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详细内容范文
时间:2023-10-17 17:25: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养老保险详细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xx年湖南职工退休金上调政策一、调整时间和范围
从20xx年1月1日起,为20xx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含退职人员)调整增加基本养老金。
二、调整标准
(一)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70元。
(二)在(一)项调整基础上,对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按本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折算工龄),每满1 年月基本养老金再增加2.5元,缴费年限不满1年的记为1年(缴费年限计算到月);对按照省人民政府湘政发〔20xx〕38号文件规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按本人20xx年12月的基本养老金为基数,每月增加4%。
原因工残退休人员按上述(一)、(二)项调整增加的基本养老金不足159元的,按159元调整增加。
(三)在(一)、(二)项调整基础上,对20xx年12月31日前年满70周岁以上(含70周岁)至80周岁以下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养老金25元;对20xx年12月31日前年满80周岁以上(含80周岁)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养老金35元。
(四)在(一)、(二)和(三)项调整基础上,对在艰苦边远地区(桑植县、江华瑶族自治县、城步苗族自治县、麻阳苗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吉首市、泸溪县、凤凰县、花垣县、保靖县、古丈县、永顺县、龙山县) 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养老金5元。
(五)对基本养老金偏低的企业退休军转干部,继续按照规定予以倾斜,认真落实相关解困标准。
(六)20xx年12月31日前已按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湘政办发〔20xx〕44号和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原省农业厅、省林业厅湘劳社政字〔20xx〕15号文件规定参保的国有农垦企业和农林企事业场所退休人员待遇调整办法和标准同上。
湖南退休职工养老金调整方法(一)此次调整增加基本养老金,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根据所属管辖范围和分级管理原则,由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经办信息系统中统一设置,出具《20xx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核对表》,经退休人员所在企业或社区核对无误后调整。按照省人民政府湘政发〔20xx〕38号文件规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由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20xx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核对表》,经退休人员所在单位核对无误后调整。尚未启动纳入经办机构管理的,暂由原单位先调整,待启动后再据实结算。
(二)退休人员调整基本养老金的工作,各地应抓紧在9月30日以前完成,并于10月15日前将本地区的《20xx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情况汇总表》和总结报告上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
篇2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Logistic回归模型;农村居民
中图分类号:F84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7)04-0114-07
引 言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渐显现,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长,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了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数的13.26%,比2000年同期增长了2.93个百分点,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87%,比2000年同期增长了1.91个百分点[1]。联合国1956年的《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中认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现象更为普遍,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了15.5%,比全国水平高出2.24个百分点。由于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相比,存在着收入不稳定、不确定等因素,因此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更加紧迫和必要。
为了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国务院于2009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在全国范围内27个省区320个县市和4个直辖市的部分区县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 的试点工作。一年后,中央工作会议决定扩大新农保试点范围,并将试点的重点地区向老少边穷倾斜。到2012年前基本实现甘肃、青海、四川、云南四省及地区全面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经过7年的探索,政策效果显著,众多农民从中受益。我国计划到2020年完成全国范围新农保的覆盖,所有符合参保条件的农民都能享受到完善、便捷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势必成为解决我国农民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消除城乡二元结构,201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目前新农保正在经历与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实施的改革过程,新农保这一项惠农政策的进一步试行和实施将面临新的挑战。在这关键时点,摸清农村居民参保行为的影响因素,调动农民参与新农保的积极性,不仅是完善新农保制度的前提,更是关系到两种制度并轨成败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依据。
一、文献回顾
近年来,国内学者关于新农保的研究成果颇丰,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农保制度对传统家庭养老的替代性、新农保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农民参加新农保意愿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
1.新农保制度对传统养老模式的替代性研究。王志刚等基于对福建省3市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养儿防老和新农保的关系,并构建了农村居民对新农保的认知程度和其参保行为影响的联立方程。结果显示:养儿防老和新农保具有显著的替代关系,并且年龄、是否赞同养儿防老观念、对参保缴费是否合理以及参保程序是否便捷的主观态度对农村居民的参保行为具有显著影响[2]。张川川、陈斌开利用断点回归方法实证研究了新农保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替代性,研究结果显示,新农保的社会养老模式对传统家庭养老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但当前效果有限,新农保的保障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3]。杨政怡基于对我国5个省1 600位农村居民的问卷调查,从群体分异视角出发进行实证分析,认为新r保对农村家庭养老产生一定程度的替代,然而,家庭养老的部分功能如精神慰藉难以替代。因此积极鼓励农村居民参与新农保并逐步提高新农保待遇的同时,突出家庭养老的重要性,促进农村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互补,有助于农村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融合发展局面的形成[4]。
2.新农保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张思锋、张文学在对陕西省、河南省和江苏省3省6个县区新农保制度建设情况进行实态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新农保试点工作的基本经验,提出了新农保制度运行中主要存在着捆绑政策不合理、综合配套措施与服务滞后等三大问题,提出应逐步取消捆绑政策,提高未来养老金待遇水平,推动新农保配套措施,实现新农保基金保值增值等政策建议[5]。张磊根据辽宁省彰武县15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分析新农保政策实施过程中参保情况、筹资机制、管理机制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6]。
3.农民参加新农保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张红梅、马强在对湖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推行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农民的家庭收入水平、务工务农类型、筹资方式选择、养老方式、耕地利用情况、农保基金运作方式等6个因素对农民参与新农保都有着显著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最为强烈[7]。常芳等根据对我国江苏省、四川省、陕西省、河北省、吉林省5省25县101村共2 025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从个体、家庭、社区和县级4个水平综合分析农民新农保参保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新农保试点地区的农民参保比例并不高,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8]。
