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规化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17 17:25: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合规化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合规化管理

篇1

【关键词】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问题,对策

1.当前企业会计核算管理问题分析

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就需要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使当前企业会计核算管理更加规范,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具体来说,当前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主要存在如下方面的问题:

1.1人员设置问题。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中,中小企业占据着大多数,其大多数为民营资本,资金不足,管理不善,往往存在诸多弊病。而在会计机构的设置上也是如此,为了更好地节省成本,很多企业不存在会计机构,实际会计功能的发挥主要是依赖企业管理者的亲属或是兼职会计,这样就使得企业的会计管理水平难以提升,企业的会计核算的质量也难以保证。

1.2内部监督不力。随着管理科学的不断发展,会计内部监督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一个十分重要的措施,其包括诸多内容,不但有牵制制度、定额制度、财务清查制度,还包括稽核制度、计量验收制度等,由于在这些方面企业的内部监督不力,相关职能存在严重的缺失,使得企业的会计人员的行为往往会受到管理者的影响,从而难以保证其科学性、准确性,这样就使得企业的会计职能出现了严重的缺失,企业的会计监督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这样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安全、资金链顺畅、信贷等方面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1.3财务报表单一。财务报告不但是相关部门进行审查的依据,也是企业自身进行决策的重要的基础,但是很多企业在报表的编制上却不是非常完善,往往以年末财务报表作为应付纳税之用,而根本没有对财务报表的作用进行深层次的理解,由于企业未能将财务报表和企业的内部管理联系在一起,使得企业财务报表里相关的资料无法为企业所用,不但浪费了大量的资源,也使得企业的会计核算显得不规范。

1.4存在违规行为。会计核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很多企业为了简化流程,置法律法规、行业规范于不顾,导致相关的账目出现混乱的情况。由于相关的资料需要向有关部门进行报送,出于逃税的目的,其往往会以违法、违规的手段来对相关的资料进行造假,从而使得企业的利润失真,这样对我国的宏观经济有很大的影响。

1.5相关制度不完善。审核制度是在长时间的发展中确立下来的,本身比较成熟,对企业的会计核算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然而很多企业在这方面却存在纰漏,其往往不注重核算制度的制订,在加之会计人员素质的低下,使得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面临很大的困难。

2.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对策

在分析了企业会计核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之后,就需要找出相应的对策来改善当前的状况,使企业的会计核算能够更加完善。具体来说,主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2.1深化认识。对于企业而言,会计工作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其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生死存亡,会计核算是企业会计工作重要的内容。为此,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深化对会计核算工作的认识,健全相应的结构,配置专业的会计人员,并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使其更加规范。

2.2加强培训。当今时代,人才是第一资源,会计人才的培养尤其困难,其不但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相应的会计工作。为此,企业应该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的培训,这样能够使其具备丰富经验的同时,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使企业的会计团队更加坚强。培训的内容不但应该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会计制度,还应该包括会计电算化的内容以及相应的会计处理和纳税申报相关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会计人员更好地对外界的变化进行反应,从而使企业的会计核算进行及时的调整,使企业的会计核算规范程度获得提升。

2.3完善制度。制度是企业运行的生命线,良好的制度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为了更好地保证会计核算有条不紊的进行,企业应该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会计制度制定完善的适合企业自身情况的核算制度,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会计核算的效率才能得到根本的提升。

2.4加强监督。企业的内部监督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然而现在很多企业在这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直接影响了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为此,企业应该结合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内部控制、监督的经验,并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来加强监督,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会计核算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使这些信息充分发挥作用。

2.5制定法规。当前有关企业会计核算方面的法规还不是非常完善,这使得很多企业有了可乘之机,对会计核算的信息弄虚造假,影响到了相关部门的正常工作,对于我国的经济分析有着不利的影响。为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强与各界的联系、调查,广泛听取各方的意见,提出相应的法律提案,对当前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

3.总结

当前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管理却并不是非常完善,仍旧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本文主要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人员设置问题、内部监督不力、财务报表单一、存在违规行为、相关制度不完善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旨在加深人们对于企业会计核算管理的认识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从深化认识、加强培训、完善制度、加强监督、制定法规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更好地将这些问题解决,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企业会计核算管理的发展,使其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篇2

一、企业有效开展会计核算的重要作用

开展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有效利用企业财务信息,所以,只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将会计核算工作规范化,才能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有用性,实现企业稳定、健康的发展。其中,企业在会计核算工作规范化中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即根据企业的自身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规范化管理要求、目标,保证此工作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与此同时在有效的条件下易于会计人员的接受从而顺利的完成工作。就我国企业目前的状况来说,会计人员的思想相对比较传统,综合素质也有待提高,此外还会受到许多方面的限制。所以提高企业对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二、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会计账册的建立并非完全按照相应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去设置

大多数的企业账本主要用于应付相关管理机构的检查,因此存在会计账本的制定并不符合会计制度的要求,例如在增值税发票的管理方面,并不是出于对企业的管理与发展的需要。另外,也存在预提款的支配和提取没有按照制度去实施,进而导致了资金的流失和浪费。在收入和费用的管理方面,也会因为不符合制度的账本发生与事实不符的情况。

(二)企业内部的监督机制缺乏

对于个别企业来说,内部控制的制度不健全,管理体系也不完善,在成本核算、财务收支审核、定额管理以及财务的检查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由此可知,企业内部设置的一些监督职能没有做好相关工作,由于会计人员自身很容易受到金钱的诱惑,再加上企业的一些管理者会对会计人员进行非正常的干预,进而导致会计职能的丧失而不能起到监督的作用。

(三)会计相关的工作人员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据调查分析,目前个别私营小企业中的会计人员一般是由亲属或是兼职人员来担任,导致工作人员的素质普遍比较低。会计工作的专业性是很强的,若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比较低,会影响到会计核算的质量和效率。会计的学习不但是计算和记账,它所涉及到的知识领域是非常广泛的。由于企业的会计部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与运转,所以在对会计相关工作人员的选拔上一定要严格,杜绝一些只有相关文凭却没有实践经验的人担任会计工作的重要职位。

