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范文
时间:2023-10-17 17:24: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含义
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学问题的描述,“综合与实践”教学是一项以设置问题为主,教师与学生互动参与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及生活经验,进行科学、合理、贴近生活的问题设置,让学生在与他人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对问题进行解答。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思考与理解能力。
二、案例设计要点
1.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参与
教学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案例的设计。因此,教师针对“综合与实践”教学案例的设计,要依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选择具有较为开阔情境的问题,既要保证每个学生对问题都能理解,又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积极性投入学习过程中。
如,在进行正方体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利用废纸动手做正方形,帮助学生了解正方形的立体构造。具体为:在正方体的每个面上都写上不同数字,让学生猜某个数字所对面的数字。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2.教学案例的设计要体现数学思想
开展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应以数学思想为原则,加强对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与传统的综合型活动有很大的不同,它既要突出数学学科的特点,又要培养学生实际生活的数学操作能力。
例如,可以让学生在一块矩形场地上设置一些花坛,使花坛的面积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且要保持花坛形状的美观。这样的案例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有很大帮助。
综上所述,开展“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要依据学生掌握的知识及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教学案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通过自主、合作、交流的方式实现教学目的。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还有利于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使教学质量与效果有很大的提升。
篇2
一、建立典型教学案例,树立教育典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案例需要满足五个基本条件,才能够让小学数学顺利开展,完成授课目标。第一,小学数学案例的选取内容必须要包含所学的基础知识要点;第二,案例的选取要充分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能够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第三,案例的选择必须要具有典型性,日后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能够依靠这一个典型案例,进行举一反三;第四,数学教学设计的案例必须要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起到引导和帮助的作用;第五,案例要有代表性和层次性。
比如在学习平均数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设计“谁的投篮准确度比较高?”这一个案例习题。“蓝队两名队员,他们分别是花花和飞飞,在体育课的投篮比赛中,花花投了10次,进球9次,飞飞投篮10次,进球一次;另一对为红队队员,他们分别是小王和小李,在体育课的篮球比赛中,小王投篮10次,进球5次,小李投篮10次,进球7次。请问,红蓝两队的投篮比赛中,哪一个队伍的准确度更高?”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展开自由讨论,最后抽取两个有代表性的学生来进行回答。一个学生代表认为红队的准确度高,因为他们投篮的总数比蓝队的要高;而另一个学生代表则有不同的发表意见,他认为蓝队的准确度更高,因为蓝队中的花花在投篮十次的条件下,投中了九个球,他的准确度很高。教师在两方代表的意见发表完之后,可以进行总结:“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但是我们在讨论红蓝两队投篮的准确度的时候,是不是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没有考虑到?”学生们窃窃私语,回答出:“每个队伍都有两个人,我们在比较准确度的时候,应该每一个人都考虑在内。”教师点头,并引导学生:“那么,如何同时将两个人的投篮成绩都结合在一起,进行队伍之间的比较呢?”学生们陷入了思考中。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出平均数这一概念和具体的运用方法,学生们瞬间恍然大悟,原来平均数运算就可以轻松解决这一难题。
二、正确引导优势发挥,教育由浅入深
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由浅入深提出案例、分析案例、解决案例,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让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来。
比如说在学习“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用粉笔盒和一根丝带,给学生们展示长方形的周长的概念。首先,教师用粉笔盒向学生们提问:“同学们,请问这个粉笔盒上,有没有长方形?”学生们回答,有。教师可以让一个学生上台,指出粉笔盒上存在的长方形。之后继续提问:“那么,我用我手上的这一根丝带,围绕着这个粉笔盒其中的一面长方形转一周,那么这个丝带的长度代表着什么?”学生们陷入思考,教师就可以公布正确答案:“这根丝带围绕这个长方形的一周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然后,再让学生们看书中对于长方形周长的定义。学生们经过教师刚才的示范,已经对长方形的周长有了深刻的印象,有了一个基本的认知之后,教师再由浅入深地讲解相关的题型,有利于学生在脑海里建立一整套有规律的解题思路。
三、合理创设课堂情境,提高学生兴趣
在数学课堂上,结合教学实际合理地创设情境,对于学生理解题目、解决题目,有着意想不到的帮助。
比如,在学习乘法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接近于学生生活的题型,让学生更快地进入解题的情境中。“小花有一个书柜,书柜一共有五层,每一层的书架上都有十本书,请问小花的书柜里面一共有多少书?”在学习乘法之前,学生们只接触了加减法,教师出了这个题目之后,大部分同学都会按照以前学习的加法来运算,耗费时间。教师可以等学生解出正确题目之后,说:“同学们,我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让大家能够马上算出小花书柜里书的数量,请大家翻到书的xx页,我们今天来一起走进乘法的世界。”由一个简单的小题目,让学生们迅速地投入思考中,然后引出接下来的学习内容。这种创设情境的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作用。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验教学;教育观念;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热潮中,要求我们数学教师时刻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自觉改变教育观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大力改进教学方法,着力改革学习方式,努力促使学生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这是我们每位小学数学教师现行素质教育下的一大使命。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几点自己的拙见。
