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7 17:24: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音乐优秀教学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音乐优秀教学案例

篇1

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开展音乐课堂教学的研究、指导与评价,以评价促进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行为的统一,促进杭州基础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

二、工作思路

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研工作方向,贯彻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的思想精神,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继续开展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与评价的探索,开展课堂器乐教学成果展示和评比活动,做好新一轮高中音乐新课程实验和培训工作,加强音乐教师专业培训和音乐教研组长的培训,加强对学校的音乐教学调研指导等教研工作,有效监控音乐教学质量,促进杭州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

三、主要工作

(一)继续开展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

1.继续组织开展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骨干教师专业培训。2006年1月举行音乐新课程第6期骨干教师专业培训。2006年6月举行音乐新课程第7期骨干教师专业培训。

2.积极开展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教学展示活动。要求各区、县(市)大力举行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教学展示活动,以此来推进音乐新课程的发展。

3.加强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器乐教学。5月份举行杭州市中小学音乐课堂器乐教学成果录像评比活动,6月份举行展示和颁奖活动。以此落实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器乐教学,促进器乐教学的实施。

4.认真做好浙江省教研室举行的新课程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课堂教学三项评比的选拔工作。5月份举行杭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学案例评比,10月份举行杭州市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展示评比,12月举行杭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学论文评比。选拔优秀者参加浙江省教研室三项评比,以高质量、高水平来体现杭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求各区、县(市)认真做好三项评比的初评工作,选拔优秀者参加杭州市评比。

5.做好课改本学科的总结经验与交流工作。协同做好课改领导小组在教师中评选课改优秀教师工作。

6.按教研室要求对第三批实验区音乐新课程教学情况作一个抽样调研。以课堂教学的展示活动为基础发现总结推广经验,以点促面,发现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新课程的实效性。

7.继续开展音乐新课程教学评价研究。包括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和学生音乐学业评价,以此促进音乐新课程教学的健康发展。

8.开展学能考试研究。结合新课程的精神,开展学能考试的调查与研究。积极制定学能考试审美与艺术测试方案和标准。

(二)积极开展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研究

1.开展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实验和培训活动。深入学习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领会思想精神,树立教学新理念,探讨新教材教法,为浙江省进入高中新课改实验作好充分准备。直属高中6月份举行《音乐课程标准》检测活动,并举行有关辅导讲座,以此来加强音乐教师对《音乐课程标准》的理解,提高音乐教师应对新课程的各种能力。

2.认真做好浙江省教研室举行的新课程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课堂教学三项评比的选拔工作。直属高中2月份举行音乐教学案例撰写讲座,5月份参加杭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学案例评比,6月底举行音乐课堂教学录像评比,12月举行音乐教学论文评比,选拔优秀者参加浙江省教研室三项评比。

3.开展音乐教学研究小组课堂教学展示交流活动。5月份在直属高中举行高中音乐教学展示交流活动。

4.加强高中音乐教师的各项专业培训。3—4月份举行《课标》和舞蹈培训,以此促进音乐教师的专业成长。

5.结合杭州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战略,强化对基础相对薄弱的高中的教学调研与指导,同时调研与总结优质示范高中的教学经验,发挥优质高中的教学示范作用,带动全市高中教学。5月份在杭州高级中学举行高中音乐教学展示活动。

6.积极协助上级和有关行政部门做好高中音乐新课改实验工作。

(三)深入开展音乐学科教育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把“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水平”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探索并构建“促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音乐教学模式。

2.各区、县(市)在总结前期教改经验的基础上,举办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题的音乐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展示活动,以此推广教改成果,深化音乐课堂教学改革。

3.切实开展初、高中教改研究小组活动,以此培养一支教改、教研骨干教师队伍。开展音乐教改研究小组教学研究活动,举行音乐教学展示交流活动,促进音乐教改的发展。

4.继续做好杭州市骨干教研组长的培训工作。研究本学科学校教研工作的规律与特征,探索更有实效性的音乐教研工作方法与途径,进一步提高教研组长培训的实效性。同时,支持各县区开展教研组长的培训。

5.继续推进小班化音乐课堂教学研究。开展小班化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继续加强学生“个性化、合作化与活动化”的研究。

6.继续大力推广省级一等奖课题《小学等级制学业评价研究》的成果。

7.开展音乐新课程教学评价研究。制定学生音乐学业评价和音乐课堂教学评价,促进音乐新课程的健康发展。

8.协助做好审美与艺术学能评价工作。积极制定审美与艺术学能评价方案。

(四)完善地方课程建设

1.继续实施地方性综合课程《我与杭州》。完成五、六年级和九年级的教材编写任务。加强《我与杭州》教材的培训工作,加强该课程的教研活动,进一步推进地方课程建设和评价研究。

2. 加强“杭州教研网”的建设,继续开展网上教研活动。在教育局的统一安排下,协同教育技术中心做好网上中小学教育的资源库建设。

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2006年2月15日

2005学年第二学期音乐学科主要工作(直属高中部分)

2月份 布置新学期音乐教研工作

大组成员会议

新课程音乐教学案例撰写辅导讲座

3月份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辅导讲座

4月份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辅导讲座

舞蹈培训

5月份 高中音乐教学展示交流活动

新课程音乐教学案例评比

6月份 音乐录像课评比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检测

大组成员研究学科教研工作

新课程高中音乐第1轮骨干教师培训

(区、县[市]部分)

2—4月份 区、县(市)举行音乐教学展示活动

5月份 新课程音乐案例评比

课堂器乐教学成果(录像)评比

6月份 义务教育新课程第7轮骨干教师培训及课堂器乐教学成果展示

颁奖活动

新课程高中音乐第1轮骨干教师培训

音乐教研员工作会议

其 他: 杭州市第18届教学论文评选、课改优秀教师评选

第三批实验区新课程教学状况调研(同局)

杭州市第2次教研组长培训

举行《我与杭州》、《人与自然》、《廉洁专题教育》教学研讨会

地方课程《我与杭州》教学案例评比

篇2

[P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期待;快乐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3-0074-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提高阅读质量。”何谓“阅读期待”呢?简单地说,就是指学生渴求学习新知或者获得知识的一种状态。这种学习状态可以使学生主动地进入阅读情境之中,进而爱上阅读。那么,基于学生阅读期待的教学如何实施呢?