三、实现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措施研究

(一)企业应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俗话说的好,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企业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对于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效率意义重大。制度的完善主要包括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入、支取监督机制、工作管理制度、检查制度等。同时,企业还应该实施责任到人的制度来规范工作人员,保障内部控制所规定的各项制度顺利实施,实现财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

(二)加强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培养和教育工作,来不断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

首先,企业在会计人员录用时要严格把关,为核算工作配备专职的、具备相应资质的工作人员,为企业的发展注入鲜活的动力。第二,对于已有的工作人员要加强培训和教育工作,在培训工作中,首先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基本技能培训,为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还要加强财务软件使用技能的培训,通过使用财务软件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其次要加强对相关会计制度、与会计工作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以提高财务人员的法律道德意识。第二,要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培训工作,以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在工作中能够拒绝不良风气,保证企业会计核算信息的真实性。

(三)完善监督机制

目前,个别企业内部会出现滥用职权的现象,因而降低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准确性和效率。企业应该加强对监督机制的管理,杜绝企业内部发生对公司的资金造成浪费或是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谋私枉法的现象。企业也要严格的制定每个财务人员的职责,避免非相关人员对财务人员造成影响,或是对财务人员进行贿赂,因此加大企业内部的监督机制的管理是必要的。

篇3

企划部2017年主要的工作是:

①,绩效考核

②,合同管理、法务工作

③,体系认证(ISO和AEO)

④,制度和方案的设计

1. 绩效考核工作。

这项工作包括了“成本核算”、“营销绩效”、“数据分析”

①、严格按照《2017成本明细表》的标准执行,对每笔自营业务的成本进行精确核算,并且在核算完成后进行复核校对,以保证成本核算的准确。

②、监控成本录入的及时性,提醒结算人员及时录入成本,确保系统数据的真实准确。

③、特殊成本的调整,出于个别业务的结算标准特殊性,需要进行手工计算,如“高创的半价开票和半价成本”。

④、计算营销员绩效奖励。

⑤、每月统计客户毛利完成情况、业务板块完成情况。

⑥,编制了2017年的《营销员绩效考核方案》、《业务部门绩效考核方案》、《行政后勤部门绩效考核方案》。

2. 合同管理、法务工作。

今年在经刘总的分析指导下,在合同管理上进行了一些改进,

①,编制了新版的《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工作方式和流程

②,审核过的合同,记录存档,系统存档和复印件归档,做到能随时查询。

③,制式合同的编制,防范风险,《安全承诺书》、《施工合同》、《维修合同》

④,把控合同审核环节,关注双方责任,防范法律风险。

⑤,配合律师处理“莱宁”和“天恒”2个案件,跟踪法院进展。

⑥,新律师事务所签约的事项

3. 体系认证(ISO和AEO)工作,

今年对以上2项认证工作主要是在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①,ISO更换新版,为了确保认证顺利,向总经理室申请了ISO内审员培训需求,获得总经理室会议的讨论同意。

②,安排ISO内审员培训,签订合同,约定时间,在7月7日和12日,安排2天的培训。

③,ISO新版培训后,详细解读新标准,目标分解,做充分的准备。

④,对AEO项目进行解读,编写《可行性报告》向总经理室汇报,与海关备案科沟通了解,初步掌握认证要求。

⑤,组织实施了AEO工作的解读和分解会议,布置各部门应当做的准备。

⑥,制定了AEO认证的工作计划,计划在7月实施内审,8月外审。

⑦,2017年8-11月进行了AEO一般认证,并获得通过。

⑧,2017年10月进行了ISO内部审核,12月进行了ISO外部审核,获得通过。

⑨,利用以上2个体系认证的契机,提升公司的管理规范。

4. 制度和方案设计,

①,《仓库建造方案》。

②,《合同审批管理制度》。

③,《监管场站合同》。

④,其他可行性报告、规划、方案设计。

二、2018年的重点工作事项

1. 绩效考核方案的编制。

2. 数据测算工作

3. 数据分析工作。

4. 各类方案的设计工作。

三、2018年的工作思路、主要目标

1. 加强与其他部门的配合度,制定方案、制度前,与相关部门多一些沟通,掌握更多的细节,充分了解相关部门的现状和需求,把设计工作做到更加合理,这样出来的方案才更贴近实际,更可行。

2. 定期对制式合同进行评审,看看现有合同中是否还存在风险点,风险点是否可以最小化,不断改进合同的合理性,防控我司风险。

3. 部门中的专业人员或有较强工作能力的人比较少,加强内部培训,提升团队的工作能力。

4. 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最新的动态,充实自己。

四、2018年的工作计划

序号

工作内容

时间

1

全年业务完成情况统计分析

2018年1月

2

制式合同整理修订

2018年2月

3

上半年业务完成情况统计分析

2018年7月

4

AEO内部审核

2018年9月

5

ISO9001内部审核

2018年10月

6

ISO9001监督审核

2018年12月

7

2019成本标准及建议报价

2018年12月

8

篇4

关键词:规范化;会计核算;人才培训;制度完善;企业管理

立足于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形势,我国于市场经济中建立并发展了更加科学的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各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引进了会计核算,以此来实现自身于经济市场中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会计核算于运行中出现了不规范问题,这无疑是与企业健康发展目标相悖的,企业也因此在生产经营中不得不面对着巨大的危险与隐患。对此,企业管理者需要采取一定措施,来推进会计核算的规范化,以维持企业的长久发展。

1不规范的表现

1.1制度存在漏洞与缺陷

会计核算中发生了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会计核算的相关制度不够完善,于运作中出现了许多漏洞与缺陷,导致了核算主体的模糊化。更何况当前的企业会计工作氛围使得许多财务人员没有重视起会计核算工作,这是其一;财务人员即使给予会计核算以足够的重视,也难以将会计核算制度很好地落实下来,这是其二。多重作用的结果便是个人与企业二者的资产被混为一体,无法清晰界定开来,企业也因此而受到了相当不利的影响,最典型的表现便是资金的非合理占用。一些企业存在管理不善问题,或是随意设置财务岗位,或是选择亲信担当财务人员,财务人员趁此机会“钻漏洞”、,将企业资产与他人资产划归到自己的腰包之中。

