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子商务培训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17 17:24: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电子商务培训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电子商务培训方案

篇1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一、电子商务人才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互联网+农业”成为农业大跨度发展的必然趋势

互联网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也逐渐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网络市场的多元化衍生出新的行业,产业链的延伸以更灵活的方式来捕获市场需求满足消费者。农业市场产业链的延伸,需要更多专业电子商务人才参与,通过变幻莫测的市场动态,及时获取市场需求信息,迅速调整产品线、拓宽销售渠道、制定适宜的促销策略。只有专业电商人才才能实现网络农产品产业链快速发展,实现农业大跨度发展。

(二)农村电商发展的相对滞后亟需大量电商人才

随着国家对农村的重视及惠农政策实施,农村电子商务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期。从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趋势来看,市场对电商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农村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加强电商人才供给成了促进农村电商发展最关键因素。充足的电商人才是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网络时代的“新农民”实现创业梦想的客观要求

互联网经济下的新商机,为许多人创业提供梦想的平台。电子商务为优质的农产品创造更大市场,“新农民”通过电商渠道,实现低成本的创业梦想,互联网的经营让越来越多的人实现脱贫致富。

二、农村地区电商人才建设现状

(一)农村电商人才建设存在的问题

1.农村电商观念接受程度低,专业电商人才缺口较大。由于我国农村信息化程度低、传统观念和消费习惯,加上农村普遍教育程度低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电商氛围还不够浓烈,对电子商务的接受普遍还停留在浅表层。电子商务作为一个非常专业化、多学科交融的技能,需要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农村目前缺少实践能力强的专业电子商务人才。2.优秀的农村电商人才引进效果不明显,流失情况严重。农村生活环境落后、缺乏文化氛围,本就难以吸引优秀人才,而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多属于初创型企业,本身技术化程度低,人才管理意识缺乏,对人才能力的发挥有明显的局限性,薪资待遇又无法与大城市相比媲,导致优秀电子商务人才不愿意驻扎农村,更难以留住优秀人才。3.缺乏系统而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支撑,培训效果有限。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互联网技术不断地渗透,农村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地方电子商务发展[1],注重地方电子商务人才技能的培养。各地出台相关政策,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电子商务人才培训。由于人才需求目标不明确,对培训者能力素质缺乏了解,培训内容、形式等随意性较大,又缺乏评估机制,培训效果难以达到预期。4.地方高校在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面缺乏定位。地方高校应服务于地方企业,为地方企业发展输送合适人才及技术支持。由于传统的落后观念,高校少有将人才培养方向定位于服务农村;而农村电子商务领域知识和技能的复杂性,高校难以提供完善的教学资源,针对农村市场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难以实现。

(二)农村电子商务对人才需求分析

农村电子商务具体包括农村信息服务、为从事涉农领域的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在网上进行产品或服务的销售、购买和电子支付等业务交易的过程[2]。因此农村电子商务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电子商务理论知识,还要了解农业生产、农产品种养殖技术,熟悉农产品特性及农产品市场等。具体包括:1.农村电子商务运营人才。农村电子商务是将农产品通过网络平台开拓更大市场,因此技术人员不仅要熟知农产品、懂得相关农业种植技术、农业生产技术,还要掌握互联网技术应用、美工、品牌开发与运营,网络营销、线上客服等能力,通过网络平台的营运,带动农产品销售的线上发展。2.农村电子商务技术人才。技术是电子商务的支撑,技术水平直接影响运营的效果,传统电子商务技术包括美工、网站开发、数据分析等通常由专业人员完成的。农村电商要发展,需要专门的产品素材拍摄、处理等美工及网站管理、页面设计等技术人员。为了更好把握市场,预测产品的生产、销售、产品推广等,还需要数据分析人员。3.农村电子商务战略管理人才。农村电子商务不同于传统的农村发展规划,科学的管理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电子商务使农产品市场的拓展、产品品类的增加,农产品生产、包装、销售、物流等各环节要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管理者掌握品牌管理、农产品管理、营销管理,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及惠农政策等综合素养。

三、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机制体系构建

根据目前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建设的现状,农村电商人才培养需多方力量合作,制定系统而科学的人才引进与培养制度,根据当地人才需求具体情况,明确培训内容,多元化培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电子商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其中制度化是根本,贯穿于培养内容、培养方案、培养模式、人才结构培养和培训对象选择过程中,而培训的专业化、培养方案的复合化和结构层次化才能满足人才模式多元化需求,人才本土化是人才能更好服务于当地农村的保证。

(一)人才管理体系制度化

建设高质量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队伍,规范而科学的人才管理与引进制度非常的关键。具体包括优秀人才引入相关政策内容、培训制度、人才激励制度、人才晋升制度等。为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驻村,地方政府需制定合适的人才引入福利政策和发展机会,让引入的人才能安心驻扎下来服务地方电子商务发展;对于新农民再就业培训方面,从培训对象选择、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和培训考核等各方面也要明确制度化以保证培训效果[1];为防止人才流失,明确的激励、晋升制度既有满足引入人才的物质需求,也要制定丰裕的精神需求。完善而科学的人才培养管理制度是建设稳定又科学的电商人才队伍的根本保障。

(二)人才建设专业化

健全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建设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程,人才情况直接影响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人才队伍建设必须专业化。首先,电子商务人才引入制度专业化。农村电子商务起步晚,农村生活、发展机会各方面相对落后,要引入电子商务人才政府需要制定人才引进、薪资待遇政策,创造适宜的生活、工作的物质与人文环境,从而吸引并留住引进的人才;其次,电子商务人才建设团队专业化。电子商务知识的综合性,需要专业师资才能保证培训效果。地方政府制定培训目标,可以委托地方高校、企业培训团队方式,开展各层面人才的培训活动。最后,进行绩效考核,保证培训活动的效果。

(三)培养方案复合化

由于农业领域的复杂性和电子商务技能知识的复合性,高校难以提供各方面知识完整、技能熟练的教学师资,因此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很难培养出懂得农业知识与电子商务技能的有效融合的综合型农村电子商务人才。高校在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面,首先要改变观念,根据当前市场人才需求,调整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计划,才能为农村输送电商人才。另外,为了能培养出直接适应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的人才,高校需要调动电子商务师资与农业专家的配合,协作培养出能将电子商务技能熟练应用于农业领域的复合实用型人才。

(四)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

针对我国现阶段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现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做到多元化。一是政校合作模式。高校依据自己专业的师资力量和配套设施,开展企业相关人员电子商务理论提升培训;地方政府制定相关定向招生的人才培养政策,高校为农村地区提供精准的“智力扶贫”;地方行业协会与高校联合,组织电子商务职业技能竞赛,通过短期培训与实践操作,以赛促训,提高企业员工的电子商务业务技能;二是培训形式多元化,开展各种“线上+线下”内容的培训内容,培训对象根据自己所需来学习,从而提高培训者的积极性和效果。

(五)人才结构层次化

企业发展需要不同教育程度和岗位的人才,人才培训既要满足企业需求又不能资源浪费,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开展不同内容的培训。基层的电子商务操作人员注重信息化方法和工具的应用,培训要让其了解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电子商务技术及方法的培训;基层干部强化电子商务基本理论、行业发展及作用、对社会活动影响的培训,为农村后期宣传提供理论支撑;中层管理人员工作职责是企业电子商务规划与决策层,因此培训重点放在系统的理论知识上,同时注重与电子商务示范区交流学习和取经,对以后开展电子商务的工作规划和指导工作有借鉴作用。

篇2

一、具体任务

《县商务局、工信局、扶贫办关于精准扶贫电商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中确定的具体任务是: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为抓手,以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户为重点,以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扎实抓好党政推动、市场运作、协会牵引、基础配套等关键环节的工作,到2015年底,实现全县乡(镇)、行政村物流配送网点全覆盖、宽带网络全覆盖,通互联网农户达25%以上,通讯普及率达95%以上,建成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1处,县级电商运营中心,开设网店300家,实现乡级电商服务站和村级电商便民服务点全覆盖,电商交易额达2亿元以上。

到2018年底,电商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服务产业链进一步完善,网上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全县累计开设网店1000家以上,电商交易额累计突破10亿元。

二、工作进展

我县依托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成了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8个镇级电商公共服务站和248个村级电商公共服务点,搭建了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构建了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建成邮政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分拣中心、18个镇级物流中转站和248个村级“三农”服务站,搭建了物流仓储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全覆盖;建成电商培训中心,2015年以来,共举办电子商务培训班41班(次),培训人员4016人(次),带动就业1200余人。

截止2017年9月底,全县在阿里巴巴、淘宝、微商城等第三方电商平台开设店铺730个,网上销售产品有茴香、葵花籽、羊肉、蜜瓜、人参果、沙葱、红枣、枸杞、锁阳、苁蓉等360多种;引进苏宁易购、京东商城、集群E家、2688、尚景捷讯、万颗商城、善融商务等10家电商平台在县城设立体验店;培育富达、瑞邦科技、供销通、金樽宝等本地电子商务企业31家;2016年全县电商交易额达4.3亿元,其中农产品网上销售额2.75亿元。今年1-9月份全县农产品网销额2.4亿元,同比增长16%。

