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的心理辅导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17 17:24: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残疾人的心理辅导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残疾人的心理辅导方案

篇1

    本研究首先对河北省初中聋生的人际交往现状进行了调查,然后重点运用班级心理辅导对初中聋生的人际交往进行了干预研究。

    研究目的:调查初中聋生人际交往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以便针对性地展开团体干预。探索适合改善初中聋生人际交往现状的切实可行的团体辅导方案并验证其成效。

    研究一: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中学生自尊量表》,随机抽取河北省特殊教育学校201名初中聋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河北省初中聋生人际交往结果与健全初中生研究结果相比,在人际交往的社交回避与苦恼两个维度上均显着高于健全初中生,初中聋生人际交往状况明显差与健全初中生。初中聋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自尊关系密切。可见有必要对初中聋生进行干预,以期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研究二:被试为石家庄特殊教育学校初二的两个自然班,一个为实验班,一个为对照班。实验组接受规范的人际交往班级心理辅导,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处理。在实验前收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测数据,团体辅导结束后,收集其后测数据。在团体辅导结束1个月后,对实验组进行追踪测验。研究采用的工具为,《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中学生自尊量表》、《团体咨询领导者领导效能评估表》和自编的《同学间互动检核表》。

    研究结果:人际交往班级心理辅导对提高初中聋生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健康水平、自尊水平效果显着,并且具有持久效果。本研究中设计的人际交往班级心理辅导方案,是一套切实可行的聋生人际交往干预方案,经过修订可以在特殊教育学校聋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人际交往;班级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自尊

    引言

    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人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与社会相适应的过程,是一个与他人发生社会关系的过程,这个过程具体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人际交往可以影响人的发展。中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人际交往是他们了解、认识社会最直接和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他们的人际交往现状如何,将极大地影响其未来的人生发展之路。但现实生活中中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却不容乐观,而聋生的人际交往存在更多的问题。目前我国对聋童人际交往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对其现状、意义和影响因素的调查和分析上,少数的几项对聋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的研究,也只是从理论上分析了提高人际交往水平的方法。大量实践已证明,团体辅导优于其他形式的心理辅导和教育辅导。本研究在调查了解初中聋生交往现状的基础上,探索适合改善初中聋生的切实可行的班级团体辅导方案,通过实施人际交往班级心理辅导,让聋生学会交往的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改善聋生的生活质量,进一步体现对该群体的人性关怀。

    1问题提出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特殊儿童的教育与研究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人士的重视。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课题指南将特殊儿童多元化教育需求研究等作为重点研究课题,可见我国对特殊儿童教育的重视程度。聋人学生作为残疾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方面都具有特殊性。我国聋人(即听力语言残疾)有2千多万,约占残疾人总量的1/3[1],提高聋人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对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青少年与同伴、父母、教师、陌生人的交往是其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它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技能的获得、学业成就、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聋童的人际交往不仅能够发展聋童的社会能力、提高适应性,而且对聋童的情感、认知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语言的学习具有独特的作用。众多研究表明聋童的人际交往问题是比较严重的。聋童中性格孤独,不愿与伙伴玩的人数远高于正常儿童,所占比例为45.2%[2];其焦虑程度远高于普通学生,焦虑倾向集中体现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冲动倾向、身体症状等方面[3],其原因是听力和表达能力的降低,限制了他们与人交流的机会、社交活动减少,生理上的缺陷使他们产生自卑感。心理咨询大师卡尔.罗杰斯曾经说过,20世纪人类社会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小团体运动”[4]。通过团体经验,人们可以重新探索自我、发展潜能,团体提供了人格重塑的机会。勒温提出人际关系的训练在现代社会非常重要,但又是被忽略的领域[5]。

    大量实践[6][7]已证明,团体辅导优于其他形式的心理辅导和教育辅导。班级心理辅导以班级为单位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良好的交往环境,采取活动的形式,对解决学生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可以提供知行合一的指导,学生自主自觉,感同身受,特别有利于学生克服社交障碍,塑造良好的人际交往品质,提升自我。对于那些不善社交的学生来说,团体气氛有利于使成员感受关怀、信任,体验被人关注的感觉,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交往品质,获得情感支持,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然而,目前在我国大陆对聋童人际交往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对其现状、意义和影响因素的调查和分析上,少数的几个对聋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的研究,也是从理论上分析了提高人际交往水平的方法,将团体辅导用于培养聋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还没有一例。鉴于团体辅导的蓬勃发展及其已经被证明的有3效性,我国对特殊群体儿童教育的重视及聋生人际交往现状急需改善,迫切需要我们对初中聋生进行人际交往班级心理辅导。

篇2

一、工作目标

围绕党和十八届四中全会、体会委十届五次全会、省委第七次藏区工作会、州委十届六次全会、县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把群众工作“六大活动”与维护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六大活动,围绕“固化成果、提升实效”工作主题。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县,广泛开展募集慈善资金,帮助困难群众,引导发动群众主动参与幸福家园的建设,推进爱心帮扶活动,实现爱心帮扶全覆盖、常态化。

二、具体任务

按照文件要求,继续做好结对户爱心结对工作,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深入亲戚家中了角民情不少于2次,单位责任人联系寺庙看望慰问不少于2次,看望“三无”人员、农村“五保户”、残疾人、重特大疾病患者等困难群众不少于2次,林业党支部深入结对村支部开展工作不少于2次。进行动态结对,动态管理。及时进行心理辅导疏导,并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工作,帮助解决其遇困难和问题。

三、主体对象

局长为组长。结对帮扶的对象为:色威乡困难户、孤寡老人、孤儿、“三无”人员和“五保户”。

四、实施步骤

2015年1月—2015年月,深入推进爱心帮扶活动。加强与爱心结对孤儿监护人的沟通,关心了解结对认亲孤儿的生活、学习情况,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定期与其相处交流,帮助其疏导心理,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其积极向上,为其创造健康成长的环境和氛围。一是大力推进确保帮扶对象全覆盖,进一步核准孤儿、“三无”人员和“五保户”基本情况,及时兑现落实帮扶资金,切实解决爱心帮扶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扎实高效推进爱心帮扶活动。

五、工作措施

(一)全力确保孤儿帮扶全覆盖。做好孤儿建立档案工作。抓好孤残儿童康复治疗,为孤儿和困境儿童提供帮助,切实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并在全县范围内宣传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因地制宜地推进老年福利事业的发展。加强对符合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条件的寺庙残疾僧尼和困难僧尼普查登记工作。不断完善慈善政策法规。大力支持和培育基层慈善组织,促进全乡慈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大力开展“爱心慈善月”和“爱心慈善日”活动。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创新筹资机制,做好帮抚单位的协调力度,发挥援建机制作用,搭建爱心慈善平台,与各方沟通顺畅、操作阳光高效的工作制度,规范管理使用爱心帮扶资金。积极发挥志愿者服务队作用,充分展示志愿者新风貌、新形象,建好长期服务困难群众的志愿者队伍,实现爱心帮扶活动由政府引导参与向全社会主动参与转变。进一步健全制度,畅通渠道,基本建立长效机制。

篇3

以党的十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主线,以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素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为着力点,形成“学雷锋做好事,人人争当志愿者”的良好社会人文环境。

二、成立组织

为加强文明单位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支行成立文明单位志愿服务领导小组。支行行长任组长,分管副行长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任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秘股,向海清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三、工作内容

文明单位志愿服务主要围绕进农村、进社区、文明交通行动、文明素质教育、公益活动等内容开展。

1.志愿服务进农村。按照支行的结对帮扶村,首先要成立结对帮扶领导小组,对所包村进行调研,制定帮扶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对村里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进行关爱行动。开展文明素质教育,评选文明家庭和好媳妇、好公婆,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制定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开展“清洁家园”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新农村建设,创建文明村镇。

