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7 17:25: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

篇1

在低年级阶段接触的都是平面,所以对学生来说,空间思维能力较差。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让学生通过思考有效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在教学中我通常让学生通过探索和理解,用“从直观到抽象,再从抽象到直观”的方法培养他们的空间概念。

一、通过“看”,直观感受异面空间观

教学案例一:《平行与相交》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在这个地方有一个“同一平面”,学生也是首次接触平面的另一个空间观。

师:谁来说说怎么理解“同一平面”?

生1:不在一个面内?

师:怎么样不在一个平面内呢?能来演示给大家看吗?

生2演示了两根小棒一前一后、一横一竖的情形。

师:同学们,这样两根小棒平行吗?他们不是永远不会相交吗?

生3:不平行,虽然不相交,但是它们不在同一平面内。

师:现在你知道什么叫“同一平面”了吗?

【思考】以同一平面的反面来说明什么是同一平面,用直观形象的教具来展示不同平面中既不是平行也不相交的情况。这样学生就很好地掌握了平面和空间的区别,初步认识了几何中的空间问题。

二、通过动手,感受立体图形的形成过程

教学案例二:《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因此在教学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时候我注重长方体各部分的产生和关系的形成。

小组合作切土豆(2人合作、分成三个步骤)。

步骤一:任意切一刀,感受什么是面。

师:摸一摸切后有什么不同?多了什么?

生:光滑的或平整的,多了1个面。

步骤二:在第一刀的侧面切第二刀,感受什么是棱。

师:切了第二刀多了什么?

生:多了一个面。

生:多了一条边。

师:这条边是怎么形成的呢?

生通过摸、看会发现这条边是由两个面相交得来的。

规范语言出示: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

步骤三:在两个面的上面切第三刀,认识什么是顶点。

教师演示第三刀的切法,小组合作完成这一步骤。

师:切了第三刀又多了什么呢?

生:多了1个面,多了2条棱,多了一个顶点。

规范语言出示: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思考】让学生通过动手切土豆的过程来得到和认识面、棱、顶点。理解长方体的直观形象,认识它的面、棱和顶点,既遵循了他们的认识规律,又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

三、从想到画,逐步形成空间概念

想图,就是在想象过程中不依靠模型和直观图助思,而是能根据需要在头脑中对记忆的空间形状进行加工,创造出新的空间形状。把实物化成几何模型,然后想通各部分图形之间的关系,使自己闭上眼睛几何图形仍能在大脑中重现。在教学中,先结合模型,看直观图,然后让学生逐步脱离模型看直观图来解决问题。

教学案例三:《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师:认识了长方体你能来介绍一下这个图形吗?(出示一个长方形)

生:这是个长是9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4厘米的长方体。

师:那么老师去掉前面,你能想出来这个图形吗?再去掉右面呢?去掉上面?请在你的脑子里把原图回复出来。

师:那么我只有留哪些部分你还能在脑子还原长方体?

生:只要一个顶点上的长、宽、高留着就可以了。

师:那么现在老师这儿有一个长、宽、高,请你在脑子画出它的全图吧!再画出来。

篇2

一、选择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情境教学,保证有效教学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情境教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教师是教学情境的直接创设者。

一节课效果如何,与学生心理状态有关。我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选取素材,创设新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创设情境,游戏导入揭示课题。开课时出示两个实物,一个正方体魔方,一个长方体盒子,猜谁的体积大,吸引学生注意力。观察正方体魔方,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引导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先求出一层的小立方体数,再求出三层数量。思考立方体含有的体积单位数与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板书关系式。师:如何求长方体的体积?学生会说只要知道长方体含有多少个和立方体魔方大小一样的体积单位数就知道体积了。师已经把它切成和立方体魔方大小一样的若干个小立方体了,快数一数、算一算吧。你是怎样算的?巩固关系式。

我联系学生经常遇到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问题启发:生活中计量物体的体积,都用“切成若干个体积单位”来计算,行的通吗?学生思考举例说明。

我联系生活实际补充,如果要生产电视机、电脑的包装箱,必须要知道电视机、电脑的体积,如果计量池水的体积,还能切开数吗?启发学生切开数这种办法行不通,那么怎么办?揭示板书课题。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是有效教学的成果