一、突出实验教学,促进学生理解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实验教学的探究素材,在数学实验中真正实现“做数学”,并在“做数学”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如“圆锥体的体积”一课,为了避免学生学习圆锥的体积后,在实际运用公式时容易把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中的三分之一遗漏。所以,在教学中我更突出了本课的实验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经历“提出猜测―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得出公式”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课堂上我让学生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两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深入实践,用自己的学具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到操场上用圆锥装满沙子,倒入自己的圆柱中,看看几次可以装满。在我适当的引导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自由探究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加深了对圆锥体和圆柱体等底、等高圆锥体体积才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的理解。
二、注重实验教学,丰富学习经验
充分的活动是生命成长的历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比较抽象的问题或者操作性比较强的知识时,要注重实验教学,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参与的机会,并让学生在实验教学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如,在“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认识、验证,并应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我深知任何一个设想都应该通过亲身的实践去验证才能得到结论,才能加以应用。因此实验教学更是本节课的一大重点,只有学生在实验教学中亲自动手,才能更好地理解“水面上升空间的大小即浸入水中物体体积”,进而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因此在科学实验室中我给学生准备了量杯和西红柿。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学具去尝试探究,学生能够用通过观察两次量杯中水的刻度变化得出西红柿的体积,很好理解用放入物体之后的水面刻度减去放入之前的水面刻度,就能得出被测物体的体积。在理解了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之后,我还给学生提供一个大的长方体容器,在没有刻度的情况下想办法也求出西红柿的体积。学生对于问题解决更加感兴趣了,小组内展开了讨论,在交流中发现很多学生能够测出长方体容器的长、宽、高,以及量出前后两次水面的高度,最后求出了西红柿的体积。在整个数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由“想象―观察―实验―再实验”得到更深层次的理解,首脑并用,合作交流,成为数学知识问题解决的探索者。这样的数学学习,使学生不但丰富了生活学习经验,能够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和发展。
三、强化实验教学,放飞学生心灵
学生的数学学习应注重强化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现如今的数学学习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更要通过强化实验教学来丰富学生的经验,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从而达到再现数学发现过程,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实验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技能的建构过程中。如“神奇的莫比乌斯带”一课,这一节数学活动课对于我们来说是比较新奇的,从未接触过,对于学生更是陌生,在教学参考书中更是少有介绍,而在教科书中有一句建议:“让学生了解莫比乌斯带。”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就布置学生自己回去看,没有重视本课的教学,而我在本课的教学中强化了实验教学,通过设计3个活动环节:(1)做莫比乌斯带,并验证它只有1条边和1个面;(2)沿二分之一线剪开并猜想可以剪成什么形状,再动手验证;
篇4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的体育教学也随之改革,由于传统的篮球教学只注重技术以及素质的训练,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特点的管理,从而导致教学过程枯燥无味,使学生失去了对于学习篮球的兴趣。因此在高校的篮球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应用心理暗示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积极性,从而不断地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心理暗示 高校篮球技术教学 应用研究
篮球教学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篮球的实际需求,因此教师就应该将心理暗示这种教学方法应用到高校篮球技术的教学当中,因为心理暗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一个人带来自信与能量,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掌握学生的心理,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心理暗示在高校技术篮球教学中的分类
(一)教师的暗示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其中一种是语言暗示,一种是行为暗示。教学时,教师在讲解完一系列的动作要领以及技巧之后,可以让学生对讲课内容进行自主练习,如果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应该先用语言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使学生产生自信心,从而克服困难;如果在语言暗示没有发挥作用时,教师就可以采用行为暗示的方式对学生遇到的困难进行亲身示范,以此来不断地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决心。同时教师在学生完全掌握技术要领之后,还要对学生给予肯定,使学生的自信心不断增加,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此外,教师还可以制作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卡片,并且采用恰当的积极性语言,辅助教学。
(二)学生之间的暗示
在教师完成授课之后,学生会逐一的对动作进行练习或者进行一些小规模的比赛,这时教师就应该及时的应用心理暗示这种教学方法,有意识的鼓励学生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协调以及相互鼓励,从而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共同成长,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自我暗示