依托省财政下达的2015、2016、2017年度电商扶贫资金对贫困乡镇站点进行改造提升,2015年省财政下达电商扶贫资金8万元,项目资金已及时下拨,主要用于电商扶贫试点乡1个(镇)和电商扶贫试点的村3个(镇首好村、号顺村、玉成村)完善提高和上线运营。2016年省财政下达电商扶贫专项资金8万元,项目资金已及时下拨,主要用于镇村、乡建设村、村、镇村、村、村、乡村、村等8个村级电商便民服务点的完善提高和上线运营。主要用于服务站点场地装修、展示产品购置、网络架设及通信、网店装修、电商培训、物流补贴等方面。2017年省财政下达电商扶贫专项资金25万元,主要用于镇、镇、镇村、村、村、镇村、村、镇村、镇村、村等电商服务站点的改造提升,目前资金使用计划已下达有关乡镇,有关乡镇按照资金使用方向拟定了实施方案,正在实施,近期将组织对实施项目进行验收,验收合格拨付资金。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我县电商人才匮乏,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部分乡镇电商服务站点不能正常运营并发挥效益。

二是我县乡村地处分散,快递收发件少,物流成本高,收发不及时,电子商务普及难度大。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进一步强化电商培训。加快推进2017年电子商务培训工作,确保按照培训计划内容和时间节点完成全部培训任务;支持电商企业、各类培训机构有计划分层次开展电子商务政策理论、运营操作等方面的培训,重点培训县镇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工作人员、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返乡创业青年、大中专毕业生、网商和退伍军人等,为电商长远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篇3

基金项目:2014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编号:14C0776)。

摘要:根据当前湖南4G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的现状出发,阐述和分析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5个问题,从整合应用环节、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发三四线和农村市场及大力发展物流业等4个方面提出了未来促进湖南4G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关对策。

关键词 :4G;移动电子商务;湖南;O2O

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手机上网,移动电子商务正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4G的出现,为移动电子商务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预示着新一轮变革即将来临。未来随着4G的成熟及更快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将超越传统电子商务,成为未来电子商务的主流,进一步提升IT行业的产业化水平和其在GDP中的比重。

作为中部地区的湖南,电子商务发展已初具规模。据艾瑞咨询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湖南省网络购物订单全国排名第九,电子商务企业数量跻身全国前十。目前,湖南拥有3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4家全国电子商务示范企业,长沙、株洲是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长沙还是全国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2007年湖南被国务院授予为全国唯一的“国际移动电子商务试点示范省”,率先在全国开展移动电子商务的试点工作。2009年全国唯一的全网手机支付平台在湖南建成上线,承担面向全国31个省6亿中国移动用户的手机支付业务运营支撑工作。目前,已完成全国20家省平台上线,预计到2014年底,所发展的中国移动“手机钱包”业务用户数将突破1500万。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湖南电商的发展与江浙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据统计数据显示,每天运进湖南和从湖南运出的网购包裹比例为8∶1;网上购物湖南付出去和收进来的人民币比例为9∶1;淘宝网上的湖南居民网购额与湖南网商的销售额比例为10∶1,湖南电商业呈现明显的“逆差”格局。

一、当前湖南移动电子商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4G是移动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技术支持,它的出现对移动电子商务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电子商务也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一个高达万亿元规模的新的市场呼之欲出。如何抓住4G可能对生态产业链带来的调整,重新占据未来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制高点,是对包括湖南在内的电子商务初期发展相对滞后地区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湖南移动电子商务经前期试点探索和市场培育,已初步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但更应该看到,目前还存在着制肘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问题。

(一)跨行业的业务合作模式有待深入探索

移动电子商务业务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往往需跨行业的多个单位合作才能顺利进行,它们各自的业务建设水平及合作意愿乃至认识差异都对合作开展有重要影响。由于多个行业合作存在困难,当前湖南移动电子商务的社会化应用面临一定障碍,需要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出面协调,同时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商业合作伙伴加大探索和创新利益分享机制。

(二)资源组织和品牌整合需要进一步加强

湖南当前移动电子商务的业务还较为分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业务推广。事实上湖南的某些行业在应用电子商务方面还是比较成熟的,如:白酒、烟花、湘绣、茶叶等。此外,湖南的文化产业在全国也做得有声有色,比如电视湘军、动漫湘军、出版湘军等。但没有统一的品牌、缺乏统一的推广平台、资源不能有效整合,各种优势资源无法形成合力,难以产生规模效应。因此,跨行业、跨部门乃至移动运营商内部的资源组织与整合都亟待进一步深化。

(三)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电商企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电商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而我省面向电商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撑相对滞后、功能不全,尚不能系统地提供技术支持、市场开拓、创业指导、管理咨询等多方面的社会化服务,致使电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困难重重,有苦无处诉。另外,促进电商企业发展的一些措施往往还难以落实到位,也是制约电商企业发展的阻力。

(四)移动电商领域人才储备不足

湖南在电子商务的第一轮发展进程中步入较晚,失去了先发优势,电子商务的原始积累和生态土壤本来就欠缺。移动电子商务又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业态,4G技术的应用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这都需要一批既懂技术又懂业务和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来助推湖南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湖南发展移动电子商务的瓶颈在于人才,人没聚集到这里来,是很难做好的。

(五)社会认识不足,影响了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的进一步扩展

近几年,中国手机终端用户数量和移动互联网网民规模都有大幅增长,但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的用户数量有限,用户规模还不足以支撑整个移动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手机网民的移动商务意识还处于培育期,湖南要想扩展移动电子商务的市场份额,还需进一步培养本地手机网民的移动电子商务的消费习惯。

二、未来湖南4G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策略

4G技术的不断成熟,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移动用户无线上网的高速需求,还将促进移动无线互联网业务应用的持续深入。4G技术的商用化将对移动电子商务和网络消费需求的升级产生强大的助推作用。4G引入移动电子商务对湖南电子商务业界而言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机遇,错过了这次机会,我们将错过一个时代。但目前4G与移动电子商务的结合还处于磨合期,要将4G技术更好地应用到移动电子商务,促进湖南移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当前需着重做好以下四点:

(一)由单个环节向行业整体解决方案转变。

前期湖南移动电子商务在业务上的布局,多是以单个生产应用环节作为切入点,如茶叶、湘绣和烟花等。随着4G移动互联技术应用的全面推广,未来移动电子商务要在更高层面上发展和普及,需改变当前各自为战的格局,放弃“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旧式思维,引导本地产业链做好长远规划。同时简化操作平台和流程,将多个相关生产应用环节进行整合,树立湖南本土电商品牌,搭建4G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并统一操作接口,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线上线下紧密合作、联动发展,把生态链逐步向行业整体解决方案转变和深化。例如,湖南旅游和特产的移动解决方案、公共事务服务类一站式移动解决方案等。

(二)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电商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应建立以政府部门为龙头,各类民间商会为桥梁,社会服务中介机构为依托,包括多方社会资源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电商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尤其要在人才、技术、信息和应用等方面切实加强对电商企业的服务。如在人才培养方面,建立电商企业人才培养基地,进行上岗培训、再就业培训、高级管理人员和高新技术专业人才的培训。在技术创新方面,对进行新技术开发的电商企业进行财政补贴,对其新产品的开发、员工培训等活动提供无偿资金资助,并以贴息贷款的方式优先为这些电商企业提供政策性融资。在信息化方面,加强电商企业信息化建设和4G应用的步伐,完善内部管理系统与外部电子商务系统的相互融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应对贸易全球化趋势。

(三)大力开发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

当前一线城市的网购渗透率已经相当高,三四线和农村地区的网购水平较低,还有较大的市场空间。而且农村地区由于电脑普及率不高,手机成为最重要的上网设备,因此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推广移动电商是更为可取的路径。4G出现以前的移动电商市场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即在交易品类方面,虚拟产品(手机充值、游戏点卡和彩票等)长期是移动电商市场规模的重要主体,真正移动端的实物销售规模并不大。4G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这一格局。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在售卖的产品品类上,虚拟产品占移动电商的比重会逐渐降低,实物类销售的比重会日益扩大。这一点目前已经在生活服务电商领域得到验证。这种变化正促使移动电子商务从过去的纯线上发展为线上线下一体化,即所谓的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O2O模式的出现,提示我们必须将线上虚拟市场和线下实体市场进行全盘考虑,联动发展。

(四)大力发展物流业。

4G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直接拉动电商网络消费需求的增长,由此对物流产生大量配送业务,这对现有体系下湖南已近饱和的物流业将带来更大的市场压力。有物流专家指出,在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物流发送过程中,存储环节的要求趋于弱化,配送成为最重要的环节,直接为用户服务。配送过程中,物流供求信息实时全面的更新至关重要。但在海量的数据面前,如何掌握最新、最全的供求信息,是摆在物流业面前的重要问题。在这种情势下,利用4G移动互联技术,在网络上整合中国物流资源信息、开发更智能和适应行业最新需要的APP系统是亟需发展的环节。通过APP系统将大量整合的物流行业供需信息到网上,有利于销售企业与物流企业之间更及时地沟通与合作,实现更快捷的物流服务。另一方面,加大对三四线和农村地区物流网点布局,升级车辆,将更多中高端轻卡加入物流配送体系中,结束物流业作坊式派送的局面,以提升整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结语

4G是移动电子商务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技术支撑,但二者的结合现在还远没有释放出大于二的合力出来,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湖南而言,抓住机遇,大力推进4G通讯技术与移动电子商务的有效结合,引导移动电子商务快速健康发展,对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docin.com/p-663087456.html,2013-06-07.