1.2缺乏内部监督

会计核算需要企业进行一定的内部监督,而内部监督一般通过财务清查、成本核算及计量验收多个环节来完成。我国企业普遍缺少这方面的监督,部分企业即使存在监督也因不合理的监督机制而使核算职能难以有效发挥。究其原因,多是管理者采取不恰当的方法对会计工作进行了非正当的干预,或是部分企业人员给予会计人员以物质贿赂,会计人员因此而在会计核算上失去了客观性,无法再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决策性的依据。

1.3人员素质整体偏低

受整体就业倾向的影响,社会上许多人员都考取了会计证,并在择业上选择会计岗位。但是,这些从业人员在专业性上却存在很大的不足,虽然接受了一定培训,获得了相应的职称,但专业知识仍然掌握得不够扎实,与本专业毕业生有很大的差距,其认知中潜藏的错误意识将在日后的工作中产生不利的影响,直接对其日后专业素质的提高造成明显的阻碍。并且,专业素质偏低的状况也会导致会计核算效率难以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1.4人员配备与机构设置存在问题

在面对资金短缺、利润难以提高的现状时,一些企业受错误认知的影响,为了节省经营成本而对会计机构进行了简化。这些企业或是将会计岗位进行了缩减,或是安排亲信进行兼职,这些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经常遇到核算方法不合理、核算效率过慢的问题,所造成的结果便是会计核算结果不准确、不及时。

1.5会计核算操作不规范

许多企业管理者认为建账仅仅是为了应付税务部门的核查,或是获得更多的增值税发票,内部建账并无实际意义,一些企业甚至因此而不建账。部分企业虽然设置了账本,却没有遵照会计核算原则来科学设立会计科目,所造成的结果便是支出与收入的不等以及账本信息与实际状况的文不符实。这无疑使得账本失去了本应具有的会计核算意义。会计核算因此而面对着更大的执行难度,其中隐含的诸多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

2解决措施

2.1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会计核算人员对于自身工作的不重视是导致会计核算结果不准确的一大原因。对此,企业应通过定期的培训来加强其思想认识,使其对自己的工作有着更深的了解,进而提高其责任心,使其积极参与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之中。企业还应推动会计的职业道德建设,通过对会计核算人员职业观、道德观的有计划地引导,来抵御不良风气对人员思想的腐蚀,进而实现会计核算结果的客观与真实。会计核算人员自身专业能力不足是导致会计核算不够规范的另一大原因。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培训或外部学习来实现人员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还可以借由定期考核来实现合理的奖惩,以此来激发会计核算人员的积极性。当然,企业可以在招聘财务人员时,对其资历、工作能力进行甄选,吸收高素质人才,以此来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

2.2弥补会计核算制度中的漏洞

一个企业若要持续发展、稳定发展、健康发展,必须要具备健全而完善的相关核算制度。对于这一问题,可以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措施来实现。其一,企业可以为会计核算人员加强培训力度,使其切实地将个人与企业资产界定开来,明确地掌握会计核算流程,进而实现会计核算结果的准确和会计核算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其二,企业应立足于内部管理,推动会计核算制度的不断完善,针对存在的漏洞,如无形资产或固定资产的不合理归类、不符合会计原则的建账,等等,应予以相应的整改与完善,以实现会计核算的规范化与真实化。其三,企业应实施强力的内部控制,通过建立健全成本核算、计量管理、财务收支审批以及内部管理等相关制度,来为会计核算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进而使会计核算实现规范化的管理。

2.3强化内部与外部的监督

财务工作制度是否健全,直接影响到会计核算管理是否规范,而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对相关监督制度的建设来实现对企业行为的有效约束。就内部监督而言,企业应对会计核算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有效监督来实现会计核算人员在素质上的有效提高。就外部监督而言,企业可以引入中介机构,对企业的所有税务、会计事项进行相应的监督,以此来实现税务和会计事项的真实和准确,并确保企业不再发生违规问题。还可以借由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的进行外部监督,有效查处会计工作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以此来确保会计核算的合法化与规范化。可以说,在坚持企业内部监督的同时,加以外部监督力量,可以更有效地促进会计核算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2.4合理配备人员,科学设置会计机构

一个企业在进行会计管理时,应具有独立的会计机构和专职于会计核算岗位的财务人员,这样可以确保会计核算具有独立性,不受其他部门或者其他人员的影响。对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而言,身居这一岗位的人员,不应是管理者的亲友或者亲信,而是应该通过公开、公平以及公正的方式来选取一位财务人员。这位财务人员不应该由其他岗位人员来兼职,而是应该专人专岗;既不会偏向管理者,也不会偏向基层员工;既不拉帮结派,也不收受贿赂;在工作上做到完全的独立且公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与真实。

3结语

在会计工作中,会计核算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发挥出无与伦比的作用。可以说,企业会计核算规范与否,甚至会影响到市场经济与国家经济的发展。为了于经济市场中求得一席之地,企业需要就会计核算实施更加规范化的合理。本文选择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了分析,旨在解决会计核算中存在的各项问题。

参考文献:

[1]张英栋.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的探讨[J].中国商贸,2013,(15).

[2]赵伟.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探索实践[J].中国市场,2015,(02).

[3]黄兴涛.如何加强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6).

[4]王卉敏.新时期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具体措施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5).

篇5

1.会计核算制度不完善。对于年产值数十亿的施工企业来说,单体标的额较大的项目多且多数在异地,在实现单体核算的前提下,如果没有一套统一建账和规范核算业务的制度,核算标准和核算规范不一致,势必导致同类业务核算口径不一致,虚增资产或负债,现金流列报不精确,分类有误,直接导致会计报表信息不可靠,不能为经营决策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2.会计核算及时性无法满足。对于施工企业来说,会计信息具有滞后性,无法及时开展会计核算工作,这是当前很多施工企业都面临的一个问题。很多施工项目一般都在外地,无法及时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另外,垫支款以及应收款都很高,若是不能及时进行会计核算,就无法将其价值体现出来,不能保证正确性以及客观性,从而对管理者的判断造成影响。

3.会计机构设置不合理。现今企业里面都有属于自己独立的会计机构,但是放眼望去,很多企业里设置的会计机构或部门都存在层次不清晰以及分工不明确等问题,究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设置健全的会计机构,这就容易造成企业里的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时候,只是简单重复做着一些无效的劳动。因此,会计人员就不能全面、准确的对企业的资产进行核算。