2.志愿服务进社区。支行在做好所属小区的志愿服务工作的同时,对一些大型小区进行结对共建。与“结对共建”的小区主动联系沟通,积极为小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小区服务项目包括:扶弱扶困类服务,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下岗职工、低保户等特困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扶;便民利民类服务,面向责任区域内全体居民及社会单位的医疗保健、家电维修、职业介绍等服务项目;精神生活类服务,面向社会、市民的宣传教育、文体娱乐、心理咨询、交心谈心等服务项目;治安稳定类服务,面向小区居民及社会单位的纠纷调解、治安巡逻、协警联防、防火防毒、预防疫情、抵制非法活动等社会服务;环境保护类服务,面向小区全体居民及社会单位的小区环境净化、绿化、美化等服务项目。争当创建文明小区的宣讲员、小区文明交通的协勤员、小区环境卫生的保洁员、小区优良秩序的维护员、小区安全保卫的巡访员,让居民在参与中感受友谊和谐,看到社会美好,享受幸福生活。

3.文明交通志愿服务。结合公安交巡警部门创建示范标准岗活动,组织青年文明交通志愿者围绕不闯红灯、文明礼让、拒绝酒后驾驶等主题开展文明交通公益活动。严格按照“三红一哨”标准,规范站姿;要积极营造气氛,加强宣传,发扬志愿者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创建文明畅通和谐的县城交通环境。交通志愿者在执勤点的出勤人数每天不少于5人,1个队长,4个执勤员。

4.专项志愿服务

(1)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以家政服务、精神抚慰、养生保健、医疗义诊、户外健身、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按照就近就便原则,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的方式,组织志愿者开展个性化、专业化志愿帮扶活动。组织开展“邻里一家亲”活动,把空巢老人接到家中,或者到敬老院、托老院里,通过“假日联欢”、“爱心父母”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让孤寡老人感受关爱,体会亲情。

(2)关爱农民工及其子女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专业志愿服务队,在法律维权、健康咨询、心理辅导、开展文体活动方面出实招、办实事,着力改善他们信息闭塞、维权意识淡薄、精神文化生活单一等状况,减轻他们生活压力和焦虑感。

(3)扶困助残志愿服务活动。采取结对帮扶的方式,组织志愿者定期联络、看望结对残疾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使广大残疾人真切感受到人间真情和社会温暖。

(4)关爱未成年人成长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文明礼仪普及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围绕社会礼仪、生活礼仪、涉外礼仪、职业礼仪、校园礼仪知识,深入基层进行宣讲,在全社会树立注重礼仪、热情友善、文明礼貌的良好风尚。

(6)“清洁家园”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小分队,宣传生态文明观念和环境保护知识,号召群众共同参与,推动城市绿化美化,清理脏乱、整治污染,共同搞好城市公共卫生。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加强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真正做到“单位有人管、人员有注册、活动有组织、工作有登记”。

支行把志愿者服务活动作为一项长期性、重要性工作认真部署落实。

2.部门配合,形成联动。支行按照工作的安排部署,切实负起责任。志愿服务的工作情况将作为年度文明单位考核复查的一项主要依据,对组织不力、虚以应付的股室,给予批评。

3.选准载体,注重实效。真正做到“常年有点位、月月有安排、周周有活动”,从而使志愿活动抓出实效、形成特色、创出品牌。

篇4

【关键词】 残疾大学生;就业;存在问题;就业指导;融合教育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残疾人通过高考迈入了大学的校门。他们毕业后与健全人一样有了平等参与社会竞争,为社会服务、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同时,国家也对残疾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多项支持性政策,帮助残疾大学生实现就业。但是,残疾大学生的就业与健全大学生相比仍然十分困难,他们的就业率、就业质量都远不及于同类和同专业的健全大学生,即使就业也大多学非所用。

影响残疾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很多,而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的落实直接影响到残疾大学生的就业,因此完善高校对残疾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残疾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本文作者对武汉理工大学残联相关老师进行走访,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对高校残疾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现状、问题以及如何在融合教育的背景下推进残疾大学生就业指导进行分析。

一、现状

残疾人就业是全世界的一个焦点问题,我国也不例外。据了解,目前在普通高校和特殊教育学院的残疾大学生不足2万人,仅占我国残疾人群体的约0.2%[1]。目前,举办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形式有:(一)普通高等学校建立特殊教育学院或开设系,采取单独考试录取的方式,主要招收盲、聋生;(二)普通高校招收残疾青年,与健全学生共同学习;(三)一些独立设置的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采取与成人高校合作办学的方式,举办一些残疾青年大专班;(四)通过自学考试、电视大学、网络等渠道进行[2]。具体状况如下:

1、没有针对残疾学生本身特点设定个别的培养计划

由于普通高等院校录取的残疾大学生数量比较少,采取随班就读的融合教育模式,并没有针对残疾学生本身特点设定个别的培养计划。残疾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由学校残联和就业指导中心负责。部分残疾学生毕业后进入政府政策支持的福利性企业工作。

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该校在2010、2011、2012年分别招收12、11、10名残疾大学生。残疾种类有听障、视障、肢残、腭裂几种。这些残疾大学生毕业后有三分之一就职于福利性企业,例如湖南精城特种陶瓷有限公司等。学校对残疾大学生采取随班就读,未针对残疾大学生自身状况制定“个别培养计划”。学校每年都会由残联和教就处定期开办就业指导,包括讲座、培训等形式,内容包括法律维权意识,就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心理辅导等。学校目前还没有为残疾大学生专门设置就业信息渠道,没有进行过残疾大学生创业指导。现有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实效性有待加强,需进一步加大创业指导工作的力度。

2、多数残疾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

虽然我国劳动福利型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残疾人就业由计划向市场导向机制转轨,就业方式从集中就业为主向多样化发展,但残疾大学生就业仍然面临困境。以残疾人高等教育为例,据2006年的统计,全国有4148名残疾人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986名残疾人进入特殊教育学院学习;2009年,全国有6586名残疾人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1196名残疾人进入特殊教育学院学习[3]。在越来越多的残疾儿童接受到教育的同时,就业的压力也不可避免。多年以来,残疾人就业率一直徘徊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入学率不断攀升并没有带动其就业率的攀升,多数残疾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

二、问题

1、就业率不高

虽然调查对象武汉理工大学的残疾大学生就业率达到百分百,但这只是个别现象。大多数高校的残疾大学生就业率只达到近70%左右,这一数字比普通大学生就业率的80%以上要低10多个百分点[4]。

2、用人单位歧视

社会扶助残疾人就业的政策效应明显,但是不少残疾人大学生就业仍充满曲折。国家实施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政策,规定用人单位有义务按一定比例接纳残疾人就业,达不到比例的要交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这一政策调动了用人单位的积极性。但仍有不少单位宁可交费也不愿意安排残疾人,更多的地方执行这一政策力度不够,用人单位既不安排人就业,也不交纳保障金。

3、待遇较差,同工不同酬

除工资低于同等学历的普通毕业生外,往往还附加一些普通大学毕业生没有的条件,如不准考研等。残疾人群体无法获得独立的工作空间,他们就业后和普通人群融合在一起。而与普通人相比,他们之间的劳动报酬存在较大的差距。

4、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差距较大,专业不对口率大大高于普通大学毕业生

例如,盲人针灸推拿专业就业率为100%,相比之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较低。因为对听力的要求不高,聋人大学生入学时选择比例较高的是计算机专业,然而毕业后能够如愿从事计算机文字处理,编程和游戏开发的人并不多,很多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残疾人大学生,为了生存,不得不放弃所学专业,投入到印刷厂的生产线上从事简单重复的机械劳作,或者从事服务工作[5]。