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更新教学观念,从课堂改革入手,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行为。

1.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重视学法指导。

教师不仅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一般方法,还从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指导学生学会数学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例如在教学《3的倍数特征》,让学生充分表达各种各样的猜想。学生猜想可能是多角度的。有的学生会想3的倍数的个位上会不会是3的倍数呢?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举例猜想。3的倍数个位还有可能是哪些数呢?通过举例一一猜想。出示几组算式先把3观察,进一步猜测。通过猜一猜的活动,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用100以内的数字表找3的倍数,猜想3的倍数特征,然后进行验证。让学生大胆创新,多角度思考,个位不行考虑十位,十位不行,把个位十位一起考虑,把数字加加、减减、乘乘、除除,看能发现什么规律?充分放手,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变为学堂。

2.探究是数学学习的生命线,倡导探究性学习是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

数学课最重要的是教师如何为学生有效自主探究搭建平台。为了突破难点,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采用三人一组合作,用12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填写实验表,思考长方体所含的体积单位数与长宽高的关系。让学生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摆一摆探究式活动,归纳出长方体体积公式。根据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联系来推,引导学生用推导长方体体积公式方法推导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三、成果特色与创新

篇3

你说我说

大呼小教

2010年小学数学教育热点问题探讨

小学数学中若干科学性问题的探讨(下)

繁难何时了 偏怪几时休——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之反思

探析低年级口算教学中的缺憾及对策

这是一个艰苦的年代——美国教育部长给教师的公开信

从数学史料中体悟数学探究的历程——以“圆的认识”教学为例

“三角形的面积”习题设计部分的教材比较研究

细节让教学更真实

在探究中发现在经历中提升——特级教师杨晓荣的教学片段及赏析

英国基础教育概况

“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

“观察的范围”教学赏析

让动手操作走向有效生成——“长方体体积计算”的教学设计与思考

你拨动了我的心弦

如何培养加减法的口算能力——以“百以内的加减法”的教学为例

关注学生的问题反思能力——有感于学生对一道习题的解读

要围绕目标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小熊购物”的教学案例

结合学生的基础展开教学——“辨认方向”教学日记

一道数学连线题测试结果的分析与启示

老师,请您听我把话说完

给学生多一点表现的机会

行走在数学课程改革的路上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片段

让课堂与快乐同行

《邱学华怎样教小学数学》

让数学之美激荡儿童思维——“回文数”教学实录

彰显数学文化教学的质量品格——评姚新付老师“回文数”教学教育为了生命

教材比较研究:对教学传统的理解和超越

影响学生估算学习的原因浅析

教学,要从读懂学生开始

实践刘松老师《“打电话”教学预案》后的几点困惑与思考

重在归类方法的学习——“平面图形的特征总复习”教学思考

越嚼越香——“空间与图形”总复习教学建议

形散而神不散——“24时计时法”复习课的教学及评析

“纳税与折扣”错题分析与指导

高站位审视 低起点反观——对核心数学知识内容本质的认识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实录

确定数学教学的“位置”

不妨请“外行”来听听数学课——“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片段及反思

数形结合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前测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组织比赛”教学案例分析

对一道20以内进位加法练习题的再处理

让学生亲历统计的全过程——“统计”教学过程与评析

明晰算理 自主编题 彰显能力——多位数加减法练习课教学实录与评析

把思维起点,让学生领略不同的教学风景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恰似好雨润心田

痛并快乐着、追求着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实录

彰显过程,水到渠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评析

追求 发展——我所认识的席争光

细析“数学广角”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及教学策略(八)

对“圆出于方”解释的探析

小学女生对数学的焦虑可能来自女教师

新课程呼唤怎样的数学课堂教学——从小学数学观摩课活动说起

TIMSS及其四年级数学测试题分析

如何教一年级的孩子计算钱款

让复习课充满“生长”的力量——三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手记

以信息为载体 用好教具学具——“大数的认识”复习课教学片段

函数概念的演变过程

反思应用过程,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综合复习课的实践

简约的情境 精彩的课堂——华应龙老师“圆的认识”教学片段赏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教学新视角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在简单的公式后蕴藏着什么——探寻平面图形面积的教学价值