关于农村居民对新农保认同度的分析鲜有研究,因此本文综合已有研究,基于陕西省实际调查数据,利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当前农民参与养老保险的意愿程度进行考察,得出影响农村居民参与新农保的意愿因素,这对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数据来源及样本说明
1.数据来源。宝鸡地处关中平原西部,是陕西省第二大城市,辖3区9县和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1.8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76万,农业人口279万。宝鸡市作为新农保第一批试点城市,在2007年11月就被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列为第一个“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城市”。本文选取宝鸡市渭滨区、凤翔县和岐山县3个县区作为问卷调查的对象。本次调研从3个县区中各随机抽取3个乡镇,由此获得9个乡镇样本,然后从各个乡镇中随机抽取3个村,共获得27个村样本,再从每个村随机抽取10户农村居民,由此获得270户农村居民样本;最后在各个住户中抽取1名18岁以上家庭成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270份,收回有效问卷256份,剔除14份无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4.8%。
本问卷分为5个层面的内容,个人特征层面的主要内容为被调查者的个人信息,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健康状况等基本信息;家庭特征层面的主要内容是被调查者的家庭信息,包括家庭子女数、 60 周岁以上老人所占比例、家庭年收入、家庭实际耕地面积等;第3个层面为被调查者的个人主观认知特征,包括被调查者是否赞同养儿防老观念、是否认为缴费标准合理、意愿缴费档次以及参加新农保对养老负担的减轻程度;第4个层面是被调查者所在村集体的特征,包括村民对村干部工作的满意度、所在村的经济状况及邻里互助情况等;第5个层面为政府相关政策层面的内容,主要涉及政策宣传是否到位、村民对政府补贴的满意度及参保程序的便捷性等问题[9]。
2.样本基本特征。通过初步的统计与分析,被调查样本中男性居多,并且年龄在40岁以上的被访居民比例达到了75.3%,这符合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者大多外出打工的特征;留守者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职业以务农为主。样本基本特征描述见表1。
三、计量模型
(一)研究假说
根据对村民调查走访所采用的调查问卷内容,本文从个人特征层面、家庭特征层面、个人认知特征层面、村集体特征层面以及政府相关政策特征层面提出5个研究假说:
假说1:个人特征层面。男性村民比女性村民更愿意参加新农保,对国家解决养老问题的期望值更高,年龄、受教育程度与参与新农保意愿成正比,而健康状况与参与新农保意愿成反比,并且在家务农的农村居民比务工或经商的农民参与新农保的积极性更高。
假说2:家庭特征层面。子女数量、家庭实际耕地面积以及家庭年收入与村民参与新农保的意愿成反比,而家中60岁以上老人的数量与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意愿成正比。
假说3:个人认知层面。赞同养儿防老传统观念的村民参保积极性较低,认为缴费标准合理,能够更大程度减轻养老负担的村民参与新农保的意愿更高,并且意愿缴费档次与农村居民参与新农保的意愿成正相关关系。
假说4:村集体特征层面。村集体经济水平、邻里互助程度与参加新农保的意愿成反比,而对村干部工作满意度与参与新农保意愿成正比。
假说5:政策特征层面。对政府宣传的力度、对当地政府补贴额度的满意度以及参保程序的便捷性均与农民参加新农保的意愿成正比。
(二)构建模型与选择变量
四、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本文运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通过采用二分Logistic回归模型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结果见表3。在分析过程中,选取以下4个参数进行农村居民新农保参保意愿分析:(1)回归系数,表示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大小的参数。回归系数越大表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越大;正回归系数表示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负回归系数表示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减小;(2)显著性,用于判断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性(大于等于0.000表示显著因素,小于等于0.05表示比较显著因素);(3)标准误差,用来判断数据的可靠性,表示各测量值误差的平方和的平均值的平方根;(4)发生比率,表示自变量每增加一个单位,因变量的发生比率将是原来的多少倍。
本文首先对模型进行拟合优度检验,得到检验p值均小于1,表明模型拟合良好,可以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1.个人特征层面。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和职业4个因素对农村居民参与新农保的意愿影响显著,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受教育程度,接下来依次为年龄、职业、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与农民参保意愿呈现出正相关,表明随着农民文化程度的提升,参保意愿逐渐增强,与本文假设一致。年龄与农民参保意愿正相关,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居民年龄越大,受到的政策照顾越多,从而提高了老年人的参保积极性;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养老意识更加强烈,养老问题更加迫切,因此参保积极性更高。职业与农村居民的参保意愿呈现出负相关,即务工或经商的非务农居民参保意愿相Ω低。究其原因,务工或经商收入普遍高于务农,因此,这些人经济积累较为丰厚,大多数通过个人储蓄或购买商业保险满足养老需求。健康状况同样与农民参保意愿呈现负相关关系,即随着农村居民健康状况的下降参保意愿反而提升,因为参与新农保能够降低生病为家庭所带来的风险[10]。通过分析发现,性别对居民参与新农保的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2.家庭特征层面。家庭60岁以上老人比例、实际耕地面积及家庭年收入3个因素对农村居民的参保意愿影响显著,显著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家庭年收入、家庭耕地面积、家庭60岁以上老人比例。其中家庭年收入和家庭耕地面积与居民参保意愿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即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和耕地面积的扩大,居民的参保意愿随之降低。由此看来,与参与社会保险相比,农村居民更加倾向于自我储蓄养老和土地养老等传统的养老方式,这与农村居民整体文化水平较低,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弱以及新农保的宣传力度不够有着直接关系。家庭60岁以上老人的比例与参与新农保意愿呈现正相关,表明老年人越多的家庭,为了分担家庭养老支出、减轻家庭负担,参与新农保的意愿越强烈。通过回归分析表明,家庭子女数量对农村居民参保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即子女数量不是决定居民是否参保的关键因素。
3.个人认知特征层面。是否赞同养儿防老、是否认为缴费标准合理及养老负担减轻程度对农村居民参保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是否赞成养儿防老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养老负担的减轻程度和是否认为缴费标准合理。分析显示,赞同养儿防老思想的农村居民参保意识较低,这主要是由于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弱化了人们对于新农保这种新型社会保险的认知,从而降低了参保的积极性。养老负担的减轻程度和是否认为缴费标准合理两方面的因素与农村居民参保意愿呈现正相关关系,而意愿缴费档次对居民参保意愿的影响不显著。
4.村集体特征层面。只有对村干部工作满意度这一因素对农村居民参保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村集体经济状况和邻里互助情况的影响并不显著。即村干部的工作越获得农村居民的认同,居民支持村干部的工作,其参加新农保的积极性就越高。由此可见,村干部的工作对新农保的开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村干部对新农保政策了解的越透彻、掌握的越详尽、为农村居民讲解的越详细,农民就会对新农保政策有更加客观的理解和判断,其参加新农保的意愿就更强烈。
5.政策特征层面。参保程序是否便捷对农村居民参保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政策宣传是否到位、对政府补贴满意度这两方面因素不能决定居民是否参保。宝鸡市、县(区)财政制定了统一的补贴标准,补贴金额按照缴费档次依次为每年30元、每年40元和每年50元。但补贴数额对于养老支出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并不能影响农村居民的参保行为,而农民更看重的是参保及缴费程序的便捷性。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基于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岐山县、凤翔县三个县区的问卷调研结果,分别从个人、家庭、认知、村集体、政策等5个层面提出研究假说,通过构建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村居民参与新农保意愿的影响因素,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村民年龄、受教育程度与参保意愿呈现正相关关系;而健康状况与参保行为负相关;并且外出务工或经商的村民参保积极性较低;性别与村民参保意愿之间的关系没有得到证实。