5、用人单位的需求和残疾毕业生实际情况之间的矛盾

残疾大学生是否掌握了岗位的核心技能是用人单位录用人才的重要指标。以上海为例,从上海市2007年“助残成才就业”调研的结果来看,IT、多媒体等行业残疾大学生的岗位主要有动画设计、电脑上色,模型设计等等,各企业对员工的岗位核心技能要求各有侧重[6]。因此,残疾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十分迫切。

6、高校教学形式与效果和就业指导不到位

在调查中发现,虽然高校有专门的就教处和残联来负责残疾人的就业指导工作,但是仍然有不够完善之处。如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高校教学方式与学习效果是否达到了最佳优化配置。有的高校对残疾大学生采取随班就读教育的方式,却没有为他们提供“个别培养计划”。有的高校在教学内容上重理论教学,轻实验实习;重学科知识传授,轻应用能力培养。这些高校主要采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残疾大学生在校期间,很少有机会走向社会。

总的来说,残疾大学生的就业之路十分坎坷,面临许多困境。社会、用人单位、高校和残疾大学生自身四个维度都影响着残疾大学生的就业。要想改变目前的种种现状,高校作为培养输送残疾大学生进入社会各个岗位的基地起着直接并且十分关键的作用。而高校对残疾大学生开展合理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对于残疾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顺利就业就更为重要。

三、如何在融合教育下推进残疾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融合教育是基于满足所有学生的多样需要的信念,在具有接纳、归属和社区感文化氛围的邻近学校内的高质量、年龄适合的班级里为特殊儿童提供平等接受高效的教育与相关服务的机会。目前普通高校对所招收的残疾大学生都是采取融合教育下的随班就读形式,随班就读让残疾大学生可以和普通大学生在同等的环境下接受同质量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有利于残疾大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但是残疾大学生毕竟有其特殊性,和普通大学生完全一样的教育形式和就业指导不能很恰当的满足残疾大学生的需要,就业指导工作也因根据残疾大学生的特点有别于一般形式。这就需要普通高校在融合教育的前提下根据残疾大学生就业所处的困境制定特殊的就业指导方案。

1、高校就业指导中心针对残疾大学生特点制定“个别就业计划”

针对残疾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不应只是一些零散的讲座、培训,应该对残疾大学生系统的制定不同的就业计划。通过了解他们具体的残障状况制定最适合他们的就业规划,为残疾大学生毕业后立即融入社会,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应用技能型人才做准备。

2、高校为残疾大学生设置专门的就业信息渠道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就业信息的流通渠道是否畅通颇为重要。单独的就业信息渠道可以及时的把相关就业信息传达给残疾大学生。另外,单独的就业渠道可以更好的把更全面的就业信息集中在一起,既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效率,让残疾大学生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对当下社会招聘信息有更全面的了解。

3、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帮助残疾大学生寻找实习机会

实习机会对残疾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意义尤其重大,能有效地帮助残疾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高校应该为残疾学生提供单独服务,帮助他们寻找合适的实习机会。高校可以派专人与实习单位取得沟通,帮助学生寻找适合个人特点的实习机会;在实习初期积极与实习单位沟通,获取残疾学生工作表现的反馈,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加强残疾学生职业决策能力的培养,并专门帮助残疾学生制定个人职业规划[7]。

4、高校加强对残疾大学生的创业指导工作

当今社会重视个体的自我发展及其内在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体现,大学生创业者正不断涌现出来。残疾大学生在身体条件、经济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也可把创业作为就业的途径之一。由于残疾大学生创业比普通大学生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高校的创业指导工作也就显得更加重要。学校可以从一年级起对残疾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指导,对他们进行创业教育。另外,高校还可以邀请历届有过创业经历的残疾毕业生回母校与在校的残疾生分享经验和教训。学校应真正的将创业深入到残疾大学生的内心,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就业方式。

【注 释】

[1] 王娅萍.探析残疾大学生就业之困境与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8.7.

[2] 刘志敏.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残疾人,2005.5.

[3] 许敏.残疾大学生就业创业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及措施[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2.6.

[4] 庆祖杰,周春梅.聋人大学生就业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02.6.

[5] 庆祖杰.残疾人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6] 上海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高科技行业中可以容纳残疾人就业的岗位现状及岗位技能要求调查报告.2007年“助残成才就业”暑期调研社会实践活动报告集,2007.8.

[7] 闫晶晶.影响残疾大学生就业的因素研究—以上海市三所高校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参考文献】

[1] 李阳.西方宗教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经济视角,2011.10.

篇5

关键词 医教结合 康复治疗 课程体系 课程实施

分类号 G760

1 缘起

“医教结合”成为热点是这几年的事情。从2009年教育行政部门发起“医教结合”的实验,到201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特殊教育处的谢敬仁处长发表《以人为本,科学推进“医教结合”实验和探索》,特教行业里掀起了一波探索“医教结合”的。不少特殊教育学校做了“医教结合”的尝试,总结了一些经验。但在实践中“医”和“教”怎么结合,已经进行“医教结合”的学校所总结出的经验是否有推广价值,尚需进行剖析探讨。教育部提出的是“医”和“教”有机结合。怎样才算是有机结合,教育部并没有给出一个清晰的界定和范例,对此各个学校还是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因此有必要对当前的“医教结合”方式进行总结探究,认清相关实践方式的价值,判断这些方式对学生是否真正有意义、有推广的价值,以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一般而言,一种教育思想,一项教育方针、政策,在学校的教育实践中会反映到课程上,具体而言就是相关课程的设置和实施问题。考察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实施方式,可以了解“医教结合”的状况。剖析各学校“医教结合”方式的长处与不足,可以从中总结出值得各特殊教育学校借鉴的经验和教训,为特殊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

2 国内“医教结合”课程实施现状

自“医教结合”的口号提出来后,不少特殊学校对如何在校内进行“医教结合”进行了一番实验探索,对课程进行了一番改革,籍此实施“医教结合”。就现有文献来看,国内特殊教育学校“医教结合”课程的实施,大体上来看,主要有两种实施方式。

2.1 以“医”为导向的课程实施方式

这种做法的理念是尽最大的可能实施康复训练,试图在每一节课都把“医”融合进来。康复训练课、感觉运动课融合康复治疗在里面,音乐课融合康复医疗在里面,数学课、语文课也是融合康复医疗在里面。已经有特殊教育学校从这种理念出发进行了一些实践,并总结出自己的经验。哈尔滨燎原学校试图将“医”和“教”运用整合在生活语文、生活适应、生活数学和康复训练等学科教学中。上海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声称已经摸索出集体与个别相结合、康复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方式,认为(对脑瘫学生)除了设置专业的康复课,还要始终坚持在其他学科教学中融入康复训练。北京市海淀区培智中心学校的于文和张瑶同志甚至认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康复。要将康复训练目标与学生的单元活动目标有机结合,在活动式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的语言、动作等技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康复锻炼。照此看来,实施这种理念的有关单位认为康复训练在学校工作中应该占主要地位,至少与教育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如此实施教育,看来似乎已经做到了教育教学与康复医疗的结合。然而这是否达到教育部所说的“有机结合”,这种做法是否有推广价值还值得讨论。

在每一节课都能兼顾到学生教育和康复的需要,确实是一种理想的状态。然而当前特殊教育学校课程设置的理念应该注重于提升特殊儿童的生活质量,增强他们融入社会的能力,而不是围绕学生康复治疗来设计课程。围绕学生康复治疗设计活动,是医院和康复机构的主要工作。特殊学校课程在提升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方面着力的时候,是否一定能兼顾到康复治疗的方面呢?一味强调治疗的课程,在提升学生生活质量、增强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方面,会不会顾此失彼呢?比如数学课堂上掰手指数数,是一种数学能力,当然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精细活动的训练,但是否能因为这点把数学课停滞在只训练学生手指精细活动而忽视学生逻辑思维以及生活中使用数学的需要呢?