“百分数的意义”教学实录与反思

“歪打正着”与“奇思妙解”

“读统计图表”教学设计

从“剪圆柱”到“做圆柱”——“圆柱的认识”一课的再思考与再教学

老师,小棒有误差——“三角形边的关系”课堂教学写真与反思

让“生成”走向“有效”——“方程的意义”案例与反思

小数点还能继续搬家吗?——由“小数点搬家”一课引发的思考

巧用“方中圆、圆中方”的规律解题

《小学教学》,心灵的灯塔

有效的课堂 思维的课堂——“分数除法(一)”教学思考

把握“轴对称图形”的实质

篇4

史宁中教授在他的《数学思想概论》中如是谈论了抽象思想在数学发展中的地位:“我认为,迄今为止,数学发展所依赖的思想在本质上有三个:抽象、推理、模型,其中抽象是最核心的。”所以,抽象思想,就是指数学从现实的材料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进行研究,而不是研究现实世界的具体存在的事物本身。

二、图形教学中渗透抽象思想的教学实践

小学生思维处在发展阶段,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针对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能力,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图形教学就应该充分注重数学活动的设计。在数学活动中调动学生视觉的直接观察、触觉的直接触摸、听觉和语言的交流碰撞,以便学生积累感性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此基础上,老师对学生的观察和交流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有序思考,把感性的数学活动经验内化为抽象的图形知识。

接下来笔者将针对图形的认识、测量和图形的运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列举三个充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图形抽象的教学案例。

1.图形的认识: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

新授阶段,为了探索长方体面的特点,老师设计了验证长方体对面面积相等的活动。学生用白纸、笔、尺子、剪刀和吸管,经过操作之后,学生呈现出了多种不同的验证方法。方法一,剪一剪:用剪刀把相对的面剪下来,放到一起可以重合。方法二,用刻度尺量一量:量相对面的长和宽,发现相对面的长和宽的长度都一样。方法三,画一画:把一个面画在白纸上,用相对的面放到画好的图上,正好重合。方法四,用没有刻度的尺子――吸管量一量,也能发现相对面的长和宽的长度都一样。有了基本的活动经验,学生抽象出长方体相对的面面积相同就水到渠成了。

2.图形的测量:五年级上学期《组合图形面积》

新授环节,教师创设了铺地砖情境之后,先进行估算教学,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精确计算方法的思考。只靠看图和计算来确定地板的面积对学生的思维水平要求较高,也不利于学生思考出多种解题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两张剪好的“L”形图片,学生可以在手中的图上画出必要的辅助线、算一算,还可以剪一剪、拼一拼。独立思考之后,小组进行交流,学习别人的方法,完善自己的方法。小组展示时,学生中间出现了9种解题方法。展示过程中,教师把准备好的对应的解题方法粘贴到黑板上,方便学生观察思考。最后,黑板有解决这一问题的9种方法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其特点,并进行归类。结合每种方法的计算过程,学生还能够归纳出“少、简”的计算要点。可见,有效的数学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还能够让学生亲身体会到计算的难易程度不同,从而归纳方法的要点。

3.图形的运动:六年级下册的《图形旋转再认识》

研究旋转中心点的过程,教师出示了不是围绕一个定点旋转的情况。为了强化这一知识点,教师还设计了内化练习,让学生用三角纸片亲自动手转一转,体会围绕不同的点旋转,得到的图形不同。

认识旋转方向时,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四幅图旋转方向不同,认识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伸出手臂模仿图形的旋转,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把图形的旋转抽象成一条线段绕定点的旋转,以便确定旋转方向。

认识旋转角度时,教师出示观察旋转方向相同、角度不同的两个图形旋转,发现二者之间的差异,认识旋转需要确定角度。

篇5

关键词 终身学习 可持续发展 自主意识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然”“和谐”的追求,随着人们对“可持续”认识的深入,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呼吁:“人类的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一、把握知识的原点,让学生找到生长的基点

每个知识都不是凭空出现,它往往基于某种事物、某种规律、某种现象,只有理顺它们内在的关联,才能让学生得到“贯通”。然而我们的教学却常常局限于知识的本身,使得学生在认知逻辑上无法获得承接,故而使得很多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上出现迷茫、困惑,最后迷失。为此,我们的教学应把握每一个知识的原点,并在教学时尽可能的呈现,从而让学生找到生长的基点。