2.家庭60岁以上老人的比例与居民参保意愿呈现正相关关系,并且在一户家庭中60岁老人每增加1位,参保意愿增强36.1%;而实际耕地面积、家庭年收入与农民参保意愿呈现负相关关系;家庭子女数对居民参保意愿的影响未得到证实。
3.赞同养儿防老观念对农村居民的参保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是村民参与新农保的阻碍因素之一;认同缴费标准的合理性及养老负担的减轻程度与村民参保行为正相关;而缴费档次与参保行为之间的关系没有得到证实。
4.村干部的工作与居民参保行为密切相关,村民对村干部工作的满意度越高,参保行为积极性越高;而邻里互助情况、村集体的经济状况与农村居民参保行为之间的影响没有得到证实。
5.参保程序的便捷程度对居民参保行为影响显著,参保及缴费程序越简便,村民的参保积极性越强烈;政府政策的宣传情况及对政府补贴的满意度与参保行为之间的关系没有得到证实。
(二)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研究,本文提出三点政策建议:
1.加大基础教育投入,提升农村居民文化素质。根据对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显示,村民的受教育程度对当前农民参加新农保意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文化程度的高低会影响他们参保率的高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区域居民整体文化水平低下,2/3的村民只具有小学文化程度,只有不到1/10的人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这种现象也显示出了城乡教育水平的不平衡性。新农保政策对于农民来说是一个新事物,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时间与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较高的文化程度意味着较强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因此,国家和政府应充分重视农村教育,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使教育资源在城乡得到均衡发展,只有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得到提升,才能提高农民对自身养老问题的重视程度,从根本上转变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观念,从而促进新农保的顺利推进[11]。
2.扩展宣传渠道,加强新农保的宣传力度。在调查走访中我们发现,村民对于新农保的了解大多来源于村干部的宣传以及亲戚好友的传播,而大多数村干部并不能对相关政策进行详细解释,只是传达政府所下达的信息,这就使得农民不能很好地了解新农保政策的详细内容,也严重阻碍了村民参与新农保的积极性。而且,新农保政策在层层传达途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信息的丢失及过滤,所以只有多渠道的宣传才能够使农民真正了解到新农保。通过教育、讲座等形式,对基层政府部门进行培训,使其能够深层次了解新农保相关政策及信息;并通过电视、广播、宣传板报等多种形式,直接向农村居民宣传新农保政策,扭转居民传统养老观念,树立科学养老意识。
3.拓展多N养老模式,探索社区养老方式。通过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有超过1/3的村民选择自我储蓄养老模式,即在具有劳动能力时进行自身资金储蓄和积累,从而满足老年基本生活及医疗等需要。若选择此养老模式,农民在进入老年之前就要将收入做出合理的规划和分配,储蓄资金以备养老。这种养老模式不仅可以减轻子女的负担,而且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目前我国新农保正处于试点向全面实施阶段,自我储蓄养老是养老补充模式之一。社区养老模式是对传统家庭养老的一种改进,是在家庭养老的基础上,由社区机构辅助养老[12]。同传统家庭养老方式相同,老人住在自己家中,不仅可以继续得到家人的照顾,同时社区有专业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社区养老模式也是对传统养老模式的补充,把传统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相结合于社区,融合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方式的优点,提升了养老工作的可操作性,是针对中国社会转型期在21世纪上半叶所面临的巨大老龄化问题所提出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笫六次全国人口普酥饕数据公报(第1号)[M].中国人口年鉴,2011:18-19.
[2] 王志刚,周永刚,朱艺云.“养儿防老”与“新农保”:替代还是互补――基于福建省厦门、漳州和龙岩三市的问卷调查[J].中国经济问题,2013(6):20-27.
[3] 张川川,陈斌开.“社会养老”能否替代“家庭养老”?――来自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证据[J].经济研究, 2014(11):102-115.
[4] 杨政怡.替代或互补:群体分异视角下新农保与农村家庭养老的互动机制――来自全国五省的农村调查数据[J].公共管理学报,2016(1):117-127.
[5] 张思锋,张文学.我国新农保试点的经验与问题――基于三省六县的调查[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32(2):33-39.
[6] 张磊.欠发达地区“新农保”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为例[J].社会保障研究,2014(3):37-42.
[7] 张红梅,马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推行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湖北省新农保的调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4-59.
[8] 常芳,杨矗.新农保实施现状及参保行为影响因素――基于5省101村调查数据的分析[J].管理世界,2014(3):92-101.
[9] 卞琦娟,朱红根.农户新农保政策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农村经济,2013(12):82-86.
[10] 董武全.关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几点思考[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5(6):58-62.
[11] 范辰辰,李文.“新农保”如何影响农村居民消费――以山东省为例[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1):55-65.
[12] 吕学静,康蕊.京冀两地农村社区养老发展困境的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6(1):108-116.
篇3
正如我一般,我是大一的学生,我总想着自己在毕业后能够在那些发达的城市大展拳脚,心比天高.我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好,我一直把这种想法归为是我个人的上进心.但经过这一次的下乡,我似乎悟出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每个人都是积极向上的,大家都希望自己可以在繁华的地段工作,享受高的待遇,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懂得回报社会将自己的光芒在贫穷的地域散开的人,则是无比高尚的.“三支一扶”就是一个很好的政策,让更多的大学生能够拥有这样发光的机会.
作为大学生志愿者,我所做的都是力所能及的事情.此次暑期“三下乡”活动,在这个充满明媚阳光的夏季,我们在南大膳镇尽情地挥洒自己的热情和汗水,虽然短短七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已悄然而去,但这过程中所带给我们的经验和回忆却是历久弥新的.
在“三下乡”的锻炼中不断成长,不断思考,充实自己,我们收获快乐,收获成长,收获许多我们从未有过的经验.我懂得了如何奉献,懂得了团队的重要,懂得了今后在成长和前进中要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很幸运能够参加这次“三下乡”活动,我们经历了,走过了,收获了.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由湖南城市学院城市管理学院组织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本着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发扬爱国热情,积极为社会,人民服务,让同学们全方位的接触,了解社会,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状况,并通过调查,发现当地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并做出解决方案,并从中有所体会,领悟以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
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努力锻炼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益,对人民有用的当代大学生的目的,安排了城市管理学院的党总支书记刘书记做我们的带队老师.在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式下,我们本次活动的主题就定为“服务新农村建设新家园”
针对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在一切准备工作准备就绪后,我们去到了我们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地:湖南省沅江市南大膳镇.湖南省沅江市南大膳镇位于八百里洞庭湖畔,水产资源丰富并独具特色,以盛产野生乌鳢而闻名.垸外有广袤的湖洲,年产野生乌鳢4000吨;垸内有野生乌鳢放养面积5000亩,年产量1000吨,年创产值1.96亿元,全镇从事乌鳢产业的农户达3000户,去年仅乌鳢产业一项全镇人平增加600元收入.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把野生乌鳢养殖作为农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来抓,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农民放养乌鳢.