一、用爱心去唤醒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在阅读教学中,唤醒了学生的学习和阅读期待,就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内驱力,愿意主动投身到学习的热潮中。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满怀爱心,能够真正蹲下来,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宽容学生,就可以给学生带来无穷的力量,进而使学生主动阅读,并爱上阅读。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八册《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时,笔者提出:“同学们,你们留心观察过周围的小花、小草或者一些流浪在外的小动物吗?对于花草树木,或者小动物们,你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吗?每逢雨雪天气,你想过它们的归处,或者会给它们带来哪些影响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小姑娘。读完她的故事,你定然会有许多想法与大家分享。”在教师充满爱心的激励性语言的感染下,学生的阅读期待被唤醒,迫切地想深入文本,去获得新知,去获得对事物的认识,学习效果显著。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课堂教学时,为了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深入阅读的兴趣,教师运用充满爱心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想深入文本一探究竟的愿望被唤醒,从而为阅读学习效果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二、用新知去撞击

古人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阅读教学中,要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教师不光要关注学习内容,还要关注学生所学知识的新鲜程度。在某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与学生心理年龄的特点,随时为学生补充一些新鲜知识,以使他们在现有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形成“信息差”。这样教学,可以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进而使学生带着刨根问底的心理去破解心中的疑团。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鞋匠的儿子》一课时,笔者先把林肯小时候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从故事中,学生感受到了林肯小时候就是那么的优秀、风趣、幽默。在这种教学情形下,教师又趁机提出:“那么,长大以后的林肯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这样教学,既符合学生接受与认知事物的心理,又可以使学生对长大后的林肯,尤其是参与总统竞选的林肯产生进一步探究与了解的愿望,有效激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为深入阅读奠定了基础。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在《鞋匠的儿子》一课的教学上,教师没有对林肯是如何与参议员论辩的事情过多地进行讲述,而是从林肯小时候的故事入手,很自然地引起学生对“长大后的林肯是什么样子的”这一问题的关注。这样教学,以旧带新,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并为学生的深入阅读与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用范读去感染

范读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起到多大作用呢?有人是这样评价于永正老师的范读的:“听于老师的朗读,最起码可以少讲三分之一。”可想而知,范读对于学生的阅读影响力有多大。在阅读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产生一种迫切想读书的愿望,教师可以巧用范读,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阅读和探究的欲望。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四册《狐假虎威》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教师在上课一开始,通过《森林圆舞曲》的播放,烘托出一种森林里各种动物欢腾活跃的气氛。然后,在音乐背景的烘托下,教师开始了声情并茂的范读:“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

随着教师范读的深入,学生们也受到了感染,他们不由自主地随着教师范读的节奏,轻轻地朗读起来。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与教师的目标高度一致,都想通过读把自己的阅读感受表达出来,从而深化了学生的阅读探究。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在《狐假虎威》一课的教学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阅读期待,教师主要采取了配乐范读的教学方法。这样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教师的感染,进而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有利于学生尽快投入到学习的热潮中。

篇3

关键词:专业知识; 课程整合; 音乐课程; 教师能力

中图分类号:G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7-155-001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尤其是普及义务教育的今天,如何促进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已成为关系到提高整个音乐教学系统教学质量,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之一。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青年音乐教师,面对如此现状、如此成绩,使我倍感肩上的重任。但城乡之间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如何将我们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与小学音乐课程进行整合,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

小学音乐课程是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的课程。专业知识作为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的手段,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开展教学活动、培养研究能力有着独特的优势。发挥专业知识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的独特优势,小学音乐课程任课教师在专业知识与音乐课程整合中应该具备哪些能力素养呢?这是小学音乐课程教师继续教育中的重要课题。

一、政治素养

中小学音乐教师应有崇高的职业道德与审美素质。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师德是称职教师应具备的个人品质,优秀教师必须是一个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的人。因此,一个好的音乐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饱满的爱国热情,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以及高尚的审美情趣,起到教育表率作用,让学生在音乐教育中健康成长。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高尚品德、情操、审美观的深厚土壤。

新课程标准已将音乐定位于人文性课程,重点对学生基本素质教育,并将德育、情感、态度、教育价值观放在首位。小学音乐教育应该是艺术的、审美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让学生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来感知音乐,认识音乐,获得审美满足,得到自我发展。小学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是通过优美的音乐艺术形象潜移默化地产生的,通过音乐自身美的魅力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奋发进取。

一首好歌,一支好曲子往往可以直接触动学生的心,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心灵上的净化,精神上的振奋,意志上的激励,道德上的升华,并时刻陶冶学生们的志趣与情操。如:音乐作品《国歌》《黄河大合唱》《组歌》等具有鲜明时代与艺术特色的优秀音乐作品,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斗志、民族感、正义感、爱国激情与高尚情操。只有小学音乐教师具备了正确艺术审美观与高尚的道德情趣,才能引导学生真切地感悟艺术美、心灵美与生活美,引导学生热爱健康的、积极的、高雅的音乐艺术,才能在授予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陶冶和净化学生的精神与心灵,培养他们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业务素质

1.知识素质。未来的音乐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知识的探究者、构建者和缔造者,这样的角色促使音乐教师必须具有精而深的专业知识。在歌曲教学中唱谱与唱词的先后变化,歌曲内容与旋律决定了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焕然一新,在体裁广泛,内容丰富的欣赏曲、流行音乐中正确把握分寸,用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能力素质。首先,教学能力是教师综合运用、掌握专业知识的教学技能。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设计年度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在教学实践中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具备了解学生的能力,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组织能力。音乐教学是情感教育,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新课程呼唤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新理念是平等、民主、合作。师生互动,教师是引路人,学生是鲜活的主体,发展中的人,乐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充分地肯定和欣赏。