学生在进行自主练习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单独指导,并且要做到充分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心理,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使学生克服内心的挫折感,并且不断的进行自我鼓励,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缓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压力,还可以不断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轻松面对篮球教学[1]。
二、心理暗示在高校篮球技术教学中的作用
(一)心理暗示改变学生行为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暗示可以使学生的思想认识以及意志方面发生很大的改变,由于思想能够支配人的行动,因此我们就可以知道,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可以改变学生的行为。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以此来改变学生的消极行为,提高其动作的标准度,最终使学生完全掌握相应的篮球技巧,不断地提高篮球水平。
(二)增强学习效果
教师对学生进行不断地心理暗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强化学生对篮球学习的效果,从而使学生对篮球产生兴趣,学生也会以此为契机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相关知识以及技巧,以此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原本严格要求的基础之上,应用心理暗示这种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以此来不断地拓宽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渠道,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2]。
(三)调整学生心态
在高校篮球技巧的教学中应用心理暗示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的篮球知识以及篮球技巧,还能够对学生的心态发展起到积极地作用,使学生的自信不断增强,同时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以适应外界的不断变化,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三、心理暗示在篮球技巧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一)应用心理暗示要适度
在传统的篮球技巧训练中应用心理暗示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改进篮球的技术动作,从而促进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但是教师应该深刻的认识到,心理暗示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够将其单独的应用,它必须和实际教学相结合,只有这样才可以发挥其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一定要适度的应用心理暗示这种教学方法,只有这样心理暗示才会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如果教师过度的使用心理暗示,就会使学生产生疲劳,暗示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就会变得越来越小,最终失去作用[3]。
(二)不依赖于心理暗示
高校篮球教育是一个长期形成的复杂学科,仅依赖于心理暗示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够完全解决篮球技巧教学中存在的困难以及问题。因此,教师在适当的利用心理暗示时,同时还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篮球技巧,从而提高自身的体育综合素质,并且还要在实践中掌握丰富的篮球教学经验,寻求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此外,心理暗示的作用大小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因此教师还应该学会因材施教,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常规的篮球技巧教学活动中应用心理暗示这种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心理暗示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积极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地掌握相关篮球知识以及篮球技巧,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以此来促进高校篮球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安辉.心理暗示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价值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06:65+74.
篇5
>> 安徽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调查研究 浅论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策略 关于甘肃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的思考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有效转化策略研究 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能力的发展策略研究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调查研究 辽宁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启动 教育部启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浅析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 提升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 近十年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综述 提升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途径研究 中小学教师性教育素养存在的问题及提升策略 中小学教师教育素养存在的问题及提升策略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对在职教师的影响调查研究 意义与策略:中小学教师价值教育能力研究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研究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策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013-03-02.
[6] 孟令欣.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
师范大学,2013.
[7] 皖教秘[2012]489号,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教师教育技
术能力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s].安徽:2012.