“长方体的认识”的教学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长方体特征的提升,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图形的开始,也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如果我们仅从知识的角度进行教学的话,当我们教会了“长、宽、高、棱、面、点”等知识后,教学过程似乎也就结束了,但这样的教学显然不能给学生带来知识以外的需求,显然不能给学生带来生长的力量。为此,我在教学时,从知识的原点出发,让学生亲身体验“长方体”,并在看、摸、玩的过程中,建立长方体的“模型”:首先,让学生“切土豆”(或切橡皮泥),即在土豆上任意切上一刀,然后让学生动手触摸已经形成的“面”,以此帮助学生建立“面”的原始认知;接着让学生在土豆上垂直面切上一刀,于是这个土豆形成了两个“面”和一条“棱”,我再让学生看看、摸摸“面”与“棱”;最后在前两个面的基础上再切上几刀,产生一个近似长方体,再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数一数,看一看。这样一个长方体外观模型就呈现在学生面前,“六个面、十二条棱和八个顶点”也随之深入学生的脑海里。

二、关注动态的生成,让学生闪烁智慧的火花

教学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常常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师不可能完全预设到课堂教学的进程与突变,而这些“突变”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常常是师生交流中所体现出生命灵性的惊喜。为此,作为新时代教师的我们应随时关注课堂动态生成的这些“突变”,开发和利用这些有益的生成性问题,使教学绽放生命异彩。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教学案例。按照常规的算法,被减数的个位数如出现不够减的情况,就要从十位上借个“十”。然而在某节课上,一位教师出示算式“17-9=?”后,让所有的学生进行计算,并让他们说出计算的步骤。当大部分学生都是按照常规算理进行计算时,有一位学生却与众不同,他先用“9-7=2”,再用“10-2=8”,最后结果一样。这位学生的算法一石激起千层浪,大部分学生都说他计算方法出现错误,因为这显然与教材上的计算法则不一样。那么这位的学生算法到底有没有错?于是这位教师就基于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说:“虽然结果是对了,但过程是错误的。”有的学生说:“他是蒙的,根本没有道理,怎能用‘减数’去减‘被减数’?”没想到,那位学生反驳道:“如果是蒙的,将‘14-7=?’的算式也按照这种方法,它的结果也是正确的,你该怎么解释?”经过激烈讨论,大家终于明白,这样的计算也是合理的,即“9-7=2”是算出个位上的相差数,然后再从整十里去掉相差的数。正是这位教师充分关注了课堂中的动态,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常规算法,还让学生学会了“非常规”的算理,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课堂里能闪烁出智慧的火花。

三、强调学习的主角,让学生形成自主的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活动中,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然而在日常的教学中,有些教师过于关注课的流畅、过于在意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他们在“无我”的世界里疲于应对、倦于学习。为此,我们应改变视角,让学生在我们课堂里自由、自主地发展,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力量。

篇6

【关键词】微课 小学数学 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27-02

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教学资源的不断丰富,微课成为了近几年来教育界中的新型词汇。微课有着丰富的教学价值,并且适用于多种学科,小学数学的教学也不例外。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教学实践来看,大部分地区已经有了进行微课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条件。本文在详细阐述了微课有关概念的基础之上,结合苏教版教材案例进行了微课的实际应用分析,旨在为小学数学微课开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1.微课概述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没有体现自身的学习主体地位,这将严重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度,不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注意力的集中,因而无法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学模式也面临着创新和改革,微课便由此而生。微课主要是通过对教学资源的重新调整和整合,通过视频的形式来传播教学内容,不仅有利于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1 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把握课堂学习方式,积极采取创新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坚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的学习当中,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数学教学质量。所以,在小学的教学活动中加入微课的应用和开展,相关教师需要做好准备和教学规划,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微课教学,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微课的学习当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优势,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比如说在进行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制作长方体及正方体的微课视频,首先让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利用动画视频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空间几何思维。教师在利用微课视频向学生介绍了长方体与正方体之后,可以结合视频中的内容再向学生介绍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边长、棱长及面积体积的计算等知识,这样可以有效的加深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理解。

