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成本核算方法范文

时间:2023-10-17 17:25: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成本核算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疗成本核算方法

篇1

关键词:成本核算;方法体系;新《医院财务制度》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公立医院是集公益性与经济性于一体的组织,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其在满足人们的卫生需求服务之后,还要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自身做大做强,然后再为老百姓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卫生部和财政部于2010年12月下发了新《医院财务制度》,于2012年1月1日正式执行,该制度弥补了旧《医院财务制度》的不足,明确规定了医院要加强财务监督和成本核算,提高医院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促进医院不断降低成本,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一、医院加强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成本核算就是医院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物质与劳务消耗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出医院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一般而言,医院成本核算的基础是会计核算,以货币为单位,它是医院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对医院的生存发展起到重要影响作用。而成本管理的目的就是在保证医疗服务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降低医院成本,提高医院绩效,增强医院的市场竞争力。那么,医院加强成本核算有哪些重要作用呢?

第一,它能为成本管理提供一定的数据资料。新《医院财务制度》明确规定医院必须加强成本核算工作,做好成本控制。进行成本核算,可以得出医院在开展医疗服务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物质消耗和劳务消耗,能够促进政府部门为医院的发展提供合理的财政补偿。良好的成本核算是医院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帮助医院成本管理工作人员找到成本控制点,并全面提高医院的成本管理水平。

第二,它能促进医院提高绩效。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内容,它能反映出医院各种资源的消耗情况,反映出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反映出各个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医院有关部门以成本核算为依据,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医院绩效,使医院的每一分资金都用到实处。

第三,实行成本核算是医院经济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实行成本核算,找到成本控制点,并制定出医院的经济目标,然后将经济目标分解到各个科室中,辅之以一定的激励机制和业绩考核压力,促进各个科室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超额完成经济目标。

二、构建医疗成本核算方法体系

在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医院要加强成本核算,努力构建出符合自身特点的成本核算方法体系,促进成本核算的顺利进行,提高成本核算的水平。那么,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促进成本核算方法体系的构建呢?笔者将其分成成本核算对象、各科室成本核算和各病种成本核算。

(一)成本核算对象。新《医院财务制度》第29条明确提出医院成本核算的对象为科室、诊次和床日,三级医院及其他有条件的医院还应以医疗服务项目、病种等为核算对象进行成本核算。

医院科室又可以分为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医疗辅助类和行政后勤类。为了有效保证成本核算的顺利进行,首先必须明确成本核算各个科室的定义,明确划分医院的各个科室。

临床服务类科室就是指能够直接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并且能够反映出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成本的科室。

医疗技术类科室就是为患者提供技术类服务的科室,它为临床服务类科室提供一定的技术服务,促进临床服务类科室积极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医疗辅助类科室则是提供生产、加工等辅助服务的科室。

行政后勤类科室就是除了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和医疗辅助类之外的科室,它从事一些医院的行政后勤工作。

明确这四大类科室的定义之后,就对医院的各个科室进行划分,明确各个小科室应属于哪一类,为成本核算工作提供便利。在成本核算中,还要以病种和诊日为核算对象,根据核算对象的不同制定出明确的核算方法。

(二)各科室成本核算。各科室成本核算就是以科室为对象进行的成本核算工作,对各个科室的成本消耗进行分析、记录、归集。

首先,进行成本的归集,将各个科室中成本消耗的因素罗列出来,然后按照各个成本因素的作用进行归集,形成科室成本。而根据新《医院财务制度》第三十条的第二款规定,科室的成本计入方式分为直接计入和间接计入。直接计入成本就是说在科室开展医疗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可以直接计入的成本,而间接计入成本是说无法通过直接计入的方式计入,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分配计入的各项支出。

其次,科室成本的分摊。科室成本的形成是进行科室成本核算的基础,而根据前文阐述,医院成本核算的对象是科室、诊次、床日、病种等。而医疗辅助类和行政后勤类科室与提供医疗服务的科室有一定的区别,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其各个成本合理分摊到临床服务类和医疗技术类科室中,从而形成完整有序的成本,为成本核算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成本核算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各病种成本核算。新《医院财务制度》明确规定病种是成本核算的对象之一,因此这也是成本核算的标准之一。将病种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将科室归集的各个成本要素分摊到病种上。每一个病种的成本可以包括床日成本、诊次成本、药品成本、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等,综合考虑每一个病种的各个成本因素,然后计算出各个病种的总成本。

各个医院应严格按照新《医院财务制度》第二十六条到第三十六条有关成本管理的内容做好成本核算工作,构建出科学、完善的成本核算方法体系,促进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成本核算水平。

医院要认识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性,构建成本核算方法体系,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娟.医院全成本核算方法研究——以长沙市中心医院为例[D].湖南大学,2008.

篇2

关键词:医院成本核算 问题 措施及建议

引言

在我国医院承担着为国家提供医疗服务的重任,它能否健康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在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初级阶段,医院一直受到国家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但是,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进行,医院逐渐市场化,国家也逐步降低对医院的管控。医院市场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医院也开始考虑资金筹集、运营、投资等问题。在资金运营紧张时,医院不仅要创收,更要注意成本核算,提高资金的运营效率,以小搏大,这才是解决资金紧张的关键途径。

一、医院成本核算的概念及重要意义

医院成本核算是指对医院运行各个环节发生的资源、人力等情况进行计量和控制,结合医院性质和自身运营特点,为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管理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它是医院现代化管理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场化下,医院开始面临生存竞争,收入和成本决定医院的竞争力和发展力。当前,我国医院在转型中,在医疗水平提升的前提下,医院成本能否利用科学的手段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影响医院发展的关键因素。医院成本核算能够全面的反映医院的资源消耗情况,如果选取的核算方法得当,医院的服务质量、经营效率都可以通过成本核算进行量化,以便为管理者进行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二、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1、成本核算基础差,意识薄弱

医院与企业不同,它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存在的。医院进行财务会计工作也只是跟踪最终的结果,而非为提升医院利润服务的。医院所处的生存环境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变化不大,因此医院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也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医院会计制度的改革远远落后企业会计制度的改革速度。当前,医院所采用的《医院会计制度》对医院的成本核算并没有做出具体的规范,这就造成医院的成本核算基础差。医院长期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下,又一直受到国家的财政扶持,根本就无须考虑资金问题,更不用说进行成本核算工作了。因此,医院领导管理理念中就没有成本核算这一点,这是造成医院成本核算意识弱的重要原因。

2、规章制度不健全

我国医疗体系才刚刚开始建设,各项体制也在变动之中。目前医疗行业的成本核算理论和方法也在探索之中,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没有一个理论作为指导,那么医院进行成本核算时纳入成本核算的内容,会计科目等不可能符合成本核算的要求。如损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划分、期间费用的划分、成本和费用的划分等,都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再有就是医院现在虽然面临市场化趋势,但是一些医疗服务的价格依然受到国家的控制,所以医院的成本制度建立并不是由医院所决定的,这也是医院成本核算制度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3、成本核算方法不合理,可比性低