其次,音乐教师具有发展性评价能力。关注学生的发展,必须把学生发展作为根本目的。音乐教学中声乐教学、欣赏教学、器乐教学等课程评价多元化,成为课程评价的必然趋势。在新课程中音乐教育评价是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用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教学手段进行音乐教学活动,采用发展性评价,培养和促进学生丰富健康的情感。

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新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尊重学生人格,培养身体强健、心理健康、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合格人材。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来说就好比丝丝春雨,有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每一位教师都应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应当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有着强烈的教育事业心和使命感,更应当具有热爱学生的深厚情感。

四、中小学音乐教师应提升艺术教育的综合素质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全民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音乐具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功能的综合性。一首歌曲与乐曲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作为音乐教师提高综合艺术素质,提高道德修养与审美情趣已迫在眉睫。

培养适应新课程标准需要的师资更是势在必行。作为音乐教师,反思教学中是否让课堂充满了音乐,是否为学生打开了音乐之门,是否引领学生感受到真正的音乐。音乐教师应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深入挖掘歌曲与乐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采用“潜移默化”的方法,把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体现和表现。

综上所述,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小学音乐教师是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的本质属性决定了音乐教育的实施者――音乐教师具有独特的教育影响力。音乐教师要以现代化的素质来适应时代的需要,这也是一个新时代对新型音乐教育的呼唤,走进新世纪,走进新课程,对小学音乐教师有全面全新的素质要求。

参考文献:

[1]曹理等.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篇4

立足校本,建立科学教研网络

丰城市拖船镇共有24所小学,其中,1所中心小学,2所片小,21所村小,在校学生近4000名。由于学校布局分散、办学水平不均衡,为此,拖船中心小学努力建立科学的教学教研网络,立足校本实际,加强管理,增强教研工作的实效性。一是确立教研组建设目标,明确教研组工作任务,推动全镇教研活动一体化。二是结合本镇教学教研实际,创新教研模式,完善“校、片、镇”三级教研网络,使教研活动由平面化走向立体化。

强化镇中心教研组 在中心小学教导处的领导下,负责开展全镇范围的教研活动。

加强片级教研组 为了便于教研,全镇根据区域,依托中心小学和两所片区完小,划分出三个教学片。各片教研组结合本片实际,定期开展片级主题教研、示范课、优质课和村小教研的指导工作。片教研组是全镇教研组活动的重要补充形式。

规范村小教研组 根据村小教师特点,村小只设立语文、数学、综合三个教研组,主要职责是“问题教研”,即:针对课改中的薄弱环节及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教材钻研和课堂教学问题研讨活动,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有效管理,量化教学教研目标

为更好地管理和考核教研组建设工作,学校确定了教学教研工作的主要目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常规教学目标 在课程开设上,狠抓开足、开齐、开好各门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中,狠抓体育、音乐、美术、信息等薄弱学科教学,并把薄弱学科教学效果进行了量化。在教学管理上,狠抓教师的备课、上课和作业批改,坚持常规教学的“周查”“月检”工作。

课堂教学目标 以“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狠抓“家常课”和“示范课”。一方面,严格定期听课制,实行推门听课制。扎实开展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上课、教学反思。认真开展“六课”活动(常规课、汇报课、模拟课、公开课、优质课和创新课),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家常课”的教学实效。另一方面,以“磨好课”为抓手,坚持“以校为本,全员参与”,发挥团队作用。通过“个人备课、集体备课、试讲、评课、修订、示范”等程序,着力打磨优质课,推出“示范课”。

教学教研目标 在教研上,抓课题研究,抓教学反思。把课题研究和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人人有课题,个个搞研究”的良好氛围,并重点加强薄弱学科课题的研究。要求教师做到“五个一”:每学期读一本理论专著、上一节公开教学课、参加一个课题研究、投一次稿、每周写一次“教后反思”。

“第二课堂”管理目标 先后组织开设了13个课外兴趣小组,进一步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活动抓得紧、抓得实,实行了时间、地点、人员“三定”,学生参与面广。此外,还通过一年一度的素质教育成果展示,检测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效果。

特色教学目标 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学校住校生晚自习采取“3+2”模式,即对每周的5个晚上进行有效安排:1个晚上观影、1个晚上阅读课外书籍、1个晚上开展一班一品的特色兴趣活动、2个晚上辅导功课。此外,早课也应灵活机动,室内与户外活动相结合。

学生评价目标 改革对学生的考核评估,制定“自评――互评――师评”的评价体系。开展“比比谁班最棒”,推行人性化的“争星”评选活动,让更多的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

校本开发目标 加大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度,开设了以《口风琴》《中国象棋》《经典诵读》等为代表的校本课程。大力推进传统体育项目和传统文化进入校园。

丰富内容,彰显教学教研特色

本镇教学教研活动,统一规划,确立重点,坚持骨干培养与普遍提高相结合,倡导终身学习,狠抓各类培训,着力打造一支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努力形成自己的教研特色。

通过“培优”工程,促进骨干教师成长 一是优化学科教研智囊团队。注重发现人才,有目的培养骨干教师,促使他们由“教学型”向“研究型”转变。组建培优智囊团队,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每堂示范课,都在学科智囊团的指导下,通过“磨好课”活动反复打磨。每位获奖教师的优质课都凝聚了团队的心血、汗水和智慧。二是促进结对共进。充分发挥本镇特级教师、宜春市名师和省地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开展新苗协作和“以老带新,师徒合作,结对共进”活动,促使年轻教师尽快掌握备、讲、辅、批、改、评、考等环节的要点,坚持研训一体化,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三是实施“名师”工程,创立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机制。通过奖惩措施“激”、目标管理“逼”、课堂教学“促”、课题研究“引”、新老结对“带”、各种培训“育”等多种措施,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努力打造“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

