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好农业范文

时间:2023-10-17 17:24: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学好农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如何学好农业

篇1

关键词:农学实践兴趣方法

中职学校农学专业课内容比较枯燥、抽象,有些内容确实很难理解,以致学生不愿意深入钻研,同时也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难度。那么,如何讲好农学专业课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介绍如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动力主要源于兴趣,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丰富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紧紧吸引住学生。本来就很枯燥的农学专业理论课,如果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厌倦,最终失去听众。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巧用比喻化解疑难

如细胞膜的结构像花生糕,花生米像蛋白质分子,爆米花像磷脂分子,花生米以不同的深度覆盖、镶嵌或贯穿于其中。又如糖类和ATP是家里的粮食和口袋里的现金。再如高温和低温对酶的影响比喻成人死了和睡着了。

2、用科幻法展开联想翅膀

如:光反应式ADP+Pi―ATP若能科学利用意义更大。如果我们能够制造模拟绿叶的绿色衣服穿在身上,通过特殊的导管把绿叶光合作用制造的ATP运到我们体内,那么,我们一个月只需吃几顿饭就足以维持我们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就让绿色衣服来尽情制造,非洲人再也不必为粮食太少而发愁,人类再也没有粮食危机了。

3、理论知识实际化

如讲无氧呼吸时,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切身体会和最常见的例子来理解:长跑后我们总感到腰酸背痛,为什么呢?因为长跑时氧气供应不足,我们的体细胞会进行少量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组织里乳酸积累过多就会使人感到腰酸背痛。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可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适当的酸味正是我们喜欢的,这就是泡菜比新鲜蔬菜保存时间长且不易腐败、味美可口的原因。制酒时为什么要密封?因为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制酒时若密封不严,酒曲就会进行有氧呼吸降低酒精产量;如果酒曲不纯混有乳酸菌,则制酒的同时产生乳酸,降低酒的质量。

4、利用趣闻轶事引领主题

如在学习遗传知识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美国的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的公子哥们的追求,却写信向长相普通、不修边幅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求爱。她写道:“如果我们结婚,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您一样的聪明,像我一样的漂亮。”请问:“如果他们结了婚,她能梦想成真,遂其心愿吗?”学生议论纷纷,对此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趁此时机,我再由浅入深,层层分析基因组合的特点和规律,学生听来饶有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强调理论课的重要性

专业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技能,也是高考检验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同时也是强调理论的实用价值。理论一般是内在的、本质的、抽象的规律,其内涵较深,对职中学生而言,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指导实践。因而对理论课的讲解就要根据教学大纲、高考标准,针对农学专业技能的需要,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来把握深浅,讲法上尽可能做到深入浅出,灵活掌握,使学生容易接受。

三、专业实践助推理论教学

专业实践是检验理论教学效果的必要环节。专业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使通过理论教学获得的专业理论知识得以验证,增强感性认识,强化和巩固教学效果。通过实际观察与操作,学生可对自己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检测,找出不足,调动学习积极性。

这就要求我们要千方百计地开辟第二课堂,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学习、田间试验,使学生学到最新知识,掌握最新信息,以弥补教材内容滞后的缺点。第二课堂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增强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认识,真正把理论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而且在动手实践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热爱生产、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例如,植物细胞肉眼看不到,如果不直接观察,这一部分内容就不可能学好。于是我就安排实验课,让学生借助显微镜直接观察,眼见为实,这样既学到了知识,又学会了使用显微镜的技能。此外,每年我们还带着学生进行食用菌场、猪场、渔场的校园实习基地建设,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学生到周围农村的果园、菜园、食用菌场等实践场所进行季节性的专项实验实习,鼓励学生进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查和农产品市场的调查,使学生真正地学到技术,真正地了解“三农”,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三农”、勤于钻研的优良品质,为培养农村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打下基础。

篇2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语言学习观念;英语学习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5-0231-01

近年来,随着外语教学的研究重点从“如何教”逐渐转移到“如何学”,语言学习者的“个体差异”的研究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注意。语言学习观念影响并决定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方法,而这些方法会通过学习和交际环境中使用的策略反映出来,它对于决定语言学习者能否成功地掌握一门外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力图调查中国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的语言学习观念现状,以期对国内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以下简称研究生)的英语教学提供启发。

1 调查对象及工具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来自华中农业大学刚入校的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他们从全国各大高校考入华中农业大学学习深造。一共有151名学生参加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51分。

本调查采取Horwitz所设计的《语言学习观念调查表》(BALLI),因为其内容全面,而且其有效性已被许多研究者证实。该调查表包括34个选项,涉及5组语言观念,分别是外语学能、语言学习的难度、语言学习的性质、学习和交际策略以及动机和期望值。每个题项后都设有从坚决不同意到坚决同意的5个登记的李克特量表。

2 调查结果与讨论

对问卷34个题项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学生对每一题项回答的百分比都被计算出来,结果按照各个类别显示如下。

2.1 外语学能观念

语言学能是智力中负责语言学习的特殊部分,它被认为是影响外语学习结果的学习者因素之一。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74.8%)认为某些人具有学习外语的天赋,这一结果同刘润清和戴曼纯(2003)对大学生语言观念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但是另一方面,只有13.9%的学生认为自己有学习语言的特殊能力,这种对自身语言能力的消极看法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语言学习效果。

此外,相当多的学生(64.3%)赞成小孩比成人学习外语容易。这一结果与人们的普遍观点一致。

75.5%的学生反对“数理化学得好的人外语学得不好”的说法,可见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语言学习与其他科目的学习并不冲突。而51%的学生反对“会说外语的人很聪明”的说法,因为70.2%的学生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学好外语,即学好外语不需要很高的智商。虽然智力因素一直作为学习者的个人因素之一被学者研究,但是对于其对语言学习的影响程度却没有定论。从此调查来看,学习者本身并不把智力看作是语言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