目前成本核算方法众多,如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发。在选择成本核算方法时要考虑成本构成、成本的收集和分配方法。医院部门科室众多,机构复杂,各个部门科室之间的同质性差、技术含量差异显著、成本构成迥异,目前,我国医院成本核算发展缓慢,很多医院进行成本核算时,往往采用一种核算方法进行整体的成本核算。这与选择成本核算方法的原则相背离。不同部门采用同一种成本核算方法,难以合理的反映资源利用率,可比性低。

4、成本核算流程不完全,效果差

当前医院对成本核算认识不够充分,他们认为成本核算就是将医院进行医疗服务所耗费的资源进行统计和计量,并将最终结果反映给管理者即可。但是成本核算的重点是事前预算和事中控制这两个方面。事前预算是根据医院往年的成本和当前的物价为基础进行的。事中控制是控制医院成本的发生,将实际成本及时与预算对比,一旦发现不合理现象要及时纠正。

三、医院成本核算改进的措施及建议

1、加快医院财务制度建设,增强医院成本核算意识

生存环境的变化应该引起医院领导的重视。首先,医院领导应该积极学习成本核算的有关知识,并在全院范围内积极推广。然后,医院应该以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理论为基础,以医院的公益性质为原则,建立与自身相适应的成本核算理论体系。第三,医院应该加强会计制度建设。应为成本核算内容很多是以会计核算为基础的,只有加强基础建设,选择正确的核算理念才能发挥成本核算的效果。

2、因地制宜选择成本核算方法,增加成本核算可比性

医院在进行成本核算前,要充分认识各个科室部门的工作内容、成本构成、业务流程。正确的认识工作内容、成本构成、业务流程才能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成本核算方法。例如,那些以直接费用为主的部门可以选择完全成本法或是间接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那些以间接费用为主的部门科室可以选择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选择正确的成本核算方法才能真实的反映部门成本情况。

3、完善核算流程,明确成本核算重点环节

医院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应该加强成本预算环节、成本控制环节、成本分析环节的工作。医院进行成本核算主要通过对成本结果的分析,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以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在进行成本预算时,要以医院历史成本和行业成本为基础结合医院规划制定成本预算。医院在日常活动中,要严格按照成本预算运行,出现成本偏差要及时纠正。对成本核算结果要进行科学的分析,这样才能寻找到降低成本的途径。

参考文献:

篇3

在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的成本核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有效的管理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省医院的成本支出,而且还可以提高医院在社会上的竞争力,这些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医院树立自身良好形象,为医院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提供有利条件。虽然新财务会计制度的运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在成本核算方面还是有一系列问题,这与传统核算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要求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新财务会计制度的重要意义

1.为了满足医院自身发展需要。医院作为救死扶伤的特殊机构,具有公益性特点,医院为了能够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就需要有自己的创收方法。如果医院一味的只追求经济效益,将药品收入和医疗服务费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必将使得看病贵问题越发突出,为了能够有效的避免这一矛盾的激化,医院在保证收入稳定的同时就必须加强对成本费用的核算和控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保证自身长久发展。

2.医院成本核算的改革可以有效的改变医保对医院的支付方式。合理、切实可行的医保支付方式需要医院在开展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进行,新财务会计制度下的医院成本核算不仅可以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真实、准确的依据,还可以增加卫生管理部门在制定特种病价格时的话语权。

3.可以有效规范医院成本核算。新财务会计制定对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做出了详细的说明和规范,在医院内部建立了一套相对合理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使得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具体流程和方法不断优化。在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工作正在朝着医院的实际财务情况方向发展,为各个医院寻找出符合本医院发展的成本核算方法打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制定切实可行的成本核算方法,可以有效保证医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使得成本核算越来越优化,促进医院健康有序的发展。

4.有利于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技术的现代化。在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技术也在不断得到发展,不断改进过往不够完善之处,促进管理技术的现代化,形成行之有效的权责制度,逐步促进医院管理技术趋于完善,促进医院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新财务会计制度下,使得医院成本核算管理信息更加准确和客观,促进医院成本管理技术的现代化。

二、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1.对成本核算的认识不足

由于医院领导们对成本核算不够重视,使得医院整体职工对成本核算都不具备深刻的认识。长久以来医院都是依靠国家拨款,使得很多医院在正常经营上不存在任何压力,所以在成本核算方面缺乏一定的执行力,医院的成本核算都是流于形式,没有起到根本的效果,这样就造成了严重的医疗资源浪费。

2.医院内部财务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不够

一般在大型医院中,对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有着严格要求,而在大部分小型医院或是基层社区医院却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没有严格要求,甚至存在一些非财务专业人员在岗现象,他们对医院新财务会计制度的认识和掌握不够,无法满足医院成本核算的需要。

3.医院经济管理不够限制了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

医院内部的经济管理活动离不开医院成本核算的保障,医院成本核算能够准确的反映出具体的成本状况,为医院的价格补偿、医疗付费标准的制订以及医院经营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而且还可以满足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需要,形成一套社会化标准。但是目前医院成本核算机构不够健全,人员管理与财务管理不协调,严重限制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

4.医院成本核算方法比较落后

受传统因素影响大部分医院的成本核算都比较落后和保守。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大部分是以科室作为单位,具有一定的利弊性,好处在于可以为医务人员增添更多的经济效益,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但是不足之处是会使医院的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执行力,比如很多科室会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医院服务水平的提高,在选购医疗器械的时候选择性能较差的产品,这样将不利于医院长久发展。还有一些医院对医院的成本核算有着不同的计算方法,有的是按成本管理费用进行统一计算,缺乏细化的程序,使得成本控制无法具体到细节问题上,这样会无形增加医院额外成本支出。还有的是对成本管理费用进行平摊,就是根据员工人数进行分摊,这种方法也是不够合理的。以上这些成本核算方法都不能真实、准确的反映出医院的实际情况,缺乏系统性,将无形中提高医院成本,不利于医院的健康发展。

三、新财务会计制度下的医院成本核算方法

1.建立专门的成本核算小组

在财务会计部门成立专门的成本核算小组。成本核算小组的职责为以下几点:第一,有关医院内部的成本核算流程以及细节等制定明确的制度。例如对医疗器械的采购、药品出入库制度以及费用的日清月结制度等。建立健全原始数据的搜集和记录,统一数据口径,制定内部服务价格。第二,每个月对成本数据进行处理和核实,对每月成本进行详细划分。第三,负责医院成本核算相关培训工作,对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第四,成本核算小组要对成本核算相关资料进行整理,编辑成册,这样就便于以后的查阅和借鉴。

2.院领导要高度重视成本核算

只有医院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加强对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投入力度进而保证医院健康发展。医院管理者要结合医院的实际经营情况建立相应的成本管理机构,本院是全国有名的名老中医专科骨科医院,有着自己的自制药品(正骨一、二、三号,跌打酒等),这些自制药的价格成本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费用核算出来的,如:原材料的采购价格,人员工资,水,电,煤,固定资产,维修费用等等。这些自制药对治疗骨科方面的疾病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药品成本核算在医院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促使医院管理人员采取相应措施控制成本费用,改善经营管理,还能够增强员工的成本意识,节支降耗,使患者以最大实惠得到最好的医疗服务,推动医院向优质、高效、低耗的健康方向发展。医院成本核算方法的规范化管理是顺应医院发展和时展的步伐的,因为它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同时医院管理者可以大力宣传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要性,使成本核算成为医院文化的一部分,增强大家对成本控制的认识,并且对成本控制的具体细节进行完善,让医务人员真正的意识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性是院领导应该履行的义务。

