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建议范文

时间:2023-10-17 17:24: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课外阅读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生课外阅读建议

篇1

论文摘要:建构课外阅读平台,提高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是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一环。我们农村学校可从四个方面进行落实:完善书籍管理,提供书籍来源;保证阅读时间,创设书香班级;选择适当读物,提高阅读效率;创设展示平台,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贯穿人的一生,它对提高人们的语文素养乃至文化素养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第四学段的学生要“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同时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可见,深入扎实地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是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一环。作为农村中学的语文老师,为学生建构一个良好的阅读平台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下面就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认识与心得体会。

首先,完善书籍管理,提供书籍来源

有米才可炊,有书才可读,基于这种认识,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因地制宜,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提供书籍来源。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班级图书柜,举全班之力,集小流成大渠。建成班级图书角。采取的方法可以是:1,订。就是班级开源节流,学生运用出售班级收集起来的废纸和废品挣得的钱以及学校给予班级的奖金订阅书籍期刊,如一些经典的学生必读书籍、学习报、优秀作文选等。2,凑,就是发动每个学生一个学期将自己的课外书籍2-3本集中登记存入班级书库。3,借,即从学校图书室借来相关图书并定期更换。4,换,就是和别的班级交换书籍,大家合作,扩大书籍的使用面。为了保证妥善管理,一定要选出认真细心的同学负责管理,制定图书管理制度,登记好同学借阅情况。尽量避免图书的流失和损坏。

有了图书柜,开展读书活动就有了基础,大家在班上借书,省时、省力、快捷、方便。有了它,大家也就有了一个资源共享、自由阅读、讨论交流的平台,课外阅读也就有了保障。

其次,保证阅读时间。创设书香班级

1 安排读书时间,时间是课外阅读的保证,我们每周安排一节课定为自由读书课,学生从班级书角中选择自己喜爱的书籍,不出班级自由阅读,看不完也可以带回家读;有时阅读课也可以到学校阅览室去畅游学校“书库”。为了不让读书课流于形式,一定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一花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可以分成几个小组,老师必须先培训小组长,让组长去组织、管理、督促,做到人人参与,个个读书。此外,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要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每周检查,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小组和个人,形成组内合作、组外竞争,全班合作、个人竞争的读书氛围。

2 减少课外作业,新课标指出“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多读整部书”的要求,据此,我们的作业应该做到精而少,尽量在课内完成作业,甚至可以“堂堂清”。以确保学生的阅读时间。当然,教师切不可盲目放任阅读,一定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习基础,不同层次的学生推荐相应的读物,让学生的阅读循序渐进,以确保阅读的质量。

3 教会学生巧用时间,学校生活是比较有规律的,一天当中,有些时段,看起来短,如果忽略了,就是浪费,但如果懂得利用,用在课外阅读中,阅读量就大大增加了。农村中学生大多数都是住宿的。每天的午餐后和晚饭后以及睡前半小时都是在闲聊、散步中度过的,保守地算一算,假设每天用上半个小时,就能保证“每星期不少于2万字”的阅读量,这个时间完全可以看几个历史故事、几篇优秀作文、寓言、报纸亦或几十页名著等,这样日积月累,不仅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也大大增加了阅读量,更是丰富了个人的内涵。

第三,选择适当读物。提高阅读效率

大文豪高尔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名言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知识、有修养的人,特别是想成为一个有学问、有学识和会做学问的“大家”,仅凭学会几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读好书、多读书,广泛涉猎,日积月累。中学生求知欲旺盛,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但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在当前浩如烟海、“良莠”并存的课外读物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思想状况、阅读能力、兴趣爱好,选择一些思想内容健康,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的书,既要读一些谈理想、人生、思想品德修养、介绍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的著作,也要读一些具有时代精神、反映时代风貌的文章。教师要适时、适地地进行直观宣传,使各种题材的优秀作品,走进学生的生活,使他们认识到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书世界,从而激发他们的读书欲望和兴趣,让他们主动接近图书柜,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借阅各种书籍,加深阅读兴趣。

同时,要注意配合语文教学,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我们要把读书方法的指导寓于课堂阅读教学中,以教材为依托,强化基本读法的训练,“授人以渔”,做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所谓拓展性阅读,就是在阅读教学中。以语文材料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学习与本文有关的课外读物,把原著推荐给学生,学生可以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地进行阅读。这样不仅能立体地理解课文。而且能激发起读名篇、名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如:学了《蚊子和狮子》一课向学生推荐《伊索寓言》;学习《社戏》一课,引导学生看鲁迅的小说《朝花夕拾》;由《出师表》到《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由《范进中举》到《儒林外史》;由《荒岛余生》到《鲁滨逊漂流记》等。在这一系列的介绍与推荐中,使课内的阅读教学成为课外阅读的凭借和依托,让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扩展与补充。 转贴于