研究者指出,残疾政策集中于为残疾人提供医疗康复和收养照顾服务,通过治疗、救助与有限的教育使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是典型的社会福利模式。在西方,这种模式已经落伍,由集中于主流社会与公共服务体系平等接纳残疾人,提供各种支持与服务,消除社会歧视与环境障碍,维护残疾人平等参与的权利并促进其相关能力的发展的“权利”模式所取代。

一味强调康复治疗的“医教结合”模式,正是属于上述的带有救济性的福利模式。实施这种“医教结合”的学校,过于关注残疾孩子的缺陷,而忽视了残疾孩子融入社会、提升生活质量的一面。

2.2 以“教”为导向的课程实施方式

“医教结合”制度下,特殊教育学校课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是以学科教学为主,学科教学只管按照自己的逻辑和进度进行,在落实学科教学的基础上,另外开设康复训练课程。这种课程实施方式,基本上是把康复训练看作教学的一种辅助活动,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并不占主要地位。上海市闸北区启慧学校认为,坚持“医教结合”就是要在认真落实基础性课程的前提下,开设运动康复教育、感觉统合康复教育、音乐康复教育、言语语言康复教育、行为训练等康复类的补偿性课程。该校的康复类课程开展也得到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永和医院华山分院、上海闸北区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等机构专家和学者的指导。

笔者所在的特殊教育学校,是“广东省特殊教育基地”、“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特殊教育实验基地”、“中国特奥培训基地”,现有65个教学班,有视障、听障、智障、自闭症、脑瘫5类残疾学生776人,其中智障、自闭症、脑瘫学生都是属于中重度残疾学生,对康复治疗的需要比较大,也在“医教结合”课程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学校以道德、文化、科学教育为中心,以身体、心理康复为基础,强化就业训练,培养学生“自尊自强、顽强拼搏、超越自我、立志成才”的品质,努力为残疾学生将来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适应社会需要打好基础。学校的课程结构主要参照教育部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分为一般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学校“医教结合”工作的开展,主要体现在选择性课程上。除了选择课程,校方并没有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注意学生的康复训练需要。近年来学校除了大力引进康复医疗类人才外,还积极让教师参与各种康复培训,以提升教师进行康复性训练的水平。此外,残联还有“送医到校”项目,派有相关资质的专业人员到校为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个别化训练。

相对于以“医”为导向的课程实施方式,实施这种理念的学校所考虑的内容不太复杂,基本上都是在基础学科教学之外安排康复训练课,由教师或者康复治疗师在康复训练课上对学生进行康复训练和治疗。相对而言,这种实施方式能减轻教师负担以及压力,使教学成为教师所需考虑的首要问题,把康复训练的任务交由有资质的相关人员。实施这种“医教结合”,需要上级主管部门、残联、医疗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同时校方也需要有熟知康复医疗手段的相关人才,以便于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

3 “医教结合”实施方式的探讨

国内有研究者认为,在“医教结合”理念下的培智学校课程应该由三个板块构成,即:康复训练类课程、文化基础类课程、劳动技能类课程。康复训练类课程主要包括:运动康复、感知觉康复、认知康复、言语语言康复、作业康复、生活技能康复等,这类课程是全体学生限定选择修习的课程;文化基础类课程主要包括:实用语文、实用数学、艺术、活动等,这类课程是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劳动技能类课程包括: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或升入职业培训机构作准备的各类劳动知识与技能,这类课程是全体学生限定选择修习的课程。按这种理念,“医”并不需要存在于每堂课,而可以到专门的康复训练课中再进行,如此一来康复训练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活动,教学始终是特殊学校的中心工作。从特殊教育学校的现实来看,实施这种“医教结合”教育理念只需要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就可以做到,并不涉及课程结构的大幅度调整,切合特殊教育学校、培智学校当前的实际。

上海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推进医教结合、提高特殊教育水平”项目的所在地。上海的“医教结合”理念反映在课程方面,主要是为康复课程实施的集体训练,也有在个训开展时候的个别康复。主要内容包括认知训练、运动康复、感知觉训练、行为情绪辅导、听觉语言康复等。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上海市的“医”是由特教康复、保健教师负责所处特教机构内学生的康复、保健工作的计划、组织与实施。上海并没有在学科教学的时候进行“医教结合”,而是专门有康复课程和个别训练。这样看来,上海的做法与上述研究者的理念较为一致,把康复训练单独列出来,使得康复训练与教学不至于互相影响互相干扰。

在教育较为发达,同为华人圈的新加坡,他们的特殊教育课程体现出相当大的“医教结合”的思想,相关的教育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新加坡的特殊教育课程在架构上归纳起来有三大类:(1)功能性课程;(2)辅助课程活动;(3)以康复训练为主的专业服务。功能性课程旨在全面发展学生的基本能力,包括实用文化课、生活技能课、美育及体育。辅助课程活动的设置旨在进一步推动功能性课程的落实、促进学生各学科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及优势发展的需要。具体包括:游泳、戏剧表演、歌唱表演、工艺制作、野外活动、童子军等活动。康复训练专业服务则是开展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及家庭康复与教育指导,补偿学生的身心缺陷,服务项目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言语语言治疗等。三类课程以功能性课程为核心,其他两类为辅助,三者相互联系,互相补充。他们主要在开设文化教育类课程的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课程,开展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语言治疗、音乐治疗、社工服务以及心理辅导等专业服务和相关支持。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新加坡的特教课程体系也是以教育教学为主,康复训练只是教育教学的一个补充,并不是特殊学校所考虑的最重要内容。

在2007年教育部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课程设置原则就强调了“教育与康复相结合”这点,提出“在课程特色上,针对学生智力残疾的成因,以及运动技能障碍、精细动作能力缺陷,言语和语言障碍、注意力缺陷和情绪障碍,课程注意吸收现代医学和康复技术的新成果,融入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咨询和辅导、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等相关专业的知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乍一看,似乎是在呼吁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康复治疗。但值得注意的是,方案中的课程设置的有关说明部分还指出“考虑了智力残疾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构建了由一般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两部分组成的培智学校课程体系。”

一般性课程体现对学生素质的最基本要求,着眼于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基本需求,约占课程比例的70%~80%;选择性课程着眼于学生个别化发展需要,注重学生潜能开发、缺陷补偿(身心康复),强调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相关服务,体现学生发展差异的弹性要求,约占课程比例的20%~30%。两类课程的比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这就充分说明,作为一般性课程的学科教学还是应该按照自身的逻辑与规律进行,康复训练不应作为学校的主要工作。

4 结论

从上面的论述,结合培智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当前的实际来看,在每节课都进行“医教结合”恐怕只是一个美丽的幻影。培智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作为学校机构,中心工作应该是教学,康复治疗只能作为学校教育的辅助工作。把康复训练工作作为学校的主要工作显然是抹杀了学校作为教育场所的基本属性。

4.1 以康复为中心的“医教结合”制度存在实施障碍

能在每一节课都进行康复医疗和教学的有机结合,当然是最理想的。但在实践中,是否有可能在每一节课都巧妙地把康复医疗结合进来?学校的人力资源能不能达到每一节课都设计好并实施相应的康复医疗?相关的康复治疗仪器是否足够让每一个班每一节课都能进行康复医疗?这些恐怕都是难解的问题。

在当前以班级教学为主的特殊教育中,存在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同一班的学生需要的康复医疗并不一样,有些学生需要进行语言方面的训练,有些学生需要进行运动协调感方面的训练。在班级教学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每一节课中所设计的康复训练可以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