3.加强成本控制和管理

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的实施和开展,可以直接的展现出医院的实际情况,只有对实际情况有了专门的了解以后,才能制定出科学的管理方案。所以说要保证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就需要对医院的成本预算工作进行落实。成本预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杜绝不必要的问题发生,通过成本预算可以对医院成本收支进行动态监督和规范,这样才便于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医院的成本支出提供保障。但是目前很多医院将没能将医疗辅助部门独立出来,使得在核算过程中出现问题,所以要在原有的医疗管理中将材料收入单独进行统计,通过精细化的成本核算杜绝成本核算问题的发生,使管理更加规范。

将成本核算和医务人员的工资绩效相联系,?t务人员本来就是医院成本管理的见证者,他们对于基层有关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是最为了解的,所以要多听取他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各科室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还可以间接树立他们对成本核算概念的全新认识。而且医院可以根据他们的需求,结合医院具体实际情况,为医务人员制定一套完整合理的奖惩制度,这样才能提高医院管理者的权威性,提高医院成本控制力度。在新财务会计制度的规范化管理下医院成本核算对中大型医疗器材的采购等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可以有效减少医院决策的盲目性。

篇4

由于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在逐步改革,医疗卫生行业将向其他企业一样面临市场竞争的考验。在新形势下,医疗服务机构的财务管理不能只倾向于收入的管理,同时也应当重视成本控制与核算。实现医院的健康发展必须要以成本核算为基础,以成本控制为要求实行经营管理。医院的成本控制与核算包括的范围比较广泛,其实质是在反映各个部门或科室的收入、支出等准确财务数据的基础上,在保证提高患者治疗水平的前提下,追求医院最大化的经营利润。为了在充满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医院的管理者应当认清竞争局势,重视医院内部的财务管理,尤其是成本管理的内容。

二、我国医院成本控制与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医院管理者缺乏对成本控制与核算的重视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医院管理者思想守旧,对成本控制与核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成本控制与核算足够的重视。医院管理者存在这种思想有一定的原因,以前大多数医院属于事业性单位,其资金来源主要是来自于财政拨款。另外,医院存在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的医疗福利。基于医院经营目的的公益性以及资金来源的性质,医院的管理者对成本控制与核算不加重视是可以理解的。医院的成本控制与核算工作形同虚设,有些医院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则会在检查前做成本控制与核算工作。有些医院对经济业务的全过程缺乏核算,以至于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对各项费用的收支情况难以把握,无法达到通过成本核算实现成本控制与管理的目的。在新形势下,医疗卫生体制正在逐渐改革,这意味着医院在未来将自负盈亏,为了在市场环境中获得长远发展的资本,医院必须要加强对成本控制与核算的重视。

2.医院的成本核算方法陈旧

目前,大多数的医院采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但是伴随着时代的进度,传统的核算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医院业务类型越来越多的需求。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把任务细分到各个科室,这种成本核算方法虽提高了成本核算工作的效率,但是也存在弊端。比如有些科室为了增加更多的经济利润,在采购固定医疗设备时选择性价比较低的产品;有些科室为了增加资金盈余,擅自降低了研发支出成本,这些问题的出现阻碍了技术的进步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另外一个问题是成本核算的科目归纳模糊。有些医院将成本核算分为两种形式,而处于中间形式的成本则难以划分为某一种类,这种混淆的成本核算方式不利于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后续工作的开展。传统的成本核算方式还存在一个问题是管理费用的分摊方法存在缺陷。有些科室的管理费用分摊按照员工的数量分配,这种分配方式缺乏科学性,不能真实反映管理费用的使用状况,降低了财务信息应有的可靠度。3.成本核算人员职业素质不高医院成本核算人员的职业素质关系着成本核算的质量以及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的水平。但是,很多医院的成本核算人员专业素养不能满足成本核算的要求,具体的表现如下。首先,有些成本核算人员对成本核算专业理论掌握不足,缺乏持续的学习能力,有些医院对电算化会计的工作要求缺乏重视,不能熟练掌握电算化会计的操作技能。其次,有些医院的成本核算人员缺乏应有的专业经验,缺乏对业务操作的职业判断能力,对成本控制制度工作的学习程度不足,不利于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另外,有些医院的成本核算人员的道德修养不高,在面对利益诱惑时,不能坚持克己奉公和诚实守信的原则,使得成本核算成果难以反映真实的成本使用状况。很多成本核算人员不思进取,不善于接受新兴事物,对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的探讨与学习不够积极,进而不利于成本控制与核算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医院成本控制与核算的措施

1.加强对医院成本控制与核算的重视

在旧体制下,医院单一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但是伴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医院经营的目标已经变成社会效益最大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了实现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医院的成本控制与核算已经成为医院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医院的成本核算存在于内部管理整个过程当中,从确定核算项目到最小单位费用的分摊,从总体核算到科室、病种核算等项目的不断细化,总之,医院的成本控制与核算已经成为提高医院内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医院必须重视成本控制与核算,在保证治疗的前提下,不断寻找增加经济利益的方法,开源节流,控制成本,实现医院盈利空间的提升。

2.构建完善的成本核算指标体系

目前,大多数的医院使用的是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但是传统的核算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医院成本管理的需求。传统的医院成本核算方法还只是局限于核算层面,缺乏探索成本控制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有些医院的成本核算方式比较粗糙,没有根据成本核算工作中的收支状况分析其存在盈亏的原因。为了实现保证医院成本控制与核算工作的质量,医院需要结合自身的成本支出状况制定完善的成本核算指标体系。首先该成本核算指标体系应当能够反映出成本支出的实际状况;其次,该成本核算指标体系应当能够有利于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的开展。总之,医院完善的成本核算指标体系不仅能够反映出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效果,也应当有利于提高成本核算的工作效率,进一步实现成本核算与控制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同时,医院管理层应加强成本信息系统的引进,采购先进的财务成本核算软件,实现财务信息的共享,在实施过程中结合医院的经营状况选择合适的财务软件,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进而提升医院的成本控制与核算的水平。在具体实施中,要分清重点,有序推进,如在节能降耗方面,首先可以从医院能耗较大的科室着手。而这些科室主要是设备科、手术室、电梯等。医院应结合医院服务时间、手术时间,制定相应的开关、运行与操作规范,达到既满足业务(工作)需要,又方便患者就医的原则,同时做好成本节约。此外,院基建办还应负责安排各设备供应商对各部门设备交底,人员培训,尤其是所有大系统,包括手术室、地下室、公共区域等大系统,要科学使用,节约成本。