2.2 促进小学数学难题的解决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竞争的主要内容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前人才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使得人才的培养工作更加具有战略意义和时代意义。除此之外,人才在科技水平的提升当中也发挥着十分显著的作用。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实践当中,例如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开展过程当中,数学教师应当严格按照新课程指标的要求,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和信息资源进行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遇到难点内容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影像资料中的字幕,帮助学生拓展学习思路,开拓学习思维,让学生在面对难题时不再害怕,从而迅速提高学生数学的学习动力。而且利用微课来向学生进行展示,学生有充足的反应时间,即使上课没有听懂,在下课之后也可以再及时地进行回顾。

2.3 有效组织学生在课后进行学习

除了课堂上微课的学习与开展,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过程当中,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例如通过微信、QQ等线上交流平台,将当天的微课学习内容进行实时更新,让学生能够在不同地点和不同时间进行多次学习与交流,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另外,在新的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以及信息技术进行新课的规划和设计,在课前通过网络平台发送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通过微课的课前预习,学生能够提前知晓教学的大纲,初步了解到学习的重难点,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更有针对性,也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框架的掌握和记忆。比如说在进行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多边形的面积》的讲解时,教师可以收集多种多边形,然后将其制作成微课视频,并且向学生讲解这些多边形面积的求法,进而让学生总结出求多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

结语

微课的教学方式为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教学途径,通过微课的形式能够有效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新时期下微课的应用与发展,象征着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教学理念的与时俱进,同时也促进教学环境的不断优化。作为小学数学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做到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充分利用微课的教学优势,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成长。

参考文献:

[1]施红.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速读(上旬),2015,(7):213-213.

篇7

数学片段:

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后,全班交流:

生1:这个零件是由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组合而成的。可以这样解答:V零件=V圆柱+V圆锥=3.14×()2×6+×3.14×()2×3=18.84+3.14=21.98(立方厘米)。

师:他把零件想象成一个组合体,用圆柱的体积加上圆锥的体积来求零件的体积,思路清晰。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2:我把零件想象成是以圆柱体积为单位“1”的一个整体,那么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零件的体积是V零件=V圆柱×(1+×)=3.14×()2×6×(1+×)=21.98(立方厘米)。

(受生2的启发,多数学生踊跃举手,老师示意生3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3:把零件想象成是以圆锥体积为单位“1”的一个整体,那么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零件的体积是V零件=V圆锥×(1+÷)=×3.14×()2×3×(1+÷)=21.98(立方厘米)。

师:生2和生3是把圆柱或圆锥的体积看成单位“1”,然后根据这个零件中圆柱与圆锥的关系,把零件的体积想象成一个整体来思考,思路灵活。还有别的解法吗?

生4:我把零件想象成一个9厘米高的大圆柱,那么圆锥的体积比原来多算了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因此,可这样解答:V零件=V大圆柱-V小圆柱×(1-)=3.14×()2×9-3.14×)2×3×(1-)=28.26-6.28=21.98(立方厘米)。

师:真会想!他将零件进行了变形,想象成一个高9厘米的大圆柱,然后再减去多出的部分。

未等老师说完,生5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把圆锥想象成一个高3×=1厘米的小圆柱,那么这个零件就成了一个高为6+1=7厘米的大圆柱。因此可以这样解答:V零件=V大圆柱=3.14×()2×7=21.98(立方厘米)。

听完生5的发言,老师微笑地点点头,转而面向大家:听明白了吗?片刻后,教室内响起热烈的掌声。老师示意其他学生再说说这样解答的思路。

过后,课堂陷入短暂沉默。就在老师准备进入下一环节教学时,生6举起了手。

生6:我将7厘米高的圆柱想象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可以这样解答:V零件=V长方体=长(圆柱底面周长的一半)×宽(半径)×高(圆柱高)=(3.14×2÷2)×(2÷2)×7=21.98(立方厘米)

师:真了不起,他受到在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时,将一个圆柱体切开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的启发,把零件想象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得出一种新颖的解法。

老师带头为他鼓起掌来。

临近下课了,老师准备进行课堂总结,这时教室内传来一声情不自禁的喊声:“我还有一种解法。”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眼光投向了生7。