从学科自身特点来看,学科教学有自己的逻辑结构以及规律,不能为“医”而“医”。不能因为学科中某些内容可能会发展学生某方面的能力而不断重复这部分内容。毕竟学科教学是提升学生智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过于注重康复训练,忽略了学科教学,将使学生缺乏融入社会的基本技能,使他们始终为“圈养”的人从而丧失了生活质量。

从学校的定位来看。为“医”而“医”会从根本上丧失学校作为教育主要场所的基本定位,从而使学校沦为不入流的康复训练机构、医疗机构。

从人力资源的配置上来看,学校教师所接受的训练都是如何成为教书育人的教育者,而不是成为理疗师。有学者更尖锐地指出,特殊教育教师既从事点医疗干预,又能进行教学服务其实是一种不符合学科发展规律且不切实际的奢望。因此,指望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设计并实施“医教结合”只是为难教师,从而产生更多形式主义上的、而实际上对学生毫无裨益反而浪费师生时间与精力的“医教结合”教学方式。

4.2 “医”在特殊教育当中的现实定位

在我们大陆,培智学校的学生主要是中度、重度的智力障碍、脑瘫或自闭症孩子。毫无疑问,他们有康复治疗的需要,但值得注意的是,康复治疗并不能让他们变成普通人,也不会让他们掌握普通人所具有的所有语言、交往或者动作技能,唯有教育才是他们融入社会的有效途径。不能因为“医教结合”而把“教”放在次要位置。更不能在教育教学中为了“医”而强行在教学当中插入“医”。这种做法实质上是违背了教育规律也违背了我们的教育目标,使学校工作陷入主次不分的泥潭。有学者甚至提出“医教结合”是历史的退步,是对特殊教育本质的歪曲。由此,应当牢牢确立教学的中心地位,把“医”置于教育的辅助地位。

4.3 学校中合理的“医教结合”方式

实施“医教结合”制度较为合理的方法应该是,按照教育部的课程方案,必修课该上课时候上课,该怎么上课就怎么上课,不必殚心竭智地把“医”放到普通课堂。实际上,按照一天6个课时,一周五天来算,一周有30个课时。课程方案中的20%~30%的选择性课程,就有了6~9个课时选择性课程。这就保证了至少每天都有一个课时可以用于学生的身心康复训练或者潜能开发。如果再加上每天下午课外活动的时间,实际上每天都可以抽出2个课时用于学生的康复训练。弹性较大的选修课安排中可以安排多些时间进行康复训练。如果有更多的康复训练要求,还可以利用每天下午下课后的课余活动时间进行。

篇6

中国目前正经历着快速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凸显,社会问题复杂,这为社会工作的蓬勃发展带了契机。随着对先前改革中出现问题的反思,政府也在加快有利于社会公平的政策的制定和落实,特别是对弱势群体利益被更多关注。老年人、儿童、失业者、流浪者、残疾人乃至农民工合法利益更被重视。政府已在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的社会政策满足庞大的弱势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全国百所大学办有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几十所大学办有社会工作硕士专业,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大量的社会工作实务型人才,加上民政部门考取社工师的在职工作者,社工师数量激增这种生机勃勃的现象在令人欣慰的同时不可避免带来一些严重问题。首先是缺乏本土化的社会工作实务,出现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问题脱节;二是现存的社会结构和制度不能给社会工作者自身合理的生存保障。在种种现实面前,社工师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就变得十分重要,如果社工师的角色定位出现问题,做了不该做的“帮助”,结果就会像医生给患者吃错了药一样,越帮越乱,甚至产生危害。

一、 社工师的角色认知与定位

任何一种角色只有在角色认知十分清晰的情况下,才能在现实中成功的进行角色扮演。社会工作者是社会政策的具体实施者。由于作为一个专业的社工师的工作方法、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的多样化,会使他在不同的服务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一般而言,社工师的角色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直接服务角色 社工师的直接服务是指直接面对对象的服务活动,在这样的服务过程中社工师的基本角色首先是服务提供者,既包括提供心理援助,也包括提供物质帮助和劳务服务,还包括政策信息的提供;其次是支持者,社工师不但对受助者提供直接帮助,还要鼓励受助者要学会自立自强,自己主动克服困难,学会自我决策,既社会工作的最终目标----助人自助。社工师应成为受助者积极反应的支持者,并尽量创造条件使受助对象自强自立和自我发展;最后是倡导者。倡导是在受助对象必须采取新的行动才能走出困境但受助者对新的行动又不了解时,社工师应该向受助者倡导某种合理行为,并指导他们走向成功。

间接服务角色 即为直接服务提供支持性工作。在这样的服务过程中,社工师扮演的角色首先可以是管理者,这种管理不但要调配多种资源满足社会行政工作的需要,而且社会工作中的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也离不开必要的管理,因为这三大社会服务活动需要在评估的基础上进行活动设计;其次可以是资源筹措者,为了服务的顺利开展而争取资源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责任,社工师要有能力争取到相关方面的支持,否则社会工作很难顺利实施;其次可以是政策影响者,当社工师在服务过程中发现某些问题具有普遍性时可以向有关部门提供建议,制修订和完善相关的社会政策。这样就可以避免社会问题的再次发生和减缓社会问题出现的频率;最后可以是研究者,社工师要有效的解决问题,就必须科学地评估问题,合理地设计服务方案,准确地理解受助者的行为,这些问题都需要社工师进行认真思考,对现实给予正确判断,这时社工师扮演的是研究者的角色。

三、 心理咨询师与心理治疗师在心理帮扶中的角色认知

现代中国社会涌现出大量的专业心理学和非专业心理学者,即使是专业心理学出身的人也不一定可以做心理咨询服务,考有国家心理咨询师的人素质和水平也是良莠不齐。如果不规范心理学者的作为,不明确心理援助中心理学者的角色认知与定位,后果会很严重,就像医生不能治百病,学有专攻,各有所长。心理健康教育者、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的工作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三者之间的区别很大。虽然专业社工师也掌握了大量的心理学知识,但不能把自己等同于一个心理学工作者。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工作领域虽然有交集之处,但一个心理治疗师可以胜任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但一个心理咨询师肯定胜任不了心理治疗师的工作。同样,一个心理咨询师可以胜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可一个心理健康工作者确不一定能胜任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关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三个打鱼人”的故事就可以很好的诠释。第一个打鱼人发现上游漂下来的落水者马上救到岸上进行人工呼吸、挽救生命,一部分人活了,可也有不少落水者死了;第二个打鱼人在上游安放了一块不准游泳的牌子,并不时用语言劝诫,一部分游泳者回去了,一部分还是照游不误,但死亡人数减少了;第三个打鱼人干脆来到上游办了一个游泳培训班,告诉要游泳的人想下河游泳必须学会游泳,考试合格后方可下水,结果收效很好。第一个打鱼人扮演的是心理治疗师的角色,挽救着有严重疾病的人;第二个打鱼人扮演的是心理咨询师的角色,通过语言沟通帮助那些有问题的人;第三个打鱼人扮演的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角色,事先预防,减少疾病发生的概率。

精神医学家使用“心理治疗”的称谓,意味着由治疗者来医治求治者的心理问题,较适用于已发生严重心理问题的患者; 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表示主要工作仍在于辅导或咨询,包括预防及促进成长,只是处理一般的问题。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

从业人员要求不同 心理咨询由心理咨询师承担,心理治疗常由有专业背景的医生担任。

工作具体方式、方法不同 心理咨询强调咨询人员和来访者建立一种特殊的信任合作关系,以解除咨询对象的顾虑和负担,并通过同理心、解释、总结、布置家庭作业等等方式方法给来访者以帮助。心理治疗因其服务对象和学术理论、施行要点不同,有很多治疗模式如:心理分析性心理治疗、认知性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等;