第四,创设展示平台,激发阅读兴趣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实现的。即强调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不仅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而且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知识构建的指导者。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展示课外阅读成果的平台,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因此。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品味人生。在展示中感受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1 展示读书笔记

定期把优秀的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挑选出来。粘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

2 开展课前小演讲

让学生把近期读的文章、新闻或阅读感悟等用演讲的形式展示出来。

3 开展征文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征文比赛活动,在本校也定期开展征文活动。

4 举办“我读书,我快乐”的手抄报比赛

展现学生阅读个性的手抄报比赛在我校几度掀起,学生参加非常踊跃。

实践证明,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促进了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课外阅读不单是学生求取知识、开发智慧的便捷手段,还是提高学生素养、培养人格精神的有效途径,农村课外阅读的有效开展,虽然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程,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千方百计拓宽渠道,设法为他们搭建阅读平台,充分利用资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阅读的氛围,引导良好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长此以往,就一定能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提升思想品德。让阅读成为他们终身受益的好习惯,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2001版

[2]《教育科研专题研究与指导》,华龄出版社,高长梅

[3]史建国,《教育科学研究》第二期,2007

篇2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差异;语文;教学

G623.2

语文教学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阅读教学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在素质教育时代,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了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途径,因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小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的差异性,并以此为基础,为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的开展提出了建议。

一、小学语文差异教学概述

受成长环境以及个人因素的影响,每个小学生均具有其各自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以尊重与重视小学生特点为基础所展开的教学,便成为差异性教学。差异性教学是以人为本理念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要求[1]。

总的来所,小学语文差异教学主要有以下特点:

首先,要求平等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学生的差异表现在心理以及生理等方方面面。在心理方面,一部分小学生性格较为活泼,因此在课堂上表现也会更加积极,但同样存在一部分小学生,其性格相对内向,因此也就会缺乏与同学以及教师之间的交流。另外,从生理方面看,小学生的身高以及体重等均属于其生理方面的差异。教师要尊重上述差异,要避免以上述差异划分学生等级等问题[2]。

其次,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以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以及接受能力为例,一部分小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吸收能力往往较快,但同时也存在一部分小学生,接受知识同样需要大量的时间,针对上述不同点,教师要从教学目标的确定以及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规划等不同角度出发,尽最大程度的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要求,以达到全面培养小学生全面素质的目的。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差异分析

小学生课外阅读差异主要体现在阅读兴趣差异、阅读内容差异以及阅读风格差异等不同方面。

(一)阅读兴趣差异

不同小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不同。通过对某市某小学3到6年级的学生的调查发现,4个年级的学生均对课外阅读存在一定的兴趣,与对课外阅读无兴趣的人数相比,兴趣较高的学生数量较多,占据总调查人数绝大部分。但需要认识到的是,4个年级中同样存在差异,根据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长,小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也在不断的增加,这是小学生阅读兴趣差异的主要体现。

(二)阅读内容差异

小学生在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方面同样存在差异。通过对某小学3到6年级的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的调查发现,3年级学生较倾向于漫画类的课外阅读;4年级的学生更加倾向于科普类的阅读;相对而言,5年级以及6年级的学生则更加倾向于科普与文学类的阅读。由此可见,不同年级的学生在阅读内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三)阅读风格差异

不同年级小学生的阅读风格也存在差异。以阅读的独立性为例。四个年级中小学生在阅读中如遇到问题,均会采用请教的形式解决问题,但需要认识到的是,随着年级的增长,选择以请教方式解决问题的小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减少,6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通过自行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可见,随着年级的增长,小学生阅读的独立性也在显著提高。

三、基于课外阅读差异的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策略

针对小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的差异,在小学语文差异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实现。

(一)阅读教学中的差异教学

为在尊重不同学生的不同差异的前提下,提高小学语文差异教学水平,必须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阅读特点,为其提供具体的阅读内容。

以《我所知道的野生动物》一文为例。在这一节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喜好[3]。首先,针对喜欢漫画的学生,教师可以将种种野生动物以漫画的形式体现出来,同时使学生对于该课外阅读产生兴趣。另外,这对喜欢科普类文章的学生,教师可以将野生动物动物的科普材料提供给该部分学生。针对喜欢文学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引导其从文学的角度赏析作品。在每一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阅读完成之后,教师要将其聚集在一起,使学生之间能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进行沟通,以达到提高每一个学生阅读水平的目的。

在同一班级中,可以采取以上阅读方式,在不同的年级中,同样应根据学生的不同阅读兴趣展开教学,方法同上。

(二)写作教学中的差异教学

在写作教学中,同样需要重视差异性教学。以写作题材的确定为例,学生的阅读兴趣等方面的因素往往关系到其写作的特点,因此无论在任何年级的写作教学中,教师都不应单纯的设计同样的写作题材,可以放宽学生的写作权利,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自行确定题材来表现文章大意。上述措施的实施能够使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得到充分的尊重与发挥,对于差异教学效果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要从丰富自己的写作知识入手,针对不同学生的写作手法进行观察,并以其特点为基础,对其写作水平进行培养,以使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4]。

四、结束语

在考虑小学生课外阅读差异的基础上展开小学语文差异教学能够使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得到充分的尊重与发挥,这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够使小学生阅读以及写作等水平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由此可见,差异性教学必须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苏渊.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江苏省常州市城乡小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J]. 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3,07:35-38.