[2] 张丽萍,胡坚波.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现状和趋势分析[J].现代电信科技,2010(05):1-24.

[3] 王智洋.湖南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调查报告[DB/OL].docin.com/p-722068534.html,2013-11-06.

[4] 覃伟霞.4G移动电子商务发展探讨[J].电子商务,2011(07):9-10.

篇4

一、农村电商民生工程投入

根据《省财政厅省商务厅关于省级农村电商奖补政策的通知》要求,制定了《市区商务局关于申报省级农村电商优化升级奖补资金的通知》和《市区商务局市区财政局关于申报省级农村电商奖补资金的通知》文件,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对项目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把关,确保申报材料符合条件。认真落实奖补资金拨付程序,公示期满后将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为进一步促进我区农村电商民生工程提质增效,强化农产品上行服务能力建设,制定了《市区商务局市区财政局关于印发<市区农村电商提质增效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了2021年农村电商年度工作方案,对拓展农村产品销售渠道,帮助农村群众增收起到积极作用。

二、农村电商民生工程过程

区商务主管部门按规定程序办理申报项目并进行公示,及时、准确拨付申报项目奖补资金,手续完备,资金支出凭证合规,不存在现金支付、不合规票据支出等现象。

三、农村电商民生工程产出

培育省级农村电商电商示范村(街道村)1个,省级农村电商示范点3个,市级农村电商示范点1个。农村电商千万企业1家,百万品牌1个。

篇5

依据优质的生态环境和土壤气候条件,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农特产品,是陕西发展农村电商的一个关键。

随着农村电商的普及,农村地区的经济将会有大发展,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就业和创富。这不仅会改变西部农村的经济结构,还会引领西部农村走向一条适宜发展、适宜人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今年夏天,十天时间跑了新疆五个县,把人累坏了。”张鸿指着张贴在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电商实验室门前的大幅招贴对记者说。

2016年暑期,张鸿没有休息,带着团队不仅去了新疆,还密集地去了陕西境内的宝鸡陈仓、铜川照金、武功县、宜川县、黄陵县、陇县、石泉县等地,深入调研电子商务发展情况,指导当地科学规划发展电子商务,为陕西省农村电商发展出谋划策,同时为陕西省农村电商精准扶贫项目研究获取第一手资料。

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依托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省电子商务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电商团队先后承担了陕西省电子商务突破发展规划编制任务,以及渭南市、铜川市、山阳县、千阳县、柞水县等20余个市县的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并承担多个市县的电商人才培训任务,服务省市县各级政府、电商企业达50多家。

土豆姐姐冯小燕和张鸿教授多次合作,她这样评价张教授:“是一个接地气的电商专家。”

2015年,陕西很多县的电商培训教室里都能看到张鸿的身影。冯小燕也是一名培训师,常常在专家之后讲自己的实战经验。她听过不少次张鸿的培训,“既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2015年,在陕西电商年会上,张鸿被授予“2015年度陕西省电商培训、咨询突出奉献专家”称号。

2016年9月,张鸿参加2016中国西部电子商务发展大会,在县域农村电商发展论坛作了题为《互联网+与县域电商创新思路》的主题报告,并被授予陕西省互联网经济风云人物奖。

从2010年张鸿带领团队做《陕西省发展电子服务业的路径、模式及案例研究》开始,他就一头扎进电子商务的研究领域,常年奔波在西北地区三十多个县的乡村站点和田间地头,从事农村电子商务和经济社会相关领域的研究,并对农民进行电子商务操作方面的指导。他主持了《陕西省电子商务发展规划》《西安市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方案》《渭南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岐山县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等二十多项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和方案。目前,这些电子商务示范县及园区均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自2015年起,张鸿和他的团队开始关注电商扶贫,并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他们给山阳县做的电商顶层设计和发展规划,推动山阳电商发展风生水起,近百个乡村电商服务站遍布全县各个角落,“秦岭件”、“商洛件”等系列农产品强劲上市。

很快,张鸿又对“照金模式”进行了规划设计。他希望,在“十三五”精准扶贫的最后一战中,电商能够发挥锐不可当的作用。

陕西发展电子

商务的重点在农村

新西部:从2015年开始,国家财政部联合商务部、扶贫办启动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示范工程,标志着电商下乡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国务院扶贫办等16个部门一起联合《关于促进电商精准扶贫的指导意见(国开办发〔2016〕40号)》。16个部门联合下发一项政策的情况并不多见,足见其重要性。陕西电商尤其是农村电商近些年发展状况如何?

张鸿:三年前,陕西互联网大会参会的电商团队只有一两百人,去年省商务厅召开电商大会,三千人的大会场坐满,还要再开两个分会场。参会火爆程度间接地显示出陕西电商发展迅猛的趋势。

陕西网络经济规模占GDP的比重大约在10%左右,并呈现加速度发展的态势。2016年前十个月,陕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725亿元,电商卖家超过18万户,网络零售额337亿元,交易规模在西部省区排名第四。

2013年12月,陕西农村电子商务从武功县起步,一年内实现总销售额3.6亿元;很快,2015年一年,13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成长了起来,先后产生了“武功模式”、“山阳模式”、“千阳模式”、“照金模式”。截至目前,“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数量居全国第二。陕西发展电子商务的重点在农村。

陕西素有三秦大地之称,关中、陕南、陕北不同区域生产不同的特色产品,同时,我们接壤周边地域,也能生产其他品类产品,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的特点。电子商务给产品的多样性提供了非常巨大的市场,小产品对接大市场,有效增加西经济发展水平。

目前陕西经济有两个短板:县域经济比较小,民营经济比较弱。陕西通过电子商务推进特色农产品和农特产加工品产业发展,可有效壮大县域经济,让更多农民致富;同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可以给大学生创业、农民工创业就业等方面提供更多机遇,有效拉动民营经济的发展。

发展农村电商是西部

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一环

新西部:扶贫工作已经进行了很多年,电商扶贫应当算是一个新手段,它具有的优势是什么?

张鸿:2016年,我们去宜川调研时发现了一个案例,很有说明性。

宜川的蒙恩农场,创始人付凡平因一场大火失去了双手,但她并没有放弃生活。她在淘宝网注册网店,注册商标,成立了蒙恩农产品经销有限责任公司,形成了一条“互联网+农特产加工销售”的产业链。

付凡平不仅摆脱了贫困,还帮助多个残疾人脱离贫困,实现了个人梦想。她现在准备在家乡开设“残疾人扶贫基地”,吸纳残疾人就业,打造一个集生产、销售、批发及带动旅游产业发展于一体的特色经济发展链条,使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她的目标是将她的基地发展成为宜川乃至全国残疾人创业基地、传统农特产特色加工基地、贫困人口创业扶贫基地。

“十二五”以来,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帮扶政策,在改善贫困人口生活环境、创造致富新门路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农村贫困人口从2010年的930万人减少到2014年的460万人,年均减少117.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3.6%下降到17.7%。但是,仍然还要面对下一个五年460万人口脱贫的艰巨任务。

截至2014年,全国有592个国家级贫困县,陕西占了50个,近乎十分之一。陕西贫困人口呈现地域性分布,且非常明显地表现在地理环境的制约上。尤其是陕南地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利,生存条件艰苦。政府可以帮助其改善居住环境,但是难以改变生活环境;政府可以派专家、请教授普及农业新技术,但是无法为其解决由于交通、生产等综合因素造成的农产品大量滞销的问题。

发展农村电商是帮助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发展农村电商的机遇有很多,国务院总理在2015年有关电商的会议,有八次提到农村电商,了一系列的文件。除了政府和多个部门的大力推进,电商平台、现代物流、第三方支付、信用体系等也为农民网购提供了基础工具。

“山阳模式”是落后山区

发展电子商务的成功范例

新西部:“山阳模式”在陕西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地位突出,能否详细解读一下这一模式?