花费的时间不同 心理治疗比心理咨询费力、费时,花费也比较昂贵。现在北京、深圳、上海、武汉、昆明稍好点的心理咨询师都在200―500元/每个小时,心理治疗师的价格要比这个水平高,特别是专家级别的高级心理治疗师。

二、 社工师在心理帮扶中的角色认知与定位

社会工作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对于它的专业本质、理论体系、助人的效果以及社会定位确实有太多的争议。在理论层面上,不但外界人士质疑社会工作是否拥有自己的专业理论,甚至连正在做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士也会经常怀疑社会工作的理论是否对实物具有正确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在中国本土化社会工作方面。在社会工作发展的历程中,精神分析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系统理论、生态理论、增权理论、社会支持理论等理论等都在不同的时代影响着本专业的发展。当然这其中也产生过社会工作本身的一些理论,如心理社会学理论、任务中心模式、危机介入模式等,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工作的发展确实是依赖于多种学科的引进与整合。因此,当心理咨询与治疗与社会共组同时进入人们的视野由于它们都不同关注弱势群体的健康发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偏差进行矫正,使得很多人把它们混为一谈。甚至一部分社工师为了谋求一份体面的职业时,或者为了获得人们的信任与认同干脆把自己称作心理咨询师,而他们实际的工作内容却是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的发展是以心理学为重要的理论支撑的,社工师在助人的过程中,常常会采用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巧,但是这并不代表社工师就等同于心理咨询师。社工师必须充分掌握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的技巧才能提供专业的服务,同时重要的一点是社工师必须区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者、心理咨询师与心理治疗师之间的角色联系与巨大差异。社工师在心理援助中的定位具体如下:

直接服务者 社工师只有在具备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资格以后才能充当直接服务的角色,与求助者建立信任的咨询关系,制定心理咨询的目标与方案,为他们提供专业的服务,并最后进行相关的评估。如果社工师介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中,则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直接的专业工作者,向服务者传递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资料收集者 社工师如果只有社会工作师的资格,就只能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充当间接服务者的角色,更多的是充当对求助者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尤其是对求助者社会关系资料的收集与求证是社工师的强项与主要的工作,这是社会工作者对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师的工作起到协助的作用。

转介服务者 如果服务对象出现与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不匹配的情况,专业社会工作者要及时做出判断,转介给匹配的心理工作者。如果服务对象出现思维逻辑混乱、无自知力、无痛苦感、甚至出现幻觉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时,社工师一定要将他转介到专业的医院精神科。

心理咨询师与服务对象更类似医生和患者的关系,双方是治疗关系,心理咨询师更专注的是个人的微观系统;社工师与案主是伙伴式助人关系,更关注和促进案主的自我成长和发展,更主张将服务对象的问题放在社会层面来解决,而不仅仅归结于自己的微观系统的障碍。另外,心理咨询师是要向服务对象收费的,并以合同契约的形式来确认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在此基础上来确认咨询者者和被咨询者的角色定位;而社工师是不会向服务对象主收费的,更倾向与服务对象建立一种伙伴式和同行者的专业关系。针对以上各种情况,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认知出现偏差就会对服务对象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导致一些无可挽回的损失。

篇7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中学生

心理健康

研究与实践

当今社会,全球经济一体化,时局多样化、动态化,中国社会处在转型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学阶段是人生由少年向青年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他们面对社会、家庭、自身发展的种种问题,中学生中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有鉴于此,重视并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便成为每一间中学都必须刻不容缓地做好的大事。它不仅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成败,而且牵连着千家万户的当前利益和希望;它需要各行各业共同关注和齐抓共管,是涉及国计民生的系统工程。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学校,尤其是受教育者正处在即将踏入成年的关键时刻的中学,作为教育者,只有必须深刻地认识社会,认识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真研究教育渠道和教育方法,才能把当代中学生培养成心理健康的、不辜负父母期望的、能担当国家建设大任的有用之才。我校的领导和老师,经过长期同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密切接触,审时度势,采取了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推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并取得一定成果。下面谨就我们通过这一活动的研究与实践,谈一谈我们的体会,与同行交流,盼专家指点。

大家都有这样的共识:心理教育是根据心理活动规律,采取各种方法和措施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十分重要的内容。特别是当代中学生群体,独生子女所占比例大,并且在相当长时期内还会越来越大,是中国未来人口结构的主体;他们的心理,以我为核心的意识十分突出,骄娇二气思想严重,心理辨别力和心理承受力还很低。因此,学校老师、家庭、社会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成功与否,不仅决定着国家未来命运,也直接影响着当前的社会稳定。近年来,不少中学出现的突发事件,甚至出现中学生违法犯罪,都十分有力地证明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文华学校,作为桂东南地区较有名气的民办高中,处在有强大政府资源的公办中学的包围中,更使我们倍感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有半点的粗心和轻率,不能落于人后。我们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怀着满腔的热忱,十分积极地参加北京师范大学组织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活动的。

实践证明,我们开展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是大有裨益的,也是有成绩的。我们的做法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回归校园,使学生的心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润下,不断体会到中华民族的伟大,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学生的心理也在健康的方向上不断进步、不断升华,我们也同时在活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提高认识和充实方法。

一、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所谓中华传统文化就是中国历史流传下来的,由思想家提炼出来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并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结构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国民品性、伦理观念、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和。[1]面对中华民族的众多优秀传统文化,我校领导审时度势,决定选择《弟子规》《孝经》等著作作为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因为,它是先辈人流传下来的优秀精神成果,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用它来对当代中学生进行从思想、学习、做人等方面的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比较符合实际的选择。所以,用《弟子规》《孝经》等传统文化知识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可行的,也是有益的。如2011年秋,我校就开展先老师后学生的《弟子规》《孝经》文化学习。像“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训致” [2] “夫孝,德之本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3]等等,《弟子规》《孝经》里的名句都被师生所欣赏与吸纳。这就说明“文化和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与习惯”。[4]文化可以有集体主义文化和个体主义文化两种之分。这两种人格倾向可以影响人的认知、学习、情绪和动机等。[5]通过学习,学生们理解了讲孝道,学会了做人、礼貌待人的目的。从此以后,读《弟子规》,学《孝经》,听传统文化歌曲,背“弟子规,圣人训”“孝心一开,智慧自来”“百善孝为先”等传统文化名言警句,就成了学校全体老师,特别是文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必修课,其目的在于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意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践行,从而引导学生慢慢在践行中形成良好习惯,养成健康的心理意识。

所谓意识,一般来说,意识就是人所特有的反映现实的最高形式,是人对现实的一种有觉知、有组织的反映。它是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的觉知,从这个角度看,意识意味着“观察者”对某些事物、现象的觉知。从行为主义的角度看,意识是一种以能清醒觉察反应灵敏为特征的行为。意识具有自觉性、目的性、能动性、社会性的特点。意识还具有四种状态,即现实幻想、自闭性幻想、飘逸性幻想、催眠状态。[6]我校运用意识理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如高考落选生郭静仪就是莫志林校长在一次酒宴上认识的,经过交谈得知,郭静仪2008年高考落选,又加上家境贫寒,但是想通过读书,争取改变命运的想法得到莫校长的认同,于是,她来到了我校复读。在校期间,她刻苦学习、努力钻研,第二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到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这充分地体现了她们郭家对联“功德承先绪,诗书启后昆”的传统文化能正确引导人、教人奋进的理念。除此以外,我校还将意识理论引入教学之中,其策略是:采取制订各年级的学习要求,逐步消化相关学习内容。其中一年级以适应新学校为主,使学生做好各方面的心理准备;二年级以预防分化为主,渗以各种适度的磨炼和考验,为将来打下稳定情绪的心理基础;三年级则初步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和发展观为主,使他们能以平静的心态和坚定的意志,轻松地备考,迎接祖国的挑选。初中各年级按此策略要求,把学习目标适当调低,以适应初中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二、多次举办传统文化和心理辅导讲座,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去引导人、教育人