[2]丁锐,吕立杰,唐丽芳. 小学生阅读环境、投入与习惯的调查研究[J]. 基础教育,2016,04:71-81.

篇3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写作水平

【Abstract】Reading and writing closely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the students, through reading can improve 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edify sentiment, enjoy the pleasure of reading, and reading as the basis, to better writing. Primary school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students, all aspects of the habits, interest is in the training period.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seize the primary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to improve the writing level. In this paper, in light of its own in the Tibet area of teaching practice, aiming at how to through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to improve students writing level research.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students; reading; writing level

1 地区小学生写作水平低下的原因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深入人心,人们逐渐意识到,想要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主要还是要依靠学习者达成,在汉语教学中更是如此。对于地区的小学生来讲,多数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都会受到藏语的一些影响。例如很多农牧地区的学生都表示,在学习汉语语法时,经常会受到藏语语法的干扰,如藏语中没有介词、拟声词等,很多词的形式和用法也与汉语不同。在藏语中,在指人名词后面加上固定的助词便能够表示复数,但是在汉语中却不能这样表达。在句法方面,藏语中各个句子成分的位置也和汉语并不相同,例如藏语把“他喝了碳酸饮料”表达为“他碳酸饮料喝”,再如藏语把“你要对医生说什么?”表达为“医生你什么说?”在藏语和汉语的语法方面差别较大,藏族地区的小学生处于语言学习阶段,因此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很容易受到藏语的干扰,导致学生学习汉语感觉比较吃力,更不用说是用汉语写作了。

另外,汉语词汇与藏语词汇也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汉语词汇较为丰富,很多同义词在感彩、搭配、句法功能等方法都存在着较多差异,并且在汉语中有十分丰富的成语和惯用语等,例如“负荆请罪”、“拍马屁”等,结构简练,含义十分丰富,并且在汉语阅读材料中出现的频率较高,这些词语对于小学生来讲本身就比较难理解,尤其对于地区的小学生来讲,更加难理解和把握。通过对地区小学生写作情况的调查发现,多数小学生都认为写作是最难掌握的。小学生学习语言主要就是为了锻炼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听”和“读”主要都是依靠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相对容易一些,而“说”和“写”对于被动的领会与理解来讲,必须要通过灵活的掌握、语言性的技能来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情感与观点。在写作时,还必须要考虑音、形、义等多方面因素,这对于地区的小学生来讲是十分困难的。

2 提高地区小学生写作水平的建议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对于地区的小学生来讲,写作是学习汉语中难度较大的一部分内容。由于汉语语言与藏族语言在词语、句子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差别,因此很多地区的小学生在长期藏语环境的熏陶下,汉语写作水平较低。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写作与阅读之间的关系毋庸置疑,因此,个人认为想要提升地区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要通过课外阅读来实现。

2.1 加强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由于小学生不同于其他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学习习惯、思维能力、经历阅历等都较为薄弱,而对于生活在地区的小学生来讲,由于长期处于少数民族地区,周围的语言环境并不像其他地区的小学生一样,长期生活在汉语与藏语交杂的语言环境下,必然会对小学生学习汉语的能力有所影响。而课外阅读,正是能够为学生塑造出良好汉语语言氛围的一种方法。因此,教师应当通过课外阅读,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适当的课外阅读,让学生能够真实的感受到汉族文化、民族风情、地理人文等,不仅能够让地区的小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熟悉汉语的表达方式,同时还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一些精美易懂的文章,让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汉语语言的魅力,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能够获取到广泛的知识,为学生的写作积累素材。教师可以通过在班级中建立起图书角,鼓励学生互相借阅图书等方式,让学生的词汇量得到充实,同时活跃写作思维能力,将学生的阅读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中,同时要迁移到课外。不仅能够解决地区小学生对汉语语言的理解困难问题,同时还能够为学生今后在写作过程中积累大量的素材。