张鸿:山阳地处秦岭南麓,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山阳县政府对电商发展特别重视,给予很大的支持。山阳电商服务中心是科级建制,事业编制,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扶持电商企业成长。山阳的电商培训直接深入到村镇,像扫盲班一样;观念转变后的山阳人,很快就参与到电商活动中。

电子商务作为新兴业态,对促进山阳经济转型升级产生了巨大帮助,以“互联网+旅游+农业”为核心主导,自建平台逛集网,发展以漫川古镇、天竺山为代表的旅游电子商务,以核桃、香菇、木耳为代表的农业电子商务,形成了“自建平台+政府+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的农村电子商务新模式。

物流一直是农村电商的一个堵点和痛点。在发展初期,山阳电商物流采用了看似土气的方式:捎货,公交车司机、农村的摩托车、三轮车、自行车,几乎全民总动员,都可以注册成逛集网的物流员工。把农产品捎到城里,把左邻右舍买的东西捎到乡下。亲戚、朋友、邻居,互相照顾生意,大大节约了成本。

去年,我多次去山阳举办“电商大讲堂”。村主任、村支书、机关单位以及大小企业主一个不落,将上千人的会场挤得水泄不通。为什么会如此火爆?因为农民从电商中确实提高了收入,得到了好处,有实惠他们当然就来听课了。

“山阳模式”是落后山区发展电子商务的成功范例。这个模式是我们团队做的规划和设计,其特点是:立足于大秦岭特色资源和优势产业,重点打造现代材料、绿色食品、生物医药三大特色产业的电子商务;搭建以逛集网为代表的自有电商平台,并积极与国内大型第三方平台合作;政府和服务商共同承担并提供配套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和进城下乡互动;以打造农特产品为突破口,建立完整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有利于地方传统产业电子商务化,从而进一步扩大县域经济规模,形成“互联网+”时代下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新西部:电子商务扶贫可以说还在一个起步阶段,目前,面临的问题以及需要克服的困难是什么?

张鸿:近年来,通过典型示范,西部农村封闭落后观念得到转变,电子商务开始深入人心,有效调动了大众参与电商创业积极性。现在,各级政府也行动起来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文件,支持网络运营商加快通村网络建设,加强建设各级电商协会,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积极开展电商培训,开展电子商务示范点建设,落实各级领导干部发展电子商务的工作责任,动员、支持和鼓励大学生村官、农村返乡青年、未就业大学生、农村致富带头人、农产品贩运商、产业大户积极开办网店,督促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利用网店为群众提供相关服务,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良好发展态势。

农村因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在电商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理念认识存在误区、电商人才短缺、最后一公里问题难解决、缺乏质量好的产品、市场秩序不规范、经营管理跟不上等六大问题。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制定规划。在摸清陕西省产业发展状况、电商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借鉴电商扶贫发展较为成熟地区的经验,科学制定全省电商扶贫实施规划。规划内容要涵盖特色产业、平台建设、信息网络、物流快递、道路建设、金融支持、人才培训等多个方面,与陕西省发展实际紧密结合。

其次,加强产品建设。电商销售的农产品80%属于“三品一标”产品,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以及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生鲜中“三品一标”又占了农产品交易额的60%以上。这两个数据说明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依据优质的生态环境和土壤气候条件,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农特产品,是陕西发展农村电商的一个关键。建议对陕西省农特产品资源全面开展摸底调查,按照其市场需求分类梳理,统筹纳入电商销售体系。如水果类的大枣、苹果、猕猴桃等,山货类的茶叶、木耳、香菇等,干果类的核桃、板栗、柿饼等,蔬菜类的魔芋、香椿、山野菜等,中药材类的西洋参、天麻、五味子等,传统食品类的油泼辣子、豆豉、辣椒酱等,手工业类的剪纸、传统布艺等都可以纳入电商销售资源中去。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制定统一的网货质量及包装标准,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网销农特产品。

第三,渠道建设。当前大的第三方平台确实吸引了大量的农村电商流量,但有一个问题是,他们更注重工业品下乡,况且,在这些平台上获取流量的成本也会逐渐变大,当地方政府或企业发展农产品电商的时候,易受制于人。从长远计,发展地方农产品电商平台,引导全国消费者在自建平台上购买陕西的农特产品是很有必要的。

除与国内大型电商企业开展广泛合作以外,通过政府给予一定补助,以市场化运作方式,积极扶持本地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积极鼓励龙头企业、能人大户参与平台建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信息网络、物流配送、农村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来自田间地头的贫困农户的农特产品在最短时间内进入市场,抵达消费人群。

第四,人才建设。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对产业大户、龙头企业、网店店主和扶贫对象等开展针对性培训,培养一批网销人才。同时充分挖掘在外大学生、成功人士等资源,以期克服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缺乏的制约。

第五,打通“最后一公里”痛点。农村居民居住分散,是导致物流成本高的最主要的因素。邮政有通往各个村的基础,应当充分发挥邮政在农产品物流方面的作用。

篇6

一、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背景分析

农产品电子商务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电子商务可以很好地解决我国农业“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实现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能够改善农产品流通状况,促进农产品贸易,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各地以互联网及网络技术为支持,借助农产品行业网站以及各级政府的农业信息网实现双向的信息流的商务模式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农户及农产品加工企业也寻求农产品与电子商务的融合。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落后

农村互联网的发展滞后性严重制约着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农村的网络基础仍相对薄弱,大量农户的生产并没有实现全程信息化,而地方政府和农业企业对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并不是很积极,这种互联网环境对整个农产品生产销售的全程信息化非常不利。

(二)农民互联网思维方式滞后

大部分农户基本不具备互联网思维,信息接收和掌握较差,具备先进信息思维的新型职业农民尚未普及,整个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方式并没有切实下沉到农村基层,农民互联网思维方式的滞后必然会制约终端的农产品电子商务。

(三)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本土站点质量不高、数量较少

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较好的网站包括河北农产品电子交易中心、顺丰优选等网站,大多农产品电商网站均为政府扶持,自主运营能力较差。

(四)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

标准化、易配送、适合网络推广的农产品是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基础,但目前大多数农产品在品牌、生产、包装、销售、配送等方面标准化急需大幅加强。

(五)学生的实训能力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差异

根据中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及能力结构,安排跟岗实习学生进入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农产品电子商务业务工作,是目前基于校企合作的一种实训模式。但在具体实习工作中,却大量存在着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与企业的需求不相匹配的状况,这种差异性是校企合作模式里长期存在的一种矛盾。

三、校企合作模式下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优化途径

(一)推进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由各级政府主导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技术,促进农产品现代化流通体系的建设,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把本地农产品销售到外地市场去,真正改变“丰收不值钱、值钱不丰收”的农业宿命;克服农产品大多分布在边远地区和电子商务人才集中在城市的矛盾,处于城市边缘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是产品和人才无缝链接、促进农产品销售的优选模式;将地处边远农村的零售包裹批量物流运到产业园,更好地满足网络订单的需求,帮助农民提高销量,促进他们的种养积极性,助力农业发展;促进大学生和农村青年的创业和就业,通过校企合作,通过在校生解决无电商工作人员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困境,并在跟岗实习中带动一批转型农村青年成为电子商务人才。

(二)传导给农民互联网思维

在农产品生产和营销的网络化过程中,农民的互联网思维方式极其重要。农产品上游生产渠道中的信息采集和农产品溯源等重要信息都必须要一线农民直接参与,因此必须采取各种传导手段如网络知识培训、送教下乡、企业实践等形式,在农民群体中形成“信息技术是最佳生产力”等意识,逐步提高农民群体的互联网思维。

(三)优化电子商务专业结构,重构课程体系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专业核心课程开发,构建系统的基础知识学习的理论教学体系和系统的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满足“岗位人”“职业人”“社会人”的要求,根据电子商务职业领域,构建专业课程及教学体系。

本着互利互赢的原则,在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中,学校可与农产品营销行业、电子商务运营单位建立广泛的校企合作关系,成立以行业专家、企业实践专家为主要成员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就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研讨,行业企业实践专家为本专业提供市场需求预测、人才需求信息和电子商务行业发展信息,直接参与到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方案制定。

(四)校企合作,创新实训思路

1. 将“工作室”引进学校

将“工作室”引进学校,与电商网站、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教师+学生共同承办电商外包服务。实现“五个合一 ”,即教室、工作间合一;学生、员工合一;理论、实践合一;作业、销量合一;学习、创收合一。

承德市农广校在2016年底开始与“承德团”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开办“学生商创业服务中心”,并服务于多家承德本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知名品牌产品,为学生提供边学习边创业的实践平台。在合作的半年里,组织多次线上线下校企共同宣传活动,线上经营网店,线下社区宣传,学生们实践技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2. 工学交替模式