我校办学八年来,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心理健康等问题,进行了多年有效探索和实践。特别是2011年以来,学校开展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学会讲道德、讲理想,学会做人,倡导心理健康等活动以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首先是,学校老师学习吉林松花江中学和河北唐山英才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活动的视频材料,进一步深化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出了本校开展关于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实施方案。其次是,我校专门邀请了广西明德校园文化研究所的领导和专家给予指导,于2012年元旦前后举办为期五天的《弟子规》《孝经》教职工培训班,开启了中华传统文化学习的大幕;接着又是对每年级各一天的传统文化学习培训,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2012年4、5月间,学校邀请了广西师范大学黄麟生、陈玉秋两位教授到校,为高考学生做心理辅导,帮助学生稳定情绪轻松迎接高考。2012年5月,学校又邀请了广西《求学》杂志社编辑、心理学硕士朱燕等为学生做了“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价值取向”的专题讲座。此外,为了温故而知新,2012年秋季期开学,结合新生训练,我校再次举办了长达五天的老师、学生学习《弟子规》《孝经》培训班。通过培训,让学生在思想、学习、做人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2012年11月5日,闻名全国的残疾人激励师黄友先生到我校做了一场感恩励志的公益讲座,岑溪市区学校代表百余人和学生家长代表近百人同文华师生一起聆听了讲座。这些大型活动都是以高尚的境界、开阔的视野或演讲者的亲身经历,给了文华师生一个别开生面的精神大餐,对每位听者心理净化和意志激励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他们的学习欲望有了进一步提升。

三、和谐校园从我做起,弘扬先进形象

人际关系的好坏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的镜子,心理健康的人才可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他人共享成长的快乐。因此人际关系的良好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7]我校自2005年办学以来,对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多种多样的探索与实践,最后选择传统文化,用《弟子规》《孝经》等传统文化知识作为引导学生心理健康的指路灯,打造和谐校园,从我做起,争取做有孝道的人,做文明人,树先进学先进的风气越来越浓。通过认真的探索与实践,我校先后获得了广西高考模拟作文2011、2012年度大赛一等奖(参赛者是承担国家级语文课题研究学校,包括了不少示范高中在内的四十多所中学,每届一等奖各评12名)。2012年高考成绩排名向前,其别有曾烨林同学以575分的成绩喜夺了岑溪市除两所示范高中外的普通高中个人理科总分第一,我校获得了梧州市高考成绩优秀二等奖的荣誉。我校中考成绩连续三年稳列岑溪市四十多所初中的前十名。学校的各种各样成果纷至踏来,它不仅让我校尝到了甜头,而且也让实施传统文化打造校园、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心理健康成长的师生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弟子规》的“泛爱众”章开门见山提出“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用今天的话就是要爱护一切学生。我们的学生,都是伟大中华民族的一员,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我们认为学风决定于教风,因此我们经常在老师中反复强调这样的观点:“我们就是要有教无类”“做老师就要认真起好引导和引领作用,引导就是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引领就是要以老师的榜样潜移默化的带动学生”“在任何情况下老师都必须以最好的心态奉献给学生”“我们必须本着人文去贯彻条文”等等。经过传统文化的学习,我们的老师在爱护学生的方面都做得很好。2012年教师节,政府送来了漂亮的纪念品,在转送给老师时发现数量有欠,莫校长带头让出;一些年轻老师的婚假、月假,都是休息未满即返校上课;带病坚持工作的老师,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立即伸出温暖之手的老师,同学生家长交朋友的老师等等,都有着十分感人的故事。“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思想也成了文华人的共识。一位小孩尚幼的女老师,曾因婆媳关系而有放弃教职的念头,学了《弟子规》和《孝经》之后,主动多从自己方面寻找原因,多从“孝”字考虑问题,最后得到了较好的磨合而使教学工作坚持了下来。所有这些感人形象,都在润物无声地影响着学生,学生也大变样了:“一切以我为核心”的心理改变了,都注意了为他人着想、为大众着想的修养;容易冲动的心理改变了,凡遇不如意时都能转换角色地多想一想;骄兵必败、娇惯必衰的观点树立了,在日常生活中校园总表现出严于律己、谦和待人的气氛。不少街上行人都说,看到那些彬彬有礼,见到老师做深鞠躬的学生,那一定是文华学校的。今年我校考上广西理工职院的梁桂松同学,因在学校学生会干部竞选时向听众深深鞠躬,不仅赢得满场喝彩,也促使其顺利当选为学院学生会干部。考上不同大学的莫新剑、卢硕明、霍萧杰等同学也是因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大方得体,备受同学的敬重和老师的喜爱。一位梁姓学生家长在看了孩子带回的学习传统文化光盘后,在网上发文说:“文华开展传统文化学习,不但触动了学生心灵,也感动了我的全家,我衷心感谢传统文化,感谢《弟子规》,感谢文华学校。”市委宣传部梁新民副部长经常到文华视察,看到我校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后的新气象,欣然提笔写下了“文华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摇篮”。

文华学校通过运用心理动力论、社会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认识理论,正确地引导学生心理向健康方向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形成了“亲其师,信其道,受其教” [8]的良好师生关系,促进了校园和谐。因此,我们相信心理健康的文华学子,将会更好地继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健康的心理、德才兼备的能力,去努力建设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

【注释】

[1] 李桂宗.中国文化导论[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14.

[2] 弟子规[M].南宁学雍多闻学堂印制,2011.

[3] 孝经[M].南宁学雍多闻学堂印制,2011.

[4] [5]泰勒著,蔡江农译. 原始文化[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1.

[6]李宏翰.心理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7-59.

[7] [8]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职业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心理健康[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07.

【参考文献】

[1] 李桂宗. 中国文化导论[M].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2] 任登第,牛淑卿. 大家都学弟子规[M]. 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

[3] 泰勒著,蔡江农译. 原始文化[M].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篇8

摘 要:文章以本溪市图书馆为例,提出了图书馆促进免费开放的多元化发展的策略,并结合实践阐述了免费开放以来公共图书馆面临的各类问题与具体对策,认为需要用全局视野正确认识免费开放对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5)10-0020-02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目的就是让全民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机会均等的阅读环境,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涵养全社会的阅读意识。随着免费开放的不断推进,公众对图书馆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图书馆要尊重和贴近服务对象的这种文化需求新变化,在实现均等普惠的公共服务基础上,拓展公共图书馆服务内涵,逐步增加多元化服务举措,积极开发多元化服务品牌,以保证免费开放服务的可持续发展。笔者结合本溪市图书馆免费开放以来的实践,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多元化可持续发展举措,并就免费开放后出现的现实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多元化可持续发展举措

1.1 读者活动主题化、组合化,形成文化连绵带

2011年―2014年,本溪市图书馆每年都推出一项多位一体、内容丰富、文化味道浓郁的大型主题策划系列活动。其将导读、征文、竞赛、参观、展览和志愿服务等多领域的不同服务手段综合起来,并通过“文化组合拳”这一创新互动形式立体地展现了图书馆在文化引领方面的综合实力。

同时,本溪市图书馆还提出了“好戏连台 连年不休――本溪市图书馆免费开放文化连绵带”主题策划全新概念,树立了稠化读者黏度的全新思维,让读者对于图书馆的免费开放服务理念,在参与中不断感受、在感受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产生共鸣。