2.2 用课外阅读促进写作。贾志敏曾经说过:“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反问,讲清句子的结构、含义,让学生懂得怎样准确的选择词语,写出流畅的句子,扎扎实实打好写作的基础。”也就是说,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外阅读来促进学生的写作。在进行作文指导教学时,要教会学生怎样捕捉到阅读材料中的重点,将阅读与练笔相结合,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悟出情感、悟出道理,然后再在写作过程中,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个人认为,仿写是一种读写结合的较好的写作方式,同时也是能够提高地区小学生习作能力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由于地区小学生的汉语水平普遍不高,因此如果让学生在没有模仿对象的情况下,自己进行写作是较为困难的。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优秀的课外阅读材料,然后选择其中容易理解的片段,让学生来进行仿写。仿写的途径较多,例如对人物外貌的仿写、人物神态的仿写、心理活动的仿写等。从学生的角度来讲,不仅有固定的模板可以供自己模仿,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与写作能力。先扶后放,先学再仿,最后在从仿到创,通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便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积极性。另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特色日记的任务、看图作文的任务等,让学生能够先进行实践,再从实践中总结出一些道理与感想,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能够有东西可以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交流合作呢你,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具备写作的欲望,进一步培养学生写作的习惯。

3 结束语

小学生的作文教师是一项长期性的教学工作,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特点与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有选择性的进行写作训练。本文通过对地区小学生写作水平低下原因的分析,提出一些通过课外阅读来提升写作水平的建议,希望能够为教学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林海英.加强阅读与实践活动,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2,04

[2] 罗芳.农牧区小学生韩语学习目标、困难及对策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2

篇4

一、现阶段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现阶段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情况并不乐观。课外阅读作为一种良好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的阅读活动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和自发性,还缺少必要的具体的指导;甚至有的学生还没有走进课外阅读的领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小学生的阅读习惯还没有养成。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要他们静下心来看书,确非易事。由于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不够密切,大部分学生只是在老师的要求下去读,还有一部分学生即使老师要求也不会去读。一些家长又不了解课外阅读的要求,从而也无从指导督促,因而造成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涣散。

2.小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短,阅读量少。一方面,由于有些学校实行任教学段小循环制度,导致一些教师只注重课堂教学的研究,在乎教学成绩,而把课外阅读这一块广阔的领域丢给学生自己,使得学生的阅读处于混乱无目的的状态。另一方面,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没有开设专门的阅读课,教师也没有机会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使得学生的阅读活动无法由课内逐步向课外过渡。

3.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材料不会选择,范围窄小。在课外阅读这一方面,教师总是任由学生自由选择课外读物,缺乏实际引导,而我们的家长们也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能为孩子买习题,舍得为孩子的吃、穿、玩花钱,却很少有主动为孩子买课外读物的,更不会为孩子的课外阅读进行选择和指导。

4.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差。一方面,很多学生并不爱看书,他们读课外书籍,也是因为老师和父母的规定而不得不读,即使捧起书本,也不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种没有兴趣的阅读何谈效果。另一方面,一些孩子虽然喜欢阅读,也是为了看“热闹”即消遣性阅读,不记笔记、不摘录,极少数学生有读书笔记也只能写到摘抄好词佳句,很少有写心得体会的。再次,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还不能迁移到课外阅读中,有的该精读的不知如何精读,草草读过,不求甚解;只需略读的却又抓着不放,浪费了不少时间。

二、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对策

当代教育工作者陈谦在《学生课外阅读误区的矫正》报告中提出,课外阅读要预防“功利性阅读”,坚持一个“博”字;控制“休闲性阅读”突出一个“悟”字;改变“一次性阅读”,讲究一个“熟”字。由此可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因此今后我们必须加强课外阅读的管理和指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议学校开设阅读课。给学生创造阅读的机会和时间,多举办几次阅读交流会,写心得体会或读书笔记等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现在各学校开展的“书香校园”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动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希望能够持之以恒,发扬光大。

2.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不同方法进行阅读。如:勾画法、摘录法、剪辑法、写体会等,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3.家校互动。学生的课外阅读一般都在家中进行。因此,一定要争取家长配合,帮助学生选择有益的阅读书籍并能督促、检查和孩子交流阅读的内容。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设置了这样一张表格,请家长每周填报一次,配合拓展学生课外阅读,效果很明显。

这样老师和家长共同对学生进行监督、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就落到了实处,时间长了孩子的读书习惯自然也就养成了。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作文教学

在小学时期,由于小学生的语言、文字储备有限,同时生活经验、阅历等方面的积累也不丰富,因此对于小学生的写作教学一直是个难点。而通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拓展、语言的积累、语用能力的提升,以至形成较强的作文能力。本文针对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及意义进行研究与探讨,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课外阅读对提高小学生语文作文能力的作用