为提高学生专业素质,满足“岗位人”“职业人”“社会人”的要求,实现校企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校内学习期间,承德市农广校分批次选拔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赴电子商务产业园区进行实习培训,通过在电子商务企业的工作岗位实习锻炼,提升自身实践技能。跟岗实习企业包括中国网库承德分公司、承德乾润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鸿雅人资等,分别在产品销售、单品推广、薯条创业策划、“神秘人”培训、会计档案录入等岗位中进行学习。在社会实践中大家进一步认识了自我,学会了自信自强,意识到知识技能的重要性,“设计创新”理念有了提升,创业的激情已经悄悄燃起,也充分体会到父母赚钱养家的不容易。

3. 自主创业模式

将“校中厂”引入校园,电商专业学生自主创业,成立微商联盟,推广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新型产品,如围场县某土豆条食品、丰宁某矿泉水,创建承德自己的农产品品牌。

篇7

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迎来全新发展机遇,同时面多诸多挑战,创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解决农村问题、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战略选择。以广东阳山县创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为例,分析其创新做法及成效,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新常态下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电子商务;创新发展;阳山县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1000903

经济新常态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速相对放缓、经济发展方式向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出口导向型经济向消费主导型经济转变、经济驱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等几个方面,这些变化对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率及用户数量的不断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大学生回流农村自主创业现象不断增多,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带来诸多机遇;同时农村人口逐年下降,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农村现存可用劳动力不断减少,生态制约愈发严峻及土地流转进程缓慢,农村要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同样面临不少问题需要加以突破,绝大部分地区的农村电子商务规模小、资金投入少、人才队伍薄弱,难以适应经济新常态,急需创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广东阳山县通过政府主导,引进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充分结合政府和市场要素的优势,建立广东省第一个农村电子商务运营平台,通过打造统一的品牌经营阳山县的优质农产品,有效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提升了农民发展电子商务的积极性,其做法和经验对我国发展山区农村电子商务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1新常态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临形势

1.1面临机遇

1.1.1农产品电子商务呈现快速发展趋势

随着网购逐渐成为主流的消费方式之一,网购商品已不局限于早期的衣服、箱包等日用品,网购农产品的数量和种类呈现爆发式增长,农产品电子商务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农村电子商务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国食品(农产品)安全电子商务研究院的《2013~2014年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发展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得到了迅速发展。据统计,在我国3.1万家涉农网站中,电子商务网站3000多家,其中农产品网上期货交易品种达到16个,交易额达31.53万亿元。此外,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也得到迅速发展,生鲜农产品成为第四大类网上热销产品,2013年京东商城的生鲜农产品网络零售交易额超过100亿元。

1.1.2农村电子商务得到各级政府层面重视

随着电子商务的持续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的业务范围由城市快速覆盖到更为广阔的农村地区,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和重视。国务院在2014年年初的《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国家农业部于2014年5月正式开展“信息进村入户”工程,计划在北京、辽宁、吉林等10个试点地区建成一批村级信息服务站,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国家商务部于2014年7月推出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计划,决定在3年内在全国范围内创建一批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示范县,辐射带动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四川、浙江等省市均出台了支持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工作方案,淘宝村的大量涌现激发了很多乡镇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

1.1.3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及网民数量不断提高

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及网民数量不断提高,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奠定了基础,越来越多的农民有条件涉足电子商务。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8%(见图1),农村网民占比27.5%,规模达1.78亿人。

1.2面临挑战

经济新常态下,农村电子商务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解决。一方面是农村劳动力供应不足趋势明显。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速,农村人口涌向城市的格局已经持续了多年。我国农村人口已经由2004年7.57亿人下降至2014年的6.18亿人,近十年农村人口减少1.38亿人,农村人口比重由2005年的57.01%下降至2014年的45.23%(见图2),年下降速度为2.22%。农村人口的不断减少,农村可用劳动力大幅度减少,青壮劳动力则更少,弃耕农田大量出现,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是最大的挑战之一。二是农村技术人才缺乏现象严重。虽然我国每年新增大学毕业生很多,由于农村条件相对较差,大部分毕业生选择留在城市,农村技术人才队伍明显不足,现代农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此外,农村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民建设资金不足、农村土地流转进程缓慢、农业产业化规模不足、农产品标准化及质量认证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都影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需要创新发展模式。

2阳山县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做法及成效

阳山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下辖13个乡镇,共159个行政村,山地约占全县总面积的90%,由于气候资源独特,温差大,适宜种植不同气候带的农作物,曾获“中国反季节蔬菜之乡”称号,农产品及特产丰富,具备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良好条件。面对经济新常态,阳山县农村同样面临农产品买卖难、劳动力大量流失、土地丢荒严重、公共服务不足等诸多问题,阳山县政府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解决农村问题的突破口,创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政府的扶持引导作用,增强农民发展电子商务的信心并取得初步成效。

2.1创新发展做法

阳山县发展农村电商初期充分发挥了政府的引导作用,对农村电商进行总体谋划,在发展平台、政府职能机构及配套系统等方面进行创新发展,有效地激发了农民发展电子商务的信心和积极性。

2.1.1发展平台创新

(1)建立县级电商物流产业园。

为了解决农村电商无序发展并呈现小而散的局面,引导农村电商集聚发展,有必要规划建设电商产业园。阳山县政府整合县城城华飞农贸市场和周边厂房,由阳山县财政投入经费进行改造装修和配置服务设备,建成广东省首个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园,积极引进阿里巴巴、省网商协会、深圳7090电子商务公司、连阳网、即送网等多家电商企业,以及为网商配套服务的物流企业1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近50家。园区内还设有物流仓储基地、农产品特产淘宝实体店、农产品检测分拣中心、新农村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协会、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农村创业青年孵化基地、在物流仓储、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等方面为电商企业提供服务。

(2)建立县级电商运营平台。

目前电商平台数量众多,各电商平台的特点多样,农民难以选择,需要具有地方特色的电商平台为当地农民专业化服务。阳山县政府与阿里巴巴公司深入合作,建设了广东省首个农村电子商务县级运营中心,指导村级服务站开发建设,为农产品上网提供便利化和特色化服务。此外还引入连阳网、即送网等电商企业,发动和培训有基础的农民开设天猫店、淘宝店。目前已开设阳山特色农产品专营淘宝店1家,创业青年淘宝网店13家,有效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3)建设村级综合服务中心。

阳山县地域广阔,交通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为尽可能把电商服务下移到村镇,阳山县选择阳城镇范村、岭背镇黄屋村、杜步镇元江村开展试点,探索建设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目前,已建成了48家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一批村级综合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生活用品网上代购、特色农产品代收代售、农资供应、农技服务、医疗救助、农村金融等便民服务。

2.1.2政府职能部门创新

为高效率地处理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创新职能部门,专门负责处理农村电商问题及各种纠纷,加快农村电商发展。为此,阳山县通过以下三方面进行政府职能部门创新。

(1)组建新农村供销合作社。结合供销系统改革,组建新农村供销合作社,创新农村经济组织运作模式,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完整的农产品产业链,解决农产品生产、标准、品牌、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等制约农产品电商的关键问题,打通农村电子商务关键节点。目前已发展一级社员(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32个、二级社员(农户)上万户。

(2)成立县级新供销公司。成立了阳山县新供销农产品配送有限公司,负责进行特色农产品的普查、征集、展示、农产品电商化等工作,同时还成立了阳山县新供销快运公司,负责进行县――村的物流配送工作。

(3)成立县级电商行业协会。发展全县范围内具有一定实力,且有志于依托电商、发展电商、共享电商的企业共同发起成立阳山县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为会员或有志于网上创业者提供人才培训、技术支持、运营咨询、代办业务等服务。

2.1.3配套体系创新

为解决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低、农产品质量控制、农产品运输及配送难、农产品支付方式陈旧等问题,阳山县创新相关配套体系,有效地支撑农村电商加速发展。

(1)建立产品支撑体系。为了提升阳山县农产品品牌知名度,阳山县创建了农产品自主品牌“阳农牌”,对所售农产品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通过编制农产品信息二维码,建立农户电子网络身份证,确保农产品源头可追溯、质量可监控。整合农业、环保、食药、科技等部门的检测资源,积极探索与第三方企业合作,建立园区农产品检测中心、分拣中心和冷链。此外,还建立起特色农产品体验门店,促进农产品销售线上线下联动。

(2)建立物流支撑体系。一方面通过政策吸引,引导阳山县10多家快递公司入驻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园,完善与农村电子商务相适应的物流体系,增强农业电商物流配送支撑能力。另一方面,在充分利用现有物流资源的同时,由阳山县新供销农产品配送公司组建成立子公司――阳山县新供销快运公司,大力开展县――村物流配送,打通农村电商发展的“最后一公里”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物流,把服务送到农户家门口。

(3)建立农村金融支撑体系。为了改善阳山县农产品教育支付方式,政府制定出台了专项扶持阳山县新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政银保”扶持方案,针对新农村供销合作社二级社员探索开展“支付易”金融服务,社员在新农村供销合作社所属的销售终端购买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时,凭社员卡即可取货,无需即时付款,延期到农产品收益时扣除。