于年成立了南大膳镇乌鳢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全镇乌鳢养殖专业户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成立了四个服务中心,即乌鳢养殖饲料服务中心,乌鳢养殖技术服务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集约销售服务中心.
销售网络辐射全国各地,并在等地设有窗口,年产种苗达8000万尾,饵料供应冷库达1200立方米,药店2所,技术人员8人,大型运输车辆10台.已形成了以南大冷冻加工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特种水产加工企业群,开发了以“洞庭湖洲”为品牌的特种水产,饲料等系列产品,年加工乌鳢鱼片,鱼丸,鱼皮等系列产品达2000多吨,产品深受市场欢迎.等外商与该公司有贸易往来.
南大膳镇是著名的湖南百强镇.乡镇合并后在新一届镇党委政府和9万南大人民的建设下,如今更加多姿多彩,耀眼目夺了.南大膳镇党委政府,坚决贯彻上级的有关指示精神,结合南大实际,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扎实工作中,各项工作取得辉煌成绩.
篇4
新闻栏目编排是新闻节目播出之前的最后编辑、汇总环节,它根据媒体、栏目的定位和特色,把单独的稿件、节目按照一定的原则有序地组合成一个栏目整体,体现出编辑者对重大、热点新闻的独特见解,为受众带去主流价值观。
新闻编排是实现传播目的的重要环节,是新闻媒介对新闻信息表达态度的具体途径之一,也是提高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具有创意的节目编排方式可以为节目的整体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新闻节目具有极强的时效性,通常情况下可以分为直播和录播,只有合理的编排方式才能吸引更高的关注度,可以说,如果节目内容是新闻的灵魂,那么节目编排的方式就是让其发挥价值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1 节目编排的前期准备工作
做好一档优秀的新闻节目并非易事,虽然播出时间只有15分钟,但是为了让这短短的时间充分发挥出它的价值,同样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举例来说,笔者所从事的新闻编辑工作通常都是为一些消息类的栏目进行准备,这些消息类的新闻信息并不集中于某一具体的方面,而是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质,为此,这种栏目的编排思想是操作一个栏目日常表现状态的内在指导。想要让这种看起来比较简单的新闻形式的内容更加丰富、有层次感,作为一名优秀的编辑,首先要充分了解并明确节目的定位,这不仅是为了对新闻的语言和表现形式进行明确指导,也是为了吸引到一个比较固定的收听群体,这种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个性化、人性化”新闻广播的发展模式。
2 短时间新闻节目存在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的接收要求也是越快越好、越是简单明了的新闻节目就越是可以引起听众的兴趣。因为目前,人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对于各种新闻信息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和需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最多的信息已经成为了人们的普遍心理诉求。15分钟新闻节目的出现刚好迎合了大众的这种心理需求,与其他内容较为冗长的新闻节目相比,15分钟的新闻节目更加符合快餐时代人们对于新闻信息的需求标准。
为了达到最佳的节目编排效果,节目编辑需要及时了解并获取最为新潮的消息内容,还要注意是否与其他节目内容发生重复和冲突。新闻编辑通过各种消息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找到不同领域和行业间新闻发生存在的内在联系,尽量充分的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深入的新闻价值,确定最佳的播出顺序,实现最佳的播出效果。不同节目因为节目定位、受众对象的范围、播出时段等等的不同,其新闻的编排次序和传播风格也要各具特色。15分钟的新闻节目时间相对较短,但是对于节目本身而言,这既是制约因素也是优势,15分钟的新闻节目更能够突出节目的闪光点,充分的体现新闻节目的本质。
3 提高15分钟新闻节目的播出效果的相关
措施
根据前文的分析不难得知,虽然目前新闻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但是15分钟的新闻节目仍然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为此,相关的新闻编辑一定要结合下人们对于新闻的心理诉求,为15分钟的新闻节目注入更多的新意。
首先,一定要要尊重并善于利用受众信息接收的心理特点习惯,以提高传播效果。也就是说,在新闻编排顺序上要综合考虑新闻价值的大小和对观众吸引力的大小。通产情况下,人们更加注重对周边事物、本土新闻的关注,因为本区域内发生的新闻和一些新出台的消息都是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进行收听节目的过程中,受众首先就是需要听到与自身生活有关的内容,比如:衣食住行、休闲娱乐,或者是实时热点,民生民情等。因此,在进行节目编排的过程中,编辑先要对今天的播报内容进行系统的介绍,甚至是预告今天即将发生的重大新闻,这一方式必须尽量简洁,目的在于吸引受众的关注度。
比如:新新闻节目通常都是由5到6条重大新闻开始的,类似于,“接下来15分钟您将听到:今日头条:一批法律法规今天起施行,城乡养老保险可以转移接续,农民工成为最大受益群体;聚焦天府:成都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出台,将实现八城一体化发展;国际视野:马来西亚航空MH370失联事件”等等。受众一旦听到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就会一直关注,不会轻易发生换台
现象。
此外,新闻节目具有极强的时效性,与娱乐新闻不同,15分钟的新闻节目虽然短小,但是,同样具有极强的严肃性和专业性,对于一些必要的内容,主播需要进行必要的讲解。这就要求新闻节目必须充分发挥新闻主播的作用,健康向上的新闻主播形象可以给人们带来一种高度的信任感和依赖感,增加节目的吸引力。
同样,我们再以《新闻连天下》节目为例,在进行了新闻概述之后,节目受众将会听到“各位听众,下午好!这里是四川新闻频率FM106.1《新闻连天下》,我是……,我是……。来了解详细内容。”在接下来的时间内,主播必须根据新闻节目的编排,将每一条新闻内容的讲解时间进行合理安排,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新闻稿都是事先安排好的,但是也会出现特殊的情况,但是,提前结束或是延时情况发生,这两种情况均属于比较严重的播出事故,是一定要避免的。对于某一具体的新闻内容的介绍,编辑应该将其时间精确到毫秒,让主播有更多时间进行思考和反应。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15分钟的新闻时间虽然不长,但是,由于新闻内容的严肃性,很容易致使受众产生一定的疲劳感,因此,编辑应该注重适当的安排一小段广告,并且广告之后的内容一定要与之前的内容具有良好的衔接性,这样可以避免听众中途换台,增加节目的吸引力。但是有些新闻听众会选择利用广告时间搜索其他的新闻内容,在这种情况下,主播一定要对自身的新闻频道进行反复的强调。比如在广告时段之前,《新闻连天下》的主播会说“这里是四川新闻频率FM106.1,广告之后继续《新闻连天下》。”在广告结束之后,主播会说“这里是四川新闻频率FM106.1正在直播的《新闻连天下》,请继续关注新闻”这种对于频道的反复强调可以加深人们对于该新闻节目的印象,起到良好的吸引受众的效果,久而久之,就会为这档节目形成一个较为固定的听众群体。
篇5