1.帮助学生完成语言的积累,为作文打下语言基础小学生在写作文时,往往因为词语句子等积累得少,语言单调,词汇匮乏,而不能写出好的作文。通过适当的课外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语言词汇的积累。学生如能坚持记读书笔记,把读到的好词好句记录下来,天长日久,就会形成学生自己基础的语用能力,把这些语言自觉地应用于语文的写作过程之中,为自己的文章添彩。2.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拓展,丰富见闻、阅历许多小学生作文写不好,除了语言积累不够之外,另一个主要原因还是生活阅历不足,缺乏对生活实际的深刻认识,而教材提供的信息量又是有限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更何况正处于小学阶段,对生活中的各类事物等缺乏足够的认识的小学生呢。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对自己的生活经历,日常涉猎范围的事物认识不清,难以在写作时恰当地组织起足够的写作素材,造成其作文内容偏于简单,枯燥。这些其实都是其日常生活经验单一导致的结果。因此,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对此进行弥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拓展,生活见闻的丰富积累,增加生活经验,为写作积累生活素材,开阔眼界。3.课外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审美能力,提高鉴赏力,激发写作兴趣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学生所接触的好的文章,本身也起到范文的作用,给学生进行写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也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学者专门对阅读的作用进行过实验分析,发现只有当阅读的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能形成语言能力。可见,单凭教材有限的文本内容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语言发展能力提高的需要的。而充分地参与课外阅读,让学生在书籍的海洋里徜徉,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审美能力,提高鉴赏力,激发写作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写作的意识,对于提高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篇6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天津市教科院最近公布了一项对市1435名中小学生阅读状况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量普遍不足,仅有30.5%的中小学生喜欢课外阅读;课外书“魅力”不敌看电视;年级越高课外阅读量越少;课外阅读重读图轻读文;阅读“大部头”作品感到吃力等。看到这则报道后,我也对班级里的学生进行了一个有关课外阅读的调查,以下是了解到的一些情况:

1.从阅读兴趣来看,问及你课余最喜欢做什么时,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了看书,三分之二的学生依次选择了看电视、参加文体活动、上网等。这说明游戏、网络、电视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大。

2.从阅读的感受来看,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看书是一种快乐,也有少数人看书的范围是家长或老师规定的,而他们却觉得不想看这些书,认为这是一种负担。

3.从课外书的种类来看,学生阅读的大多是较为浅显的,品位不高的书籍。学生喜爱的书籍依次是幽默故事、惊险侦探故事、小说及童话、自然科学故事、历史故事。那些图文并茂、轻松时尚的漫画类与卡通类口袋书备受追捧。

4.从课外书的来源看,从书店购买课外图书是小学生课外书籍的最主要来源,参加调查的同学都从书店买过书。还有一些同学已经学会在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角借书,扩大阅读范围。另外也有从同学处借阅的。

5.从阅读的时间来看,大部分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每天不足20分钟。根据调查,学生的作业相对偏多,虽然课外书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只能从周末抽出一丁点时间看一小会儿书。

6.从阅读的习惯来看,许多学生阅读只凭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学生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收技巧,用到写作上。更有甚者,事后有时连书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都讲不清楚。

二、针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思考

1.积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阅读的基础。首先要允许学生自由阅读,激起学生的阅读动机。平时,老师可以撷取文中精彩片段朗读,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或在班中树立典型来激励学生。可以每周抽出时间,让学生阅读课外书。也可以经常开展读书活动,如引导学生制定一份近期阅读计划,制作好书推荐卡、读书卡片、书签、读书小报等。

2.努力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

学生应有充分的读书时间,以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首先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其次,教师布置作业要精,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分层要求。而且应该为课外阅读留出适当的时间和布置适当的任务,使课内外紧密结合,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这样的有机结合下,培养得更加深厚。同时教师也要做好家长的工作,转变家长“缺啥补啥”的功利性阅读观念。

3.重视推荐学生的阅读书目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差。作为教师,须做好读物推荐工作,帮助学生借阅或购买。在推荐课外读物时应加强与课内阅读的联系,还要注意每一级段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以及不同对象的不同阅读爱好。如果强制性地安排同样的书阅读,肯定会有不少学生不喜欢老师推荐的书,不喜欢书便不会有兴趣,便不会认真去看,结果只能是看了也等于没看,浪费时间和金钱。

4.亲子阅读打造家庭读书氛围

家庭在课外阅读中承担了很重要的任务,家长有责任来营造家中浓郁的阅读氛围。教师可以向家长建议:①家长每天与孩子一同阅读不少于20分钟,阅读形式可以是让家长给孩子朗读,或者让孩子给家长朗读。②每周带孩子逛一次书店,或者带孩子到家中藏书较多的朋友家中,或者让孩子学习约好朋友同去图书馆、书店的习惯。③每月浏览一本孩子阅读的书籍,做到经常性地与孩子交流沟通。

