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培训内容范文

时间:2023-10-17 17:24: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技术培训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技术培训内容

篇1

关键词:农业技术培训;困境;措施

一、农业技术培训现状

(一)镇上集中办大班如果范围较广的话,一般先通知到各个村,然后再由村通知到各社,由社长组织一些关系较好的人来凑个数,这些人一般都是敷衍了事,走个过程而已,学不到真正的知识,即使学到一点东西过不了多久就忘记了。往往造成真正想学知识的人根本不知道培训这件事,未能及时参与到学习中,造成了资源大大浪费。(二)村社办小班如果范围比较小的话,培训条件也相对比较差,真正想参与培训的人员大多数还是能参与的,培训出来的效果比大班要好。(三)上门指导参与学习的人员基本上能够学习到培训内容,但出于技术人员的精力和时间都有限,所以真正接受培训指导的人员不多,不利于新技术的普及。

二、农业技术培训的优点

农业技术培训可以把小班培训和入户指导相结合,突出二者的优点,将高深的理论知识转换成简单的实践,从而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参加培训的人员很快理解知识,并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农业技术培训的开设,使参加培训人员得到了非常大的收益。例如某镇一个培训班50名学员,全是水稻种植大户。在培训即将开始时,正好赶上了水稻育苗,此课程由当地的某水稻专家主讲,从水稻的生长期应注意的栽培、施肥、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问题入手,课程内容丰富多彩,还解答了农民朋友困扰多年的问题,农民朋友对这次培训非常认可,下课后大家到一名学员家里进行了水稻育苗的操作,专家亲自指导操作,学员提出的问题也得到了专家的及时解答。

三、农业技术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农业培训只走形式目前各个级别的农业部门都有自己的培训任务,导致大多数都是为了应付差事而做的培训,根本不重视效果,解决不了生产实际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二)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相对陈旧目前农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而从事农业技术培训的人员多数年龄偏大,而且这些培训人员的工资福利比较差,人员流动快,培训也缺少必要的经费,使得技术人员无法得到知识的更新,以至于农业生产和技术指导的脱节,现代农业生产的需求不能被技术指导所满足。(三)农民的整体素质比较低当前,农业生产人员的年龄普遍都在40岁以上,其文化水平都比较低,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都比较差。而培训的内容有较强的理论性,接受培训的人员如果要理解这些内容比较困难,很难掌握全部培训的内容。

四、当前农业培训所面临的困境

(一)相对薄弱的师资力量培训中,教课的基本都是由部分农业技术的推广人员担任,或是一些农广校的老师。这些老师了解技术更新的途径与机会不是很多,授课的方式也普遍老化。然而,那些农业技术的推广人员,他们虽然已经掌握新的农业技术,但他们欠缺授课的经验,授课的方式不是很合理,很难被农民朋友所接受,农业培训的成果也随之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二)失衡的培训对象农民及在职的农业技术人员主要作为农业技术的培训对象,而当下却只面向农民,在职的农业技术人员被忽视,以至于这些人员的知识不断落后,不能很好地发挥农业技术人员推广新技术的作用。截至目前,农村务农的人员基本都是一些妇女或者老弱病残,而这些人员是主要的培训主体,其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培训效果差。(三)农业技术培训缺乏充足的经费在政府的财政支出中,农业的支出投入不多。农业技术培训依赖项目经费的根本原因就是财政经费不足。以至于农业技术培训的培训设备严重老化,非常落后。还有就是严重不齐全的辅助培训教学工具,培训材料的印刷与发放也有一定的限制,导致培训效果大打折扣。(四)学习的理论没有在实际中得到应用部分单位在组织农业技术培训时实践时间非常少,往往许多农民还没有搞明白新技术的真正含义,培训就结束了。授课的农技人员也还未来得及对农民进行深入讲解,对农技知识的普及增加了难度,导致忽视了技术实施条件。参加培训的人员不仅没有学习到新的技术,还出现了许多问题。(五)调查的跟进力度不足当前,培训人员只重视培训中的内容,培训后的跟踪调查被忽视,没有真正了解与掌握参加培训人员对培训内容的看法,新技术是否在实际中得到应用,有没有解决农民实际遇到的问题,结果是否被农民朋友认可等。所以,没有进行后续跟踪调查,就没有办法及时完善培训内容,培训的方式方法也得不到及时的改变,过去落后的培训方式被不停地重复使用。

五、改善措施

(一)加强师资力量保证农业推广、推动农业发展的最根本措施就是建设一批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各级政府应从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加大对农业技术培训的支持力度,农业技术培训的教学环境要继续改善,新生资源要及时补充,授课人员的知识结构体系要及时优化,授课人员的知识水平要及时提升。在农业技术培训中,充分发挥教育机构的主导作用。(二)选择合适的时间与培训对象在农业技术培训中,参加培训的人员尽量要求青壮年进行参加。培训时间应选择农闲季节,或在春节前后开设农业技术培训,让过年回家的农民工也能参加学习,这样可以让这些农民工有回家创业的想法,进而农村就有了新的生产力。(三)培训项目互惠互助,增加经费的投入农业技术培训的经费往往由多个部门提供,常常会出现经费不足问题。所以,把各种经费结合在一起,培训时和当地项目相结合,在项目实施时农业技术培训即可完成,这样使得培训的完成保质又保量。如此不但可以促进项目的实施,也做到了点面相结合,使村社的发展得到了推进。(四)建立实习示范基地主动争取经费是每个农技培训机构应当做的,而且要争取建成多个实习示范基地,培训内容在基地的建成后可以得到实践,同时也可以使其他项目实施获得借鉴,启发农民的农业生产,边示范、边参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使参加培训的人员很快学到新技术的精华。

六、对农业技术培训的展望

(一)把农业技术培训的形式常态化要巩固农业技术培训方式,让每一个技术人员在每个生产的季节都能进行一次培训,让更多的农民朋友在技术人员的带动下掌握新技术,稳固实习示范基地的建设,使基地发挥应有的作用。(二)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对于农业技术培训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农业技术培训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要得以保障,财政预算也要把培训的所需经费纳入进来。(三)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每年都要对技术人员进行素质教育,使其业务能力得以提高,服务意识得以加强,从而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四)建立考评机制把技术指导效果、农业技术培训结果与年终考评结合起来,如果给其安排的培训任务没有很好地完成,年终不可给其评为优秀,本年度晋升更高一级职称的资格予以取消。

七、结语

我国的先进科技在不断更新,农业技术培训也应当不断更新,培训的范围与质量也应不断提高,要适应目前广大农民朋友对新型农业技术的需求,让广大农民朋友的生产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从而使得我国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綦宗森.农业技术培训的新方式[J].吉林农业,2012(10):26.

[2]蒋先文,杨长柱.农业技术培训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农民科技培训,2010(7):8.

