政执法责任制,坚持内外结合、创新举措、强化监督的原则,严格规范交通执法行为,进一步强化路政、航政、港政、运政管理,积极推行道路运输行政处罚智能量化等新的技术手段,促进了执法水平的提升。全年全系统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24515起,处罚正确率达到100%。

6.积极引导,节能减排工作富有实效。从政策、管理和技术等多方面入手,大力推进交通节能降耗减排工作,不断降低交通发展的资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努力促进全市交通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认真制定年度节能降耗减排工作计划,积极引导、鼓励工程建设单位按照“安全、经济、实用、美观”的原则,更新设计和施工理念,减少土地占用、资金投入,保护生态环境,湖嘉申航道*段建设生态环保工程的经验被交通部在全国推广;积极引导、鼓励运输企业壮大规模,整合资源,走集约化经营之路,提高车船营运效率;积极引导、鼓励各类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应用,调整优化运力结构,发展大吨位货车和标准化船型,淘汰高能耗、高排放运力工具,使用醇醚类、燃料电池和电动教练车、模拟驾驶器等节能环保型工具。与20*年相比,全市共新增大吨位货车500辆、各类专业型货车和箱式货车325辆,完成出租车“双燃料”初装、改造487辆,重型、厢式、专用货车占营运货车比例上升了2.5个百分点,交通生产实现节约和替代石油制品1.2万吨。

7.抓住关键,农村公路管养机制健全。围绕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让广大农村群众永久享受安全、便捷、通畅的出行条件,广泛调研、反复论证,出台了《*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进一步细化明确了各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主体、工作职责、资金来源及保障标准等,从政策上解决了长久以来影响全市农村公路发展的突出难题;以市政府令印发了《*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从工作制度、技术标准和检查考核等方面作出规定、提出要求,健全运行机制,进一步推动了全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促进农村公路健康发展;健全农村公路档案资料,全面掌握农村公路动态状况,进一步增强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计划性和及时性。

8.严格监管,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牢固树立“抓安全、保中心、促发展”的观念,全面加强交通安全生产工作,努力推进“平安交通”建设,夯实“和谐交通”的安全基础。继续坚持定期分析交通安全生产形势,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和措施。广泛深入开展“交通安全质量年”活动及桥梁隐患排查治理、道路水路危险品运输和乡镇非运输船舶整治等专项行动。突出农村公路和主干航道,大力实施交通安保工程,不断完善安全标志标牌等设施,改造临水临崖高落差路段。进一步健全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机制,适时组织“实战”模拟应急演练。着力强化学生接送监管工作,研究制订了《*市区中小学生接送工作管理实施办法》和《*市区中小学生接送工作考核细则》,完成了接送车辆gps及ic卡安装工作,建立了中小学生接送动态监管平台。认真按照上级部署,切实把奥运安保维稳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位置,力保行业安全稳定。全年,辖区水上交通及本市道路运输企业安全事故均未突破控制指标。奥运期间,全系统安保维稳形势始终保持平稳,市交通局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奥运安保维稳工作先进集体。

9.服务大局,重大应急工作完成出色。始终保持强烈的大局意识,自觉把重大应急工作作为检验交通部门执政能力的考验,积极完成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厅赋予的各项应急任务。面对春节前夕五十年不遇的大雪冰冻恶劣天气,全系统上下团结一心、艰苦拼搏,夜以继日、连续作战,竭尽一切力量,克服种种困难,努力把冰雪恶劣天气对交通运输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取得了这场重大战役的全面胜利,展现了“团结拼搏、务实创新、无私奉献、服务大局”的*交通精神。冰雪灾害期间,全市2条高速公路、6条国省道重点保障线和主干航道一直处于基本通畅状态,公路旅客运输量平均每天达到9.2万人次,水路电煤运输完成31.47万吨,油品运输完成5500吨,且没有发生一起严重治安问题和其它。市交通局被交通部和省委、省政府评为全国、全省抗灾保通先进集体。另外,根据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厅的部署、要求,还圆满完成了援川救灾帐篷和过渡安置板房运输、组织车队赴京服务奥运等临时性重大任务。