“扶弱”工程促进均衡发展 其一,对教学水平、学科功底相对薄弱的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确定帮带对象,采用一带一、多帮一的形式,在教导处、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多方指导下,通过多阅读、多说课、多上课、多听课、多评课、多记录、多反思、多交流等方法,提高教师技能。其二,对教学水平、学科功底相对薄弱的学校进行指导。发挥中心小学、片区完小的教学辐射作用,组织3所中心校的名优教师送课到村小,开展“同一节课村小行”“结对帮扶”等活动,促使村小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村小的教学教研能力,促进教学教研均衡发展,达到优秀教师资源全镇共享的目的。

资源共享推进有效教研 构建资源共享的协作机制,扎实开展校际合作交流活动。并要求外出参观学习的教师,返校后必须讲一节示范课或做一次讲座。

强化课题研究 根据不同层次学校,对课题研究指标进行具体的量化,做到课题研究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两所中心校主抓宜春市级课题的研究。中心小学力争每年有一个或两个省级课题立(结)项。村小教师重点要求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探,力求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使人人尝试做研究,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注重教学“反思” 强化“教学反思”“教学案例”的写作,创立教师论坛,定期举行“教学反思、教学案例”交流或评比活动。

篇5

(一)新疆乡土音乐教材的困境

回归现实,笔者对新疆乌鲁木齐市、喀什市、哈密市、吐鲁番市共计23所中小学的音乐教育现状进行了调研,发现这些学校的音乐课使用的教材基本上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统编教材。只有2所学校的音乐教师在音乐课教学中自主加入了少量的本土音乐内容,而校本教材或是新疆的乡土音乐教材基本不可见。面对这种乡土音乐教材数量贫瘠到如此程度的境况,则更无法谈其质的问题和普及程度。纵然统编教材内容覆盖面广、涵盖了国内外各类、各民族优秀的音乐,能够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而乡土教材则是选用学生的成长环境中所接触到的音乐文化、学生更易理解、更易接受。除此之外,通过课外活动的形式进行音乐教学也是音乐教师的选择之一,带领学生融入生活中所使用乡土音乐的场所,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本土音乐的魅力。

(二)新疆乡土音乐教材亟待编写的理性思考

每个人心中自然会产生一种无法释怀的乡土情结。《标准》亦认为:“艺术学习只有与学生个人成长环境联系起来,从其兴趣、需要、情感表达、人际交流出发,才能使学习变得丰富多样、鲜活充实,并获得持久的动力。”例如,新疆人一听到优美、热情的新疆民歌,就会感到格外亲切动情。在我们新疆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如果能适当地把新疆各地区、各民族富有特色的优秀民族音乐部分地纳入到乡土教材中,应该是有必要、有好处的。总而言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步的表现之一就是允许教材多样化,乡土音乐教材是音乐统编教材的有益补充。面对新疆音乐教材的使用现状,迫切地需要开发和编写适合新疆的乡土音乐教材。

二、乡土音乐教材的编写策略

(一)配置一线的音乐教师作为乡土音乐教材的开发主体

通常情况下,统编音乐教材由音乐课程专家进行编写,从教材的结构、内容的选择等方方面面均符合学生所需要的审美性、科学性、规范性以及合理性等要求,具有相当地权威性。然而,乡土音乐教材的编写不能像以往那样仅仅依靠音乐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之外的音乐课程技术专家,这种专家虽然具有广博的知识和高深的专业技术,但往往会将乡土音乐按照自己的思维简单的移入到教材中,以至于产生乡土音乐教材在本土音乐教学中的“水土不服”。所以建议,专家可以作为顾问参与乡土音乐教材的编写,对编写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指导性的解释。最终要把教学一线的音乐教师作为是内在化的乡土音乐教材的核心编写主体之一。

(二)确立乡土音乐教材编写的原则

乡土音乐教材的编写首先应遵循《标准》的基本精神和原则,除此之外还应必须遵循以下原则:教育性原则、多学科融合的原则、学生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提供丰富教学案例的原则和配备多种媒体材料的原则,这些原则都应与基本原则有紧密联系。

(三)选编乡土音乐教材内容的基本要求

乡土音乐教材的内容是地方性音乐课程开发的首要任务之一,选编应符合以下要求。其一,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多层面、多维度、全面地编写教材的内容。其二,要选择优秀的、有特色的、具有代表性的地方音乐作为教材的内容。其三,乡土音乐教材的内容要充分体现本土性与时代性的结合。其四,乡土音乐教材的内容需“量身定做”,要能符合学生的每一阶段的身心特征。其五,乡土音乐教材的编写应该是守护本土音乐文化的传统。

三、新疆基础教育中编写乡土音乐教材内容的选择

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优秀的、且不可被替代的民族音乐文化。一方面,学生通过学习统编教材中各民族的音乐,可以从音乐内容中了解到各民族的历史、宗教、哲学及美学思想、生成方式及生活习俗等,有助于学生领略到各民族音乐的美感。另一方面,学生还应学习本土乡音,将乡土音乐教材引入到基础教育中,因为自幼就身处其中,学生就更加容易理解、学习和把握其风格特点,进一步增加了对民族音乐的情感。新疆幅员辽阔、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区,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新疆现有55个少数民族(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等),其中有13个世居民族。新疆的文化多样性为乡土音乐教材的内容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新疆乡土音乐教材的内容可以参照中国传统音乐的分类,大致可以分为民间音乐和宗教、祭祀音乐。民间音乐分为以下类别:民间歌曲(维吾尔族情歌、哈萨克族的独唱和弹唱歌曲、回族的“花儿”等)、舞蹈音乐(维吾尔族木卡姆歌舞等)、说唱音乐(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锡伯族的“念说”等)、戏曲音乐(维吾尔族曲子戏、蒙古戏等)、器乐与乐种(蒙古族的马头琴、达斡尔的四胡等)。按照这个分类进行选择,挑选优秀的乡土音乐内容作为乡土音乐教材的资源。现以新疆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的音乐为例,进行介绍。新疆的维吾尔族音乐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独树一帜。更有号称“东方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的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维吾尔族民歌更是浩如烟海,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劳者歌其事”,每首民歌都是他们生产、生活及情感的真实流露。《送你一枝玫瑰花》、《黑眼睛》、《牡丹汗》、《爱劳动的小伙子》、《白鱼》等,早已为人民熟知,还有不少广为流传已经成为世界名曲,也有一些被改编成管弦乐曲或合唱曲。音乐是文化的一个部分,在学习音乐的同时,也是学习一个民族的文化。