4.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升。由于企业业务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员流动性影响,一线基础会计岗位人员多数是新招聘入职的毕业生,虽然对会计核算相关内容有一些了解,可是不能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准确和规范处理,对于会计核算以及监督等制度理解不深执行不力,在工作中缺少良好的专业素质以及职业修养。为了对企业财务进行规范管理,对财务会计制度进行完善,企业一定要统一认识,并统一进行培训,对会计操作程序以及各项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

二、规范化管理的措施

1.完善会计核算体系建设。对于施工企业来说,科学的会计核算体系是确保良好工作绩效的重要前提。企业一定要将会计准则当做工作的准绳,结合自身实际状况,对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利用ERP系统,将财务核算系统建立起来,并将核算管理的相关制度制定出来,并对管理程序加以完善。施工企业在开展会计核算的时候,一定要对会计主体进行明确,对相关责任进行明确定位,使工作职能转变,逐渐实现管理型会计。依据事前预测以及过程监控和数据决策,有效提升会计报表信息质量,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支持。

2.规范会计核算流程。规范各业务流程设定,人员定岗、定编、定责,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对于违规现象一定要对其进行控制。企业要高度重视会计核算制度的制定执行,提升财务人员自身专业素质,确保财务报告具有真实性以及可靠性,对企业内部的各种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防止财务风险,保障企业经营的合法性。另外,还要鼓励财务人员不断学习,及时掌握新的技术以及规则和知识。要对其进行定期培训,确保其与企业发展相适应,提高会计核算工作质量水平。

3.提升人员从业标准。一般情况下,企业结合自身具体状况制定从业标准,从而使得会计人员自身资历水平能够和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要求相适应,从而防止人力资源浪费。比如,企业可以依据运营规模以及业务能力,把与从业标准相符的会计人员安置在相关岗位中,定期由会计人员对企业中的具体会计事务进行讨论,防止工作中各种失误的发生,另外,企业还要针对各种会计事务,协助从业人员对其处理标准以及方式进行明确。同时利用外部力量,做好监督工作,对企业中的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监督。借助中介机构,对企业中的会计事项以及税务事项进行监督,协助企业使会计核算相关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

4.在企业内部实施会计周期报告制度。企业在实施了会计报告制度以后,就必须需要企业对每个责任管理中心相对应的会计工作进行比较固定的报告与分析,对于那些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比较异常的状况,企业要对其要素进行非常细致的分析,并且与此同时还要向企业有关的管理部门进行报告。企业对会计工作定期的管理报告是企业能否有效进行会计预算控制以及分析的主要依据。企业在实施会计报告制定的过程中,要对报告的时限与周期进行规定,并且还要明确各项报告的具体上报时间。

5.利用信息化技术保障财务信息及时性、有效性。对于企业财务工作来说,将信息网络系统建立起来,利用专业财务软件和相关信息管理系统,不仅提升会计核算工作水平,还能够为财务管理工作服务,之后能够对会计核算制度进行改善。并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将远程保障以及资金集中管理等系统建立起来,实现资源共享、有效监督。由于当前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实现,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实现了紧密结合。能够使相关财务工作和业务流程实现渗透和关联,输出个性化管理比较信息,这样就能快速总结、分析、纠偏,从而对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结语

篇6

关键词: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1

会计核算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会计工作的核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为企业发展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众多的挑战。推动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发展,提升企业生产建设水平,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是现代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提升的关键措施。

一、企业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是对会计主体进行的经济活动进行的审查,在会计工作中记账等都是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现代会计核算能够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强化企业会计核算作用将会有助于企业制定有效的策略。保证企业核算的有效进行,将会进一步促进企业经济计划的制定,充分的反应企业经济计划预算执行情况,使企业经济发展按照预期效果进行。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将会使企业管理层面制定的措施不断得到完善,同时也是企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企业管理者在注重企业会计核算的同时更应该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会计核算措施,保证企业经济效益持续、稳定的增长。

二、企业会计核算管理规范化影响因素

1.会计人员与机构设置不标准

会计从业人员是企业核算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是我国大多数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较差,具有高学历、高职称专业水平的会计人员比例相对较低,并且主要集中在行政事业单位,这样对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会计机构设置上,不少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在会计机构设置上较为简单。部分企业会计人员由兼职人员担任,兼职会计对企业业务不熟悉,缺乏责任心,只是简单的事后核算,不能够保证企业会计核算的及时有效性,影响了会计核算的质量和效率,无法满足企业核算规范化管理要求,无法为企业管理者的经营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2.内部监督机制欠缺

内部监督管理制度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发展效果。企业管理者对会计核算工作的非正常干预,也会使会计核算的监督管理职能得不到发挥。企业内部应该建立定期账务清查制度、定额管理制度等来保证企业会计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

3.未按照会计制度建立账册

大多企业的账簿设置不是从企业管理需求出发,而是主要应对税务部门检查,有的企业甚至根本就没设账。同时,也未按会计制度的规定规范使用会计科目,不遵守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预提费用不按规定摊提,收入与费用完全不配比,为人为操纵利润提供了便利。

三、完善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对策

企业为了提升经济效益应该强化会计核算工作,提升企业对财务风险防范工作,这样能够推动企业市场竞争力的进一步发展。企业会计核算管理规范化发展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经济效益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实现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发展,保证企业会计核算准确性,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

1.建立健全机构设置

企业应该加强会计人员管理,不断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应根据财务管理实际情况,设置完善的会计管理机构,并且要保证企业会计配置齐全。保证会计人员福利待遇,支持会计人员开展核算工作,保证会计人员工作的独立性。会计管理部门应该联合职能部门对会计人员进行科学管理,制定会计人员管理要求,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质量。

企业一方面要加强对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及后续培训的考核,保证会计对新会计、税收知识的学习时间与掌握程度;同时还可以实施激励机制,对参与学习培训优秀或合格者要给予适当的奖励,以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另一方面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会计人员,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完善企业会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