篇2

关键词农户异质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技术培训;ZINB模型

中图分类号F3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4)03-0116-08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4.03.017

在理论界,Schultz[1]在回答如何改造传统农业这一问题时,强调了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在我国,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具有更强可操作性的措施可能是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在政策界,自2004年以来,“三农”问题被提升到战略性高度,农民培训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便日益突出。回顾十年来的中央1号文件,文件中多次对农民培训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农民开展实用的技术培训已成为政策界的共识。从国内实践看,近年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涌现,日益成为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但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改革却有一定的滞后性。随着政府对农民培训投入力度的持续加大,农业技术培训的供给将会迅速增加,与此同时,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愈加普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仍在加速。那么租入土地和加入合作社,是否会作为异质性的重要来源,对农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产生重要影响呢?或者说,租入土地的农户与自耕农这两类农户的农业技术培训参与行为有没有显著差异?基于此,本文构建ZINB模型,考察农户参与土地流转、加入合作社与农户参与技术培训之间的关系,判断当前的农业技术培训是否偏离了政策设计的目标,从而给出土地流转和合作社快速发展背景下农业技术培训的政策重点,对制定相应的政策有重大现实意义。

1文献回顾及简评

很多经验分析文献讨论了农户参加培训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又可分为农户的内在因素或称为农民的禀赋[2]和外在因素。曹建民等[3]认为农户参加技术培训的行为决定于农户掌握的信息、农户的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等,发现中年人、村干部、水稻种植比例较高的农户和非农就业比例较高的农户更愿意参加技术培训。高升[4]则将农户对培训实用性的评价、农户获取培训信息渠道数纳入了Logit模型。但大部分文献纳入计量模型的影响因素有很强的趋同性,这些因素包括农户户主的个人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农户对培训实用性的评价、对现代农业技术的认知度、所处的地理环境等[5-7]。现有文献用以识别显著影响农户农业技术培训参与的因素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文献以农户是否参加农业技术培训为因变量,再以上述影响因素的全部或部分为解释变量,构建Logit或Probit单方程模型,进行ML估计,如刘芳等[5]、高升[4]等人的研究。这类文献的缺陷是只能识别出影响农户是否参加培训的因素,却忽略了既影响农户是否参加培训又影响农户参加培训次数的因素所包含的重要信息。另一类文献是以农户参加培训次数为因变量,应用Tobit模型进行估计,如于敏[6]的研究。这类文献虽然考虑了影响因素对农户培训次数的影响,但Tobit模型本身有着无法克服的缺陷,该模型估计要求两部分模型的解释变量不完全相同,并且系统模型假设随机变量服从联合正态分布,违背这两个假设的模型可能不可估计[8]。另外,Tobit模型尽管容许有大量的零,但仍将因变量y在正值上的分布看成连续分布,假定y=max(0,y*),其中y*呈正态分布与农户参加培训次数在y>0时的离散性完全不相称。因此,要想无偏地识别出农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影响因素,需要新的方法。

何安华等:农户异质性对农业技术培训参与的影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3期2研究方法与模型选择

模型2的缺陷是无法直接对比租入/不租入土地农户的差异,也无法直接对比加入/不加入合作社农户的差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各组农户数量占农户总数的比重为权重,近似计算出各组间的差异,然后再分别与模型1中leasedumi和coopdumi的估计系数相比较,并由此判断模型2的稳健性。

2.2计数数据中对零膨胀现象的处理

在实际问题中,计数数据普遍存在零膨胀特征,即获得的数据很大一部分是零值。具有零膨胀特征的计数数据超出了一般泊松模型或负二项模型的预测能力。幸运的是,解决零膨胀现象的Hurdle模型于1986年被提出并应用于经济学研究领域[9],继而Lambert[10]于1992年提出零膨胀泊松模型(ZIP),Greene[11]在1994年又将ZIP模型扩展到零膨胀负二项模型(ZINB),使得对具有零膨胀特征的计数数据的估计变得更为有效和无偏。零膨胀模型假设数据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对应零事件的发生,个体取值只能为零,这一部分的零值解释了数据中可能存在过多零的原因;第二部分个体符合泊松/负二项分布,取值可以为零或正整数。因此,零膨胀模型将数据中的零分成“过多的零”和“真实的零”,并从零分段,对零部分和非零部分分别建立二项选择模型和一般计数模型,其中二项选择模型主要回答变量影响事件是否发生的问题,一般计数模型主要回答变量影响事件发生次数的问题。

本文对农户2008年参加技术培训的次数进行考察,发现未参加技术培训的比重较大,占到农户总数的5558%。农户参加技术培训次数为零的情况可分为两组,一组是2008年期间没有技术培训可获性的农户(组A1),另一组是有技术培训可获性但没有参加培训的农户(组A2),这两组农户的技术培训次数都为零,但造成零值的原因不同。当符合组A1的样本较多或组A2样本中零值过多时,计数出现零膨胀现象。因此,可将原始数据集看作一个全零数据集和一个服从泊松/负二项分布的数据集组成的混合数据集,再以一些特征变量采用二项选择模型对农户是否属于组A1进行预测并排除掉属于组A1的样本,对余下的属于组A2的样本进行泊松/负二项模型估计。

2.3模型选择:ZIP模型还是ZINB模型?

为了考察土地流转和加入农民合作社对农户参加技术培训的影响,以农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次数作为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包括农户的户主特征、家庭特征、村庄特征和省份虚拟变量。根据文献回顾和经济理论选取进入模型的解释变量。

Hurdle模型、ZIP模型和ZINB模型是处理零膨胀计数数据的常用模型,但因Hurdle 模型在经济学中有着特殊性和争议性[12],本文将根据数据集的分布情况在ZIP模型和ZINB模型中选择较为适宜的模型进行估计。借鉴王存同[13]选择零膨胀模型的思路:第一,观察数据是否存在零膨胀现象。参加技术培训次数为零值的农户占到农户总数的55.58%,零值的比例很大,数据存在零膨胀现象。第二,判断计数数据是否存在过度离散。可以通过考察计数变量的均值和方差是否相等,以及alpha检验是否显著,来判断是否存在过度离散。当均值和方差基本相等且alpha检验不显著(P>005)时,数据服从泊松分布,应采用ZIP模型;当均值明显小于方差且alpha检验显著(P

3数据来源和描述性分析

3.1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研究”的一手调查数据。课题组于2009年7月至9月,共组织40余名调研员分成三个调研组赴山东、山西、宁夏3省调查。原则上,每一省份选取4个县,每个县再选择3个乡镇,每个乡镇选1至3个村庄不等,每个村庄再随机抽取20个农户。实际获得山东、山西、宁夏3省11个县、市、区(分别为:高平市、高唐县、冠县、贺兰县、利通区、宁津县、平原县、沁县、武乡县、泽州县、中宁县)的1 039户农户数据。结合研究目标,在数据预处理时,先后剔除了不再从事农业、家庭主业为养殖业、纯租出土地的农户,形成目标样本户,接着剔除有缺失数据、异常值的样本。最终得到有效样本761个。

3.2描述性分析

数据分析表明,2008年种植户总体的平均耕地经营规模为11.40亩,家庭人均耕地面积为2.78亩,其中人均承包地面积为2.43亩。在2008年参加技术培训的农户有338户,占44.42%,未参加技术培训的农户有423户,占55.58%。统计发现,参加培训和未参加培训农户在家庭耕地总面积、人均耕地面积指标上均有显著的统计差异。