10.紧贴中心,思想作风建设取得进步。高度重视固本强基工作,大力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作风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过硬队伍。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机关学习日,以及邀请专家进交通作形势报告和专题讲座等形式,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并结合学习,深入推进十七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不断筑牢干部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基础。通过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服务一线创新业”活动、“千名领导调研破难”专项行动和“创业创新好班子”创建活动,组织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研破难,充分发挥示范表率作用,深入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带动全系统干部职工奋发图强、创业创新。通过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制定《*市交通系统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2012年实施方案》,健全集体领导、政务公开和工程招投标等制度,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屏障。通过开展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公路等创建活动,着力培育交通从业人员崇高的理想追求和价值理念,进一步促进了交通文化建设。

此外,20*年,全系统在科技强交、湖航改革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所有这些,得益于上级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兄弟部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在此,谨表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一年全市交通主要工作,虽然很多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进步,但也有不少矛盾和困难。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交通发展要素制约十分突出。由于历史欠帐多、负债重,我们自身的再融资能力下降,以及征地拆迁成本上升等多种原因,特别是当前和今后几年,适应扩大内需的要求,全市交通建设规模明显增大,资金筹措和土地落实的压力将会变得更大。

二是现代物流业发展层次偏低。无论是从集约化程度看,还是从基础设施平台和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信息水平看,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基础比较薄弱,真正的龙头物流企业远未形成,竞争力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篇10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市*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8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7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7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帮助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市二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推进“三大转变”和“两大建设”,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抢抓机遇、超前谋划、积极作为、扎实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市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和任务。

初步预计,*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17.8亿元,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2.3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339.7亿元,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值215.8亿元,增长18.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9.6亿元,增长2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0.3亿元,增长36.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9.9亿元,增长39.8%;全市实际利用外资7273万美元,增长21%;外贸进出口总额3.2亿美元,增长1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9.1亿元,增长1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00元,增长22%;农民人均纯收入3122元,增长18.2%;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4%,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4.8%和1.1%。

农业发展形势良好。粮食连续四年丰收,总产量达139.2亿斤,增产10.2亿斤,增长8%,总产量占全省的1/7,稳居全省第一。结构调整扎实推进,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101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了标准化生产管理;改造中低产田27万亩,新增灌溉面积24.5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14.2万亩,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完成村村通工程2812公里,新增通油路行政村1304个,建成乡镇客运站58个;解决了20.6万农村居民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增沼气用户20万户,让300多万农民用上了清洁能源;完成1.1万户无电户和203个盲点村的电力设施建设;新建改建农家店2407家;建成生态文明村207个,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畜牧业、林业发展迅速,占农林牧渔业产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2.6%和7.8%。劳务经济稳步发展,全市培训农村劳动力3.2万人,劳务输出258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42亿元。