2.2 语言学习的性质观念

语言学习的性质观念是指学习者对在语言学习中所应包含的方面的看法。对其全面的认识有助于学生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本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研究生认为学习外语与其他科目不同,与大学生对此项的看法一致。外语的学习不仅包括语言知识如词汇、语法的学习,还包括语言技能的掌握,如听说读写等技能。此外,84.7%和74.9%的研究生都分别认可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和融入式学习的有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生对题项17和23的回答。在Horwitz (1988)的调查中,超过半数的学生分别赞成学习外语主要就是学习词汇和语法规则,而本次调查表明只有27.2%的学生认为学外语最重要的是学习词汇,20.5%的学生学习外语最重要的是掌握语法规则,很明显,研究生的语言学习观念与当今流行的交际型外语教学法更加相一致。

2.3 外语学习的难度观念

外语学习的难度是指学习者对学习外语难易程度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本次调查的研究生而言,他们普遍相信自己语言学习的能力,与他们对题项33,即“每个人都可以学好英语”的回答一致。同时,他们也赞成有些语言比较容易学。

与Horwitz(1988)和Kern(1995)的研究结果相似,学习者普遍低估了外语学习的难度。41.8%的学生认为每天花一小时,两年之内就可以学好一门外语,38.4%的学生认为5年之内就可以学好,只有不到20%的学生认为这个过程需要5年以上。显然,他们对英语学习的难度估计不充分,而当他们发现实际上学习过程比他们预料的要久时,他们就可能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对他们的语言学习带来不利影响。

2.4 动机与期望值观念

动机与期望值观念涉及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外语的问题。那么多的学生都想学好英语(95.4%),他们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呢?因为可以以后找份好工作,因为我们国家都重视对英语的学习。而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都不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英语国家的人,因此可以认为,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大多是工具型的。

虽然74.1%的学生表示,他们想和英语本族语的人交朋友,但是交朋友的最终目的却不一定是为了同他们进行交际,去真正了解他们,而是为了操练自己的英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这可以看作是他们的一种学习策略。

2.5 学习和交流策略观念

这组观念是有关学生如何看待英语学习中的一些学习和交流策略的。本调查显示,学生对这些策略普遍持有积极的态度。74.1%的学生认为即使不确信如何用英语表达,也应该试着说。此外,86.7%的学生认为碰到生词可以猜测它的意思,这些体现了大部分的学生都愿意冒险。

在调查者中,没有人否认重复和练习的重要性,这表明在今天全国强调交际法教学的环境下,传统的行为主义的学习观还很盛行,因为行为主义提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习惯生成的过程。而习惯如何生成?依靠重复和练习。而且,绝大多数的学生(82.8%)都相信好的发音很重要,然而事实是,在教学过程中发音不是衡量口语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

3 结束语

本次调查从五个方面调查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语言学习观念,结果发现有些是积极的、有助于英语学习的观念,如“碰到生词可以猜测它的意思”,有些却是错误的或者是不利于学习的观念,如有近一半的学生认为“每天花一小时,两年之内就可以学好一门外语”。作为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英语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学生错误或消极的学习观念,给学生灌输关于语言学习的元认知和认知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语言学习观念,从而教会学生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学习。

参考文献

[1]Horwitz,E.K. Using student beliefs about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methods course [J]. Foreign Language Annals,18,No.4. pp. 333-40. 1985.

[2]Horwitz,E. K. The beliefs about language learning of beginning university foreign language students [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3): 283-294. 1988.

篇3

2010高校就业趋势预测最近国家教育部公布了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数据呈现为413万,比本年又增加了78万,预计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还将逐年递增,到2010年将达到700万前后。将如何解决这些技术劳动力的就业?未来几年里,还有哪些缺口专业?热门专业有哪些?高等院校作为精英输出机构,未来专业设置应该如何筹划呢?女性精英就业状况前景如何呢?每日商报结合劳动社会保障部科研所和浙江大学就业与服务指导中心提供的相关材料,独家2010高校就业趋势预测。总劳动力富余专业技术精英缺口不小农业缺218万工业缺1220万第三产业缺口325万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科研所的数据呈现: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年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1800万,但是“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2000万,每年将出现200万富余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差距,预计我国在未来几年内在劳动力总量上将出现供大于求,劳动力大部份闲置现象。但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5中国精英报告》预计,到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精英供应总量为4000万,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此项数据呈现我国劳动力总体有富余,但专业技术精英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第一产业:2010年农业科技精英需求可能达到几百万人,但是相关精英供给有限,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农业科技成长纲要(2001-2010)》数据,我国共有涉农院校43所,在校学生大约为9万,教学和科研人员为3.5万人,130万大中专毕业生中已有80万离开了农业。预计到2010年精英缺口将达到218万人。新晨

第二产业:我国大学生中38%为工科类学生,但是毕业生人课件下载[]数还是不够,振兴我国工业还需大部份的工程师,主要集中在IT、微电子、汽车、环保、系统集成、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开发、条码技术、铁路高速客运技术等领域。预计到2010年,精英缺口数字最大,将达1220万人。第三产业:该产业将是扩大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一些高端涉外精英需求很大,比如:涉外会计、涉外律师、涉外金融服务、同声传译、电子商务、数字媒体、物流、精算和心理咨询,精英缺口预计在325万。我国专业技术精英总量还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仅仅为一种表象。之所以看到困难和大学生个体表现差别有关。首先,作为一名大学生是否学有专长,知识和能力结构能否达到技术精英的评判标准,能否符合社会需求;其次,个人就业意愿和社会意愿存在差别。我国的基层和中西部地区需要大部份的科技精英,大学生能否重视这些就业机遇。学好一门外语让你受益匪浅著名的麦肯锡(Mckinsey)企业预测:在未来五年内,既有技术背景又有良好课件下载[]的语言能力的精英将有很大需求。我国将大部份需求善用外语沟通的高端技术精英是不争的事实。目前在职的中年技术人员缺乏语言优势,在校大学生虽然能通过