企业会计管理制度建立要严格执行贯彻会计法规,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会计工作有序进行。企业会计核算制度是企业管理体系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企业会计核算监督管理有效执行的重点,是对会计从业人员责任的有效划分,将会促进企业财务处理程序现代化发展。因此要不断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建立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明确会计人员岗位职责、建立牵制机制,这样才能够推动企业会计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3.加强外部监管,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监督作用

企业外部监督管理能够保证监管执法效果进一步提升。要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监督作用,从而带动和帮助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发展。积极有效的借助外部监督管理机构,能够实现对企业会计事业的长效发展,逐步实现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另外,建立财政与税务多职能部门公共执法的检查制度,对规范企业会计核算也将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结束语

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发展对企业经营管理效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内容。但是企业会计核算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满足新时期企业经营管理需求。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较差等问题是困扰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因此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强化会计人员专业培训,才能充分的发挥会计核算监督管理职能。

参考文献

[1]陶晓乐.以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推动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J].经营管理者,2012,5,5

[2]王卉敏.新时期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具体措施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5,28

篇7

关键词:企业幼儿园 基础管理 绩效评价 师资培养

在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幼儿园原本福利性质的办学宗旨,已经不适合当前幼儿教育模式发展需要,目前存在着管理体制僵化、落后,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管理体制、管理模式未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等多方面问题,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因此,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已成为每一位企业幼儿园管理者思考的现实问题。本文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围绕当前企业幼儿园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如何卓有成效地提高企业幼儿园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水平进行了探讨,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1 企业幼儿园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

对企业幼儿园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就是为了达到国家、社会和企业的预定日标,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与壮大。企业幼儿园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两方面:

1.1 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是新时期幼儿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可持续发展属于世界性课题,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应该要立足实际,着力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因此,企业幼儿教育应该秉承科学、规范的管理理念,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实现企业幼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2 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有利于增强企业幼儿园自身竞争力

建立健全园区内部管理机制,有助于扩大和拓宽企业幼儿园的生存发展空间,提高企业幼儿园的办学质量。在科学管理方面,园区领导者应开言纳谏,细心听取工作人员和孩子家长的建议,实行园务公开制度,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形成全员参与园区管理的良好氛围,树立一切为了孩子的敬业精神,增强“园荣我荣,园劣我耻”的主人翁意识。

2 当前企业幼儿园管理问题浅析

由于企业不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管理幼儿园的过程中,完全以企业管理的方式管理幼儿教育,很容易产生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归纳起来,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2.1 绩效评价不全

我国现行企业幼儿园管理仍以奖惩性评价为主。企业幼儿园教师的每项工作都有严格的考检标准,评价制度过细、过于量化、过于机械,评价标准缺乏可操作性,评价方法、手段不健全,而且经常与晋升、奖金等奖惩性措施挂钩,影响了企业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2 基础管理薄弱

企业在管理所属幼教机构的过程中,更多的强调了企业管理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幼教规律,而将幼儿教育机构纳入企业的一个部门,按照企业管理的要求进行管理,在客观上导致了企业幼儿园在基础管理方面偏重于企业管理,轻视了按照幼儿教育规律进行管理。因而,用教育的眼光衡量企业幼儿园,其管理基础的薄弱程度不言而喻。

2.3 师资素质偏低

由于历史原因,企业在配置幼儿教育师资的过程中,更多地考虑了企业富裕人员安置,内部职工照顾,少数企业幼儿园教师的素质偏低,管理观念、管理理念滞后,没有完全按照幼儿教育需求,从企业内部或者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幼教工作者。

3 企业幼儿园如何实现科学和规范管理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我认为,企业幼儿园管理者只有通过科学、合理地管理人、财、物、时间与空间的活动来完成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才能达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财尽其力,不断推动幼儿教育发展的目的。

3.1 建立科学的企业幼儿园绩效评价制度

首先,建立物质型的激励机制。制订教师考核工作细则,认真贯彻落实奖惩制度,充分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其次,建立精神激励机制。要抓好教师政治思想工作,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以爱国热情作为精神支柱。

3.2 完善制度提高企业幼儿园管理效率

鹤煤二矿幼儿园建立了以园长为核心的层级管理体制,设立三科一室,各科室分工协作;在幼教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对各岗位人员的检查与指导,避免其不作为;进一步完善并认真落实绩效考核体系和奖惩制度,提升幼教质量。

3.3 提高企业幼儿园教师综合素质

企业幼儿园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必须立足于当前队伍基础上的再提高。因为就客观条件而言,企业幼儿园不可能将现有不符合条件的员工全部转移到其他岗位上。应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的办法,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请进来”是指邀请企业外的幼儿教育名师或者专家学者,为本企业幼教人员提供专业辅导。帮助幼儿教师开拓视野,转变观念,促进师资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送出去是指利用假期时间,将企业具有培养潜力的幼儿教师选送到专业幼儿师资培训机构,进行短期强化培训,使其在业务能力,综合专业素养等方面得到快速提升。此外,企业教育管理部门还应该经常开展论文交流、优质课评比等能够促进教师素质提高,调动教师参与教学和研究的积极性,进而形成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良好机制。

参考文献:

[1]宋杰晖.关注女教师心理健康在构建和谐幼儿园中发挥工会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10).

篇8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绩效考核管理;企业管理;人才储备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3-0145-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3.071

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工作的主要内容

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的主要特征是针对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活动情况,对人力资源的配置需求进行准确的预测,结合各岗位的人员素质要求,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发展计划,保证企业相应生产经营活动在具体的时间与岗位上能够获得足够的人力资源支持。人力资源规划将企业员工作为生产经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源进行统筹调配,具有前瞻性与延续性,通过企业人员获取、配置、使用、保护等多环节的管理工作达到提升企业组织效率与人才储备水平的目的。

1.1 预测组织结构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的首要步骤是进行组织结构的预测,相应的预测一方面要考虑当前的企业生产经营需求,另一方面要考虑一定时间内企业或行业发展的可能变化态势,参考上述要点进行组织结构的预测,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搭建框架,以此指导后续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的进行。组织结构预测是保证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具有相应适用性与可拓展性,能够真正满足企业现实发展需求的必要条件。