不少民族的音乐内容覆盖面很大,通常还包含了这个民族的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哈萨克族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民族。正如哈萨克族谚语所说的那样:“歌和马是哈萨克人的两只翅膀”,“当你降生的时候,歌声迎接你来到人世;当你去世的时候,歌声陪伴你走进坟墓。”可以说,哈萨克族民歌就是他们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他们全部生活内容的真实写照,用鱼与水的关系来形容哈萨克族人民与民歌的关系是恰如其分的。像《玛依拉》、《都它尔与玛利亚》、《美丽的姑娘》、《等你到天明》等这样一些民歌,中外传唱,知名度很高。像这样的民歌,对于哈萨克族来说何止千百!我们应进一步开发整理,将其纳入教材之中并进行教学实践。

四、总结

篇6

Phonics教学法,别称为按字母音值拼读法。源于英国等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不同于传统的国际音标的标音法,Phonics 是针对儿童学习特点,适合儿童学习英语语音的注音系统。主要通过总结教授字母以及读音与字母组合之间的规律,在之后的学习中,如遇到类似的字母或者字母组合,能够进行拼读及拼写。

二、Phonics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目前英语教材中对语音的积累、拼读规律的学习都有了明确的要求,可见Phonics教学法的地位不可忽视,笔者归纳总结,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1.抽象的字母组合有规律可循,提高学习效率。语言的学习,除了要在时间课堂中培养孩子对语言的兴趣外,科学的传授方法也尤为重要。尤其是针对小学生的教育方法,好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小学生特定的年龄阶段,很难做到自控,多数是厌烦死记硬背的,学习单词是也很难快速记忆,通常情况下,多数是通过单词的形状来背记。Phonics教学法使抽象的英文单词,更加有规律可循,通过发音的规律,是孩子在读单词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习惯,听到读音在脑中自然形成单词的拼写。那么,对于孩子,词汇变得简单易学。对于已掌握的规律,想要举一反三并不困难,有助于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教授一种学习方法要比教授知识更加有意义,因为对于小学生而言,还是属于启蒙阶段,对一种学习方法的掌握是受益终身的。Phonics学习方法的掌握能使小学生在今后学习英语的道路上更加高效。

2.枯燥的英语课堂变得生动,提高学习兴趣。学习英语的枯燥是不可否认的,相信有英语学习经历的人都深有同感。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不下苦功夫,是难得有优异的成绩的。通常,有克制能力的成人也会有厌倦之心,何况孩子呢。在以往的教学中经验总结出,语音、词汇是学生们的弱项。所以,总结出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和拼读规则,化繁为简,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告别,读记的老式教学方法,使教学生动起来。另外,Phonics学习法不依赖于教学设备,对课堂环境没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在没有老师带领的情况下,学生们依旧能通过对以往规律的认识,来学习新的英语知识。无形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兴趣。

三、目前应用的Phonics的教学方法

1.多元化的课堂导入放法。Phonics的教学方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更为灵活,其中的一部分体现在课堂导入上面,形式多样,不拘泥于一种形式。例如,故事能够快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能够使学生融入到故事的意境中,或者联想身边的事情,从而对抽象的语言学习更易理解。例如,在实际课堂中,讲解字母Yy时,发现有三个发音。导入的多元化,便于理解,给学生展示三胞胎的图片。意在比喻Yy的书写是一样的,但有三??发音。

2.体验试教学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兴趣是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在Phonics教授中,可以使用体验式教学,例如,游戏式体验教学、情景模拟式教学,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关注度,从而达到兴趣推动学习的目的。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备课前要考虑到这些因素。近几年来不乏优秀案例,如jazz chants都是比较优秀的情景模拟教学案例。将音乐的节奏与英语教学相结合,很符合小学生的活泼的天性。在课下,也便于学生学习和巩固。

3.教学道具的使用。Phonics的教学中,不同阶段都可以利用工具辅助教学。例如,在听音拼单词阶段可以准备一些字母道具,教师主导,由学生实际操作不同的组合。由简到难完成相同发音不同难度的练习,从而巩固学习。

四、实际课程实践中Phonics的教学方法的不足

篇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首先需要学校具有正确的办学理念和教育观念。从此意义上说,综合实践考验着校长和教师的教育理念,考验着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在现阶段,要从管理机制方面人手,首先解决要不要做的问题。区(县)教研部门和教育职能部门在推进过程中,要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区(县)级对学校督导检查,检查学校是否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是否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小组”,学校是否有课程实施计划,是否建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如教学研究、检查考评、奖励表彰)等等,从而在机制上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

为了了解学校的落实情况,要坚决摈弃那种查查课表、文档,开开教师座谈会的方式。教研室或教育督导部门,要通过个别访谈的方式与学生、教师进行交流,这样,才能了解到真实情况,才能给予准确的评估,才能引起学校的重视。南京市教育局在2008年10月份对全市小学进行课程实施情况调研评估,引起了全市各个学校的重视,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南京市建邺区教研室通过召集全区小学分管教学校长会,对领导进行培训,要求学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研究小组。学校要有总体实施方案,要确定一位教师作为区中心组成员。在视导时,每个学科教研员将课程计划的落实情况作为必查内容,并量化记载,特别是将学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情况作为教学工作绩效考核内容,这些举措促使学校开齐、开足、开好这门课程。

二、整体规划,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运行。

众所周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它既不是学科课程的补充和延伸,更不是学科课程的辅助和附庸,而是一类具有独特功能和价值的新型课程,准确把握综合实践课程的内涵和课程价值是课程实施的基础。在现阶段,在任课教师对该课程理解认识不到位的情况下,学校要发挥团队的力量,集体攻关,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它是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运行的前提。