生7:我们可以将零件想象成7个小圆锥。因为3厘米高的圆柱体积相当于3个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那么两个3厘米高的圆柱就相当于3×2=6个这样的圆锥,再加上图中右端的一个圆锥,一共7个圆锥,那么零件的体积就是:V零件=V圆锥×7=×3.14×()2×3×7=21.98(立方厘米)。

教室内再次响起热烈的掌 声。

是什么让课堂灵动精彩,欲罢不能呢?灵活的空间想象力给思维插上了翅膀。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对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想象力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能力。如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呢?从这则教学案例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一、夯实基础,沟通知识前后联系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前提

课堂的精彩其关键的因素源自于学生扎实的基础,倘若学生没有对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的熟练掌握,没有对等底等高圆柱与圆锥关系的清晰认识,课堂上是不可能出现将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与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思维进行有效沟通的,也就不可能出现把圆柱或圆锥看作单位“1”,然后把零件看作一个整体来求体积的整体想象,更不可能出现把零件看作高是7厘米的大圆柱和把零件看作7个小圆锥的变形想象。因此,发展学生想象力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以夯实基础,有效沟通知识的前后联系为前提的。

二、丰富表象,加强动手操作为发展学生想象力提供支撑

生6将7厘米高的圆柱想象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用V零件=V长方体=长(圆柱底面周长的一半)×宽(半径)×高(圆柱高)来求零件的体积,是受到在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时,将一个圆柱体切开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的启发,从而得出一种新颖的解法。引导学生亲历动手操作的过程,给学生留下清晰的表象。长此以往,不断丰富学生的各种表象,日后在相似的问题情境中,学生就有可能自动提取储备的表象,想象并建构解题的模型,奇思妙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生活化教学; 实践 ; 探索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1B-0044-0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也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数学学习与生活有机地结合,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轻松获得知识。但是,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活化教学策略,致使学生所学知识与生活脱节,起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下面笔者主要就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谈谈看法。

一、课始链接生活,让学生兴趣高涨

在数学教学中,有许多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对如今的学生来说,大多已经具有对生活或多或少的经验感受,在教学起始环节,教师如能根据所学内容需要,把学习与生活链接起来,可以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而使学生兴趣高涨,主动融入课堂教学。

如在教学《平均分》时,在教学一开始,教师没有就“平均分”的概念与定义进行讲解,而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八月十五到了,小明的爸爸买来了一些月饼,他家里一共有4口人,要想让每个人分的月饼同样多,你知道每个人可以分多少吗?请你帮助他们分一分。在教师生活话题的引入下,有学生说每个人分半个,一共需要2个,就可以使每个人分得同样多;有学生说每个人分1个,需要4个,每个人分得同样多……这样一来,当学生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时,他们一个个兴趣高涨,都想把自己的分法告诉大家,如此一来,在学生的众说纷纭中,不仅有效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在每个人分得同样多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平均分”有了更加真切的学习体验,深化了学习效果。

上述教学案例中,在讲述《平均分》之前,教师先从学生比较熟知的分月饼的生活经验谈起,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使学生对所学新知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最后,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平均分”的概念与内涵有了深刻的了解与认识,学习效果显著。

二、课中融入生活,让学生易懂易学

在数学教学中,当教学到跟学生生活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如能通过恰当的方式,把学生引入生活的具体情境之中,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那么,必将会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此同时,一些枯燥的深奥难懂的数学知识在生活经验的融入下也会变得易学易懂,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服务。

如在教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关于运算法则“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许多学生只是记住了这些法则,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学生并不能理解,以至于学生经常会出现计算错误的现象。为了有效避免这种错误现象,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常见的生活情境搬进课堂:1、妈妈买了3个皮球,每个9元,又买了一个篮球35元,妈妈一共花了多少钱?(9×3+35=);2、妈妈买了3斤菠菜,2斤上海青,每斤菜2元,妈妈一共花了多少钱?(3+2)×2=。通过这种和生活结合的形式可以使学生清楚地感受到先乘除后加减,以及遇到小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必要性,有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

在课堂教学中,当教师看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理解与认识时,及时地把学生常见的生活画面融入课堂,如此一来,学生的生活经验被激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有了了解与认识,从而使课堂所学知识显得更加易懂易学,有效突破了学习难点。