1.2 制定供求计划

企业人力资源供求计划的制定是组织结构的细化,是实现人力资源规划框架向实际组成转变的重要步骤。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供求计划应重点考虑以下三个要素:(1)企业升级转型或产业调整中相应新增业务所需要的人员数量与能力等;(2)企业人员变动形成的人力资源变化情况,如退休、辞职、解雇等情况;(3)企业内部人员岗位调整形成的人力资源构成变化等。

1.3 制定征聘补充计划

企业人员征聘是获取人力资源的关键途径,在此环节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含以下三方面:(1)企业内部提升或岗位调整与对外招聘的人员比例控制;(2)内部提升、岗位调整以及对外招聘人员考核相应标准的制定;(3)对外招聘人员的主要获取途径和方法的选择等。

1.4 制定培训计划

人力资源培养工作是企业留住人才提升人才综合能力的主要方法,国有企业的人才培训计划应能够充分帮助员工适应岗位工作需求,适应行业未来发展,在技能与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重点培养。相应的培训计划应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1)岗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从员工本质工作出发围绕实际生产运营工作编制培训计划;(2)拓展能力培养,当前各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才适应行业发展变化的创新能力重要性不断提升,因此相应的国有企业培训计划应充分考虑人才的弹性使用与未来发展,提升其工作效率。

1.5 制定使用计划

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是确保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真正发挥效率的要点所在,企业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员工个体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意愿出发,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的配置,保证人尽其才。人力资源使用计划的编制主要考虑下面五点内容:(1)职位功能及职位重组;(2)工作指派及调整;(3)升职及选调;(4)职务丰富化;(5)人力检查及调节等。

2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2.1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现状

现阶段,我国的各个领域中的大量高精尖人才都集中在重点行业的国有企业当中,进行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能够帮助国企更好地适应新常态下企业发展的现状,绽放出新的活力。但在当前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管理工作中存在着部分问题,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相应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部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管理工作的系统性不强,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在实际调研层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获取的相应人力资源计量统计信息存在一定的误差,同时由于管理方法与模型的选择不当,整体人力资源规划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管理效果不理想;(2)国企内部人力资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参与度不高,单纯依靠人力人事部门进行管理,缺乏多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员工处于被管理的位置,积极主动参与意愿不强,无法通过深入交流沟通充分获取人力资源信息,人力资源规划双向合作难以开展;(3)人力资源规划管理执行不力,在相应的规划指导方案制定后,企业下发到相应职管部门后缺乏系统性的执行管理规定,颁布实施规划管理方案后对于实际执行的效果缺乏监督反馈,未形成有效的闭环反馈修正模式,上层制定的人力资源规划落实到基层后的实际效果相当有限;(4)人力资源规划战略性不足,不能站在行业发展趋势的长远视角进行分析判断,人力资源的获取与配置仅着眼于当下短期效果,人才储备与发展缺乏持续性。

2.2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规划问题原因分析

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工作中存在的相应的问题,其根源是多样化的,其具体包含以下四方面内容:(1)长期以来国企有着一套完整的人事管理制度,相应的岗位职称管理体系发挥着主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而相应的现代人力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引入与应用依然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一体制转型造成了人力资源规划管理工作在部分环节存在着一定的衔接滞后性;(2)当前的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更加注重短期内的现实收益,相应的薪酬、绩效、培训三个环节依然是主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内容,人力资源管理规划被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重视程度不足;(3)员工的思维转变不适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当前的社会发展强调协同合作,国企员工不再是以往的被管理对象,而是与管理者共同完成相应生产运营目标的个体,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导致了人力资源规划信息缺失或误差问题的产生;(4)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工作需要较强的专业水平,能够对行业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对企业现有资源的配置情况拥有准确的认知,而相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与机构相对缺乏,国有企业难以借助这些资源开展管理工作。

3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管理中绩效考核的应用研究

绩效考核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制度,能够通过奖惩与约束对人力资源进行调配,以此运营活动调整,从而形成更为适应当前行业发展现状的优秀经营管理模式。

3.1 建立健全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

出于全面控制人力资源规划管理效果的考虑,在执行绩效考核工作的过程中,以全面保证考核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其具体执行可从以下三方面考虑:(1)全面量化绩效考核标准。在员工绩效考核工作中,相应的绩效指标应与行为量化挂钩,通过详细的岗位职责任务书进行绩效标准划分,将企业员工的实际工作行为量化为数据,采取合理的计量方式形成考核结构,提升绩效考核的准确性,全面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2)在绩效考核方法的选择过程中,应综合多种考核模式的优缺点进行考量,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具体特征选择最有效的考核模式,以此真实有效地反映员工工作情况;(3)提升绩效考核透明度,除合理选择考核制度与方法外,应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全面的公开,接受员工的监督,设置绩效考核申诉程序,保证考核结果的认可度。

3.2 营造绩效考核的制度环境

在相应的员工保障体系支撑下,员工才能将工作的重心真正放在企业生产运营活动中去,而不是单纯地应对绩效考核,绩效考核工作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力。因此,国有企业应充分利用养老、医疗、待业保险制度,结合企业特点与能力,铺开企业人才保障体系,建立起有利于人才合理流动和潜能发挥的多功能、全方位的高度社会化的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同时,对于现有人员的再开发、再培训等工作,对国有企业获取人才挖掘人才潜力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企业应制定相应的员工发展计划,将其纳入绩效考核评价标准体系之内,委托社会团体、工会等社会力量主办各类培训班。这样既调动了企业培训员工的积极性,又促使了企业员工提高技能。

3.3 完善企业经营者选拔、管理机制

国有企业选拔、招聘企业经营者和高层管理时,可在政府主管部门指导下,由企业董事会公开招聘,对所有的企业经营者实行统一考核制度管理。经营者的考核应主要侧重于其经营管理能力方面的考核。除了选拔机制的科学合理外,还需要相应的薪酬激励制度来做辅助动力,在利益上与企业连成共同体。对于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一般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目标激励、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目标激励,旨在激发企业经营者的事业心,使其有所追求、不断创新;精神激励,即通过给予企业经营者各种精神奖励,培育其荣誉感,为其工作提供精神动力;物质激励,即为经营者提供与其付出相适应的薪酬。

4 结语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规划管理工作是一项科学而系统的工作,在内容、方法以及制度层面均需要管理者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规划方案,借助组织架构优化、人力供求平衡、人员招聘计划、员工素质培训以及人力使用协调等方面内容的实施,形成系统全面的人力资源规划发展方案,通过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将这些方案内容落到实处,以发挥员工的综合能力,挖掘员工潜力,为国有企业的长远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人力资源储备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银海.论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问题与对 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3).