工业、服务业快速发展。预计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301.9亿元,增长17.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1.8亿元,增长22.5%。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8.9亿元,增长33.9%;实现利税126.6亿元,增长83.3%。优势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全市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到62家,其中,销售收入超5亿元的企业13家,超20亿元的企业5家。工业集聚区建设快速推进,全市11个工业集聚区产业发展规划全部得到省发改委批复,纳入省重点支持范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7亿元,新建标准化厂房37.2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64户。服务业发展提速,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15.8亿元,增长18.4%。旅游综合性收入26.8亿元,增长16%;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58.4亿元,较年初增加51.6亿元,贷款余额455.9亿元,较年初增加45亿元;保险业保费收入15.7亿元,增长31.6%;房地产开发竣工面积184.2万平方米,销售面积194万平方米。三次产业比由上年的33.2:41:25.8调整到32.1:41.5:26.4,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7.9%,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抢抓国家实施中部崛起和全省加快黄淮四市发展的政策机遇,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省专项资金项目1196个,资金8.4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5.5亿元,省专项资金2.9亿元。争取黄淮四市发展专项资金项目19个,资金6510万元,占总资金的33%,居黄淮四市第一位。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开工和建成了一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建设项目。“双十五工程”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其中,十五项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6.2亿元,占年计划的103.5%。11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1亿元,占年计划的101.3%。其中,纳入省重点管理的23个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10.8%。全市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17.6公里,达到451公里,占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1/10;干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383公里;涡河航运开发、沙颍河上游航运开发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总投资27亿元的2×30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国家发改委已同意做前期工作。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积极应对国家环保总局对我市实行流域限批的严峻形势,深入开展环保联合执法集中整治,清理62条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土政策”,对174家“挂牌保护”企业实施摘牌;对37家企业派驻环境管理员,在39家重点污染企业安装在线监控仪,新建完善65家企业重点治污设施,规范排污口140个,提前一个月在6个限批城市中第一个解限,环境保护迈上了新台阶。列入*7年计划内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关停小火电19台机组、18.4万千瓦,节能减排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关闭大型黏土砖瓦窑厂693座,复耕面积1.3万亩,发展新型墙材企业300多家,土地“三项整治”新增土地5万亩。

各项改革深入推进。改革改制国有企业27家,盘活资产近20亿元。重点企业改制取得重大进展,莲花集团完成精干主业、辅业分流改制和股权分置改革;*纱厂、康鑫电缆厂改制成效显著,产销两旺;北京三吉利能源有限公司成功收购*发电公司资产;*电缆厂破产重组启动生产;广东联塑集团租赁华林恢复生产。农村各项改革积极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进展顺利,农村信用社改革不断深化,5个县(市、区)联社实行了统一法人;城市信用社组建商业银行工作取得新进展;邮政储蓄银行挂牌开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非公有制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的86%,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57.5%。同时,文化、投资、财税、交通、价格、公用事业等领域的改革也都迈出了新的步伐。

改善民生卓有成效。全市用于解决民生问题的财政支出达到41.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40.7%。年初向全市人民承诺的十五件实事全部兑现。投资9710万元,维修改造农村中小学校394所、23.9万平方米;更新农村中小学课桌凳60.7万套;投资1亿多元,实施“一建五扩”工程,市区中小学生上学难和学校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改造乡镇卫生院18所,市中心医院病房大楼、市中医院门诊病房综合楼基本建成,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六县市新农合参合农民522.1万人,参合率达85%;新增就业人员7.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7万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企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9.8万人、38.1万人和38.6万人,养老金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城市低保对象11.3万人,发放低保资金1.1亿元;农村低保对象32.3万人,发放低保资金1亿元。75所敬老院全部建成入住,农村五保户集户供养率由20.5%提高到30.5%。15万平方米安居小区、1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主体工程全部完工,6万平方米社会保障性住房正在加紧施工,补贴中心城区低收入家庭廉租房租金349万元,市区困难群体住房难得到缓解。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三农”问题突出、对外开放程度低等深层次矛盾尚未根本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制约因素增多,经济加快发展的压力增大。国家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着力控制信贷总量,继续严控土地闸门,进一步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资金、土地等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制约将更为突出。二是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较大。受粮油、肉类等食品价格上涨较多和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上涨向下游传导等因素影响,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比全国高0.2个百分点,比全省低0.4个百分点,对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三是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随着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持续增多,粮食稳定生产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难度加大。粮食连续四年丰产丰收,继续增产的空间有限,农资价格上升压力不减,对种粮农民补贴政策的增收效应减弱,务工收入持续增加的困难仍然较多,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四是工业化水平较低。工业经济总量小,大型企业少,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工业初级产品多,产业链条短,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五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就业再就业压力大,社会保障能力弱、覆盖范围小,群众对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等问题反映比较强烈,部分群众生活困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任务比较繁重。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

按照市委二届五次全会部署,制定和实施今年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改革开放和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一致性,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开创我市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新局面。建议*8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5%、17.3%和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进出口总额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5%。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迈出新步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4%,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4.67%和1.13%。并对节能减排目标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人民生活和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有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下。