[论文摘要] 云南省路桥四公司是国家公路桥梁建设集团公司,其工资管理涉及下属六五个处十八个分公司,本系统为集团公司所有工资发放系统。采用的开发工具是 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系统能够提供对工资发放各明细项目的数据编辑,自动计算出工资发放各项合计数据及代扣项目数据;可自主设定条件从而达到对工资数据的多角度查询功能;方便导入、导出数据及输出报表。财务部门人员以管理员身份登录,对本系统的可登录人员进行管理;而单位其他相关部门人员作为一般用户登录本系统时,数据编辑程序、数据导入程序及增加用户、删除用户程序自动关闭,从而控制本系统的工资数据编辑、数据导入及用户增、删功能只能由财务部门人员操作。实现了财务部门对本公司本单位工资发放系统的集中管理,保证了资金和系统的安全性。
1. 引言
1.1公司简介
云南省路桥四公司总部在楚雄城西郊白龙新村,是国家公路桥梁建设集团公司,其工资管理涉及下属六个处十八个分公司4,500人(包括离退休干部、工人1756人),公司主要从事国家级重大公路桥梁工程建设,工程施工分公司遍及全国各大工程建设工地。以往的工资发放主要采用手工方式人工操作,各分公司或项目单位按月或季度核实员工工资后,再由各单位财会人员手工做帐后到总公司报请总会计处审批,审批后又返回单位才能将工资发放到职工个人手里。由于公司的性质,决定了工程单位的分散性,使得公司工资发放管理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而且计算准确率低、保密性差、极为不安全。
工资的管理和发放是一个企事业单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内容对于企业的经济科学化管理和集团的不断壮大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工资发放系统应该能够为公司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云南省路桥四公司使用传统的工资发放,多采用手工的形式,既繁琐又易于出差错,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公司工资发放拟采用电算化的方式进行管理,避免进行重复计算,从而做到准确、快捷、安全、高效。为此,笔者运用自己学习所得知识,总结多年来在公司所作的财会工作的经验,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在老师和同学的指导帮助下,特设计一个切合我路桥四公司工资发放实际要求的云南省路桥四公司工资发放系统。
云南省路桥四公司工资发放系统,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具有着以往人工管理无法比拟的优点,它具有检索迅速、准确率高、可靠性强、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安全性大、寿命长、成本低等优点,可节省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都能够极大地提工资发放的经济效率,同时也是公司工资发放管理科学化、正规化,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因此,开发一个云南省路桥四公司工资发放管理系统是很有必要的,具有其特有的技术意义和管理意义。
1.2 本设计要达到的目标
实现数据库管理,数据库内包含有单位部门名称、序号、姓名、账号、应发工资合计、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补助工资、奖金、福利、代扣失业保险金、代扣养老保险金、代扣住房公积金、代扣个人所得税、实发个人工资等等数据项;还包括登录人员、登录密码等数据项。
通过读取数据库的数据项来管理单位人员的工资发放情况,财务部门人员有权新建工资发放人员记录,添加人员的各项工资明细数据,对于人员应发工资合计、代扣个人所得税、个人实发工资等需计算的工资项目则由系统自动实现。
通过读取数据库的数据项来了解单位人员的工资发放情况,系统的登录人员可按自身对数据的需求情况,自主设定查询条件,从而达到对工资数据的多角度查询;同时,可导出工资数据,并可将工资数据转换成可与银行UNIX平台接口的数据形式以便于委托银行办理工资业务。
通过读取数据库的数据项来控制系统的登录情况,系统自动检查核对登录人员和密码的一致性。财务部门的人员作为管理员登录本系统,除可以修改自身密码外,还有权决定增加及删除本系统的可登录人员;而系统的其他可登录人员在登录本系统后则只能进行自身密码的修改。
本系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公司决策层和管理层能够对工资发放进行有效的管理。财务部门人员能够高效快捷地对工资数据进行编辑,避免进行简单的重复计算,而公司下属各单位其他相关部门人员可多角度查询本单位的工资发放情况,从而使工资发放数据既得到安全控制又得到宏观管理。
1.3系统功能介绍
1、 员工资料管理:包括员工部门、序号、姓名、帐号和其他详细资料;
2、 自定义工资栏目:根据单位的工资方案,自己增加或调整工资项目,设置计算公式。
3、工资核算打印:可选择一个时间段实现跨月统计,可输入各种补贴、奖金、扣款,可随时工价,再由电脑计算;
4、统计查询报表:查询、修改、审核、对数单、日报表,各种统计、汇总表;
2. 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2.1管理信息系统现状: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门边缘学科,集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现代通信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于一体。1985年,管理信息系统创始人,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的著名教授戴维斯(Gordon.B.Davis)给出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用户-机器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管理系统系统具有几个基本含义:
1)管理信息系统不是一个单纯的软件系统,而是一个人-机系统,由人和机器协同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在支持企业或组织的各项管理活动中,管理人员负责将基础数据及时地输入到计算机中,计算机则根据企业或组织中的各层管理人员的要求对基础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并将所得到的信息输出。计算机不断地与最终用户进行着信息的交换,但在对数据的加工处理过程中又需要人的适当干预。
2)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过程就是对数据进行惧、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并产生信息的过程,因此数据是管理信息系统的灵魂。管理信息系统运用了数据库的技术,对基础数据进行统一规划、存储,供各层管理人员使用,从而实现了数据的一致和共享。
3)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解决企业或组织所面临的问题。例如,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处理企业产生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可以解决组织中数据处理效率问题,也可以解决财务管理决策过程等。
2.2管理信息系统应具有如下几个功能。
2.2.1数据处理功能:
数据处理是管理信息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它包括对各种类型数据的收集、加工处理、传递、存储等工作。
2.2.2实测功能:
通过对数据的加工处理,可以随时了解各部门的实际运行情况,如各生产车间今天生产的产品数量、销售部接受的订单等。
2.2.3预测功能:
通过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和预测模型,对过去的数据进行分析,就可能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测,为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2.2.4控制功能:
通过信息的反馈可以对整个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协调、控制,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2.3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介绍
目前,常用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有生命周期法、原型法和面对对象的开发方法。
下面仅对原型法和面对对象的开发方法进行简单的描述。
2.3.1原型法:
原型法(Prototyping Method)是20世纪80年展起来的,旨在改变生命周期法的缺点的一种系统开发方法。
2.3.1.1原型法的基本思想
首选根据用户的要求,由用户和开发者共同确定系统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功能,利用系统快速生成工具,建立一个系统模型。再在此基础上与用户交流,将模型不断补充,修改完善,如此反复,最终直至用户和开发者都比较满意为止,就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较为理想的管理信息系统。
2.3.1.2原型法的开发过程
采用原型法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A、确定用户的基本需求。由用户提出对新系统的基本要求,如功能、基本界面形式、所需的数据、应用范围、运行环境等,开发者根据这些信息估算出开发该系统所需的费用,并建立简明的系统模型。
B、开发初步的原型系统。系统开发人员根据用户的要求建立原型系统,但该系统只是一个初步的、不成熟的系统,从系统的工作效率上看也是不完善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描述开发者所理解的用户的基本需求。
C、修改、评价原型系统。将建造好的原型系统交给用户,并投入试运行,用户将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并与开发人员进行交流。开发人员针对这些问题不断地对系统进行修改、扩充与完善,直至用户满意为止。
D、形成最终的管理信息。对用户满意的原型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开发,不断补充、完善,最终形成一个适用的管理信息系统。
2.3.1.3原型法的优缺点
原型法的优点是开发周期短,费用较少,同时可以较有效地避免因开发者和用户的认识隔阂所产生的失败,其缺点是系统的开发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开发标准,难以对系统的开发过程加以控制。
原型法一般适用于开发规模不大、不太复杂或需求经常发生变化的系统。
2.3.2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面向对象(Object Oriented)的技术于20世纪80年兴起,随后广泛地应用于计算机技术的几乎所有领域。面向对象的技术中最重要的概念是对象。
面向对象是基于问题对象的自底向上的一种系统开发方法。在开发过程中,分析和设计阶段独立于程序设计语言,信息系统模型设计好后,最终用具体的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或硬件来实现。面向对象法最主要的特点是对对象为基础,对象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核心。
2.3.2.1面对对象法的开发过程
面对对象法的开发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A、认识客观世界(如一个企业)中的对象以及行为,分别独立设计各个对象的实体。
B、分析对象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之间所传递的信息,由此构造客观世界(企业)所对应的信息管理系统的模型。
C、由信息系统的模型转换成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模型。
D、由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模型再转化成一个现实系统。
2.3.2.2面向对象法的优缺点:
面向对象法的优点是便于帮助分析者、设计者和用户清楚地表达抽象概念,互相进行交流;交流特定的软件工具模块,直接地完成了从对象的描述到软件体系结构之间的转换,避免了其它的方法在开发过程的客观世界描述和软件结构不一致性和复杂性问题,便利系统开发简单、统一,开发周期短,费用低。
面向对象法的主要缺点与原型法一样,因此这种方法也不适用于开发大的、复杂的系统。
本系统在开发过程中具体是采用了原型法和面向对象两种方法相结合的开发思路,力求在开发过程中尽量吸收这两种方法的长处,而克服它们的短处。
3. 研究现状及设计目标
3.1相近研究课题的特点及优缺点分析
传统的工资发放,多采用手工的形式,既繁琐又易于出差错,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工资发放多采用电算化的方式进行管理,避免进行简单的重复计算,从而做到准确、快捷。为了适应这个要求,我们工作组经过详细的市场调查,发现市面上工资发放的软件繁多,竞争激烈,为了避免重复生产类似的软件产品,做出自己的特色,我们决定做一个切合单位工资发放实际要求的工资发放系统软件。
3.2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目前的可用的设计技术在设计此类系统上的数据库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可提供的开发工具也很多,例如:Visual C++ ,Visual Basic,PowerBuilder,Dephi, visual foxpro等,它们都是很好的数据库开发工具,都是可视化开发工具,功能强大,开发容易,开发周期短,对于本任务都能够胜任。
Visual Basic是一种可视化的、面对对象和条用事件驱动方式的结构化高级程序设计,可用于开发Windows环境下的种类应用程序。它简单易学、效率高,且功能强大,可以与Windows的专业开发工具SDK相媲美,而且程序开发人员不必具有C/C++编程基础。在Visual Basic环境下,利用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新颖易用的可视化设计工具,使用Windows内部的应用程序接口(API)函数,以及动态链接库(DLL)、动态数据交换(DDE)、对象的链接与嵌入(OLE)、开放式数据访问(ODBC)等技术,可以高效、快速地开发出Windows环境下功能强大、图形界面丰富的应用软件系统。
总的来说,Visual Basic具有以下特点:
可视化编程:
用传统程序设计语言设计程序时,都是通过编写程序代码来设计用户界面,在设计过程中看不到界面的实际显示效果,必须编译后运行程序才能观察。如果对界面的效果不满意,还要回到程序中修改。有时候,这种编程-编译-修改的操作可能要反复多次,大大影响了软件开发效率。Visual Basic提供了可视化设计工具,把Windows界面设计的复杂性“封装”起来,开发人员不必为界面设计而编写大量程序代码。只需要按设计要求的屏幕布局,用系统提供的工具,在屏幕上画出各种“部件”,即图形对象,并设置这些图形对象的属性。Visual Basic自动产生界面设计代码,程序设计人员只需要编写实现程序功能的那部分代码,从而可以大大提高程序设计的效率。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4.0版以后的Visual Basic支持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但它与一般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C++)不完全相同。在一般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中,对象由程序代码和数据组成,是抽象的概念;而Visual Basic则是应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OOP),把程序和数据封装起来作为一个对象,并为每个对象赋予应有的属性,使对象成为实在的东西。在设计对象时,不必编写建立和描述每个对象的程序代码,而是用工具画在界面上,Visual Basic自动生成对象的程序代码并封装起来。每个对象以图形方式显示在界面上,都是可视的。