3.提高成本核算人员的职业素质

医院成本控制与核算工作的执行需要合格的成本核算人员来执行。实际上,随着医院经济业务往来的复杂化,医院的成本控制与核算工作向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成本核算人员职业素质的提高可以着重从以下几点开展。首先,医院成本核算人员应当是掌握核算技能、管理能力和经营技能的综合型人才,也就是成本核算人员应当具备扎实的财务专业知识以及工作技能,同时也应当了解计算机基本知识以及财务管理理论的相关内容。另外医院的成本核算人员应当积极了解医院的新的业务,关注资金来源和去向,保证成本控制与核算质量。另外,医院应当重视成本核算人员职业素质的培养,宣扬道德楷模等榜样力量,培养成本核算人员诚实守信的工作原则。例如,深圳沙井、安庆等市人民医院特邀中国卫生部干部培训中心特聘教授、西安当代医院管理研究院院长、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孙学勤进行相关成本讲座,对院领导、职能科室负责人、财务人员以及临床、医技科室科主任、护士长、核算员进行专门培训,重点培训了成本控制与绩效管理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从成本就低控制、划小成本核算单元、建立对账机制、成本与绩效挂钩、院科两级公示五个方面对医院成本管理进行了探讨,较好地提升了医院相关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

四、结束语

篇5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 医院成本核算 应用研究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大环境下,加强成本核算,最大程度地减少成本支出,从而提高企业效益,是在市场中立足的最重要基础。医院作为以治病救人获得收入的场所,自收自支,成本核算作用的发挥决定着经济管理和经营业绩的成败。而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经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亟需引入一种全新的成本核算方法。所以,不少医院管理人员都瞄向了在加工企业、物流企业等企业证明管用的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又称ABC成本法),是一种以作业为核心的成本核算方法,“产品产生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由各项单元作业产生的成本的总和就是总成本。本文就从作业成本的比较优势、应用步骤等方面来探讨在医院成本核算中的应用。

一、作业成本法比较于传统核算方法的优势

当前,各大医院应用的传统核算方法形式不同、方法不一,普遍存在着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核算体系不健全,没有全面的核算方法,大多采用单位科室成本核算方法,科室之间核算方法不协调,也导致核算结果差异性、随意性较大,效果不好。二是财务人员和机构设备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医院以医生为核心,也导致了财务人员在医院中角色分量轻,财务人员充当的只是“记账工具”,对事后发生的账目进行管理,没有发挥其预测、分析成本的作用,也具无法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同时,一些中小医院在信息化上的投入不足,计算机和软件的应用较少,成本核算靠手工,效果可想而知。三是方法模糊笼统,一般将成本核算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直接计入,而间接成本无法界定就进行均摊,导致计算结果和实际发生的成本有偏差,而且在成本控制则没有针对性。

作业成本法的优势正好克服了这些缺点,一是成本的核算直接以作业的产生为单位进行计算,没有了间接成本的核算,核算更为准确。二是成本的分配以成本动因为基础,使得会计人员更加关注成本动因,而且使得每一项成本的产生都有据可循,为成本分析提供了资料。三是成本控制更加有针对性,因为成本分析深入到了每一项作业本身,成本控制着力点一目了然。可以说,作业成本法是即使一种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更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能够为医院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最原始、最真实的数据。

二、作业成本法在医院成本核算的应用步骤

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是作业,根据作业的成本动因确定资源消耗,将消耗的成本归结到每一项作业下,最后综合每一项作业形成总成本。对于医院来说,涉及到的科室多、检测项目多,产生的作业也较多,但只要找准动因,定位了作业,成本核算就变得简单了。

(一)对资源进行划分和归集

首先要对医院的原有会计资源进行分析,按照一定的分类原则进行划分和归集,对直接成本和简介成本进行分类。从成本的产生来看,主要有人工工资、业务费、材料费、场地使用折合费用和设备维修保养费用。从费用的角度来看,主要有医生工资、福利费、出差补助费、材料费、资产折旧、流水费用(水电)计量分摊、设备维修费保养费用等等。

(二)确定划分作业

作业的划分是最重要的一步,决定着能否正确地找到成本动因。所以,这一步,就是根据医院的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对资源消耗和成本的产生进行原因分析。对于一个医院来说,医院的作业分类一是主要作业,即主营业务作业,包括临床作业、药品出售作业、医院技术作业(检验科、手术科、放射科等)。二是辅助作业,即不和医院的主营业务关联的作业,如行政管理作业、后勤保障作业等等。其他作业即不算科室成本的作业,如营养科。

(三)归化资源动因

确定了作业和成本划分,就可以将各类成本按照成本动因归集到各项作业中。如医生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福利、加班费、“五险一金”,产生费用直接计入各科室;材料费,包括卫生材料、一次性消耗品等等,按照实际消耗计入科室;药品费,按实际消耗计入各科室;水电费,一般以各科室人数或者面积进行划分;设备费用,包括维修费、购置费,按固定资产比例进行分摊;房屋费,包括建筑维修费和修够基金,按房屋面积比例分摊;其他的一些费用按照科室人数进行分摊。辅助作业的分配遵循同样的道理,如行政作业,分配比例则按照各行政科室的人数除以非行政科的人数,门诊收费作业分配比例则按照科室门诊收入占门诊总收入的比例确定。

(四)核算总成本

各项作业按照成本动因进行确定之后,汇总就是作业成本,各科室按照主营业务作业和辅助业务作业的成本相加就是总成本。

三、作业成本法的举例成本核算

为便于阐述和理解,现以医院的检验室为例,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进行说明。假设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某检验室的某年成本如下表1:

首先划分作业,检验室的作业大概可以分为记录作业、检验作业、出图作业、分析开药作业和其他作业。作业的成本包括医生工资、材料费、药品费、水电费、消毒费、房屋设备使用维修费、辅助类费用等。而后根据各个作业的资源消耗寻找成本动因,医生工资、材料、药品等费用都是直接计入到各作业中,而房屋、水电和设备产生的费用则根据比例进行计算后进行归入。这样,就可以列出下表2(单位:万元):

根据以上数据,得出各作业的成本总和以及检验室的总成本,见表3(单位:万元):

对照表1和表3 的结果发现,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核算的总成本为47.8万元,而根据作业成本法核算的结果是48.57万元。主要原因是设备和房屋等费用的在分摊方法上存在差异。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种类较多,设备的技术含量较高,所以在分配环节时,就会有所区别。同时,传统方法核算时一些数据并没有计算在内或者是估算,数据来源不清,而作业成本法,可以对于构成作业的成本动因都进行逐项分析,得出的数据更为客观、准确。

四、结束语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作业成本法在一些间接成本占比较大 ,业务较多,成本核算较为复杂的时候运用效果较好,而医院就属于这一类型。医院的服务项目多元化、设备多且技术含量高,并且一些医疗服务的间接成本如设备、房屋等费用较高。作业成本法,将医院的所有成本费用都用不同的作业,按照各自的动因进行再分配。一方面,有益于一些管理费等间接分费用进行更为合理的分摊;另一方面,成本核算的结果可以追根溯源,清楚地分析每一项作业的成本动因,在控制成本上更有优势。因此,作业成本法,作为一项较为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也在其他领域证明效果明显的方法,应该在医院的成本核算上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孙慧.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医院成本管理研究[J].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05)