四、六级考试,但是通通缺乏流利的外语会话能力,这也是高端精英缺乏国际竞争力的薄弱环节。

综观国外,美国的挑战者(Challenger)企业预测美国将来就业状况也提到了外语的重要性。他们认为美国国际型大企业今后都需要会外国语言的精英,这样才能派往世界其他各国工作,才能实现企业国际化运作。其首席行政官预计只会说英语的人将无法申请更不可能得到类似工作机遇。因此,鼓励高校开展双语教育势在必行,外语教学不能停留在应试教育取得书面高分上。特别是研究型高校要加强外语教学,把培养目标放在让学生能流利说好一门外语,外语语种并不限定为英语,但要达到流利对话程度。

篇4

为取得组织实施全区第二次农业普查的经验,区人民政府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决定于8月下旬和9月上旬分二个时段在高桥镇进行区级试点。为确保农业普查试点效果,7月28日区政府已经召开了农普工作会议,对各地各部门领导进行了动员,区农普办之后就投入了紧张的试点前期准备工作,今天作为培训和现场试点开始,我根据沈区长的讲话精神以及省市对试点工作的要求,就如何搞好本次试点培训工作,简要讲四个问题(第一时段结束时不作总结,只对中间十天时间的工作作一安排,同样第二时段9月5日上午也不再重复动员了,等全程结束时一并总结)。

一、摆正位置,提高对农普试点工作重要性认识

农业普查试点工作,是整个普查准备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展普查试点,模拟和演练农业普查的全过程,是确保整个普查工作取得圆满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第二次农业普查是一个规模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面临着许多新的特点和问题,我们必须通过试点来了解各种情况,并在实践中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因此,试点工作的意义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试点,摸清摸透普查的难点、重点,便于完善我们的区级实施方案;通过试点我们可以预先发现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并拿出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次区实施方案我们作为讨论稿下发,希望大家能结合试点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通过试点,我们可以培养和锻炼一批业务骨干,因此参加试点培训的同志肩上责任重大。

二、静下心来,加深对试点工作所需解决的问题研究

开展农普试点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模拟农业普查基层工作的全过程。包括组织实施工作方法;对实际工作中碰到问题解决的思路;业务培训的组织方法及课程选择。通过这次试点,认真研究以下问题。

一是要进一步明确普查对象。对于外来人口、外出从业的农民、户籍和常住地分离的农户如何普查,要通过试点搞清摸透,确保普查对象的不重不漏。

二是要进一步寻求普查小区划分的最佳方法。如何划分普查小区,普查小区多大较为合适,绘制什么样的普查小区地图,才能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尤其是对城乡结合部、镇区村的普查区普查小区划分等解决办法。

三是要进一步完善普查摸底方案。先谋后事得,先事后谋失。历次普查证明,完整、细致的摸底方案,是确保普查成功的关键。因为我们的普查不仅要对普查结果是否反映实际状况负责,而且要对普查结果与常规统计的差异作出合理性的对比和解释。

四是要进一步思考进行快速汇总的办法。通过试点,有关重要指标如何进行汇总,如何利用这些指标对数据总体进行评估,并能论证各环节工作质量控制办法和验收标准的可行性。

五是要进一步探究上门调查登记的技巧。如何让被普查对象配合我们如实填报各种信息,使普查结果反映实际状况,访问技巧十分重要。通过试点,要得出上门时我们的普查人员该讲那些、那些不该讲,和谐、亲近的调查技巧,能使我们达到节省时间、提高登记效率和源头数据质量的结果,为面上普查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

六是要进一步了解上门调查的时机与所需时间。通过试点,我们要进一步了解普查员在何时上门调查最合适,每调查一户大致所需要的时间,回返的频率有多高,需要配备多少普查员,通过亲身体会,对普查员的报酬有一个合理的心理定位。

七是要进一步探索合格普查员人选聘的有效途径。选配合格的普查员事关普查的成败。通过我们自己填表增加对普查表难度的认识,增加对选配合格普查员的重要性认识,选配普查员,既要考虑文化程度,也要考虑实战能力。

八是要进一步研究化解普查的难点和重点的方法。这次普查的重点和难点是农村的基本状况、劳动力流转和耕地利用情况。要通过试点研究化解普查的难点和重点的方法。

九是要进一步提高探索宣传工作的针对性。要面对千家万户的普查对象,除了面上的一般宣传之外,要思考哪种宣传方式农民群众最容易接受。虽然我们在试点中没有安排专题的宣传工作培训,但大家要关注试点宣传的操作过程,以利于今后在本镇乡街道的推广。

三、认真学习普查业务,为贯彻实施好普查方案奠定基础

这次试点,我们重点放在普查的业务培训上,各乡镇的农普业务骨干要认真参加这次培训,学好普查业务,领会国家方案的精神实质。下面我对这次业务培训以及方案学习工作提几点要求:

(一)要端正学习态度,当好学生。虽然,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各镇乡街道挑选的业务骨干,都一直从事农业统计或农村经济方面的业务工作,还有一些同志还参加过第一次农业普查,可以说在某一方面已经是专家了。但每次普查都有新的内容和要求,所以参加这次培训的同志一定要摆正位置,端正态度,当好学生,学好方案,接好普查方案贯彻实施的接力棒。