[8] 贾居坚.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
化教育,2011,(03):17-20.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改;教研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134-01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遭到了教育界的广泛批评,虽然其具有很多的优势,也为小学数学教学,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在长久的教研工作中,发现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不再适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甚至给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和学生学习水平提升,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为了能够在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必须借助新课改的背景,对小学数学教研进行分析,全面革新小学数学教学。在此,本文主要将新课改背景作为基础,对小学数学的教研展开讨论。
一、“师传生受”到“学生主体”式教学
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在学习中倡导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占指导地位。小学数学在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单纯的认为,由于学生的思维不健全,因此必须经过自己的指导才能更好的学习知识。这种观点本身并没有问题,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逐步的将自己安置在小学数学教学的主体地位,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方法,学生的“简便方法”,直接被教师否定为错误的方式,影响了学生思维的拓展,导致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未能取得理想的成就。因此,在大量的教学失败后,新课改要求“师传生受”到“学生主体”式教学的转变。本文认为,在该项转变中,应尝试在以下几项工作中努力:第一,教师与学生站在一个平等平台上对话,应在课堂上让学生多发言,了解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及解题的错误部分,教师选择平和的语言及正确的知识,予以纠正,帮助学生更加系统的学习知识。第二,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诸如分层教学、提问式教学等等,告别枯燥无聊的灌输式教学,让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
二、整体式与范例式教学模式
在现在的数学教材中,普遍存在着知识点分部零散,欠缺条理性的问题。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的教材,必须能够为日常教学提供较多的帮助。零散的分部,直接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较强的条理性。而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复习的时候,也会表现出杂乱的情况,前后知识联系不紧密,解题方法不简便,这些都是目前小学数学教研的重点问题。为此,新课改要求,通过整体式与范例式的教学模式,更好的应对教材的知识点零散分部问题,并且在多方面来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第一,例子胜似说教,一个好的例子,能够直接让学生了解知识点该如何运用和记忆,避免因教师过多解释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第二,整体式教学,讲究的是让学生在一个较为系统的教学模式下,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小学数学虽然比较注重打基础,但其也会在数学能力提升、数学实际应用上努力。从主观上来分析,整体式教学,强调将知识集中起来,在整体上较好的把握学习趋向,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将其运用到解题后,告别传统的复杂解题。
三、生活式教学模式
生活式教学模式是指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内外通过实际活动学习数学的教学模式。新课改在要求当中,明确提到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目前,很多教师虽然在小学数学教研中投入了较多的时间与精力,也运用了很多的方法来开展相应的教学,但并没有获得理想的效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在理论上比较着重,未能够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多数学生只懂得将学到的知识来应付考试,在考试结束后,学生的知识记忆会持续下降。为了能够在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取得更加积极的成果,必须进一步加强生活式教学。第一,日常的教学案例,应融入较多的生活内容。例如,家长买菜、回家坐车等等,这些都是与小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通过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案例,能够让学生进一步集中注意力,知识的学习也会更加牢固。第二,日常的运算如果比较复杂,可通过利用日常生活来代替,让学生产生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感觉,告别完全理论上的计算,以此来缓解学生紧绷的头脑,便于更好的运用数学知识。
四、创新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的教研工作,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不再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而是专注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比较多元化的方案来进行。除了上述的三项教学外,创新合作学习,也是新课改的要求和倡导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完全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师处于绝对性的客体地位。从本质上来讲,合作学习也可以称为分组学习,这种学习模式倡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交流学习。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在进行分组时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科学的分组,这样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发挥小组的力量,围绕共同的目标进行讨论学习。同龄人之间进行学习交流不仅利有于他们对知识理解,也会加深他们对知识印象,继而增强学习自主性和对学习兴趣。当然,数学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当对教学目标进行简单的讲解,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由此可见,合作学习在实际的运用中,可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师自身的水平来开展,可行性较高。
本文主要是基于新课改的角度,对小学数学的教研进行分析。从现有的教学成果来看,很多小学的数学教学,都获得了较大的进步,实现了多元化教学,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数学能力,均获得了较大的提升,彻底告别了过去的冗杂教学,多数学生都能掌握较多的数学知识,且学习态度较为积极。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需对小学数学开展深入研究,以此来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 马艳华.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困境与解决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262.