5.科学引导学生的阅读方法

篇7

现实生活中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关注程度很低。有调查表明,59.2%的学生只用很少的一部分时间来阅读课外书籍,甚至有6.2%的学生阅读时间为零。在竞争激烈的应试压力下,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而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更不容乐观。

笔者曾经从事一段时间学校图书管理工作,对学生在阅读方面的习惯有一点点了解。由于刚刚经历了“5.12”汶川大地震,学校校舍经历灾后重建,原来的图书资料几经搬迁杂乱无序,无法对学生马上开放,经常有学生饱含期盼的询问:“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借书呢?”,图书整理归类工作在学生的热切盼望中终于完成了。刚开始开放借阅的时候,学生很踊跃,图书室门前像过节一样,借阅队伍虽然排起了长龙,但学生依然兴奋的等待着,直到选到自己中意的书籍才离去。这样的现象经过一个月以后,就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借阅人数急剧下降,从刚开始的几乎100%借书到只有10%不到的学生来借书,有的时候甚至没有人来借。看来农村小学生中有课外阅读习惯的人还是比较少的。

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以下特点:

一、课外书籍少

只有很少的同学家里有少量的课外书籍,一部分学生家里除了学校发给的课本以外再没有别的读物。

二、课外阅读时间少

一般学生空闲时间都用于玩耍和看电视等,没有安排一个比较固定的阅读时间,还有的学生认为作业太多了,做完作业就没有时间看课外书了。

三、长期坚持课外阅读,并形成阅读习惯的小学生很少

四、课外阅读书籍局限性很大

通过查阅学校图书借阅记录看到,学生借阅频率最高的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天上掉下个猪八戒》、《神厨小富贵》、《美人鱼》等,一般都是知名的国内外经典的文学作品。

五、老师和家长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关注度不够

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安排课外阅读的比较少,即使安排了也没有检查阅读效果,学生很少把它当成书面作业一样看待。家长对于课外读物也很少关心,偶尔有孩子特别喜欢的书籍在孩子的央求下买一本。老师和家长一般很少向孩子推荐课外读物。有的家长甚至担心孩子因为读课外书籍而耽误学习,禁止学习阅读课外书籍。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心理学研究认为:“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语言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也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这种技能是取得学业成功的基本条件。”因此小学生课外阅读不但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还有助于学生智力的提高。古有匡衡“凿壁偷光”而成为西汉大学问家,近有主席爱书爱读书而成为一代伟人,其所作文章、诗词歌赋引经据典,堪为世人文学创作的典范。

对于小学生课外阅读已经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低年级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中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高年级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的几点建议:

一、教师要在学生课外阅读方面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从学生喜欢看的书籍可以看出,学生注意的书籍主要是自己从不同渠道得到的信息反馈,如果没有这些信息学生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书籍。因此老师和家长要尽可能多的了解不同体裁、古今中外的一些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将这些好的文学作品介绍给学生,激发孩子们对课外读物的兴趣。要在家庭和学校形成阅读的氛围。很多喜欢书的学生其家长也喜欢读书,小学生一般有从众心理,大家都在做的事情,他自己即使不喜欢也会慢慢被感染。

二、改善学生阅读的条件

目前农村小学图书室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不断增加,但是利用率不是很高。因为图书室借阅一般是提供给学生书目,而没有必要的内容介绍,学生选择书目时只能看书名,不利于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因而一方面有条件的学校应该实行开架借书,允许学生自由进入藏书室选择书籍;另一方面在班级设立书架,由语文老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书籍,学生在班级书架自由选择阅读,学生看后互相介绍交流,灵活性更强;第三,家长要为孩子选购一些必要的课外读物,增加学生阅读的渠道。

三、开展读书活动

读书活动的设计最好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有老师这样做的,先提出阅读的书籍的数量要求,然后对每阅读完成一本书的同学发给一个带卡通图片的阅读章,阅读完10本书的同学可以兑换一个“荣誉金牌”,获得“荣誉金牌”的同学可以免除一定量的语文作业。于是学生的兴趣大增,班级参加阅读的学生数量急剧上升,阅读的风气也形成了。开始还有人担忧这样做是不是会造成学生学习成绩的下降,结果表明课外阅读不但不会因为少做一些作业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全班学生学习成绩反而进步很大。

篇8

关键词:提高认识 ;激发兴趣 ;营造氛围 ;树立榜样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也深深地体会到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性及指导学生有效阅读的必要性,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更是培养其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那么,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阅读的习惯呢?我在多年的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在学校,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一)提高教师自身对课外阅读的认识