[2] 程武姿.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问题探讨[J].人 才资源开发,2010,(12).

[3] 陆爱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体系的完善研究 [J].市场论坛,2009,(6).

篇9

【关键词】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

会计核算也被称为会计反映,是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尺度,反应会计主体资金运动的经济活动。会计核算是一种事后核算,其主要内容包括:记账、算账与报账。在会计工作中,做好会计的核算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有助于保障会计工作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满足使用者需求。在企业管理中,会计核算用于查漏补缺,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企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行规范化的企业会计核算管理。当前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缺陷,企业的会计核算质量不高,出现会计核算失真的现象,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实现企业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1 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1 会计的基础工作薄弱

企业会计机构与岗位设置不够规范,导致会计核算部门职责不够全面和标准。在企业管理中,会计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当前的企业管理现状是,会计机构的设置非常的不合理,甚至一些企业都没有设置会计机构。在一些企业中,企业的经营管理总是经营者一个人说的算,企业会计核算就变成了一种形式,导致会计人员无法了解企业财务真实的情况,在做账时出现假账情况。财务部门变成了一个存在感非常低的部门,会计的管理与监督工作无法进行,外部审计也变成了一种形式,无法发挥其作用。

账目直接反应企业的发展现状,在财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部分企业存在不设账的情况,出现以票代帐,即使设账账目也混乱不堪,这些情况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导致企业的会计信息与企业的真实发展情况不相符合。部分企业有偷税漏税的现象,对企业的利润进行人为的控制。企业的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无法适应现代化的会计技术,导致会计核算功能没有充分的发挥,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

1.2 会计的监督职能不完善

会计的基本职能就是会计监督,由于是受到传统经营管理模式的影响,部分企业的监督管理体系不够健全,会计核算的管理工作缺少制度性约束,没有实时的对会计行为进行监管。部分企业经营者干预会计工作,导致会计信息不够准确,会计行为缺乏合理性,使会计的监督职能变成了一种形式,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1.3 会计核算过于随意

企业在采购商品物资时,开不开发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部分企业本着低成本的思想去交易,导致企业无法获得合法的凭证,或者收取不合法的票据。因为这些问题,导致企业在账目问题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企业出现了不做账的现象,以此来掩盖原始凭证的不合法,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阻碍了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管理。

1.4 会计核算的内部控制薄弱

企业会计核算的内部控制出现问题会影响企业会计核算的监督职能的发挥,导致企业会计核算的质量出现问题。企业内部的基本制度:牵制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稽核制度与财务清查制度等,如果企业内部的这些基本制度存在残缺或执行的力度不足的情况,就会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出现严重问题,内部控制的能力也会逐渐下降,给企业造成许多负面影响。在当前企业的经济管理中,企业的经营者也意识到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因为受到企业的发展现状和企业工作人员素质的影响,改革没有办法实施,外界监管也更加的困难,企业自身的利益也受到影响。

1.5 会计主体不明

企业产权和企业经营者个人财产之间有严格的界限,但部分企业却将二者的界限打破,造成界限模糊不明,资金与资产的管理有很大的随意性,部分企业为逃避税收,将企业的资金用到了个人的家庭生活中,这给会计核算的工作加大了难度,导致会计核算无法正常的实施。

2 实现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途径

2.1 建立健全会计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会计的管理制度包括两点:一是完善企业会计管理的法律法规的建立,加强对外部监管制度的建设,二是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会计管理制度。法律法规的建立,使企业的经营管理与会计核算有法可依,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确保企业会计核算实现规范化与程序化管理。对于会计核算中出现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予惩罚,规避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不断的完善会计核算工作。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会计人员的管理制度、企业财务处理的程序制度、企业内部牵连制度、会计管理体系等等,不断完善企业会计工作中的每个环节,保证企业会计工作的正规化与制度化,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最终目标。

2.2 严格执行会计制度

只有严格执行企业的会计制度,才能有效的发挥会计核算工作的作用。严格按照规范程序,不断加强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对于会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进行处理,实行严格规范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工作的每个环节都有效的开展,不断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准确的会计信息有助于企业的正确决策,保证企业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出现主观决策。

2.3 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与专业水平

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与专业水平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不断加强企业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工作的认识;二是加强企业会计人员的培训与继续教育,三是企业要引进高素质会计人才。针对第一点主要通过学习与培训来实现,使企业的会计人员意识到会计核算的重要性,不断深入了解会计核算的工作内容;企业的会计人员要不断的完善与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掌握新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收政策,加强学习,保证企业的会计工作适应国家的政策和企业的发展需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更加的广泛,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业务知识的培训,确保会计人员能够熟练操作相关的会计工作软件,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保证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实现企业会计核算更好的发展;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急需专业的会计管理人才,企业要不断的引进高素质会计人才,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制度建设,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定和实施财务计划,审批财务工作,资金的筹集、管理与运用工作等都需要专业的会计管理人才。

3 结束语

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获得经济效益,就要不断地完善企业的管理工作。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中,财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实现财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不断地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在新的背景条件下,必须实现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实行科学的管理方针,逐步完善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管理要长久的实行下去,不断加强内外的监督制度,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效率,实现企业更好的发展,提高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确保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齐兴华.论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管理[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05).

[2]马雪琴.浅论企业财会规范化管理[J].中国经贸,2011(02).

[3]曹利珍.论新形势下企业会计核算的管理[J].中国集团经济,2010(25).