学校、教师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进行统筹规划,设计内容框架,对学生每个年段的主题方向与类型有一个系列安排。在此框架内,教师指导小组撰写年级课程实施计划并送学校审查,教师撰写主题活动方案并在研究组内研讨通过,学生联系自身生活实际,提出自己研究的具体问题。这样,研究范围和主题活动之间的连续性才能体现螺旋式上升。

南京市南湖第三小学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创建了自己的特色。他们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以班级为单位,为班级配置一个“雅号”,班级以此为主题,开展实践研究活动,学生非常欢迎。

三、加强培训,提高教师实施课程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成败关键在于课程的具体实施者,因此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和对课程的研究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深入发展的基础。

学校要通过校本教研与培训,组织教师学习课程理论、指导纲要和课程实施纲要。当前,许多授课教师之所以在实施中感到困惑、迷惘,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对“纲要”不知晓、不理解。因此,学校首先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并进行必要的考核检查,促使教师把握“纲要”的精神实质。其次,要加强指导方法的研究,可组织教师从学生活动主题目标的设计、活动的具体实施、课堂活动的组织、小组合作的有效开展、活动成果的表达方式、原始资料的保存积累、学生自我反思等方面,加强实施过程的指导研究。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通过培训,要使教师把握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不同于传统的学习方式,它具有如下特点:

生活性:综合实践活动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是对传统课程的发展。

问题性: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鼓励学生去发现、形成问题,然后去探究,是一种问题本位的学习。

体验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体验研究的过程。

协作性: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是时间、空间的开放,更是手、脑等全方位的开放。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质是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基于实践的学习。它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学校和社区的实际情况为基础,通过学生自主的、合作的、创造性的体验,通过实践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学习效果的一种学习活动。教师只有充分理解其实质,才能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家们的设计理想变为现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全面关注,多角度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指出,在充分发掘学校课程资源的同时,要研究和分析地方和社区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区经济文化状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性特色。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地方和社区课程资源,多角度开发课程内容:要联系学生社会实际与现代科技,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问题出发,结合现代科技挖掘相关的主题;要综合、延伸、重组学科知识,引导学生从科学技术与时展角度出发,与学科知识联系,将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新事物作为研究课题。

五、专业引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质量。

对于区(县)教研室来说,要配齐专职教研员。在研究与规划、培训与指导、教研与交流、开发课程资源、课程开发评价等方面,教研员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区(县)教研员可从下面五个方面发挥专业引领作用:一是通过开展课题和专题研究,解决理论和实际操作中的问题;二是通过集体备课、上课和评课等活动进行课堂教学研究:三是通过开展专题性教研活动进行成果推广以及阶段性总结;四是通过区域培训,构建和培养骨干教师;五是通过学生成果展示评比活动、优质指导课和论文、教学案例评比等搭建课程交流平台等等。为了做好以上工作,教研员要深入学校进行专题调研,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结果做出分析和判断,通过一系列示范性案例或课例,对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提高这门课程的实施质量。

以下是南京市建邺区教研员在2008~200年第一学期对全区教师培训的主题:

①人与自然关系领域的问题:能源短缺(合成燃料、太阳能);有害物质(废物垃圾处理、有毒物品及其预防);水资源及其状况研究;土壤资源及其状况研究;空气状况的调查研究;植物的绿化问题研究:垃圾污染、光污染、噪声污染与处理问题研究;动物及其保护问题研究;水土流失与水灾问题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传染和非传染疾病、噪声与健康、锻炼)。

②人与社会关系领域的问题:社区的变迁与发展考察研究:人口状况的调查研究;汽车问题研究;老龄人口

与养老问题研究;城镇住房问题研究;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问题研究;社会中的法律现象与问题研究;失业问题、经济萧条;饮食文化。

③人与自我关系领域的问题: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研究: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问题研究;校园环境与学校周边环境研究;小学生的成长环境与安全问题研究;音乐与小学生“追星”现象研究;小学生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小学生的休闲生活调查研究。

教研员通过案例交流的形式,让教师很快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学会了如何帮助学生制定研究性学习方案,如何实施、总结等等。这样的培训,促进了全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

六、网络平台,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共享。

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开发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课程资源的丰富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达成,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设想也难以变成现实。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较大的自由度以及鲜明的实践性特征,决定这门课程的资源开发需要一线教师的直接参与,学校及学校所在社区的资源是这门课程最主要的资源来源。我们应该鼓励一线教师结合学校的实际自主地开发指导性材料,对素材进行灵活的再加工。

建设资源共享网络平台,应以区(县)为主导,教师为主体。区(县)教研室构建网络框架,教师共用参与。教师将实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案例(方案)上传到网上,供大家学习、模仿。网络平台可设置“课程文件”、“师资培训”、“课程题库”、“教学案例”、“学生活动资源包”、“成果平台”等栏目。如“课程文件”栏内存放教育部颁发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等政策性文件,供教师及时查阅:“教学案例”栏内存放小学教师上传的各类案例,每次上传的内容,系统要能进行自动统计,作为奖励的依据;“学生活动资源包”存放着一些常用的资源和可借鉴的参考资料,供学生选用等等;还可建立QQ群,通过教育博客等手段,加强互动式交流研讨。

七、评价考核,发挥评价导向的激励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是促进教师课程目标达成的重要环节。“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发展评价”三方面评价缺一不可。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只对“教师评价”提出以下思考。当前,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缺乏基本规范,指导不力,它是降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达成的重要原因。因此,迫切需要一套教师实施课程的评价标准:什么样的方案是规范的,什么样的指导是优秀的,什么样的操作是应该避免的,等等。通过评价的导向作用,提高广泛实施的整体水平。

篇8

一、概念的区别

所谓校本培训,周建平(绍兴文理学院教育学院教授)认为是指教育专家指导下由学校发起、组织,规划的,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促进学校发展为目标,通过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方式来培训学校教师的一种校内在职培训。