(二)要反复学习,带着问题思考。农业普查方案是普查业务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整个普查工作的核心,它包括了普查表表式、普查表填报说明、普查表审核方法、普查工作细则,详细规定了普查各个环节的工作规程,包括组织机构,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选聘、培训,普查区的划分与地图绘制,清查摸底,登记和复查,地址编码,普查表管理,手工汇总,质量控制和验收,数据处理,事后质量抽查等,涉及内容多,范围广,如果有某一方面没理解透就会影响普查工作的质量,这次试点我们中间安排了十天的间隔,目的之一是为了让大家能逐步消化普查业务。这次我们也印发了书面提问单,我们认为谁提问提得多,说明他消化得多,钻研得深刻。

(三)要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讨论。这次培训的内容很多,而且每项都要弄懂、学透,很不容易,尤其时间又这么短,任务非常艰巨。除了自学之外,重要的是要抓紧课堂时间,认真听讲、积极提问、积极讨论,上完培训课后要认真做练习题,通过高质量地完成练习题消化所学内容,真正融会贯通,尽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消灭在培训试点的时间中。在上课时,大家一定要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把单位的工作放到一边,把自己的私事也放在课后再解决。有问题或没有听懂的地方要先记下来,课后与讲课的同志再进行交流和探讨,或者在问题解答的时间里进行讨论。

(四)要把握重点,融会贯通。尽管普查的内容很多,普查方案很庞杂。但我们在学习中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有重点的学习,对已经熟悉和了解了的内容可以少花一些时间,对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内容要多花一些时间,有效、合理利用有限的培训时间。从普查方案的内容来看,大家在培训中要重点学习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普查的对象和范围的界定,尤其是普查中农村的概念一定要搞清楚,保证在普查中不重不漏;二是普查表中每个指标的口径、范围,要清楚哪些项目应该包括在内,哪些不应该包括,保证普查数据的一致性;三是普查的实施细则,重点要掌握每项工作的具体操作,保证普查各个环节操作的规范性。

四、同心协力,扎实做好农普试点的各项工作

从今天开始,鄞州区第二次农业普查试点工作进入了现场实施阶段,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全体试点参战人员一定要齐心协力,团结协作,扎实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下面我就这次试点工作的开展提几点要求:一是要强化统一领导,确保试点工作扎实有序高效运行。全体人员要在区第二次农业普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高桥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严格按照《宁波市鄞州区第二次农业普查试点方案》的规定和要求,密切配合,团结协作,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切实加强组织协调,统一工作部署、统一时间安排、统一操作规范,确保试点工作扎实有序高效运行。尤其是要强调要有时间观念,这次下村我们统一乘车往返,如果没有时间观念会影响别人宝贵的时间。

二是要强化责任意识,一丝不苟完成各项任务。在试点过程中,全体参加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强化责任意识,严格执行试点方案和实施细则规定的规范化操作方法和规程,下大力气将普查对象的真实情况实事求是地普查上来,确保试点数据真实准确不失真。做到依法普查、依法统计,并对普查对象的各种资料依法给予严格的保密。一丝不苟、扎扎实实地完成试点现场调查工作,为试点的成功做出应有贡献。

三是要强化调查研究,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全体参加试点人员要深入调查研究,提高敏锐性,善于发现问题,并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我们在试点工作中,安排了两整天时间(两个阶段各一天)在村讨论,让大家把现场调查工作中发现的各种疑难问题,以及所采取的处理办法,进行及时的讨论。对于那些难以把握、比较突出或比较普遍的问题,要及时提交试点办公室,我们也可通过召开专题碰头会或研讨会,提出统一的处理办法,为试点工作技术总结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5

一、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物理学课程的教育现状

物理学作为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和带头学科,它对现代农业科学的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更是显而易见的,尤其将电、磁、声、光、热、核等物理学新技术与农业的结合直接推动了物理农业的产生。这就要求从事农业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物理学素养,这个艰巨任务主要由高等农业院校来承担。而长期以来高等农业院校在进行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中,“大学物理学”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很多的农业科技工作者物理素质不高,科学研究水平较低[1]。原因是多方面的,从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物理教育的角度来分析,主要表现为以下六点[2-3]:(1)少数的相关领导与专业课教师有偏见,认为学或者不学大学物理学与以后的专业发展关系不大,甚至出现取消大学物理学课的声音,这对学生产生不小的负面影响;(2)教学学时越减越少,许多稍有难度的内容由于课时原因而被删减;(3)教学内容陈旧,近现代物理的内容偏少,导致学生所学与当今的工程技术发展不相协调;(4)理论与实际应用相脱离,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需求没有紧密联系起来;(5)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单调,难以激发学生学学物理的兴趣;(6)物理实验设备陈旧,物理试验内容多数与所学理论课无明显的联系,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敷衍了事。