[2] 柳文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探析[J].才智,2014,32:89.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9的乘法口诀;教学对比研究
作为中国最具有特色的计算教学内容,“九九乘法口诀”的发展已经走过了千年的历史,成为我国计算史上十分辉煌的篇章,并且一直被沿用至今,为我国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小学教育对九九乘法口诀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本文将主要对新旧九九乘法口诀的教学模式进行对比研究。
一、9的乘法口诀在教学改革前后的相似之处
首先,无论是教学改革前还是教学改革后,教师对九九乘法口诀的教学依然都以十分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基本经验的学习为主,教师充当的是教学活动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角色。其次,教师都注重对学生记忆方法与计算能力的训练。除此之外,教师都主要将加强学生的基础训练作为重点,重视对学生们计算能力的培养。第三,无论是课改之前和之后,教师们都十分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渗入数学的对应思想,这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理论中最基本的思想和学习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有利于学生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
二、9的乘法口诀在教学改革前后的基本不同之处
通过对教学改革前后的教学案例进行比较,笔者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的细节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说明在教学改革之后,九九乘法口诀的教学确实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首先,教师在课程设置上的计算内容存在不同,课程改革后教师更为侧重捕捉9的乘法口诀与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联系,让学生知道了数学学习和现实生活之间的作用关系。其次,教学方式上存在不同,课程改革后,教师更加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自主选择的机会。
通过对9的乘法口诀在新课程改革前后的教学案例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看到新课程改革在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继承的基础上又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教学方式更加科学合理,更加注重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1]张奠宙.中国数学双基教学[J].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2]顾佐汝.名师授课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 对话教学 改进思路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225-01
从小学数学对话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对小学数学对话教学进行改进,应从以下思路进行操作。
1 教师加强数学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数学专业素养
1.1加强教师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内容,标准
小学数学对话教学是立足于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的。小学数学对话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它超越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它吸收了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以来的众多成功经验和教育实践理论。因此,要加强教师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内容,标准组织教师系统学习新课改通识,它的内容具体包括六大方面:(1)小学数学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2)小学数学新课程与学生发展;(3)小学数学新课程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4)小学数学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5)小学数学新课程与评价改革;(6)现代教育技术等。通过培训学习,让教师了解小学数学新课改的基本理念,然后在思想上、行动上去做好小学数学新课改的实施准备,以使教师自觉地在教学实践中把新的理念转化为新课改要求的教学行为,为有效实施推进小学数学对话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1.2努力提升数学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加强教师的小学数学观,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观的学习。如果数学教师具有科学的数学观念,科学的数学教育教学观,对他们的数学教学方式,数学教学质量会起到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在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的教学实践中起到重要影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参与丰富自已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培训。
加强教师对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及数学教材的深入研究学习。组织教师对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及数学教材的学习培训,目的是让教师明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基本理念,以及对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小学数学的学习,小学数学教学过程设计,小学数学教育的评价等方面,都有创新的再认识。教师对“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空间与图形”,“数学实践与数学的综合应用”等各个方面的学习中,把握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四个维度:(1)知识与技能;(2)数学思考;(3)解决问题;(4)情感与态度。这是学生的发展目标,教师要有深入的理解与明确的认识。此外,教师还要努力学习每册数学教材的有关教学内容,教育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的目的意图,以及小学数学的教学评价和进行评价时要注意的问题等,只有这样教师才具进行有效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的条件。
对小学数学教师进行现代数学知识的学习培训。教师加强对近现代的数学知识的广泛学习,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师的数学基本功的打造,这是小学数学教学实际证明了的教好小学数学的一个必备前提,它很好的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准确,能动的掌握小学数学教材中涉及的数学概念、数学定理、数学法则及数学公式的内涵实质,帮助小学数学教师科学合理地驾驭数学教材,从而高效的进行小学数学的对话教学。
2 开展小学数学课堂的教研活动,有效进行小学数学对话教学