校本培训最早是在上世纪70年的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提出来的。我国的校本培训起步于90年代后期,是伴随着“八五”师资培训的进程而逐渐探索形成的。最早出现这个概念是在广西桂教师范【1998】256号文《关于全面

开展教师继续教育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了以中小学校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1999年教育部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各中小学都要制定本校教师培训计划,建立教师培训档案,组织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校本培训之词在官方文件中首次被明确提出①。

与传统培训模式相比较,校本培训是源于学校发展的需要,由学校发起和规划的,旨在满足学校每个教师工作需要的校内培训活动。传统的培训模式则是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规划和指导下以增强教师知识面、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能力为主的以讲授方式为主的非长期性的培训活动。

二、培训目标的区别

校本培训与传统培训模式的终极目的应该是一样的,都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一种方式,都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的能力为前提。但是它们又有各自的目标。校本培训是以学校本身为前提的,所有的培训目的都是围绕学校的办学特点、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对教师进行的培训。传统的培训模式则侧重于教育教学中一般性问题的解决和补救,不具备很强的针对性。有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由于受自身学校条件的限制而只能停留在脑海中,因此校本培训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某一次的培训中老师感受非常强烈,觉得这样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一定要用在自己的课堂上,可是等回到自己的而课堂上不自觉的又回到了原来的老路上,即使有改变也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两个学校本身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等因素决定了这样的培训结果只能停留在给领导汇报和教育自己的孩子身上,而无法在自己的学校进行很好的运用。

三、培训方式的区别

(一) 传统的培训模式多以学科为中心,方式较为单一、受众较为被动。培训方式:

1、会议、报告。主要针对教育法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学习。如岗前培训。

2、讲座。主要是针对教育理论的提高以及教学方法和技能提高的讲座,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如奥尔夫教学法的介绍,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等。

3、短期培训。主要针对某一种技能或方法进行学习。如童声合唱的训练,愉快教学法的运用。

4、教学观摩。主要是想优秀的老师取经,面对面的感受其教学的特点和教学的艺术,从而得以借鉴。

(二)校本培训的方式多以解决教学问题和追求特色和个性为中心,方式就更为多元,受众就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现在已经把培训提升到研修的这个层面了,这就更加说明参与的方式已经彻底的改变。

1、集中培训:虽然我们很多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只有几个或者一个老师,但是我们任然可以进行集中培训。集中培训能够更好的了解该学校的办学理念、目标、宗旨以及办学的特色,并根据这些要求来实施自己的培训计划。

2、巧结对子:以学校内或片区内的优秀教师为龙头开展“传”“帮”“带”的形式来带动青年教师的成长。

3、个人反思:引导教师每天、每周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及其结果的科学性、有效性进行反思评价,并坚持写反思笔记,以达到“实践+反思=成长”。

4、案例解读:首先是把自己的教学案例拿来从不同的视野来进行分析,从而达到开阔思路。其次就是要学习先进的案例来借鉴成功,提高自己。

5、网络教学:充分利用互联网、校园内部网等先进的媒体进行学习和教学,尤其是在寒暑假既能对学生进行辅导又能提高自身的技能。

6、微格教学:讲求细节,目标明确,讲求语言的精炼和准确。对到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进行仔细的设计同时根据不同的学生充分挖掘教材进有争对性的教学。

7、教材研究:研究教材就是研究教法,教材是教法的篮板和依据,我们只有很好的吃透教材才能更加游刃有余的进行课堂教学。

8、专题、课题研究:这是提升中小学教师开展深层次教学研究以及提高科研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式。这个也可以以教研组为单位,争对问题进行的集体培训,借大家的智慧完成自己的提高。

9、观摩学习:这是一种冲击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最好方式,也许一次观摩就能够打开一扇天窗从而广开思路,豁然开朗。

中小学音乐教师校本培训的方式除了上述的方式外还应该包括向地方老艺人和民间老艺人学习,参与和观摩各类演出、比赛等。

篇9

[关键词]音乐教学;个性发展;个性化教学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创造性的人才,而缺乏个性就不会有真正的创造。近年来,世界各国均对个性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已成为国家教育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而音乐课程实施个性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音乐学习是让人们了解人类已有经验,学习适应与尊重别人不同的思维特征与表达方式。当充满人性、赋予个性的音乐作品展现在学生面前时,通过对作品的学习和领悟。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还可以使他们从中了解艺术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对于学生心灵的健康和个性的塑造极其有益。

一、重新塑立音乐个性教育的理念

个性教育理念是人们通过教育实践逐步形成的对教育发展的指向性的理性认识。是人类追求进步和自由的要求,它反映了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个性教育理念反映在音乐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尊重学生个性化审美

音乐是体验性学科,音乐教育的方式,应利于学生情感的抒发和个性的张扬。个性化的音乐鉴赏,就是以尊重学生审美个性为基础。比如在欣赏《鳟鱼钢琴五重奏》音乐教学中,师问变奏一:主奏钢琴使音乐发生了什么变化?谁在和钢琴对话?变奏二:谁叫醒了你的耳朵?主奏大提琴营造了什么意境?是谁拉扯着你离开主题?它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将你的心贴紧音乐。你联想到了什么?等一系列开放式的提问,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去体验。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体验和见解。培养学生独立地、赋予想象地进行欣赏活动。

(二)提倡个性化的表现与创作

个性化的表现与创作是学生个性得以充分尊重,能自由表达个人情感的必要手段。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提供给学生一个丰富的创作土壤,鼓励学生去创造。比如在歌唱教学中,可以提醒学生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以及演唱组合去表现歌曲的内涵;在器乐教学中,鼓励学生用一种乐器表现不同节奏及音色,丰富课堂的教学;在律动和歌词创编教学中,我们可以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创作空间,让他们有所选择,善于表现,使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三)尊重学生个体智能结构差异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在《多元智能》一书中提道:“每个人的智慧类型不一样,学习风格不一样,学生与生俱来就不相同。他们都没有相同的心理倾向,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智力,而都具有自己的智力强项。”我们的教育就是要面向有个体差异的学生,正确判断每个学生智力才能的不同特征及其发展潜质是教育智慧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比如在八年级第六单元《冬之韵》的教学中,学生在欣赏完《溜冰圆舞曲》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能力分成五个小组来表现乐曲的不同形式(如下图所示)。