——价格涨幅得到合理控制。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低于上年实际水平。

三、*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十分繁重,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按照市委二届五次全会提出的要求,坚持在发展中顺应调控、在调控中谋求发展,创造性开展工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努力完成以下主要任务:

(一)着力推进工业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重点企业为依托,以重大项目建设为载体,加大改革创新、资金投入和战略重组力度,培育优势企业和知名品牌,推动重点行业发展实现新突破,构建适应新阶段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培育市场主体。抓好现有重点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帮助企业研究发展优势、明确发展战略,搞好发展规划、做好具体项目。注重引进战略投资者,支持中方实业、莲花味精、财鑫集团等重点企业内引外联,利用先进技术和先进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壮大主导产业。认真抓好益海粮油、中方纺织、辅仁药业、金丹乳酸等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医药化工龙头企业的项目建设,提高主导产业的产能和规模。注重引进关联产业,拉长产业链条,推动主导产业由群体优势向“品牌+规模”优势转化。同时,着力培育机械制造、新兴能源和新型建材等成长性强和贡献率高的优势产业。努力推进自主创新。积极引导企业增强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意识,加大人才和资金两个关键环节的投入,坚持先进性、实用性、可行性三项原则,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抓住与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经济技术合作的机遇,依托我市2家国家级、1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突出抓好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肉制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等重大科研项目,不断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研发中心,积极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使其逐步成为带动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全力推动工业集聚区建设。中心城区重点加快经济开发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区、城西重工业区、城北创业孵化区、商水纺织服装工业区、港口现代物流服务区5个功能区建设步伐,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更多的大企业入驻。各县市区按照省发改委批复的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完善工业集聚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建设,保证新入驻企业投资强度和节能减排。

(二)着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稳定粮食生产为基础,以产业化发展为先导,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以转移农民为重点,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推进农业生产手段和经营方式现代化,加快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加强村镇规划,加快整治村容村貌,努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稳定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实施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专用玉米良种补贴、棉花良种补贴、油菜良种补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补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确保补贴资金落实到位,进一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完成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项目建设,抓好国家优质粮产业工程项目建设。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提高农产品单产水平,巩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00万亩左右,粮食总产稳定在135亿斤左右,力争突破140亿斤。继续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提高蔬菜、油料、棉花等作物生产能力,扩大优质农产品和短缺农产品生产。推动现代畜牧业加快发展。落实好生猪、奶牛和肉牛生产扶持政策,以大用集团、陈州华英、志元食品、金丝猴集团等企业为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不断提高畜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新增标准化养殖小区260个以上。进一步完善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切实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力争使畜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充分发挥*职业技术学院、海燕职专等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的职能作用,实施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切实提高外出务工农民的技能水平,培训农民工10万人以上,劳务输出达到270万人次。巩固提升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劳务品牌,努力打造一批新的劳务品牌,推动人口大市向人力资源大市、劳务输出大市向技工输出大市转变。支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再解决20万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继续改造升级600公里县乡公路,新建改造500公里农村公路。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农村沼气建设,争取新建10万农村户用沼气,积极推进农村改厨、改圈、改厕。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完成70个以上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和14万户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三)着力推动投资持续增长和重点项目建设。坚持有保有压,积极作为,继续谋划和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项目,促进投资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上持续快速增长。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切实把投资重点放在支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节能减排、产业升级、生态环保、自主创新、社会事业、城镇基础设施、交通能源等国家鼓励的领域及我市需要加强的薄弱环节,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升级项目。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加快建立新开工项目管理联动机制,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开工条件,限制盲目建设“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中的粗加工项目。集中精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今年我市初步拟定10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74.4亿元,年计划投资68.6亿元。紧紧围绕这些重点项目,实行项目责任制,加强对重大项目建设尤其是政府投资项目的稽察,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严格落实责任,确保项目早达产、早见效。一是全力推进“双十五工程”,确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二是继续推动银企合作,努力扩大信贷投放规模。加大重点上市企业培育力度,扎实做好上市培训和推荐等工作,争取河南漯阜铁路、金丝猴集团等企业尽早上市融资,努力缓解资金制约。三是加快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完善重大项目推进配合联动机制,超前谋划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切实加强对项目可行性的论证,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好项目库。全力做好中石油炼油厂项目争取工作,确保未来几年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持续拉动。