篇10

这里需要指出,随着80后、90后员工的数量逐渐增多,也使得企业的组织生态发生着某些变化。如,他们更愿意突出自身的工作能力,并具有较强的职业规划意识。从部分离职的原因中可以知晓,因缺少职业认同感而离职的不在少数。因此,形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职业规划相融合的态势便迫在眉睫。

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

本文以国有企业作为考察对象,从而在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对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分析。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方面

之所以首先从工作意识角度来进行现状分析,实则在于一定的工作目标和价值取向是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发端。现实表明,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仍存有计划经济时期的痕迹,特别在工作中的价值取向上注重人力资源管理,而忽略了人力资源开发。具体就其的管理工作内容来看,又突出了员工的人事档案管理。可见,在工作目标和价值取向未能适应新时期的新情况时,就无法涉及管理手段的创新和结果的优化。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手段方面

由于国企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聚焦于静态管理和程序化管理,从而在管理手段上也就呈现出制度管理的特征。从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出发来看待制度管理,就其本身而言并没有错误。然而,这种忽略员工个体差异性和员工意愿的管理手段,只能使企业的组织生态陷入一片沉寂。这就是为何诸多青年员工不满足于现状的根源之所在,说形象一点便是“有劲使不出”。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结果方面

这里的“结果”主要表明对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评价,而国企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正因缺少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就使得上述工作意识、手段在长期中得不到改善。

二 分析基础上的现状反思

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所呈现出的不足,在不同的组织类型中所表现出的程度是有差异的,但这并不影响解决这些不足的决心。然而我们也需要明白,国企的上述工作植根于组织生态之中,因此具有极强的行为惯性。这就要求,在与员工职业规划相融合的工作模式转换中,应采取先易后难的策略。

具体而言,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现状反思:

(一)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目的的现状反思

尽管国企通过产权变革在形式上构成了市场经济主体,然而传统的委托关系仍影响到且管理层的行为偏好。其中,在对员工人力资源进行开发,以及在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上缺乏认识。因此,这里就需要逐渐转变人力资源管理意识。

(二)针对人力资源管理手段的现状反思

从制度上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无可厚非,但也需要从员工的职业规划诉求和个体差异性上来实施管理活动。特别是针对青年员工的职业规划诉求,这一诉求或许是他们应聘到企业的根本初衷。因此,如何将制度管理与职业规划相融合,便构成了值得研究的课题。

(三)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结果的现状反思

根据管理学原理可知,在实施工作计划时需要引入控制职能,从而确保目标的实现。将这一原理植入人力资源管理中便是,需要建立针对人力资源绩效的评价机制,进而来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偏差。

三 反思引导下的融合模式定位

在反思引导下,建立二者的融合模式可以在以下三个环节进行定位。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目的环节

前面笔者屡次提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要充实“管理”还要突出“开发”。这不仅有经济学理论做支撑,也是国企建构自身创新能力所必须的,但目前似乎对“开发”的重视程度不高。另外,员工作为具有独立意识和行为偏好的个体意味着,对他们人力资源的开发需要结合他们的职业规划意愿,这不仅符合效能原理也满足能级原理。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目的上应转变过去的思路。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手段环节

首先需要指出,关于助力员工的职业规划属于长线工作,因此需要建立起短期与长期的计划。另外,如何来识别员工个体的差异性和行为偏好,以及又能满足他们的意愿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根据“先易后难”的工作原则,可以以部门为单位缩小考察的群体范围,并结合企业文化的建立来引导员工爱岗敬业。这样一来,就在助力员工和塑造员工的共生效应下,提升了他们的工作满意度。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结果环节

建立起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评价体系,需要完成三项主要工作:评价主体的设立、评价指标的设立,以及针对评价结果的整改力度。不难发现,作为长线工作性质的员工职业规划管理,需要定期进行工作效果评价。

四 定位驱动下的融合模式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定位驱动下,二者融合的模式构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一)深化对员工诉求的把握

国企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时往往习惯单向信息反馈,即一味的从工作需要出发来进行人事管理。为此,企业管理层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还应深化对员工诉求进行把握。由于国企大多采取事业部型的组织结构,使得员工的分布较为广泛。所以,人力资源部门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来获取员工的诉求。如,在企业网站上设立问卷调查栏目,针对员工的职业规划诉求设计出若干道选择题,从而在统计分析下来归纳出本企业员工的所思、所想,最后为建立二者的融合提供切入点。

(二)转变人力资源管理意识

不难发现,转变企业管理层和人力资源部门的意识是比较困难的,这不仅在于习惯势力在中作梗,也在于企业组织生态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为此,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大背景下,可以采取岗位培训和外出学习、参观的形式,来首先转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员的意识,从而促使他们能主动与员工建立联系,并在制度安排上设计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与特定部门(分厂)的联系机制来。

(三)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手段

员工的职业规划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包括了业务提升、学历提升和职务晋升等诸多元素。因此,在制度管理上首先应在条例的设计中全面覆盖这些元素,并在激励兼容原则下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当然,国企在认知员工的职业规划内涵上还存在着一个过程,但随着认知的不断深入和全面,在制度、条例的设置也应不断得到完善。在强调制度管理的基础上,就减少了针对员工识别的成本。

(四)完善人力资源管理评价

在评价主体的设立上,应加大基层员工的评价权重,对此同样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来支撑。在评价指标的设计上,则可以根据物理元原理开发出二级指标来,但在板块的设计上应突出员工满意度、归属感、离职率等指标。在纠错机制上,企业管理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会组织需要通过分工协作,建立起有效的执行机制来。

五 未来对本文主题的展望

以下,再从三个方面对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展望:

(一)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

要使青年员工尽快的成长起来,就需要为他们营造出一种争先创优的氛围。同时,这种氛围的营造,也应当成为企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体的措施可以为:(1)经常组织青年员工进行技能比

赛;(2)定期组织青年员工进行野外拓展训练。通过这种方式,既满足了青年员工集体归宿感的需要;又使得思想政治工作能灵活的与之思想特征相适应。

(二)重视企业员工合理的物质利益诉求

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交换都以货币为媒介。这就使得他们在生活压力的改善方面,主要建立在生活费用增加的基础之上。同时,只有在改善了生活压力的前提下,员工才可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在工作之中。因此,企业管理者不应回避员工希望获得物质利益的诉求,这是时代变迁所形成的客观因素使然。

(三)引导员工形成良好的职业观念

正因为青年员工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通过引入企业发展历程中的楷模榜样,将给予青年员工内心深处强烈的震撼。最终,起到引导他们形成正确工作态度的作用。伴以企业传帮带制度的建立,又必将通过中年员工的言传身教不断感染青年员工。最终,促进员工整体良好职业观念的形成。

六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