二、在农科大学物理教育教学中诱发大学生学习动机

(一)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动机是最好的老师”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意思是只要对某事感兴趣就能将该事干得很好,这几乎成了大家“公认的真理”。事实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对还不懂事的孩子以及“计划经济时代”多数大学生来讲是比较适用的,他们确实可以凭自己的直接兴趣去做事,去学习。但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一个肩负着事业重任的大学生来说,不可能仅仅由兴趣来支配自己行动[4]。光凭兴趣轻松、快乐地去做只能给自己带来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收获,根本不足以作为大学生以后从业的“本钱”。就是对少年儿童来说,近来“虎妈”的教育方法轰动美国教育界,也说明“只靠兴趣是很难将他们教育成社会需要的好孩子”。对大多数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那么主要靠什么,是靠学习动机的支撑。按教育心理学理论[4],所谓动机是指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而学习动机是指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者内部的心理状态。其构成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学习需要是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里状态。其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是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根本动力,在学习动机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学习期待是个体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它是学习动机结构中的另一基本要素。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讲就是学习的诱因,学习期待指向学习需要的满足,促使主体去达到学习目标。因此,学习期待也是学习动机结构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二)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诱发学习活动中学习动机的作用是很复杂的。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可根据其特点不同分为以下三类[4]:一是高尚正确的动机和低级错误的动机。前者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学习,后者是为自私自利而学习。二是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前者直接来源于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短期内学习效果明显,但稳定性较差,易受偶然因素的影响,大一学生这种动机比较明显。后者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关联。这种动机较为稳定和持久,能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并取得好成绩,随年级的升高这种动机越来越强。三是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前者是学生(个体)的内在需要引起的,后者由外部诱因引起的,其学习活动的动机不在学习任务本身而在学习活动之外。如为带竞争性的考试(高考、考研、公务员考试等)从事学习活动的考生,其学习动机大多数都是外部诱因引起的。我们主要就如何诱发、强化和巩固大学生(学习物理的)远景的间接性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设计了以下教育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1•设计最佳的绪论课教育方案诱发学习动机

应充分考虑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作用。授课老师讲绪论课就像产品销售商为自己销售的商品作广告,不能仅在表面上吸引“顾客”的眼球,主要是向“顾客”说明此产品的用途、使用此产品有什么好处(包括其潜在价值)、教他们使用产品的方法。这样才能触及“顾客”的内心深处,使其心甘情愿接纳老师“销售的商品”———即根据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和教材各章节的具体要求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在绪论课的教育教学中[5]:(1)要向涉农专业大学生明确学学物理学的目的:主要为技术应用而学物理,为提高文化素养而学物理,不是为研究物理而学习物理。应从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的角度,强调大学物理课程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其次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强调大学物理学是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必修的基础课程;第三结合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强调大学物理学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满足学生终生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2)说明大学物理不同于中学物理:大学物理是中学物理的延深和扩展,而且与高等数学知识的结合比较紧密。大一大二的大学生要跳出高中阶段习惯于解决“常量问题”的思维定势,要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处理较为复杂问题。如会用微积分的方法来分析解决“变量问题”,用抽象的矢量式描述物理问题等。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另一个不同是大学物理更注重培养大学生科学系统的物理思维和看待世界的方法论,将自然科学上升到更高的层面,开拓了人的认知领域。(3)怎样学学物理:加强对学生学学物理方法的指导,要使学生明确学学物理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掌握一些知识、定律和公式,更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应付考试的解题上,而应在学习的过程中尽力把握物理学的内容和方法、概念和图像,以及历史、现状和前沿等方面,力求整体上对物理学有较全面的理解;要使学生知道学好物理的关键是要勤于思考,悟物穷理。为了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要有计划地训练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使用工具书获得有用信息的能力。特别是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获得优质信息资源的能力和效率。绪论课的教育教学目标,就是为大学物理学作好广告,使学生明确了学学物理学的目的(用途或好处);了解学好物理学的方法,使大学生学学物理的动机将得以诱发。

2•精选应用实例作专题讲座强化学习动机

大学生学学物理的动机,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授课老师去诱发、强化和巩固,大学物理基础知识讲座往往比课堂教学更能起到这种作用。根据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的涵义[4]: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可以互相激发、互相加强。有时当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时,可以先组织开展学习活动,然后可以通过学习活动逐步诱发和形成学习动机。为强化大学生学学物理动机,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点、心理特征以及对大学物理的认识,认真精选专题讲座内容。根据不同的专业对物理知识应用的侧重点不同进行有选择地优化组合,编成相应的专题讲义(模块),在进行相应大学物理理论授课之前,用两课时以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流体的运动和液体表面现象”之前,先作讲座一:流体在生物体液循环中应用;在学习“气体的性质和热力学”之前,作讲座二:物理学熵与农业、生命及其他;讲座三:是关于“电磁学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讲座四:是关于“光学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这样先入为主地开展学习活动,给学生介绍大学物理知识在涉农专业中应用实例,使学生认识到学好大学物理这门课,不只是目前考试拿学分、拿学位有用,它是21世纪高素质、厚基础专门人才必不可少的。它又是以后进一步继续深入学习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柱;它也能在以后的(专业)职业拓展上增加后劲和自信;同时学好物理也会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精彩、与众不同。现在的人都是比较现实的,在校的大学生不会不关注对自己有益的事情并为之付出实际行动的。这样,通过讲座形式的教育学习活动,起到了逐步强化和形成学习动机的作用。绪论课是从宏观的角度概括性地介绍物理学研究范围、学好物理学的方法;尤其通过对作为涉农大学生学学物理意义的教育,使学生“感觉到”学习物理的必要性。学习物理的动机被初步诱发。而应用专题讲座相对绪论课来讲,是从微观的角度介绍某单元或部分物理知识及其技术在涉农领域的具体应用。似乎将(学习)物理的“成果”,以能“看其美”,“触其优良质地”,“闻其香”,“品其甘甜”,甚至“吸收其养分”的形式呈现,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成果”的渴望,这对学习物理的动机起到很好的强化作用。

篇6

【关键词】化学是什么;预习;学习方法;笔记;化学实验;精炼;课外阅读

一、化学是什么。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是:化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我们学化学,学什么?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化学首先是一门实验学科,然后才是一门理论学科。可是在现今的环境下,我们中学化学就是为了考试能有一个好成绩!所以我们学化学很大程度是为了应付考试。虽然我们学化学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但是如果连考试都应付不了的话,那也未免有点太低档次了。 要学好化学毫无疑问应该要首先注意实验和生活中的化学。书本上的东西永远是书本上的,不经过实践你永远学不到真正的化学,或者说你和化学这东西没有真正的感情。