2.2初步成效

阳山县通过一系列平台建设和政策扶持,有效地激发了农民发展电商的积极性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农产品附加值显著提高。借助电商平台,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将优质农产品卖到阳山县以外的其他地区,有效地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例如某户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自2014年10月底进驻园区以来,已通过农业电商平台卖出江英鸡1万多只和米、油、鸡蛋、蔬菜等大批农副产品,相比以前在阳山县的售价,电商平台的售价高出了16%,营业额比2013年同期增加了25万元。而新供销淘宝实体店和网店自开设以来共为农户销售近100万元。二是新供销促进收益新增长。自阳山县新农村供销合作社成立以来,已有3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入了合作社成为一级社员。新农村供销合作社通过对一级社员的相关政策扶持、市场拓展和品牌推广等一系列优质服务,有效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壮大,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加了收益。目前,新农村供销合作社为下属32家一级社员进驻园区后直接或间接带来的各项销售额已达6000多万元。各村级服务站成立至今共为村民代售1万多单,营业额近300万元。

3新常态下创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建议

阳山县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创新关键在于发展初期政府积极发挥引导作用,设立农村电商发展平台、创新职能机构并完善配套体系,激活了农民发展电商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农村电商发展,对国内其他地区、特别是山区发展农村电商具有一定参考借鉴意义。结合阳山县农村电商的创新做法,对我国在新常态下发展农村电商提出以下建议:

3.1加强互联网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良好的互联网及交通运输是农村电商发展的基本支撑。加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在继续推进宽带网络提速的同时,加快扩大农村宽带网络覆盖范围和规模,增加农村用户的移动网络容量,促进资费的合理下调。加强交通规划建设,大力建设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同时,积极完善农村交通网络,分区域建设大型农产品集散中心,加快冷链物流的建设力度。

3.2积极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

目前,我国农村电商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相应的配套政策还未完善,许多农民对电商还处于观望状态。因此,地方政府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加强宣传发展电商的优势、建立农村电商发展平台、完善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流程和水平、统筹策划区域农产品品牌、完善支撑配套政策等方式激发农民发展电商的积极性,积极引导农村电商有规模地集聚发展。

3.3打造农产品质量控制、溯源体系

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控制水平整体还有待提升,借国家新《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契机,积极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促进农产品的全流程监控和溯源,全程从种苗、农业化学投入品、种植情况等方面加以监管,所有数据进入国家商务部数据中心,建立每个加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溯源码,不断健全我国农产品质量控制、溯源体系。

3.4积极为农村输送电子商务人才

加大不同等级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力度,特别是中低端电子商务人才的培育,出台相应扶持政策,引导专业人才扎根农村发展,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年1月)[OL].http://.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3/P020140305346585959798.pdf.

[2]吴曙光.新常态下山区发展新思路探索[J].浙江经济,2015,(4).

[3]朱兴荣.新农村电子商务及实施模式的探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2).

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物流配送

一、引言

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天猫、京东、苏宁、当当等一系列电子商务企业如雨后春笋搬迅速崛起,成为了电子商务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风靡全国的淘宝双11购物狂欢,从2009年的默默无闻,再到2015年的912亿元的破纪录交易额,相比去年的销售额,整体增长了将近60%,而这个印证了,现阶段我国电子商务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015年,母婴电商逐渐逐渐成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占电子商务的份额大幅度提高,位居第五。母婴电商的兴起离不开市场的需求,同时国家的二胎政策也间接的位母婴电商市场带来了极大的需求,在强烈的市场需求推动下,部分中小电子商务企业涉足了母婴电商这一模块,而本文所研究的赛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母婴电商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一样,都离不开物流配送这个关键环节,从目前来看,我国落后的电子商务物流还存在着种种问题,物流配送网络不健全,中小城市及大部分农村难以配送到位;配送的质量难以保证,超过承诺时间、到货损坏的现象时有发生;配送服务良莠不齐,配送人员的素质不高,退换货步骤繁琐;同时物流公司制定的物流配送费用也不经济,政府对物流管理欠佳,缺少相关立法等等。

如何采用适合自己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方案,已成为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于电子商务企业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物流配送方案,进而来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以及及时让企业更有利的去获取终端市场的市场反馈。因此,为了帮助中小电子商务企业如何克服物流配送问题,实现客户目标,创造企业价值,提高整个母婴电商行业发展水平,针对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配送方案的选择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赛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状况介绍

2015年“两会”,政府正式提出要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紧接着,国务院把浙江省的省会杭州设为了中国第一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点。试验点的成立,标志着跨境电子商务将成为国际贸易的新蓝海。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杭州赛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功转型为电子商务企业,主要经营母婴产品,婴幼儿产品等。公司是新兴的电子商务企业,下面通过几个方面来简单介绍一下。

1.公司产品类型

公司既然是母婴电商,那公司的主营产品肯定也离不开母婴两字,公司主要经营就是母婴奶粉系列,自从几年前的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国内的许多奶粉都处于一个不被信任的状态,而线下的母婴实体店也无法直接上架国外奶粉,而公司是拥有丰富的国外资源,是是英国GIL公司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核心业务机构。借助GEL公司之力,公司拥有欧洲一线品牌原装婴儿配方奶粉(包括牛栏,爱他美,喜宝等)等产品资源。

2.客户类型

公司的主打产品就是进口优质奶粉,那面向的群体肯定是有婴幼儿的家庭。而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虽然公司暂时只有在江浙沪拓展,但是这三个省份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地区虽小,但是市场极大。并且,在2015年全年单独二胎政策,中国婴幼儿数量在近几年又将呈现数倍增长,而婴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奶粉相伴,在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公司的奶粉市场必将逐渐扩大,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对于奶粉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家庭会选择高品质的国外奶粉。

3.客户需求特点

(1)优质奶粉。消费者对于优质奶粉有强烈的市场需求,而为了打到这样的需求,消费者通过网络电子商务的方式来达成。

(2)便利的购物方式。电子商务的便利性,大大方便了新生代母亲的烦恼,毕竟逛街买奶粉是一件劳心费力的苦差事,而电商就能轻松地让你挑选,十分方便。

(3)快捷的物流。消费者通过网上购物,消费者不必亲自出货就能收到货物,物流已经把中间过程给包办了。

4.物流配送模式

赛隆电子商务公司大多数的包裹都是通过第三方物流进行配送,公司通过与第三方物流服务机构签订合作协议,进行合作的方式,对客户的包裹进行派送。企业把自身的物流配送通过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的方式进行委任,企业通过使用信息系统,时刻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进而影响整个由第三物流企业所承担的物流服务过程。

5.物流配送流程

消费者通过网上购物平台下取订单,公司通过系统平台获取并打印订单,再通过仓储部门分拣取货等操作,再由公司统一安排给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进行派送。

三、赛隆电子商务公司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

1.公司的服务速度不够快

消费者之所以愿意选择电子商务这个平台,无非就是看到了电商的便利化,简洁化,更不仅仅是因为产品的廉价化。但是由于我国的物流基础薄弱,我国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在物流企业中的运用还不是十分广泛,这导致了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不高,难以达到客户理想的状态,进而也导致了公司物流配送成本的提高,消费者收货时期的延长,容易影响消费者的下次购物体验。

2.信息化水平不够高

信息化是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基础。不仅能够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而且还可以帮助第三方物流企业迅速的建立信息系统。赛隆电子商务公司与国内的许多基础物流企业有合作,例如申通,圆通等企业,但是有些物流服务商并不具备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这导致了物流企业运行效率不高,客户服务水平不高,制约了物流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赛隆电子商务的发展。从短期发展来看,这种现象可能不是十分明显,但是长远来看,这直接影响到了物流公司的物流水平的提高,也影响到了其合作的电子商务企业的业务发展,更甚者,信息流的落后和物流技术的落后将影响到电子商务整体的发展。

3.对第三方物流监管不够

赛隆电子商务公司的物流配送委托给了第三方物流服务机构,虽然公司能够转专于自身的电子商务发展,但是这样也给自身的物流配送问题带来巨大的隐患,公司不能时刻监督与关注订单物流的走向,也不能保证三方物流的服务水平,没有使公司直接清楚地了解到着物流与消费者的联系,容易发生公司和消费者“失联”的现象。

4.人才角度

信息时代,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无论是电子商公司还是物流三方企业,物流人才的缺失,对于赛隆电子商务公司的物流配送问题肯定有着影响。如果企业缺乏专业性的物流管理人才,同时也没有对企业员工进行相关的知识培训,能力培训等,那么这容易导致企业员工专业素质不高,员工素质不高将导致员工的服务意识和经营意识与市场所需的要求相差太多。当今社会是科技为主导的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也要重视在职员工的物流学习,学习永无止境,只有不断探索更深层次,与时俱进,才能为企业的物流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地精神力。企业也要重视员工培训,员工培训最终得意的还是企业,人才服务于企业,物流人才的提高,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四、赛隆电子物流配送问题的改进策略