从家庭平均耕地总面积看,参加技术培训的农户耕地总面积平均为12.45亩,未参加技术培训的农户耕地总面积平均为10.56亩,两者在5%的水平上具有统计显著性。未参加技术培训农户的耕地总面积虽然较小,但是其统计分布较参加技术培训农户的耕地总面积要集中。从家庭人均耕地面积看,参加技术培训和未参加技术培训的农户人均耕地面积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前者比后者高出036亩。从家庭人均承包地面积看,参加技术培训农户的人均承包地面积为254亩,而未参加技术培训农户的人均承包地面积为234亩,二者相差02亩,且不具有统计显著性。这是因为承包地在二轮承包之初仍然坚持按人头调整,虽然经过几年的人口变动,各村的人均承包地面积变化也不太大。

表2给出了租入/未租入土地和加入/未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参加技术培训的情况。一方面,租入土地农户组的技术培训参加率为52.87%,较未租入土地农户组高出10.6个百分点,而且从均值差异来看,技术培训次数有显著差异,租入土地农户组的技术培训参加次数平均为232次,较未租入土地农户组高出083次,并且在5%的水平上具有显著性。这表明农户租入土地与其参加技术培训可能有正相关关系。

4计量结果及分析

4.1培训的ZINB模型结果及其分析

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需要考察解释变量的共线性问题。对所有解释变量做相关分析后,发现部分解释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特别是农户租入土地同时加入合作社虚拟变量与多个控制变量有显著的相关性。幸运的是,该变量与其他控制变量的相关系数绝对值较小,最高的仅为0.277,仍然可以进行计量分析。为了考察解释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共线性,本文利用方差膨胀因子和容忍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有解释变量的平均方差膨胀因子为1.36,最大的仅为1.78,其容忍度最低也达到了0.562,模型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此外,数据不可能具有正态分布,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所有标准计数数据的分布都表现出异方差性,进行参数估计时还需对标准误做稳健性调整。

通常来说,研究者根据自己是关注计数变量的期望值还是计数分布去选择计数模型的解释方式。本文重点关注农户参加培训次数的期望值。而解释变量的变化所带来计数变量期望值的变化,可以用期望值的倍数变化、百分比变化、边际变化等方式来表达[14]。在本案例中,ZINB模型回归系数的解释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负二项回归系数(表4),另一部分是logit回归系数。ZINB模型中负二项回归系数的解释和一般负二项模型一样,即回归系数βi是平均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次数的对数(Lograte),一般以发生率比(IRR)即eβi来解释。若解释变量为虚拟变量,eβi表示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条件下,某一组别的期望计数是参照组期望计数的倍数。

4.1.3四组农户回归系数差异的T检验估计结果直接给出了各组农户虚拟变量的回归系数及对应的发生率比,可以直观看出各组农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期望次数的多少,但这种关系仍需要检验。通过T检验发现,租入土地并参加合作社的农户和不租入土地但加入合作社的农户的系数估计值在统计上不存在显著差异4.2稳健性分析:改变ZINB模型的设定

为了确保分析结论的可靠性,从以下角度进行稳健性检验:在表4所采用的ZINB模型中,样本农户按是否租入土地、是否加入合作社两个虚拟变量的组合分成了四组,估计结果直接给出了四组农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期望次数的倍数关系,但没有直接给出租入土地农户与不租入土地农户在参加技术培训方面的差异,也没有直接给出加入合作社农户与不加入合作社农户的差异。改变ZINB模型的设定,只引入是否租入土地、是否加入合作社两个虚拟变量,采用MLE方法能够直接得到这种差异(见表5)。表5中的估计结果显示

5进一步分析

通过ZINB模型的估计结果可以发现:一方面,租入土地对农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行为无显著影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本文认为这是由于技术培训的实用性和及时性不够,技术培训一般围绕大众化问题展开,无法吸引种植规模较大农户参加培训。实际生活中,即使培训供给充足,农业也未必参加培训,需求因素对农户参加

但这种需求在租地农户和不租地农户之间有没有明显差异呢?显然,当培训主体没有采取差异化策略对受训农户进行细分,仍以卖方主导的思维提供培训时,租地农户和不租地农户参加培训的需求差异就非常小了。因此,租入土地的农户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见得比其他农户更高。另一方面,合作社成员身份对农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点不难理解,因为合作社对社员提供技术培训是免费或仅收取非常低的服务费[15]。样本农户所在村庄至少有一个合作社,大部分合作社都为社员提供技术培训,只有个别合作社为非社员提供服务。样本数据也显示,社员中63.64%的农户参加过技术培训,而非社员的这一比例仅为24.73%。由于非社员对合作社没有归属感,享用这份“免费的午餐”可能会有一定的心理负担,所以较少参加合作社提供的农业技术培训。

接下来,把视角转向控制变量。说明农业对家庭的重要性下降之后,农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积极性也会降低,因为兼业农户更需要的是非农职业技能培训。有村干部、外出务工等特殊经历的农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期望次数是无类似经历农户的1.350 3倍,通过5%显著性水平检验。此外,户主年龄及受教育年数、家庭劳均耕地面积对农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期望次数的影响均不显著。笔者的解释是当前存在一些农业技术培训对象仅仅是“农户”,没有根据年龄、受教育水平、家庭经营规模将农户细分,即没有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采取差异化策略去确定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一套培训方案应付各类农户,因此,参加培训农户的年龄、受教育水平、家庭经营规模就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6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采用2009年山东、山西、宁夏三省的农户调查数据,运用ZINB模型重点考察租入土地、合作社成员身份对农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租入土地并没有显著影响农户参加农业生产技术培训的行为,而合作社成员身份则明显提高了农户参加农业生产技术培训的积极性。此外,本文还发现,户主有其他职业的农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期望次数较低;有过特殊经历的农户,参加培训次数显著高于参照组农户;户主年龄及受教育年数、家庭劳均耕地面积对农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行为无显著影响。

上述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第一,随着现役农户老龄化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是租入土地进行适度规模经营的中青年农户。但租地经营的新型经营主体对当前大众化的农业技术培训没有表现出更强的需求。这有可能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其自己的农业新技术获取途径,也可能是当前的技术培训供给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即培训供需对接错位。这两种可能无疑都意味着当前的农业技术培训政策需要作出调整:一是纠正过去将所用农户都视作相同的培训对象并沿用单一培训模式的工作思路,结合农户的差异化培训需求对农户实行分层定位,增强不同培训目标人群的瞄准度,分别提供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的技术培训服务;二是对以其他方式获取新技术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适当补贴,分担他们的新技术获取成本。第二,进一步加大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对开展技术培训的合作社给予专项补贴资金。对于由合作社提供更有效率的技术培训,可以以项目方式委托给合作社。这既能促进合作社的发展,又可以避免政府供给“劳而无功”,同时还可以灵活有效地满足农户的技术培训需求。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Schultz T W. 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4, 56-71.

[2]孔祥智,方松海,庞晓鹏,等.西部地区农户禀赋对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 2004,(12):85-95. [Kong Xiangzhi, Fang Songhai, Peng Xiaopeng, et al. The Nature of Institutional Systems and Its Effects on the Evolution[J]. Economic Research,2004, (12), 85-95.]