二、做好预习。

预习,即课前的自学,指在教师讲课之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初步理解内容,是上课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准备过程。有些学生由于没有预习习惯,对老师一堂课要讲的内容一无所知,坐等教师讲课。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老师叫干什么就干什么,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些学生虽能预习,但看起书来似走马观花,不动脑、不分析。这种预习一点也达不到效果。我们要帮助学生通览教材、大纲。教师要熟悉高中教材,要研究大纲中对各部分知识的要求情况。确定新学年开始的学习内容及订出学习计划,使得所学习的内容有利于化学的学习。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使用。

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高一年级时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能否学好化学的重要一环。另外,就是无论是作业还是测验,都应把准确性放在第一位,通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这也是学好化学的重要问题。最后想说的是:“兴趣”和信心是学好化学的最好的老师。这里说的“兴趣”没有将来去研究化学、做化学家的意思,而主要指的是不反感,不要当做负担。“伟大的动力产生于伟大的理想”。只要学生明白学习化学的重要,他就会有无穷的力量,并逐步对化学感到兴趣。有了一定的兴趣,随之信心就会增强,也就不会因为某次考试的成绩不理想而泄气,在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的过程中,学生的信心就会不断地增强,学生也就会越来越认识到“兴趣”和信心是你学习中最好的老师。

四、必须认真听课,做好笔记。

好的笔记是教科书知识的浓缩、补充和深化,是思维过程的展现与提炼。由于化学学科知识点既多又零碎、分散,所以,课堂上除了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外,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记下老师讲的重点、难点知识,以及思路和疑难点,便于今后复习。一定要做到课后复习。课后要及时对听课内容进行复习,做好知识的整理和归纳,这样才能使知识融会贯通,避免出现越学越乱的现象。 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靠死记硬背是难以记牢的,所以应学会巧记。化学上常用的记忆方法有:比较法(常用于容易混淆、相互干扰的知识。如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四个相似的概念,可以通过比较,使理解加深,记忆牢固。)、归纳法、歌诀记忆法、理解记忆法和实验记忆法。 多做练习 练习是理解消化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途径。但练习要有针对性,不能搞题海战术,应以掌握基本方法和解题规律为目标。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一题多解和归纳总结,这样才能达到做一题会一类的效果。如化学计算中常用的技巧法有:守恒法、关系式法、极值法、平均值法、估算法、差量法等。 重视“错题本”的作用 。做题的目的是培养能力、寻找自己的弱点和不足,错题本是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对平时出现的错题,应做好修正并记录下来。记录时应详细分析出错的原因及正确的解题思路,不要简单写上一个答案了事。同时,要经常翻阅复习,这样就可以避免以后出现类似的错误。

五、重视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是一些具有实验能力的人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因此,一个学生的实验能力强弱.直接关系到他所进行的实验成功与否。心理学认为,能力是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有关的心理特征。所以,实验能力是指与进行化学实验有关的心理特征,这种特征是因人而异的,也就是说实验能力是个体的特征,这种特征也不是一般的特征。实验能力专指仅仅符合从事实验活动要求的个体心理特征。进行化学实验活动,要求的不是某一种能力.而是许多相互联系的能力。每年化学实验占考试的分值越来越高,一定要重视化学实验。化学实验不但能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动手等能力,还能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必须重视化学实验,多做实验。做实验的时候,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思考如何做,还可以怎样做。

六、及时反馈,精练习题

学完每一章节要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习上的薄弱环节,适当选做一些经典习题,但必须克服盲目做题而陷入题海之中。在做题时不要只就题论题,要尽量拓展思维。如在做计算题时,注意精选一些与日常生活相联系、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好题。在解法上尽量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或寻求一解多题规律,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七、拓展知识,阅读课外读物

篇7

1.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地理兴趣

也许有的同学觉得地理无非是看看风景图片而已,没有什么可学的,于是对地理不以为然,但这种想法已经走入误区。因为地理既然作为一门学科,肯定是为了知识而设置,若仅仅是看风景图片,还不如发一本画册让同学们自行欣赏便是。而还有一部分同学正好相反,他们认为地理学习非常困难,由此产生畏难情绪。其实这类同学也不必担心,地理学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和困难,只要愿意用心学。所以,学习地理首先要端正学习态度,既不要忽视也不要畏难,踏踏实实地学。平时,可以通过观看与地理有关的电视节目(如“地理中国”),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杂志(如《中国国家地理》)来培养自己对地理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以使自己学习地理更有动力。

2.提高听课质量,做好听课笔记

也许有同学认为这一条方法很空洞而不愿意去实行,可是这确实是学好地理的必由之路。或许刚开始时有一些困难,但只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并能够坚持下来,效果绝对显而易见。高中地理学习在提高听课效率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听课笔记,因为许多知识都是教材上没有的,需要靠老师补充,如果不记笔记,时间一长,就一点印象也没有了。即便是教材上有的知识,通过记笔记也可以梳理知识,从而使印象更加深刻、条理更加清晰。当然,如果感觉在课堂上无法完全将笔记记完的同学,要优先保障听懂,笔记可以记得潦草一点,下课后再做整理,或者借同学的笔记也可以。

3.寻找合适技巧,提高记忆效率

高中地理的内容庞杂、知识点多,要记好的确不容易。因此,除了不断反复记忆,同遗忘作斗争外,还要掌握巧妙的记忆方法。有了好方法,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编顺口溜就是一种十分实用的方法。如在学习“中国商品粮基地”时,一共有九个地区要求掌握,分别是三江平原、江淮平原、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太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松嫩平原,若是死记硬背就比较麻烦,而编成顺口溜“四江三湖一成松”就简单许多。所以,找到合适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率,可以使自己的地理学习之路更加轻松。