三、课后延伸生活,让学生学以致用

只有在实际应用中,学生才能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就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进行必要的生活实践,如此一来,学生在课本上所学的知识将不再是死知识,而是发挥学习价值,彰显了数学学习的魅力。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积》以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时间测量一下自己家里房间的面积是多少,要想使自己家里的房间更加漂亮,需要在每个房间刷上不同颜色的涂料,然后,让学生在计算每个房间面积的基础上,根据每平方米涂料的价格,算一下,如果把所有房间都涂上涂料,需要花费多少钱。在这个环节中,从测量到计算再到核算价格,全部由学生完成,这样教学,学以致用,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主要在学生学完“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知识的课后,注重学生所学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把学生课堂所学与实际生活有机地结合,从而使学生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总之,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研文本,找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点,巧妙切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引入下能够轻松学习,并充分发挥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数学课堂 提问 语言 精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恰当的问题,或者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求知求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因此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总是通过精心提问,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推动教学进程。但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常常用词随意,问题不清晰、指向不明,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如何精准的提问,使课堂提问更有效,谈谈自己的粗浅思考。

一、问题的内容指向要准确

数学问题语言不能含糊不清,要让学生清晰地知道回答什么内容。在数学课堂上,我们经常会观察到这样的提问:提问词不达意,本意是问这一要点,但问题一出口后指向另外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考完全偏离方向,因此等待的回答,将是答非所问的内容。

在四年级认识三角形一堂课中,老师本意是想突出三角形三边的位置关系――围成即三条边首位相连这一要点。但是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三角形是由什么围成的图形?”这个问题把学生思考内容指向了三角形的边的形状和数量,而不是指向三角形三条边的位置关系。学生的回答是可想而知的,完全没有起到预定结果。

在数学课堂中老师们经常这样提问“你能告诉我一个长方体有多少条棱吗?”来体现师生平等、和谐的教学关系。但实质上这样的提问指向的内容是不准确。问题要求学生回答的内容是能或者不能,而并非要求学生回答长方体棱的条数。准确的提问应该是:“观察长方体,它有多少条棱?”课堂上用“你可以(能)………吗?”这样结构的问题还真不少,其实我们还没有意识到这样的措词和结构,反而让问题指向的内容不准确。

教师提问要改变草率随意的不良习惯。课堂提问用词和结构必须注意指向内容是否清晰准确,只有问题指向内容清晰准确才能让学生知道回答的什么内容,学生才能围绕内容收集素材、进行思考。

二、问题的思维指向要明确

一个有效的问题不仅要给学生准确指向内容目标,还要能够给学生提供明确的思考方向或者思维方式。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案例。

一位老师在执教五年级《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中,在教学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方法,出示了教材中的一段话“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数和字母、字母与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记做作“・”,也可以不写,数字通常写在字母的前面。”然后教师提出两个问题:1.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简写?2.简写有哪几种形式?要求学生同桌讨论回答。

于是学生开始讨论,但接下来的结果让执教老师和听课老师感到大出意外,接连抽了三名学生都不能回答。老师无奈,只有自己回答了上面两个问题。

应该说这两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采用讨论回答,学生的思考时间也是比较充分的。那是什么原因让学生难以回答呢?我们来分析老师提出的问题:1.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简写?2.简写有哪几种形式?可以看出教师提出的问题明确指出了回答的内容。但是,问题中没有提示学生使用什么素材,采用什么思维寻找问题的答案。所以学生在处理问题时思维是多种多样的。而此时,老师希望学生使用的素材是出示的那段话,希望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找出答案。

如果老师这样提问:从这段话中你注意到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什么情况下可以简写?可以怎样简写?增加。这样问题指向将更加明确,将赢得学生更加理想的回答。

在处理教师提出的问题时,学生通常要通过采用不同层面思维操作来完成。而数学思维操作有很多方式:回忆、观察、猜想、验证、比较、类比等,因此课堂提问要注意使用完成问题目标所需思维操作的措词,给学生提供明确的思考方向。

三、提问要有启发性

提问要能引导学生到思维的“王国”中去遨游探索,使他们受到有力的思维训练,同时教师希望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是否在思考问题,思考问题的程度。所以课堂上尽量减少提出是非判断、非此即彼的问题。