[3]曹建民,胡瑞法,黄季.技术推广与农民对新技术的修正采用:农民参与技术培训和采用新技术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5,(6):60-66. [Cao Jianmin, Hu Ruifa, Huang Jiku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and Farmers’ Modification of New Technology: Study on Influence Factors in Farmers’Participating in Technologies Training and Their Willingness to Adopt[J]. China Soft Science, 2005, (6):60-66.]

[4]高升.农户参加培训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湖南1 040户农户的调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21-26. [Gao Sheng. Factor Influencing Farmer’s Decision of Attend Technical Training: Based on Investigation of 1040 Households in Hunan Province[J]. 2011, (4): 21-26.]

[5]刘芳,王琛,何忠伟.北京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需求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 2010,(6):61-66. [Liu Fang, Wang Chen, He Zhongwei.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f Beijing New Technology Training Farmers Needs and Influence Factors[J]. 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 2010, (6): 61-66.]

[6]于敏.现代农业背景下农民生产技能培训需求意愿及制约因素分析:基于宁波511个种养农户的调查[J].经济问题探索, 2010,(2):61-67. [Yu Min. The Demand Will and Its Restrict Factor Analysis of Farmers Production Skills Training Based on 511 Planting and Raising Farmers’ Investigation[J]. Inquiry into Economic Issues, 2010, (2): 61-67.]

[7]李恩,张志坚,李飞.影响农民参加农业技术培训行为因素的分析:基于长春市郊区的调查数据[J].管理学刊,2012,(3):66-72. [Li En, Zhang Zhijian, Li Fei. Influencing Factors to Training Farmers with Industrial Technology: In the View of Survey Data of Suburb of Changchun City[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2, (3): 66-72.]

[8]周华林,李雪松.Tobit模型估计方法与应用[J].经济学动态,2012,(5):105-119. [Zhou Hualin, Li Xuesong. Tobit Model’s Estim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J]. Economic Perspectives,2012, (5): 105-119.]

[9]Mullahy J. Specification and Testing of Some Modified Count Data Models[J].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1986, 33(3):341-365.

[10]Lambert D. Zeroinflated Poisson Regression with an Application to Defects in Manufacturing[J]. Technometrics, 1992, 34(1):1-14.

[11]Greene W. Accounting for Excess Zeros and Sample Selection in Poisson and Negative Binomial Regression Models[C]. Working Paper (EC-94-10),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New York University, 1994.

[12]Dalrymple M L, Hudson I L, Ford R P K. Finite Mixture, Zeroinflated Poisson and Hurdle Models with Application to SIDS[J]. Computational Statistics & Data Analysis, 2003, 41(3-4):491-504.

[13]王存同.零膨胀模型在社会科学实证研究中的应用:以中国人工流产影响因素的分析为例[J].社会学研究, 2010,(5):130-148. [Wang Cuntong. Zeroinflated Poisson /Negative Binomial Modeling for Sociologis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Induced Abortion in China[J]. Sociological Studies, 2010, (5): 130-148.]

[14]郭志刚,巫锡炜.泊松回归在生育率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人口科学, 2006,(4):3-8. [Guo Zhigang, Wu Xiwei. Application of Poisson Regression in Fertility Study[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2006, (4): 3-8.]

篇3

[关键词] 农机 新技术培训 现状 对策

农机新技术培训是指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对于现代农业所需要而提供新的农机技术,包括使用新的农机具、现代农业设施以及采用新的农机经营、管理理念等,是农机部门进行服务农民的核心工作,对于提高我国农业水平和科学生产有着重要影响。在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中,不断转变观念,采取科学合理措施进行农机新技术培训是农机技术培训部门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农机技术培训部门拓宽工作思路,加强创新力度,增强培训功能,提高农机技术培训水平,为实现我国现代农业健康稳定发展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农机化新技术培训工作现状

目前,在我们农机技术培训过程中,除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规范培训外,其它新技术、新机具大多采用图片展览、间或召开小规模现场演示会的方式进行农机技术培训、推广和宣传,让农民在参展或参会的过程中有限地了解到最新的农机技术,并形成对新农业的基本理念,从而依靠科学技术来实现农业的新发展。此外,在关于农机新技术培训中,传统的培训模式存在缺陷,需要完善的内容如下:

1.培训能力相对薄弱

当前,由于传统培训体制缺乏有效的管理模式,在培训手段和设施都不能满足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缺乏良好的教师及相关的教学资源,相对规范和完善只有拖拉机驾驶业务培训和初级农机修理工技能培训;在培训模式上,传授的形式仍过于简单,由于缺乏必要的教机教具,大多是教师照本宣科,农民被动接受,致使农民对新技术仅保持在了解层次;对于现代农业应用的先进新技术和新机具,缺乏及时的技术传导和培训,使农民不能及时掌握最新的应用技术,导致农民的生产技术落后,并在学习新技术的积极性上大打折扣。

2.培训内容单一

我国农业相对前几十年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生产不仅仅强调粮食生产,而是形成了以种植、养植、加工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工程。然而,农机新技术推广大多仅限于农作物的种植方面的指导,对于整个农业产业化的全过程很少涉及,使整个培训内容单一,缺乏实际意义。

3.培训经费短缺

《农业技术推广法》虽然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经费保障有明确的规定,而且随着农机技术培训纳入阳光培训工程,农机新技术培训工作也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和重视,但需要考虑的经费限制,政府仍不能给培训更多的支持,完全由政府主导的培训尚处于试点阶段。地方政府不能给于足够的重视,导致培训展开困难。

4.农机技术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农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作为农机技术人员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始终学习新的知识,保持所掌握技术的先进性。实际上,农机技术人员缺乏有效的学习技术,仅有的深造机会也只能学到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广大的在职农机技术缺少有效的培训机会,导致农机技术人员素质偏低。

5.对外联络能力较差

农机培训必须紧密结合外界的发展,做到培训内容即为当今最为热门技术内容,保证所推广技术的实用性。但是,目前培训内容多为内部推广员进行单方面的教授,缺乏与外界联系,很少部门能进行外聘专家进行最为先进技术的讲解。为了使培训机构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应积极坚持与外界沟通的政策,多联络有先进思想的专家进行指导。

二、加强农机化技术培训工作的建议

1.争取政策扶持,资金投入

认真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依次将培训工作和经费切实纳入地方县级以上农机主管行政部门的年度预算中,杜绝克扣、截留、挪用培训,为开展基层培训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同时,要积极争取资金投入:一是积极推进政府鼓励、补贴政策,帮助农民获得最为实际的利益;二是加大与当地政府的沟通,获得更多的资源进行培训。

2.强化硬件建设,创建培训示范基地

积极推广培训基地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为农民展示最为实际的例子。通过强化硬件设施,让农民在学习新技术的过程中更为的坚信,并能够感受到新技术带来的利益。在创建的示范区内,要以最为贴合实际的方法,展示给当代农民最需要的技术,提高农民对新技术的渴望程度。培训示范基地要坚持以农民为根本,为农业发展做贡献的基本原则。