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
Visual Basic是在BASIC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语句结构,接近于自然语言和人类的逻辑思维方式。Visual Basic语句简单易懂,其编辑器支持彩色代码,可自动进行语法错误检查,同时具有功能强大且使用灵活的调试器和编译器。
Visual Basic是解释型语言,在输入代码的同时,解释系统将高级语言分解翻译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机器指令,并判断每个语句的语法错误。在设计Visual Basic程序的过程中,随时可以运行程序,而在整个程序设计好之后,可以编译生成可执行文件(.EXE),脱离Visual Basic环境,直接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
事件驱动编程机制
Visual Basic通过事件来执行对象的操作。一个对象可能会产生多个事件,每个事件都可以通过一段程序来响应。例如,命令按钮是一个对象,当用户单击该按钮时,将产生一个“单击“(CLICK)事件,而在产生该事件时将执行一段程序,用来实现指定的操作。
在用Visual Basic设计大型应用软件时,不必建立具有明显开始和结束的程序,而是编写若干个微小的子程序,即过程。这些过程分别面向不同的对象,由用户操作引发某个事件来驱动完成某种特定的功能,或者由事件驱动程序调用通用过程来执行指定的操作,这样可以方便编程人员,提高效率。
访问数据库
Visual Basic具有强大的数据库管理功能,利用数据控件和数据库管理窗口,可以直接建立或处理Microsoft Access格式的数据库,并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存储和检索功能。同时,Visual Basic还能直接编辑和访问其他外部数据库,如dBASE,FoxPro,Paradox等,这些数据库格式都可以用Visual Basic编辑和处理。
Visual Basic提供开放式数据连接,即ODBC功能,可通过直接访问或建立连接的方式使用并操作后台大型网络数据库,如SQL Server,Oracle等。在应用程序中,可以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数据标准,直接访问服务器上的数据库,并提供了简单的面向对象的库操作指令和多用户数据库访问的加锁机制和网络数据库的SQL的编程技术,为单机上运行的数据库提供了SQL网络接口,以便在分布式环境中快速而有效地实现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方案。
动态数据交换(DDE)
利用动态数据交换(Dynamic Data Exchange)技术,可以把一种应用程序中的数据动态地链接到另一种应用程序中,使两种完全不同的应用程序建立起一条动态数据链路。当原始数据变化时,可以自动更新链接的数据。Visual Basic提供了动态数据交换的编程技术,可以在应用程序中与其他Windows应用程序建立动态数据交换,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之间进行通信。
对象的链接与嵌入(OLE)
对象的链接与嵌入(OLE)将每个应用程序都看做是一个对象(object),将不同的对象链接(link)起来,再嵌入(embed)某个应用程序中,从而可以得到具有声音、影像、图像、动画、文字等各种信息的集合式的文件。OLE技术是Microsoft公司对象技术的战略,它把多个应用程序合为一体,将每个应用程序看做是一个对象进行链接和嵌入,是一种应用程序一体化的技术。利用OLE技术,可以方便地建立复合式文档(compound document),这种文档由来自多个不同应用程序的对象组成,文档中的每个对象都与原来的应用程序相联系,并可执行与原来应用程序完全相同的操作。
动态链接库(DLL)
Visual Basic是一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不具备低级语言的功能,对访问机器硬件的操作不太容易实现。但它可以通过动态链接库技术将C/C++或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加入到Visual Basic应用程序中,可以像调用内部函数一样调用其他语言编写的函数。此外,通过动态链接库,还可以调用Windows应用程序接口(API)函数,实现SDK所具有的功能。
3.3系统层次和功能图
层次结构图又称为组织机构图,系统必须设定要实现的功能。功能要以组织结构为背景来识别和调查,因为每个组织都是一个功能机构,都有各自不同的功能。调查时要按部门的层次关系进行,然后用归纳法找出它的功能,形成各层次的功能结构。组织结构与功能结构又不完全一致,各组织、各部门的功能,由于各种原因,有可能重叠,许多功能可能还需要多个部门协力完成。一个部门的功能也不能不是惟一的,可能需要完成多种功能,把各部门的功能以及相互之间的功能合作关系用一张二维表格绘制出来,就是组织/功能关系表。
以组织结构图为背景分析清楚各部门的功能后,分层次将其归纳、整理,形成各层次的功能结构图:自上而下逐层归纳、整理,形成以系统目标为核心的整个系统的功能结构图。现行的系统的许多功能多数由手工完成。手工处理慢,处理功能分得较细,环节又多,甚至由于某些历史原因造成一些不合理的处理设置。那么,在分析归纳过程中,就要把不合理的流程取消,把功能相信或工作顺序相近的处理功能尽量合并,还人分析归纳后的功能是否能达到新系统目标以及应设置的功能是否已经具备等。经分析后的系统功能结构一般是多层次的树型结构,一般最后一级功能是不能再分割的。
3.4本课题要达到的设计目标
实现数据库管理,数据库内包含有单位部门名称、序号、姓名、账号、应发工资合计、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补助工资、奖金、福利、代扣失业保险金、代扣养老保险金、代扣住房公积金、代扣个人所得税、实发个人工资等等数据项;还包括登录人员、登录密码等数据项。
通过读取数据库的数据项来管理单位人员的工资发放情况,财务部门人员有权新建工资发放人员记录,添加人员的各项工资明细数据,对于人员应发工资合计、代扣个人所得税、个人实发工资等需计算的工资项目则由系统自动实现。
通过读取数据库的数据项来了解单位人员的工资发放情况,系统的登录人员可按自身对数据的需求情况,自主设定查询条件,从而达到对工资数据的多角度查询;
通过读取数据库的数据项来控制系统的登录情况,系统自动检查核对登录人员和密码的一致性。财务部门的人员作为管理员登录本系统,除可以修改自身密码外,还有权决定增加及删除本系统的可登录人员;而系统的其他可登录人员在登录本系统后则只能进行自身密码的修改。
本系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对工资发放进行有效的管理。财务部门人员能够高效快捷地对工资数据进行编辑,避免进行简单的重复计算,而单位其他相关部门人员可多角度查询本单位的工资发放情况,从而使工资发放数据既得到安全控制又得到宏观管理。
3.5 建议的方案
工资发放的应用程序不宜太复杂,所以不需使用太多的技术,我们在这里主要使用的技术有:数据库的访问;菜单控制。单位其他相关部门人员在登录本系统时,将数据编辑程序、数据导入程序及增加用户、删除用户程序关闭,从而控制本系统的工资数据编辑及用户增删功能只能由财务部门人员操作。
3.5.1数据库访问:
我们通过DATA控件访问数据库。
3.5.2菜单控制:
在系统一开始运行的时候,我们通过一个全屏幕的,没有控制菜单框的窗体作为用户和密码的登录界面。在核对用户员及密码的一致性后,进入系统的功能界面。单位其他相关部门人员登录本系统,数据编辑、数据导入及增加用户、删除用户菜单将不可用,只有当财务人员以管理员的身份登录后,才有数据编辑、数据导入及增加用户、删除用户的权力。
4.系统结构与模型
4.1推荐方案
根据比较上面的方案,我们认为工资发放系统的实时性要求可以不需要很严格,而实用性才是首要考虑的,因此采用 DATA控件访问ACCESS数据库,由数据库来实现对工资发放数据的管理。
4.2支持环境
Microsoft Window98/95/me
4.3系统流程图
系统流程图
4.4系统功能流程图
系统功能流程图