1.2 数字资源水平不断提高

1.2.1 依托“Interlib系统”整合推进总分馆制与社区书屋建设。2013年9月起,本溪市图书馆使用新安装的“Interlib图书馆集群自动化管理系统”开展采编、流通、网上检索续借等业务。新系统为搭建本溪地区图书馆联合服务框架,实现本溪市图书馆与各县(区)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奠定了坚实基础。2014年,本溪市图书馆按照《本溪市社区书屋建设实施方案》要求,依托该系统,将以本溪市图书馆为总馆、县(区)图书馆为分馆、社区书屋为三级馆的总分馆制建设与实施以本溪市图书馆为中心馆、县(区)图书馆为分中心、126个社区书屋为终端的三级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同步推进。在总分馆制基础上,其实行了“一卡通”三级联合借阅管理新模式,功能包括联合检索、馆际互借、网上预约借阅等项目。此举方便了全市读者的阅读,更好地营造了本溪地区书香家园氛围,提升了图书馆的现代化水平。

1.2.2 公共电子阅览室免费开放。2012年,本溪市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整体升级改造工作完成。电子阅览室为读者播放了技能培训、文史艺术、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视频讲座,举办了影视展映。同时,其主动适应自媒体时代的受众口味,积极探索library talk视频讲座微平台建设,制作了“八分钟营养快线”视频讲座剪裁、精编版本,使读者能快捷方便地下载、保存讲座文件。

1.2.3 启动手机图书馆服务。本溪市图书馆于2013年正式启动手机图书馆服务,服务内容有书籍查询、书目推荐、活动预告、电子图书期刊全文阅读等。读者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随时随地访问本溪市图书馆丰富多彩的数字资源。手机图书馆服务是数字资源惠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免费开放服务中一项具有长远意义的服务措施。

1.3 延伸服务,在辐射力、感染力、吸引力上下工夫

本溪市图书馆满足各个流动站的差异化需求,加强站、点管理建设,提升文化辐射力,实现固定与流动的相得益彰;坚持为弱势群体送去文化、温暖,提升文化感染力,实现书籍与情感的水融;举办特色鲜明、贴近实际的各类讲座,提升文化吸引力,实现观点与论断的互为激荡。

1.3.1 推行不同阅读阵地特色阅读。本溪市图书馆充分发挥流动借阅服务灵活、便捷、主动的优势,从2011年至今分别在机关、企业、社区、部队等处设立100余家图书流动站,并根据不同流动站阅读群体地特点打造了“青年、女性、冶炼技师、残疾人、老龄、服刑人员阅读阵地”和“特色阵地阅读”两项品牌,实现精准对口延伸服务。

1.3.2 实施科技惠农。本溪市图书馆根据全市不同地区农民的信息需求特点,常年有针对性地编辑《农村致富好帮手》《农业经营一点通》,开展科技信息下乡惠农活动。

1.3.3 举办“燕东讲坛”公益讲座。2011年至今,本溪市图书馆始终坚持举办“燕东讲坛”公益讲座。“本溪地域探幽”“健康与你同行”“高考心理辅导”等品味高雅、各具特色的讲座丰富了市民的历史、文化和生活知识,让公众充分感受到免费开放带来的服务多样性与趣味性。

2 免费开放工作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

2.1 完善借阅规定,建立诚信机制

本溪市图书馆于2014年制定规定:图书借阅超90天,则书证停用一个月;将污损、毁坏、丢失图书和超期借阅等事项纳入“读者借阅诚信系统”。免费服务并不是免责服务,读者享受免费服务,必须履行相应义务,承担因违反借阅规定而造成的资产或权益损失的责任[1]。

笔者认为,公共图书馆一方面应建立和完善读者借阅诚信系统,记录读者的书刊借阅情况与使用、保存情况,同时将此并入到读者本人的社会诚信系统;另一方面应建立读者诚信评价机制,对读者诚信系统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设立若干信用级别,奖励信用级别高的读者,以激励其他读者。以信用评价“这只无形的手”取代责任处罚“这只有形的手”,是提高读者素质的“一剂良方”,契合公共图书馆的公益属性。

2.2 健全管理体制,引领文明阅读

免费开放后,读者接待量的增多加大了管理难度。本溪市图书馆“四管齐下”: ①在各书库阅览室增设服务窗口,分流读者,避免拥挤。②自修读者每日需领取自习室座位号并凭号入座。③电子阅览室实行限时上机办法控制人流。④设置文明阅读标示牌和宣传画,向读者发放《文明阅读温馨提示》。这些旨在维持良好阅读环境、坚持用文明环境塑造文明人[2]的举措收到了预期效果。

笔者认为,读者文明阅读习惯的培养既是图书馆教育职能的体现,也是图书馆社会责任的体现。山西省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哈尔滨市图书馆和郑州图书馆等开展的“优秀读者”评选活动,在进一步倡导全民阅读、争做文明读者,树立关心、爱护、支持和积极利用图书馆的社会风气等方面做出大量有益探索,值得各地借鉴。

2.3 创新宣传方式,扩大文化影响

从2014年开始,本溪市图书馆与《本溪日报》建立了稳定、良好的合作机制,利用主流媒体的宣传平台,拓展阅读推广工作的传播范围。其先后在《本溪日报》开办了书目推荐专栏“图书馆荐读”、读书方法栏目“书林漫语”、书评栏目“书林凭栏”、书摘栏目“书林拾英”、全民阅读观察栏目“书林涉阶”,并于双周刊登“读者喜爱的图书排行榜”和“最新出版图书排行榜”。

这种图书馆阅读推广“传媒方式”具有深厚潜力和广泛效益,利用《本溪日报》、本溪网和“智慧本溪”移动客户端的日报全媒体全覆盖的雄厚优势,进一步树立了本溪市图书馆的良好文化形象,夯实了公共图书馆文化传播效能的拓展面、纵深性和辨识度。

2.4 倾听反馈诉求,重视机制指标

本溪市图书馆2013年开始建立起了一套读者工作的“两份表”“两封信”“一委员”机制,扎实提升文化服务能力。“两份表”包括反映读者文献需求种类、份数变化的“读者文献需求调查表”和收集读者阅读反馈的“各项服务细化分类明确指向性读者问卷调查表”。“两封信”包括介绍阶段工作的“图书馆给读者的一封信”和读者利用图书馆综合感受的“读者给图书馆的一封信”。“一委员”是指成立读者服务观察委员会,聘请读者服务观察员。该机制开展两年多来,读者踊跃参与,并表示这种把读者反馈诉求摆在核心位置进而指导各项工作的做法增添了公众对于图书馆的理解与支持。

笔者认为,公共图书馆今后一方面要逐步建立起一种“公共需求接纳―转换”机制,把公众通过各种途径表达出来的诉求进行加工处理,形成计划和项目,进而保证免费开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另一方面应将“读者满意度”作为一项重要评价指标纳入到馆员绩效考核体系中来,从而提高读者发言的含金量。

2.5 明晰比较优势,重构空间定位

随着网络和信息存储技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4G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获取知识信息越来越方便、快捷。在这样一个信息社会,人们的读者需求已不仅仅是知识性需求,更是一种利用图书馆文化功能的体验式需求。笔者认为,各地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后,读者数量逐年递增的事实充分说明,人们在当今时代仍愿意成为图书馆读者,其想要获得的是精神层面的文化认同感、心灵层面的文化归属感和交流层面的文化契合感,文化吸引性才是未来公共图书馆的真正优势所在。

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必须对传统意义上“知识殿堂”的空间定位进行时代性的转换与重构,逐渐形成一个集文化服务、文化交流、文化休闲和文化认同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实现从“信息供给者”向“文化承载者”的角色转变,将“第三文化空间”作为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张险峰.关于图书馆免费开放的思考:以辽宁省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