篇6

关键词:医院财务;成本核算;市场竞争;实施及效果

医院财务成本核算是按照《医院财务制度》有关成本费用开支范围的规定,根据医院管理的需要,对医疗服务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切消耗费用进行分类、记录、归集、分配和分析,为医院提供相关成本信息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其目的在于真实反映出医院医疗活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医院的价值补偿、医疗付费标准的制定以及医院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在医院管理中,实施财务成本核算管理,不仅有利于医院成本的降低,而且对于提高医院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保证技术经济责任制的落实、加强医院的计划管理、促进工作人员积极性、利于医院规范化管理的实现及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等。因此,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医院内部财务成本核算管理,增强自身竞争力,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医院财务成本核算所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激烈,各医院都意识到财务成本核算在增强自身竞争力方面起着重大作用,在医院管理中纷纷实施财务成本核算。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盲目跟进,导致在财务成本核算的实施中出现许多问题。

1.成本核算内容不健全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医疗水平的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医疗机构,不断扩大医疗机构规模,大量购入医疗设备,使得医院的固定资产占医院资产比例直线上升。在实行的《医院会计制度》中明确规定医院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由于医疗设备大部分都属于高科技产品,价格昂贵,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产品更新较快,价格波动较大。而在购入时没有考虑其带来的损失,体现出成本核算内容不健全。

2.管理费用的分配问题不合理

医院管理费用是根据医院管理的需要,各部门进行医疗服务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在医院管理费用的分配中分为两部分:一是期间费用,就是医院各部门进行医疗服务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二是间接费用,就是无法确定其产生费用是哪个部门进行医疗服务所产生的,需各部门分摊的费用。但是在现行医院管理制度中规定,其管理费用一律按间接费用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式无法体现出产生费用的缘由,不利于医院内部的财务管理及成本核算,导致管理费用缺乏合理性分配。

3.缺乏规范的财务成本核算方法体系

财务成本核算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医院各部门、各科室及每个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医院应建立一套规范完整的财务成本核算方法体系,以确保财务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但在我国大部分医院财务成本核算方法体系中,还采用将管理费用按照间接费用进行分配的方式,不利于成本费用的计算。由于其核算方法体系缺乏规范性和完整性,导致其核算方法体系与真正意义上的财务成本核算体系相差甚远,极大地影响了医院管理中财务成本核算的进行。

二、医院管理中财务成本核算的实施及效果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逐渐推行和深入,医院领域正面临这日益严峻的考验。而财务成本核算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同时又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对医院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体现了医院工作的数量与质量

医院工作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医院医疗服务数量与质量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在医疗服务质量一定的条件下,医疗服务数量越多,其单位成本就越低;而在医疗服务数量一定的条件下,医疗服务质量越高,其单位成本就越高。而通过财务成本核算的实施,很容易将其关系体现出来。与此同时,医院管理者还能通过对财务成本核算的结果进行研究分析,了解医院医疗财务状况及其经营成果,发现医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调整,已利于医院工作的顺利进行。

2.成为控制医疗服务耗费的尺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医院管理的不断加强,原有的管理体系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医院管理的要求,急需符合现代化医院管理的方法,由于财务成本核算管理的适应现代化医院管理的要求,其在医院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越发重要。医院财务成本核算体系已成为控制医院医疗服务耗费的尺度,科学、合理和正确的进行财务成本核算,不仅可以为医院管理提供真实的信息,还可以为医院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从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耗费,减少医院财政上的损失。

3.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医院在满足社会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更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然而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只能通过加强财务成本核算来实现。在医院财务成本核算实施过程中,对医院的医疗服务数量与质量及成本费用的消耗,都是与其经济效益直接挂钩的,而与其社会效益有着间接关系。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实现过程中,应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为基础,以追求最大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协调两者关系,使其有机结合,从而确保医院健康有序的发展。总而言之,财务成本核算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是肯定的,应不断加强财务成本核算,提升医院在其激烈竞争环境下竞争力,从而实现其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篇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医疗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与之相适应,深化医疗机构内部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医疗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以成本核算为基础,加强医疗机构成本管理,也成为医疗机构加强内部管理的核心工作。

目前,大多数医疗机构都已经开展了以成本核算为基础的成本管理工作,使医疗机构在节约成本、配置资源、内部分配上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医疗机构在成本核算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一、医疗机构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由非财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成本核算工作

目前,成本核算工作都由非财会人员担任,从业人员缺乏财会基础知识,在成本核算过程中不能有效地运用成本会计的知识和技巧,在核算流程设计中也不能有效地引进有效的内部控制理念,仅局限于对成本的简单分摊核算,无法进行核算方法的创新。核算信息往往与会计信息发生偏离,离及时准确的成本核算、适时有效的成本管理、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问题二:成本核算期间与会计核算期间不一致

笔者所在的医院在实施成本核算前期,走访了一些开展成本核算较早的医疗机构,发现部分医疗机构的成本核算期间往往设定为每月的26日至次月的25日。而按照《会计法》,会计核算期间以自然月为单位,这种核算期间的差异是造成会计数据与成本核算数据无法及时核对的主要原因之一。

问题三:收入确认方法选择的误区

《医院会计制度》明确规定,医疗机构按在院病人确认收入。在此基础上,核算收入方能正确地反映各科室当期的劳动成果,当期收入与按权责发生制记录的支出才能够正确配比,节余才能够作为考核科室经营业绩的依据。而部分医疗机构在开展成本核算过程中,仍然按出院病人确认收入,收入确认方法选择违背了会计制度的规定,成本核算收入反映的并不是各科室当期的收益,与当期的成本支出也无法配比,核算信息无法正确地反映科室经营成果。

问题四:耗材支出按付款时间确认成本

医用耗材是医疗机构成本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正确地对耗材成本进行归集和确认是影响核算信息正确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合理利用现金“浮游量”,医疗机构一般采取货到后集中付款的方式,即在货到后的一定时间再支付本期货款,付款时间滞后于耗材实际领用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按付款时间确认成本支出,严重影响了核算结果的正确性,使当期收入无法与当期支出相配比。

问题五:定额管理手段未被有效加以利用

医疗机构节余计算公式一般为:

收入-支出=节余

将节余作为计算对科室进行奖励的基础指标,这种核算方法无疑存在着极大的漏洞。因为科室按节余的一定比例提取劳务奖励,假设这个比例是×(一般在10%-30%之间),支出的增加对科室人员收入的影响只有实际支出额的×部分。因此,对部分变动成本实行定额管理是医疗机构进行成本核算工作的必要手段。

问题六:追求低成本造成的“过度节约”问题

避免院内感染、交叉感染是保证医护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对此都有明确要求,其重要手段就是采取各种消毒隔离制度和措施。在医疗机构实行成本核算过程中,科室往往通过减少消毒次数,采用较为简单的消毒方式等追求过低的成本,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如何避免追求低成本造成的“过度节约”,也成为成本核算过程中必须加以注意和合理解决的问题。

二、改善医疗机构成本核算工作的对策

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笔者认为,医疗机构成本核算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1 建立成本核算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和培训制度