(四)着力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把发展服务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力争今年取得更明显的成效。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关帝庙维修扩建和外部环境整治,启动平粮台古城遗址保护与开发工程,建成市多功能影视城等文化事业设施。积极整合书画经营、艺术培训、杂技培训与演出等文化资源,鼓励民营文化企业加快发展,培育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引导支持*日报、广播电视等单位,在广告传媒、印刷发行等方面,深化体制改革,整合优良资产,兴办文化产业项目,切实增强我市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加快发展旅游产业。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以沙河景观带、太昊伏羲景区、老子故里景区、关帝庙景区、故居景区为重点,搞好旅游发展总规划,加快景区建设,提升景区品位,形成“周—淮—鹿”、“周—项—淮”、“周—西—淮”旅游精品线路,不断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步伐。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推进豫东南医药物流中心、*粮食现代物流中心、豫周物流中心等一批商贸物流项目和黄淮农产品批发市场、

周淮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一批市场项目建设,不断提高我市现代物流业水平。

(五)着力推动城镇化进程。走集约节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提高城市对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支撑能力。加快发展中心城市。依据中心城市总体规划,以东区开发、旧城改造为重点,加快推进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东区加快项目入驻和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开工建设市体育中心和市图书馆、博物馆综合项目,加快市广电中心、报业大厦综合建设、安居小区二期三期、市委党校新校区等项目建设进度,争取早日建成;旧城改造着力抓好文昌大道西段、关帝庙文化旅游广场、颍河社区、回民社区、半岛城邦、滨江·国际星城六大重点改造和建设工程,加大中心城区路况改造力度,力争完成六一路南段和新建路西段的改造任务,积极做好八一路铁路地下通道工程协调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加快完善城市功能。继续抓好中心城区小街小巷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工程,完成10条次干道亮化,实现所有小街小巷硬化亮化。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契机,加快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步伐,新增绿地100万平方米,新建和完善街头绿地16处,确保今年实现创建目标。把城市发展和培育城市产业结合起来,逐步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力、辐射力,增强城市经济的竞争力。加速推进城乡协调发展。重点抓好县城和沈丘付井、鹿邑玄武、项城秣陵等39个国家、省、市重点小城镇的扩容提质,加快城镇化步伐,力争今年城镇化率达到28%。大力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积极探索周商一体化管理途径,加快推进周淮一体化进程,推动城乡资源互促互补、协调发展。

(六)着力推动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采取强有力措施,全面完成节能减排各项目标任务。坚持对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生产能力和产品一律淘汰,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允许新建,对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工业企业一律停产治理,对未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的县市区一律实行“区域限批”的总体要求,继续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多层标准化厂房建设,严把投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继续开展土地“三项整治”,充分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切实抓好“禁实”工作,今年上半年县级以上全面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大力发展新型墙材生产企业,解决好“禁实”后的建材接续,最大程度地满足城乡建设需要。强化对水源、土地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抓好造林绿化,进一步提升全市整体绿化水平。

(七)着力推进改革开放。深化企业股份制改革,积极推动邦杰集团、华林集团、*纱厂、宋河酒厂等企业的改制完善工作。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搞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探索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引导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继续抓好投融资、财税、金融、文化、事业单位等改革。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充分发挥市开发区和县(市、区)工业集聚区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推动承接产业转移由零散向集群化转变。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明确主攻地区、主攻产业,瞄准国内工业企业、民营企业500强,搞好项目策划,鼓励和促进境内外资金投向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公益性基础设施等领域,继续引进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耗能项目。加强对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努力提高签约项目履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