3.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农机技术人员素质

在农机技术推广、培训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农机技术人员业务能力的提升,采取多渠道让农机技术人员学习的最为实际的技术知识。对于农机技术人员也加强思想教育,明确其工作的重要性。同时,针对每一位农机技术人员要制定相应的培养体系,帮助其在工作中形成专有的工作特长。为了提高农机技术人员素质,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多开展培训课程,并帮助其在工作之余接触更多的农业、农机知识。

4.更新培训观念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法治经济,既然有竞争,就存在优胜劣汰,这就需要我们培训工作者一定要认清形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培训新理念。以符合实际要求为指导,实现培训观念的转变,进一步使新技术应用培训趋于有效化和体制化。

5.加强合作办学

在进行提升培训能力的过程中,要完善与农机、农业各部门及相关企业的合作关系,使培训工作社会化和多元化。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精心实际调研,从企业和各相关部门寻找进行提高业务水平的新方法,并根据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实际案例,在培训中采用更为具体的方法进行知识传授,帮助农民获取最符合农业发展的技术;(2)严格把握进行培训内容,制定相应的培训大纲。所展开的培训要与外界积极沟通,并以合作办学的方式来进行强调培训内容。邀请相关专家给予培训上的指导,不断的规范培训内容和形式。

6.建立农机化信息网络,搞好信息化服务

一方面,加强各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服务,形成平台化的信息化服务教授模式。农机化信息网络需要结合各种媒体进行相应的宣传,构建出有特色的信息网络,进而更好的进行信息化服务;另一方面,做好信息报道工作。要以传媒为途径,充分运用报刊、电视等媒体加强信息指导,定期制作节目,传播各类农机新技术信息,为农民送上致富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培训教育;心得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在加强科研与农民、政府与农民之间联系的过程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在推广农业技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等层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其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想要提高我国农业发展的水平,提高我国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提高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自身素质,这是实现“科教兴农”、“科技兴农”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积极打造培训教育平台,创新培训教育渠道,如此才能够保证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笔者就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培训教育的心得体会展开论述,以期为广大基层农业技术培训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

1 培训时间

通常情况下,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教育会选择在“农闲”期间,或者是农业新技术推广之前。对于培训时间,笔者认为没有必要进行严格限制。由于耕种期间,农业技术人员走进“田间地头”为广大农民提供技术支持,而这些技术被农业技术人员所掌握,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帮助农民朋友,所以对于培训的时间选择,笔者认为应该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除此以外,由于不同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不同,出现问题的时间也有所区别,因此,对于一些特殊的、新推出的农作物,需要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培训,这样才会取得比较好的培训效果。

2 培训地点

传统的培训地点是室内培训,这种培训方式适应理论知识的点拨,形式比较死板,比如笔者在进行植物保护技术的相关内容的培训时,虽然有幻灯片、计算机等辅助设施来讲解农作物及其相应的病虫害防治,但还是感觉不够直观,不够形象。而现场培训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实践性与针对性比较强,但是对农业技术人员培训与对农民培训是不一样的,农民更加重视生产实践,所以农民只需要会实际运用就可以了,但是农业技术人员除了要会实际运用之外,还需要掌握理论,这样才能够不断推进理论上的创新,因此,在培训地点选择上可以使用室内与室外相结合的方式。

3 培训方式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培训工作之中,使培训工作更加丰富、生动。幻灯片有着信息量大,生动有趣,便于理解等优点,提高了培训的效率,但同时应该注意的是,如果讲解的速度过快,会导致听众不能够有效的消化、理解,同时也不利于被培训者将理论知识记录下来。因此,对于有条件的单位,笔者建议可以将重要的理论知识打印出来,在培训之前发放给被培训者,这样一来,农业技术人员就可以一边听课,一边看材料,将重点记录在这些纸质的材料之上,便于课下复习、理解。而且,目前很多技术人员都有笔记本电脑,如果需要也可以将培训资料拷贝到自己的电脑之中,或者培训老师干脆将培训资料放到特定的网站上,以便被培训者能够下载,深入学习。培训也可以采用室内与室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老师在完成理论讲解之后,再带领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以现实案例为例,使广大基层农业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理论知识。

4 加强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培训教育的建议

4.1 加强培训师资队伍的素质建设

培训老师在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培训的过程中占据着主体地位,他们承担着向广大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宣传科技知识,间接承担提高农民劳动技能的历史使命。我国政府必须要认识到这些培训老师的历史意义,挑选一批能力比较强的教师到科学研究机构、大专院校继续学习,不断提高与农业相关的知识的储备,还要系统学习教学方法,以提高技术培训的水平。同时,要求这些教师要注重生产实践,必须对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流程了如指掌,对于培训的重点与难点,以及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最想要了解的知识做到心里有数。

4.2 增加培训教育的资金投入

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因此,财政部门要平等看待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其他事业单位的地位,必须保证资金投入及时、到位,以满足推广站的设备、设施等更新换代,最终保证培训教育的丰硕成果。培训教育的资金要随着培训规模的扩大而有所提高,有关单位要积极、主动的配合培训工作的展开,为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供物质保障。

4.3 加强农业技术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农业竞争不再局限于国内,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信息已经成为竞争的关键所在,可以说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很多农业技术人员对农业科学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他们非常想了解国际、国内关于农产品市场的相关信息,而且实现农业技术信息化之后,资源能够最大限度的共享,一些偏远山区的技术人员也可以突破地理位置与交通等因素的限制,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保证了培训的有效性。目前,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的设备、设施还不够完善,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可以与相关的科研机构、农业院校积极合作,使知识体系更加丰富;加强网络人才培训,使网络体系更加完备。

5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技术人员培训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程,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培训教育的加强,是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必须要坚定不移为其发展与完善进行积极的探索,相信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国新农村建设必将会迎来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张亮,赵帮洪,张润清.我国农民培训意愿调查分析[J].调研世界,2010(04):19-23.

[2] 高启杰.中国农业推广组织体系建设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0(2):107-111.

篇5

[关键词] 乡镇农民 现代农艺技术 培训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2-0297-01

引言

当前,虽然乡镇农民现代农艺技术培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普遍认可与关注,但如何结合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培训,提高培训工作效率,这是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对该问题有更为深入的认识,采取有效的培训措施,本文选取乡镇农民现代农艺技术培训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就乡镇农民现代农艺技术培训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培训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对策,希望能为有效开展培训活动提供启示与借鉴。

1 加强乡镇农民现代农艺技术培训的意义

1.1 提高农民素质。对乡镇农业生产和发展来说,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也越来越受到乡镇相关部门的重视。做好该项工作能激发农民热情,促进他们综合技能提高,对有效提升农业的市场竞争力也具有积极作用。培训是一项系统和复杂的工作,需要更新农民的知识,开发农民的综合技能,促进他们的行为和态度改变,进而推动受训者知识更新、能力提高,提高培训工作效率。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乡镇愈加关注农民技能培训,加大在培训方面的资金和时间投入,让他们更好适应将来工作需要,努力农业种植上做出业绩。

1.2 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此外,加强乡镇农民现代农艺技术培训不仅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促进农民综合技术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对推动农业技术、制度、管理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乡镇农民现代农艺技术培训具有网络化、现代化、个性化、终身化等方面的特点,它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提高农业种植效益,因而越来越受到乡镇部门的重视和关注。