人员素质问题是影响成本核算信息质量的关键,有关部门和医疗机构领导层应当严格成本核算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成本核算员必须具备会计上岗证。完善成本核算人员的培训制度,加强对成本核算从业人员的再教育,提高其专业水平。实践证明,当前我国医疗机构成本核算工作需要一批脚踏实地、扎根医疗机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实践者和开拓者。

2 用会计学理论指导成本核算工作,保证成本核算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会计学的基本原则如历史成本计价、会计分期、一致性、权责发生制、划分资本性和收益性支出和直接成本实计、间接成本分摊等原则都是医疗机构成本核算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理论在医疗机构的具体应用,集中反映责任中心成本支出和经营情况,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成本核算过程必须以会计学基本原理为指导,遵循基本的会计原则,采取科学的核算方法,保证成本数据与会计信息的一致。

3 选择正确的收入确认方法

收入确认应当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按出院病人确认收入,违背《医院会计制度》的规定,影响了收入的确认和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医疗机构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按在院病人确认收入,将当期收益计入各科室当期的收入,与当期费用支出相配比,正确反映科室经营情况。

4 完善医用耗材核算制度

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存货核算应当在到货时记入库存物资,在领用时计入成本支出。因此,完善医用耗材核算制度,改善医用耗材进、销、存核算方法,严格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确认成本支出,是正确进行成本核算的重要前提。

5 引进定额管理是完善成本核算工作的必要手段

定额管理的核心是对部分变动成本如办公和住宅电话、消毒用品和用具、办公文具等核定定额,定额以内的消耗可以据实在成本中列支,超定额的部分视为不合理消耗,在科室人员劳务费中扣除。定额标准的核定可以根据过去一段时期的平均实际耗用,结合工作量、劳动效率、结算价格等因素的变化,科学地加以测定。

篇8

关键词:新医改 公立医院 成本管理 新思路

随着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我国医疗行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了更好的解决目前存在的医患矛盾,医疗系统提出了新医改方案。新医改方案中对于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严格的预算和收支制度,特别是对于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成本核算管理,对于公立医院减少浪费现象,提高财务核算准确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对新医改环境下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加强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和新思路,希望为我国医疗行业的更好发展提供帮助。

一、新医改环境下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现状

在传统医疗环境下,我国公立医院采用的成本管理方法主要是科室成本核算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将医院的总成本进行分配,使各个科室进行逐级对应的成本承担。这种成本核算方法缺乏一定的科学性,特别是目前各个科室的医疗合作越来越多,导致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不能保证。新医改环境下,公立医院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主要包括医疗服务项目核算法,病种成本核算方法以及床日诊次成本法等。

新医改环境下,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包括:公立医院的核算水平总体偏低,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公立医院的间接成本在整体成本费用中所占比重较多,许多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对于间接费用的测量不够准确;目前多数医院的成本管理主要是从医院总体和各个科室的层面进行核算,对医院的经营活动不能做出准确反应,不适合进行精细化管理。

二、新医改环境下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新医改环境下的成本核算工作对于保证公立医院的良性运行具有重要作用,有效的成本核算可以为医改补偿、资源分配、费用控制以及服务定价等提供详实可靠的依据。新医改环境下的成本核算管理的重要性具体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医改环境下的成本管理可以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在传统环境下,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提供决策数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都有待提高,这为政府的政策补偿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政府通常制定的补偿数据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这对于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不利。同时,在政府监管方面,不合理的成本管理体系也给监管工作增加了难度,特别是对于公立医院财务的监管工作成为了政府监管的难点。在新医改方案中,国家明确提出要加大对医疗系统的投入,这部分投入的用途主要分别为三个方面,一是用来加大对基础医疗设施的投入,二是加大对医疗科研的扶持力度,三是对离退休人员的政策补贴,另外对于公共卫生会提供专项补助,从而促进公立医院的发展。新医改环境下的成本核算工作对于药品的管理更加严格,通过增加财政投入、改变支付手段以及调整服务价格等方法来加大对公立医院的补偿。同时对于非营利性医疗部门的医疗服务要由政府部门进行主导定价,对营利性的医疗机构进行自主定价。在成本核算时要对公立医院的收费标准进行规范,并对医疗装备的价格进行监测,并根据市场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新医改环境下的成本核算工作可以为政府职能部门、医院管理层提供更加准确的决策依据。政府职能部门根据核算数据可以制定更加科学的扶持政策,合理的分配医疗资源,核算公立医院的收支情况等。

(二)新医改环境下的成本管理可以提供廉价有效的医疗服务

新医改环境下的成本管理工作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廉价有效的医疗服务。公立医院的建设初衷是为了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但目前我国医患关系比较紧张,特别是虚开药物,吃回扣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人民群众对于医疗机构的信任程度越来越低。公立医院在建院初期,其成本、设备等都是由政府投入建设,但在成本核算方面,相应的土地、建筑等很少进行折旧核算,同时公立医院的建设成本、预算支出以及人员薪酬等方面的核算也并不透明。长久以来,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都是带有简单的收付实现制色彩,更多的是对收支的简单计算,因此造成政府监管工作的进展困难。而成本核算的不透明还会造成其他的不利影响,例如加大公立医院的商业化程度,和患者争利;导致医疗腐败情况的加剧;加大人们对于医疗前景的担忧,看病难等现象得不到改变。可见,新医改环境下开展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对于提高公立医院成本的透明度,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廉价优质的医疗服务具有重要作用。

三、新医改环境下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的新思路

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主要包含成本计划、考核、分析和决策四个方面的内容,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对于医院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新医改环境下,公立医院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成本管理。

(一)完善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

新医改环境下,完善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对于提高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具有重要作用。总体来说,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要由院领导牵头,各个科室以及后勤保障等部门积极参与,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指定各个科室成本核算的兼职人员,同时财会部门最好配备成本核算专项人员。对于有条件的公立医院建设成本核算办公室,办公室的领导要由医院领导兼职,确保核算办公室的权威性。同时在确保成本管理相对集中的条件下,还要进行相对分散管理,相对分散的成本管理的执行者主要是各级管理的执行层负责。通过这两种机制的有机结合,从而保证成本管理的高效性和统一性。

(二)加强成本核算的基础管理工作

加强核算的基础管理工作对于成本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规模较大,涉及到的数据较多,这些给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因素。在实际工作中,医院需要做好数据录入以及标准化分类工作。同时在基础工作中,要做好对重大项目的财产分析工作,特别是在对存量资产盘活和确定投资增量方面要严格注意。

(三)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成本控制工作和预算管理工作具有很大的联系,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对于成本管理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成本管理中,要通过刚性的预算管理工作,具体来说,预算成本主要包括:人力成本、医疗设备成本、卫生材料成本、水电费成本以及资金成本等。为了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医院需要对成本定额进行确定,确保责任的清楚划分;对医院的运营情况进行分析,减小管理成本支出;合理配置病床资源,做好行政成本管理;对医疗结构进行分析,减小医疗药品比例等。