2.1加强资深小学数学教学专家的引导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通常是以“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确定了定期邀请小学数学教学的专家,以及小学数学的特级、高级教师等来校做小学数学学术讲座,小学数学执教观摩课,并请专家给一线数学教师解析教材,辅导小学数学教学教法,科学合理分析数学案例,为数学教师们答疑解惑。同时,学校还要积极选派小学数学的年轻骨干教师,去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的一些数学新课程的培训学习,让老师接受数学教学名家指导。教师们通过数学专家的引领,积极更新小学数学教学的理念,提升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由专家提供小学数学对话实践的操作性指导。让教师“有大量的精品课可以模仿,有教学形式可以学习”,使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得对话教学水平真正得到提高。
2.2积极开展校本科研研究
积极开展校本教科研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小学数学校本教科研是立足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在学校范围内开展的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活动。它是提高数学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促进途径。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在实践中要做到系列化,谋篇布局要专题化。这给教师增加了难度,首先是确定时间,引导数学教师对所教的教材的每个章节,每单元,每个例题,每个专题,每一组数学习题都要进行认真的研读,编写数学对话文本,让教师把握理解数学教学内容,整体了解数学教材的根本要求,从数学教学中找到数学教学的思路和教学方法,提高数学教师驾驭数学教材、使用数学教材的能力。并积极开展数学集体备课、数学互动交流、数学教学案例分析等教学形式,组织教师进行精细的数学教材分析、精心的去进行数学教学设计,来提高数学教师的创新数学教学文本的意义的能力。其次,教师在实施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让数学教师去观摩一些精品课,研讨课、同课异构教学课、数学课例的点评与赏析课,还有更普遍的随堂听课形式等。对小学数学教师也可选择面对面的数学教学实践指导。并且,努力的使数学的说课与数学的上课互相结合,评点与对话教学互相结合,数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互相结合,数学学习与数学教学应用互相结合。
3 加强小学数学课题的研究,提高小学数学对话教学水平
小学数学教师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是必须开展课题研究。只有使小学数学教师的对话教学水平提高了,才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对话教学成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时,教师要明确做课题的目的,要从科学研究的视角去做数学实验,去认真分析问题,解决小学数学对话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数学课题的研究要注重四大方面的内容:一是注重研究的过程,二是注重研究质量,三是注重研究实效,四是注重研究课题内容的发展。真正做到数学课题研究是小学数学对话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从而为数学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土壤,使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不断地锤炼,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乘法口诀;小学数学;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366-01
小学数学的内容非常基础,为了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能力,乘法口诀的学习、训练,是一项必要的内容。随着教学的深入开展,传统的乘法口诀并没有受到高度的重视,甚至是仅仅作为“必修”内容来看待,乘法口诀的积极作用,也没有得到系统的发挥,导致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仅仅是按照基础的模式来完成,对后续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针对乘法口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有利于今后把控好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获得学习成绩、能力的提升。
一、创造浓郁的生活气息
乘法口诀是经过数学前辈总结、分析后获得的积极成果。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氛围并不理想,在长久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下,很多学生都不能较好的适应开放式的课堂,思维上的禁锢并不容易解决。乘法口诀在应用中,通过系统的方法和灵活的教学模式,能够创造出浓郁的生活气息。例如,在“7”的乘法口诀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将“七巧板”作为案例来进行。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程的学习内容,并展示出七巧板模具。其次,教师根据七巧板模具,引伸出“7”的乘法口诀教学,并且设定思考的题目。包括“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在14里面有几个7?在28里面有几个7?”。学生在仔细查找后,与教师共同总结答案。第三,教师引导学生和自己一起朗读“1个7是7,2个7是14.......”,最终总结出了“7”的乘法口诀内容。由此可见,学生在乘法口诀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将七巧板作为引导的内容,促使学生逐渐摆脱了传统教学的缺陷和禁锢,让学生自由的思考,在正确的方向下学习,对学生而言,具有很大的益处。
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多样性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本身的内容并不难,主要是按照定理、公理来计算,就能够获得较高的成绩。但当前的国家教育,追求的是实践教学,要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和内容,更好的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而不是仅仅应对考试。随着年龄的提升和学习内容的增加,很多学生只知道死板的理论,并不能获得较大的成长,这是今后教学要特别注意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开展乘法口诀的教学,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多样性。例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在生活当中寻找与乘法口诀的内容。教师可出示一些典型的诗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教师向学生提问:“该首诗共有多少个字?”。学生在学习了乘法口诀以后,能够很快的理解问题,并迅速答出“28个字”的正确答案。此时,教师应让学生来做出系统的解答。学生回答:“该首诗共计4行,每行有7个字,根据乘法口诀,4×7=28”。通过开展乘法口诀的教学,学生思维不再是单一的模式,而是在总体上有了显著的变化,能够灵活的理解题意,并找出正确的解题方法。
三、学科融合,展现外在的人文色彩
乘法口诀的教学,如果仅仅是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那么学生的发展也仅仅局限于数学的内容当中,导致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减少,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当前,任何一个科目的教学,都不可以“死守”本身所具有的内容,而是要在客观上、主观上,不断的联系多个学科领域的内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其他学科的魅力,加强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学习,从而完成课堂教学的拓展和课后练习的增加。乘法口诀在运用过程中,突出的作用在于,能够将学科较好的融合,展现出外在的人文色彩。
题1:老师收集到了一些练习,请大家写一写,要想想表示几个几?(利用多媒体课件来演示)
1、一只七星瓢虫有几个点?
2、电子琴的白键一组有7个,5组一共有多少个?
3、一个人平均一天要喝6杯水,一星期要喝几杯的水?
4、这是一个班级的桌椅排列情况,请算算全班有几个同学?