4.抓住典型拓展,善于举一反三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将世界上每一个地区的地理知识全部学完,因此教材选取的地区都是十分典型的地理区域,可以反映某些十分典型的地理知识。如学习“华北地区中低产田治理”这一章时,就会接触到旱涝、盐碱、风沙三大典型的农业问题。通过对该章节的学习,可以了解到旱涝、盐碱、风沙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方案,那么在考试时,如果考察到并未学过但出现以上问题的地区时,仍然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推导,从而顺利解决问题。再如,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成因时,有“纬大下人”的固定模式,“纬”即纬度,“大”即大气环流,“下”即下垫面,“人”即人类活动,在分析世界上任何地区的气候时,我们均可参照此模式进行推敲,或许无法达到标准答案的程度,但也是八九不离十。

5.认真完成作业,课外多多练习

部分同学认为地理等文科科目重在记忆,做不做题无所谓。这种看法过于片面。诚然,人文学科较理科而言更为注重记忆,但这不意味着就可以不做作业。陆游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对于认识的加强至关重要,因此,在学习地理知识后,还要通过不断练习对知识加以巩固。不仅如此,练题还可以使我们见识更多的题型,从而对考试有更多的把握。通过对高考题的练习,还能了解近几年高考的动态、出题人的大致思路等。

6.坚持不懈努力,加强平时复习

篇8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生活模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372-01

美国教育家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杜威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并就教育本质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化学是以研究物质为基础的科学,物质种类繁多,化学知识也就比较凌乱,学生记忆、理解、运用都比较困难。特别是有一部分学生,因化学知识薄弱、混乱对化学失去信心,上课无所事事,听课积极性不高;思维易涣散,效率较低。研究生活化学,让化学知识和生活想象相联系,通过联想法,帮助学生有效记忆化学知识。

实施新课程以来,基础教育教学领域又一次开始关注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现有效教学的研究。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教学质量和效益的高低决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深入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探求课堂教学改革的生长点,在课堂中研究、在课堂中发展、在课堂中生成,在课堂中反思,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和效益观,将先进的课堂教学理念最大化地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理论和实践长期研究的一个永恒主题。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上的有效学习时间决定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突出有效教学的原则,整合多元学习方式,勇于实践,积极反思。以教材为基础,激活教材,开发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与时俱进,全方位地用好媒体资源。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上的有效学习时间决定课堂教学的效率。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活动之后,使学生能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中进行的,由此确立了学生在实施整个学习行为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凸现了教学者在实施整个教学行为过程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用途、制法,以及物质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化学与工业、农业、日常生活、医学、材料等均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是先了解该物质的结构,再到性质,最后是用途。而化学课堂教学生活模式的探究,在预习阶段先让学生去找生活中常见该元素的出现形式、用途,让学生知道学习内容与生活有关,从用途出发,带着疑问再去学习该物质的性质、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教学过程中生活模式的探究,应做到以下几点:

1、如何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2、如何让化学现象与化学知识相结合。

3、如何通过联想加强化学现象与化学知识之间的关系。

4、如何使用相关习题巩固化学知识的记忆。

一、元素化合物知识生活化

介绍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时候,从物质的用途开始,再结合实验,对知识近一步加强。

如:在讲钠的化合物一节时,首先让学生了解钠的化合物:食盐(氯化钠),发泡剂(碳酸氢钠),纯碱(碳酸钠)。

用投影仪让学生观察碳酸氢钠受热反应的实验,当学生看到一系列实验现象后,再亲自实验,这时的学生就既好奇又感到困惑不解:

(1)为什么澄清石灰水里有气泡产生?(2)为什么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

此时的学生急待弄清这些现象的原因,必须紧张的思考,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经过思考和讨论,大多数学生得出问题答案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有气体生产。但为什么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有CO2生成,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教师边实验时可进一步设疑,为什么还有的固体没反应完,剩下的是什么呢?这就是本节课难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对比,这样逐步推进,使课堂教学达到,既激发学生探求问题求知欲,又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归纳问题的能力,突出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二、理论知识的生活化

如:“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一节的习题时,首先把生活中的几个常识告诉给学生,即引导学生复习离子反应条件,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

1、洁厕灵的去污原理

2、胃酸过多常用氢氧化铝或小苏打

3、胃溃疡不能用小苏打

化学课堂教学生活模式的探究,改变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和智能的发展。

通过让化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现象出发,学好比较凌乱的化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好化学的信心。化学的学习,其实更多的是一个先记忆后理解的过程。先理解后记忆是正确的,但由于化学知识比较凌乱,有的知识点暂时不理解也要先记住,如果既不理解也不记住,等于没有学,知识就出现了断层。死记硬背、机械记忆还是必要的,像基本概念、物质性质、试验现象、元素符号、分子式、化学方程式是必须记忆的。要善于了解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用学习过的化学知识去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相关的现象,让化学学习生活化,更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从化学发展史看来,化学其实就是对各种化学现象的纪录和分析,学好化学必须记住一些基本知识,才能谈得上理解后面的知识,才具备了问问题和与人讨论与争论的资本。

篇9

【关键词】历史;高考;知识点;连接点

从历年的高考大纲,验证高考过后的逐年试题,我们得出一个不争的结论:学好课本,课堂上讲好课本,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课本知识的纵横相交叉的知识点、连接点,是学好历史,考好历史的基础。为了以后的教学工作,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及新课程的新理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学好高中历史紧扣课本探索新知识的重要性。

1. 高考试题全面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在新课改下,共有四个版本的教材,这就意味着,教材只不过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依托,并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做的就是通过教材这个依托,紧紧围绕着课标,实现三维目标。而新课程下的高考试题,完全体现了这一理念。具体表现在:

命题虽然以教材主干知识为依托,但无论是选择题的题干,还是后面的主观题,都大量引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这些材料有的是以教材作为切入点,有的完全脱离教材,考察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甚至逻辑推理能力。这些材料所考察的知识,仅仅依靠对教材的死记硬背是无法应对的。如2009年宁夏高考试题选择题的第26题中“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就是以教材中的“均田制”为切入点,但又高于教材,需要学生对教材知识“封建土地所有制耕作方式”进行迁移。

2. 注重基础知识考察,中等难度题为主

但对纯知识的考察较少,更多的是考察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与其他课改地区的试题相比,宁夏卷试题的难度还是明显偏大,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且都不易得分。选择题偏难,如28题总觉得和历史关系不大,也不知如何下手。主观题阅读量大不说,甚至是超纲,如主观题的四个选修题中,44和47两个题都是超纲的。

3. 加大试题的思维含量

只有准确理解题干材料,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如选择题25题中的“公天下”的理解,如28题的“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的含义等。如果理解不好,就会作出错误判断。尤其是28题,更是难解。

4. 不回避热点

如出现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议、索马里海盗、新能源、人大选举法等热点问题。而且对周年热点问题也不回避,如2010年是年70周年,如2010年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60周年等等。这些热点,在试题中都有所体现。

5. 加强同高校知识的衔接,体现了高校选择人才的标准

这有可能也与命题者有关,高考命题者大部分是高校教授,所以在命题时难免有所倾向。但毫无疑问,对我们的学生无疑是极大的考验。

6. 突出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

如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往往作为材料题取材的重点。这也是新课改的一个趋向和目标。

7. 注重对史学方法和史学研究的考察

如加强对什么是直接史料、什么是间接史料,如何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等历史研究方法的考察等等。

针对上述高考试题的特点,加强复习策略:

(1)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大量引入新史料,新观点,逐渐培养学生阅读材料能力、解题能力、思维能力。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的积累。

(2) 在夯实教材基础的同时更注重基本能力的培养,现在的高考是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3) 由于新课改是以课标为基准,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在研究课标的基础上,做好“加减法”,找好“交并集”,即对四个版本的教材加以整合,对“交集”部分加以重点讲解,对于“并集”部分适当的加以取舍。

(4) 打乱教材板块的结构模式,按照通史的顺序重新梳理教材,并将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加以整合,梳理好三册必修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基本的史学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更直观、更形象、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

(5)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实事的变化不断加入热点问题,如3月4日至3月14日的“两会”问题,无疑是今年的热点。在“两会”中,代表们所提出的一些重要的建议,如教育、医疗、住房等涉及到民生的重大问题,都可以引入我们的课堂,加以讨论,甚至可以和历史中的相似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如3月11日日本的大地震问题,可以涉及到核问题,环境问题,地质问题等。另外,不要忽视周年问题,如今年是100周年纪念,无论台湾还是大陆都将以各自极其重要的方式加以庆祝,这也是无法回避的热点,以此为切入点,可以设计出关于近代中国求民主、关于、关于两岸关系、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等等重要的问题。

(6) 挖掘教材隐性知识,抓大放小,总结规律,同时加大练习,向40分钟要效率。

篇10

关键词:生物知识;初中学生;课堂教学

初中生物课程,对于整个生物体系的学习来说,是较为基础的一项课程。如果学生不能够学好初中生物知识,就像一座房子没有打好地基一样。这就需要初中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提高其教育教学有效性。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习生物知识。

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知识的来源,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以及技能。因此,初中教师课堂教学工作质量的好坏,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科学合理地运用相关的影像信息,采用较为直观的教学方法

进入初中学习的学生,他们已经拥有一定程度的学习经历。并且,他们在生活过程中,也遇到过很多与生物相关的事情。这就使得初中学生在学习生物课程时,有着一种熟悉的陌生感。之所以熟悉是由于在生物课程中,其讲述的很多现象或者规律,在实际生活中都可以碰到。而之所以陌生是由于生物知识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其本质却较为复杂。因此要想学好生物课,不仅仅需要学生将课本知识学好。更重要地是,学生要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真正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甚至是运用到以后的工作过程中。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部分生物现象,我们可以通过肉眼看到。然而,部分生物的变化规律,我们只能够通过精密的仪器,或者相关的影像信息,才能够了解。比如,部分珍稀动物的生活习惯以及迁徙规律等,我们都不能亲身看到,也不能亲身经历。这就需要教师能够运用相应的图片以及视频,让学生了解它们,从而更好地研究它们。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对动态事物的记忆程度,要远远高于静态事物。所以,初中生物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较为动态的教学资料,让学生对这些生物知识,拥有更加深刻的印象。由此可见,科学合理地采用相关形象信息,采用动态的、直观的教学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总之,随着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多媒体技术运用在教学上的案例非常多。与此同时,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很多成功的案例。更重要的是,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上面的问题。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实验需要学生了解实验的背景,此时生物教师可以播放相应的短片,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相关的资料。

二、及时更新自我知识,引进生物科技新成果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生物领域的相关知识也在不断地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生物科技对农业方面的重大贡献,以及对人类生命的延续与保持,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生物知识,以便能够更好地了解生物知识以及生物科技的前沿,最终更好地为社会以及国家服务。

为了能够达到这个目标,相应的生物教师,就需要及时地更新自我的专业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能够将目前较为先进的生物技术,在课堂进行讲述或者实验。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关注探究生物的激情以及兴趣。并且,教师也要培养学生养成将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习惯。如果学生能够拥有学习的动力,那么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生物教师可以将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融合

初中学生学好生物知识的基础,就是拥有学习生物的兴趣以及热情。这就需要生物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外,还需要对初中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教学。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对生物知识以及生物科技,充满好奇心以及探究精神,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生物知识。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达到提升生物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