(四)提高奖金分配的合理性

当前,以科室作为成本核算基本单位的公立医院仍然较多,这种核算方法主要是对科室的收支情况进行核算,从而确定科室奖金。这种核算方法虽然将科室成本核算纳入了整体核算体系,但却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医院对科室的考核也更多的以科室的收入作为总考核目标,而将医德水平、医疗质量等作为附属考核目标,这会在某种程度上造成科室为了创收而追求收益大的项目,忽略患者的实际医疗需要。而对科室的成本核算数据进行分析,并以此作为核算奖金的基础则可以有效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从而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患关系。

四、结束语

新医改环境下,有效的成本管理对于促进公立医院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公立医院管理人员要对新医改环境下的成本核算工作引起重视,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清晰把握,从完善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加强成本核算的基础管理工作,提升预算管理水平,提高奖金分配的合理性等方面入手,切实加强成本管理工作,从而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陶金枝.新医改环境下公立医院绩效管理[J].中国市场,2014

篇9

关键词:医院管理;成本核算;实施对策

近年来,有些医院已开始对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做了改革尝试。在医院的内部核算中,有的应用标准成本计算,有的应用责任成本计算或者应用直接成本计算,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如何针对我国卫生经济的实际情况,实现既能适应医疗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需要,又满足医院经营管理与发展需要的有效对策呢?有待于我们在实践工作中做进一步探索。

一、立足全成本核算方法,强化整体效益管理

全成本核算这个概念来源于企业管理中的全成本管理理念。全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对各种成本发生进行全方位考察,实现全过程控制。医院全成本核算是指包含所有成本要素的成本核算,即医院纳入成本的支出合计。全成本管理的核心思想是“谁受益,谁承担成本”。全成本管理是从成本的发生过程分析控制成本,通过分析成本构成,实行全成本管理,使各项成本以谁受益谁承担的方式,按责任成本分摊到其所对应的成本对象上。这样不仅改革了过去那种在成本责任上“大锅饭”式的医院成本核算制度,实现了责任成本核算,还将成本核算的着重点从单纯计算医院总成本转移到计算各责任单位的成本费用上,以确定责任单位的工作成绩和经济效果,体现了医院内部经济责任制。在这基础上,医院及院内各部门必须要按经营组织形式、成本费用开支的权力和责任,确定成本责任层次,建立成本责任单位,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责任成本体系。医院实施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减轻患者负担,增强医院的竞争能力,实现优质、高效、低耗运行的经济运行机制。因此,医院应该将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全部成本费用,如工资、材料和低值易耗品、固定资产房屋设备折旧费、水电费、办公费,维修费、银行利息等都纳入医院成本核算范围,实行全成本核算。要把全成本核算看作是结合医院自身特点和需要开展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方法,广泛宣传,做好思想工作,让职工从思想上接受、认可。建立健全各项全成本核算的管理规章制度,细化成本分摊,形成“至上而下”自主进行管理与控制的完整体系。

二、注重成本核算,加强绩效目标管理

传统的医院成本核算方法重在事后的综合反映,成本核算时间与成本形成时间脱节,不能及时揭示成本差异。随着成本目标管理的推行,成本核算的着重点必须从事后核算转移到事前、事中控制上,以充分发挥成本核算在降低成本费用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就具体操作而言,对医疗成本、药品成本、管理费用和服务项目成本等账户,均按实际采购、加工及相应的人工成本的标准成本记账。同时设置“药品价格差异”和“服务项目成本差异”等账户,用来反映本期药品实际总成本与实际药品收入的标准总成本的差异。对于差异账户,借方归集差异的发生额,贷方登记差异的结转额,不利差异记蓝字,有利差异记记红字;月末,将账户借方发生额全部结转到相关“收入”账户的借方,这样可简化核算并正确考核药品、服务提供部门当期工作质量对成本的影响。

三、完善成本核算制度,健全医院信息系统

医院信息系统是面向大中型医院的通用系统,涉及面广,覆盖了医院主要管理职能和病人在医院就诊的各个环节。一般的医院信息系统,从系统应用的角度可分为:门诊管理、住院管理、病房管理、卫生经济管理、血库管理、药品管理、手术室管理及器材管理等功能模块。可见,医院信息系统更加注重于医院的业务以医院对病人的服务,对于医院的内部管理,如医疗设备、房屋等固定资产,医院及科室的库存管理、所有物资与资产的采购等都没有涉及,而这些信息在成本核算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必须完善医院信息系统中有关成本核算的功能模块,使成本核算更加科学、规范。对此,笔者认为,应当引入工商企业普遍采用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实现企业的事务处理由相对封闭走向开放,信息处理由事后控制走向适时控制,管理方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四、重视成本核算管理,促进医院经济运行的平稳发展

医院成本核算的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组织机构应当与医院经济运行模式相适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日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医院经济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模式也相应地发生着转变。分析我国医院经济管理组织机构的现状改革不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保证医院成本核算实施的有效途径。以我国医院的实际情况来看,笔者认为,一个相对合理的医院经济管理机构,应当是根据医院管理的需要采取权力相对集中和分工负责的扁宽型组织机构。

医院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其经营运作不仅需要经济实力和先进技术做后盾,同时,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经营制度和现代管理手段做保障。医院的成本核算是医院经营活动理性化的重要途径,是医院经营管理的基本内容,也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基于此,积极分析医疗体系成本核算环节存在的问题,探索改善医院成本核算的方法,成为改革医疗卫生体系的主要任务。如今,由于医院认识到成本核算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医疗服务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必然结果,所以,开展成本核算已成为医院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胡兴军.我国医院信息化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促进措施[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5(11).

篇10

关键词:医院经济管理;全成本核算;应用分析

为适应现代化医院建设的需要,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激烈的竞争,医院必须不断加深改革,改进固有的经济管理体制与方法,必须不断完善成本管理体系和流程,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全成本管理机制来降低医院经营管理所产生的的成本,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为此本文通过阐述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全成本核算方法极其重要意义,分析医院经济管理中全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医院全成本核算的方法策略。

一、医院经济管理中全成本核算的概念

医院的全成本核算指的是针对医院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各种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和药品等材料的成本消耗进行详细的分类记录与归纳整理,并形成相应的分析报告,为未来医院进行经济管理和成本控制提供参考,促进医院各种物资与人力的合理分配,使成本分配更加合理,不断改善医院提供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医院经济管理作为医院质量管理工作重要的考核项目,对医院的经营管理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大多数医院采用不完全的成本核算管理模式,导致了成本的分配存在着漏洞,使医院的经营管理存在着风险和隐患,为改善医院的经济管理状况、降低医院经营过程中的成本支出,医院应引入全成本核算的经济管理方式,这种方式能够使医院的经营活动更加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医院经济管理的效率,降低医院经营的风险等有积极的作用。

二、全成本核算能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医院资源的优化配置

医院在进行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出各个核算单位的成本来源以及其各个部分在其成本中的实际构成,显示医院各项医疗与经营活动中的成本产生与经营情况,为医院进行各种流程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了数据的支持,并根据全成本核算的结果进行医院自愿的优化配置,提高医院各种设备设施以及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医院和医疗人员的利益获得最大程度的保障,[1]使医院能改进分配方式,改变各个科室争抢人力、设备以及医疗资源浪费的情况。