在课堂上我们尽量鼓励学生表现自己,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让每个学生都能释放自己的潜能和才智。

二、创建音乐个性化教学的过程

(一)目标分层,内化吸收

在音乐课中,教学目标既要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又应该体现差异。毕竟这么多学生的能力、智力、完成的速度都存在着差距,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要目标分层。例如:可以制定上限目标和下限目标。基础差的、完成速度慢的只要完成下限目标就可以了,而基础较好的、眼明手快的就要求追求上限目标了。例如:一个不敢唱歌的学生,我们可以将他的长期目标里设置这一项:通过对镜子练习唱歌再到对父母唱歌,然后对同学唱歌,人数可以由他自己来定,从少数几个增加到多数再到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声地唱歌,慢慢地帮他建立自信;这样可以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有助于音乐素质的提高。

(二)个别辅导,理解掌握

在教学中,把学生在音乐素质上的差异当做财富,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优秀。良好的音乐教学课堂应是学生个性解放情感交融、想象力与创造力驰骋的场所。给学生一点问题和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去锻炼。《音乐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都希望得到成功,特别是那些长久没有获得成功体验的学生。因此,助他们一臂之力,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滋味。从而更好地体现音乐教学的个性化教学。

虽然我们提倡在音乐教育中突出个性化教育。但这中“个性化”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前提,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互为条件,相互转化,彼此促进。音乐教育应努力使个性化教育贴近生活,融于社会,培养学生既有社会责任感又有鲜明个性。这样的音乐教育才会具有更大的收效。

参考文献:

[1]郑莉,金亚文.基础音乐教育新视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大学师范出版社。

篇10

【关键词】初中音乐辅助教学

中小学美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引导学生从真正美好的东西中得到美的享受,从劳动中、日常生活和艺术中去理解和创造更美好的东西。”作为美育学科的音乐,在启迪学生欣赏美和培养学生想象美的同时,更应该注重鼓励学生创造美,真正的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艺术氛围,帮助学生理解、感悟音乐

教育学家杜威指出:“为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适宜的环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应用多媒体声像一体、视听结合的特点,合理利用音响、录像、文字、投影、录音、动画等现代教学媒体展示教学内容,营造教学情境,使师生融人多媒体创设的艺术氛围中,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使音乐课堂焕发出无限的魅力。在教学《绿叶》这首歌曲时,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声、光、色、形合一的优势,创设情境:葱苍的树林、灿烂的阳光、远处的牌坊、依稀的茅舍、原野、河川、清新的花香,再配上背景音乐,学生的思维、视觉、听觉被调动起来了。这时让学生为画面编歌词,再念一念,接着给画面配上原歌词,制成简单的让学生欣赏。看着优美的画面,倾听着悦耳的歌声,学生仿佛置身于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的优美景色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地感觉,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歌曲的内涵,体会到歌曲的情感,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在学唱中将歌曲的情感较好地表现了出来。

二、引进流行音乐元素来吸引学生们的欲望

首先,选择合适的作品。流行音乐在传达信息上可能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所以,选择合适的作品很重要。选择流行音乐我认为从两个方面考虑:音乐性和思想性。考虑作品的音乐性就是从它的旋律、音响色彩、和声和音乐风格等方面参考;音乐作品的思想性就是考虑是否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积极健康向上的和曲调优美动听的音乐作品。

其次,注意运用的形式。很多优秀的流行歌曲他都有一定的创作背景和社会文化背景。例如《感恩的心》,有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和妈妈相依为命。妈妈因过度劳累也离她而去,在恐惧和悲伤过后她决定用自己的语言来告诉妈妈她一定会好好地活着,让妈妈放心地走。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语做着这首《感恩的心》。这是一首感人肺腑的手语歌,与其说这首歌的歌词和旋律凄婉动人,还不如说这首歌的由来与内涵更催人泪下,激人奋进。对于学生来说正好教育他们学会感恩父母,学会感恩别人。同时又有一些流行歌曲吸收了戏曲、民歌的音乐元素,从而增加了几分中国传统音乐的色彩,但同样受到青少年的喜爱。多个角度、潜移默化的促进学生健康、稳定的审美观的形成。

再次,注意“度”的把握。在音乐课堂中引入流行元素,要注意把握两个“度”。一个是质量上的“度”。流行音乐的学习不能过于宣扬其优点,也不能躲避其缺点。只要达到适度,让学生客观的看待流行音乐作品即可。另一个是数量上的“度”。对于流行元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还要适量,不能过多,只要达到学生理解和认知的目的即可。流行音乐元素,是顺利而有效地进行音乐课堂教学的基础。

三、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情境模式

情境教学模式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教学理念被广泛应用。然而,音乐教学中情境教学的缺失值得广大音乐教育者关注。情境教学要求教师深入了解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让学生的情感意识和认知意识有效结合起来,在引起学生情感体验共鸣的过程中,有效进行教学。音乐教学作为一门以情感教育为重要内容的学科,情境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下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主体情形,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情境。这首先要求教师要客观化地引入音乐情境,避免过多添加教师的主观色彩,让学生通过客观情境的再现,自己自由地构建对音乐独有的情感体验。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一个人在巴黎》时,向学生播放了影片《一个人在巴黎》中的两个场景,在这个过程中隐去了其原有的背景音乐,之后又向学生提供了两段音乐,让学生进行与情境的匹配。在这个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更多的主动权,也让情境模式更客观,学生在进行音乐的搭配中是根据自己的认知意识对知识进行的建构。除了客观的情景模式促进学生的主体感受外,教师还需要丰富教学素材和方式,让课堂教学充满创造性色彩,在学生主动参与中激发其创造性。

四、运用各种的肢体语言,让学生更形象的学习音乐