2 加强乡镇农民现代农艺技术培训的对策

调查显示,目前乡镇农民现代农艺技术培训存在不足,制度不完善,激励机制缺乏,培训主动性不足。为应对这些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完善措施。

2.1 激发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农民参与培训的热情,实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农民参与培训的主动性。从乡镇农民现代农艺近些年来的培训经历来看,除了完善培训课程体系,提高任课老师综合素质,注重培训效果评价之外,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让农民产生参v与培训的动力是十分必要的。

2.2 完善激励机制。培训老师的薪酬体系中,虽然有技能工资部分,但执行过程中都是由部门主管进行主观判断和确定,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流程,难以公正、全面评价培训老师的技能和水平,制约农民培训积极性提升。因此,为转变这种情况,乡镇农民现代农艺技术培训中要构建各工作岗位的技能指标和评价体系,定期对农民开展技能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技能工资联系起来,有效激发培训的主动性。同时在晋升机制方面,也要与老师的培训工作相结合,让他们努力开展培训活动。

2.3 加强培训考核工作。对农民都提出课程培训要求,只有在培训课程完成,并且考核合格,或者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之后,才能获得使用新技术和新知识的机会。对学习能力强,专业技能出众的农民,要给他们在培训方面以更多机会。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农民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并发挥培训的激励作用,让农民更为有效的参加培训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农业现代化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4 不断创新培训手段和培训方法。为增强乡镇农民现代农艺技术培训的实效性,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创新培训手段和培训方法,推动培训不断完善和可持续l展。创新并不要求每次都研究新的培训方法,而是根据每次培训工作需要,选取合适的方法,并最大限度发挥这种培训方法的作用。还可以对现有培训方法进行巧妙组合,综合利用多种方法对农民开展培训,实现农民培训的创新。开展乡镇农民现代农艺技术培训时应该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最大限度提升培训效果,提高部门工作绩效为目标。参加培训的农民数量比较多,培训任务繁重,每年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对农民开展农业产品、生产、安全、质量等方面的培训,多数情况下采用课堂讲授的培训方式,然后采用笔试的方式检测培训效果,确保广大农民掌握培训内容。为实现培训方式创新,可以将课堂讲授与其他方式结合起来,促进培训效果提升。例如,模拟农业种植的现场情境讲解农业种植技巧,加深农民的印象。还可以录制视频,系统全面介绍农业种植技术和流程等,农民可以一边观看一边讨论,从而对这些内容有更为深入的理解。还可以在此基础上,为农民创设情境,让他们进行现场模拟,开展农业种植训练,并由任课老师指导,肯定其中的优点和进步,指出存在的不足,并在今后的训练中改进和提高。采用这种将理论学习和视频观摩、现场训练相结合的乡镇农民现代农艺技术培训方式,有利于促进培训效果提升。

3 结束语

本文对乡镇农民现代农艺技术培训进行研究与分析,所反映的现状与问题不仅具有典型性,更具有普遍性。乡镇农民现代农艺技术培训工作的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等都是大致相同的,尽管每个地方的具体情况不完全相同,但本文所提出的改进乡镇农民现代农艺技术培训工作的建议和对策能起到参考作用。总之,乡镇农业在规模上没有优势,而要生存与发展,其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通过必要的教育和培训,帮助乡镇农民掌握有效的工作技能,不断提高他们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是乡镇农业发展的长久之计。

参考文献

[1]丁佳平.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吉林农业,2013(6),114

[2]姜春云.以生态文明引领农业、农村发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4), 5-10

篇6

1.阳光工程培训工作进展情况

到目前为止,分别在延吉市朝阳川镇和安图县石门镇举办了两期水稻专项技术培训班,共培训农民140多人,保质保量完成了前期阳光工程培训任务,为确保今年阳光工程培训工作顺利进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主要做法

2.1建立健全培训组织 为确保阳光工程培训顺利开展,及时成立了相应的培训领导小组,站长主抓此项工作,全面负责阳光工程的组织实施,指定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工作,明确工作职责,落实责任,做到了分工明确、职责分明,事事有人做,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2认真制定实施方案 为使阳光工程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实施,总站认真制定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编制教学计划和学时计划,选聘教师,开展各项工作。每期培训前,都要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确保培训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2.3加强师资,确保培训质量 根据培训专业内容要求,聘请了解农村、熟悉农业、贴近农民,具有一定资质和丰富实践经验、感染力强的培训教师、专家,特别是基层农业技术人员作为阳光工程培训教师。同时,培训内容上努力使广大农民学员易懂、愿意学、乐于接受。同时,自编或订购了一定数量农民通俗易懂、针对性强的培训教材、简单的讲义等阳光工程培训教材,免费发放给农民。

2.4注重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效果 结合全州农业生产特点和农民需求,采取集中授课、面对面培训,现场观摩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本着农民需要什么,就讲什么,及时为农民解决生产实际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使农民真正学到技能。

2.5严格管理,落实各项制度 每期培训,都严格按照阳光工程管理办法要求,建立阳光工程培训台账,并按时上报工作进展情况及培训信息。同时,严格按照阳光工程的资金管理办法使用资金,规范了财务管理制度。

3.今后工作打算

篇7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试验示范;配套服务

中图分类号:F3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190-1

农业技术推广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针对我乡的实际和存在问题,作为一名农技推广人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要得到乡党委、政府对农技推广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加强对农技队伍的领导,切实抓好我乡农业技术推广,形成社会化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就此论野租乡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与前景。

1 现状

野租乡地处会东县东南面,距县城40km,平均海拨2100m,属高寒山区,全乡总人口3119人,耕地面积3046亩,人均占有耕地不足1亩。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马铃薯、荞麦,其他作物有元根、绿肥、大小春蔬菜。种植品种,种植模式都比较单一。

近年来,农业技术推广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以及自然因素的制约,农业技术推广仍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农民思想意识落后,整体素质偏低

大多数农民小农意识严重,有求稳怕乱的小农心理,说种庄稼就本分地种粮食,产业结构调整意识淡溥,不敢冒风险,总认为种粮食比较稳当,不敢尝试新技术新品种,有从众心理,缺乏创新意识。虽然有部分农民能够大胆尝试,但是一旦遇到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造成减产后,就会立即放弃,甚至责怪农技人员技术指导不当,品种选择有问题等。

1.2 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新技术、新品种推广难以接受

我乡属于边远偏僻的彝族高山乡,文盲、半文盲居多,虽然前些年办过夜校,扫过文盲,但都是流于形式,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效果。导致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在他们之中没有交流的语言,更没有说服的理由。农民获取知识的途径少,首先是培训力量不足,乡级农技人员人数有限,虽然经常深入一线与老百姓面对面进行指导,但山区农户居住分散,工作难度比较大;其次是培训内容因条件限制比较单一,培训多以三干会、群众会主为,以会代训,大大削弱了培训会的作用;再次是对科技骨干,科技示范户的培训少,大部分只能利用赶集,发科技资料,办黑板报等方法开展宣传指导,效果很不明显。

1.3 农技推广资金来源渠道少

没有固定的推广经费,很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难以实现,尤其是高寒山区一旦因自然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造成减产或无收成,将影响全年农业收成。农民群众无法承受全部经济损失,不得不要求赔偿,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也无法承担全部经济损失。从而导致今后的工作难以开展,农技推广也迫切需要资金的支持。