现实生活中有部分语文老师对课外阅读的理解,在认识上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很多教师只重视课本知识的传授,“一心只教圣贤书”,他们恨不得孩子每分每秒都在听写、背诵、默写……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他们认识不到课外阅读与提高教育质量的关系,认为只要抓好了书本上的知识,就能提高教学质量。还有部分老师甚至认为课外阅读是浪费学生的时间。也有部分老师认同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是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系统的引导。因此,作为一线老师,首先要认识到课外阅读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列宁说:“儿童的本性是爱听美妙的童话故事,任何童话故事中都有它现实的成份。”故事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窗口,是增强孩子记忆的添加剂,更是孩子想象力的源泉和语言发展的激素。

我充分利用每节语文课前的两分钟时间给学生读一个故事。孩子的天性富于幻想,动听的故事一旦进入心中,将幻化出神奇的力量和无穷的魅力。我准备了那些篇幅短小,主人公是小动物的故事先读给学生听,不需要他们明白故事的寓意,只要喜欢听就足够了。当一个故事读完时,学生眼中有了期待,期待老师再读一个,那么我就鼓励他们在家长的帮助下自己阅读。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下,有的学生逐渐喜欢上了阅读。

(三)为孩子营造读书的氛围

由于班里没有专门的书柜,我想办法未班级做了一个书柜。书柜做好后,我就组织学生共同参与,组建自己的班级图书角。我带头把家里看过的图书拿到班里补充班级图书角,学生看见,老师也在给班级捐书,他们捐书的积极性更高了。很快,我们班的书柜里就有了150多本图书。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身教重于言教,只有酷爱读书的老师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想要让孩子多读书、爱读书,教师首先要是一个爱读书的人,才能为学生作出表率,用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两年多来,我利用晨读时间与学生一起读书。我要求学生每天早到十分钟,阅读自己喜欢的故事书。每天我也会提前进教室和学生一起阅读课外书。一开始,总有几个学生心静不下来,老想找周围的小朋友讲话,但看到老师和其他同学都在认真读书,不愿意理他,时间长了,也慢慢的被这种读书的氛围所感染了。

二、在家庭,为孩子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一)提高家长对阅读的认识水平

当前,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家长禁止学生看与课程无关的书,害怕因此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成绩,这种观点是极端错误的,也是非常有害的。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让家长明白,加强课外阅读不但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反而可以发展学生智力,从而促进各科知识的学习。

在每一次的家长会上,我都会用生动的实例给家长讲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课余时间利用网上论坛、书信、校讯通等方式指导家长一同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首先让家长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学生将来的学习有多大的影响,从而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每周我还会留一个特别的作业,如让家长带孩子去书店看书,只有家长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才会为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供一定的保障。 2.根据家庭条件,设立家庭图书角。

我们班的大部分孩子家境都不是太好,有的孩子别说是有一间书房了,连一个书桌都没有。我建议家长在家里给孩子找一个放书的空间。书要放在显眼位置,孩子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可以是一个小柜,一个纸箱等。这一地方必须是开放的,干净的,新鲜的,让孩子感受到轻松自在舒适,光线不要太强;摆上孩子喜欢的图书、小本子、纸张等学习用品。有了这个角落,相信肯定能吸引孩子关注的目光。家长还应及时为孩子更换适合其年龄特点的书籍,慢慢地他们学会了摆放书籍,明白哪些书适合自己看,书便成了他们的朋友。

(二)亲子共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

其实,想让学生长久地喜欢读书,还有其他许多的方法,其中最便捷的方法之一就是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因为稳定的阅读习惯需要父母的参与和支持。

篇9

一、问题的提出

课外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提高学生文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正确地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一、二年级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三、四年级阶段的要求是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五、六年级阶段要求学生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阅读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终身学习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课标》在教学建议中还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然而,由于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涉及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存在的问题也很多,距离《课标》的要求还很远。尤其是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更突出,为了更好的了解农村陔子的阅读情况,我对本校中高年级随机选取100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的目的:

一是了解我校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二是通过调查,了解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以利于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提高教学质量。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我校课外阅读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

2、学生阅读兴趣不高、能力低下。通过调查发现,喜欢课外阅读的占23%,绝大多数学生读课外书只看情节,走马观花,能够查字典或问别人弄清意思的占10%,作读书笔记的占5%。

(二)出现原因有以下几点:

1、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

一直以来,课外书被认为是闲书,对提高学习成绩没有多大作用,没有阅读的兴趣。同时,学生的课外阅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是在教学活动中,大多数语文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漠然视之,读也是放任自流,使得学生不会读。久而久之,学生对阅读渐渐失去了兴趣,更谈不上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2、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来源匮乏。首先是学校藏书数量少,内容陈旧,而且大多数学校图书室未向学生开放,学生想读书却无处借阅.其次多数学生家中没有图书,学生放学回家想看书却无书可看,再加上有好多家长认为课外书是闲书。