1.加强内部绩效管理

企业的成功和发展离不开每个员工、每个部门的高水平绩效。提高员工的绩效,保持员工的绩效,这是企业经营管理者所关注的方向之一。赛隆电子商务企业应该加强企业的绩效管理,通过绩效管理,使员工对工作职能有更好的了解,进而能够让员工因而工作而更加积极主动,方向明确,能及时完成部门计划,并最终改进部门的绩效表现,企业能够在提高整体绩效的同时,增加人力资源价值,作出正确的雇佣政策,并留住人才,一举两得。

2.理性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商

每个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公司在选择第三方物流配送的时候,应该综合考虑。公司应该严格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服务标准和甄选程序。公司在实施选择管理前,应该对市场形势进行关键的分析,这样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比较不同的第三方物流之间在产品市场、供应链的物流环节的优劣。同时公司也要明确客户对物流配送方案的需求是什么。公司还可以通过建立第三方物流管理部门,这样公司就能对物流服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了解,并且及时的物流服务商进行及时的沟通,这样就能让物流服务商为客户提供更好地物流服务。

3.加强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合作

赛隆电子商务公司可以与被选择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公司于第三方物流合作是基于分工基础上的合作,因而公司和第三方物流提供商之间在磋商双方的合作协议时,必须对合作中的双方各自的责任进行明确的分工。从整体上的分工责任上来说,公司在整体的物流安排上起领导作用,而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则在执行具体活动时起领导作用。双方具体执行方案时,彼此明确任务的要求和规则,这样的话,当彼此双方在合作中出现问题时,这样就可以及时进行协商改进,避免对最终的客户产生负面影响,提高服务效率。

4.培养专业性物流人才

我国的新型电子商务企业或者是物流服务提供商都应该加强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以促进物流人才的培养,这样就可以使我国薄弱的人才资源逐渐的成长起来。赛隆电子商务企业可以通过与高校和研究院合作,高校历来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而企业是人才最好的培训地,企业与高校之间进行合作,有利于从高校引进人才,提高企业的物流人才素质和整体物流服务水平,同时双方的合作也有利于人才更好地回馈社会,经过高校的高等教育,企业的技术水平培训和实际演练,物流人才的知识与实践水平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提高了物流人才的物流服务水平。

五、结语

目前不少电子商务企业还有第三方物流企业都把利润看的太过重要,而在这过程中企业往往忽视了很多更为重要的其他东西,比如客户的满意度以及如何更好地和三方物流合作等等。但由于我国电子商务起步较晚,中国的物流水平也比起发达国家落后许多,中小电子商务企业在我国的电子商务经济中占据了很大的一个部分,如何克服电子商务发展中所面临的物流困难,对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洪明珠.B2C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模式研究[J].金融经济,2012(02).

[2]柯颖.我国B2C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选择[J].中国流通经济,2015(08).

[3]张宇,李琪.B2C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研究[J].人文杂志,2012(03).

[4]高飞.我国B2C电子商务物流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14(08).

篇9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农产品的“卖难”问题日益严重,同时伴随着因特网的日益普及,农产品的电子商务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在分析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索性的提出了发展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主要措施,旨在为相关部门农产品电子商务提供理论参考,以加快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应用。

关键词:农产品 电子商务 制约因素 对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农产品相继出现流通不畅、价格下跌。从表面上看是因为:产品结构不合理,同质性强,品质差,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要;农产品流通渠道过长,交易成本过高,利益被中间商截留等。但从根本上讲,这是由我国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引起的,我国农业户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已日渐突出。我国农业的发展,需要建立一种既能适应我国农业现阶段以户营生产经营方式的特点又能适应全球大市场信息传递和交换需要的现代农业市场服务体系。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可以解决以上问题。电子商务是指通过电信网络进行的生产、营销和流通活动,它包括通过网络实现从原材料查询、采购、产品展示、订购到出口、储运以及电子支付等一系列的贸易活动。它消除了传统商务活动的时空障碍,使买卖双方直接在网上见面,减少了流通环节,大大降低了相关宣传等费用。

影响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农民上网比例低

由于网络成本较高,大多数农民买不起计算机,这是中国农民上网的主要阻碍。7.37亿农村居民中,互联网普及率为5.1%。从而导致了农户及农业企业的电子商务观念滞后、商务意识淡薄,虽然已有越来越多的农户和农业企业认识到电子商务的重要性,但他们对网络本身的认识、接受和应用能力还普遍不高,对利用网络从事商业活动的概念还不是非常清楚,加之电子商务建设投资大、周期长、维护繁,导致其对电子商务带来的巨大商机和利益持怀疑态度。

(二)农产品质量不高

我国农业生产仍然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经营模式,这种生产方式带来的突出问题是农民的组织程度分散、生产加工能力低、效率不高、产业的集约化程度低,形不成严格的质量标准体系。我国农产品品质标准与国际通行标准出现极大的差距,产品外观形象不佳,特别是内在品质,有害物质残留量大大高于国际水平。在对外出口方面,农产品出口在我国的出口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入WTO后,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已获得进入国外主要流通渠道的资格,相应的发达国家便把我国产品纳入监管对象中。发达国家根据国际标准来衡量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品质后,我国农产品不合格次数在近一年来大量增多,这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市场信誉是沉重打击。

(三)没有形成促进农产品流通的政策体系

我国农业发展长期落后于工业发展,因而在推动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同样没有摆脱计划经济思想观念的干扰,政府职能的转变落后于农产品流通发展的需要。这种现象表现为政府对农产品流通工作的指导和管理相对不足,宏观调控乏力;缺乏着眼于长远考虑的农产品流通发展的整体规划,政策措施较多的局限于对诸如“卖难”问题的对策研究,针对促进农产品流通的政策体系远没有形成。

(四) 缺乏各部门关系的内部科学整合

电子商务活动是一个多部门的内部整合过程,涉及的部门和人员多,带有社会性。电子商务过程多部门整合的特点必然导致关系处理的复杂化,这种社会性在决策和管理的不科学条件下反而会出现商务活动的低效,与电子商务的初衷是直接相违背的。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初衷就是降低各种成本,实现商务活动的高效性,给农民带来更多的收入。如果忽视各部门关系的内部科学整合,农产品电子商务就不会为更多的人所接受。

(五)缺乏社会的商业信誉

电子商务应用涉及到多方面的安全问题,资金安全、信息安全、货物安全、商业秘密等。许多用户不愿进行网上交易,是因为对网上交易的安全性、可靠性持怀疑态度。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不仅涉及技术问题,同时也涉及管理和法律问题。电子商务交易的管理标准还没有系统制定,对于其行为的认定尚处于摸索阶段。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更加离不开高的商业信誉,因为农民处在社会的底层,赚钱不容易,加之现在农业保险体制没有形成,广大农民是不会轻易相信电子商务这种贸易方式的。

对我国来说,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充满了困难和阻力,电子商务所需的网络设施、安全保障手段比起其他国家还具有相当大的差距。电子商务涉及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金融结算、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等,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跨部门、跨地区的强有力的组织和协调。

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一)培养电子商务人才

要加强电子商务相关知识的宣传与培训,提高电子商务在农户中的可信度。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电子商务科技宣传和培训,传播电子商务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扩大农村居民对电子商务的了解和认识;鼓励质量可靠,信誉良好的农产品生产企业首先在农村开展电子商务;充分利用政府有关部门服务职能,建立便于农村居民接受的电子商务形式,使电子商务在农村中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和发展。

(二)加快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应当把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作为农村基础设施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由各级政府来共同投资建设,由政府来提供农业信息这种公共产品。各级政府关键是要抓住以下5个环节:

一是应针对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信息不畅、产销脱节这一突出问题,面向基层和农民的实际需求,以提供农业信息服务作为近期农业信息化的中心任务;二是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资源,节约投资,突破资金不足的瓶颈制约,从根本上缓解农业信息化设施供给不足的矛盾;三是免费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民对农业信息服务的巨大需求与实际需求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四是采取各级政府分级投资的方法,以新的投资机制和运作方式调动地方政府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五是将农业信息网络工程与“政府上网”工程同步建设,实现“两网合一”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三)强化政府部门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参与

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缺乏标准化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实施,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上制定规划,从政策、法律高度上扶持农业和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具体操作上,政府可以运用宏观调控、税收等手段鼓励企业更多运用电子商务:通过降低上网费用,刺激消费者网上消费;通过以资金或优惠政策支持研发活动,提高电子商务技术水平。此外,政府中的一些相关部门必须作为贸易的一个环节参与到农产品贸易中来,管理和监督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实施及电子交易中违规行为,达到保护农民、保护消费者的目的。在电子商务政策法规的制定与执行、网上交易用户的身份认证等方面,政府也要担当积极的角色,以保证和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安全顺利实施。