2 前景

针对我乡当前农业技术推广的实际情况,必须从根本上加以解决,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真正把农技推广工作抓好抓实,为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做出贡献。为此我们必须抓好以下工作:

2.1 多渠道多途径,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加强农民技术培训突出层次性和实用性,把初、高中的回乡青年集中培训,他们的接受能力强,容易发挥带头作用。另外,对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民采取办培训班与现场示范相结合的培训方法,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

2.2 抓好科技试验示范,以点带面让农民更直接地得到实惠

由于大多数农民都不愿花钱,应用自己不完全了解的新技术新品种,他们中许多人抱观望态度,认真搞好试验示范,让他们亲身体会新技术新品种带来的好处。近些年来,我乡在试验示范上做了不少工作,从早期的地膜玉米、高垄作洋芋推广开始,到现在的规范化种植,每年我乡从党委书记、乡长到基层的社长,都各有自己的高产示范片,每个村都有科技示范户,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样板,活生生的事实教育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种植方式,应用科技致富。

2.3 搞好配套服务,解除农民后顾之忧

篇8

1.1参加培训者素质不一

在当前新时期参加我国农业机械技术培训的学生当中,参与者的素质层次不齐。尤其是我国农村地区无论是农民来说还是普通的对农业机械操作的人员来说,素质普遍都不高。这样就造成了我国新时期农业机械技术培训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的有限,甚至有一部分参加学习和培训的学院对培训充满了排斥的心情,这也导致了很多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学习不到位而存在的故障和隐患,容易造成安全问题。

1.2农业机械培训缺乏创新意识

农业机械技术的培训应当具备创新性和针对性。然而在当前的农业机械技术的培训当中,很少有组织者能够在创新,也就是说在培训过程中,固守着僵化的培训体系,尤其是在实行过程中还是固定的教师教学和参与者被动学习的模式。这样的模式使得在新时期快速变化的社会结构和日益激烈的农业机械竞争中参与者不能够更好的学习到农业机械技术,并且逐渐排斥相关的培训。

1.3农业机械培训存在结构上的不足

在培训结构上,往往过于书本话。不少培训只能够针对学习的成员进行传统的讲授,对于真正的可能运用到农业机械技术的部分由于缺乏实践的现场教学只能略过。事实上,在新时期下,不断变化和提升的农业机械技术以及新出现的农业机械商品都需要实践性的学习。教学结构上的僵化和死板使得当前农业机械培训结构只能是纸上谈兵,而并不能真正使得参与者学习到丰富的实践技术。

2.新时期我国农业机械技术创新培训的对策研究

2.1树立创新培训的理念

在新时期下我国农业机械技术培训要想取得根本上的变化,首先应当从观念上入手,尤其是需要从当前参与者对于农业机械技术培训的固有观念入手。通过宣传招生的方式使得参与者认识到创新培训的重要性,认识到创新培训对于新时期农业技术掌握的重要性从而调动参与者的热情与积极性。与此同时,也要树立组织者的创新培训意识,改变传统的纸质学习观念,真正以新时期的市场变化为导向,以新时期的农民对农业机械知识的真正需求为目标,进行农业机械技术的培训。

2.2改变培训方式

在以往的农业机械化培训中,过于强调书本上理论知识的学习,然而时代是在变化的,新时期对于农业机械技术的要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十分灵活。由此就需要我们创新和改变培训的方式,尤其是在讲课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践经验来进行教学,必要的时候还应该通过一定的实践基地来对教学起到真正实践示范的作用。从本质上提升新时期农业机械技术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2.3灵活选择教材

新时期农业机械技术的特点是随着快速变化的时代和市场竞争而不断推陈出新,由此就使得我们在创新培训的过程中应当合理的选择教材。尤其是正确的选择顺应市场变化和农业需求的教材。从而得知,注重教材内容,要不断的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如果在培训中发现教材过于老套,或需要及时更换新的教材,那么应当及时选择合适的教材,同时在实践课程上应当定期派相关的教员能够到一线去学习和实践,并将最新、最符合变化的农业机械技术加以传播和推广,真正在农业技术的实践方面为农民着想。做好新时期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培训。

3.结语

篇9

关键词:农业技术市场;四要素;内容形式;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4-0016-1

1 农业技术市场的四个基本要素

1.1 技术商品

这是农业技术市场的主体,是指在生产中具有应用推广价值、能够为采用者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可用来交换的技术成果,如良种、良法、配方、程序、图纸、设计、方案等硬件和软件的信息形态的产品。它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既同一般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如:技术商品价值不可比性、独创性、先进适用、成熟、经济效益好;技术商品交易后,其活动远未终止,须进行咨询、培训、指导,直至技术商品转化为有形商品;技术商品寿命周期由新旧技术对比和有形磨损等来决定。

1.2 卖方

即农业技术商品的生产者,主要是各类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也包括持有农业技术商品的个人,卖方的基本作用是给市场提供技术商品。

1.3 买方

即农业技术商品的消费者,主要是农业生产企业,包括乡镇企业、农村个体户、农户家庭等,买方的基本作用是完成技术商品交流来实现生产的最终目的。

1.4 中介

即农业技术市场经营机构,它包括常设性科技市场、技术商店以及各种农业科技咨询公司、科技开发公司、科技服务公司、科技信息公司等。中介的基本作用是:沟通买卖双方,促进技术商品流通;集中和扩散农业技术商品;提供科技信息;组织、协调技术市场活动;进行技术市场预测和有关方针政策宣传和监督等。

2 农业技术市场的经营内容和形式

2.1 农业技术市场的经营内容

是指参与农业技术市场交易、流通的技术商品的种类,它包括农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技术服务等。一切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产品质量和数量,降低生产成本所开发的新品种、新农艺、新机械、新材料、新农药及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农业技术,均可以在农业技术市场上经营。

2.2 农业技术市场经营的形式

有如下几种:直接交易,指农业技术商品买卖双方直接进行交易,即农业科技部门直接与农业生产单位(农户、乡镇农业)挂钩,联系有偿转让科技成果,进行技术服务;中介交易,指以技术中介机构牵线的方式介绍技术商品的供需双方见面成交。这种经营形式较普遍,效果最佳。中介机构一方面广泛搜集技术信息向生产单位;另一方面根据生产单位的技术需要向科研单位提供情报,促进技术贸易。中介机构在农业技术交易过程中能为买卖双方提供全面、系统优质的服务;联营交易,指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利用自己的科技成果与相关企业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成立科研生产联合体、共同进行技术开发和经营;推广交易,指通过科技成果展览、示范、试验、赶集等形式,以实现农业技术商品买卖双方成交。如有的地方举办的科技兴农成果展览会、科技赶集等,都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科技成果流通与转轨。