首先,单位财务人员以系统管理员身份输入操作员名称和密码,请求登录。若密码跟帐号相符,登录成功,则允许执行数据编辑、数据查询、数据导入、数据导出、系统管理菜单功能。
其次,在财务人员执行系统管理中的增加用户菜单功能增加用户成功后,作为可登录人员允许单位相关部门人员以一般人员身份输入操作员名称和密码,请求登录。若密码跟帐号相符,登录成功,则系统关闭数据编辑、数据导入以及系统管理中的增加用户、删除用户等菜单功能,只允许执行数据查询、数据导出和系统管理中的修改密码等菜单功能。
4.5系统管理流程图
系统管理流程图
系统管理中的增加用户及删除用户菜单功能只有当管理员登录时才可用,且在增加用户里还需再次验证管理员密码,而在用户增加密码及修改密码时均需验证两次输入密码的一致性,以加强系统的安全控制。
5. 系统实现技术
5.1功能
5.1.1管理人员登录
1、管理员登录:管理员在登录工资发放系统时,应当先输入系统管理员的用户名和密码,以供校验管理员的身份。
2、工资发放明细管理:包括新添人员资明细、修改已存在的工资明细、删除已存在的工资明细、查询已存在的工资明细等有效编辑功能。
3、自动计算功能:根据财务人员录入的各项工资发放明细,系统自动计算出应发工资合计数,并根据应发工资合计数自动计算出该人员应代扣个人所得税额,最后由系统自动计算出应发工资扣除代扣失业保险金、代扣养老保险金、代扣住房公积金、代扣个人所得税后的个人实发工资金额。
4、工资发放分类查询:根据对数据的需要自设查询条件,并将符合条件的信息显示出来。
5、管理员管理:包括增加新的用户、删除已有的用户。
6、增加用户:根据本单位其他相关部门对工资发放数据的需要,决定是否允许该部门人员登录本系统。
7、删除用户:根据本系统用户对工资发放数据的需求情况,决定禁止该用户登录本系统。
8、修改密码:提供修改密码功能供用户定期修改密码,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9、数据导入:当大量新增工资发放记录时,可通过数据导入功能批量导入数据到数据库中。
10、数据导出:将工资发放的各项明细导出成文本文件。
11、报表功能:提供工资明细表及银行工资表,可以将工资发放数据导入到报表中并打印出来,作为历史资料留存。
5.2性能
系统能够提供对工资发放各明细项目的数据编辑,自动计算出工资发放各项合计数据及代扣项目数据;支持多角度的查询功能;方便导出数据及报表;对系统的可登录人员进行控制管理。系统的处理事件能力良好,安全性能好,能够及时响应用户的信息。
5.3数据库特性
我们采用的是Microsoft Access 的数据库引擎,在用户访问数据库时采用DAO方式工作。
在工资发放系统数据库里,我们用数据库表格来纪录工资发放的各项明细信息,表格中的字段有:部门名称、姓名、序号、账号、应发工资合计、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补助工资、奖金、福利、代扣失业保险金、代扣养老保险金、代扣住房公积金、代扣个人所得税、实发个人工资
等等字段。另一个是登录管理表,用来纪录系统可登录人员的信息,主要有以下字段:用户名、密码等字段。
6. 详细设计和编码
6.1程序设计语言
本工资发放系统采用Visual Basic 6.0来写ACCESS数据库的办法,采用DAO访问数据库,运用DATA控件打开、访问并操作已有的数据库,通过编程方式,采用标准的SQL语句进行与对数据库的查询和修改,实现了用户管理本系统的功能。
6.2详细设计
6.2.1数据编辑功能的设计
利用数据控件和各种约束控件操纵已存在的“工资明细表”数据库,使用ADDNEW方法向数据库创建成新记录;用UPDATE方法保存新记录,同时当前记录指针恢复为空值;使用DELETE方法来删除当前记录;使用CLOSE方法来关闭记录集并释放分配给它的资源;使用FIND方法来查询记录;使用MOVENEXT及MOVEPREVIOUS方法来移动记录,并检测记录集的EOF/BOF属性。
6.2.2菜单关闭功能的设计
通过设置用户名对菜单的ENABLED及VALUE属性来达到对一般用户关闭数据编辑、增加用户及删除用户等菜单的功能。
6.2.3导入记录的设计
6.2.3分类查询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On Error GoTo OOPS
Dim My_Query As String
My_Query = Combo1 & " " & Combo2 & " '" & findtext.Text & "'"
Data1.RecordSource = "SELECT * FROM 工资明细表 WHERE " & My_Query
Data1.Refresh
Data1.Recordset.MoveLast
Data1.Recordset.MoveFirst
MsgBox Data1.Recordset.RecordCount & Exit Sub
OOPS:
MsgBox Err.Description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Data1.RecordSource = "工资明细表"
Data1.Refresh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3_Click()
MsgBox "如果你使用比较条件是 Like,你可以使用 * (通配符)完成查询" & vbNewLine & "例如:查询 Ma* 或 M*ria 或 *m*"
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Load()
Combo1.AddItem "部门名称"
Combo1.AddItem "序号"
Combo1.AddItem "姓名"
Combo1.AddItem "账号"
Combo2.AddItem "Like"
Combo2.AddItem ""
Combo2.AddItem "
Combo2.AddItem ">="
Combo1.ListIndex = 0
Combo2.ListIndex = 0
End Sub
Private Sub MSFlexGrid1_Click()
MSFlexGrid1.ColWidth(6) = 1700
MSFlexGrid1.ColWidth(7) = 1700
MSFlexGrid1.ColWidth(8) = 1300
MSFlexGrid1.ColWidth(11) = 1300
MSFlexGrid1.ColWidth(14) = 1200
MSFlexGrid1.ColWidth(15) = 1500
End Sub
6.2.4数据字典
数据流程图是描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通过几个特定的符号,可以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使用、加工处理、传递、存储的整体情况。
数据流程图是系统结构化分析行之有效的工具,它抽象地描述了系统数据处理的情况,担却无法表达各个处理的详细内容,因此还要对数据流程图中出现的数据流和处理等做进一步的补充说明,这就是数据字典和变换逻辑说明。
数据字典的任务就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出现的所有被命名的图形元素在数据字典中作为一个条目加以定义,便得每一个图形元素的名字都有一个确切的解释。
数字是对数据流程图的补充说明,它的编制和维护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工作,一旦建立起来,从系统分析直至系统运行都用到它。
用户名:
名字:用户名
别名:
描述:标识系统的登录人员
定义:字符、字母
位置:登录管理表
名字:密码
别名:
描述:对管理员及可登录人员的真实性进行验证
定义:{字符|数字}
位置:登录管理表
工资明细表:
名字:工资明细表
别名:
描述:工资发放的各明细项目
定义:货币型
定义:{数字}
位置:工资发放系统数据库
登录管理表:
名字:登录管理表
别名:
描述:登录名及密码
定义:字符
位置:工资发放系统数据库
[参考文献]
1、王福成等 《Visual Basic 6.0数据库开发指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年6月
2、郭振波编著 《深入浅出Visual Basic 6.0中文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1999年3月
3、林永等编著 《Visual Basic 6.0用户编程手册》人民邮电出版社 1999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