3、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各级学校教师不能给学生提供阅读的条件和机会,一味地应付抽考、会考,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语文和数学两科的课业学习上,课外作业挤占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就连节假日也要对付大量的家庭作业,学生想读书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同时,许多家长也认为读课外书籍影响学习,因此,不让学生看课外书,一旦发现,轻则没收,重则毁掉,学生在家里想看书也不敢看。

四、调查总结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可能改变的办法有以下几点:

1、培养兴趣:不同的学生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所以教师不仅要熟知图书的内容,更要加深自己对书的感受,这样在推荐图书时才能游刃有余。在国外,如果孩子不喜欢阅读,人们不会认为是孩子的问题,而把原因归结为家长和老师没有为他创设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没有发现他喜欢和感兴趣的阅读材料。那我们,要使学生的阅读成为悦读,该怎么做呢?有爱看书的父母,才有爱看书的孩子。家长读书、看报、上网无疑是孩子无声的榜样,在家长的潜移默化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就更爱看书,写作能力也强。如果家庭中缺乏读书的氛围,怎么指望孩子喜欢看书呢?这种要求孩子努力学习,家长自己放弃学习的情形目前在我校一些家庭中并不鲜见。

2、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建设,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改善办学条件,为农村中小学配套足量的图书,建好图书室、阅览室,使学生有足够的课外阅读资源.

3、各级学校领导、教师应转变观念,努力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形势,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丰富学生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而这些都有赖于学生的课外阅读,因为课内学习毕竟是有限的。

篇10

一、忽视了课外阅读的意义

大多数学生和家长认为,考试内容在语文教材范围之内,学好教材考出好成绩就万事大吉了,课外阅读是浪费学习时间和增加孩子负担。更有甚者认为看课外书是不务正业,阅读就要阅读语文教材。

二、课业负担挤压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精力

应试教育的现状,造成小学生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如何取得好的考试成绩上。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每天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早上上课,中午应付题海作业,下午上课,晚上还要应付比中午更多的作业,一周盼来的双休日还有名目繁多的各种兴趣班在等着他们。在这样情况下,学生哪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来感受课外阅读的乐趣呢?

三、缺乏对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和引导

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主要依赖于家长和教师的正确引导和肯定的评价。在实际中,教师和家长并没有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及时发现和保护。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学生课外读的都是闲书,不予支持和鼓励,更没有去积极地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这种认知导致教师和家长忽视了学生的兴趣,严重挫伤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的课外阅读成为“悦读”呢?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我结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和思考,总结出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明确课外阅读的意义

要想让学生感知课外阅读的意义,就要让他们从内心里真正爱上课外阅读。因此,教师可在语文课、班会课、文体课等时间适时插入一些教材之外的有趣故事等,诱导出学生的兴趣点,并说明这样的小故事通过课外阅读就可以看到很多,让学生感受到课外知识的奇妙与有趣,从而爱上课外阅读。同时,教师还应通过召开家长会等方式影响学生的家庭,使家长充分理解和支持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可建议家长开展家庭阅读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课外阅读的“气场”, 给学生以良好的熏陶和感染,甚至和孩子共读一本书,读后一起交流读后的感受和体会,共享阅读的快乐。此外,教师还要消除家长“课外阅读对考试无用”的错误观点,举例说明班里喜欢课外阅读的学生作文成绩比不喜欢阅读的好,从而使家长了解课外阅读对提高考试成绩是有益无害的。

二、合理安排,为学生预留阅读时间

小学阶段的学生天真烂漫、活泼好动,最渴望的就是尽情玩乐,但每天的课程、每天的作业,对他们来说并不轻松。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合理安排阅读时间,保障他们的阅读精力,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只花一学期二分之一的时间就教完了教材,其余的时间都用来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这是非常值得借鉴的。我在班级内部进行了尝试,通过合理安排教学课时,节省课堂时间,在每周五下午的语文课,专门安排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这样就把时间交给了学生。此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在课外利用点滴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让他们懂得“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就会有的”,可以根据挤出时间的多少,合理安排阅读量。起初,很多学生有些抵触情绪,有被逼迫阅读的感觉。但经过三周的坚持,学生课外阅读的自觉性、积极性普遍得到了提高。事实证明,这样不但没有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且让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倍增。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热情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苏霍姆林斯基)因此,在学生阅读之后,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对他们的努力给予充分肯定,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快乐地投入到课外阅读当中。在实践中,我的主要做法有:定期召开班级读书会,让学生介绍自己最近读的好书;利用奖励手段,肯定阅读成绩。比如,奖励给最努力的学生“阅读小公主”“阅读小王子”等荣誉称号,或者进行物质性鼓励,奖给学生一本有趣的书、一支钢笔、一个作业本等。这些方法代表了教师对这些爱好读书的学生的肯定和赞扬,会在全体学生心中树立一个榜样,激励他们向这些榜样学习,促进学生今后积极阅读课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