通过上述题目的计算、分析、解答,促使学生将乘法口诀更好的应用到与自己相关的事物当中,减少了灌输式教学的一些固有内容,推动了学生思维的进步。一般而言,数学知识主要是以一种严谨的态度和复杂的法则来完成运算的教学。但小学数学教学,由于内容非常基础,重点在于解放学生的思维和逻辑,因此在教学乘法口诀时,不能只注重客观上的标准,而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积极的联系实际,才能将学科之间更好的融合起来,将人文色彩更加突出的表现出来,并以此获得学生的肯定和支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四、重建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
从小学数学的整体教学内容、结构来看,缺乏乘法口诀的教学,学生势必会遇到较多的难题,并且很难掌握好其他的知识。乘法口诀在教学过程中,另一大作用在于,将小学数学的内容、教学结构进行重新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达到教学水平的新提升。
题2:教师利用图示或者是多媒体课件,简单展示出“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故事”
教师先编写一个作为案例。1个小矮人1张床,7个小矮人7张床;1个小矮人2个碗,7个小矮人14个碗。
学生1:1个矮人1个篮子,7个矮人7个篮子。
学生2:1个矮人3件衣服,7个矮人21件衣服
......
通过将教学内容、教学结构重新建立后,学生的思维和逻辑能力都变得更加灵活,充分告别了以往的各项差错情况、混乱情况等,对学生的将来发展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建议在未来的乘法口诀教学中,因深入分析和探讨,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总结:本文对乘法口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展开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获得了很大的提升,乘法口诀的利用也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标准及方法上,能够根据学生的变化,选择差异化的手段来完成,相信将来能够获得更加丰硕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4-2377(2016)08-0155-02
1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小学生学习数学会受先天条件、环境、家庭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每一位同学学习数学的能力都存在差异。有的同学有先天的思维能力,对于知识的学习,往往是一点就通;有的学生有较强学习能力,在学习中可以举一反三,能够很快掌握所学知识;有的同学在学习数学中,领悟能力较差,勉强可以靠死记硬背公式对一般问题进行解答,但是在遇到较难的问题时则是六神无主,不能结合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举一反三,最后灵活的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因此,对于领悟力较差,灵活运用能力较差的这一类同学,则需要依靠后天的思维能力培养,才能使其慢慢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去解决数学知识中一些较难的题目。
2数学思维在小学教学中的体现
2.1数学思维能力与知识和技能密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并非单纯的老师讲课,学生听课,而是对学生素质全方位的培养,小学生物在学习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较好的理解,否则学生若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忽略了思维能力的作用,则会不利于学生对今后数学知识的学习。
2.2判断力体现数学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学习知识,可以对身边所发生的事物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并且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对事情提出质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对其事件提出自己的质疑及其见解,进而促进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2.3数学思维能力可以体现学生综合素质:在小学教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思维能力,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对所学知识更加深入、透彻的理解,最后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学生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需要有极强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而学生总结能力的体现,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
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措施
“重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对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明确要求,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思维能力主要应用于比较强的推理归纳的能力。要求学生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发散的思维能力、善于观察的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思维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3.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对数学知识产生好奇的心理,当对数学的好奇心转变成求知欲时,学生变会产生丰富的想象思维,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例如:小学数学课题“三角形内角”中,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将三角形准备好,在课堂上让学生手动测量三角形各个内角的度数,并且将每个角的度数记录下来,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任意说出其中两个角的度数,老师则一口将另一个角的度数报出来。学生则会很好奇老师为什么可以一口就回答上来,进而就会对接下来老师的讲解充分兴趣,通过此类方式,教师可以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有效提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3.2精心设计问题: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问题,以提问的方式引入学生进入到思维活动,进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例如:小学数学课堂“最小公倍数”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必须要包含各自特有的质因数和共有的质因数呢?学生拿到问题便会开始思维活动,相较于以往老师讲解一大堆,学生听得是是而非的教学方法来说,此类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并且学生在解答问题时,会积极开动脑机思考,为了将问题的答案找出来,就会将思维变得积极活跃起来,长期下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是一味的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该从提高学生的兴趣出发,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索数学教学创新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以提问的方式引入学生进行到思维活动,进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还能有利于展现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孙艳明.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案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王雅琴.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3,32:79.
[3]庞惠琳.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课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 上一篇:小学节能减排工作总结
- 下一篇:医疗机构依法自查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