3 农业技术市场的管理

3.1 农业技术市场管理的内容

农业技术商品的管理:指对进入市场的技术商品种类和质量进行管理,即进入农业技术市场的技术商品种类要符合农业发展的要求,其种类包括技术开发、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推广、技术引进等。进入技术市场的新技术、新成果等技术商品质量上要有鉴定证明和成果说明书,技术要成熟、可靠、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商品交易活动管理:指对技术商品交易活动的多个环节的管理,包括技术商品交易活动的组织、监督、协调等;农业技术信息的管理:技术市场要有专人负责农业科技信息的收集、整理、汇总和交流等工作。同时,各地区、各部门也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建立、健全农业科技信息网络,提供农业科技信息管理必要的物质和手段;农业技术市场经营机构与人员管理:技术市场经营机构的主要业务是市场调查与分析,提供交易场所,提供农业技术商品的广告和宣传等条件,沟通技术商品买卖双方的联系、协调技术商品买卖双方的利益关系,最终促成技术贸易成交等级。

3.2 农业技术市场管理的手段

篇10

什么是农业技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第2条,农业技术是指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包括良种繁育、施用肥料、病虫害防治、栽培和养殖技术,农副产品加工、保鲜、贮运技术、农业机械技术和农用航空技术,农用水利、土壤改良与水土保持的技术,农村供水、农村能源和农业环境保护技术、农业气象技术以及农业经营管理技术等。

什么是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农业技术推广应遵循哪些原则

1、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2、尊重农业劳动者的意愿;

3、因地制宜,经过试验、示范;

4、国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扶持;

5、实行科研单位、有关学校、推广机构与群众性科技组织、科技人员、农业劳动者相结合;

6、讲求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实行哪些模式

农业技术推广,实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科研单位、有关学校、民间科技组织、农民技术员相结合的推广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开展农业技术研究、技术引进、技术开发,其研究、引进、开发成果经农业技术推广行政部门组织评定鉴定通过后,可以自行推广。农业技术推广行政部门应给予指导,并在财力、物力和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

国家对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挥群众性科技服务组织、农民技术员和农业劳动者在技术推广中的作用有哪些规定

按《农业技术推广法》等的有关规定:一是明确群众性科技组织和农民技术员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组成部分,规定村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和农民技术人员的任务是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指导下,宣传农业技术推广知识,落实农业技术措施,为农业劳动者提供技术服务。规定国家采取措施培训农民技术人员。农民技术人员经过考核符合条件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授予相应的技术职称,并发给证书。国家鼓励支持发展农村中的群众性科技组织,发展他们在推广农业技术中的作用;二是规定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组织农业劳动者学习农业技术知识,提高他们应用农业技术的能力,支持他们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活动。对在生产中采用先进技术的农民,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在技术培训、资金、物资的销售等方面给予支持;三是强调农民根据自愿原则采用农业技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农民采用农业技术,用强制采用而给农民造成损失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对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有哪些保障措施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配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落实经费,保障和改善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乡(镇)农业技术人员的生活待遇应不低于当地同级公务员的标准,保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业技术人员的稳定。

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的科技人员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在评定职称时,应当将他们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实绩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

如何保障农业技术推广经费

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事业经费,纳入同级人民政府的财政预算,每年按财政正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相应增加。各级人民政府每年都应在地方财政支农资金中安排10%和在农业发展基金中安排15%以上的资金,作为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由同级农业技术推广行政部门用于实施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从其举办的企业的以工补农、建农的资金中提取一定数额,用于本乡、本村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

农业技术推广有哪些奖励

《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中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设立农业技术推广奖。省级农业技术推广奖,每年评审一次,表彰奖励为推广农业技术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奖金可从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中列支。对在本省范围内推广农业技术,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特别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应颁发农业技术推广特别奖、纳入科技奖励范围管理。

推广农业技术哪些形式可实行有偿服务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向农业劳动者推广农业技术、实行无偿服务为主。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以及科技人员,以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和技术承包等形式提供农民技术的,可以实行有偿服务,其合法收入受法律保护。进行农业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和技术承包,当事人各方应当订立合同,约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违反规定推广农业技术造成应用者损失的,应承担什么责任

根据《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第十二条,推广未经试验、示范或者未按有关规定鉴定通过的农业技术,或者违反技术规程,强行推广农业技术,造成应用者经济损失的,由当地县级以上农业技术推广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鉴定核实,责成主持推广该项技术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对弄虚作假,欺骗应用者的,责令其赔偿损失、没收其非法所得,可并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农业技术推广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鉴定核实,并责成赔偿损失。对主要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申报省农业技术推广奖应具备哪些条件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励试行办法》中规定:在基层第一线直接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农业技术推广奖:

1、积极引进推广动植物优良品种,在生产中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

2、推广农、林、牧、渔单项或综合增产技术措施,获得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生态效益的;

3、推广应用新技术对农、林、牧、渔产品进行综合利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值,成绩显著的;

4、开展农业技术承包,获得大面积增产,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

5、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指导、咨询,在普及农业技术工作中做出贡献的;

6、对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有所改进、创新,并在生产应用上取得显著效果的;

7、在推广农业技术的组织管理和建设中,取得显著成效的。

如何申报省级农业技术推广奖

1、省直所属单位凡符合条件评奖的,可按行业分别向农、林、牧、渔主管厅、局中报;

2、各市直属单位符合条件评奖的,可先送行业主管部门审查,审查合格的向省对口厅局申报,并报市农委备案;

3、县以下单位符合条件评奖的,经县行业主管部门审查合格后,报市行业主管部门审查,再向省对口厅局申报,并报县农委备案;

4、中央驻粤单位和其他单位,亦按上述程序向所在地行业主管部门申报。

省级农业技术推广奖每年评审一次,向省申报截止日期为当年5月1日,以邮戳为准,过期不再受理。

哪些项目不再申报农业技术推广奖

凡已获得国家各种奖励以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实质内容相同的项目,不得再申报农业技术推广奖。

对申报农业技术推广奖中弄虚作假的将会受到什么处罚

申请省级农业技术推广奖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如实填报各种表格,不得弄虚作假,不得降低标准评奖。不准以任何借口私分奖金。如发现与事实不符而获奖的,则取消其受奖资格,追回奖状、证书和奖金,并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哪些人员可申报农民技术人员职称

根据《广东省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与晋升工作实施办法》中规定:凡在农村从事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农村建筑业、农村水利水电、农业机械化、农业财会与经营管理、农村能源、农业环保等行业的农民技术人员,符合农业部《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与晋升暂行规定》及《广东省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与晋升工作实施办法》的,均可申报评定或晋升农民技术人员职称。

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由哪些部门负责

全省成立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领导小组,由省农办牵头,省建委、农业厅、林业厅、水电厅、机械厅、水产局、畜牧局、科协等单位参加。省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和各市、县(区)可成立相应机构,负责此项工作。

农民技术人员职称的等级有哪几类,如何评定、管理

农民技术人员职称的等级定为:农民技术员、农民助理技师、农民技师和农民高级技师。

申报评定农民技师及其以下职称的,由县(区)各专业考评小组提出考核评议意见后报县(区)评委会评定,其中经评审通过农民技师职称的需报市业务主管部门审批。申报评定农民高级技师的,由县(区)评委会提出考核、推荐意见后报市评委会评审、再报省业务主管部门领导小组审批。

农民高级技师由市业务主管部门管理;农民技师及以下职称的农民技员由县(区)业务主管部门管理。

农民技术人员职称的评定或晋升工作—般每年进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