(二)有利于改进各个科室的发展经营状况

通过进行医院全成本核算,能够掌握医院总体的运行情况,还能了解各个科室的收支结余状况,并根据全核算成本反应出来的科室经营状况,改进存在负结余状况科室的经营计划与经营活动,而针对急诊、ICU等非常规盈利的科室的综合状况进行评估,根据科室经营的客观实际,不仅考虑其经济效益,还要考虑其运行所带来的社会效益。

(三)有利于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用

医院的有限资金在各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下,始终存在着利用效率不高、分配不合理的状况,采用全成本核算的经济管理方法,能帮助剩余资金的有效周转与利用,使医院在科室发展和项目研究上能够全面发展,使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

(四)有利于医院提高功效效率和经济效益

在全成本核算的推进下促进成本管理理念渗透到医院经营管理的各个部分,帮助各个科室进行医疗活动的改进,进行诊治的合理安排,例如在看诊科室的所在楼层进行挂号、预约挂号等,节约病人看诊的时间,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同时进行药品器材等的价格管理,在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的基础上,进行医院成本的控制,寻求成本降低的最佳途径,并根据医院实际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符合实际的解决措施,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三、我国医院经济管理中全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缺乏进行全成本核算的经济管理意识

我国大部分的医院是公立扶持与经营,在过程中对于国家的资源和资金没有提高重视,经济管理的工作相对缺失,全成本核算的观念比较淡薄,也没有深刻理解在医疗活动的开展中进行成本控制与管理的真正意义,认为节约使对患者不负责的行为,同时,财务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没有专门、专业的人员进行全成本核算的工作,普通财务管理人员由于专业素养的限制,使得核算的重点只放在业务科室,而忽视了管理控制科室经营的成本问题,同时只注重某个医疗过程的成本分析,没有考虑其前期准备的成本核算分析等,使得全成本核算的结果存在着漏洞与偏差,难以反映医院经营的客观情况,丧失了全成本核算在指导医院经营管理决策方面的指导作用。

(二)医院的成本核算模式对全成本核算的经济管理造成了制约

全成本核算涉及医疗活动的调查、采购、销售和实施等各个环节,但传统的成本核算模式给全成本核算的活动造成了制约,现今大多数医院采用宽泛的全成本方式,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成本核算的时效性不强,使得患者信息的递交较为滞后;存在着项目的滞留,保证金等款项的缴纳与归还缺乏时效性;成本核算的任务往往由财务科室承担,医疗全过程中的其他费用被忽视;部分医院以生产消耗作为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不符合现代经济的发展规律;成本核算的内部分配存在问题,导致进行核算的部门任务分配不合理,造成全成本核算存在着失误与漏洞。

(三)没有建立较为全面详细的成本核算指标体系

大部分的医院对于经营状况应进行核算的项目没有明确规定,导致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进行医疗活动中消耗的成本与所获得的收益比例失真,这种问题严重影响了医院进行成本的控制,例如医院进行医疗活动中最主要的成本是医疗器材和药品的使用,但实际的管理中,缺乏对药品规格、用途、器材的消耗量的明确规定,入库出库的管理也较为模糊,这使得进行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数据的有效性降低,同时,医院的收费标准以及项目成本核算不清,使得数据的统计、汇总以及核算出现遗漏或者重叠的部分。

(四)核算方法较为单一

目前许多医院采用的核算方式使单一的分激发或者成本轨迹法,这种方法难以适应消费导向的生产经营模式,其中较为广泛使用的是科室核算方法,科室通过医疗项目、器材消耗的成本等方面进行核算,虽然细化了成本核算的项目,这种方法缺乏监管与核实,数据的参考性有待审核;除此之外,医院也将总成本划分为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种成本划分的方式,[2]但这种核算方式较为笼统,难以反映各成本项目构成之间的影响关系、变化趋势等。

(五)缺乏先进的医疗网络信息共享系统

许多医院的医疗信息管理系统不够完善,医院内部病患的资料与信息传达沟通不够及时、医疗资源资金的使用不够公开透明,使得进行全成本核算的信息不够全面完整,制约了医院经济管理活动的开展。

四、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全成本核算应用的方法

(一)强化进行全成本核算管理的观念

医院在进行经历管理的过程中应充分意识到全成本核算在成本控制方面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全成本核算对于医院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中的推动作用,进行成本控制理论的宣传与学习,使节约资源和降低成本的观念深入医院的各个科室,在医院全体职工的密切配合下,全面推进全成本核算的经济管理活动,使其发挥深化改革和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积极作用。

(二)设立专门的全成本核算部门,加强监督管理

许多医院已经意识到全成本核算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成立了专门的全成本核算部门,招聘合适的财务管理人员,或选取已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全成本核算相关的培训,保证全成本核算的工作能够平稳有序地开展,保证其精准性和准确度,为医院未来的决策管理提供参考。同时加强对各科室财务和物资状况的管理与监督,有效遏制科室与单位弄虚作假的行为,在数据的收集和录入等工作中要进行审核与监督,保证数据和全成本核算的有效性。

(三)建立较为完善的医疗信息网络系统,改进全成本核算方法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统一的医疗信息核算平台,将医院器材与药品的出入库情况、治疗费用的缴纳与收取等信息及时录入平台,使得相关必要的信息能够公开透明,各科室之间信息网络互通,使各科室的平台化,网络信息系统的使用能够覆盖每个科室的全部核算对象,使各个科室能够进行数据的同步,更快捷方便地获取相应的成本数据;在全成本核算的方法上功能不断改进,采用趋势法、比率法、指标法等科学合理的方法对成本进行核算,[3]提高全成本核算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四)加强医院的基础建设,采用现代医院经济管理模式

改进医院全成本核算工作的基础使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的经济管理模式,为此,医院应提升经济管理水平,加强医院的经济管理队伍人才建设,提高核算队伍的专业素养,并设置相应的专业监督部门,针对全成本核算的工作进行审查与监督,并根据医院经营活动的各项成本编制相应的成本预算、核算指标体系,使得成本核算有相关规定以供参考,并完善全成本核算审查、调整、核对、反馈流程,使得全成本核算的成果能为各科室以及医院的医疗活动的决策与管理提供调整和改进的依据。

结语:

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经济管理模式,进行全成本核算是提高医院竞争力的重要步骤,而全成本核算在先进医院经济管理中存在着问题,如全成本核算的意识淡薄、进行核算的方法不科学不合理、核算的指标不明确等,为此应该在医院的经济管理中重视全成本核算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全成本核算的指标体系,为各个科室的成本核算提供明确的标准,并加强核算部门人员的专业化培养,保证数据录入与处理的科学性,并加强信息化建设,使得医疗资源的出入库信息以及费用收缴等信息能及时上传更新,并在各个科室间同步共享,改进全成本核算的技术方法,经过科学的分析,为医院改进经济管理提供有参考性的数据和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朱丽明.医院全成本核算系统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33):272-273.

[2]何旭东.新形势下推行医院全成本核算的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08,27(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