(四)实现农产品名称的标准化和质量的等级化

实现农产品名称的标准化。我国农产品由于长期管理上的分割,也留下了认识上的误区。致使许多粮食、水果、蔬菜、畜产品等都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名称。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首先要通过网络准确传递产品信息,为此首先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统一制定农产品的名称标准。

实现农产品质量的等级化。农产品的质量分级是根据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将不同质量的农产品进行分级归类。它是农产品期货市场、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行的基础。而我国由于缺少农产品的质量分级标准,同样的价格其质量相差悬殊。在某地的一类农产品报价,在别的地方就无法知道它的质量如何。而通过统一的农产品质量的分级标准,就可以表述它的外观和内在品质。

(五)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经纪人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中的作用

首先,由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负责网络信息的采集和。目前我国农村是家庭分散经营,以家庭为单位在互联网上信息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因此可以通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搜寻,开展电子商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可以拓展农产品的市场空间,发展订单农业,大力开展定制化服务,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然后,由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集中收购农产品进行质量等级确定和分类包装,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同时可以保证质量。

(六)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

建立农产品绿色通道。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配送是关键。为了保证农产品的质量目前我国已了《全国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中首次明确规定了“鲜活农产品”的5大种类,即新鲜蔬菜、新鲜水果、鲜活水产品、活的畜禽和新鲜的肉、蛋、奶。运输上述物品的车辆在“绿色通道”网络行使时可减免道路通行费。

提高农产品的包装技术。我国目前由于“保鲜型”果蔬包装相对滞后,致使许多优质水果、蔬菜在贮藏与运输过程中损失惨重。要减少损失,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必须研究推广保鲜包装技术。同时包装材料不宜太贵,否则农民承受不起;包装技术不宜太繁、不然不易掌握。

应积极在农民中培育物流主体。所谓物流主体就是物流企业,这一主体的主要形态包括:供销合作社、农业公司、农产品配送中心、农产品物流经纪人队伍。一个物流企业是否盈利取决于这个企业是否有物流人才。目前工业品物流公司发展迅速,但农产品物流公司发展极为缓慢,这里有一个认识问题,也有一个利润空间相对较小的问题。所以,政府必须有一定的鼓励政策。

(七)促进从事传统农产品贸易的企业向电子商务转型

对于直接或间接从事农产品生产和贸易的传统企业,要加强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使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企业内部网,即Intranet。在此基础上,建立通向国际互联网的外部网络,即Extranet。企业的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的连接可以通过设置防火墙来保证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企业实现主要业务逐步向电子商务过渡,最终实现向电子商务型企业转型。当然,完全实现电子商务化必然有一个过程,这类的企业首先可以在互联网上先建立自己的网页,并逐步建设成为站点,利用互联网这一公众媒介,在企业自身的网站上开展产品宣传,推销自己的产品。

(八)发展促进农产品贸易中介机构

农业电子商务的中介模式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上层是电子商务服务公司,以市、区为单位建立,其作用是建立及维护网站、组织相关的农机、农贸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上网、为农户提供技术、贸易需求信息与物资及其他电子商务服务,如信息、产品促销等;下层则可建立在乡镇一级的部门,充当上层电子商务服务公司的基层机构,其主要作用是把直接来自农民的信息上传到电子商务服务公司,把来自电子商务服务公司的信息转达给农民,同时充当结算中心与配送中心。这一新型中介可以从农村现有组织发展过来,并不需要完全新建。

(九)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将农户小规模的生产联结起来形成生产基地,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第一车间,把加工、销售作为第二、第三车间,建立了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经营模式,这样就延长了农业的产业链,增强了农产品加工成品的比重,改变了农业仅是提供原料和初级产品的状况,增强了农产品加工产值和利润提高了农业的比较收益。一般来说,初级农产品具有易腐烂、不便储存和运输、生产有季节性等特点,因此未经加工的农产品销售半径小,出售价格往往处于不利地位。而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改变这种形势。

参考文献:

1.高凌云.电子商务技术在新农村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8

2.董银果.SPS壁垒的评判标准探讨[J].国际商务研究,2009

篇10

(一)升级完善河南农业大数据中心。2016年10月11日,河南省农业厅与鹤壁市政府在中国(鹤壁)农业硅谷产业园,签署联合建设河南省农业大数据中心、“互联网+现代农业”平台战略合作协议。同时,制作了河南省大数据中心建设宣传片,对数据中心是硬件设备进行完善。目前,数据存储能力已经达到5000T(1T=1024G),具备提供河南全省农业大数据各类应用所需计算和存储资源支撑能力。

(二)初步建立了河南农业大数据采集、加工处理与预警服务平台。搭建了农业大数据采集体系,对重要农产品生产、自然灾害、重大动植物疫情等的监测预警和应急防控,整合农产品生产数据和主要批发市场流通数据,采集农产品主要产地生产、气象、交通等数据,形成农产品供应趋势预测,定时价格指数与市场风险预警信息。

(三)整合“河南农业信息网”门户网站,建成一个“河南农业综合业务信息平台”。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政务信息系统整个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17〕116号)为依据,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以构建“大网站”、建设“大平台”、融通“大数据”为抓手,从全局上和根本上解决政务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烟囱林立、信息孤岛” 的问题。依托我厅“河南农业信息网”门户网站,将分散、独立的厅直属各单位网站统一整合为一个门户网站。建成一个“河南农业综合业务信息平台”,将厅直属各单位工作人员使用的政务业务信息系统接入“河南农业综合业务信息平台”,在不改变其应用形式的基础上,共享数据库出口,提取有效数据,完成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推动厅直属各单位之间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为分析研判、信息获取提供方便。

(四)开发建设互联网+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平台。2018年中旬,初步完成全省益农信息社管理平台、运营服务平台、第三方资源整合平台的研发调试,并完成已建的村级益农信息社的数据导入与SAAS服务。

在2018-2020年重点任务为:

(一)运营益农信息社。运营益农信息社主要做好以下4方面工作。

1.建立“政府+运营商+服务商”三位一体的推进机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建设、专业化运营的思路,创新运营模式,培育壮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诚信守法、有经济实力和运营活力的建设运营企业,健全政府与运营和服务企业的合作机制,三方合力推进信息进村入户。为农民提供免费或低价服务;服务商负责提供各类商业服务和通道服务,通过扩大市场规模获得收益。

2.开展四类服务。完善信息进村入户公益服务,应用12316三农服务热线、信息服务平台等渠道,精准推送农业生产经营、技术推广、政策法规、村务公开、就业等公益服务信息,协助开展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土地流转、农业综合执法等业务。完善信息进村入户便民服务,开展水电气、通信、金融、保险、票务、医疗挂号、惠农补贴查询、法律咨询等服务。完善信息进村入户电子商务,开展农产品、农资及生活用品电子商务,提供农村物流代办等服务。完善信息进村入户培训体验服务,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培训,提供信息技术和产品体验。

3.培训信息员。每个村级益农信息社至少有1名有文化、懂信息、能服务、会经营的村级信息员。由各县(市、区)农业部门委托运营商对村级信息员集中培训,主要依托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农村电商培训体系和应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民智能手机应用技能等培训项目,通过网络电视、电脑、智能手机等信息传播媒介,建立“上门培训+集中培训+网络培训”的多元化培训模式,对村级信息员分区域进行培训。

4.增强益农信息社持续运营能力。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依托运营商、服务商,拓宽经营服务内容范围,通过提供政策、技术等公益服务和培训体验服务聚集人气,通过代缴费、小额取款、物流代收等便民服务获取适当收益,并开展网店建设装修和运营推广,应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渠道资源开展产销对接、农产品上行等业务,提高信息员自身收入。

(二)管理运营网络体系。省农业厅将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建设运营、资源共建共享、风险防控、延伸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制度规范,指导全省各省辖市、县(市、区)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工作。同时,研究制定益农信息社管理办法,建立益农信息社登记、备案及管理考核制度,建立信息进村入户服务规范,明确公益服务职责、商业服务内容及标准、法律责任,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建设,有效防控技术风险、经营风险和法律风险,确保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安全规范推进和运行。

(三)促进各类信息资源融合共享。按照集约建设、集中部署的思路,依托政务公共云平台,充分利用我省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已有的政务服务、便民服务等功能和资源,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建设省级信息进村入户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开发公益服务、农村电商、培训体验等信息进村入户特色业务功能,并与国家信息进村入户公益平台加强对接。依托我省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省级信息进村入户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与教育、科技、财政、交通运输、商务、卫生计生、供销、气象、邮政等部门和科协等单位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对接社会化服务资源,推动电子商务、保险、金融等社会化企业网络服务系统资源共享。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农兽药基础数据平台、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平台有机结合,推动协同并进、融合发展,实现互联互通、开放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