数学课堂中,在例题完成后或在结束课堂教学时老师们经常问孩子:“你能解答这样的问题了吗?”、“你懂了吗?”这是老师语重心长的关心学生的情况,目的是想了解学生对学习掌握程度。但这样根本不能了解到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也不能让学生反思学习过程,甚至让课堂陷入紧张的气氛。如果把“你懂了吗?”转述为“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理解)了什么?”或者“关于刚才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明白?”问题的意向发生改变,要求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梳理学习知识,期待学生分享个人收获,质疑不理解内容,无疑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成为学习主人。

启发式提问能促进学生有效的思考、强化理解。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数学课堂提问的语言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必须意识到在设计问题或者提出数学问题时,语言措词十分重要。精准的数学问题必须是清晰简洁、具有启发性、能够准确指向内容目标、能够给学生明确或者暗示思维操作。作为教师必须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认真反思,让自己的课堂提问语言更加精准,从而真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实效,让老师、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能真正体验到智力角逐的乐趣!

篇10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空间与图形策略具有更强的操作性、直观性与实践性,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使小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空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策略,关键在于给学生动手的机会,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情境,使小学生增加图形与空间的感性经验。

一、增加小学生的感性经验

小学生对与现实生活中联系紧密的问题有着更强烈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和实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

1.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对这些素材进行有效利用。例如“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收集各种形状的物体,让学生将物体的几何图形说出来,例如书本是长方体、杯子是圆柱体、乒乓球是球体、粉笔盒是正方体。

2.教师要能够将数学问题生活化,在课堂中引入生活实际内容,对学生进行启迪。例如“周长”这一课的教学,笔者就设置了一个这样的动画场景:一只可爱的小狗正在沿着操场奔跑,恰好跑完一圈。让学生从小狗的奔跑中感受到周长的概念,说一说对周长的理解。此时笔者再要求学生选择自己的一件文具,在纸上描一描这件文具的周长。能够使学生对数学的价值有更深刻的体会。

3.恰当地运用生活实例。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数学和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引导小学生更好地观察生活,确立空间与图形的概念。例如,在引导小学生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后就要鼓励小学生,尽可能列举生活中遇到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例如学生会说粉笔盒的正面是正方形、文具盒的正面是长方形等。

4.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在运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策略时,教师要力求将小学生的个体认识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缩短,能够激发小学生本身的生活经验,使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规律。例如,给小学生介绍正方体这个概念,就应该让学生亲手摸一摸正方体教具。

二、给学生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

空间与图形教学策略强调要给学生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强调探索性。这就要求数学教学能够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来对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探索,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空间观念,再通过教师的从旁指导切实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1.要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空间。小学生对教师讲授的间接性知识往往不能很好地领会,只有让学生有更多动手做的机会,才能切实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活动空间,不要怕浪费教学时间,而是要让学生能够亲身感受科学探索的过程。例如对“厘米”这一节的学习,为让学生真切领会到“厘米”这一概念,教师可以让学生用一枝铅笔作为标准来对课桌的长度进行测量,从而建立学生的测量观念。

2.对学生的实践进行指导。在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做的过程,教给他们做的方法,教师更要给学生提供有益的指导。例如,学习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让学生计算:将两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如果光凭想象学生很难对其进行回答,因此要让学生先自己画一画,教师此时要给学生提出一些必要的指导。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画数学、量数学,还可以指导学生拼数学、演数学甚至剪数学。

3.让学生感受到动手的快乐。数学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理性美,空间与图形正体现了数学这种理性美。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学生才会真正地热爱数学。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动手实践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让学生理解“对称图形”这一概念,可以让学生用剪纸的方式来体验,将一张纸对折剪出图案,打开之后就成为一个对称图形,这样学生既获得了美的享受,又感受到了惊喜。这样一来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受到数学美的熏陶。

4.提倡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空间与图形教学并不意味着单纯的模仿和实践,同时也强调小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合作交流。必须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合作交流,使学生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答案,达到开拓思维的目的。这样有助于小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和探索问题,从而使小学生的思维水平进行提高,发展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策略是为了让小学生能够热爱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小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也为小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